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五一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五一散文1:简单风味
文/徐约维
五一,女儿请客。四月生日啄过了新锦江晶采轩的港式点心,这次就选了披萨。依儿似有带我遍尝美食愿望,当然在小白领的经济与情趣范围。所以,一般是“小吃吃”居多,新开餐饮店居多,且是团购。正合我节省原则,在自己的城市里领略异国情调,兼具凝眸自己城市的新气象新面貌,同时氤氲亲情与微旅行的心情与意味。
穿过了绿地,就来到了这家新开的意大利餐厅。老欧洲风格,露天咖啡座,人造小桥流水,黑鹅卵石清澈见底。落地玻璃,明媚阳光,爵士乐漂浮着,有着我喜欢的某种西域的明亮。酒吧、大木桶,西洋照片,仿若美国乡村音乐的调调。正午12点半,悄悄的氛围,很有气氛,正是个等人的地方。时间缓缓铺陈着,含着若即若离的爵士乐,想想心事,剥剥长生果(是那种小时候的味道,是炒出来的焦香,没有添加剂),女儿就姗姗来了。顺便说一句,我觉得散落在桌上吧台木桶上的长生果的创意很好,质朴,有一种“丰收日”意味,令我想到麦子,大地,阳光,世世代代的生存,简单的生活,富足的日子——有时候,东西不在于豪华,在于意境。
意式披萨与美式披萨不同,素。面饼干呼呼的,就像新疆的馕。上铺薄薄一层番茄火腿蘑菇芝士片,还个嫩蛋。一人份,够两人吃。披萨有一种简单的原味。依儿尝的就是这一口,我呢,肠胃未清,口味有点重,就用双色调料瓶里红酒醋蘸蘸,橄榄油拌拌。
提拉米苏上来了,卡布奇诺咖啡状,发泡芝士,清淡的甜,也是素简风味。
下午二时许,餐厅开始醒了,欧洲客一帮帮进来,也有带4-5个孩子的年轻夫妇。眉目凹凸有致的意大利经理周旋着,在女儿英语交谈里,不卑不亢,器宇轩昂,翩翩而又内敛,眼神里有一波风情的余涟,或者说,潜在的热烈。很有老牌绅士风度,也很有大腕范,可见处处藏龙卧虎。
出门时,发现那经理正与几个欧洲老外一起进餐,也是简餐,与我们一样的披萨,感觉就又亲近了几分。
感觉上,那经理精致,那是一种精致生活留下的痕迹。善意的搭讪,殷勤而节制。花生,咖啡粉,装帧精良的上海饮食指南,随意放着,有一种不设防的信任。
简单的风味,不设防的氛围,真好。我觉得服务业,要的就是这种笃信。你可以素颜,可以简单,但要有襟怀,要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度与友好度。
吃,深刻地表达着人生。味道里,氤氲着吾辈的故事。
总有一个感觉,即:善良之人往往爽朗,且热情。可能与信任有关,可能与坦诚有关,可能与境遇有关。
也许,善良是一种内心的格局,一种内心的安宁,也是一种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善良。因为热情,所以体贴。
因为不设防,所以有信任。因为敞开心怀,因为心中有远方,所以,才会对眼前的包容与接纳。
五一散文2:山村的“五一”
文/张春波
今年“五一”,我回了一趟老家,一个僻静的小山村。
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着,打开车窗,一股久违的泥土气息便飘进我的鼻腔,深深吸一口气,每一个毛孔都感到爽快地畅意。
下了车,还得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家,但我心里是愉快的。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草木清新,野花遍地,沟渠两旁的杨柳满目翠色,千万条垂下来,丝丝缕缕,令人心旷神怡。登上一处山丘,极目远眺,麦浪滚滚,像一望无际的海浪拍打着远处的群山……
五月,是老家比较繁忙、紧张的时候。山中气候多变,农家抓住晴好天气,抢收着成熟的小麦和油菜;趁着霏霏细雨,育秧、插秧,田间一派忙碌的场景。为此,石碾声、叱牛声、梿枷声、农机声在寂静的山村此起彼伏。面对农作物,可以憧憬从“一粒粟”到“万颗子”的欣喜;面对农人,可以闻到汗水中的辛劳;面对农田,更能感知到泥土气息中透散的希望。
渐近山坳中的老家了,天气变得有些凉,空气异常鲜润,这是多少城里人梦寐以求的环境啊。一个人的生命之源,永远植根在故乡,我从不背弃这块地处穷乡僻壤的家园,因为在它土壤的深处,蕴藏着我的精、气、神。
