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的散文

请欣赏杨柳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杨柳的散文1:三月,杨柳风

文/九絮扬

当我目送你远去,却念着初逢,今夜我将拥你入梦;当你在我怀中,却不见得你我别后还会重逢,今生你将拥我在风中云中雨中,愿一切只是初逢。三月,杨柳风,像尽你我之间的种种,你是秋殇后的自在枫叶,我则是春逝时的一夜桃花雨,风走叶舞,桃花落,闲池阁,一夜雨纷纷,偏偏相遇在黑夜的海上,视线交汇成一座灯塔,而后不能自已地牵引你走向我,我走向你,走向难以把握的命运航程,是神的指引吧?

这尘世一如既往地编织着她纯真的假面与复杂的单调色彩,当我仰望天空,试图寻回一个天蓝的梦,你却笑着说那是你最爱的眼神,天蓝是不是过于忧郁呢?你为何偏爱这单调的旋律?不如我们跳舞吧,将你的长发在我的心河游离,将我的背影融入你的岁月轮回。你,累了吗?不如我们就栖息在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相依相偎,朝朝暮暮,我相信,如能相知,定会相随。

我们总是喜欢谈起年老时的模样,究竟是你搀扶着我还是我跟随着你?但似乎青春尚未凋零散尽,你看那春花方艳,丝雨正舞,杨柳依依,絮飞入梦,满城飘起杨柳风,她们还在纪念你我的初逢。你等我很久了么?如是我闻,等待比仰慕还苦,当我流泪,你应微笑;当你流泪,我愿沉默——我想那时你我已懂得珍惜。

三月了,咋暖还凉,春寒加剧,夜吟仍觉寒,你可见我整夜辗转反侧无心睡眠,不是怕风雨转向,而是怕情路坎坷,迷离烟雨路。我本不屑前途荆棘密布,此刻却心一颤:我怕我再没勇气独身走天涯。

你笑了,我却记起你的泪来,那晶莹的露珠还在我的晨昏里泛起虹影,刚刚还是清晨,不觉已是黄昏,黄昏近晚霞,顿觉晚霞太过逊色于那虹影,试问君:独行可有牵挂?不觉间,林花已谢了春红,太匆匆,有你在身旁,时间总是走得太快,太快,却又不能一夜白头,于是我的天空时常下起雨来,梅子黄时雨,萧萧风吹雨,一夜涨春池溢秋池。

你问我的名是为谁?九月飞絮是昨天不堪回首的恋歌,满城萧瑟是那一季令人心醉的主题,直到遇见你,这柳絮扰我心——你看那杨柳依依絮纷纷,飘扬在晨晨昏昏,可否给它一个名分:朝朝暮暮,一生一世,九月,柳絮,飘扬……

当我回首,你不应远走;当你远走,我不该再回首。君问归期未有期,只因你我从不会分离,你在我的心上,我在你的眼中……

杨柳的散文2:朔风杨柳话人生

文/汪保生

有人把梅花绽放喻为是早春时节,也有人说迎春花是最早吹响春的号角,而我却认为杨柳是早春的报喜鸟。冬末之际,杨柳还在身披银白色的霜衣时就开始挣扎着试图脱下褐色的苞衣,一副蓄势已久的姿态终于露出了鹅黄的芯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感怀之情,或与往事、或与童年、或与故乡。我曾感怀贺知章的《咏柳》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绿叶谁栽成?二月春风似剪刀。”青青柳丝装扮了乍暖还寒的二月天。还有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曾陪伴我度过少年读书时光。

关于春风和杨柳,都是以赞美的姿态出现在古今诗文里,杨柳是树木之中最通情的木本植物。蒲松龄在聊斋中就把柳树成精的故事描述得淋漓尽致。“柳暗花明”一词却又让杨柳黯然失色,而逊于桃李杏春风。然而,你没想到的是秋风萧瑟的时节,那些争奇斗艳于一时的花草树木早已枝残叶缺,黄叶纷飞,而垂柳依然青葱屹立于河边、水塘边,就连苍松都不得不肃然起敬于山崖,所以,古往今来得到众多文人贤士着文歌之咏之。

当一缕霞光从垂柳的缝隙中穿越而过,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水面中倒映着杨柳袅袅娜娜,风姿绰约的身影,这种美景能震颤人的灵魂。

杨柳,如同飘逸多情的精灵。由此,让我想到了动物,动物之中的庞然大物应该属恐龙,恐龙的威猛庞大不是大象、猛虎所能企及的,但自然界气候温差的变化,就使得不耐寒冷的恐龙销声匿迹了,大象也只能在赤道地带游荡。唯适应性强的猛虎能够在冰天雪地的森林和暑气笼罩的沙漠中出没,猛虎之所以能成为兽中之王,应与它的适应本领不无关联吧?垂柳之所以能够早发春华而晚点秋景,除了因其有坚实的主干和庞大的根系,还有它顽强生存的力量,才铸就了它垂青的风景。看那枝条柔软飘摆,飞舞翩翩,这就使无情的朔风在横扫纷飞黄叶之后,只得耐心等待垂柳的落叶了。

