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文章

请欣赏童趣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童趣文章1:童真童趣

文/周行

早晨买了早点准备去办公室吃,在路上碰到一小男孩,大约七八岁,边走边一路踢着一个别人丢掉的西红柿,我好心提醒他:小朋友,上学迟到了!然而他沉浸在踢西红柿前进的乐趣中,全然不理我的好心忠告。

我小时上学亦如此,上学的路程很长,走来走去挺单调,兴趣来时碰到一块石头或者一瓦砾,那是绝对不放过的,一路走一路兴致很高地踢,有时竟然把两里路以外的石头踢到了家。回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回家比别人晚,母亲生怕我在上学途中出什么事情,就站在门口张望。看到我,再看看鞋子,母亲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剩下的就是挨打了。打归打,踢归踢,这样的乐趣一直维持到初中毕业。

虽然挨打,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却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回味与留念!因为充满了长大后一去不复返的童真和童趣。

还记得六七岁时的一天,我闲来无事,来到鸡窝旁,一只母鸡正在孵鸡蛋。母鸡看我盯住她的时间长了,好像知道我不怀好意,就赶紧溜掉了,留下了一颗鸡蛋。听母亲说鸡蛋是靠母鸡的体温经过孵化变成小鸡的。我的脑海里突发奇想:人身上有体温,我把鸡蛋放在身上,也可以变成小鸡呢。于是我小心地把鸡蛋放在贴身衣袋里。听到隔壁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沙子,我飞快地加入进去。蹲下来不到一会,就有人说我身上有脏东西,我站起来一看,原来是鸡蛋在衣袋里挤破了,蛋液流了出来。母亲闻声出来,气得一把把我拽回去,先挨打后换衣服。长大后我自然就明白了,那样是肯定孵不出小鸡的,可是童年的好奇心可以让人的思维变得如此奇特。

现在身为人母,每每看到孩子如同我当时一样,编织着属于童年里的一些幼稚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感觉童年像一道闸门,又像一把通往成熟的钥匙,实在是太有趣,太幸福了!它让我们在成功、失败、欢乐、悲伤、跌跌撞撞中成长。

童趣文章2:童趣,采菱角

文/秋天的风

嗅着淡淡的墨香走进了故乡的云空间,随之又嗅到了浓浓的炒河蚌的幽香。一篇摸蚌的文章吸引了我,让我想起了儿时的趣事,采菱角。

我家住在距城里六公里处的一个小乡村,进城坐公交车只需两毛钱。七十年代初的两毛钱,顶现在很多钱花。还记得当时父亲的工资是六十三元一毛肆分,还要加上煤粮补贴的六元零四分。父亲说,他的工资是当地教育界最高的工资,我曾因此在小朋友们中间引以为自豪。父亲每月领回工资时那一毛肆分钱便是给我开的工资。

我兜里时常能有两毛钱,父亲的衣袋里只要不超过一元钱的零钱,父亲便都会掏出来给我,我也便成了小朋友中间最有钱的人。冰棍儿三分钱一根,最贵的奶油冰棍儿五分钱一根,这在炎热的夏季会成为我的奢侈品。供销社卖食品的柜台前,常能看到我的身影,一分钱一块儿的糖球,我几乎每天都可以吃上几块儿。

我家往南走三公里处公路的左侧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草甸子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水泡子,春天,那里的柳蒿芽成片成片的,采柳蒿芽的人也是成片成片的。每到夏天的时候,屯子里的人都喜欢到那里洗澡、采蘑菇。小孩子也会成帮结队的往那里跑,洗澡、抓小鱼,折柳枝做柳笛,比谁的柳笛吹的最响,声音最美,谁吹出的歌儿最好听;在草甸子里翻跟头,放风筝,尽情玩耍。尤其是到了秋天,泡子生长着许多菱角,每到星期天,那里便成了小孩子的天地。

秋天里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前院的老虎和才子,东院的杰,龙等都聚集到我家,商量星期天的去处。呵呵,没得商量,从来没去过南泡子,大家一致说,就去南泡子摸鱼、采菱角。到了吃菱角的季节了,每天供销社和学校门口都有卖菱角的,可太贵了,一分钱就给两个,要想解馋的话我们都买不起。实在馋的时候,就拿两分钱买几个,还要用期盼的目光望着卖菱角的阿叔阿姨,希望能发慈悲多给一个,还要偷着吃。那带着两个尖尖角的黑紫色的菱角实在有着太大的诱惑,我常常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有大把大把的菱角可以吃,真真正正的解解馋。

第二天,小伙伴们都来的挺早,我买了一毛钱的糖,又花上一毛钱买了个面包,用父亲的军用水壶灌了一壶井拔凉水。折了两根树枝,一根绑上个铁丝做成的椭圆形圈,上面用母亲的针线缝上个口罩拆开的纱布,做成个网鱼的搅捞子。另一根上面事先缠上很多蜘蛛网,做成个粘蜻蜓的工具。拿上两个罐头瓶子,瓶子上拴着个线绳也是捞鱼用的,瓶口用油毡纸封上,然后再剪成一圈三角状的口,鱼若是进去了就很难出来。带了一块玉米大饼子,挎着个小篮子就出发了。哦,忘了还有一毛钱的糖块呢,面包我谁都不给,用包装纸包好了,放在小篮子里。尽管总有谁的目光往篮子里的纸包上瞟,我也不去理会,糖块必须每个人分一块。

分糖的时候很有意思,六岁的老虎比我小两岁,年龄最小,分糖时给他挑了块最大的。老虎说先不吃,等我们都吃完时他好馋我们。刚分完他是没吃,用舌头舔了几下,没几分钟又舔了几下,看我们吃的甜甜的样子,他实在忍不住了,把糖放到嘴里说就含一会,话刚说完,他却咧开大嘴巴哇哇大哭起来。小伙伴们几乎一起问他怎么了,你猜怎么着,他哇啦哇啦的说,他在说话的时候,不小心把糖一下整个咽到肚子里了。他哭的眼泪哗哗的,我们笑的眼泪哗哗的,都说他嘴巴大,嗓子眼也大,所以含不住糖。他嘴巴真的很大,平时在我家玩的时候,父亲总喜欢逗他,让他攥紧拳头看看能不能伸进自己的嘴里,而他的拳头真的能伸进嘴里去。看他哭的那么伤心,我又给了他一块糖,他这才花着脸笑了。

终于到了大甸子,我们谁都不急着做什么,从来没走过这么远的路,实在太累了,东西往草地上一扔,胳膊腿都伸展开来躺在草地上全身心的开始放松,尽情的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神奇与美丽。

