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散文

请欣赏池塘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池塘散文1:乡村池塘

文/狡猾的兔子

父母下午的时间喜欢睡一觉,在太阳不太热的时候,我走出家门,来到儿时曾经留恋的池塘边。

池塘还是原来的池塘,只是一分为二了,水质也没有过去的清亮了。

池塘里长着刚刚冒出尖尖角的小荷,那稚嫩的样子特别招人怜爱。

对面的岸边长着蒲苇,风儿吹过,扭着柔柔的腰姿,随风摇曳,池塘里映着蒲苇的影子,蒲苇也很爱美,在水里偷窥自己的容颜。

池塘边的田地里,乡亲们在忙碌,忙着拔蒜。

听乡亲们说,今年的大蒜价格特低,除去成本,没有多少利,这一季没有带给乡亲们富足与惊喜。

岸上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他们把荷叶顶在头上,相互嬉戏。

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要为他们拍照,农村的孩子大都很羞涩,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大方,一副扭捏的可爱憨态。

经过我的动员,还是有一位漂亮的小女孩同意我为她拍照,于是就有了头顶荷叶的女孩照片,男孩子们说什么也不愿意拍,看来还是女孩子爱美。

小时候,在夏天,那个池塘是我们一帮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热的时候就跑到池塘里洗一洗,中午传来大人们喊吃饭的声音,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我就是在这个池塘里学会游泳的。

那时候,小孩子学游泳是没有人教的,开始的时候都是在浅水里瞎扑腾,慢慢地也就能狗刨,踩水,仰泳了。

我学游泳的时候还喝过水的,当时,随着大些的孩子往里走,走着走着踩到了一个水坑里,呛了几口水,求生的本能,自己竟然用力浮出水面,自那后游泳也不在话下了。

上学的时间,为了安全起见,老师们是不让孩子们去游泳的。

学校离池塘很近,还是有一些淘小子野丫头偷偷溜到池塘去游泳。

上课的时候,老师看到他们头发湿漉漉的,就知道他们犯了戒规,可他们都不承认,说是天太热用井水洗的头。

老师一点也不含糊,走过去,用指甲在他们的皮肤上轻轻一刮,游过泳的孩子们身上就会有白白的印子,这是检验偷游泳最管用的法宝。

或许是刚洗过的皮肤经水一泡变软,水把皮肤映射较黑的缘故吧。

那时候,每到夏季,夜晚的时间,大人们吃完晚饭收拾停当,就三五成群的结伴来到池塘边,一般是男人们在池塘一头,女人们在另一头,趁着夜色,脱光了衣服,享受天然之浴。

女人们歪着头用手指梳理着自己长长的头发,健壮丰满的身子露在水面,月光洒在身上,有一种迷人的美丽。

那个时侯的人很淳朴,自然也就没有性骚扰这类事件发生,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夜晚除了虫子唧唧的声音,就是蛙声。

而在这个时候,池塘里就多了孩子们的打闹声,男人们女人们的说笑声,有时候也参杂着一些荤段子引来的哄笑声。

还有,男人们比水下憋气,比游泳功夫的自豪声。

在女人们面前,男人们什么时候也没有忘记显示雄性的自豪与骄傲。

如今人们条件好了,家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几乎没有人再到池塘里洗澡了。

那个热闹而淳朴,清凉而滋润人的池塘永远地留在了我童年的梦里……

池塘成了我童年的梦。

池塘在,父母在,我还可以走近她。

多少年以后,她也许就成了我永远的梦……

乡村池塘,永远难忘。

池塘散文2:春天的小池塘

文/徐飞扬

我的家乡在红安,一回到老家,我总喜欢去池塘边玩耍。在我眼里,家乡的小池塘,是无比的美丽。

春天来了,池塘解冻了,丁冬作响,池水清澈见底,如一面明镜。池塘周围的景物倒映在水里,好像在互相比美呢!

粉红的桃花给池塘增添了几分绚丽,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下面又胖又圆,上面又尖又细。下过一场小雨,花骨朵裂开嘴,恨不得马上绽放,看看外面的世界;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四处张望,好像在说:“咦,我的朋友呢?”还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开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呢!这娇美的桃花又给池塘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连衣裙。

而嫩绿的小草,美丽的小花也从地底下探出头来,给池塘编了个既美丽又朴素的花环,池塘显得更美了。

如丝般的春雨纷纷落下。落在池水里,我看到波纹一圈圈在水面上荡漾开去;落到桃花上,桃花更艳更美了;落在小燕子身上,小燕子叽叽喳喳叫着,好像在唱着春天的赞歌。

家乡,真让我陶醉,真不想离开,这里太美了!

