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散文

请欣赏晚上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晚上散文1:春雨沉醉的晚上

文/叶强

连续两个晚上都在学校加班,鄂东小城的春雨却如期而至。回家时,豆大雨滴已变成了雾蒙蒙的细雨,走在雨中镜片很快就模糊了,也懒得去擦。没有打伞,把大衣紧了紧,一阵风儿似乎想打开这雨的帷幕,可是只能摇得周围的树叶沙沙作响。不禁加快了脚步,可是一丝丝凉意扑面而来,我的世界也慢慢变成雨的世界了。

很喜欢李商隐的《微雨》:“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李商隐的夜晚总是下着雨的惆怅的夜,他对雨的感觉是那么细腻动人。我呢,走在小城的街上,四周是黑色的夜,雾蒙蒙的雨,那么安静,银白色的路灯柱,早已收摊的水果店,马路上疾驰而过的耀眼车灯,偶尔会遇到的撑着伞的行人……那种“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的山中景象,只能穿越时光隧道才能感受吧。

最近上课刚好和学生讲到了天气,周五还是一个很好的晴天,可今天已经是连续下了一天的霏霏阴雨了。这样一个春日的雨,总是落在每个周末,每次和同事约好想趁晴天去踏踏青,也不可能了。连续在小城窝了几天,也该出去走走,也许明日爬上青山,走进绿水,经过又一场夜雨的甘霖润泽,春天的野外应该早就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吧。只不过,明天又是一个工作日,何不趁现在工作已做完心无挂碍,在雨中徜徉一番呢。

走到大街转角时,微雨变成了细雨,超市门口的铁皮屋顶也嗡嗡地响了起来,用手一摸,头发湿透了。纪伯伦说“雨是上帝从天上洒下的银线,大自然用它来美化山川”,而这种细雨却是专门为黑夜中还在奔波的我们准备的吧,她不忍心把我们瞬间淋湿,更愿意像朋友一样默默陪我们走完这一程,愿意用她的温柔浸润我们的身心。在有雨的日子里,我们却犹豫起来,其实这也是我们对内心的一次自省,一次对自身的美化过程。一个人静静地走在微凉的夜色里,独自藏身安静愉快的境界中,也许她也是这样想的呢,她从天上落下时是那么的纯洁无瑕,她不喜欢白天,不喜欢被人看见,更愿意在夜晚出来溜达,让自己自由翱翔在天地间。

回来时已经快转钟了,外套已经湿透。拉开窗帘看看窗外,漆黑一团,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划破雾气,紧接着春雷发出一阵隆隆的轰鸣声。此时,恰好每天准时经过小城东侧铁路的一列火车鸣着汽笛经过,雷声伴着滚滚车轮渐渐远去了。

晚上散文2:原味豆腐脑

文/黄捷

晚上做了个甜美的梦,梦见早上起来喝到母亲亲手做的豆腐脑。一觉醒来,感觉嘴边还残留着淡淡的黄豆清香。我是多久没有体会这种感觉了!

回味着梦中的香甜,大清早跑到家对面的小菜市那里找豆腐脑喝。但菜市场上冲制的豆腐脑哪赶得上老家那石磨磨出来的味道呢?

自我离家外出求学起,到参加工作蜗居城里,就再也没有吃过老家的豆腐脑了,但那股香柔细滑的味道一直存在我深深的记忆中。

每逢过节过年,我家的石磨就一天到晚吱吱地旋转歌唱,邻居们都喜欢用我家的大石磨,说磨出的米浆豆浆细嫩合口、清香怡人。古老的石磨,古旧的磨架,早起的母亲和乡邻,热热闹闹地把一桶桶一缸缸的豆浆磨出来,过滤,熬浆,冲浆,装模,压制,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展开着,一股股的清香飘散在我窗前、床前,直扑我的鼻子,直奔我的胃。小时候的我,就这样伴着豆腐脑的清甜细腻还有亲情的味道快乐幸福地生活着、成长着。

母亲做的豆腐总是最好的,不老,有韧性,豆腐脑也相应的爽口。每次她装模前,都要先盛出一大碗热腾腾的豆腐脑调制好给我们四姐弟喝,说补脑,常喝皮肤好。豆腐做好后,母亲就把它酿好,晚上就可以吃很好吃的豆腐了。那个年代,在农村能吃到豆腐酿是一种多么奢侈幸福的生活!何况母亲的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酿、柚子酿、菜包都备受邻里称赞,小时候的我是幸福满满的,为有这样一个勤劳能干的母亲而骄傲。

