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农村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农村的散文1:田间生活

生活在农村离不开土地,只有我们这些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最能识清泥土的味道。我们还喜欢阳光,在城市中那些一天到晚都不开窗户的房间里,我们默默郁闷着不开窗的理由。

说说今天吧,之前的被说作无所事事,在今天决定改变,穿起胶鞋,踏进了田地。

在被告诉要下田拔杂草时,真的很不愿意。小时候在田地里什么都干过,插秧,拔草……长大了反倒不愿意了。

从昨天我就一直在思考:我真的变了。小时候很喜欢到天地里干活,玩耍。现在长大了居然开始害怕下田,真的是疯了。

如果不是今天逼着自己去田里,恐怕会有一天迷失了自己,连自己姓什么都得忘了。

田地里找回失落的一切。

我是农村的孩子,离不开土地。

繁华的城市对我们充满了吸引,一点点的被它同化,吞噬。

土地是我们灵魂的钥匙。

农村的孩子为了走出去,每天拼命的读书,终于有一天,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了,以为自己就脱胎换骨了,不用在踏进那泥泞,于是开始抵制土地。每天想尽方法的试图活的像个城市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不懂事!

殊不知:

大学生照样可以捧起泥土!

你那握笔杆的芊芊玉手,染上泥土才更真实!

我们的灵魂是土地在渲染而非浓郁的化妆品!

关于农村的散文2:镥锅匠的泥巴

文/潇湘

镥锅匠的泥巴

那是,农村非常贫穷,就拿我家煮饭的鼎锅,都用了几十年。最容易烂的是那铁锅盖,因为锅持是用铁丝,那铁丝被大火烤炙,被烤得通红,逐渐氧化变细,仍至无法承重而突然断掉,把锅和锅盖摔破。锅和锅盖长期摩擦,锅边象刀一样锋利。

有时,饭鼎锅烂时,而镥锅匠还没有来,就用棉絮(有时赶急就从床上的棉被中去撕扯)条,把那烂的孔阻塞起来,临时用一下,等到镥锅匠来了,便拿去镥好。

镥锅匠大多数是离这里七、八里路的大蹩桥和萝卜山的人。一个姓陈的老镥锅匠,他的脸是那种棕黑色,大概是经常喝酒和被烟薰火燎而留下的颜色吧,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小煤炭块和一些烂锅铁,另一头是风箱和镥锅用的工具。他经常从我家对面的大路上经过,有时,他唱着小调,走路东倒西歪的。肩上搭着一块很长的罗布帕子,边走过擦汗。有些年轻的后生故意哄他下来,他有时受骗下来过。他骂骂咧咧地走了。

镥锅匠经常进村来,坐在堂屋前的长人凳或坐在石头门枋边歇息。于是,各家各户把要补的东西都拿出来,等到要补的东西较多时,便可以开炉了。

记得小时候跟村子里的所有小孩一样,很自然地围上去看镥锅匠的手艺。

镥锅匠把小风箱从皮箩盖上拿下来,拿出两个支架把风箱支起来,拿出两根有铁钉的小绳把铁钉钉在地上,把风箱固定起来,拿起一根铁管把风引进小炉。

镥锅匠把一些木炭引燃,风箱拉扯起来,便燃起那蓝色的火焰,把一个很小用泥巴做的窝旮子放在里面,窝旮子里盛着砸碎了的烂锅铁,上面再覆盖一些小颗粒块煤。

拉风箱是每个小孩都喜欢干的活路,但是被镥锅匠看中的只有一个。风箱口那块小皮发出“噗…噗…”的响声。

蓝色的火焰在小炉上狂舞着,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煤块很快变成炽热的红色。

铁块很快被熔化掉了,小旮子里的铁水,一荡一荡的,上面浮着一些黑色的杂质,镥锅匠便用小匙子慢慢地把那杂质慢慢地舀出来,用小剔子剔除掉。

把那些要补的地方用那钢戳子戳掉,使之成为一个缺口,把那铁水用小匙子舀在五层布的布垫子上,布垫子上面放着一层草木灰,草木灰中间有一个凹下去的小坑,铁水就舀在小坑里,铁水呈现凸透镜的形状, 然后,把这铁水从下面凑近那缺口处,上面则用棉衣棒用力压下去,使铁水尽量镥得平坦光滑。布棒子在铁水上面燃烧起来,发出那种很难闻呛人的棉布烧焦味,把燃着的布棒在草木灰中掐熄。当整条列逢全部补好之后,再用那稻草刷子在预先浇湿的地上刷些泥巴,刷在刚镥好的热铁疤上,发出“滋……滋……”的响声,那些泥巴冒着热汽。作用是用泥浆阻住没有补好的沙眼。乡下流传有一句俚语“镥锅匠冒法,全靠泥巴擦”。

每次,镥锅匠带给我们快乐的是那些用过的旮子,经过熔炉煅烧变形,或已经开裂的旮子,成为童年最好的玩具之一,有时,学着镥锅匠制作旮子的泥坯,看作是最大的乐趣。后来用泥巴制作小人,小狗等,做坏了,就拆掉,再用水和泥巴,重新再做,有一段时间耍泥巴成为一种乐趣。

现在想起来,如果人类感情,友情,爱情等一些意识领域的东西,出现破裂也能象补锅一样,用泥巴可以愈合,或者象和泥巴一样,可以加些水重新调和,那么生活就会一次次臻至完善了。一切从头开始,重新再来,在那里摔倒,从那里爬起来。

而人生有些事,特别是成年之后,似乎把这些泥士性的原始的东西都变成那么精美的瓷器,而这些越精美的东西越容易破裂,碎掉。一旦碎了就永远碎了,再也无法弥合。红颜佳人,美玉珍宝,香殒玉碎……

我缅怀镥锅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也永远怀念用泥巴制作玩具的童年。在经历人世间的很多友谊的破裂和事业挫拆之后,把一些人和事看得那么平淡,学会搓泥巴的人生。

关于农村的散文3: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哭,二闹,三上吊”

文/昭君出塞

夏天的夜晚总是热的让人心烦,门外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哭声,大人们的责骂声,看看窗外的月色,凄美而又皎洁,突然间有了想出去走走的念头。这些天正值修路凿池,对着崭新的池塘,站在宽敞的路上,想起这其中的曲折,真是一言难尽。

为了扩宽村里的路,村干部等人是东奔西跑,既要负责工程的质量,又要协调使性子的村民,因为有些房子是需要拆迁的,本来这善后事宜可以商量,而我们的村民竟做了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这实在是有碍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呀!

