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西瓜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西瓜的文章1:吃西瓜好处多
文/任万杰
炎热的夏天,大家都喜欢吃清暑又具有解渴的西瓜。这其中包括一些老年朋友,确实,老人吃西瓜好处多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人吃西瓜到底有什么好处。1.有利于心血管疾病
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至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西瓜中所含的糖、蛋白质和微量的盐,能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对医治心血管病,如高血压等亦有疗效。2.消炎
西瓜还富含多种维生素,能够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防止细胞损伤,并促进牙齿和牙龈健康。西瓜皮及种子壳所制成的西瓜霜,能够治疗口疮、口疳、牙疳、急性咽喉炎待喉症。3.蔬菜替代品
西瓜也含有大量的硫胺素、镁、钾,如果你不愿意吃菠菜和其他深绿色叶类蔬菜,西瓜将是非常健康的替代品,而且效率更高。4.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西瓜对肌肉和神经功能也有益,还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减少患结肠癌、哮喘、心脏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5.利尿护肾
西瓜果肉所含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增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而导致利尿作用。西瓜也是肾脏健康食品,因为它能化解肾结石。清洗结肠和肾脏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一整天不进食,只吃西瓜。6.去除老年斑
老年人随着年纪增加,身上会浮现出一些老年斑,让许多爱美的老年人感到困扰,西瓜皮富含维生素 C、 E, 用它擦肌肤,或将它捣成糊状涂在皮肤上,待10至15分钟后用水洗净,有养肤、嫩肤、美肤、祛斑和防治痱疖的作用。7.降血压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适当吃一些西瓜可以帮助老年人降压。这是由于西瓜含有丰富的 L-瓜氨酸, 瓜氨酸能控制健康血压。
西瓜的文章2:吃西瓜
文/冷清秋
不了,真不了。打个嗝,全是西瓜味。
你不好意思说你撑得弯不下腰,够不着地上的工具。这怎么说得出口。
可怎么能怪自己嘛。大热的天,恰又口渴。也不是没吃过,只是没今儿这般敞怀罢了。最主要还是心里舒畅。做这行,形形色色啥人没见过,可这么热情善良,见面就递西瓜和笑脸的还是头一遭。
原本是拒绝的。组里也规定维修人员到客户家不许吃东西,可眼瞅着那堆积的笑意从皱纹里一圈圈漾出来,托西瓜的手不停颤抖,总觉得不接过来吃掉,就对不住人家。好在吃进肚子里,组长也看不见,他也不能扒开嘴检查不是。违规就违规吧。
当然是喜欢的。能不喜欢吗?那么甜,那么爽口。但天地良心,大口解决的原因绝不是贪图好吃。是想快点结束好干活。组长给定的计分制。上门维修一户一张积分卡,月底按劳付酬。这耽搁下去的可都是自己的钱。三两口吃完,你抹下嘴去找工具。
可对方显然误解了你的意思,又一块西瓜递了过来。你说不吃,伸出的手一挡,西瓜就掉在了地板上。正尴尬,对方却拾了起来,掌心蹭蹭再次递给你。盯着地板上的印迹,你的心里直犯嘀咕,接与不接都不是。得亏斜过来的那只手夺了去放在一边。
“扑哧”一声儿你忍不住笑了,想起乡下的娘。娘就这样。小时候你吃饺子掉地上,娘忙捡起来在围裙上蹭蹭继续朝你嘴里塞。小么,也不知嫌弃,仍大口大口嚼得起劲儿。
又想起昨天那户。当时就要脱鞋进门来着,怕弄脏了地板,但是人家皱眉掩鼻连连摆手,并递过来塑料袋,示意你套脚上。你想说经常洗呢不臭。
可终究没说,说那干啥,没意思。
都吃啊。你憋半天说出来的却绕了道。你总是不会拒绝。
你吃,你吃。年纪大了吃不得这些呢。眯着眼,蜷在那儿的他温情地望,让你想起幼时经常放牧的那只老绵羊。
递过来的瓜瓤都快触到了鼻子尖。你寻思,放回去谁还会吃啊。就这样“为难”着自己一块接一块。
眼瞅着就快吃完了,她居然一弯腰从桌下又抱一个来“咔嚓”成了两半。
我脑子里“嗡”一声,腿就软了。搁谁顶得住啊?自进门嘴就没让闲。就是再盛情难却,可毕竟肚子的需求有限啊,它已经在向你告饶了。难不成还要继续“为难”我。
不了,真不了,你摆着手。头发花白的她还不及你的肩膀高,像孩子般扁着嘴,盈着泪,和你对视。
你不自在。求救似的扭头望向屋里的另一个主人——那只老绵羊。他正卖力地摆弄着那风扇,颠过来倒过去地研究。你觉得好笑,说实在的若不是怕擅自脱岗会被投诉,你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你踢踢脚下的工具箱。“咔咔”两声,老绵羊惊醒般地站起来。你个蠢婆娘,老让人家吃什么西瓜啊,去,去端碗绿豆汤。老太婆哦哦地应答着去了厨房,你吐了口气。
要抓紧时间了,不然这么久还没回去,被组长扣分可就糟了。
然而,你却发现其实已经不需你动手维修了——那风扇分明已经转了起来。可不是吗,这呼呼飘来的风。你骤然想起刚才一直默不作声摆弄的他。真是笑话,来就吃西瓜,啥也没干,被人家抢了“生意”了。
这是个阴谋!不然干吗一直拖延时间骗人吃西瓜。
啊啊,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吗?跳着脚涨红着脸的你无限惶恐。你不知道为什么惶恐,似乎是为了积分卡又似乎不是。但可以明确,你愤怒了,发火了。
汗津津的钞票就是在这时递过来的。
被烫了似的你一下子跳开,嚷嚷着问做什么?做什么?这算什么?
