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文章

请欣赏放学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放学文章1:娘是党员

文/李阳波

九岁那年的一天,当我放学回家,娘把窝头和米汤端上来时,我一看没有下饭的菜,就嘟着嘴坐在那里不吃也不动。娘说:“先将就这一回吧,今天实在弄不出菜来给你吃了。”我心里顿时觉得委屈。以前没菜吃的时候,娘就把白面炒熟调成面糊放点盐当菜,或把酱油、醋对在一起淋上几滴油花儿,也能凑和一顿。可是这段日子,家里盛盐的罐子空了,装酱油醋的瓶子也底朝天了。以往到了这境地,娘就会给我两毛钱,让我去镇上的酱菜铺里买咸菜。我跟娘要钱去买咸菜,娘迟迟疑疑地说:“咱家没钱了。”我不相信:“我知道窗台上那个瓦罐里有钱。”娘面有难色地说:“那钱,是要交给组织的,好不容易攒够了,不能动。”我不管什么组织不组织,只知道没菜的饭咽不下去,就开始抽泣。

这时,一个络腮胡子的人拿着本子到我家来了。娘赶紧从瓦罐里拿出一叠子毛票来,点了一遍,递给那个人说:“本来想多交一些钱,可就是凑不上来。”那人说:“能按时交,这就已经不错了。大家的日子确实苦呀!”说完就告辞,走到我身边还摸了摸我的头。我跟着他走到大门外,把着门框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人拿着我家那一叠毛票越走越远。我“啪”地一下把手里的筷子扔到地上,“呜呜呜”地哭起来。娘没有做声,从地上捡起洗干净了,又递给我说:“别哭了。为了这党费,娘知道让你受了不少委屈,可谁让娘是个党员。”

娘是党员?我用一双泪眼仔细打量着娘。我想起了电影里那个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江姐,也想起课本里那个死在敌人铡刀下的小英雄刘胡兰,难道娘是他们的人?可从未见过娘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觉得娘有点像又有点不像。

直到娘去世那天,有那么多人来给她开追悼会,镇政府的,村委会的,还有村里的全体党员,我才知道娘年轻时是村里的先进分子,曾领着姐妹团到处慰问宣传,成立大食堂那阵,娘是食堂主任,后来娘又当了第九生产队的包队支委。是的,娘只是偏僻乡里的一名普普通通党员,没有豪言壮语,没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觉得娘的一生,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党员。

放学文章2:都是石榴惹的祸

文/刘德俊

星期五下午放学站路队时,我突然看到花坛里的石榴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小石榴,它们小巧玲珑,像一个个迷你灯笼,可爱极了。“我要摘一个!”我边说边向石榴树冲去。

“不要摘!”

“不能摘!”

……

同学们纷纷劝我,我哪里听得进去啊!我毫不犹豫地跨过护栏,迅速摘下一个石榴。正当我美滋滋地欣赏小石榴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刘德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完了!这下麻烦可大了。

“刘德俊,你今天做了件‘大好事’吧。”老师走到我面前。这时,同学们已站好路队,出了校门。看着他们一个个都回了家,偌大的操场只剩下我和老师,我有些后悔了。要是不摘石榴,就不会被老师留下来,都是石榴惹的祸。

我低下头,悄悄瞥了一下手里的石榴,小声地说:“我摘了一个石榴。”

老师说:“你摘了石榴,别人还能观赏吗?”我摇了摇头,没说话,但是心里想:“就摘了一个,树上不是还有很多吗?”老师又说:“要是每个同学都像你一样,石榴早就被摘光了,你今天还能看到这些可爱的石榴吗?”

听到老师的这一席话,我又后悔又害怕,后悔的是不该摘石榴;害怕的是不知道老师会怎么惩罚我。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校园的美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想下次你一定不会再这样了。”我使劲点了点头,暗下决心:老师,请相信我,今后我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放学文章3:朴素的父爱

文/聂学剑

去接孩子放学,等在学校大门口。家长们一丝不苟地候在外面,周边停着汽车、电动车。

在校门口随便走动,一眼瞥见孩子小学同学的父亲,正端坐在他的电动三轮车里,焦急地四下张望。想和他攀谈片刻,但我知道,随着我们两家其中一个孩子的放学归来,我们的谈话就会扫兴地戛然中断,只能改为“再见”。想到此,我赶紧折回身,只和他点头示意。他的电动三轮车属于全封闭样式,遮风挡雨。我们许多家长围观过,年过不惑的这位父亲分享驾乘体验说,它的好处是不占空间,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说话间,他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和骄傲。

