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国庆节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1:快乐的国庆节
文/郭烜廷
十月一日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大观公园游玩。一进大门就看到很多菊花,有白的、黄的、紫的、粉的,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还有一棵用菊花做成的树,美丽极了。我和妈妈在树旁照了很多相片。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只用草和树叶做成的小熊猫,在两只大熊猫中间睡觉,样子可爱极了。旁边有一个用陶片做的荷叶,漂亮极了。让我想到了叔叔阿姨为游客们付出很多辛劳。我们来到公园中心,看到水面上停泊着很多船只,在我的右手边有一个很大的儿童乐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摩天轮,摩天轮很高,像一个巨大的车轮,它转得很慢。当我坐在摩天轮上时,转到最高处,看到下面的人们就像一群小蚂蚁,公路上的小汽车就像儿童玩具一样很小很小。滇池就像一面镜子。看着脚下的美景,我觉得自己仿佛是童话故事里的巨人在俯视着自己的王国。
在欢乐的笑声中,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游玩。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2:礼花!礼花!
文/肖复兴
一
小时候,国庆节一定要看礼花,礼花就像大年三十的饺子一样,是国庆节的象征。那时,我家住在北京前门外,站在房顶上,一眼就能看见天安门广场,大约晚上八点后,就听见大炮轰轰一响,第一拨礼花腾空而起,就绽放在头顶。
上中学的时候,国庆节多了一个节目,到天安门广场上跳集体舞。我们是男校,要和女校的同学配对一起练习。男同学站外圈,女同学站里圈,一曲之后,里圈的女同学上前一步,后面另一个女同学上来,一场练习下来,走马灯一样换了好多个女舞伴。高一那一年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15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上跳集体舞,换上来一位女同学,相互一看,都禁不住叫了起来,原来是小学同学,分别四年,竟在这里见面,忍不住边跳边聊,礼花映耀着她那青春的脸庞,那一曲舞曲显得格外短。那一晚的集体舞,总盼着她能再换上来,却再也没见到她。
高中三年,我们成了好朋友,每逢星期天,她都会到我家来,一聊聊到黄昏,我送她回家,一直送到前门22路公共汽车站。一直送到高三,就是在22路公共汽车站,她伸出手来和我握手,祝福我们都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那是我们认识以来唯一的一次握手。
高三毕业,赶上“文革”,音讯杳无。再一次见面,是12年后,她考上了哈军工,到上海实习,从哈尔滨到北京回家看看,竟然给我打通了电话,相约一定见个面。正是国庆节前夕,她说就国庆节晚上在前门的22路公共汽车站吧,那里好找,晚上还可以一起看看礼花。意外的相逢,让我们都分外惊喜,那一晚在我们头顶绽放的礼花格外灿烂,至今总能想起,仿佛昨天。
二
1968年夏天,我去北大荒。国庆节歇工,清早,飘起了细碎的雪花。想家,想着在家到晚上该是上房顶看礼花绽放了;而在这里,天远地远,哪里能看礼花开满夜空呢?
这时候,生产队开铁牛的老董,正在发动他的宝贝,说要到富锦县城给大家采购东西,晚上队里会餐!我和伙伴们想去买礼花,爬上了他的铁牛的后车斗。老董拉着我们往富锦跑,雪花铺在路上,霜一样白皑皑一片。铁牛跑了小半天跑到富锦。谁知好多家商店过节都休息,我和伙伴们着急,到处转悠,终于看到卖烟花爆竹的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一大堆,又坐在铁牛的后车斗里回队。
那一晚,队上杀了一头猪,杀猪菜饱餐一顿,酒酣耳热过后,全队的人都围到了场院上,等着我们放花。那一大堆礼花,因一路下雪受潮,怎么也点不着,急得我们一头汗。老董大声喊着小心,跑过来替我们点燃。当那礼花终于腾空而起绽放开来,大家都欢叫了起来。尽管,那些礼花都很简单,只是在天上翻了一个跟头就下来了,但在细碎的雪花映衬下,和北京的不一样呢。不一样,就在于它们像是沾上了雪花一样,湿润而晶莹。