一大早就听到外面喋喋不休的,“哎呀,我的房子不能拆迁,你们给的钱、给的地方,实在是不行,就算钱够了,我也不想转移,我就觉着我的地方好”我们村的一位老妇说。“整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村容村貌,我们必须要拆,这也是国家和法律允许的,况且给你的钱、划分的地已足够补偿你原来的破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耐心的解释着,老妇见状,自是理亏,于是就哭哭啼啼,“欺负人啦,欺负人啦,天理何在”,非搞得村干部们下不了台,其实无非就是要钱。这下子可惹恼了一位年长的村干部,只见他厉声呵斥道“就是这钱,不行也得拆,你要告就告去。”老妇一看这架势不对,于是骂骂咧咧的而去。

这就是我们的村民,从不管什么整体利益,只要稍微影响到他们一丁点的利益,都非要和你挣个雌雄。我倒要问问,难道村里的路你不走?难道村里的共同资源你没有用?像这种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村民,我真感到是村里的耻辱。

对付“哭”的人,说来还算简单,有一种“闹”的人,使起性子,那可是要见红的。

村里要清理垃圾等废弃物,图个修路的方便,这本来是一种美化环境,爱护家园的举动。然而在某些村民的眼里,就好比在“太岁”头上动土。摆出一副老子就这样,你敢动我门口的“宝贝”,我就敢跟你耍哼,不行咋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这种人我想不是脑子有问题,那就是典型的村霸。社会搞“和谐”,农民要致富,农村的风貌已变,这不是旧社会,也不是黑社会,若搞地主乡绅,流氓痞子那一套,国家不允许,法律不允许,人民不允许。到最后,那个自认是村霸的疯子被110带走了,不知是关到“精神病院”去了,还是被带到哪个“儿童部门”受教育去了。

还有一种比较可笑的村民,你要是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可是会“上吊”的啊!

烈日高照,尘土飞扬,运水泥的车堆了一排排,工人们放下手中的活,都围在一个破旧的房子跟前。我想准是又有什么好戏了,中国人的通病,发生了什么事,总喜欢看戏。有时候这看戏也得图个乐子,看猴子爬树,荡秋千;看狗熊滚球,独自玩;这种戏,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于是我带着好奇心走过去,原来还真是“猴子荡秋千”,“狗熊学打滚”的事,只不过这里的角色换成了人,一打听又是为了拆迁的事。

有时我真想不明白,用破旧的院子换取一块崭新的,门前没有垃圾的,没有阴暗潮湿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上的优越,视野上的整洁,光照条件都可以的院子,这有什么不好?也许这只是我局外人的片面之词,但我至少可以做到,为了自己的家园放弃心中的那份自私,打开自私的窗口,赢得做人的精彩。

如果没有这些个“一哭,二闹,三上吊”我们的家园会是怎样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高楼,还是一座座琳琅的大厦,我想最起码不会是现在的这种落后的状况。假如人人都能放下一点自私,让“一哭,二闹,三上吊”随风而去,那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会是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我们的生活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对着崭新的池塘,站在宽敞的路上,望着凄美而又皎洁的月色,陷入无尽的沉思!

关于农村的散文4:“蹲”读大地

文/许辉

30年前的夏天,我到淮北农村去读小麦,或曰“蹲”读大自然。

我只是凭着感觉写季节风:季节风在河湾的滩地上,表现出另一番浓郁的却不是激烈的风格。季节风在滩地的麦梢上韧性地翻滚,把粗壮的大片的麦压成最大的弧,然后放松它们,让它们弹向相反的方向去。我离着好远就听见了季节风在青麦的席梦思上滚翻的浓烈兴致。我加快脚步走过去,季节风已经滚远了,但它滚翻的余波还没有消失。余波搡了我几把。

我只是凭着感觉写沙地上的植物:脚下都是沙土,一切植物都好像是拔地而起的。我看见一个穿蓝褂子的农民,他站在离我约一百米处的沙埂上,一动不动地背对着我。我觉得他也是拔地而起的。

我只是凭着感觉写摆渡的地方:光秃秃的河畔有一棵树,那一定是摆渡的地方。

我只是凭着感觉写哲学人类学:我顺着河堤往前走。河的走向一直是东西的,但现在突然转向东南了。这种地理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现在突然明显起来:堤外的麦子因为受到西南风的烤灼,全都变黄了,但堤内的麦子因为有了堤岸的挡护,还都青青拉拉的。我看得呆了。我觉得这就是人种的起源。是一种哲学人类学。

我只是凭着感觉写生活经验:有个老头说今年的麦子让西南风吹瘪了不少。还有一个老头说有一只小猪快死了,他把它扔在村头塘边的烂泥里,它又奇迹般地好起来了。我觉得这些话都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它们证明了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经验。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每一个人,包括最脏和最不起眼的人。

3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些文字,我觉得它们浸透了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为、天地互容和万物和谐的思想。它们正是无为而为、天地互容、万物和谐等思想的文学描述。

而我当时完全是无意识的。我完全遵从着我当时的生活经验,不加任何修饰。

老子的观念和思想已经深深地浸入了我的意识和血液。

关于农村的散文5:春节前后农村婚礼盛

文/乔斌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情,世间恒理。自古以来,国人讲究结婚选日子,必须是吉日。而农家子女结婚日多选择在春节前后,这是有历史缘由和现实原因的。

在远古的农耕时代,由于生产力落后,农业生产纯属个体化的手工劳动,春天麦田锄草,夏天收麦、种秋,秋天收秋、种麦,冬天麦田上农家粪。这一年四季的田间管理,致使农家人只有脚手不闲、不误农时,才有可能争取到好收成。所以,一年之中,只有在腊月的后半月、正月的前半月才谓之农闲时期。此时,父母方可腾出手脚,操办儿女的婚事;加之,古代农门的亲朋好友,九成甚至更多都是农家人,同处于农事休耕期,便于出门相互贺喜。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集体化,虽劳力充足但因生产水平依旧低下,农田缺少化肥、良种,加上自然灾害,尤其是“大锅饭”调动不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以至于十年九歉收,缺粮少钱,农家人只能在秋夏两料丰收之后,才有能力办喜事,于是便相对集中于春节前后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遍推广、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攀升。农忙时间集中且大大缩短,农闲时间相对宽松,人们随时有时间、有能力办喜事。然而,如今十有八九的农家是父母在家种地,子女进城打工挣钱或者求学。他们只有春节才有闲暇,回家探亲或者办喜事。

