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散文

请欣赏岁末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岁末散文1:岁末感言

文/徐佳佳

每逢岁末,不禁感叹,光阴易逝,岂容我待?不经意间,又是一年花开尽,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蓦然回首,光阴似箭,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可转瞬间却是已过匆匆数载,物非,人非。

三毛曾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我想,岁月之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当中所带来的必然成长、必然积淀。岁月流淌,固然让人伤感,但岁月带走了金色华年,却带来了生命的真谛,正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才学会了珍惜、学会了体悟。

儿时最爱岁末,因为年关将至,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到处都是为新年忙忙碌碌的身影,很是热闹。备好新衣新鞋、好吃的、好玩儿,在岁末满心欢喜的等待新年那最恣意的时光。

长大之后,慢慢觉得,岁末不再那么令人希冀,因为每逢岁末,心头、手头的事千头万绪,都需要赶在新年之前理顺个清楚明白。心里虽是烦乱,却也知道,岁末的来临,总归不是坏事,因为,它不仅仅意味着旧时光的结束,更代表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说到岁末,工作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年终作业,最近看了老树关于年终总结的打油诗“日子过得忒快,嗖地又是一年。不知忙些什么,一刻不得清闲。心情基本平稳,偶尔顾影自怜。身体还算可以,严重缺少睡眠。来年痛下决心,过得尽量简单。年终要写总结,半天没成几句。说得好了太假,写差也费思虑。要不实话实说?竟然一时无语。翻出前年旧稿,改巴改巴送去。成绩还是有滴,缺点也还不少。年年这些废话,人却慢慢变老。”

老树一直以调侃、自嘲、插科打诨的洒脱心态着称,他的打油诗,字里行间透着诙谐与幽默,但细细品味,却也有些深意,在会心一笑之余,我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的年终总结。

认真思虑,一年下来,收获不少,失去不少,成长亦不少,至岁末,最想说的只有两个字—感恩。

感恩这一路走来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不论是血浓于水的至亲、长辈,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同事,抑或是素未谋面却报以微笑的路人甲……感谢你们所有的帮助与支持,使我成为现在的我。

当然,在这样重要的时刻,我们也不要忘记在感恩他人的同时感恩自己,感谢自己的些许努力、些许坚持,才让生活有了今天的模样。

岁末,惟愿常怀感恩之心,不负韶光,砥砺前行……

岁末散文2:在异乡过年

文/侯志锋

岁末又至,年年相同,在外的游子纷纷踏上返乡的客车,带走的是旅人和心情,留下的是气息和汗水,繁繁杂杂的梦像冰块在阳光下一滴滴滴落,一如去年的这个时候,我送走乡人的心。

能走的走了,不走的只能留下。行走在风中,偶尔一两声零零碎碎的炮竹声隐约传来,在这异乡并不陌生的土地上,心中也涌出一股股暖流,他乡的泥土似故乡的泥土一样芬芳、温热,辗转数地终于在这地方安顿几年。

拥挤的菜市场,人群川流不息,只听懂几句简单的潮汕方言。逛了一圈,和朋友买了一些年货返回我的租屋。汕头的潮南区,现代大楼衬托低矮的老瓦屋,非常有特色,老瓦屋的村庄都被长长的围墙围住,似古城堡,“城堡”的东西或南北 开有一两个大门,“城堡”内是井然有序连在一起的排排老瓦屋,屋上厚厚的瓦粘上水泥石灰,墙是三合土混成,非常坚硬。

潮汕老屋大院内大都分有几个小房间,两边对称。见到这些老屋便怀念起小时候家乡的老屋,尽管那些老屋已被现代楼房代替。乡下的老瓦屋不似潮汕的老屋那么低矮,没有那么整齐排列,是一所所孤立的大房子,屋里用木板隔成楼层,每户的屋前都有一个宽敞的大晒坪。

年关将近的时节,每家的晒坪上都邀来几位身强力壮的男人帮忙杀猪过年,猪叫声穿越村庄。

杀完猪要做的第一道佳肴是“龙碰”,也有人叫“龙棒”,那是必不可少的。龙碰的做法是把猪肠洗干净,煮熟优质的大米饭,放上香姜香菜花生米之类的配料一起拌进生猪血,再把弄好的血饭灌进猪肠里,用绳子捆住两头把它圈成一圈一圈放进一个大锅里煮,煮时要慢慢地把龙棒翻来翻去防止猪肠暴裂。龙碰煮好后分送些给邻居的小孩大人吃。有的地方还喜欢吃水龙棒,即把生猪血放进猪肠里煮,吃的时候用手捏住两头,再把一头松开放进口中吸吮,非常美味。

在异乡浓浓的年味中,仿佛望见母亲在乡下的每一个传统的节日为我端上糯米粑粑、艾粑粑、狗舌馍、糯米红花饭蒸腊肉、豆腐圆等我喜欢吃的东西。想起已逝的母亲,眼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街上的灯市五彩缤纷,不远处的大酒店霓虹灯闪烁,炮竹声阵阵,烟花冲天盛开着美丽,电视里明星们演绎着多情。新年的钟声敲响,又是传统的新年,又是新一站的旅程,新章旧事,往曲新歌,勾起我那浓浓的乡愁。

岁末散文3:岁末随想

文/宋伯航

不知不觉,转眼已到岁末;时光如斯,就像日月更替;在喜迎新年到来的这一刻,总让人回首许多往事,心胸油然激荡澎湃。

岁月是季节的一条长河,人生在流淌不息中走过四季。少亦少,人将老,雕刻年轮,斑驳往事,岁值末瞬,五味陈杂,最容易让人重新拾起旧忆,快乐的心境如何也平静不下来。儿时曾经历的岁末,当时“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情,只能尘封在风花雪月中,虽远且近。

那时的岁末,我拥有满屋的亲人,都是在祖母做着花样年糕与豆包馒头中焦急地等待新年的,也是我唯一快乐的期愿。村里的孩子们提前穿着新做的棉布花袄,胸前挂个线织的小布袋,里面放着一个熟鸡蛋,虽有些眼馋,却总也舍不得吃,要留作和别家的孩子比鸡蛋大小,过着天真无邪的每一天。

