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告别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告别文章1:孤寂的夜,让心和爱告别
夜很深很安静,心却早起涟漪,记忆也总会在深夜伴着心碎、伴着痛苦,悄然落地。有时候真不明白,为什么昨天快乐还在,今天却彼此分离?这种感觉让人窒息。爱虽已走远,但心还在,既然注定一切都无法挽回,既然注定短暂的邂逅需要放弃,那就让心和爱彼此作最后一次告别。
爱似流星般划过寂寞的天际瞬间不见,爱在转身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不会再有明天,原本坚信是一生幸福,不料却只是人生一个小的插曲。爱走了,必须学会忘却,因为这种痛苦谁都想在记忆中抹去。我也无数次告诫自己,一切已经成为过去,需要从容面对这样的离别,但真心付心,忘记很难。从最初的相遇直至离别,一路走来我并不后悔,因为我不曾忘记,那里有过太多的幸福,有过太多的开心,只是现在需要把这一切尘封在记忆里。
有的时候真的很无奈,再留恋的东西也必须要放弃。不得不承认,在感情世界里,我是一个念旧的人,但不会轻易打开记忆的那扇门,因为那里有着太多的忧伤和甜蜜。只有在伤心的时候,我才会听着那些伤感的音乐,将过往的记忆一页页翻起,虽然,这只是一场独角戏,但是心灵至少会有少许安慰。我不想自己的心灵作对,否则,更加痛苦的只会是自己。
“如果通往天堂的路上,真的有座奈何桥,我会毫不犹豫的喝下那碗孟婆汤,选择永远将今生遗忘;如果真的有来生,如果真的可以选择,我会选择做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小金鱼,自在的生活快乐无比……”,真的很喜欢自己摘改的这段话。感情里谁都做不到收发自如,与其爱的痛苦,不如干脆放手,不如选择遗忘。
爱走了,前往轮回的道路只身孤影的走,和以往不同的是,我学会了隐藏。因为表面的快乐,谁都能感受到,而心底的痛楚,只有自己才最懂。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时间渐渐流失,我慢慢习惯。习惯一个人独自听着伤感的音乐,哪怕还是忧伤;习惯一个人独自想象,哪怕又是绝望。我也一直在期望,期望总有一开,某人能走进我的梦想,甘心情愿的把我这所有的糟糕来分享。
不想再为感情表达什么,我只想好好的活着。找一个地方,把爱深深埋葬,希望在有生之年,心不再有悲伤……
告别文章2:选一条路告别过去
文/绝版傲骨
时光飞转,落日渐黄昏时,总是希望打点一杯香芋奶茶,坐在阳台上,望着天空静静的发呆,复归沉寂,清风送爽,老是喜欢缅怀过去,细数以前的点点滴滴,有过甜蜜,有过青涩,有过苦痛,有过挫折,但无一例外都与今天有着扯不清的愁绪,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只是因为以前的优秀,只是因为以前的失败。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黯然失色的世界是否会色彩斑斓?灵魂是否会被震撼刺痛?车水马龙的都市是否不再挥霍奢靡?炊烟袅袅的乡村是否会松簧斗绿,青草欲滴?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沉淀着的岁月往事,不在烙下丁点的痕迹,身上的绫罗绸缎不再是你专属的奢望,你被削减了锐气,磨平了棱角,褪去了许多骄横,脸庞上的那束成熟多么依稀可见。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不在摇头晃脑的去记几个英语单词,不再抱着一堆浮华的荣誉证书挠首弄姿,你的眼神精湛的何等娴熟,望洋兴叹变成了你的弃婴,烦心顿解,万虑齐除?