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文章

请欣赏食堂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食堂文章1:两个包子

文/秋风院落

1989年那年我上初二。

我们学校的食堂有个惯例,每个星期三的中午必定会蒸包子,而且是肉馅的。因为住校的同学每个星期三的下午都要再回家带饭。或许是学校里考虑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饭菜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也或许是想犒劳一下辛苦学习的学生们,不管怎么说,这顿包子肯定是那个年月里的我们翘首期盼的美食。

我已不记得具体是哪个星期三了。反正从那天一起床,到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谈论的话题大部分都和包子有关。因为买一个包子需要二两饭票再加一角钱,而每个学生最多只能买三个包子,所以大家谈论的大多都是自己的饭票和零钱够不够,要不要再借一点,还有谁吃的多谁吃得少的问题。女生吃得少,一般都买一到两个就够了,但男生却大多都买三个,饭量再大的也就只好凑合了。

我清楚记得,那天我早早的就把自己平时攒的饭票和零钱数了数,还好,够我买三个包子的了。我仔细的把它们叠放整齐了,放进了我的上衣口袋。上课听讲时,我还不时地顺手去摸摸它们,唯恐在我一不注意的时候让它们飞走了。还好,整整一个上午,它们都老老实实地呆在我的口袋里安然无恙。

因为我们班的教室距离食堂是比较远的,而每次买包子的时候人比较多,比较拥挤,所以,每次我们班的同学赶到的时候,大多只能站在人群外望包兴叹,或者好不容易挤到窗口前,只听食堂师傅说,没有了,走吧,那种失落感没法言表。

那天,我跟两个同学商定好,只要一打下课铃,我们就第一时间跑出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看谁跑得快。果不其然,老师宣布下课的话音刚落,人还未走出教室,我那同学军早已一个箭步窜了出去,等到我跑出来的时候,他已在我前面十多米远了。我喊着:“你等等我。”他冲我挥了一下手,远远喊道:“再等就吃不上包子了,你快点!”说完扭头又跑远了。后面又一个声音传过来:“还有我呢!”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同位山,他竟然比我出来的还晚,我向他招招手:“来,咱们一起去。”

等到我们气喘吁吁的跑到食堂的时候,果然还像原来一样,打饭的窗口前早已挤满了人,军早已不见了踪影。山跟我说:“你在这边,我在那边,赶紧挤吧,要不然还真吃不上了。”我点点头,掏出饭票和钱也挤了上去。我不知道那时候我们为什么都不排队,好像也没有老师站在旁边让我们排队,每次只听见食堂的师傅在大声吆喝,慢点挤,你要几个,你的钱还不够,找你的粮票等等。

幸运的是,慢慢地我那天还真的挤到窗口前面去了。在我吆喝了七八声,“我的三个”之后,食堂师傅终于接了我的钱和票,并递给我三个热腾腾的包子。那时我也顾不得烫手了,赶紧转身往外挤。这时我才发现,出去原来比进来更加困难。四周到处都是人头,满眼都是张开的手臂。我先是把包子紧紧地抱在胸前,又担心挤破了包子,还沾我一身油水,于是我又把包子捧在手里,高高的举起手臂,努力的往外挤。

后来我才知道,这样往外挤,是错误的。因为我的个头比较小,我举起的手臂正好被后面扬起的手臂压在下面。就在一推一挤之间,突然,我感觉我的手不知道被谁打了一下,三个包子一下子全部从我的手中飞了出去。我叫喊了一声:“我的包子!”但好像只有我自己听见了我的声音,周围的人依然还是在叫喊着,拥挤着,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我掉落的包子。很快我就发现,我的包子躺在他们的脚下了,破了,碎了,碾成了一堆泥,这时我才听见有人说:“哎呀,这是谁的包子掉了?”“我的!我的包子!”那时,我清楚地记得我哭了,我是哭着喊出来的:“那是我的包子!”此时,好像周围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一下子停止了拥挤,不自觉的就让出了一条通道。我好像气急败坏一样,又抓起地上残破的包子皮狠狠的又扔了下去,眼泪汪汪的走出了人群。

出来后,只听见有人关切的问:“怎么了?包子掉地上了?”我点点头。原来是已经买上包子的军,正站在人群外等着我。看我悲伤的样子,他安慰着我说:“没事,别难过了。幸好我也买上了,咱们一起吃呗!”“还有我的呢!我再分一个给你,加上军给你的一个,正好我们每人两个。”原来山也买上了,他也大度的跟我说。“对呀!对呀!这不就解决了。”军高兴的跟我说。一时间,我从刚刚失去包子的悲痛中又转入对两个同学的感动中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校园里的池塘边,坐在大树下吃起了包子。我已不记得那天我们还谈论了什么内容,我只记得那天的包子很香很香。

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我很想再找到军和山聊聊那两个包子的故事,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去。我很想告诉他们,那两个包子的香味在我的心头一直萦绕,没有散去。

食堂文章2:文火

文/张赤军

早上食堂就餐,一位同事问一种面饼买回去再怎么加工,热心告诉她,先将饼蒸热,然后在平底锅上用文火慢慢煎烤,其味外酥里嫩,香脆与柔和兼有。

同事说好麻烦。窃想,美味都是要花一点时间的,要不怎么叫美味。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不然,哪来那么多叫外卖的?哪来那么多吃方便面的?现在的人们不愿在吃上面花时间罢了。

火大家都会用,障碍在于文,加一个文字,就提门槛了。

文火终究是一种火,火天生给人一种爆裂、激越的认知。什么时候变温柔了,什么时候开始讲究韬略了,细想不由震惊,这难道是火的智慧?