农家人办喜事,多选在腊月的十六、十九、廿六以及正月里的初三、初六、初九这六个日子。取“三、六、九,往上走”之意,近几年,人们专挑春节前后农历带“六”且又是阳历带“八”的日子办喜事,寄寓偶数成双,“六”顺“八”发的美好愿望。每年,在这六个日子里,乡间主干道,结婚的车队东来西往,热闹非凡。

在农村,“娶媳妇盖房,乡党帮忙”是村风民俗。春节前后,婚礼盛举。有时,在同一个日子,一个村组里不止一家办喜事,于是,一家人往往“兵分两路”,男东家女西家,分头帮忙、助兴。忙得不可开交,但也乐得合不拢嘴。

由于春节前后,属于农村婚礼的集中期,往往会出现礼宾、大厨以及婚宴所需桌椅、器皿、帐篷等供不应求的情形,于是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约、下定金。否则会措手不及。

年前,我返乡,巧遇一农户正在操办喜事。彩门楼子两侧的喜联醒目赫然:“披红挂绿迎新春天欢地笑,张灯结彩娶佳媳主喜客乐”,我顿悟:春节似锦,婚礼如花,春节婚期相联袂,锦上添花正当时。

关于农村的散文6:农村人的饭场

文/邓万祥

城里人吃饭,都是关起门来,一家人围坐一桌而吃。农村人就不这样,往往是相邻的好几家凑在一起吃,形成一个饭场。饭场是自发形成的。邻近的几家,吃饭的时候,各自端着自家的饭菜,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就到了一个地方,没有桌子,最多有个小凳子,有的蹲着,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各吃各的,吃完了再回自己家盛。春、夏、秋季节,尤其是夏天和秋天,到吃饭的时候,这样的饭场在农村随处可见。大的饭场能汇集七八家,有十几人甚至二十多人,小的也有三两家三五个人。能到一个饭场吃饭,一般是彼此关系过得去的。要是关系不好,有了矛盾,就不会在一起吃了。

饭场能交流各种信息。人们在吃饭的时候,边说边吃,吃着说着,家里的,地里的,东家长,西家短,自己家的,别人家的,新鲜事也好,陈旧事也罢,什么都可以说,那是无话不谈,那是津津有味。早些年,男人们要交流的多是与庄稼活有关的话题,譬如,什么庄稼该种了,什么庄稼该收了。现如今男人们交流的离不开如何挣钱,去哪打工,偶尔也有些耍钱赌博的约定。女人们的话题,多是与孩子、家务有关,时不时地也有一些风花雪月的消息。

饭场能体现生活水平。从人们的碗里,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旧社会咱不提了,生产队的时候,红薯玉米是人们碗里的主食,生调个萝卜丝那就是副食。现在的人们,白面大米是主食,起码得有炒菜。过去农村的狗吃点红薯皮还得主人开恩,因为家里还养的有猪、鸡、鸭……从不同人的碗里则能看出不同家庭的情况。油水厚的,那肯定经济条件好;花样多的,那肯定主妇会做饭;夫妻俩吃一盘菜的,一般夫妻感情比较好;各吃各的,说明这对夫妻有个性;总是男人给女人添饭,就说明这家是女人当家;总是女人给男人添饭,则说明这家女人体贴丈夫。

在饭场里吃饭,要用大碗,特别是男人们,吃得多,有的还离得远,远的有五六十米,免得不停地来回盛饭。饭场的人们不一定文明,特别到了夏天,男人们都是赤膊上阵,汗流浃背。吃饭的时候,吐口痰、擤鼻涕是司空见惯的。想尝尝谁家的菜,绝对没有公筷;想喝碗别人家的粥,直接就去盛了。饭场也不一定卫生,席地而坐的大有人在,穿开裆裤的孩子们,一边吃一边撅着小鸡鸡撒尿的现象也不足为奇,饭场里狗撵鸡子是常事,旁边的牛粪味人们也不觉得臭。

为什么会形成饭场?为什么人们喜欢到饭场吃饭?城里人不会理解,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也许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也许这便是城里人门对门多年不认识的原因之一。其实,和谐有时候垂手可及,也许只需围成个饭场即可,但长期困在高楼大厦中的人们却不一定能体会到,或者不一定有那个福气……

关于农村的散文7:冬日的田野

文/靳亚娟

从小在农村长大,我对田野有种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家乡的田野,在冬日的阳光照耀和麦苗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的妖娆和更加的迷人。

家乡阎良区关山镇位于八百里关中平原中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而我们尖角村则是西安市版图最北边的一个行政村,连接富平、蒲城、渭南,有鸡鸣一声叫四县的说法。

工作在县城,我觉得自己骨子里确是一个农人,在城里面待得久了,就想回乡下老屋住几天,就想家乡的田野,想那里的一草一木,想那清新的空气,想那泥土的芬芳,想走在乡村田间小道的感受,想田野里暖暖的冬日阳光。

回去的早晨,我会比以往起得更早,洗漱完毕就会漫步在村外的田间小道上。初冬的北方空气中寒意阵阵,东边的天空上太阳微微露出了浅浅的笑容,经历了一夜的睡眠,麦苗都已经睁开了眼睛,他们抖擞精神,开始了一天忙碌愉快的生活。无垠的田野一眼望去碧波荡漾,麦苗不畏严寒,顽强、坚韧的生长,他们吸收着土地的养分,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伸展腰肢,努力扎根大地。深沉的黄土地也毫不吝啬地让出每一分、每一寸缝隙,让麦苗自由的生长。黄土地、绿油油的麦浪、初升的太阳、远方劳作的农人如一幅乡村田野画让人沉醉其间。

我如老农人一样踱着步慢悠悠地徜徉在田野中,不时走走停停,左看看,右瞧瞧,全身心都是放松的,好似回到了心灵的最后栖息处,忘却了工作中的劳苦,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这一刻我的身心是属于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不知不觉走到了自家的田地头,儿时和父母在田间劳作的记忆历历在目,不断浮现在眼前。如今生产力大发展,机械化操作已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好久没有下田拔草、锄地、施肥、割麦、掰玉米了,也好久没有那种挥汗如雨、大汗淋漓后的筋疲力尽了。为了找回曾经下地的感受,我挽起裤腿,一脚踩在柔软的泥土里。寒冬中的麦苗不怕碾压,更不怕一个农人的脚步。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很厚实很舒服很自然的感受荡在心间,这也许就是土地的力量和魅力吧。