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不再限于酒桌上的那份豪爽义气,不再限于送上倾国粉黛的秋波,只是交几个称心的知心朋友,只是手捧一张平淡却弥足的爱情传单。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心中缺少尔虞我诈,用每个向日葵的微笑去善待你的身边,只是赚得一份含蓄坦然与问心无愧,只是装裱一份恬淡享受,温馨惬意。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不再越是淡忘,越是缠绕。越是握紧,越是失去。越是追逐,越是放弃。越是向前,越是狭隘。
总是想选一条路告别过去,只是想简简单单的走好以后的路。
告别文章3:告别不是悲伤
文/颜小希-唯美文字创始
当他们转身离去,我看到他们眼中坚定的信念。他们化离愁为忠心,他们化离愁为奋进。他们独步汗青-告别不是悲伤
文成入藩
她回头,看到秀美的大唐江山在苍茫的古道上渐远她分明听到那亲切的呼喊。听到那家乡燕子的呢喃。但她拭干泪水,告别繁华,告别亲情。去塞外播种和平的种子。她的美貌在这千古冰冷的城市里黯然失色。枝头的苍鹰似的落泪。漫天的飞沙似在哭泣。是谁看到那文成那欣慰的面纱…告别不是悲伤。是和平的采桥。
越王勾践
战后失败的哭声仿佛还萦绕在耳际,他一身奴役装,站在城下,身旁是他心爱的城池,如今早已断壁残横。透过层层人影中,他看到一双双噙满泪水的眼睛里,没有悲伤,是支持,是鼓励是的,他就此告别。坚毅的走向吴王的马棚他可以受尽凌辱,但不会忘记耻辱告别总是延续着归来,归来是挥军而下的神勇,是青史留名的感动…告别不是悲伤,是坚毅的奋起
屈原投江
楚怀王冷俊的目光还在脑中回荡。他站在江边。看到百姓竭力的挽留。亦看见孩童高举<离骚>吟咏。足矣!收辱不如归去他在笑。笑庸君,小佞臣,笑自己的忠心忠将名留青史。一跃,他被江水所吞没…那是感人的忠心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延续?
告别不是悲伤,是感人的忠心…
鸟儿告别母亲是去拥抱天空树叶告别树枝,是去播种希望告别不是悲伤…
告别文章4:告别尘缘游诗海,执子之手不再求
文/吴宝震
夜降东京万籁静,诗游初夏风携恨,初夏的青荷破泥出水,漂浮在幽幽寂静的湖面。一袭清风轻触心门、寂寞萦绕夜幕,黯然夹杂忧伤的思绪。一丝记忆、一痕伤感、谁在夏露的清凉里叹息,谁在漫漫迷茫里寻觅往昔,谁在谁的心境里驻足依恋,谁又把相思遗失在谁的梦里彷徨?轻轻一声吟唱穿越前世今生,在梦境里去触摸今生的一丝无奈,清凉的泪珠滴落在梦境边缘那方尘埃,梦境里的牵念无声无息的蔓延忧伤,岁月流动的光影里充彻了无限忧郁,沧桑掠影里的那些纠结与伤痛,在心境深处,悄然释放,无从遮掩。聆听夜色静无声,回忆苦楚心麻木。
残月幽光夜帷幔,物是人非触景伤。静悄悄的夜里,一个人徘徊在寂静里,肩负放不下的俗尘羁绊和重负,脚步彷徨在孤独中、跋涉在黑夜的忧伤里。匆匆地追赶回忆里的日月,再也看不到灿烂的光芒,迷茫笼罩了我的世界。佛说:笑着面对世界、悠然,随心,随性,随缘。谁的的心境能达到忘我。心情碎落在夏雨摇曳中、寻觅一处可消千劫情伤的角落,一切皆为幻影。似水流年、转眼菁华已成灰,蹙著眉、脚步碎,走在沧桑里。开封的夜依旧透着千古的传说,悠悠精美的古建筑也陶醉不了雨辰的心。告别了、落红满地相依看日出。远离了、柳絮纷飞牵手歌与舞。仰望星空夜苍茫,月照斜影心伤悲。
星光做笔露为墨,写进精彩汇诗歌。斗转星移,日出日落,纳一潇潇豪迈进词,鞠一翩翩风华入诗。人生短暂,恍然如梦。与黑夜作别,走向黎明;与悲伤作别,走向快乐;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与前尘往事作别。柔风柳下友对奕,不闻水中飘落花。告别切肤之疼,千丈幽怨,游历在文字的精妙里,沁泡在诗歌的浪漫里。抚琴一曲花好月圆,清唱一首动听民谣。唱曰:人生苦短累、今朝有酒今朝醉、为了不哭大声笑、为了不烦大声呸。笑笑笑、笑看花开花落;哈哈哈、哈去悲欢离合;让逍遥的魂儿在苍穹曼妙里飘。我酷我乐我自赏、告别尘缘游诗海,执子之手不再求。
