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龄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年龄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年龄的散文1:音乐之伴

文/张抗抗

音乐是有年龄的。

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淳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

少女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枝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来自生命本源的冲动,饥不择食,来者不拒,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真正的奥妙。

到了发烧友的年龄,音乐是托付和发泄所有的青春热情、寄予内心狂热崇拜和爱恋的对象。那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偏爱激昂、亢奋、热烈和雄壮的歌曲,严格说那已不是音乐。音乐在那个年龄已不再是音乐本身,而是作为激情的象征存在。对于音乐革命的热爱,爱得盲目而疯狂。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煽动性极强的燃料,可将我们的血肉点燃,为信仰和理想奔走。

当我们成为沉稳和成熟些的青年时,浮游荡漾在空气中的音乐,也渐渐沉淀下来。那时我们开始思考音乐,努力试图去读解和领悟,并试图与音乐对话。音符变得立体,有一种辐射和扩张的趋势,暗藏着你听得见或是听不见的声音。音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情绪,而有了实在和具体的内容,成为可视可感的语言和思想,甚至是哲学。你发现音乐世界其实是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内壁悬缀着抽象的音符,不可复制也不可临摹,往往当你开口或是动手将其制作成曲谱时,它们却已消失。你只能将其烙刻在脑子里,一遍遍碾磨成体内血液流淌的声音。

被琐事杂事俗事缠身的中年,岁月匆促,音乐在生活中已是显得奢侈的享受,往往纯粹是一种娱乐和休闲。那时候音乐有点像一个分手多年的旧情人,只是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会偶尔下决心安排一次有礼貌有节制的约会。多少有点儿可有可无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断情丝,又是不甘的。在忧伤的乐曲中,重温往昔的缠绵和恩爱,毕竟还有一种依稀的幸福感。

音乐对于老年,若不是感官麻木得不再需要,那定是摈除得很彻底很坚决的。没有音乐的老年,也许枯涩也许灰暗但也许恰是因他的内心饱满滋润,而无须依赖音乐的浇灌。人到了老年,对音乐的选择变得十分挑剔。若是喜欢的音乐,必是自己灵魂的回声,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除了自己认定的那种之外,天下的音乐都是不堪入耳的噪声。所以老年的音乐,由于排除了功利的杂音,在自然淡泊的心境中,便有了一种宁静透明的质感。人走向生命尽头时,音乐不再是保姆也不是恋人,不是先哲更不是神只,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人生伴侣。

所以音乐具有极其博大而丰富的包容性。音乐无法定义。不同的音乐可以被每个年龄段的音乐爱好者音乐迷分享,音乐其实是没有年龄的。古典或是现代、严肃或是流行,在欣赏者那里,并没有绝对的界别。在感人至深的音乐中我们常常迷途甚至错位,但音乐宽容大度,它知道自己所能在人们心上激起的回声,是“喜欢”的唯一标准。

音乐只是有点儿模糊,有点儿空灵。它无形无状、无影无踪、无法触摸、无法品尝,是一种流逝的时间,一种被曲谱固化的记忆。音乐被人吸纳到心里去,又被人在各个生命阶段自然而然地传递下去,音乐就变得永恒了。

关于年龄的散文2:爱的回旋曲

文/杨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承担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女儿、妻子到如今的妈妈,很多时候这些多重角色会让人感到力不从心。为儿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感到困惑,为日益老去的父母被各种病痛折磨感到焦虑。每念至此,伤感不已。在情绪低落时,偶得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目送》一书。

全书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笔者以女人特有的细腻柔软笔触描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离开等,将人生中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同名篇《目送》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作为母亲,龙应台在机场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时写道:“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父母都会特意上街去买我喜欢吃的零食,变着花样做一桌我喜欢吃的饭菜,感觉像是把我当成一个久违的客人。当我回学校的时候,他们又会将我送上客车,然后不断叮嘱我,“路上注意安全”、“要按时吃饭”、“天冷注意加衣服”,而我根本就不屑理会,一下子跳上车,即便我知道他们会目送车子发动离开才会走,我也不曾回头看上一眼。

都说世界上有一种冷,是***觉得你冷,朋友间也曾经常打趣地问道“***今天逼你穿秋裤了吗?”其实我们都懂,这是父母对我们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也许是习惯了这种爱觉得父母为我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所以我们才会表现得极不耐烦,甚至冷漠,把这种爱当成一种负累。我也埋怨过父母的唠唠叨叨,对父母的嘘寒问暖也反感过,但不管我怎样,父母的爱始终如一。

如今,我也是一名母亲,也像我的父母一样,努力将自己觉得最好的给我宝贝儿子。记得第一天送儿子上幼儿园,我怕他会不适应,不舍得离开我,作好了在那里陪他一会的准备。结果,一去儿子就被老师牵走,并且让我回家,下午再来接他。当时我就有些呆住,看着他和老师走向教室的背影,我突然就哭了,觉得他怎么就这样离开了我,不需要我了,让我有些接受不了。一个人出了幼儿园,在车里坐了好久,想起龙应台说,“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是啊,儿子会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我的身边,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只好适时的去陪伴,学会放手。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做了妈妈之后,我才深刻的体会到父母养大我的不容易。以前会天真的想长大了之后好好孝敬父母,好好报答他们,但是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做的那么少。虽说和父母家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一年回去看他们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家,看着白发日渐增多,为我的到来欢喜忙碌的父母,心中满是歉疚。

龙应台体会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为人子女为人母,父母目送我们成长,我们又目送孩子长大,最后孩子又将目送着我们老去,这其实是一个轮回,一首爱的回旋曲。

关于年龄的散文3:因为回忆,嘴角上扬

文/相思梧叶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的浮躁都渐渐地沉淀了下来,才发现记忆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如此的美好,只是,我已渐渐地背离了它们。不乞求找回那些曾经的美丽,因为我早就明白,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是那些触手可及的现在,对于过去,只能偶尔梳理一下回忆而已。

