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章

请欣赏组织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组织文章1:职业性偏见不能有

文/肖宁嘉

县里组织全县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夜间巡逻活动,我们单位也派人参加了。每晚6个人,由一名城管局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一起巡逻。晚上7点半,我们准时赶到集合地点,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小秦也早就到了。小秦是个年轻的帅小伙子,我们戴着袖章,拿着手电筒和防暴棍跟在他后面开始巡逻。说是巡逻,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治安、秩序和卫生方面的问题。路边有不少商铺,有的商铺把摩托车随便停放在人行道上,小秦看到了,就会走过去,对商铺老板说:“老板,摩托车不能这样停放,会影响别人过路的,麻烦你放好一点。”一路走过去,这样的话重复了很多次,小秦都是很有耐心的样子。我笑着问小秦:“你这态度这么温柔,人家会听吗?”小秦说:“一般提醒了都会听的。”我故意开玩笑:“你们现在执法的时候,还会掀人家的摊子吗?”小秦有点不好意思:“那肯定不会了,我们现在都是文明执法了。”

其实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城管局工作人员是有些被妖魔化了,网络上有关于城管执法的段子也很多,很多人对城管工作人员抱有一种职业上的偏见,认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差,执法手段都很粗暴,都很不近人情,而这种职业性的偏见还存在于很多职业中。去年,我一位朋友托我给她堂妹介绍一个对象,我介绍了一位数学老师,可是朋友家马上就给否决了:“老师啊,还是不要了,老师太小气了,尤其是数学老师。”我不知道这种偏见的来源有什么依据,可是我的确是听到身边不少人有这种说法。但是小气的人哪个职业都会有,为什么就偏偏给老师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之所以带有这类职业性的偏见,其实是因为与这些职业接触太少,了解太少,就像我们对城管工作人员一样,因为平时接触太少,看到一些负面新闻,就以偏概全,部分印象扩大成为整体印象,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让处在这种职业性偏见中的人群很受委屈。当我们想到某个职业,或面对某种职业的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公正客观一点,抛弃职业性的偏见,多一点对他人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组织文章2:快乐的春游

文/李若尧

星期四学校里组织去春游,今天可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春游。前几个星期,妈妈就说要带我去无锡看樱花。可是妈妈一直没有空带我去,今天,妈妈总算有时间带我去玩了。我们先去了鼋头渚风景区看樱花,到了那里,可惜樱花都谢了,只有一点点的花了。不过,我觉得鼋头渚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在迎接我们,这些花开得很美丽,有些我还叫不出名字呢!我和这些花拍照留影,我想把这些美丽的花拍在照片上带回去。我发现,有一种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很像猴子的屁股,还很像“吃人花”,我觉得有点害怕,赶紧拉着妈妈离开了。在路边的小山坡上,我还发现了春笋呢:这些春笋真的像课文中小作者写的那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下午,我们又去了三国城,那里一派古时候的景象,我在这里看了好几场表演,还认识了三国时一些有名的人:张飞、吕布、关羽、刘备、貂蝉。爸爸告诉我吕布是最厉害的。我还和“张飞”一起骑马,坐在马上,“张飞”问我:要不要加快点速度。我的屁股被颠得好疼,心想就不要加快了吧。可是快到终点的时候,他又加快了速度,我感觉他好奇怪,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就加快速度了呢?这还是我第一次骑这么快的马呢,真刺激!在看表演之前,我还听到了广播里在唱:“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我可是学过的呢,就跟着一起唱起来。这时我想,如果下次我们去唐城,说不定还会有很多唐朝时候的古诗呢,所以,我的愿望就是下次去唐城游玩。

无锡风景区里的东西还真有特色:有树桩小路,有亭子垃圾箱,有马车椅子。一路上从柳树上飘下来了很多白色的柳絮,飞来飞去,我还以为是下雪了呢。

今天的春游实在是太开心了!