豆腐脑每次都不够喝,我总是最贪吃的一个,经常把姐姐们的一份悄悄吃去一半。母亲总是爱怜着我:“喜欢吃就多吃点。”有次因为多吃了点,小姐姐有意见,吃饭的时候取笑我,我挥舞着菜刀把她追出了村口,为此,挨了母亲一顿牛鞭,这也是母亲唯一一次打我。“火要空心,人要忠心。”是小时候母亲烧火时常对我念叨的话,她没上过一天学,但她会教育我为人处世要学会大度,学会分享,学会担当。

工作后,回家的日子少了,一年多则七八趟,少则两三趟,每次回到村边,碰见乡邻,都会笑着说:早上看见***买豆腐,就知道你今天要回来了。母亲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给我,而我经常带给母亲的总是担忧和牵挂。

晚上散文3:“懒驴”事件

文/殷芷涵

今天晚上,妈妈心血来潮要给我默写词语,来检验我的学习效果。我才不怕这小小的测验呢,就爽快地答应了妈妈。“斟酌。”妈妈挑了个她自认为难的词语,好给我一个下马威。我“唰唰”几笔就写好了,扬起脸对妈妈说:“快,下一个!”妈妈看一词不成,马上又报:“神韵。”“酌”和“韵”这两个字我刚学时还真是搞不清,经常写错。但是,嘿嘿,现在我可是闭着眼睛也会写哦。“妈妈,写好了!”我得意地说。妈妈又到书上找了几个词语,都没有难倒我,我脸上的得意之色更甚,就差没有手舞足蹈了。

妈妈看我骄傲得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便决心杀杀我的锐气,开始在书上东找西翻。只见妈妈的脸上有好一阵都阴晴不定,随即好似一道光照在妈妈脸上,使她变得光彩照人起来。我知道她肯定找到了什么难写的词语。但我不怕,我浑身充满了战斗力。妈妈佯装严肃地说:“下一个,懒驴。”“噗”,我仿佛听到了我的泄气声,整个儿蔫了,“懒驴”的“驴”我会写,可是,“懒”怎么写?我一边抓头发,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懒,懒驴的‘懒’,懒,懒驴的‘懒’……”

妈妈在一旁“好心”提醒我说:“好好想想,就是懒惰的‘懒’。”我仔细一想:懒惰的“懒”就是懒羊羊的“懒”。我无视妈妈的存在,直接兴高采烈地喊了出来:“耶!我想起来了!是懒羊羊的‘懒’。”妈妈看着我兴奋的嘴脸问:“告诉你懒驴你不会写,懒羊羊你又怎么会写了?”

我看见妈妈阴沉的脸,浑身打了个寒颤,头立马低了下去,用蚊子叫一般大的声音回答道:“《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看来的。”咦?怎么没有声音?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还没等我抬起头,只听妈妈平静地说:“继续默写。”

呼!我松了一口气。凭借我的聪明才智,“懒驴”事件终于过去了。

晚上散文4:女儿心

文/越鸟

某个晚上,我给远在乡村的女儿打电话,告诉她我为她买了一条鹅黄色的裙子。她很开心,问:“妈妈,鹅黄色是什么颜色?”小孩子的求知欲很强,对新鲜事物总是格外感兴趣。对此,我尽可能地满足她的好奇心,于是告诉她:“鹅黄色就是小鹅身上绒毛的颜色。”说完我做好了接收她连环问的准备,因为我觉得四岁多的她并不知道小鹅是什么。但出乎意料的是女儿不但没有提问,反而赞叹了一句:“小鹅好漂亮呀!”

我有些吃惊,女儿在什么时候对小鹅有了认知呢?一股淡淡的失落在心底漾开。由于工作的原因,没能完全参与女儿一岁多到四岁多的成长过程,我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尽管每周或者半月回家一次跟她呆上半天,偶尔也会接到城里小住一月,但对于每时每刻都在成长的孩子,我实在错过了太多太多。压下心中的酸涩,我问女儿:“你怎么知道小鹅很漂亮呢?”“奶奶家就有两只小鹅呀。”甜软的童音冲淡了我失落的情绪。她叽叽喳喳地给我介绍着家里的小鹅和小鸡,说喂食和打疫苗的事。越来越多的新鲜词语让我感知着她的不断成长。