我已经很少回到老家了,因为长大以后的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自己的女儿,心已经逐渐漂离。我工作在与老家一山之隔的小镇,每次当我的目光翻越那座山口的时候,我都会做短暂的停顿,不过也就是停顿而已。常常看见有人行走在那些我曾经最最熟悉的山路上,他们的身后是拖得老长老长的夕阳。

在我的心里,老家已经成了一种遥远的所在,相对于我现在心里对于自我的背离。因为这种遥远,我再也回不到曾经儿时的单纯。十年,是我逐渐背离老家的具体时间。

当我的人生年轮已经接近三十圈的时候,随着永远刮不干净的胡须的疯长,才发现,曾经的梦想已经离我越来越远,我再也无法兑现年少时对自己的那些承诺,譬如,让父母住上最好的房子,不再劳累,然他们挺起脊背在村里悠闲地散步。多少年来,为了我,他们一直奔波着,劳累着,心力交瘁,对着所有的人低声下气。这种感觉一直是我我厌恶的,不幸的是,如今的我,早在不经意间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也就,理解了他们那些关于人生的哲学。

曾记得,年少的我是如何的轻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事业苦苦追求。然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逐渐退却,直至化为无形。我想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不过我发现,我所想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现在,我只想把过去的人生缩短,缩成须臾,这样就会少了很多回忆,就不会这么多年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也就不用在岁月对时间的剥蚀面前瑟瑟发抖。可是现实,让我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低下头去。

曾经读过余华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记忆很深:“对文字的痴迷,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人类苦痛大彻大悟的怜悯是支撑我活下来的三大支柱。”曾经,我把这句话当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可是,现实让我看到的只有我们对金钱的追逐,对名利的向往。不过,这一切本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拥有一份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他是否高尚,都比什么目标都没有,浑浑噩噩地活着要好得多。

放眼望去,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麻将桌上的哗哗作响,还是酒桌上吆五喝六,一切都是如此的喧嚣。我我想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看到一群和我活得散淡的人。似乎我曾经看到过,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

在不同的时候,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状况,于是,就有了重叠的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已经奔三的我们,永远无法回到十八岁时的那种单纯,再也不能像那时一样放肆地奔跑,大声的苦笑,因为这是一个特定的事实,有生理的原因,夜也有社会的原因。

在我的心里,常常幻想着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我与妻相对而坐,恬静的目光穿过阳台的玻璃,屋子里有一丝微风拂过,风中带着几丝野花的芬芳,阳光像烟尘一样弥漫着……

可以想象,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无数这样美好的瞬间,但是,我们没有好好品味着一切,因因为生活,也因为我们早已逐渐浮躁的心。

透过阳关的缝隙,我看见了空气中那些捻不断的浮尘越来越多。

有一天,我走出校门,想到街上走走,出门不久,密密的雨滴就挤着落了下来。无奈之余,和几个行人躲在人家的房子的门廊里避雨。看着大滴的雨滴不停地落下,空气中有着些许凄冷的味道。

迎面走来一个女子,三十来岁,面容平凡无奇,她的手,拉着一个梳着两条小辫的女孩,看得出来,那是她的女儿,母女二人都关着头。妈妈的口中喃喃地说:早知道今天要下雨,我早上就应该让你把伞带着,这样也就不会把你的衣服淋湿了,其实都怪妈妈不好,不该到叔叔家打麻将,否则的话,我也能将伞带着,孩子,你冷了吧?

她把女儿拉到胸前,我感觉她要把女儿抱进自己的身体里面去,仿佛只有这样,他的女儿才会感到温暖似的,事实上,那已是四月天气,她自己都穿得很少,而且她的肩膀和袖子都已经被雨水打湿了。

这时,身边的一个老人招呼女子也进来和大家一起躲一下,女子摇了摇头,说要赶回家给女儿做饭,这时,好心的主人借给了女子一把伞,女子道了谢,就拉着孩子走了,我把目光跟在她们的身后,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女子打着伞,可是伞却撑在女儿的头上,她自己依旧淋着雨。

慢慢的,她走远了,消失在我的视野之中。后来,雨中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每个人都打着伞,远远望去,这是一片伞的海洋。

雨停后,信步走回学校,很多雨水中的细节,都已慢慢被我遗忘。

办公室里忙碌的同事们没有注意到我的表情变化,自然,她们也不知道这一个人性的画面。他们依旧在忙碌着,要么埋头劳作,要么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房价、车市还有油价。

忽然间发现,我们生活的圈子在不经意间缩小了许多,小得只剩下我们自己。而我们的工作也模式化了许多,专业化了许多,我们逐渐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在自己的范围里转动。

坐在座位上想了很久,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把自己的感动说出口。

办公室的斜对面,是我的宿舍,每天听着闹钟起床,那些曾经的豪言壮语,依旧隐隐约约在耳边回响。但是是那样的模糊。因为我总是忙碌着,就连夜晚,我的大脑也得不到多少休息。

女儿渐渐长大了,他是我生活的重要主题,她和妻,是我生活的全部主题。

一直以来,我想为她写一些文字,但是面对着一片空白的电脑,我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我所拥有的那些文字,根本不足以承载我对她的爱。就像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亲以后,找不到合适的文字来表达对儿女的爱。

这是我的迷茫,也是我的苦恼。一直没有机会让自己清闲下来,但是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又在做些什么呢?

对于生活,我有着太多的感触。这一点,和很多人一样。但是,今天,面对着对面的茫茫群上,我忽然产生了疑惑,哪儿才是我最终的归宿,哪儿才有埋下我这身皮肉的冢?

一直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流浪,时光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回忆与向往。还有,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也许,茫茫群山之外的不可知的远方,是我最终的归宿,是我应该抵达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的灵魂向着哪儿飘落,仿佛,那无根的浮萍。也许,十年前,我离开老家的时候,我就已经成了无根的浮萍。老家,只是我的一段回忆而已,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

我给孩子们讲述着外面世界的美丽,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出了渴望,当然,也有着些许的迷茫。

在老家,总有那么一些人家,在堂屋的中间,写着祖宗的名字。其实我知道,他们也不是这儿的土着,跟我的祖先一样,从很远的地方一路颠沛流离,才到达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角落。不过,他们已经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根。

我是不是和我那些祖先一样,命运中早已注定了颠沛流离,早已注定奔波他乡?