组织文章3:我眼中的厦门大学

文/翟惠博

近日,我被组织安排到厦门大学接受再教育,有幸零距离接触了厦门大学。

踏入厦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塑像。驻足凝望,感悟爱国华侨无私捐资、教育救国的壮举,体味他爱国报国的良苦用心。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1年的厦门大学虽历经百年沧桑,但“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内涵清晰可见,至今不变。

厦门大学的教育理念里融入了浓浓的仁爱思想,视每一个学生为己出。学生吃饭,面食是免费的,汤菜也是免费的,而且种类不少,有猪蹄汤、紫菜汤、鸭肉汤、白菜汤,名义上每人限喝一碗,实际上尽可撑破肚皮喝。这样,家庭贫困些的孩子们可以保证饮食无忧了。学校还把贫困生登记在册,寒暑假期间领导和老师都到这些学生家里家访,全覆盖,无一例外。每位贫困生每年还可获一万多元的生活补助。学校还为贫困生的家长买商业保险,实实在在地让每一位学生不为五斗米而分神,从而全身心地、有尊严地学习成长。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成才后的厦大学子又反哺母校的培育之恩,每年都会收到大笔的学子捐献,学长感化学弟,一代人影响着一代人,良性循环,每位学子都为能在厦门大学学习成长而感恩和自豪。

厦门大学老师的敬业精神,令人佩服。短短几天的培训,几位大师级老师的授课让人耳目一新,启发深深,受益多多。尤其是教授们身上散发的浓浓的学术气息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至简的生活作风,深深感染着我,启迪着我,敲击着我的灵魂。我在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多么需要大批的像教授们这样爱岗敬业,孜孜以求的团队。短短的培训,知识的接受是有限的,但老师们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历经百年历练的厦门大学自信、开放、包容。现在的厦门大学已经跻身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厦门大学的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在95%以上。许许多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渴望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厦门大学的阳光雨露,成为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驿站。恰逢暑假,全国各地的家长们带着孩子慕名来到厦门大学参观、体验、感悟,亲身感受大学文化。厦门大学对此是宽容的、热情的。他们敞开校门,热情地让络绎不绝的人们进入校园尽情地看、游、学。食堂也为游人提供普惠的准学生价格的餐饮,让人心满意足,交口称赞,无不为学术气息浓郁的厦门大学精神而肃然起敬。参观过程自觉而有序。我想,厦门大学的自信、开放、包容,及其过硬的学术成果,肯定在无数个孩子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求学”的种子。这也算是厦门大学为社会额外尽的一份润物细无声的责任。

组织文章4:漂流记

文/陈梦圆

7月5日,鄂东晚报组织我们校园小记者去罗田九资河漂流。而且那天还是个特别的日子——那是我的生日呢!

真是度日如年呐!终于到了7月5日,只听到一句:“宝贝,起床了,你还去不去漂流呢?”我猛然想起来,今天要漂流!于是,我就像弹簧一样从床上弹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衣服,收拾好东西,和妈妈一起出发了。

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了罗田县九资河镇的罗云堂。

我们一到,《鄂东晚报》的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40分钟的作文,他讲的是那么的绘声绘色,让我立刻升起一股提笔欲试之感。听完课,才开始吃饭了。吃完了饭,我们乘车很快便到达了儿童漂流的目的地。

我们的漂流区域分为两段。因为我从来没有过漂流的经历,很是害怕,所以我就和那里的工作人员同一条艇。第一段漂流的路程相对危险一些,大人们就从山脚下出发,不到一会儿,就听说很多人的船翻了,还听说连妈妈的那条船也翻了,妈妈可是一个“旱鸭子”呀,我的心像是被什么揪住了似的,真为妈妈担心。我害怕极了!我颤颤巍巍地随工作人员上了艇,水好凉啊,一直凉到了我的背心,幸好我们的艇一直漂流顺畅,快到终点,我们的艇还相安无事,看来和工作人员一条艇的决定还是不错的。他们这一路惊心动魄,而我却觉得可好玩了!

第二段的旅程也开始了,这一次和我同船的是那位给我们讲课的王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小女孩。但是这次可没有上一次的幸运了。刚出发不久,我们的船就被急流冲到了两块石头上的中间,夹住了。因为水流太急了,一层层的水花打在了我的身上,立刻就觉得一股寒气往全身漫延开来,我便全身发起抖来,因为水实在是太冷了!幸好工作人员很快把我们的船移开了,我又能继续漂流,这回我们很快平稳地到达了终点。

我们漂流的旅行结束了,最幸运的是我们有惊无险,最大的收获是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最有意义的是我的生日过得充实而特别!