那时岁末交节,冬天很冷,屋外刮着大风,也会下雪,屋里没有现在很普及的空调,一盆炉火烧得旺旺的,照得满屋彤红,温暖舒逸。家里的一盆大火,留不住贪玩的孩子们,每天总是闲不住,尽管双手冻得发红,鼻上挂着清涕,也不觉天冷,跑东家串西家,找来成群伙伴,一起到村头堆雪人。

新年的气息总是属于兴奋的孩子们,天使般地快乐着,大人们忙着家什农活,根本没时间照管。淘气的我们,盼着学校快点放假,等到新年还可以有压岁钱,我好几次夜晚做梦,都是高兴地笑出声来。

岁月不老人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曾经的岁月已去,今天的岁末仍如以前,心情却已两样。物已逝往,今非昔比,我大学毕业后,离开偏僻的山村,有了工作,安起新家,每天生活在无忧无虑的都市,习惯了满街花花绿绿的风景,但此时仍会想起儿时的山村老家。

老家的昔日却已不再。发压岁钱的爷爷走了,做一手好菜与好看的花式年糕的祖母也离开了人世,他们似乎一下子把新年的乐趣全部带走了。时下唯一能做的是帮衬父母忙碌一番,住在山村高楼的新家,却再也没有以往孩子们穿红披绿的疯跑与喊叫声,再也没了过去大雪的岁末与孩子们堆雪人的欢乐。

如今的岁末,不再属于我在村外疯跑的时光,让我无限感念眼前的身边已不能聚首的亲人。韶华已逝,正如我不再写那种童年的日记。现在,我的记事本变得很干净,通常只用几句简单的话,把每天平淡的日子打发。

年年岁岁人相异,却上岁末回首心间时,过去的心情已远,现如今的我,仍然平静过着日子,仍然会翻开一本亲人的相册,遥想当年的岁末风景。

岁末散文4:岁末,回眸

文/百合的心事

这一年,近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寂静中渡过的。陪伴我一起寂静的,除了心情,就是文字了。常常想,如果文字,不能作为心灵的另一个出口,那我该如何?

其实,也有几种喜好可以依托,比如,散步,比如,听歌。而我,更愿意在文字里热闹,在文字里安静。缘于依赖文字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吧?也在想,是不是因为有那么多文字可以阅读,才不至于很孤独?

我的确有些偏爱文字。有多偏爱文字?我想,和你偏爱音乐,应该是一样的心情。你借助音乐传递思想,传递情感。而我,则是透过文字,把我的热爱,我的眷恋,或朦胧、或清晰地表述出来。万一有一天,这样的感觉不在了,至少,还有文字佐证,在我的生命中,曾经有过一些美好和感动。这些于我而言,很珍贵,很珍贵。

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我希望能用文字,记取下最温暖最温暖的部分,用以记得你的好,以及与你有关的文字带来的好。那么,即使是再短暂的遇见,也无憾终生了。

他没有义务一定要对你好,可是,却心甘情愿对你好。其中的原委,你明白,我也明白。

感觉从来没有一年冬天像今年这样,雪这么大,天这么冷,冬这么冗长。尽管如此,在一些静好的时光里,还能遇见熟悉的暖阳,微漾。莫不是,春,已经站在冬的背后了吗?既然这样,冬再停留些时日,又有什么关系呢。春,总归是要来的。你,在春天里等我,一直都记着。

原以为,写字只是我一个的事情。静静的夜,把透着真的情愫,嵌进每一个文字里。或者,我只是想找个说说话的地方。我觉得这里,最好。

我的绢绢心事,你懂。原来,我说给自己的话,你也在听啊。

离我最远的地方,有一段灰色的岁月,氤氲在这样的岁月里,心也跟着灰起来。而今,这些情绪,如晨起的雾,被初阳一点点蒸融了。回头看,一切都云淡风轻了。

这一年,有过几次别离之后的重逢,重逢之后的别离……好想好想说,离我最近的几次表达方式,是我最想要的。当我这样写出来的时候,倏忽想起了那间小屋,想起了拿出钥匙开门时,闪现的身影,我却没有做过多的搅扰。也许,都需要安静。

这是我一年中,最难忘、最熨贴的一次远行了。

在冬天走来之前,时常看到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小区的凉亭里,还有一个小女孩,在他们身边玩耍。这一对老人,或者,说着话;或者,微笑着看围绕在身边的小女孩。他们的语言,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吧?他们的笑容,也一定是世界上最灿烂的笑容吧?

我这一年中遇见的最生动的画面,便是它了。

生日要到来的时候,年就要到来了。新一年里,一定会很安静。

岁末散文5:岁末,又是一年飘雪时

文/小雨哥

门前的花还未凋零,树叶也未掉尽,一袭冬雪倒是比往年来的更早些。岁末,又是一年飘雪时,远方的你,可还记得我的样子。

寒冷冬夜,皑皑白雪之上,青涩的不羁,是否还一并记起。徜徉、眺望、流淌,去年的你,如今又在何方。

语馨,你还好吗,成都的冬天已然白雪连连,你住的地方,气候又是哪般时过境迁。图书馆、古道边、大雨滂沱前,我们一起许下的诺言,印象中是否还会清晰可见。

记忆里有你的黑夜是有阳光的,雨天是有彩虹的,冬天是有雪人的,可如今,安静的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巷子的寂静,偶尔,打破寂静的也只是一声犬吠,一阵车鸣。

夜晚的成都,虽无帝都夜景式的奢华,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干我何事”的表情。雪中的成都夜市,不止多情,也更怡情。“两碗牛肉面,老板”,“好咧,马上就来”。第一次和这个女孩见面吃饭,没有去咖啡馆,没有去西餐厅,转了好久,语馨执意要拉我来吃这家的牛肉面。熬不过,就陪她一起来了。店不大,20多平米的小地方。可一到这,却很是惊讶,排队的人数倒是不少。语馨大概是看出了我的惊讶,于是用手半遮住我的耳朵,悄声悄语地告诉我:“不用着急,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我木讷地看着她,一副不知道为何这样保密的面孔,盯了下她,便继续排队等候。