我知道,他对孩子要求一直很严格,每天晚上都陪孩子写作业直到深夜。当然,孩子也争气,一直处于全年级学习成绩第一方阵。我围着他的三轮车转了又转,对他从心底充满了钦佩。于我,是不敢在街上开这种车的,总觉得有些难为情。而他一个英气逼人的大个子,委屈地钻进车里,将后面宽敞的空间留给孩子,最重要的,孩子还可以在这种舒适的晃荡里,再补觉片刻。这份父爱,朴素而专注。

我自己读初中时,离家十余华里,学校食堂的开办时断时续,老师就鼓励同学们自己在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的简陋宿舍里开小灶,好歹填饱肚子。大家各想办法,有的用煤油炉子烟熏火燎地做饭。扎堆住在一起,晚间学习极受影响。当时,就有一位父亲在征得学校的默许后,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搭起了半间茅舍,陪孩子在那里起居做饭。虽然,条件简陋,但十分清静。我不止一次造访过那半间茅舍,艳羡之余,对同学三天两头过来照料的父亲充满了景仰之情。后来,那位同学不负重望,一跃成为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混得风生水起。

在孩子求学的道路上,因陋就简地创造条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父亲们是智慧的,更是勇敢的。望子成龙,是每位父亲的心愿,但勇于付出,敢于实践,这种因陋就简、不顾一切的行动,令人心生敬意。

放学文章4:尊重一朵花的努力

文/张君燕

接女儿放学,路过家门口的小花园时,女儿指着花坛里的一株杜鹃花,兴奋地说:“妈妈快看,那朵花开得更大了。”我顺着女儿的手指看过去,一株杜鹃花上开了10来朵红艳艳的花儿,她说的是哪一朵呢?“就是第三根枝条上的第二朵呀!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婷婷,婷婷左边的那朵叫小玉,右边的叫小立。还有上面的……”女儿跑到杜鹃花前,指着花儿一一向我道来。

看着女儿如数家珍的样子,我不禁笑了起来:“这些花儿不是都一样吗?没想到还有各自的名字呀!”“怎么会一样呢?”女儿板起小脸,认真地说,“虽然都是杜鹃花,但它们长得完全不一样,只不过是你没看到差别而已。”说着,女儿拉着我蹲下来,跟我解说它们各自的特点。还别说,这些花儿真的不一样,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花瓣多、有的花瓣少,有的叶片大、有的叶片小……女儿开心地笑起来:“对呀,你要是弄混淆了,花儿会不高兴的。比如婷婷,它那么努力地开得更大,然后你说‘我分不清楚,我没看出来呀’,那它该多难过呀!”

女儿的话让我的心突然一动,继而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我突然想起了朋友小媛,一个像孩子一样清澈、纯真的女子。我和小媛的结识缘自一次业务合作,在洽谈过程中的某个下午,工作告一段落,无所事事的我们便相约出来逛街。

走过一条步行街时,小媛不经意地说:“刚刚那个清洁工干活真细致,长得也慈眉善目,尤其是那双有神的大眼睛,年轻时一定更好看。”小媛的描述让我有点接不上话,刚刚走过时,似乎看到有两三名清洁工在扫地,但是我根本没留意哪个清洁工干活更细致,更不知道谁长了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甚至在我看来,这些穿着同样工作服的清洁工们并没有什么区别,也许长相也差不多呢。

“不,他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你没看到,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罢了。”小媛笑着摆摆手,说,“但是,我很喜欢观察他们,包括出租车司机、摆小摊的小商贩等等,他们都各有特点。有时候,我还会忍不住去告诉他们我对他们的感受呢。”看到我点头,小媛又接着说:“他们都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员,也许一辈子也做不出什么大事,达不到世俗眼中所谓的成功,但他们也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也一样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呀!”

