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夕阳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夕阳的文章1:一纸沧桑负流年
文/龙君昊
谁在夕阳中独立,留下一些孤独和美,甩给远方一首无名的歌吹。
去年的琴声是否还响在今年的窗前,桃花树下,往事如烟。
永远不曾忘记长河、落日、孤烟,故乡、大山、远方,岁月唱着悲凉的歌,吟着凄美的词。而此刻,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么?
梦,蒲公英一生的无奈与忧伤;心,被风牵着鼻子挣扎着苟延残喘。灵魂呢?墓志铭依附在一块石头上,洋洋得意。
如果幸福是一张洁白的纸,那么,请让所有的人都从心所愿吧,至少可以随意涂鸦。因为重复太久的花开,雨不会母性泛滥,阳光不会怜悯。
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那银色的月光下,谁沧桑了谁的生活?谁破碎了谁的容颜,谁辜负了谁的流年?而谁又苍白了谁的人生?蝴蝶不会自诩多情的浪子,蜻蜓也不会留恋小荷的红唇。
走吧!勇敢的把他乡当做故乡,亦或者没有异乡,何来故乡。也许贫困与富有只是一朵花开的时间;也许漂泊与港湾只是一片落叶飞翔的姿势;又也许离散与团圆只是深夜里一盏灯的温暖,可无论如何,请将一块表摔碎并永久珍藏。
笑吧!眼泪是因为寂寞,沧桑皆源于诱惑。万水千山踏遍,多少艳阳天?酸甜苦辣自偿,几回从容?不在乎一块土地的体温,不牵挂一扇破旧的门,是天意吗?好多话说不出口,就怕岁月负担不起。如果笑是一切最好的表达,那么,死而无憾。
只是,许多人打肿脸,冒充情感的胖子,无耻的欺骗所有的纯真与善良,却在时间面前,摇尾乞怜。抹再多脂粉,终藏不住内心的恐惧,阳光下,爱如露珠,一片痴情,如雾似烟。也有许多人谦虚的弯腰,在别人的笑声中走过田野,探寻一朵花开的秘密。当淡薄的李花、桃花把山村悄然点染,他们便在酣甜的梦中将月光裁剪,编织锦绣,虔诚祈祷,心满意足。
花谢自有重盛日,人无青春再少年,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可怜的小丑。重复着所有的重复,悲伤着所有的悲伤,贪婪着所有的贪婪。
起风了,谁能无所顾忌的站在乡村的高处,歌颂阳光,品尝甘露,拥抱幸福,悬挂高尚,并且大声的诵念着自己的悼词。
不要在生活里妄自菲薄,不要在故乡面前诉说所有的骄傲,也不要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沾沾自喜。有谁没有饮下岁月的毒酒;有谁不曾把岁月的忧伤种在梦田;又有谁能解开岁月的绳结,笑待明天。
不必高声喧哗,不必隐藏虚假,不必将所有的故事都讲完,亦不必在每一个天亮之前,言说漂泊是一种态度。
永远有多远,当一颗烟头将生命洞穿,你是否还能若无其事的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你是否还能在他乡与故乡之间,抓住岁月的尾巴,安之若素。
或许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因为我们眷恋着故乡;或许所有的悲欢与离合都因为我们这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亦或许所有的艰辛与苦痛都因为那些年我们一起流失的所有。
缘来缘去命如烟,匆匆人生尽悲欢。聚散自古谁看破,一纸沧桑负流年。
关于夕阳的文章2:面上夕阳,背对时光
文/泷琰留痕
面上夕阳,背向时光。零零落落的怀念,原来是人生上点点滴滴的幸福。
我相信时间,会将所有好的坏的记忆消磨成一个样子,不好不坏不痛不痒的留在时光的故事里。
秋天来的肆意,黄了芳草,飞了落叶,冷了天气。走在夕阳时刻的路上,回头看影子被拉的很长很长,孤影相随却是别样的清明。始终不能自如的控制情绪,每到落叶时节,总会不由自主的变得漠然。沉默代替了言笑,证明着我的存在。
很多年前突然喜欢一个人走在农展馆后湖边上有银杏树的路上。风过处,发丝缠乱了双眸,落叶飘了漫天金黄。这样的时候,总会噙着笑看看夕阳,伸出手拢一指阳光。以一种不悲不切的姿态回首,然后转身背向曾经的时光。而记忆中的琴声,在身后挥之不去,依旧是当年的轻扬。
每每看到有附庸风雅之人在这里习曲,就会想到那年你心血来潮带了古琴让我听你新学的枉凝眉。我笑你错音百出,你说是琴谱不一样。那时天真,信以为真的回家用扬琴凭着印象弹出那曲独一无二的枉凝眉。后来缠着爸爸买了古琴,你笑我手那么小,会的那么少,说什么也不肯听我弹,总说等我长大也不迟。于是“长大”就成了我心里一个不明晰的念想,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银杏叶黄了又黄,后来我最爱奏《长相思》最不敢弹《凤求凰》。可是,树下鸣琴的人却再无归期。
这些年灯下抚琴的时光就像成长的慢镜头,将琴代语叙着儿时的一件心事。你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生与死的分离,常常想你若还在,定会是长身玉立,少年气自谦谦。或许我还能看到你有一个知音,貌自娟娟。你会为她奏出枉凝眉,她托着下巴静静听,浅笑嫣然。
最长的永久还是只并肩一半,记住了路过的悲欢。我怕是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将这道淡漠的伤化作淡尘轻烟。而不敢轻易碰触的古琴,或许有一天我会用它弹给另一个人。
当我于夕阳中转身的那一刻,似乎余晖尽处,斯人影,遥相望。身后熟稔的弦音隐隐绰绰…泪滑落,才忆起那曲枉凝眉已是相隔十年。闭上眼,你我还是当时小小模样笑的无邪。隐痛中,恍若听到那个才华不凡的你对我说: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关于夕阳的文章3:我心淡然,何来不欢?