哦哦,脑子上的啊,每年都买西瓜啊……儿子像你这般大,会修电扇,都是那地震……他语无伦次地说着,去掰她拽着你衣襟的手。
她却不管不顾地念叨着伸出一只手来抚你的脸。指尖碰触那刻,整个世界都静止了。风,柔柔的,手糙糙的,徐徐拂来,整个心尖都颤巍巍地疼。
又仿佛回到幼时,躺在田野里,蓝天下。酸酸涩涩的泪水涌出来之前,你抓起了工具箱。
不就是吃西瓜吗,明天我再来。
西瓜的文章3:梦游西瓜国
文/王立雯
咦,这是什么地方?刚刚起床的我被这个变化吓呆了:我,睡在一张由西瓜皮做的小床上,四周散发出诱人的西瓜香。还没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声音响起:“雯雯,快起床吃饭,上学要迟到了。”我一看,原来是一个西瓜球正在对我说话。于是,我走到餐桌边(哦,西瓜皮做的餐桌),开始吃起我的早餐来了。吃着红红的西瓜粥和绿色的瓜皮小面包,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早晨。
吃完早饭,我准备上学。下了楼,我的下巴差一点点就掉下来——一大片像瓜皮一样的草坪上,一粒粒黑色的大西瓜子随处可见。而这些大西瓜子里面,竟然住着一户户人家。回头一看,我竟然也是从大西瓜子里面出来的。什么时候,西瓜子成了我们住的房子了?我正在奇怪着,忽然,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雯雯,怎么这么慢,快上车!”我定睛一看,发现妈妈正坐在一辆西瓜车里向我招手。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发现里面有一排红色的小凳子,仔细一看,还有一盏黄色的西瓜灯。
不一会儿,学校到了,“万红西瓜小学”,呵,这就是我就读的学校了。走进校门,我看到,教学楼是西瓜做的,操场就像西瓜瓤,就连课桌、椅子也是西瓜皮做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呀,上课内容就是吃西瓜,看谁吃得多,吃得快,知识掌握得就越多。同学们都放开肚子吃了起来,一个个都吃成了西瓜肚。可老师还笑眯眯地叫大家继续吃。唉,甘甜的西瓜吃到嘴里都没有味道了,肚子胀得难受。不行,我要上卫生间了。
这时,一声轻脆的丁当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我睁开眼一看,呀,闹钟在响,七点半了,我要迟到了……
西瓜的文章4:夏日趣赏西瓜联
文/聂难
西瓜号称夏季瓜之王,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佳品,营养丰富,清凉甘甜,爽口清心,深得人们的喜爱。古代文人墨客撰写了不少咏瓜的名联佳对,来表达人们对西瓜的喜爱之情。
“堂中摆满翡翠玉;弯刀辟成月牙天。”这是古时一家西瓜店的对联,类似今天的广告,西瓜的鲜活水灵和色香味呼之欲出,写得活灵活现,使人看后不禁流涎,引得买西瓜之人络绎不绝。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甩;思前想后观《左传》,书往右翻。”据说,此联出自宋朝大文豪自苏东坡之手。苏东坡一生喜欢吃西瓜,在宋代文人中,最会吃瓜并能吃出道理来的,不少人说是苏东坡。在他的心目中,西瓜是“冰浆仙液”。这副对联写得幽默轻松,妙趣横生,寥寥几个字就把吃西瓜时的洒脱情态生动有趣地描绘出来,语言简单,却颇有情趣,这应该是作为性情中人的苏东坡自己吃西瓜时的自画像。
据说明代大学士张居正幼时聪明过人。一天,一位巡抚微服私访,路过一座寺庙,庙里的老和尚摘来几个西瓜让他解渴。巡抚触景生情,脱口吟诵:“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老和尚苦思良久,对不出下联,恰好张居正路过,当他得知上联后不假思索便对出了下联:“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此句一出,全联东西南北,便成完壁。对仗工整,自然天成,在场之人听罢都赞赏,惊叹不已。