天湛蓝湛蓝的,不时有不知名的鸟成群的叽叽喳喳的飞过。蜻蜓尤为最多,有绿身子的大眼水蜻蜓,有身体细细的线蜻蜓,有常见的金蜻蜓,还有蓝蜻蜓。蝴蝶也是多种颜色的翩翩的飞着;蝈蝈争先恐后的鸣叫着。小蚂蚱时不时的一会蹦到脸上一个,一会蹦到身上几个,好不热闹。微风拂过,空气中夹杂着浓浓的草香,淡淡的花香,还有水腥的味道。眼睛和太阳对视,眼前出现好几个太阳,想到了父亲给我讲的后羿与九个太阳的传奇,想着自己变成了后羿,拿着捞鱼的网在云河里打捞天上的太阳……

“老姐,起来吧,领我们找地方摸菱角呀。”在太阳的光环里竟然睡着了,正做美梦呢,老虎喊我。起身环顾泡子四周,泡子不算太大,但感觉水坑挺深。泡子南面长着高高的柳蒿、苦麻菜,还有黄花菜。很多脸盆大的小水坑里有着半尺来长的老头鱼在欢愉的蹦跳着。在我当时的记忆里,老头鱼一般没人吃,都说鱼身上有虫子,也或许是这个原因,当时的小水坑里才会有那么多的大老头鱼。想着给母亲拿回家喂鸭子都嫌弃那鱼长的太丑。

很快选好了位置,折断粘蜻蜓的棍子做岸边的插杆,大家先把罐头瓶子里放点玉米饼子,然后扔到水里,线绳的这一头拴在插杆上就不用管了。隔一段时间把罐头瓶拽上来看看,再放点玉米饼子扔到水里,中间的时间就可以全身心的采菱角。我们都不会游泳,只能站到水边缘去采,又不敢脱鞋,怕菱角把脚扎着。

泡子里的水很清澈,站到岸边静静地看水面,就能看到一群一群的小鱼欢快的游动。等你伸手抓的时候,那些小鱼霎时就会跑的无影无踪。能看到闪着蓝色荧光的小虾,不知道那是否是小虾,我们都管那小东西叫小虾。岸边飘着很多菱角秧,紫红色的茎顶着墨绿墨绿的菱形叶子,不时有蜻蜓飞落在叶子上歇息。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着鲜艳的黄色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像黄色的小星星,在水面上显得格外耀眼。菱角垂生于叶子的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菱角。不知道是我们来得早还是来得晚,菱角成熟的太少,很多都是绿色的,淡紫色的,黑紫色才算成熟,飘着的菱角也都是空壳。菱角成熟时间长了会落到水里,我们试探着往深一些的水里走着,水过膝盖时,便能摸到一些成熟的菱角了,却不尽人兴,大家费了很大的劲也没摸到多少菱角,都感到很郁闷。我摸的菱角最少,他们都没穿袜子,我的尼龙袜子上总会挂一些空菱角,不往下拽就扎得慌。往下摘菱角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用袜子去粘菱角。我索性脱下袜子,把袜子绑在捞鱼的渔网棍的头上,光着脚丫站到水里,用这根特殊的棍子使劲的在水里搅动着。当我把棍子从水里拿出来,高高的举在半空中的时候,“哇”,小伙伴们几乎一起惊呼,两双红红的小袜子上粘满了黑黑的菱角,壮观极了,大家兴奋的样子不雅于看学校的升旗仪式,随即每个人的表情又黯然下来。现在想起来当时他们一定很后悔没穿袜子来,恨爹娘不给买袜子。可那时候的小孩子很少穿袜子的,能光脚就光脚了。老虎在家的时候鞋都很少穿,一夏天几乎就是光屁股的。我也心痛我的小袜子,可一想到那诱人的菱角香,心就又很坦然的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得意我的小聪明,命令他们在岸边只管捡菱角,我一个人在水里用袜子粘。我在水里趟来走去,好不快活,水由清清的变成了浑浊的,仿佛来了大鱼在水中翻滚、穿梭。小鱼儿都被我的欢悦吓的不见了踪影,肚子在咕咕的叫着和我挑战,我心里默默的说着,先忍一会吧,到时用好多好多菱角慰劳你,你就不会再咕咕叫了。想着黑黑的菱角的美味,不小心右脚掌一阵剧痛,一声尖叫便坐在了水里,手里的棍子却还被我死死的抓在手中,真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大无畏精神。起身踮着脚走到岸上坐地下一看,哦,一块一厘米多大的玻璃碴子扎在脚掌里,鲜红的血顺着脚心里的玻璃往外流着,小伙伴们都慌了神,我没有怕,只是有些痛,闭上眼睛就把那个玻璃给拽出来了,更多的血在流。老虎哇的一声又哭了,我皱着眉头笑着说:“又没扎在你的脚上,你哭的什么呀?”大甸子里没有可以包扎伤口的东西,袜子上又都是小刺,没法穿,回家挨母亲骂是一定的,由于我的负伤,摸菱角也就自然宣告结束。大家也都饿了,我只有拿出大家掂记了很久的面包一人一小块,军用水壶里还有水,最后,面包没了,水也光了,肚子还在叫个不停。抓来的小鱼还活着,只是又少又小,看着它们在瓶子里游来荡去失去自由可怜兮兮的样子,便都放生了。

菱角真摸了不少,大家把所摸到的菱角都放到了一起,也有半小筐呢。回家的路上什么都不用我拿,成了伤员,只管一瘸一拐的走路,军用水壶也被老虎抢去背着了。回到家里,都聚到了我家,母亲给我们把菱角煮上了,我们眼巴巴的等着母亲能快点把菱角煮熟,能尽快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不断的吞咽口水的漫长等待过程中,母亲终于打开了锅盖,把熟了的菱角从锅里捞出,又用菜刀把菱角切成两半给我们吃,这回我才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菱角从里到外的具体摸样。菱角几乎都是俩个角的,也有一个角或三个角的,真正的颜色是黑紫色,肉呈白色,生食在嘴里会发出微响,甜甜的味道;熟的肉是面面的,口感很好。

菱角古时候叫“菱”,水栗子、沙角,落花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味甘、平、无毒,具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的功效,也可以煮粥食用。菱角为坚果,秋后成熟,果实变硬,如不采摘则渐渐从茎上脱落沉于水底,来年发芽便又开始开花结菱角。那一次吃的菱角是我一生中吃的最香甜的一次,我们的小嘴巴都吃成了黑紫色,那一晚的觉我睡的最香。我的小袜子没敢让母亲看,可后来母亲还是知道了,母亲始终没有说我,只是给我洗袜子的时候,一点一点的用手小心地触摸着那些小菱角刺慢慢往外摘着。

