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散文

请欣赏相聚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相聚散文1:在我们的微信群里

文/支孝

期待着有一天和同学们相聚。

飞逝的时光消磨不了我深情的等候,如风的岁月消解不了我浓浓的思念,微信,圆了我和同学们在网上相逢的梦,我向往的心中荡漾起了昔日的年轻和纯真。

在我们的微信群里,你轻轻地点击中,跃动着对同学们深切的思念。你编辑中的一个个瞬间,传递着对同学们的融融情谊,你一个温馨的问候,慰藉着同学们拳拳的牵挂,你的一个衷心祝福,拨响了同学们心中的琴弦。

在我们的微信群里,凝聚了同学们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带去了我们对师长的亲切问候,仿佛又回到了校园里,听到了同学们的骋怀谈笑,引吭高歌,看到了同学们当年风华正茂青春的面庞。

在我们的微信群里,相互诉说着人生历程中的坎坷与艰辛,彼此分享着我们的成功与喜悦,讲述着我们建筑人生中那往日工地上沸腾的生活,吟咏着我们在如歌的岁月里用智慧和忠诚谱写的壮丽诗篇。

在我们的微信群里,我们愉悦,览草原美景,赏湖光山色,游缤纷世界;我们温暖,感受着情同手足的同学们给予的炽热情怀和真诚,我们幸福,沐浴着时代的阳光,在绚丽的时空网络里信步;我们畅想,有同学们的真挚和精彩,这里将开出更加美丽芬芳的友谊之花。

相聚散文2:寒冷的雾霾天里

文/郭诗涛

上回与父母相聚已经是两周之前了,好不容易与父母聚在一起,我利用相处的所有时间,教他们如何使用打的叫车软件,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让他们去尝试一次,今天本来约好一起,可是这大雾天气偏偏赶了个巧,造成城市主干道上多处拥堵,本可以休息的我匆匆又穿上刚脱下的警服,增援二环沿线的交通节点。

这时,兜里的手机震了震,响起一个甜美的女声:“XX天气为您播报,今晚气温3摄氏度,空气质量:重度污染,运动指数:建议室内运动……”,我望着窗外重重雾霾,无奈地笑笑,向那云里雾里进发。

西安的冬天一向黑得很早,这会儿才下午5点,街上已经纷纷亮起了灯,而路上已经是密密麻麻的车流了。晚高峰,这个对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节点,今天又提早了,刹车灯的鲜红色在路上连成一片,透过这浓浓雾霾,我还是能看到车内那一个个赶着下班的人们,生怕被这早到的晚高峰堵在路上

我骑着摩托车,在犹如龟速的小车中穿行,寻找下一个堵点,南二环的上桥口一向是事故多发地,果然不出所料,前方的不远处,就看到两辆小车很配合地擦在一起,后方的喇叭声此起彼伏,车流已排成长队,越压越多。我赶上前去,看到两车都无大碍只是小擦伤,手续也都正常,便随即简单处理了一下现场,赶紧让两位师傅挪车至路边,批评教育什么的能省则省,处罚什么的这会儿更是顾不上。我简单告给他们处理流程,将这起小事故处理完毕,赶紧恢复了交通。

路口的车辆渐渐有序起来,我站在摩托车旁,眼望着茫茫车流整齐通过,脑袋渐渐放松下来,回想起当年考上警察时的激动,一转眼,五年就过去了。我就这样每天忙碌着,可是市区的交通还是那么堵,我试着寻找问题的根源,看着一个个经过的车辆,我似乎有了点头绪。透过车窗,车内除过司机空空如也,小车里大部分是空载,数十平方的道路面积,却只一人在使用,通行的效率怎么能高;接孩子或等人的车辆又随意停放,不断与我们打着游击战,更是堵上加堵。我想,如果能够结伴而行,这通行效率也要提高一倍,如果接送的车辆可以随停随走,车位也不会如此紧张。

这样低速行驶,尾气污染物密度会提高,无疑对这雾霾天更是雪上加霜,堵则越堵,霾则越霾。很久以前,寻找一对放心的乘客拼车出行回家,或许是一件很时髦的事,但是那时信息交流不方便,人们寻找同行乘客太过困难。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迁,网络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人一部手机的情况下,不管是沟通还是获取信息,手机与互联网的美妙结合都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当然,还有我们的出行,拼车软件、打车软件的流行,解决了用车与拼车的问题,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成本。但是,除过我们年轻一代,年龄稍大的人们或许仍未尝试过这些新事物,就像我的爸妈,他们平时电脑都用得少,平时手上放着一份报纸比手上放着手机的时间要多。对于这些新事物最多停留在听过个新鲜。如若没人手把手地去教,或者在新闻节目里不断普及推广,使用这些新东西对于爸妈一代来说无疑就是雾中花,水中月。

平日里,我的工作总是能够巧妙地避开节假日,避开饭点,避开与亲人朋友的团聚,想想家人总是远远地操心着我,而我却只能远远地无可奈何。在这大雾弥漫的冷冬,出去一趟对于他们都是一场旅行。老爸老妈年纪都大了,出趟门如果没有我这个司机,实在让人放心不下。他们总说出门打车打车,可谁都知道,现在的出租车太难打,让人在冷风中苦苦等候,最终凌乱飘散,不得已时还得改乘黑摩的、黑三轮,而这些车的安全性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在这冷冬中乘坐更是一种受罪。而我,终日与这些打交道,更加不会让家人去乘坐。

双十一后,快递小哥就没有闲过,这会儿路上还有大量他们的身影,车上拉着满满的货,在车流中穿行。看到这番景象,我想起马云也曾经如此抱怨“打车软件让自己的父亲打不到车”。我不禁感叹,出租车各种难打,各种拒载,人们都深有体会,难道没有打车软件、叫车服务的时候,老人们就能顺利打到车吗?不过,支付宝上现在也整合了打车软件,把他父亲打车难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我呢?本来就看今晚的了,这一下不知道又要到什么时候,此刻,我不由得叹了口气。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上不断重复针对打车、拼车软件出台的各类征求意见,其中一些质疑声令我又想起好几个打击网络约车的事件,不由浑身冒冷,生怕这个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东西硬生生地被政策计划生育掉。这个新事物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不管怎样,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去支持去保护,虽然它还不够完善,毕竟,终究这是一件利民的好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少灯时,二环的车流渐渐舒缓下来,也到了我该撤岗的时间。回去的路上虽已不堵,但是还是大雾弥漫,让人不容易把握方向。眼望着远处隐约的霓虹灯,心中泛起一丝惆怅,不知何时才能教会爸妈用手机打车,减轻这个做儿子的内心的一些惭愧。

回到单位已经晚上9点,我放空了下脑袋,随即换上便装离开,夜色下的城市原本是那么清晰,如今却这样混浊。我打开手机准备叫车,这时,一辆小车在我面前停下,接着,两个熟悉的身影从车上下来,这霓虹灯之下,老爸老妈他们摇晃着屏幕亮亮的手机,冲着我点头笑着:“儿子,我们已经学会用手机打车啦!”