告别文章5:告别
文/刘哲
说起1987年,就是自己高考那一年,千言万语,几乎无从下笔。所以写了多年文字,却从来没有写过这一页。在这个灼热的高考录取季节回望自己的那一次,脑海里浮现出一个词:告别。
真是一场喜悦、幸福,但也包含着心酸与忧伤的告别。
首先是那个夏天过后,17岁的我,带着被母亲所能想到的东西塞得满满的那只大皮箱,第一次出门远行,坐了17个小时的火车到首都北京。那个抵达的凉爽雨夜,当我坐车第一次经过天安门广场,才意识到,彻底告别了少不更事的自己,告别了十几年的小城生活。如果说17岁之前的我是块青涩的山间岩石,那么在首都这个巨大的熔炉里,由各种巨量、驳杂乃至深刻的知识、经历、事件汇成的热流把这颗石头彻底熔炼和重塑。
告别了故乡,不怎么留恋。如果考不上大学,在故乡城市的我很可能是一个年轻临时工,为菲薄的薪水和贫穷的生活发愁,在一地鸡毛的琐碎中了此一生——我的父母就是这么过了一辈子。
告别了自己“城市农民”的身份,满心喜悦。自从小学五年级时我认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一直到考上大学,我都感到自卑,且拼命掩饰,那是刻骨铭心的烦恼。我父亲是城市工人,母亲却是郊区农民,当时这种“一头沉”的婚姻为数不少。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因为“农民”身份,一切市民享受到的——大到在城市里上学就业、小到年底发放一张带鱼票——你都是享受不到的。只是沾了我一个姑姑在一所城市小学任教的光,我才被破例允许在那儿就读。母亲的城市户口也是直到结婚后的将近二十年才解决,在此之前她只能干收入很低的临时工。
那个夏天的一天,母亲带我到郊区某乡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我记得非常清楚,户籍民警是一个满脸络腮胡、胖乎乎的人,他看到我的“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把抽屉“哗”地拉了出来,翻找着准备在证明上加盖的印章。“哈哈,这下可好,直接迁到北京了!”他边盖章边自豪地说,那种自豪感来自于我曾是本乡的人。在印章盖落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永远告别了这里。
办户口迁移手续那天,我们还回了母亲的娘家看望外公外婆。外公在村里逢人就说外孙考上了“北京的大学”,那天还破例杀了一只珍贵的下蛋母鸡,说是让我“去毛主席住过的城市之前,补好身体”。乡下人说,“外甥是舅家狗,吃饱就爬走”,我作为这只忘恩负义“狗”,唯一忘不了的是我外公外婆,他们是那么舍不得我离去。直到1991年外公去世,我每年都给他寄一些明信片,我把当面羞于诉说的想念的话赤裸裸地写在上边,好像能看见他拿着明信片乐呵呵地展示给遇到的每一个人。我最难过的,是他把我像心肝一样养到十岁,我却不能在身边陪伴他,而要离开他,奔赴他从未去过、也永远到不了的远方。
夜里,我在麦场上和儿时的小伙伴相聚,也是一种告别吧。他们曾经是那么熟悉、有的还曾那么亲密,我进城上学后,他们就把我当做“城市人”有意躲避我了,好像某种无形的墙隔开了我们的友谊。那天,那个告别并不欢乐,我记得我们大家都躺在麦秸堆上,小伙伴们不说话,也没有什么祝福之类的,大家都显得郁郁不乐。我仰头看着天上的星星,它们也像我们那么寂寞。
