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怀旧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怀旧文章1:怀旧
九点钟才醒来,之后就开始打开阳台的窗子,阳光照射进来,开始晒被子,整理我的小屋,已经立冬了,所以装起我秋日的服装。看了一下我书桌上放的那些软件开发的课程,心里有一些失落,之后就淡淡的笑了。呵呵,这也许是命中要经过的一段路吧,经过了也不那么遗憾了,毕竟它是我生命中最开心的一段。
整理我书籍的时候,拿出了一个大盒子,拿出钥匙打开锁,那里面全是我青春的记忆,有许多荣誉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员工,最佳辩论手,卡拉ok歌手,优秀团员、散文一等奖获得者……那些证书记录了我的历史,同时也记载着我倔强的追求,有两年已经没有打开这个上锁的盒子了。那些灿烂的获得那一个都付出了我的汗水,我都很用心。
忽然想起我21岁生日那天下岗了,跑去和一起分到药厂的同事跳舞,他个头很高,我跳舞跳得很吃力,不断的踩他的脚,却一直记不住他的名字,因为太拗口了,所以我叫他白兰地。这些年过去了,白兰地一直在药厂的子弟学校教体育,娶了个厂子弟的女孩做妻子,妻子很贤惠,很爱笑,每一次看见都是笑脸盈盈,很让人喜欢。想想看,那一年去的八个大学生,除了苏小强去了南方,只有我一个人来到了西安,其他的都依旧在华山,在那个依着秦岭山脉的地方,安静而又幸福的与自己的妻儿在一起。96年的冬天,我们一起走过的青石子路,那个学艺术专业的同伴为我画的素描清纯而可爱,我们一起去华山脚下唱歌,打台球。很温馨的一段记忆。
一晃时间就过了千山万水。呵呵,单纯的我们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就因为今天整理书籍,看到了盒子,看到了信件,看到了证书,想起了华山,想起了我爬在车间的桌子上哭泣的样子,想起了我左眼失明的两周,想起了一群男同事吹着口哨在我背后的样子,想起了10多年来我在心里对一个人的抱歉,想起了我埋在仙峪口的瓶子里的梦想,想起了我和同事在站台上拉着手奔跑,想起了我怀孕的时候每天都和H去火车站散步,想起了和H一起去药厂下面的花生地里捡花生,想起了我那个时候痛恨着华山,因为它让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总想放弃,总想逃离,可是02年的秋季我逃离后,为何今天又如此的怀念那个地方,是因为那个地方是我青春的花儿开放的地方,我最单纯、幸福的一段时光都留在了那里。
每次怀念某个地方或者某些人的时候,H总是会教训我,今天就让我一个人好好的看着这些证据,好好的怀念一下那些时光,那些人,那些年年岁岁,那些朝朝暮暮,那些泪水,那些微笑,还有那个时候被我忽略的幸福。
怀旧,在2008年11月9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怀旧文章2:怀旧
文/卞建林
春日,复和发小同游儿时生活的古镇。
镇现在渐有名气,多游人。不过,我们所见异于游人,看到临街新开的店铺,往往想到以前它是什么店。旧地重游,当下和以往转换自如。发小说后街那些高大的水杉树,是她中学毕业,刚到房管所工作时参加劳动种的。在不同的地点,想到儿时的一些趣事,往往相顾会心一笑。越过中间漫长的人生,场景,一下子接到当年。
能够自然地沉浸到过去,是重游古镇的魅力所在。民居前小小的菜畦,镇旁青青的麦田,静静的小河,延至天际的田野;镇上酱油作坊的大缸,打铁匠的炉火,点心店甜馒头上的红印;上海亲戚来过节时的开心,节后他们回去时的惆怅——儿时的种种,都浮现眼前。
不免留恋,不免缱绻,亦不自知何以如此。孩童时在镇上感受的诸多乐趣,对亲情的依恋和孺慕,对身边世界的好奇和欣悦,是生命初始的本色。人生识字忧患始,也是在这里,穿牛鼻,络马首,开始步入人生。可能,对人之初的怀恋,已根植于内心。
儿时情景犹在眼前,而现实中已是两个孩子的外公了。人生过日子时琐碎繁长,回忆时则匆匆一闪,如白驹过隙。常脚步匆匆,无暇细味,偶一怀旧,已是奢侈。回家后,又将被生活推着,回到日复一日的事务。
站在明万历年间建的石桥边,放眼草木欣荣,河水柔静无波。走过不少镇,包括江南水乡之镇,都不如此地动我心弦,因为,我童年时的家在这里。
怀旧文章3:年味
文/高峰
人老了总会怀旧,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总会回忆起儿时过大年的往事。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即便是不能杀猪宰羊,也一定要扫房子、蒸干粮、购年货,一天浓似一天的年味,逐渐在整个村子升腾飘荡。
作为男孩儿,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那时候不识几个字,自然读不懂这样的诗句,只知道放鞭炮听听响,图个乐儿。年前的乡村爆竹大集是我最爱去的地方,虽然没钱买,但听听响也很过瘾。父亲常说,一年到头,就是再穷,过年也要放点鞭炮,冲冲晦气,沾沾喜气。那时候,只能看着大人放“大雷子”“二踢脚”,我只有放小鞭的份儿。为了弄出“多响”,就把两三个小鞭信子弄在一起点燃,爆竹越响,越是痛快淋漓。
过年最奢望的是吃猪肉。平日里,偶尔还能吃点面食,猪肉则是奢侈品。那一年,父母也真舍得花钱,一下子买了十几斤带着骨头的猪肉。母亲煮肉的时候,我不再出去玩耍,一直站在锅台边等着,馋得流口水。然而肉煮熟了,母亲也只是先让我啃了块没剩多少肉的骨头。家里实在是穷,母亲没办法让我吃个够。正月十五之前,为了能吃到肉,我每天都不辞辛苦地跟着父亲或哥哥们到亲戚家去拜年。现在回想起那混在白菜里的肉片儿,真叫个香!
