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文章

请欣赏高中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高中的文章1:由爱顿悟

文/苏锦梅

这半年多来,我经常收到高中好友的微信,他总是不断地跟我提到他与他爱人的日子快过不下去了,他们快要离婚了。感恩他对我的信任,家丑也外扬于我了,可见他在失败婚姻里的痛苦与无助,也许可怜之人必有可耻之处吧,我也不能完全相信他的一面之词,婚姻的幸与不幸往往是两个人的事。

听着同学的苦诉,一开始我感到很吃惊,难以相信,总觉得他们的问题不至于发展到离婚的地步。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毕竟作为旁观者的我还是对他们的婚姻情况不大了解,难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的事情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爱莫能助,也许我更适合当他的倾诉对象罢了。不过,由于心疼他的孩子,我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同学能不离就千万别离,离了孩子苦,甚至他们整个人生都有可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同学也承认他还很爱他爱人,而且从来没干过啥对不起她的事情,但就是爱人不爱他了,天天大吵大闹,面目狰狞,而且她现在已经一个人搬出去住了,两个孩子都不要了。听罢,我突然觉得无言以对,难以置信,不知不觉之中,一切都今非昔比了。

记得几年前我上广州时,同学带着他爱人来跟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吃饭,站在同学身边的她清纯恬静,温柔可人,对他百依百顺,看他的眼神里满是爱意,而如今……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婚姻里谁是谁非,但是我却觉得有时人世间的爱情也很脆弱,它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摧残,于是爱情的小舟说翻就翻了!也许这个世界上最难说得明白的就是爱情吧!如果容易说明白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备受痛苦与煎熬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外行,真不懂了。刚好今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在婚姻里,没人能保证那些海誓山盟约定终生的爱情就是一辈子的爱情,毕竟人的一生有很多变数。也许这句话就是对我同学婚姻的真实写照吧。

物欲横流、光怪陆离、斑斑杂色的社会下,至死不渝的爱情越来越少了。近几年来,我看到了身边好多同学、朋友的爱情、婚姻之路都是磕磕碰碰,离离合合。有的遍体鳞伤,反目成仇,有的握手言和,破镜重圆。当然,后者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爱情与婚姻是一本最难读懂的书,爱情不易,婚姻更难,且行且珍惜吧!在一起的时候别辜负了彼此!

但愿:“围城”里的人在朝夕相处中多点调整与改变;多点理解与包容;多点欣赏与赞美;多点信任与忠诚;多点爱与给予。彼此滋养,彼此成长,彼此促进,爱情、婚姻方能细水长流,天长地久!

但愿看过太多悲欢离合的自己,脸上依然阳光,内心依然温暖,值得岁月温柔以待!

但愿人间多点返璞归真,多点古典浪漫。多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相懂相知;多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相依相伴;多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忠贞不渝;多点“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不离不弃!

高中的文章2:怀念我的两位恩师

文/兰若

高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回过清水河中学,可很多老师、同学非但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反而在多次的记忆回眸中越发清晰。我最难忘的两位恩师,一位是语文老师胡明生,一位是历史老师陈先兵。

记得刚上高中时,我在五班,胡明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四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第一个学期还没结束,他就开始留意我,并经常让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我的语法不好,没想到,他自己掏钱给我买了四本书,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鼓励我好好学,只要一有空就来指导我。我的议论文写作不如记叙文,他多次在课外辅导我,如果不是他,我的语文考试不会经常单科第一,作文更不会时常在课堂上被当作范文来评论,他还将我的一篇文章推荐到南京《莫愁》杂志上发表了。

我的另一位恩师陈先兵,他是在我们高二时教我们历史课的。记的陈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大家都在下面掩着嘴偷笑,他长得很有个性,东方人的个子,西方人的脸孔,额头、鼻子、下巴,线条显得格外生硬,很像希特勒。他不苟言笑,表情严肃认真,课堂上没有丝毫的马虎。我的历史学习成绩从五年级开始,到初中、高中,一直都是全班第一。有一次晚自习,陈老师走到我身边来,见我在看历史书,他说:“以你现在的历史成绩,你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听说你的数学成绩不太好,你要多花点心思用在数学上,争取把数学成绩提上来,这样才可以在高考时考个好成绩。”当时,我没有把他的话放心上,结果高考遭遇“滑铁卢”。事隔多年,痛定思痛,每每想起陈老师对我说起的那番话,心里都是满满的愧疚。后来,在几年的自考中,我时常警醒自己,发愤努力,终于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

离开校园后,我常年在外漂泊,近乡情怯,也没有勇气去见我的两位恩师。虽然我经常会思念,可是心里总有一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感受。如今的我还是一事无成,见到恩师只会惭愧,唯有在心中默默祝福与感恩,愿他们一切都好!

高中的文章3:唤醒

文/云瑞泰

高中尚未毕业,父亲就让我休学了。

休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北京练武,这是一件很苦的差事。记得刚开始站桩的时候,两分钟就开始浑身哆嗦。说真的,我没怎么吃过苦,也想不到自己能够坚持下来。但那时的我过得很充实,早上到老师家楼下打拳、抻筋,下午站桩,晚上八点开始体能训练,很多时候要跑步回宿舍,近了五公里,远了十公里开外,几乎每天都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练野蛮之体魄,树文明之精神。强孱弱病态之身躯,改市井混混之痞行。”这是老师常说的话。他还给我解释了大丈夫一词:不是所有男人都是大丈夫,大丈夫是指顶天立地,有责任、有担当,万人之中真豪杰,我听后十分惭愧。

假期回到邢台后,我在一家饭店端起了盘子。这种工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有劲,就能干。因为饭店经理认识父亲,我偶尔会受到一些照顾。而之后我尝试找一份工作,但非常困难,年龄不够、学历不高、工期过短……以前总认为,所有的事都有父亲,我就凑合着玩就行了。一个人没有骨气,他可以坐吃山空;但如果有骨气,为什么非要靠父母?父亲一辈子从农村打拼到现在,就是因为有骨气,有自己的坚持,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痴迷于现状就好比慢性自杀。这个社会,上学不是唯一选择,然而放弃学业对多数人来说应该是个错误的选择。从练武到现在,我接触的都是十来岁就辍学的哥哥。他们如今都已20出头,真正看清了自己的位置。我问过所有人,你们不上学后悔么?回答全部都是后悔,因为他们没有学历,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他们让我认识到,既然父亲有能力让我上学,那么我的未来只能靠自己,也必须靠自己。