那次去摸菱角后,母亲再没让我去南泡子,母亲说,南泡子的水很馋,每年都会有小孩掉到水里出不来。尽管每年到了秋季,还是馋菱角吃,还想再去南泡子,可终究还是没去。

一晃事隔将近四十年,在这些年当中,我也没再吃过菱角。一起摸菱角的童年小伙伴们如今都已为人父母,那个大泡子不知是否还在,更不知是否还会有菱角。

想起童年的趣事,心里涌动着无尽的欢乐与温馨,仿若又回到了童年一般。等我还乡的时候,一定把当年采菱角的那些玩伴再聚集到一起,到南泡子寻找童趣,捞鱼,采菱角,回归童真,重温流年的乐趣。

童趣文章3:那年,那月,那童趣……

文/陶登荣

上小学时,我家距离学校很远,从家里出发沿着蜿蜒流淌的小河过滚水坝,步行到学校要走半个多小时。那时围湖垦荒不久,河坝上少有树木,一到夏天满眼是接天的荷花,我和小伙伴们不知道危险,有时上学时就偷着划水摘莲蓬,常受父母训斥。

学校是新建的一排红砖瓦房,一共6间大教室,头间教室门口的一棵杨树上,挂着一个旧犁铧当铃,以告上下课。操场的左边是一个跳远用的沙坑,右边是一个水泥乒乓球台,我们上学都一个比一个提前到校,去抢占那乒乓球台。

老家旁边是一条流淌不息的小河。那时河水非常清澈,水底的湖草都能看到,脚踩在上面极其光滑。后来,在大人们散工洗澡的时候,我们就跟大人们一起学划水。以后,这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常常在“萤入荷包,蛙鼓闹花灯”蝉鸣鼎沸的季节里,当大人们还在家里午睡,我们已悄悄溜出来,直奔那梦想的天堂。果然,那儿正有伙伴在嬉戏,水花四溅,就快要把我的魂都勾出来了。立刻跳入水中,清凉的河水抚慰肌肤,甚是舒服。

每次想到孩童时代,就会特别开心。虽然那时候物质生活远不如今天丰富,但快乐在我一颗童心里却随处可见。那年,那月,那群小伙伴,常一一浮现在脑海,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并没走远……

童趣文章4:贵显胡同里的童趣

文/王凤

过去大慈阁东百米路南有一个贵显胡同。我二姨就住在这个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在昔日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谁家市里能有个亲戚,那是很荣耀的事情。

我家在近郊,自留地里种的菜,吃不完。家里人就想拿到城里换个零花钱。那个年代做小买卖名不正言不顺,就跟地下工作者一样。当时城里没有自由市场,只能像打游击一样偷偷卖菜。因为时常有带着红箍箍的人卡菜,没收菜筐。辛辛苦苦从村里一步一步背来的菜就这样被没收,既赔了夫人又折兵,自然不甘心,十来岁的我就学会了和这些人斗智斗勇。

我们先把背来的菜放到贵显胡同的二姨家,然后,几捆几捆的抱到大慈阁下去卖,卖完了手头的,再去二姨家取。那时城里人也喜欢我们带去的各种各样的菜,因为毕竟新鲜水灵嘛。就这样,贵显胡同成了我家卖菜的绿色根据地和转运站。至今回想往事记忆犹新,那种边卖菜边提心吊胆的感觉,还真够惊险、刺激的。

更巧的是,我小学的班主任也住在贵显胡同。胡同里那间低矮的老屋,就成了同学们牵挂、向往的地方。假期里,我们时常呼朋引伴步行几十里,带着一身乡土气息,怀揣一颗纯净的心,走在曲折伸展的胡同里,只为看一眼我们亲爱的老师。记得有一次,班主任王老师还带着我们到红旗照相馆合影,那可是我们第一次进照相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的贵显胡同已经开发为大慈阁小区了,但贵显胡同里那曾经的人和事,依然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

童趣文章5:童趣

文/若惜叮铃

那些纯白色的梦,依然藏在脑海深处;那些纯白色的梦,依然装在衣角兜里;那些纯白色的梦,依然串在珠帘线上。那便是童趣,每个孩子的纯真的趣事。

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是我最纯爱的梦。你可知否?每一个孩童在童年中总是异想天开地做一些事,我也不例外。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冰糖葫芦。每当邻居阿伯外出回家总会给我带上一串。我总是吃得不亦乐乎!家里人看到这情形,便告诉我一段葫芦梦。她们让我把棒子上的一串葫芦摘下来,种在地上,等明年的秋天,我就有吃不完的冰糖葫芦。从那以后,阿伯每次给我冰一串糖葫芦,我都把它种在地上。可是,20年过去了,为什么那一串一串的冰糖葫芦没有变成一树一树的冰糖葫芦呢?

欢乐无比的钓鱼梦,是我最纯真的梦。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童趣。我亦一样。总是学着一副大人样,结果总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家门前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大伯爱钓鱼,每天我从睡梦中醒来,总会看到他拿着竹竿,很安静地坐在那里。于是,我开始学着他的模样,拿着一根没有鱼钩的竹竿也在钓鱼。那时候,大伯看到我学他,他嘴角就会微微扬起笑容,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仿佛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心里琢磨着今天肯定有鱼吃了。可是,结果总是一无所获。 后来,我还种过鱼,心想一定会发芽,然后就有一树的鱼。我的这些行为,总让大人们哄堂大笑。

天真无比的公主梦,是每一个女孩的梦想天堂。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位完美的灰姑娘,总想着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一定会来拯救我的。特别是每一次奶奶拿着鞭子向我走来的时候,总希望自己的白马王子快点出现在我面前。还有最爱的芭比娃娃,总是拿着针线,做出一副妈妈样,给最可爱的芭比娃娃做衣服。多么天真的一颗心!

一点一滴浮现在脑海中,零零碎碎沉浮在岁月中。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当年稚气的脸颊,但是,那一份童趣却永远藏在我们心灵的最深处。那些年,那些趣事,依然那么的刻苦铭心。童趣,是我最纯白的梦。

童趣文章6:童趣:与泥为友

文/龙立霞

毫无人情味的时光总是催人易老,总是想灌人一杯醉生梦死酒,灌人一碗阔别前世今生的孟婆汤,然后抽取世人琐碎生活唯一留下的那一丁点儿美好的记忆。当我年岁三十三,回首往事,荒芜的记忆世界里杂草丛生,遗留的美好所剩寥寥。而那冗长的童年光阴里,总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和着一个模糊的声音,想要述说点什么。

一九八三年,我出生在南方山区一个偏远落后的村寨。我童年的记忆是从强子一家搬来与我为邻开始的,那是四年后。强子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特别是在他的母亲离家出走后,他就整日黏在我家里。乡村里的事物总是丰富多彩的。郁郁葱葱的草木丛林,漫山遍野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山花。天上百鸟飞舞,水里鱼儿漫游。而那地上的千禽百兽,神出鬼没,时而让人欣喜,时而让人惊吓。我天性胆小,山里禽兽经常出没,加之乡坊间总是流传着一些神魔鬼怪的传言,于是我对山总是避而远之,与田地变得更加亲近。