“一夜连两年,五更分两天。”子夜过后,不管有多困,有多不愿意,都必须做一件事——给长辈拜年。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家里的长辈一一拜年,然后才能吃上饺子。天放亮的时候,就要去给本姓家族里的各位长辈拜年,之后一大家族人分男女两队,全村挨家挨户给每位长辈拜年。那时候,拜年是要磕头的,在硬邦邦、冰冷的地上磕头,一天下来要磕上几百个头,膝盖常常是红肿的,甚至会磨破。有过纠纷的人家,只要相互进家拜过年,好多心结都会解开,真可谓相互一拜恩仇消。
欢天喜地过大年,辞旧迎新纳福来。其实,过年过的是文化,这当然是我长大之后才悟出的道理。年俗文化体现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对联和那倒贴的“福”字里,也包含在祭奠祖先的各种仪式中。大年三十上午,母亲烧纸烧香,嘴里还念念有词,请已过世的长辈们回家过年。长大后我才渐渐明白这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叫我们不能忘祖,也读懂了挂在供桌后面的那副配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
儿时过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没有暖气,窗户玻璃都结着冰,没有电灯,只点一盏煤油灯,一家老少坐在小火炉周围,除夕夜守岁,谈天说地,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苦中有甜。今天的幸福自然是当年难以想象的,坐在温暖的室内欣赏春晚、浏览微信,不光能和家里人说话,还能通过手机随时和不在身边的好友们视频。都说儿时的那种年味少了,那是因为儿时想吃的、想玩的、想要的,如今在平日里就得到了满足,儿时曾经祈望的幸福生活如今都成为现实。
怀旧文章4:店岸怀旧
文/陆福兴
我们一家去店岸那里的长江边游玩,回程特意经过店岸老街。
我们的车在店岸街缓缓前行,不时让过行人、自行车、电瓶车、三轮车,虽然很慢,但不需要停下,善良朴实的人们在千方百计地让行,没有抢道的,车速慢,完全是由于街道太窄的缘故。
从店岸老街走,完全是我的提议,因为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好几年,对这里的大道小路,一草一木都倍感亲切。车刚停下,我急切地开门,不顾家人惊诧的目光,急切地寻找记忆的痕迹。家人进商店、逛超市,我举起相机逛街。记忆中的粮管所、药店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小饭馆、小超市;记忆中用小石头铺的路变成了水泥路,几处的老式排门依然在,平添了几分古色。
沿着小街往北走,想寻找店岸老桥,耸立在面前的是雄壮的店岸大桥,半圆形的拱圈下,几十根钢索雕凿宽大的桥梁,车辆在飞驰,全然没有了老桥的影子。再向南走,还有一张桥,我以为是修复的老桥,到了近前,寻找以前的建筑,荡然无存,到了对岸,在桥堍北边,终于打听到一户曾经熟悉的人家,才明白了方位,仔细目测,店岸南桥应该在老桥的南面不少,已经不是昔日的老桥了。
在一干河的西岸,看到一排老屋,我似乎明白自己想要找寻的是什么了,这里不就是我梦牵萦绕的店岸中学旧址吗?我曾经在这里工作,此时我忆起了分别20多年的老师,许多都不在这里居住了,从零碎的消息中得知,有的老师已经老去,不禁有点黯然。
我找到了当年的宿舍,我曾经的家。记得当年孩子还小,放在家里无人照顾,和妻子商量好,带到妻子单位的托儿所去试试,我们约好,如果孩子实在不能适应托儿所的生活,第二天就乘车到店岸。翌日,我下了课,匆匆赶到车站,刚好有一辆车开来,我迎了上去,妻子果然抱着孩子来了,心灵的沟通是不需要语言的,我们相拥而泣,立誓再也不去托儿所,尽量抽空自己带孩子。自此,孩子就常常在学校的宿舍了,这里也成了孩子临时的家。
又沿着台阶爬上店岸大桥,近处、远处,还有些旧建筑,还能引起昔日的回忆,据说店岸老街出于保护的需要,没有大拆大建,还保留着许多原来的建筑,更容易引起联想。
这里的街依旧,这里的水依旧,这里曾经熟悉的人不知了去向,就连学校隔壁的丁家,曾经非常熟悉的邻居,家门虚掩着,家里空落落的。
下次还要再去,一定要找几个20多年前的老友,谈谈店岸的今昔。
怀旧文章5:《火星救援》其实是部怀旧片儿
文/小满乱弹
看《火星救援》时,我一直觉得有点不对劲。不是因为《纸牌屋》里的女记者变成了超级学霸程序猿,也不是因为奈德·斯塔克从《权力的游戏》穿越到未来让人跳戏,虽然不得不承认“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的香港普通话让我起了点鸡皮疙瘩,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症结是,这明明是一部未来电影,却让我感受到了太多复古的味道。
虽然影片假定的发生时间是距今十几年后,但显然其中的媒体环境停留在本世纪初,甚至更早:CNN和虚构的中国媒体CNA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关键时刻,人们会聚集在纽约时报广场,或是北京的某个地方,手牵手一起观看大屏幕上的电视直播……
这些场景,正如片中时常响起的70年代迪斯科金曲一样,总给我一种浓重的怀旧感。
因为现实确已大不一样了。比如说,片中那个在媒体和舆论面前表现得十分保守的美国政府机构,与现实生活中在社交网络上如鱼得水的NASA之间,大约就有4亿公里的距离。
NASA是当今世界上最善于使用社交媒体的专业机构,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NASA早就有自己的电视节目NASA TV,在官网上随时可以观看,甚至还在2009年斩获了美国电视届最高奖艾美奖的两个奖项。进入到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NASA则开始在社交媒体上遍地开花,其推特和脸谱的账号都拥有1300多万的粉丝量级,在Youtube,Instagram,Tumblr上也是颇有人气。
现实生活中的NASA,不会像《火星救援》里那样,因某人在电视直播上说错了一句话而如临深渊。他们完全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自主设置议题,引导舆论。他们有这个实力。今年9月底,NASA先在推特上发了一条预告:将公布关于火星的重大发现。吊足了网友胃口。一天后,他们宣布火星表面有水流动的推文被转发了4万7千次!
所以如果按照现在的游戏规则,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马克·瓦特尼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社交网络上直播。即使是通过探路者号古老的通讯系统,想必NASA也有办法让全球网民看见他在火星上是如何坚持不懈,荒野求生。他一定会有自己专门的社交网络账号——去年起,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美国宇航员就开始在推特、脸谱上发工作照,持续至今——即便他没有或者没法继续使用,NASA也会给他建一个或者帮他更新,就像好奇号火星车一样;他写给NASA的“Are you f.....king kidding me?”大概会成为世界上转发最高的贴文;他的名字一定高居话题榜首,成为最热门的“#”;他那张姿势怪异的模糊照片可能成为很多人的账号头像;营救他的方案细节和解读文章会在各种社交网络上疯狂转发;各路名人都在晒自己穿着“#BringHimHome”T恤的照片(事实上,这个“#”现在是真实存在的,是《火星救援》的宣传语之一)。
真到了营救日的那天,估计全世界的人都在一刻不停地刷动手机,查看每一点新进展,而NASA估计会第一时间将他回到赫尔墨斯号后与队友团聚的照片在官方账号po出来……
但在《火星救援》里,这些都没有。《火星救援》是一个没有社交媒体的世界。这可能是有意为之。原小说的作者安迪·威尔在某次访谈中透露,他本意就是要写一个远离现代化的人,必须回到类似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日子,在火星“漂流”。而拍摄此片的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自己没有任何社交网络账号,估计更觉得没必要注意这些细节。何况这位78岁的老人,内心也未必认可这些“年轻人的玩意儿”。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2009年,威尔写这小说的时候,好奇号还没有登上火星,所以电影里,没有那个在社交媒体上特别会自拍卖萌的小家伙。制作方大概也更无法预见,在电影上映的几天前,NASA会发现火星表明有流动水(剧透:水是影片中一个重要桥段)。当然,2009年的我们估计也无法想象,今天社交媒体不仅改写了传播规律,也改变了你我的生活方式。
不过这样也挺好。没有社交媒体的《火星救援》才更能凸显科学的力量,而瓦特尼独自游走在广袤火星上的那份孤独才更加完整。坦白说,这部片子并没有如想象中那般给我惊喜,但我倒是有些怀念里面那个“复古”的世界,至少在那里,我辈媒体人不用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惴惴不安。
怀旧文章6:一杯咖啡的怀旧时光
文/海上遥远
我喜欢喝咖啡,喜欢咖啡的飘逸芬芳,喜欢咖啡的醇厚口感,以及浓浓的苦涩,更喜欢喝咖啡的那段怀旧时光。
我喜欢喝咖啡,是来自于父亲的熏陶。父亲是一位医师,解放前就在上海开业行医。原先喜欢书法,但一次海外伯伯的来访,彻底的改变了他的爱好。
1946年的一天,在英国商船上工作的伯父,随船到沪,随即请祖母与父亲一起去提篮桥的汇山码头,到那艘船上去看一看。据父亲后来跟我说,这一去,真是惊呆了!