很多年来,面对着那些白纸一样单纯的孩子,我讲述着而我的生活,我的阅历,我的人生经验,我以为,我读懂了生活,现在我发现,在生活面前,我不过是一个幼儿园的孩童而已,对于这本大书,也许我永远都无法读完读懂。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那些长者,脸上的皱纹镌刻着时光的痕迹,从他们那满足的眼神中,我猜想,回忆昔日的时光,兴许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日子仍旧在继续,生命的里程永远没有终点,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之后,我们会发现,时光老人依旧用那年青的眼神注视着我们,眼神里面,有着关切,有着欣慰,也有着些许的担忧。

少年时代的饿风已经逐渐远去,我们的脸颊触摸到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季节,尽管我们对于过去有着太多的回忆,但是,时间永远不会因为我们哪个人二停顿下来,我们只知道,许多年后,再回想起今天的一切的时候,我们的嘴角依旧会微微上扬。就像今天,我们回忆往事的时一模一样。

关于年龄的散文4:我只需要一元

文/万杰

李大妈年龄大了,她膝下无子,生活过的非常不好,整天靠捡破烂为生,有一次捡破烂的时候,她收留了一个弃婴,生活变得更加艰辛。

有一天下午,李大妈捡破烂回来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个黑包,她打开一看里面有很多钱和证件,李大妈很着急,赶紧把捡的东西放在路边,然后在原地等着。可是到了晚上也没有人来,天快亮的时候,没有办法,只好去了公安局。

和民警们一说,大家很重视,打开包一查,里面整整两万元,还有驾驶证和身份证等等,民警一一登记好。一边根据现有信息进行排查,一边对李大妈捡包的过程进行记录。

都忙完之后,民警说等到找到失主之后,我们会给您奖励的。李大妈说:“大妈不图这个,快找吧,谁丢了都着急。”民警转身刚要离开,李大妈叫住民警说:“同志,您能借给我一元钱么?”民警很吃惊,惊讶地看着李大妈。

李大妈不好意思地说:“孩子在家看家呢,我答应孩子,要给她买包子回去的。”民警试探性地问道:“大妈,你昨天到现在也没有吃饭吧?”李大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大家听完之后,都给李大妈捐款,李大妈说什么也不要,最后借走了一元,并且保证卖了废品就回来还钱,大家哭着送走了李大妈。

关于年龄的散文5:一样的梦,不一样的去向

文/张建春

随着年龄的增长,梦的品种开始单一,摸不着边缘的梦少之又少。但有两个梦,却是常常做着。故乡越来越远,和梦拉得却越来越近。考试已开始成为遥远的过去,在梦中仍然活灵活现,足足急出一身汗来。

离开故乡少说也近三十年了,况且家乡已在大建设中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生我养我的土地,水稻、小麦、豆子之类搬迁得远远的,树也换了品种,槐、榆、梀等将领地让了出来,代替的是从远山来的客人,树冠大大的,腰杆笔挺的,田埂和土生的草一起消失,亲切的香味、戳手的荆棘想见也见不着了。但这些都能在梦中拾起。

在故乡梦的元素中,出现最多的是赤足在田埂上奔跑,土块坷垃硌得脚生痛,还是一个劲地向前,或许田埂关住的庄稼是年年岁岁的口粮吧,奔田埂也就是奔生活。

过去的村庄,最美的景致是连片的金黄的水稻,我的梦许久连流在这之间,让稻芒刺激赤裸的双脚,一种麻苏苏的感觉特别美好,心足足的充实,醒来时眼角的笑,伸手还能触摸到。有时醒来会想,今天可以睡在席梦思上做梦,梦中的稻子可是大功臣,以食为天的人,没有稻米可一天也生存不下去。

赤足奔走的梦,和故乡三间草房是连在一起的。房屋的低矮和门扉的弱小一样是梦必进的地方,但梦中每每都是温暖的,从来没有因此哀怨过,如豆的灯光依然可以照亮眼睛,梦中的祖母慈祥,父母年轻而严厉,我总是在阳光最明亮的门前放逐自己,和鸟对话,和一树的花打着招呼。激愣中醒来,早已物是人非,奶奶早已故去,父母也已老迈,从偌大窗户洒进来的月光,布满了斑斑点点,许多事已碎得拾不起来。

念念不忘故乡,可能是所有人挥之不去的情结。前些天和女儿聊天,问起她对故乡的感受,她一脸茫然,我的故乡她无从触摸,而现今她所居住的城市,当然是她的故乡。不过没有了乡间小路,林林杂杂树木和飘动在不高屋脊上的炊烟,这样的地方难以在心中烙下印记。

考试的梦也不知做过多少次。面对一张试卷,密密麻麻的题目,一道也不会做,眼见时间过了,卷面还是空白,哼哼叽叽地醒了,头发早已透湿。

春节期间去看望师娘,又忆及作古的老师,师娘说:你的老师呆板,一辈子都是个老实人。倒也是,老师实在,教导我们最多的就是老老实实的不作弊,大小考试不允许交头接耳、更不允许抄袭。我参加高考那年,监考似乎没有如今的严格,也不分A卷、B卷,甚至一个班的考生都在一个考场,那时想抄点不是难事,偶尔回个头就可增加几分甚至十分。或许我的梦的根子,就是这年高考时留下的,几道题实在不会做,而我身后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看我几道题空着,一个劲踢我的屁股,也不知是什么在起作用,我没有回头。许多年后也有后悔的时候,如果那时回下头,抄上一个题,我的命运或许就改写了,关于考试的梦的去向估计也会改变的。

经历过许多次考试以后,作古的老师在生前和我有多次的交谈,谈起他带过的学生,也有因考试作弊上了大学,此后混得不错的。他和我说过这样的话,实实在在的一辈子安逸。面对有形的、无形的试卷,交满分卷委实不是件容易事,而坚守不作弊不抄袭是要用一辈子来坚持的。

就在昨天晚上,梦又闯进了我的夜晚,上半夜关于故乡,下半夜因为考试。故乡的梦依然带着甜甜的呓语,清苦的、踏实的。考试的梦仍是不变的主题,那么多题目不会做带着莫名的苦涩,着急的、诱惑的,好在我坚守着没有回头。

梦的去向和心有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都这般,对故乡的思念增添了梦的机缘,而人生面临的种种考试,又在梦中以试卷的面目出现。感念故乡,想交份圆满的试卷肯定是件好事,梦是反的不少人这样告诉我,或许真的是这样,见不着故乡时时梦着,而现实中又何曾交过白卷?