人与田地亲近,应该是由来已久,或许可以追溯到古代。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他虽然想要告诫我们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但在他的思想根源深处,还是有一个土是最根本的基础的概念。但我对田地的亲近感,更多应该是源自父母对田耕地植的执着。父亲总是说:“生命只有依赖田地,才能走过平凡但富有的人生。”父亲总是起早摸黑,奔走于田地之间。我偶尔会做他的影子,跟随他从一道田埂走过另一道田埂,从一块田地走到另一块田地。

田地,无外乎泥土。当布谷鸟兴奋异常地“布谷布谷”的清唱,当笨重的犁铧铲起一垄垄田土,我看到青色的秧禾在成长,沉甸甸的谷穗在金色的阳关下闪着金光。当早起的燕子在空中翻飞着呢喃着,忙碌地从田地里衔起一块泥土,铸就一个温暖的巢穴,我看到更多年幼可爱的生命张开了鲜嫩的大嘴巴,吵扰一个世界的清梦。这成就生命的泥土呀,当我与之靠近,就会变得异常激动。强子也不例外。我和强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从田间淘取一大撮湿泥巴,再从旱地里取一点干泥巴,择一干净的地方进行搅拌,然后做成四四方方立体的类似砖头的泥块,再然后在把其中一面捏成内凹陷,变成烟灰缸的形状,最后把平整的一面放置手心,凹陷面对着天空,积蓄力量,猛然翻转手背把它投掷到地面。那凹陷面看上去很有趣,仿佛一只张着的充满欲望的嘴巴,当它与地面接触,会放出“嘣”的一声沉闷的声响,然后平整的一面在空气的冲击力下炸开一个洞口。

那些年岁里,不止我和强子玩泥巴,所有的孩子都玩。因为那时的一分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而玩具就是其中之一。甚至那个年代,至少我和强子,都不知道玩具为何物。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除了田地和泥土,我们还有什么?于是这成就生命的泥土,成了拯救我们的童年的“救命稻草”。张爱玲说:“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在这温暖而冗长的光阴里,孩子们除了玩泥巴还是玩泥巴,比谁投掷到地面后的声音最响,比谁投掷到地面后炸开的洞口最大,然后输家把泥土分一部分给赢家,于是赢家的“玩具”越做越大,胜算更大。日子在延续,玩泥巴在继续,而欢乐的笑声在乡村空旷的时空里慢慢叠加,慢慢垒筑成我们欢乐的童年,我们也因此快乐着,阳光着。当小孩都热衷于玩这个游戏时,大人们看得兴致,为它取了个“打嘣”的名字。“打嘣”,寻音而就,也描述一个击打出声的动作,稍加想象,顿觉妙趣横生。

培根说:“重复言说多半是一种时间上的损失。”但当我深陷吞噬一切的时间的泥沼,当我为正在被渐渐抹灭的美好记忆而郁郁寡欢且喘息困难,我祈祷有人能制造一口神秘的钟,来为我们敲回已经逝去的时光,尽管狄更斯很明确地知道“没有一个人能够制造那么一口钟”。

童趣文章7:诗里童趣

文/冯响

在我看来,古代的诗人们除了才思敏捷、悲天悯人外,大都有一颗易感的心。他们在或顺或逆的生活际遇中,时不时童心萌动,因而许多可爱的儿童的形象就以永恒的稚嫩、灵气留在了古诗词浩瀚的海洋中,成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烁着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的光芒。偶尔捡拾一颗,这些“小屁孩”的形象是那样的天真无邪,充满着勃勃生机,不经意间已将我们深深地打动。

这些小孩是勤劳的。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中写出了农村儿童淳朴勤劳的形象: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农村夏日,乡村男女日夜辛勤不辍,他们的儿女从小耳濡目染,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在桑阴下种瓜,开始了最初的农事活动。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乡村的孩子早早地将自己融入辛勤的劳动生活中,那位斜卧溪边的边玩边干的小儿算是一个另类吧!呵呵,辛弃疾的发现让我们得以感受到孩子的天真无邪。

这些小孩是顽皮的。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一首《池上》更是用通俗活泼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顽皮可爱、稚气未脱的农村孩童形象: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五言绝句写出了一个小孩独自驾着小艇,偷采白莲匆匆而回,小艇穿过浮萍,水面留下一路痕迹。水乡的静美,小孩的灵动,读罢让人浮想联翩。

这些小孩是专注的。选入教材的《小儿垂钓》很有情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的这首七绝写了一个忙于垂钓的儿童形象:头发在匆忙中都未曾梳理,路人问路也不敢应答,专心致志的态度让人觉得童趣盎然。另一首袁枚的《牧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孩刚才还引吭高歌,却在看到蝉的一瞬间忽然缄口静立,动作变化之快,在诗人笔下非常传神。

这些小孩是好客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写道: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乡村春日恬淡平静,风吹小船进湾,小童以为客来,急忙跑回家打开柴门去迎客。诗人用“疑”和“急”两个字成功地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童趣的小镜头,写出了孩子的天真、热情、淳朴的性格,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也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小孩童奶声奶气地询问已是两鬓斑白的回乡人,儿童的好奇,诗人的感慨无不跃然纸上。

这些小孩是个性率真的。诗人韦庄写给爱女的诗《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何事,为嫌衣少镂金华。诗人抓住女儿学话、贪玩、爱美、爱哭闹的个性特点,用生活琐事表现出来,爱女之情亦流泻于笔端。另一位唐代诗人施肩吾也有给女儿写的小诗《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于堂前,学人拜新月。小女孩自顾自地学人拜月的动作,一定让这位父亲哈哈大笑了吧!这种天伦之乐的情景实在让人倍感温馨。

这些小孩是好动的。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这样写: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暮春的农村,篱笆稀疏的小路幽深寂静,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被儿童一路追逐,它巧妙地飞入菜花之中,消失了踪影。孩子天真好动的形象和周围的景致和谐地融在一起,成为诗人眼中最动人心弦的一道风景,十分富有生活气息。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前村后,绿草如茵,杨柳拂堤,儿童放学归来不肯耽搁,兴致勃勃地在东风中放起风筝。春光旖旎,孩童活泼,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多么美好的充满生机的图景啊!