我还告别了我的初恋,完全是一段朦胧的单相思。在北去的火车上,我的心情大概像《青春万岁》里杨蔷云写的诗歌一样: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告别文章6:初夏
文/山人
告别缤纷的五月,伴着淫淫细雨。初夏的六月宛若婷婷少女,碎步而来。
潮湿的空气带着夏的锋芒,沁入我们每一寸肌肤,湿湿露露,暧昧不已。这个多雨的季节里,人容易在雨天里静下心来,给自己煲一碗心灵鸡汤,细细品味。此时滴答滴答的雨声,不再变的枯燥,千篇一律。听雨是一种心情,微雨霏霏,是清新,是自然的感动。六月的初雨,略带着春天的凉意,时有感伤,但不至于凄美。
荷塘里已渐铺满了绿,周边草木葱郁,各式瓜果已渐入市,虽不至眼花缭乱,也可谓琳琅满目。杏儿、枇杷、油桃、蓝莓等已迫不及待跃进果篮,生怕被后来的瓜果抢去了风头。蚊蝇还未常见,偶遇其,心中禁未生厌烦,反倒略显可爱。这也许是对盛夏和明天的一种期待!期待夏携着满腔热情来拥抱我们,期待夏日早晨那一抹绯红的云彩,期待夏日那漫长的白天、喧嚣多彩的夜。
夏,是个多彩活跃的季节,所以人们充满憧憬。挥汗如雨的午后,人们三五成群,或房前屋后,或烟火排档。总有闲情,喝杯啤酒。让自己略带醉意时,拾起满地年华。一遍一遍说着过去的人和事,就这湿润的夏风,数落着生活的周而复始。推杯换盏间,人们的关系发酵得更加亲密和热烈。夏天的热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就此生活有了温度。
不知今日雨后是否会有彩虹,夏,就是那么神秘。时而一阵雨滂沱,时而一阵霞满天。也是这让人琢磨不透的性格,让人们更加欢喜。
六月的初夏,细雨洗去铅华,落落一张白纸。一笔淡墨,带着人间烟火,绘出一幅蔚蓝的海。这支笔,是一叶扁舟,笃定的航行。前方,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风景。我们努力前行,渐行渐远!
告别文章7:告别昨天迎接明天
文/真爱一生
今天情绪低落, 晚上一人回家没事干,突然想起属于我们俩的博客,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五年即将过去,生活的波波折折历历在目,输入真爱一生出来那么多,却没找到我们的。情绪更低落,一个人看这几年的照片,第一次想去回忆我们的历程!
他这一个月出差机会多我一个人寂寞,因为想他还有大姨妈作怪变的情绪化,所以尽量避免不因为说话带情绪影响他,决定晚上10点之前不给我打电话,就关掉手机睡一大觉包括明天,没想到九点五十七分电话响了,原来我们的默契依旧!刚开口他就问我是不是有啥事?哎,就像他说的,在他面前我是透明的,他懂我,如实招供,真的一天的不快,接到他电话一下烟消云散。四十分钟听我得得得说个不停,哎呀阴转晴天!开心放下电话,他提示我共同找到属于我俩的博客账号。这里有我们的昨天,今天开始有我们的未来!
回忆一路走来,他倾心爱我,包容我,原谅我,让我终于走出了那不愉快的阴影,今天来到这里也说明我们的生活又提升一个新的阶段。跨过那段灰暗的日子,明天更美好!我要好好经营我的家,好好爱告别昨天迎接明天我的男人!他让我真心的佩服,有胆有识,有情有义,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说到做到,只要他答应的、承诺的肯定不来半点虚的,出差在外消遣方式之一赌博,他从小立志坚决不赌,现在别说赌,连看他都不看,尤其是在我深恶痛绝的女色上他更是严格要求绝不越雷池半点点,以前听他夸自己极品男人,我就呲之以鼻觉得他自夸,这几年共同生活让我逐渐真正的认识他,就像闺蜜给我总结的,你是真的被他折服了!平时跟他争嘴的时候心里的话从来不说,说出来好像很虚伪,其实跟朋友闺蜜聊他,我是欢喜之情暴露无遗,老同学都得得我,别炫耀了。发现自己的心被他收服了。
祝愿我们真爱一生告别昨天迎接明天一生真爱告别昨天迎接明天两情相悦!携手共进!