池塘散文3:告别是一种洒脱

文/唐鑫

游鱼告别了池塘,是为了更广阔的海洋;鸟儿告别了竹笼,是为了能在无边的天际中翱翔;石子告别了山林,是为了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天地。

每件事物,都有告别,他们的告别是为了更好地追寻自己的方向,活得更好。我不得不说:有时候,选择告别也是一种洒脱。

陶渊明身为朝庭官员,本可以去享受荣华富贵,本可以去体验奢侈生活,但面对官场上的黑暗,人与人的尔你我诈、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残忍生存环境,他毅然选择了退出,选择了告别,告别了功名利禄,告别了勾心斗角,选择了田园,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寄情于秀美的山水之中。这,绝对是一种洒脱。

李白,一代诗豪,学贯五车,胸怀天下,却因生性放荡不羁,纵酒狂放,目无权贵,最终蒙馋被逐出京。但他并未因此沉沦,反而趁此远离官场,告别了京城官朝,告别了自己所恶之事,仗剑遨游东西南北,饮酒交友,吟诗作赋,寄情于山水之间。告别是一种洒脱,似仙人般游戏人间,吟咏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千古名句。带着逍遥的气息与磅礴的气势,面对生活。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出他的豁达乐观,告别了世俗人的眼高手低与趋炎附势,从此带着豪迈与飘逸,行走山水之间,获得精神与灵魂的自由。这,难道不是一种一种洒脱!

同样,身在官场的龚自珍,面对着官场上的种种黑暗,深感愤懑,但无奈于自己无法去改变,只得辞官离京返杭。在归途中,面对着斜阳,他心头百感交集,挥手释然地放出了马缰,浩然吟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他告别了,告别了自己满怀大志而又无处施展的愁苦,告别了亲朋挚友的关切嘱托,告别了自己的一腔愤怒,在乱花丛中寻找新的自我,将自己的满腔热血与爱国激情挥洒于诗篇中,迎得了新生。这何方又不是是一种洒脱呢!

告别,并不意味着逃避,也不意味着放弃,更不意味着沉沦。现在的告别,是为了将来得重获新生。有时候,选择告别,也未尝不是一种释放,释放自己的内心,释放自己的形体。有时候,选择告别,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选择呢!

游鱼告别了原本熟悉舒适的池塘,可能会面对干涸;鸟儿人告别了鸟笼,失去了源源不断的食物,可能会面对死亡;石头告别了山林,可能会面对寂寥。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信念,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告别,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洒脱!

池塘散文4:画一轮圆月在池塘

文/鸿赢天宇

月儿像一位羞涩的少女,被夜晚轻轻捧出,拉一根无私的凝望在天上……

于是,这世界里便有了彼岸;有了甜甜的忧伤;有了深深的挂念;有了诗意的飞翔;有了浩淼的清辉。

月儿像一个飞翔的天使,高高地飞过诗人的目光,飞过思念的云梢,也飞过她梦绕的叠叠山梁。

我用心看着月,我用心画着月。这是在画月吗?我轻声问自己。

我的心,随着月儿的东升西落、阴晴圆缺,在每个阶梯变化的夜晚,涨满了思念的圆晕,这圆晕,让我体会了朦胧的唯美,体悟了变化万端的诗情画意。

月儿的梦里,外婆叮嘱的遥音,微风送来的童话,母亲纳凉时低声哼唱过的歌谣,那一个个孩子对着皎洁的月光绽放的笑脸,遐想和幸福溢满了家的庭院。

梨儿被小妹摇落了几个,熟透的枣儿让弟弟敲响了额头,儿时的月夜,有多少种画月的方式,早已忘却,只记得画月能让我们与贫淡道别,画月能让我惬意,画月是童年最美的禅意。

那月夜里清澈的池塘,是我老屋边的池塘。

我任由自己的想象,把池塘像一张纸一样平平整整地铺开;我用手展开这卷绸帛,她细腻柔软,我只需轻轻一点,月的轮廓就力透纸背,深入纹理,素净生辉:三间高高的老屋,五六株茂密的槐树,几亩秋田,一条通往村外的小路……

你看,老屋边的池塘活了,光亮、生机、涟漪、淡墨的倒影,还有少年懵懂的梦。

我看见了池塘、蓝天、鱼儿、月儿,但是,宇宙却不曾抵达我画笔的视角,它只是我心底完美的幻影。

我小心地把池塘的月画得波澜不惊、浑然一体,我就是池塘里拥抱月儿的清水,我将自己变成一根无私的线条,变成一幅水墨色的构图,变成一个静物,临摹在月的视野,点缀如水的灵感;点缀秋蛙的寂寞;点缀萤火的亮色,我和月融在一起。

我的月,我的池塘,让我的幽深远离浮云,悬挂在老屋的堂前,悬挂在往事的头顶,轻轻投影在肺腑。

今夜,画一轮圆月在池塘,早已不是梦;今夜,画一轮圆月在池塘,早已成为梦!我知道,静静的思念能烘熟一个人内心的寒冷,哪怕这思念象月儿一样透明。

池塘散文5:末秋,故乡的那方池塘

文/大漠初日

踏着末秋的小路,往昔两旁郁郁葱葱的白杨,而今已是面目全非,皱纹累累的树干横七竖八的插着密密麻麻的枝条,为数不多的那些黄了又白,白了又枯的顽固树叶摇摇欲坠,无可奈何的等着下一次冷风来袭。远远望去合拢与小路的尽头灰茫茫一片。偶尔燕雀飞过,以往叽叽喳喳的“莺歌燕舞”却变成有气无力的哀鸣,预感到末秋已末,对它们生命又一次考验的寒冬已跃跃欲试,走在这即陌生又熟悉的故乡小路,走在这落寞悲凉的末秋季节,平添几分惆怅,几分萧索,几分思绪的无奈。

