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文章

请欣赏书房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书房文章1:文人的书房

文/程应峰

文人大抵都拥有书房,但有书房的人不一定就是文人。

古代文人的书房,少不了“笔、墨、纸、砚”以及相配套的笔筒、笔架、砚滴、水盂、笔洗、镇纸、薰炉、印盒、印章等。现代文人的书房,若是没有一台可资使用的电脑,没有网络覆盖,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可以说,书房配置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经历的文明与沧桑,它是一定历史时期鲜明的文化符号。

书房,就是一个与书香关联的场所。一个真正的文人,不仅在书房里藏书和读书,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付诸文字,而后奉献给更多的受众。可以说,书房是一个灵魂走动的地方,是一个淬炼思想火花、将思维世界的东西演变为文学作品的地方。

文人的书房,其情趣和品位,因人而不同。刘禹锡为自己的书房写有《陋室铭》,这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书房,成为许多读书人向往羡慕的去处。然刘禹锡潇洒飘逸、不慕名利的背后,却是三度搬迁。他的书房是名副其实的陋室,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但因为刘禹锡自身的原因,这“陋室”才显得丰姿绰约,大有嚼头。蒲松龄书房,名为“聊斋”。相传,他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需到此讲讲故事、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他的书房名“聊斋”也因此而来。鲁迅性情严谨,处事细致,其书房特别整洁有序。上世纪20年代,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因此,鲁迅把其寓居北京西三条胡同的书房,取名为“绿林书屋”,以讽刺反动文人的别有用心。徐志摩的书房充满浪漫情怀。其夫人陆小曼原名“陆小眉”,他出于爱恋之情将新居书房定名为“眉轩”,寓“举案齐眉”之意。

文人的书房,是文人的心之所属,心之所安,心之所在。陈子善说:“作为一个读书人,希望拥有一间书房,哪怕只是斗室、陋室,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并不属于过分的奢求。因为书房是他与中外先哲今贤心神交会之处,是他的独立思想得以萌生的策源地,也是他的自由精神得以休憩的理想场所。”的确,于真正的文人而言,书房是必需的,一为读书,二为写作,得一专门环境,就可以进入潜心读书,潜心写作的生命状态。

然而,现实状况是:爱书的人未必有书房,未必爱书的人却拥有很大的书房;看书的人没处放书,不看书的人有的是地方闲置。好在,书房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文人读书做学问,写文章,有一方空间即可,正所谓“精的固佳,陋的亦不坏”。身在陋室,思想或许更为精致、机巧、深刻。

当然,大凡爱书读书写书之人,都希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理想书房。能够静下心来,在那里看书,遐思,编织心情故事,在文字构架的世界寻找生命的真谛,寻求生活的乐趣。拥有一间充满书卷气与时尚生活气息的书房,于文人而言,该是多么温润暖心的美事幸事啊!

文人的书房,形形色色,韵味无穷,不仅是文人思想的栖息地,更是一个可资触摸且舒张自如的精神世界。其相应的布设,蕴含了一个人的喜好,也沉积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它寄寓着文人的内在诉求、修养情操,也盈溢着传统文化恒久的暗香。

书房文章2:爬山虎瀑布

文/苗君甫

书房对面的墙上,爬山虎层层叠叠,匍匐蔓延,如一层瀑布,将最饱满的绿色倾泻进我的心里,是这个季节最清凉的享受。

闲暇时,我喜欢站在墙下,望着爬山虎瀑布发呆。盛夏的阳光下,爬山虎满怀着激情和梦想,饱满地成长,绿意平铺着、厚积着的绿,让我一醉倾心。

细雨飘洒时,爬山虎瀑布最诗情画意。叶子在雨点的敲击下发出清丽的声响,仿佛枕着轻轻的波涛声,一层一层地把亲近雨点的快乐向下传递。雨滴落在爬山虎的叶子上,闪着奇异的光,从一片叶子滑落到下一片,接力一般,把诗情画意柔柔地传递过来。那美妙的声响啊,错落有致地奏响着,像洁白的珍珠轻轻地蹦跳在美玉做成的盘子里。

喜欢在傍晚,亲近爬山虎瀑布,把绿意刻进眼眸,印进脑海。常常会有冲动,想和这面爬山虎瀑布合张影,可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没有人注意到这一挂绿色的瀑布,也没有人注意到我对这挂瀑布异乎寻常的爱。这样也好,这绿色的瀑布就是独属于我的特别礼物了。

这样想着的时候,我伸手轻轻地触了一下它的叶子。它对我点头微笑,露出叶下的虬枝和脚下窄窄的一方泥土。

我看着在周围的水泥地里突围长出的爬山虎,它脚下的土地有限,可是它凭着一种韧性和一种信仰,凭着一腔激情和无数细小的触角不停地生长,坚持着攀爬,直到长成茂盛的、密密实实的、绿意盈盈的瀑布,在整面墙上倾泻而下。

时光荏苒,爬山虎却以一种宁静的力量和喜悦的生长姿态昭示我,只要不放弃生长的信仰,就有机会成长为一面墙,成长为一挂瀑布。

书房文章3:小书房

文/高勇

我有一个小书房,虽然不华丽,但里面摆的都是我最爱的物品。它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天地,我可以在里面写字、读书、画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它总是默默地陪着我,给我安静和谐的氛围。