文/风信子1210
夕阳染红天边,羞红了云朵的脸。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一点一点吞没落日的容颜。天空绯红一片片,可是你睡梦中的容颜?日光倾城,如梦似幻。据一抹淡然常留心间。你来,我自欢喜,你去,我也无须伤感。
千帆过尽后,爱情已不再是生命的所有,也已不再期待那样的遇见。我心淡然,何来不欢?
对于围城中的女人来说,有一份可以遥遥相望的友谊已属不易,又何必苦苦追求平淡之外的速度与激情?凡人的世界里,没有仙人的境遇,没有千古传奇,何必非得执着于创造奇迹?
女人,懂得自持,才会被珍惜。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未曾遇见。
生命的历程是有定数的,感情也不列外,情发展得越快,爱衰亡得也就越快。最美的红颜,像一杯佳酿,饮之甘之若饴,闻之沁人心脾,浓郁经久不散,耐人寻味。
爱一个人,不追、不求、不离、不弃,暗自牵挂,偷偷思念,默然守望。若你的生命中有这么一个人,请好好待她,这样的女人,已爱你如子。这样的女人亦懂得分寸的拿捏,她不会给你情人的火热,玫瑰的浓烈,她能够给你的只是宁静的港湾,只是你离开时,她含泪的笑颜。她似梅如兰,你来时,她在,你走了,她自坦然,她不会因为你的存不存在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航线。不是不爱,她只是懂得爱的圆满总要有人祭奠,有人成全。这样的女子,即便无缘相爱,亦可默然相守,她值得一生怀念。
在腾讯微博上看到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此生红尘,无你何欢。"曾经深有同感。当我打开QQ,好不热闹,兄妹、朋友、同学、同事,都由隐身变成了在线,只是你不在,不在我这里面,于是,偷偷的上了MSN,还是没有你。已经忘记是何年何月何时何地我把你丢了,看都没敢看一眼。
所有人都在,只有你不在,我宁愿所有人都不在,只要你还在。就像你说的,当你听到《致青春》里,郑薇在万众瞩目下的那一曲慷慨激昂的"红日".台下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只是有几人真的能懂?她最希望能被自己打动的那个人不在。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红尘无你,我亦何欢?
渐渐的,生活给予的苦难和心酸,把浓情蜜意消散、消散,于浓浓的黑暗。
斗转星移,昼夜交替,时光从我的指尖流淌成一个个闪耀的光圈,苍老了谁的容颜?如痴如醉的眷恋,已无当年的温暖。
曾以为,那样浓烈的爱不会真的像我手中的玫瑰,无论怎样百般呵护,依旧躲不过香消玉殒的悲惨。曾以为,我们的爱,会像向日葵一样,一路向暖;像栀子花一样洁白如玉,神圣而不可侵犯;像小雏菊一样芬芳淡雅,自我而又倔强……我们的爱更像烟花,只敢在夜空中绚烂。
很艳羡蒲公英那双能够飞翔的翅膀,却忘记了自由的边缘叫孤单。
路边的电线杆上,三只喜鹊在歌唱,距离太高太远,我看不清他们的模样。于是只能猜想,他们是父母和孩子,还是在爱情里相互追逐的情人和恋人。他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种成全,因为爱所以离开。
有多少年,各自悲欢?
各安天涯,已多少年?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涯相隔,又有何妨?
光阴流逝,又有何惧?
我的成全,若你懂得,便不会让恨蔓延。
你的心意,我若明了,便不会心存哀怨。
在流浪里收获别样风光,再次重逢,我们会更加成熟完满。
浪迹天涯的岁月里,愿你如我一般。我心淡然,何来不欢?
关于夕阳的文章4:夕阳中的守护
文/周惠
夕阳西下,花园中聊天的、打纸牌的爷爷奶奶各自散去了。老爸坐在石凳上,一只姜黄色虎斑母猫家美蜷缩在腿上,姜黄色的毛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嘴里轻轻发出呜呜噜噜的声音,还时不时地用粉嫩的小鼻子蹭蹭老爸粗糙的大手,一人一猫,仿佛一幅宁静的画。
家美的伙伴家伟是一只健壮的深灰色虎斑公猫,黑色的条纹看起来就像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的斑斑阴影。有一次老爸看到了精彩的捕鼠“现场直播”,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不停地朝家伟竖起大拇指。自从有了猫护卫“家伟”,院子的老鼠可真不敢造次了。
老爸给每只猫都起了名字,家伟、家美……就像小时候照顾我们一样贴心。老爸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是守护家伟一家,甚至连午饭都在花园里和猫咪一起吃。他在小花园旁边用废旧木板搭建了几个小房子,谁家不用的旧毯子,拿来铺到小窝里;谁家淘汰的旧沙发,整整齐齐地靠在墙角,让猫咪晒太阳;谁家换下来的旧碗,拿来给猫咪当食盒。在老爸的打理下,猫咪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老爸还自掏腰包,定期给猫舍消毒,给猫咪除虱。白天,去菜场溜达溜达,看看若有鱼贩杀鱼,就要点儿鱼肠、鱼鳔给猫咪改善一下生活。遛弯儿时,这儿看看,那儿瞧瞧,看看猫咪是不是躲在哪棵树下睡觉啦,有没有被狗狗欺负啦,连小宝都酸溜溜地说:“姥爷,你都成了流浪猫守护神了。”老爸笑了,“猫咪不也在守护我们的环境吗?”