没有清道夫,脚下的落叶叠积成厚厚的独具一格的天然地毯,经过一场场秋雨渗透,一直铺到小路的边际。还有那些可怜的落叶未来得及被秋雨留住,就被那无情的秋风卷走,至于吹散到池塘化作污泥,还是吹落到田园焚烧成灰烬,都已成了落叶的归宿。路旁的小溪没有了潺潺流水,溪水浅浅的,细细的,缓缓的“慢条斯理“的流淌着,从一块块凸露了一次又一次的卵石四周流过,一片落叶被泥土压住一半,另一半叶在水的流速中不休不止的抖动着。断断续续的溪水就像一个失去儿子的老妪,几乎哭干了所有的眼泪,还在拼命的挣扎着,难以逾越辉煌的过去和现实的残酷。被焚烧过的茅草埂黑乎乎光秃秃的一片,秋对田园里庄稼的掠杀过后,即便田埂上茅草也未能幸免。

走到小溪的尽头,就是我几欲相思的地方,儿时经常嬉戏的乐园,池塘的面积大约两三亩左右,走到近处,已半人深的池水,池水不清但能见底,眼前这番凄凉脑海里没有一丝印象。当年如诗如画一方池塘,四周长了一圈婆娑修长蒲草,阿娜多姿占去池塘的半壁江山,池塘的中央长着好多鸡头莲,(学名叫芡实的中药材,别名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刺莲藕)野生荸荠草,水葫芦叶,米菱角叶,一团团青水藻,夏天的暴雨过后,红彤彤的蜻蜓点在长长的蒲草棒上纹丝不动,坐在鸡头莲上的绿皮青蛙眼睛直愣愣的不知看着什么,难以理解的是长满硬刺的鸡头莲叶上,那些青蛙的屁股是怎么悠哉游哉的坐在上面的。偶尔还能看见一阵小鱼游动,瞬间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一两只白蝴蝶时隐时现,一切静静的,唯有偶尔滴答嘀嗒水声。青青蒲草条,黄黄蒲草棒,夏季采回去,蒲草条编成软软的草席,蒲草棒点燃后驱赶蚊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无疑是最环保了最节能的资源了。

末秋冬初果实成熟,我和姐姐拿着竹竿绑上镰刀去割采鸡头米,一不小心刺猬球一样的鸡头米会扎了手,又疼又痒,好多天都不会消除,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拿到集市上换回一叠小票子,买来本子铅笔小人书,顺便还能捎来一点糖果,吃的用的都有了,真是耐人寻味的日子。

如今我身旁的这方池塘,孤寒凄凄,瘦水粼粼,昔日一池美景早已化为乌有,即便同样是末秋季节,也未必苍凉悲戚到如此地步,那些贪得便宜的人植入一池莲籽荷采摘莲子。繁殖力极强的莲籽荷在一年之中繁衍满池,在莲籽荷与其主人一起掠夺侵袭下,于是池塘里的“芸芸众生”便成了一枝独秀。末秋,残荷败枝,枯寂幽暗,即将化成淤泥的霉烂荷叶,水上水下似浮似沉。古人说”荷残藕正肥,“非也!出淤泥的未必是藕,据说泥下都是枯藕断枝一般的都是须根。三两年过去满池贪婪的莲籽荷吸尽了泥塘里它所需的营养,来年就没有几粒莲籽奉献给主人了,便是满池萎靡的荷叶,到了这个季节水面上光秃秃的发黑的荷叶秸秆,或折断,或弯曲,东倒西歪,满目疮痍,一方清秀的池塘失去的不仅是季节的变换,而是人们为了利益彻底的删除这张风景,四季里再也没有哪个季节能以复制出她从前的美丽。多年来池塘四周禾田里农药化肥各种除草化学药剂的滥用,流入无辜的池塘造就了名副其实的一潭死水。

儿时,雨后我和姐姐挎着竹筐来到池塘四周宽宽的草埂里拾捡地皮(地衣)爬到岸边的榆树枝头喜鹊窝里收鸟蛋,暴雨过后小溪里堵网捉鱼,姐姐牵着水牛我坐在牛背,不会吹起悠扬短笛,但总是扯着嗓子唱着姐姐教我的“日落西山红霞飞--原以为一切的记忆都还在故乡珍藏,殊不知除了记忆,故乡已没有了记忆的痕迹,虽然远处座座小楼一片银白,眼前已人是物非事事休,让我触目伤怀。

池塘散文6:一池碧玉入梦来

文/骆浩

门前的池塘,似一块碧玉,依稀闪烁于我对老家庞留村的记忆里。

整个冬天,风都满满的,从天的大口袋放出来,肆意地吹拂大地。积雪依着地面连绵到远方,银白耀眼。池塘穿着冰灵灵的绿色盔甲,像躺在我家大门前的战将,亦或是一条恹恹卧龙,默默地被冰封了起来,歇息了,好似陷入梦境,然而我知道她终未沉睡。

几个孩子踏着冰层,敲冰嬉闹打破村子的寂静。整个池塘睁着一只冻僵的墨绿眼睛,凝视天空,等候着温暖的春。鸟儿已储食归巢,一家子依偎取暖,封门闭户。池塘周围,只有铁青的树,他们相互凝望着对方。雪落悄然,覆盖大千。雪住的时候,奶奶会带着我们兄妹拿着铁锨和扫帚铲雪扫雪,总要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路子打理得畅畅通通。随着周遭地面的裸露,池塘更显得聚焦惹眼。