好不容易排到我们,径直赶紧找到有空座的地方坐下。见她一边搓手,一边解下围巾,我问:“我们干嘛来这家小店,不去其他家稍微大些的地方?”“你就再等会吧,一会儿你便知道了。”哎,碰上这样的女孩子,自认倒霉吧。心里暗暗这样想着。

“来喽,两碗牛肉面,”说完,老板把两碗面放在我们两个人面前就继续忙着他的生意。“赶紧吃吧,好好尝尝,这家牛肉面味道真的不错噢。”打个招呼后,语馨就只顾自己吃了起来。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这碗牛肉面,再一次把自己的大脑袋往她前面凑了凑,轻声轻语地问道:“到底为何,这下应该告诉我了吧,要不然我不吃了。”说着,便放下筷子,一副满脸不高兴的样子。由于之前在微信上聊的比较来,知道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所以自然采用这样的方式来问她。

”好了啦,告诉你,真无趣,本来打算考考你呢,这么着急,那就告诉你吧。“语馨手中攥着筷子,用眼睛又扫了下四周,才轻声地告诉我,这家的牛肉面里面牛肉多…怔了有差不多3秒钟,我才勉强恢复过神来,心里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在乎这个,是不是在骗我。语馨见我一脸怀疑的模样,继续说道:“真的,没有骗你,旁边好多家我都有吃过,唯独这家的牛肉面里的牛肉多了两块。”我看看了坐在对面的她,又看了看放在桌上还在冒着热气的这碗牛肉面,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边吃着,一边聊着,语馨才慢慢道出以前由于母亲去世的早,家里比较穷,他爸爸每次带她出来,都会来吃这家的牛肉面。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吃完面后,语馨便带着我一道离开了这家充满“温情记忆”的牛肉面馆。成都的巷子,大都留有古代都城原有的建造风哥,宽窄不一,固有“宽窄巷”一说。巷子中的路灯,映射着空中飘斜变形的雪姑娘,可谓别有洞天。厚厚的白雪铺满一地,脚踩上去,不时发出咯吱咯吱的音乐符。回头看去,一排排脚印,错综交错,像极了农村儿时的踩棉花,花非花,雪非雪。“雨哥,你说女孩子做点什么比较好?”语馨突然的一问,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看了看她,问她,为何突然问这个问题。

“妈妈过世早,我一手被我爸爸拉扯大。现在他也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所以我想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了”。“这个其实看你自己的兴趣,喜欢什么,就去做点什么,重要的是你想要的就好,这点很重要”。“那你说,我边打工,边自学英语好不好?我原来的英语成绩还行,也一直打算去国外的一些城市看看。”“不管你选择做什么,有困难直接和雨哥说就好。”“恩,我就知道,雨哥对语馨最好,嘻嘻……”“傻瓜!”我顺口而出。

本来以为那天晚上的话只是说说,但事实告诉我,原来她是认真的。从来没有见过她那样忙过,努力过。有的时候,出来见个面,聊上几句都变得愈加困难。几个月过后,语馨突然打电话对我说,她要离开这座城市。理由很简单,他姑姑刚巧也在国外,一直忙于酒店生意。由于很忙,于是便打电话让她过去帮忙。那天,语馨走得很匆忙,我们短暂地告了个别,便再也没有见面。

再后来,也有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寻找她,但是始终不见其身影。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的毫无踪迹。我曾想,是不是当年的匆忙离开是事出有因,不是过去帮忙,但始终也只是自己胡乱猜测而已。

岁末,又是一年飘雪时,不晓得,你现在过得怎样,性格是否还如以前,愈发的外向开朗。

远方的你,如若再吃起牛肉面,是否还记得有个男生叫雨哥,不解释不吃牛肉面的小伙儿。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岁末,又是一年飘雪时……

岁末散文6:山城有个群英荟

文/宇舒

若问我,2015年的岁末与深冬,2016年的开年与初春,有什么事物、什么人最让我感谢?我可能会回答,那个叫群英荟的地方,和整天在那里的一群重庆文人。

是在乙未年末一个很冷的日子,被诗人李元胜拉进这个群的。

在这个微信群泛滥的年代,开始的我,像在其他群一样,虽然加入了晚报副刊群,但并没有参加聊天,虽然常常会看到那里有红包闪烁,也很少会去抢。因为那里的人,对我来说,是一群陌生人。

直到一个同样寒冷的黄昏,在谢家湾建设厂医院附近,一个烤羊庄,见到那一群仅仅凭直觉,我就知道是又耿直又热心的人,我才有了要走进这个群和这群人的愿望。

建设厂医院后面山坡上,那个东区烤羊庄,是晚报群最耿直的大哥——了哥开的。那一个夜晚,当文人们围着酒桌,大快朵颐,岁末的寒冷和孤独,似乎已全然随酒气蒸发。在这样的一种敞开中,我突然想要去了解这个群,这一群人。所以,乘酒兴而归之后,我开始点开这个群,仔细看那些兄弟与姐妹在线上留下的点点滴滴。

终于,我开始每天一睁眼,就点开这个群看,还会爬楼,去看昨天的子夜,有谁又说了什么,或者,一点半还是两点半,谁最后问的晚安,也会在群主万俊先生吃饭时发一个吃饭包、堵车时发一个堵车包时,深深感受到群主对这个群深深的依恋与一种归属感。

事实上,有这种依恋和归属感的,当然绝不止群主一人,而是好大一干兄弟姐妹。比如,在烤羊庄见到的——烤羊庄的庄主了哥,就是此群最耿直的大哥。当时,散文作家、我的闺蜜赵瑜介绍说,了哥特别耿直,每次在群里发完红包,都要问一下有没有哪位兄弟姐妹没抢到。如果有人没抢到的话,他就会再发,直到在线的每个人都高兴了。后来,我真的感受到了了哥的耿直。我想大家喜欢他,并不是喜欢他的红包,而是喜欢他莽汉的外表下那颗柔软的心。虽然了哥又高又壮,拥有不少产业,但他确实有一颗柔软而善良的心。比如,情人节的时候,他发的红包是每个包5.20、13.14、、2.14,等等,每一个数字,都包含了这个外表粗犷的莽汉对这个群、对群里兄弟姐妹最细腻的祝福。