蓦然回头,身后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但我知道亲爱的土地不会矫揉造作,更不会呻吟疼痛,你无私地为人们提供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你是生命之本。你的颜色永远都是那么单一,黄黄的皮肤是你的本色,可在你的肌肤之上盛开着色彩斑斓的缤纷世界。

就这样一直往前走,鞋脚和裤腿上都留下了黄土的印记,不大功夫一畦地走到了顶头,随后转身上了另外一条乡间小道。不远处有几只鸟儿,怕是我的脚步声惊动了它们,扑扇着翅膀恋恋不舍地飞向了远方。往南望去,田野上有早起的人们在晨练,他们有的振臂健走,有的悠然散步。他们和我一样是这片土地哺育的儿女,是这片土地不倦的耕作者,将汗水、希望、期盼一并交付给土地。坦荡的胸怀,饱经风霜的面庞,常年劳作不息的双手是他们田野生活的真实写照。

再回头往村庄望去,袅袅升起的炊烟在房梁屋脊上盘旋,此刻母亲应该在厨房准备全家人的早餐,我们回家休假也是她忙碌的时刻。深情地再望望我亲爱的田野,道一声离别,短暂的分离会让我更加的思念。

关于农村的散文8:一窗风景

文/刘刚

小时候,住在农村,我常趴在窗前写作业,一抬头,大片绿油油的麦苗映入眼帘,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隐隐约约能听见父母在田间劳作时的散言碎语。那时候日子过得虽清苦,窗里窗外却是一片祥和安宁。

上大学了,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求学,我常在闲暇时倚窗而立。窗内静谧安详,窗外热闹繁华,同学笑问:毕业后留城工作吗?我想这是必然的,父母送我读书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我跳出农门吗?从那时起,我开始憧憬城里的生活。静观一窗繁华,修炼一身本领,到时,我也要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毕业后,我在城建公司谋得一份设计师的工作。办公室在七楼,窗户宽大亮堂,隔着玻璃,隐约听见城市里车水马龙合奏的交响乐。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高楼林立,作为城市建设队伍中的一份子,我无限欣喜。工作中感觉身心劳累时,便起身站在窗前,舒展双臂,让身心放松放松。片刻小憩,忽见窗外几只小鸟欢快飞过,我想,一座和谐美丽的城市,就该这样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来客。

后来,我结婚了,随妻子在另一座城市买了房,装修完毕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在城里,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新房宽敞明亮,家具崭新气派,从厨房到阳台,从地板到吊顶,感觉无处不顺眼。而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主卧室里的写字台,台前是大幅通透的落地窗,拉开窗帘,七彩阳光叩开一室温暖,满屋和煦。放眼窗外,城郊的旷野一片绿意盎然,远处山水,风光无限。

有人说,打开一扇窗就打开了一个世界。我最爱在窗前写作,也最爱在窗前沉思,我不仅收获了一窗风景,也收获到一方安宁。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任我驰骋。时光如水,不经意间我已送走流年三十载,从懵懂幼年到而立之年,无论风雨阳光,无论窗里窗外,我都泰然处之。人生漫漫路,风景处处有,不同时候伴着不同的窗,眼界有多远,风景就有多美,只是,我们还得具备赏景的态度——坦然、乐观!

关于农村的散文9:农村留守老人晚年凄凉

一日,与远在深圳的朋友QQ聊天,他听得津津有味,总是要求我再讲讲家里发生的事。不论生活琐碎鸡毛蒜皮,他都爱听。我们是儿时的伙伴,从小玩到大亲密无间。虽然远隔万里,但我知道他牵挂着生我们养我们的老家,从不曾放下过。不管外面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本,再过多少年也不会改变。在外漂泊,家乡永远是我们梦萦魂牵的根,至死不忘。因为悠悠的牵挂,所以默默地关注。

我说村里谁家又生了孩子,谁在外打工回来了一趟,新农村的风又吹到了咱们村,南水北调又在我们村勘察,现在又到了收油菜插秧苗的季节……最后,我说村里谁家又老了人。他问是谁,然后叹口气说,想不到两年没有回家,村里已经有五位老人作古了。这个数字他清楚的记得,每一笔都在心里重重的画上了记号。我们都不说话,这些老人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是那么熟悉而清晰。二十年间蓦然回首,我们都悄无声息渐渐长大,他们却无声无息慢慢老去。不知不觉间,生命已然走到了尽头。

我又聊到老人的生存现状。村里大多青壮年出门打工,家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老人留守空巢,越老越凄凉。因为孙子读小学他们还可以劳动劳动;读中学时六十多岁已大不如从前;等孙子读完大学参加工作时,他们已经完全老去。儿孙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每年春节才回家一次。钱虽给了不少,但老人们都舍不得用,他们度过饥荒年,干过大集体,深知一分一厘来之不易。

这些善良淳朴的老人,心中只装着儿孙,只要他们还能够劳动,至死都不开口向儿孙索取什么,再苦再累都自己扛。有时候生了病也不愿意告诉儿子,怕他们为自己担心。结果却是一点小病,差点要了老命。

老人疼爱孙子,因为儿子不在身边,也不能像小时候样抱着长大的儿子了。孙子就是当年的儿子,又可以像当年一样抱在怀里疼在心里了。亲亲孙子,当年就像这样亲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儿子也成了爸爸,再也回不来了。老人总是越老越爱回忆往事,并历历在目恋恋不忘,甚至喋喋不休。

最可悲无奈的一种现象是,儿孙都已长大并在城里忙碌着,老人却始终孤独的留在农村。他们从不开口说起,但是我知道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等儿孙闲暇时能回来看看自己,然后心满意足的在墙根下微笑着等待自己最后时光慢慢来临。这对儿孙来说,却是个早晚会来又十分隆重的节日。儿孙也在等,等老人离世了就回家风光大葬,从此再无牵挂。我善良慈祥的乡亲们,为儿孙操劳一辈子,心里只有他们,为他们呕心沥血,操劳终身,可到老时却只能一个人凄凉的离去。儿孙总是在接到乡亲的电话后,才风风火火赶回来,号啕大哭,伤心欲绝,泪如泉涌。然而逝者已逝,老人已经驾鹤西去。

朋友那头良久无语,为那些已经离世的老人哀叹,为目前的现状而感到悲哀。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打工潮流势不可挡,这个问题不单单是我们一个村子的事,更是整个社会问题,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有时候我们也迫不得已做出抉择。

可是,赡养老人,我们到底为她们做了多少?或者是,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想到过?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写此小文扪心自问,让愧疚的灵魂向父母亲忏悔,祈求伟大的父爱和母爱的宽恕,下辈子我还是你们不争气的儿子!