今年夏天,疫情的缘故,和伙伴说好回北大荒看看的,没能回成。曾经在那里教过的学生发来短信告诉我,即使来也回不去原来的生产队了,人们都搬到场部的楼房里了。心想,国庆节再放花,得到场部了。不过,买礼花不用再跑那么远了,现在场部就跟一个小县城一样,东西应有尽有。
三
好几年前的国庆节,我是在美国过的。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庆节都要放礼花的,美国的国庆节也不例外,只是在美国过我们的国庆节,得自己操心。好在这里买礼花很方便,还都是中国生产的。
国庆节的晚上,自家人饮一杯酒庆祝之后,我抱着一抱礼花,带着孩子走出房门,准备放花。四周静悄悄,墨染一样的夜空,成为礼花登场的最好舞台。尽管买的礼花远没有天安门广场上的礼花那样大气磅礴,却也让夜空多了几分别样的风姿。
礼花刚刚绽放完,看见邻居家的房门开了,夜色中穿过草坪,匆匆地走过来一个高大的身影,手里拿着一个圆筒般的东西,笑吟吟地递给我们。原来是一枚硕大的礼花,他说是过美国国庆节时没有放完,看见我们正在放花,赶紧找了出来,让我们一起放。我们谢过他,他站在我们的旁边,看我们点燃他那枚硕大的礼花,那枚礼花蹿天猴一样飞上天,先是一声礼炮一样的巨响,然后伞一样打开,垂下金丝菊一样的花瓣,纷纷如雨而下。大家都兴奋地叫了起来。他的这枚礼花,给这个异乡的国庆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今年的国庆节又到了,我不在美国这座小城,儿子一家还在,他们买了好多礼花,准备在国庆节晚上放。不知道这位好心而热心的邻居,还能不能再增添一枚别样的礼花?不是我贪心,我喜欢那种大家同庆的感觉。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3:国庆节的婚礼
文/隆如
表兄的婚期定在这个国庆节,清爽的秋天听到这样欢喜的消息,我打心眼里替表兄高兴。在欢喜之余,这个特殊日子里的婚礼,也勾起了身处张家港的我,对幸福生活的感恩,激荡起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听外婆说,大舅父和大舅母也是在国庆期间结婚的,虽然中间相隔了三十年不到的时间,但是比起如今的排场,那时的婚礼要简单很多。老人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福气好,赶上了好年代,我想与其说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条件优越,不如说是因为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我们的民族越来越自信,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人民越来越团结。国富民安乐,没有国哪有家,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拥有安宁的生活,只有祖国兴盛了,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三十年前结婚,嫁妆除了简单的家具以外,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是最高档的物品了,不是一般人家能够买得起的,舅妈的父亲给女儿置办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架蝴蝶牌缝纫机,在当时不知道出了多少风头,四里八乡的人像看展览一样地前来围观,吸引了无数羡慕的眼光。三十年后的今天,表兄的婚房买在市区繁华地段,装修得十分考究精致,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应有尽有。眼下的新人时兴拍婚纱照,而且都要追求最时髦、最新潮的形式来定格幸福的瞬间,在化妆师的精心描摹下,从发型到皮肤,从佩饰到着装,一切都精益求精,力求把生活的甜蜜最大化地完美呈现。表兄就是追求时尚人群中的一员,在公园、海边、街头、田野,都留下了表兄和表嫂青春靓丽的身影,雪白的婚纱,华丽的装扮,把新时代的幸福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