告别昨天,迎接明天!
告别文章8:追忆,与往事告别
文/子芗
人的记忆中,总有些往事难以绕过,那是无法逃避的厄运,难以逾越的魔难,逆境里的挣扎。它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反因时光的冲洗而愈加凸显,诱使人一次次回眸凝望,触摸与咀嚼,甚至诉诸于笔端。《梦中泪》——张英文先生的自传,就是这样,在他的耄耋之年终将付梓了。
接到这部几十万字的手稿,我不得不钦佩张英文先生的毅力,原始写作的辛苦远非电脑写作可比,更何况写作者是一位老人。那是二00二年,张英文先生年近七旬的时候,他开始了书写自传的漫长里程。此后十余年,他克服诸多因素的干扰,笔耕不辍,几易其稿,最后誊清辑录成《梦中泪》。这部自传的面世,实现了张英文先生多年的夙愿,圆了伴随他一生的文学梦。
阅读《梦中泪》,像听一个遥远而悠长的故事,仿佛时光倒流了七十年——
在辽南的一个偏远小村,一户张姓人家喜得贵子,乡亲皆来贺喜吃满月酒,父亲给孩子起名英文,还给他颈上挂了麒麟锁。他在呵护中长到了七岁,母亲却猝然染病身亡,撇下四个年幼的孩子。他姐姐九岁,妹妹不满两岁,还有个四岁的弟弟。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父亲为养家常年奔波在外,四个孩子成了孤儿,在悲伤、恐惧与饥饿中相依为命。后来,他被过继给二伯还险些丢了命,但他家因而得到二伯留下的老屋,从此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日子。随着新政权的建立,父亲送他们上学了,那是最幸福的时光。但不久有了继母。姐姐不再上学了,变成继母使唤打骂的奴隶,姐姐不堪忍受逃往外祖母家,十七岁就出嫁了。他那年十五岁,离家在镇上读中学,几年后,他又考上了高中。正当他憧憬未来的时候,弟弟妹妹被迫辍学了,妹妹接替姐姐做家务,弟弟每天下农田劳动。继母对兄妹百般虐待,常常不让他们吃饭。他一怒之下领着弟弟妹妹独立生活。然而,他一介年弱书生,既无力撑起这个家,也无能供自己上学。他积虑成疾不得不休学了。后来,他为家乡办学的尝试,也仅维持数月以失败告终。弟弟当兵去海滨了,十五岁的妹妹也嫁了人。他独自彷徨在青春的十字路口……
自传到此结束了,我的心却无法走出阴霾,与主人公一起陷入空前的绝望,幻灭于梦开始的地方。《梦中泪》,一段没有靓色的青春记忆,一支哀悼人生花季的挽歌。我在那生之悲凉、爱之艰难的吟唱里开始解读作品。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而一个幸福的童年,必将迎来一个幸福的人生。”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指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张英文先生在自传题记里写道:“童年的不幸,可能带给孩子永生的不幸。”无论是科学结论,还是名家断言,或出自常人的领悟,以上三者皆在说明童年的重要,童年决定人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人在厄运面前是被动的,就像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与死,所谓驾驭命运的强者,绝非困境中孤立无援的弱童。人在病亡面前的无能无助,是《梦中泪》主人公的人生初课,这挫败的童年经验,孵化出他性格中的悲悯与宿命,它像魔咒暗示、引导着他的知意行,不幸蔓延了他的少年与青年,这是不可逆转的命运多米诺现象。忧悒的心灵更容易亲近文学,写作是孤独者痛苦的逃避所,爱情的止渴剂,希望的回音壁。然而,用文字与空想垒砌的信念与激情,经不得现实的撞击与考验。耽溺于西绪福斯式冥想的青年,难以自拔于狭窄生活圈的束缚与不振,去拥抱与其隔膜着的广阔天地。