不管是甜美还是愁急的梦都会醒来,所有夜的梦当然如此。大梦醒来,生生地发现,手放在心口上,扪心自问,无论如何还是踏实的好。

关于年龄的散文6:怀念乡下

文/墨弦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深处就开始有一种怀念乡下的感觉。常常会莫名的想起年少时在乡下过的日子,怀念乡下那些人,怀念乡下那些事,更怀念故乡的溪水长流、青山环绕、鸡鸣狗吠、乡音熟语。

有朋友问:是厌倦了城里的繁杂喧嚣么?也不全是的。毕竟,都市里的生活比乡下要方便的多,尽管近几年里故乡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想来想去,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的缘故吧,才有了对故乡的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怀念乡下。乡下的生活是清净的,乡下的生活是安闲的,乡下的生活更是惬意的。在这里生活,时刻会使人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或压力感。春天里的早晨,迎着刚刚露头的朝阳,在湿漉漉的稻田边的小路上走着,能听到久违的布谷在歌唱,能见到啄泥的燕子在电线上停歇,还能远远的感觉到深山里斑鸠的啼叫,春天的序曲在这些精灵们的演奏中娓娓而来。昨夜的雨湿润了大地,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浓烈的气息,直把人陶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一层层向心中漫来。夏日的某个黄昏,霞光在村子西边上空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系列片,吸引了长金胡子的老爷爷,吸引了顽皮可爱的孩童,连小猫小狗小鸡们都不时抬头歪向天空。在最后一丝夕阳钻下山头时,周围就寂静了,心也忽然间宁静下来,尽管对面山头的小树林中充满聒耳的蝉鸣,不远处的稻田中装着盈耳的蛙声。秋天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唱得正欢,辛劳的乡民早已忙完一上午的活儿,枕着自家编制的竹篾凉席,在金黄的季节里丰收着甜蜜的快乐和希望。唯有村子前头的那条小溪,还荡漾着孩子们的欢笑,水流声拍打着嬉戏声,光溜溜的肌肤抚摸着灵动的溪水,童年就是这般的简单和自然,突然间,觉得乡下又充满着欢闹。然而,在乡下,更多的还是寂静,冬天的夜晚,就是那般的无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炉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幸福,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木炭闪动着啪啪的碎响,伴着大树根燃起的火苗儿。入睡,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伴着窗外雪花簌簌的轻吟,伴着枯枝偶尔的咯吱声,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怀念乡下。淡淡的乡下生活,使人变得一切都淡然起来。因为生活简朴,乡下人需要的并不多,所祈求的也不多。一年到头有吃,有穿,有个好身体,就足够了。俗话说:一丘田,一头牛,讨了老婆孩子就不愁。过去村里的老百姓就只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乡下也发生不少变化。路通了,水改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可不变的依然是那与世无争,清白安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

怀念乡下。乡下有我最亲最爱的父母,乡下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乡下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念想。在城里安家后,曾好几次和父母商量,让他们搬进城来,可每次都遭老父亲的拒绝,他不愿离开村子,不愿离开土地,更不愿离开这乡下的生活。于是,我每有空,就回到村中,陪陪老父老母,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最近村里的新鲜事,也把外面的稀奇事传给他们。顺便到乡亲们家中转转,看看这家今年收成又增产,瞧瞧那家刚刚又添了儿孙。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气味中,散发着童年往事的气息,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日子。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倾听到熟悉的乡间声音:牛眸,犬吠,鸡鸣……多么优美的乡间和谐曲啊!

故乡是什么,桑梓是什么,是祖辈们的埋骨地,是父辈们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地。它由无数祖辈的冢堆构成,更由一代代人血汗筑建。城里没有故乡,故乡只能在乡下。城里有的只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水泥上生长不了庄稼,生长不了灵性,柔情乡梦的根扎不下去,浓浓的乡情种子只能在松软的乡下泥土地里滋长。于是,我们的心中突然间有了感慨:有时间,不妨多去乡下转转。

怀念乡下,有空就去乡下。

关于年龄的散文7:活在自己的年龄里

文/纳兰宇菲

今天读刘同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活在自己的年龄里最重要”。这句话突然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我总为自己沉浸在高中时代的生活不能自拔而苦恼。

也许是高中时期的奋斗让我刻骨铭心;

也许是因为高中时期的许多梦想还没有实现让我心中留有憾恨;

也许是因为高中时期青春迷茫的心事还让我不能释怀。

总而言之,我自己的年龄长了,可是自己还是拥有一颗年轻跳动的心,那么不安分的活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并乐此不疲。

可是时光不再,过去的校园已经出售给了驾校,再路过那里时,全没有了往日的样子,几棵垂柳萧瑟地站立着,原来人头攒动的宿舍楼,现在楼门紧闭。原来的老班,我曾在心里称他为巴普诺夫教授的白老师去了上海。我的可亲可敬甚至可爱可恨的同学们也奔赴到了祖国各地,男生从120斤帅气小伙变成了150斤的中年欧巴,女生从窈窕淑女变成了家庭主妇。生活在悄然流逝的时光里悄悄地改变了我们大家。