我的小书房很明亮。走进去便会看到一扇大大的窗户,温暖的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让整个房间更加光亮。我可以拉上窗帘静静地读一本好书,也可以拉开窗帘感受外面的精彩。

窗户左边是我的小书桌,上面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放学回来后,我都会用到我的小书桌,在上面读书、写字、做功课。书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当我遇到困难或者迷惑时,我都会请教它,这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我的书桌上,还摆放了很多绿色植物,有吊兰、仙人掌、含羞草。

窗户的右边有一排书架,书架上已经有了不少的书。《格林童话》、《天天讲故事》等这类拼音书还是我小时候看的,我现在还很好地保存着呢!《新华字典》、《辞海》这类工具书放在中间一排,我可以很方便就拿起来查看。另外还有很多课外书呢,《马小跳》、《成语故事》等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这就是我的书房,我小小的书房,却是我最爱的书房。

书房文章4:阳光

文/去执忘我

吃过早饭,独自在书房小坐。老板椅面对落地窗,我靠在椅面上,任越发温热的阳光倾洒在我的身上,说不出的愉悦,舒畅,一霎那间,仿佛置身于想象中的天堂;就这样死了吧!

闭上眼睛,一束强光打在眼帘上,眼虽未睁,却能感觉到一片通红,如一尺红布挡在眼前,血红血红的。这生命的颜色,让人惬意,不忍舍弃。

此时,被太阳照射了很长时间的椅面开始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温暖,一股暖流舒适的从背部发散开来,瞬间漫布全身,直达指尖,我不由自主的向座椅的深处委靠。这种感受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这里,文字的伟大显得那么渺小!

很久以前,这种感觉曾经有过。

清晰的记得那是在一九九七年的正月,我在辽宁省沈阳市周边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下乡演出。

大年刚过,北风呼啸,我们的戏台搭在村长家的场院里。舞台四周没遮没挡,任冷风夹雪无情的吹打着演员、乐队。我带着皮手套打完了一场板,回村长家化妆。因中间还间隔一场戏,我可以不必那么着急上场,于是我疲惫的躺在村长家的炕头上,闭目养神,那种感觉简直和今天一模一样。暖炕的热气透过了棉袄,温暖了我寒冷的身心,觉得整个身体都暖洋洋的,以至于旁边的人喊我起来化妆,我都没听见。最后是领班的团长把我推起来的。后来无数次的想起来,心里也曾有过这种念头;就这样死了,也挺好,何必在浑浊的人世间争名夺利苦命挣扎哪?

生活就是这样矛盾。

那时候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偶尔的舒心小憩都显得那么难得可贵,恨不得如诗中所写;但愿长醉不愿醒!如今,天天都可以如此,心头却萦绕着无边的入世烦恼,真不知道人的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闲时想累,忙时想歇。

暂把世俗之心压一压吧!自己给自己找个借口吧!

如日中天,阳光普照,终究是宇宙中的一瞬,夕阳终会落山,太阳也不可能总围着你转。再好的演出,也有谢幕的时候。《红楼梦》中,贾宝玉喜聚不喜散,林黛玉愿独不愿众。聚时欢乐,散场凄凉;如若没有聚的欢乐,就不会有散的凄凉;为了没有散的凄凉,还是不要欢乐的相聚了。

没出名不知道出名的难处,高处不胜寒;出名后才知道无名时的安逸,所以前人才总结出这句经典名言;平平淡淡才是真。

小文即将结束之时,阳光也配合着我的思想,掠过我的窗口,收起光热,向西无情而去。

唉!人生难逃气咽体殁,魂归黄土,万事皆空,何苦来呢!

书房文章5:从书房到书库

文/银笙

几年前,儿媳送我一台ipad,说既能打游戏又能读书,还给我指着屏幕上书籍的图标说:“里面有许多书,您可选着看。”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我从不打游戏,可对读书却很着迷。过去没书读的日子常刺激着我。记得三年级时,一名同学不知从哪里带来薄薄的一册《五女兴唐传》,我翻了几页,爱不释手,死乞白赖地借读,下午放学时却不翼而飞。回家后我哭闹了好一阵,才从母亲手里要了一毛五分钱赔给同学。开始工作时,正值荒诞年月,读书更为不易。后来,每到一地我都要去书店淘书,年深日久,也有了近万册的书房。

然而,“书到用时方恨少”。为借一本书,我曾四处奔波;为寻一些资料,还多次向远方求助。ipad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一天,在交大学软件专业的孙女回来了,说她发现了一个软件,里面有一万多部书,主要是外国名著。这更让我喜出望外!那年在上海机场,看到一套20多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集》,这是我梦寐以求而得不到的书,标价200元左右,不算贵。但是行李超重带不走,忍痛割爱让我后悔了好长时间。今天打开电脑,里面条目分得很细,有“法国文学”“英国文学”“苏俄文学”“美国文学”“拉美文学”等近二十类,每类中,主要作家的主要作品都有收录,比不少图书馆还要齐全。我一段时间重读英法作家的作品,一段时间细研解冻的苏俄文学,有时也看看日本和亚非作家的名篇,随意所至,取而读之。这些作品大大扩展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正像林语堂说的:“读书本来是至乐之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佛兰西也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兴趣愈来愈大。

