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的散文

请欣赏雪夜的散文(精选13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雪夜的散文1:雪夜遐思

文/房嘉海

夜,像往日一样静谧,我,如我那个日一样夜行。今夜的我,伴着夜色依旧独自疾行在并不喧闹的小城的街巷。今日的夜空仿佛烟雾蒙蒙,抬头举目,仰望夜空,不见了月亮的笑脸,不见了舞动的嫦娥,也不见了神秘的蟾宫。每天都闪着明眸,眨着亮眼,精神矍铄不知疲倦地盯着我的那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也都躲到云雾的身后去了……

走着走着,我感到了一丝孤独。然而,顷刻间灰蒙蒙的夜空,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我的心情又豁然开朗起来。哦,暑去寒来,期盼已久那洁白而美丽的雪花,扑面而来。我抬起额头,让雪花不停地洒落在我的脸上。我放慢脚步,闭上双眸,那雪花仿佛是美女的香吻,不停地吻着我的额头,吻着我的脸颊,吻着我的颈项,吻着我所有裸露着的肌肤。出动的夜风尽管有些嫩寒微冷,但此时的我,却感觉心已荡漾在二月的春风里……

雪,越下越大,从起初的星星点落到鹅毛飞舞,逢也宁息了。我依然穿行在更加静谧的小城的街巷里,可以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情,装扮自己的心境,任思绪在夜空里展开翅膀自由飞翔。那每一片飘舞的洁白雪花都是我寄托的思念,那每一片飘舞的洁白雪花都是我无尽的遐想,那每一片飘舞的洁白雪花都折着纯洁、美丽、梦幻……

雪,依旧在下,我仍然在行。在这久违的雪夜里,我就想怀中依恋母亲的婴儿一般,依恋着迷人的雪夜。我自幼酷爱雪,更酷爱雪夜,今夜的雪是初冬的初雪,更让我欣喜,更让我眷恋,更让我心旌摇荡,更让我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雪,伴着我夜行了近两个时辰。除了我和我所迷恋的雪,就唯有那静静守候在巷边的路灯了。我前面的一个个路灯,又一个个移到了我的身后。在路灯的掩映下,我看到脚下雪已经没过我的鞋沿,开始串进我的袜筒。哈哈,雪灾悄悄地暗示我:雪深了,夜也深了……

今夜像往日一样静谧,但又非同往日的静谧。夜空飞舞的雪花又让这夜是那样的喧闹,那样的迷人。我环顾路的两旁,那一株株垂柳的树干上、枝条上和和那没有来得及飘落的枯叶上仿佛压满了厚厚的鹅绒;那一颗颗速生杨,就像身着洁白貂绒盛装的一个个妙龄少女,亭亭玉立。此时此景,让我忽然想起唐代大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侮辱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夜的散文2:风雪夜归人

文/海鸿

一个腊月飞雪的黄昏,我带儿子回老家,车子在马路上行使,透过窗子可以看见辽阔原野上被白雪覆盖的房屋和村庄,还有孤独的大树在冷风中惆怅。

坐在身旁的儿子兴奋地说,真是太美了,他想到雪原上去——在那儿开心地奔跑、打雪仗儿、用谷粒捕鸟……我听了说,30年前,我曾经在那片雪原之上走了一夜,那时的雪原没有公路,完全是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

儿子疑惑地望着我,于是我告诉他,30前也是一个腊月飞雪的黄昏——少年的我从一所中专学校放假回家,因为车子在下午5点就到达了终点站,我必须走50公里小路的那片雪原后,才能回到家中。如果我花2元钱在停车的县城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往家赶,完全就可以不走那片令人恐惧的雪原夜路。可是因为囊中羞涩,又想赶快回家见到重病在床的父亲,就豪不犹豫地背起沉重的包裹拔腿上路了。

那一夜我在雪原上走迷路了,弯曲泥泞的小路,飞雪阴冷的寒气,还有令人毛骨耸然的呼啸风声,一切让我痛苦而又后悔不已。我想,如果我有钱就会住在饭馆里,就会吃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饺子,喝腊月里驱逐寒气的甜姜汤,然后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然入梦。可是走在雪原上的我,只有高一脚低一脚的蹒跚脚步,只有腊月归家的迫切愿望和一路上担惊受怕的恐慌心灵。我不敢哭出声来,因为怕引来狼和其他什么动物。我也不敢大声呼喊,虽然呼喊可以壮胆热身,可是我怕喊声也会招惹雪原之上的杀机和灾难。

终于我再也走不动了,在一间无人的破庙里歇下脚,屋外的院落里有一枝腊梅正开出花儿——馨香四溢,我搂紧身上包裹,因为包裹里装着带回家给父亲吃的茶叶、米酒、笋干、腊肉……这是我从一学期的生活费里节省下来的钱买的——那时我每月的菜饭票只有11元,每餐只吃5分钱一小碗的萝卜或冬瓜,有时连1角钱一碗的青菜也舍不得吃,更不用说买鱼吃肉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父亲见到我带给他的“年货”时,内心会感到欣慰无比。

我在旧庙的草堆上睡熟了--当我冻醒之后,全身发热高烧,我立刻吓得起身在屋里跑步,并力图让身体恢复正常……欣喜的是第二天凌晨很快到来了,我立刻背着包裹急切地重新出发……

今天,我与儿子又走在腊月回家的飞雪原野之上——如今有了宽阔的马路,还有轻松奔驰的豪华轿车,儿子是不会有我经历的那一段人生艰难感受的。当我把这些往事讲给他听时,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在讲故事说教,弄得他心情很不痛快。我听了无语,因为在那个雪原之夜的第二天回家时,父亲见到了归家的我,还吃到了我带给他的笋干腊肉,喝了毛峰茶叶和香甜米酒,他老人家笑着告诉我,他为我养了两只鸡,一公一母,等过年杀了肥肥地过一个春节吧!