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明朝名士唐伯虎自幼才思敏捷。有一次陪父亲会客,父亲端出炒豆和西瓜待客。他先抓了一把炒豆放进兜里,然后又拣了一大块西瓜正要吃。父亲欲批评他,客人替他解围说“我出个上联若能对出,这西瓜、炒豆你就拿去吃吧!”唐怕虎满口答应。于是,客人捻开一粒炒豆道:“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唐伯虎立即对道:“西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唐伯虎用“玉玻璃”比喻西瓜切开的样子,用“玉玻璃”对“金龟甲”,从颜色形状都对得十分贴切,客人听后大加赞赏。
明朝有一个才子叫蒋焘,少年聪慧,能诗善对。有一年炎夏的一天父亲不在家时,几位客人前来登门拜访,窗外刚下起小雨,一个客人即兴出了上联考他:“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蒋焘想,“冻”字拆开是“东二点”,“洒”字拆开是“西三点”,出句非常巧妙、相当刁巧,颇难应对。他并未立即回答,而是从屋里抱出个大西瓜,切成两半,一半切了七刀,一半切了八刀,对客人说:“我的下联还得向先生请教。”客人一愣,蒋补充说,我对的是“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客人为之惊叹。下联蒋焘用的也是拆字格,关键字眼是“切”、“分”二字,“切”字拆开,正好是“七”、“刀”,而“分”字拆开,就是“八”、“刀”,而且和正在吃西瓜的情景非常吻合,对仗工整,语言生动,情趣盎然。因此,他的话音刚落,就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此副对联上下联中的后两句都是对联首句里两个字的解释,而皆严实切合,丝毫不见拆字之痕、刻意雕琢之迹,可谓自然巧成。
炎热的夏天,吃着怡人的西瓜,悠闲地品咂文人墨客留下的这些西瓜联,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西瓜的文章5:创意西瓜包
文/谢泓
创意西瓜包
对于普通人来说,创意那档子事儿,简直是难于上青天的大难事。试想,满世界尽是能人,除非能人死光了,才轮到一般人去折腾什么创意。有关创意的故事,多是莫测高深。
那天行走在小街上,差一点儿被一个假西瓜蒙骗,立马颠覆了我对创意精神的偏见。
离大老远,只见一个丰满少妇,衣着朴素而亮丽,步态扎实,背着月牙般一块西瓜,在街上漫步,真想上前问一声:西瓜吃够就行了,怎么还背在肩上,多不方便!再说夏天西瓜,也不是啥稀罕东西,大街上随时可买到,何苦来哉?难道就不怕西瓜那红水水,弄脏了雪白漂亮的衣裳?
莫非是深山老林里女人进城来了?不经常吃西瓜,竟然身上背着一块西瓜,随时随地吃起来?
好奇心促使我走近那妇女,恍然大悟,原来那西瓜乃一个包儿,跟实物西瓜形体大小相仿。西瓜包儿用麦桔辫儿做成,依势傍形,经墨、绿、红三色一番绘画,率性的麦桔杆,就成了创意者手中的工艺西瓜包儿。那原材料,竟是再普通不过的编草帽原材料。西瓜包儿全身纹路分明,一绺绺线面结合,弄得极像西瓜刚切开一般鲜活,让人垂涎欲滴。红色的西瓜瓤,青绿的西瓜皮儿,略显粗壮的是西瓜把儿—包儿的提手,西瓜把儿还带着青青丝蔓;西瓜瓤显眼部位,点缀着数颗西瓜籽,西瓜籽在张扬跳跃,有快要掉下来的感觉。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不由得我思考起来:好佩服那个创意人的独特创意。如此民间艺人,才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学问的大家啊!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美的成分,不张扬,不浮夸,不显摆,更不吹嘘得天花乱坠,默默无闻,却创意出了如此一个包儿,既环保又美观且又使用方便……
时下,大街上不是流行男男女女的包儿吗?男人们背上包儿,让人极不容易界定是男还是女?终究女人一直是背包的,不见日本女人背上经常背个大背包?当今中国女人,只在手中拿个小坤包儿,大爷儿们却背起了包儿。这场景,总让人想起三十年前那句老词语:烧包!小小包儿,里面能容下男人若大的世界吗?真不知道,谁开创了当今大男人背小包儿的新行当!那个最早让男人背包的发明者,应该得到老板一笔不菲的赏银吧?否则,那有让老男人背个小包儿,招摇过市的道理?
