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婆婆提出想到我们家来住上一段日子,父亲就把婆婆接过来了。
婆婆这些年一直跟姑姑住。姑姑在县医院工作,又身兼护士长职务,工作忙碌是可想而知的。姑姑年轻时,姑父在外省服役,那时姑姑拖着两个孩子,顾了工作就顾不了其它的,姑姑着急,担心孩子无人照料,就和父亲商量,想把婆婆接过去。父亲当然无话可说,婆婆就去了姑姑那儿,一去就是好多年,直到姑姑不再当护士长,从医务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中途,婆婆也提出过类似回来的话题,但姑姑一意阻拦,又加之婆婆已经习惯了与姑姑住在一起,毕竟姑姑在医院工作,生疮害病吃药输液那是再方便不过了。婆婆年龄大了,对药物的依赖也日胜一日。
婆婆要来我家的消息不胫而走,竟然被住在乡下舅舅家的外婆知道了。外婆觉得老来无伴,甚是寂寞,也提出要到我们家来住上一段日子,想和婆婆叙叙旧,摆摆龙门阵。母亲就把外婆也接了过来。
两位老人因为有这层亲戚关系,年轻时也没少来往,彼此都在心中留下过许多美好的回忆,只是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互间稀疏了见面的次数,借这次机会在一起叙叙旧、摆摆龙门阵也是人之常情。
两位老人聚到一起,一见如故,显得格外亲热。白天,她们如影随形,相敬如宾,吃饭时,主动给对方奉菜;饭后,拖地洗碗的活儿总是抢着干。活儿干完了,落座的时候也是你推我让的,相处得如同两个亲姐妹。到了晚上,她们也没有分开。她们挤在一张床上,有说不完的话,如同年轻时晒在太阳下一起做针线活儿,话题就是手中的线头,总也抽不尽。
下半夜了,还能听到她们絮絮叨叨的声音,仿佛三月里河风吹拂柳树一样温暖和煦。她们每天早早地起床,早早地拖地,早早地在院坝头撵着碎步走上数十个来回。然后才回到屋子里,用热水洗脸,泡脚,那日子,真过得让人羡慕!这中间,母亲早已经将早餐弄好了。
两位老人一起用餐,再次上演你推我让的亲热戏。餐后,两位老人便你一句我一语地接上了话茬,幸福地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所经历过的一些至今也没有忘却、或者还没有忘却得干净的大事儿、小事儿,有时双眼放出少有的光亮,有时泪水浸湿了多皱的眼眶。她们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她们的做派和表情,一如无忧无虑的少女。
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长。过了一段时间,她们就相处得不那么和谐了。一天,外婆对婆婆说,你昨天说的那个人的小名儿不是叫“豆儿”,应该叫“逗儿”。婆婆对外婆说,我还忘得了吗?他就是化成灰也骗不过我!他小时候还有其他外号,我都给你背得出十几个,不叫“豆儿”,打死我我都不信!……
接下来的几天,常听到她们极不和谐的对话,你不饶我,我不服你,互不相让,直到都感到疲惫了才住嘴。这之后,就再也没有上演过她们如影随形的亲热戏。她们总为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小事唠唠叨叨、争执不休,直争得面红耳赤。饭桌上,她们各夹各的菜;饭桌下,她们各落各的座,晚上也不挤在一张床上了。以前她们抢着干的活儿全被母亲包揽了,父亲为难了,母亲也为难了。我的爷爷、外公早已作古,还健在的婆婆、外婆能双双在我们家住上一段日子,是父亲母亲的愿望,更是我的愿望。
还是婆婆先避开尴尬。婆婆说,我老毛病犯了,我要回女儿家!女儿家好,女儿家清净!
外婆也嚷开了,我老毛病倒没有,却惹出了一身新毛病,还是乡下好,乡下清净,我明天就回儿子家!父亲怎么留也没有留住婆婆,母亲怎么留也没有留住外婆。
我想,下一次,婆婆和外婆再也不会同时来我家住上一段日子了。
多好的婆婆,多好的外婆。
但愿她俩都过上了各自想要的清净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