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的散文

请欣赏凝望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凝望的散文1:麦粒

文/安庆

凝望麦粒我常常想起麦粒的远行。

麦粒的远行有时借助的只是一场风、一只鸟儿的喙、一个人的手指或者指缝、或者一个出行者的衣袋。当它藏在旅人的行囊时,它的心跳动着,隔窗遥望,一行行旅途中的树,一座座旅途中的山,一道道旅途中的河,一条条窗外的道路,一窝窝旅途中的土壤让它兴奋。旅人终于掂起行囊,它知道自己生存的地方就要到了,这将是它另一片安身立命的世界。

麦粒儿从来都不孤立,一粒麦粒种下就有了十粒麦粒,二十粒三十粒麦粒儿,二十、三十粒麦粒后就是一片风风光光,浩浩荡荡的小麦大地。我常常想起一粒麦粒或一粒麦粒儿的成长,微醺的南风中我看见麦粒儿走过了它的青涩,开始饱满,一根根尖利的麦芒像一把把利剑护卫着麦粒;我不忍去细看锋芒中的麦粒,不忍心去伤灌满了汁液、正酝酿营养,愈来愈丰满的麦粒儿。在一方大地,我选择在小麦的面前默然无声地站着,我听见风,听见鸟儿掠过小麦大地,我站着,向着一粒粒麦粒,一穗穗麦粒儿行注目礼,向刮过麦季的风行注目礼,向掠过河床又掠过麦田的白云和鸟儿行注目礼,向麦田边的杨树、桐树、榆树行注目礼,向穿过麦田的线路、流入麦田的河水行注目礼……麦田,其实它吸纳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营养、更多的情感、更多的期望。在麦芒全黄的季节,麦粒儿看见了旅人又回到了小麦大地,回到了麦粒的出发地和生命地。大地永远是一粒麦粒、一千粒麦粒、一万粒麦粒、一万万、一亿亿个麦粒儿的故乡;然后麦粒儿又延续了一万麦粒、一万万麦粒、一亿亿麦粒。不要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去触碰一粒麦粒、一穗儿麦粒,这对麦粒儿是一种伤害。即使你多么想仔细观察麦粒,你也无法进入麦粒的内心。

有一天,在火车站,我忽然听见有人叫“麦粒儿”。我停下脚步,在人群里寻找,却原来是一个女孩儿的名字。她扭过头,红扑扑的脸蛋上淌着汗水,身上是一个沉重的行囊。我知道这个“麦粒儿”是去远方,去某座城市打工;那个城市会有“麦粒儿”的笑声,有“麦粒儿”的身影,也有“麦粒儿”对家乡的遥望。我永远记住了这一声喊,记住了某年某月某天在车站看到过一个叫“麦粒儿”的打工的女孩儿,“麦粒儿”或者“麦粒儿们”,我祝福她们在某一个城市过得愉快。

那年夏天,我从家麦收回来,在兜里发现了几粒麦粒,我不知道这几个麦粒怎么跟着我来了我居住的城市。秋后我把它们种在了楼下的一片空地里,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它们聊天,看它们在城市的缝隙里默默地成长。一天早晨,我又去看那一片蒲扇大的麦苗儿,麦苗儿上挂着露水,在晨曦里晶晶亮亮得那么纯净、透明。我和麦苗儿,麦苗儿上的露珠对望着,仿佛又看见了故乡大地上那一片片,一粒粒的麦粒儿,看见了“麦粒儿”们走在远行的路上。那一刻,我孤自地在一小片麦苗前伫立,仿佛置身的是一片麦海,看到了浩荡的麦田,听见了麦田上的歌声,忽然觉得我像流浪在城市的一颗麦粒,和这些长在城市的麦苗一样想念着家乡,想融入家乡的大地。小麦大地给我们的是丰富前行的宽广,我们一年年在小麦大地找到了宽阔、找到了释怀、找到了力量和温暖的慰藉。

麦粒啊,是一千个是一万个是千万个故乡的影子。

凝望的散文2:在晨的雾霭中凝望

文/心灵之窗

清晨,沉静地端坐窗前,远望那迷迷蒙蒙的雾,有一丝迷离的神往。很嘲笑无端地弄些酸溜溜的貌似深情的文字。但,总希望每一天的某一段时间,或者某一段的某个时刻,让自己的心沉下来,静静地想着什么,哪怕是什么也不想,静静地发呆,因为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时光。

除了周五晚上中山公园的暴走,两天没下楼,两天没涂脂抹粉,看着镜子里的素气没有杂质的脸,目光中多了些许的淡然,透出一颗轻松的心。这样也好,让我的心同脸上一样不混淆一些表面的东西,安然,恬淡。

因为没有日光的照耀,远处的雾越发浓郁,这倒不如夜晚树林中的漫步,有白云飘飘悠悠地在头顶掠过,宝石蓝的天空,好似一个无边的舞台,思想之花在靛蓝中悄悄绽放,不是因为寂寞,是极惬意这份独处的时光,没有人打扰,任思绪在蓝色的天幕上复制、粘贴,然后随着那飘飘悠悠的白云扩散……