组织文章5:游指云寺

文/杨慧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指云寺春游。我们在车上说说笑笑,车子里载满了欢声笑语,一路迎着春风,不一会儿便到了指云寺。

从指云寺的大门往里走,就到了大殿。走进大殿,只见大殿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正中央摆放着一尊如来佛像,两旁插着各色的幡旗,不少人在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

绕过大殿,就来到了小山上。春天来了,小山上开满金色的金银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风吹过,一片片花瓣落在地上,这里成了花的海洋。

拾级而上,便到了指云寺最高的大殿,大殿两旁画满了许多壁画,有四大天王、有妖怪、还有……殿中大佛高约九丈,宽约三丈,皱着两道怪眉,怒视着我们,刹那间,我仿佛是一只渺小而害怕的小蚂蚁。

游览后,我们在小山上吃起了午饭,玩起了游戏。时光飞驶而过,我们离开了指云寺,指云寺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组织文章6:小事不小

文/鲍征

英国一家慈善组织,为了筹集善款帮助穷人而制作的一个短片,短片不长,但是却能唤醒每一个内心中的善良。

短片中一个年轻人带着帽子,穿着荧光绿的羽绒服站在街头。他跟街上的路人比起来十分的显眼,不是因为他衣服的颜色,而是因为他身上挂着的牌子:“FUCK THE POOR”(穷人***)。他的手中拿着传单,喊着自已胸前的口号。他成功地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发出去了不少传单。当然,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路过所有人的反对,行人都纷纷上前谴责他的行为,几乎所有人都会停下来跟他争论两句,就连警察也出面制止了他的行为。视频在这里黑掉了,出现了一行字,意思是:我知道,你们关爱穷人。

当画面再次出现时,短片中年轻人的牌子上写的不再是“FUCK THE POOR”,而是“HELP THE POOK”(帮助穷人)。但是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不断有人上前询问,并且捐出善款。恰恰相反,年轻人一张传单都没有发掉,所有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别说筹款了,他甚至连一点点人们的注意也没得到。人们的关心在意都去哪了?最后他们点明了视频的主旨:PLEASE CARE ENOUGH TO GIVE(请留心给予/不要吝啬关爱)。

短片最后留下一句让人深思,为什么人们先是批判那个年轻人,要保护穷人的尊严,但后来却对“帮助穷人”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批判那些负能量,但却从不自已主动去创造正能量。确实,负面消息要比正面消息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举个例子吧,再多赞美的评论和一个批判的评论比,人们肯定都会先看批判的。

穷人有尊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帮助。就像这个短片告诉我们的主旨一样:不要吝啬关爱,请留心给予。

组织文章7:宁静方能致远

文/吴福成

那年单位组织旅游,去了我向往已久的丽江。有媒体评论,丽江是中国最慵懒的城市。我不以为然。当我真正走进丽江,才切身体会到这里慵懒的心情、慵懒的生活,甚至连工作都是慵懒的。流连在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上,一切都如同梦境般美好:白发老人坐在门前的木凳上做绣鞋,一朵艳丽的红牡丹栩栩如生,让人喜欢;沿街的木质长椅上,一对情侣相偎而坐,窃窃私语;街角的一只大花猫,正眯着眼,在暖暖的阳光下酣睡,丝毫不在意走过的脚步声……我们慢慢地走在这光阴仿佛静止的老街上,听着小巷深处传来那悠扬的纳西古乐,心灵深处从未有过如此平静。

静,好似一幅水墨画,淡雅、隽永,让人喜欢,正如丽江这样的城市,当疲倦的时候,适合把自己放在这里,静静地消磨时光。

安静的夜晚,读点诗词是最美不过的享受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这样安静的夜晚,李商隐无疑是孤寂的。他思念远方的亲人,期待与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以致蜡烛结出了花蕊。不过在今夜,他身处巴山,只能倾听秋雨,把相思写在诗里,把期待放在明天。“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李白在《秋浦歌十七首》中也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月色如水的夜晚,采菱女和她的情郎手拉手,一同唱着夜歌归来,在这周遭都是静寂的夜,他们的歌声被烘托得更加动听。这里“静”与“动”的精彩描写,更能反衬出夜的幽深宁静。诗词里的静,既是大地万物的静,更是诗人内心的静。如此这般,在浮躁的当下能有几人做到!