再一想,问题还真不是那么简单:改革开放那阵子,人们不是说“夹包的是上班的,背包的是练摊的”?那时的包儿,男人夹在胳膊肘儿里,里面差不多空空如也。小小手把,没有背带,想背也背不成。再说那包儿差不多有十四屏电脑那样大,背在身上就如同小学生背个大书包上学堂,成何体统!今天,有钱的大爷们一个小小包儿,最贵的要好几万元呢!据说前一向北京人大会上,人民代表差不多背着这样的抢眼名包儿呢……
那西瓜包儿,就引出一席话来:现在不是讲究科技创新吗?那么多的科研工作者,如果深入生活,调查研究,不断发现,注重发明,从诸如环保、节能、低炭的角度出发,难道不能将创意的精神发扬光大?将适用环保的事业做大做强!中国之大,能人之多,不能的人照样能创意。
一个普通农妇,能创意出一个以假乱真的西瓜包儿,美观实用环保价廉物美,且大方抢眼,让人留恋久久。其他人也能做得到更新的创意或发明……
西瓜的文章6:西瓜当帽子
文/李童
夏天又来了,小猪嘟嘟又开始烦恼了。因为他最怕夏天了,夏天骄阳似火,把小猪嘟嘟娇嫩的皮肤都给晒伤了。他经常热得满头大汗,想尽了一切办法,可是都无济于事。
一天,小猪嘟嘟来到了菜园里,他看见一株株诱人的蔬菜,直流口水。这时,他看见了橙黄色的大南瓜,突然想到:“我可以把南瓜的肉吃掉,剩下的壳就能用来当帽子了。”农民伯伯听见小猪要做一个帽子,就把一个大南瓜送给了他。
小猪嘟嘟高高兴兴地抱着大南瓜回到了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起来,过了好长时间,南瓜帽子终于做好了,小猪嘟嘟戴上了南瓜帽子,哎呀!南瓜帽太大了,嘟嘟刚戴上就掉了下来,所以小猪嘟嘟决定放弃用南瓜当帽子。
这天,他又来到了果园里,果园里,果实累累,瓜果飘香,嘟嘟看见小猴躲在树下吃西瓜,嘟嘟走上前去问小猴:“你能借我一个西瓜用吗?”“可以呀!”因为嘟嘟又有做帽子的灵感了,他又照以前的方法做了起来,做完后又往头上一戴,这次非常合适。小猪嘟嘟终于有了一个清凉的西瓜帽子。
从此,小猪嘟嘟有了一个自己的帽子,再也不怕酷热的夏天了。
西瓜的文章7:大棚西瓜
文/刘心云
离老家宅院不足10米,一路之隔,就是种西瓜的大棚,村里刘义包的地。每次回家,总爱沿着一拉溜大棚间踩出的土路,去瓜棚里逛逛。
种西瓜不能重茬,前两年刘义在外村包地种的,辛苦一年,比打工收入高,最主要的是能陪伴孩子。
去年秋季庄稼还没有收割,刘义就在村里各家各户地跑,商议租地的事。乡里乡亲的,一说就成,况且刘义租地的价格也不低。
虽说西瓜过了年才移栽,但种瓜的地入冬前要打理好。秋季庄稼刚收完,刘义租个挖土机开挖地垄、排水沟,圈出搭建大棚的位置。塑料大棚赶在年前搭起来,既保持了地表温度,又能种一茬萝卜或者四季白。
刘义租了30多亩地,前期零零碎碎的活计没有雇人帮忙,两口子没日没夜地干。搭大棚的竹竿、塑料布,都是去年的。天冷风紧,连个背风的地方都没有。紧赶慢赶,终于在下雪结冻前,把大棚全部搭起来,用绳索固定住。即便如此,有几顶钢管做骨架的大棚还是被雪压塌,被风刮歪了。
育西瓜苗,春节前就开始了。大棚里铺有加温设施,相当于装了空调,保持常温。西瓜种浸泡在温水里催芽,营养钵里育苗。
西瓜幼苗移栽,赶时间,要雇人干活,按天计工资。一个大棚里,栽种两趟西瓜。地垄里预先埋设渗灌管,地面蒙一层塑料薄膜,把薄膜撕开个小口子,西瓜苗移栽进去。浇一遍透水。
西瓜从坐果开始,要保证水肥充足。大棚种植西瓜,采用的是渗灌,肥料在浇水时,从水泵处注入,既节水又省力。
我基本上两三个星期回家一趟。大棚里的西瓜在生长,每次都不一样。从两个叶芽到伸出茎叶;瓜秧一尺多长,淡黄色的雄花开在枝蔓间,没有蜂蝶飞舞;瓜蔓铺满地,人工授粉后的西瓜坐果,有的像锤头那般大了。
上周回家,第一茬坐果的西瓜,圆滚、碧绿,离西瓜不远的叶梗上系着同花色的毛线,刘义说,每个瓜有十来斤重。
并不是所有西瓜都像皮球似的滚圆,也有歪瓜裂枣,吃起来并不影响口感。但市场上,西瓜卖相很重要。刘义雇的工人,每天挨个瓜棚巡查,发现有歪嘴的、裂纹的,摘下来。同一根瓜秧上再坐果的瓜,就要留着了,算是二茬瓜。
母亲喂了6只鸡3只鸭,从春天开始吃刘义摘下的西瓜,下蛋分外勤。
刘义今年种的西瓜与去年的品种不一样,去年的西瓜偏小,瓜贩子嫌弃,今年的西瓜个头偏大,成熟期长,要42天。比人家的西瓜,晚上市十来天。刘义媳妇为此没少埋怨他,干活累了,就发誓明年再也不种瓜了,太累人。
端午节前,刘义的西瓜上市,赶上好行情。湖北来的大客户,冒雨摘了两车瓜。刘义两口子忙前忙后,浑身的泥水、雨水。好在,投入的成本,一次就拿回来了。
刘义媳妇抹着脸上的雨水,笑。还让刘义早做打算,联系明年种瓜的地。
西瓜的文章8:半个西瓜
文/史国忠
瓜真好,红红的瓤,又沙又甜!可大家吃着西瓜,甜在嘴里,悲在心里,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任由它滚落在红红的瓜瓤上。
这是岳父生前留下的半个西瓜,是给周末回娘家的女儿们留的。岳父是四月初六(5月23日)的晚上走的。白天还好好的,去永年转了一圈,吃过晚饭还到街上遛了个弯儿。可晚上10点钟左右,心脏病突然发作,经抢救无效驾鹤西去。当时二姐、五姐和爱人都在邢台,接到岳父病重的电话后,立即打车赶回老家,可赶到医院时,老人家已与世长辞,三人看到这一幕,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都愣了,傻了!这一天是周六。
照例,周日总有子女们看望他们。子女们平日忙,只有在周末才有时间在娘家聚一聚,尤其是爱人,基本上是每周都去。岳父见瓜好,又沙又甜的,就给岳母说:留着闺女来再吃吧。这瓜,与其说是给孩子们留的,倒不如说是给爱人留的。