不仅有智慧,而且有追求。为了这追求,还能以极大的韧性和耐心去达到某种效果和目的。

不仅有追求,而且还有方法。这方法便是通过燃烧的形态表现,不再那么气势汹汹,而是细小而又和缓,颇含迂回的意味。

在意志不作改变的情况下,改变行事风格,还能达成所需,怎不让人扼腕!

文火和水滴石穿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文火是一个粗中有细的汉子,那么穿石之水就是时下所说的女汉子。

猛火在其力量,多用于爆炒,时蔬宜猛火,可速去除多余水分,爆炒出来的蔬菜生脆可口。文火以时间换力量,宜炙烤、煎炸、蒸煮,多用于肉食和淀粉含量较高的食品,烹饪出的菜肴韵味悠长。

清秋瑾《看护学教程》第一章里面讲:“肉羹汁者,用牛肉、豚肉二十两,一升六合之水,以文火徐煮之,约二时顷,水面常有浮滓,掬去之后澄清,而用其上层最清之液,即肉羹汁也。”便是文火炖煮的功夫。

不知道文火最初是谁发明的。想是森林里一场大火之后,人们于焦土中掘出散发香味的植物茎块,一尝,好香啊!这是不是烤红薯的源起呢?

至于灰烬中散发的动物肉香,先民们又怎禁得住诱惑,姑且算他是烤肉的原初吧。

不考古了。宋高似孙《纬略》卷十一记载:“顾况《茶论》曰:‘煎以文火细烟,小鼎长泉。’”说的是茶道功夫。

一种烹调的现象,移植到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甚至上升到道的层面,就更加了不得了。譬如解决某种矛盾和冲突,急了,于事无补,静下来,等一等,反而化解了,化需要时间,这就是文火效应吧。

说穿了就是时间在作祟,有钱不如有闲。

食堂文章3:安全员

文/姚崎锋

我习惯于很晚去食堂就餐,但常常能看到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来。他比我更晚,每次点一大份的饭,菜倒在其次。

一问名字,有印象,年度的优秀员工名单里有他。我问是不是年年都先进,他笑笑。我便坐在他的身边,随便聊聊。因为曾经从事了20多年的特殊工种(冷作工),56岁的他快要到退休的年纪了。

想不到,他很能说,从安全员的工作职责,说到每天重点的检查项目,再说到如何与老外船东船检沟通,其间,甚至用上了英文。他说英文是自学的,也有培训的。我承认我都已经还给老师了。他经常在用,能与老外进行简单的沟通。我对他刮目相看。

下午,我如约去现场,跟着他走了一个下午,爬机舱室,上驾控台,与员工交流,检查安全隐患,他对船上的工作环境与状态,简直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我想,这是他每天检查的结果。

每到一处气体接线管,他都要拿肥皂水喷水器往气体接管处喷几下,没有气泡膨胀,说明气体没有从这接管处泄漏出来。他随身带着一个手电筒,在舱室里东照西瞧。我正要问你在看什么,他先开腔了:安全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鼻子还要像狗一样灵。重点有几个,危险位置的护栏、护网,工作人员的劳保穿戴,密封性空间的供气系统,明火作业的安全性,工作场所吸游烟现象……正说着,一个没戴安全帽的小伙子让他逮住了,照片马上拍下,上前问责,小伙子一开始谎称是刚从外面进来。“每次都找理由,出了事来不及了,哭爹喊娘没用了。”经过一番教导,小伙子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了头。

在一个小舱室里,他警犬般地感觉到“这里的气味不正常”,一看,边上一位工人在气焊,他立马制止,用喷雾器往接管处一喷,很明显,气泡膨胀,有漏气。关停机器,责令工人赶紧修理接口,自己又给工程队主管打了电话,强调员工作业安全问题。

我们刚刚走到机舱门口,他突然又拿出了相机,按下了一张照片,并指着其中一位大声喊,抽烟的,你很悠闲嘛。那人一看他来,紧张地丢了烟蒂,还想解释。他已经大“骂”:“你是钱太多了吧。扣不光是不是?我等下来找你算账。”那人于是一个劲地道歉。

他上上下下,穿过复杂的线路支架堆里,伸手把一根半靠在舱壁上的角钢放倒在地上,他说,这个可能会引起物击事故,不小心牵绊,倒下来,可能砸到人。说话间,他的目光已经在四周转了一圈,伸着手指告诉我,“你看,那个属于高空作业范畴。”“喂,你,安全带呢?魂灵又死出了吗?”他指着站在外架上正在火攻的工人大声喊叫。

“安全事故,十有八九是人的因素,一二成才是物的因素,必须把人的因素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改进隐患,安全工作才有保障……”

“你看看,这线路怎么接的?很容易触电的,不知道吗?”在爬梯口,他看到接电箱的箱门都打开着,本想去关上,却发现几股电线乱七八糟地接着,存在安全隐患,于是,立马对在焊机边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劝阻,让他重新按要求接上电路。工人很抱歉地说谢谢。

这时走道上碰到一个老外船检,他主动与对方打招呼“哈罗”,对方也很热情地回应他。他说这个船检很早就认识了,熟得很。我恐怕没他这样的胆量,万一老外再向我多说些什么,我可能就成哑巴了。

跟了他一下午,我总算明白了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员工的原因了。

下船的时候,我说我知道如何写你了。他呵呵笑了,说“不要写真名,就叫老姜。”

食堂文章4:大学食堂进化史

文/王秋女

陪朋友送他刚被浙大录取的女儿去浙大的紫金港校区报到,办好各种入学手续,中午大家就一起去食堂用餐,00后女生是熟悉熟悉新环境,我们这些70后则是想借机重温下大学食堂。

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大食堂”号称亚洲第二大食堂,果然名不虚传,大得让人发晕。选择困难症了一番,我们进了“风味餐厅”。一进去我就忍不住惊叫:“这还是学生食堂吗?确定不是美食广场吗?”全国各地的特色风味小吃一应俱全,还有西式快餐,面包、甜品、饮品区……反正只要你想得到的,几乎都有!