想当年舅父结婚时,只拍了一张很小的结婚照,还是为了办结婚证才去照相馆拍的。照片上舅妈坐在椅子上,格子衬衫,长裤,手上捧着塑料花,连耳环也是照相馆里化妆用的那种环形塑料耳环,最醒目的要数脸上的胭脂花粉,特别的浓,虽然是黑白照,但是还能感觉到很厚的一层。舅父紧靠站在旁边,深灰的西装西裤,手上的手表同样也是拍摄道具,记忆最深的是那一头的卷发,是当时最潮流的发型。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奢侈了。就是那样一张旧照片,舅妈一直当宝贝似地珍藏着。如今过上了好日子,空闲的时候看看压在写字台玻璃底下的那张老照片,舅妈的心里不仅充满了对美好回忆的眷恋,也流露出对当下甜美人生的满足。
回到六十年前外公外婆结婚的岁月,没有一件像样的嫁妆,没有任何的首饰,就连结婚穿的衣服都是问有钱人家借的,新娘在头发上系上一根红头绳,是最好的装扮了。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吃饱肚子是头等大事,结婚的第二天早上,外公外婆就加入到了劳动的行列中。那些曾经的苦难,和如今这些幸福放在一起,对比是多么地强烈,只有铭记那些坎坷过往,才能真正懂得幸福的涵义。每当听外婆说起这些如风往事,我的眼中总是噙着泪水,那些幸福的泪花在眼眶中静静地开放,流淌着对生活无言的感恩,饱含着对祖国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张家港三代人的各式婚礼,苦难早已远去,美好悄然降临,秋日温和的阳光下,我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听见了幸福绽放的声音。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4:记忆中的国庆节
文/尹文策
历史就是一坛窖藏老白酒,任你四海翻腾,五洲震荡,它依然是香味浓浓,酥心润喉。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国庆活动虽朴素简单,却像窖藏的酒浓香四溢,像精典的歌余音不断,穿越时空。
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秋,丘陵群山溢喜气,翻身农民把歌唱,农民再不要把晒干风净的谷子往东家送,而是满心欢喜地把谷子往自家的仓里装。说来也怪,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第一年,种田风调雨顺,池塘的鱼时而嬉戏水里,时而腾跃水面,栏里的猪也膘肥体壮。无忧无虑,满脸堆笑的农民自发地庆祝起国庆来。
十月一日这天,有着玩千马龙灯传统的许家吊楼的人们,邀集各村旧社会唱过马灯戏的人共庆节日,他们穿起马灯戏里《刘海砍樵》《毛国金打铁》《大盘洞》等饰演人物的服饰,形态各异,各种脸谱,惹人喜欢;蓝桥会中的“罗瞎子”用竹片担着空水桶时而飞跑,水桶前撞膝盖,后碰背身;时而漫步,水桶悠悠。他的脸本就是丑旦花脸,还配合语言做出各种逗人的动作,更是惹人大笑不止。他的结束语是“我罗瞎子本姓罗,下塘摸蚌壳,蚌壳冒(没)摸到,若(浪费)了我铳药”,他挠腰仰望天空,大拇指和食指伸作铳状,朝天射击,再脸相朝大众,做出无可奈何状态,惹得众人笑得前俯后仰。
扭秧歌是乡政府定的节目,农村大嫂缺乏舞蹈细胞,排练的时间短,但娱乐的效果却歪打正着。她们合不上鼓点的节奏,系在腰上的红绸布两端用手掐的部分,不时地绊得她们仰面朝天,众人缠在一堆活像开放的一朵大红花,舞动起来的动作也不一致,红绸布似波浪一起一伏,像太阳光下的粼粼水波,金光灿灿,怡人心神,各人自创的不规则动作更是引得大家发笑。
那些表演戏剧的人,节日这天特别卖力和认真,柔和的唱腔吸引人们屏息静听,欢快的曲调让人们荡出笑容,幽默的段子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自觉自愿的表演,自觉自愿的观看,使国庆节日的欢乐生态自然,乐趣无穷。
富裕的农民逐渐不满足于稻谷加稻草的收入,国家百废待兴也需要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国庆节的欢乐热度自然有所降温,可喜的是富裕了的人们纷纷将孩子送进学校,大龄的学生,众多的学生,规模增大的学校,文化人聚集的地方,学校又义不容辞担负起庆祝国庆活动的重任,使国庆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加火热和热闹。
那时,学校每个班有两套学生“领导班子”,有班长和各委会组成的班委会,有中队长和旗手与各委员组成的少先队中队部。国庆节,班委会专司宣传之责,出班报班刊,号召和发动全班同学写表扬稿,写歌颂稿,写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写做好人好事的同学。运用诗歌、散文、漫画等各种文体形式,黑板上的红粉笔字、墙报的红纸方框和穿梭插的红纸板块,再加上大幅的红纸主题横幅,小张的红纸标语,班内外、校内外都红光闪烁。小孩高兴起来时泛红的脸蛋与红色交相辉映。少先中队干部担负组织有文艺细胞的学生们排练文艺节目。