相聚散文3:相聚就是缘

文/刘乙苏

在婆婆和媳妇的生活里,不会全是和风细雨,有时也会夹杂一些闪电雷鸣。如朋友,似母女般的婆媳之情当然会让人倍感幸福,但有时也真的会像俗话说的那样“蔓菁当不了秋白梨,媳妇成不了亲闺女”。然而,无论如何,那种浓浓的亲情却是永恒不变的。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实。

俺就两个儿,这心里有个啥话儿,就想给媳妇们念叨念叨——

我们都是女人,有着酷似雷同的经历。要生儿育女,要为自己的爹娘、公婆养老送终,还要为自己孩子的孩子倾心倾情。我们是这个家族的几个外来户,也是这个家族的核心成员,所以,过多的耳鬓厮磨,每天的锅碗瓢盆儿,让我们成为天底下最为亲密的联合者,这种幸运今生才有,相聚就是缘。

想想我们婆媳携手并肩,风风雨雨走过的路,像是无意中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全混到一块儿去了。

我们有过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曾经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在无数次车流人海中我骑着自行车,带着媳妇歪歪扭扭一路穿过,上班路上丢下我们一串串开心的笑声;我们有过母女般的纯真和依恋,曾经甩掉多少不眠之夜,促膝长谈,将那么多悄悄私语轻轻压在枕边;我们也有过婆媳间的小疙瘩,解不开时就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由此我曾写下未敢露面的半篇文章,题为《朋友、闺女和媳妇》。说真的,在我心里你们就是我的闺女。无论你们将多么尖刻的话递给我,我都毫不在意,因为:一个孩子一个性儿,一个麦子一道缝儿,没有哪个母亲会记恨自己的孩子。

在婆婆眼里,媳妇的脸就是一张晴雨表,她记录着阴晴圆缺,也播报着喜怒哀乐,婆婆的心常随着媳妇的节拍而跳动,这难道真的是一种共鸣?说实话,这婆婆是最好糊弄的一个人,只要给一点点好就会满足,那怕几句暖心的话也会让她心花怒放,高兴得找不着北。我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媳妇们给买的,每次她们买了衣服我都会高兴好几天。外出有事总爱穿媳妇给买的衣服,穿在身上那是一种心情,想想心里都暖和。有时她们也“淘”我,这时我就想着媳妇几百元给买的蛋白粉,自己有病住院媳妇一趟趟往医院送饭,又是买吃又是买穿的,心里一件一件记着她们的好,所以从不生气,无论付出多少都乐意。

交流和沟通是婆媳处好关系的良师益友。婆婆心里想的啥,盼的啥,怕的又是啥,我这里索性傻婆婆倒布袋,连底儿也端了。

其实这婆婆呀心里装的全是家庭和孩子。想着一家人能和和睦睦,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盼着孩子们都过得好,长出息,有个好前程;盼望家丁兴旺,后代聪慧,齐心协力经营一个红红火火的家。为这做老人的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婆婆也有怕的事儿:怕家庭闹矛盾,怕孩子们不能和睦相处;怕妯娌不和,将婆婆夹在中间唱起了“墙头记”;原本不是问题也就成了大问题,还没觉出有什么错却成了大错误;遇到了知情达理的好媳妇,那是婆婆前世修来的福;遇到一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公婆也好,媳妇们反倒听话又孝顺;如遇到一个手里有几个臭钱,自己却成天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一切为了孩子们。这样的婆婆可就倒了霉了,偏了这个,向了那个,你就是把心掏出来,媳妇也会说婆婆没什么可信度,全家人跟着怨声载道,渐渐地心中产生隔膜,还会“三人成虎”。

婆婆有时也会犯错,不该说的话说了,伤着了媳妇;本来有些事不该那么做的却做了,惹得媳妇心里不高兴,还容易产生误会;遇着我这样心直口快的人,说话更是无遮无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婆婆绝不是有意的,是无意中办了错事,媳妇得谅解。

婆媳应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因为她们在一块儿时间长,交道多,容易相碰,也容易亲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时间会让我们不断握手言和,也会让我们不断修正自己。

细想想有啥呢?人这一辈子区区几十年,能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就好。要高兴就得无私,就得大度,无私是人生快乐的法宝,大度是让人左右逢源的财富,所以我们都要做无私大度之人。对他人这样,对家人更是如此。一个连家人都不爱的人能去无私大度地对待他人吗?我坚信,我聪明又善良的媳妇们一定会与婆婆一起,共同经营好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

我还想谈谈孩子。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特别是母亲。母爱是这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骨肉亲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言行一定会传导给孩子。一般而言,没有阳光的父母就不会有阳光的孩子。为了孩子,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他们的童年教育,因为只要错过就无可挽回。

媳妇们能把孩子交给我去管,非常感谢,这是你们对我的最大信任。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婆朝夕有两颗童心陪伴,顿觉自己年轻了许多。紧张之余却充满了欢乐,租住的小屋里到处都是关不住的童趣。

然而,我的压力又非常之大,不怕累,就怕管不好。我没有管理孩子的经验,又是隔代教养,免不了会有代沟。

年轻时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也为了图心静,我把儿子扔给婆婆和丈夫,那时根本没有想到孩子该多么重要。结果儿子们养成许多坏毛病,延误孩子一生。孩子的童年缺乏母爱是不幸的,我不想媳妇们重犯我当年的错误。