当小媛缓缓地说出这些话时,我看到了她脸上柔和的表情和眼睛里闪动的光芒。那一刻,我觉得小媛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我也坚信,和她合作一定会很靠谱,很愉快。

其实,在我们很多人眼里,一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就如大自然里的小花小草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正如小媛所说,也许他们会一辈子这么平凡下去,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梦想。所以,我们应该心存敬意,尊重一朵花、一株草的努力。

放学文章5:补票

文/陶爱兵

那天,接7岁的儿子放学,我带着他匆匆忙忙赶往7路公共汽车站。

公交站亭站满了人,7路公交车刚停稳,人们便一窝蜂地挤向车门。挤到车门前,我一摸口袋,发现只有一元的纸币,而我和孩子乘车,需要两元零钱。情况突然,我“急中生智”,把一元钱从中间撕成两半,各自卷起来,算作两元“零钱”,投进了无人售票车的投币箱,然后拽着孩子,挤上了公共汽车。

人多、拥挤,司机没看清楚,就让我们上了车。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逃过小家伙的眼睛。我还未站稳,他就大声地说:“爸爸,你把一张钱撕成两半用,这样做是逃票,是作假。老师要知道我是这样上的车,这个月就不会给我评三好学生红星!”

毕竟理亏,我使劲捏了捏小家伙的手,小声对他说:“老师不会知道的!”小家伙依然不依不饶,声音再提高了八度:“不知道也不能用这样的半截钱哄司机叔叔!”我环顾左右轻声说:“爸爸并不愿意这样做,确实是身上没有两块钱。再去找零钱,会耽误上车的。这就是生活,你不能把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全在生活上套用!”“爸爸狡辩,今天你要不把我俩的车票补上,我就不上学!”孩子认真得有点固执。

“马上补!马上补!”事情到了这份上,我知道再纠缠下去会让自己更难堪,脸上会更无光,便从口袋里摸出20元,回到投币箱旁,塞了进去。孩子见状,转怒为喜,适时地表扬说:“这样才是我的好爸爸!”

虽然当时很难堪,但事后我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将钞票化一为二,撕碎的哪里是一元纸币,分明是孩子心中诚实的爸爸形象。小孩子明白的道理,小孩子能做到,而大人明白的道理,有时候往往因为格外“聪明”而难以做到,或者是做得走形变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道德和诚信,在某个时间、某个特定场合容易滑坡的原因之一,应该谨记莫忘啊!

放学文章6:放学

文/王雨

放学了,有得闲暇的我陪同老伴去接读小学一年级的孙女。

太阳在笑,绿树婆娑。小学校的校门口人山人海,如同乡坝里赶场。来接孩子的人好多,邻近的马路几乎被接孩子的校车、小车塞满。遇见当年一把手的老领导,一个和善可亲的老头儿,一边与我寒暄一边翘首渴盼外孙出校门来。这儿没有官阶贵贱,都是来接孩子的父母或父母的父母,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小学生们出来了,是按班级出来的,队首有老师领队,有小学生举牌,秩序井然。

孙女所在的班级出来了,她跟在高举年级牌子的雄赳赳的男小学生后面。赶紧迎接上去。孙女喊了爷爷奶奶,脸上有汗粒。立即接过孙女背的漂亮的书包,好重。与老伴牵孙女回家。儿子儿媳有远见,购了离学校近的住房,少了车接车送停车难之苦。没走几步,孙女喊叫着去到一个女小学生身边,说是跟她同住一个小区的好朋友。她那好朋友对我们视而不见,两人蹦跳嬉闹。

儿子读小学时我在部队,事多,好像从没有去接过放学的他。儿子当年那小学校在市区,回家要过车水马龙的几条街。老伴没到下班时间是不敢擅离岗位的,去接的次数有限。儿子多半是自己或是跟同住一个院子的小伙伴回家,书包是瘪瘪的小挂包。儿子回家晚了有时会挨打,我用挠痒的篾抓子打他。那一次,我是心痛了,出差回来看见儿子头上长了几个大脓包,赶紧给他涂抹鱼石脂药膏。没有想到要为儿子辅导作业,儿子自己做作业,博士后了还做不完。