十月一日那天的庆祝会上,歌如海,旗如林,表达着亿万人民对祖国深深的感情。压轴舞蹈《红星舞》很有创意,清一色的女学生肩扛着用红纸裱好的竹棍,边唱边舞,表演红五星的各种组合形式。演出结束来后,就连我们这些没有音乐细胞的小屁孩学生也记住了舞蹈的音乐拍节,合着节拍凭着记忆舞起来。
像一个人的生日一样,国庆节也是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天。我们每过一个国庆节,思想大提高,学习大进步,新风大发扬,像和风习习的秋季,有很多的收获,让我们心情舒畅,歌唱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5:一份送给国庆节的礼物
文/田丽
国庆来临,万全古城盛大的“首届长城卫所国际文化艺术节”刚刚落下帷幕。
金色的风,把金色的讯息,送出万全古城;金色的讯息,把一张美丽的万全名片,送给了每一双秋波盈盈的慧眼。
站在巍巍的卫城脚下,还能感受到文化艺术节所留下的绕城余韵,然而,更多的,还是对万全古城的怀想和思恋。当然,怀想最多的,还是这座明朝洪武年间兴建的,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卫城。这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城堡,是明代卫所制下,幸存下来的一块活化石。其历史、军事与文化方面的价值,将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怀古幽情与文化创意……
万全,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人类文明的足迹,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汉墓碑、玉皇阁、明长城、右卫城,都是历史留给这片土地的最深印记,幽燕之地、宣府右卫,无论历史的长河怎样百转千回,都无法改变这片土地扼关守隘的战略地位。这片土地北枕长城长,南临洋河水,左据龙门之险、右守出塞之地,涉及国泰民安,关乎万全之计!而近年来,冬奥申办的成功,七彩天路的开通,又为万全带来了生态涵养、园林绿化、旅游观光的天赐良机!沿天路西线以南,从西到东,贯穿一条旅游热线。这条线,穿起玉皇阁、菊花园、杏花沟、右卫城、生态园、雾柳山庄等多颗明珠。今日之万全,可以骄傲地发出自己的名片,邀请天南地北的朋友来万全观光旅游,避暑休闲,创意创业。而那些有着怀乡情结的乡土文人们,也可以拿起笔来,讴歌和礼赞自己的家园,让世人了解万全,让万全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事实上,万全作为文化之乡,实乃名至实归。这里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泥人艺术、葫芦烫画,各种手工工艺,可谓星光灿烂,名家倍出。万全的民俗表演更是异彩纷呈,奇花怒放,应时应景,点缀着人们的节日生活。更不要说,万全那些丰饶的物产:橄榄石曾经备受青睐,糯玉米早已蜚声海外,新羊屯的神水,张贵屯的香瓜,岸庄屯的稻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和喜爱……
2016年,对万全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年!五月,首届张家口万全设计创意节,首次把一个古朴典雅的万全卫城形象推到世人眼前。古老的卫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畅想空间,成为创意者文化创意的又一块母地。九月,“首届长城卫所国际文化艺术节”,则全方位地打造了万全形象,万全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浓墨重彩,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
眼下,又是一个四野飘香的喜庆轮回。老玉米抖动着浓密的胡须,农人们发出了快乐的叹息。我们脚下的这片神奇的土地,被丰收的喜悦,浸染得如此浓艳芳菲。二十万万全儿女,将与十三亿兄弟姐妹,共同庆祝共和国的生日。而万全全新的卫城名片,又将成为万全送给国庆节的最好的礼物……
六百年右卫城,我正年轻;新落户创意园,就等你来。谋和谐,求发展,我们正年轻;开门户,下活棋,欢迎八方来宾!
