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春天

笔构网

2023-09-12文/曾佩友散文

办公室外,暖阳熙熙。

龙城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沉寂了一个寒冬,被几许暖阳点燃。刚有了点春意,又被一场小雨浇灭,一雨又成了冬,如此反复。

龙城的由来,因南明朝廷永历皇帝朱由榔播迁安龙而得名。

猪年过去,鼠年来临。随着时令交替,春风开始融化龙城大地。阳光下,满眼望去万物待醒,挂在行道树上的火树银花,闪亮迎春。雨后泥土透出枯草的香味,呼吸起来,让人平添欢喜。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给张灯结彩准备过大年的龙城,平添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一城人愁容满面,宅在家里一起坚守,一起做贡献,一起为祖国加油!

数日前,取消交通管制消息一发出,朋友圈至大街上,一幕幕、一条条散发着春天气息的画面,使劲地变着花样撒欢,那股欢喜劲,好像桃红柳绿已触手可及,困扰一月之久的疫情,已似乎姗姗而去。

大家的感觉似乎是对的,龙城的春天已经来了。电视上,钟南山院士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一切都将会预期而来。

春天到了,哪怕听到春字,也会眉头舒展,闭上眼睛想一想,春风、春水、春花、春光,哪一个不让人心驰神往。万紫千红总是春,二月春风似剪刀,小楼一夜听春雨……这些诗词里的春天,放在此时的龙城,是最好不过的了。

乍暖还寒,一切看似还是冬天的模样,一切却又开始苏醒。最先漏泄龙城之春的消息的,无疑是梅,迎寒而开。大年初一的清晨,天刚微亮就下起的难得的大雪,把老房子前的杏树装扮得银装素裹,枝丫上的梅花骨朵在雪里若隐若现,像音符一般,含苞欲放。

说起龙城的春天,首推招堤。沉睡了一个冬天,想必十里荷塘已要小荷露尖,草长莺飞,红花绿柳;半山亭里,仿佛远逝的鸿儒携酒一壶此间畅谈风月、吟诗作赋的画面,也似乎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边陲一偶的龙城,独特地理位置导致春雨密密,似有若无,不像北方的雨那么冰凉。若此时,漫步在招堤的曲桥上,萧萧的荷塘万物复苏,随着莲的破土而出,点缀着那么一点点绿,龙城的春天也就真的到了。

晚饭后,迎着春风漫步曲桥,来回闲庭信步的龙城人,脸上定是挂满了盈盈的笑意。站在荷亭下,注目远眺芦苇丛中的候鸟,或临栏而立,听雨打傲立于荷塘枯枝散发出来的琵琶声,更是悦耳动听,自是一番意境。

龙城招堤春景,虽不及名声在外、名家笔下的苏杭,但只要仔细探寻,依然有它深在闺中的美,同样让人流连忘返,忍不住想揭开她待嫁的面纱。

春是从心灵深处滋养出来的一种美,一种暖。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经意间,从招堤芦苇丛里跑出来的几只野鸭子,在荷塘里嬉戏,撒欢春天。

经过寒冬,一点一点的苦熬,一点一点的坚守,春天即将破茧重生,春风四面来。

一年之际在于春。已如料峭春初景。宅家做贡献的龙城人,随着全面取消出行限制,开始返岗复工,开始又一年的忙碌……

公园里,一大早便有戴着口罩,稀稀疏疏晨练的人,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给冷寂的龙城带来热闹和喧哗。

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就有了希望。待到春暖花开,山河无恙,我摘下口罩,站在春风里等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