我读的小学在市郊的嘉陵新村,那时候是庄稼地和乱坟山。小学校在山脚,我家在山顶。放学是自己回家,沿了山间的泥巴小路蹦跳着上登。夏天多半会手拿苍蝇拍和火柴盒。除四害,要多打苍蝇装进火柴盒里交给老师点数。途中那露天粪池的苍蝇多,有次打苍蝇掉进了粪池里,是滑下去的,双手撑在茅坑边。记不得是怎么回家的,哇哇哭。母亲在挤住有几户人家的竹篾房子的小院坝里对了天喊我的名字,叫我回来,快回来!母亲说,是把我吓跑的魂喊回来。我好像就没有哭了。父亲母亲都没有文化,我自己做作业,当教授了还是事情多。

儿子住的小区在小学校的山顶,孙女读书的小学校在山脚,跟我儿时读小学的情景相仿。才发现这小区离嘉陵新村并不远,当年是更为偏僻的荒山地。孙女用不着登山,有电梯直达山顶的小区。小区的环境甚好,草坪郁绿,杨树槐树黄葛树林立,叫不上名字的花儿开了或是待开。孙女走路一步三跳,说她高兴说的话。我和老伴点头笑,笑出声。孙女回家要看电视动画片,我和老伴没敢顺从,好言相劝。疲惫的儿子儿媳下班回来,便是督促辅导孙女做作业、画图画。

上了一天学还忙,小学生就累,我心疼孙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惟其对后代的真情是不变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对子辈孙辈总是牵挂,后浪倒总是推了前浪走的。

2015年11月28日于笔耕村

放学文章7:妈妈我想对您说

文/谭俊杰

今天下午放学,我们四(1)班的同学走出教室排着队伍,像一条蜿蜒盘着的长龙来到操场上。

校园里人声鼎沸,家长们成群结队地来接自己的小孩。我环视四周,没有看到妈妈,于是我随着人群来到校门口,到处张望,还是没有看见妈妈的影子。难道妈妈有事在家耽误了,还是妈妈先接妹妹去了呢?算了吧,今天就借这次机会尝试着自己回家,免得妈妈那么辛苦,天天接送我和妹妹。想到这里,我加快了脚步跟上我们班的同学一起穿过马路。

一路上,来来往往如箭一般穿梭在马路上的车辆使我的心像绷紧了的弦,突然有点惊慌失措的感觉,顿时妈妈的叮嘱声在我脑海中回荡:“过马路不要慌不要跑,要左看看右看看。”想到妈妈的叮嘱,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就平复了。一路上我的眼睛注视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小心翼翼地安全地回到了家。咦!门怎么锁着,这下好了,我比妈妈先回家,她一定会好好的夸夸我,儿子呀越来越能干了。我反复地回味着那份甜蜜,在门口等了半小时。妈妈终于带着妹妹气喘吁吁、慌慌张张地赶回家,我兴高采烈地去迎接妈妈,可是迎来的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暴风雨的袭击。妈妈大发雷霆把我训斥了一顿:“谁叫你没有经过妈妈的同意,自己先回家?妈妈在校门口等全校的人都走光了也没看见你的人影,最后妈妈没有办法才回家看看。你看把我和妹妹急成什么样子了?”我看到妈妈满脸的汗珠,一肚子的委屈都咽下去了。我无话可说,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

妈妈您紧张激动的心情能否平静一下,听听儿子的心声呢?妈妈是我不对,让您为我担心受怕,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有些事情您也该放手了,让我学习独立。我不能永远地在您怀抱中长大,那样您的黑发很快就变成了白发了。在我心目中,我想永远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

放学文章8:放学路上

文/小令君

这次回家,路过小学每天要走的那条路时,故意松了油门,想看看都有什么变化。可还没两分钟就开完了一条路,我惊讶地转头看,没变短啊!

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放学走这条路的时间,应该是45分钟。

每天路过途中几棵树,都会停下来踩树下的小果子;在炸串儿的摊位买上几串香干年糕;拐进文具店看看有没有好看的小本子;偷偷看看五金店门口眯着眼睛睡觉的老头儿;路过小卖部,忍不住买一包干脆面,看到里面赠送的卡片又是黑旋风李逵,就哀叹一声,把干脆面嘎巴嘎巴掰碎了去喂前面那只小狗……