春天如期降临,大自然充满了欢笑。水藻事先激昂地铺陈开来,摛成一塘碧玉。鸭子破开漂浮在水面的余冰,群群徘徊,欣然搅动着涟漪,呱呱抒发春情。长脖子的白鹅,不自觉地高傲起来,鹅顶红在这大块绿中摇晃着,愈加醒目艳丽了。在太阳最好的时候,会发现一只深藏在塘中淤泥里的老鳖钻出水面,伏在南岸悠闲地晒着太阳。如果你足够幸运。那些塘子周围的杨树,满身疙瘩抽出新芽,油油地,嫩嫩初新。岸边梧桐退掉老枝,撑开苍穹,带来了春天的绿意。一匝不知名的小花杂草很有眼色地围上池来,拼个色彩,凑个热闹。池水如此清澈,隐隐腾一股灵性。三三两两的村妇,蹲在塘口青石边,家长里短地抡着棒槌洗衣。整个池塘托着红润温暖的太阳,在微风里荡漾着金色的光。这时的池塘如同怀春的少女,纯净、鲜活,富于青春的生命力。

夏中的蛙鸣是一天燥热的落幕。

凉风阵阵相送,萤火虫聚集在池塘壁上,发着幽幽的绿光,给夜色涂抹一层神秘。那时我们坐在院子乘凉,未围墙,风无阻挡。夜里的池塘化为一片玄色。唯有蛙的和鸣以及间或跃入池水的卟嗵声,愈增添了池塘的深沉。然后,白天会又一次打破这深沉。

生命律动起来,绿色大蜻蜓是少年的最爱,个个小小的直升机绕着池塘循环往复地飞来飞去。这时,孩子们放学扔下书包,或逮一只飞蜢守在池塘边钓蛙,或用竹竿绑上铁丝圈,再粘上蜘蛛网,绕着池塘临岸捕蜻蜓,蜻蜓投网,翅膀便会被蜘蛛网黏住,这是在儿时伙伴玩耍最快乐的游戏了。而那些耐不住暑热的大人们和爱戏水的孩童也下水解暑,水性好的憋足气,一猛子扎下水,像鱼雷一样,一溜屁泡抵达对岸,赢来围观者一片叫好。

最美是雨期,密雨侵袭。池涨秋水,塘落珠玉。这时的池塘换去瘦骨,俨然身着一席碧纱的丰腴少妇。一群小伙伴你追我赶,卷起裤腿赤脚挑沟引水,四面的积水混着黄泥汩汩泄入池塘里,孩子们陶醉于治水的欢乐。

难忘老家门前的池塘,岁月将她凿成一块碧玉,深深地收藏于在我的脑海里。她是一道风景,她有灵性,汇集一村人的精神,是鉴照村子的精神之镜,她明亮清清,是村里观望周遭的眼睛。她是村子空气湿度调节器。是孩子们的欢乐场,是旱天滋润庄稼的水源,是涝季吸纳雨水的储存器。

数年未归,当我再一次站在老家门前的时候,那个曾经让人魂牵梦绕的池塘,如今已经堆满水泥建筑垃圾。往昔不再,那个楚楚如玉的池塘啊,恰如一个被埋葬的故人,再也找不到儿时那心里一块圣洁的碧玉了!

故塘难觅,一声叹息!

池塘散文7:反省

文/张婷

“这池塘真臭啊!”

“就是,就是,恶心死了!”

……

老远地就听见了邻居们的抱怨声,朝着他们指指点点的方向望去,那汪已经面目全非的水潭映入我的眼帘,黑色的水纹丝不动,死气沉沉,阵阵刺鼻的异味就是从它身上散发出来的,我不禁皱了皱眉头,摸了摸鼻子。

记忆中的池塘是个很美的地方,周围绿树环抱,微风掠起,桃红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蜻蜓点水般地躺在了池面上,漾起圈圈涟漪……如今,依旧看得见葱茏的果树,依旧是那熟悉的老地方,却再也看不见那淙淙流淌的清澈的水。这时“啪”的一声撞击水的巨大声音打乱了我的思绪,循声望去,一包装满垃圾的袋子正缓缓地漂向彼岸,而那个肇事者潇洒地一挥手后,骑着电瓶车,伴随着“吱吱”声离去了。我怒视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透过他的层层衣物,我似乎看到了他肮脏的灵魂。

我们需要清澈纯洁,池塘也需要啊!可自私的我们为了省时省力,剥夺了它的一切:美丽的衣裳,活泼的朋友,清新的气味……我们总是互相诉说自己对池塘的厌恶,可池塘向谁去倾诉自己的委屈和无奈呢?浮游的树枝仿佛是池塘爆裂的伤口,乳白的牛奶盒好似它抽泣的泪珠。

看着这一切,我突然对这个池塘充满了歉意。池塘无私地把它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我们,我们却肆意对其污染破坏,长此以往,家园将不再美好。想到这里,我觉得我该做点什么了。