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尤其喜欢看大量使用“留白”的作品。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淋淋尽致的无疑是齐白石先生了。在老先生的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只见黑色的岩缝中汩汩流着泉水,几只小蝌蚪顺势而下,穿过石隙,没有蛙声胜过蛙声,用绘画语言将主题的诗意完美的传达。其中将泉水恰到好处的大面积留白处理,仿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这些留白不仅净化心灵,也能让人烦躁的心变得安静下来。

读诗品画都是让人心静的高雅艺术,如果此时再来上一杯茶就更好了。

爱喝茶已有些年头了,特别是夜晚,无论读书还是行文,都要有一杯茶陪伴。这茶喝久了,也对“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这一哲理有了深刻的理解。日本禅师这样说茶:“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茶,慢慢品之,方能静心!茶,静心品之,方能识味!”而王国维总结得更为凝练,他用清茶、花茶、普洱茶将人生隐喻为上、中、下三重境界。每每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而出,泡上一杯自己喜欢的茶,静下心来,细细咀嚼个中滋味。人生得与失,不过一杯茶而已。

诸葛亮在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以为,做人切不可把名利看得太重,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定能有所作为。在我们身边,这样成功的范例又是何其之多:比如深装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汪家玉,当初从拿枪杆子,到最后拿起笔杆子,成为执掌中国特区装饰设计行业的领头雁;比如南京润来集团的董事长刘满来,从刚开始靠给别人拉板车的板车工,到如今成为南京市知名的建筑大亨;再比如世纪酒店集团董事长纪良国,从当初卖鸡蛋起步,一步步进入餐饮行业,到如今在全国各地开设二十余家五星级连锁酒店……这一个个枞阳人演绎的故事不是传奇,不是神话,都是靠他们沉下心来,苦练内功,才有了四两拨千斤的功力,才有了属于他们今天的荣耀。

在喧嚣的尘世当中,我们每个人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学会“上善若水,静水流深”,放下内心深处所有的张扬和浮躁,静下心来,和那些为梦想而前行的人一起,努力奋进。也许假以时日,下一个神话就由你自己创造。

组织文章8:植树

文/秦延安

为了绿化山川,市上组织各家单位去植树,要求每名职工植一棵树。为了确保成活率,各单位先挖坑,经市绿化委验收合格后,然后再统一植树。如果单位去不了人的,就交钱。根据我们单位职工人数,也就二十棵树的任务,如果交钱就是三千元钱。局长感觉交钱不太划算,想着此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又是踏青的好时候,就决定亲自带我们六名年轻的男职工去植树。

星期一,我们去植树。面包车开到山脚,然后我们就拿着铁锨、洋镐、镢头往山里走。一路上都是各单位植树的队伍,浩浩荡荡。因为在城里好久没有出来透气了,又是局长带队,所以大家兴致都很高。只见从山口开始,各单位的植树牌子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走了半天才找到了我们单位的植树牌子,可往山上一看,全傻眼了。只见险峻的山上基本上全是裸露的岩石,偶尔有一处平坦的地方还全是枯草野刺灌木丛。在局长的招呼声中,我们开始寻找可以挖坑的地方。好不容易在枯草丛中找到一处可挖坑的地方,可是挖了不到半锨深的土,下边全是坚硬的岩石,铁锨、镢头根本用不上,还好,我们带了一把洋镐,大家轮流使用。坚硬的山石震得人手生疼,不一会儿,大家都是满头大汗。一个坑还没挖一半,局长就累得不行了,坐在岩石上休息,指挥着我们挖。时间飞快,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只见大家满脸是汗,手也被磨起了泡,总共才勉强挖了五个坑,而根据市绿化委的树坑半米深四四方方的要求,我们这些都不合格。

就在我们人困马乏地倒在山坡上休息时,从旁边山坡上走来一位村民,他向我们搭讪道:“这下边全是石头,坑难挖得很,你们还厉害,亲自来挖了。”

局长笑道:“你是给谁家挖树坑呢?工钱咋样算呢?”