我爸妈一直觉得我很辛苦,45分钟才走到家,吃个午饭,基本又得开始往回走了。估计他们心里也小愧疚,因此每天午餐很丰盛。于是我更加愿意每天慢悠悠地走。

有一次我爸路过学校,目睹了我这一路,就气急败坏地一个栗子敲我脑壳上,那顿饭,他很没好气地把炖好的一大碗猪蹄挑了一半出去,说晚上再吃,似乎在后悔一直以来为了慰劳我而用了好伙食。之后,我知道了这条路其实只要走15分钟,可我仍然每天走成了45分钟。

虽然舍不得半碗猪蹄,可无奈每天都会被不同的人和物吸引,在不同的地方逗留,日复一日走了五年,从未觉得这条路走腻了。

后来,我的座驾越来越好,速度也越来越快,快到来不及看路边的景色,每天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但似乎也都一模一样。总觉得生活掉进了一个怪圈里,没有太多令人惊喜的事情。

我不断去做更多不一样的事,觉得这样应该能跳出这个怪圈。我不断地把一段45分钟的路努力走成15分钟,可这省下来的30分钟也没有为我带来更多欢喜。

我在路边停车,放下手机,往回走,慢慢地走,一路张望。在路人偶尔诧异的眼神里,在冬日温暖的阳光里,有些迟迟得不到答案的疑问,明白就一瞬间的事。

那些想要的新鲜和欢喜,是被我自己给弄丢的。我走得太快了,快到没发现丢了它们。我想,我们都曾是丢掉了30分钟的孩子。

放学文章9:种大蒜

文/陈李畅

一天放学回到家,妈妈惊喜地喊道:“点点,快来看,大蒜长出来啦!”我迫不及待地奔过去,果然,有好几棵大蒜冒出了嫩芽!

那是开学后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回德积老家,妈妈问爷爷要了一个泡沫箱、一些泥土和几个大蒜头。妈妈说:“做菜时放点大蒜叶可增加香味,在老家屋后的菜园子里大蒜、葱有的是,可在市里一定要到菜场去买,很不方便,今天我们就自己来种大蒜!”我和妈妈先给大蒜种子剥皮。我以为这个应该很简单,可没想到大蒜的外皮有好几层,而且很薄,粘在上面剥起来还是挺困难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剥了18个。妈妈说:“种的时候要把大蒜的根部埋在泥土里,把尖尖的头露出来。”我按照妈妈的要求,把一颗颗种子种进了泥土,然后又帮大蒜浇上了水。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几棵大蒜叶子长出来了,虽然只有一点点高,但我兴奋极了。又过了几天,大部分大蒜叶子已经长得很粗壮了,可是还有两个大蒜种子一点也没有动静。妈妈鼓励我不要放弃,要坚持每天给它浇点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那两棵大蒜终于长了出来。

微风中的大蒜叶子,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就像我一样快乐地成长着!

放学文章10:书包的故事

文/邓子瑶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是一件和幸福唱歌跳舞的事情。每天漫步在闻一多大道上,望着宽阔平坦又似乎不见边际的刷黑路面,感觉像驾着一叶小舟,游弋在浩淼的蓝色海洋里。五年前,这条大道还没有刷黑,也没有这么大气的名字,那时路面狭窄又坑凹不平,泥泞会随着交通工具和鞋子随时带回家,出行极为不便,市民叫苦不迭。

某天,我骑车接孩子放学。雨刚过,天气阴霾,路上行人不多,只有少数麻拖还苦候在路边的树脚下,等候载客。孩子正是如猴的年龄,背着书包,跟着我,蹦蹦跳跳地往前走。突然,孩子停下,专注地看着一个人。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佝偻着的身影,近乎扑下整个身子,在坑坑凹凹的泥泞路面上拉着板车,板车里装的是满满的一车蜂窝煤。可能是因为超出了体力极限,老汉拉得很吃力,一步一滑。孩子看见这一幕,像小鸟一样飞过去,蹶起屁股帮老汉推车。孩子见自己推不动,就用寻求援助的眼光看着我。我被这份稚嫩的爱心打动了,也加入了推车行列,板车于是变得轻快起来,一会儿就爬上了坡顶,余下的路,老汉不会再那么吃力了。回家后,孩子发现书包没了,急得直嚷。原来,刚才鼓劲推车时,孩子取下了钳制他释放能量的障碍物,把书包放在老汉的车上了。