池塘散文8:青草池塘处处蛙

文/刘朝晖

在城里,也能听到蛙声。然而,我喜欢的还是“草根水肥噪新蛙”的意境。青草池塘,渌水荡漾,蛙声处处。

这样想着,我好像真的回到了春天的乡村。

和煦的晚风轻轻拂动着鹅黄柳枝,田野上还残留着稻草米饭的清香,水湄草色渐渐暗淡下去,觅食一天的鸡鸭走向笼舍,耕牛走向牛棚,温顺的黄狗蜷曲着身体守候在大门旁,农舍次第亮起柔弱的灯盏, 藏在树林的月亮刚刚探出脑袋,蛙声就开始接替白天鸣啭的鸟声了。

不知是哪一只青蛙最先开口,顷刻,无数青蛙一齐合唱。你想,沉默了一冬的青蛙,又饱吸琼浆玉液,音色该是多么圆润。一串串动感的音符,跃出水面,飘过竹林,从老屋的瓦缝,从土墙漏洞,从门窗罅隙涌进来。不禁想起,电闪雷鸣,狂风骤雨,茫茫一片的雄浑磅礴;战鼓擂响,千军万马,搏击战场的激昂慷慨;湛蓝海面,潮水滚滚,惊起千堆雪的波澜壮阔。潺潺的溪流,浅唱的虫声,警觉的狗吠是伴奏,与蛙声相比,就像独木之于树林,米酒之于白干。

这样,一池春水,搅扰得四处沸腾;静谧的乡村,撼动得左摇右晃;深邃的夜空,闹腾得繁星满天。也许,一处蛙鸣本就对应一颗明星吧。或渺远,或逼近;或晦暗,或明晰;或低沉,或高亢。或纤巧,或宏大;或细腻,或粗犷;或温婉,或豪放。

说是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演奏会一点也不为过。天空就是帷幕,水面就是舞台,众蛙就是歌手兼鼓手。虽则没有光影绚丽的舞台,没有权威的指挥,没有刻意的彩排。但是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演绎。因为他们有的是饱满的激情,精湛的演技,和永远也不会喑哑的歌喉。

循着蛙声,我仿佛看到,夜色阑珊,曙光微亮,稻田秧苗青青,拔节抽穗;菜园豆角曳地,黄瓜上架,辣椒累累,茄子紫透,番茄大红;山岭桃红梨白茶绿藤紫。

川端康成说过:“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

是啊,徜徉于蛙声之中,嗅着水草的味道,尘俗渐行渐远。繁华落尽处,内心极其澄澈,已然在菩提树下,与高僧参禅,见拈花一笑。仿佛时间静止,飘飘然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了。

我非多情,其实,蛙声本来就是浪漫的,它是青蛙恋爱的语言。然而,蛙鸣有时。后来,农民们把它作为农业生产的信号。谚语云“蛙鼓唱,忙种秧。蛙鼓蹦,稻花香。”这么说来,蛙声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风明月,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笑谈丰年。千年之前的辛弃疾早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浪漫而现实的图画。

只是,如今的乡村,野草疯长,田地荒芜,年轻一代的农民还有几人愿意守望稻田?当然,较之于他们而言,我也只不过是一种“读书改变命运”式的冠冕堂皇的逃离。

回不去的我们,回不去的乡村,只是心底仍然放着过去的乡村。

旧居楼下,一泓浅水,曾有几点稀疏寥落的蛙声,虽则不如乡村蛙声来得热烈。然而,同样的是“一夜青蛙鸣到晓”。渐渐地,无数夜晚,我在那几点蛙声中,越过千山外水,梦回故乡,见到了歪脖子樟树,忠诚的黄狗,个儿停留在少年的玩伴。

可是,好景不长。楼盘开发,寸金之地,岂容放过?打钻声、轰鸣声、搅拌声、浇筑声、渣土声。呕哑嘲哳难为听!晨起,昏还不落。那几只青蛙呢?只得让位于城市建设,不到秋天,早就销声匿迹了。后来,搬家了。新家庭院有假山、有池水、有四季开不败的鲜花,唯独没有蛙声。

又是春天,又是乡村蛙声正盛的时候,还真想念那几只陪伴过我的青蛙,不知他们流散到了哪里,可否安好?我曾在他们的歌声中遥望故乡,也希望他们找到原乡,在青草池塘碧水盈盈处自由放歌。

池塘散文9:那条土路,那片池塘

文/陈海清

这是一条土得掉渣的路,却常常令我魂牵梦萦。

这条土路,就“长”在我们村子的北面。它在延伸的过程中,将村子里的三个池塘串连起来,如果从空中鸟瞰,它就像一根粗大的白线,把三颗大珍珠串在一起。在别人眼里,这条路很普通,可在我的心中,它却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从小到大,这条路上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我在这条路边放牛、捉鱼、打牛草、摘野果……土路,就是我的天然幼儿园!