八十岁人生的自传,为何止于青春伊始?我曾对这“没完成”的自传颇感遗憾和不解。但当我读完《梦中泪》及《心中的歌》,我终于明白这是作者自然或必然的选择。凝于笔端的墨是最浓的,埋藏在心底的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曹雪芹于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讲述的是他对青春王国的不解情缘。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是他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同样,对于张英文先生而言,像梦魇般纠缠他整整一生的,是自己青春前的痛苦记忆。那是他生命的前生与精神的原乡,也是他从初识文墨直至老年,一生反复舔舐、咀嚼、涂抹和利用的写作源泉。《梦中泪》,是张英文先生晚年以记述的方式对自己前生的温习与梳理,视为传记;《心中的歌》,则是他早年以诗歌的形式对个人自况的情绪宣泄,应该看作史诗。二者一一对应,相互补充,彼此诠释,共同合成了这部底色苍凉的、现实与浪漫的往事追忆。
或许每个写作者都有薪火传递的使命感。张英文先生说他写自传的主旨是:“通过自己童年、少年至青年的经历,让生活在今天的晚辈们了解老一辈人是在怎样艰难困苦中生活过来的,特别现今的青少年,是在衣食无忧、百般娇宠中长大的,体会不到什么叫困难,更不能受到一点困难的颠折。书中的经历,也许对他们有一点启示或教益。”其实,好的文学作品会折射出多种耀眼的光芒,其中包括作者尚未意识到的现实意义。鲁迅先生曾教导文学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只有活着,活好,爱才有所附丽。”的确,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我认为这也是《梦中泪》所折射出的意义之一。
因为有心愿不曾了却,有心结尚未打开,所以我们不停地追忆。然而,追忆并非为了宣泄、控诉或揭露,而是为了告别,告别那曾无法告别的过往。从此,我们以超然和同情的目光打量尘世,感恩生活赐予的美德与智慧,毫无怨言地承担生命赋予的责任,一视同仁地接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从此与生活和解,梦中不再有泪。
乙未冬月廿六夜,于梅轩
告别文章9:挥手告别昨日,是梦起航
文/末余
挥手告别昨日
是梦起航
泪散尽,凌乱了谁的心?
雨散尽,打湿了谁的衣裳?
舞散尽,迷失了谁的双眼?
梦散尽,忆起了谁的空头梦?
风散尽,吹干了谁的泪水?
叶散尽,打乱了谁的心声?
爱散尽,思念了谁的好?
恨散尽,曾经是谁的不回头?
不挽留?
记忆,浅唱谁的相思?
记忆,浅唱谁的深情?
记忆,浅唱谁的爱恋?
记忆,浅唱谁的过往?
梦醒了
心碎了
哭红了双眼
已回不到最初
风,摇晃了谁的相思?
雨,打湿了谁的眼眶?