去年,孙女又给我推介了“微信读书”,既可在ipad上看书,也可在手机上看。里面的书都不太贵,用不多的钱就可下载,随时随地都能读。还有个优点:读书的时间可换算成货币,每周读书8小时就可挣回10元钱。我连续读了两个多月,除了支出购书的20多元外,还积攒了70多元。孙女羡慕地说:“您怎么这么有钱!”我自然沾沾自喜。

今年春节,在北京的女儿回来了,知道老爸的喜好,送给我一部亚马逊电子书,孙女马上设置好。又一部读书工具开始运转,我可从中挑选着读书,文学、历史、传记……我的书库在迅猛扩张,千万册都在含笑向我招手。50多年尽管尝遍读书的酸甜苦辣,时代在进步,如今的我天天飞翔在书海中,读书读出味道来,文章也有了味道,写作兴趣日隆,更让迟暮的心得到愉悦。

书房文章6:花开无声心自乐

文/朱文杰

在我的书房阳台上,摆放着家里仅有的几株植物,一是极具药用价值的芦荟,一是绿意养眼的吊兰,还有就是母亲来我家小住时在路边随便买来的一株秋海棠。

平日里,我不是一个喜欢摆弄花草的人。因那芦荟常用来消炎解毒,我自会善待它。而所谓的善待,也无非就是在闲暇时给它浇浇水、晒晒太阳。养一盆茂盛的吊兰也能调节室内单调的色彩,为这书房增添一些鲜活的生机。再说,读书人似乎都喜欢用花显出自己的雅兴,所以每天起床,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关照它。

只有那盆秋海棠,看起来显得十分委屈,因为自母亲回老家之后,就被我“下放”到了阳台的角落里,虽然偶尔也会对它施以雨露之恩,但从没肯抽出一点时间去仔细欣赏它。

一天,朋友到我这来玩,她在阳台上大惊小怪地叫我,我急急忙忙过去问她怎么了,她却指着秋海棠对我说:“你看那边的秋海棠,它开花了!”

我把目光投向那已经久被忽视的秋海棠,可不是,在那美丽的叶片下面已经有三个拳头般大小的花球了,那鲜艳的红色很是醒目,细密的花朵看上去很是喧闹,但又显得那么欢快。看样子,这花儿应该已经开了好几天了。从长出花蕾到现在,想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竟然都没有发现呢!

有时我会想,这花儿多傻,它开给谁看呢?可是,一朵花它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傲然绽放,理解了这生命的真谛,它也就不会去介意是否有人关注自己的开放。角落里看似寂寞的花,其实一点都不寂寞,这寂寞只是我们的感受,也许在花儿们看来,我们又是多么可笑啊!

常常说“境由心造”,其实,造什么样的境看你以一颗什么样的心。

生活中,有些时候我们会做一些并不见得有意义的事,但为什么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去做呢?就是因为它们带给我们心理上的满足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当我们深深陶醉其中的时候,金钱、地位、鲜花、笑脸,对我们来说都已不重要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乐。

书房文章7:上有天堂,下有书房

文/张燕峰

大洋彼岸着名翻译家、学者庄信正曾经说过一段话:“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对我来说,我宁愿把这句话改为‘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他说在年少时他就想到:反正谁也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他无妨就把它想象成一间书房。看到这段话时,我不禁莞尔一笑,因为我们对书房都有如此深厚的眷眷之情。

是的,看着书房三面墙壁上满架的书,那些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心儿就莫名地沉静。尘世的喧嚣,人事的倾轧,名利的纷扰,瞬间,从心头滤去,一颗心轻盈地在书页上翩跹、留恋,如采蜜的蜂儿和多情的蝶,尽情地徜徉。心灵如纳百川的大海,日渐丰沛、磅礴、浩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风光无限,旖旎迷人,那真是一种莫大的人生享受。

书房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无论身体多忙多累,无论心里多苦多痛,但只要回到书房,从书架上随时抽取一本,一卷在手,沉浸其中,与古今先贤对话,与那些灵魂高贵的人交谈,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浑然忘我,灵魂就会澄澈透明,心神俱静,如皓月千里,如波光粼粼的湖面。而现实中的所有不如意,如尘埃一般,都被摒弃在心门之外,天地之间,唯有灵魂挣脱了所有的束缚,翩然飞翔,心底的惬意、满足、愉悦,真是用语言难以描述。显然,那些我所深情挚爱的书籍,为我心灵的飞翔插上了一双双有力的翅膀。

书房还是我人生的加油站。每当感到知识匮乏做事力不从心之时,每当感到心灵迷茫彷徨无助之时,总喜欢一头钻进书房,孜孜不倦,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从书中贪婪地汲取知识和智慧,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那闪烁着真知灼见的精华词句,就像一束束明媚的阳光一样,驱散笼罩心头的迷雾和阴云,让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拥抱生活,迎接各种挑战,坦然地面对人生的种种。书房时时为我提供能量补充给养,我的人生才会如此质朴厚重,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永远生机盎然。

记得多年前,我曾对一位挚友这样说过:挣钱再少,也要留出买书的钱;房子再小,也要留出放书的地方;工作再忙,也要留出看书的时间。正是秉承了这样的理念,我才如燕子衔泥筑窝一般,一点点购置书籍,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能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