当然,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细节入手,从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方面下大工夫。这就需要我们婆媳之间多沟通,要表里如一,因为每个礼拜孙子要与父母住两日,我们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要教育孩子勤奋简朴,不能讲享受,讲名牌儿,要牢牢记住一句话:能吃苦方能立业。现在的孩子又少,我们没有实验的机会。

已是风烛残年,却有童心相伴。如能胜任培养和教育孙子们的任务,也不枉活一世。因为女人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孩子,果真如此,我将不胜感激我的孩子们,不仅给了我弥补过失的机会,也给了我人生的圆满。

语重心长谈了这么多,我觉得婆媳之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的只是沟通和理解,是相互的关心和体谅。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能贴得更紧,关系更融洽,更亲密,生活更幸福。

我还是那句话:

平安就是福,相聚就是缘。

相聚散文4:光

文/戴荣里

那一日相聚,与王先生是早在春节前约好了的。

春和景明,我照例会沿着河岸走。碧绿的河水一直延伸着,伸向远处,也流到你的心里。树枝似绿非绿,芽儿是闪着泪花的,像被春天激动地哭了。我一个人沿着河边的小路走,生怕惊醒了平静的水面,风是三月的,鸟巢是三月的,连天空在今年也属于历史上的某一个三月了。

我走走停停,气息均匀,如那水儿的舒缓;极目远观,是一水的浅绿,不远处的深绿以至于更远处的明亮了。

面对这一切,这万物的表达,我无语而哭,在岸边,我听到很多倾诉:历史的、现实的;丑陋的、美丽的;促狭的、庄重的;陈旧的,簇新的;呼喊的、沉默的……

我一向是喜欢晨光的,在熹微里,每日清晨去上班,我都会驻足在一座桥上,近观、远望、再远望。水的灵动与柳丝的飘摇,恰似一帧图画,看不够。我已经不止一次拍摄它们。拍摄它们的昨天与今天,拍摄它们的春夏秋冬。但选择的时刻无疑会在生机勃勃的早晨。清晨之美,放射出青春之气、阳刚之美,恢宏而有力量。我更喜欢,在一个人的清晨,无论是面对太阳还是背对阳光,清晨的万物在苏醒着,苏醒成一片叶,一眼泉,一只蝴蝶。

天是亮的,水也是亮的,我的心也是亮的;进颐和园的北如意门门时,门口挤满了外国人,他们的眼睛也是亮的。我拿着手机,拍一株树、一块石,一个檐角。世界明亮起来;我每当走过昆玉河,总爱在桥边驻足,无论阴霾,还是阳光四射的清晨,无论鸟儿欢快的鸣叫,还是河水静静地流淌……

有一日,做寺院住持的师弟从江西来,我看着那一袭黄袍,在春天里温暖、祥和地存在着;师弟颜面光鲜,我心愉悦,总觉是几世以前的熟人。一起用餐时,别人善意地提醒,对佛缘中人是要称为师兄的。我忽觉与他突然生疏起来,我本俗人,总觉通能是隐约中的兄弟。那一刻却怔住了,不只是一瞬,顿觉尴尬了许多,餐桌上的光也暗了下来,我的目光想必也是暗了下去。

在没有太阳的天空下行走,天也是亮的,我依然能在雾霾里分辨哪是白天,哪是黑夜;太阳躲在天的另一边偷笑吧,笑没有阳光普照的众生,感受不到它的那份温暖。

我在颐和园里与王先生谈天说地。王先生的徒弟是颐和园里的一位负责人,也是摄影迷,对王先生十二分的虔诚,我仔细看他迎合王先生的眼光,那样富有味道,这是一位崇拜者或说是学生的眼神,这眼神反而让王先生更谦虚、内敛起来了;沙发的柔软泛着和窗外自然光一样的质地。我的声音小起来,不忍心打扰了那光,那光照在王先生和他的徒弟脸上,屋子的冷被挤出门外去了;我想到王先生领着我看那一墙的耕织图:翻耕土地的,抖落蚕宝宝的,线条简洁而又干净,遗憾的是石雕画罩在玻璃框里,我用手机拍,拍的却是我的影子,里面俊美的石雕画无法清晰照下来。王先生每周都会来这里抓耳挠腮,他对无法拍摄耕织图倍感遗憾。我找不到破解的方法,我的眼睛与记忆超越了手机,这些耕织图牢牢走进我的内心深处,我能感觉到王先生内心深处的波动。

散谈的时候,王先生说起他的岳父,一位已经九十四岁的老书法家,一生不知道用书法赚钱;去年因病坐上了轮椅,送人书法也要亲自用印,他以书法收费为耻。王先生的话里似有其他味道,朦胧中感觉到那位老先生的飘然白发,老先生的固执为他的书法上色,我依稀看到老先生的书法作品泛着惊人的亮光与诱人的墨香。

喝了一肚子的茶水,免不了对王先生的徒弟客套一番;他俩约好了去拍鸟,到房山,在下个周末。我也正是因为王先生的拍摄技巧而执意要见王先生的。先生拍摄的鸟是我此生见到的最灵动的鸟,它们对花的依恋,觅食虫子时的欢快,还有围着通红的柿子啄食的样子,像极了一个童话故事。如影似幻的的影像里,是鲜活的生命宣泄。真实而朴素的光芒发射出求生、抗争的声响。我听到了鸟鸣,感受到它们最真实的心语。

片片枯萎了一冬的荷叶越过无人照看的季节来到春天。鱼儿很小,亲吻着这些荷叶们,好像在听荷叶们倾诉什么?残荷已经忘却了冬天的冷,在春天里与鱼儿共享一池春水。岸边一位退休的老者早支起摄影机械,静等落日的到来,西天的太阳依然挂着,远山的轮廓起起伏伏,正对着太阳的是远山顶上的一座高塔,塔倒影在水池里,老者说他要拍塔的倒影。王先生的指点令老者眼里放光。王先生说,荷叶让一池水凌乱了起来,倒影是很难拍摄到的;高妙的摄影家总是让画面简单了又简单,现代人欣赏简单;趁王先生向老者介绍摄影技巧,我跑到附近的景色里去寻觅颐和园的春色。

在“遥看绿色近却无”的草地上,落日的余光照在上面,金黄中孕育着青色的底蕴,醉了眼睛;我看到妙龄男女一对一对穿过去,总感觉他们辜负了春景。我让一位娇美的陌生女子帮我照相,我轻轻坐在草地上,背后是一面澄澈的水面,身子底下是泛黄的草地,我在那一刻感觉自己犹如坐在仙境里。我的笑意是平静的,女子的阴影也被拍摄进照片里,微信圈发出来后引发好多微友的丰富联想,越发感觉到颐和园里这份静美的纯净与自然。