关于农村的散文10:喜看农村新变化

文/王增伟

中秋佳节是万家团圆的好日子,何况今年的中秋恰与国庆连在一起,又有8天的长假,给远在他乡工作的游子们提供了一次探亲访友、旅游度假的绝好时机。由于家中有几亩薄地,父母又年迈身体不太好,所以每年的中秋节我都选择回老家在和父母一起劳作中体验收获的快乐。

中秋这天我们一家三口叫上妹妹一家,带上了平时不穿的衣服,换上了鞋子,准备回去后大干一场。一路上两个孩子又说又笑,谈论着学校和同学间的一些趣事。到家后才知道今年秋收拉的时间较长,花生等其它作物都已收获完毕,仅有的一块玉米还要再等几天,所以今年的中秋节相对轻松了许多。一进门妻子和妹妹就开始张罗午饭,摘菜、炖鱼、剁馅、和面,我闲着没事就打算找几个平时不错的哥们聊会儿,走在街上感觉清净了许多。往年这个时候拉粪的、运秸秆的拖拉机满街乱跑,特别是运秸秆的车又高又宽,几乎占满了整个街道,行人和其它车辆无法通行,经常发生“交通堵塞”,地上更是泥泞不堪,被拖拉机轧出的车沟足有半尺深,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街道两旁秸秆、棒子皮随处堆放,整个村庄一派丰收“乱象”。今年乘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东风,在省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村里的主要街道都进行了硬化,拆除了沿街的一些厕所、旧房等不雅建筑,街道变得干净整洁了,同时新建了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里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带来了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秸秆大多作为肥料在地里实现了还田,缺少了秸秆这支“主力军”,运输车辆自然少了,街道两旁也干净了,群众的劳动强度也小了,就连干部最头疼的棒子皮问题,群众也都打捆堆放,村容村貌越来越好了。闲暇之余小广场成了人们的首选之地,老人们扭扭腰,活动活动臂膀;孩子们荡秋千;稍大点的玩双杠、单杠,尽情享受着环境改变带给他们的惬意生活。年龄的差别并没有影响彼此玩兴,各种器材在不停地转动,大小身体在不停地摇摆,健康指数在一点点增加,幸福笑容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和谐氛围弥漫了整个村庄。我正看得出神,手机响了,原来我要找的人正在活动室打乒乓球。新建的活动室摆放着一个新的乒乓球台,几个人轮流登台激战正酣,一局下来我已汗流满面。虽然付出了一点体力,但收获的是健康和愉悦的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据乡亲们介绍,今年县、乡里非常关心农村的环境,隔三差五就有人到村里检查,村里专门聘请保洁人员,每天定时清扫街道,环境越来越好了。就连老百姓最关心的河道整治,听说也已列入了计划,关停了向河中排放污水的多家酸枣加工厂,计划将河中的污水全部抽走,并沿河进行绿化美化……儿时溪流潺潺鱼虾成群,母亲洗衣儿童嬉水的场景又在我的眼前浮现。

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关于农村的散文11:村的情结

文/大同马海

出生在农村的我,总有一种村的情结。村庄再土、再穷、再不繁华,回去总是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回村成了这些年我的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无论什么缘由,只要是能回村,心里就满当当的喜悦,是那种突突突要蹦出来的喜悦。

说起来,村里有什么好?吃的住的穿的戴的,哪一样比得了城市,要不怎么会有城乡差别呢?然而,正如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一样,回到村里就是有一种异样的好在里头,这种好似乎只能感觉,用心才能感觉到的好,你懂的、我懂得,而他不一定懂得。

我常常自称为老农民,不是儿戏更不是做作,是自己骨子里有一股永远脱不了的农村气息,脾气性格、生活习惯、办事做派、处世习性,哪一样都活脱脱一个老农民。若是躺在地上打一个滚儿,站起来再随意擤一把鼻涕,接着把鼻涕抹在鞋底子上,那就更形神兼备了。抹在鞋底子上那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怕您笑话,抹在衣襟上、抹在袖子上、甚至哪儿也不抹两股鼻涕就那样粉条似的挂在鼻孔上,也大有人在。

其实,现在的农村人,也不是这个样子了,该讲究的也很讲究,小日子也过得水灵灵的,广场舞跳得热火朝天,农民的生活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农村生活变化再大,农民骨子里的那点东西还是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诸如:淳朴、善良、热心、实在等等。农村人大都是一根肠子,而且还不盘不饶不拐弯儿,就那么直通通地。所以和农民打交道,您尽管直来直去,办事要那种石头砸磨扇,石(实)捣石(实)的作风,曲里拐弯在农村是没市场的。你和农民拐一个弯儿试试,人家根本不搭你那茬儿。前些年城市没怎么改造,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经常会看到市郊农民赶着毛驴车进城卖菜,斤斤数数根本不在话下。买他们的菜不用问价钱,越是不问给的越多,有时候甚至连秤都不带,就那样用手去抓,抓多抓少无所谓,一边抓一边还说,自个儿地里长的,不值钱个东西。有时候干脆论堆儿卖,嘁哩喀喳,一车菜就买完了,得得得地赶着毛驴车,悠悠然离去。哪像现在的小商小贩儿,秤杆稍高一点都不行,你不会砍价,多少钱都敢要。城市周边多了一栋栋楼房,少了一块块菜地,赶着马车、毛驴车买菜的很快就在这个城市绝迹了。或许是种遗憾,或许是种进步。而摆在眼面前的却是一种难受,生活成本涨了,兜子里那几个沙板钱儿紧捂慢捂就没了,看你难受不难受。

村子里的空气好,那是真好。春是春的好,夏有夏的好,秋冬是秋冬的好。泥土的醇厚、庄稼的芬芳、野草的清香、雪后的甘冽,绝对不参杂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沁人心脾。村子里的视野开阔,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还是茫茫无际的原野,站在田间地头,极目远眺,视野之所及,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天地之间辽阔无比,心胸随之伸展开来,奔腾着飞驰着,那才是真正的心旷神怡。村子里的饭菜好,啥啥啥都好,自己打的粮食,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猪,自己喂的鸡下的蛋,用自己的方法烹制出来,那才是真正的粮食味儿,真正的绿色食品。

特别喜欢坐在农村的炕头上喝烧酒,没几道菜也没什么好酒,大杯大碗痛痛快快,猜拳行令诈诈唬唬,你来我往嘻嘻哈哈,那叫一个带劲。坐在炕头上喝酒有一个好,那就是别担心着凉,几杯酒下肚,就大汗淋漓,浑身的筋骨舒展开来,连汗毛眼儿都充斥着快乐和兴奋。完后罐一海碗豆儿粥,养胃醒酒暖暖和和,人人心满意足,个个红光满面,然后天南海北地聊上一通,各种笑话笑料拉上一气,啥时候困了累了,躺在热炕上闷头睡上一觉,醒来上下通气神清气爽,剩下的只有两个字:舒服!