而今愿望实现,我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目光温情脉脉地掠过书名,用手轻轻地抚摸那些或精装或简装的图书,感觉这是多么幸福多么奢侈的事情啊,人生如此,夫复何求?拥有书房,自建一个书的王国,每一本书都为你所有,为你所用,它们就像永远忠诚于你的老友故交,不离不弃。尽管物质依然贫穷,但坐拥书房,分明就是精神的富翁。“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此言不虚。

书房文章8:三月的沉思

文/晓凝

在我书房的桌头,摆放着一张已经发黄、变色的奖状。几十年来,无论身在何处,总是如此。奖状上面清晰的打印着这样的内容“XXX同志,在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表现突出,特发此状,以资鼓励”,下面盖有“中国章丘宁埠公社委员会”的印章,标着一九八二年四月的日期。每每我看见它,一种无名的激动就会涌上心头,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记得那是三十年前的三月,在雷锋同志逝世廿十周年的日子里,全国气象焕然一新,掀起了“学习雷锋,五讲四美”的高潮。作为当时十一岁、刚读小学四年级的我,一个特别听老师话的孩子,自觉地加入到“学习雷锋做好学生”的行动中,每天都是积极的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好事:也曾天不亮就跑到校园,一个人在教室打水、扫地,擦石桌;也曾放学后就蹲在路边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是帮人拉车、推磨,或者是给人指路、带路;也曾将捡到的一分钱、一块橡皮及时的交给老师。记得最深刻的是:我所在的班级,一个同学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家庭十分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即便在寒冷的冬天里,也不能穿上棉鞋。于是我会将自己省下来的掺玉米面的馒头带到学校给他吃(自己有时饿着肚子),把自己的鞋子给他穿上(自己光着脚跑回家),将自己的书包送给他用(自己用一个塑料袋)。由于我的所作所为,在班里、学校、甚至村里都成了一个人人夸得好孩子,所以在当时公社(相当于现在乡镇)进行的“文明标兵”评选中,我登上了领奖台,成为最小的学习雷锋的好同志,受到了表扬。直到现在,我清晰的记得从公社书记手上领取奖状的情景。自然,在领奖大会上,我还得到了一条毛巾、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的奖励,我高兴的把毛巾送给了勤劳的祖母,把笔记本一页页撕开送给了每一个小伙伴。那张奖状自此成了我形影不离、激励我“好自为之”的朋友,那份难得的荣誉也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块路标,激励我时时处处去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学生。

从那时起,三月成了我每年都值得记忆的日子。在以后的岁月里,不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我可能没有多大建树,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总时时刻刻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我会在单位里和同事们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力争做一名好教师、好同志、好朋友;在家庭中尽孝尽职、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社会上,和邻里相亲互相帮助、真诚交往,努力做一位好邻居,好公民、好党员。多年来,我利用不同形式帮助多名学生完成学业,考上大学,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和妻子不吝惜多年的积蓄为父母盖起高档次的住房,来幸福的颐养千年;在老家免费提供场所、设施、满足村民晚上跳舞健身娱乐的需要;总有一段时间,每天骑车回家的我,会故意的在路口停留一段时间,主动的打岔、寻找一个等车的人,然后愉快地捎他回家……

我始终确信:个人总是渺小的,人生也是短暂的,人的能力更是有限的,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关心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付出汗水就会有收获,奉献爱心才能享受快乐。只要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真诚的“雷锋般”的好事,社会将永远是温暖的三月,美好的春天。

书房文章9:书房在心身自轻

文/唐海林爱的宣言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心里有喜欢的句子,往往是出自不知名的书上。

喜欢户外星星点点的花,潺潺流淌的清泉、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小草,这符合我内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我灵魂深处对宇宙万物审美情趣的一种客观遵循。在我看来,书是有灵性的,不愿意把书中规中矩摆放在书斋,而是随手置在桌边、案上。对自己喜欢的书,爱上了又恨,恨上了又爱;想撕又不敢撕,想扔又不敢扔的那种感觉,弥漫我身那种书卷味,便觉只能在内心和这些个书同居。

少年时,物质匮乏的年代,买不起书也没有条件置办书房,模仿孔乙己和小伙伴以及学校的图书馆做过几回“拿书不算盗”的游戏;渐渐地,住进粮站狭窄的单元套间,好不容易在屋子角落偏安一偶、挤出一处地儿叫“书房”,早年喜欢的书籍一一列表摆在那儿,却总是提不起神来常回家看看。

这世上,唯有时间不会撒谎。

摆在书橱中的书籍,就像牛羊圈在那儿,失去在草原追逐打猎的乐趣。相比较浩瀚书的王国,我更喜欢在文字的山河中徜徉,让阅读花儿一样盛开和怒放。作家余华说过“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感谢上苍让我有能力携一支笔去流浪,让我有机会时常与钟情的书籍和文字为伍,愉快地浏览人生一段段大好时光,至今我的思想和精神还没有变得秃废,反而越挫越勇、“老”而弥坚!