岳父母育有一子六女,爱人排行老七,家里人都喊她小七。爱人是岳父母的老疙瘩,是他们的心头肉。
每到周末,岳父母都会准备上好吃的,等着闺女来。岳母等不及,总是站在巷子口向村口望着,岳父则会骑着三轮车在村口等候。岳母常对爱人说:闺女在娘家是孩子,到了婆家就成大人了,上有老,下有小,有啥好东西哪能轮得上你们吃啊?到了娘家,恁爹总是想让恁放开了吃,想吃啥吃啥。平时不做饭的岳父,这时也总会亲自动手,做两个拿手好菜。爱人平时听了这话,总是嬉皮笑脸。岳父去世后,岳母再说这话,子女后辈听后全已泣不成声。
初次见到岳父,那是2002年11月的一天,当时我和爱人刚刚经人介绍认识。岳父慈眉善目,中等身材,穿着朴素,最显着的特征是头戴一顶白头巾。白头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冀中南地区农民常见的装扮,在当时却已十分少见,因此印象非常深刻。
岳父是一名老党员,当过村支书,又当了多年的乡铁工厂厂长。当时已退居二线,在厂子里管点儿闲事。
岳父人实在,选女婿也看重这方面。他一不看钱,二不看权。他着重看两点:一是看家长,家长要理性,也就是家风要正;二是看本人,本人要实在,也就是人品要好。因此,老人家的六个闺女嫁出去,都是夫妻恩爱,婆媳融洽,家庭和睦。
岳父练就一手好毛笔字。爱人说,她小时候,一到年底,家里忙着包饺子,他却忙着写对联,爱人就帮忙晾对联。当时全村的对联基本都是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不过,到了21世纪,手写春联退出历史舞台,我便未能亲眼目睹他老人家的书法风采。
岳父退休后闲不住,村里的红白喜事常常请他去管,兄弟分家、父子矛盾也常常请他出面解决。因为大家知道,岳父这人做事缜密、处事公道,考虑事情也总是设身处地,这也因此给他留了个好名声。
在岳父的葬礼上,很多三里五乡的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大家都谈着他的事迹、他的好,说的人热泪盈眶,听的人潸然泪下。
烧完头七纸,岳母从冰箱里取出岳父他老人家留下的半个西瓜,切成小块,可谁也舍不得吃,岳母说:“吃吧,这是恁爹的心意,吃了恁爹他就高兴了。”大家两眼模糊,双手捧着,看着这红红的瓜瓤,沙甜的瓜瓤,小口咬着,小口嚼着,连一滴汁液也舍不得咽下。就这么一小块瓜,大家恨不得吃上一年,两年,就这么一直吃下去。
父爱如山!吃的是瓜,品的却是一份如山的父爱!
西瓜的文章9:品西瓜
文/张昕宇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水果,有的喜欢酸酸甜甜的葡萄,有的喜欢香甜可口的苹果,还有的喜欢甜甜的桃子……而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西瓜。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它的形状是圆形的,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皮球。颜色是深绿色和青绿色相间的,摸起来,感觉凉凉的,很舒服。把西瓜切开来一看,里面有红红的果肉,还有一些黑色的西瓜子。拿起一块西瓜闻一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顿时,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吃上一口,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西瓜不仅好吃,药用价值也不小。西瓜能解暑,有人中暑的话,除了将病人转移到阴凉的地方,给病人喂一块西瓜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西瓜皮晒干后,磨成粉末,可以治头晕头痛,效果比头痛药好多了。
我爱吃西瓜,西瓜是我们在夏天最好的朋友。
西瓜的文章10:提刀宰西瓜
文/张金刚
苦夏之“苦”,没有几块儿西瓜是排遣不了的——如果还排遣不了,那就再来几块儿,直至那红艳艳的瓜瓤、甜爽爽的汁液将扰心的汗津津、黏糊糊暂时驱散,撑得人肚皮滚圆,被撂倒在沙发里,乐享凉意悠然。
西瓜是夏天的标配。没了西瓜,夏天就没了灵魂;且只有在夏天,西瓜才有真正的西瓜味儿,才有吃瓜的爽快与乐趣。
漫画家老树曾作打油诗一首“天气着实真热,提刀宰一西瓜。吃个淋漓痛快,胜过总是看花”,以此描述吃瓜之畅快。刀不是拿的,是“提”;瓜不是切的,是“宰”。那侠气、霸气表象之下的美气、爽气尽显无遗,却也道出了西瓜“挨宰”的宿命。佩服老树这遣词造句,所以我也就俏皮地引用了:“来吧,提刀宰西瓜!”说完,后背似乎已丝丝发凉。
话说,这待宰的西瓜能滚上寻常人家的案板,也是不易。它能与我们相见,怕已是历经了几千年的辗转、繁衍:不知哪一代的西瓜种子从非洲沙漠被携带至欧洲、西域等地开枝散叶;又不知哪代的种子经陆上或海上,传入我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步步成为国人夏日清热消暑的瓜果之王。当然,那些精心培育的黑皮、黄瓤、无籽等西瓜新品种,与我们的缘分更是不浅呢。
西瓜绝对是夏日的温度计,买的人越多,证明这天的温度高。三伏天里,我家必常备西瓜。这不,路过胡同口儿,但见数人正在暑气蒸腾中挑瓜。我也凑前,想抱一个回家,准备晚饭后“提刀宰西瓜”!