虽然光还被王先生数落着有些“硬”,但王先生还是要给我照相了。我站在岸边的石头上,王先生一边提醒我不要掉下岸去,一边让我回眸一笑,模仿美女的风情,让我生出些“吃了蜜”的感觉,然而终究不是吃蜜,笑也有些“硬”。只是第一次感觉到残阳西下的时候的这份光,竟然如此珍贵,如此眷顾人的影像。王先生不断给那位老者解说:在室外拍肖像最好选择在下午,在光不那么“硬”的时候,人的轮廓线才能显现出来。这直接颠覆了我的传统审美观。在此之前,我是最喜欢熹微的。而在这样一个属于颐和园的平静下午,我静静地享受着一个摄影家所赐予的光福。

等我照完相,老者也在落日的眷顾下,受王先生的指导,把塔的倒影拍了下来,老先生十分满意,执意让我和王先生吃他带来的橘子;落日藏在山后了,王先生猛然让我看东面两处楼房的西山墙,太阳的反光照射出它们红彤彤的影壁,王先生让我快跑,跑到西堤围着的那圈水边,拍反光再次映射到水面里的那份华美。我一直怀着对历史不忍卒读的情节,抵京数年,陪友人到达颐和园数次,可总是在颐和园门外不愿意进来。在这样一个静谧的下午,我一个人第一次静静地在颐和园等王先生,天光自然而平和,颐和园最终竟赐予我如此的美景,我忘情地拍摄,真想一跃入水,随了那红光永远地陨去。

王先生执意不和我一起吃晚饭,我们在红光将要消失的时段分手,他走北如意门,我去南如意门。我沿着西堤走,一座桥就是一座风景,一棵树就是一个故事,原有的所有猜想与伤感被这无尽的美景所掠夺。我拍摄远处的高塔,它们在落日后如渐渐远去的朝代;我拍岸,土堤的岸、乱石的岸、石砌的岸;我拍树,水中的树,岸边的树,田野里的树;我拍月亮,树杈中的月亮,檐口边的月亮,山上的月亮,石洞中的月亮,倒影水中的月亮;我拍灯光,孤悬的路灯,水边的排灯,颐和园外喧嚷夸张的各色霓虹灯……我不知是经年的时光让我积累了这无限的美景,还是上天让我独享这一园春光。我静静地走,慢慢地走,不言也不语,生怕惊扰了众生,手机也打在静音上,我好像听到身边的诸多事物在向我窃窃私语,我感动着,倾听着,拍摄着,心儿砰砰地跳……

整个世界突然暗下来了,我借着天光走,回想着这完美的一下午,好像领略了几个世纪的风光一般。回望颐和园的水们,正平静地从饱经风霜的园子里流出来,汪成碧绿的水,向下默然游动着,平静而执着地行走着,我看到了它们的脚,在夜光里,依然那样楚楚动人。我知道明晨我会再站在桥边,会再满含深情地拍摄这一河碧水,我更会知道这些河水从哪里来,游到哪里去,而断然不是今晨看这河水的感觉了。

想起这光,我的泪就无缘由地流下来,泪水好像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一直陪伴了我一路,我知道这是上天的福报!

相聚散文5:有缘相聚就是幸福

文/王池光

哲人有言:“爱在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正是这种原始本真而又心甘情愿的付出,温暖了他人,同时收获了幸福。

诗人有语:爱很温暖,但仅有温暖不是爱;爱很快乐,但仅有快乐也不是爱。

生命中总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身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无论如何,终究难免曲终人散的伤感。在某条路相遇,缘聚一起结伴同行,又在下一个岔路口道别,聚散离合都是一种缘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重要的是,曾经的相处,开心或不开心,都烟消云散,在分别的时刻能微笑着挥挥手,道一声珍重再见,就已经是难得的缘分。多年以后,也许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也许一个狂风大作的傍晚,抓起电话,轻轻地问候一声:“你还好吗?……”然后,怀着甜蜜的回忆挂断电话。或许,简短的问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时光流逝,一切都无法回到从前,只有那种幸福蕴藏在心中,这就是一种缘分,就是值得珍藏的幸福。

人人都有自己的人脉根源,每个地方都有区域印记深刻的文化。如何保留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作记念呢?文化传承无疑是重要的载体。我工作和生活的万福国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记念的载体。

尽管你来自五湖四海, 尽管你说着地道的家乡方言,是文化将一颗颗心拉近。情怀、记忆和依恋,藉由文字、图画、文艺活动的形式,凝结在园区之中,积蕴了丰厚的人文传统。文化在这里闪耀着智慧和匠心,散发着浓郁故乡味道的乡愁,塑造出了绵延的人文气息,让打工一族享受着特有的精神文化。在文化的浸染下,每个人都感到快乐和幸福。

每个人都有放纵的天性,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每个人都希望人生精彩。时代给了我们机会,却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成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万福国创造条件让人人释放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们一步步走向幸福。

在这里,图书馆24小时对外开放,员工可随时阅览自己喜欢的书报与杂志,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员工可以在空中花园享受和煦舒适的阳光,呼吸清新爽心的空气。在这里,员工吃的是自己亲手种植的有机蔬菜,老板与员工同吃一锅饭,乐也融融。

成长是优美的,青春是美妙的,生活是锦绣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故事是鲜活动人的……总之,大家有缘相聚就是一种幸福。

相聚散文6:朋友相聚

文/若愚

贵州冬季的天气阴晴不定,变化莫测。最近,时晴时雨,时而冬日明媚,暖暖洋洋;时而阴雨绵绵,凉意嗖嗖。2月4日这天立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虽温度有些回升,可一旦下雨,温度就会下降许多。初春日,即便可见暖阳,但空气中仍然还弥漫着满满的寒意,人们还暖衣裹身,丝毫不敢褪去冬日的装扮。