万全卫城,一个可以触摸历史的地方,它是乡往之地,也是愿归之乡……
金色的风,把每一个万全人殷切的心音吹向金色的大地:我们在古城墙下等着你,等着每一个寻梦的人,在这里好梦成真!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6:一个人的阅兵式
文/曹春雷
那年国庆节,我和几位同事去边境一个哨所采访。这是只有一个人的哨所。一位姓张的老兵是这里的哨长,也是唯一的兵,已经在这里驻守了三年。
因为要拍摄老兵的升旗仪式,我们很早就赶到了那里。哨所建在半山腰里,几间瓦房,一个操场,一面红旗。当时,天才朦朦亮。门口的录音机播放着国歌,老兵昂着头,庄严肃穆,缓缓地升着国旗。晨光洒在老兵的脸上,刻出坚毅的侧影。
猎猎红旗下,我们看到一幅用鹅卵石拼成的中国地图,还有“祖国你好”几个大字,很醒目。老兵说,这是他从山沟里捡来鹅卵石,一块块拼成的。
哨所里有台电视,我们和老兵一起看那一年的国庆阅兵式。老兵看得很认真,也很激动。他说他有幸参加过一次阅兵式,和战友们一起列成方队,走过天安门。那一刻的心情特骄傲,特自豪。
他走到屋外的红旗下,随着电视机里传出来的音乐,演示当年阅兵时走正步的样子:抬头,挺胸,收腹,踢腿,甩臂,雄赳赳,气昂昂。他笑着说他有时会进行一个人的“阅兵式”,陪他阅兵的,是山上层层叠叠的树。那时在他眼里,每一棵树都是士兵。他喊一声“祖国万岁”,整条山谷都会回应他。
老兵的任务是维护深山里八十多公里的架空通讯电线,每次巡线查线都要徒步穿山越岭,一年走下来,相当于从海南岛走到了西藏。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这样的巡护他从未间断过。
问起他在巡线路上有没有遇到危险时,他说了一件事。那年冬天巡完线后,他在风雪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返回时,一不小心陷入一个近三米的深坑中,怎么爬都爬不上来,而陪伴他的,只有风的呼啸。在努力了两个多小时后,他终于用腰带拴住攀杆用的脚扣,勾住了旁边一棵小树,这才爬了上来。
采访结束后,老兵目送我们离开。回头望去,红旗下的老兵,绿色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和山林融为一体。飘扬的红旗,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老兵如今一定早已退伍了吧。国庆节又要到了,我想不论他现在身在何地,一定会怀念当年哨所里一个人的国庆节吧,还有,那一个人的阅兵式。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7:那年练兵国庆节
文/魏益君
每年国庆节,我都会想起二十多年前在部队的那次“国庆练兵”,画面便电影般闪耀脑海,让人热血沸腾,又叫人温暖如春……
一九八八年,我参军来到部队。第二年,正是建国四十周年,部队组织开展向国庆四十周年献礼比武演习,我所在的六连担负着红军向无名高地的穿插进攻任务。
国庆节那天,部队集结于营房西部的一片山区,按演习方案进入设定位置。我们的任务就是纵深穿插,最后拿下无名高地。
当三颗红色信号弹在空中划过,整个部队进入战斗状态,我们班作为连里的先锋,首冲了出去。跑了一段才感觉到这条穿插线路的不平凡,通往无名高地的路上不但有蓝军的埋伏,而且有河流、山涧和陡崖。当时,我作为老兵,军事素质已然非常过硬,但即便这样,面对道道隘口,也是非常吃力。在躲过了蓝军的伏击,越过了重重障碍,接近无名高地的时候,前方出现一条横向的光滑断崖,隙宽三四米,沟深七八米。眼看着离演习结束仅剩十分钟,绕道显然来不及了,情急之中,我后退十余米,一个缓冲,越过断崖。由于惯性太大,跳过断崖时,我收不住脚步,摔出几米远。我赶紧爬起来,回身固定好绳索,让战友们跟上。然后端起枪拼命向无名高地冲去,打响了第一枪。
当我将红旗插在无名高地,要与战友们欢庆胜利的时候,脚踝的疼痛让我无法站起来。原来,在我越过断崖的时候,脚踝扭伤了,当时只顾冲锋,忘了疼痛,冲上无名高地脚踝已肿成了馒头。
演习结束了,部队在山下集合,进行演习总结。团长的大嗓门在山间回荡:“同志们,今天是建国四十周年纪念日,我们以军人的形式练兵比武,向国庆献礼,以过硬的军事素质保卫伟大的祖国!这次演习,六连在规定时间拿下无名高地,值得表彰……”我坐在队列后边,听着团长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乐开了花。
返回营区的路上,战友们为我扎了一副担架,要轮流抬我。我嫌难看,说什么也不坐。排长说:“你为连队争了光,如果不是你脚受伤,我们会高兴地把你抛到空中。你躺好,我第一个抬!”
被排长抬着,我怎么也躺不住,坐起来不断地喊排长停下。这时,一辆吉普车嘎然停住,示意我们停下。团长走下车看了看我的脚伤,说:“你就是那个将红旗插上无名高地的战士?”我点点头。
团长赞许地说:“好样的,上车吧!”