回到家,邻居大爷告诉我,父母在北坡的梁上种黄连。我小跑着上了北坡,见父亲赶着牛犁前行,母亲紧随其后,耕土、播种一次完成。田野间农人来来往往,穿梭不断地行进,他们忙碌的身影与春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写意画。见状,我也跟在母亲的后面,撒起了化肥。其实,对他们而言,劳动无节,“五一”这天也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一天。他们辛勤的劳动,就是为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为了幸福的生活,为了尊严的生存。
五一散文3:那年五一正农忙
文/邓训晶
五一,风暖了,雨柔了,阳光格外明媚;五一,枝繁了,叶茂了,花儿朵朵生机盎然。仰望天空,我看见了飞翔的大雁,看见了朵朵卷舒的云彩,让我想起了那件被岁月尘封了的趣事。
当学生时,每到五一都要放农忙假。农村的同学回家帮父母干活,我们城镇的学生,由学校组织去农村支农,割麦栽秧这些农活就是在那时候学会的。
最难忘读初二那年的五一,我学会了很多农活。五一那天,班主任羊志老师带我们去支农。到了生产队,队长安排我们去割麦子,我们兴冲冲地奔向山上的麦地,动手割起麦子来。看似好简单的活,可是一会儿就有人叫起来,麦芒把我们的胳膊刺得全是红点点,又痒又痛,抓起一道道红印。很多同学扔下镰刀不干了,坐在田埂上抓耳挠腮,我还记得很清楚,老师说五一劳动节,就是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体会一下“锄禾日当午”的含义,怎么能一见困难就后退了呢?说得我们很不好意思,马上又投入到割麦的队伍里。
第二天看见栽秧,觉得挺好玩,就坚决要求去栽秧。我和几个同学高挽裤脚,下田栽秧。队长专门教我们,用三个指头夹着两三棵秧苗,插下去,不能用五个指头插,那叫五指秧,不肯长。居然三个指头和五个指头栽秧有这样大的区别,真是收获不小。学了几天越栽越好,越来越熟练,后来读书期间的农忙假,我都是栽秧主力。
等我下乡时,生产队里没有人知道我会栽秧。那年五一,正是栽秧的紧张时候,小镇电影院却要放《刘三姐》。那时电影稀缺,大家都想去看,我们几个知青就跟队长据理力争,说五一是法定节日该休息。队长眼睛一瞪,劳动节就是要劳动,还放假去看电影,割麦栽秧分秒必争,你们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不放!队长的话就是圣旨,看来看电影无望了。
中午收工时,队里几个男青年不甘心,想了个坏主意,跟我们几个女知青说,我们来栽秧比赛,如果你们赢了,我们就帮你们干下午的活,你们去看电影。如果我们赢了,你们就帮我们干活,我们去看电影。开始我们不答应,怕比不赢,就跟他们讨价还价。我们两个女知青对他们一个男青年,我们其中有一个赢了,都算我们赢,而且要我们点名谁来比赛,骄傲轻敌的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选了他们队里憨厚的大牛来比赛。于是找了一块不大的田,我和好友权权在左右,大牛在中间一字排开。田埂上的裁判一声令下,我们“刷刷刷”地栽起来。刚开始还不分胜负,栽了一会儿,大牛就落后了。田埂上喊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越栽越有劲,直往前冲。大牛急得满头大汗,越着急越慢,田埂上骂他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小伙子们骂他丢了他们的脸,下午我们的活要他一个人干。最后,我们两个把他的一部分栽了,把他关在了田中间。我们赢得干净彻底,把他们看得瞠目结舌。我们骄傲地爬上田埂,看着小伙子们失望的眼神宣布,下午我们去看电影了,我们的活你们看着办。扔下这句话,我们趾高气扬地走了。
下午,我们理所当然地去看了电影《刘三姐》。等我们看完电影回来,大牛他们还在垂头丧气地帮我们干活。我们几个恶作剧似的坐在田埂边奚落他们,五一劳动节嘛,就是要好好劳动,谁叫你们看不起我们女知青。直到繁星点点,他们才干完我们的活回家。
事后他们说,压根就不知道我们会栽秧。每到五一,我们都要用这件事调侃他们。岁月如歌,这些往事,是那么亲切地留在了记忆里。
五一散文4:井上梧桐 檐花落酒中
文/姜月霞
还未到五一,天就热的厉害,中午走在街上竟然有了暑气蒸人的煎熬。小区里那些个开的的热热闹闹的桃花杏花早已随时光化作匆匆谢却的春红,倒是后面野地里的三两株梧桐开了满满一树粉紫色的花穗,不时随风送来阵阵清香。早上一出楼门就会看见那几株开花的树,在清晨的阳光里开出一树浓稠的的花来,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起席慕蓉的那首开花的树,只是不知道,梧桐树是否也在等谁那个生命里的路过的人呢?