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远洋铁船!引擎和大锅炉足足有几层楼高,来来往往的船员,都穿着米白色笔挺的卡其制服,铜扭扣子闪闪发光。午餐用刀叉,吃大虾浇上翻茄沙司。特别的是,饭后的咖啡和小提琴音乐,更令他神魂颠倒,如痴如醉。
从此以后,父亲学上了小提琴,喝上了咖啡。一发而不可收拾。我年幼的时候,已经是1950年已后了,常常见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喝一杯咖啡解解乏,然后得意地拉起小琴。其中两首最使我耳熟能详:"贝多芬小步舞曲"和"托赛利小夜曲".节奏轻盈,旋律悠畅,深深地浸润着我,那颗年幼的心灵。
现在光阴已过云烟去,父亲早已安息多年,当年的那把从犹太人手里买来的捷克二手小提琴,也不知了去向。我亦过了花甲之年,退休养老。但是,每当我闻到咖啡的浓香,都会想起父亲,想起父亲当年在繁忙的诊疗之余,伴随着年幼的我,渡过的那段快乐时光。
我喜欢喝咖啡,喜欢咖啡的飘逸芬芳,喜欢咖啡的醇厚口感,以及浓浓的苦涩,更喜欢品味一怀咖啡时,那轻盈的旋律,那悠悠的怀旧时光。
怀旧文章7:难忘童年
文/夏威
最近很是怀旧,有人说这是心老的表现,而我还这般年轻,正是所谓传说中的人生精品,却常常做些童真时代的趣梦。
童年的趣事,已是许久的事了,三十多年前,当我还是翩翩少年时,国家也似乎忘却了教育,无忧的童真只知道除了每日三餐的温饱那便是快乐的嬉戏了,大多不知学业重要而去用功努力。父母送子女入学也只当是“关关水”罢了。以至幸福得每日放学之余,便和同学、朋友相聚玩一些贫瘠的游戏。
那时生活艰苦,缺柴少粮的温饱都成问题,哪有什么丰富的物质器具游戏,大多随处拾些遗弃的物具和旧砖树草,讲定些规则,游戏便是开始。不象现在孩子们又是电脑又是游戏机,还有变形金刚、魔方等什么的应有尽有。
那时的天很高很蓝,那时的云儿很近很白,河水也清澈甘甜,四季游戏更是好玩很多,那时童贞的笑声无忧无虑,大家一起在春天里捉迷藏,在草堆边追逐,用黄泥做坦克、手枪,在土墙圆洞里用草掬些蜜蜂,放置在小玻璃瓶中喂些油菜花养着,那时喜欢用鞭子打树干做的“老鼠”,喜欢惯纸宝和玩智慧趣味的挑柳条担的花木棍子……
夏天到了更是喜欢得很,中午午休大人看着也不想睡去,偷偷溜出捕些知了让它鸣唱,又在土里寻些幼蝉回家烤着吃,有时也天真得捉些蜻蜓放在蚊帐内让它吃蚊子,晚上有时捉了许多莹火虫放在透明瓶内,一闪一闪好看得很。
天热了小伙伴们便相约去河边洗澡,有的头顶着荷叶游泳,也有的用纸卷些干枯的葵花叶子学着大人们抽着烟,用力吸时眼泪便被呛咳得直流,好笑得很。更有趣的是,有时打水仗抢占根据地,大孩子们有的口叼麦介管呼吸,头顶着西瓜皮潜着水抢滩登陆,开心得很。
但也有许多险难教训,是一生忘不了的,记得有次我差点被淹死,九岁那年当时和许多孩子一起到太平桥边小南河里洗澡,因为不识水性只好在水边嘻戏,当时人很多,玩伴们有的在沙滩上玩碰沙球,有的相互开心地打着水仗无忧地闹着,一不小心一个玩伴被卷入深水处,我在他的身边,他不会水却本能地抓住我的手拖了一把便上得岸去,一下子我只觉得眼前一黑便沉落深水,当时我只觉得水在我头顶浪而浪的,身体随着水潮左右摇摆,头发在水面像水草一样漂浮不定……
感谢上苍赐于我一颗冷静的头脑,不然现在我早在天堂看着你笑了。我的人生遇到几次命悬一线时都是这般冷静过来的。记得当时两手狂摸却无一物可附,慌乱中我心明似镜,我知道嘻戏的水流随时可带我走向另一个世界,只好努力地屏着气,尽力地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冷静地分析着脚下的高程,慢慢地用脚指扒地一点一点向岸上移动,就像电视剧里霍元甲在水中搬着石头走上来一样。
生于死的考验,动与静的努力,一番挣扎,终于浮出水面捡条命来,上得岸去脸如纸白,喘气之余见人潮依旧嘻戏水花满天,什么都未发生似的,哪个又知道那一刻的险惊。
还有一段伤心的记忆是;有次几个伙伴去“拷跪闹”,游戏首先是画一横线定些距离,各人捡几块古时旧砖每人一块摆站在那里,几个人便拾小砖按顺序向对方站砖扔去,如被砸倒便输了一边跪去,有次我和几个小伙伴下午放学后在门前空地上也这般玩着,我输了便在一边跪着,不知怎的跪着跪着头昏得厉害的很,后来怎么回家的我是一点都不知道了。
只记得夜里我在母亲背上醒来时大脑清晰异常,经我母校一小到医院二、三分钟路程,周边一片寂静,昏暗的路灯下,除了匆匆的沙沙脚步声外,似乎针掉地下都能听见,眼睛所见的一切更是到现在都还留脑海,目光炯如猎鹰,电线杆下橙色的街灯有几只飞蛾拚命地扑朔,街边有家木门烂洞处吱吱先后跑进一大一小二个老鼠,还有不知谁家的小狗在黑暗的墙角啃嚼着无肉的骨头,眼睛却如二个绿扣不停闪着光儿观察着我们,什么都清楚如昼,我真的相信这也许便是死前的回光反照……
当我再次醒来时已三天后了,可怕的急性脑膜炎让我从死神那里诳了一程却又走了回来。