“现在你好放心啦,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饱吃不好了吧!我说不要带吃的,非要塞那么多进来,还说以后想吃什么给我快递!”00后女生幽幽地讽了***一句。

“现在我更担心了,食堂伙食太好了,怕你没等毕业就吃成个大胖子,找不到男朋友怎么办!”***妈也幽幽地反讽了女儿一句。

看着琳琅满目的美食,我们又一次选择困难症了。好不容易选好了自己爱吃的,边吃边忍不住感慨,这顿饭,就被我和朋友夫妻俩吃成了忆苦思甜现场会。

我们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念的大学。那时大学食堂所供应的食物,花色品种真的是乏善可陈,除了光看卖相就让人提不起食欲的大锅菜和米饭外,能换下花样的只有蛋炒饭、炒面、面条。校门口边上靠围墙搭了个快餐店,那个店只有个小小的窗口,提供盒饭,窗口外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全是我们这些学生。回想起来真不是有多少好吃,只是食堂里的饭菜实在太过寡淡。

当然最可怜的还是那些留学生,他们吃不惯中国菜,又没有其他选择,我认识的几位德国留学生,每次来食堂吃饭,都是炒面、炒面、炒面、炒面、炒面……

而晚饭去食堂吃的同学就更少了,因为到了傍晚时分,有一支神秘的美食队伍出现了,悄悄地潜到学生公寓楼的围墙外,一辆小小的堆叠得高高的三轮车停了下来,迅速拆解组合,像现实版的变形金刚,成了一辆餐车,借着昏黄的路灯和一盏应急灯,世界第六大料理——安徽料理就热热闹闹地开张了!炒饭、炒粉干、炒粉丝、炒面,油烟呛人锅铲铿锵;砂锅煲、粉丝煲、馄饨煲、饺子煲,热气腾腾突突翻滚;还有大饼烤红薯烤玉米,一只高高的汽油桶,两壁贴着梅干菜大饼,炉火通红香气乱窜……这香味,足以让你自动屏蔽那糟糕透顶的卫生。每天晚上和死党从自修教室出来,总要绕到后门,每人要一只砂锅馄饨,再来个梅干菜大饼,围坐在简易桌子边,夏天吃得满头大汗,冬天又冻得瑟瑟发抖。可我们都不埋怨,因为食堂的就餐环境也好不到哪儿去,冬冷夏热,除了几只大吊扇,就没别的取暖或纳凉的设施了……

哎,这一回忆,就没完没了,送新生变成怀旧会了,赶紧刹住话头,三个前辈学长语重心长地总结:“真是羡慕你啊,现在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都这么好,一定要好好加油哦!”

“哎哟哟,瞧你们妒忌的,要不索性你们再考一次吧,反正现在读大学没有年龄限制,也好体验一把我们现在幸福的大学生活,免得遗憾终身哟。”00后女生嘲讽我们。

忍不住眼睛一亮,“这个倒是可以考虑!”

食堂文章5:做有营养的女人

文/晓锁

中午去食堂吃饭,办公室里的几位大姐时常聚在一起,抱怨着婚姻里的琐碎事,听得我们几个未婚的人心有余悸。这些人里,唯独林姐说的是婚姻里一些细微的幸福和快乐。

说起来,林姐并不是这些人里最出众的,甚至可以说极为平凡。从长相到工作能力,她的各项指标都一般。但人家拿百万年薪的老公,对她却是疼爱有加。以前我们在微信群里偷偷八卦说,林姐的那些幸福,会不会是她自己吹出来的?但后来在公司的年会上,见过林姐的老公后,我们确定,这个男人是打心眼里爱她。

所以我们猜,林姐一定有御夫的“独门秘笈”。问她,她却困惑地摇头说,真没有呀。

直到那天,林姐打电话订水果,我们听到她说要两箱橙子、两箱苹果时,忍不住问,一次性吃得掉这么多吗?她笑着答,我每天晚上都要给我老公榨水果汁补充营养,水果用得很快呢。然后她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补充了一句,你们不是问我经营婚姻的秘诀嘛,喏,有时候,做个对男人来说有营养的女人也很重要。

听了这句话,我像是突然明白了林姐婚姻幸福的原因。

她并非多优秀,也并非多精通婚姻之道,但对她老公来说,她是健康的有营养的。在他们的婚姻里,林姐懂得随时给对方补充营养。这样的营养是,在他事业不顺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他心情不好时,做个好的倾听者;同时也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让自己成为对方的负担……漫长的婚姻路上,他已经离不开她提供的养料。所以,她有幸福的底气。

我想起,我身边还有很多这种有营养的女人。

周末去图书馆,总会在二楼阅览室,看到穿棉麻长裙的她。相遇的次数多了,我们会相视一笑。尽管一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每当我觉得心情浮躁的时候,想到图书馆角落里的恬淡女子,心就会安静下来。她只是一个陌生人,但路过她身边,你会很自然地想到美好。这就是她为这个世界,为她身边的人,贡献的养料。

还有我的闺蜜莉莉,说话好像随时都沾着蜜。什么话到了她的嘴里,让人听起来都是甜甜的。每一件糟糕的事情,好像都能被她说成一朵花。莉莉的朋友很多,因为和她待在一起,总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所以,不如试着做个有营养的女人吧。在给身边的人提供养料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宽广。因为当你给别人带去美好的时候,对方也会反馈给你同样的美好。