猫咪将要添丁壮大捕鼠队伍了,是件好事情,但是近来院子里出现虐猫的情况,又把老爸急得团团转。晚上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家伟、家美都回到猫舍,才安心回家。老爸空余时间做起了保护动物义务宣传员,设计了精美的宣传页“善待猫咪,生活更美好”张贴到院子宣传栏,在小区门口给孩子们讲解,要和小动物做好朋友,“不惊吓,不殴打,不随意触摸小动物”,孩子们亲切地叫老爸“三不爷爷”。
时间过得真快,家伟家美的宝贝出生了,四只可爱的虎斑猫,夕阳下,家美依然蜷缩在老爸的腿上,眯着眼打盹,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四只小可爱在花园里追逐麻雀,相互扑咬玩耍,家伟又表情严肃地开始了每天的巡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忙忙碌碌,我们连陪老爸的时间都变得焦躁不安,却是猫咪一家,让老爸的生活变得那么充实,那么鲜活,那么温馨。都说儿孙围绕膝下是岁月静好,而人和小动物之间彼此守护,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滋养。
关于夕阳的文章5:夕阳余晖话琅井
文/化佛刀客
历史文化名村琅井,像一支激越的古琴曲,从大唐奏响,一路弦歌雅意,曲尽其声,款款而来,历经宋元明清的高吭,而今终于进入曲终的静默。俞伯牙疲惫了,钟子期还没有来,就一直凄婉的静默着。
《南诏野史》载,这里因神狼添地而出卤,产食盐,故名“狼井”。后因不雅,把左边那条狗换成了美玉,叫“琅井”。这块美玉一路煜煜生辉,照亮了几部历史,而今,光环尽失,只剩下苍凉的余晖。
老刀客和这个小地方,倒是曲终人未散,有些不解的小缘分,所以还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初识琅井,大概六七岁。从老家徒步翻过巍峨的笔架山,再垂直地下到箐底,就是琅井了,约需九十分钟光景。它两侧是陡峻的山,绵延十几里,千余年的煮盐砍伐,生机轰然坍塌,徒有衰草萧萧。琅井,就温柔敦厚地静伏在两山之间,身旁是蜿蜒的琅井河,倒不甘寂寞,嘻嘻哈哈地向龙川江奔去。
跨过公路,是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那桥真个叫耐看,石头是石头栏杆是栏杆的,还有什么狮子啦、人像啦的雕着,下身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双脚伸在水里;桥下一练清流,舞着白色的裙,跳着唱着地去了;河石间的青苔,有的碧绿、有的金黄、漂漂悠悠的,欲走还留地迟疑着。几条小鱼,正懒散地吃着什么,不时抬起头,朝我扮鬼脸,无端的挑衅样;河两岸的柳和竹,并不成队列,有的东倒,有的西歪,柳树的那些柔枝,千手观世音似的伸到水里,莫不是要给净瓶添点水?柳枝又像是哪个准备出嫁的大姑娘,把那千万青丝,展到河里,正在漂洗;竹枝间群群的小鸟,打闹正酐,旁若无我。刀客一时兴起,捡了石子,直射过去。这下可好,石子误袭了河边菜畦里的一个姐姐。她嘴里嘟哝着什么,抓了土块,朝我扔来。正待决战,母亲厉声地喝止了我们。夕阳余晖话琅井
过得桥来,只见逼仄的小街上人头麻密。人们争论着、蠕动着、嘶叫着。我扯着母亲的后襟,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没有遗失。回来时,去到一个馆子里吃面条,那是一个蓝漆门窗的房子,窗上有玻璃。等待间,对座的一个老叔,挑起面条,“嗞——”,一匝面条蜂拥的都进去了,这功夫真是了得。我顿觉神奇,口水难禁,万分向往。觉得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它了,一吃果然。但我身无绝技,只能一根两根三根地往嘴里塞。后来,母亲便在宽裕的时候去换面条,把麦子背了去,一番折算,面条就背回来了。直到现在,我还在困惑:这么神奇的面条怎么就没有了?好可惜!要是我有钱,就开发这个产品,叫“神奇牌”琅井面条。
稍大,和父亲去驮过硝灰。那是种豆用的肥料,这肥能使土又松又软,豆子又增产又好吃。毛驴是借的,路上我想骑一段路,父亲没有同意,说那是别人家的,不能太累,只让它驮着军用水壶。路上期待着什么,一跨过小桥,就成了急切盼望了,小桥流水竹子小鱼和鸟,未及细看。但是,父亲最终也没有提到吃面条的事,也没有见到那个蓝色的房子。我们一直穿过村子,到了后面,买了硝灰,又穿过村子,也没有见到那个蓝色的房子。这时心下气愤,又不敢发作,要是我娘来多好啊!回来的山坡路都超过了九十度,我累得童颜失色,只余下一口气。对这个村子,便添了一层恐惧,一层幽怨。
变了大人之后,去琅井的次数就多了。渐渐地觉得它是一个好去处。这时的琅井,已是昨日黄花,朱颜尽改。菜畦里的那个姐姐,也不知何往了。但唯有这样,我反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因为它的沧桑?还是它的冷寂?也许都有。尘世间,总是步履匆匆人憔悴,意乱情迷多烦忧。而这里,可以漫步夕阳听禅意,小桥流水临古风。
唐朝始建的开宁寺,已恢复重建,院落参差,金壁辉煌,气宇轩昂,三教合一的气派不同凡响,还真点缀了些大唐余韵。拾级而上,“天王宝殿”的金扁威严耀眼,正中一联曰:莲座护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我不是一个虔诚的佛信徒,对“佛法无边”“有求必应”之事,少有心得,来寺宇打逛,多为“到此一游”之例。还有看看书法、瞧瞧建筑、瞅瞅雕塑,装点些风雅而已。慢慢地,也审美疲劳了,只要稍有名气的山,就有庙宇,无限风光尽被占,暮鼓晨钟无尽头,好烦好腻歪,心里颇有微词。更别说现在的朝山拜佛,故事很多。之外是另一层享受,佛地多清幽,古木参天,繁花似锦,“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开宁寺地处偏僻,芳草萋萋,古木萧萧,正是绝佳去处。转来侧门,一联云:烟霞清静尘无渍,水月空虚性自明。行书潇洒遒劲,大气磅礴,倒与心相合,所以每次必看。