童年的秋天也是很热闹的,晚上打着手电筒用叠好的纸筒寻着声音掬蟀蛐,回家当宝贝似的在旧缸内放点土夯实养着,有时喂些青豆或米饭粒,什么二叉、三叉、油古鲁、大衣、宝衣、小红头、独跨龙、饭蟀蛐,许多许多记不起名儿来,油古鲁、三叉、饭蟀蛐是不打斗的,别看儿伴们胆儿小,可掬起蟀蛐可是坟堆里都敢爬的,拾得好种笫二天早上天一亮便各自拿出嗷嗷斗了起来,一群小脑瓜围着蟀蛐盆斗得天都不见,有时玩得兴致便赌些糖吃。
冬日一到,课间休息时,男生干起车子,女生便踢起毽子来,好不热闹。更有趣的事有时人多晒太阳便靠墙站立一排,挤“油榨”取乐,游戏的人员不分多少,大都两边用力向中间挤着,每个人用脚撑力附墙而行,中间人双脚撑着坚持胜利,如把持不住被撵了下来,便又重回两边挤了进去,如此这般取暖取乐,直弄得一身臭汗但却快乐得紧。
冬天下雪的日子打雪仗堆雪人玩的更开心得很。那时的冬天特别的冷,屋檐下冰冻榴子闪烁耀眼,如柱似瀑又象拐杖,千姿百态,大家放学的时候总喜欢摘些冰冻榴子,一路仗剑嬉戏,有时渴了便咬得二口,直嚼得咕吱声响,甚是热闹。要不是腹中无物,定会忘了归家。
冰封的河面上来回走着过往的行人,厚厚的冰早让走亲串门的人近了许多路程,孩子们三三两两拿着凳子倒放在冰上推着,一路欢声笑语。偶尔传来嘭的一声,那定是有人摔了一跤,想要起来却困难得紧,少不了又嘭得二声。
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家门口几个儿时伙伴有次玩累后口渴,便商量结伴去塘对岸偷西瓜吃。那晚恍如昨夜,月色清纯如银,碧绿的水塘蛙声一片,对岸三百米左右的瓜地里凉棚下支撑着一白色的蚊帐,不均的呼声中瓜农仍在守护着他二亩快要收获的果实,风静衬着二个月牙的清辉,一切都似一幅水墨画,宁静而美丽。
大家一行5―6个人悄悄入水游戈,不多时上到对岸便像侦察员一般冲入田内,各自激动满怀地寻着瓜,大家正挑得兴致,也不知是谁不小心弄出响声来,只听一声大喝:“哪来的兔仔子!”大家知己发现,一哄拼命逃向路边,瓜农便下床一路追去,眼看越来越近,不知谁喊了一声“散开!”便自各分开了跑。
我有一儿时玩伴小名‘老闷’却是固执,因抱着瓜儿的便跑得慢些,边跑边是回首,眼看就要被抓却还是死死抱着瓜儿不肯放手,慌恐中不择路段地狂奔,只听“扑通”一声便一头扎下生产队路边的大粪窖里……远远地只听见瓜农站在窖上恨恨地发着狠儿,老闷却站在池内一身粪臭无论是不敢上窖的,窖上窖下如此相持,几分钟后瓜农便骂骂例例地回了开去。
待那人走远大家又兴聚一起将他拉了上来,走了几步我那玩伴却又想起他粪池中的瓜来,于是便又跳了下去将瓜捞起爬了上来,大家一路欢笑奔向塘边将瓜洗净,分享之余不住赞叹“今晚真幸亏这个粪窖……”一片呼吃声过后,忽有人将瓜皮扔掉哄笑道,“好臭!好臭﹗你们看老闷身上﹗”大家这才感到阵阵粪臭,又是一片哄笑好不热闹。
这就是童年,他记载着那个年代的悲苦与辛酸,欢乐与泪水,童年的回忆是永生难忘的。
童年的趣事是许许多多丰富而多彩,童年的四季随着欢笑一路盼望着早日长大,而真的进入社会却又希望人生永如童真……
真的想背起书包再回到儿时的母校,拿一本书去操场上安静地边读边晒太阳。
童年的人生只有一次,但他早已远去了。快乐、苦难、纯真的童年就像儿时画在手上的表,永远记载着美好的时光。
怀旧文章8:过传统节,妙在怀旧
文/朱正文
中国人过农历新年(现在叫过春节),过端午节,过中秋节,过元宵节,等等等等,凡是过的是传统节日,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要过得有传统味,过年要有年味,过节要有节味,一句话,就是不能少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积聚的韵味。如果没了这种韵味,这些节就都会变样,娈味,也就是变得没有了味道。这是我这老老头的观点,属于老法头的观点。这种观点还有没有一点道理?我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不可能统一标准。
传统,总是旧的。其实,旧不旧也要看人。譬如在我眼里,旧的、新的,界限很清。为什么?因为是过来人,分得清。如果换个年轻人,他对旧的没经历过,不了解,就有可能新旧不分。假如把新的东西来冒充旧的,他可能还以为这就是传统。所以,有时候旧的也不能一概作废,还可以起返新的作用。
我举点例子。譬如过农历新年,以前几乎家家要在门上贴新春联。有段时间不行了,显然过年缺了点红彤欢乐的气象,感觉年味就淡了。后来总算又恢复了,不过在我眼里还是与以前不一样。这不一样,年轻人就不会有我的感觉。我感觉的新年贴对联,是要买了红纸回来自己动手写的。各家所写,就看各家肚皮里的墨水了。墨水多,笔头硬,水平就高。否则只能写写大路货,象“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春”之类的陈词滥调。至于毛笔字的水平,当然也是各昭各的揭啦。到如今,连这些也做不到了,都到小菜场杂货摊上去买一副印刷品,往门上一贴算数。有的更简约化,只贴一个“福”字。还要倒过来贴,说这样贴“福”才会到。倒、到不分,就象上海人王、黄不分差不多,也算是一种发明。我举这贴对联的例子,说明要想做到老传统,还真有点不容易,不知道有几家家里拿得出笔墨砚台?还会不会有“能人”敢拿起毛笔来大笔一挥?