坐卧沙发、或躺在床上,捧读一本书,在清晨或傍晚:骑着白马、拿着剑的追风少年,雨巷里丁香一般的姑娘,与琼瑶情节中,汪国真、普希金诗句里,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钱钟书《围城》……这些伴我走过青葱岁月的神,温暖我陪着我一起慢慢抵近中年。再回首《西游记》、《水浒》等那些个经典名著,让小小的我,从金色少年、再由青春走到暮春,不知不觉欠内心那间小小的书房一声“谢谢”。

我的庞大来自内心,而内心的丰盈往往来源于阅读和生活。

只要能容得下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个书房可以不必太大;只要能找得到文字的居所,把书中最精彩的章节全部流放在心里,就算没有书房,也未尝不可?

感谢生命,感谢自己,因为阅读——让我的文字逐渐生动佻达,写作日趋坚韧和博大。幻化于心的书房,他们给了我薪火相传的精神;以及,可以执笔颠覆一切争议的资本……

书房文章10:爷爷的马鞭

文/刘雅峰

在我书房的柜子里,至今保存有一支马鞭,是爷爷参加支援家乡抗日战争后保存下来的,已近80年。这个马鞭鞭身和鞭把共长135厘米,鞭把儿是一块经过传统手工工艺加工的枣木,并用柔软的黄牛皮子紧紧包裹。鞭身是纯牛皮条,松紧适度,很软很结实。鞭梢编织着精美的麻花辫,拿在手里有沉甸甸的质感。

爷爷出生于穷苦人家,没读过书,从16岁起开始赶马车。一次,爷爷送完货物返家,在荒郊路边看见一个昏倒的年轻人,赶忙下车,用手在那人鼻子下一探,尚有微弱气息,爷爷忙把那人扶起,解下水袋,喂点水,抱上马车,送到镇上一家诊所,救了那人一命。后来,他的家人为表感谢,送给爷爷一斗谷子,另外还有一支精美的马鞭。从此,这支马鞭便不离爷爷的身。

爷爷生前多次跟我讲起抗日时期的故事,以及他与这支马鞭的不寻常经历。1939年,日军占领县城后,便加紧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禁止各类物资进入根据地,抗战部队生活极度困难。一次,爷爷正为怎样完成联络员交待的任务发愁,一名伪军小头目要租马车向乡下搬运家具。爷爷利用这个机会悄悄将一些食盐、中草药和纸张,装在特制的车帮子里,并将联络员送往根据地的信巧妙地塞在马鞭柄里,利用伪军的通行证顺利闯过敌人的关卡,完成送信、送物任务。后来,爷爷每次说起这件事就很兴奋。

还有一次,一名八路军伤员转移到我们村,由老乡秘密照顾养伤。一天深夜,爷爷正在熟睡,村里的抗战联络员背着伤员来到我家,喘着粗气说,一队鬼子正向村庄围来,快转移这名同志。爷爷迅速穿上衣服,伸手抓起马鞭,从床上跳下来,边问情况,边解床边的马的缰绳。这时听到远处狗的叫声,爷爷果断地说:“套车来不及了,快将这名同志绑在我身上。”爷爷背着伤员策马扬鞭向别处转移,离开不到五分钟身后就传来一阵枪声。

从1940年至1944年,爷爷除了赶马车谋生计,多次秘密参与支持抗日活动。后来,爷爷又拿着这支马鞭,参加支前活动,解放后,负责为生产队赶马车。这支随爷爷走过战争年代的马鞭,一直被爷爷视为佑护自己的珍宝。

爷爷走后,每当我拿着这马鞭,心情总是难以平静。爷爷常说,男人要硬气,不管是日本鬼子,还是恶人坏人,都要对其敢拼敢打。托起马鞭,就会感受到爷爷那份沉甸甸的教诲。

书房文章11:红枫乡思

文/张辉祥

秋日的一个午后,坐在书房,看着窗外飘坠的树叶,心中免不了一阵惆怅。

调适一下心情,从书柜中抽出一本热情奔放的诗歌集。随意翻看,竟意外地发现书页中夹藏着几枚枫叶。虽然早已没有风霜中那般蕴含生命力的热情,但火红的色彩仍然在这个“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季节中传递着一种活力。拿起一枚枫叶,透过不太明朗的光线,脉络却清晰可辨,梳理着我对故乡那棵枫树的丝丝缕缕……

老家门前有一处池塘,池塘边生长着一棵历经风霜的古枫,据父辈说它有100多年的树龄。古枫的根系发达,枝桠交错,树叶茂盛。夏日,枫树之下是我们全家老少一段美好而温馨的时光:吃饭时,在枫树下摆上桌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喝着,暑热就在亲情升华中消散;空闲时,枫树下乡村邻里聚在一起,饮着水、品着茶、吃着瓜,谈天说地,纵论古今,暑热就随着阵阵笑声而飘走;夜晚时,枫树下铺上竹席,爷爷给我讲着故事,奶奶给我摇着蒲扇,暑热也随着我渐入梦乡而远去……

到了深秋,古枫迎来了一年中最绚丽的时光。秋阳斜射,枫叶反照,把我家的整个院落都映衬得红红的,稀疏斑驳的光影在地面晃荡不停。我很迷恋这般景致,有时蹲下身,专注地看着那些晃来晃去的光影,细数那重叠变幻的光圈,可怎么也数不清;有时爬上树,抖动枝桠,任红叶随风飘落,而稚嫩的童心也开始漫空飞舞;有时用几片大的枫叶、黄泥巴、细树枝、小布条制作成小船,放入池塘中,小船就扬帆远航了。