平时听团长讲话嗓门洪亮,这时车里的团长声音却那么温和。团长不断地问着我在连队的训练和学习情况,以及今后的理想,并鼓励我好好干。团长直接把我送到团卫生队。
几个月后,由于我在写作方面的天赋,告别了连队,来到团机关政治处专事新闻宣传。那场国庆演习也成了我在部队唯一一次亲身参与的军事比武。后来,无论工作怎么变动,也无论发生多少经历,然而,那场国庆演习却总让我怀想,让我怀念。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8:那些年,国庆节
红日从层峦叠嶂中升起,那么鲜,那么亮;朝霞布满天空,那么明丽,那么绚烂。小河歌唱,田野鎏金。在芳草如茵的学校大操场上,红领巾们正高举右手,向徐徐升起的国旗行队礼。听着雄壮的国歌在耳畔激越回响,看着鲜花般的孩子们脸上呈现出的庄严的神色,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童年时代,那时过国庆的一幕幕又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年国庆节,学校放假,我和几个小伙伴上街玩耍。街上每一个商店、工厂大门前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热烈庆祝……”的巨大条幅格外耀眼。街道上锣鼓喧天,文艺宣传队伍表演的各种文艺节目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赏。我们跟着人流跑啊、跳啊,尽情地玩耍,放声的歌唱。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小就喜爱诗。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我在大街上听到一位女孩在高声朗诵一首赞美祖国的诗《十月》:“十月,一首瑰丽的诗,随黄河潮涌,踏长江浪行。祁连山的雪,五指山的雾,凝聚成共和国飞扬旗帜上的经纬……”我把这首诗默默地记下来,回家后不知朗诵了多少遍。
世界在变,祖国在变,我们也在变。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6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却几乎是一生的追求。回首童年的国庆节,想想这些年,我们与祖国一道,穿过了多少风云迷雾,爬过了多少坡坡坎坎,到今天,我们又走进新时代,迎来了更加欢乐幸福的生活。这真是: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9:我爱旅游
文/毕诗然
国庆节到了,我尾随爸爸坐飞机去北京玩。我乘坐了足足3小时的飞机,终于见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二天天不亮,爸爸就叫我起床,我们乘车到了八达岭长城。在门口的空花台上,我看见一个一米多长的大炮,它雄壮地屹立在那里,仿佛在告诉大家:我们的祖国是不容欺负的。爬长城时,人挨着人,人流如同一条长龙在缓缓地游动。突然,我发现人群中有几个黑种人和白种人,虽然爸爸告诉我不要盯着别人看,这样做很不礼貌,但我还是忍不住偷偷地观察他们。不知不觉,我爬到了长城的最高处。凉爽的风儿抚摸着我的脸颊,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这时正是秋天,满山都是金黄金黄的枫叶,仔细一看,金黄里还夹杂着深红、紫红、浅黄……真是五彩斑斓啊!
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那里有好多军人,笔直、威武地挺立在广场左右两边,那里挂着一张毛主席的像片。广场宽阔无比,广场上人山人海、人来人往,连拍照留念也很难找到一个地方。
要回家的时候我就想:要是住在北京,那该有多好哇。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10:菜农的目光
文/虹影
国庆节的上午,我带着妻儿一起去买菜。菜市场冷冷清清,买菜的人并不多,很多家庭旅游去了,到广场赏花去了,参加腰鼓队去了,看国庆庆典去了……
我们一家三口买菜回家,途中看见一个40多岁的男人带着一个男孩在天桥下卖西瓜。男孩十三四岁,与我女儿年龄相仿,他们看起来应该是父子俩。“丫”字形的天桥交叉处正好有一片阳光,他们把驴车停在阳光下。女儿好奇地问:“这俩人为什么不把车停在桥下阴凉的地方呢?”我知道这对父子是从郊区赶过来的,一定是凌晨三四点就出发了,早晨受了寒,现在还没缓过劲来。我对女儿说道:“因为他们很冷,渴望阳光。”这辆驴车差不多可以装30箱西瓜,驴车上仅仅缺了一个小角,估计只卖出了三五箱。从这对父子的表情中可以读出他们内心的失望与落魄,他们原以为假期买西瓜的人会很多,没有想到乡下人往城里跑的时间,城里人早已跑到乡下度假去了,让他们扑了个空。套用《卖炭翁》中的诗句描述他们的心境:“牛困人饥日已高”,“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路上已经看不到几个行人,父子俩热切地东张西望。我们还没有走到天桥下,他们就远远地、期盼地盯着我们。当我们经过这对父子身边的时候,小男孩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好甜的西瓜,十块钱一箱。”我看了小男孩一眼,停下了脚步,走过去看看驴车上的西瓜。小西瓜的确新鲜。我想买两箱西瓜,妻子反对道:“今天买的水果已经够多了,真的不需要了。”我执意要买,妻子无奈地同意了。她看看这箱,敲敲那箱,装出很内行的样子。我对妻子说:“别挑了,随便拿两箱走吧。”
妻子有些不高兴,觉得我买东西太随意了。只有我明白,这些西瓜都是菜农昨晚一次性摘下来的。所有的西瓜都很新鲜。妻子是城里长大的,根本不懂这些,还在我的面前装内行。她哪里想到他老公在30年前就是驴车上的那个小男孩啊!