第二天下午,我依然接孩子,经过之前那个路段,在一棵大树脚下,老汉见我们走来,忙从板车上站起来,老汉是来送书包的。老汉说,昨天他把煤球送到买家后,才发现板车上的书包,老汉联系不上我们,怕影响孩子上学,急坏了,这才守株待兔,在孩子上学的路上蹲了一天。

我的鼻子酸酸的,老人拼尽力气养家糊口,我们仅仅是帮了他一把,却让老人耽误了一天的工作时间,白白损失了一天的生活来源。孩子听到后,一言不发,眼睛似乎有些潮润,把我拉到旁边,悄悄地说:“爸,你帮我给爷爷赔点受伤费,好吗?”孩子当时太小,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叫损失费。我为孩子的善良感染,照他说的做了,但老汉说“世上钱赚未尽,仁义值千金”,始终不肯收受。

黑色往往代表一个城市文明化的程度。现在,一多故乡,我们浠水县不只这条路变宽了,变亮了,市区也全部“黑化”。像老汉那样负重前行和泥泞不堪的年代已经过去,蜂窝煤也快要走出了人们的生活视线,孩子的书包变新了,亦变轻了,一切都在变化。每当我走到那个路段时,总能想起老汉那佝偻的身子,奋力前行的身影,总能想起孩子的书包和那潮湿的眼睛,还有老汉那句朴素的话语,如画在目,如鲫在耳。此时,苦涩、凝重和幸福的感觉同时包裹着我,心中别有一番情愫。

放学文章11:路上

文/张嘉珂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总能遇到一些事情,有的让人快乐,有的让人悲伤,有的让人感动。而前天放学的时候发生的那件事就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叮铃铃”放学了,我背上书包,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出了校门。刚出校门,就有几个大姐姐往我手里塞宣传单。我顺手接过,边走边看,有口才班、英语班、书法班。看完之后,我随手把纸往空中一扔,宣传单随风飘起又轻轻掉在地上,此时我才发现地上全是花花绿绿的宣传单,我踩着宣传单往前走去。

忽然,我发现一位老奶奶拿一个蛇皮袋,正弯着腰,捡地上的宣传单。她捡几张,就直起身来用手捶捶腰。我很好奇,就走上前去询问:“奶奶,你捡这些纸干什么呢?”老奶奶抬起手,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叹口气说:“这些纸不用了,就应该扔进垃圾桶里,扔地上多脏,天这么热,还要清洁工来打扫。我在家闲着没事做,就出来帮帮他们,既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听了老奶奶的话,我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赶快弯下身子也捡起来。其他同学看到后,也纷纷加进了捡纸的行列。不一会儿,地面就变得干干净净,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回家的路上,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懂得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在此,我大声呼吁:“请大家爱护环境吧,人人参与,我们的家园才会变得更美丽。”

放学文章12:甜酒马拉糕

文/梁浩朵

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是格外期待塞车,只要一塞车,妈妈就得把车绕往立交桥。在立交桥的拐角处,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小角落,长年驻守着一位银发苍苍,穿着蓝布黑裤,脚踏黄色塑胶凉鞋的老大爷。

他每天清晨早早地就挑着两簸箕的甜酒马拉糕,候在那儿。老大爷的生意似乎不大好。只要塞车经过那儿时,总会看到他还有着许多未卖出去的甜酒马拉糕,一碗一碗地堆叠在一起,静静地卧在簸箕里。老大爷亦一样,只是坐在横卧在地的扁担上,不吆喝,也不爱和旁边的人聊上几句。有人经过往他看上几眼时,他才抬头,微笑着问,要吗?很好吃的!

他只在春夏秋卖马拉糕,许是冬天天气冷,不易发酵,马拉糕又容易变硬难以入口吧。老大爷的马拉糕不同于别处的。很多地方的马拉糕都是炊成一大盘,再切割成小块小块的。而老大爷的马拉糕很是精细,用手掌般大的深棕色小瓷碗来盛炊的,一砵算作一份。

他制的马拉糕很厚实,带点偏甜,肉眼望过去,每一个小孔都发酵得一般均匀。咬下去,绵密细腻,富有弹性,能让口腔咀嚼上一会,而不至于像其它地方的马拉糕那样蓬松软化,内里充斥着大量空气。

最与众不同的,也最让我难忘的是,老大爷的马拉糕带着一股淡淡的酒香味。虽然当时年纪小,但马拉糕里面的酒香味却恰好得宜,只是一点点,不至于浓郁,又伴有令人迷醉的香味。以至于很多年后,不会喝酒也不敢轻易尝试喝酒的我,对于一些加入酒精烹制的食物犹有特殊的亲切感。

妈妈肯定也很爱吃老大爷卖的马拉糕吧,要不然从不许我们吃零食的她,怎么会但凡经过那儿时,她都会主动买上两三砵,破例让我们贪嘴呢!