晚上,与几个朋友去附近的胡山林场吃饭,山上到处开满了梧桐花,我们落脚的院子里就有不少,合抱粗细的树干,硕大的树冠遮了大半个院子。人坐在院子里,清晰的月色透明一般,山风吹来就会有花儿随风落下,落在肩膀上或裙子上,不一会儿,身旁就落了密密的一层。
不喝酒,就喝茶,跟着大家一起举杯,也煞有架势的。这样的山野小店,茶也是简陋的叶子茶,但是因了这一院子梧桐花,味道也颇为不俗了。喝茶是用玻璃杯子,端起来,迎着皎洁的月光竟然看到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浮在水中,洁白的花瓣儿颤动着,楚楚动人。
山里的星空仿佛格外高远,但是星子又亮的逼人的眼,让你不敢抬头去看。一轮明月静静的的挂在天上,清辉如水一般笼罩着山林,也笼罩着这个小院子。
酒过半酣,有些凉意了,起身去车里拿衣服,却发现,车顶上,车身上,竟然落得满满的都是梧桐花。此刻,那些粉紫色的花朵儿在月光下竟然如玉一般温润。捏起一朵,握在手里,轻轻一捻,那带着细细绒毛的蝉翼般的花瓣儿就碎了,香味儿更加浓郁。想起几百年前,也有个人这样看了一场桐花的凋落,写下了檐花落酒中的些许的无奈与豁达。其实,小时候住在村子里,街上都有很多这样的梧桐树,每年的四五月就开满一街筒子梧桐花,如果夜里一场小雨,早上起来,就会看见满地厚厚一层的梧桐花,沾了水的紫色的花儿就会带出一种莫名的悲伤的味儿,怪不得在那么多古人的诗文里都会有这样一场梧桐夜雨滴到明的寂寥与凄清。
朋友说,那么好的月色,怎么能不喝一杯呢。笑着举杯,却不知道应该对这样的月色,对这样的一树繁花说些什么,只是不想辜负了这样的月,这样的花,这样的一山月色,所以,不管杯中是茶还是酒,都让人沉醉不愿醒了。
五一散文5:巍巍泰山
文/蓝蓝
90年的五一,第一次登泰山,是和男朋友一起去的。那时,他还是个学生,我刚上班一年。第一天的傍晚开始爬山,天黑,看不见什么风景,只有顺着台阶往上爬。到了中天门的时候,我再也没有爬上去的力气,真想中途放弃。可是,回去的路实在太长,于是,也没有返回的勇气。加点餐,继续往上爬。终于到了南天门,到了泰山之巅。
半夜里,山顶上的风很大,冷的很。租不到大衣,我俩只好租了一床破棉被,披在身上。终于等到日出时。当太阳从大海慢慢升起的时候,我却还在往上看。终于看到日出的时候,发现它好像一块红红的布从碧绿的麦地里升起。好美!
上山容易下山难。回来时,腿酸痛的很。想乘索道或是公交车,看那人山人海,等到何时?咬咬牙,鼓起勇气,下山!
一个又一个挑夫越过我们远去了。累,也看到了希望。
终于到了山下,脚再也不敢落地。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登泰山。 02年,在儿子的恳求下,又一次登上泰山。那年,儿子6岁。我们从后山出发,爬了40多分钟,就到了中天门。从中天门坐索道到了南天门。坐索道,真是害怕极了。一动也不敢动。儿子稍微动一下,或是说句话,心里都吓得要命。生怕掉到山涧,摔个粉身碎骨。一路提心吊胆。
在山顶,儿子兴致勃勃,去寺庙撞钟,给神仙磕头,听大悲咒,买他喜欢的纪念品。对于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玩。丝毫感受不到疲倦。
返回时,儿子还想乘索道,看来乘一次还没够……可是,我再也没有那个勇气。干脆,还是往回走吧。路上,好多人都夸儿子:你看,人家小孩子都爬上来了,多厉害!儿子心里美滋滋的。离山下不到3里的时候,儿子再也不走了,累得哭了起来。我没有办法,我也走不动了。只好,哄着儿子,鼓足勇气,慢慢的,终于下了山。好累!