春,始终自带春意盎然、暖意绵绵、神情气爽的感觉,充满生机和希望。

这天,许是天气的缘故,心情格外的好,约了几位久别的好友去郊外的一个山庄聚餐。走进山庄,眼望去,山庄背靠山坡,正面有条小溪,旁边有个拱桥,恰似小桥流水人家;中间有条用石板拼砌的、弯曲有致的小路;小路两旁是装饰典雅、错落不拘的、雅而别致的迎宾包间;中间、四周均栽种了不同品种的树木及花草,整个山庄环境宜人、大气,即使是现在时节,丝毫不失生气。我找了个临路的包房,寻个靠窗的位置,适合远眺,空气清新。窗外正好有棵银杏树,金黄色的几条树枝叶片慵懒地搭靠着窗,坐在座位上,就犹如坐在树荫下,一缕阳光斜照在桌上,暖暖的、柔柔的,偶尔有几片飘然落下,自然不自然的落在我们面前的碗里,幽幽的似乎带着一丝春的问候……

桌上,一杯杯热水散发的蒸汽顺着洁白的瓷杯向上升腾,曼妙袅绕,漫漫悠悠,似少女般温婉又不失羞涩;远处的假山、树木有些模糊,显得有几分朦胧的情调。

在这个利益为上,人情稍显淡薄的年代,生命中能有几位困难时不问理由伸出援手、不计得失的朋友,虽平时联系不多,但每次见面,感觉如初,情谊不减,不为任何,只因想念。每一次相聚,或举杯畅怀、谈笑风生;或话家常、聊人生感悟;或感动涕零、相拥而泣。几蝶小菜,几瓶红酒,杯光交错,无比惬意……

朋友间的这种感觉,无关名利权益、无关红尘琐事、无关经济利益,只是在乎笑谈瞬间的回味。

晚间凉风拂面,走在山庄小道上,朋友们虽步履蹒跚,脸上却掩盖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步行道在我和朋友们的脚下往前延伸……

春天到了,温暖将至,还未分别,我却期盼着下一次相聚。

相聚散文7:爱好做饭

文/颜士洲

不久前,朋友相聚时,在席上谈起做饭这件事情来,他对作家汪曾祺把“爱好做饭”当成个人特长写进自传里这一“严重”事件,反复惊叹、惊羡了多次。这番惊叹与惊羡,很容易让一些心气很高、仍在奋斗或是仍需要奋斗的人们,产生一点小小的误解。

我不敢标榜自己在什么时候认真奋斗过,今后恐怕也很难再因为什么需要去认真奋斗了。我是做自由撰稿的,也算得上是个闲人,我以为做一个闲人的基本好处之一,便是比较容易倾听人家的意思和不太容易误解人家的意思。

我以为做饭,尤其是做好一顿饭,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做饭同作诗,在某种层面上没有也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做饭同样需要心智和才华,同样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样需要形象思维,同样需要全身心地调动与投放生命的感觉、触觉、味觉、视觉,同样需要跳跃的灵感、举重若轻的巧思……需要佛性法眼,需要平常心。尤其是在满街男女又被满街欲望折腾得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四肢无处安放的大气候下,一个大老爷们儿,能够消消停停地替老婆孩子做一顿饭,甚至是需要一些勇气与刚强的,平心静气的勇气与刚强。如果生活中多一些平心静气,甚至多一些闲适与消停,周围便会少一些咋咋呼呼、神经兮兮、大言欺世。

很随缘地结识过一些已婚的知识女性。她们心中大都存有19世纪式的古典情结,大都在心中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一个“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她们普遍抱怨:丈夫过去善说爱笑现在三缄其口了,过去诗意浪漫现在锅碗瓢盆了。果真如此,岂不善哉!你想啊,多少年夫妻做下来,丈夫能够置政坛狂飙、商界浪潮、情海惊梦等等时代背景于不顾,仍然能够安心于小安乐窝里的鸡零狗碎,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爱的呵护、爱的抚摩和爱的精彩表达么?你不也就因此拥有了一份日子的充盈的湿润么?望着丈夫居室里细碎平凡的劳作身影,你的生命深处会没有一些微微的疼痛般的感激么?

相聚散文8:战友相聚

文/王凤山

战友孩子结婚,战友们应邀相聚一堂。弹指一挥间,二十几年的悠悠岁月,使我们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苍老了许多。有的战友乍一看,彼此不敢相认,经过自我介绍才能勾起当年的记忆,接着就是一阵欢喜、一阵拥抱、一种久违的亲切,你抓着我的手,我牵着他的手,我们互相让座。那种战友情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真挚,我们这些因国家的特殊需要结下的战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战友们都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当年彼此战斗过的第二乡,回忆彼此工作的点点滴滴,我们开始谈起在部队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参加军事演习、一起参加集体活动的情景,有的开始开起了玩笑,不一会儿又听到了久违的外号和昵称,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的美好时光,大家谈天说地,互相开着玩笑,真的有说不完的知心话。

我们曾经在通信专业训练场上争先恐后,你追我赶谁都不认输;在全副武装十公里的越野路上,我们互相帮助唯恐战友掉队;在歌咏比赛上,我们深情地唱着军歌嘹亮;在内蒙古朱日和的军事演习中,我们有一块压缩饼干,有一口水互相让着吃让着喝的战友情;就像军歌里唱的那样,“那份情却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终生难忘。我们虽然没有卓越的功勋,也没有成为彪炳千古的英雄豪杰,但在这座大熔炉炼就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军人价值、什么叫无怨无悔、什么叫奉献、什么叫忠诚。

时过境迁,人到中年。我们这批兵在地方,没有走上尽放异彩的领导岗位,也没有财运亨通的企业老板,大多数战友在企业下岗后或者在广阔的天地修理地球。我们没有感叹社会的不公,为了生计,从头再来,在不同的岗位默默无闻耕耘。我们从不认同我们是弱势群体,因为军旅生活锻炼了我们的身体,锤炼了我们的意志,我们恰似劲松般坚韧不拔,我们有的是力气、有的是拼劲,我们靠着勤恳和诚实,有能力养活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也是我们彼此期盼和祝福的。

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散的相聚,短短几个小时畅怀共饮,使我们无话不说,真的希望时间停留在这美好一刻,真的希望下次相聚不要太远。有一战友引用了我们《通信兵之歌》的一句歌词慷慨激昂说,“银线连接雄狮百万”就改为“银线连接亲爱的战友”吧!