这些小孩是聪慧的。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诗人乘船路过安仁,见渔船上的两小童收篙停桨却撑着伞,不是为了遮雨,是利用风吹伞让船前进。多么有趣的好玩的游戏啊,显示出了孩子的聪慧。另一首《稚子弄冰》也很有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儿童早晨起来,将铜盆中冻的冰小心地凿下来,别出心裁地穿上彩线当铮(古代的一种乐器),声音穿过树林很好听,忽然,敲碎了!散落一地,发出玻璃破碎的声音。小儿的精灵古怪,玩耍中透出聪明伶俐,让我们为之颔首,诗人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古诗词中随处可见的儿童形象,说明了诗人热爱生活童心未泯的心境,他们用文字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水墨淡痕的写意画,每一幅都是那么淡雅宁静,让人神往。而诗词中的“小屁孩”们,比起现在那些在家长的溺爱和各种培训班中长大的孩子们,是不是更有生命的活力呢?

童趣文章8:世与俗

余眷恋童趣未泯的烂漫,契阔不羁洒脱的生活,不觉将至而立之年,孰安肯伴吾于落日余晖下嬉戏追逐?

未之有也。

但见世人皆庸庸碌碌,奔走四方,或携妻豢子食禄五斗之米,或奕奕神采欲展鸿鹄之志,或黯然神伤

苦思立世之法,或废寝忘食图溢身外之资。凡此种种皆乃万世之情,吾并无优劣之分!况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生之若何?立世之道又几人得以参详?徒悲伤矣~~佛曰:人生苦短!

吾思觅一所,其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竹交翠,忽闻虫雀和鸣,于煦煦骄阳初升之时,被声声燕语惊醒晨梦!植一畦园圃足供吾饷,牧几只白鹅闲暇赏玩,读些许静雅诗赋,品几篇圣贤文章,无世俗萦于心间,无柴米油盐使吾心烦乱!悠哉悠哉

然吾毕竟泛泛之辈,虽有此闲情逸致,却无奈无消受之基,大梦初醒,惟舍眷恋之榻,碌碌繁忙呀!

于当今之世间,免俗者终有几人?

童趣文章9:荷塘童趣

文/伊羽雪

荷塘,我们的村子。因村子里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依靠了。往西,荷塘与一条弯弯的小河相连,塘水常年清澈,精致别雅,藕莲丰饶。村里人与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韵里充满了生趣。

春上,荷塘即展开风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镜子,铺开一片秀色。荷叶初露,嫩嫩的,圆圆的,巴掌一般大小,似一个个可爱的花朵,稀稀疏疏贴于水面。垂柳依岸,秀丝轻扬。花木葱郁,尽收水中。“嘎嘎”春鸭,擦过水面,携来一片灵动和生机。绮丽彩云,摇摇晃晃,亦来此安然游步了。

阳光下,塘水闪亮亮地泛着清波,母亲到水边洗衣淘米是惯常的事。我只顾跟在母亲在身边,坐在往塘里延伸的木质浅桥上,双脚浸于水中,这是我最喜于心的事情了。一群馋嘴的鱼儿游来,吮吸我的脚丫,挠得痒痒的,直想笑。伸手捕捉它们,又怕到头来连一个鱼的影子也收获不到,只好抿着嘴,屏住气,任由它们嬉闹。有时按捺不住,脚一扬,撩起银亮亮的水花,鱼儿倏地扭头,逃得了无踪迹。浅塘边,总会有几只“红蜡烛”,停在露出水面的嫩草上。带有蛛网的长杆是先备好了的,我饶有兴致地返回家中,拿来粘附它们。往往于慌忙之中,一不小心,“咚”地一声掉进水里,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童年的快乐时光,也漾在波光粼粼的荷塘里。

初夏,荷塘一片红艳。荷花或打着粉红色的朵儿,或露出灿然的笑脸。田田的荷叶,或不忍离开水面,或干脆跳出来,亭亭玉立,硕大浑圆,蓬蓬勃勃。风起时,展枝弄舞,生出一片柔情。一塘荷香随风散溢,醉了村子,醉了童年。

在飞舞的时光碎片里,最深浓的记忆,莫过于盛夏采莲了。

夏莲,胖娃娃似地在荷叶间闪烁,微露的籽儿齐整整地排列着,甜甜的米若古代的少女,隐居深闺,不肯抛头露面。想想那可掬的态姿,心里直痒痒。或许爱莲之饱满,或许念籽之甘润,年少的我竞能在两米水深的荷塘里,赤身游水去采莲。说起来,亦算得上由来已久的骄傲了。别的不说,单直挺挺的刺杆,密麻如针,脾气怪异,就是看上一眼,也会怕得要命,偏偏又有纵横交错荆棘一样的刺梗暗潜水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怒不可遏,猛咬一口。不过,在我面前却由不得它们发威。我当会匍伏上面,左分右挡,青蛙一样爬过去,在深水塘里采得一棵棵夏莲。这种趣味和斩获确实惬意。手握大把莲蓬,加之体力减弱,回游可谓又是一个严峻考验。这固然要有绝好的水性和各种游泳本领,万不值得效仿。对城里孩子来说,当是不可思议,但人生着实需要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只有十一二岁。

我的家乡,北方的一个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谓。而今,荷塘信步从村子里走出来,连片的稻田被一望无际的“荷塘”所取代。翠碧的荷叶铺天盖地,洒于其间的点点红艳盈满夏季的田畴。孩子们采莲如走平地,是件欢愉而方便的事,村里村外被浓浓荷香包裹着,我的童年也在拔节的藕乡的憧憬里长大了。

童趣文章10:荷塘童趣

文/卜庆萍

我们的村子,因村里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了人家,仿佛荷塘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依靠了。往西,荷塘与一条弯弯的小河相连,塘水常年清澈,藕莲丰饶,村里人与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韵里充满了情趣。

春来荷塘即展开风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镜子铺开一片秀色。荷叶初露,嫩嫩的,圆圆的,巴掌一般大小,似一个个可爱的花朵,稀稀疏疏贴于水面。垂柳依岸,秀丝轻扬,花木葱郁,尽收水中。“嘎嘎”春鸭擦过水面,携来一片灵动和生机。绮丽彩云摇摇晃晃,亦来此安然信步了。

阳光下塘水闪亮亮地泛着清波,母亲到水边洗衣淘米是惯常的事。我只顾跟在母亲身边,坐在往荷塘延伸的木质浅桥上,双脚浸于水中,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了。一群馋嘴的鱼儿游来,吮吸我的脚丫,挠得痒痒的,我直想笑。伸手捕捉它们,又怕到头来连个影子也收获不到,只好抿着嘴,屏住气,任由它们嬉闹。有时按捺不住,脚一扬,撩起银亮亮的水花,鱼儿倏地扭头,逃得了无踪迹。