久而久之,回村成了我的一种情结,一种生活的调节,一种人生的享受。时不时回村待上三天两日,舒筋活络,养生修性,解馋解闷,真好。

关于农村的散文12:凭什么男人要进厨房

文/韩勋

农村孕育城市,也孕育制度。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男人挣钱,女人管钱;男人把麦子收了,麦秸拉回家,女人用麦秸烧饭暖炕……女人把面条擀好煮熟,调好酱油醋,油泼辣子,端到男人手里,男人不说谢谢呼噜呼噜一吃一个痛快。女人做饭,男人端碗,这就是一条居家制度。

我一个老同学,高级工程师,家里实行的就是夫人做饭制。去年起夫人到北京伺候女儿月子,一走一年多,从未进过厨房的老同学立马觉出日子不滋润了,对付肚子成了难题。当然楼下小饭馆林立,吃过一个月胃却有了意见。无奈之下试着走进厨房,先从煮方便面开始,再到下挂面,炒米饭,半年之后终于吃上了菠菜炒豆腐。

一日同学们到他家聚餐,自然没有他掺合的份儿,只能垂手在厨房外伺候。里面问:老抽在哪儿?大盘子在哪儿?他一一进去找着。又问:围裙在哪儿?白糖在哪儿?这回东翻西找找不着了,只好给北京打了两次电话,找着了,同学们大笑。

看来有时候男人不会做饭还真的是个事儿,但是男人会做饭、经常进厨房,或者在家里完全实行男人做饭制,可能就会引发一部分人的诧异:凭什么男人要进厨房?传统制度不好使了?

有人说,男人会做饭凭的是智商高,系上围裙进厨房可以体验决策与主宰的感觉。这话听起来玄乎,琢磨起来晕乎,似不可采信。依我看,一个男人,如果今生会做几道可口的饭菜,首先不会辜负鸡鸭茄芹等等食材的期望,对自己的口腹,也能隔三岔五来一个说得过去的招待。

所以,我觉得男人进厨房做饭凭的是,一、嘴巴馋,食欲强,做饭可以随时解决见到美味总要流口水的尴尬。二、凭兴趣,做饭的过程不仅有妙用食材和调料的美感,而且有冒险探险的快感。一堆不大好闻的猪大肠,要做成香气扑鼻的“葫芦头”,需要的不仅是厨艺,还需要胆量和勇气。三、为家庭建设出绵薄之力。男人做饭,又犒劳了自己,又秀了厨艺,还香了全家,何乐不为?如果我那个老同学的夫人哪天突然从北京回来,吃到了丈夫做的冰糖肘子,保不准会喜极而泣。

若以男人做饭做题目,算起来男人可分为三类,一是不进厨房,二是驻守厨房,三是手艺在身不张扬,只在过节、来客时才露一手。比如我,二类男人,家庭厨工,洗碗、洗衣、擦桌子拖地板的事儿却基本不沾手,也不爱干,所以说躲避家务活儿也是男人进厨房的原因之一。洗碗洗衣是“死活儿”,重复劳动,做饭是“活活儿”,要有想法,要有变化。间或把一个新菜端上桌子,家人惊艳,胃口大开,那感觉就跟林书豪投中一个绝杀三分球一样。男人能揽上做饭活路,其实也是一种幸运。

一类男人恪守制度,三类男人超脱制度。一类男人潇洒,三类男人最潇洒。二类男人,像是玉兰树上的叶子,天天出勤,兢兢业业。三类男人则是玉兰花朵,一年顶多上一个礼拜的班儿,却带来一树的芬芳。一个朋友,三类男人,在市农委供职,上山下乡,秋收夏种,忙人;上山下乡的路上时常跟我交流做饭心得,普及美食知识,中国最着名的美食家王世襄、唐鲁孙的名字、故事,都是从他嘴里才知道的。

一日他系上围裙在新居款待客人,以30来只蒸螃蟹压轴,十多道凉菜热菜道道有形有色,待到冰激凌水果沙拉、芥末三文鱼上桌,客人中竟有口水满嘴不能说话只好击掌夸赞者。至此方才明白,三类男人虽然很少进厨房,厨艺却要比二类男人老辣圆熟得多。二类男人出力,三类男人用心,说三类男人是厨神还真有点儿道理。由此看来,凭什么男人要进厨房,最终解释权还是交还给厨神们为好。

关于农村的散文13:乡愁

文/赵自力

老家在农村,一直有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那小小的粽子,曾刮起过舌尖上的风暴,也滋润着儿时的记忆。

老家屋后有片竹林,从竹笋钻出地面开始,一直到新竹长成,那笋叶我们是一定不会错过的。每天放学后,书包一放我们就往竹林里钻,尽捡那些又长又宽的笋叶,放在屋檐下晾干。栽秧时父母会用去一部分,用于捆秧苗,剩下的我们好好收藏着,只待端午来时包粽子了。

端午包粽子似乎总有一种仪式感。那天早晨,父亲必定趁太阳还未出来去割带露水的艾蒿,然后插在门窗上。母亲去淘糯米时,我们小孩子就把笋叶洗净,放在水里浸泡着。那些被我们一直珍藏的笋叶,既光滑又柔韧,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糯米是陈年的,浸泡后和饭豆、花生米一起拌成馅,然后用我们早已准备好的笋叶包起来。母亲手很巧,她包的粽子有三角形的,也有圆锥形的,非常好看。黄黄的笋叶将馅儿层层裹紧后,用一根红色的细线捆绑住,打了一个活结,一颗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在我们热切的目光中,母亲忙着煮粽子了。先用大火烧锅,然后小火慢煮,母亲说这样的粽子才煮出不一样的味道。我们在院子里心不在焉地玩着,不时往厨房里瞄一眼,母亲忙前忙后,跳跃的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开锅罗——”粽子终于煮好了,在母亲的吆喝中,我们争相跑进厨房里。母亲笑呵呵的,一边分发粽子,一边告诉我们“心急吃不了热粽子”,让我们小心别烫着。不待冷却,忙不迭剥开,一边剥一边不由自主地吹着。一颗煮熟的粽子,被我们剥得芳香四溢,剥得龇牙咧嘴,直到露出白里透着红的馅儿。糯米糍糍的,饭豆粉粉的,花生米香喷喷的,还没咬一口早已是口舌生津了。细心的母亲总是做了不同味道的馅儿,有甜味的,有咸味的,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大汗淋漓,简直是吃相凶恶。当时我就在想,世上没有什么比这更好吃的食物了。