挑瓜时,更要慎重了,这是自己和某个西瓜的缘分呢!于是,一看,形圆、蒂绿、纹显,高颜值;二摸,光滑、圆润、细腻,好手感;三敲,“嘭嘭”、沉稳、微振,有内涵。初判,当是好瓜。信心不足,还是愿意听卖家笃定的自夸:“保证又沙又甜,不沙不甜不要钱!”见我仍狐疑,卖家提刀在瓜面割个小三角口,刀尖扎下,拽出沙酥、红艳的瓜条,送到我面前,让我看一眼尝一口,再塞回去;于是,卖家边将瓜装袋递给我,边自得地说:“咱的瓜,您就吃去吧。”我也很高兴,买到一好瓜。
如此好瓜,草草“宰”了,似乎有些草率,还是需要饶有仪式感地鼓捣一番。
若是以前在农村,我愿将瓜搁进地窖,放上一天半天的,自然降温至冷凉清爽——可往往暑热难耐,自是等不及的,便将瓜连袋用绳系住,送入井中,冰镇个把小时,取出后也凉丝丝的了。但是在城里,许多人只能借助冰箱了,可我总感觉那冰冰的感觉有些煞人,不甚喜欢。我干脆打了桶凉水,将瓜泡进去。
冰镇的当儿,需要清洗一下刀。记忆中,忙碌的母亲常会随手提起菜刀宰瓜。结果,瓜块儿难看不说,甘甜中还掺杂了葱姜蒜的味道,甚至会吃到油腻的猪油,真是大煞风景。故而,我要备好一把水果刀,流水冲洗,自然晾干,以保证切出的瓜块儿原汁原味、不串味儿。
瓜再好,一个人吃,也只是吃了个寂寞。或许,西瓜生就一种“乐于分享”的美德,不然长那么大个儿干吗?我虽不爱做“按人头分瓜”的算术题,但却愿招呼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我提刀宰瓜,家人围坐,观瞧,分食,其乐融融;再或者,分给邻居一盘儿,小小瓜块儿为媒,收获邻里和睦融洽,不也很甜吗?
瓜已凉,刀已备,人已齐,提刀宰瓜。我自认刀法不够精湛,花式更不会,只会刀起刀落,“咔”一声“腰斩”,再“沙沙”地“切片”,可我这强迫症,定会在“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的环节中尽量做到均等,再规整地码在几个漂亮的盘中,令美食与美器相映成趣。看着大家一片接一片大快朵颐、吞汁吐籽,周遭瓜香四溢、笑声飞扬,我也吃得格外舒爽。家庭聚会这样,朋友聚会也是这样,我非常乐意当这宰瓜的“暖男屠夫”。
吃着吃着,兴致来了,花纹、绿皮、白边、红瓤、黑籽,色彩明快的西瓜瓣儿化身道具,随手拍起来。或捧在脸边,做可爱状;或嘴唇轻触,做娇羞状;或啃出月牙,做俏皮状;或举过头顶,做阳光状;或瓜置一旁,做优雅状;或大口狂嚼,做吃货状……不管作何情态,借这清凉的西瓜尽情快乐,就让快乐加倍了。于是,这甜甜的夏日定格为永恒,甜了岁月,甜了回忆。
我吃西瓜时,常常一口口认真吃到白边,细细品味炎炎夏日里那“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的凉意,体会那“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的妙处。
西瓜的文章11:买个裂西瓜
文/王亚宁
那两天气温升高,天气闷热,下午看了一会儿书,忽然觉得口干舌燥,便走出去想买个西瓜解解暑。
正是西瓜热卖的季节,许多瓜农涌进城里,大大小小的车一字排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好不热闹。
我走到一个骑三轮车的农妇面前,见瓜像是刚从地里摘的,碧绿莹润,很新鲜。在她车子旁边的地上,铺着一块布,还放着七八个裂的西瓜。有的瓜裂开一条小缝,还有的竟然裂了好几条,红色的瓜瓤清晰可见。
我一边挑着车上的瓜一边问价。她说车上好的西瓜1元1斤,裂了的2元3斤。她带了讨好的笑说:“挑地下一个吧,算账的时候再给你便宜点儿。”我摇头说都裂了那怎么吃,她赶忙解释:“今天进城装得多摔了,当下吃没事,都新鲜着呢。”我还是摇头,说你给称一个好的吧。“行,行。”看得出她有点失落,但马上又热情地给我挑起来。
刚称好,看见老公单位的小李走过来,他也想买两个西瓜。我指着车上的瓜说买吧,还不错。小李刚要挑,忽然眼光盯着地下的裂瓜,蹲下去挑。我暗笑,这家伙不会想图便宜吧,再说好的也不贵呀。
见有人想买裂西瓜,农妇的眼睛立刻来了神采,忙着报价钱。我劝小李:“要好的吧,才差几个钱,天这么热,裂的一会儿就酸了。”小李憨憨地朝我笑笑,不好意思地说:“就要两个裂的吧。”卖瓜的农妇欢喜地忙把瓜擦擦,给称了两个。
回来的路上,我说小李:“看你也不是小气的人啊,至于省那两个钱嘛。”