可是,父亲在见到我的第二天夜里便去世了,那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父亲临终前告诉我,他知道我能够独身夜闯雪原,他就放心了,因为我已经长大成人——在一片雪原上可以炼就一个完全的人格和生命的精神。我把父亲的话告诉儿子,他听了,也泪流满面。

雪夜的散文3:那一个宁静的雪夜

文/杨磊

江汉平原的冬天,一望无垠的大地上常常会飘起鹅毛大雪,进了腊月,乡村的的年味愈来愈浓。农家的烟囱上整天飘荡着袅袅的炊烟,劳作了一年的乡亲们为儿女筹办起喜事,外出求学、谋生的游子们也开始纷纷返回故里。

那是二十多年前,学校放寒假,我回家了。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到了晚上,没有了睡觉的地方,临时决定我和堂兄到鱼塘边的守渔棚里去睡觉。

守渔棚是养鱼人为方便喂鱼、护鱼,在鱼塘边搭建的临时住所。入冬后鲜鱼已经销售完毕,留下空荡的鱼塘,一片寂静。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听着脚底吱吱作响的声音,放眼看着这片银白的世界,很是兴奋。不过十多分钟,就来到了堂兄的鱼塘。

守渔棚让我想起《水浒传》里林冲的草料场、山神庙,但却没有山神庙的破败、凄凉。冬夜的原野,万籁俱寂,仰望天空,繁星点点,弯月如勾,迎面有些微微的风吹来,竟一点也不寒冷。远处的村庄,万家灯火,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人感到那么温暖、祥和,。

躺在被白天的太阳晒过的棉被里,顿时觉得暖烘烘的。身下的棉絮底下垫着厚厚的稻草,干燥、新鲜,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堂兄点亮了蜡烛,啪嗒啪嗒地抽起了香烟,一眨一眨的烟头映红了他舒展的面庞。他向我讲述起老家这一片低洼的农田改造成鱼塘后的变化,洼地变鱼塘,经济价值大幅攀升,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堂兄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一夜无梦!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上午十点,升起的太阳开始融化河边的冰雪,溪水在白雪下面潺潺流淌。堂兄已经在鱼塘边忙活很久了,看到晚起的我,乐呵呵的笑起来,“看你睡得那么香,真不忍心叫醒你。”

一晃过去了许多年,我常常回想起那一个宁静、温馨、铺满了大雪的冬夜。很普通的一夜,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刻骨铭心的故事,但却深深的嵌入了我的脑海。

这些年我也曾住过很多奢华酒店,但却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鱼塘雪夜的感觉,再也没有闻到过那散发着阳光味道的稻草香味。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安静与祥和,也许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最大的缺憾吧!

雪夜的散文4:记雪夜

文/花间散客

江南的雪,似乎并不常见。而我却每每为其沉醉。

不知多久未曾在夜下独自思索。或许每次总怕惹起几分愁绪,好似若有若无,又仿佛无从回避。今夜却又一次关了灯,任黑暗如同野兽将我紧缩的心扉撕开裂缝,逐渐将灵魂吞噬。是的,每次的夜思都是近乎于绝望的享受。终于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我还是走出了房间,向雪的更深处迈进。

就这么懒懒地踱行。任由雪拍打着我,我只是麻木地前行,在被雪装点了的童话世界,却不知我应该去向何方。雪越发的大了起来,渐渐地模糊了视野。只见得在路灯昏暗的投射下,洁白的雪地,掩映出斑斑黑影。这黑影从何而来,我自是知晓——那是一个人心内膨胀而出的黑影。我不再敢面对自己的影子。怕玷污了这纯白的雪儿。便疯也似的仰躺在雪地。任雪一层层地堆积在我的身上,我等待着它将我彻底掩埋。似乎希望这雪色光芒能掩盖我的身体,掩盖我的眼睛,掩盖我的灵魂,要我与这黑夜绝缘,隔绝心间与夜色交响场合的黑暗奏鸣曲。

其实,我知道,我何必如此悲伤。陷入绝望的从来不只是我。整个地面世界,都在渴望被雪的覆盖。似乎想掩藏这个世界罪恶的本质。所以想个小孩子,淘气地掩在雪妈妈的怀里,假装沉睡。只为不透过那丝带有嘲讽意味的,刺眼的光亮。却又怕见证黑夜与心脏的共鸣。所以只是颓然的睡着,睡着。梦里估摸着也还是对于自己的绝望。

然而,也许事情总不会如人所愿。雪偏偏就在这时逐渐弱了下去,直到停下降临人间的步调。本已经沉睡的人被阵阵寒意袭醒。仿若一把巨剑,就那么硬生生地扎在了骨头里。寒冷带来的刺痛,仿佛让世界在一瞬间清醒。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将我的体内的气力抽取,血液仿佛如同细流被巨石堵住了流通的线路,浑身在一瞬间麻痹。只是微微地蜷缩身体,完全本能的哆嗦。

这时候的夜恰恰是最深。除了雪地的白光和昏暗的灯光,再也寻觅不到什么光亮。雪好像真的很无情。无情到要让我们亲眼目睹这最恐怖的黑暗,渗透着逼人的寒气地黑暗。而之前的沉睡恰恰是为了要我们更好地见证这一幕。我本能的想要逃跑,逃回家。终于我也到了家,匆忙的打开灯。想要灯光驱走黑暗。然而纵使能再度打开电灯,心灯难开。灯开了,屋内的黑暗散了。之前的恐惧却没有消除。我只是傻傻看着肮脏地自己。享受绝望的快感。

不久,天空渐渐出了第一丝光亮。我知道那是黎明。透光窗台,我却诧异地发现,雪开始慢慢地融化,化成了水,不经意间洗涤了原本的污渍。虽然依旧不是纯白,但是世界总归带来了些新的色彩。而雪似乎是在回应那在黑暗与寒冷的绝望中度过一夜却气息尚存的世间万物。

我渐渐地明晰,经历了绝望洗礼的我,也同这世界一样,正要开辟希望。江南的雪下,我沉醉在这绝望与希望的中间地带。好似这就是我最长经历的过程。

雪夜的散文5:雪夜迷路之后

文/董吉利

1978年2月9日,远在临潼县相桥乡鲍寨子村老舅家的表妹出嫁。前一天正月初二,西安下鹅毛大雪。为了赶上那次婚礼,我和妻子抱着两岁的女儿,伙同表哥、表嫂共5人,上午从西安南门外汽车站乘远郊公交车,下午约2时到达阎良汽车站。由于去老舅家还有几十里路,不通汽车,表哥和我步行先去,让她们三人在阎良汽车站等候。