从杨柳的精神又让人想到了吃熟食的高级动物——人类,有的人重小利而忘大义,其虽然得到小利于当时,而肯定会失大义于终身。这正是某些人的糊涂账,有的人重大义而不拘小节。犹如垂柳其坚实的主干决不会因疾风劲吹而摇摆不定,而它却不拘小节,柔软的枝条却任尖刻的冷风所摇曳。

垂柳的性情令人敬重。为什么古人会有“水性杨花”之说?为什么俗人会有“采花盗柳”之论?杨柳为水性,木材浸在水中几十年而木质更好、更坚实耐用。早年乡村挖掘的水井,都是以柳木打造框架,在井底用以做几十乃至几百层砌石块的基架,这是任何木材不能替代的。虽如此,柳树却还是不能正诸多的邪说之名,多少总有些令人遗憾吧。

杨柳的散文3:杨柳村灯会

文/马浩

江宁湖熟的杨柳村,因古建筑群九十九间半而闻名,乃国家级的重点文保单位。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让杨柳村稳稳扎在时光的深处,而杨柳村灯会,可以说是这棵古老的杨柳新发的一枝,一元复始,杨柳村因而充满勃勃的生机。

杨柳村灯会,早在纸媒、网媒、自媒体上,有所耳闻,百闻不如一见,有心想去零距离感受,一直没有成行。最近,机会终于关注到了我,也算我跟杨柳村灯会有缘。

亲临杨柳村灯会现场,太阳尚在西天的地平线上顽皮地跳皮筋。是日,风似乎从冰窖中偷偷溜出来,到灯会上凑趣的,或者说是故意来消减游人的热情的,显然,它小觑了游客的热情。步入灯会的大门,我忽然发觉,白天观灯,也别有一番意趣。

杨柳村灯会,一条水泥路贯穿,灯展两侧,全长六里余,一路起伏蜿蜒,站在高点,俯视整个杨柳村,灯展就像一道柳叶弯眉,整个村庄便是水汪汪的大眼睛,而九十九间半无疑便是眼眸的瞳孔。借着灯街缓步前行,目光越过灯展,汪汪水塘,如花散落在大地上,挖土成池,堆土成丘,丘如山峦,一平如砥的土地便有了波动,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为旅游的景点,理所当然地要拒绝平铺直叙。

这些,都是灯亮起时所无法感受到的,也算是意外收获。

灯会五点半开始,那天,不知因何一直到六点也没开灯。我对灯会是有所预期的,我大致地想象着它该是何等的景象,我的心里所参照的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事实的情况是,实景远远比辛弃疾的词更美。此一时,彼一时也。宋人虽文艺范十足,毕竟受历史的局限,稼轩时代的灯,大约用的是油灯吧,至于什么油,不想多索解。民间有首古老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当时,我唱这首童谣时,曾有疑问,煤油老鼠能喝吗?可见,童谣的发端,油灯里的油是可以食用的,至少老鼠喜欢喝。油灯的光无论如何都不会明亮到那里去,灯光的彩效要用外物来弥补,比如用五色的彩纸。时光照到了2017年初春,一切都改变了,电光技术,大诗人辛弃疾无论发挥他如何的想象力,怕是也无法想象到的。

天渐渐地暗淡了下来,灯光姗姗来迟,虽然尚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味,这亦足够抚慰游人焦渴的心了,大家似乎是异口同声地嚷了起来,欢呼雀跃。其实,天已经黑透,四周是沉沉的浓夜,稠密的黑,灯光若如一条河流,所到之处,流光溢彩,河流蜿蜒曲折,灯光俯仰低回,谁持彩练当空舞,人行在灯光的河流中,如悬浮在半空,似误入了璀璨的银河,灯与光,光与影,在这条六里长的灯光河流水里,上演一出出童话般的幻境,一幅幅民俗的情景。青花瓶,色如天青,瓶谐音平,寓意着平平安安;巨型的葫芦,莹莹的翠,葫芦寓意着福禄……每一处灯景,无不让我流连,回味良久。

杨柳村灯会之美,为别处所无——人们行走在杨柳村的眼眉上。提起笔,灯会的情景、感受拥挤着文字,让我把心底的这份美好描绘下来,可感受实难状,且留白,给想象。

杨柳的散文4:五月的风,五月的雨

文/哲玛丽

五月的风,早已少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寒意,多了些许缠绵随意。五月的雨,已经像成熟的青年般自由不羁。想下就下,想停就停,高兴下多大就下多大,喜欢下多久就下多久。没有先兆,没有预期,一切,却又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行走在风雨中,心中,也似这天气般谴卷慵懒。一丝丝不知名的烦恼忧郁,一点点的感伤,留恋,以及,那不可遏制的美好往昔,都如一条条小虫子似的蠢蠢欲动。

