忆故乡

笔构网

2024-01-22文/仇传国情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2001年开始至今,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工作,成家,我在离故乡越来越远的道路上不断南行。离故乡的山山水水也越来越远,如果说还有什么印象,那可能是儿时的零星记忆偶然在梦中出现。

我的故乡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子。那里最多的物产,除了农作物,就是石头。所以,我们的村子就被叫做“石坑村”。我的父辈,我的祖辈,祖祖辈们都是在那一片土地上耕种,在那一座座坑里挖石头,运出去换钱讨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过了多久。

我小时候,父母也是为了生活总在东奔西跑,在我和哥上学后,往往一天到晚也只有在晚上才能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在我的印象里,总还有那幽幽的灯光,昏暗的光线下,是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偶尔夹杂着父母唠叨的声音。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这样的画面已是太过难得。终年天各一方,凭靠现在的微信来视频以解思念。

那时候故乡的人甚是和蔼可亲,虽然大家生活都不宽裕,但是当我们彼此串门时,都会把一些好吃的拿出来供大家分享。

小时候跟小朋友们为了一些琐事扭打在一起,但是打完后又一起去偷西瓜、去水坝里洗澡摸鱼…放学的路上,因为跟其他孩子用沙堆筑“拦河坝”而耽误了吃饭的时间被老妈骂……春来放纸鸢,夏日去游泳,秋来捕蚂蚱,冬日捡柴火在野外烧地瓜……像鲁迅先生描写的“闰土少年”般潇洒快活。小时候故乡的生活总是多姿多彩,而且那时候可能捡到了一颗亮晶晶的小石子就会开心半天。可是,现在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简单的快乐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可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匮乏。也许,片面的追寻让我们难以找到最初的本心了。

今年我步入了而立之年,思考和感悟也比之前多了许多,也许是“距离产生了美,也产生了怀念”,也许,是多年漂泊之后对于曾经港湾的怀念吧。自从成家到现在,细细算来,这四年时间真真正正回家不过两次。想想父母渐渐老去的容颜,守护着孩子天真的笑脸,更多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也激发了更多的勇气。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我看来,生活五味杂陈就像是读《哈姆雷特》会有一千种一万种不同的回味。

虽然身在千里之外,却也常常记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每每佳节至,既有不能回去的无可奈何,也有“倍思亲”的殷殷祝福和期待。前几十年的日子里风风雨雨也好,磕磕绊绊也罢,当越来越多地体验生活之后,你会发现当初你所在意的其实并不值得太过在意。怎样充实的过好每一天,怎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才是生活意义所在。

故乡,是那些远离之后才会体验到的乡愁。也只有身处异地多年才会更清楚地看明白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有意义的人和事,那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的。

怀念故乡,心系故乡,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一个有感情的人最正常的表现。羁绊是一种血肉相连。“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也许,梦里花开眼前花落,悬挂夜空的明月,最能承受人们的相思,也最能体会到相思的意义。

故乡是当你身处其中时,先是喜欢上了她的美,像儿女对父母的依恋。当你长大后,你会被外面的世界所迷恋,渴望到外面去闯荡一番做出一些风光的“大事业”。然而,等寒来暑往、叶落纷飞后你又回忆起故乡种种的好。此刻,那之前欲逃离不可得,欲回归仍不可得的心情会久久萦绕无法散去……

当繁华落尽,皓月当空,静静地站在窗台,凝望夜空,我会反复回味着那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