如果一个人没有智慧,无论如何也经不住岁月的洗刷。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假如让一个好人变坏,说容易也不容易,这得看这个人的定力。让一个坏人变好同样如此,这得看这个人心里的善面有多大,是否能被外界正能量感化。很多道理别人讲是可以理解,但只有经历了才会懂。一个智者,就要为自己的未来多考虑。

高中的文章4:书桌

文/不言石头

那还是早在高中刚毕业的时候。自己喜欢读书学习,再加上刚毕业还没有脱离校园学生的书生气,拥有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除了高中阶段所有的课本,还有许多课外阅读书籍、工具书,更有新补定的各类青年杂志、报刊,实在是没有地儿可放。因为没有一张属于我的书桌和空间。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自己动手,发挥自己的小聪明,让自己拥有了长大以后的第一张书桌。

这张小小的书桌,高矮宽窄和别人的书桌差不多,但它的材质用破旧无法言表,应该称得上是烂极了,在外人眼里真的是不成样子。在外人面前,我也是从不让它露出庐山真面目的。

四条桌腿是用农村搭炕用的土坯垒起来的,桌面使用几条半尺多宽的木板条拼组成一个长方形的台面。由于木板薄厚尺寸不一,表面粗糙,甚至有些地方由于两块板条边缘无法对接无缝,会出现一个长长的大洞。为了方便写字,我便在凹凸不平处,用废旧纸板或旧书找平,然后再找两个大些的纸箱,拆开平铺在上面,使桌面变得平整一些。

最求完美的我,哪能就这样草草了事呢?书桌的主框架有了,少不了一番装饰。

找来几件穿破的旧花布衣服,剪下可用的几大块,按书桌的长度和高度裁剪好拼缝在一起后,用摁钉固定在书桌的四周做挡帘,桌面上也铺上一块碎花旧布。这样,土坯和破板条就都严严实实地裹在了布帘里,看上去焕然一新,感觉也大不一样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说不如正统的写字台,但我还是尽量让它的功能尽显无缺,也是为了更多的书籍有收纳的空间和便于阅读与学习,我又找来四个大些的纸箱子,将上盖撕掉做取口,紧贴桌腿,左右各两个,口朝外摞在一起,书桌的抽屉也好,储物柜也罢,可以放好多好多的书。就这样,酷似一种叫“两头沉”的写字台诞生了。

我把它摆放在室内西墙边,背对屋门。为了不影响室容室貌,让每个进得屋来的人视觉清新,我又大开脑筋,尽力使这一席之地有炫人之处。

首先找来一个旧口罩(那时的口罩是多层的医用式纱布,很软),小心地拆开来。长不足一米,宽约四十厘米的长方形,还真的和桌子的长度差不多。然后又找来各种颜色的毛线头,在纱布上摆出“读书破万卷”几个大字,再用线一针一针将字缝好,在最底边上缝出小草和花朵的图案。整理好后将其蒙盖在摆在书桌上的书架上。书架是哥哥用八号铁丝线帮忙制作的,和桌面的长度一样,高度正好是一本书的高度。虽说简陋,但可以摆放好多书。新书、旧书透过半透明的纱帘别是一番书香浓郁。

这就是我的第一张心爱的书桌。没有抽屉,没有柜门,只是面和腿搭成的一个台面。别看模样这般,曾经就是它陪伴我度过了七、八年苦拼的时光,实在点说是陪我领略了人生起步的艰辛。因为,这期间我找到了自己唯一的一份工作,收获了人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

记忆里的事,都是穿不成串的珠子,这些珠子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

在它诞生的第七年的八月,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离开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家,去到另一个新家生活。当时,没有太像样的嫁妆,更婉拒了爸爸妈妈的意愿——陪嫁一张写字台,只是把书籍当嫁衣装满箱子和包裹。我的书虽说没有全部陪嫁过来,但还是有一大部分如同嫁衣一样带到了身边的新环境里。而这张宝贝一样的书桌却没有那么幸运随我而动,原因很简单,它的体质实在是太糟了。好在,爸爸妈妈和家中的小老弟,尊重我的意愿,在我走后的几年里一直原样保留着它,直到小弟要结婚用房子。

那一段时间里,母亲还像以前那样,每日里将它收拾得干干净净,桌子上摆放的书籍还是那样整齐,那层“读书破万卷”的纱帘上没有一丝灰尘……每次回到家里,拜见过家人后,总是要最先来到这张桌子前静静地坐一会儿。妈妈也说:“唉!多亏有了它,想你的时候,我就来收拾收拾,掸掸灰,翻翻书,想你学习时的样子,想的就差了。”

这时,我总是酸酸的,笑而不答。我知道妈妈的话里有太多的,也是只有妈妈和我才知道的往事。

那个时期,农村实行生产到户有两三年的时间,家里由于多种原因生活底子薄,生活条件还是很差。也就是在我毕业后的一、两年里,哥哥要结婚打家具,包括一张写字台。当时在我简单的意识里,想顺便也为自己打制一张。就悄悄地跟妈妈说出了想法,结果不想而知。当时,妈妈为了不伤我的自尊,答应待我出嫁时作为嫁妆陪送一张给我。没有得到允诺的我,其实没有更多的失落,只是羡慕而已。当哥哥的写字台新鲜出炉,新人还没有嫁过来时,我会时不时地走过去不停地欣赏。也许是想:如果它属于自己该多好;也许是在期待出嫁时那张写字台的出现;也许还有别的也许……这些,细心的妈妈早都看在眼里,愧在心上。嫂子过门四、五年后分家搬出去了,写字台也带走了。这时我只是从西大屋搬到了东屋,算是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间了,办公桌当然还是那款老式的、独一无二、别具风格的那一张。