这极为享受的时刻,让我有些自恋一个人时候的自己,因为那可以增添我足够的纯净、足够的安恬,将缤纷五彩的轻浮喧闹隔绝。

此刻,在雾蒙蒙的清晨,静坐,又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很多东西淡忘,比如零零碎碎的烦恼;很多东西不屑,比如那蝇营狗苟的计较;很多东西清晰,比如那坦坦荡荡的操守;很多东西珍藏,比如那点点滴滴的温暖。于是,很多东西升华成自身的韧性与坚定。

抬头望去,天暗下,窃喜,喜欢明媚的阳光,也喜欢朦胧的阴霾,它含蓄、深沉。身体被雾包裹着,思想却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在时间的窗口里,回望着留下的痕迹,深深浅浅中倾注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和汗水。眺望远方,迷茫中有一条清晰的路延伸,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因为未知变得神秘,因为未知不断增添激情与斗志。生命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又在分分秒秒中诞生,只有闪光的思想和精神得以永存。

我想,人的身体奔波于红尘之中,心灵要努力独立于尘世之外,带着一副歉然的外面,跳动着一颗骄傲的心,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表演,体会人间喜怒哀乐,感受善恶美丑,这才能体味生活的五味杂陈,生命的丰富多彩。

世事沧桑,面对讨厌的东西,可以用冰凉的外表冷冻,邂逅纯净唯美的风景,任凭火热的心燃烧。

雾散了,时光在前行,依然用真诚享受这细水长流的日子。

凝望的散文3:铺满月光的小路

文/童薇

每当我抬头凝望那群星闪耀的夜空,一轮绽放着莹白光晕的月亮挂在天际,眼里便流出温热的泪来。那散发着迷人光晕的月,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故乡那条铺满月光的小路。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月光溶溶的夏夜,深邃的夜空里悬着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它照亮了山村、河流,还有那九曲回环的山路,同时照亮了奶奶那双流动着慈爱光芒的双眸。

那年夏天,我将要去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求学。由于身处交通闭塞的山坳,镇上的长途客车又在半夜发车,加上我的行李又重又多,白天奶奶要忙着干农活,所以只能晚上推着她的小板车为我送行。小板车是奶奶平时用来拉菜推粮的,车上载满了我的行装,里面有奶奶亲手绣的兰花鞋垫,我最喜欢吃的白水煮鸡蛋,还有她为我腌制的酸豇豆……趁着月色,奶奶推着她的小板车,带着我赶往十几里之外镇上的汽车站。

山路崎岖,羊肠小径蜿蜒曲折。我们行走在乡间的阡陌小径上,抬眼望向浩瀚无垠的夜空,月光如水,星辉点点,一轮满月正静静挂在天际,皎洁莹白的光芒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犹如白纱一般,笼罩着整个世界。奶奶是小脚,她弓着腰蹒跚前行,在明晃晃的月光下,我隐约看到汗水浸湿了她那件的确良衬衫。她的额间也沁满了汗水,一缕灰白的头发耷拉在前额。突然,一阵酸楚便涌上我的心头。

“奶奶,还是我来推吧!你歇会儿。”我拉住奶奶扶在车把上的手说道。“我的傻孙女,奶奶还没老呢?”奶奶温和地笑道。“可是,你都流一身汗了,还是我来推吧!”我坚持着。“傻孩子,奶奶身板硬朗得很,多出点汗我舒坦着哩!”奶奶摸摸我的头。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奶奶眼里那一汪饱含爱意的清泉。我深知奶奶的脾气,看着奶奶推着小板车跟随月光走向小路深处,看着她日渐佝偻的背影,我的心仿佛被抽打般酸疼酸疼。但是,我终究没有让眼中饱含的泪喷薄而出,因为我不愿看到奶奶难过的样子。

我与奶奶在这铺满月光的小路上,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直到我结婚生子,那条小路变成了宽大的柏油马路,我也购置了私家车,再也不用为了赶车走夜路了,可我依然深深地怀念那段日子,那充盈皎洁的月光,就像奶奶眼里流动着的慈爱目光,伴我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岁月!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异乡的无数个不眠夜里,我都会寻一处高地看月亮。让皎洁的月光,像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我的心头,在月光中寻找奶奶曾经给予我的温暖,让它带我重回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凝望的散文4:可不可以不要走得太远

文/玉子慧

凝望灰色的苍穹,寂寥的夜空散发着彻骨的寒意,再也找不到牵手时走过的蔚蓝,映入我眼帘的,是灯火阑珊处那块曾划破宁静的荒原,在那里,我曾经怀揣着瑰丽多姿的梦想不停的许愿,许到玫瑰花开!让心的扉页驻守在每一个想你的潮汐。

记忆的章节重叠着明媚的璀璨翻阅开来,那些轻轻浅浅的偏执,那些深深沉沉的守候,寄缱了多少厮守的夙愿,那些久远的黄昏弥漫着多少清梦的幽香,那一季花灿烂漫着昔日辉煌的欢途。如今,渐远的足迹踩痛了我离别的视线,亲爱的,你可不可以不要走得太远,可不可以为我停留你执意的步点,可不可以不要在我触及不到的那片桃花园静静的独活……