说起真正的古迹,东面的祖师殿和西面的伽蓝殿还基本完好,祖师殿有六叶的门,其上木雕精美绝伦,惟妙惟肖。每个门叶上镂雕有一付对联,其中一联是“林泉乐志犹载子,瑞霭三多爽气呈”,既点开宁寺掌故,又言修练教化之意,有些意思。而伽蓝殿门窗极普通,近前一看,却被挪作“香积厨”用了,真是阿弥托佛,罪过,罪过!又不知“五观堂”在哪儿?我极疑心祖师殿的门应是伽蓝殿的门,这样才名实相符,就方位说它们也刚好反了。当然,佛道深妙,我辈岂能知之。
寺庙里闲散够了,日已西斜,余晖洒金,就可以漫步下山,孓立小桥,少憩片刻。虽不再是昔日的石拱桥,流水也不复昔日清冽,但也也丝毫不减情趣。若时间恰合,满箐油菜花黄,蜂戏花叶间,蝶恋花叶间,奇香扑鼻,黄绿逼眼。抬首仰望,一线碧空飘荡,两侧壁立千寻,青松附石,杂草攀岩,兀的有陶谢再生,遗世独立之叹。
越过小桥,踱入村子。小巷幽深,人影稀少,阶石沉静。拖着长长的影子,恍悠悠,暖洋洋,懒散散地东张西望。古檐下那一张蜘蛛网,抖抖索索;石阶边坐着的那个老汉,半梦半醒;巷子尽头一个花衣服的姑娘,一闪身不见影了;突而从小叉巷子里伸出一个狗的脑袋来,朝你张望,态度温和,像要询问什么。不时见到一些老房子的衰落景象,让你慨叹岁月的无情远逝,追思那往昔的繁华荣昌。你还可以到经典的温家大院,缅怀明清时代这里的蒸蒸日上,你仿佛看到古盐都的车水马龙,听到驮队的铃声叮当。也可以相约村里的一群老艺人,享受那古老朴素的洞经音乐,一曲《《追善堂》,咿咿呀呀的,嘣嘣嘎嘎的,你虽然没听懂,但你仿佛嗅到了长安的春花秋菊,汴梁的鼓簨钟鸣。
但我似乎很难附会这样的高雅。我喜欢在秋冬的闲暇逃来这里,我喜欢傍晚的太阳照在脸上,余晖撒金。就这样踱着,脚酸了,人懈了,肚空了。就溜到那家地球人都知道的烧豆腐摊上,坐下来,吃点吧。那是地方上如雷灌耳的松毛豆腐,吃起来香满齿颊,妙趣横生。店家在一个大火盆里烧上火碳,又用火灰盖住,不见一丝红色。上面放一个铁网似的烤架,烤架上均匀地铺上新鲜的松毛叶,上面再成排放上长方的小块霉豆腐。不一会,就青烟弥漫,松叶的香味笼罩了整个巷子,这才是最佳火候。整个过程是见不到一点点火的,温度高了,松毛叶煳了,就没法吃了。待松毛叶变黄的时候,豆腐也黄了,茶已饮过三杯,闲话已扯完一堆,才开始吃豆腐,那美味就无法付于文字了,你吃了就知道。
意犹未尽,又踱到对面的小吃店。一盘黄牛干巴,一盘猪干巴,一海碗青菜汤,一杯小酒,慢慢地呷着,任凭它夕阳睡去,暮色升起。
关于夕阳的文章6:美食盛宴
文/李诤
黄昏,夕阳以它最后的余晖,创造了永恒的美。晚霞像火焰一般的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微风像慈爱的母亲,用她那温柔的手抚摩着我们的脸。
我哼着歌,打开家门,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鲜香。我不住地咽口水,又猛地一吸,身体里仿佛充满了香气。我急蹿上桌,连手也忘了洗,抓起筷子就开始吃了。
筷子先伸向了鱼。鱼肉如云朵,配上鲜红的辣椒点缀,红白相间,看着都忍不住流口水。用筷子夹了一块,放到鼻前轻轻一闻,浓郁的鱼鲜味伴着诱人的辣椒,让人大开食欲。我把它轻轻放入口中,一种鲜辣的感觉使我的味蕾都动了起来。吃完一块,口腔中似乎还留有香气,可谓唇齿留香。
尝过了鱼后,我又品味了韭菜煎蛋、冬菇炖鸡肉……最后,我把筷子伸向了压轴菜——猪脚。
夹起一块猪脚,就闻到了扑鼻的猪油香味,还有一丝若有若隐的黑豆的味道。细细端详,猪皮已经炖烂,晶莹剔透,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猪肉。皮一触即破,流出美味的汤汁。我一口咬下去,舌尖刚触到猪肉,就有一醉人的香味流进来,在味蕾中旋转,飞舞。刚刚吃完第一块,我又迫不及待地又夹起一块。
一轮明月悄悄地升起。她像一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世界被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我坐在沙发上,惬意地看电视,不时地打着饱嗝。
这样的美食盛宴,我希望天天都有。
关于夕阳的文章7:夕阳淡秋影
文/颜真卿
透过宽大的泡桐树叶子的缝隙,阳光斑驳在古旧的红砖墙壁上,静谧地摇曳。而那一片片的阴影里的盛载,渐渐从夏日的浮躁浮现出秋日的眉眼。——题记
对于季节的转变,我总是迟钝的。尤其是夏末和初秋,又永远是我不能够仔细辨别的。等到某一天,在流转的空气里嗅到了一股浓郁的桂花香味,我才真的确定,原来,秋天已经到了。
桂树总是那般内敛低调,一如记忆里的那片桂园。无数次经过,无数次踏足,对于那些绝对算不上高大的树木,从来没有多看一眼,视线一扫而过,仿若是不曾留心过。
终于有一天,陶醉在空气的馥郁里,才想起寻找香源。于是,透过藤萝缠绕纠结的长亭,和被岁月覆上雪白的廊柱,望见那一树的淡黄。那般的细小,娇嫩,却又那般的坚韧,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香气。
而在那些桂树围拢的园子一角,一块大大的木牌,写着“桂园”。
这么多年过去,站在那块木牌前的感受,我从未忘记过。那样的震惊,那样的无措。恍然意识到,我从没有看见过桂树,更未曾看见过那块木牌。
在闻见香味的一刻,才意识到那些桂树和松柏是不一样的存在,即使同是青翠的枝叶。可是,为什么,那样醒目的标记,过去的那些年,我竟从未曾发现过?哪怕是一次。
是不是,身边的很多风景,就在我的懵懂之间,如那些桂树,那块木牌一般,被自己无意识地忽略,然后,成为生命中无法弥补的缺憾?