风,吹散了所有的回忆
雨,淋湿了所有的过往
最终回不到最初
最终回不到过去
忆起那一串幽梦
只是徒增伤感
文:46490986
告别文章10:故乡的告别
文/赵明
打出“故乡的告别”几个字,我心头一颤!难道曾经的告别故乡,真的要变成故乡的告别了吗?离开故乡那一年我不满十二岁。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故乡”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那不过是个“老家”而已。
我老家的那个小村子,坐落在距离咸阳老县城西南十多里的渭河南岸。村子不过三四十户人家,交通也不太便利,但是,因为它叫做“钓鱼台”而颇有些名气。这名气,源自矗立在村西渭河岸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的“太公垂钓处”五个大字——传说姜太公在这里钓过鱼啊!不光是村子因此而得名,咸阳县渭河南、沣河西的大片区域都沾了它的光,不然怎么叫做钓台区、钓台乡呢?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竟然有难得一见的吉普车开到村里来,从车上走下几位穿制服、戴墨镜、手里拿着文明棍的“先生”们,前呼后拥地走到“太公垂钓处”石碑跟前,指手画脚地说些什么;又在石碑旁边的龙王庙里转悠一圈,然后呼啦啦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我离开故乡之后,龙王庙被当成封建迷信推倒了;“太公垂钓处”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断成数截。钓鱼台这个曾经颇有名气的小村子,除了留下一个村名之外,其他一切与姜太公相关的事物都荡然无存。改革开放后,历史的记忆又被唤醒。有识之士从村民家的院墙下、猪圈里寻找到“太公垂钓处”断碑的残块,对接起来,矗立在原处;在石碑的旁边,建起一座小小的“太公庙”,居然也香烟缭绕。钓鱼台重新找回了它的标志。
我记忆中的故乡与“太公”并没有多大关系。我心中的故乡,是从我家后门外流过的渭河,是村头的一口甜水井,是绿油油的一片连着一片的菜地,是碾麦场上的忙绿与嬉戏,是挂在树干和墙头上的金黄的包谷棒子和火红的辣椒,是鸣叫着从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是戏楼上的秦腔的吼唱和正月十五的社火,是羊村庙小学课堂上老师的教导和责骂……这一切早都离我远去了。
其实,我并没真正的告别故乡。我学习及后来工作、生活的地方在离故乡不远的西安,而故乡有祖宗的坟茔,有父老乡亲,有儿时的玩伴,有抹不去的记忆,所以隔一段时间就会回老家去看看。就在这一次次回老家看看的过程中,我目睹了故乡的变化。村子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几乎家家户户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还没来得及改造的零星的几座土墙灰瓦的半边盖老房子,夹在新楼的缝隙间,挣扎着保留下残存的记忆。走进村子,认识的人高声地打着招呼:“回来了!进屋里吃饭啊!”声音里洋溢着兴奋与满足。地里的农活只剩下种菜,已经没有人去务弄小麦和棉花了。中老年村民成了种菜的主力,年轻人躁动着,外出打工寻梦去了。老家的变化让人惊喜,但清一色的火柴盒似的楼房略显单调,不仅一家一家都差不多,甚至这个村子和那个村子也没有大差别——既不像城市,也不像乡村。追求时尚,反而失去了特色,我不免又怀念起我原来的那个故乡了。
我想重走无数次走过的河堤小道,去寻找童年的记忆,却被一堵白色的围墙挡住了去路。询问得知,这条路早就不通了,都走大道去了。怎么不见钓鱼台?原来是一个叫做“华府御园”的居民小区的五六座高楼挡住了视线;钓鱼台村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躲在了繁华的背后。“华府御园”的所在,原来可是平平展展的一片菜地呀!沿着三号桥头西侧的一条小道,我缓缓走进魂牵梦绕的老家。
高大的三号桥横空而过,把钓鱼台村劈成两半。压在大桥之下的钓鱼台村,显得有些烦躁不安。村民们大声地说着,笑着,吆喝着!村子里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兴土木,家家户户都忙着在自家两层楼房顶上加盖第三层或第四层。谁都知道,这并不是用来自住或者出租的,而是为了在拆迁的时候能得到更多的补偿款。村里的长辈都已过世,儿时的伙伴、同学健在的也不多了。年轻人都大多不认识。现在流动人员多,村里来几个陌生人并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没有人在乎我这个“游子”的归来,更不会有儿童“笑问客从何处来?”我离开故乡已经整整60年了。
钓鱼台村的消失是迟早的事。我又为钓鱼台的不复存在而怅然若失。我来到“太公垂钓处”石碑前,伸手去抚摸那快要湮灭的刻字,心头涌上难以名状的沧桑与凝重。春节到了,有人在太公庙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渭河门前东流去,太公显灵佑民生。”对联写得不错,可惜把上下联贴反了。这反贴的对联大概是钓鱼台村民对姜太公的最后的祈愿了。
我走上河岸,眼前的渭河也大变了样。河滩上,近处是一丛丛的杂草。有人在河滩上开出一片菜地,塑料大棚像巨大的气泡鼓起在河床上。较远处是散乱的沙丘和沙坑,更远处能看到像沟渠一样的河流在阳光下闪着灰黄的光。疯狂的挖沙把渭河河床搞得千疮百孔;流量锐减又使得河床不能得到自然修复。曾经的宽阔的河面没有了,摆渡的木船和打鱼的小舟没有了,冬春时节平坦的沙滩没有了,沙滩上休憩的大雁没有了。母亲河竟然变成如此模样,让人情何以堪!