今夜,灿烂的烟火怒放了寂寞的色调,我痴迷在某些错觉里,看着你的微笑沉默!是我太幼稚还是我太过孤独与虚无!你深情凝眸处,依然洋溢着从容。记不清哪年哪月的哪一天了,你惊鸿般地一瞥,如鹿撞心头,砰然惊悸我眉梢上的娇羞。从此,你的名字划亮天庭,投射到我的心房,进入了我生命的排行榜。那一场盛世流年,无意间成全了我永世的守望。

在夏日的路口,咬破指尖,素描一朵红莲记载你,刻下矢志不渝的眷恋,沿着沧海奔赴你走过的路径直到桑田。

凝望的散文5:雨中思念

文/燕山雪

伫立窗前,静静地凝望。

窗外的雨落个不停,地上积满了水。雨滴落到地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伫立窗前,静静地倾听。

窗外雨声清晰而有节奏,有时几滴雨滴敲打在窗子上,似传递某种信息,让人心中泛起涟漪。

伫立窗前,静静地凝视、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沉思……

雨越下越大。风雨中依稀有一位中年妇女,怀中抱着一个孩子,背上背着一只空箩筐,在焦急地奔跑。妇女将花衬衫遮盖在孩子的身上。边跑边呼唤“孩子,别怕,马上到家了。别怕,咱们马上到家了……”

终于,终于看清楚了。那风雨中的妇女正是四十多年前的母亲。怀中的那个男孩,正是当时只有六岁,非要哭着喊着跟母亲一起下地干活的我。在母亲的怀中,我听到了母亲的喘息,急促而有力;在母亲的怀中,我听到了母亲的心跳,急切而紧张。在母亲的怀中,我没有丝毫对风雨的害怕,没有丝毫对雷电的恐惧。反而觉得是那般的安全与舒适,那般的温暖与幸福。

推开窗子。想仔细看看母亲的面容,任雨水洒落屋中。却发现,母亲已消逝在风雨中。窗外只有她亲手栽下的那棵垂柳在风雨中飘摇……

雨停了。思绪和窗外的雨一起靠岸。此时才发觉,脸上有两条小溪在流淌、在闪亮。不知那小溪的源头是思念,还是激动;是惆怅,还是幸福?也许都是吧!

凝望的散文6:红尘中凝望的美丽红尘中凝望的美丽

文/水之轩

习惯了一种方式,一种用文字诉说心情的方式,一种用指尖敲击的乐符,一种堆砌淡淡忧伤的心绪。翩翩飞舞的思绪,柔化成江南的烟雨,飘飘洒洒,将春细细的品香。站在尘世的围墙内,仰头张望自由无拘的天涯,原以为自己努力奔跑就能如脱缰的马,不羁的奔走他乡,可是世事难控,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梦,我又回到了最终。

阡陌风云,红尘中,多少世事涌动,我的心被一次又一次的掏空,又一次又一次的被埋种,偶尔心痛,偶尔泪涌,偶尔甚至蜷缩在角落里龟缩的想把现实摒弃,偶尔也曾争气的想努力拼搏将生命点起,匆匆的脚步里,留下一个个参差的足迹,却忘记了欣赏那真善美的世界里,有一副副让人驻足的美丽。

走过山水河堤,走过繁华霓虹,当捧着酒杯,当午夜徘徊,当心在夜深人静的深谷里跌宕的时候,才发现那份宁静的吓人的孤单,是一抹抹血淋淋的记忆,是一段段甜蜜蜜的过往,是一次次醉汹汹的心碎,木然的看着尘封在灵魂深处的那份不愿认输、也不愿提起的哀伤,将心底仅存的一丝梦想渐渐的抹杀,而那童话般纯真的希冀、那儿时不断临摹的未来,也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下渐渐的泛白,留下了一个个残缺而又狰狞的碎片。

空洞的岁月,孕育了多少孤寂和多少迷离,当我打开尘世的扉页,发现许多我所忽略的角落里,有一株株细小却青绿的嫩芽仍在不断成长,他们不受时间的洗涤,他们不惧风雨的敲击,坚韧的伫足在那里,看着我,关心着我,当我受伤了,当我累了,只要伸出手,他们就会将我拥入怀中。

静静的仰躺在那份安静祥和的港湾,那臂膀虽不能撑起高山,那胸怀虽不能容下大海,却能让我软弱的做一次自己,也能让我哭泣的像个小孩。生命中的万川,总一条细水长流的河湾,那是亲人温暖的臂弯,那是家不离不弃的所在。

当我走的很累很累,当我痛的很撕心裂肺,当我迷惘的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当我蹉跎的徘徊在生命的街头,总会有些声音在默默的支持着我,总会有些温暖来自五湖四海,幸福洋溢而又甜美的笑容,让我看见雨后耀眼的彩虹,让我听到春天鸟儿欣喜的歌声。