今天突然听爸爸说:“听说,老邱和他儿子邱东都去世了。”“邱东去世了,怎么可能?他才多大岁数?”爸爸说:“听说是有病,这还能分大小吗?”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一片茫然,爸爸口中的邱东是原来我们学校烧开水的工人的儿子,是一个小混混,他整天不学无术,经常去学校欺负我们同学,当时恨透了他,记得有一次他还在校园里截下我要钱,当时我怯懦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笑了笑让我走了。那次记忆一直很深刻,金色的阳光,被一个陌生的人叫住,一种慌乱,一种忐忑,一种逃跑后的窃喜与后怕。这样的故事只有在青春的岁月里才有。还记得邱东在我逃跑后朝我喊过的那句话:“以后有什么事,找哥,哥罩着你。”

以后多少个梦里都是邱东坏坏的笑和甩甩头发叫我走的时候故作洒脱的样子。现在这个曾经让我经受人生第一次惊吓的人却突然离世了,这让我蓦然的开始想念他,更恰切地说与其说是想念他还不如说是想念我的青春岁月。我想这个世上,邱东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还会有人为他写下一点文字,一点记忆。

人的一生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岁月,活在自己的岁月里其实挺好,现在台湾105岁高龄的赵慕鹤先生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后来因为生活辗转到了台湾,一直独身生活,66岁从高雄师范大学教职员退休,74岁时他力排众议独自游英国、德国、法国,有朋友问他,你都要死的人了,回不来怎么办,他笑着说:“回不来就死在外面呗。”他的这种洒脱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到,87岁时他陪孙子考大学,91岁时从高雄市立空中大学文化艺术系毕业,98岁时取得硕士学位,现在到清大中文系旁听中国文学史,现在还打算报考中文所博士班。虽然如此高龄,可是每次上课他都会起立给老师鞠躬,回答问题时也坚持一定要站起来。他说人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他的这种精神和行动应该受到我们每个人的尊敬,年龄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数字,他乐观地活在自己的岁月里。

合上刘同的书,想着赵慕鹤先生的事迹,我心里放飞了久违的希望。活在自己的年龄里,永远提着一盏照亮生命的灯前行,挺好。

关于年龄的散文8:我家“二老”如姐妹

文/柳相

母亲与岳母年龄相差十来岁,两人性格也迥然不同:母亲好静寡言,岳母喜欢热闹,说话嗓门大;母亲天性节俭,省吃俭用,又近乎有点洁癖,家中常要擦拭得一尘不染,终日劳作而不愿停歇;岳母则以吃为重,再贵的菜也只要孩子想吃,买起来毫不手软,天天鱼肉不断。屋内看得见的地方擦拭得干干净净,至于隐藏在角落的灰尘,她则视而不见。若有空就守个电视机,尤其爱看“案件聚集”等法制类节目。

我结婚后,母亲与岳母见面的次数不多,即使相遇也很客气。母亲很欣赏岳母的大度豪爽,岳母则常常提起母亲的与人为善。

前些时候,母亲因腰椎疼痛久卧在床,竟引发了脑梗,又由于体质虚弱,右手从肩膀到手指生了许多带状疱疹,钻心地疼。什么药都用过了,但见效不大,我们作为儿女的也都束手无策。岳母几次去医院探望我母亲,回来后脸色沉沉的。因为母亲生病,妻子工作又忙,岳母让我下班后直接去她那儿吃饭,并告诉我,母亲的体质太差,需要营养跟上,光靠医院的饭菜恐怕调整不过来。我颇感为难,因我不善烹饪,而且母亲平时吃得清淡,很难伺候。岳母便自告奋勇,每天专为母亲烧营养菜:清蒸鸽子、白灼虾等,并每天烧一锅绿豆汤。我深受感动,中午就把菜汤送到母亲的病床前。

久病不愈的母亲性格变了很多,也不再坚持吃素,加之岳母的菜肴色味诱人,母亲胃口大开,每天都把菜和绿豆汤吃得一点不剩。渐渐的,母亲气色有所好转,病也好了大半,她非常感谢亲家母为她所做的一切。岳母毫不以为然:举手之劳嘛,何必挂在嘴上,只要病好了,大家都开心。

关于年龄的散文9:催女儿结婚

文/刘江龙

女儿到了适婚年龄,却不谈恋爱不交男朋友,这可急坏了作为父母的我和妻。妻说:“托人给女儿介绍对象吧?”我说:“都啥年代了,搞对象还用媒人介绍?直接告诉她该处对象了,让她自己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吧!”不料,妻和女儿谈后,女儿却说:“我还小呢!我还没玩够呢!我可不愿意那么早就结婚生孩子,那多累啊!”妻说:“我像你这么大都有了你啦!”女儿说:“你们那是啥年代,你们那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是80后,我的婚姻我做主;也许这辈子我就不结婚了。结了婚,还得跟你们俩似的,每天吵啊吵的,多没劲。”气得妻怒问:“你到底想啥时候才结婚?”女儿说:“30岁以后再说吧!”

妻说不过女儿,搬我做救兵。我给女儿讲了许多“大道理”:比如人到了该谈恋爱的年纪就要谈恋爱,否则,就会成为“剩女”。当人家都结婚生子了,你却连男朋友都没有,岂不被别人视为“另类”?人到了年龄就要成家立业,只有成了家才能立业。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再说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你不成家,可我们还想抱外孙呢!我们还想趁着年纪不算大,帮你看看孩子。否则,等我们年纪大了,你又要照顾我们,又要抚养孩子,会很辛苦的。话虽说了一箩筐,可女儿的回答依旧很利落:干脆我就不结婚!这些麻烦就都没有了。

盛夏的一天晚上,接到一电话:同事的女儿要结婚,邀我们夫妇前去参加婚礼。我和妻念叨:这个月都送了两千多元的钱了,这一年也记不清凑了多少份子了?女儿不结婚,这钱得啥时候才能收回来啊?不想这话被一旁的女儿听见了,她走过来,怒冲冲地问:“原来你们催我搞对象,就是为了这个啊!”我和妻被问得哑口无言。