06年11月,再次来到泰山。我却没有去爬山。11月的泰安的确很冷,山上会更冷。现在的我,再也没有勇气爬山。就算有胆量,也没有那个体力。爬不动了!参观了泰安监狱。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他们在服刑指导方面,做的很好。
希望有一天,再登泰山之巅,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
五一散文6:行走管窑
文/谭冰
过了五一,蕲春作协主席甘才志发来微信,说管窑的栀子花开了,要我们去看看,我兴奋不已。历史上湖北有118个陶场,其中,汉川的马口窑,麻城的蔡山窑,蕲春的管窑,是湖北三大名窑。管窑陶瓷生产在鄂东地区有六七百年。
第二天早上,我驾车前往管窑。一路上,阳光明媚。管窑镇在长江边,与黄石隔江相望。管窑是手工制陶,分布在赤西湖畔,有上百家制陶作坊,它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制陶工艺的精华,生动完整地再现了古老的制陶过程,窑为龙窑,素有“窑州”美誉,管窑镇因窑得名。
走在李家窑的路上,到处可见斑驳的陶片。驻足李家窑古遗址上,这里曾发掘大量彩陶片,通过珍贵的实物数据分析考证,管窑的制陶工艺源自宋代。上世纪60年代,在李家窑的古窑架上有“明洪武二年修建”和“嘉庆二十二年四月初八张礼青号”窑台字迹。管窑手工制陶取自赤西湖的黄胶泥,这种粘土是湖底经年沉积而来,分黄白胶泥之分。其黄胶泥性硬,取之湖底表层粘土,只能做缸瓮盆壶等造型简单的日用陶器;而白胶泥性软,取之湖底深层沉积粘土,可塑性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精美陶器。明代之后,管窑艺人制陶吸收了剪纸贴花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出现了刻画剔花工艺,初步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清晚至民国,管陶艺人以中国画大写意技法,将图案绘制在器物上,纹饰内容更加丰富独特。
在管窑岚头矶工艺陶器厂,何良发艺人介绍说,他们先后研制出稀土系列彩釉,替代了原来的铅釉,制作的胎釉和烧出的彩釉更加艳美,产品远销欧美。
管窑手工制陶根植于蕲黄大地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之中,经过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器形古朴厚重,刻画简洁生动,釉色流光溢彩,兼具艺术收藏和实用功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车子沿着新修的盘山水泥路向山上攀登,山顶有个古色漆红的凉亭,显得格外耀眼。两侧连片的栀子花,望不到尽头,花香入鼻,沁人心脾。
车抵凉亭,来到一片平缓的开阔地,视野大开。只见漫山遍野的栀子花,一团团,一片片,花团锦簇,千枝万朵,灿如云霞,耀如云锦,染白了整个山岭与岚头矶上的碧空。远处,浩如烟海的赤西湖像仙女遗留人间的白绢当空,倒影在山岗,给岚头矶披上了银装,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山岗上,到处是游人的身影,人赏着花,花伴着人,人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真是花如海,人如潮,欢声笑语漫山飘,把连绵起伏的山岚渲染成律动的海洋。
我置身于花海里,倘佯在花丛间,看着成团的花朵,娇艳欲滴,花瓣密密匝匝,一朵花紧挨着一朵花,瓣与瓣紧贴着,相互衬托,相互依偎。蹲下身,能感受它淡雅的甜香,那盛开的一朵朵洁白的栀子花,蕴藏着大地的精华,展示着山川云雾的灵气。
仰望一碧如洗的天空,湛蓝而高远,偶有几朵白云悠然飘过,微风徐徐吹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芳香,听着鸟儿啁鸣,我朗读着赤西湖精神的风雨。临走时,我折下一把带骨朵的栀子花,回家插在瓶里,盛满水,放在书房,那沁人的芳香,洁白的花朵,让人振奋,让人陶醉。栀子花的娴静、优雅,那种蓬勃的生命,愈是接近,愈是简单,愈是熟悉,愈能感受管窑人兼容并蓄激扬豪放的文化内涵,愈能激发我行走人生的情怀。
五一散文7:陀螺:旋转的人生
文/杜善国
这个五一假期,没有出去游玩,带儿子去逛超市。到了超市儿子就直奔卖玩具的地方去了,很快,他就被一款陀螺吸引了,抓着我的手非得让我给他买这个陀螺,既然孩子喜欢,就给他买下了。回到家后,儿子就开始专注地玩起了他的“新伙伴”。只见他把玩陀螺的专用工具套在陀螺上,这边使劲一拉,陀螺就挣脱了工具的束缚,飞速的在地上旋转起来,儿子也高兴地哈哈大笑,看着地上旋转的陀螺,听着儿子爽朗的笑声,不由得自己思绪万千……
记得自己小时候也经常玩陀螺,不过那时的陀螺可不像现在这么高级,那时都是自己动手用“土”法子做的。首先选一截上好的木棍,用锯锯下一小段,再用斧子或者菜刀进行加工,由大圆柱作头,小圆柱作腰,尖头的圆锥做底,这样一款自制的陀螺就做好了,然后找根绳子拴在一条小木棍的一头,手握木棍就可以对陀螺进行抽打,陀螺就开始不停地旋转。有时,几个伙伴还进行比赛,看谁的陀螺旋转时间长,那时的玩具虽然大都是自制的,可是玩起来一点也不比现在差。