紧紧的抓住那些感动,不让他们成为我生命中可有可无的梦,我想把他们刻入我的心中,书写进我的文字里,让他们变成我指间不断跳跃的音符,敲击出缱绻,谱写出涟漪。

漫漫的人生路,遇见了,擦肩了,那些记忆消散了,可文字还飘着幽香,关怀还在心中酝酿,那年树下将女儿红埋下,等幸福来将你嫁娶,你我共饮这杯芳香,共敬天涯。

凝望的散文7:古镇的回声

文/王毅

漫步程集古镇,凝望青石板上的古老辙痕,倾听古镇的悠悠回声。

从高高的牌坊入口走进古镇,就是从现实走进历史,走进先辈们生活的寻常时光。

窄窄的街道两旁,密布着明清时期的木质民居,依稀可见当年的药铺、当铺、酒肆等商号,仿佛讲述着昔日古镇的繁华与喧嚣。程集古镇尽头的老长河,据说是长江故道。古镇原为临江小村,相传南宋时期一程姓商人在此铺设石级码头,开店设铺,商埠由此生意兴隆,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贾重镇。想当年,程集古镇的繁华,犹如江汉平原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南有风帆林立的商船往来,北连熙熙攘攘的车马通道;古镇的叫卖声,传递着隆重的方言,铁匠铺传来铁锤有节奏的敲打声,茶馆里的麻将声不曾停歇,包子铺里热气蒸腾,香味诱人;石拱桥上,游人如织;街尾的文昌宫,香火缭绕,木鱼声声。这里与江陵、石首接壤,可谓“一声鸡鸣闻三县”。驻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将军,就是从这个古镇走进军营的。

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临街为店铺,中进为堂屋,侧有账房,后进为货栈,院落为晒场,每进屋舍之间,设有天井。伫立在天井下,头顶是一方蓝天,四周为木格扇门和雕花扇窗,古色古香间,古意悠悠,韵味深长。程集镇于2007年获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江汉平原乃至湖北独一无二。

印象最深的,还是老街上一条条的青石板,以及石板上深深的辙痕。踯躅在古老的集镇,我的眼前晃动着这样的画面:一辆辆独轮车上,堆满了鼓鼓的麻布袋,身穿粗布衣衫的汉子,两只壮硕的手臂,牢牢把握住独轮车的木柄,脚步沉稳,艰难地负重前行;而连接两支木柄的麻绳,深深勒入男人的后颈;结实的木车轮,外加铁箍,碾压在青石板上,随着岁月的流淌,那光滑的石面,逐渐碾出深深的辙痕,就像先辈们皱纹深厚的脸庞。行走在苍凉而温润的青石板上,我仿佛嗅出了车夫身上汗水与烟草混杂的味道,耳畔回荡起“吱吱呀呀”的车轮声。古镇,青石板,老辙,记录了生活的艰辛,浸润了浓郁的乡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到程集,可别忘了饮一杯程集的“散烧”。优质的稻谷,清澈的故道水,加上古老的酿造工艺,使程集粮酒格外香醇,武汉人给它取了个诙谐的酒名——岔口大曲。到程集买酒,酒可以不带出古镇,厂家帮你选一口缸,编号封口上锁,深埋于地下酒窖,钥匙自己保管,有空就顺道来取一壶,没空就永久地窖藏着,年份愈长,口感愈好。

不知什么时候,古镇的老街上,陆续耸起了两层三层的楼房,木质结构的门板,变成了卷闸门,水泥电杆沿街散布。随着时光的流逝,古镇的古韵被现代气息渐渐遮蔽了。

程集古镇,是江汉平原民俗风情的厚重积淀,是人类共有的文明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具有深邃而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了抢救保护正在消失的古镇,当地政府正着手高标准规划设计,修旧还旧,整旧如旧,力求恢复古镇的本色,这让怀旧之人深感欣慰。

凝望的散文8:凝望中条山

文/冯兆龙

中条山一直是我敬仰的地方。

我是在读完长篇纪实文学《立马中条》后才知道中条山的,才知道中条山那段尘封的历史,才知道当年是孙蔚如将军率领的三秦子弟兵在中条山拼死抵抗,陕西才避免了侵略者铁蹄的蹂躏,整个西北大后方才得以确保。从此,我对中条山就有了一种膜拜的向往。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与陕西潼关县隔河而望。它曾被侵华日军称为“盲肠”。这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关隘重叠,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中条山地区被视为“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抗战初期,为了阻止日军跨越潼关,踏进关内,以陕西籍为主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在孙蔚如将军的带领下,从潼关出发,东渡黄河,挺进中条山,凭着一腔热血和简陋武器与天上拥有飞机、地上拥有大炮,武装到牙齿的日寇展开了惨烈的抗击,激战三年打退日寇11次的疯狂进攻。两万多名三秦子弟把自己年轻的生命留在了中条山。在“六·六”会战中,一七七师的1000多名士兵被两倍于己的鬼子包围,经过拼杀后死亡200多人,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都是绝壁。这800士兵在短暂的一瞬间从悬崖上跳了下去。下面是被称作母亲河的黄河。黄河以母亲的慈爱襟怀包裹了这800个殊死搏斗后不齿投降的关中“冷娃”。他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从关中乡村投到孙蔚如麾下来,不是为了吃粮饱肚,而是为了抗击侵略者走进中条山,他们没有一个人活下来。最后跳崖的那位关中籍士兵是一位旗手,他的双手紧紧攥着部队的军旗。军旗已经被枪弹撕裂被硝烟熏染,他仍然高擎着。他在跳河前吼唱了几句秦腔,那是《金沙滩》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作家陈忠实在《立马中条》的序言中写道:“这些关中将士无论性格性情具备什么样的地域性特质,在民族存亡的血战中,体现出来的凛然不可侵辱的大义,正是中华民族辉煌千古存立不灭的主体精神。”