再譬如说春节放炮仗。以前哪有过年不许放炮仗的?这个话题已经说得太多了,我只换个角度说说。本来放炮仗是表示喜庆(也有驱邪的),因为限放、禁放,如今炮仗厂老板都不高兴了,就用生产出气,小鞭炮造得都象开机关枪,大炮仗造得都象炸药包,这算是继承那门子传统?怎么连我一向不赞成禁放炮仗的,现在也想改变立场态度啦?再这样放下去,要不要用放炮仗去打日本鬼子?所以说,逢年过节要过出传统味,也不容易。有的是写字不行了;有的则是变瞎来腔了。、
还有例子。譬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本来这些都是平常百姓家过节吃的普通食品,怎么一下子都变得象旅游门票那样高不可攀啦?一个月工资能吃几只棕子、几盒月饼啊?当然这是指作为上档次礼品的。不过,我小时候看到大人们礼尚往来拎礼品,也没如今这样。过节过到非要和不正之风紧密挂钩,似乎传统里还没发展到这种地步啊。
我又想起以前中秋节的香斗了。这香斗是怎么样的?我以前写的博客里有详细描述,不再赘言,诸位年轻人没看见过的,有兴趣可以查阅我的旧文。我今天要说的还是重复一句老话,这香斗不能简单看成是一种迷信品,实在是过节时的一种价廉物美的工艺消耗品,是增加传统节日气氛的工具。我就不相信中秋节家家户户点只香斗,我们的飞船上了月球就可以见到嫦娥、吴刚和玉兔啦。迷信是迷信,神话是神话,过节要过出传统味,点只香斗只会增加气氛,增加喜庆,增加欢乐,而不会增加玉皇大帝显灵,吊煞狙出现。
可见 ,想要过好传统节日,还真的得用点心思。能好好用心过,这日子一定会过得更有趣,更有味。
怀旧文章9:那些年,我们的年
文/达选正
或许是人到中年就爱怀旧吧,刚过小年,眼见得离春节越来越近,脑海里却反复闪现我们小时过年的情景。
我小的时候,过年有一双新鞋、一身新衣裳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弟兄四人,要让每人在过年时穿上新衣、新鞋,对母亲来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忆里的母亲,为了我们能在春节时有新鞋、新衣穿,总在一个个雨天浆洗干净那些从破旧衣服上拆下来的布头,用它们打袼褙、粘鞋面,总在一个个晚上用麻捻线、纳鞋底,似乎除了白天做工,其它的农闲时间一律被准备过年占用了!
经过无数个日子里的忍耐和挣扎,临近春节时,我们都会看到自己的新鞋被母亲用楦头楦上,放在炕角。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母亲让我试穿楦好的新鞋的情景:我坐在小凳上穿好鞋,母亲先轻轻抬起一只脚左瞧瞧、右看看,然后抬起另一只脚仔细看看,又让我站起来试着走两步,再围着我前后左右地转一圈,并蹲下身用手在鞋面上按一按,捏一捏,像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似的仔细审视过一番,最后问我:“合脚吗?”当然,我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样的:“合脚!”
有了过年的新鞋,还得准备新衣,而准备新衣的艰辛和麻烦,一点也不亚于做鞋。我记得做衣服的布料叫“华达呢”,颜色总是藏蓝、深灰的两种,又以藏蓝居多,都在我们公社的供销社购买。但购买布料时会遇到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布票不够。因为布料跟烟、酒、糖、茶等一样,都属于国家紧俏物资,都在定量供应之列,是凭票供应的,即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一般家庭都是大人们好多年舍不得添置新衣,把节省下来的布票用在给孩子们做新衣服上。
每到年底,大队、生产队按人口发下布票后,父母都很犯难,因为发给全家的票证根本不够给我们弟兄四人做衣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到各家去串门,看哪家孩子当年不做新衣,把多出的布票匀给我们。在赔过了无数个笑脸,说过了无数句好话后,总能想尽办法给我们在春节期间置办齐一套新衣服。我更无法想象,母亲又是花费了多少个时日学会了裁剪衣服,也学会了缝纫衣服的!反正在历经了好多个不眠之夜的“嗒嗒嗒……”的脚踏缝纫机的声响后,到过年时我们都会有新衣服穿。
往事如烟,一晃过去了近40年。今年正值我和妻子49岁的马年本命年,在外地工作的大儿子老早就汇来了1000块钱,让我们买一件像样的衣服过年穿。说真的,过年的新衣服我们早就买好了,儿子所给的1000块钱,也就成了我们额外的幸福!
那些年,我们的年,跟今天相比,真的无法比。
怀旧文章10:群里怀旧
文/朱秀坤
人是喜欢群居的,微信群一建马上吸引了遍布于五湖四海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有的大家族、老街坊也时髦地建了群,多少失联或疏于联络的老同学老战友老街坊老亲戚老同事迅速加入进来,如失散的地下党重又找到了组织,如漂泊太久的游子回到温暖的家,大家奔走相告,喜泪纵横,哪怕远隔重洋、隐居深山也要拽进来——想想这网络的力量实在是强悍,人情的大网也周密,一旦张开,再小的鱼儿也难以逃脱。于是,群里面一会儿发两张泛黄的旧时老照片,勾起一通时间是把杀猪刀的感叹;一会儿晒几张现场直播的聚会照,满桌的佳肴美味羡慕得人鼓噪着也要加入,奈何山高路远坑深;一会儿又在吵吵着何时组织重游第二故乡,何时举办毕业周年大聚会……然后就是山东的同学来了河南的战友来了江西的同事来了,当然悉数叫上本地的同学战友同事,聚会,唱歌,觥筹交错,一起怀旧,少不了发多多的照片在群里。群里群外,互动交流,说不尽的旧时情,道不完的知心话,洒不尽的相思泪,抚一抚对方额上的皱纹,瞄一眼渐渐稀疏的头发,眼角更多了伤感之意惜别之情,只觉得要说的还没说够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要唱的如此嘶哑了喉咙也表达不了心中那份情,要喝的远还没到位但也不敢再喝,叹息一声,抹一抹眼角,只得约好下次再会,挥挥手,分开……
真正是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一个微信群,瞬间又让大家欢聚在一起,想和谁说话聊天,随时都可以,哪怕你困了倦了睡在梦乡里,照样能把你唤起,不想聊都不行。那么多目光盯着你,好意思么?最最纯真的同学或战友啊。