土路的东边是农田,西边则是墓地。到了晚上,野外更幽,村庄似乎离我们更远了。旷野苍碧,走动的身影零散、模糊。记忆中,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把鸡挑到那块墓地的灌木丛中放养。灌木丛中有几个大大小小的缸子(方言称“盦子缸”),这一片白天看着心里就发凉,到了傍晚,整个原野变得更加阴沉,这个时候,是要收鸡入笼的。可那些鸡总是不听话,它们不是往鸡笼里钻,而是钻进灌木丛里,或是躲在盫子缸之间的缝隙里。一开始,我先捉母鸡进笼,结果小鸡四散开来,害得我白白折腾好久。后来我摸到了门道,先把小鸡捉完再捉母鸡,这样就省事多了。但一切都得小心翼翼地进行,仿佛害怕惊动先人的灵魂似的。

白天里,分布在土路两边的那三个池塘是我喜欢的去处。

第一个池塘在出了村口大约五十米处,再走两百来米,便能看见第二个池塘。这两个池塘是放牛和钓鱼的好去处。若是再走两三百米就能见到第三个池塘了,那里是村里人在大热天游泳戏水的地方。我就是在那里学会游泳的。

我最喜欢去第二个池塘边玩。这个池塘,留下了我儿时太多的记忆,它就像三月的春色一样斑斓了我的童年。每个夏天,我最常做的事就是牵了家里的大水牛来池塘边喝水,或是和小伙伴们在池塘里嬉水玩闹,用瓦片玩“水上漂”,藉以赶走烦闷的暑气。

这个池塘像半个“凸”字,北边大,南边小。北边有一片原始灌木丛,这是我们村保存得较为完好的三片原始灌木丛之一。那两片稍大的,掩映着庙宇,里面藤蔓丛生,枯叶厚积。泥土的呵护与溺爱,让山果浪漫成长,让鸟虫自由玩耍。灌木丛中,有酸味子、牛萝、东风桔、布渣子等很多可以吃的山果,这里真是小伙伴们的福地!

暖阳丰满,误入绿丛,擦亮了自然的景色。南边那口小池塘,面积约为一两亩,水很浅,很清,可以看到很多小鱼在优哉悠哉地游来游去。水,活泼极了!塘边水草丰茂,我经常在这里放牛。每逢放牛,田野里,山坡上,牛声哞哞,此起彼伏,这是多么原汁原味的音乐!晨昏之际,阳光在池塘水面、草木枝叶上轻轻按摩着,塘基上每一个足迹,都闪烁着一抹霞光。

到那里放牛,我经常会带上鱼钩。那时家里贫穷,一两分钱一枚的鱼钩父母也舍不得买,只能靠自己动手做了。我用一小段铁丝,把一头磨尖,做成鱼钩。鱼饵也是自己挖的蚯蚓。钓鱼是一门技术活,光有耐性还不行,还要懂得鱼藏在哪里,什么时候出来觅食,成功率才高。可喜的是,每次钓鱼,我都能满载而归。

池塘边还是制造惊喜的舞台。雨后,塘边沙地上冒出一大丛花生苗,这是谁的“杰作”?经过细心观察,我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乌鸦把地里的花生用嘴挖出来,然后找一块松散的沙地挖一个坑,将花生埋起来,这可能是它为日后准备“口粮”。嘿,名声不太好的乌鸦,办事还挺有远见的。伯劳鸟会把抓到的水蛭、草蜢、小鱼、小虾等插在剑麻的刺上,然后停在旁边的树枝上,看着它的“战俘”不断扭动身体,高声唱起歌来。这情景,简直像一个凯旋的将军,在得意洋洋地向同伴炫耀它的“战利品”。

乌鸦和伯劳鸟,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都不是什么好鸟,因为老人常说,乌鸦叫声不吉利,伯劳生子无孝顺。这些说法,听得我们的耳朵都长茧了,以致我们见到乌鸦就骂,看到伯劳鸟就赶。长大后,我才慢慢意识到,自然界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每一个生命都撞击出原始的回响。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牛粪只能用作肥料,其实,牛粪的用处多着呢。它可用来养蚯蚓、种蘑菇、堵裂缝,甚至还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我们这些放牛娃,若是在路边见到一坨牛粪,就会插上一支小棍子,告诉别人这坨牛粪是我发现的,这样就没有谁去动你的了。倘若牛下水拉屎,来不及拿粪箕来接,就赶快跳下水去,用自己的上衣兜住,待将牛粪移至粪箕后,再洗干净衣服。牛粪那种天然的青草气味,氤氲了时光的古朴,诠释了童年的天真。

土路边的另一块平地上种有几十棵木麻黄。这是农人休息的地方,每当劳作累了,男人便在树荫下抽抽水烟,女人会给孩子喂喂奶,或者大家一起说几句笑话,给单调的田间劳动增添一点情趣。这里更是小孩子的乐园。春夏之交,我们可以在木麻黄树头,用手指抠出金龟子,用火烤来吃,香喷喷的。金龟子是一种俗名叫“鸡乸虫”的害虫变的。这种害虫专吃农作物的根茎,我们也算是替农作物“报了仇”。挖蝉花,找蝉蜕,捉鸣蝉,都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女孩子还会用簕古叶编鸭乸粽、三角粽、笔架粽的外形,男孩子更多是做风车、叶笛,而我却能织出很多新花样,让小伙伴们羡慕得牙痒痒的。稍大一点,我还会编织五花八门的竹器,这真的要感谢织簕古花样呢,虽然织的对象不同,但织法可以触类旁通。

今年清明回家,我发现,故乡的土路变了,杂草丛生,旧貌不再。池塘,也不再清澈照人,没有孩子在嬉戏,没有大水牛在塘边喝水,没有村妇在洗衣服。看着墨绿的池水盛着半塘水草,我的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

土路,你的颜值变了,但你的本质没变,还继续姓“土”,还是那样的朝气蓬勃!