一车西瓜30箱,全部卖完也就300元钱,不用说西瓜需要犁地、播种、掐藤、施肥、浇水、除虫、采摘、包装……不用说种子、农药、化肥的成本,不用说被城管抓到有罚款的风险,就凭凌晨三点起床,父子俩摸黑赶着车到这儿来,仅仅拿着300元钱回去,就知道这份辛苦钱挣得有多么不容易!当今社会,300元钱能干什么?不用说买车买房,不用说买名表古玩,不用说龙虾鲍鱼,不用说西服化妆品……就连买一双高档皮鞋都不够啊!
小时候,我什么农副产品都卖过,卖过蔬菜,卖过鸡鸭,卖过小猪仔,卖过亲手从湖里摸的鱼……记得有一年冬天,我挑了两筐胡萝卜去卖,在涉水跨过一条小水沟时,不小心把胡萝卜全部撒到沟里了,我在水中摸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回一些胡萝卜。手脚冻得红肿又何足挂齿?只是心疼丢失了那么多胡萝卜啊!
有一年年三十,我挑着一担莲藕去卖。因为莲藕太重,我走走停停,等我赶到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我一个人站在集市的入口,热切而又无望地等待买主。我会远远地盯着每一个向我走来的人,祈求般地望着他过来,又几近绝望般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很清楚,我已经没有力气把这担莲藕挑回家了,我只能想办法把它处理掉,甚至扔掉。后来,我的班主任老师经过这儿,看着蹲在墙角边的我,马上把这担莲藕全部买走了……
妻子总喜欢抱怨我买菜的时候不喜欢讲价,因为她不清楚她的老公是一名潜伏在她身边的资深菜农!她永远不懂菜农在想什么,永远读不懂菜农的目光。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11:天安门与国庆记忆
文/吕清明
2000年,我20岁。国庆节放假前夕,我突然产生了要去北京的想法。小时候,每当在电视里看到雄伟壮观的天安门,我就心潮涌动,去北京的念头无比强烈。
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任何人,这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秘密。9月30日学校放假后,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告诉父母我要去同学家,让他们不要惦念,然后揣着从伙食费里省出来的车票钱去了火车站。火车站里人山人海,排了两个小时,才买到去往北京的加票,尽管要一路站到北京,但我的心情却异常激动。晚上10点多,我登上了火车,车厢里摩肩接踵,几乎无立锥之地。火车终于启动了,我在心里欢呼起来,车窗外的灯光如流星闪过,渐渐漆黑一片,无法判断火车行驶的方向,但我知道,北京,就在不远的前方。到了半夜,困意袭来,我强打起精神,到洗手间洗了把脸,可是过了一会儿,头还是如鸡啄米一样,我只好坐在过道里,用双手支着下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可是不一会儿工夫,就有旅客上下车,火车里一时喧腾起来,我只好睡意朦胧地站起来,给旅客让道。就这样半睡半醒间,天渐渐亮了,当列车员告诉大家火车已经进入北京时,我一下就精神起来,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窗外。在早晨柔和的阳光里,北京的林立高楼和宽敞的街道显得熠熠生辉,我不由自主地欢呼了一声。
出了北京车站,我打听好方向,就走着去天安门广场,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那个在电视里看过无数次的天安门映进眼帘。此时这里已经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不少人在这里流连驻足。我来到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鲜艳的国旗在风中飘扬,我不由自主地张开双臂,那种自豪和高兴的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时,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农村青年欣喜若狂的表情。我抬头仰望着天空,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凉爽的秋风拂过面颊,似乎在儿时的梦里。
拍照留念的人络绎不绝,我本想照几张照片,可是摸了摸口袋,还是放弃了,心想以后工作了我还要来北京,有很多机会。到了下午,肚子咕噜直响,我在超市里买了面包和矿泉水,边吃边走回车站。