“爸爸,你看我的陀螺还在转呢!”儿子的叫声又把我拉回了现在。看着这不停地旋转的陀螺,心想,这人生何尝不似一只旋转的陀螺呢?我们每天在不停地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人喜欢忙碌,但又不得不去忙碌。忙碌,其实就是人生的一种常态。青少年时,要忙着读书忙着游戏,忙着幻想;成人之后,要忙着工作,忙着恋爱;结婚后要生儿育女,打理生活,料理家务;而立之后,又要忙着奋斗,忙着应酬,忙着周旋。人生在世,无时不忙,无事不忙,能够从忙碌的人生中解脱的,没有几人,既便有也是将忙碌转移给了他人。这种宿命的忙碌,让我们不得不像陀螺一般,在生活的鞭打下,不停地旋转,旋转。忙碌的一天结束,紧接着与太阳一道升起的,依旧是同样忙碌的另一天。
于是,我曾抱怨忙碌、厌倦忙碌,痛恨甚至逃避忙碌。
但是,当我真正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却是这谁都不喜欢的忙碌,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岁月因为忙碌,所以才有春秋交替,才有辞旧迎新;季节因为忙碌,才有春种和秋收,才有麦穗的饱满和稻子的芬芳;人生因为忙碌,才有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忙吧,还是忙点好,最忙碌的地方,才是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地方;最忙碌的人生,才堪称是最绚丽的人生;这陀螺般旋转的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不在意能走多远,在意的是旋转时的质量和旋转的心情。那我们何不怀着感恩的心态,去拥抱生活?如陀螺般,畅快自由的一路高歌,就像儿子玩陀螺时那爽朗的笑声。
五一散文8:难忘的上海之行
文/王维翎
今年“五一”,我跟着好朋友一家去了上海,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去上海,但却是我第一次体验没有爸爸妈妈陪同的出游,妈妈说勇气可嘉,值得纪念。
在前往上海的路上,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从叔叔阿姨那里学到了一句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宾馆稍微休息后,我们去了“田子坊”,那里有很多小房子,别看那房子老,里边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还有你想都想不到的时尚物品。然后我们去“日月光中心广场”逛了逛。第二天,我们乘地铁去上海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坐地铁,地铁上人可真多,速度也真快,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博物馆。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物品。接着,我们去了外滩,外滩边上是黄浦江,对面是一座座高楼,我又看到了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第三天,我们就要回家了,想到回家,我有点激动。回家之前我们又去了豫园,那边人山人海,黑乎乎的一片。
一次难忘的旅程,在我们一路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五一散文9:被汗水浸透的“五一”节
文/李晓燕
如果让时光退回到二十年前的“五一”节,在我的家乡,你常会看到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小姑娘,跟着她的父母,急匆匆地走在田埂上。是的,那个女孩就是我。
我是随父母亲赶去田里种地的。时间赶得真巧,每年的“五一”前后,正好是家乡种早玉米,种小辣椒和各种露天蔬菜的时节。有时间的农人,会赶在“五一”之前抢种完毕。可是我家由于父亲工作忙,所以,只好等“五一”假期来临,才匆忙行动起来。
家里人手少,我和姐姐虽未长大成人,却不能逃避劳动。父亲常会把撒化肥之类的轻巧活分配给我们,而诸如平整土地、播种、浇水等劳累、技术含量略高的活自然由父母亲承担。
活虽然轻巧,可我们毕竟是小孩子,没有长性,干了一会儿,便觉腻烦,想甩手当逃兵。对于突然摞挑子的我们,父亲从不责骂,他会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个故事,那故事往往会逗笑了我们。看着脸上挂满汗珠的父亲,干活都不忘哄我们开心,我们心下愧疚着,赶紧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来,我们会自己找乐趣了,撒化肥的姐姐会唱起她喜欢的儿歌,赶小毛驴的我,会边走边跟小毛驴说话。不过,那家伙似乎不太懂我的心底私语,它只会对着我长长地鸣叫,或者打喷嚏,可是,这倒叫我更加快乐。不知不觉间,劳动中的疲惫慢慢被乐趣冲淡。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我家的中饭通常带到田地里吃。虽然仅仅是简单的馒头就咸菜,我却总是觉得它们特别美味。姐姐说,你那是饿的!是的,没有体验饥饿的感觉,怎能吃出食物的美妙呢?后来,父亲升华了我的感悟:没有劳动的艰辛,也就没有收获的喜悦。劳动赐予我的,真的不只是疲惫。
劳动接近尾声,我们一家人通常会畅想未来的收成,那空荡荡的田地呀,里面有我们种下的希望呵!我们心中除了兴奋,还有欣喜,仿佛那里已经有了青青的苗,甜甜的果!那被汗水浸透的一个个“五一”节呀,现在从记忆中将它们拎出,还有甜滋滋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气!