后来的几年里,不知为什么,我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挣扎在书海中,拼命地苦熬,不知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结果。那时,就觉得路好难走。失落、迷茫、纠结的情愫,让自己总是挑灯深夜。但我从没觉得孤单过,每天里,不管白天有多忙多累,晚上总会有妈妈的身影陪伴在身边。必不可少的夜宵热乎乎地放在锅里,夜间,妈妈总会三、两次的起夜暗暗巡视,饭菜凉了,柴灶里添一把火;灯,还亮着,门缝里注视片刻,默默离开;熟睡在书桌上,披上一件外衣或轻轻摇醒送进热被窝……那时,妈妈真的一刻都没有离开过自己。记得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像我们,斗大字不识一个,睁眼瞎子啊!”是啊,妈妈是我的鼎力支持者。

再后来,事业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出路,生活上,有了自己的归属。我成了妈妈及家人的骄傲。

如今回头想想,如果当初没有说服爸爸,诞生出自己的第一张写字台,我还会有那种拼的勇气吗?如果一切都结束在爸爸“睡觉吧,灯油不多啦!”的厉声中,这张面目全非的写字台还会发挥其功效给我希望的出路吗?这里我这样说,没有一丝责怪爸爸的意思,只是因为那时我家是全村最后一个拉上电的,而且要极其节电,不得有丝毫浪费的。所以晚上学习一是怕影响家人休息,二是为了节电,就选择了点煤油灯学习。后来,有了独立空间时才用上了一盏节能台灯。

这一年,家中的小老弟要结婚了。这时,我们也从老家迁居到现在生活的城市已是四、五年的时间了,我的儿子也已经有四、五岁了。身边还多了一张全新的纯木制的写字台,是婆家人为自己准备的。原来那张无法展露真面目的书桌,此时算是完成了它十几年的光荣使命,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家人的视线。

这么多年来,许多人和事都已成过去,该忘却的早已记不得了。唯有它,无论是拼搏的岁月,还是淡定平凡的生活中,总会时不时地想起。记得是在儿子六、七岁的时候,说起过这张书桌诞生的经历,儿子满腹疑虑地反向我推荐说:“那就让姥姥花钱买个好一点的呗!”面对孩子的童真,我能说什么呢?没有经历那种水深火热生活的人,怎能体会那种无奈的艰辛?更何况是个孩子。毕竟,那是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产物。

就像当时所有人都不能理解我的坚持和努力时,我却还要苦苦追寻和力拼一样,直到现在,我仍把所有的收获和喜悦归功于它的诞生。虽然,如今早已物是人非,该去的都去了,该拆的都拆了,客观不复存在了,但我的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挥之不去。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困惑,踌躇不前时,想想妈妈凝视的目光,想想书桌前经历的苦与乐,什么都可以轻松地滑过了。

它——简陋的书桌,真的是成了我的精神财富。

高中的文章5: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文/王佳宁

进入高中,当大部分同学把目标定位到“考上一所好大学”时,我心中致力经济、强国富民的人生理想却越来越清晰,虽然它与充斥在耳边的“备战高考”“高考倒计时”格格不入,却像一株顽强的小草栉风沐雨在荒野中日益葳蕤。

带着青春的迷茫与孤独,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我曾一度在黑暗中徘徊。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和身边的同学一样,奔着那把衡量所有毕业生的统一标尺孤灯苦读题海鏖战,还是特立独行,依据自身所长心底所好博览群书积极实践?是紧盯分数,遵循“短板理论”,对不擅长的科目一通恶补,还是注重能力,坚持“学用结合”,在现实中探索知识的力量?

老师一次次苦口婆心地督促:第一学历很重要,一定要尽力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也一次次地告诫自己:老师说得很对,老师都是为我们好。然而,每次我都不由自主扪心自问:难道青春年少的我们十年苦读就为了一纸文凭?少年周恩来那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气盖山河掷地有声,震撼、鼓舞了多少热血青年,为什么数十年后我们的理想竟显得如此苍白和无力?

我仿佛被禁锢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围城,看不清前方,寻不到目标;我感到周身涌动着无比的力量,却空无用武之地;我极度苦闷和无助,急切地期盼着有一位智慧宽厚的长者指引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看到光明找到方向。

虽然在黑暗中徘徊,在迷茫中行走,但是,我始终没有迷失与消沉,因为我随时听得到身体里热血在沸腾,激情在碰撞,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召唤:成我壮志,强我中华!我不甘心屈就现实停止思索,从此汇入高考大军像机器一样运转;我更不愿脱离现实放弃高考,让理想像断了线的风筝成为一纸空谈。

随着心底那份执着的理想日益清晰,切入骨髓,我煎熬着,挣扎着,探索着。我把书籍作为彷徨孤寂中最好的朋友,带着所有迷茫困惑向它倾诉;我将高考作为考验心志挑战自我的机会,在那条千军万马跻身其中的独木桥上挥汗如雨奋力前行;我以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为支撑,一次次努力创造实践机会,寻找着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点……

多少次深夜无眠苦思冥想,多少个挫折失败爬起重来,终于,黑暗退去,曙光微启;雾霭散尽,碧空晴好。我看到理想仿佛一棵参天大树,不管脚下的土壤肥沃还是贫瘠,都深深扎根其中,唯如此,才能成长壮大,开花结果。

于是,我懂得了再美好的理想,都必须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从此,我便开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舍有度,行走自如。

高中的文章6:羡慕,不如珍惜

文/拼命姑娘

L和我是高中时代的同学,也曾经一度是形影不离的闺中密友。也许是年少轻狂,那时的我们都一样的心高气傲,却又同时彼此欣赏,加上志趣相投,更是无所不谈。可是后来,已经记不得是为了什么,我们闹翻了,闹得很严重。两个人都一样的争强好胜,谁也不愿意先迈出和解的一步,一段山高海深的友情就这样不欢而散。十五、六岁的女孩还没有爱情,所以把友情看得像热恋之下的爱情一样宝贵。至少我当时是十分在意这份友谊的。大概是太在意了,爱之深,必然责之切,一直到上大学后,我无意之中听人说起她的名字,仍有一种莫名的排斥,甚至惶恐,无法释怀。