如今,老家的那棵古枫已经被城市化了,成为小区的一棵景观树。但我相信,变换的只是时间与空间,不变的永远是枫的品质!枫是纯真的,那一尘不染的叶片犹如家乡人明镜般的赤诚之心;枫是坚韧的,那饱经寒霜的磨砺犹如家乡人吃苦耐劳的隐忍;枫是热情的,那红彤燃烧的火焰犹如家乡人豪爽耿直的性格。

打开窗,风吹书页,枫叶当空舞,火红如炬的叶片飘飘扬扬中依旧释放着温馨的气息,释放着美好的韵味。枫叶悄然落地,窗外一片火红,我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做人应如那枫叶般纯真、坚韧、热情”。

书房文章12:草色入帘青

文/王霞

书房的飘窗,阔大而明亮。常常手握一杯暖茶,盘坐在此,看帘外四时之景的千变万化,悠然而神飞。

先不说二月梅红,三月桃艳,也不提石榴似火,桂子香溢,各随时令变幻,有一种颜色,在这种种之上,永恒相伴。

“最是一年春好处,草色遥看近却无。”没错,我就是这样觉得,要有这样一个秩序:最是一年春好处,那草色淡淡,映入眼帘,给春天的世界涂上一层充满生机的底色。

于是,一切都在这浅淡柔和的新绿上,一日日生动起来。先是鹅黄色的迎春,一朵、两朵,直至成串,然后成片成片地铺展开来,金灿灿的那么温暖。

随着这草色渐渐清晰,迎春退场,樱花、海棠、蔷薇等等一干花儿们又开始热烈起来。可是不管她们是如何的姹紫嫣红,总归离不了那青青草色的陪衬。也只有在这清净的底色上,她们才美得绚烂。

花开花落一个春。当所有的灿烂随春风远去时,那草色渐浓,浓成一片化不开的碧,从窗外的草坪一直延伸进窗口,再由眼入心。直把个被尘世烟火熏染得沧桑不堪的心,洗得通透而轻灵。

书房文章13:书房遐想

文/李敬泽

1.面积

书房的面积必须大,或者必须小。必须大是理想,最好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必须小是现实,很多人的书房很小,如果你家有两三口人、三四间房,在规划房间功能时最终总是最小的那间适合作书房。

小的书房有幽闭感,躲进去,把门一关,就像刚从野地里回窝的田鼠,鬼鬼祟祟地舒服。

但我们还是向往大书房。不过,我们在如同半个足球场的书房里干什么呢?看书,打字,还是颤颤巍巍地散步?我觉得那么大的书房不用来散步比较可惜,我相信有大书房的人也是这么想的,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通常产量小、质量低。

现在就有了一个定律:书房的面积和写作的产量、质量成反比。这个定律的另一层意思是,“理想”最好是止于“想”,实现了的理想总会有出人意料的弊端。

我的书房不大,也不小。

2.朝向

书房的朝向无一定之规,东西南北皆宜。我的书房朝南,好处是有太阳,坏处也是有太阳,太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风不推窗。——冬天或春天,北风猛烈,你会觉得窗外有一群暴徒,窗里的人心却静了。

而在南窗,只得听琴。总有一把胡琴吱吱啦啦响,琴弦大概是钢丝,琴弓如锯,操琴者每天从上午到下午,坚忍不拔地用他的哀怨和痛苦刺激人,那是街上的一个老年乞丐。

3.书

书房里要有书。有的人书多,有的人书少。我的书多,但也正应了那句老话——“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认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们真正用得上的书其实是那么少。大部分的书功用仅限于占地方,每思及此,焉能不“恨”?

关于书,有一种军备竞赛原则。我的武库中有一万枚核弹头,是不是我真打算有朝一日把这些弹头一枚枚地甩出去?当然不是,除非我疯了。一般来说,有的书是坦克、飞机之类的常规装备,没准能用上,有的书却是买时就知道永远用不上,但还是要买,超级大国配备原子弹就像女人配备镶钻的首饰,同样,有些书不买我就觉得委屈。

比如,我的柜子里有大批关于鸟类和航空器的图书,人家会以为我有鸿鹄之志,或者对鸟与飞的学问素有研究,实际上,我只认识常在窗口出现的麻雀、黑喜鹊和一只红喙乌鸦;至于飞的经历,我只坐过飞机,小时候有一次从二楼阳台往下跳还崴了脚。总之,我大概永远不会去读那些书,但是,它们千万不要被我看到,看到了我就没理智啦,鸟类图谱或飞机图录通常很贵,我会挖空钱包,买回来,放进书柜,从此再也不翻一下。` 但我们真正爱着的恰恰是那些没用的书:《亚洲古兵器图说》《洛阳伽蓝记校注》《维多利亚女王传》《徐霞客游记》《板桥杂记》……

当然,除此之外,我的书柜里照例也会有《瓦尔登湖》《神曲》《卡夫卡全集》等等,这些书是有用的,虽然我并不曾读,但把它们摆在这里可以让我获得一种安全感,就像出门带着身份证;否则你就想想吧,你居然没有一本《瓦尔登湖》!