关于年龄的散文10:秋日私语

文/剪烛西窗

或许是年龄所致,渐渐地爱上了宁静。又或许,宁静其实一直都在,默默地流淌在骨子里。

清晨,当慢跑在江边时,迎面的秋风吹来的凉意,感受到的是如丝般的滑凉,总会让我不由地想起那晨钟暮鼓,梵香四溢的静处。那淡淡的馨香,如同空谷幽兰,静静地绽放,不曾张望。我便爱极了那淡淡的宁静。

一路慢跑,一路婆娑的树叶,摇曳成一路若有若无的风铃,沙沙作响。轻跑的脚步声,偶尔会惊动一两只小麻雀,惹得它们欢快地尖叫几声,或者,跳着从这棵枝桠飞到那棵枝桠,尔后,又回复了宁静,它们又隐在我身后很远的树影里。依然有风,一路路轻轻吹过,甚至调皮地拨乱我的发丝,却又不乏温柔,使人流连。也有树叶儿纹丝不动的清晨,越发显得宁静。只有自己的脚步声,间或两边草丛里,秋虫隐隐的鸣叫着,仿佛在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歌谣,还有那高处,树梢上,早起的云雀,在吊着嗓子歌唱。心儿,竟跟着莫名地欢快起来。

一个来回的慢跑,最终回到起点,总是习惯了凭栏舒展,对着的就是,一江平静的秋水。远处是一轮硕大的红日,冉冉地从江面升起,映红了半边江水,江面荡漾着层层的,鱼鳞般的水波,鳞片上闪烁着银光,分不清哪个是远天,哪个是秋水,好一幅“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的美景。面对着这平静的江水,心,莫名地跟着宁静起来,不觉想起“心静如水”的句子。似乎,那些许的,隐隐的,无可避免或猝不及防的烦扰、俗事,也跟着渐渐地隐去。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对着这一江秋水,凝望,遐思的时候,忽然想起,它可否能感知,我每天清晨与它脉脉含情的,彼此相对的许多个刹那?我想,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情的吧?正如“风含情,水含笑”,自己倒不觉先笑了。有时,想到的又是“上善若水”或“逝者如斯夫”的感触。所有与“水”相关的句子,都在我凝望着它的时候,悄悄涌进我的脑海。然后,就是很柔和的阳光,倾泻在我的身上,如同罩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心,也就跟着亮堂起来。那一片宁静里,让我感受到新一天的美好。

或许,面对这江水久了,抑或受了这江水的润泽,心,也跟着宁静了,淡泊了。曾经,纠结不已的,以为无法面对的过去,竟在不知不觉中淡去了,于是风也轻了,云也淡了,一切,不过如此;曾经,以为许多的事情都会有为什么?奈何却无法探询,苦求无果,后来,竟忘了曾经的执着追问过,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已经,都不重要了;曾经,忐忑不已的,不知如何去面对的难题,以为没了主张,或者如屡薄冰地作着杞人忧天状,忽然,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所有的事情,跳开退一步来看,便有海阔天空的洞天,一切,遵循简单就好。原来,所有的凡尘俗事,在这平静的江水前,亦如无语长流的东江水:对潇潇秋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在无数次的秋风里,我总能听到风中的呼唤。那一声声,一阵阵,盘旋在自己的心海,如泣如诉般,歌唱在风里:“归来吧,归来哟,我那浪迹天涯的游子。”我总是禁不住地,热泪盈眶。噢,母亲,孩儿想念您:您那闪着银丝的华发,佝偻的背影,呢喃的言语,多舛的命运。噢,母亲,每当想起受苦的您,我的心,总是会在无人的角落,偷偷地悲泣。自知,这秋风,总是能吹起许多的愁苦。

从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到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从离人心上秋,到思亲暗中泪;以及,这私事,公事,家事,国事的多事之秋,几番浮沉,几番冷暖,个中滋味,如人饮水。方觉这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尽管如此,却还是要爱的。

爱着春天,是因为春风吹皱的湖面里,冰雪消融的山坡下,蕴藏着无尽的希望;

爱着夏天,是因为夏风吹过的夜空下,满月高挂的柳梢头,跳跃着激情的浪漫;

爱着冬天,是因为雪花如同精灵一般,装扮大地银装素裹,纯洁着粉饰的太平。

然,爱着秋天,是因为那秋风乍起的清晨,那丝丝凉意忽然就吹醒了我的思念。那些,我从不提及的,放在最深处的,至亲至爱,至纯至美,忽然间,铺天盖地向我席卷而来。之后,便是宁静。如同那一天,不经意间与朋友说起很久以前,曾经默默做过的一些旧事,别人不知,我自是不说,说与不说,这天,终是有它的眉目了。竟是不知,当时的自己,何以淡泊到如此这般。果然,这宁静,早就流淌在自己的骨子里。

原来,心心念念地,就是想做个心静如水,清淡如菊的女子,远离一切的纷争与熙攘,只在这红尘中,静静地摆渡。只愿做一株艳丽的太阳花,不退缩,不逃避,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如此这般,自是悟了。那跌宕起伏的人生,终是守着否极泰来的规律,只求:尽心,尽意,尽力。如同,每日,面对这一江秋水,如痴似嗔,倒也有一份自在,乐得逍遥。人生亦如是,廖廖,如这般秋日私语。

关于年龄的散文11:我演一株草

文/王子璐

成长不单纯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事情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