五一散文10:花盆里的小石头
文/唐梅
今年五一假日与往年不同,我没去游山玩水,而是报名参加了山大文史哲学院的培训学习。临行前,我把家里的事情一一安排好,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田雨。
田雨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因我家离山大比较远,只能提前一天去济南。走的时候,女儿还没有放假,我一再嘱咐女儿要听奶奶的话,放假了先做作业,并约好每晚八点左右给她打电话。把七岁的孩子交给七十岁的婆婆来带,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公除了上班,还得帮我处理业务上的大小琐事。
寿光的于欣姐也提前来到了山大,我们在陈忠老师的帮助下住进了山大附近的兴泉商务酒店。夜幕降临的时候,于欣姐陪我给孩子打电话。电话那端孩子高兴的一个劲的喊妈妈,并告诉我放假了,语文考试得了个A,数学得了个B,她自己知道数学倒退了,让妈妈别生气,以后她会好好努力。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我看都十多分钟了,女儿还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于欣姐笑着说,孩子的话比妈妈的还多!
接连几个晚上,我都准时的打电话。女儿像小大人一般问我吃在哪儿?睡在哪儿?什么时候回家?买些什么礼物?甜甜的童音里带着些许让我喜悦的稚气!她已经懂得牵挂她的母亲,盼我早些回家了……
5月3号下午,课程一结束我便匆匆地赶车回家。田雨听到我进门喊她,高高兴兴地跑来迎接我。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在我的怀里,而是笑嘻嘻的把身子倚在门框上,意味深长地喊了个“妈”!她粉色的T恤映着白皙的小脸,似一朵绽放的桃花,几日不见女儿的几分矜持,竟让我觉得孩子长大了许多……即让我高兴,又让我愧疚!我企图用我带回的礼物来偿还这些天来妈妈不在孩子身边的照顾和关爱。但这又是何曾能偿还得了的啊!
孩子在客厅里点数着我带回的礼物,她让我去院子里看一下我几天不在她替我照看的花草。孩子同我一样喜欢花花草草,她也曾学着我的样子给花松土、施肥、捉虫。那模样俏皮的可爱:细长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抚弄着花枝,还不时的用小鼻子在花朵上嗅来嗅去……我的兰贵人依然风姿卓约,一叶兰秀丽挺拔,满天星繁星点点,唯一不同的是各个花盆里多了各式各样、颜色各异的无数个小石头!我突然想起来,我说等有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河边捡些好看的小石头置入花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的事,孩子却记在心中了!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把这些小石头捡了回来。我的心里暖暖地。她这几天捡拾小石头的事,竟然在电话里一直不曾提起,想必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吧!大大小小的花盆里,无规则的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小石头。有的大如鸭蛋,有的小如黄豆。椭圆的、圆的、半圆的、还有说圆不圆说方不方的,但都有共同的特点,表面光滑,无棱角;有褐色的、水绿色的、白色的、青石色的……二十多个花盆里,都有女儿置入的不同形状的小石头。虽然我不曾看见女儿捡小石头的样子,但我能想到她当时的愉悦心情和想念妈妈的那份甜蜜!
枝繁叶茂的花草,有了这些形色各异的小石头为伴,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女儿天天在河边捡拾小石头,来排遣对我的思念,她是快乐的、幸福的!因我的职业四海为家,女儿能理解我并默默无闻的支持我,她必须适应妈妈不在她身边的日子,然后一天一天健健康康地长大!