初夏,荷塘一片红艳。荷花或挺着粉红色的朵儿,或露出灿然的笑脸。田田的荷叶或不忍离开水面,或干脆跳出来,亭亭玉立,硕大浑圆,蓬蓬勃勃,风起时展枝弄舞,生出一片柔情。一塘荷香随风散溢,醉了村子,也醉了童年。

在飞舞的时光碎片里,最深浓的记忆,莫过于盛夏采莲了。

盛夏的莲蓬胖娃娃似的在荷叶间闪烁,微露的籽儿齐整整地排列着。甜甜的莲子,若古代的少女,隐居深闺,不肯抛头露面。或许爱莲之饱满,或许念子之甘甜,年少的我竟能在两米水深的荷塘里,赤身游水去采莲,说起来亦算得上骄傲了。别的不说,单直挺挺的刺杆,密麻如针,脾气怪异,就是看上一眼,也会怕得要命,偏偏又有纵横交错荆棘一样的刺梗暗潜水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怒不可遏,猛咬一口。不过,在我面前却由不得它们发威。我会匍匐在上面,左分右挡,青蛙一样爬过去,在深水塘里采得一棵棵夏莲,这种趣味和斩获确实令人惬意。手握大把莲蓬,加之体力减弱,回游可谓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一定要有绝好的水性,万不可效仿。对城里孩子来说,当是不可思议,但人生着实需要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只有十一二岁。

我的家乡,北方的一个水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称谓。而今,荷塘一望无际,翠绿的荷叶铺天盖地,洒在其间的点点红艳,盈满夏季的田畴。村里村外被浓浓荷香包裹着,而我也在荷的清芬里一年一年地长大了。

童趣文章11:童趣

文/刘慧娴

人有时候总喜欢重拾记忆的碎片,即使是一些片断或是几个零碎的画面,我们都会用一些想象将它们编织成一幅幅充满趣味的图画,并且深深地沉醉其中。

旧事只有经过岁月的发酵、酿制才能变成一杯醇厚的美酒,人只有经历了各种人事变故之后,才会懂得珍惜每个天真烂漫的瞬间,并且让这一个个瞬间成为永恒。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还在乡下居住,那时候经常有马戏团来村里表演。每当马戏团到来,最兴奋的就数我们这些小孩子了。我们总是满怀期待地坐在村口等待装载着老虎、狮子、小猴、狗熊的车辆。在乡下野惯了的孩子什么都不怕,蛇鼠虫蚁这等生物早已是我们的手下败将。车子一到,我们便紧紧跟随着,甚至会将手指伸进笼子,想摸摸野兽身上的毛。大人们见了赶紧将我们斥退。我们抓紧一切机会,对着老虎咆哮,原本安静地趴着的老虎缓缓地站了起来,抖擞着,浑身的毛竖起,张开血盆大口,露出两颗锋利的大黄牙,似乎想把我们这群毛孩子一口吞掉。我们笑着拍手道:“它真大呀!毛茸茸的脚掌比我们的头还大呢!”“好臭啊!大马真不讲文明,随地大小便。”“在哪儿呢?”“这里!”真有意思,马的粪便都是球形的,我们围着一块研究着马粪,鲁莽的甚至还会用树枝戳几下。

有个小孩提议道:“我妈妈说牛粪晒干了可以燃烧,那马粪应该也可以吧,不如我们把它收起来晒干了看能不能燃烧。”“好!”我们几个拿来了小铲子争着把它铲到了太阳光底下,焦急地等待着。终于等到太阳公公下山了,马粪也差不多干了。我们拿着几根柴草点火,可马粪始终没有点着,还被熏出了一股臊臭。现在想来真是既可笑又恶心。

我记得小时候曾想过将来做个大厨,只可惜每次进厨房都会被妈妈轰出来——怕我不小心烧着了屋子。终于有一个机会,妈妈煮汤时出去接电话,我像只老鼠一样蹑手蹑脚地进了厨房,揭开锅盖,还是与往日一样的香气。怎么煮来煮去都是一个样子呢?我要来点与众不同的。于是用汤勺把锅里的汤汁舀掉,把汽水倒了进去。汽水在锅里滋滋地响了起来,我得意地想:“这汤一定会很美味的!”我溜出了厨房,执意催促妈妈早点开饭,好快点尝尝我的处女作。妈妈端上汤,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差点喷出来——汽水牛腩,又腥又甜!怕妈妈责骂,于是憋住一口气几乎把一锅汤全喝了,一边喝一边直夸妈妈厨艺又上了一层楼——真是自作自受。

小时候的有些举动也许是荒诞不经的,但充满趣味甚至创新,想起来至今让人回味无穷。

童趣文章12:夏夜童趣

文/崔忠华

盛夏已至,蝉声四起,每到这时我便想到小时候家乡的夏夜,那里有我的趣味童年。每当夜幕降临,大人们便提着马扎、小板凳,聚集在村东口空旷的打麦场上聊天纳凉。有小孩的人家带一张凉席,平铺在场地上,供儿童玩耍或伴着蛙声小憩;父母一边不停地用蒲扇为孩子驱赶着蚊虫,一边同邻居们拉着家常。

大一点的孩子们早已在打麦场上活蹦乱跳的捉迷藏了,他们有的藏于麦秸垛的后面、有的躲在打麦场边的深沟里、有的爬到路边的树冠中、有的钻进麦根堆里……月朗星稀的时候还容易找到藏匿的小伙伴,夜色阴沉之时不但找不到他们,还容易被小伙伴的突然“窜出”吓一大跳,那时总会伴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有一次,一个叫“球球”小伙伴为不被同伴“捉到”,他悄悄的跳进了距离打麦场半里地的枯井里,枯井将近两米深,能跳进出他却爬不出来。夜深人静,大人们都各自招呼着自己的孩子回家,“球球”拼命的呼喊却没人听见。“球球”的父母发现孩子没有回家,以为他去了小伙伴家并没在意。可是左等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便着急了,又伙同邻居们去寻找,终于把“球球”从枯井里拉上来,大家虚惊一场。

有时我们去与打麦场相邻的海子岸边的树林里捉幼蝉,我和哥哥四节干电池的手电筒,让同伴们很是羡慕,那是我和哥哥卖了很长时间的印模买来专门捉幼蝉的。灯光顺着树干从下向上照去,发现有小突起的地方就仔细辨认,有时能捉到幼蝉,有时它只是一只蝉蜕。我们将捉到的幼蝉放入乘有水的罐头瓶里,幼蝉遇水会佯死,回家控干水分后幼蝉又复活了。妈妈用盐将它们腌渍三四天,放入油中炸制焦黄,做成让人垂涎欲滴的“炸金蝉”。