即便女儿没能在身边,但我不得不承认婆婆把女儿调教得很好,她不挑食,也不挑穿着,哪怕是村里她的姐姐们穿剩下的衣物,只要干净整洁,她都会很开心地接受。婆婆常说小孩子不能太娇惯,对于唯一的孙女,婆婆自然万分疼爱,但对于教育孩子她自有一套。每次回家时,女儿都会跑出来给我开门并且说:“妈妈请进!”每次吃饭时,女儿总会把碗里的米扒得一粒也不剩,有时看到她表哥剩饭,会悄悄地跟婆婆说:“奶奶,哥哥又剩饭了。”她表哥被她说得不好意思了,只得回来把饭吃干净。每次早起想帮女儿穿衣时,女儿就很认真地说:“妈妈,我自己能穿,不用你帮忙。”

每次女儿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她会郑重其事地说:“妈妈,郑老师,请帮帮忙。谢谢。”自从她爸爸跟她提起妈妈是老师,她就把我当成她家里的老师了。虽然脱离了教师队伍,但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没错,只是我这个老师不够称职。

晚上散文5:捉螃蟹

文/肖铭成

晚上,皮皮岛的沙滩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螃蟹。我和爸爸、妈妈拿着手电一起捉螃蟹。

螃蟹跑得很快,还会急转弯,像会轻功一样,可难抓了。我们追的追堵的堵,忙了老半天也没捉到一只螃蟹。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把它踩进沙里,它就无路可逃啦!

掌握了这个秘诀,我们很快就捉了十几只螃蟹。最后,我们把捉到的螃蟹放回了大海。海浪笑了,月亮笑了,沙滩上洒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晚上散文6:石榴的花与果

文/丁旭东

晚上和友人散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铜川新区大唐养生园里的石榴花悄悄地绽放了,一朵朵指头般粗细的花蕾偷偷张开小口,逐渐形成小喇叭状,显露出诱人的身姿。石榴花开,或许也只有石榴花开的时候,众花差不多已临凋谢,形成了石榴树一花独放的景观。也许在冥冥之中,石榴花就懂得这自然的科学性,错位发展,缓一步走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既然早开的凋谢也早,那晚开一点又有何妨?

石榴树花开得鲜活与古朴、动态与静态,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应,不由得让人为美景赞叹,为石榴感慨。石榴花开,不仅仅是独放独鲜、独显芳香,诱得众人围观欣赏,还在于它在花开之后,必然有果实跟随,果实与花开一样,都是人们的期待。开花结果,本应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但是在铜川新区大唐养生园里,石榴却成了能够名副其实的唯一。

一般情况下,石榴花期为5-10月,果熟期为9-10月。在陕西关中地区,石榴是水果佳品,独具美味,西安临潼的石榴更是陕西一大特产,集全国石榴之优。它与当地的特产洛川苹果、宜君核桃、秦岭山中猕猴桃……都在演绎着春华秋实自然规律,都在满足着人们赏心悦目和香甜可口的多重梦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榴被视为一种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虽然石榴花没有其他花朵,开的那么早、那么多、那么鲜,但是最后大家最钟爱或许还是有花有果的石榴,最钟爱的这不久就能挂满累累果实的石榴树。

晚上散文7:寒假随记

文/葵花朵朵向太阳

晚上岳校长在群里主持阅读交流,交流的话题是朱永新教授的新书《致教师》的第一辑,大家的发言很激烈,讨论的话题都是围绕着阅读。说到阅读,我有话说。

阅读真的是个好东西。不论是专业阅读,还是人文阅读,我感觉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影响挺大。

大学里,学中文,那时候就在图书馆里读一些文学期刊、杂志,主要是为了排解寂寞。一到周末,没事就去图书馆看看书,或者去海纳商城西边,有个什么商贸城。四楼有个书吧,里面的书很多,可以一读就是一天。现在,很怀念那个读书的场景,不知道现在那个书吧还在不在。后来学到文学流派,又特意读了中国近现代的一些名家名着,并分析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当然,读的最多的应该是莫言、余华、苏童、铁凝等当代文学作家的作品了。对于人性的挖掘与探索,这些作品中都有体现。

工作后,专业的书籍读的多一点。特别是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书籍。家里满满当当两大箱子。刚当老师那会儿,说实在的,不会当,不会干。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人,动态的有灵性的。单凭自己的经验,很难就应对的了。书上的理论,或者是知名教师的经验,可以弥补年轻教师的不足。我感觉现在爱看书的年轻教师太少了,总觉得自己考上正式的老师,就可以不看书了,复习考试的那股劲过去了,一劳永逸了?专业要有所发展的话,必定离不开专业阅读。专业阅读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像你爬高时的梯子一样。

现在,在教导处,我依然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书籍。教导处的活不会干,就订购了很多教导处的书籍。学不到的东西,就从书里学,从书里认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可以是真理了。像我这样愚钝的人,如果再不读书,那就真的成了傻子了。而且,一段时间没有读书,感觉博客也不怎么会写了,想表达的东西在心里出不来。我一直有个读书计划,等有空余时间了,要把家里那些藏书像样的读个遍,读个透。

寂静的夜晚,没有纷扰的思绪。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不是很好吗?