表哥毕竟熟悉路程,我们二人踏雪赶路,天黑前就到了舅家村子。舅家派人开着一辆小四轮拖拉机去阎良接她们三人。天黑已久,但是接人的拖拉机没有接上人,开回村子。

冰天雪地也不知她们身在何处。那时还没有手机,黑夜在哪里寻找她们?家里人都十分着急。凌晨2时许,想不到一位中年大叔护送着她们三人回到鲍寨子村。后来从妻子、表嫂讲述中才知详情:

她们三人在阎良车站一直等到下午5时还不见车来接,三人离开阎良步行朝北走,心想半路上能碰见接人的拖拉机。天黑了,肩上扛着一小袋给舅家用的铁钉子的表嫂,背着女儿的妻子,她们也不知走了多少里路,到了什么地方,四处白雪覆盖,看不到人家。幸好路边遇到个小茅草庵,她们便在里边暂时歇息。听到路上有“咔嚓”、“咔嚓”踩雪的脚步声由远到近,走到眼前才看清是一位大叔和一位中年妇女。原来是夫妇二人走亲戚,在回家路上自行车坏了,只能推着车子回家,家就在附近。当得知她们三人黑夜迷路,大叔就请她们一起先到自己家中休息。

进了院子,有几间很深的窑洞,屋内很暖和。一会儿功夫大叔让妻子端出馏热的包子和热汤让她们吃喝。大叔劝说:“这么厚的雪,晚上寻路难走,先住一晚明早再走。”当时表嫂很想住一宿,妻子却暗自思量:与这位大叔半路相遇,夜晚住在生人家中心有余悸,执意要继续赶路回家。问起鲍寨子村,大叔不熟悉,究竟路有多远也说不清。大叔就护送她们三人,顺着大路朝前走,走一程,歇一会儿。前面要经过一条小河沟,为了安全,大叔先用脚踩河沟里的冰试探,发现冰冻实了,才放心地让她们一起从冰上通过。走到前边似乎没路了,大叔一边走一边就用打火机照亮察看。妻子是头一次来临潼老舅家。表嫂虽来过,由于黑夜,四处白雪不好辨认方向。后来已经到了舅家的村口,仍辨不清楚,进了村看见舅家院子灯火通明才明白到家了。

看到大叔送他们平安到家,村里人终于放心了。当时,我和表哥更为感动,打心眼里感谢这位不相识的好心大叔,请进屋后给大叔沏茶做饭,想让大叔吃完饭休息一晚,天亮再回家。大叔说家里还有许多事要办,执意要回家。我们依依不舍地送大叔出村。

送走大叔,这时我和表哥才想到没有留下大叔的姓名、住址,只知道大叔家住在阎良区武屯乡,地方那么大,怎么去打听他的住址。

雪夜的散文6:那个宁静的雪夜

文/杨磊

时光过去了很多年,我常常回想起那一个宁静、温馨、铺满了大雪的冬夜……

那是二十多年前,江汉平原的冬天,一望无垠的大地上常常会飘起鹅毛大雪。春节临近,学校放寒假,我回家了,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到了晚上,没有了睡觉的地方,临时决定我和堂兄到鱼塘边的守渔棚里去睡觉。

守渔棚是养鱼人为方便喂鱼、护鱼,在鱼塘边搭建的临时住所,入冬后鲜鱼已经销售完毕,留下空荡的鱼塘,一片寂静,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遥望满眼都是银白的世界,一路上的积雪踩得脚底吱吱作响,步行不到十五分钟,就来到了堂兄的鱼塘,虽然已是晚上,但大地在白雪的映衬下依然感觉不到漆黑。

守渔棚让我想起《水浒传》里林冲的草料场、山神庙,但却没有山神庙的破败、凄凉,冬夜的原野,万籁俱寂,仰望天空,繁星点点,弯月如勾,“吹面不寒杨柳风”,雪后的冬夜感觉到了春的信息,远处村庄的万家灯火,如飘渺神秘的都市,带给人一种温暖与祥和,不时传来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预示着辞旧迎新的幸福与吉祥……

躺下了,白天太阳晒过的棉被暖哄哄的,床上的棉絮下面垫着的是干燥、新鲜的稻草,晒过的稻草散发着淡淡的草根香味,沁人心脾,堂兄点亮了蜡烛,啪嗒啪嗒的抽起了香烟,一眨一眨的香烟头映红了堂兄舒展的面庞,堂兄娓娓道来,讲述起老家这一片低洼的农田改造成鱼塘后的变化,低洼的农田改造成了鱼塘,经济价值大幅攀升,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谈吐之间,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一夜无梦。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上午十点,升起的太阳开始融化河边的冰雪,溪水在白雪下面潺潺流淌,堂兄早就在鱼塘边忙活很久了,看到晚起的我,乐呵呵的笑起,“看你睡得那么香,真的不忍叫醒你”。

很普通、很平凡的一夜,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刻骨铭心的故事,但却深深的嵌入了我的脑海。

后来这些年,我也曾住过很多奢华酒店,四星级、五星级,但却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鱼塘雪夜的感觉,再也没有闻到那晒过的散发着阳光味道的稻草香味……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安静与祥和,也许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最大的缺憾吧!

雪夜的散文7:秦岭风雪夜归人

文/曲江寻梦

那年阳春三月的一天,在宁陕县旬阳坝办完事后,于第二天上午乘中型面包车,从210国道往回赶。从上午9时许坐上班车,估计到下午5、6点的光景,就可回到家里。

班车在国道上一路行驶,我不时地眼望着车窗外的景色,那山上的草木还没有完全发芽,枯叶之中泛起一丝绿意,只有棵棵青松形成的绿色林海,展示这青山的风景。路边的树木迅速地向后倒去,像是给车上的乘客送行。到中午时分,班车在广货街镇稍歇,车上的乘客各自下车觅食或去方便之后,就继续乘上奔驰的班车。车在路上,可算是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了。大约班车还在宁陕境内行驶的当儿,不知谁说了声外面好像飘雪花呢,大家也没人留意。我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想着哪儿会有雪呢?或许是过云吧!班车在国道上峰回路转,爬山越岭,太阳的光线一忽儿丛山顶照了下来,一忽儿又躲进山头。我眼睛不时地望着车窗外的溪水怪石,丛林峭壁,心情不禁遐思联翩,思绪万千。