都说老天弄人,天若有情天亦老。在那个声色飘摇的五月,在那个小鹿撞怀的相遇后,我的心,已被你填满,再也没有一丝缝隙。一双水灵的大眼,除了你,我再也看不见其他的美景。你就是天,你就是地,你就是我生命中那独一无二的唯一。一想到你,心,就莫名地激动。有时,竟傻傻地笑出声来。睁开眼,连天空都变成你的颜色,空气中,流动着你的气息。夜晚梦中,全是你。星星月亮,都是你派来守护我的天使。我沉醉在幻想的世界里,一醉不起。

其实,每一个陷入情网中的人,都会身不由己,情非得已。情到深处,你侬我侬,就连争执也显得甜蜜,孩子气。每一天,世界都是新鲜的,充满激情的,让人无限爱恋的。就算喝着白开水,那也是一百度的热情,满心的甜蜜。可怎奈丰满的理想竟然经不起骨感的现实的侵袭,不经意间,那美丽的肥皂泡破灭了,幻化成无数个七彩的小泡泡,随风而逝,随雨而落。雨打芭蕉,声声似敲在心尖,疼痛不已。无数个艰难煎熬的黑夜,无数个夏日那长长的午后,辗转反侧,心碎低迷,不能自已。明知道一切已似水东流,永不声息,可,总是放不下,那,与欲说还休的你。逃不出,自己亲手编织的网。一次次,似春蚕般蜕变,一次次,如蜜蜂采蜜时壮丽。

仰头望天,青色烟雨如往昔,心中,你的模样依旧清晰,只是,内心早已不再有涟漪。犹如歌中所唱,就当他是个老朋友。只是,不明白,想不通,那个,口口声声说要和我一生一世永不分离,那个,曾经在风中说要长相守永相依,那个,习惯在雨中,对我喃喃细语,说要照顾我直到来世,那个,曾经和我山盟海誓,那个,曾经对我呵护备至的那个他,怎么,竟能一转身,潇洒离去。独留我,迷失了自己,却还要,踉跄地去收拾着这满地的狼藉。

曾经的天长地久,终不及现实的无情无义。蓦然回首,心中早已明了,繁华,已经谢幕。仿佛一夜之间,世界也改变了模样。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光泽,毫无生机。就连,那最爱的歌曲,听上去,也竟然变得陌生,嘲讽。微雨中,有燕双飞,落花旁,我自独立。是谁多事种了这株芭蕉,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风,还在缠绵地吹着,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纷纷扬扬的心事,似风似雾,似露似雨。

杨柳的散文5:初春,杨柳

文/董雨诺

风吹了,云淡了。

初春,大地解冻,万物复苏,杨柳也抽出了新的枝丫,淡淡的绿色,给人以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情绪。含苞待放的玉兰,淡绿的小草,本该美丽清新的一切在我眼中都黯然失色。本该欣喜春天的来到,心中却总有一种苦闷和惆怅。

闲来无事,思考人生。

坐在窗前,望着街景,阴郁的天,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压抑,不知从何时起,我的春天不再快乐。

窗外,杨柳青青,已不再是枯木,它们也早已过了瑟瑟寒冬的时节,初春的时候,他们可曾喜悦?但我深知,他们的喜悦是多么短。现在的奋力生长,可最终还是逃不过秋至叶枯。

也许这就是我的那一抹惆怅吧。

慢慢渡步到楼下,一阵清风吹来,春天的风已是暖的,但始终,我的心是冷的。春风送来的是杨柳叶的清香。暖暖的风吹醒了我,也吹走了我心中的苦闷,惆怅。我忽然想到,杨柳的不朽轮回,不就是希望在春天寻找自己的价值吗?为的就是在春天中散去那一抹淡淡的清香。

经历了一冬的寒冷,也许他们早就在期盼温暖的初春。明知在秋天后会有秋霜满枝,明知会有枯叶满天,却仍然是义无反顾。

春天是个开始,也是个结束。初春过后,他们的清香能够溢满大地,绵绵长存。这就是杨柳生命的意义。

不知何时,心中竟觉暖意融融,心中了然。

我好像看到了繁花似锦的春天,而这春天中有你,我的落英缤纷中也有你。

初春过后,花儿终将会开放,自己的努力也终会生根发芽。他日,定能香远益清。

立春,既是一个转折,又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标志。是的,既是转折,为什么不让这个过程做到充实无憾呢?