楼下有阿姨在摘桂花。纯净的玻璃瓶,在阿姨细心的采撷下,许多淡黄色的精灵不断投入玻璃瓶的拥抱里。
没有了花朵的桂树,突然间多了一份寂寞的感觉,空气中的香味也淡了不少。由此,有点讨厌那摘花的阿姨。又想,那些桂花在摘回去之后,会被洗净,晾干,做成桂花糕。
然后,那位阿姨和她的家人,会围在一起品尝美味的桂花糕。可能,多做一些,送给邻居,或者亲朋。于是,那些小精灵们,在无形之中,又温暖了许多人的心。
绽放在枝头,在风雨中凋零,落入泥土。或者,被摘下晾干,做成桂花糕。它们会甘愿选择哪一个结局?
第一个,还是第二个?事实上,它们没有选择权。
就像人行道旁的那些梧桐树叶。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大自然给它们的安排。可是,它们长在了城市里。当秋风吹过枝头,它们晃晃悠悠地离开了生长了一个夏日的地方,飘落在地面上。
在第二天的时候,它们已经在躺在了清洁工人的扫帚下,被垃圾车带走。这一生,梧桐树叶们,或许,只在梦中闻过泥土的味道。
原来,人,在某一个瞬间,有着决定别的事物的归宿的权利。那么,人本身呢?
春夏秋冬不断变换,年轮一圈圈划过。我们顺着时间的步伐,不停地向前走,来不及也等不及回头欣赏路过的风景。
四季可以重来,花落还可以再花开。但是,于我们,人生只有一次。
走过,便是错过;错过,便是无奈。瑟瑟秋风,更添了一份伤感。
我们,也不过如此,如此的身不由己。
还能怎样呢?不过是,淡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际云卷云舒。在拥挤也陌生的人群里,冷眼走自己的路,不奢望,也不强求。
经过那幢红砖的楼下,仰望那棵高大的泡桐树,暮色薄薄地洒在它的枝叶上。眼前浮现出多年前的那块木牌,那块木牌里的桂树,桂树前曲折的回廊,以及回廊上缠绕的藤萝缝隙里的天空蓝。
或许,这样的夕阳淡秋影的美丽,值得以一幅画的形式,存留在记忆里,很美。
关于夕阳的文章8:花事
文/何荣芳
夕阳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滑向乱石山的时候,山上连一根拦住它的树杈都没有。收工往家赶的老周,一边走一边不住地朝乱石山上那块黑黑的墓碑看,只能看见一丁点它的影子,它立在灰白的乱石中,是够孤独的哩。
老周被夕阳拽得长长的影子倏忽不见了,身体却没有感觉到几分轻松,双腿反而更显得沉重。
到家门口,紧闭着大门的老屋在晚霞中静卧着,晃着凄美的光晕。门口那块丈余长的土坛子上,几根老玉米秆像古老的戈戟,倔强地挺立着。老周把肩上的锄头和铁锹放下来,摆放到土坛边,伸手在裤腰带上掏摸那一串钥匙,突然,一棵瘦巴巴的洗澡花落进了他的眼中。它从玉米秆下斜窜出来,在风中颤巍巍地摇晃。紫红的小花,怯生生地看着他,又像讨好般地对着他笑。老周的心颤了颤,鼻子陡然一酸。
老周开了门,没有立即笨手笨脚地去烧饭。他掇了条长凳在土坛边坐下,点着了一根烟,蓬乱着头发和胡茬,对着土坛子里的那棵洗澡花发怔。这一棵是老伴什么时候偷偷栽进去的呢?
这个土坛子是儿子砌了栽葡萄的,刚刚定根长蔓的葡萄藤又被儿子的一泡热尿浇死了,儿子随后跟人一道去遥远的南方打工,土坛子就荒下了。
“这里能栽花哩。”老伴说,并且喜滋滋地去扯土坛子里的草。老周狠狠瞪她一眼,她装作没看见。又拿了铁锹去翻坛里的土。第二天,老周收工回来的时候,老伴已经拿了长柄的塑料水瓢在那里浇花了。老周哐的一声扔了畚箕,垂着手盯着老伴看。老伴知道他惜土如命,忙赔了笑脸指着土坛里的苗苗,“那是喇叭花,早上太阳一出来就开了;那是洗澡花,太阳落山时它们就热闹了。我对学生娃讨的苗……”老周转身噔噔噔回屋,很快又出来了,抓了一把玉米种子,三下五除二地扯了花苗,把玉米种子种上。
粗糙的生活,使他的情感一直都很生硬,老伴从来不敢拂逆他。老伴垂着拿水瓢的手,满眼的失落,额前的白发在风中凌乱。老周对这块土坛子自有打算:春天撒上小青菜,初夏种玉米,秋末种萝卜,一年到头都不闲着,也有一笔不大不小的收获。
可是没到秋天,老伴突然脑溢血撒手人寰。老周就开始变得手忙脚乱,无暇顾及土坛子和土坛子里的庄稼了……
老周坐在土坛边想老伴。手上的烟火,把星星全逗引了出来。
老周觉得剩下的日月里,他该为老伴做点什么。他亏欠她的太多了。
后来,老周一有空就背着锄头挑着畚箕去乱石山。不久,老伴墓地四周的乱石全都挖走了,垫上了肥沃的厚土。
老周拦在路上,向过往的女学生讨要花苗。老周在爱栽花的大姑娘小媳妇家院门口伸头张脑,请教栽花的经验。
老周挑了一担花苗去了乱石山,跟老伴说,这是春天开的风信子,这是夏天开的红紫薇,这是迷迭香,这是冬天开的山茶花……早上开的喇叭花给你带来了,晚上开的洗澡花也带来了。老伴啊……
老周的鼻子又酸了。他吸吸鼻子,想对老伴做一个笑脸,却半途而废。
再后来,乱石山上出现了一片花地,嫣红、姹紫、洁白、娇黄,四季绚烂,风中便捎出花香。夕阳每当滑落到这里,总要停一停,好像被花们绊住了脚。
关于夕阳的文章9:食物的根脉
文/刘云芳
夕阳坐在房顶的红瓦上,看三棵鼎足而立的柿子树。虽然是冬天,树叶都已落尽,可明晃晃的柿子还挂在树枝上。这些柿子是不摘的,供过冬的鸟食用。可以说,柿子树就是鸟的餐厅。天不亮,它们就来,先是喜鹊,又是野鸽……最晚来的是麻雀。麻雀站在树上就不走了,它们要在西窗下的竹林里过夜。
在北方的农村,拥有这么一片翠竹是很少见的,因此,竹林和鸟鸣成了落日前的一景。年近90岁的婆婆奶(公公的妈妈)坐在炕头,目光粘着墙外那些跳跃的鸟,等待即将来临的黑夜和晚餐。灶膛前,婆婆正在烧火,准备把我做好的枣花馒头放入蒸笼。这是我娘家山西过年时必备的食物。山西是面食之乡,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接受来自母亲或者祖母的训练。直到婚后,我才知道,很多食物的香气是有根脉的,它需要通过一个人的手,移植到另一个家庭里,再扎下根。也许这正是很多食物传承多年而不消亡的秘密。