班车在行驶中,不知何时,窗外忽然真的飘起了雪花,山顶的乌云也慢慢地多了起来。我想刚才还是蓝天白云的,怎么一忽儿就飘起雪花来了?这山里的天气,怎么说变就变呢!眼看着那雪花越来越多,风也似乎疯狂了起来。班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从车窗向下望去,公路犹如飘拂在山谷间环绕的白带,下面的车辆,像是在白带上爬行的小乌龟。在班车还没有爬到前面的山顶上时,山头上已经是漫天的乌云,大有黑云压城之势。车窗之外,只见那万丈沟壑里的松树已经被白雪覆盖,乌云在山头上翻滚,好像是条条黑龙在翻腾。我忽而想起“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的自然景象,感觉那“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奇特风光,想来莫不是唐僧师徒又遇上了什么妖魔鬼怪么!公路上,风雪一层层的卷地而起,径直向窗内扑来,车内的温度聚然冷了好多。大家急忙关上车窗,穿上毛衣,不时地向窗外望去。车越走风吹得越厉害,一股股狂风夹着雪花狠狠地扑将而来,似乎要将车推倒,车在逆风中艰难地行驶。这时前后的车辆都拥到了路边,说是前面堵车了,道路不能行驶。这时天色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了五指,道路上车灯乱晃,有些司机看着天色不对,急忙掉转车头,走了回头路。我们乘坐的这辆班车,也被夹在了中间,不能前进。我也和其他乘客一样,走下车去想看个究竟。脚刚及地,路面上的雪厚得已经高过了脚面。在灯光的照射下,我隐约地看到了路边那块石壁上写的“长江黄河水系”的字样,这儿就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了!这时只见附近的山民,拿着防滑链,在路边来回么喝,没有带防滑链的车辆,就不得不掏更高的价钱,让山民给安装。这时但见我们班车的司机已经把防滑链安装好了,他大约经常跑这条路线,故而早已有备无患了。这时只听山民们不断吆喝,谁要住宿,这儿有房子!有的山民在喊,秦岭北麓已是大雪封山,不能行走,还不趁机找农家乐呀!我和其他乘客感到浑身发冷,赶忙上了车,便问司机:“走呢,还是不走?”司机说:“不走你就在这儿冻上一夜吧,明天还不知是啥天气呢?”

只见那司机待大家坐好,就开始启动班车,绕过前面的车辆,慢慢地向前开去。我知道,再往前开,就该是一路的下坡。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道路被大雪覆盖,很难分清路边与深壑的界限。那扑面而来的风雪,犹如密集的白羽,或是齐发的万箭,车灯的光线只能照射出一两米的距离,这简直就是在死神的边沿行走。为了看清路面,司机让售票员打开车门,拿着手电筒帮着探路。那手电的光线虽然微弱,但也许能起点一丝儿作用吧。一旦有情况,就赶忙给司机报告。但那风雪一下子从打开的车门扑了进来,将车内乘客冻得直啰嗦。大家不由得搓手、跺脚。那司机说:“别跺脚了,还要不要命呀!”可不是呀,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司机的高度注意力,一车人的身家性命都在司机手里掌握着,可不是闹着玩的呀!车内的乘客紧绷着神经,几位有信仰的女士不住地在胸前画十字,祈求上帝保佑。

班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雪地上缓缓而行,也不知翻过了几道梁,几道岭,那防滑链始终发出咚咚的声音。司机不时地下车观看,有时也让大家下来在车边蹦蹦。路上很少见到行使的车辆,大雪封山,没有上山的车,也很少有下山的车辆。虽然车内冷得够受,但大家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怨言。

班车好容易快到了丰峪口时,这时的风雪好像小了好多,路上只有点儿残雪和一坑坑的积水。司机将车停到了一个路灯之下,我们也乘机下来蹦蹦跳跳,暖和暖和身子,磋磋那冻得发麻的双手。只见司机卸去了防滑链,大家重新上车,便一路轻松地赶到了西安南郊,待下得车来,看看时间,已经是凌晨5点多种了。而公路两旁没有一点儿雪迹,只有大大小小的水坑,像是刚下过一阵雨似的,而周身感到的却是春天里的温暖。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怕,不过今天再也不用走那样的盘山公路了,都是平缓的隧道,没有了那样的翻山越岭的惊险,看不到昔日的风光了。

雪夜的散文8:雪夜

文/编剧赵嫣

记得那是1984年的正月,我带着表哥家的12岁的侄子去看望远嫁沈阳的表姐,走时给表姐拍了电报,告诉了我们到达的时间。

从老家到烟台需要住一夜,第二天乘船到大连,再从大连坐火车去沈阳的兴隆镇,这样在路上折腾到第三天晚上九点才到了新民县兴隆镇。那天很冷,东北的冬天寒风呼呼地刮着,天空飘着大雪寒气逼人。小站的灯光昏暗,我和侄子提着行李走出了小站,黑漆漆的夜里没几个行人,我转了一圈没找到表姐,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要下半夜了。我问了车站的工作人员离表姐家的韩家村有多远,那个上了年纪的大叔说差不多七公里。不过他告诫我说:外面天又黑还下着雪,你们两个最好在镇上住下来,明天再去亲戚家。我问哪里有住的地方,大叔告诉我走出去往左拐不远就到了。

我和侄子提着行李往前走着,看到了亮着灯光的小旅馆进去一问,旅馆的人告诉我一晚上一间屋子五块钱,我想买双鞋才四元,住一宿五元也太贵了,我问侄子累不累,要不然我们连夜去姑姑家行吗?省下的钱给你买双袜子。侄子也是个听话的孩子,听我这样说他就点头同意了。

我们根据旅馆人指的路往表姐家里赶。风越来越大,雪花落在身上越来越厚,我们踩着厚厚的积雪一步步往前走着,漆黑的夜色在雪的映衬下泛着亮光,走着走着感觉不对劲了,黄山遍野的看不到有住户的村庄。

我突然害怕起来,走的时候听老人讲,东北的山里有老虎出没,这要是老虎半夜出来找食吃可咋办。我看着身边的侄子已经累得气喘嘘嘘,他站在那里不想动了。

我拿过侄子手里的包裹,拽着他往前走,侄子又饿又累又怕,他小声地哭起来。我也害怕,可是我还要装着无所谓的样子。

“你哭什么?要是招来老虎可咋办?”