其实我的《瓦尔登湖》是1982年的初版本,内容提要中写道:“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因为厌恶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筑屋隐居,在劳动生活中思索人生、社会等问题……”

——1982年距今多少年了,一本书多年不读,也就不必读了。

假设有一天,被放于荒岛,只许带一本书,那么我会带上《东亚鸟类图志》,那时我就坐在树下,晒着太阳,一一辨认那些飞来飞去的鸟。

4.床

请原谅我谈到床,我的书房里没有床,但我认为一般情况下,书房里放一张床很有必要。它的功能是可以雄赳赳地从卧室摔门而出,再一脚踹开书房的门,不必为去哪儿睡觉心虚。我想已婚同志们对此都有充分的体会。

5.视听设备

很多书房里是有音响的,我没有。我听窗外的胡琴,也听车声。还经常有人在街上争吵,夜让他们口无遮拦,他们不知道有人在他们的头顶正抻着脖子看。一度,楼下那家茶楼生意寂寥,两个穿中式裤褂的女孩子闲着,居然在马路中间跳绳,那是凌晨一点,听着“嗒嗒”的声音,夜变得点点滴滴。

我敬畏那些在写作或读书时听巴赫或莫扎特的人,我觉得他们“白衣胜雪,玉树临风”,也就是说他们又瘦又白,身体几乎抽象为精神。我希望我也能这么干,也许还能瘦身减肥,问题是我对音乐的欣赏水平最高也就到了王菲,我的心总能随着她的哼哼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这显然是看书不宜,写字也不宜。所以,没有音响。但有过电视。我喜欢让电视无声地开着,我在电脑前工作。打出的字数差不多够一千了,如蒙大赦,赶快懒到沙发上,攥着遥控器,一个一个频道翻过来翻过去。

看电视的主要问题是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很难收拾起心情回到电脑前,这让人有一种自甘堕落的罪孽感。为了证明自己依然是个上进的同志,我最终把电视搬到了另外的房间……

6.书桌

20世纪30年代国破家亡,书生们投笔从戎,最坚定的理由是:天下之大,竟放不下一张书桌。到太平年月,书生的烦恼主要是房间之小,也放不下书桌。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一个朋友在他那间六平方米的书房里对我说:“有朝一日,我要买一张六平方米的书桌。”然后他就怀着这个宏伟理想出去奋斗了。现在他肯定已经有了六平方米的桌子,他可以在上面睡觉、打滚儿,当然也可以大笔一挥,签合同。

显然,中国的读书人一直端着他那张书桌,寻寻觅觅,犹犹豫豫,凄凄惨惨戚戚。好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就是取消书桌。我的书房里只有一张长不过四尺,宽约一尺五的老式琴桌,雕镂着鹿、鹤、云纹和松枝,烦琐而呆板的工艺风格透出筋疲力尽的末世趣味,应是晚清制品。这张琴桌正好只能放下电脑、键盘、鼠标、一杯茶和一个烟缸,也就是说,它成了一张电脑桌。

——这不是书桌。要看书我可以坐在沙发上,要写字我就敲键盘,我为什么需要书桌?

7.……

“……”是“等等、等等”的意思,指书房里难以归类的各种物品。书房是私人博物馆,而且那位收藏家通常看上去趣味混杂、随遇而安。比如,我的书房里就有仿钧窑的大瓶和景德镇大瓶、根雕观音和醴陵的滴水观音,有来自古巴的格瓦拉烙画和来自巴黎的拿破仑铜画,有一只汉白玉羊和一只汉白玉鸭,几只真假不明的陶罐,一把铜茶壶和一只云南石瓶,北海渔船上的桅灯。一架飞机模型,是朋友在青岛机场所赠;一张羊皮上的唐卡,它来自甘南;还有一块据说花纹很像卡夫卡的石头,一根绿玉笛,插在青花大瓶里,一艘白瓷船,两只巴基斯坦铜瓶……

这些物品被珍重地收藏。它们本身的价值可疑,它们之间构成一种“关公战秦琼”式的古怪关系,它们之所以放在这里因为它们是个人生活的印迹。那些物品落满灰尘,但擦去灰尘,记忆犹新。

8.主人

书房当然有主人。书房是它的主人隐秘的舞台,是一个人的梦境,是他绝对虚假、绝对真实的生活。

书房文章14:外公的书房

文/月山

外公的家在小阿比,这是南涧无量山中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村里居住的大多为陈姓人家。这里曾经沿袭着耕读传家的古老习俗,村后的“文昌宫”,是文墨之人汇聚的地方。外公家的堂门上悬挂着一块“贞扬彤管”的牌匾,那是当年的政府给予这个家庭的褒奖,表彰的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外公母亲的事迹,说的是女主人相夫教子美德,已经用红色笔杆的毛笔写入了史册,她贤淑善良将被世代传扬,外公家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

我没有见过外公,但外公的书房,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据母亲说,外公非常喜欢看书、藏书,他通晓乡规民俗,喜欢探究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还对中医有非常深的研究,是附近乡村都有名望的文化人。