土路,你长满芳草,也长满故事,我的思绪愿同你一起疯长。岁月长河汨汨流淌,你用不算漫长的身躯,蕴藏了我纯真的初心,刻下了我成长的印记。

当年,转身那一刻,我曾有迈向外面世界的亢奋;如今,回眸这一瞬,我竟有踏进故园的沉重。耳边,仿似有个声音在轻轻问道,在外打拼这么多年,你的底气从哪里来?哦,没错,正是脚下这一条土路……

池塘散文10:夏日池塘的坚守

文/华子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夏天,农村男孩子的消暑时光,大多在村里的小池塘里度过。

那时的我十一二岁,经常和村里的同龄伙伴们,一有空就往池塘里跳。大人们千交代万交代,不让我们去池塘里洗澡(游泳),可我们总是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偷偷跑出去洗澡。

村东还有个比较大的池塘,紧靠黄河大堤,是黄河发大水时冲积形成的,水面很大,淤泥很深,深不可测。大人们会在那里洗澡纳凉,也有胆大的孩子到那里游泳。

一天中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本家一个侄儿一头扎进池塘的淤泥里,再也没有出来……一个半大小子说没就没了,父母抱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全村的人都在流泪,知情的人都在叹息。一位七十来岁、叫财的本家哥哥痛心地站了出来,说:“从今往后,每天中午我到池塘边看着,谁家孩子敢来洗澡,我可要狠狠地打。”

此后的每年夏天,财哥每天从十一点到下午三四点钟,都到池塘边看着。特别是暑假期间,更是特别注意,无论天多热他都从不间断。累了,他拉一条席子铺在旁边的桥底下躺一会儿,睁着眼不敢睡着。谁家孩子来了,他又吵又骂,拎起棍子就打,回去还要告诉他的大人……村里的孩子们只能在本村的小渠沟、小塘窝里玩。他在大池塘边,一坚守就是十二年,直到慢慢老去。

池塘散文11:外婆家的小池塘

文/杜岩羲

我外婆家住在双山岛上,那里别具风格。绿色的草坪、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是一个无污染、原生态的好地方。

我喜欢那儿的夏天,虽然烈日炎炎,可是依然充满乐趣。特别是外婆家门前的小池塘,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小池塘里的水非常清,清得一眼就能看到水底。早上,池塘边热闹极了,时不时传来小动物的叫声,青蛙在菱叶上“呱呱呱”呱地唱歌,知了也在河边的树上叫个不停,你一声我一声,好像在唱着美妙的歌曲。

中午的小池塘最安静,菱叶簇簇,翡翠似的菱叶间开着一朵朵白色的菱花,香气袭人。这时只有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停在菱叶上休息。而在清澈的水底能清晰地看到鱼儿们,它们可忙了,在水草中穿来穿去,有的在吐着泡泡,有的在忙着吃食,有的在聊天找朋友。看着它们,让我忍不住想和它们做朋友。于是带着外公给我准备的网兜、饭米粒,我光着脚站在了水中,水里好凉快呀。我的脚刚伸进水中,鱼儿们吓得到处乱窜,我静静地拿着网兜等待小鱼时,它们又慢慢地向我游来,“呀!”我的脚好痒呀!低头一看,是小鱼正在亲我的脚呢。于是我和小鱼们玩起了追追逃逃的游戏,本来安静的池塘有了我又变得热闹了。

傍晚,池塘边也是热闹的。我们都坐在池塘边的大树下,看着像茉莉的菱花,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吃着香甜可口的菱角,听着知了的伴奏声,扇着扇子,谈天说地,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

我喜欢外婆家的小池塘!

池塘散文12:夏日池塘

文/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卧俯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我们小孩不等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会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长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寻猪草累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或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是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的叮咬,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但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稀里哗啦地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会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池塘散文13:是喜也是忧

文/陈福荣

一幼鸟落于池塘遭溺,恐慌之状难以言表。适有大象路过,见而悯之,将泥塘之水吸干,使幼鸟得救。幼鸟感激涕零,谢言不绝。而大象则无丝毫喜色。

旁有麻雀不解曰:“幼鸟脱劫,难道不是庆幸之事吗?”

“可你们是否想过这对池塘里的鱼们来说会是一场天大的灾难呢?”

麻雀一听,顿时无语了。

当我们可以看到眼前利益之时,也应该反省一下它会不会也有不完美的另一面啊!

池塘散文14:家乡的莲藕

文/李晓翠

我家门前有半亩池塘。夏天,池塘里长满翠绿的荷叶,那迷人的绿色使人不由想到池底下那白嫩嫩的莲藕。

心灵手巧的妈妈会变戏法似地把莲藕做成好几样鲜美的食物:凉拌藕丝、炒藕片、蒸藕夹、炸藕片……满桌的藕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我恨不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上吃个够……

在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爸爸问:“你们那么爱吃莲藕,谁能把它的好处说出来?”