食堂文章6:吼吼灯

文/周灿

学校食堂楼上唯一的一间厕所里的声控灯从安装上那天就不灵光,不是不亮,是不能持续地亮,须得吼一声,闪一下。这给住在楼上的二十来个老师的方便的确带来了不方便。白天尚不打紧,夜晚如厕,就必须依旧拿着手电或是借着手机的微光了。“这灯安不安都一样。”有人常常抱怨。可时间一长,倒有怕麻烦的老师找到了窍门,便是走到厕所前推开门的一刹那“嘿”地一声,那灯一闪,在那一霎那的光亮中,已然能看见前面的一步路。往前一步时再“嘿”地一声,便到了蹲位上。出来时依旧“嘿”两声,便逃离出那黑暗,到达走廊上的光明世界里了。这可比拿手电、用手机照亮方便多了!很快,这简单、实用的方法在整层楼的老师中推广开来。于是,夜间如厕,就不见手电光束的晃动,取而代之是偶尔的“嘿、嘿”声。时间一长,大伙把那不灵光的声控灯起了一个亲切而形象的名字——吼吼灯。

如果不是从城里来支教的音乐老师,可能吼吼灯就这样一直陪着楼上的老师了。

那漂亮的音乐老师长发飘飘,五官精致,脚上一双红色的高跟鞋,说起话来娇滴滴的。报到那天就对校长说了,她来学校不只是支教,更要深入农村教师中体验生活,所以必须和老师们吃住在一起。校长想了想,就把她安排在食堂楼上仅余的一间房里了。

那天晚上,麻烦就来了。音乐老师从走进厕所就不停地“嘿、嘿、嘿”。一旁路过的语文老师听听,歪头朝厕所门看看,抿嘴一笑。正在厕所旁水槽边刷牙的副校长停下手上的动作,听听,皱皱眉头,又埋头刷起牙来。好一阵,音乐老师才气喘吁吁小心翼翼地走出门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抱怨道:“这是啥子灯,把我嗓子都喊哑了,明天还怎么上课呀?”原来,音乐老师胆儿小,想那灯一直亮着,那就只有不停地喊呀喊。

“就是,这灯也真该修修了,上次我就差点摔在里面了!”还有两年就退休的王老师正来上厕所,接话道。

两人的对话引来了其他老师的注意,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吼吼灯的问题来。

“把它修一修吧!”有人提议道。

众人把目光投到物理老师身上。

“这不行,我最多懂原理,具体操作得找电工。”物理老师连忙推。

“就是,万一电灯没修好反被电倒了,那笑话就闹大了。”有人揶揄物理老师。

“安全无小事啊,还是小心为好!”安办主任若有所思地说。

“那要真有人摔倒了难道也是小事?”有人反驳。

修还是不修,众人一时拿不定注意,一齐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副校长。

副校长即刻也感到责任重大。看看众人,又朝厕所那边看看,想想,下了结论:明天把情况上报学校,由学校研究解决。

第二天,校长刚从城里开会回来,召集全校老师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校长说了,这次开会是要在全校兴起为学生、为老师办实事的风气来。并让大家想想自己和学生身边最需要解决的事情,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转呈副校长,再由副校长挑选几件最具代表性的事情交由校务会的专题会议上研究解决。

于是,吼吼灯的问题一下就报到了办公室,并很快到了副校长手中。在专题会议上,副校长就吼吼灯的问题作了说明,说这吼吼灯虽小,关系却大。说小了,影响了全校三分之二老师夜间上厕所;说大了,是学校一处严重安全隐患,不只针对老师,也关系到学生安全。因为那厕所偶尔也有学生在晚上去上厕所。这年月,安全问题是根高压线,尤其关系到学生的时候。于是,经过一番谈论与筛选,吼吼灯的问题一下成了学校影响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实事问题。

校长当机立断,决定于当晚召集副校长、安办主任、办公室主任、后勤主任等人,并通知学校电工,一起到食堂楼上的厕所里开展现场办公,彻底解决吼吼灯问题。

一行人浩浩荡荡赶赴食堂楼上。刚走到厕所门口,走在前面的安办主任就见一学生正拿一竹竿朝电灯捅去。

“捅不得!”安办主任话音未落,电灯已然亮了。

那学生被这一声大吼,吓呆在一旁,反应过来了,连忙说:“老师,可能是接触不好!”

“亮了,好!”校长看看那灯,满意地笑笑。

“做好民生实事的解决记录,以备上级检查!”校长冲办公室主任吩咐道。

“好的!”办公室主任干脆利落地答道。

食堂文章7:食堂

文/Z·J·Lingle

初中时我们学校只有一个食堂,由此形成垄断经营,不管饭菜如何粗劣,我们都只能在那儿吃。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学校食堂,好菜不多,先到先得。于是在全校掀起一股抢饭之风。

高中却有所不同,我们二中规模宏大,有六个食堂,听了令人喷饭。各食堂之间存有竞争,饭菜自然不会很难吃。然而,在去往食堂的路上,虽不像初中那么如狼似虎,却也不敢怠慢。

进入食堂,第一感觉就是人多,一个个都挤在售饭的窗口前,争先恐后地递上自己的碗,这证明我国大有冲锋敢死之士,只是还不曾出来为国效劳而已。忽然来了个胖子,满身肥腻腻的营养,脸挂两磅肥肉,手生五根香肠,一看便知是典型的实践型营养家,也算得一个食堂的好广告。于是人流大都随之奔营养而去,同时又祈求自己可以百吃不胖。