感谢今晚的读书交流会,又燃起了我的读书信念。——哦,不,或者说,读书这件事,一直在我心里久久没有远去,只是他暂时被琐事搁浅了。

晚上散文8:自己的方向

文/张正

朋友约晚上小聚,聚会的酒店我不是很熟悉。我照例要问清楚,酒店在哪条路上,门朝哪个方向。

晚上,找到了那条路,我却怎么也找不到想象中那个朝向的酒店,在电话中反复询问,朋友都有点不耐烦了。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把方位搞错了,酒店门前这条东西走向的路,我认为是南北走向了。

这样的错误,我已不止一次犯过。我明白原因所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乡下来这座小城读高中,当时,小城只有一条主要道路,南北走向。于是,我先入为主,认为天下所有的大道,都是南北走向,不管大城市、小城市,一走就犯晕。

奇怪的是,方向感发生了差错,我却很少走错过路,包括开车,只要是我去过一次的地点,下次一定能轻车熟路找到。这又是为什么?很简单,我是将错就错,在头脑中构建了一套错误的方位系统,我完全按照这个系统执行,走自己的方向,结果也能“歪打正着”。

世间有些事情,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贴上对与错标签的。就说那个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南辕北辙的典故,你能完全说那个驾车的人错误吗?地球是圆的,只要他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绕地球一圈,他也有可能到达目的地。他没有错,只是不知道取巧,走“终南捷径”。

再说一个人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理想吧。追求最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当然是最佳的理想。可是,又有几个人不走弯路,一下子找到了这样的目标呢?大多数的人,干非所爱,心有旁骛,一辈子在遗憾和叹息声中苟且度过,最终一事无成。

这两个例子,都有关方向。我想,南辕北辙是错,干非所爱也是错,这些错,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将错就错,我们依然会有所收获。大不了多走冤枉路,大不了多吃点苦,在自己禀赋不高、并不擅长的某一方面也能有所建树。

我们走的毕竟是自己选择的方向,宁可坚持这样的错,也总比怨天尤人、止步不前好。

世上有伟大理想的人很多,实现理想的人却少之又少,原因在于他们一旦迷失方向,便不再坚持。

许多人一辈子像小猫钓鱼,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末了,两手空空。

所以,生命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方向,我们的人生才可能精彩不断。

晚上散文9:少数民族的魅力

文/dingdeshengg

昨天晚上,有幸看到了CCTV-7播放的关于侗族生活风俗的介绍,被他们淳朴的民族文化和人们勤劳智慧所震撼!

他们的生产力还很落后,远远比不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生活还保持着远古的人力特色,那里的人民至今保留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唱着声名远扬的侗族大歌,仿佛那里是世界最后一片的净土。

无论从服装,还是在民俗,这里的侗族人民都会带给你一个无比震撼的新世界。到了这里,你会不知不觉的容入其中。

铜仁,这是一个坐落于神秘梵净山下的什么城市,位于贵州、湖南、湖北三省的边境地区。这里风景优美,古老神秘,高山云雾绕,山下流水澈,山顶香火奔云霄,山脚民屋绵延长。

而古老神秘,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就世代生活在这片净土。他们勤劳勇敢,智慧真诚,民风朴实,不屈不挠。其实,论土地,这里并不算是肥沃,人均也不充足,况且山高路险。种的庄稼,水稻、玉米、油菜、等都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到家,而且这里最具特色的就是,他们把割好的作物,从地里挑回来,并不是放在自己家里,而是把他集中在村口很远的晒凉台上凉干,等要吃的时候,在背上栓一根钢丝,踩着云梯,从上面拿起顺着钢丝滑下来,下面有人接着。为什么不直接放回家呢?或许你也一时猜不出来,因为这里居住的人们基本住的都是木屋,在秋收后的干燥天气里,是很容易发生火灾的,如果把粮食放在家里,万一着火,这样生活就有了很大问题,因此才出现上面那样的情况,虽然是麻烦了点,但是可以万无一失。

其实他们也有米仓,但不是很大,而且有的仓还是放在水里的这样火是烧不到的。在这里,我们才能真正的体验出“民以食为天”。看着丰收时候,家里屋上屋下挂满了粮食,红红火火的那种风景,真的特别美妙。