五一散文11:槐林五月漾琼花
文/张天翼
每到“五一”,我都忍不住去河北大学看槐花,说去看不如说是去闻。
河大里面有好多槐树,这个时节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儿。最好闻的地方还是毓秀园,那槐花独有的香让人着迷。我的家就在河大旁边,小时候就经常在小公园(毓秀园)玩。这里是河大景色最优美的地点之一,大树参天,碧草如茵,繁花满园。这里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玩耍,里面可以玩太多的游戏,最爱玩的游戏当然是捉迷藏,园子里总是会提供许多藏身之所。
要闻毓秀园槐花香两个时段最好,一个是黄昏、一个是清晨,虽然是同一片槐林但是又各有不同。
黄昏的时候,最热闹的是篮球场,学子们在那里挥汗如雨,球场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可无论多么嘈杂的声音也搅不乱毓秀园槐花香的层流。花香是通过成熟的花粉一层一层传过来的,园子里各个角落都有它的存在。在园子里走着走着你会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密度陡然大了,需要慢慢地细心呼吸才行,原来是槐花香加重了空气。路过的人们都会轻轻地走过这里,跑动的唯有孩子。他们不为了闻什么香味儿,就是为了玩。互相追逐是最开心的事情,像我当年一样在那个没有水的小池塘里爬上爬下,那动作感觉像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晚上是看不到满树槐花的,只有沁人心脾的、浓浓的槐花香滋润着你的呼吸。
毓秀园的早晨应该是从小鸟的鸣叫声开始的,如果你来得足够早,会听到好几种鸟的声音,但会只闻其声,不知所踪。它们都隐藏在高高的槐树的某个地方了,在最近的地方享受五月特有的盛宴。这时候的槐花已不是含羞待放了,洁白如雪,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依偎在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中。清晨的花香是淡淡的,更能感觉到这如白色精灵般的槐花的清纯。漫步在竹林旁的土坡上,高大的槐树感觉会近一些,读书声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悠悠地传过来。偶尔会有轻轻的风吹过来,一阵阵清香随风荡漾,令人觉得格外清爽。
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走在园子里手抚轻风,细嗅槐香,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不期而至的小雨,把将要干枯的花瓣打落在石板路上,散落一地。虽然有些花瓣下来了,但是空气中的花香多了一些泥土的湿润,不过香味逐渐淡了。白色的花瓣随风四散,虽然不用祭饯花神,如果要闻到那浓烈的槐花香,需要等到来年此时了。
“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让人心醉的,正是这缕缕浮动的馨香。浮动在这诗意浪漫的人间五月,成为永恒的记忆,化为美好的流连和憧憬。
五一散文12:谁知盘中蟹,只只皆辛苦
文/付彦熙
“五一”那天阳光灿烂,我和妈妈、几位叔叔阿姨小伙伴们相约一起去抓螃蟹。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而我总憧憬着在溪水里抓螃蟹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来到溪边,一条潺潺的小溪,水哗啦哗啦地流,我们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溪边一棵大树下,交由妈妈们保管。几位叔叔带着我和小伙伴去抓蟹,我脱掉鞋子,卷起裤子,踏入清凉的小溪中。
刚开始,我们几个小朋友只顾着玩水,还在水里打起了水仗。接着东摸摸,西摸摸,一阵浑水摸鱼后,我徒劳半天,根本不见螃蟹的影子。“抓到了”,一位叔叔高兴地叫起来,大家随着喜悦声投去羡慕的目光,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叔叔得意地介绍抓蟹的经验:螃蟹一般藏在石头底下,要搬开石头,才能找到螃蟹。于是我按照叔叔说的话终于在一块又窄又长的石头下面发现了一只螃蟹。我异常兴奋,连忙伸出手去抓,我的手指头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螃蟹把我手指头夹住了,我左扔右扔就是扔不下来,感觉被螃蟹夹得越来越紧了。叔叔叫我往水里放,我一放它就逃走了。螃蟹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开始又耐心地寻找起来,两只眼睛像两只X光灯泡一样,360度搜索。终于又在一个大石头下发现了一个大螃蟹,这一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小心翼翼,准备伸手去抓,谁知它挥起双钳,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决心,好像在说:“小子,我不是好惹的。”活像一位蟹将军。我急中生智,缩回手,抓起旁边的一块小石头,狠准稳地朝它砸去,它被砸晕了头,我乘胜追击,手疾眼快地一下抓住了它的背。端详着这只好不容易得来的螃蟹:灰色的外壳,两只小眼睛,八条腿,两个钳子还一上一下地挥舞着,这下胆变大了的我干脆抓住它的两个大钳,任凭它怎样反抗也无济于事。其他小伙伴也陆陆续续抓了几只,叔叔们更是抓了一只又一只。
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大家把螃蟹下了锅,不一会儿,新香扑鼻的螃蟹出锅了,看着这满身金黄的颜色,闻着螃蟹特有的迷醉人心的香味,端详着一只只炸蟹,这盘中每只螃蟹都来之不易。刚开始还不忍心吃,一会儿就疯抢起来,大家边吃边讲述着各自抓蟹的惊险与欢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个“五一节”我过得真快乐!