“姑,我走不动了,我的鞋磨得的脚出血了。”

我只好哄着他:“好,姑背着你。”大半夜的我不想让侄子哭。

我背起了侄子,胳膊上挎着行李费力地往前走,眼前茫茫一片的白雪荒无人烟,真希望能看到个村庄可以问一下路。

在荒山野外走了半天的时间还不见个村庄,我实在累的不行停下来坐在雪地休息会,这时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过来的声音,我赶忙拉着侄子站起来等着来人走近。那人走到我们的身边跳下车,我借着雪光看到是一位大伯,他穿着长长的棉大氅,我忙问道:大伯,去大韩家村怎么走?

大伯看我们两个小孩,又是外地口音问我是怎么回事?我告诉大伯我们是山东来大韩家村表姐家串门的,走时拍了电报让表姐去车站接我们,不知为什么我们到了站没看到表姐。

大伯告诉我:你们俩走错路了,这边离韩家村越走越远了?

我一听有点绝望了,带着哭腔问道:那去大韩家村应该怎么走?

大伯想了想说:算了,这么晚了雪这么大,你们到我家住一宿吧?

我看着身边哭哭咧咧的小侄子,再看看狂风呼哨的大雪天只好点头同意。路上我悄声对侄子说:晚上我们不能睡着了,万一他是坏人,我们也好逃跑。

侄子点着头问我:姑,我先睡还是你先睡。

我告诉他,你先睡,等我困了就叫醒你。我睡会你值班。

侄子也有点害怕,他一个劲地点头问我:要是我们逃跑的时候找不到带的东西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如果危险,东西就不要了,逃命要紧。

我们俩一路小声嘀咕跟着大伯到了他家,家里只有大伯的爱人一个人。大妈看着我和侄子问道:这是哪来的亲戚?

大伯和老伴开玩笑:路上捡的远道亲戚,快给他们做点饭吃吧。

大妈是个麻利的人,一会的功夫就做好了香喷喷的热汤面。

我和侄子也顾不上客气,端起碗呼噜噜地吃起来。一边吃大伯一边问我们亲戚的名字。

我告诉他:俺姐叫薛红梅,姐夫叫蔡国声。

大妈看我们吃完叫我们上炕暖和她把我们俩安排再炕头热乎的地方。东北人的大炕能睡六七个人。

大妈帮我们铺好褥子叫我们早点休息,我们按照路上商量好的,让侄子先睡。一路颠簸了三天实在是累了,我躺在暖呼呼的被窝里也实在撑住了,不知不觉睡着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大妈已经做好了早点,她把热米粥和馒头端在小炕桌上,招呼我和侄子吃早餐。我说等一会大伯一起吃,大妈说:你们先吃吧,一会你们还要赶路。

还没等我们俩吃完,姐夫赶着马车过来了。原来大伯天还未亮就去大韩家村我表姐家了。

雪夜的散文9:乡间的柳树

文/风雪夜归人

乡间的柳树 风雪夜归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出曲阜南门,是一条通往小雪至邹城的公路,顺路往南不到二里,有一条沂河,从东至西绕城而过。河上原来有一座石桥,桥的下面是一个叫做沂河崖的村子。下了桥不多远,左边有一个小村子,与沂河崖隔河相望,叫做南泉,是出产曲阜香稻的地方。从这南泉的村南向东,便是通往息陬、尼山的乡间便道。

路不宽,平整的沙石路两旁栽满了青一色的杨柳,撑开着的树冠像一把把浓绿的伞盖遮盖了大半个路面,整条路便如同一道蜿蜒着的绿色长廊。一阵风来,枝条摇曳,让人倍觉清静凉爽。向东十余里,有一个很大的村子,公路便沿着村子的西边向南绕过去,然后折转向东从村子的南部穿过。这地方便是息陬。

最初听到息陬这个地名颇有些不解,只是从字典上查到:陬,zōu 隅,角落。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于是就把“息”与“陬”连起来,觉得这可能是当年孔子从尼山往来于曲阜之间,中间休息过的地方。因为当时相传孔子生于尼山,而息陬恰好处于尼山与曲阜的中间。问了一些当地人,也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时就觉得这地方还真是不错,毕竟是孔子曾经驻足过的地方,多少也算是沾了圣人的灵气。后来才知道,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原来,息陬竟是一代至圣先师孔子的真正故里(注)。《史记》中有“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的记载。说是孔子的父亲叔粱纥,是鲁国陬邑人,称为陬邑大夫。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六十多岁的叔粱纥征战归来,因无子嗣,遂到颜府求婚,与颜氏女颜征在婚后一年仍未生子,便去尼山求子。“祷于尼丘,得孔子”。这说明孔子并非生于尼山,而是生于息陬。至于“息陬”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人引用《史记?孔子世家》说法,说是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欲从卫国到晋国去,至黄河边时,听说晋国大夫赵简子杀了窦鸣犊、舜华两位贤臣,遂决定不再去晋国,“乃还息乎陬乡,作《陬操》以哀之”。诗中有“惨予心悲,还辕息陬”句。这大概既是息陬这名称的真正由来了。

息陬地处平原地带,方圆约二三里,在这一带算是一个很大的村落。村北有一条小河,与防山隔河相望。从曲阜至尼山的乡间公路到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之”字型,从村西绕至村南,然后折转向东,整个村子便被圈在了这公路的拐角处,一面靠水,两面临路。河堤与公路的两旁全是柳树,绿柳成荫,三面环绕,整个村落便被掩映在这浓绿的绿柳从中。

村西公路的西面有一个很大的院落,沿路一字排开,大门前有一座小石桥横卧于两棵大柳树下。穿过石桥进入院子,大门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息陬粮所”几个大字,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就是息陬了。

转过湾向东进入村里,沿路两旁几乎全是驻乡镇公共机构的驻地,路北是当时的息陬农机厂,东邻便是息陬邮电支局,从西至东一溜青砖瓦房,座落在一排粗大的柳树荫下。路南从西向东依次是食品站、农技站、农村信用社。路北邮电支局的东则是一个向北通向息陬街里的通道,宽约十余米,当时还显得很宽阔。农技站的大门便正对着这通道。沿通道向里有一个很阔大的空场地,是当时息陬唯一的集市,当时的息陬供销社就建在这集市的北则,东端两间是新华书店,中间是采购站,收购土产杂品的地方,西边是烟酒糖茶百货部。每逢集市,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赶集上店,肩挑贸易,集市上各种农产货物琳琅满目,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使这里成为这一带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