当然一个民族最大的魅力还是要介绍他们的节日和婚庆,这里的人民能歌善舞,逢年过节也是热闹非凡,杀猪宰羊闹烘烘。这里的人民喜欢糯米,一种说法是糯米吃下去比较受的住饿,一种是糯米可以捣碎以后,添加上一种山上黄色的树皮,做成可口的粑粑。婚庆的时候也是爆竹声漫天,喇叭声悠咽。要带上充足的礼品去迎亲,羊,牛、布,好看的衣服。

这里的男人勤劳朴实,力大无穷,这里的女人能歌衫舞,心灵手巧。用他们那美丽的心灵和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今天美丽的铜仁风光。更为可兴的事,我有一个生活在身边的侗族妹妹,从他的口中更能验证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自豪。

中国真的很古老,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伟大,五十六个民族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我们应该用更加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虽然他们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但是他们却有比我们更加真诚,更加勤劳,更加勇敢和智慧的心灵,在那片并不发达与肥沃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自然做着斗争,并一代一代把这个精神传承下去。

晚上散文10:父母的权杖

文/小猪猪

晚上,我和 阿花一起聊天。

我们很自然的谈到自己的父母,她们的关系,教育方式,成长背景。我发现我们有着同样类型的父母。

一对年轻的夫妻,在不经意间孕育了一个生命,他们是否会给予他或她一个温馨的环境,取决于她们的想法。生命是很普通的或者这是一个恩赐。

我读到一句话,孩子是赐给父母的产业。一个价值不菲的钻石,我们都会好好爱护,何况一个孩子。

大多孩子在父母的争吵责备,批评,溺爱,慈爱,教导……中长大,也许成为了为主人出气的奴隶,也许彼此的良师益友。这是她们作为生命的传递者的权杖及使用后的效果。于是,我们背负着她们的恩赐活着,或喜或悲。

我们继续谈,这其实没有好抱怨的,我们从更深一层的角度去探知,了解他们,会发现她们也是孩子。爱他们并包容他们,这是唯一的撼动与支持他们的权杖。父母的你们考虑过自己的权杖用的结果如何?

晚上散文11:浮生若茶

文/许永强

每天晚上静坐桌边,沉湎于悠长缠绵的萨克斯小调里,接着就是泡一杯茶,轻轻地啜,淡淡地品,其间翻上几页书,那茶香书香便一起涌来,那韵味便醉了自己,任由乐调流淌于心中,思绪萦绕于心头,日间染上满心的浮躁亦偃旗息鼓,乐声渐而穿透灵魂而无了音乐,茶香滋润心口致脱离躯壳。心中渐因这茶的氲氲暖热了许多,平和了许多,也深刻了许多。就咽下所有的沉郁。饮得久了,你就会发现:浮生若茶!这绿色的小星星饱含着禅样的深邃与人生哲理。

想起先前山坡上的丛丛新绿,纯情而又骄傲,带着天生的羞涩,立在自然的风中,汲百花之清魂,集草木之精髓,如若是一株乌龙茶或黄山云雾茶树,避俗于苦寒冻顶之巅,一年一度绽开满枝冰清玉洁之嫩蕊,为千辛万苦的采茶女的纤纤细指所采撷,捧归柴扉,又被清心寡欲的茶人悉心揉掐烘焙成一撮撮香茗,尔后被晾晒、挤压、包装,方有这一包包一罐罐沁人心脾之意境,荡涤人生之感叹的茶叶。

之后便辗转千里,被挑拣被揉捏被嗅闻被收藏被品味,行之于千变万化的场合,待之以各式各样的人生际遇;上得厅堂楼阁庙宇也好;粗瓷大碗大口畅饮无妨;素雅宜兴紫砂小盅亦雅。只要端得起茶具,皆合乎喝茶者的心境。如若有大苦大悲者断不会自寻茶喝的。他们只适于饮酒。

茶被沸腾的水冲之泡之,在杯子里旋转,展示自己的容颜,似美发一样飞散,如鸟羽一般飘落,每一滴都在阳光下释放着深蕴的清香,饱受煎熬的茶叶在沸水的浸烫下沉沉浮浮上上下下,一缕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升华于口杯的边缘,在有限与无限的空间里弥漫着。

此刻,茶是水的魂,茶水是人的魂。茶汁润泽口齿之间,两颊舌间顿溢溢生津,再喝再续水,反反复复,茶叶香中带苦,苦中见涩,涩中有甘,末了渐趋浅淡,轻松中悠长回味,啜饮中渐而忘却时间与杂事。若是遇上善思的智者或饱含诗性的书生,就会惊叹周围生命的升落,被自然界的瑰丽与质朴所感动;就会想象山野的呼吸潇潇,山泉的叹息幽幽,山路泥土的纷纷扬扬,以及母亲枯瘦的手掌留下的草香屡屡,就会在风雨中听出音乐;就会于清贫的苦涩中品出淡泊;就会在迷蒙的双眸中开启希望,萌动起生命的整个春天……