核心的几十个人,基本上都会随时在那里汇报自己当下在做什么。有一天,我没有开车,去乘轻轨,由于一直盯着群,两次乘错方向,还坐过站一次。我一直向群里的兄弟姐妹直播我的路况,十几条艾特我的:“祝顺利到站!”“恭贺顺利到站!”这幽默的问候,让我行走在都市行色匆匆的人流中,也不觉得孤独。我想,对一个群的归属感,就缘于这些温暖的细节吧。

大家都喜欢在群里舞文弄墨,有一天,了哥对大家说晚安,说要去“守月亮”,我信手在群里写下几句:

一个月亮 数瓣心香

层层暖意 都在心上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但说的是真心话。

还有一次,大家七嘴八舌热烈讨论中,群友张涛聊起他酿的广柑酒,从不写古体诗的我,也随手戏写下一首:

把盏邀春至,柑酒浓如炽

若得纷纷醉,应拜涛哥赐

说起这两首戏写的小诗,只为还原某个夜晚这群里的点滴欢乐。事实上,从去冬往今春的路上,来自这群的欢乐与陪伴,绝不只这一星半点。就像雪,一片一片一片,从清晨一睁眼,到午夜入睡,一直都在飘着,飘进我平淡的生活里。就像我此时想起的,也绝不止上面提到的群主、了哥、张涛,还有重庆晚报的老总任美荣,作协原党组书记王明凯,特别会唱歌的重庆法制报老总王伟,耿直的少年先锋报老总周山河、罗华欢,西南大学教授、诗评家蒋登科,才子郑劲松、郑洪、郑维山、程彧、熊明国,还有一众幽默好玩又热心的兄弟姐妹H·海子、子民、程华、赵瑜、爱儿、雪梅……太多太多。

怀着内心涌起的温暖谢意,请允许我,在大年后这个平常而美好的日子,祝晚报副刊群在2016年,带给所有人更多的暖意,也为晚报副刊凝聚更多的笔杆子!

岁末散文7:黄山游记

文/艾三明

庚子岁末,冬月既望,邀三二朋友,登沙窝黄山。

沙窝乡在城东三十余里处。群山叠嶂,树木葱郁,是鄂州这个著名的武昌鱼故乡为数不多的山乡,分别有天平山、峰子尖山、关山、王梁山、凤山、黄山等。天平山,笔者二十余年前写过一篇散文介绍,题目是《麻羊垴记》。而黄山,与天平山相望,正谓“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沿新湾的盘山路,蜿蜒起伏。盘山路的尽头,豁然开朗。见一片水面,波光粼粼,山环水复景象。当地友人介绍:此处名叫黄山水库,系本地重点水利项目,一九七二年修建,至今四十余年,灌溉山下约数千亩农田,福泽一方百姓。

绕水库,再行,又见群山环抱。环抱中,隐约房舍数栋,瓜畦成片。有竹林苍翠,鸡犬之声相闻。细观有一栋寺舍,石门旧匾,匾长约二米,宽约六十公分,上刻有“黄田寺”三字。其字形雄健,气韵流畅,呈汉唐风格。细观其落款,却因年代久远,线条斑驳,无法辨识。

据《武昌县志》记载:黄田寺建于东晋已卯大兴二年(即公元319年),初名“黄田院”。按此计算,黄田寺的历史比东晋慧远于公元381年创立的西山寺还早62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

那么,此寺或是鄂州建寺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了。

带着惊奇,又寻访了山中几位老人。

老人们说:祖辈流传晋代时有黄、田二姓人来此,黄氏(男)在朝为官,不适朝廷纷争,辞官来此,与田氏(女)在此落籍,修佛、建院,寺名由此而来。后虽黄、田二姓氏不知所终,但此一带曾经的土地权属,千百年来却无甚争议。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大办钢铁时拆毁寺庙。八十年代初,修复二重宝殿至今。

黄、田二氏为何看重此地?带着疑惑,我们又四处寻觅答案。

在老寺院内,我们见到一块寺碑。碑比先前略小,有“敕黄田寺”四字。四字上方有二龙戏珠图案。敕,是皇帝的诏令。南朝以来,朝廷推崇佛教,佛教逐年兴盛。黄田寺由朝廷诏赐,可见当时此寺地位显赫。

在老寺屋基之下,留着刻有铭文的寺砖数块。其铭文有“黄田寺嘉靖壬寅年造”等十五六字。笔划端庄,字迹清秀。嘉靖壬寅,是明代中期,距今也有近五百年。在附近的台阶处,遗留着几座硕大的石墩屹立,一看就知年代久远,凭添了几抹岁月的沧桑。

大家兴趣盎然,突见院中有两口水井,一大一小,井中泉水甘冽,深不可测。村老介绍说:此井叫母子井,相传古时民间求子,来此拜佛并喝此水。有趣的是,有人烹茶把盏,把此泉倒入茶盅中,盈而不漏,满而不溢,与鄂州西山寺的菩萨泉有异曲同工之妙,引人称奇。

立于白虎垴,环望四周,黄山的风景一览无遗。村老说:“黄田寺坐落于黄山群中,寺右有白虎垴(山),寺左有青龙山,正面有朱雀(凤山)而立。”而寺前的一池清水,由四周群山的淙淙山溪汇聚其中,水光潋滟。

黄田寺、泉水与群山的结合,或许能让我们在黄、田二氏的疑惑中找到一些答案?