杨柳的散文6:美在春风里

文/周久云

不经意间,水塘边的杨柳已经爆出了些许嫩芽,虽然扑面的晨风寒意犹存,但这些微微泛着绿意的柳芽儿还是让我觉得,春天来了。

杨柳是去年春天栽下的,一年下来,已长得风姿绰约,煞是好看。水塘也是那个时候整治好的,清除了杂草,挖走了淤泥,沿岸砌了硬坡,修了护栏,靠近村边的一方还浇筑了平坦的水泥路,修建了齐整的石埠。石埠是因村里女人们的要求修建的,女人们有下塘堰淘米洗菜、浣洗衣物的习惯。埠头离我家很近,站在二楼的阳台,能看清女人们的脸庞,听到她们说笑的声音。每天天一亮,村姑村嫂、婶子大妈们就提着竹篮、拎着水桶、端着脸盆,络绎不绝地来到埠头,或淘米,或洗菜,或浣衣,或清洁锅碗瓢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把无数欢声笑语尽情地撒在了青青水塘里。

水塘也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记得一到夏天,小伙伴们就三五成群地来到塘边,跳进水里,嬉戏、玩耍,一闹就是半晌。那时,水塘里没有杂草,没有淤泥,水也总是那么清澈,那么清凉,喝到嘴里,总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在那些没有电扇和空调的炎炎夏季,白天,我们把自己浸泡在水塘里,消暑又过瘾。晚上,大人、孩子们也都会不约而同地到水塘边来纳凉,借着微风掠过水面扬起的阵阵凉意,打发闷热难耐的夜晚。

可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水塘渐渐变得与我们陌生起来。水面长满了茂盛的水花生,散落着数不清的大块、小块的杂物,时不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腐臭味,遇着顺风,一直弥散到家里,这时,我们连窗户都不敢打开。最懊恼的要数村里的女人们了,常常一手拎着沉甸甸的竹篮,一手提着硬邦邦的棒槌,村前村后到处寻找能够浣洗的地方,腿脚之苦,没有少受,怨愤之言,没有少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水塘成了郁结在人们心头的隐隐的痛。

好在水塘最终还是盼来了出头之日,迎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浩荡东风,破茧化蝶般华丽嬗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早又来散步啦!”

“是啊,塘边空气好着呢!”我应声而答。

说话的张姐是村里的保洁员,每天天一亮就准时骑着三轮车,带着扫帚、簸箕来到塘边清扫垃圾,然后沿着水泥路向村里打扫,张姐勤快、热情,和村里人处得很熟,大家都乐意跟她招呼,也打心眼里感激她、尊重她。

说话间,张姐的背影越去越远,在她身后:朝阳洒满水面,杨柳临水弄影,埠头,棒槌此起彼伏,女人谈笑风生,路边,小楼林立,树木葱茏……这一轴村居的画卷,晾在渐暖的春风里,愈发显得美丽。

杨柳的散文7:吹面不寒杨柳风

文/谢祺相

当然不是寒风突然改了脾性,而是风儿里有了杨柳的气息,于是便不会觉得刺骨的寒冷。杨柳比人类更能体会到春天的到来,它们的树干枝条已经不自禁地变换着模样,是那种初春的样子,有一点绿,有一点青,有着柔嫩的萌萌的样子,有着非常好看的蓬勃生机。

到了此时,再也不用担心春天一去不返了,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永远盘踞了,再也不用害怕那如刀子一般的西北风了。春风自然和煦,九转十八弯过后,总能找到渴望温暖的每一个人,总能照顾到乡村都市里的每一棵树,总能抚摸人们的每一寸肌肤,总能吹透树木的每一个毛孔。有趣的是,春风吹拂下,树木返青发芽,慢慢长出新的枝叶,像是穿上一件件崭新的衣裳,因而变得丰腴。而人们却在减衣,厚厚的棉衣渐渐变薄,然后一件件变少,直至到了温暖春天里的单衣薄裳,因而变得生动起来。这种人与树木截然相反的情景,是不是双方都在努力地相互融合呢?人渴望扑进大自然,大自然希望拥抱每个人,天人合一不再是理想,而是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真没想到春风如此能干,刚开始还有点为它担心呢!面对河面上的冰,春风努力又努力,终于吹破了冰壳,然后钻进去,从里到外各个击破。真是一物降一物,冬天里不可一世的坚冰就这样被春风瓦解,变成一个令人稍微有点心悸却又痛快淋漓的回忆。面对田野里的积雪,春风可以稍微省力些,每一棵麦苗都在假寐,它们麻痹着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冬天,等的就是这个时刻,它们与春风里应外合,很快就让田野绿得生机盎然。田野真是绿得不像话,绿得老农们咧开嘴,绿得孩子们像长了翅膀,绿得很多饱读诗书的人想变成麦子,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其实是无声的,它不会装腔作势狐假虎威,也不会搞煽情引诱涕泪俱下那一套,人们仿佛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又深知它已经真的到来。春风最不离不弃的伙伴是燕子,这些黑色的精灵从南到北不知飞越了几万里,还是那样精神,还能找到去年的家门。人们热爱春风中的家园,可跟燕子比起来,就有点狭隘了,太多故土难离的人,真应该学一学燕子的放眼天下,学一学它们闯南闯北不畏艰辛。当然,尽管春风无声,却能化雨,春雨沙沙落在地上,那声音好听极了,让人不由自主地舒缓,让心灵慢慢融化。我相信,春雨落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都会长出很多东西,例如理想,例如希望,例如爱情。