我是含泪读完《立马中条》的。自此,我就一直想到潼关去,想亲身感受一下当年那壮怀激烈的场面。

然而,每次从外地归来,总是三五成群,或朋友,或同事,或亲人,难有独自一人的自由。即使车经潼关,也只能隔窗而望,没有独自游览的机会。今年3月的一天,当我得知作协要组织会员去潼关踏青采风时,我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兴奋,因为我知道,去了潼关,就一定能看到中条山,就一定能领略到当年三秦子弟兵英勇抗敌的壮烈场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里,我需要在我麻木的心灵里,注入一腔热血沸腾的使命感。

那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了位于潼关县境内的黄河岸边,灿烂的阳光下,黄河水在静静地流淌,风过处,河浪轻翻。陪同参观的潼关县作协友人介绍说,对岸就是中条山。我抬起头,目光越过河面,停留在那片英雄的土地上。我久久伫立,用虔诚而崇敬的目光凝望着对岸:绿荫葱葱,烟雾缭绕。哦,中条山,当我的人生已过而立之年,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旁,虽说有河水相隔,但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你的存在。我的耳畔再次响起了当年战火轰鸣的声响,再次听到了三秦男儿怒吼搏击的厮杀。我似乎也听到了孙蔚如将军吟诵他填写的《满江红·中条山抗日》词:“立马中条,长风起,渊渊代鼓”,“新旧恨,从头数,挽狂澜作个中流砥柱”。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一腔热血的三秦男儿是怎样告别父母,告别妻儿跨越黄河从潼关奔向中条山的……

行走在黄河岸边的大堤上,我的脚步不由得分外轻悄,似乎怕惊扰了那一个个沉睡的梦境,又似乎怕亵渎了那一个个伟大的魂灵。当年那些八百勇士纵身跳进黄河的时候,我相信,黄河的水是惊讶的,中条山的岩石是惊讶的,头顶的苍穹也是惊讶的。它们怎么也不会明白这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宁愿***也不愿当俘虏的三秦男儿会有着怎样的豪气与毅力。七十多年过去了,今天望着这静静流淌的河水,泪水充盈着我的眼眶,我的情感依然难以抑制。

走下堤岸,我看见远处的广场上几个孩子正在追逐玩耍,大人们站在一旁幸福地望着他们。我忽然生出一种感觉:和平与安宁是需要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才能换来的!在这和平幸福的日子里,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忘记我们的英烈,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日子。

凝望的散文9:深情凝望皎平渡

文/马啸

1989年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了长征路上一所学校——凉山州会理县通安中学。这里位于四川省的西南端,距云南不到二十里,去云南的渡口便是当年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地方——皎平渡,隔得这么近,很想去走一遭,看一看。

了解到我班上一个学生的家就在皎平渡附近,于是与学生相约,周末由他给我带路,去领略金沙江皎平渡的风采,去感受金沙江大山峡谷的雄姿,去瞻仰当年红军巧渡金沙江渡口的豪迈。

星期六一大早,学生和我在学校门口搭乘一辆矿车上路了。

经过一个名叫“轿子岩”的地方,车子就进入了山区。泥土路因长年矿车的挤压,变得有些崎岖不平了。红彤彤的太阳像一个胖娃娃的脸从远处的天边露出来,向我们微笑着。

一路走,一路望,峭壁峡谷,沙坝飞流,车在走,景在换,望不尽的景观,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走到一块大的山石前面开始下坡。这块突兀的大石像一头盘踞在山头的雄狮,当地人称“狮子山”。当年红军过江后,先头部队的干部团在这里与据险而守的国民党川军展开激战,红军在不利的条件下战胜了敌军。

汽车又绕过一座山头,眼前变得豁然开朗。前面便是金沙江大峡谷,景色极为壮美。矿车连续下坡,从摇摇摆摆的车上,看着仅容车行的弯弯山路,始终是心惊肉跳的,其险峻可想而知。山路还没下完,转过一个山嘴,金沙江的雄姿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洪水冲着空旷的金沙江大峡谷,巨龙般势不可挡,咆哮而去,不由得让你发出一声惊叹,惊叹它磅礴的气势。