我没有占座的习惯,见人们尽皆还在打饭,空位尚多,便决定先打饭再找位子。今日天气较为炎热,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汗味与饭菜的香味在空中纠缠在一起,让人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来吃饭的还是来闻这汗味儿的。好不容易打到饭,明确了目的,猛然回身,惊讶身后何时已坐了那么多人。空位也不是没有,只是上面早已搁着叉子、筷子,以示有人占座,这些东西脱离了主人束缚,难免放浪,躺在桌子上姿势不一,故意让自己显得风情万种。找座位是件很麻烦的事,借贾岛的诗句来说,是“只在此屋中,人多不知处”.一顿饭的功夫不长,而人们仿佛下半生全在食堂度过似的,有座位的人便仿佛后半生找到归宿,悠然自得的只想着吃饭,其他事情早已抛诸脑后仿佛身后之事;而没归宿的人只有奔波劳累,苦苦追寻,或者等别人吃完离开,自己再接手。

然而,二次使用的桌子毕竟不如头次使用的好。很多人在打饭的时候不自量力,结果后来吃不下,临走时只将碗在桌上一倒扣,然后拍拍屁股离开,还真当成身后事让别人打理。那桌子上全是残汤剩饭,看了令人生厌,桌面仿佛是被人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但有得坐总比没得坐强,无奈只好将就坐下。只是在这种位子上,一定要做到目不旁视,要专心盯着自己的碗,人恐怕都是如此,自己吃剩的能吃,别人的连看也不能看。然而人毕竟不是雕像,难免不小心往旁边一瞥,这一瞥不要紧,那胃仿佛害了疟疾,战栗不已,方才吃下去的东西此刻都在胃里琤琮跳蹦,好几次险些蹦了出来。好不容易等到那些专料理“后事”的人提着潲水桶来打理,总总算可以勉强安下胃来吃一顿。

由于先前好几番周折,碗里的饭菜因久来无人品尝,早已心灰意冷,一碗冷饭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只好耐着性子慢慢吃。捱到吃完,拍拍肚子以示抚慰。走到洗碗处,那水势凶猛,冲到油腻腻的碗里,溅起无数水珠,教人急躲不迭,脸上有如被《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扇了一耳光,刮得下斤把油来。

食堂文章8:我的背馍岁月

文/张文成

最近,食堂早餐从包子、馒头改成了花卷、馒头。花卷很精致,小小的花卷我每次都吃3个,外加一两面条和一个鸡蛋,我的吃相令同桌的女同事目瞪口呆。“没有办法,我是吃馒头长大的。”我总是微笑着说。我的思绪飞到了初中的“背馍”岁月……“背馍”,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必修课。学校没有宿舍,也没有对学生开放的食堂,求学的我们只能带着馒头上学。我们像黎明的鸟儿,在学校附近由家人或者亲戚游说找到临时的住处,有时候找到的仅仅是远房亲戚家的柴房。夏天蚊子多,冬天冷风多,一年四季屋里老鼠多。

北方的天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明显,我们在“背馍”的路上也有过刻骨铭心的遭遇,更有过回家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的难忘回忆。夏天带3天的馒头、花卷,冬天带一周的馒头、花卷,我们在求学的路上和神奇的大自然狭路相逢。

我的家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小小的村庄仅有十几户人家,住着陈、左、宋、周、马、张等姓氏的人。小伙伴太少,各自的求学地点也不同,因此,求学的路上总是人数很少。

记得那一年夏天周三下午回家“背馍”,刚刚翻过丁家山下山,倾盆大雨瞬间把我淋了个“落汤鸡”,上山的路泥泞不堪,脚下的布鞋总是因沾满泥而掉落。我小心翼翼地边走边爬,望着回家的山顶叹息。远远地,我看见山顶的槐树下有一个人影,我知道,那是妈妈见我还没有回家来接我了。 我折下路边一根树枝,掰去枝叶拿在手里,扯下一大把草,从鞋底和脚腕处来回缠绕,确保布鞋不掉落,慢慢地走在回家的山路上。平时1小时的路程,那次回家走了2个多小时。摸着我的额头,看着我被草勒肿的脚腕,妈妈心疼地哭了。周末回到家里,妈妈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一双运动鞋给我穿上,白色的运动鞋上面有两条红色的线条,调皮的小狗总是围着我咬鞋带。

“背馍”是我今生难以磨灭的印记,我背着书包和口袋,里面装着馒头、花卷和妈妈腌制的咸菜,穿行在大山深处的求学路上。偶遇野鸡、野兔、穿山甲、黄鼠狼、小松鼠等野生动物,一直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离开我的视线,我才会慢悠悠地走向读书的学校。

“背馍”的日子虽然已经过去30年了,但我依然难忘故乡,难忘半夜来电时妈妈起来给我蒸馒头的无数夜晚,难忘求学路上的“背馍”岁月。那些日子,虽然流过泪水,流过汗水,也立过可笑的誓言,但“背馍”岁月依然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食堂文章9:香惹遐思

文/王璇

从学校食堂走出,嗅得一缕花香。

略加分辨后,我笑了——是教学楼前的桂花开了。

我急于赏花,便加快了脚步。当高一的学弟学妹们从我身边叽叽喳喳地走过时,我恍然忆起:当年我也就是像他们这般“青涩”的时候,闻到校园里第一缕桂花香的;而今,我已经成为了高三的“学长”!我不由放缓了前行的脚步,记忆,像山间清泉一般在我的心头潺潺流过……

高一入学那年,吃过晚饭之后,我常常独自一人利用这一天当中少有的闲暇在校园里漫步。也是这缕花香,牵引着我走到了高三教学楼前的那棵桂树下。树并不算高,也谈不上婆娑,像一柄伞盖立在花坛里,米粒大小的黄色小花在秋风中微颤,惹人怜爱。那股馥郁的甜香四散开来,令人迷醉。古诗云:“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真的名不虚传!