春风是春天的至宝,却能舍得放逐人间,真是令人叹服。我们闻着杨柳的气息,想着与春天有关的事情,生活就是走走停停,生活就得热热闹闹。疲倦了会在春风里入睡,尽管不愿醒,尽管还会醒,好在有场难得的春梦,不管是否留下痕迹,一切都会时来运转,一切都会笑逐颜开。

杨柳的散文8:清明话柳

文/张永生

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在我国古代,柳树一直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植物,人们在它身上寄寓了太多特别的含义。这在大量的古诗词中,得到了尤为集中的体现。诗经《小雅·采薇》中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借柳表达了年华流走韶光不再的人生感慨;“西浦唱骊歌,霸桥折杨柳”,流露出的则是主客分别依依不舍的挽留之情。

清明插柳作为一个习俗,自古以来深入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芳菲四月,正是柳枝抽条的时节,因此,一般在祭奠祖墓以后举行踏青活动时,不论男女老幼,都会把折来的嫩柳枝扎成圆圈或帽子戴在头上。而在古代,人们认为清明是一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而在佛教中,观世音又以柳枝蘸水普度众生,受此影响,人们把柳视为吉祥之物,所以就在清明时节纷纷插柳、戴柳以避邪。

除此之外,因“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离别时喜欢折柳相送,除了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还寓意亲朋远在他乡能如离枝的柳条般很快生根发芽,“折柳赠别”还蕴含着“春光常在”的美好祝愿。古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文学家权德舆有“新知折柳赠”之句,明代郭登有“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之诗。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就连听到《折杨柳》之曲时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是最好的明证。

如今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人们还是习惯于在清明这天,心怀一份虔诚和希望,折一枝柳插在房檐下,祈盼亲人朋友吉祥如意,生活如柳枝一样生机勃发。此情此景,总会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居住的时光。

“春林本自奇,杨柳最相宜”。柳,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春天美景中最好的点缀,它具有谦虚纯朴的美德,以及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柳的风情,值得我们怀想和体味。

杨柳的散文9:云水禅心

文/仲伟玉

迎春开放,杨柳发芽,春天来了,我们心的菩提,是否也随之驿动?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有一颗云水禅心?以红尘为道场,以寂寞为菩提,来修身养性呢?

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你具有怎样的云水禅心,就决定你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云水禅心,不是山中日月,也不是潺潺流水,而是对生活一颗朴实的心境。

留恋在书海中,经过阅读与吸收,在若干年后,知识就会打磨你,智慧就会磨炼你,而你就会拥有一颗书卷气的云水禅心。

留恋在山水间,被大自然所陶醉,山是你的朋友,水是你的恋人,在若干年后,你就会拥有一颗观山观水的美丽云水禅心。

人心如水,相逢似歌;浅浅相遇,淡薄相加。缘有因果,情有独钟。爱你的,自然会留下。不爱你的,纵使相留,也是枉然。爱的云水禅心会在你的心中,或者在她的心中飘荡。

爱是一片云,有时是圣洁的,有时是多彩的。飘飞的再远,始终都在有缘人的心中。

你是谁的生命过客,谁又在你的生命中驻足。如若前尘有缘,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点,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爱的云水禅心定会来摆渡有缘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往今来,多少爱恨情愁,多少红尘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化为灰烬,灰飞烟灭,只留下一个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至今流转。

春天,我只想一个人来到沈园,倾听一下陆游和唐婉千古柔肠的心跳,看一看那铭刻在石碑上、令人愁肠寸断的《钗头凤》。这个曾经给陆游和唐婉增添无限爱恋的沈园呀,在我目光触目的一刹那,我仿佛看到陆游和唐婉穿越时空向我走来,春如旧,人空瘦。而唯有这春天的沈园,花草依旧。

夏天,我只想一个人来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长廊,听一听缠绵悱恻的《梁祝》,看他们羽化成蝶的倩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相随,那就死后相随吧。但愿以死殉情的悲剧,不再上演。

秋天,我只想一个人捧读一本书,一杯茶,坐在老家藤织的椅子上煮字疗饥,斜阳照在身上,看满院硕果累累,闻秋菊的异香,沉沁在感人的诗集中。

冬天,我只想一个人围炉煮茶,品茗、赏雪,看雪花飞舞,大地一片苍茫,放飞思绪,真想来到“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孤舟簔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在时间的光影里度过流年,多少往事已成追忆。繁花不惊,是禅意;银碗盛雪,亦是禅意。

我很欣赏作家雪小禅说过的一句话:“我宁愿命如草,坚韧地活成自己的样子,在旷野中做那独特的风景,这一生,我都不要当玫瑰。”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禅意。这就是作家雪小禅的一颗云水禅心。

云水禅心,禅心如水,在时间的光影和流年中,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真正地拥有一颗朴实的云水禅心吧!