开学后,我本想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可是我刚说:“我去天安门了……”同学立即打断我:“别说梦话了。”以后这段独特的经历我就没有向任何人说起。2012年,到北京出差,晚上我和同事来到天安门广场,晚上的天安门灯光华硕、流光溢彩,更加壮美,不由得我又想起12年前的国庆节,那种为了儿时梦想的执着,一直珍藏在记忆里。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12:海边
文/赵黎东
记得那是2012年的国庆节,爸爸带我到北海银滩看海。
海边的周围都是辽阔的沙滩,沙滩周围是商店。金黄色的沙滩和天蓝色的海水连在一起,美丽极了。
如镜的海水不知什么时候变得不在如镜了,而是慢慢地向海边移来。这时,站在海水中的我才感觉到脚越来越凉快。波澜壮阔的海水就是与众不同,我见过的水都是白色的,而海水却是天蓝色的。
夕阳西下的时候,那可真是美丽,蓝蓝的大海染成了红色,金黄的沙滩变得更加的亮丽了。太阳落下去的时候,真像红色的大海在慢慢地吃掉火红的太阳。
蓝蓝的大海真是美丽无比啊!我连看了好一会儿,都没有看够。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13:难忘的一件事
文/杨颖嘉
国庆节期间,我和妈妈、外婆、舅舅一起去吃火瓢牛肉火锅。
一进店门,哇!这里的人可真多呀!这里的服务员都戴着一样的彩色帽子。女的都身穿红西服,男的都身穿黑外衣和白衬衣,漂亮极了。他们有的端菜,有的加汤,有的加火,有的加茶水,还有的加饭……个个忙得热火朝天。一个服务员看到了我们,便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楼上坐下。过了一会儿,一个女服务员便送上了菜单。
我们看到火锅有三种味儿:微辣、中辣、麻辣。我们选了麻辣味的。小菜的品种令人眼花燎乱,我和舅舅一起点了菜后,我们便把菜单交给了服务员,不到一会儿,三个服务员便提着炉,端着火锅,拿着菜来了。一个服务员把火红的炉子放在桌子中间,一个服务员把火锅放在炉子上,另一个服务员把菜放在了专门放菜的架子上。好香呀!看着红红的汤汁和鲜美的肉和菜。我的口水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片牛肉,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哇!好香啊,香中还带着一股辣味。过了一会儿,牛肉被我们吃得差不多了,外婆便在锅里放了一些小菜。吃着吃着,我发现舅舅吃火锅吃得大汗淋漓,嘴唇发红了,我又发现了妈妈和外婆吃得满脸通红。可大家还是不停地吃着。
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呀,直到今天,那浓浓的火锅味还久久地留在我心中。
关于国庆节的文章14:国庆在乡间
文/冯海鹏
每年国庆节放假,正是农村老家庄稼成熟的时候。田里黄澄澄的玉米大豆正等着收获,所以,农民的国庆节会忙忙碌碌地在田地里度过,农民用勤劳汗水、用收获的喜悦庆祝国庆。
今年国庆节也同样如此,我的国庆节也要回老家在田地里度过。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城市里的国庆和田地里的国庆没有什么区别。城市里的国庆节热闹,田地里的国庆节同样热闹!田野里的虫鸣声,风吹庄稼声,农民的嬉笑声,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别有韵味,烘托出一副喜庆祥和的图景!农人甚至不曾说起国庆假期,只把国庆的快乐、把对祖国的热爱埋藏在心里。他们忙碌的身影,挥舞着的劳动工具,恰似忘情的舞蹈,表达着对田地的深切热爱。
田地里的国庆节一样充满着感恩。走在乡间地头,你看,哪个村子不是水泥小路?哪个村子不是砖房小楼?饥寒不再,泥泞不现,富足尽显。经历过血与火的老辈人最有发言权,你可以时不时地在路边庄稼地里听见他们的感慨,感慨以往的艰难困苦,感慨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一定会归结到,党好,国好,人才好啊!
田地里的国庆节同样动人。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回到家,夜幕降临,他们一边归拢着收获的粮食,一边把搬到院子里的电视声音调到最大,看新闻听报道,感受城里人的国庆节。有些爱热闹的乡村艺人,也会拉响胡琴,吼两嗓子,还有人跟着音乐到农村广场上扭扭秧歌,跳跳舞。那股子对生活的执着热爱和乐活令人动容。
我想,国庆节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形式不同,但本质却一样,那便是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