“水利局的,他们原来和你们一样,自己来挖,结果挖了半天就不行了,只好给市绿化委把钱交了。市绿化委雇我们来植树,连挖坑带植树给二十元。”村民说,“前两天在山口那地方挖,一天能挖二三十坑。今天在这地方,一上午才挖了三个坑,都有点不划算了。”

“赵主任”,局长叫着办公室主任,“招呼大家回吧。”

“那这树坑还挖不?”赵主任问。

“你傻呀,这坑咱能挖吗?明天你就去绿化委把钱交了。”局长说。

组织文章9:给你的,是最好的

文/月月女

公司每次组织旅游,他都借口逃避,因为火车的汽笛声会撼动心底的旧缺。但这次去苏州考察,他却主动要求去。苏州,这个人间天堂,他只在16年前去过,从此再未涉足。

16年前,他的心不在风景,在人。那个通信几载,只在照片上见过的江南女孩,与他深深相爱着。她来信说,如果你来,我就和你一同去北方,过一辈子。这承诺使他欣喜若狂,但到底是失信了。一起回程的票都买好了,她又变卦,说父母誓死不同意,以与她断绝关系要挟。她流着泪说对不起。除了伤痛,他对苏州的回忆只有几个园子。从此两人音讯断绝。16年来,他从未原谅她。如今,他忽然就想再去看看,哪怕只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那个一辈子也游不完的天堂,她只陪他去过几个园子。

接待单位组织的游览,虽然热情周到,但他的心却一寸寸冷了,因为游览的几个园子,恰好都是他去过的。他有点扫兴,问人家,明天还去别处吗?人家说不去了,苏州虽大虽美,但最好的,就是这几个园子,再去别处,其实就是重复。

他发着呆,就流泪了。她带他去过的地方,虽然少,却都是惊心挑选的最好的地方。而她给他的,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呢?那也是她的初恋。初恋,无疑是一个少女最宝贵的财富;她给他的年华,又何尝不是最好的,那是她20岁的青春年华;她给他的爱,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呢,虽然没能抵达一生。她给过他的都是最好的。爱情的真正含义就是,给你的,是最好的。读懂这份感情,他足足用了16年。

组织文章10:感谢有你——漂流

文/曹洋瀚

鄂东晚报组织小记者团的小记者去罗田漂流,早听说漂流好玩又刺激,小记者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一路上欢歌笑语,旅游车行了3小时才来到了罗田有名的薄刀峰山脚下。

吃完午饭,我们换上漂流服。“艇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放眼望去,只见从上而下的水面上飘来了许多红的、黄的、蓝的小点点,很快,就见一只只艇直奔而来。

工作人员把我们的艇拉到了一个冲击口,“哗!”只听见一声巨响,艇一下子狠命地颠簸着,从右边的石头撞到左边的石头,本在艇尾的我一下子切换到艇头了,“好过瘾啊!”我擦擦满脸的水,兴奋得大叫。

水快乐地奔腾着,浪尖带着我和妈妈横冲直撞,我原来紧张的心被这无比的刺激弄得反而平静了下来,觉得特好玩,我都敢把屁股颠颠几下,我和妈妈尖叫着,欢呼着,惬意极了。到了一个平缓的地段,我们的艇慢了下来,“快停下,快停下!”只听有人大喊,我们的艇不听指挥,顺流而下,转眼间,撞上了对面横在流水口的艇,一下子翻了,瞬间被扣在了水中,我牢记着妈妈的话。拼命地拉着艇两边的带子不松手,没想到,后面的艇凶狠的撞到我身上,我和妈妈被两只艇夹在中间,心里害怕极了,有些慌乱的妈妈紧紧地抱住我,不停地安慰我不要怕。

“哇!”我鼻子一酸,也情不自禁地大哭起来,妈妈摸摸我的头说:“这有什么害怕的,这叫刺激嘛!”看着妈妈坚定的眼神,我的心顿时平静了下来。我原本的畏缩没了,勇敢又回来了,我们重新坐上艇,胜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又享受了另一份快乐。

回味这次惊险的漂流,我明白了许多,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勇敢、理智地面对,在得意时刻,要格外小心。从这次漂流,我感到我变得强大了许多,感谢有你——罗田漂流。

组织文章11:让文化润泽我们的心灵

文/王左英子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学生参观张家港文化中心。

我们先参观城市展示馆,一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年来张家港获得的荣誉和奖项。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95年获得的“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2005年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我们随着讲解员来到了城市历史展厅,看到了东山村遗址,从讲解员阿姨的口中,我知道了张家港市原来是沙洲县,时任市委书记秦振华从1986年9月撤销沙洲县改为张家港市。