当我们听到蝉声密集的时候,就从打麦场里带一些麦秸,在海子的树林里燃起篝火,小伙伴们脚踹大树,受到惊吓的群蝉因有“趋光性”,嘶吼着拼命地钻进篝火里,那场景特别壮观。不一会儿,烤肉的香味从火堆里散发出来。我们围着篝火,用树枝拨出烤蝉,去掉头尾,只吃胸部的红丝子肉,软弹可口,味道焦香。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又是一个暑气薰蒸、繁星点点的夏夜。打开窗户,从高楼向远方望去,我仿佛又看到了从树上飞下来的童年趣事,听到了家乡打麦场上儿时的欢声笑语……

童趣文章13:故乡蚊事

文/杨金坤

偶读清代沈复的《童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读到此处,不仅为作者的想象力抚掌击节,更让我想起了故乡有趣的蚊事。

每当小满一过,故乡的蚊子就一天天多起来、大起来、狠起来。每当夜幕降临,蚊子便开始集体行动。它们成群结队从水塘边、树林里飞出,“嗡嗡”叫着到处寻找目标。为了少受蚊子的侵害,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纷纷使出各种手段,向蚊子开战,这中间就出现了许多趣人趣事。

我二叔孔武有力,每当有蚊子降落在他手臂上,他都正襟危坐,岿然不动。但到蚊子伸出“吸管”,扎入肌肤,开始吸血时,他就像黑张飞一样,怒目圆睁,咬牙握拳,紧绷肌肉,将蚊子的“吸管”牢牢夹住,再眼笑眉舒、从容不迫地将其活捉,或断其翅,或撕其腿,处以极刑。

大多数人没有二叔的本事,都拿把蒲扇一边纳凉一边赶蚊子。有的蚊子被蒲扇之风扇到远处,有的蚊子寻个没风的间隙,便落到人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刚刚感觉到蚊子落脚的所在,便一巴掌拍过去,蚊子闻风而逃,只落得拍起自己的身体啪啪响。也有狠角色,蚊子落在身上,并不急着去拍,等到蚊子吸足了血,行动和反应迟缓了,一巴掌过去,血肉飞溅,手掌上、皮肤上殷红一片。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法,颇能让人感觉到杀敌凯旋的意味。

父亲驱蚊,一般用艾草。端午时节,父亲把采来晒干的艾草,编成草绳,悬挂在房梁的铁钩上,点燃。随之渐渐腾起的烟雾,蚊子闻烟而逃。因艾草熏蚊也熏人,一根艾草绳燃完,母亲便赶快落下棉线蚊帐。蚊帐落下后,母亲会端着煤油灯仔细查看,发现伏在蚊帐上没有被熏跑的蚊子后,母亲把火苗调整到适当高度,将煤油灯的玻璃罩上口,悄悄移至蚊子身下,热浪一击,蚊子便立刻醉酒一般落了下来。即使这样,蚊帐里的蚊子也难驱赶、消灭干净。每天早晨起床后,哥哥姐姐们争相数着身上被蚊子叮咬的包。

对付蚊子,我也有绝招。当发现墙上有蚊子时,我不用手拍,而是拿一个罐头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扣。刚开始扣不住,不是蚊子早早飞跑了,就是在盖盖时蚊子又逃了。但熟能生巧,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我经常能扣住,然后拿着罐头瓶去和小伙伴们显摆本事。

前几天,哥哥来看我,谈起小时候的蚊子趣事,哥哥说,随着农药过度使用和环境卫生整治,故乡的蚊子少多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不知道为什么,听了哥哥的话,我竟有些失落感。

童趣文章14:荷塘童趣

文/伊羽雪

荷塘,我们的村子。因村子里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依靠了。往西,荷塘与一条弯弯的小河相连,塘水常年清澈,精致别雅,藕莲丰饶。村里人与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韵里充满了生趣。

春上,荷塘即展开风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镜子,铺开一片秀色。荷叶初露,嫩嫩的,圆圆的,巴掌一般大小,似一个个可爱的花朵,稀稀疏疏贴于水面。垂柳依岸,秀丝轻扬。花木葱郁,尽收水中。“嘎嘎”春鸭,擦过水面,携来一片灵动和生机。绮丽彩云,摇摇晃晃,亦来此安然游步了。

阳光下,塘水闪亮亮地泛着清波,母亲到水边洗衣淘米是惯常的事。我只顾跟在母亲的身边,坐在往塘里延伸的木质栈桥上,双脚浸于水中,这是我最喜于心的事情了。一群馋嘴的鱼儿游来,吮吸我的脚丫,挠得痒痒的,直想笑。伸手捕捉它们,又怕到头来连一个鱼的影子也收获不到,只好抿着嘴,屏住气,任由它们嬉闹。有时按捺不住,脚一扬,撩起银亮亮的水花,鱼儿倏地扭头,逃得了无踪迹。浅塘边,总会有几只“红蜡烛”,停在露出水面的嫩草上。带有蛛网的长杆是试先备好了的,我饶有兴致地返回家中,拿来粘附它们。往往于慌忙之中,一不小心,“咚”的一声掉进水里,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童年的快乐时光,也漾在波光粼粼的荷塘里。

初夏,荷塘一片红艳。荷花或打着粉红色的朵儿,或露出灿然的笑脸。田田的荷叶,或不忍离开水面,或干脆跳出来,亭亭玉立,硕大浑圆,蓬蓬勃勃。风起时,展枝弄舞,生出一片柔情。一塘荷香随风散溢,醉了村子,醉了童年。

在飞舞的时光碎片里,最深浓的记忆,莫过于盛夏采莲了。

夏莲,胖娃娃似地在荷叶间闪烁,微露的籽儿齐整整地排列着,甜甜的米若古代的少女,隐居深闺,不肯抛头露面。想想那可掬的态姿,心里直痒痒。或许爱莲之饱满,或许念籽之甘润,年少的我竟能在两米水深的荷塘里,赤身游水去采莲。说起来,亦算得上由来已久的骄傲了。别的不说,单直挺挺的刺杆,密麻如针,脾气怪异,就是看上一眼,也会怕得要命,偏偏又有纵横交错荆棘一样的刺梗暗潜水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怒不可遏,猛咬一口。不过,在我面前却由不得它们发威。我当会匍匐上面,左分右挡,青蛙一样爬过去,在深水塘里采得一棵棵夏莲。这种趣味和斩获确是令人惬意。手握大把莲蓬,加之体力减弱,回游可谓又是一个严峻考验。这固然要有绝好的水性和各种游泳本领,万不值得效仿。对城里孩子来说,当是不可思议,但人生着实需要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只有十一二岁。

我的家乡,北方的一个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谓。如今,荷塘信步从村子里走出来,连片的稻田被一望无际的“荷塘”所取代。翠碧的荷叶铺天盖地,洒于其间的点点红艳盈满夏季的田畴。孩子们采莲如走平地,是件欢愉而方便的事,村里村外被浓浓荷香包裹着,我的童年也在拔节的藕乡的憧憬里长大了。

童趣文章15:童趣

文/袁嘉

童年,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每当我一想起它,真不知该摘哪一朵好;童年,像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就像小孩在眨眼睛;童年,像块糖,有的甜,有的酸,我越吃就越甜。童年,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呀!