婆婆家在蓟运河畔的一个小村庄,他们从未见过我说的枣花,眼看着那些白嫩的小兔、长龙、花朵和蝴蝶从一团团面里幻化出来,忍不住赞叹。恰巧那天邻居来串门,拿起手机就要拍,之后便发到了朋友圈。就这样,馒头还没上屉,便迎来好几拨人观瞻。
婆婆嫁进门四十年,无论什么吃食,都要第一个送到婆婆奶的嘴边,这次也不例外。婆婆奶看着热气腾腾的枣花馒头笑了,露出仅有的一颗门牙。令她开心的不只是这馒头,更是团圆的气氛。平时,我们都在城市生活,这小院里只有三个老人居住,婆婆、公公和婆婆奶,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两百岁。这顿饭他们已经盼了很久。猪肉炖粉条、红烧鱼、小鸡炖蘑菇……都是婆婆提前做好的。它们陆续上桌,只等着几个青菜出锅。我代替婆婆担任了大厨的角色,饭炒好上了桌。筷子还没动,他们却开始夸赞好吃。似乎只要一家人围在一起,就已经酝酿出幸福感,吃什么都是美味了。
婆婆奶赞小鱼贴饼子做得好。我原以为那是婆婆的拿手菜,这时才知道,她是从婆婆奶那里学来的。婆婆奶年轻的时候,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她时常迈着小脚去河边摸鱼,给孩子们做小鱼贴饼子。没想到,后来生活富裕了,一家人还是好这口,每次家宴都少不了这道菜。它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把婆婆奶的记忆打开了,当然这记忆也是一道菜,营养了我们的心。
幼年时的婆婆奶常跟在大人后边乞讨。我们已经无数次听她提起一个卖烙饼的男人。瘦小的她站在饼摊前一动不动,那人便问,你跟谁来的?她答,跟我婶。那人又问,你娘呢?她说,我哥腿上长疮死了,我娘心疼,哭病了。那人听完后,就把一整张冒着热气的饼塞进了她的布包。她至今记得他的模样,那真是个好人!婆婆奶一直感恩,并把感恩的态度植进了儿女们的心里。每逢有人来家里乞讨,绝不会让对方空着手走。不只对人,就连鸟也是如此。整个冬天,婆婆不时会在小院里撒下一些谷子。我一开始还纳闷,后来才明白,那是留给鸟雀的食物,为的是让它们顺利过冬。
婆婆端来一碗剩饺子。这饺子来自蓟运河对岸的天津宝坻,是她娘家人送来的。蓟运河畔流传着这样的风俗:家里人要给已经出嫁的姑娘留一碗小年夜的饺子,以示对她的惦念和祝福。传说,它能给人带来好运。婆婆从不会独吞。过去的时间里,她常把这饺子一分为二,给已经没有娘家人的婆婆奶一份。如今,她要将它分成三份,另一份要给我——这个来自千里之外的儿媳。
气氛很快热烈起来。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家里,男人们喝着酒,说着今年庄稼的收成和村里新近发生的事情。支撑起这桌饭的三代女人默默分食一碗有着吉祥之意的剩饺子。每一种食物都像一个地图,用气味标识着它独特的根脉,沾粘着浓浓的亲情。
而鸟们的食物也有着它们的根脉,这树上的柿子和树下的谷子,不只缘自于一株植物,还缘自于有着善念的人心。
关于夕阳的文章10:人生感悟(沉思)
文/无铭
沉思
夕阳朝朝起 黄昏日日落
岁月如流水 光阴似离箭
人生短暂数十年 忆起昔日追悔迟
感叹人生 难逢知己
假如你青春已逝
你是否会遗忘当初的往事
那时的开心、任性与天真
你又能忆起多少
你是否会开怀大笑或摇头叹息
一生短暂难回头
而多少的缘与份使我们相识相交
廖廖无几 是否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
友情渐谈 而你又是否会痛心
友情固如山 而你是否会感到欣慰
也许这便是沉思
关于夕阳的文章11:夕阳晚景当此时
文/皇甫倾城
我们站在楼梯上,轻轻敲了门,里面就传来清亮的一句:进来。
在去章教授家里拜访的前一天晚上,我是做了许多的工作的。譬如我必须将话题主要限制在文学、书法以及篆刻上,还要处处表现章教授的知识渊博和自己的崇敬之情。然后罗列了满满的一纸,强逼着自己去默记——那一夜,未曾谋面只闻美名的章教授在我心里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泰斗。
进门以后,是一张竹藤椅,正对着窗外。窗外的天,明媚晴朗,一如既往的好。章教授坐在椅子上,正回头看着进门的我们,我们也就一眼看到这个老人慈祥的面目:微微的笑,透明澄澈的眼神。
教授动着身子想要站起来,我们知道他的身体早已不如往时硬朗,便跑过去扶住他。他拉住我们的手,然后招呼我们往沙发里坐下。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后,他开始询问起我们的家乡家庭、兴趣爱好来,我们就一一的答复,没曾想我们的回答,在教授眼里,都一一成为回忆的契机。
他说,那时,他还年轻,在老校区中文系,负责编辑《达县师专报》。某一年中央新闻署的干事来开一个讨论会,先至达州,后去乐山,因苦于途程的无聊和路线的不明,便邀请他一同前往乐山去。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去往乐山,观了大佛,回来是从乐山去了宜宾,从长江坐船到了泸州,转程到了重庆,最后回了达州。教授的谈吐动了情,目光遥望窗外的风景,许久都还是沉稳悠长的语气。他说那一次他很高兴,他得以在旅途之中,收获了生活的乐趣,收获了艺术的灵感。