然后,便每天关注着群,发发红包,跟着打两行字,发几个表情,来几句实时讲话,与战友同学街坊闹一闹权当是又在见面,排解心中的那份孤寂,但说实在的,聚上几次,也就懒了那份心。闹上几次,也就觉着累了。
那天,某同学放出重磅炸弹,竟晒出了初中母校的图片,一座小岛,几间旧校舍,还有长满野草的荒芜的操场,学校门口卖油饼的老人……一时间群里沸腾了,大家轮流回忆起那座小岛上发生的故事,不只关于读书学习,更多的是关于青春的惆怅和懵懂的爱情,关于岛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于是更多的人感慨那时的天真的蓝,那时的人真的纯,那时的老师多认真,那时的同学多嘴馋,那时一切的一切多让人留恋……其实那座小岛已非昔时的岛,几棵黄叶纷飞的杨树,树下堆满垃圾,无一个学子在岛上用功——早被现时的学校划为禁区而成了垃圾场。而那几间校舍也已改造得看不出旧时模样,至于卖油饼的老人,满脸沧桑谁还能认得出来啊?隔了几十年的光阴,除了心中珍惜的那份真情,容颜的改变真的叫人莫名辛酸。
后来又有人陆续晒出了许多年未见的老师、校长的照片,当年的意气风发,已换成今日的颓唐老者,萧疏的几根白发昭示着岁月的沧桑。不看了,真不想看了,明明心里是那个有着磁性嗓音的玉树临风的校长,却顿时穿越成一个弓腰驼背的老人,真叫人沮丧。
在群里,我们总是习惯于怀旧,历数旧时的真善美,对比着现时的种种不堪。最不堪的就是岁月的飞逝,容颜的苍老,令彷徨在流水岸边的人们嗟叹复嗟叹,真的如歌里唱的“相见不如怀念”了。若真如此,不如不见;若不如此,那就是矫情。
其实,时空的流逝是历史的必然,谁能永葆青春令光阴倒流。而现实中的我们亦不必沉陷群中让自己徒增无限愁绪,抬起头更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快乐与多姿多彩,参与微信群不过是孤独时的一种取暖,适当释放心中的压力,暂时与浮躁的现实说声再见,躲进昔时享受难寻的纯真岁月,对那时美好情怀的怀念与珍惜罢了。
怀旧文章11:怀旧,寻一份坦然
文/梧桐月
不知不觉,不知时第几个年头,染上了感伤,恋上了怀旧,喜欢写怀旧的文字,听经典的老歌,看俗套过气的电影,拍黑白镜头的老照片,喜欢淡淡的花香,喜欢恬淡的季节,喜欢安静的山水,听禅鸣耳语,看雪花染白大地,漂白银灰色天空,漂白暗黄的心境,让心飘飞千树梨花,纯洁一片寂寞寒冬,感动平凡清淡的人生。
当我在一个闲暇的午后,恬淡精美的阳光洒落窗边,不经意间打开记忆尘封的书架,捧起一本年代久远的旧书,轻轻翻阅,细细品读,慢慢回味,细数那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当深邃的双眸,触摸到文字的温热,逝去的记忆浮现脑海,念起童年时村头古树下解放退伍老人那一台黑白的电机,想起被时光遗望停放在角落里已布满灰尘的缝纫机,想起了那辆陪爷爷度过了一生的高脚自行车。爱上旧时光,爱上怀旧的文字,爱上了回忆,在远古的禅院里诵读爱的经书,心超然如素雅秋菊,丢掉忧伤,捡起快乐。
岁月的留声机播放着那些老土的故事,平淡的口吻,土里土气的辞藻,孕育着一份温馨的情感。如果你也听说那些可以穿越时光的老土的故事,请不要忘记想念,请不要忘记铭记,铭记那些我们共同走过的曾经,记住时光,记忆爱。老土的故事,穿透时光的繁花巷口,淌过湍急凶险的岁月暗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滑稽逗乐的桥段,只有令人潸然泪下的一字一句,爱一言一行,伴经典的国粹,传唱永恒的温存,续写一份独家的时光记忆。
时光阡陌是静美,岁月深处是成长。时光渡口,清风江上,千里澄江似练,万里晴空,青鹭翔飞,鱼翔浅底。怀旧的字里行间,抒写一路追寻长途,寻求一份力量;洋洋洒洒的人生,不断攀登高处,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向梦想的远山,一步一步靠近。于旧时光里,攫取一份经验,吸收一份营养,摘一朵希望,折一枝春,自信坦然走向无穷的未来。进步与成功,是不断付出努力与汗水的结果,用坚强与执着不断填充生命的空缺,让人生盈满人间最美四月天的芳香,便是一种会流泪与快乐的幸福。
一滴热泪,是一种获得成功认可的喜悦;一句坚信,是一份充实人生的动力;一次尝试,是一份勇敢跨越障碍的见证;一分耕耘,是一份持续奋斗的标注。汗与泪,洗礼了梦想;难与苦,筑就了我们追梦路上最坚固的堡垒。乘一缕清风,与夕阳斜照黄昏,与明月共婵娟。携一双拼搏的羽翼,与黄沙狂舞,与群山含晚籁;采一束阳光,别于心间,存一份希望,积蓄一份阅历,等待来年秋风起,麦子熟了,菊花开了,扬起微笑,与欣喜共赴竹溪佳处,度一悠闲恬淡人生。惜一寸光阴,怀一份懂得,灌溉那一段年少懵懂的年月。
岁月的老者,两袖清风,仙风道骨,从旧时光走过,胸怀翠竹,一腔超尘。大事已明,如丧考批,因为懂得人生,所以释然得失;目光放远,万事皆悲,因为懂得人生,所以不惊不悔。人活着必须要有意个最美的梦想,为之奋斗,为之付出,即使无果而终,后人也会为之动容。生命在宇宙万物面前,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但人的一生需要一个不变不灭的目标,点燃生命的烟火,绽放绚丽的颜色。
时光,太老,太旧;生命,太脆弱,人生,太清瘦。千年落回,离别散落,人固有人一死,人一死,生前的百般辉煌万般荣耀都会化为虚无,但时光会细细刻录下他走过的旅途,记取他留下的足迹。
怀旧,寻一份坦然。无论是生活在繁华虚无的明媚里,还是于远山远水中淡然处世,我们都要为生命注入了属于自己的血液与灵魂,让人生的锋芒毕露。
愿风载尘,愿雨柔情。怀旧,寻一份坦然,碎碎念念的时光,偶尔糊涂,明知山路漫漫,水路迢迢,却偏执一念向前,上下求索,义无反顾全心沉入其中,随其哀乐而哀乐,伴起喜怒而喜怒;但也许就是人生的一个象征、一个缩影、一个说明,告诉我们,好好享受那些幸运与苦难,好好珍惜那一份超脱的坦然。
怀旧,寻一份坦然。时光,慈悲为怀,博爱无边,念情悠悠,爱长长,静静流淌在岁月的小河里,与清水合欢,与睡莲长眠。
怀旧文章12:年味飘香忆童年
文/林子树
素来是一个怀旧之人,在城市摸滚打爬的岁月里永远忘不了童年的年味。那种“味道”或许是大锅里飘出的肉香,或许是一件新衣服穿出的喜悦,每每想来心情会格外的愉悦,慢慢地长大了,找不到曾经的期盼,太多的反而是对岁月的唏嘘!