小李长出了一口气说:“嫂子你不知道,我家原来就种过西瓜。爸妈除了粮食,一年就指着这一茬西瓜卖几个钱。要是赶上好行市还行,如果不值钱的话,愁都要愁死了。西瓜怕碰怕摔,裂了损失就大了。今天我刚买的这瓜,如果卖不出去,今晚酸了就得扔。一个瓜才挣多少钱呀,我就是帮她减少点损失,看见她想起我父母的不容易来。再说这裂的瓜回去榨汁喝,和好的一样,嘿嘿。”
我恍然大悟,想不到憨憨的小李竟有如此心思,这让我很感动,也有点儿惭愧。
西瓜的文章12:西瓜大叔
文/曹润华
在我奶奶家的后面是金陵新村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常年有着一个卖水果的摊位,店主是一位中年男士。由于我和奶奶经常在他那里买东西,我们渐渐地成了朋友。
这位叔叔一年四季靠卖水果维持生活。因为我经常在夏天的时候在他那里买西瓜,所以亲切地称他为“西瓜大叔”。“西瓜大叔”的个子不高,憨厚的“国”字脸上长着一对浓浓的眉毛,一双总是笑眯眯的眼睛下面一只高高的鼻子,使人见了总愿意在他那里买东西。
还记得那是我九岁时的夏天,那时我正上三年级,作业量不大,所以每天放学后,就可以和奶奶去市场逛逛。一天,我下午放学后,奶奶让我去市场找她。我和奶奶便在市场开始买东西。奶奶说:“把你的书包放到卖西瓜的那里吧,要不然背着太沉了!”于是我便把书包放到了卖西瓜的叔叔那里,叔叔很乐意地收下了。奶奶又说:“过一会儿咱们买完东西回家的时候记得把书包背回家!”我答应了之后,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夜幕渐渐笼罩了大地,我和奶奶一人手提一大袋东西满心欢喜地回家了。到了家里奶奶说:“是不是忘了什么事啊?”“哎呀!”我一拍脑门叫道:“没有拿书包啊!没有书包,可怎么写作业呀!”奶奶说:“真是的,你把这事忘了,我也把这事忘了。”看来,只好我自己去取了。不过我担心他已经走了,都快9点了。于是,我连忙换了鞋,奔下楼去。
我走到市场口,看见里面黑漆漆的,一点灯光都没有,我鼓起勇气向前走去,拐过一个弯,突然看见一盏明亮的灯,灯下“西瓜大叔”正向我这个方向眺望,我连忙跑过去,“西瓜大叔”把书包给我,我问:“叔叔,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等我呀?”“我知道你有作业,没有书包你完不成作业,会让老师批评的!”叔叔说。顿时,我感到有一股暖流涌上心田……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我想: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多一些像“西瓜大叔”这样的人,那该多好啊!
西瓜的文章13:西瓜
文/胡竹峰
天气一天天热得狠了,早晚也不见凉。正午时分,烈日高悬,小区的绿化带或者街头的梧桐树上三五只鸣蝉叫个不休,在人听来,真有十分燥意。西瓜大范围上市了,以前大抵是平板车,现在则变成拖拉机或者农用车了,装得满满的,在外人看来,可谓中原很有特色的街景。
夏日炎炎,抱一个西瓜胡吃海喝,是很有趣味的,如果躲在树荫处,简直有些诗意了。
我在江南很少吃西瓜。江南有东瓜,江南有南瓜,江南有北瓜,江南无西瓜。不是说江南没有西瓜,而是江南的西瓜品质不高,口味寡。江南沙地少,雨水多,空气太潮,西瓜也就不甜,即便偶尔遇见一个甜的,三口两口下肚,水汽却又突然袭来,甘之如饴的甜丝丝变成吞吐不得的水汪汪一团,味道大打折扣。
在江南吃西瓜,无非是种情怀。记得小时候,夏天热,父母偶尔会从村口小店抱回两只西瓜,回来后,那瓜也不慌吃,照例要装进尼龙袋或者用网兜套住,沉到古井里,用井水冰镇一下午,晚饭后全家人坐而分食。现在偶一回忆,我还记得这样的场景: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平坦的稻场,乘凉的人们睡在竹床上,或仰着,或趴着,或侧着,顽皮的小孩翘起双脚临空挥动,数不清的萤火虫星星点点闪着光亮。老妪摇着轱辘,从井深处拽起西瓜,放在椅子上,用菜刀打了开来。刀锋过时,隐隐有布匹撕裂之声,绯红色的瓜汁流在椅面上,顽童嘴馋,以手指轻濡,吮指而食。老妪嗔骂道:“你这个好吃鬼。”接着反手一刀,切下一大片瓜递了过去。那顽童是我,老妪是祖母。
前几天去郊区朋友家,他老岳父也把西瓜沉到井底,不禁让我想起童年往事。现在祖母已故去好几年,夏天再也不能切瓜给我吃了,我经常想起和祖母的过去。