再看花坛四沿,早已坐满了看书、讨论的同学。此时,虽还是晚饭时间,可对那些高三的学子们来说,他们的作息时间表上似乎除了吃饭、睡觉就只有“学习”二字。在他们背后,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个即将绽放梦想和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但是,那时在我看来,高三,离我还很遥远。

一年后,升高二了。也许是因为高一荒废了大把的时间,我变得认真起来,学习充满了斗志,成绩提升了许多,老师、家长都从我身上看到了希望。我晚间漫步的时候,手上也会多上一本书。甚至,我也出现在了桂花树下,为的是能向高我一级的学哥学妹们讨教一些功课中的问题。“嘿!我来了!”开学后第一次来到树下,我居然没头没脑地向那棵树打了声招呼,或许是想让它见证我的努力吧!轻风拂过,它的枝叶微微摆动着,是在回应我吗?

去年高考结束,“准高三”的我们抱着书本向高三教学楼进发。经过桂花树时,我停了下来,桂树像一位长者向我颔首致意。时值六月,它还未开花,更谈不上什么香气了,可是我能感觉出它的体内正在聚集着能量,为即将到来的花季蓄势。莫名的,一阵温热流入我心中,好似与它产生了共鸣。

而此刻,我已在树下。

桂树依然静静地立在那儿。只不过比往年高大了一些,枝叶也更加葳蕤。它正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播散着香气。正是这香气,将我一路引到树下,也引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知道,桂树此刻正释放着一整年积蓄的能量,向世界展现出最美好的自己。花坛边依旧围了一圈人,在看书,在讨论。当然已不是昔日的那群小伙伴——真可谓“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但愿,来年我们也能像它现在一样,在高考季中都有出色的发挥,不枉这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而现在,正是我们蓄势待放的时候……

食堂文章10:深夜食堂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最近电视台在播放《深夜食堂》,这个其实是日本的热剧,中国只是在翻拍。

虽然这是一部翻拍剧,不过也有人吐槽是部烂剧,这人嘛,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这个剧集把中国的明星请了一大半,另外黄磊的演出,即使没有《小别离》一样的感人,也有它的动情之处,一个一个小故事和食堂的菜一样,都包含着它该有的味道。

其实这是部讲老百姓的故事,通过一道一道的菜,来讲诉人间的情感,从友情,到爱情,另外还有亲情之类的。

虽然现实中没有这样的餐馆,只开在半夜12点到凌晨7点的。主角不光是老板,还有性格各异的食客。他们的故事让食堂更有人情味。食堂老板也有他的故事,而重点却是食客们的小故事。故事虽然显得短小,可是每个故事都有它的感人之处,这就是人间百味,人间的人情味。

不管这部剧在细节上,直录了不少的广告,演员的演技再怎么烂,这个并不是重点。虽然现在的好剧不多,过多的模仿其他国家的情节,多多少少也有一点中国的特色。无论议论再多,制作方也花了不少的精力,去打造这个剧集。

一部好剧为什么有吸引人的地方,不光演员要好,还要让剧本接地气,能做到这些点并非易事。不过外国人也有翻拍中国的剧,可能收视率的关系,比如《还珠格格》之类的。

《深夜食堂》在日本的口碑不错,把百姓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中表现出来。而中国版的《深夜食堂》也是从一道一道小菜中体味中国特色的人和人的关系。

《深夜食堂》还在继续,故事还没有结束,不知道也会不会拍续集。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不同的涵义。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有的时候也配角。有故事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希望电视人可以打造更好的剧集,让国民喜欢国产的电视剧,《深夜食堂》靠的不是明星,让它以它原有的魅力去吸引人们的口碑,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不是吗?

食堂文章11:青石板路

文/李玲

在单位,每日去食堂吃饭时,我都要坐到草坪旁边,看几个姑娘踩着高跟鞋从草坪中间的石板路上走过,倒不是因为我爱看漂亮姑娘,而是缘于我对石板路的喜爱。

本来那草坪只是绿茵茵的一片,后来,不知谁铺上去几块水泥石板,辟出一条弯曲的小路来。

初见时,我内心一阵欢喜,急急地凑近去看,彼时,恰逢一个姑娘穿着高跟鞋从上面走过,那咚咚的声音,仿佛敲在我心头的音乐。从此,我每天都要去看上几回。我就爱听高跟鞋踩在石板上的声音,那声音宛如天籁,每次听了,心里都会生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情愫。

慢慢地,我竟在心里感激起那铺石板的人来。

这条路不是我最满意的,我最喜欢的是那种真正的石板路——由一块块青石板铺成的小路。那些青石板以各自原生的形状铺在土地上,经久踩踏,一点点嵌到土里去。从石板边再钻出些小草来,活泼泼的,极有生活气息,如小家碧玉,优雅淡然而又充满烟火味。

小时候,村头的小树林里就有一条青石板路,那些青石板是村里人从地下新起出来的,雨天时,有水从上面流过。那时,我常穿着凉鞋在上面跑,啪啪的足音在树林上空久久回荡,清脆悦耳。

遗憾的是,来到城市生活后,很难再见这样的青石板路,偶或在公园里见到一条石板路,也不是青石板铺就的。

不过,这水泥石板路,也让我得到些许满足。每次见了,我都要驻足观看,听人们的鞋底和石板接触,发出好听的声音。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后来,重读郑愁予的这首诗,便憧憬起江南来,毕竟那里有青石板路。想那丁香一样的女子,撑伞独行的小路,该就是青石板路吧。