后来,我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很多以前珍重的记忆都忘却了,也包括着我童年喜好的甜酒马拉糕。我似乎再也记不起马拉糕送入口中的感觉了,只能凭借脑海中执着的偏爱,用富于书面,近乎完美的词语来形容。尽管我知道,它真的很美味,但我终究忘记了它真真实实在口中化开的感觉。

我曾无数次幻想过,如果可以再吃一次老人家的马拉糕,哪怕是惟一的一次,我一定要最认真地去品尝,久久留住它的滋味。可是,拐角处那个有些单薄落寞的身影早就消失不见了。我还是找不回小时难忘的味道……

这一直以来岁月的流走,我曾亲手送别挚爱的亲人离世,目送最好的朋友远去他乡,也未曾来得及对擦肩而过给予我温暖的陌生人道声谢。如果早明白一些道理,在当时,就会好好拥抱生命中的这些可贵,不留遗憾。

放学文章13:我的“六一”微心愿

文/陈晓曦

还记得那天是5月16日,我放学回到家,写完作业后像平时一样随手拿起当天的《张家港日报》看了起来。突然,一则“帮助外来娃实现微心愿”的报道吸引了我的目光。

报道中的“外来娃”是旭东学校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但因为家庭的原因,连一个微小的心愿也无法实现。例如三年级的张云霞想要的仅仅是一套充满丰富想象力的作文书,张佳玲想要的是一辆蓝色的滑板车等等。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张家港日报社选择了十位这样的小学生,号召大家来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

看完报道,我突然想到,要是我能帮助他们实现微心愿该多好啊!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可爸爸却说:“好啊!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帮助他们后你‘六一’儿童节可就不能再要礼物了哟!”我当时有一点小小的犹豫。可是再想想自己得到的礼物已经够多了,如果能帮助他人满足心愿不是更有意义吗?就一口答应了。可是十位小朋友我帮助谁呢?最后爸爸说:“这样吧,想帮助这些小朋友的人应该很多,我们先不明确帮助谁。等别人认领后,最后那个小朋友的心愿我们就帮他实现。”恩,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

爸爸给报社的阿姨打了电话,说了我们的想法。阿姨留下了我们的电话号码,说等确认后再跟我们联系。

等啊等啊,等了好几天后,爸爸终于笑眯眯地告诉我,我们的申请成功了,将帮助一位姓龚的小朋友完成心愿,他的心愿是得到一块黑色的手表。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比自己收到礼物还要高兴。我和爸爸一起去选购了一块迪斯尼米奇时尚手表,银色的表盘指针,酷酷的黑色外形,还有防水等好多功能,可漂亮了!我还写了一张卡片夹在包装里送给他,卡片上写着:“我们送给你的礼物希望你喜欢!祝你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度过‘六一’儿童节!也祝愿你学习进步、天天向上!你的一个朋友。”

虽然今年的儿童节我收不到礼物了,但我一点都不感觉遗憾,帮助别人的感觉真的很好。

放学文章14:烟火人间

文/凌泽泉

曾记儿时中午放学,走至高高的山岗,远远地就瞥见村庄的上空渐次升腾起的袅袅炊烟,想那灶台下红红的火苗,舔着黑黑的锅底,催熟雪白的米饭,心里便丛生淡淡的欢喜,脚步也不由得轻松起来。

跨过屋门,饭头蒸熟的咸鸭咸鹅的香味便飘进鼻孔,急急地扔下书包,扑向厨房,此刻,娘揭开厚重的木锅盖,一股热蒸汽直冲屋顶,几乎是在同时,米饭的香味儿便排山倒海似的袭向心房,围在四方桌前,一家人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咀嚼着余味无穷的咸鹅咸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生为肉体凡身,就得食人间烟火,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和人的生命贴得很近。