从邮电支局沿路向东,依次是兽医站、卫生院。公路到卫生院的门前有一个斜向东南的转湾,约三五十步,然后折转继续向东。两边各一排高大茂盛的杨柳树,树冠相接,浓荫蔽日,满地荫凉。卫生院的门前有一个不大的空地,空场的东侧有一株很粗大的柳树,浓密的树荫遮盖了大半个场地,正好供前来诊病的乡邻在树下歇脚休息。

卫生院的院长叫陶宪法,人不到四十,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医科大学生,听说后来调到县卫生局当了局长。医院人不多,其他的一些医生护士原本也多半相熟,如今却几乎连一个也记不起了。只记得有一个女护士长叫马元祯,三十岁上下,人生得很白净秀气,家是当地南夏宋的。另有一个姓刘的中年医生,人很朴实。有一次是我得了痢疾,闹肚子搞得人很虚脱,是他跑了来将我背到医院里去打了半天的吊瓶。只是时间长了,连他的名字也有些模糊,好像是叫刘书寅的,终究也记不清了。

卫生院的西邻是兽医站,大门与路南的信用社和农技站斜对着。院子中间是一排带走廊的平房,房前有两棵很大的柳树。当时的站长是颜廷法,三十出头,医术很精湛,是远近闻名的一名年青的中兽医。老颜人很和善,浓眉大眼,宽阔的额头,显得很老成。记得第一次见他,便主动自我介绍:“我姓颜,在咱兽医站里”。那次我闹肚子很厉害,打了半天吊瓶也止不住,于是他便给我开了一个方子。当时还闹了一个笑话,同事们说老颜是兽医,不能给人看病的。没想到只一副汤剂下去,第二天便止住了,人也立时地有了精神。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老颜成了莫逆之交。当时兽医站只三四个人,后来陆续分来一男一女两个学生,男的是孔祥武,是当地人。女的姓张,名字却记不起来了。院子的西边有一个很宽敞的治疗室,里边安放了一张乒乓球台,这在当时对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有吸引力的活动。每逢阴天下雨,到兽医站去打乒乓球,便成了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好去处。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在偏僻的乡下不要说电脑,就是电视也是极稀有的奢侈品。记得当时在这条街上的几个部门中,便只有农信社有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信用社是银行重地,外人不方便进入。后来林业站的站长翟天敏买了一台黑白电视,吸引得附近的居民也都大老远跑来观看。来的人多了,屋里容不下,便只好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

那时的息陬街上没有路灯,一到天黑,除了沿街几个公家部门的院子里透出一些电灯的光亮,周围的一切便都沉浸在一片黑暗和沉寂中。或许是长久的乡下生活使人们习惯了那夜色的幽暗,倒也并不感觉得太黑,甚至凭借着天幕上星光的辉映,很远地便能模糊地分辩出道路上的积水和熟悉人的身影。息陬虽说是集镇,但晚上却很少行人,偶尔从黝黑的街巷里传出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更增添了这乡下小镇的神秘与寂静。

乡下的夜晚总是来得很早。每当太阳从西边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上落下去,门前那条沙石路上行人的脚步便显得匆忙起来。特别是秋冬的季节,那时候大路上时常会有一些拉平板车的人,有的是当地的农人在忙着运回田里收获的庄稼,也有些是套着毛驴赶脚的车夫。或许正是由于有了门前的这条沙石路,有了这路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匆忙的脚步,才使得这偏远的乡间小镇感觉到一种安静中的喧闹,使人感觉到时间的流淌。

有很多时候,我时常会一个人静静地蹲在路边的石头上,默默地看着这路上过往的行人,静听着那匆匆的脚步在沙石路上摩擦的音响。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黑夜仿佛是从这些行人的脚下生出来,或者是这行人的脚步将黑夜从西边的天际带了来的。

天黑下来,整个村庄便笼罩在一片茫茫的夜色中。月亮似乎每次都从村东边的那棵大柳树上升上来,月光如水,洒落在附近的房顶上、墙壁上,如流光浮动,弥霰在周围的空气中。近处的房舍,村边的柳树,以及村外大片的玉米地,全都沉浸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中。月光透过高大的柳树照到沙石路上,在路面上投下一团团细碎斑驳的阴影,整个路面便铺满了深深浅浅的花纹图案,如同一卷展开着的长长的水墨画在地面上浮动。踏着如水的月光,披一身清露,我时常会独自一人沿着这条铺满了柳树荫影的沙石路踟躅独行。有时候会一直走到很远,像是要去寻找一个遥远的童话世界,又像是在去追寻一个扑朔迷离的美丽梦景。

出了村子一路向东,两旁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庄稼地。月光下的原野,流光脉脉,天地一色,一片朦胧,显得格外空旷神秘而寂静。油绿的玉米叶子上闪着晶莹的露珠,田野里轻雾缭绕,如缕缕轻纱在月光里飘荡浮动。天幕上一轮皓月孤悬,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月光下沉睡着的大地。她大概也是寂寞已久了吧,就像一个腼腆的乡下小姑娘,总是远远地跟在你的身后,紧随着你的脚步默默地在天空中移动。你每走一步,她也就向前一步,你转身往回走,她也便紧随着往回走,好像你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默默地跟随着你。在这万籁俱寂的月明之夜,空无一人的乡村旷野,唯一与我相伴的,便只有这天上的一轮明月和路旁默默矗立着的那一行柳树。

息陬的乡下多柳树。不知道是出于当地人对柳树的特别偏爱,还是因为当地沙金一样丰腴的水土,不管是村边路旁,房前屋后,还是村外的河堤上,田间的小路上,只要是有空闲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栽满了柳树。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一年四季到处都飘动着柳树少女般婀娜飘逸的身姿。春天来了,柔韧细嫩的枝条总是最先吐出嫩绿的新芽,带给人们最早绽出的一缕新绿,为乡间的春色增添无尽的诗情画意。赤日炎炎的盛夏,她却尽力地伸展着自己的枝叶,遮挡着炎炎烈日,为人们送上阵阵清风凉意。

“自古伤情多别离”。古往今来,那村头路边的杨柳,总是每每嵌入人们依依惜别的场景,她那纤纤身姿、缕缕长丝,也总是屡屡牵动着无数离人的绵绵情思,嵌入人们绵长的记忆。然而,我却终将要告别这乡村的月夜,告别这依依陪伴我度过整整六个春秋的乡间的柳树。