在城市记忆中,我还看到了幻影成像·老茶馆以及张家港第一所大学、城市街景、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的一些图片。

看完了城展馆,我们来到张家港精神馆,门口竖着一块玻璃碑,碑上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16个大字: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而相关图片和资料的展示,也无不说明了张家港精神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弘扬光大、硕果纷呈。在48块奖牌、144项称号中,我看到了我们张家港人闪光的足迹和奋进的力量。

美术馆中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格外吸引人。《雪景》的作者是12岁的陈一诺,《妙笔生花》的作者是12岁的顾安祺,《中国风》的作者是8岁的倪简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风》,整幅画以大红色和粉红色为主题,很具中国传统特色。

在回校的路上,我回想起那令人骄傲的奖牌和江泽民爷爷那16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还有那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时,我很佩服那些了不起的小画家,也为张家港获得那些荣誉而自豪。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张家港小市民,为自己的班级、学校、城市多多争光添彩。

组织文章12:义卖

文/逯畅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师生举行了义卖活动。

下午两点,各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陆陆续续地来到操场,找到各班的指定地点,准备义卖活动。因为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参加义卖活动,杨主任向我们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随着杨主任的一声口令,活动开始了,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我和何子欣沿着操场欣赏着同学们出售的商品,真是应有尽有:精美的图书、栩栩如生的毛绒玩具、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操场上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这时,我们走到了四(1)班的一个摊位前,发现了《爱哭的女生也坚强》这本书,我拿起来简单翻了翻,这正是我喜欢看的课外书,于是,我便问起了价钱,“老板”说:“8元一本。”“能便宜点吗?”我问。“那就6块吧!”我想:我特别喜欢这本书,6块就6块吧!我对他说:“那就成交吧!”就这样,我成功地买到了我的第一样商品。然后,我又到其他摊位分别买了一套明信片、自制扇子和玩具小老虎,这些都是我喜欢的物品。

然后,我回到了自己的摊位前,开始叫卖自己的商品——几个八成新的芭比娃娃。“快来看一看呀!好看的布娃娃,不要错过……”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吆喝起来,说实话,第一次做买卖,还真有点脸红呢!就在这时,有几位同学来到我面前,“嗯,还不错,挺可爱的!”我们谈好了价钱,就这样,我的几样商品也顺利地卖出去了。

义卖能够让我们将自己用过的物品转给其他同学,在那里发挥它的价值,还能避免浪费。真希望今后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组织文章13:建造自己的房子

文/鲁先圣

当我们在为一个企业、组织或者为了国家做事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像给自己做事一样尽心尽力呢?

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雇主很感谢他服务多年,问他能不能再建最后一栋房子。木匠答应了。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干得马马虎虎,偷工减料,用劣质的材料随随便便地把房子盖好了。完工以后,雇主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惊呆了。如果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一定会用最优质的材料、最高明的技术,然而现在呢,却建成了“豆腐渣工程”!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这个木匠。每天,我们砌一块砖,钉一块木板,垒一面墙,最后发现,我们居然不得不居住在自己建成的房子里。可这时一切都已注定,我们已经无法回头了。这就是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嘲弄。

再也没有比“我只是为别人在工作”这种观念更伤害我们自己的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及早认识到,我们是自己命运的播种者。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在将来深深地影响到自己的命运。种瓜得瓜,得豆得豆,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

认识到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意味着自我负责和自我激励。一个人只有能够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激励自己进步,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我们甚至不愿意对自己负责任,不愿意自己督促自己,那将不会再有力量能使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站住脚跟了。有些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混日子。他们的心思没有放在工作上,只有在老板面前才会装装样子。有些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可是并不是真正地用心,只是用这种忙碌的假象欺骗自己。有些人见了责任就躲,不肯多做一点事。有些人无法面对挑战,自己给自己设限,认为自己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稍有些难度的工作就先打退堂鼓了。

没有付出,当然不会有回报,即使你的环境、你的工作、你的老板、你的同事有再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你也应该知道,你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们。这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我们自己的人生,一切的恶习,最后受伤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你能伤害到别人吗?不能!你不努力,你的老板可能受损失,但是你失去的更多!你失去了一个充实美好的人生。