响午将半,太阳转西,适有林中鸟语声传来,与寺里钟声遥相呼应,此际,一片天籁。

岁末散文8:奔跑吧,生命

文/春江丽水

每年的岁末,我都要给自己算算账,一本生命之账。

晃晃,又是一年新春到。

对我来说,生命的太阳已然走过午时,夕阳就在不远处。

但是,面临每一个新春,我从未有过光阴又逝,岁月又增,生命苦短的悲哀。每一个春天,我都是欣欣然充满了喜悦。因为,左右相望,你们还在我身边。我们虽不常见,心中对彼此充满牵挂。

你还好吗?一位久未联系的闺蜜,打来电话向我约稿。

这个电话勾起了我久远的记忆;我还写过文学类的作品吗?一年来,我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被各种工作指标充盈得锃光瓦亮,任何其他物质点滴渗透,似乎都会让它爆破。那些抒发自己情感或者人生感悟的文字,就像法国大师手中的极品巧克力,奢侈得只能用舌尖舔着嘴唇,送一丝遐想给味蕾。

媒体的从业者在奔跑,或者说,狂奔。

20多年来,这已然成为一种常态,蓦然回首,竟然想不起来何时静静地捡拾过时光的花瓣,凝视过枝叶透过的光芒。一直在奔跑,奔跑;气喘吁吁,挥汗如雨,血脉贲张,精神昂扬,目光如炬。

悉达多在沉思中了悟,时间这一物质,是相对的,而非恒定。比如,一个人在热切盼望的时候,时间是漫长的;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时间是短暂的。我以为,在时间的容量上,更是相对的。比如,深山中日复一日重复度日的90岁老翁,时间是短暂的,而只活了38岁的普希金却是永恒的。

生命的路程究竟有多远,要看脚下丈量的有多远。所以,媒体人选择奔跑。奔跑中跌倒,爬起来继续;奔跑中流血,包扎好再跑;奔跑中累极,哭泣着还跑……

奔跑中,花开花落;奔跑中,柳暗花明;奔跑中,生命璀璨;奔跑中,青春常在;奔跑吧,只要生命存在;奔跑,别无他求,只要左右相望,你我一路前行。

岁末散文9:以雪之名

文/雨尘子

是这场雪惊艳了这个岁末吧?

比不上冰封的北国,却同样,以花开的姿容、以舞步的轻盈在我们的脚下绽成一片花海。这祈盼已久的妩媚,在此刻,落得多么的刻骨铭心。年轮回首,我该以雪之名画一个怎样的圆满?在窗外极寒的空气里,找不到半点可以温暖的东西,而我则静静地守着一窗心事,简陋的书桌前,用一杯滚烫的开水,暖手,暖心。平日里,听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那怕没有人共鸣;或者寻一两篇自己喜欢的文字,读读,那怕只是简约的心里日记。随心,随性情,或许有一天,我会喜欢上这种的“浪漫”,在文字里,在音乐里,在未来给的浮想里……

日子平静下来了,心思就多了!原来啊,阴晴圆缺,是月亮存在的哲学。流光承载着我的梦,岁月雕刻着属于我的那一缕缕心痕,我说我不好,你会否倍感难过呢?我偶尔对现实无奈感慨的只言片语,你会否感到心疼?在岁月的脉搏里,细细地寻觅,那些曾有的旖旎,泛着绝然的美丽,飘进年轮的罅隙,徒留一地失意的缺憾。冬日的寒风,那么清冷,时而扬起的沙尘,也会让天空蒙上一层凄景。是啊,到底悱恻了多少风雨兼程?老喜欢彼得潘了,他可以永远不长大。可是在时光的洪流中,我却渐渐长大。曾经的梦想,不知正在哪里漂泊流浪,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被世俗蒙上了层层灰迹,却谓之成长。当从童话故事里醒来的那一刻,故作坚强地面对着这世界,孤独而冷傲。周遭的一切鞭策着我的内心,可我依旧没弄懂这个社会的混世规则。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深。“咖啡对胃不好,烟对肺不好,爱情对心脏不好。”估计是要经历过所有方知世事的厉害吧。

忍过了天黑,再迎接天亮,一度一度的滋味。依旧逃离不了回忆,也只能用回忆来填补着寂寥中的慰藉,像鱼儿浮出水面那样乖巧,一瞬间的来临,又一瞬间地消失,弄得心乱如波影,闪动不息,真的想祈求上天能够认真地将记忆清晰,或者一点不留地抹去,成为灰尘散尽,或者成为一束鲜花盛开,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模模糊糊的忽隐忽现,一种疯掉的感觉犹疑在拉长的夜,蹂躏这说不清的心愿,幸福和心烦一起来搅拌,有些迷乱不堪。

冬之飘雪,只一笔婉约便凉薄了心事。抱膝自语,以雪之名为我做一个闭上眼就是黑夜的梦!

岁末散文10:美丽的浪花

文/曹世忠

时值岁末。

下午,我和朋友们相伴而行到新密市,一起去游览国内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密县县衙。走进正门,甬道两边池水清清,小鱼儿游来游去,悠闲自在。荷花虽已枯萎衰败,那泛白的茎杆不畏严寒,依然直直地指向苍穹,似在诉说昔日蓬勃旺盛的美丽岁月。导游说,这池叫莲池,与“廉耻”谐音,观莲池,思廉耻,寓意做官一定得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三三两两的游客从身边走过,步履从容,悠闲惬意极了。慢点儿,爷爷。背后传来一声亲切的叮咛。回过头,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面色红润,鼻梁端正,手中拄根拐杖,一边走一边四处观望,目光里饱含热烈的喜悦之情。变化太大了,太大了!不知为何,他竟然如此情不自已,感慨万千……

三鉴堂前,有六级台阶。老汉拾级而上,他的旁边伴随着两个女的,大点儿的有五十多岁,稳重端庄;年轻的只有二十岁左右,红朴朴的脸儿鲜花般绚丽。老人刚迈上台阶,两个人便连忙走上前去,一人一只胳膊扶着,顺带推着他往上迈,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

说真的,这么多年,上泰山,登长城,游故宫,到海南岛、台湾和香港等地方,游遍了山山水水,所见到的大都是热恋中的男女结伴,或者是年轻的父母带着儿女,同享天伦之乐;而像带着这样大的年老人出外的却是凤毛鳞角。也许,因为他们毕竟年龄大了,有点儿累赘,也有点儿不方便……

和那老年人打个照面时,我问:“老人家,恁今年高寿?”