车停在了江对岸的皎西镇。站在云南的土地上,真有一脚跨两省之感。看到刚刚竣工的皎平渡红军纪念碑,那直指云天的船桨,棱角分明的浮雕,把我的思绪带到了当年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年代,嘴里不觉念出“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诗句来。现在四川一边的江岸还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当年住过的山洞,已被列为中国历史文物保护点;云南一边的山脚建有一座红军纪念馆,走进皎平渡纪念馆,展厅里十分安静,这里陈列着红军长征过江时的文献、文物、图片近200件,玻璃柜还摆放着红军用过的部分物品:草鞋、马灯、油布伞……当年五月红军从这里渡过金沙江,绕道会理,彝海结盟,陕北会师,谱写了一曲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如今过江,已经不用坐渡船了。一座现代化斜拉式的水泥大吊桥横跨江上,像一个巨人的双手牵着两岸,天堑变成了通途。站在皎平渡大桥中央向上游眺望,一座神形兼备的“毛公山”,以其栩栩如生的伟人形象,更增添了一抹神话般的色彩。

太阳的余晖洒落在金沙江两岸的山间,峡谷尽染,江面红透。我们深情凝望皎平渡,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我想,因为这次难忘的经历,这辈子恐怕不会忘记皎平渡了,它大山峡谷的雄姿,独特厚重的历史,将一直牢牢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凝望的散文10:今生的流离,来世的凝望

文/陌影疏涵

佛说:“今生的流离,来世的凝望。”于是,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在今生流离,为的就是寻找来世的凝望。

--题记

我于千万人中走来,带着我今生的流离,奔走在茫茫人海。我不畏艰辛,努力的穿梭在人群,透过层层的人群,我在努力的找寻属于生命的奇迹。

佛曾说过,今生的流离就是为了来世的凝望。今生在人世间的放逐流离,为的就是找寻来世的缘份,所以凝望于茫茫人海。看着满街的行人,在所有的茫然里,我在努力的睁开眼望着远方,在所有的希翼里有任何属于生命的悸动。

我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看着人群在微笑,原来今生的流离,是这样的茫然,来世真的是今生的凝望吗?真的在人群里能看到属于生命的回眸吗?今生我愿意自己是一粒尘埃,隶属旷世原野,在所有的空旷里去找寻我来世的三生石。因为这份期盼,我今生注定了流离,为的就是来世的凝望。

今生的所有过往,都是承载着来生的憧憬。一直站在茫茫人海里,一直在努力的张望,找寻的就是属于自己来世的奇迹。不管有没有喝下孟婆的那碗忘情汤,不管有没有在奈何桥畔几回头,不管前世多少的悲欢离合,今生的岁月蹉跎,想换来的就是来世的凝望。于岁月,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喊停它的,但是我们能在岁月不能改变的人生里,静待自己的缘分。

今生已经无缘,所以除了流离之外,别无选择,只能期待来生的那场凝望。或许,来世也注定了我们所有的期盼是擦肩而过,那在今生也要默默地期待。不管来世跋涉多少的路程,历经的磨难,还是期待能和自己心中念着的人握手。多少次的凝望,最终都是来自内心的呐喊。

于生活,今生的忙忙碌碌,注定了很多事情和人生失之交臂,最后都成风飘离了人生。今生五百次的擦肩,为的就是换来来世的一次擦肩而过。于茫茫人海,我们不知道能否有擦肩而过的机会,但是我们必须在今生里等候好来世。岁月的蹉跎,或许会把我们带进生命的一次次颠覆之中,让我们流离在爱情的国界里,迷茫痛楚。或许,今生的所有痛楚,能换回来世一次深情凝望后的紧紧拥抱。

今生的流离,是来世的凝望。我们于几百次,几万次的擦肩里,总想换来一次深深的凝望。今生不管于生活,我们错过了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一颗孜孜不倦在找寻的心。或许,缘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我们最终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爱情,让自己在所有的徘徊里错失了人生的种种。

今生当我们带着错乱的步伐行走在人群的时候,我们明白自己的脚步为什么这般的凌乱,心情为什么这样的迷离。因为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内心丢失了什么,我们在苦苦找寻的又是什么。多少的流年里,多少人望着星空在独悲叹人生,我们会不止一次次的问自己,我们到底在找寻什么,我们在希翼什么的出现?或许,答案于我们的心里已经上万次写明了了。

今生注定了此生的流离,于岁月我们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奔走天涯,不问过往,眷恋天涯。来世,我一定要把那份深情和眷恋,碾成一条棉线,缝制一件最为贴身的内衣,生生世世的紧贴在我的心头。于今生,我只能望断天涯;于来世,我将紧紧相拥挚爱。不再让所有的尘世,变得那么苍茫。

今生的流离,来世的凝望。

凝望的散文11:凝望春天

文/竹林逸士

我看见绿柳伸出娇柔的手挽着春的胳膊,我看见花儿张开灿烂的脸对着春媚笑,我听见鸟儿叽叽喳喳地,不停对春说着情话……,春天啦,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风柔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雨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小草路边的地里钻出来了……,恍然间,看见河岸光秃秃的树枝缀满了花朵,看见梧桐树空落的桠枝上,似爬满了一群绿蚁,转眼间却化作满树飞舞的绿蝶……

总是恍然于每年悄然而至的春天。常年在都市林立的高楼间生活,人的感觉都有些迟钝了。并非眼底没有春色:大街小巷的路旁也有地里冒出的几抹绿草,树枝上吐出的几片新叶,或是几朵鲜花……,可是,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在滚滚车流喧嚣的轰鸣声中,那点可怜的春色是那么的单薄、羸弱,几乎被人群淹没,被车轮碾碎!