儿时的年是幸福的年,儿时的幸福是发自肺腑的喜悦。父亲挥笔写下的祝福,母亲做出丰收的希望,一切都那样自然。调皮的我虽总是给他们带来麻烦,但追逐嬉戏的笑语却不绝于耳,这幅温馨的画卷仿佛永远的定格在了脑海。
以前,进入腊月,齐鲁大地似乎听到了除夕的脚步声。此时,黄河两岸城镇乡村的袅袅炊烟缭绕盘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年味醇厚的浓香。俗语说“腊月是个落月”。确实,同样的一个月,但腊月总是让人感觉比其他月份要少几天似的。不知不觉间,鼻翼里便会冒出年的味道,大人小孩都感受到年带来的新春的气息。
腊八过后,街头年味越来越浓,各地的集市人头攒动,春联年画、大红灯笼、瓜子糖果、鱼肉蔬菜等年货等销售红红火火,大家忙着蒸煮烧烤、油炸煎炒、祭祀打扫,处处沉浸在盼年的快乐气氛中。有些人家开始杀猪,每到此时,邻家的小孩都会围过去观看,场面甚是热闹,可是现在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人小孩开始掐着指头盼年。此时,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镇上集市。在这里,置办年货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街两行铺面里都布满春节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年货给街道穿上了年的新装。男人们忙着买烟酒两脚生风,女人们选衣服挑鞋袜不亦乐乎,孩子们买玩具、购花炮,手舞足蹈。看那些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小脸冻得通红却依然兴奋快乐。那时,总能从心底里赞叹年的魅力。
除夕,是腊月的极致。树捎上不停地闪着火星,鞭炮声此起彼伏,不断升腾的烟花在上空怒放。一副副春联,把朴实的幸福高挂在门楣上。一瓶瓶美酒打开了,一句句家常拉开了,暖暖的亲情,浓浓的祝福氤氲着节日的气氛。腊月三十晚,一顿团年饭便是过大年的主题曲。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团聚的快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香喷喷的团圆饭,所有的奔波和劳累不再沉重,所有的失落和苦痛烟消云散,所有精神的、物质的、贫穷或富有都不再重要,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洋溢在喜形于色的脸上,绽放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只是,记不清自己有多少个年没有回家了,也记不清父母期盼了多久,没有了团聚,一切的美味佳肴吃起来索然无味,父母一年年的老了,真不知道他们还能过几个年,岁月的在日月的更替中悄然离去。突然觉得很害怕,和妻子商量了下,准备放下所有,回家过年,哪怕是一天,我也要看到父母最开心的容颜。
怀旧文章13:往事总是美好的……
文/浮生未歇
有一种情怀叫怀旧,有一种美好叫回忆。
岁月匆匆,人生如梦。有梦想,敢作为,开心少年时。
偷得浮生半日闲,品一杯清茶,听一曲老歌,回忆一下小时候的愉快往事,心中自然而然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会有点伤感,或许会有点激动,或许这就是美好的回忆,妙曼的人生,惬意的情怀。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会有一颗怀旧的心。
怀旧是对往事的回放,往事是美好的短暂时光。让人能轻松回到青春年少时光,比如去见一下过去的自己和朋友,与过去的岁月打个照面,照亮自己现在的生活。如此往事,多么美好。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
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地告别。
岁月的痕迹,总会浅释一些人生沉淀之后不一样感悟。
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希望是今天的梦想。
毕竟,往事还有一点亲切,无法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只可意会。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你在,世界就在;你好,世界美好!
唯愿心田常植繁花,生命时时如沐初夏!
怀旧文章14:轮到我们来怀旧
文/梅玉荣
东坡外滩,汀步咖啡。因为一次酒宴的缘故,几位老同学饭后聚到一起。
一壶甜甜的菊花柚子茶,被我们喝到淡而无味。一小杯一小杯,喝下的都是时光的滋味。
偌大一把杀猪刀砍下,竟然显出三十年的刻痕。那时青葱年少,那时轻狂骄傲,那时踌躇满志,那时的爱恋只在心海里飘。
华,蔚,武,桂,燕,晓,我,当年号称“七星座”,三男四女,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一样,保持着恒久的友谊和距离,纵横学校内外,笑傲江湖之间。我们在琴房练琴,不分昼夜。我们加入文学社,办起油印刊物《扬帆》。我们结伴出游,轮番光顾了几位同学的老家,互贺生日、夜行骑车、雨中叫啸、爬山下田、割麦插禾……
七星座,今日不期然的聚了五星,自是五味俱全。回想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爬过的山,翻过的墙,打过的架,谈过的话,唱过的歌,心潮起伏。犹记被我们奉为校园歌星的晓,最爱唱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是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有亮……”喜欢粤语歌的独特味道,别有一番空灵苍凉的风情。
近来迷恋辛波斯卡的诗歌。这位举止优雅的波兰女诗人,用她精准的笔触、细腻的传达,向我们展示了诗歌这片星空的璀璨迷人,万物静默如谜,生命美妙如歌。
她的《不期而遇》令我久久沉吟。“我们的老虎啜饮牛奶/我们的鹰隼低飞于地面/我们的鲨鱼溺毙水中/我们的野狼在敞着的笼前打着呵欠”,年少时那些生猛的念头变得温顺,尖锐的棱角变得浑圆,是悲哀还是庆幸?是坦然还是失落?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我偏爱人到中年的我,胜过青春年少的我”。决非矫情。青涩的少年时代,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是岁月的风沙一点点扬起,在迷蒙的天空里,我们反倒越来越看清那个真实的自己。我爱文学,比年少时更甚;我写诗,激情一直未曾消减。今生何其有幸,我用文学作羽衣,在劳碌迷茫的尘世,让自己绽放出仙子一般的光芒。不喜欢用灰色眼光看待世界,不喜欢用阴暗心理揣摩他人,不喜欢过分的偏激和一味的偏执。我只是有我的主张和见解,有我的观察与思考。
张爱玲有句话,“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渺小的生命够短暂了,不珍惜也许真来不及了,有多少时光让你去怨天尤人?有多少日月让你去纠结算计?