然而,因为网络,我还是这样不期而然、毫无准备地知道了她。

时光荏苒,世事变幻,一切皆如白云苍狗。当年的同学们大多已经结婚生子,为人父母,比如我。也还有一些仍然孤身漂泊在外,为了理想而不倦努力,比如她。她应该是混得很不错的一个。按她自己的话说来,可能她一个月就能挣到我辛苦一年才能拿到的工资。我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视物质追求金钱的人,否则就不会一门心思千里迢迢从平原之地跑到这大山区里来教书。我当然也懂得金钱越多并不代表就越成功的道理。但是,这个社会现实得要命。在巨大的反差面前,一瞬间,我真有一种强烈的被打倒在地的挫败感。我并非为她的成就而眼红,虽然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成为好朋友,但也不至于是敌人。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我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但是,当无数个遥不可及的例子发生在一个曾经和自己再也熟悉不过后来又形同陌路的人身上的时候,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始作祟,使我内心无法平静……

过去的一年对于她而言大概真的是很值得庆祝的一年,对我而言则是我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一个女人一生当中最重要两件事:结婚,生子,我都在这一年实现了。真的很感谢上苍,让我做了一个幸福的双胞胎母亲。虽然女儿们的出世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而且也有朋友说我因为生育和抚养小孩整个人都消瘦了不少,甚至变老了,但是只要想想两个小家伙天真可爱的笑脸,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羡慕别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是的,和有钱人比起来,我大概是个十足的穷婆子,没有坐过飞机,穿不起名牌,感受不到一掷千金的潇洒……但是,上苍待我也算不薄,至少它让我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教师梦想,而且还让我拥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也平平安安 ,衣食无忧。虽然老公和我一样也只是个不起眼的教书先生,甚至还有些坏脾气和孩子气,但是他待我一心一意,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在不断改变自我、走向成熟。我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这,就够了。

这一年,也有一些感到很遗憾的事。一年多以来,因为怀孕生子的缘故,我和许多故友都失去了联系。其实我挺挂念你们的。是朋友,就永远是朋友。

高中的文章7:甜桃子

文/尉克冰

那年,我还在学校工作,教高中语文。一次,在课堂上,读到一则文言文阅读,是《韩非子·说难》中的一篇,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卫灵公和嬖大夫弥子瑕的故事。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弥子瑕将吃剩下的桃子给国君吃,非但没有招致杀身之祸,还得到了褒奖,国君认为,此行为表明了弥子瑕对自己的爱。对此,学生们大多不能理解。

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关于吃桃子的。

一年夏天,母亲买回一筐鲜桃。一个个桃子莹润饱满,色泽红艳,很是诱人。母亲将桃子洗干净,放在茶几上,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吃起来,挺不错,脆生生的,很甜。

母亲也拿了一个桃子。她刚咬下一口,就发出赞叹,这桃,真甜!而后,她从我手中拿走桃子,尝了尝,随后,把她的桃子递给了我,“吃这个吧,比你的好吃。”

我说,应该一样吧,一起买来的,还能有多大差别?我没有接母亲的桃子,坚持吃自己原来那个。

“你尝尝啊,我这个特别甜呢。”

我接过桃子,尝了一口。呀,真是的,鲜嫩甘甜,香脆可口。比我那个还好吃。能买到这么好吃的桃子,一年之中,也难遇上几次。

这时,门开了,父亲接我七岁的儿子放学回家了。

“宝贝,快来吃桃子!”我不假思索地把手中那个甜桃子给了儿子。看着孩子吃着甜甜的桃子,我和母亲都笑了。

儿子咬了两口,突然停住了。莫非他觉得不好吃?“怎么了,宝贝?快吃啊,趁着新鲜。”我催促着儿子。

“这桃子真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桃子!”儿子使劲咂咂嘴,“可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姥姥吃,因为,姥姥年纪最大。”儿子把桃子递给了母亲。

母亲接过桃子,眼睛湿润了。而我,除了感动,便是惭愧!孩子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这么多年来,母亲总是把自己尝到的好吃的桃子、苹果、甜瓜等等,让给我和孩子。一直以来,所有最好吃的东西,都属于我们。这几乎已经成为定律。

可我呢,小时候,觉得母亲让给我吃,理所应当。等长大结婚后,自己有了孩子,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儿子,却很少想起母亲。

面对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真的好惭愧。

“妈,您吃了这个桃子吧,以前,您受了那么多苦,现在该尝尝甜了。”

可母亲还是不肯,坚持让孩子吃。就这样,三个人互相推让着,谁都舍不得吃。

“那我们一人吃一口!”孩子想出了好办法。

于是,桃子在我们三个人手中传递着,我们每个人嘴上都沾满了桃汁,那甜味里裹着浓浓的爱一直沁入了心脾。

高中的文章8:年关,那张暖暖的回乡票

文/刘长虹

2005年,高中毕业后,我独自一人在深圳宝安一家电子厂做装配工。由于是初来乍到,我十分想家,但不巧的是,时至年关,一张一张火车票全都落入了黄牛党的手里,以至于直到腊月二十八,我还没买到一张回乡票。眼瞅着同事们都回家了,只剩下我独自一人孤零零地呆在宿舍里,感到内心十分孤寂。

难道我就这样一个人留在异乡过年吗?当我腊月二十八,去火车站买票,依旧空手而归时,我心里难受得差点失控哭出了声。那个夜晚,我没有吃饭也没有冲凉,只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被窝里眼泪婆娑。

半夜里,不知是一点还是两点,我刚迷迷糊糊地睡去,突然门响了。我警觉地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公司的门卫麻旺。

他现在来我宿舍干嘛?麻旺虽说跟我是老乡,但我们只限于认识,平时很少来往,再加上我以前还当着全厂人的面骂过他看门狗。所以,对他的深夜造访,我还真有点毛骨悚然了。

稍作镇静后,麻旺才笑呵呵地对我说:“老乡还没回家啊?是不是没买到回乡票啊?”