沸水冲冲续续,茶叶沉沉浮浮,水色深深浅浅。茶叶直至释放出它所有竭尽献出的一切。释出了它饱含着的春雨的清幽,夏日的炽热,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释出了它仅存的最后一丝丝青春光晕,尔后即被抛于院落或做了花肥。

细思之,浮生真的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各种冲泡茶叶的水?在匆匆的步履中,既体味过成长的快乐,也遭遇过挤压煎熬痛苦的坎坷经历。最终生于泥土又归泥土。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我们是否能若茶留下一脉脉人生的幽香,弥漫于某个时空底部亦或是某些人的灵魂深处?

晚上散文12:时光微醺 人生醇厚

文/王亚

晚上朋友聚,喝了酒回家路过一只黄斑纹的猫,大约是看我好看,在路灯下鼓了圆乎乎的眼瞪我半天。我便嘻嘻冲它笑,想回它一个媚眼。它虎着脸对我“咔——”一声,后腿一蹬蹿进花丛不见了。我仍旧笑,左右扭身瞅了瞅自己,挺好呀,臭小猫崽子也学扮老虎。便仰着头笑,回家。

是有些醉了,我略微知道。到家挠着脑袋想半天,其实也不算醉,微醺。哈,微醺,造出这个“醺”字的祖先必定也是位好酒之徒。“醉”实在不好,拆字来看像酒醉得死了一般,或颓靡或妄语,行止无法自控,若再加以身体上的反应,就更招人烦了。“醺”才是刚刚好,仍可笑语晏晏,甚或原本板正之人也添了几分生趣几点魅惑,披了一肩月似的,莹莹有光。

黄酒宜天寒,中秋或冬至都好,前者有月,后者有雪。东坡中秋月下怀子由,才有了“把酒问青天”,太白月下独酌微醺时便举杯邀月,明月助酒性似乎是天理。惟欠了的是,明月可照人孤独。还是白乐天适意,见晚来天欲雪便生起红泥小火炉,煮了绿蚁新醅酒,书一小笺问刘十九,“能饮一杯无?”姑且不论古时的压榨酒是否就是黄酒,夜比水凉,温一壶酒招一二好友,总是温暖些,你不见“对影成三人”里刻了多少蚀骨的孤独?

好吧,就是雪夜了,一小坛子黄酒一定得是绍兴产,运河畔谁家门前老樟树下埋了十余年的女儿红,酒铺里自酿不掺一些假的加饭酒,最不济也得古越龙山的花雕或太雕。袁枚说:“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于饮食上,随园老人不是可苟且之人,我也不是。

黄酒是稠而厚的,将年月搁在了里头,搁的年成越多,越浓稠如药,可治病了。治忧伤寂寞孤独相思失恋,怀才不遇人生多舛,百般心病一醉了之。李白又发话了,举杯销愁愁更愁,那是独自喝闷酒喝到颓醉。

喝酒还是招朋唤友的好,再煮几个小菜,蒸一屉大闸蟹。有人爱在黄酒里搁姜末略烧开,说是螃蟹性寒,姜酒好驱寒。其实,这好比好酒掺了水,不但味寡了,还添了好些古怪。就好比吃蟹,有人要大卸八块以油盐豆粉煎炒,李渔却道色香味全失了,这是妒忌蟹的美味和美观才来多番蹂躏。他主张:“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则气与味纤毫不漏。”这显然是个可爱的老头儿,比袁枚捧出的整本《随园食单》更得真味。他二人倒有一点相似,爱酒而不嗜酒。李老头说:“不好长夜之欢,而好与明月相随而不忍别。”袁老头说:“酗酒者,不能知晓酒味的美恶,辨别是非曲直。”明清另一位可爱老头儿张岱居然不喝酒,因为家族遗传式酒精过敏,“食糟茄,而即发赪”,真真是少了许多好文章。

继续说温酒,黄酒同样须留本味。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锡制温酒器,中间一个小酒壶,外围似小坛子,热水就倒在里面。大约金属导热快,小酒壶搁进去一小会儿酒便温热了。

这会儿要寻老锡器是不得了,隔水略烫一烫酒喝吧。烫过的黄酒绵软的,一股子暖香,像温良的妇人坐侍在侧,不知不觉你便微醺了。几个损友持螯饮酒,参着各路野狐禅,窗外朔风鼓荡雪粒撒乱。你微眯着眼哼着小调,谁要侧耳过来仔细听听,咿咿呀呀只听得两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时光也酿得好生醇厚。

