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桑葚寄乡愁

笔构网

2023-06-11文/曾利华散文

“桑舍幽幽掩碧丛,清风小径露芳容。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童年的野味总是出奇的丰富,而最令我心驰神往的莫过于初夏那紫红的桑葚了。

儿时的记忆中,故乡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挺立着一两棵妩媚柔美的桑树。每年初春,桑树开始吐出新芽,谷雨前后,桑树已是一片新绿。立夏时节,蓊蓊郁郁的枝叶间就冒出了一串串青绿的小桑果。“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小满一过,夏的阳光开始泼辣起来,跳跃在枝叶婆娑间,给翠绿的桑葚涂上了鲜红的胭脂。它们或红或紫,宛若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玛瑙,诱惑着我的味蕾。放学归来,我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飞跑到桑树下,像猴子一样,“噌噌噌”几下爬上桑树,摘下一大串红得发紫的桑果儿就往嘴里塞。熟透了的桑葚,像抹了一层蜜,一入口,满嘴里都是甜甜的汁水。大快朵颐之后,伸手一看,十只手指都染成了紫红色,嘴唇上也一样,衣服上也被染得紫红紫红的,洗都洗不掉。

桑葚一旦熟透,树上可就热闹了。最常见的是麻雀们,叽叽喳喳,上蹿下跳,一嘴一颗,屙出的鸟粪也变成了紫黑色。斑鸠也不甘示弱,扑腾腾地飞过来啄食,吃饱了便唱着“雨落咕咕”的情歌。此时,邻居退休高老师便拿着一根长竹竿驱赶鸟雀,一边赶一边念念有词“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高老师并不是厌恶鸟儿,而是怕鸟儿污染了桑葚,影响他制作桑葚酒的质量。高老师每年冬季都要酿一坛米酒,桑葚成熟时,他也来采摘几把桑葚,泡进酒坛里。浸泡一段时日后,紫色的桑葚酒倒进玻璃杯,仿佛琼浆玉液,散发着阵阵馨香。夏天的傍晚,高老师喜欢搬一张小餐桌放在小院里吃晚餐。他一边喝着桑葚酒,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诵:“殷红莫问是何染,桑果铺成满地诗。”

“恰是春风三月时,芳容依旧恋琼枝。情怀已酿深深紫,未品酸甜尽可知。”长大后的我到外地读书以后,就吃不上老家的桑葚了。每每放假回家,桑葚成熟期已过,抬眼望着桑树,“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心中不免怅然。大学毕业后,我在学校教书,与故乡、与桑树渐行渐远,却仍然有一种桑葚情结。我在课堂上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乐府·陌上桑》,都情不自禁地想到老家门前的桑树,想到童年采摘桑葚充满欢乐的时光,撩拨起我一片浓浓的乡思。我给孩子们讲二十四孝中的“拾葚异器”。“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借此教育孩子们也能像蔡顺一样孝敬父母。

桑梓是古代家乡的代称,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之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又是一年夏来临,老家的桑葚早就熟了吧?高老师又在酿桑葚酒了吧?不知不觉间,竟口齿生津,怀念起那仍留在舌尖上的童年味道。桑葚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那甜甜的味道承载着我儿时的快乐,成为我这个漂泊在异乡的游子最温馨的记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