听了麻旺的话,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一提到回乡票,我还是不由得一股不争气的眼泪黯然而下了。

麻旺看我哭了,故意打趣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像个娘们儿似的,哭啥呀?不就是一张回乡票嘛?”

“说得倒轻巧,现都快过年,买票简直比登天还难!”我没好气地答道。

听我说完,麻旺不慌不忙地在贴身口袋里摸出一张火车票,接着说:“老乡所言极是啊,如今车票全都落入了黄牛党的手中,没有熟人根本是买不到的!我这张票是托朋友买的,明天的票,今早刚拿到,你就拿着回家吧!”

“麻旺哥,没了票,那你怎么办啊?”听了麻旺的话,我一时感动的差点哭了。

“老乡,你只管回家好了,别管我!我上没有父母,下没有老婆小孩,一个吃饱全家不饿,在哪里过年都是我独自一人,回不回去都无所谓!”

后来,相互推让一番后,最终我还是接受了麻旺那张带着体温的回乡票。但为了表达一番谢意,付钱时,我给麻旺哥特意多付了一百块钱。可他无论如何都不肯收,折腾一番后,他还是只收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就这样,在麻旺哥的陪同下,第二天我便踏上回乡的列车。

现在整整六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有麻旺哥的消息,不知他早就回家了,还是跟我一样,依旧在南方流浪?但每到年关订票的时候,我都会不由得再次想起他来。

高中的文章9:高中三年,为梦而战

这里是温柔的战场,这里是残酷的选拔,这里是炼狱般的天堂。

——题记

攻下人生的第一个小山包,小憩一番,继续前进,走进这陌生的土地——万州二中,或许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但我知道这里代表什么,空气中充斥着钟表转动的阵阵低鸣,弥漫着前人留下的“硝烟”味道。

让人感觉有些窒息与紧张。

未曾想到时光转瞬即逝,左顾右盼、走马观花的我,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我人生的下一站。这一站的景色与以往不同,没有青山绿水、没有鲜花嫩草、没有桥亭小道——只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路,蜿蜒向前,不知尽头,踩在上面颇为不适。不知何时,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全神贯注,摩拳擦掌,双眼平视前方。我这才看见我脚下正踩着一条鲜红的起跑线,终于明白,一场大战正蓄势待发!

一声来自莫名处的口令,让人群躁动起来,迈开了踏离红线的第一步。我跑在队伍的中间,看着前方的人有条不紊的前进着,汗水嘀嗒,分毫不顾。往后看,有的人已三五成群,放慢脚步,闲聊着昔日的故事与成绩。未曾注意,这仅是开始便与行动在最前的人有了不少的差距。

此时的我,内心却也纠结。

我看到了前面的人汗水不止,衣服侵湿,有的已摔了几次,留下伤疤与“红星”,痛!苦!后面的人洋溢着笑容,轻轻松松地前行,一路好友相伴,有说有笑,未曾低下头看过自己流下的汗水,舒!适!我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是选择安逸地落后,还是痛苦地前行?

然而,快要被惰性蚕食的我,脑袋中一幕幕画面呈现出来,那便是我的梦想。如果再放任自己,我将拿什么去赢得这场“战争”,又拿什么去兑现我的承诺,实现我的梦想?我决定不能再放任自己,更不能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成大事者,必将如古训所言,历经一番番磨难、吃得苦中苦后,才能成为人上人。

至此,我偏回了望向身后的头,不再留恋安逸,看着前方的人山人海,便也想在众人之前寻得一无人之境,默默向前。

于是,我抖抖身上的灰尘,为了梦想,大步向前!

高中的文章10:我的大学

文/石子

1981年高中毕业,为我留下终身遗憾。

那时,我是多么希望考上大学呵,我对远方充满了特别的期待。我们村子里,前两年已经考上了两位大学生,一位考取了吉林农业大学,一位考取了四川石油学院。他们仅仅比我大2岁,高我两个年级,并且我都认识,和我姐姐是同学。一想起他们在遥远的大城市学习,一想起大学校园的神圣和美好,我对远方的城市和大学校园就无限憧憬和神往。

其实,我对考上大学是很有信心的,因为我初中毕业中考时就超过中专录取分数线20分,由于未满十五岁年龄太小的缘故,于是才上了高中。初中就考上中专的三位同学,她们都在附近的几个县城读书,我私下里认为,她们始终都没能走出家门。对于她们读中专,我还有些瞧不起,觉得没有到过远方的大城市读书,就等于没有考上学校。于是,我以为,自己多读了两年的高中,肯定应该比初中的那些同学强,应该到远方去读大学。

读高中时,自己读的是特班,教我们班的,都是学校最好的老师,同一个班的同学,也互相竞争,每个同学对前途都充满了希望。那时,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学校排名,也就三四十位,要知道,全年级是八个班哟,其中还有两个是复习班哈。虽然没有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我也多次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生”。再加上老师经常鼓励,我更加信心十足。

高考,结果让我大失所望,平时学习成绩和我差不多的同学,大多考取了理想的院校,就我不争气,仅仅上了个中专分数线。要知道,我高考填报志愿,我从重点大学到大专,都填报的是医学院校。就连中专,也填报了卫生学校。我立志学医。然而,班主任老师看了我们填报的志愿后,说,我们填一个师范学校,增加一些保险系数。这样,我最后一个志愿才填报了大足师范。而那年,师范学校提前录取,我考的那点分数,便只能拿到大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了。

在大足读师范的时候,我和很多考上大学的同学都保持了书信往来,我特别羡慕他们,希望自己和他们的交往中,能感受一些大学生活的气息。也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还能够进入大学校园学习。

师范毕业,总想圆自己的大学梦。当时,读大学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重新考大学,这需要有五年以上的工龄。还有一条路就是参加函授学习和离职进修。不过,当时自己教小学,小学教师是没有资格考函授或离职进修的,此条道路也被堵死。