生命有时不过是一捧流沙,从岁月的指间,不知不觉地漏下。
人到中年,天赋我怀旧之权,旧时阳光下有七彩的虹、五色的锦,旧时月色里有氤氲的诗、葳蕤的画。说说往事,并非伤感,不过人生一茬茬,轮到我们来怀旧,如此而已。
只需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像一棵向上的树,在春光荡漾里勤生绿叶,在秋色灿烂时硕果满枝。
怀旧文章15:童年的土灶
文/刘宏沛
人一上了年纪,就爱怀旧,尤其是儿时故乡的一草一木,田间的一稼一穑,总像是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在梦中放映。用一句时髦的话,这就叫做记住乡愁。
近期,因参与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的工作,又回到阔别数十载的故园。乡亲的一颦一笑、乡里的祠堂公厅、农家的瓢盆炉灶,又徜徉在脑际。诚然,普查的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而那些牛栏、羊棚、猪圈、狗舍、鸡窝、鸭寮以及土坯的老屋、坑沟的鹅卵石,都不属调查的范畴。然而恰恰就是这些毫不起眼且微不足道的物事,却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一缕缕乡愁。
采写的过程中,我在远房宗亲一间闲置了的土角砖筑成的老厝中,再见到了儿时所熟稔的土灶,勾起了对童年的记忆。
土灶出身卑微。很久以前,我们的先辈,将一堆以红土和上贝灰夯实成形的土坯或煅烧了的砖块,靠着泥土的黏合,垒砌成简朴的农家灶台,在其中再安放下一口黑铁锅(潮州人称之为鼎),土灶便诞生在厨房内或屋檐下。一捆捆稻秆,一抱抱柴草,燃起了一灶通红的炉火,烹调出可口的农家饭菜。一锅饭、一盆菜,过起了和和美美的农家日子。土灶,似庄户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着日落日出,哺育着春夏秋冬。清代文士赵翼在其《恨海》中曾有记述:“东面墙脚下,打了一口土灶,树叶树枝,高粱秆子,铺满一地……”,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就有土灶的倩影。土灶虽不绚烂,甚至杂芜,但却暖心暖胃,养人养家。
土灶的燃料是柴草,各种各类,兼容并“燃”。修剪柑林茶树砍下的枝蔓,秋风乍起落下的枯叶,树林冬春更新露出的朽木,收获稻麦时剩下的秸秆……皆可入灶。为不断炊,农民们稍有闲暇,便上山割草、砍柴、拾枝。满山遍野的茅草杂竹,镰刀挥舞,一捆捆背下山坡;干枯的树枝,斧头砍过,一段段扛落山坳;林间的败絮,耙子搂过,一筐筐挎出山谷……日积月累,那些陈年旧柴及当年新草,垛满厝前屋后,以备日常三餐之用。它展现出农家的辛勤,也昭示着那个年代农家的自力更生。
若想人吃好,先让灶吃饱。烧火和做饭有个前因与后果的关系。火烧得好,饭菜才做得香。可掌握火候绝非易事,须要耐心与技巧。熬稀粥、炒青菜,需猛火;烹小鲜、煎鸡蛋,需慢火。母亲是煮饭炒菜的行家,看母亲的操持,就像观赏艺术家的表演。一条条柴一把把草送进灶膛,或猛烈或温柔地燃起红红的火焰。柴草燃烧的爆裂声,噼噼啪啪,锅铲撞击鼎墘的清脆响声,叮叮当当,合奏出美妙的乐章,让生活充满希望与期许。
土灶传承了土的厚道与包容,从不矫揉造作;农家人特别钟爱这一点,虽无山珍海味,但却倾其所有,煎炒烹炸蒸煮烙炖等各种烹饪技法,在土灶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变着花样满足家人的胃口。每当炊烟袅袅,锅盖响动,饭香弥漫,那便是一天中最舒心的时刻,诗意而温馨。每逢年节,饪鸡卤鹅蒸年糕,土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制作过节美食,是土灶的使命与荣耀,各式应时的食材,本是形孤影单的个体,经过灶与火的催化,在锅内搭配融合,变成色香具备滋味抢嘴的佳肴。如魔术般神奇,却又富于人情味,为农家营造年节和顺安乐的气氛。
记得儿时家中的灶台,在显要的位置,供奉着一位灶神爷。每逢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祖母便敬上三炷香,诚心诚意地顶礼膜拜,祈求灶神庇佑。(《抱朴子·微旨》中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最为隆重,相传为“送灶日”,或曰“辞灶日”。我们潮州人称之为“送灶”,也称“祀灶”、“过小年”,意为送灶神上天述职,故又称“神上天”。当地的习俗,于是日要备清水一缸,并以“奏疏”、“糖桃”、灯芯和纸马、纸鹤作为供品,举行送灶神上天的仪式。此中的“奏疏”是灶神上奏天庭的文本;“糖桃”则让灶神吃了嘴甜而多说好话;灯芯是让灶神点燃了好照明上路;纸马纸鹤是灶神往返天地的交通工具。到了翌年的正月初四日,一家人就早早起来,打扫庭院房屋,备清水一缸及稻草扎,再插上香烛于灶台,恭迎灶神返回人间,俗称“神落天”。
关于灶神,辞书中有记载:灶神,亦称灶君、灶王,供奉于灶头,是中国民俗信仰的神明,能掌管一家的祸福。灶神的原型是谁呢?据孔颖达疏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礼记·礼器》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故祭拜灶神多为家中的老年妇女。灶神的穿着如何?《庄子·达生》云:“灶有髻”。据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在民间,大多数人家还在送神当日于灶头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大红对联。我上小学的那段时间,每年都帮着祖母粘贴对联。
又据《酉阳杂俎》记载:“灶神称司命帝君,姓张,名单,字子郭,状如美女……凡治灶于屋中央,口向西,灶四边令去釜九寸,以砖及细土构之,立亦勿令穿折,神灶之法也……四月丁巳日祭灶,主百事大吉之兆。”(见《搜神谱》)这是另一段关于灶神的传说。
土灶吃的是柴草,奉出的是美食。也许是出于对灶的感恩与敬畏,勤劳善良的村民,总在逢年过节时,将盛出的第一碗饭,虔诚地高高举起,敬天谢地,祷祝五谷丰登、家业殷实。而主妇们也分外珍视土灶,常把灶台洗刷得干干净净,使之不现出丝毫烟熏火燎的痕迹。灶上用具、灶前柴草,总是码放齐整。因为土灶也是农家的脸面,映衬着农家的生活品位。
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有位老家住东北的南下干部。他曾告诉我,北方的土灶大多连着土炕。灶上做着饭菜,灶火的余热从侧旁地下通道进入炕底,烧热了一床土炕。寒冷的冬天,全家人在炕上闲聊、安睡,很是惬意。灶里剩下的火炭,扒出来可放入火盆取暖;或用水浇灭,晒成木炭,老年人可作为火笼(手炉)的燃料;也可趁着灰烬的剩热,埋进几根玉米、几粒土豆、几个红薯、几片大蒜,顷刻间就能享受喷香的烧烤。这是农人的智慧,更是农人的福祉。十几年前,他返了趟老家,回潮州后对我说,他老家的土灶已湮灭了,代之以各种电气化的炉具。土炕也端掉了,最普通的人家也用上眠床,冬天铺一领电热毯,以备睡眠时取暖之用。较充裕的家庭,则用上冷热两用的空调机,夏凉冬暖。
我久居城市,远离了故乡的土灶,远离了烟火的味道,但对土灶烹出的美食的渴望却愈发深沉、浓烈。现如今各处农家乐所经营的农家菜,比比皆是,故而时不时寻家土灶餐馆,邀来三五好友傍着灶台,在丝丝的温暖与淡淡的烟香笼罩中,开怀畅饮;时而续上一节木柴一抔稻草,仿佛又面对童年的土灶。偶尔回乡,常静坐灶前,沉沉隐隐地为灶门添火,看年迈的母亲在灶台做出熟悉的家常美味。当是时也,忽然觉得漂泊的心有了依托,踏实而祥和,恍惚又找回了儿时在老家的感觉。
不久前搬进新的住宅小区,厨房里的燃气炉、电磁炉、微波炉、电饭煲一应俱全,所做出的饭菜也算美味爽口。可是久违了老厝的土灶、柴草、烟火及农家饭菜那极具画面感的生活场景,心中未免惆怅。每忆及此,心中便五味杂陈。因为那些往事是植根于心底的情愫。一座土灶,曾经燃起昔年红火的日子;而今,又燃起游子炽热的乡愁,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