岁月交替、年轮转换,我们的战友情、同志爱,希望永不间断,曾经火热的军营凝结了我们深厚的友情。

相聚散文9:我和袁秉文的相离相聚

文/萧泽瀛

由于家境关系我提前辍学了,较早地步入工厂,在唐山发电厂当上了一名绘图员。1952年,我的同学袁秉文滦师毕业后也分配到唐山发电厂,他在职工业余学校工作。我俩有着共同爱好——音乐与摄影,因此我们征得厂行政、工会领导的同意,在厂里找了几位爱好音乐的工友组织起了管乐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啊!”这些西洋乐器我们都要从头学起,星期天我与袁秉文放弃了休息,骑车到市里文化宫去学习管乐,回来我们再教别的工友。回忆起来真是不容易啊!风里来雨里去,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大家的努力,渐渐也能演奏一些简单进行曲和舞曲了。那个年代很盛行交谊舞,电厂也不例外,很快我们这支小乐队也和职工见面了,开始为本厂周末舞会伴奏,后来我们也曾被市文化宫邀请与市里乐队合作为周末舞会伴奏。回忆起来,这段时间唐山电厂可以说是音乐活动的黄金时代吧!

后来,袁秉文调到了泰安电力学校,我们借假期仍可会面。那年暑假,我到泰安找他,我们决定在月光下爬泰山!凌晨我们爬到了山顶,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下山时我们又拍了些照片。

1976年,他又调到了山东济宁发电厂工作,我们的见面机会少了,但我们的电话和信件并没有间断。

2007年的一天,他给我来了一个电话说,他儿子在黄岛海边买了一套楼房,约我去他那里住些日子。正好我退休在家没啥事,我们在这海边欢度两周,可以说是过上了天堂般的日子,各种海鲜我们吃了个够,每天我们都会到海边散步遛弯,观风景。

俗话说:“时间不等人啊!”转眼间我们由青年进入了耄耋之年,仍然是兄弟般知己的好朋友,有时翻翻影集,往日的生活情景,又会呈现在眼前。回忆起来,一生交上这么一位知己也是一种幸福啊!

相聚散文10:中秋月

文/尹祝生

中秋的月亮,是亲人相聚、团团圆圆的月亮;是硕果累累、喜庆丰收的月亮。

中秋的月亮,是一年中划下的最圆满的句号。春天撒下的每一粒种子,现在都实现了愿望。昨天的汗水变成了今天的收获。

丹桂轻吐的香气,合着田野庄稼收割后的芬芳阵阵飘来,把月下的每一株花草和每一滴露珠都熏香了,一切都被馨香的空气漂洗过,营造出了这恬静舒心的中秋月夜。

月亮从东山顶刚刚露出笑脸,家家户户圆圆的桌上就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和琳琅满目的水果,摆下了醇厚的美酒和浓酽的香茶,摆开了欢声笑语和繁花似锦的生活,邀请明月一起分享。

月亮是一位老人,它的年岁比爷爷的爷爷还要老;月亮又是一位年青的姑娘,她有年轻漂亮的嫦娥姐姐相伴,与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结下不解之缘,她永远年青。

从古到今,人们为月亮撰写了数不清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嫦娥,离不开天真的孩子,月亮也就成了妈妈的故事箩,里面装满了妈妈讲不完的故事。

小时候,在铺垫了厚厚月光的草坪上,在灌满月光池塘旁边的龙树下,在月光彩绘的土屋顶上,都留下了妈妈一个又一个奇美诱人的故事。

每逢皓月当空的夜晚,嫦娥姐姐都要从华丽的月宫中走出,领着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妈妈的故事里。妈妈清空白天的烦恼,进入了解脱一切束缚的甜蜜之中,给我们讲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一个又一个孩提天真的梦,我们常常搂着这些梦甜甜地入睡。

穿过城中的波光粼粼的小河,从远古流来,流向永远。这是一条长长的故乡理想永不终断的思绪,月亮常常追随着它一起构思和展望未来。

今夜,小河又带着一河的月光从小城出发,去照亮远方,照亮世界。

还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那美丽动人的月光是怎样发出来的?

猛地想起妈妈曾经说过,每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满天闪闪的星星都集中到月宫里去团圆,才凝聚成了这无比浩瀚、无比明亮、无比美丽的月光。

抬头细细地观看,忽然之间在月亮里发现了你,发现了我,发现了他。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年年的今夜,都要在月中欢聚,在月中团圆,月亮才有这么浩瀚、这么明亮、这么美丽的月光。

今夜,明净的月亮又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面镜子,照着大地景色俊秀的山河。看啊!镜中繁华的城市有多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条条街道和车流灯光璀璨,闪烁在高楼大厦和小河两岸楼台亭阁的霓虹灯流光溢彩。还有姹紫嫣红的街心花园和碧草如茵的人工草地……那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那棵高大挺拔的桂树,不就是广场中央的那一棵吗?

月中的一切都是从故乡搬上去的,所以月亮才那么美丽动人。

年年的今夜,天上人间都合并在了一起!

相聚散文11:与你相聚

文/孙嘉懿

漂流书,一个神奇而又新颖的词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我那思绪飞扬的心。当我手捧这本《三国演义》,封面上那倜傥的刘备、勇猛的张飞以及那一身绿衣忠义的关羽,他们深深地吸引了我……加快我阅读的步伐。

轻轻地合起那本书,不禁又让我想起胸怀大志、仁义之至的刘备;想起智谋超群、神机妙算,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想起英武非凡、忠心耿耿、义重如山的汉寿亭侯关羽;想起勇猛正气、坚不可摧的莽张飞;老奸巨猾、假仁假义的曹操……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还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无不叫读者拍手称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空城退敌了。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无奈之下只得退守西城。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西城涌来。这时诸葛亮正与众议事,探子前来禀报,众人听后大惊失色。西城内军士不足三千,这如何是好?诸葛亮却并不慌张,他让人藏起所有旌旗,把城门打开,门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扫地。自己悠然自得地弹着琴。司马懿再三思索,担心城中有埋伏,最终让军队撤退了。诸葛亮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和过人胆识吓退了司马懿,真叫人佩服。