稀里糊涂混了一段日子。之后,1984年,国家实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百般无奈之下,我参加了自考,这虽是“杂牌”大学,在世人口中,也叫“野鸡”大学,但学习的机会就在眼前,自己岂能白白放过?于是,我参加了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院校是四川师范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

自考是一件艰辛的事情,特别是自考制度才建立之初,没有辅导教师,没有考试大纲,有时连必读教材也买不到,只能到大学去借阅,一切全凭自己瞎摸乱撞。而且,自考之初的合格率非常低,仅仅百分之三十左右。因此,参加自考,若没有一股子狠劲,没有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是走不过那一片“沼泽地”的。

这以后的日子,是我一生中读书最卖劲的日子。在乡村小学教书,一切都靠自己。常常因为看书,将饭菜煮糊;常常因为看书看到兴头上,忘了煮饭吃;常常因为一边看书一边吃饭,一顿饭吃掉一两个钟点。谈恋爱了,女友在十余里路之外的小镇上,我便手捧一本书,边走边看,两个小时之后到了女友家,书也看了十数页或数十页。最记得的是暮春初夏时节,下午放学之后,自己带上几本书,来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满坡的胡豆花开了,菜子花黄了,麦苗儿抽穗灌浆了。自己或坐于石头之上,或漫步于土埂之间,嗅着清新的气息,披着灿烂的晚霞,望着葱茏的原野,思索深刻的问题,诵读优美的诗章,默记复杂的道理,那景致,摄影师见了,定会怦然心动。现在想来,有那种学习的劲头,有那样的学习环境,何愁学不好知识呢?

1986年,我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望着那一本红色金丝绒的毕业证,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连大学校园的门也没有进过,这算是读了大学么?真正的大学生活就像一片红霞,不停地诱惑着我。虽然,当时的自己也有些风光:自己是第一批自考毕业的学生,全县只有3个毕业生,另外两人是党政干部专修班的,且都是参军的时候在其他省市开始考试。当时,真正的自考毕业生,就我一个,而且,我十余门课程,没有一门重考过,全都一次性过关,有些课程,还得了八十几分的高分。毕业的时候,县政府专门为我们开座谈会,副县长孙振琴参加,而我由于得到通知时间太晚,赶到县政府时,座谈会刚刚结束。不过,孙县长还是把纪念品、奖金颁发给了我。从孙县长手中接过奖品《中华大字典》和200元奖金,自己感觉十分荣耀。

1988年开始,我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自考,1991年年底毕业。当然,我同样是第一批自考本科毕业的学生,当时,全省只有54个第一批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生,而重庆市,仅仅8个。这之间,我有幸到了四川师范大学去参加毕业综合考试及毕业论文写作。倘佯在大学的校园,听天之骄子们谈笑风生,看天之骄子们坐在教室里听教授侃侃而谈,同天之骄子们一道挤伙食团,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点真正的大学生生活气息,心中多年的渴望也似乎得到一丝慰藉。

当然,有了自学考试扎实的文学功底,自己也尝试着写一些分行不分行的文字,先后有了散文集《花醉雨》、诗集《一地阳光》《风中的蓝》问世,了解了自己工作之后的作家梦、诗人梦。而且,有了扎实的文字功底,自己后来从事行政工作,得心应手,逐步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这些,全是自学考试带来的“额外收益”。

今生未能真正进入大学学习,令人遗憾。但我也不后悔自己参加的自考,自考磨练出我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有了它,我相信,在艰难的人生之路上,自己能越过重重关山。

高中的文章11:一碗旗花面

文/孙文胜

高中毕业那年,我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邻居忠旗哥过来说,让我和他去咸阳窑店干钻探。走的那天,同伴们自行车后都捆扎好了腊木探杆和被褥,唯独我因为家里没有自行车干着急。忠旗哥知道后,让别人帮我捎上铺盖,他就和我合骑一辆自行车。

时值隆冬,一行人出了咸阳,天已经渐渐黑了。呼呼的西北风,自塬坡呼啸而下,初时吹得人耳朵生痛发麻,再吹就让人脑袋发晕。两人轮换着骑一阵儿,背上就潮潮的,棉裤也粘裹在了腿上,像灌了铅似的。我每将车蹬踏转一圈,人都好像要虚脱一般,心里不只是盼望早点到达目的地,还埋怨不该来凑这个热闹。转念又想,书读不成,又不能下苦,以后还能干什么。这么想着,我就一边骑车,一边数着路边擦肩而过的白杨树。不知转过多少个路口,数过千棵白杨,九点多的时候,终于在一家土屋前停下了车子。

忠旗哥说,到了。这几天干活就租住在这里。

房东是对四十多岁的夫妻。女主人按照忠旗哥的安排,净过手脸,挽起袖子,拿起枣木面杖就擀起了面。她前后错脚,微俯腰身,擀杖一起一落、一前一后,叮叮咣咣的极具韵律。男主人架起炽烈的硬柴火,炒好素臊子,不一会儿就做了一大锅旗花面。

那一晚,大家逆风骑长路,又累又饿,满满一堂屋人少有喧哗,只闻吸溜吸溜的吃面声,我也一口气咥了两大碗。那一刻,我甚至庆幸,因为坚持,才吃到了最美好的旗花面。也因为这碗旗花面,那出活儿我顶风冒雪干到了交工期,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时隔多年,有次和表哥到西府给村上买锣鼓,回程时路过一个镇街。表哥说,这儿的旗花面很有名,咱们今天尝一尝。两人就走进了一家饭馆。

临街的铺面不大,有两间宽,门额头一副厚重的木牌匾,上书:特色旗花面。室内七八张桌子,张张围满了人。等座位时,我抽空看了下菜单上的简介。旗花面的汤,以白条鸡、猪肉骨头为主料,先以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再放入大料包,加砂仁、丁香提味。文火慢熬,至骨肉可以分离为好。做面,叫作“出叶子”。面要和硬、饧到、揉光、擀薄,然后切成菱形面片。正看得入神,店家一声:面好了——桌面上已摆放了一个小盆般的大粗瓷碗。猛一看,吓了我一大跳,好在“碗大勺有数”,面距碗沿还有一寸多。这碗饭,汤宽面厚,醋酸香油汪汪,上面浮满了蛋片和葱花,鲜鲜的味道直扑人鼻子。