祖母喜欢吃西瓜,十来斤重的能吃掉半个。
一个大西瓜,三个好朋友,在漫天星斗下静坐,不必把酒也能闲话,不需喝茶也有情味。我时常想,西瓜是真正的怡红快绿。怡红是瓜瓤,瓜瓤入嘴,心旷神怡;快绿是瓜皮,瓜皮入眼,快意无限。瓜皮的绿,像翡翠,也像碧玉,但没有翡翠和碧玉的高贵。朴素,更多的是朴素,绿原本是朴素的,绿色食品原本是朴素的,只是在科技时代,才成稀罕。
在谬论横行的岁月,真理是高贵的;在无知蔓延的岁月,常识是高贵的;在大棚瓜菜繁衍不绝的岁月,绿色食品是高贵的。
永井荷风先生不喜欢吃西瓜,有年夏天,朋友从邮局寄来个大西瓜,他不知道怎么对付,口占一首俳句道:如此大西瓜,一人难吃下。
西瓜的文章14:黑美人
文/王月寸
刘庄的“黑美人”西瓜有名的好吃,每年堂妹芳都要送我。吃惯了那儿的西瓜,再吃别的总是吃不上口。
“芳,今年这边有卖你们那的西瓜了,吃着挺好吃的,别再大老远给我送了。”我在电话中说。
“姐,你早说啊,我都到你小区口了,你下来接我一下,门卫不让进。”芳在电话那头说。
我赶紧下楼来到小区门口,果然看到芳站在树下,车停在旁边。
“你啊!说你什么好。”我说。
“那就别说了,一会陪我买衣服去,黑美人。“芳笑着说。
“黑美人”是芳给我起的,一是我特爱吃这个品种的西瓜,二是我皮肤偏黑。每次芳总拿这个开玩笑。
我指着不远的地方:“你看,那就是你们刘庄卖西瓜的。”
芳顺着我指的方向仔细一看,气愤地说道:“黑心的张胖子冒充我们那的西瓜害人。”
“冒充的,你没看错吧?”我吃惊地问。
“他是我们邻村的,还和我婆家沾点亲戚,不会错的。你在电话里一说我就不信,我们村的“黑美人”,不用去外边卖,就被人抢完了,还用跑这么远来卖。”芳说。
“我吃着跟你们那的一样啊!”我说。
“都是一个品种,谁也吃不出来。只是他们的地被化工厂污染了,种的西瓜没人敢吃,附近的人都知道,这几年他们村得癌症的人最多。”芳说。
“这人心怎么这么黑啊!”我气愤地说。
“其实也不全怪他们,要怪就怪那些为了挣钱在张庄建化工厂的人,那些人心才最黑,对了就是那个辉煌化工厂!”芳恨恨地说。
芳不知道,辉煌化工厂的老板,其中就有我一个,只是我是暗股……
西瓜的文章15:瓜棚记事
文/付小方
乡下的父亲爱种瓜,如西瓜、甜瓜、小白瓜等。这一片瓜果离小镇很近,每当瓜果成熟时节,就有镇上的人过来偷。父亲只好在瓜果地旁搭建一个瓜棚,日夜看守。
我家的瓜棚是由父亲和大伯一起搭成的,我们两家的地紧挨着。父亲和大伯找来或粗或细的闲置木头,错落地将其搭成与地面成三角形的模样,用粗麻绳紧紧捆绑好,外围和顶部用玉米秸秆和杂草遮住,一个简易拙朴的瓜棚就这样搭成了。再往里放一张旧床,往床上铺个旧席子,放上枕头、旧毛毯,瓜棚就成了一个野外的家。
我觉得瓜棚有一种出尘的闲逸、洒脱的野趣,住在里面孤独又浪漫,所以每次父母安排孩子们去瓜棚看守瓜果,我总是抢着要去。我喜欢躺在瓜棚下,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听雨打在瓜棚上,发出清亮、悠远的声音来,趴在床尾看雨中的田野,雾蒙蒙、雨茫茫一片,恍如仙境。瓜棚是常漏雨的,漏进来的雨打湿了席子和床,需要不停地移动床的位置,但这丝毫不让我厌烦。
附近的瓜棚都是本家的叔伯、爷爷家的,他们经常互相走动,吸烟、聊天。年老的本家叔伯、爷爷爱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他们讲仁义,说世道,聊人间百态。“不知道黑暗,你就不明白光明,不懂得丑恶,你也就体会不到真正的美好。”“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好与坏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一切凭良心走。”……这些话都是从我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叔叔或爷爷嘴里说出来的,他们的智慧一直是我成长路上的一盏灯。
许多年过去了,那片瓜地早已被修成了路,瓜棚也随之绝迹,但在我的记忆深处,一直有个瓜棚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瓜棚上是湛蓝的天,瓜棚下是淳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