他说:“九十三了。”

惊诧。一般的人年过七旬就体力不支,行动迟缓;而他竟然鹤发童颜,还能从大远的地方来旅游观光,真幸福!我说:“老人家,你遇上了孝顺儿女,好福气!”

“没错,我知足,知足了,媳妇和重孙女亲自陪我,满足我的心愿。”老汉脸上的鱼尾纹荡漾开来,菊花瓣似的绽放着,要多舒心就有多舒心,“你不知道,我1952年就参加工作,当时这里(密县县衙)是法院,刚解放那阵儿,天是蓝的,日头是红的,风是暖的,心是顺畅的……

又说,扭扭头就是一辈子。八十年代我退休了,在广播里电视里听说密县变了,就想来这里看一看。哦,现在叫,叫啥来着?看看我这记性。

新密市。

哦,你看我这记性,都问三遍了。那老汉似乎有几份歉意。

”老爷子早就想到他工作过的地方来看看,老人能开开心,俺当晚辈的也开心。那中

年妇女说。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手机里传来《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中年妇女对那姑娘说,我接个电话,翠儿,扶好恁老爷。

俺知道。翠儿说,妈,俺嫂子快该喝米汤了(生小孩),咱家马上该挂“五世同堂”匾了!

你呀,门后藏不住滴滴金(秘密),少说一句没人说你是哑巴。那中年妇女假装嗔怒,那笑意忍不住从嘴角弥漫开来,本来俺爸要陪爷爷来的,有点忙,就让这妮子和我一起来了……

走过两进庭院,前面是古色古香的大仙楼,又要上台阶了。这母女一人一只胳膊扶着老人,舒缓轻柔,一步一个台阶扶着他往前走。

多好的母女俩哟!此情此景,让我的心中溢起一股热浪,一直溢到喉咙:知书达理,和和睦睦,相敬如宾,那尊老爱幼的精神如荷花一样香远益清,散发出浓郁的芬芳。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然而有的人却丧失感恩之心,兄弟之间在赡养老人时,吵嘴争执,互相反目,甚至对薄公堂,相比之下,后者多么渺小啊!

不虚此行。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红彤肜的晚霞铺满大地,绚丽灿烂,柔软而温暖。归途中,我不禁对母女俩的孝心精神所感动,想写一点什么,然而竟忘了询问她们姓名,未免有点儿惆怅遗憾。转念一想,又何必呢?他们的名字不是早就融入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潮流之中,在神州大地上汹涌澎湃,飞溅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吗?

岁末散文11:那些年

文/侯利明

童年的岁末,是威武的男子,带着虎虎生风的气势。杀猪宰羊,放鞭炮,扫房子,举刀子,点炮捻儿,挥扫把,有点大动干戈的意味。即便是灶间煮肉的浓香,也带了几分豪气,仿佛梁山寨里聚了无数好汉,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大人们忙得霸道,从头至尾。他们自有他们的天下,而我成了无人注目的小鹿,在白雪的山河岁月里撒欢儿。

飞雪迎年,清雅婉约,有女子的温软。蒸白馍,炸麻花,贴对联。这一件件做来,带有细心女红的韵致。揉面如春柳婀娜摇曳,炸麻花似浣纱溪边,贴对联如淡扫青黛半低眉。庭院屋间,风情万种,晕染成一幅氤氲的水墨画。

墙角的竹,窗边的梅,别样妖娆。翠也翠过,素到沉默,这岁寒之友,裹了银装,在万物萧条里,翡翠珠钗插满年的白首。桌边剪纸的女子,蜿蜒迂回,柳暗花明的样子,将碎屑抖落尘埃。苍凉的光阴,瞬间刻出连环的画,翩翩舞。

雅到极致,便透出清绝烟火中的红尘气。三五结伴的女子,流连于热闹的集市,扯几块红绿斑斓的花布,做绵软的袄,缝细腰偏襟的衣。那些鲜亮假面的花,散着浓浓的塑料味儿,然也是年的喜气,一心欢悦往前奔着,谁还会计较那些艳俗呢。买了去,摆在白瓷的瓶里,寒屋里顿时有了光彩。

我最伟大的计划,就是和伙伴们在新年的特赦令里,化身最凶猛的匪。新新的年里,一个个,毫不客气,敛财聚富。小鹿的心,单纯的毛票零角即可划桨荡漾。五毛、一元,新崭崭的,是桑,是桐,是叶,但凡所有,皆冒着蓬勃青葱。世界上最幸福的草寇呀,清点着参差不齐的喽啰,塞进胖胖的储蓄罐,晃呀晃,安心地听着鸣金收兵的锣鼓,一颗心,无比富足。

须发皆白的爷爷,手执残旧《诗经》,抑扬顿挫地读: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他在年里读书,读的分明是岁月悠远。那左膀右臂的无限岁月呀,遗落几多兄弟情怀,只愿这一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童年的年,在年岁渐长里,漫漫淡去。忽明了,在这刹那永恒的时光里,我是占山为王的匪,老辈是运筹帷幄的师,父亲是寒山恶水里冲锋陷阵的将,母亲是低眉拈花的佛。辅佐我江山朝政,佑我永世风调雨顺,度我此生心境清明。

而此刻,我已修成低眉拈花的母亲,和冲锋陷阵的他,一起辅佐庇佑我匪气飞扬的儿子,在一年又一年的香火缭绕里,祈祷英明远去的父亲。

只愿岁月长,一年又一年。

岁末散文12:儿时的年味

文/彭智

临近岁末,年味愈加浓厚,人门聊天的话题,总会不知不觉间转到过年上来。每当此时,我的乡愁就会在心底滋生,以致常常梦回故里,回到年味浓浓的小时候。

我的老家在湘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很小的时候,我没有随父母生活在他们工作的城里,而是随爷爷在老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家乡的年味仍深深刻在我脑海里,总也不能忘怀。我至今也没有求证过,有些风俗是否为我家乡所独有的?比如,大年三十晚上便开始拜年,这应是鲜有听闻的。