遐想由此展开。

在那蒙蒙雨巷中,着一身旗袍,撑一把油纸伞,慢慢行走在青石板路上,边走边静静聆听细雨打在伞上和高跟鞋踩在青石板上的清音,心中定会有别样的喜悦。

对青石板路的情怀,就这样一点点渗到了心底。纵使因为常年坐轮椅,而几乎没有亲近青石板路的可能,但我平凡的日子,终究还是由于多了这份喜爱和念想,而变得越发可爱与珍贵。

食堂文章12:哪里比我强

一次,在食堂吃饭,我的一个室友问我,除了学习,你哪里比我强。当时我说:我是输你很多,那是因为我没有你家里有钱,我输给你了,因为这个,我输给你很多。他不说话了。

事实上,我的家庭的确没有什么钱,但能保证我吃得饱,穿得暖,不为上学而发愁。至少,对于现在上大学的我,够了,没有太多的奢求了。

我想对我的那个室友说,当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一切都输给了我,如果我可以拥有你那么多的生活费,我一定比你强,我会活得很好,活得比你精彩。

你每天不上课,在寝室睡觉,不出去打饭,每次都让我们给你带,打水你也不去,每天不洗脚,怎么说呢,猪一样的生活。

如果我有那么多的生活费,在房价的时候,我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带我最好的朋友去吃我们想吃的东西,不用在出门的时候,考虑花多少钱的问题。

如果说抛开钱的问题,你哪里比我好,你比我高,你比我胖,你跟我打架可以很轻松的打过我,说实话,算我有些自负,我真的没发现你哪里比我强。

我脾气比你好,人缘比你好,我会的东西比你多,做事自立,不像你都靠别人。

好吧,在这里发泄一下,因为实在没有发泄的地方,我不抽烟,不喝酒,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有文字陪着我哦。

谢谢你

食堂文章13:蓝毛衣

文/常河

从最南边的一号楼向北,是食堂,路边是一排平齐的八幢楼房,住的都是学生和青年教师。五号楼坐落在中间,向西是通向教学楼的路,它的西墙自然是“T”字路口最显眼的,于是成了校园里着名的广告墙。

每天,各种讲座、演出、寻物启事变着花样出现在五号楼的西墙上,这是明的一面。对于很多喜欢音乐和文字的人来说,五号楼还是个令人神往的所在,因为校园的广播站就在五号楼的4层。上个世纪80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广播不但是学生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还是间接表白的重要手段。

那个年代,每个大学都有着各种学生社团,诗社、文学社又是社团中门槛最低却最引人注目的。他们会在每个月底,把成员们的诗作和文章用毛笔抄写在整张白纸上,然后按照报纸的样子,在五号楼的西墙上“排版”,把那一面墙变成特大号的报纸。学生们拎着水瓶和饭盒,从食堂打来饭菜,在墙边站住,一边咀嚼着乏味的饭菜,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墙上的作品,广播里的那个女孩的声音也柔柔地在校园上空流淌。那时的时光,缓慢,清澈,如同棉布上散发出的阳光味道,亲切,却又有着慵懒的气息。

五月的那个下午,两张白纸贴在墙上,白纸上,写着一首诗,题目是《蓝毛衣》:


就是那件蓝毛衣
总带着春天和秋季的气息
一入冬天
就躲进棉花的怀抱
像一个羞涩的村姑
天蓝 水蓝 蓝毛衣更蓝

从羊毛到蓝毛衣
是荒野到体温的距离
她就坐在窗口
眼光在她脸上
羊毛在她手上
她的手指
是春水里摇曳的水草
她把羊毛织成衣裳
也把思念织成毛线一样漫长

这么多年过去,我已经记不得诗歌的全部。但我清晰地记得,每个从那里经过的学生都被诗歌标题下的一行字震惊——“致小莲”。

小莲就是广播站的播音员,英语系一个清雅的女孩。

无数个傍晚,五号楼下面的操场上,学生们在小莲的声音里踢着足球,更多的学生,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一边看着操场上的比赛,一边享受着小莲声音的抚慰。留着披肩长发的诗人大象不止一次地说过,娶妻就当娶小莲。每一次说过这话,大象都把香烟狠狠地摁在水泥地上,仿佛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旁边的人每每为之心寒,生怕这个不羁的浪子真的把小莲追到了手,让一朵莲花插到了牛屎上。

但是,操场上的人一遍遍来回奔跑,小莲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在校园上空漂浮着,大象一次次把香烟摁灭在地上,生活平静得像城市中心的湖水,没有半点涟漪。直到这首《蓝毛衣》出现在墙上,无数人兴奋地猜测作者是何方神圣,敢于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向小莲表白。大象是被议论最多的嫌疑人,尽管很多人对大象不以为然,但是,从才气的角度,似乎也只有他才配得上小莲。

下一个学期,人们看到小莲从广播站下来,走到楼门口,对等在那里的一个男生羞赧地一笑,然后两个人并肩走向教学楼。男生的挎包里叮叮当当,那是勺子在饭盒里发出的声响,仿佛向所有的人公布他们爱情的宣言。

谁也不曾想到,那首诗的作者竟然是物理系最不起眼的男生,他身材瘦小,腼腆寡言,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小莲咋就看中他了呢?