光阴荏苒,逝者如斯。一转眼离开息陬已二十余年,却一直再没有回去过。不知道当年那条蜿蜒的柳荫夹道的沙石路,那一棵棵矗立在乡间的柳树,绿树掩映的院落,如今安在否? 2012/2/5

雪夜的散文10:雪夜------这样的夜晚

文/倚窗听雨

北方,到了冬季,特别是天空飘雪的日子,夜,总是来得匆忙些。

下班途中,车流缓慢行驶,来往的路人各个行色匆匆,我,也在其中。

回到家里,我会打开房间里所有的灯,煮一杯咖啡,捧在手里,在弥漫的咖啡香里,任由袅袅升起的香气和暖意弥散满屋,我冰冷的身躯也渐渐的舒展开来。不觉中,夜来了。

当雪花在窗外摇曳飞舞;当街上的店铺不在喧嚣;当往来的路人都已有了归宿;当灯火在窗外逐渐稀疏。我会,关上房间里所有的灯,拉开窗帘,静静的站在窗前,向远方眺望。

尽管亭台楼阁阻碍了我的目光;尽管夜色迷茫了我的眼;尽管雪花冰冷了我温暖的思绪。在这样的夜里,我,忍不住的想你……

想你的时候,我会斟上两杯红酒,一杯酒是给自己,另一杯酒是给你。

在这样的雪夜,我静静的站在窗前,端起一杯红酒遥望远方,任由思绪如潮水一般,从心头涌起……

雪夜------这样的夜晚

记得那年的一个雪夜,我们徒步从妈妈家回来,你轻牵我的手说:“我知道你喜欢和我一起在雪地里徜徉,对于你,我是由衷的了解和痛惜。”然后手不停的拍落我肩上的雪花。你的脚,就在那一年生了冻疮一直没有愈合。

因此,每当下雪的时候,我都会特别的想你。

每逢下雪的时候,我都会独自的赶在上下班的途中,任由雪花落在我的肩上、脸上。冥想中,雪花每一次轻柔的飘落,都像有你的手在我的肩上轻轻的拍落。

于是,我昂起头,任由雪花在我的脸上温柔的滑落。那一刻,我会静静的享受那雪花轻柔的爱抚。

雪停了,月儿挂在了天边,我收起酒杯,对着漫天皎洁的月光凝视。

在这样的夜晚,我都会用手机记录一些思念的文字,但这些文字,我从未发出。将这些思念的文字深藏心底,让思念像酒一样,在时光流逝中变得更加绵长、醇香。

此时,我会拉上窗帘,让月光像雾一样的飘进我的窗口,伴随着我的思念一起进入有你的梦乡……

雪夜的散文11:相约在三月

文/一尘

穿过茫茫雪夜而来的这一片温热,熔化了我的寒冬,寒风已不在呼啸,雪花已变成了柳絮纷纷……

缓缓啜饮那香醇的美酒,聆听着三月传来的绿色歌喉;风儿牵着春的手,轻轻地掀起河水的温柔,恣意的吹平我衣角的皱;春牵着风儿的手,轻轻飞过我的肩头,轻轻亲吻着万条垂下的绿柳;春雨吟着春歌,品味着大地绿色的爱情和娇羞;鸟儿莺歌飞舞,捕捉着阳光下柳绿的枝头;夕阳如绽放的玫瑰,展露红霞醉着的容颜;如歌似诗的三月,和着时间的节拍已悄然扣响春的窗棂。

相约在三月,春风引领着绿的驿动,牵着略施淡妆的桃红,招唤着莺啼翠柳的秀色,打着媚眼款款地,走来是一路地轻盈。“冬风悄然携雪退,夜雨惊晨媚绿垂,更有不待叶伴花,翘首枝头自陶醉”。这是春色的魅力,透露着淡淡地暗香,举手投足之间流淌着含羞带醉的神情。

相约在三月,枝头泛出香唇般的蓓蕾,润吻着清冷而暖意的春风。低垂的绒草也绿意盎然的昂起了头,呼吸着春的气息。名不见经传的各色野花,也悄悄的绽开了笑脸,羞涩地隐隐约约,而又偶露张扬的沉浮在春色涌动的万绿丛中,在风抚绿拥之怀,更显得妩媚多情。

相约在三月,体会爱情的萌动,少女怀春,男儿多情。当时间和三月携手,爱便是伤怀的绚丽、思念的灿烂、祈盼的清冷、品味的忧郁和那甜甜的梦情。

相约在三月,去看那扑面纷纷柳絮狂,枝头片片桃花开,我把心事折叠成一片叶子,挂在枝头,低声吟唱。

相约在三月,轻轻伫立在春的枝头,吸吮那醉人的芬芳;去看草长莺飞的时节,大地一派复苏,万物竞相绽放着绿意,春天的浓浓气息正意欲裸露出勃勃生机。沐浴春天的温媚冷艳,但不久后的夏扣响春的房门时,那将是如火的万紫千红。

我已经出发了,为了与我的三月约会,行囊里只有一本诗集,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小路的浅草自动地让开,为我这个赶路人,我的信鸽 ,已在一个无雨的清晨放飞。远方的那扇窗,你要时时推开,我的鸽子在你的窗棂外呼叫。

前行 ,别无选择地前行。我的鸽子用欢叫盘旋在三月的上空,我站在了春里,这是你的呼吸吗?这是你的身影吗?不,不是夜的朦胧、不,不是梦的幻影。诗集已被我一页页点燃,我可以拥抱了吗?我要拥抱你,属于我的这个季节,我要拥抱你,与我相约的三月。

雪夜的散文12:雪夜散步

文/喜闻乐见

冬日有雨雪的日子,很少到户外逗留。久坐在蜗居里,总觉腰酸背痛。一个雪夜,披衣而起,推门而出,信步而走,活动筋骨。

脚下已不再是土路,周围也找不到一条土路。每一脚都踩在沥青、水泥、砖块或鹅卵石的地面上。现代路径的延伸,铺开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在墙垣栏栅阻隔的视线里,那些叠印在水泥路面的脚印呢?若干年以后,会演化成可供后人挖掘的财富吗?那时科技的发达,会不会发现人与环境,社会环保,我们掺杂在其中追求短期利益、长远利益协调关系上,可持续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犹豫、畏怯、自私的步履之态呢?