母亲总要多包些粽子,吩咐我和妹妹给湾里的长辈和邻居们送去。我们常常一边贪婪地吃着,一边了乐颠颠地去送粽子。当然,我们回来时手里也常常多了些邻居们包的粽子,那感觉很幸福。

工作再忙,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回老家。和母亲一起包粽子,那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粽子里有爱,也有乡愁。

关于农村的散文14:家乡的味道

文/唐胜一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打下了乡下人的烙印,至今身上难免残留着一些泥土味儿。难怪同事老是说我:“你这人真土得掉渣啦!”我却毫不介意,反倒自豪。

其实,乡村有着别具风格的味道。乡下的山之味道,就清幽幽的,让人舒服;乡下的水之味道,就甜淡淡的,叫人可口;乡亲们自身的味道,就质朴无华,令人感到真切。我曾抱过襁褓中的娃儿,娃儿的母亲赶紧跟我说:“别脏了你呢,我们乡下娃子不像城里娃吃奶粉干干净净的,吃母乳有股母乳腥味哪!”我告诉村妇,没事没事,母乳喂养要强过奶粉喂养,这就是咱们乡村娃娃的味道。就像那我每回乡下最最喜欢的是乡村的柴火饭,那是属于乡村的味道。

尽管是偏僻的山沟旮旯,尽管比不得城市方便,但却是田园锦绣,更有好乡亲热情好客,待人以礼。

乡村,跟春天距离最近。一片生机,破土而出,慢慢舒展,缓缓流淌,悄无声息。绿色打底,百花竞艳,那满眼的新绿、嫩绿、鲜绿、翠绿、墨绿温暖了视线,那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愉悦了身心。春天里的乡村除了泥土味,其四处还飘荡着悠悠清香的味道,沁人肺腑,令人为之一振,思维清晰,有了很好的盘算,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夏风吹起了乡村澎湃的热情,炙热牵手酷暑,蓝天怀柔热烈,天地间就如桑拿蒸房一样的热气腾腾,满面扑鼻的是热浪。农民光着膀子、袒胸露背地在田间地头干活,汗如雨下,真个“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闻着浓浓的汗味,谁不感慨农民的艰辛?水稻等庄稼在高温的催促下,在汗水的浇灌下,快速地生长,一天一个模样。热浪裹着瓜果飘散着酸酸甜甜的滋味,抽穗的稻花飘散芬芳,小菜园边又有股浓浓的辣味辣出你火辣辣的心情。只有到了夜里,晚风吹起,星光点点,虫吟蛙唱时,孩子们才撒欢地追着萤火虫,大人们才静静地坐在禾坪的石板上悠哉乐哉地享受阵阵扑鼻的凉爽幽香,陶醉于大好的时代。

秋季天高气爽,蓝天上的白云如棉花,飘呀飘,洒向大地的是甜蜜蜜的果香味。漫山落叶缤纷,路边野菊芬芳,一望无际的田野,稻穗金黄灿灿,沉甸甸的谷子像成熟的少女羞涩地倒垂头去,随风翻起了千层浪。秋到田野,五谷飘香,田埂上的农民笑得心花怒放。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充实的季节,也是农民忙碌的季节,但农民朋友累着苦着并快乐着。他们肩担着重重的谷子唱欢歌,采摘丰收的果实唱甜歌,撒开鱼网唱富歌,幸福的日子唱着过。住着别墅农房,吃的营养大餐,衣着潮流时尚,还要化妆打扮。在每年的秋末时节,农家最具特色的是美酒飘香,各家各户都会自酿米酒。纯香的米酒,就是让你闻闻,也会陶醉得将嘴巴咂巴得“啧啧” 作响:这赛过了女儿红,这胜出了红高粱,这酒堪比水井坊!

一到冬季,农村安静了许多,连鸟儿也不那么的“叽叽喳喳”。 一年忙碌了三季的农民也有了喘息之机。他们钟情冬天的太阳,追着太阳走,早起朝东,午后面西,晒太阳成了享受,尽享阳光给予温暖的味道。现在的冬季虽不及过去的严寒,但雨霜冰雪,还是寒气袭人,让人倒吸凉气,干活施展不开手脚,总会有种拘束的感受。所以,多数农民都愿冬季快点过去,待到年关时,又“噼里啪啦通” 地舞狮耍龙,狂欢着迎接新春的到来——乡村,周而复始,又是迎来一轮新味道。

关于农村的散文15:田间稻草人

文/江初昕

过去在农村麻雀特别多,成群结队到处偷吃别人家的粮食。每年夏末,水稻灌浆的时节,麻雀便蜂拥而至,糟蹋还未成熟的稻子。这时,大人就会用稻草扎几个稻草人立在田间,以此来驱赶鸟雀。

也许是稻草人太假了,还是这些鸟雀儿太猖狂,黑压压的雀儿依然前来偷食。我想,如果能做个逼真点的稻草人,也许这些鸟雀就会收敛些。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很支持我动手做稻草人。

刚开始,我还真的不知从何处下手,父亲在一旁告诉我,稻草人就和人差不多,首先要搭好骨架子。我和小弟拿起柴刀砍来小竹子,用小铁丝固定好,接着在上面裹上一层稻草,并用绳索扎牢。先身子,后四肢,最后才是头部。头部用什么来做呢,这成了关键之所在。后来,找来了一只瘪了的破篮球。我们在篮球里面塞满了稻草,篮球便鼓胀了起来。稻草人完成以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穿衣戴帽了。所谓的衣服是一件破雨衣,帽子也是一顶破草帽。一番摆弄之后,还真的像一位老农的模样。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在稻草人的手上安上一根长竹竿,竹竿上绑着布条。我们把做好的稻草人安放在田埂上。