五一散文13:岁月断想:青春岁月漫语
文/梦境伊人
“五一”前夕,忆起已逝的青春,不胜感慨,梦境伊人只能在这春天里,借着春天的色彩留影,追忆青春年华,并写下岁月断想:青春岁月漫语。祝网友“五一”节快乐。
青春岁月是一个甜美的梦。
那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画。那是一方净土,可以种最美的花。那是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任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的天地。你可以做着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美梦。你可以上天在太空中遨游,与月球对话。你可以潜入深海与生物亲吻。你想行走在路上,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到海边去倾听大海的咆哮,观赏红日冉冉地从海平面升起,你可以去看林海松涛,聆听它们秘密的细语,任脚下的泉水汩汩地流淌,随着你的思绪……你可以享受浓浓的亲情,让蜜蜜的情意环绕着你,关爱着你。你可以用青春的画笔、用春天的色彩去涂抹人生的美丽。
青春岁月是一首动人的诗。
生命的起跑线从这里开始,没有顾虑,踌躇满怀,意气风发开始冲刺。你享受生活中甜蜜的美果,你举起生命的酒杯,畅饮生活的美酒,馨享青春、爱情与友谊。青春女孩,不要对金钱太在意,那是束缚你的绳索。不要做小鸟依人,那会消磨你的勇气。与你心仪的爱人,一起展开青春的翅膀飞吧,迎着生活的风雨。英俊少年,不要对美貌太在意。普希金因“美貌”而丧身,徐悲鸿因“美貌”而离异。“姑娘不是因美丽而可爱,而是因可爱才美丽。”留意你身边的女孩,当幸福悄悄地接近你,不要轻言放弃。大胆地去追求吧,相拥你的爱人,活出浓浓的诗意。
青春岁月是一支动听的歌。
你可以选择最美的音符,谱写春天的乐曲。时而放歌,时而低吟。你可以选择最美丽的词语,抒写爱恋、抒写对生活的情意。你可以伴随着青春的岁月,与你钟情的姑娘、与你心仪的王子,一起走向沉甸甸的秋季,收获一个丰满的人生,让阳光、快乐成为你生活的主旋律。
五一散文14:幸福在味蕾深处生长
文/茹秋乐
“孩子,五一回家吗?”老妈在电话那头小心翼翼地问我地问我。还没等我回复还没等我回复,她又兴奋地嘀咕“:家里做高州汤籺,是你最爱吃的虾仁马蹄馅呢。”
“不回了吧,要准备一个全国赛事,忙呢。”
五一那天中午,我抛开所有任务,在街上转悠好久,试图找一间饺子店祭祭五脏庙。“东北大水饺”、“福建名饺”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外焦里嫩的肉末蛋饺琳琅满目,老板热情地吆喝:“要吃什么?”而我只摇摇头。
我找寻的,是味蕾深处生长的那份记忆。纵使广州繁华如许,又有哪个角落的小店,能出售如此无价的东西呢?
我童年时在外婆家长大。印象中童年最美味的食物,当属外婆做的汤籺。杀鸡、煨鸡汤、揉面团、剁肉馅、刨萝卜丝、切韭菜、炒花生米……工序繁多,而手脚麻利的外婆完成得有条不紊。当一大锅热腾腾的汤籺出炉,外婆笑眯眯地给我盛上一碗,看着我心花怒放地一口咬下去。每个汤籺有巴掌大小,皮薄馅靓,软嫩鲜香,鸡汤加了药材在炉上已煨了许久,和着汤细细咀嚼籺,鲜美之感便从舌尖一直蔓延到胃里,连空气都溢满了幸福的香。
长大了,还是时常念叨外婆做的汤籺。老妈出嫁前在娘家没学过这道手艺,但为了满足我的小心愿,还是鼓足勇气挽起袖管,一边打通电话让外婆远程指导,一边手忙脚乱地揉面剁馅熬汤包籺。老妈毕竟天赋异禀,虽然手烫得起水泡,还添了几道伤口,但最后硬是把一锅味道鲜美的汤籺端上了桌。此后她越战越勇,先对汤籺的外型进行了创新,捏成元宝状或者小动物状;又在汤籺的馅上玩起了花样,除了传统的猪肉、韭菜、白萝卜、马蹄、花生,她还尝试过鱼片、咸鸭蛋黄、腰果、肉丸和虾仁,总之我喜欢吃什么她就琢磨着怎么做好吃,鱼虾需去腥,腰果要切碎。我吃得不亦乐乎,抬头对上老妈欣慰的目光,低头眼睛里有点湿润。
如此一碗汤籺,是无论在多繁华的都市都难以寻觅的情怀。尽管超市里各大品牌的速冻饺子任君挑选,路边餐馆的饺子云吞随叫随到,却再也不能轻易打动我们的味蕾。
味蕾深处生长的,是童年,是母爱,是回不去的乡愁。
我暗下决心,这个暑假回家要偷师学艺,学会做汤籺,就做老妈喜欢吃的韭菜猪肉馅。
很多年后,坐在藤椅上的老妈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我系着围裙,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韭菜猪肉汤籺:“妈,尝尝好吃不?”她笑着说:“好吃,你做什么都好吃。”
熟悉的对话,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就好像站在多啦A梦的任意门前,瞬间看到当年的她们和自己。
幸福的滋味随时都在,就像阳光随时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