晚上散文13:梦

文/王一卜

星期六的晚上,我实在太累了,就开始呼呼大睡起来,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我梦见自己来到了文具城,这里的文具真多呀!有五彩的笔,有造型各异的橡皮,还有像百宝盒似的铅笔盒。这里的东西又全又好,我都不知道挑选哪一样了。突然,橡皮说话了:“哎,小伙子,你选我吧,我的香味多好闻!应该选我。”后来,铅笔也发话了,说:“不对,不对!小伙子,你想得100分吗?那你就选择我吧,我写出来的字又清楚又漂亮,还不容易掉色,应该选我。”最后,铅笔盒又说:“看!我多漂亮啊!应该选我呀!”

我真是挑花了眼,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尺子发话了:“小伙子,你认为谁是最有用的东西呀?你说铅笔,它是有用,但是写错了字还得用橡皮来擦;你说橡皮也不假,可是它不能用来写字;铅笔盒,它虽然好看,但是它只能用来装东西。”

我听了尺子的话,明白了每一种东西都有不同的用途,不能用外表的美丽来代替它的用途。突然我听到爷爷在喊我起床,我揉了揉眼睛,说:“我做了个了不起的梦呀。”

晚上散文14:母亲做的香肠

文/廖力

晚上母亲打来电话,闲聊时,母亲说家乡的肉又涨价了,后悔前几天没有储备灌香肠的肉。

每逢年关,母亲总会腌制腊肉、香肠、猪心、猪腰等,数香肠最多。新年,各位亲朋好友团聚到我家,母亲便拿出亲手腌制的香肠款待。亲朋好友对母亲的手艺赞不绝口,母亲总是笑眯眯地说:“快,你们多吃点,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大学毕业后的这些时间,因为忙于工作,我陪伴母亲甚少,再也没亲见母亲制作美味香肠的整个过程,但脑海里依然保存着母亲制作香肠的清晰画面。

那时候自己还小,保持着好奇心,尤其对待没见过的东西,我总想去接触,甚至刨根问底。记得母亲说:“灌香肠要看天气。”她选好天气,便独自从集市买肉、买肠子和调料,洗肠,切肉,调料拌肉,一切准备就绪后。灌香肠需要两个人,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自然我帮母亲打下手。那时也觉得灌香肠很好玩,我提着肠衣,母亲就使劲往肠衣里灌肉,还在读小学的自己力气小,时不时肠衣从手中滑落,我记得说了一句话:“耶,还不听话呢。”母亲就笑着说:“使劲,拿稳,要不然爸爸回来就得不到香肠吃了。”尽管自己意念上不想滑落,实际现状却惨不忍睹。我看见母亲灌着灌着就时不时用针挑一个小洞,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一边捆着一节又一节的香肠,一边慢慢地对我说:“肉没有填满肠子,产生了气泡呀。”

母亲将灌好的香肠挂在向阳、有风的地方。几天后,香肠稍微变干,母亲用韧劲十足的绳索将香肠套在木棍上,然后放进两端开口的铁桶里。那时的我喜欢玩火,以为是烤香肠吃,高兴得不得了,还主动请缨上阵点火。母亲对我讲:“这是要烟熏,火既不能熄灭,又不能是明火。”我尝试好几次,都不能把握住母亲说的那个度,还沾了一脸的烟灰,虽然没有成功,但觉得特别好玩。母亲说烟熏香肠需要生柏树枝桠,那样能产生更多的烟,更能让香肠达到预想的味道。于是我拿出弯刀,飞快地跑出去,砍了许多柏树枝桠,拖回来备烧。由于冬天天寒地冻,母亲一边熏香肠,一边抱着我烤火,还时不时帮我搓两只耳朵和一双小手,以防被冻伤。

母亲算好时间,控制好火候,几天后,香肠顺利熏好。我帮母亲打理香肠,挂在了通风、向阳的地方。这道菜,是需要等一个人回来才能吃的,母亲与我就静静地等着远方的亲人——她的丈夫我的父亲。

每逢过年,一家人团聚,母亲总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洗、切、烧、炖、煮、炒,没有哪一样能难住母亲,她那干练、娴熟的动作,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顿饭,我总能感受到她倾注整个家庭的爱。