起初,那些鸟雀儿远远的看着,不敢靠近。可是时间久了,这些鸟雀也就有恃无恐了。那时,我就想,要是发明一种装置,能感知鸟雀靠近,就会发出一种刺激的声音,甚至还会挥舞着手臂,以此来驱赶那些鸟雀儿,那该有多好呀。可是,那毕竟是一种设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稻草人虽对驱赶鸟雀作用不是很大,但它忠于职守,日夜守护着这片稻田。有时路过,远远的看见一群鸟雀儿落在稻草人身上,这简直是莫大的侮辱。甚至还在稻草人头顶上拉屎,是可忍孰不可忍。但稻草人是无视的,这引起了我们的愤慨,拿起自制的弹弓,朝鸟雀儿打去,往往是一哄而散,逃之夭夭。对此,我们也无计可施。

其实,稻草人又何尝不是乡间的一道风景。春夏之交,稻田里绿油油的一片,稻草人就伫立于绿海当中,憨态可掬的样子显得格外的显目。独自一人走到乡村小路上的时候,看着翻滚的稻浪和默然站立的稻草人,便不会觉得寂寞,也不会孤独了。冬季下了一场雪,田野一片洁白。稻草人也不例外,浑身上下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这时的稻草人成了名副其实的雪人,一夜之间,这个稻草人就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显可爱了。

历经了日晒雨淋,稻草人终将抵挡不住风雨的侵蚀,变得破败不堪,歪歪斜斜,摇摇欲坠。纵然是坍塌了,尽管现在麻雀少了,但农人还是要扎上一个新的稻草人立于田间,倘若不这样做,田地间仿佛缺失了什么似的。离开乡间多年之后,每每想起稻草人,仍会牵动暖暖的乡情。

关于农村的散文16:满满的幸福

文/刘虹艳

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进入腊月,家家户户杀过年猪是最幸福的事儿。

过年杀猪的那一天,总会有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前来帮忙。当猪圈里面的肥猪被赶出来时,人们就围得水泄不通,按照事先分工,都分别准备着逮住猪耳朵、猪尾巴、猪前腿、后腿。杀猪匠则把磨得铮铮发亮的杀猪刀握紧,待大家都把猪抓住按在案凳上时,他一手按着猪头,一手把刀尖向着猪脖子插进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接猪血的人急忙把锅放在猪脖子下面,接住了冒着热气的猪血。看到猪不再喘气不再动,大家才慢慢松手喘大气。把猪用木楼梯抬着搭在烧开了水的大铁锅上面,锅下面是新挖的土灶,里面的柴火正烧得旺,蓝黄的火舌不停地舔着大铁锅底,火苗从锅的边沿冒出来,把锅里的水烧得滋滋发响。人们用有长把儿的水瓢舀水从猪身上淋下去,腥味随着冒起的热气飘到空中。

这种时候,小孩子们都要被喊叫开,不许在旁边挡路。我们只能从远处看大家逮猪,或是在屋里窗户上趴着看杀猪,等人们开始给猪烫毛破肚,才自由活动,好像自己也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我们跑到房前屋后玩耍,只等大人们喊吃饭才回到家里,玩耍中感觉好像当天就已经在过年了。

在杀猪后,主人家通常会在第二天开始着手装香肠,把肉去皮切成肉片,加上盐、花椒面、辣椒面、白糖、生姜、白酒等调料,和匀揉进肉里,就用打酒用的漏斗开始装香肠了,装完后把香肠用绳子分段扎好,挂在烘熏腊肉的架子上,几天后香肠就晾干了。过年时剪下一小节,切片和血豆豉一起蒸着吃,人们可喜欢了。

每一家人杀猪是男人们要考虑的事情,做饭则是女人们们在忙活。她们忙着削洋芋、洗姜葱蒜、切辣椒,到门前园子里割来几棵大白菜,油炸洋芋片、酥肉粑粑、花生米,蒸南瓜、蒸糯米饭等等。这是过年前首先要招呼的第一批客人,也要做出吃出过年的气派。

有的人家在杀猪前两天,会做上一锅豆腐,准备好过年的豆腐,也当作杀猪当天享用,还可以在杀猪当天用一些新鲜猪血和肉沫与豆腐加调料一起揉成血豆豉,烘干存放,过年的时候也是款待亲朋的一道菜。勤劳的妇女们还会在豆腐做好之后,选一些做霉豆腐,选一些做石灰碱豆腐。熏制腊肉的时候,特意把一两个正方体豆腐一块儿熏上,熏过的豆腐容易保存,用来炖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蒸黄粑过年也是记忆中的年味,把糯玉米磨成面之后,加上一些白糖、麦麸、大米和水,有时也用糯米和玉米面来做,拌匀后揉成椭圆的大面团,用包谷壳和粽叶把面团包起来,用线捆上逐个码在蒸锅里面,就开始加水蒸黄粑。蒸黄粑一般需要10个小时以上,期间需要不断加水到蒸锅里面,直到包谷壳里的面团变成了黄色,就做成黄粑了。人们把黄粑捡出来,逐个拴着,悬挂在竹竿上晾干水汽,用作过年时候的点心。

说到点心,过年时候,有的人家还要做麦芽糖、核桃糖。儿时的记忆中,甜蜜的麦芽糖味儿怎么也忘不了,如今唇齿留香。那时我们说麦芽糖和核桃糖为麻糖,是用玉米和小麦芽熬成,加上核桃仁等干果制成的一种美味甜品。

过年吃汤圆也是必须的。家家户户都要淘米、泡米,没有糯米的人家就把糯玉米磨成米仁儿,同样每天淘洗、换水,还有的人家用高粱淘洗,一般每天换水泡10天左右,就可以淘出来沥干水,准备磨面了。小时候村里有的人家有一个碓,过年之前人们就排着队去用碓磕打汤圆面,我们常常守在碓旁边,跟着大人们去不停地磕碓舂米和面。其实没有大人在的时候,我们根本踩不动碓。碓窝旁边一个人守着,用手不停翻动碓窝里的粮食,这要跟磕碓的人配合好,否则,碓腿砸手的事常有。同时,守碓的人还需随时摸一摸碓窝里面的米面是否全部舂碎变得细致。把舂好的面装回家里,倒在簸箕里面摊开晾干,避免面起团长霉。然后就开始准备汤圆馅儿,汤圆馅儿用白糖、红糖等加上一些干果搅拌而成,也分荤素两种,里面都可以加上夏天做的玫瑰糖,香香的味儿弥漫着整个屋子。过年时把汤圆做好,全家人围着火炉团团圆圆走进新春走进新年。

忙碌的腊月,就为了过年时全家满满的快乐,满满的幸福。也为忙碌的一年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年的生活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