想那古代的樵夫,深山老林中斧砍刀劈,再码堆捆扎,然后腰别斧头,沿崎岖山道肩挑背扛,途中,林高路险,樵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有风吹草动,便歇肩抢占有利地形,及至林静风轻,方提胆疾步,下得山去。身上那沉沉的柴禾是万不可丢弃的,下雪之前,屋前码放着一大堆整齐的柴禾,那是日子殷实的写照。

如今,城里的孩子即便想像力再丰富,恐也难想像到祖先竟以生命为代价换取柴禾的艰辛。习惯于以电或燃气烧饭炒菜的人们,远不知是柴禾延续了人间的香火。但我却固执地认为,唯有用大铁锅架柴火烧炒出来的饭菜,入口最喷香,入胃最舒坦。

油盐是菜肴不离不弃的朋友,油以女性般的柔情,丝丝缕缕,贴心贴肺地融入到菜里;盐则以男性般的侠肝义胆,撒出去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大家闺秀的酱们以大方而得体的举止,演绎着定叫山河换新天的豪情。小家碧玉的醋们则以娴静端庄的姿势,吸引舌尖的味蕾。

茶是唯一能进入凡体又飘逸云层的尤物。一杯绿茶,在手中杯里,竟能折射出世态人生和朗朗乾坤。它飘逸的清香,只和优雅为邻。绿茶最讲究节气,谷雨前的雀尖,生茸茸的毛,泡入杯中,根根悬坠,闻去,可雅志、可清心、可致远。谷雨一过,茶便一日老似一日,色香味形,全军覆没。

品茶,是考究器具的,上品器具当属宜兴紫砂壶盏,水之上品当属砖井窑货煮沸之水,品茶最讲究的是心情和环境。

怀一份恬淡的心态,远离世俗的羁绊,案前是一本线装的婉约派宋词,窗外传来的是婉转的鸟鸣,茶之清香方能与闲适的心境不期而遇。

红尘之中,唯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关乎生命和精神,并和我们的人生靠得最近。失利时,柴火能烘干眼中的泪水,饥饿时,米饭能填饱瘦瘪的肚皮,忧烦时,香茗能驱散心空的阴霾。

是人间这朴素的烟火照看着我们的肉体凡胎,携我们从黑夜走到黎明;是人间这平常的烟火悉心呵护着我们孱弱的内心,让我们的心情轻盈如云;是人间这多情的烟火牵引着我们,才让陌生的心温暖地靠近;是人间这永远不息的烟火,点燃每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并让我们把爱的接力棒传至一代又一代。

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不论你身在天涯还是海角,每天挤出一点时间,请和我一道,烧一壶水沏一杯茶,卸去肩头的重荷,闲坐于窗前或檐下,定会品出茶之芳香与生之乐趣。

放学文章15:厨房交响曲

文/陆烨钧

今天放学回家,我刚开始做作业,就听到“叮咚叮咚”的门铃声。我把门打开一看,原来是妈妈下班买菜回来了。

妈妈“嘭”的一声关上了门,甩掉鞋就“咚咚咚”地跑向厨房。不一会儿,厨房里就传来了“哗哗哗哗”的流水声,伴随着“沙沙沙沙”的声音,那是妈妈开始淘米做饭了。紧接着,我又听到了“嗒嗒嗒”的声音,非常有节奏。我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剁肉,准备烧我爱吃的肉末豆腐!只见妈妈手起刀落,不一会儿,肉就剁好了!妈妈打开燃气灶,先把肉放油锅里加入生姜料酒炒了一下,盛在了盘子里,然后再在锅里倒入油,等油热了,妈妈小心翼翼地把豆腐倒入锅中,“嗤嗤”的声音尖锐刺耳,还有几滴油飞溅了出来,妈妈赶紧拿起铲子炒了几下,然后倒入炒好的肉末,“嚓嚓嚓”地上下翻炒,最后加入其它的佐料,不到五分钟,一盆鲜嫩美味的肉末豆腐就新鲜出炉了,馋得我口水直流。

忙碌的妈妈,热闹的厨房,美味的菜香……多么美妙的厨房交响曲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