书中每一个章节都蕴含着不同的感情,有忧伤、有喜悦、有豪情壮志……

相聚散文12:“半价”鱼

文/郭俊岭

昨日,几位好友相聚,在一家饺子馆就餐。一朋友介绍说,这家饭店的烧鱼十分好吃,我们就专门点了这道金牌烧鱼菜。

就在我们推杯换盏之际,一个长的很漂亮的服务员端着一个大汤盆来到我们的雅间。“先生们好,这是您点的鱼!”我接过汤盆一看,发现汤很多,而且整条鱼一体的,我很诧异,就问那个服务员:“这道菜叫什么,这不是炖么,我们要的是烧啊!”服务员忽闪着大眼睛,怔了一两秒,随即答道:“炖菜肯定要烧的,这菜,既叫炖菜,又叫烧菜。”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滴水不漏。见我还在迟疑,那位推荐来此的朋友,一手拽我坐下,一手举起筷子,“来来,尝尝这里的炖烧鱼。”大家纷纷举筷持羹,汤鲜肉美,大家纷纷赞叹这道金牌菜手艺之精美。

这时,刚才第一个接待我门的服务员再次来到我们的包厢,轻声说道:“刚才那个服务员是来这里兼职打工的,由于疏忽,给大家上错菜了,她上的是金牌炖鱼,而您们要的是金牌烧鱼。”“啊,我们就是按着烧鱼来吃的呀。”我们几个趁着酒兴和服务员“理论”起来。最后,还是我们和饭店经理达成一致:饭店免费再给我们上一道金牌烧鱼,那个金牌炖鱼,我们折价补偿。

酒足饭饱之后,刚才拽我坐下的那位朋友才吐露真言,原来他早就知道这是上错菜了,他问大家“用半价的钱,吃两种金牌鱼,今天的饭值不值?哈哈!”

大家异口同声:值!

相聚散文13:光

文/戴荣里

那一日相聚,与王先生是早在春节前约好了的。

春和景明,我照例会沿着河岸走。碧绿的河水一直延伸着,伸向远处,也流到你的心里。树枝似绿非绿,芽儿是闪着泪花的,像被春天激动地哭了。我一个人沿着河边的小路走,生怕惊醒了平静的水面,风是三月的,鸟巢是三月的,连天空在今年也属于历史上的某一个三月了。

我走走停停,气息均匀,如那水儿的舒缓;极目远观,是一水的浅绿,不远处的深绿以至于更远处的明亮了。

面对这一切,这万物的表达,我无语而哭,在岸边,我听到很多倾诉:历史的、现实的;丑陋的、美丽的;促狭的、庄重的;陈旧的,簇新的;呼喊的、沉默的……

我一向是喜欢晨光的,在熹微里,每日清晨去上班,我都会驻足在一座桥上,近观、远望、再远望。水的灵动与柳丝的飘摇,恰似一帧图画,看不够。我已经不止一次拍摄它们。拍摄它们的昨天与今天,拍摄它们的春夏秋冬。但选择的时刻无疑会在生机勃勃的早晨。清晨之美,放射出青春之气、阳刚之美,恢宏而有力量。我更喜欢,在一个人的清晨,无论是面对太阳还是背对阳光,清晨的万物在苏醒着,苏醒成一片叶,一眼泉,一只蝴蝶。

天是亮的,水也是亮的,我的心也是亮的;进颐和园的北如意门门时,门口挤满了外国人,他们的眼睛也是亮的。我拿着手机,拍一株树、一块石,一个檐角。世界明亮起来;我每当走过昆玉河,总爱在桥边驻足,无论阴霾,还是阳光四射的清晨,无论鸟儿欢快的鸣叫,还是河水静静地流淌……

有一日,做寺院住持的师弟从江西来,我看着那一袭黄袍,在春天里温暖、祥和地存在着;师弟颜面光鲜,我心愉悦,总觉是几世以前的熟人。一起用餐时,别人善意地提醒,对佛缘中人是要称为师兄的。我忽觉与他突然生疏起来,我本俗人,总觉通能是隐约中的兄弟。那一刻却怔住了,不只是一瞬,顿觉尴尬了许多,餐桌上的光也暗了下来,我的目光想必也是暗了下去。

在没有太阳的天空下行走,天也是亮的,我依然能在雾霾里分辨哪是白天,哪是黑夜;太阳躲在天的另一边偷笑吧,笑没有阳光普照的众生,感受不到它的那份温暖。

我在颐和园里与王先生谈天说地。王先生的徒弟是颐和园里的一位负责人,也是摄影迷,对王先生十二分的虔诚,我仔细看他迎合王先生的眼光,那样富有味道,这是一位崇拜者或说是学生的眼神,这眼神反而让王先生更谦虚、内敛起来了;沙发的柔软泛着和窗外自然光一样的质地。我的声音小起来,不忍心打扰了那光,那光照在王先生和他的徒弟脸上,屋子的冷被挤出门外去了;我想到王先生领着我看那一墙的耕织图:翻耕土地的,抖落蚕宝宝的,线条简洁而又干净,遗憾的是石雕画罩在玻璃框里,我用手机拍,拍的却是我的影子,里面俊美的石雕画无法清晰照下来。王先生每周都会来这里抓耳挠腮,他对无法拍摄耕织图倍感遗憾。我找不到破解的方法,我的眼睛与记忆超越了手机,这些耕织图牢牢走进我的内心深处,我能感觉到王先生内心深处的波动。

散谈的时候,王先生说起他的岳父,一位已经九十四岁的老书法家,一生不知道用书法赚钱;去年因病坐上了轮椅,送人书法也要亲自用印,他以书法收费为耻。王先生的话里似有其他味道,朦胧中感觉到那位老先生的飘然白发,老先生的固执为他的书法上色,我依稀看到老先生的书法作品泛着惊人的亮光与诱人的墨香。

喝了一肚子的茶水,免不了对王先生的徒弟客套一番;他俩约好了去拍鸟,到房山,在下个周末。我也正是因为王先生的拍摄技巧而执意要见王先生的。先生拍摄的鸟是我此生见到的最灵动的鸟,它们对花的依恋,觅食虫子时的欢快,还有围着通红的柿子啄食的样子,像极了一个童话故事。如影似幻的的影像里,是鲜活的生命宣泄。真实而朴素的光芒发射出求生、抗争的声响。我听到了鸟鸣,感受到它们最真实的心语。