大年三十晚上,视线可及的田间山野,远远近近的羊肠小道上,漂移的灯笼,三五成群,黑夜中亮出一份喜庆,静谧中透出一种热闹,场面既别致又壮观。那些手持灯笼的就是家乡走村串户拜年的孩子们。在这拜年的队伍中,大的十三四岁,小的只有六七岁,都是同村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们带上弟弟妹妹,去周边村子里挨家挨户拜年。拜年以自己的村子为圆心,从最近的村子开始,由里及外,由近及远,到脚力可及的地方,一村一户也不落下,最远甚至能到十里之外。

吸引孩子们去拜年的,是以糖粒子为主的零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除了自产的花生、红薯干外,零食很少见,糖粒子更是稀罕了。每到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在堂屋里燃起一堆熊熊篝火,篝火顶头屋梁上还会或多或少挂些腊肉、熏鱼,大人围坐在篝火旁谈天说地,说是“守岁”,孩子们也就是这个时候去拜年。

给客人倒一杯豆子芝麻茶,是家乡待客的习俗。三十晚上的茶水可是一扇窗子,从中可以看出主家的境况。普通人家,在茶水中能放芝麻就很不错了,绝大部分家庭放的只是豆子、生姜和茶叶。如果三十晚上都没有豆子可放,其家之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若能在茶水中放些红糖,不用打听也知道,这绝对是殷实之家。制作豆子芝麻茶也是有讲究的,贤惠的家庭主妇身旁有两样必不可少的工具:一是用薄铁皮自制的炒锅,作炒豆子用;再就是带丝纹的瓦钵,用于将洗净的生姜磨成碎末,虽然原始,却能保留生姜的原汁原味。

对于茶水,拜年的孩子们并不看重,除非是放了红糖、味素齐全的,方耐心地喝完再走。大多情况下是拜年道喜,拿了糖果零食走人。将糖果等零食带走是孩子们的专利,大人最多尝尝。“大人怕过年,小孩盼过年”的老话想来是有原因的。对于家长来说,年三十晚上要发的零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当口袋的零食快装不下时,小孩子就会往家走,清空口袋再往别家去,而家长们又会拿这些发给来自家拜年的孩子。当然大部分孩子都不会甘心只当“搬运工”,免不了动点心思私藏拜年所得零食。

我没有考证过,家乡这种拜年的习俗是什么时候传承下来的。但遗憾的是,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渐渐地被淡化以致消失无踪了。虽然现在过年的情景已经完全不能跟小时候相比,但过年仍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我们对温暖、对亲情、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一直未曾改变。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聊聊今年的收获,谈谈来年的规划,听听长辈朋友的建议,在互相的祝福中鼓劲加油。想起这些,不管路途有多远,工作有多忙,都挡不住游子一颗颗回家过年的心。

岁末散文13:又是一年岁末时

文/雪儿

又是一年岁末时,回首昨天,百味杂陈在心中。轻轻的,2014年走了,正如它轻轻的来,挥一挥衣袖,岁末将至,这似乎来得太过匆匆,让人触不及防、悄无声息。在你愿与不愿之时、2014如约而至,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含义。虽然还有许多未了之事,但更多的是这一年之中感动与泪水,这点点滴滴终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难以忘却的一年。

时光无情的在我青春的脸庞留下了印迹,不知不觉中眼角爬上了细细的鱼尾纹。我从青春稚嫩的小姑娘变成了人母人妻;从一个憧憬、向往风花雪月甜蜜爱情的小女孩,转变成平凡的为柴米油盐而奔波的家庭主妇……

鱼尾纹,以前总会觉得,它于我来讲是一个很遥远的话题。而今天,当一下子看到它就这样硬生生的来到我的生活,又那么霸道的刻在了自己的眼角时,我无语了,长时间的静站在那里无语了……总觉得自己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我蓦然、恍如梦中。可是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比我高了,他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自己在一天天的老去。岁月无情,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可以挥霍的资本都没有了,我也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成长,学会宽容,学会淡定,学会生活,学会善待自己。

这一年的生活一如往昔,小小的不同就是我由小老板转变成小店员,我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的忙碌,但是对我而言这是快乐、而非疲惫。在新行业,我也学到了更多的营销模式,开拓了我的视野。更有幸结识了那些八零、九零后的姐妹。她们阳光、充满活力以及她们那个年纪的思想,和人生观都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融入她们之中,我忘却了自己的年龄,像是他们的同龄人。虽然她们都称我为姐,但在我的心中我们是同龄的知己、朋友。出去打工并不是生活所迫,我只是想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我知道,如果家里没有生意,我肯定没有心思在那里上班,我也明白,如果没有他为我遮风挡雨,我的生活也不能这样随心所欲。我很庆幸,有一个爱我、懂我、疼惜我的老公,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小女人。

这几个月来,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演员,不停的变化着角色,小店员、老板娘、家庭主妇、辅导老师、文艺青年,这么多的角色变换我也很疲惫,但我觉得很充实。每天我都随着六点的闹铃声起床,每晚十二点以前没有休息过,我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看书、写作上。看书越多,我越觉得自己的知识贫乏,要学的东西太多。当我的才华还撑不起我的野心时,我只能静下心来学习;当我的能力还驾驭不了我的目标时,我只能沉下心来历练。我相信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会留给最渴望成功的那个人。也许我心中的梦永远遥不可及,也许我所有的努力都得不到一点回报,但我无怨无悔,我只是希望在十年以后,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可以坦然的对自己说,我也曾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拼搏过,我没有虚度那段光阴,这就足够了。