外公的书房,在主房的楼上。书房不同于一般人家从二楼房间上楼,而是从屋左边的菜园兼花园上楼,就是从屋山墙上开出一道小门进入二楼的书房。这种别出心裁的上楼方式与书房设置,使书房与家人的生产生活空间分离,便于安静地看书学习。

只因外公的离世,书房少了的主人的打理,里面的书已经有些凌乱。书房里,满屋都是书籍和字画,靠北和靠西的墙,被几个大书架占满,书架上,一摞摞线装书,被整齐地放着,书上用纸条标着《三国演义》《水浒传》《孟姜女》等。南面是几个柜子,大约也是放了与书籍文具有关的东西,柜子旁的楼板上是东一堆西一堆的书籍。

刚上小学的我,还拿不到高处书架上的书,只在楼板的书堆里翻着。书籍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显示着精细的手工制作,多为白绵纸印制,竖排版,书中的文字没有空行,没有标点,每两页之间,总有一列汉字被一分为二,像是镌刻,又像是手工书写。书中的字字句句,合辙押韵,自然而顺畅,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古韵悠悠,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乡村,有如此丰富、厚重、典雅藏书的书房,在我以后数十年走南闯北中也很少见到过。

当看到一本有图案的书时,我便拿在手里翻了起来。那上面的红色图案,绘的是十殿阎王、牛头、马面等,讲的是做了坏事的人,死后会下到十八层地狱,下地狱后,要根据罪行的轻重,被下油锅,被锯成两半,被驱赶着上刀山下火海等等。这是一本劝人行善的书,但看了有点害怕,我便随手将它放回原处。

记得当时对一本叫做《创世纪》的书很感兴趣,便将它带出书房,在花园里细细地翻阅。那是本薄薄的书,虽是繁体字,却更接近于现代印刷装帧,这大约是吸引我的原因。书中讲的是“神”,是一个叫做耶稣的“神”,神字的后面,都会有一个空格,称基督的“他”字被印刷成了“祂”,这大约是对耶稣这位“神”的尊敬。因识字不多,也读不懂书中的语句,我便将兴趣转到了看园中高高低低的花草,看飞来飞去的蝴蝶,还用了好长时间,观察蜂桶外的蜜蜂起飞、降落、漫步、跳舞。

二舅见我喜欢看书,便给我讲解书房中字画的意思和相关的故事,我听着似懂非懂,没太多印象。到了夜晚,二舅从外公的书房里拿来了《水浒传》,就着点燃的松明火光,边读边给我讲解,我还真听出了那么点味道。

几年后,当我再次到了外公的书房,那些书籍和字画已经不见了踪影。我百无聊赖,只能在外公家的堂屋里,看着来前来闲逛的村民们喝茶、抽烟和聊天。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墙角放着一本书,便急忙过去拾起来翻看。那是一本用白绵纸装订的书,前后都已经缺了页,当我正准备认真翻看的时候,其中一位正在吸烟筒的村民,从我手里要过书,扯下一页,卷成“纸明筒”,用来点燃正在吸食的水烟。我无趣地退出外公家的堂屋,抬头看堂屋门上悬着的牌匾已经不知去向。后来才听说,牌匾已经被表弟以几十元的价格卖给了文物收购商。

外公的书房里,那本最后的书籍,已成缕缕青烟,连同外公的书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着书香门第赞誉的外公的家族,也随着牌匾的消失,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中!

书房文章15:书房飘香醉洛城

文/张权

抬眼望,鲜花烂漫;低头处,书香为伴。不承想,作为一名爱读书的洛阳人,幸福就这样简单。

到王城公园散步,瞥见城市书房,有一种超然物外之感。一眼看去,翠绿掩映,山石环抱,毗邻凤湖,古朴典雅。这哪里是书房?分明就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条逶迤的曲径导引至书房,屋内的读者或站或坐,手捧书卷如饥似渴,好一幅读书群像图!

徜徉在公园中,城市书房如春天的百合让人喜悦,如夏日的清泉让人凉爽,似秋日的菊香给人芬芳,又像冬日里的火炉,使人备感温暖。春日里,我们来这里欣赏“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美景;酷暑时,我们读着“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的清凉诗句;秋日里,我们品味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蕴;寒冬里,我们感受着“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惬意。

走进城市书房,就走进了悠闲恬静的诗意生活。坐在角落里,泡一杯清茶,于袅袅茶香中翻一页唐诗宋词,凝思时望一眼窗外,于鸟雀跳跃中看春花簌簌而落,心境会随着书页的翻动而宁静下来。

不独是公园,在闹市中也能瞥见城市书房的影子。城市书房像一片绿藤,独守一方空间,为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遮阴,为繁闹喧嚣的城市增绿添香。城市书房还像一抹暖阳、一座精神驿站,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

我看到一位白发老者正伏案读书,案头还放着刚买的蔬菜。哦!老人是买完菜抽空来享受一段静谧的读书时光。我还看到有学生席地而坐,捧着一卷书,如痴如醉。城市书房是一扇门,门内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在这里汲取、休憩;门外,大千世界,纷纷扰扰。从书房出来的人脸上透着自信,透着满足,透着幸福的微笑。

“诗词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是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东西。”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大放异彩的洛阳才女邓雅文这样说。如今遍布洛阳的一个个城市书房就像一轮轮明月映照在洛阳人的心中,使人温暖、舒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