片片枯萎了一冬的荷叶越过无人照看的季节来到春天。鱼儿很小,亲吻着这些荷叶们,好像在听荷叶们倾诉什么?残荷已经忘却了冬天的冷,在春天里与鱼儿共享一池春水。岸边一位退休的老者早支起摄影机械,静等落日的到来,西天的太阳依然挂着,远山的轮廓起起伏伏,正对着太阳的是远山顶上的一座高塔,塔倒影在水池里,老者说他要拍塔的倒影。王先生的指点令老者眼里放光。王先生说,荷叶让一池水凌乱了起来,倒影是很难拍摄到的;高妙的摄影家总是让画面简单了又简单,现代人欣赏简单;趁王先生向老者介绍摄影技巧,我跑到附近的景色里去寻觅颐和园的春色。

在“遥看绿色近却无”的草地上,落日的余光照在上面,金黄中孕育着青色的底蕴,醉了眼睛;我看到妙龄男女一对一对穿过去,总感觉他们辜负了春景。我让一位娇美的陌生女子帮我照相,我轻轻坐在草地上,背后是一面澄澈的水面,身子底下是泛黄的草地,我在那一刻感觉自己犹如坐在仙境里。我的笑意是平静的,女子的阴影也被拍摄进照片里,微信圈发出来后引发好多微友的丰富联想,越发感觉到颐和园里这份静美的纯净与自然。

虽然光还被王先生数落着有些“硬”,但王先生还是要给我照相了。我站在岸边的石头上,王先生一边提醒我不要掉下岸去,一边让我回眸一笑,模仿美女的风情,让我生出些“吃了蜜”的感觉,然而终究不是吃蜜,笑也有些“硬”。只是第一次感觉到残阳西下的时候的这份光,竟然如此珍贵,如此眷顾人的影像。王先生不断给那位老者解说:在室外拍肖像最好选择在下午,在光不那么“硬”的时候,人的轮廓线才能显现出来。这直接颠覆了我的传统审美观。在此之前,我是最喜欢熹微的。而在这样一个属于颐和园的平静下午,我静静地享受着一个摄影家所赐予的光福。

等我照完相,老者也在落日的眷顾下,受王先生的指导,把塔的倒影拍了下来,老先生十分满意,执意让我和王先生吃他带来的橘子;落日藏在山后了,王先生猛然让我看东面两处楼房的西山墙,太阳的反光照射出它们红彤彤的影壁,王先生让我快跑,跑到西堤围着的那圈水边,拍反光再次映射到水面里的那份华美。我一直怀着对历史不忍卒读的情节,抵京数年,陪友人到达颐和园数次,可总是在颐和园门外不愿意进来。在这样一个静谧的下午,我一个人第一次静静地在颐和园等王先生,天光自然而平和,颐和园最终竟赐予我如此的美景,我忘情地拍摄,真想一跃入水,随了那红光永远地陨去。

王先生执意不和我一起吃晚饭,我们在红光将要消失的时段分手,他走北如意门,我去南如意门。我沿着西堤走,一座桥就是一座风景,一棵树就是一个故事,原有的所有猜想与伤感被这无尽的美景所掠夺。我拍摄远处的高塔,它们在落日后如渐渐远去的朝代;我拍岸,土堤的岸、乱石的岸、石砌的岸;我拍树,水中的树,岸边的树,田野里的树;我拍月亮,树杈中的月亮,檐口边的月亮,山上的月亮,石洞中的月亮,倒影水中的月亮;我拍灯光,孤悬的路灯,水边的排灯,颐和园外喧嚷夸张的各色霓虹灯……我不知是经年的时光让我积累了这无限的美景,还是上天让我独享这一园春光。我静静地走,慢慢地走,不言也不语,生怕惊扰了众生,手机也打在静音上,我好像听到身边的诸多事物在向我窃窃私语,我感动着,倾听着,拍摄着,心儿砰砰地跳……

整个世界突然暗下来了,我借着天光走,回想着这完美的一下午,好像领略了几个世纪的风光一般。回望颐和园的水们,正平静地从饱经风霜的园子里流出来,汪成碧绿的水,向下默然游动着,平静而执着地行走着,我看到了它们的脚,在夜光里,依然那样楚楚动人。我知道明晨我会再站在桥边,会再满含深情地拍摄这一河碧水,我更会知道这些河水从哪里来,游到哪里去,而断然不是今晨看这河水的感觉了。

想起这光,我的泪就无缘由地流下来,泪水好像是从我的心里流出来的,一直陪伴了我一路,我知道这是上天的福报!

相聚散文14:执著的落叶

文/婷婷

缘来,我们相聚;缘尽,我们分离。相见,或许遥遥无期,等待,却是永远无悔。

你转身离我而去的那一刻,"雨水"浸透了你那明亮的双眸,微风卷起你身后的落叶,看着落叶也执着地为你送行。慢慢的闭上了眼睛,不敢面对这一切,要是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但是——时间是不可能为了你我而轮转的,只能把这一刻刻在心底。

自那日,你载着我的依恋,我的祝福,踏上远去的列车,我的心便贴上了一枚思念的邮票,却不知寄向何方。在故乡酣然入睡的时候,悄悄的离开了这片给你欢乐,给你忧伤的土地,带着无奈,执着的消失在烟雨迷茫之中。在这清凉如水的夜晚,遥寄一串衷心的祝福到你黎明地窗前,明晨,请用淡淡的微笑,开出一棵无色的——“相思草”!

你知道吗?你的离去对我而言是一个“沉重”的伤痛,或许你和我一样,正尝试着独自一人时的寒冷和孤寂,那思念好友的痛苦,不管时间多么的漫长,任事事怎样地巅簸,我们的友谊将常青。倘若有一天,我们不期而遇,请不要以为我改变了,我不会,我仍会像以前那样珍惜我们的友谊。

我确信,那时我们一定还是最好的朋友,你要深信,在城市的另一头和天之涯,有个人始终在牵挂着你,为你祈祷——祝你平安!

我们的孤单和寂寞也一并随着清风明月飘扬开去,万水千山,似如咫尺,你要相信,只要有雪花飞舞的日子,定会留下我们心动的旋律;只要有白云飘过的天空,也会留下我们相互牵挂的文字,我一定会在你最爱的故乡用思念碾碎在你内心的阴影,现实只是一刹那的离别,别后的牵挂将绵延一生,永无止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