让我开心让我忧的是儿子的进步、叛逆。我也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儿子一个小小的进步会让我欣喜、激动。生活一度让我很迷茫、无助。前几年因忙于生意,我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儿子刚上初中就开始逃学、泡网吧。梦想、期望被儿子击得粉碎。我如当年父母教育我那样苦口婆心、磨破嘴皮,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一刻我才明白和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苦心。那一段时间,我心力交瘁,做什么都没有心思,为儿子的前途担忧。我是尽了浑身的解数,但这一切对于儿子毫无作用。那一刻,面对儿子的不解,我恨不得挖出自己的心让他看看,孩子!终有一天你会明白父母严厉的的去要求你,费尽心机是为了什么?你会理解我们的苦心。终于,在我和老公的悉心教导下,儿子迷途知返,现在变的更加独立、懂事,学习也进步了。这点点滴滴让我心中有些许欣慰、激动。身在异乡,心中永远有一份牵挂,那便是年迈的双亲。他们的健康时时牵动着我们的神经,家里的一个电话会让我彻夜难眠,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岁月无情,儿女的成长、父母的老去,这一切我们都无力改变,只能多陪陪他们,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这是我们每个儿女最大的心愿。

又是一年岁末时,面对岁月的交替我不再惧怕、恐慌。岁月消逝了我的青春,但同时锤炼和磨砺我的意志,充实了我的人生,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坦然面对风霜雪雨、艰难险阻。2014无论是喜是悲,都将锁入岁月的年轮,一切已走远,再回首,是岁月走过的淡然。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惟愿岁月静好,安之若素,以一颗素淡而美好的心,一路且歌且行,且行且惜,且行且悟,宁静而淡然守望着岁月的美好。在新春即将来临之际,我也衷心的祝愿我所有的亲人、朋友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岁末散文14:岁末清零

文/董修宁

元旦已近在咫尺,春节也为时不远。真的到岁末啦,流量能清零,一年的事也该清零了。

要清零痛苦,就要让绿色占领阵地。绿色是生命的色彩,是希望,是慰安。陆蠡在《囚绿记》中,就借一根淡绿的藤蔓,抒发了对光明的热望。他那种对绿色近乎固执的迷恋,深深打动了我。虽是严冬里,但只要寻觅,还是有绿色的,冬青啦,松柏啦,这些老牌的耐寒树种,傲然地在风雪中挺立着,这使他们的枝叶越发地苍翠了。想想严冬里的百木凋零,在酷寒里这份绿,多么的可亲可敬!把这份绿请进心间吧,把乌七八糟的坏心情挤兑出去。

要清零,就要走出户外会友。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知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了堵心的事,诉诸好友,在好友春风化雨般的开导下,痛苦的汁液缓缓流出,舒服多了,轻松多了。刘备遇诸葛于草庐,隆中对策,廓清了天下迷雾。伯牙遇钟子期于郊野,高山流水,奏出了天籁之音。管仲遇鲍叔牙,如父如兄,成就了人生伟业。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朋友。难怪爱因斯坦说:人生最可贵的,莫过于有几个头脑都很正直的朋友。

要清零,还要读读书。不知何时,我们和书籍渐行渐远,耳闻目染都是众声喧哗,快餐文化。读书的好处古人、今人的论述,可谓恒河沙数。但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理性。

其实,人生的许多痛苦恰恰是缺乏理性造成的。读好书,好比涓涓细流注进干涸的心田,让沙化的肌肤润泽鲜亮。读鲁迅、读莫言,感知弱者的不幸,始觉人间有大痛苦,我辈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读罗曼·罗兰、海明威,知道了强者如何过活,便觉自己软弱的可憎。岁末的书房,暖意融融,正是读书的好所在。开卷有益,在智者的谆谆教诲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你准备好了吗?快些抛弃沉重的包袱吧,让一年的晦气灰飞烟灭,轻轻松松,乐乐呵呵,信心百倍地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岁末散文15:岁末清零

文/董修宁

元旦已到,春节也为时不远。流量能清零,岁末年初,一年的事也该清零了。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年里的不如意事,千件万件又何止?事发时,我们一定懊恼异常,沮丧异常,痛苦异常。为此劳神伤思,疲于应付,难免有心力交瘁之感,生活质量也大打折扣,如此心情带到来年,怎么得了?

人生应储存财物,储存幸福,可不敢储存痛苦。所以,岁末了,把一年的痛苦清零,当是明智之举。

要清零痛苦,就要让绿色占领阵地。绿色是生命的色彩,是希望,是慰安。陆蠡在《囚绿记》中,就借一根淡绿的藤蔓,抒发了对光明的热望。他那种对绿色近乎固执的迷恋,深深打动了我。虽是严冬里,但只要寻觅,还是有绿色的,冬青啦,松柏啦,这些老牌的耐寒树种,傲然地在风雪中挺立着,这使他们的枝叶越发地苍翠了。想想严冬里的百木凋零,在酷寒里这份绿,多么的可亲可敬!把这份绿请进心间吧,把乌七八糟的坏心情清除出去。

要清零,就要走出户外会友。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使痛苦减半。”知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了堵心的事,诉诸好友,在好友春风化雨般的开导下,痛苦的汁液缓缓流出,舒服多了,轻松多了。刘备遇诸葛于草庐,隆重对策,廓清了天下迷雾。伯牙遇钟子期于郊野,高山流水,奏出了天籁之音。管仲遇鲍叔牙,如父如兄,成就了人生伟业。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朋友。难怪爱因斯坦说:人生最可贵的,莫过于有几个正直的朋友。

要清零,还要读读书 。不知何时,我们和书籍渐行渐远,耳闻目染都是众声喧哗,快餐文化。读书的好处,古人、今人的论述,可谓恒河沙数。但有一条是毋庸置疑的: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理性。

其实,人生的许多痛苦恰恰是缺乏理性造成的。读好书,好比涓涓细流注进干涸的心田,让沙化的肌肤润泽鲜亮。读鲁迅、读莫言,感知弱者的不幸,始觉人间有大痛苦,我辈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读罗曼·罗兰、海明威,知道了强者如何过活,便觉自己软弱的可憎。岁末的书房,暖意融融,正是读书的好所在。开卷有益,在智者的谆谆教诲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岁末清零,你准备好了吗?快些抛弃沉重的包袱吧,让一年的晦气灰飞烟灭,轻轻松松,乐呵呵,信心百倍地迎接新一年的挑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