九月初,古都咸阳举行“中国十大名面邀请赛”,我专门寻访了一下旗花面,但令我诧异的是,我看到的则是柔韧筋光、细如线丝的面条。我和妻坐下,店主女子给我和妻各上了三碗。碗是细瓷喇叭碗,面条一筷头,整齐折叠放在碗底。顶端盖着肉丝、海带、黄花、葱姜丝等臊菜,红黄黑白,色彩悦目。扬勺顺碗边浇上汤,红黄蛋皮和葱花顷刻便漂浮起来。女子说,这面看像一朵花,筷子一挑,又像一面旗,是正宗的旗花面呢。你说的那种,要说称呼,应该叫“关中旗花面”。

事后我想,那一晚大嫂的旗花面,与上面的两种面相比,也许真的算不上任何标准上的旗花面,但我却是实实在在的忘不了。因为打着的烙印经历是最深刻的。

高中的文章12:家的况味

文/鸿拂

家的况味,于我,最多的是离别。

从高中在外上学直到现在,家似乎离我越来越远了。记不清,多少次梦里还在家中有说有笑,醒来发现窗外月光皎皎,自己却躺在熟悉而陌生的地方。不禁毛骨悚然,惊出一身冷汗。睡不着,想很多,一夜一夜地失眠。

高中离家不是很远,周末偶尔回家。大学了,从江南来到北方,只有假期才回家一次,且不是每次都回。曾经后悔过,为什么当初就狠下心来这么远。

于是,电话就成了连接我和家人的桥梁。节日里,给家人送去一句祝福,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很多时候,自己身体不舒服,特别是感冒了,连电话也不敢往家里打,生怕敏感的爸妈听出什么。于是,我只能思念。我不喜欢热闹,一个人的时候我又经常莫名地为此感伤,于是我只能拿热闹来将这一切冲淡,很矛盾。

想起家,那是一条长长的离别路。

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每过完半学期,我就开始拿起笔每天在日历上涂抹,数日子。盼望着,盼望着……假期,回家。

终于,放假了,背起行囊,攒着小小的车票奔向火车站。接近四十小时的旅程,很多人都在抱怨这简直就是折磨,而我却很享受,因为心底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说,就快到家了。好不容易回到家,一眨眼,还没有多歇息一阵。一晃,又开学了。又得开始收拾行囊,想到又要离开家,我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晃得家人眼花。此时千言万语都是那么的多余与无力。我试图把家里的一砖一瓦刻在心底,只等那神圣的一刻到来。

吃完母亲做的早饭,从不生硬地道一声“爸妈,我走了”,独自踏上前程。我一直拒绝家人的相送,因为我怕自己经受不住离别的感伤。起初父亲是不依的,可是我一再坚持,曾经还因此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后来母亲说,就让他自己去吧。于是父亲也不好再坚持什么。其实我懂,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与其伤感,还不如不送。于是,后来没有人要送我出门了。只是很多次,父亲在电话那头说,“你走以后,***泪流满面”.听到这里,我就哽咽了,说不下去了。母亲接到电话,说的却又是另一个版本,“你走以后,你爸哭了。我告诉他,孩子都这么大了,由着他吧!”说来说去,我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哭了。每次,通话快结束了,爸妈都会问我身体是否安好,要我照顾好自己,没钱往家里打电话之类的。听多了,厌了,觉得他们唠叨了,很不耐烦地回答“知道了”.

今年回家,帮母亲洗头,突然发现许多的白发。和父亲出门,发现他的步子慢了,脊背有些弯了。说不出的滋味。

一个人坐在火车上,身边都是陌生的面孔。有说有笑,我静静地坐在那里,想起家里的点点滴滴,几多欢笑,几多辛酸。这一去,何时才能回家?

记得那次走的时候,说了一句“你们就放心吧,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说的很潇洒,走得义无反顾。如今想起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我在鞭策自己的同时,无形中又在他们肩上徒增了多少阵痛的负担。

漫漫离家路,我不知道下一站是哪里?总之,家越来越远了。也许就像书里写的那样吧,离乡就是为孩子创造另一个故乡,对于漂泊者来说,上一站就是故乡。

于我,家的况味,就在这离别的路上。

高中的文章13:爱你们

我有4个好朋友,是从高中开始相识,相交,

高中毕业后,大学、工作把我们分散到各个城市,

从此以后我们几个很少能聚齐~

我们隔着或远或近的距离,保持着几乎很少的电话问候,

每次伤痛了,失落了,

却总是在第一时间想起她们或者直接跑去她所在的城市~;

每次经济危机了,她们的银行卡就像自己的一样~

每次需要抱怨了,身边没有可以诉说真心话的人,和她却无所不谈~

我们能相互倾诉最隐私的秘密,和别人再怎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也能毫不保留的对她坦白~

有的时候我们连一两年也见不着一面,

但我们却总在计划,哪个周末或者哪个假期我们要相见~

我们也会突然哪一天买点她爱吃的超辣鸭脖子,踏上火车就去她所在的城市了`

我们很少互相嘘寒问暖却总是打心底的希望对方能过的好`

岁月都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身边能说说真话的朋友越来越少,

因为我们学会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学会了虚伪,学会了奉承,

但是我们在一起却还像孩童那般毫无遮拦,没心没肺~

虽然我们有的已经为人妻为人母,我们都已经或者正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但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岁月的翻阅,世俗的冲刷,

心中保留下来了一份纯粹的友谊~

最最纯真的朋友,也是一辈子的朋友~

高中的文章14:七天

文/蔡中锋

阿平和阿安是同村人,他们高中毕业后去一个城市打工。到了城市之后,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一连半月,他们都没有找到一点活儿干,而从家里带来的那点钱,早就花光了。

那天,阿平对阿安说:“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总不能眼睁睁地饿死吧?我看路边的那些乞丐蹲在那儿一动不动,一天也能讨回几十块钱,不如我俩当乞丐吧。”阿安说:“是啊,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们就当乞丐吧。我去城东乞讨,你去城西。每天晚上我们在这儿会合。”