杨柳的散文10:杨柳媚

文/刘东华

民谚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是说杨柳能最早传达春天的讯息吧。

我住的小城外,便是条小河,环着小城转了一道弯,河湾里就植了两岸的杨柳。刚立春的时候我去看,柳树旁还堆积着残雪,我踏着雪伸手拉住柳树的枝条,细细的枝条却已经变软了,柳枝上排列着嫩嫩的芽,透着朦胧春意的,像刚刚苏醒的眼睛。

《诗经》言,杨柳依依。早春里还没有风抚杨柳的轻柔,这柳枝上一个个小小的芽孢,我觉得应该算是春天的一个媚眼吧,青涩的,而又调皮。

杨柳的媚,应该是不染俗尘的。

几年前的早春,出差路过济南,傍晚入住酒店,隔着一条马路,是着名的趵突泉公园。早春里,空气还是清寒的,一夜的细雨,听得窗外沙沙,早起,无意间推窗远眺,趵突泉内已是一簇簇如雾如烟的绿意了,因为园内有其它的树种,依旧光秃秃的枝桠,杨柳参差其间,如春来时一个婉转的回眸,更让人为之心动。

杨柳喜欢傍水而居,且身姿婀娜,更兼有出尘的妩媚。“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算是济南最具特色的美景。济南是泉城,丰富的地下水系,更适宜于杨柳生长。夏天的时候,我陪几位朋友再游趵突泉,朋友赏泉,亦赏柳,泉边的数株柳树,粗有数围,年龄当在几十年、上百年之久了吧,树干斑驳,而柳枝低垂,依旧是千条万条“绿丝绦”。朋友赞叹,这是老柳新姿。其实哪是新姿,媚,是杨柳骨子里就有的。

听济南的朋友说,趵突泉边的杨柳,不仅早春的时候发芽早,而且秋天的时候落叶迟。概是因为这里的地下泉水丰沛,还有地温偏高,直到深秋的时候,其他的草木凋零,这些柳仍然是青青郁郁的绿。

这才不几日的功夫,再到小城外的河边,那些杨柳也已经是袅袅复依依。趁着春暖,我牵着儿子的手到河边散步,早有少年男女靠着河岸边的石栏,依偎在杨柳丛中,不再欢迎别人的惊扰了。

想想,杨柳的媚,是应该演绎着一段少年的情窦。是吧,早春的杨柳,一个媚眼,便是刹那间的绽放,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人生好时节啊。

杨柳的散文11:拂堤杨柳醉春烟

文/刘绍义

有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倒以为,最先报告春天消息的,应该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杨柳。春风一捎信儿,杨柳很快就绿啦。杨柳才是春天的使者,春天的象征。

大地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一丝丝杨柳枝已经泛青,那鼓胀的苞芽,就像刚做妈妈的少妇乳头,洇润开来,饱含温馨,苍翠欲滴。一转眼的功夫,早已春光一片。“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诗句,真真切切地道出了二月春风的神奇,让无数描写春天的诗句顿觉逊色。

不过,袁枚先生倒觉得李商隐的《赠柳》才是古代文人咏柳的千古绝唱。“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堤畔幽远,杨柳烟笼雾绕,垂枝依依,顺着长堤而生,似乎要随堤而去。杨柳的意态情状,被诗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从《诗经·小雅·采薇》把杨柳与离别联系在一起后,我最心仪的还是唐人摧魂裂魄的折柳送别诗。“雾捻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能迎人只送人”。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杨柳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种树,折截杨柳枝随便往泥土里一插,就是一片绿色。陶渊明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杨柳的人,他任彭泽县令时,就在自己的宅边栽了五棵柳树,并自号“五柳先生”。还有湘军名将左宗棠,驻守大西北时,也曾号召士兵到处植柳,还高兴地吟诵道:“手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个“栽”字,浑身上下都是“戈”的身影,沉甸甸的,要比“植”字和“插”字厚重得多,落地生根,见风抽芽,看着读着,都让人过瘾。

当大地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杨柳就早早地发芽了,比所有的春花来得都早。人们不但自己乐于佩戴它,还将它插在门楣之上,用以避邪。有的地方还用面和枣做成飞燕,再用柳枝串起来,插到门上,称作“子推燕”。连观音菩萨都拿柳枝沾水济度众生,更让杨柳在人们心中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了。

杨柳,也是人们妆点景区最普遍的绿化植物。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无柳难成气候;杭州西湖十景,第一景就是垂柳依依、柳笼轻烟的“苏堤春晓”;还有《红楼梦》在建设大观园时,无数次提到“花柳山水”。这些都说明有水有桥的地方必定有柳,那真是无柳难成景,无柳难成春了。就是那些相信“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知名画家,在画早春之景时,也无不缀上几丝摇曳交错的柳条作为衬托,不然,那一园生机就难以表述。

“数数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袅袅千条复万条……风流才是女儿腰”。正是杨柳的美,杨柳的娇媚,才让人们用纤细柔软的柳条形容美人的细腰,用娇嫩清圆的柳芽形容美人的眼睛,用匀称细长的柳叶形容美人的眉毛。所谓的“柳腰”、“柳眼”、“柳叶眉”,即是也。

杨柳的散文12:烟雨杨柳

文/唐海林

春风中,我走进杨柳。在兆河湖畔,短暂的颠簸,怎能够抵挡杨柳的神奇诱惑?