绿是生命的象征。出门向往満眼的绿。见到的绿已是被人工设计象人身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布在城市的街区角落。想见到苍劲的绿、辽阔的绿、掠人心魄的绿。你便要去做一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事情。将疲惫的身躯寄身在绿海之中,体会到绿给你带来的生命活力。

本是一个寒气袭人的雪夜,抬头望天,云遮星月。灰朦朦的天空,大地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感觉两傍的路灯也有几分清冷。昔日热闹的通城休闲广场,今夜也是人行稀少。偶有行人都是拎包提袋的过客,匆忙赶往回家的路。

暂时无意归宿,风卷雪浪,恰似浪涛起伏。身轻如舟,随波掀起一阵心绪。就想:有多少人愿意在风雪中博击?有多少人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路灯杆上挂着随处可见欢度春节的大红灯笼,载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的祝福。张灯结彩迎新春,喜地欢天饮美酒。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劳动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从小读过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情景不会再现。这句古诗而今应该从大脑中删除。

绕着广场公园散步一大圈,做匀速运动需要一刻钟的时间。乘风破雪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踩,丈量着雪的深度与厚度,发出“咔吱咔吱”的独唱音乐。碰到的人都不与我同行。黄兴的雕塑不怕风雪的侵击,仗剑跃马扬鞭,英姿勃发;广场下面是林立的商铺,商铺市招的霓红灯光从出入口射向广场,给雪夜增添了几分温馨;商铺屋顶上的音乐喷泉,在有雪的日子,也默不作声,不象油井气井那样有自喷的能力;寂寂的广场,绿化带上的杜鹃花树和红桎木显得有些落寞,穿着雪鞋不动,计算着春来开花的日期。

走了一圈多,感觉身上有些热乎,本想注足侧目看看雪地里路灯下自己被拉长的影子,眼睛却追逐着刚走过的脚窝。发现沿路新踩的脚印并不叠在先走过的同一个脚印上。前行的步伐都有新的起点与落点,步伐也有长短。呈现着起步的速度快慢与迈动步子的大小都有明

显差距。于是便试着踩在原先留下的脚印上,走了一小段。顿觉别扭,很是吃力,感觉不舒服。回头再看看,尽管小心異異踏实原来的步印,重复踏的脚印扩大了,踩得有偏差。明白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不要刻意追求,少模仿。顺其自然,量力而行,走好自己的路。这样想心情觉得恬淡而平和,便不再去凝眸脚下行路的功夫。

立在广场里的那个巨大的电视墙,画面已屏蔽。象一只闭着的黑眼睛在偷看雪的魅力;又象一只竖起的大耳朵,用雪的耳膜啼听冬的呼吸。

留连在银白的雪域里,鸣叫的虫儿已休眠,鲜活的声音万赖俱寂。断断续续听到雪压树枝折断的声响。披着雪衣的香樟树叶在悲壮的潇洒飘落,掷地有声。路过一丛松柏树旁,树下展现着断枝残叶。心想:四季常青的松柏,俱有不怕风吹雨打的傲骨。在雪的淫威下,也有脆弱的时候。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承受的度。破了底线就会受伤害。

不知不觉来到一排丹桂树下,横七竖八的丹桂枝叶插卧在雪地上。一片刚掉下的叶子,在雪与路灯光的衬映下,发出绿色的莹光。拾起这片叶子,拍去叶面雪花,叶子鲜青,并未枯黄。举到眼前问叶:“你是一片新叶,还是一片老叶?雪压枝头,应该多学学寒梅傲霜斗雪的精神,活得坚强一些”!我问叶,叶不语。绿叶本来是默默奉献的,叶的气质不与花争艳。但我们的生活要的不都是花,红花需要绿叶配!

绿是生命的颜色,生活需要更多的绿。但愿今夜树上的绿叶不再被雪压垮,不再飘落。坚强地立在枝头,熬过寒冬,待到春花烂漫时,叶在从中笑。

周围一片楼宇的灯光将广场衬映出赤橙黄绿。楼宇的窗灯时明时暗,闪闪烁烁。灯窗里汩汩流泻着每一个家庭的内涵。窗灯里的剪影隐隐约约。若是一对接吻的年轻情侣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生活的温馨;若是哺乳的母婴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汩汩乳汁的甘甜;若是展卷的学生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一缕春光…;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妻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夕阳灿烂的霞光,相濡以沫的绵长…哦,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片窗灯,尤其是在风雪中奔波的人。窗灯是一种感召,就是一种博击风雪的力量之泉!

仰望苍穹,迷朦的夜空,月黑风高。我自问:银河里遥远的星球上有类似人类的高级生物吗?他们吃什么,穿什么,爱好什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他们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心路历程吗?有结婚生子,生老病死的人生际遇吗?

孤独地在雪夜里散步,家人打电话过来:“夜深了,别冻着,赶快回家”。家人的关爱,一种慰藉和温馨填满心窝。突然悟道:只要有家,只要有爱,心里就充满春天,即使走在冬天里,也有春天般的温暖。也有春风和你的情感拥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人们的追求…

雪夜的散文13:雪夜无眠

文/静水流深

冬天,悄悄走进我的夜晚,走进我寂寞的情感。在寂静的夜里,我会独坐在电脑前,反复聆听一支曲子,享受寂寞的思念。

柔美的音乐,抚摸着耳膜,如一股清冷的泉水,流进心田。习惯在夜晚描摹心境,书写惆怅和欢颜。雪落无声,堆满我的窗台,这时,我在温暖的蜗居,迷恋着冬天的夜晚。其实,什么都没有想,也没有和人聊天,就那么静静的坐着,心附着在音符上,飘飞在遥远的天边。

那条蜿蜒的小径,雪花覆盖了夏日的浪漫。仿佛听见银铃般的笑,扑到我的胸间。那是我熟悉的身影,那的我熟悉的呢喃。穿越时空,抖落信笺,洒落思念的絮语,在这个雪花曼舞的冬夜,让我无眠。

舒缓的旋律,渐渐融化在我的血液里,依稀听见那温存的声音,拭去我的泪痕,分明嗅到一缕幽幽的暗香,推开我的心门,绽放一朵隔世离空的红颜。

岁月无痕,把无数的情感沉淀,把无数的思念焙干。就这样,我习惯了寂寞,习惯了孤独的夜晚,习惯欣赏悲惋的音节,湿润我的泪眼。窗外,滴水成冰,寒风凛然,寒舍,思潮奔涌,跨越万水千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