那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那年的六一快到了,我们要排练节目给家长与老师汇演。我们班排了一个戏,是关于地球环保的小话剧,戏中的主角是绿化环境的小朋友,有漂亮的服装;戏中的配角就是花花草草,只有简单的装饰,而且一直在主角的后面蹲着,没有什么台词与动作。我们谁也不想当一个不起眼配角,可我还是不幸地被选上当一株草。我在幼儿园的那一天是在悲伤中度过的。虽然我尽力忍着没有哭出来,但是一回到家,我忍了一天的眼泪还是涌了出来,而且越哭越悲伤,从一开始的抽泣慢慢变成号啕大哭。妈妈急忙问我怎么了,我吞吞吐吐地把今天的委屈说了一遍,妈妈和善地说:“你怎么能说配角不好呢?任何一部戏中都会有主角有配角,你喜欢的《西游记》中如果没有了妖怪这些配角,你还会认为孙悟空本领大吗?西天取经的过程也就平淡无味了。你想想,少了这些花草衬托这个戏还能生动逼真吗?戏中的每一角色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你一定要演好这个角色呀,我会去给你加油的!”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擦干眼泪,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大角色,正站在舞台上发挥独特的光彩。第二天,我努力排练,争取把一株草演得活灵活现。过了几天,到了正式演出的时候,我更竭尽全力演好那一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草,表演完,我们得到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这件事让我懂得:我们都要演好生活中的每一个配角,因为生活中缺少了这些配角将不再美丽。

关于年龄的散文12:在变老的路上,向阳向暖

文/春暖花开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温暖向阳了,远离那些影响心情的人和事,开始学会删烦就减,简单的生活。

光阴如流水,缓缓远去,潮起潮落,推着我们向前走,不知不觉,已是流水落花夕阳西下,不得不感叹,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

曾经活泼的少年,怎么忽然就老了,无论前半辈子是否活好,后半生要追随内心的声音,把自己还给自己。

生命是一个慢慢打磨的过程,终是会把一个人历练的不惊不扰,人生是一种懂得,走过了鲜衣怒马,走过了悲欢离合,开始放下执念,和自己妥协,与岁月温柔相待。

一生很短,转瞬白雪便瞬盖了春花,何必为那些不必要的烦恼而牵绊,所有记忆中的不快乐,就让它随风飘散。

岁月无情,沧桑了眉眼,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管不顾,不懂珍惜,留下擦肩而过的遗憾,也有遇见的欣喜,时光清浅,情怀依然,老去的时光里,那些开在岁月里的花朵,依然潋滟着流年的清婉。

生命的脉络,因懂得而温馨,因珍惜而美丽,愿所有的美好,都是在鸟语花香中开始,愿每一个黄昏,都在宁静温馨中快乐安详!

每一天,经历平淡,又面对忙碌,我们在离别学会感恩,在相聚时学会珍惜。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感谢岁月,教会了我们坚强面对生活浮沉;感谢光阴,赋予了我们一切的如意或者不如意;所幸,经历过风风雨雨,我们依然能够初心不改,依然是时光里那个看风景的人。

在变老的日子,心宽似海,温暖向阳,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面对每一天,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平淡中留下的暧意。在变老的日子,过好余生很重要,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心态好的人,每天都是艳阳天。好的生活不是没有烦恼,而是学会忘记。

前行的路上,携三两知己,与亲人相伴,与爱人相依,不断的用学习来充实自己,再忙,也别忘了等等灵魂,生活染香,是一辈子的快乐,灵魂的诗意,却是一生的诗行。

记得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我们几岁,只要信仰年轻,我们就依旧年轻。

在变老的路上,学会释然,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终究被你丢在身后,成为了你超越自己的见证。 来过,爱过,拥有过,珍惜过,足矣。

人生,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只有历尽荒芜,才能迎来繁花似锦,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美好无限。

愿你用自己的善良,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愿你历经千帆,无所畏惧,在变老的路上,向阳向暖。

关于年龄的散文13:属于我们的雨季

文/雨露清柠

如花般绚烂的年龄,如诗般唯美的青春,如雪般纯洁的思想,如雾般迷离的梦想。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当流星再次划过天际,那一张张稚气未脱,天真烂漫的笑脸早已离我们远去;当候鸟再次往南飞去,那一双双紧握不放,温暖无比的小手早已在无声无息中分开;当流水再次从小桥下流过,那一双双清澈透亮,无限柔情的眼睛早已参杂着点点的忧伤。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思绪穿越过时间的河流,回忆起那些花开的日子,蜂飞蝶舞,小桥流水,欢乐的轻歌曼舞,那些享受单纯没有忧愁的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消逝,时光飞转,青春,盛开在那个飘雨的季节,有点朦胧,有点凄美,有点无所适从,就这么真实的悄然而至,渐渐地,快乐的脸庞笼罩着淡淡的阴霾,慢慢地,笑容不再那么的显而易见。开始对着镜子寻找往日活泼开朗的面孔,开始塞着耳机听着音乐静守那一方净土,习惯了上网填补无声的寂寞,习惯了发表不重要的心声来寻找存在感。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不到长城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爱得轰轰烈烈,恨得干脆利落,灿烂的季节,年轻的心邂逅却又别离,坚决的守着一段冷暖交织的感情,黑夜里的潸然流泪,白天戴上坚强的伪装面具,叫嚣着感觉此生不会再爱或新的不去旧的不来,年轻,可以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也可以假装很坚强,有时,青春的心软软,也是不堪一击的。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跳动的旋律,勾起回忆中得迷失与超越,自以为是的坚强,张扬无所顾忌的心态,总是认为有没有观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紧握手中的麦克风,做自己最忠实的观众,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自己的未来自己主宰,追求着心中不可逾越的梦想,期待和幻想着创造一番与众不同的成就。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魔幻的季节,酸甜苦辣的心情,不可一世的梦想,无所畏惧的青春,宣誓着属于我们的时代。这,就是属于我们的雨季。

关于年龄的散文14:在我们这个年龄

文/夕阳山外山

青春花季,如飘扬的音乐,如盛开的花朵,芬芳美丽。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谱写着新的篇章。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更加注重体会生活的瞬间。春天看到树枝抽出的嫩芽,我们便体会生命萌生的喜悦;秋天看到落叶,我们便会思索生命存在的价值;老师的一声问候,可能让我们感到责任;父亲的一句关心,便会触动柔软的心灵。这个年龄,我们的心思会变得细腻,我们会坐在灯光下,几滴感动的热泪打上书页。我们会坐在房屋前,看着天边的夕阳轻声叹息。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肩上承担了更重的责任。老师关注的目光,谆谆的教诲,让我们明白自己身上承载着希望。父亲在肩上意味深长地一拍,又让我们明白自己身上寄托着他当年的梦想。我们不再是曾经那个拿着皮球天真玩耍的孩子,我们的举止多了一些稳重,我们的目光多了一些成熟。我们曾经瘦弱的双肩也渐渐有了力量,带着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我们挺直了脊梁。这代表我们将更顽强地拼搏。