每日总是迈着匆匆忙忙的脚步在大街小巷中穿行,总是为着一堆又一堆的事情忙碌,有时,困守在办公室,在为一堆琐事忙碌的间隙,揉着酸痛的脖子,偶尔,从窗口望着窗外的天空,看着那一片温暖的太阳懒洋洋地照着的高楼,罩着的河岸,南明河遴遴微波中闪耀的万点金光,才想到,生活里有不一样的天空,才想到,这样的时候,如果能到野外去,随便拣一块草地坐下,或是躺着,晒晒太阳,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城里的花都开了,野外的春色,该是何等的明艳?

那时,恨不得自己生出一双翅膀,飞越这林立的高楼,到那野外去;把所有的俗事抛开,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只要一缕阳光,几缕清风,一点清新的空气……

家的楼下靠近河边有一个小小的花圃,有几树樱花,几株玉兰,一溜迎春花,还有几棵我不认识的树及一些花花草草。从家到单位,步行约二十分钟,有一段路是沿南明河河岸走,前些年搞南明河河岸美化工程,在河堤旁种了些树,有香樟树、樱花树、玉兰树……这些花草树木是我春天的信使,每年见到它们开花,发芽,换了新叶,我就知道春天来了,我的心就有几丝颤动,就有些怀念家乡,想着,此时,远方的家乡,在青山怀抱中的村落,该是一片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吧?就会想起某些人,某些事,想起在乡村度过的那些日子……

城里的春光与乡村没法比。凝望眼前的春天我的心就会飞到家乡的春光里去,那高高的山峰,密密的树林,层层的梯田,落有致的瓦房,几丛绿竹,红的桃花,白的李花,雪的梨花……,几多春色,常引得我乡思串串,几欲迷醉。

今天是个好天气,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沿着河岸慢慢走。走到樱花树下,往日花团锦簇的花中已经冒出不少嫩红的树叶,花有些残了,该是暮春时节了吧?想,此时家乡的春光又该是怎么的风景呢?桃花谢了吗?南归的燕子回来了吗?亲人可安好?……在树底痴痴地想着,一阵风过,花瓣纷飞,落了我一身的樱花雨……

于是,朦胧中,在我的眼前,下起了家乡的阵阵花雨。

凝望的散文12:凝望

文/醉草依轩

聆听,春的脚步轻悄悄地踩过我的梦境。心,于是像一只蝴蝶展开了翅翼。

题记

伫立旷野,眺望远处,层峦迭嶂,群山绵延。风吹岚动,云蒸霞蔚。

一幅水墨丹青,令人怦然心动……

白云在空中缓缓飘动,在心里淡淡缭绕。河水清澈,微风拂过,波光涟漪,好个心向往之的纯净之境!山的灵动,水的柔美,山水相依相伴,如晤知己,彼此静默,穿透各自的心事。想这悠悠天地,于初春时节,蕴藏着怎样的玄妙禅语?又激活多少幽冥之中的感叹?耳畔划过醉人的天籁,这承载季节轮回之声,美轮美奂,穿透岁月,浸润了灵魂。

于是,灵魂悄然融入大自然的旋律,和着曼妙轻柔的节拍,感受着大地的心跳。闭目凝思,将温馨的记忆挂起,飞越崔嵬的青山,飞越柔润的绿水,领略空前绝后的美景。

最倾心的心跳、眩晕的邂逅,记录在感动的泪花里。或许,冥冥中真的有约,与心愿相约在春天,柔情蕴籍,温存缱绻。那感觉如蝉翼轻纱,抚慰了心灵,融化了感伤,朝向渐露的曙光,放飞希冀。

仔细思量,那内心深处的淡泊和宁静,终发现自己多么爱这蔚蓝的天!爱这洁白的云,爱这峻拔的山,爱这温润的水!山水之间,似可看见远方的人飘然心中。影子迎着初升的太阳,缓缓走来……所有一切,如春花轻扬风中。

心潮澎湃,渐而沉醉。将河流拉近,久久地,凝望波光粼粼的水面,天光云影,是一种久违的意象。环视

草地,静静地,看那春风吹醒细草,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流动一种活力。此时,草丛里传来弱小生灵应和大地深处低语的声音,诠释出自然界无与伦比的神圣。

我知道,它们都是有灵性的,在一个人类难以进入的世界里,过着安详的生活。我从那里感觉到一种令人向往的通透的空灵。如此想来,我的脑海浮起幻觉。古今如梦,轻叩心扉,有时,人生无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然而,慨叹之余,凝眸,但见风止水静,烟波殆尽,像无声的岁月,像流光的声音,来过,去了,远了。