晚上散文15:气球大赛

文/张祎纯

今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我突发奇想,举行一次气球大赛,三局两胜。我把这个提议告诉了妹妹,她连声附和:“好!好!”于是,一场气球大赛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我拿着气球往上空使劲一扔,再猛地一拍,气球像一枚火箭,飞快地朝妹妹撞去。不知怎的,妹妹像被定住了似的,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结果,气球狠狠地砸在妹妹的右脸庞上。等妹妹回过神来,气球早已回到了地板妈妈的怀抱。第一局比赛,我赢了。

第二局比赛开始了,我因为第一局赢得轻松,觉得这一局也没问题,干脆拿本书看了起来。但骄兵必败,因为我的大意,给了妹妹一次机会。她拿起气球用力一拍,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气球就从我身边“嗖”地飞了过去。没有丝毫的回击,我就输了。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人们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了。

第三局决胜局即将开始,我和妹妹都十分紧张。突然,我急中生智,想到一个好策略。于是,我先将气球左右摆动,想让妹妹头昏眼花,再杀她个措手不及。果然,妹妹有点晕乎乎了。我趁机将气球猛地拍去,气球像一个炮弹似的,在高速旋转。没料到,妹妹在气球即将落地时反拍了过来。我心想,反应还挺快嘛。就这样,我们打了好几个回合都不分胜负。就在最后一瞬间,我用力往上一跳,发了个“高球”。妹妹因为个子矮而没扑到,我赢了。

这次比赛让我回味无穷,但在欢笑的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骄傲,要一生与谦虚为伴。

晚上散文16:秀山听潮

文/许成国

晚上九时,窗外传来海浪拍打沙滩的声响,哗~哗~沙~沙~每一声都是那么沉重,那么扎实,带着一种铁砧敲打在棉絮上的沉闷。那声音又一阵高于一阵,前边声音刚过,后面声音又绵延而来,那一声还未回转,又一声重的翻卷过来,似乎永远就那么推搡着,挣扎着,在完全暗的时空里,似一个魁梧的醉汉,踉踉跄跄的,扑倒在沙地上。

我猜想这时的潮正涨着。我想象此时海浪翻腾的气势,一定是一浪高过一浪,奔涌着,在海面上卷起一道长长的折痕来,越来越急,越卷越长,舔着浪舌,然后把身子狠狠地甩在沙滩上。波浪托着白色的花,带着咸腥味,而此时全甩成碎片,变成泡沫,似碎玉一般消散在空中,连影踪也没有,归于静寂,虚空。那是一种自然的律动么?

午时,在来秀山的路上,眼前的海还是平缓的。没有浪,更没有惊涛。天阴沉着,把细雨的帘子拢在我的视野里,绵绵的,湿湿的,又将柔顺的性子在丝绸一般的海面上铺展开来,在飘拂的海风中涌动。

岱山地处长江口,浑浊的海水似有一种别样的绵实。这样的海水,蕴涵了丰富的有机物而成为海生物难得的饵料。这样的海水品质该是舟山群岛成为曾经“四大渔场”的重要因素,而现在,渔场已成为海岛人反复抚摩的梦了。

一整个下午我都是在面对着这个海,面对着这个处于山岙中的海滩。眼看着夜的时光一分一分地从四周围拢过来、编织起来,那么悄无声息,心里全然是一种平静与疏落。那个时刻,这海、这沙滩显得如此温顺,听不到海浪扑击青崖的声响和海潮砸落海滩的回荡。我只看到海浪倚在青黛色的岩隙间,似湖一般向外边绵延,又似江流一般向里面汇聚。

海岸边山脊蜿蜒,山色斑驳,时节虽已是白露,但杂树上已然失去青葱的色调而显出秋的味道,树叶枫红,霜落秋华,枯黄尚未显示,但我知道,那是一种生命的节律,秋冬的足音在这海岸边已訇然作响。

来的时候天气已是阴凉,夹着那么几滴雨。碎雨是老天的花朵,开放在络绎不绝的爱里,虽不缠绵,却点滴不断。此次来秀山是因为公务,忙里偷闲地欣赏下这美妙动人的海景,不也是一次难得的放松与陶冶吗?

我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也曾经写过“秀山观日出”等多篇文字,却仍难忘这块岛屿。我知道,对于秀山来说,夏日的海与秋日的岛完全是两种别样的风景与风情,阳光的海与秋雨的岛也全是两种不同的心绪与境界。对于秀山来说,夏有夏的味道,秋有秋的意蕴,这秀山的岛永远给人以诱惑和魅力,正如人生旅途永远给人以机遇和挑战一样。

夜越来越深,我的心也愈加沉静起来。在时光的静默中,我感觉到自己听到海绵延不绝的呼吸,触摸到了那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心跳。

落地窗外,海浪依旧訇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