哥哥说:“莲藕的味道美,既鲜嫩又翠甜。”

“莲藕很有营养,吃了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妈妈说。

奶奶说:“莲藕价钱便宜,谁都喜欢,到处都可以买到,而且做起来特别简单。”

爷爷说:“莲藕是一种高级蔬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既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烹饪成佳肴熟吃。如果制成蜜饯或藕粉,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不过我小时候专爱吃生藕,脆生生、甜丝丝的,妙不可言。”

爸爸说:“藕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长在污泥里,不像荷花那样亭亭玉立,白中带粉,时常引来几只蜻蜓、蝴蝶飞舞嬉戏,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情。莲藕甘于寂寞,不求虚名。”爸爸又说:“你别看它生长在又黑又脏的淤泥里,只要用水一洗,就会显出白嫩的本色。一个人要向莲藕学习,不管处在什么生活环境中,都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那天,我们谈到深夜才散,由莲藕的妙用引出莲藕的品质,继而又提出我们要学习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优秀品质。莲藕的食物也吃完了,但爸爸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池塘散文15:春天的池塘

文/陈子怡

春天到了,明媚的春光沐浴着大地,校园的池塘又是另一番景象。

走进校园,一眼看到的就是多姿多彩的池塘——

池塘边各种植物可多了。有碧绿的柳树、葱绿的小松树、金灿灿的迎春花、迎风跳舞的狗尾巴草……

碧绿的柳树,抽出了柔嫩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微风拂过,柳树舒展着身姿,像是一个个曼妙的少女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

生机勃勃的小松树,叶子还是长得那么茂盛,它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好像是一个个小刺猬穿着绿装在站岗呢。

柔柔的春风吹来,金灿灿的迎春花像一群群黄色的小蝴蝶,穿梭在繁茂的枝条之间,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喜讯。

一棵棵狗尾巴草露出了它那软绵绵的尾巴,在柔柔的春风中扭动着身躯,跳着舞,对春天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走近池塘边,还可以看见清澈见底的池水里有欢快的鱼儿在玩耍、嬉戏。

春天的池塘,真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我爱春天的校园,更爱美丽的池塘。

池塘散文16:村庄的眼睛

文/疏泽民

总是想起故乡的池塘,那是村庄的明镜,是村庄清澈的眼睛。

小山村被低矮的山丘三面环抱,自山上流下的雨水和泉水,在村前停泊,便成了池塘。池塘是嵌在村庄的一面镜子,成荫绿树,炊烟山岚,飞鸟流云,鹅掌清波,全被收纳在这镜光水色里,剪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彩共徘徊”的山水画。

池塘的美,对庄稼人来说,并不适用。庄稼人讲究实在,看中的是池塘的实用价值——蓄水功能。洗衣洗菜,挑水浇园,喂养牲口,灌溉庄稼,养鱼养藕,全指望它。夏天的清晨,池塘边的捣衣声此伏彼起,鹅鸭的欢歌、浣衣女的笑语,在池塘上空飘荡。塘里的野生小鱼成群结队,争食漂浮的菜叶;垂柳间埋伏的翠鸟,闪电般掠过平静的水面,转瞬间叼起闪亮的白点隐入岸边丛林。庄子里的娃娃们极羡慕,便以淘米箩为网,以油煎的小麦粑为诱饵,一箩下去,总能捉到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捉来的鱼虾并不吃,除小部分喂猫,大多数放回到塘里——娃娃们在意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捕获的过程。

夏秋连旱,池塘里的蓄水金子般珍贵,除了有计划地放水浇田,庄稼人还起早摸黑地挑水浇菜、浇树。有时候塘底干涸,庄稼人就在淤泥里掏出几口井,用来浇菜洗衣,直至一场连绵的秋雨降临,池塘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波荡漾。

冬季里,池塘里结了一层厚冰,如同村庄的窗户上安装了磨花玻璃,朦胧,而又神秘。鹅鸭不识玻璃,摇晃着身子遛了几步,找不到飘浮感,索然无趣,返回岸上。娃娃们兴致大增,拿起瓦片、薄石块,贴着冰面抛过去,池塘里便“啾啾啾”地吹起了口哨,很好听;胆大的孩子,还在冰面上溜起冰来。

到了腊月,池塘里的水被抽浅,庄稼人拿起大网,下塘捞年鱼。捞上来的鲜鱼,按个头大小排列在塘埂上,等待抓阄,那是池塘馈赠给庄稼人丰盛的年货。

这是小时候故乡池塘的影像,一直在我的梦里鲜活。

三十多年后,从远方的城市回到故乡,映入眼帘的池塘,全无当年的影子,如流浪的弃儿,蓬头垢面:池塘里水草丛生,一直蔓延到塘中央;水面上漂浮着大量塑料袋、塑料泡沫、饮料瓶、农药瓶,水体泛绿,似悬浮着青苔,散发出阵阵腥臭。没有鱼虾,没有翠鸟,池塘里很寂静,除了疯长的水草和水藻,没有别的生物。村庄的池塘,变得如此浑浊不堪,再也找不到当年的诗情画意。

前不久,再次回到故乡,我感到有些异样:池塘里的水草不见了,漂浮的垃圾不见了,塘水变清了,鱼儿又在水里欢快地游泳了。原来,村里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整治村庄卫生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一些外出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重返故乡创业,承包田地和池塘,办起家庭农场,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站在故乡的池塘边,我举起相机,将这面巨大的镜子定格,将镜子里的天光水色定格,将村庄的倒影定格。我要把这面镜子带到城里,安放在自己的案前,让我时时记得故乡的模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