他便谈到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生涯来,作为仰慕教授的后生小辈,我们早已准备了惊叹和赞美的词句。然而,自始至终,未曾听得教授一字半句的自夸和自道。他只是说:“我也只是一个迂老夫子而已”。当我们问及如何掌握书法的艺术要领时,他也没有我们想象中似的“滔滔不绝”,而是语重心长的说:“人就是一个同自己斗争的过程,你们要努力去克服心中的懒惰,任何的事情,只要你刻苦去做,总是会成功的。”我们都不敢发一言,尽管窗外有风,风里的树左右的晃荡,然而,在这屋子里,却是一种安静——穿透心灵的安静。
我们无话而应,却在心里装满了信笃和虔诚。章教授接着就说:“学书法,基础就在握笔的姿势上,我年轻时,笔都拿不好,只是费尽手力,死死抓住笔杆,写的字就很难看,后来见别人写,仔细的观摩了那拿笔的姿势,才懂得轻松握笔,心才会游刃有余的道理。”
他一边说,一边挪动着手,想做示范,我们便看见他手上的血管在泛白的手上,清晰可见。他坦言,以前对于书法,他是热情的,而今由于身体的缘故,连行动都几显困难,端起笔杆子来颤颤巍巍。心情也就不同于往时,这是他很惋惜的。
我们怕教授干坐着嫌烦,便扶着他在屋子里走步锻炼。他很累,来回两次就要休息。他说,走起路来虽然很累,但是如此锻炼,却恢复得极好,这是一个广东来的医生告诉他的,他自我也是这样的感觉。
临走时,又有一群同校的学生来看望教授,在屋子里又掀开一片欢笑。我们怕吵到他,就自发商量小声一些,何想教授的听力很好,笑着说:“没事儿,我就是喜欢热闹。”只是这一句,竟让我感慨万分。教授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人到暮年,任何东西,都走向衰落。他因身体的缘故,长日在椅子上孤坐,不能涉足年轻时的风景,无计泼墨挥毫重对昔时纸砚,想来,不是老去英雄似等闲,而是,一种种愁苦和压力在无限纠缠,以至于,他对热闹,竟如此的稀罕,而热闹对他而言,却是如此的奢侈。
我们挥手作别,那在竹藤椅上的慈祥老人。关门走下楼梯时,太阳已偏西,晚幕在山野中徘徊。而归校时的景色,却是极好的一程。
注:文中的章教授,即章继肃教授,着名书法家和撰章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达州市书协名誉主席,德艺双馨,现年九十二岁。
关于夕阳的文章12:老人·老屋·老猫
文/草原雀儿
夕阳中的老街,渐渐恢复了它的宁静,坐在被太阳烘热的石板上,看着小山村的老屋,还有村头的那棵老榆树都被西沉的夕阳晕染得斑斓着,心也随之酽酽的。
莫名地喜欢上了余晖中的老街中的一切。
老街上横卧着高矮胖瘦的老屋,禁牧后萧条得让人的心惊悸,原本热烈的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惟有我们的到来有了一些活气,小村庄随着日出日落默默地经历着春夏秋冬的剥蚀,古井里的月亮圆着她的梦,老街的老人们继续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作,在时光的变迁中守望着不老的故事。
满身遍布皱痕的老屋,迟暮得静默在余晖中,灰红色瓦片上静立的野草也被这夕阳镀上了一层银边,窗格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影热烈了平时冷寂的气氛,老屋的老人也神气了许多,六个孩子带着妻子儿女汇聚在这座老屋里,享受着独有的天伦之乐。老屋的陈设简陋,原本油着红漆的大柜子已经暗淡了光泽,两个旧桌子上摆放着电视机和做饭用的电器,一铺朝南的大炕铺着暂新的蓝色的地板革,厨房依旧是老式的农村大锅灶,烧着煤炭、柴草或晾干的牛粪。此时,老人写满沧桑的脸上笑眯眯地看着儿孙们忙碌着,快乐着,满足让老人总是喋喋不休地说着过往的人和事,述说着儿孙们早已不再熟识的往事,儿孙们孝顺地围坐在老人身边,或听着故事,或有滋有味地欣赏着二人台粗犷的曲调,老人听着听着睡去了,儿孙们蹑手蹑脚地离开,唯有那只老猫静静地偎依在老人的腿边,安详着片刻的宁静。
老人命苦,四岁时父母先后去世,被他的舅父领养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又被从朝鲜战场回来的二叔接回,可是二叔命运不济,被当时政府认定是逃兵被判刑,9岁的他就自己一个人生活,到后来娶妻生子。老人是勤奋聪慧的,当过大队会计,把一家人的生活经营得美满和睦,先后给岳父岳母,二叔养老送终。在他的培养下,六个孩子中有一个大学毕业,有三个孩子在铁路工作,有一个孩子在镇上一家工厂工作,只有大儿子夫妇陪着他在这个只剩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子里生活。老人是满足的,在村子老人里他是幸福的,不缺钱,儿子轮流回来陪他,吃的用的都准备得齐全。儿子们接他到城里,老人总是推三阻四,原因是怕死在城里火化。
平日,陪伴他的就是这只老猫,老人吃什么它吃什么,老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寸步不离,相依为伴。此时一家人坐在炕上聊天,老猫或在众人的腿的空隙里懒洋洋地走来走去,或依旧亲昵地偎在老人的腿上假寐,慵懒的眉目间,隐约可见当年虎虎生威的气势,可如今打着哈欠,半睁着迷人的灰蓝色的大眼睛,斜睨着大声说笑的人,一副道行高深的模样。
老人只有几亩薄地,因为政府给每亩土地一定的补偿,老人不忍心丢弃,平时只有几个身边的儿子轮班为他耕种除草,十年九旱,有时甚至收不回成本,但老人总是抱有希望,因为总有人说:这里要占地建飞机场,建公墓……用老人的话说:那将是一笔不菲的补偿。儿女们顺从老人的心意,爱做什么做什么,只要他高兴。小村子里人烟稀少,真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人每天吃好睡足,就来到老井边,和村里的老者们闲聊,往往老人就是每次闲聊的主要发言人,从国家形势,到家长里短,说到高兴处,便会倒背着手,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发表着他的很得意的演说。