一切安静,一切安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中奥秘,霎时了然于心。

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映衬在这片山水之中。如此意境,淘尽胸中寂寥。

独享融融暖意。可谓惬意骀荡,受用无尽,在此山水。

凝望的散文13:古镇的回声

文/王毅

漫步程集古镇,凝望青石板上的古老辙痕,倾听古镇的悠悠回声。

从高高的牌坊入口走进古镇,就是从现实走进历史,走进先辈们生活的寻常时光。

窄窄的街道两旁,密布着明清时期的木质民居,依稀可见当年的药铺、当铺、酒肆等商号,仿佛讲述着昔日古镇的繁华与喧嚣。程集古镇尽头的老长河,据说是长江故道。古镇原为临江小村,相传南宋时期一程姓商人在此铺设石级码头,开店设铺,商埠由此生意兴隆,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贾重镇。想当年,程集古镇的繁华,犹如江汉平原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南有风帆林立的商船往来,北连熙熙攘攘的车马通道;古镇的叫卖声,传递着隆重的方言,铁匠铺传来铁锤有节奏的敲打声,茶馆里的麻将声不曾停歇,包子铺里热气蒸腾,香味诱人;石拱桥上,游人如织;街尾的文昌宫,香火缭绕,木鱼声声。这里与江陵、石首接壤,可谓“一声鸡鸣闻三县”。驻港部队司令员熊自仁将军,就是从这个古镇走进军营的。

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临街为店铺,中进为堂屋,侧有账房,后进为货栈,院落为晒场,每进屋舍之间,设有天井。伫立在天井下,头顶是一方蓝天,四周为木格扇门和雕花扇窗,古色古香间,古意悠悠,韵味深长。程集镇于2007年获评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江汉平原乃至湖北独一无二。

印象最深的,还是老街上一条条的青石板,以及石板上深深的辙痕。踯躅在古老的集镇,我的眼前晃动着这样的画面:一辆辆独轮车上,堆满了鼓鼓的麻布袋,身穿粗布衣衫的汉子,两只壮硕的手臂,牢牢把握住独轮车的木柄,脚步沉稳,艰难地负重前行;而连接两支木柄的麻绳,深深勒入男人的后颈;结实的木车轮,外加铁箍,碾压在青石板上,随着岁月的流淌,那光滑的石面,逐渐碾出深深的辙痕,就像先辈们皱纹深厚的脸庞。行走在苍凉而温润的青石板上,我仿佛嗅出了车夫身上汗水与烟草混杂的味道,耳畔回荡起“吱吱呀呀”的车轮声。古镇,青石板,老辙,记录了生活的艰辛,浸润了浓郁的乡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到程集,可别忘了饮一杯程集的“散烧”。优质的稻谷,清澈的故道水,加上古老的酿造工艺,使程集粮酒格外香醇,武汉人给它取了个诙谐的酒名——岔口大曲。到程集买酒,酒可以不带出古镇,厂家帮你选一口缸,编号封口上锁,深埋于地下酒窖,钥匙自己保管,有空就顺道来取一壶,没空就永久地窖藏着,年份愈长,口感愈好。

不知什么时候,古镇的老街上,陆续耸起了两层三层的楼房,木质结构的门板,变成了卷闸门,水泥电杆沿街散布。随着时光的流逝,古镇的古韵被现代气息渐渐遮蔽了。

程集古镇,是江汉平原民俗风情的厚重积淀,是人类共有的文明遗产,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具有深邃而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了抢救保护正在消失的古镇,当地政府正着手高标准规划设计,修旧还旧,整旧如旧,力求恢复古镇的本色,这让怀旧之人深感欣慰。

凝望的散文14:乡恋……

文/晨曦

夕阳斜照如诗,我驻足凝望,看见故乡房顶上的小草正在瓦楞间歌唱着,我终于明白;风再寒,也吹不散游子恋家的情结——

那一年,我正年少,在秋天的一个傍晚,夕阳斜照如诗,风中有一些黄叶时不时地飘落,我不由回头驻足凝望,看见故乡房顶上的小草,正在瓦楞间歌唱着,那一刻,我明白;即使风再寒,也吹不散游子恋家的情结。

秋天的落叶,没有哀愁,因为它懂得在命运中如何自我安慰,它知道,今日的风儿带着它离开母枝,是为了来年,更好的重投。我在离开家门的那一刻,能感觉到叶子飘落时的轻吟,令我的心微微颤抖。仿佛自己,便是那纷纷飘落中的一枚飞叶。

我离开的那一瞬,回望家门前的那条小河,还有河岸上的那排杨柳。我看到了袅袅升起的炊烟在夕阳金色的光环里飘动的美丽。渐渐地滴下了不舍的泪珠。迈开远行的脚步,在清脆的石板路上,留下了一行清晰的水印的足迹。

我知道,风很快会吹干我留下的痕迹,但吹不断我对家乡的挂念。那一天,我走得很慢,我看到母亲挥手的身影渐渐朦胧,不由想问:远行的人,是否内心都有着同样的心历?

秋天,就这样不经意地把叶子纷纷抖落,却把离人的思念,刻意地挂上光秃秃的枝头。让人一目了然。它一头系着母亲的思念,一头系着儿女的流浪。这世界,亲情是生命永恒的主旋律。

那一年,从我离开家门,母亲就在庭院里栽下了一棵树,母亲说:每年抽出新芽的季节,那便是我写给母亲的诗。而每到秋天,纷纷飘落叶子,会让母亲想起我离家的情景。那些在风中微微吟唱的叶片,伴着母亲慈爱的眸光,静静地等候着我归来的足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