第一天晚上,阿平和阿安碰头了。阿平问阿安:“你今天的收获如何?”阿安说:“在街头蹲了一整天,一毛钱都没要到。”阿平问:“那你吃的什么?”阿安说:“拣路人扔掉的馒头或水果。”阿平说:“我也是。”

第二天晚上,阿平又和阿安碰头了。阿平问阿安:“你今天的收获如何?”阿安说:“在一家饭店门口蹲了一整天,一毛钱都没要到。还被赶了几次。”阿平问:“那你吃的什么?”阿安说:“拣别人扔掉的剩饭剩菜。”阿平说:“我也是。”

第三天晚上,阿平和阿安再次碰头了。阿平问阿安:“你今天的收获如何?”阿安说:“在一家商场蹲了一整天,一毛钱都没要到。”阿平问:“那你吃的什么?”阿安说:“从垃圾箱里寻了些能吃的东西。”阿平说:“我也是。”

……

到了第七天晚上,阿平兴高采烈地跑向和阿安碰头的地方:“阿安,我终于讨到了一块钱!”可是,他却始终没有找到阿安的身影……

二十年后,阿安在一个都市的街头,顺手扔给了一个乞丐一百元钱。那乞丐向他磕了几个响头,连说谢谢。阿安听到声音很熟悉,认真一看:“怎么会是你?阿平,你怎么还在当乞丐?”

是的,正是当年在第七天里讨到的那一块钱,让阿平当了一辈子的乞丐。而在那七天里始终没有讨到一毛钱的阿安,二十年后,成了一个建筑集团的总经理。

高中的文章15:那一年,高中……

谁说聚散离别,丢了时光。

谁言世事无常,伤了流年。

转眼间,你已离开些日。岁月更换,曾经的嘻嘻哈哈,依旧停留在心底的最深处,轻轻的碰触,那撕扯心扉的疼痛,灼烧着灵魂。

尘缘早已散尽,记忆中残留的身影,眉间遗留的忧愁,常常在不轻意间唤醒汨汨愁绪。以为早已放下的过往,却一次次唤醒自己。伤痕累累,所谓的遗忘、坚强,只不过是人的一种伪装。

多少次暮然回首,人去情依在。历经尘世的万般变化,千回百转,却难以觅得昨日的时光。

仿佛察觉得到岁月的无声离去,告诉自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太过于留恋。但却找不到一种理由让自己停止这无止境的思念。漫漫时光,回忆早已侵入心间。

渐渐的,习惯了守着一段虚无的记忆,沉寂的一个人世界里,看四季变化,花开花落。任多情的双眼接受风雨的洗礼。

有时候幻想着离别后相聚的样子,会不会彼此相拥抱头痛哭?常常这样想着,再次重逢,昔日的情怀会不会再次盛开?

梦幻成空,昔日想得到的却成了365天的思念。

高中的文章16:一边嫉妒,一边祝福

文/15228517934

三年前,我们相识在美丽的高中校园。你在四楼,文科;我在三楼,理科。我们偶尔擦肩,不算认识但也不陌生。原本三年就该这样过下去了,可是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我成绩不好,考大学必定无望,于是在高中的第二年我毅然选择了转科,来到了你的班级。后来故事就这样发生了变化…

我们在老师的办公室相识。话唠的我遇到阳光开朗的你也变成了哑巴。你无视我们之间的陌生,在那个我们第一次相识的下午,你跟我说你成长的趣事,也跟我说你喜欢的姑娘。遇到这样的你我实在找不到插话的点。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熟悉了起来。我们之间的谈话变得越来越琐碎,越来越频繁。

缘分总是妙不可言,爱情总是来得太过猛烈。有一天,我再说起你曾说过的你喜欢的那个姑娘,你说那是喜欢,你爱的人是总爱拿你打趣的我。我竟无言以对,不可否认,我是喜欢你的,但是是否够爱?我不知道。年少总是轻狂,不管喜欢还是爱,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在一起了。

此后的半年,是我至今最美好的时光。

我们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忧伤,一起感动,一起骑自行车游湖,一起在坝上烧烤,…我们幸福得让所有人都嫉妒。我终于确信我是爱你的,并且这爱,与日俱增。我想这辈子这样过下去也很好。你看,恋爱的女人总是那么傻,总是很轻易地就想到了一辈子。

我的确很傻,爱得太过认真,以至于你何时出戏我都不知。

我不信你会喜欢上别人,你曾说过我让你活得更真实更轻松,你永远不会离开我。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在我们相爱一年之后,你终于亲口跟我说你不爱我了,你喜欢上你的同桌。我无法跟你描述我那时的痛苦。我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了整晚,狠狠的抽自己耳光。可还是没能醒悟。我爱你,所以我不离开,我要你不管何时回头都能看到我在你身后。

在你回头前,高考先来了。或许这是让人成长的三天。我想你既然不爱我了,我也不要再纠缠了吧,这一毕业,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再见。我决心放弃你了。

这造化啊,总是弄人,你爱我的时候我喜欢你,你喜欢我的时候我爱你,你不爱我的时候我更痴迷于爱你,而我终于决心放弃你的时候你却跟我说你爱的一直是我。你说要我等你五年,五年后我们就结婚。我好不容易整理好的心情就这样打乱了。我是多么想嫁给你啊,只要你这一句话,我就下定决心等你五年。

我又开始对我们的将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一到大学,所有的一切又变了。你再次喜欢上别人。这一次,我彻底死心了。或许我们的性格有些太相似,本就不适合在一起。我想爱情,不必是两个人的事。我还是爱你,不过已经再也不关你的事。

慢慢悠悠的,时间又过去半年。听说你有了新女朋友,这是我之后的第一个吧。我很想知道爱上你的人是什么样的?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们当初那样爱着?

而当我也不再是那幼稚的小姑娘的时候,对于你们的相爱,我除了嫉妒,更多的是祝福。就让她替我你幸福吧,如果相爱,就请一直认真爱下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