老街依旧古朴,但空旷得让人感受着它的寥落,没有人居住的房屋或被主人用木板红砖把门窗弄得严严实实,抑或有的房主干脆丢弃,这些房子的门窗和房顶的木料已经被人拆除,剩下的黄土坯堆砌的房子的框架经不住风雨的盘剥衰败着,给原本冷寂的村子带来更多的沉重,唯有院落里的果树依旧花开花落,隐约中可看见小村子曾经的兴盛。
有时,沧桑只是瞬间的感受,就像眼前,老街的空旷,老屋门窗的斑驳,那口老井里隐约的月亮,还有老屋背后那黑黝黝的山,就这样突然地沧桑感袭上心头,落日似乎显得很无力,唯有我在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痴迷地看着这一切。
老街老了,老屋旧了,老猫惰懒了,唯有老人坐在摇椅里守着他的梦……
关于夕阳的文章13:故乡的夜
文/还是路人
夕阳沉落,所有的一切都在昏黄中等待归寂,夜以梦的形式潜入生命的另一半。
黑暗中的静寂,永远是夜的神秘。夜静静凝视着被自己所笼罩的一切,尽情地放纵着它的权力,这是它的王国,傲然地享受着那至高无上的尊严。
星星无语,快活地闪动,装饰着深邃而广阔的天空,黑夜就是它们的舞台。一片浮云漫过,星星趴伏在云边,向下好奇的窥视。
静,一切都是那么的沉静,仿佛都陷入了沉沉的思索之中,偶尔一辆赶夜路的汽车在盘山路上弯行时,车灯光在空中扫过一道幽亮的弧线,引起了几声犬吠,之后又立即恢复了沉寂,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故乡的夜,没有城市的霓虹闪烁和繁喧,一到晚上小镇上各家就都很早地熄灯睡去。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总是喜欢在天黑后来到院内,独自仰望着天空,一遍又一遍地数那刚出现的星星,直到再也数不清为止。望着满天的繁星,让我拥有无尽的遐想和所思……
小镇被群山所环绕着,如怀抱中熟睡的婴孩,在这环形的屏障里,风无法吹进来。故乡的夜,永远是这般宁静,宁静得让人感到一种闲适的沉醉!家就住在山脚之下,在胜夏的夜晚,空气中弥散着山中花草树木散发出的特有的芳香,缓缓沁入人的肺腑,使人的心情不知不觉中倍感惬意。
我凝视着大山朦胧的轮廓,静静的感受黑夜带来的深沉,它的平静、详和,宛如一位无争的隐者;它的温柔、风情,又宛如一名含羞不语的少女,让我忍不住为她痴迷、神往。
虽然我已离开故乡多年,但竟末曾拭去半缕对故乡夜的那般痴恋。每每想起都会让我感到无限的亲切与牵思,如饮陈珍的甘酿,如视佳人的柔眸,久久回味荡然,欲醉而难休。
关于夕阳的文章14:独醉夕阳下的荷花
文/云木欣欣
记得前年的夏日,一个清风拂面的傍晚,当我独自一人伫立在象湖湿地公园的荷塘边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但见夕阳渐渐西沉,红彤彤的晚霞照亮了西边的半边天,把远处的万寿塔装点得更加金碧辉煌。万寿塔边,隐约可见几只飞鸟正结伴回家,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处虽然没有半处山坡,但夕阳下的景致比起山野来却丝毫也不逊色,何况还有那一片被晚霞映红的荷塘呢!
转眼两年过去了,还是夏日晴天一个清风习习的傍晚,我又一次伫立在象湖湿地公园的荷塘边,人们常说时过境迁,可我心如故,依然沉醉在充满诗意的荷塘夕照中,我独坐于幽静的荷塘边,出神地凝望着眼前被晚霞渲染的荷塘。此时,耳畔时不时传来归鸟一声声的欢鸣,一缕缕淡淡的荷香随着清风飘来,沁人心脾。
望着眼前浸染在夕阳与晚霞中的荷塘,我不禁想起了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子荷花,此时夕阳下的荷花恰也展现着“别样”的美:但见落日的余晖撒在田田的荷叶上,使碧绿的荷叶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而在夕阳柔和的光线辉映之下,娇美的荷花更多了一种从容优雅的美。
在这样一个洒满落日余晖的黄昏,我静静地独坐于荷塘边,望着一朵朵随风摇曳的荷花,细心聆听着她们的心语:纵然没有耀眼的阳光,我依然拥有温馨的夕阳;纵然夕阳已经西沉,我依然拥有似火的晚霞;纵然失去了似火的晚霞,我依然拥有柔美的月光,我依然要绽放自己独特的美丽。
是啊,晚霞过后即使陷入沉沉的夜晚又有何惧?夏日的夜空,自有满天的星斗闪烁,自有皎洁的明月朗照,一想起月下的荷花,让人不禁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对于月下荷塘诗意般的描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散文随笔)
可以说,荷花无时无刻不是美的,因为她时时有一种淡定的、坦然的心境,从来不因骄阳的暴晒而狂躁,也不因夕阳的将落而沮丧。她总是让每一天,每一刻都活出真我的风采,纵然是半开半落亦是一首诗意的诗,纵然凋零了,最后飘落在碧叶上的几片花瓣,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依然是那般洁净,一尘不染。
望着夕阳下散发着别样美丽的荷花,我想着,有朝一日,当我人生的夕阳来临时,亦当如夕阳下的荷花一般,从容,坦然地活出真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