男生穿的,就是一件簇新的蓝毛衣。

那天傍晚,大象抽完一根香烟,拎起水瓶,猛地向操场上砸去。银色的玻璃伴随着开水的雾气在冲天的爆炸声中四溅开来。正在操场上踢球的人被吓了一跳,紧接着跑上台阶,把大象按在地上,一顿暴打。

从此,大象剃掉了狮子一样的长发,不再写诗。

毕业10年之后,在合肥金寨路一个叫“三棵树”的咖啡馆,我见到了从深圳回来探亲的小莲。

那时的小莲,已经嫁为人妇,老公却不是那个物理系的小男生。

昏黄的台灯照着小莲白皙的面容,眉目之间,氤氲着一层淡淡的忧伤。

“毕业那年,我和他都分在合肥,我以为他是个适合结婚的男人。那么多追求者当中,任何一个人都比他帅,也比他经济条件好。但是,他那首《蓝毛衣》的确打动了我,没有人比他更直接,更大胆,别的男生只会给我写信,有的还不敢留下名字,只有他把那首诗贴在墙上。你知道,我那时什么都不懂,哪里架得住他的攻势,每天播音的时候,正好是吃饭的时间,他总是从食堂买好饭菜,在广播室外面站着等我,天冷的时候,他把饭盒包裹在衣服里。我开始是拒绝的,他连续等了一个月,一天都没有间断过。”

“我不是个浪漫的人,和他交往之后,我的书包里总是装着毛线,晚自习,他看书,我织毛衣,大学期间,他的毛衣毛裤和围巾,都是我帮他织的。”小莲的脸上悄然泛出隐隐的红光,“他说,他喜欢我织毛衣的样子,像他的姐姐。”

他在合肥工作了一年后,考取了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之后留在北京工作。“他读研期间,和导师的女儿认识了。为了追她,他把《蓝毛衣》这首诗发表在他们学校的校报上,只不过,把我的名字改成了那个女孩。”窗外,树影婆娑,投射在贴着画纸的玻璃上,像一头在丛林中独行的大象。

“我之后也辞掉了在合肥的工作,去了深圳。离开合肥的时候,我把他的衣服邮寄给他,里面,有我给他织的四件毛衣,一件白的,一件灰的,两件蓝的。”小莲抿了一口咖啡,突然微笑起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读任何诗歌,也没织过一件毛衣。”

食堂文章14:开在路边的书店

文/范家生

吃完午饭从食堂出来,遇到同事刘,告诉我办公大楼六号门旁边开了家新书店,可以过去转转。于是,俩人一道散着步找那书店。走进一看,是家“读书会”。此时正是暑假,除了许多在这里上班的爱书人利用午间过来看书外,还有很多孩子或坐或躺在沙发上看书,姿势各式各样,专注,认真,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边看一边记,模样甚是可爱。

其实,在合肥,这样的读书场所还有很多,她们像鲜艳的花儿盛开在路边,扮靓这座城,照亮前行路。2000年我第一次来合肥时,逗留时间最多的,就是四牌楼书店和三孝口书店。前几天到安徽省图书城,途经四牌楼书店,发现新盖的大楼正在装修。也就是这个书店,2008年为了声援和资助汶川地震灾区,搞了次打折销售,我一口气买了2000多元的书。而三孝口书店,早已开启了24小时经营模式,成为合肥人心中的“文化地标”,那不眠的灯光,成为夜读者心中的花,在书香的滋润下交替开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肥比较有名的独立书店是“保罗的口袋”,原先在水阳江路有一家,而现在离我家比较近的是1912街区的口袋书店。很多人好奇这家店为什么要叫“保罗的口袋”,这个带点童话色彩的店名,来自店老板曾经写的一首同名歌曲。这里是休憩和放松、静坐或交流的好地方,喝一杯茶,读一本书,打一会儿盹,做一个梦,都可以。另一家有名的书店,就是名叫“增知”的旧书店,因店主朱传国用心收集旧书、帮助爱书人找书、与藏书人交流读书心得,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因为店主生病,书店濒临关门,引来全城爱书人购书相助,小小的购书热,给了书店活力,也温暖了人心,更展示了这个城市的情怀。在书友们的帮助下,旧书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朱传国还是走了。如今,他的儿子朱成龙继续经营着书店,每天还在微信群里进行旧书推荐,在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他已经更新到了第605期。

在合肥,这样的旧书店还有许多。有一次,到安医老校区替朋友报名在职培训,从西门出来的时候,右边斜对面就有一家旧书店,因时间紧张没能逗留太久,只匆匆淘得一套关于长征的书。2006年转业回合肥的时候,工作地点在明教寺旁边,那里就有两家旧书店。一家位于勤劳巷里,面积不大卖的书也不对口,去了两次便渐渐地少了;倒是兴泰大厦下边的旧书店,去得挺多。书店门面很窄,只能容一身挤在书架前浏览和挑选,但里面却有两间大的房子,摆放着各种书籍,内容非常丰富,经常光顾自然不会空手而归。后来,工作地点调整到九州大厦旁边,发现对面也有一家旧书店,还在那里办了一张优惠卡,服务也不错,所购的每本书她们都有详细的登记,很多喜爱的书,我成捆成捆地买了回来。再后来,单位搬到天鹅湖这边,再去,那书店已经没了踪影。一次坐公交车,发现它又开在了长江饭店边,于是,下车再次光顾。当然,最有名的旧书市场,还是长江东路上的花冲公园,每个星期天的上午开市,人山人海,甚是火爆。2007年,曾经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鲁迅作品的单行本,一元钱一本,不同年代、不同版本、不同出版社出的,共花了我45元。

有一次,坐地铁2号线到安农大站下车,发现这里也开了家书店,一问才得知,是合肥轨道公司为“推进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所推出的创新举措,他们结合轨道交通出行和共享借阅方便快捷的特点,将阅读融入轨道交通文化之中,共同打造号称全国首家轨道交通共享书店,帮助读者实现更加便捷的图书借阅。

当然,除此之外,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闻到书的芬芳。这些开在路边的书店,不仅蕴藏着生活的智慧,更充实着合肥人的精神世界,让合肥这座城市,饱含着诗意和远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