在我们这个年龄,汗水挥洒得更加热烈。教室的自习课愈加安静,翻书写字的声音在耳边萦绕,抬头,每个同学的眼中都是认真的目光。体育课上,看着一个个奋力奔跑的身影,跑到终点抹一把额上的汗水,他们看着跑道自豪地笑笑,说着下次再加把劲。初三,我们每个人的节奏都更加紧凑,每个人的身影都更加努力。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感到他们胸膛中那股火一般炽热的力量。拼搏,无悔,我就是明天的太阳!汗水便是他们晶亮的微笑。

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像水一样细腻,像钢一样坚强,像火一样热烈。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这个年龄的每个人都昂起头,准备追逐理想的光,谱写新的篇章。

关于年龄的散文15:夜静凉思

文/折翼の天使-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有的浮躁都渐渐地沉淀了下来,才发现记忆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如此的美好,只是,我已渐渐地背离了它们。不乞求找回那些曾经的美丽,因为我早就明白,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是那些触手可及的现在,对于过去,只能偶尔梳理一下回忆而已。

我已经很少回到老家了。在我的心里,老家已经成了一种遥远的所在,相对于我现在心里对于自我的背离。因为这种遥远,我再也回不到曾经儿时的单纯。

当我的人生年轮已经接近26圈的时候,才发现,曾经的梦想已经离我越来越远,我再也无法兑现年少时对自己的那些承诺,譬如,让父母住上最好的房子,不再劳累,让他们挺起脊背在村里悠闲地散步。多少年来,为了我,他们一直奔波着,劳累着,心力交瘁,对着所有的人低声下气。这种感觉一直是我厌恶的,不幸的是,如今的我,早在不经意间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也就,理解了他们那些关于人生的哲学。

曾记得,年少的我是如何的轻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事业苦苦追求。然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逐渐退却,直至化为无形。我想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不过我发现,我所想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现在,我只想把过去的人生缩短,缩成须臾,这样就会少了很多回忆,就不会为这么多年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也就不用在岁月对时间的剥蚀面前瑟瑟发抖。可是现实,让我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低下头去。

曾经读过余华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记忆很深:“对文字的痴迷,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对人类苦痛大彻大悟的怜悯是支撑我活下来的三大支柱。”曾经,我把这句话当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可是,现实让我看到的只有我们对金钱的追逐,对名利的向往。不过,这一切本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拥有一份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他是否高尚,都比什么目标都没有、浑浑噩噩地活着要好得多。

放眼望去,每个人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麻将桌上的哗哗作响,还是酒桌上吆五喝六,一切都是如此的喧嚣。我想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看到一群和我活得散淡的人。似乎我曾经看到过,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

在不同的时候,我看到了不同的生活状况,于是,就有了重叠的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已经快奔三的我们,永远无法回到十八岁时的那种单纯,再也不能像那时一样放肆地奔跑,大声的苦笑,因为这是一个特定的事实,有生理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在我的心里,常常幻想着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我与爱人相对而坐,恬静的目光穿过阳台的玻璃,屋子里有一丝微风拂过,风中带着几丝野花的芬芳,阳光像烟尘一样弥漫着……

可以想象,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无数这样美好的瞬间,但是,我们没有好好品味着一切,因为生活,也因为我们早已逐渐浮躁的心。

透过阳关的缝隙,我看见了空气中那些捻不断的浮尘越来越多。

关于俞,他是我生活的重要主题,他和豆豆,是我生活的全部主题。

一直以来,我想为他们写一些文字,但是面对着一片空白的电脑,我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我所拥有的那些文字,根本不足以承载我对他们的爱。

这是我的迷茫,也是我的苦恼。一直没有机会让自己清闲下来,但是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又在做些什么呢?

对于生活,我有着太多的感触。这一点,和很多人一样。但是,今天,面对着对面的茫茫群上,我忽然产生了疑惑,哪儿才是我最终的归宿,哪儿才有埋下我这身皮肉的家?

一直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流浪,时光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回忆与向往。还有,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也许,茫茫群山之外的不可知的远方,是我最终的归宿,是我应该抵达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的灵魂向着哪儿飘落,仿佛,那无根的浮萍。也许,十年前,我离开老家的时候,我就已经成了无根的浮萍。老家,只是我的一段回忆而已,一段不可磨灭的回忆。

我给孩子们讲述着外面世界的美丽,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出了渴望,当然,也有着些许的迷茫。

在老家,总有那么一些人家,在堂屋的中间,写着祖宗的名字。其实我知道,他们也不是这儿的土着,跟我的祖先一样,从很远的地方一路颠沛流离,才到达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角落。不过,他们已经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根。

我是不是和我那些祖先一样,命运中早已注定了颠沛流离,早已注定奔波他乡?

很多年来,面对着那些白纸一样单纯的孩子,我讲述着而我的生活,我的阅历,我的人生经验。我以为,我读懂了生活,现在我发现,在生活面前,我不过是一个幼儿园的孩童而已,对于这本大书,也许我永远都无法读完读懂。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村里那些长者,脸上的皱纹镌刻着时光的痕迹,从他们那满足的眼神中,我猜想,回忆昔日的时光,兴许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日子仍旧在继续,生命的里程永远没有终点,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之后,我们会发现,时光老人依旧用那年青的眼神注视着我们,眼神里面,有着关切,有着欣慰,也有着些许的担忧。

少年时代的饿风已经逐渐远去,我们的脸颊触摸到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季节,尽管我们对于过去有着太多的回忆。但是,时间永远不会因为我们哪个人而停顿下来,我们只知道,许多年后,再回想起今天的一切的时候,我们的嘴角依旧会微微上扬。就像今天,我回忆往事的时一模一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