记得那时我有6岁,无聊的我刚从屋里出来,就看见我家的狗——花花和小虎在打架,他们在互相撕咬着,看上去小虎似乎受伤了,这岂是我能容忍的?谁不知道在它们当中,我比较喜欢小虎,不行,我得为小虎出出气。愤怒的我走进屋里,把爸爸的裤带系在腰上,戴上妈妈的大凉帽,手里拿着跳绳,出来后,我抱起花花和小虎,把它们绑在柱子上,对它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竟然在和平年代这样的追逐打闹,我身为警察,判你们有期……有期徒刑……不对,应该是有期徒刑10天,以后不准这样了,知道吗?我觉得你们有必要向我汇报汇报你们打架的原因,快说!”小狗好像对我的话充耳不闻,不动也不叫,只是呆呆地看着我,我生气了,把裤带解下来,刚要打小狗,妈妈回来了,我赶紧跟妈妈说:“妈妈,你知道我做了一件什么大事吗?我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妈妈对此很好奇,说:“嘉嘉,你什么时候当上了警察,快跟妈妈说说。”我自豪地说:“就是刚才呀,我看见小狗在打架,并且小虎好像受伤了,我想替它打抱不平……”妈妈听着听着,无耐地摇摇头,笑着走了。不管了,刚才的事没完,我得继续,当警察不是要审问犯人吗?我也该到这程序了。于是问小虎:“亏你的名字叫小虎,听上去很威武,很刚强!你听花花这名字,多柔,多弱,可人家比你强,可真得把你们的名字换一换,你说好不好?”小虎叫了几声,好像在说:“主人,是该换一换我们的名字了,花花是公的,我是母的,花花这名字适合我,小虎这名字适合它,打架时母的当然打不过公的啦!亏你还是人类,连这点道理都不懂!”我正想反驳它,妈妈走过来了,看见我还在绑着小狗“审问”,就说:“它们只是闹着玩,快把它们放了,再绑就勒死了。”我想想也是,它们毕竟也是生命,时间长了会出命案的,我可不想当坏警察,于是装着刚起床的傻样,说:“第十天到了,你们可以走了。”放了它们,我既保留了“面子”,又心安理得的,因为它们丝毫无损。妈妈爱怜地摸摸我的头,笑着说:“你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听了妈妈的话,我真觉得奇怪,我不是已经是大孩子了吗?都可以当警察的人了,难道还不叫长大?大人可真怪,无法理解……不想了,还是出去玩要紧。我快乐地笑了笑,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它依然像印章一样印在我的脑海里,抹也抹不掉,忘也忘不掉。如果有时光穿梭机的话,我一定会回到我刚学会走路、说话的时候,再好好品味当时的傻事,是多么的幼稚……哎,童年真让人怀念呀!

童趣文章16:荷塘童趣

文/伊羽雪

荷塘,我们的村子。因村子里有一口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依靠了。往西,荷塘与一条弯弯的小河相连,塘水常年清澈,精致别雅,藕莲丰饶。村里人与它相偎相依,我的童年也在清塘荷韵里充满了生趣。

春上,荷塘即展开风姿。一塘碧水像一面镜子,铺开一片秀色。荷叶初露,嫩嫩的,圆圆的,巴掌一般大小,似一个个可爱的花朵,稀稀疏疏贴于水面。垂柳依岸,秀丝轻扬。花木葱郁,尽收水中。“嘎嘎”春鸭,擦过水面,携来一片灵动和生机。绮丽彩云,摇摇晃晃,亦来此安然游步了。

阳光下,塘水闪亮亮地泛着清波,母亲到水边洗衣淘米是惯常的事。我只顾跟在母亲在身边,坐在往塘里延伸的木质浅桥上,双脚浸于水中,这是我最喜于心的事情了。一群馋嘴的鱼儿游来,吮吸我的脚丫,挠得痒痒的,直想笑。伸手捕捉它们,又怕到头来连一个鱼的影子也收获不到,只好抿着嘴,屏住气,任由它们嬉闹。有时按捺不住,脚一扬,撩起银亮亮的水花,鱼儿倏地扭头,逃得了无踪迹。浅塘边,总会有几只“红蜡烛”,停在露出水面的嫩草上。带有蛛网的长杆是先备好了的,我饶有兴致地返回家中,拿来粘附它们。往往于慌忙之中,一不小心,“咚”地一声掉进水里,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童年的快乐时光,也漾在波光粼粼的荷塘里。

初夏,荷塘一片红艳。荷花或打着粉红色的朵儿,或露出灿然的笑脸。田田的荷叶,或不忍离开水面,或干脆跳出来,亭亭玉立,硕大浑圆,蓬蓬勃勃。风起时,展枝弄舞,生出一片柔情。一塘荷香随风散溢,醉了村子,醉了童年。

在飞舞的时光碎片里,最深浓的记忆,莫过于盛夏采莲了。

夏莲,胖娃娃似地在荷叶间闪烁,微露的籽儿齐整整地排列着,甜甜的米若古代的少女,隐居深闺,不肯抛头露面。想想那可掬的态姿,心里直痒痒。或许爱莲之饱满,或许念籽之甘润,年少的我竞能在两米水深的荷塘里,赤身游水去采莲。说起来,亦算得上由来已久的骄傲了。别的不说,单直挺挺的刺杆,密麻如针,脾气怪异,就是看上一眼,也会怕得要命,偏偏又有纵横交错荆棘一样的刺梗暗潜水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怒不可遏,猛咬一口。不过,在我面前却由不得它们发威。我当会匍伏上面,左分右挡,青蛙一样爬过去,在深水塘里采得一棵棵夏莲。这种趣味和斩获确实惬意。手握大把莲蓬,加之体力减弱,回游可谓又是一个严峻考验。这固然要有绝好的水性和各种游泳本领,万不值得效仿。对城里孩子来说,当是不可思议,但人生着实需要勇敢地面对一些事情。那时懵懂无知的我,只有十一二岁。

我的家乡,北方的一个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谓。而今,荷塘信步从村子里走出来,连片的稻田被一望无际的“荷塘”所取代。翠碧的荷叶铺天盖地,洒于其间的点点红艳盈满夏季的田畴。孩子们采莲如走平地,是件欢愉而方便的事,村里村外被浓浓荷香包裹着,我的童年也在拔节的藕乡的憧憬里长大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