延绵数十里的兆河,那古朴的深水码头,独特的河岸线一衣带水。印象中的杨柳,万亩水乡大圩在蓝天白云下依次舒展开来,就像一幅江北水乡的画卷,那样浑然一体。水天一色的风景,这——就是我心仪已久的杨柳!

很久以前,我曾经来过这里。也是这样多情的春天,和朋友一道来这个仅有几尊老柳、三两胡杨、沟宕交错的河边、以及水渠边,烟花三月,来看望这个传说中的杨柳。

尽管,没有柳絮飞扬、柳丝如织、万柳垂涛的壮观景象,但是,那搁田成方的万亩水田却一片葱翠。一望无际的荸荠,纵横乡野。这样原始的空旷,我在田埂上踩着松软的泥土,感觉如此暖昧。

杨柳的神奇,就在于她不是以柳景着称。而是以山、以水渠的脉动为其增添妩媚与雄壮!

梅山,据说南北朝时,朝廷动用万人劳役堆土成山。作为三国文化的一个成语符号“望梅止渴”的成语典故就在这里诞生。据盛桥乡志记载:曹操率军南下,几万先锋部队连续行军至此人困马乏。大伙儿口干舌燥,烈日骄阳下,每个人的身体内的水分都在徐徐蒸发。正当大军干渴难熬之际,曹丞相挥舞马鞭,手指前方梅山成片梅林高喊:看那大片梅林,看那上天赐给我们解渴的鲜果!”几万大军闻言,群情激愤。一瞬间,大伙儿都仿佛忘却饥渴,势如破竹、加速度向目的地进发……

洼地上矗立的这一座梅山,虽然海拔不是很高,却为杨柳增添几分灵气。一般说,水乡的山都环绕着水,山都倒影在水中。这样,水中有山,如诗如画才让人沉醉。但是,杨柳除了离马尾河稍远一点的梅山,几乎就找不到山的伟岸。这样的一丝遗憾,因为有一个酸味十足的梅山,还有那残存的汉墓让水乡平添一丝历史与文化的底蕴,才弥补了她的不足。

杨柳,山与水的搭配,因为那些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衬托,才显得魅力十足!

那一日,细雨蒙蒙。在古码头的青石台阶我叩听自己的心跳,看河畔菊花刀先生翘首望河面一叶渔舟,不仅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再回首,哪个青春时代的我,已经如同一页尘封的历史逐渐消失。吴守春先生约我到柳林看个究竟,最后,终因雨势太大而无法成行……

寻寻觅觅,杨柳时而斑驳悠久、时而温馨暖人,时而壮怀激烈、时而奈人寻味。你看到的、也许,不全是杨柳的风景;杨柳的景观,很大一部分需要用心灵去慢慢感受……

比如:那些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风情;枕石上,姑娘大嫂们浣洗杵的杵衣声;炊烟升起的村庄,那些农历里保存的传统,仿佛在很远的故事里才见过面……

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把人世的喧嚣、滔滔的名利全部冲洗荡涤,让心灵得以净化。虽然,现代化的进程早已冲刷去了小镇原有的古韵,在杨柳,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一份原汁原味的淳朴。哪怕你离开杨柳,你的心底依然一遍遍勾勒她的模样,不忍忘却。

一别杨柳经年,离开杨柳许多时日,我依然怀念那一次杨柳之行……

杨柳的散文13:坐在春风里看柳

文/周益民

江南多树,杨柳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无论身处城市哪个地方,每当春天来临,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一排排依依的杨柳,它与春风共舞、河水嬉戏的镜头,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时不时生出几许感慨。

儿时的乡村,房前、屋后到处长满了青青的杨树,尤其是河堤和池塘边上,更是少不了杨柳的点缀。春天的到来,除了迎春等花草及时播报外,最早是从杨柳的枝头开始感知的。当杨柳的枝头冒出了淡淡的鹅黄色,季节就步入了春天的门槛。一旦鹅黄褪掉,变成了嫩绿,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便彻底呈现了出来。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春风里看柳。看它的枝头冒出淡淡的黄色,看它由淡淡的黄色一点点变成绿色,看它青青的枝条随风飘动化成一条纤细的手臂,看它轻轻拨弄着河水与河水自由地嬉戏,我觉得它就像一位魅力四射的少女,特别美,特别惹人喜爱。有时候我在春风里一坐就是个把小时,看着看着,竟忘了回家吃饭。