我们时刻都在建造自己的房子,好歹都是你的。如果明白这一点,命运也就握在了自己手中。

组织文章14:针锋相对

文/张学兵

小学组织秋游,临出发前,我把儿子叫到跟前不放心地问:“宝贝儿,秋游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都准备好了。

我半信半疑,查问道:“吃的、喝的、晕车药、应急用的塑料袋都预备好了?”儿子拍拍鼓囊囊的背包说:“您放心吧,全都在里面呢!”我点点头,儿子怕我还不放心,得意洋洋地补充着:“爸,这次秋游我的准备工作特别充分,跟您说吧,我连老师要求写的游记都写完了!”

我一听不高兴了,责怪道:“那怎么行,游记得写真实的游览过程和感受,提前就写出来,能写得好吗?”

儿子胸有成竹地说:“没关系,我先上网查了我们要去的地方,网上对那个景点介绍得详细着呢,应该问题不大!”

我不想再跟儿子废话,义正词严道:“甭说了,写完的这篇不行,回来再写一篇!”儿子皱起眉头,着急地说:“那可不行,我不就白费劲了!”我眼一瞪说不行也得行,还没去就写出来的就是不行。

儿子竟然也翻了脸,针锋相对地反驳我道:“那您的工作总结提前写出来怎么就行呢?您还老把以前的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拿出来交差呢!咱们找您的领导去给评评理得了!”

我始料不及,一时无言以对。

组织文章15:《我们俩》观后感

文/余陶鑫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电影《我们俩》,我觉得很感动。影片主要讲了一个孤独老人住了一辈子的空荡荡的简陋四合院,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来了一个寻求住处的女孩,俩个人之间从最开始的互看不顺眼,到一段时间之后两人产生了深厚感情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不由地想到了上个月我与妈妈顶嘴的情景。记得那是周六,爸爸妈妈有事情需要出去一会儿,妈妈走的时候嘱咐我一定要照顾好弟弟,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妈妈走后我边写作业边和弟弟玩,谁知道弟弟不小心撕坏了我的作业本,于是我就把弟弟凶了一顿,弟弟就大哭起来。刚好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弟弟飞快地扑向妈妈的怀里哭得更大声了,妈妈当时很生气就打了我一巴掌,气冲冲地对我说:“你打弟弟干嘛?他还小,你要让着他。”当时我觉得可委屈了,便大声冲妈妈嚷道:“你只喜欢弟弟,你是个偏心的妈妈!”说完我便跑进自己的房间里还锁上了房门。下午妈妈叫我吃饭我也没有理妈妈,一整天都没有和妈妈说话。晚上妈妈趁我睡觉的时候还偷偷来房间看我,帮我收拾好书包重新给我买了个作业本,听爸爸说妈妈很后悔打了我一巴掌,为了这件事妈妈还偷偷哭过。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很久了,我和妈妈又说话了,但是我知道上次我说的话伤了妈妈的心,妈妈一定很难过,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组织文章16:快乐的秋游

文/杨济源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去观音峡秋游。早晨,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八点半,我们就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到了关坡。过了关坡,美丽的七河坝子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底。现在正是金秋时节,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随风起伏着。山脚下就是观音峡,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观音峡。下了车,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真让人心旷神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绿清澈的观音潭,它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山谷里,非常美丽。池塘四周种着几株杨柳。我们穿过景区里一条古朴的街道,就来到了黄龙泉瀑布。瀑布下面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池,水池里有许多小鱼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爬上一段石阶路,就来到坐滑道车入口。

我们在那儿等很久,才轮到我们。“坐滑道车喽!”我们两人坐一辆车,开始出发了。我和王瑶一起坐一辆。滑道车在半路蜿蜒前行,旁边的岩石和树木快速地向后倒退,真是又惊险,又刺激。滑道车到终点了,我们下了车,突然听见有人在说:“快看啊,瀑布!”我抬头一看,啊!一条银白色的瀑布,从百丈悬崖上直泻下来。我们飞快向观音瀑布走去,来到观音瀑布脚下,那景象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冲激着河底的岩石,发出一阵阵轰鸣。溅起的水珠,在太阳的照耀下,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真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走到码头,坐上游船,回到对岸,坐上大巴车返回学校。这次秋游真的很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