一次,一个小伙伴见我一动不动地望着河边发呆,好奇地问:你在看什么呢?想下河捉鱼吗?我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不,我在看柳!小伙伴撇着嘴不解地又问:杨柳有什么好看的?不就几片绿叶么,还不如去看桃花。我望着他,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反正,我就是喜欢看杨柳,喜欢看它婆娑的体态、婀娜的身姿。

回顾起来,喜欢杨柳,还因为它曾给我带来很多欢乐。

把柳枝摘下来插在瓶里,置于桌子上或窗台上慢慢欣赏,是女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把柳枝摘下来做成帽子,把自己扮成战士,则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

拣粗一点的柳条做成一个圆圈,选细一点的柳枝一圈圈缠在上面,用不了几分钟,一顶帽子便做成了。大家把帽子戴在头上,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一会儿,屋场前后到处都是头戴绿色柳帽的“野战军”,冲锋声和喊杀声不断。

把柳树做成柳笛吹,也特别有意思。从柳树的枝条上折下一段柳条,用手慢慢地搓,把柳条里面的芯搓出来,然后用小刀把一端的皮划掉,露出翠绿翠绿的一层,这样就能吹了。柳笛的大小不一样,吹出的声音也不相同,细柳笛吹出来的声音尖尖的,很清脆,粗柳笛吹出来的声音粗粗的,像水牛的叫声。

鼓起腮帮一吹,柳笛能吹出春天美妙的曲调,随着柳笛声扩散,我们的心也在春天里荡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杨柳有了更深的感情,当我从书本上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等诗词时,我懂得了:杨柳,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树,更多时候,它代表着一种缠绵的情思。

杨柳飞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其实,在这个离别多于团聚的年代,照样也会撩起现代人的情思。每当我与亲人、朋友离别,心中就会隐隐绰绰地出现袅袅复依依的杨柳。我清楚地知道,从离开故乡的那天起,杨柳就已经变成一种浓浓的乡愁,深深地附在我的身上,根植于我的心上了。

春风吹拂,烟波浩渺;青青杨柳,浪漫多姿。坐在春风里看柳,我从烟雾中看到了久违的故乡和离别了多年再也没有遇到过的儿时伙伴。坐在春风里看柳,我自己不知不觉成了故乡的一棵柳。

杨柳的散文14:云水禅心-仲伟玉

文/仲伟玉

迎春开放,杨柳发芽,春天来了,我们心的菩提,是否也随之驿动?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有一颗云水禅心?以红尘为道场,以寂寞为菩提,来修身养性呢?

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你具有怎样的云水禅心,就决定你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云水禅心,不是山中日月,也不是潺潺流水,而是对生活一颗朴实的心境。

留恋在书海中,经过阅读与吸收,在若干年后,知识就会打磨你,智慧就会磨炼你,而你就会拥有一颗书卷气的云水禅心。

留恋在山水间,被大自然所陶醉,山是你的朋友,水是你的恋人,在若干年后,你就会拥有一颗观山观水的美丽云水禅心。

人心如水,相逢似歌;浅浅相遇,淡薄相加。缘有因果,情有独钟。爱你的,自然会留下。不爱你的,纵使相留,也是枉然。爱的云水禅心会在你的心中,或者在她的心中飘荡。

爱是一片云,有时是圣洁的,有时是多彩的。飘飞的再远,始终都在有缘人的心中。

你是谁的生命过客,谁又在你的生命中驻足。如若前尘有缘,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点,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爱的云水禅心定会来摆渡有缘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往今来,多少爱恨情愁,多少红尘恋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化为灰烬,灰飞烟灭,只留下一个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至今流转。

春天,我只想一个人来到沈园,倾听一下陆游和唐婉千古柔肠的心跳,看一看那铭刻在石碑上、令人愁肠寸断的《钗头凤》。这个曾经给陆游和唐婉增添无限爱恋的沈园呀,在我目光触目的一刹那,我仿佛看到陆游和唐婉穿越时空向我走来,春如旧,人空瘦。而唯有这春天的沈园,花草依旧。

夏天,我只想一个人来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长廊,听一听缠绵悱恻的《梁祝》,看他们羽化成蝶的倩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相随,那就死后相随吧。但愿以死殉情的悲剧,不再上演。

秋天,我只想一个人捧读一本书,一杯茶,坐在老家藤织的椅子上煮字疗饥,斜阳照在身上,看满院硕果累累,闻秋菊的异香,沉沁在感人的诗集中。

冬天,我只想一个人围炉煮茶,品茗、赏雪,看雪花飞舞,大地一片苍茫,放飞思绪,真想来到“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孤舟簔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我们在时间的光影里度过流年,多少往事已成追忆。繁花不惊,是禅意;银碗盛雪,亦是禅意。

我很欣赏作家雪小禅说过的一句话:“我宁愿命如草,坚韧地活成自己的样子,在旷野中做那独特的风景,这一生,我都不要当玫瑰。”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禅意。这就是作家雪小禅的一颗云水禅心。

云水禅心,禅心如水,在时间的光影和流年中,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真正地拥有一颗朴实的云水禅心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