按照整治渭河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渭河将因“引汉济渭”工程获得充足的水源而重新奔涌起来。钓鱼台村将被改造成平坦的滨河大道和宽阔的绿化带;村民们将被异地安置到一个新的居民点。城市化让祖祖辈辈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尤其是年轻人,憧憬着新的生活,新的梦想。现在盖新房,唯一的目的就是拆掉!他们等待着即将到来的“胜利大逃亡”!
在我年过古稀,思乡情结弥深的时候,故乡却要别我而去了——永远地去了。在全国,有无数个村庄正在迅速消失,许多文化符号从此将变成一片空白。过去是“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是城市吞噬农村。城市化是幸?抑或不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失去土地的农民,虽然做了城市里的人,心里却并不踏实。因拆迁而一夜暴富的幸运儿游手好闲;沾上赌瘾毒瘾的人走上了不归路。城市里的一些小区取了“维也纳”“巴塞”之类的名字以显洋气;一些小区的名字里加上“金”“鑫”“皇”“帝”“御”之类的字眼以显富贵和霸气。这些不接地气、俗不可耐的东西,在各个城市都能看得到。相反,那些能够代表地域文化、颇具特色的地名、村名却被丢弃了。钓鱼台村村民新的安置点,还会叫做“钓鱼台”吗?大约肯定不会了——太公垂钓处难道可以随便搬迁吗?
其实,故乡倒不完全在于那个具体的地方。故乡是一份历久弥新的记忆,一份割舍不断的感情,一种民俗风情的传承,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毕竟,社会要发展,生活要改善,任何一个村庄都有改变面貌的权利。问题是,在追求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的记忆,不能挖掉自己的根。等到渭河整治工程完成后,我要重回故土,沿着滨河大道,漫步在开满鲜花的绿化带,去欣赏故乡的新貌。我希望能在钓鱼台村的旧地,在“太公垂钓处”石碑的原址,看到一座小亭,亭下立着一座石碑——那个断裂而又弥合的石碑,那个字迹苍劲却又模糊不清的刻着“太公垂钓处”五个大字的石碑——向后人述说曾经的故事……
告别文章11:告别
文/陈泱彤
她决定要和他告别。
这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发生了什么。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清醒,她是真的要走了。
不论他怎么挽留,她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决定。只是在离开之前,她答应陪他看一次日落。
他们并肩坐在山谷的平地上,夕日微醺,泛红了天际线大片大片的白云,远处传来鸟啼空谷,树木在暖风的吹动下沙沙作响,像是一阵长长的叹息。
“你还记得我们以前小时候玩的捉迷藏吗?每次我们大家玩的时候,我都希望是你找。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捉迷藏?那是希望有人来找他们,对吗?”“嗯。”“那你走了,我也来找你,好吗?”她目光迷离,眺望着远方,“你知道我不想。”
“你还记得初二那年正好赶上世界杯吗?我们连夜不睡一起熬战,隔天你脸就肿了,拿冰袋敷一下,晚上又接着一起看。”说到这里,她想起了自己每隔4年就和他熬夜灌啤酒的经历。她其实很介意每次看球时他像个疯子一样呐喊,哪怕这种情况4年才出现一次。她点了点头,但只字未提,她已经不想再多说一句话了。
“你还记得中考填志愿的时候吗?为了迁就你,高中以后我每次上学放学都要转3趟车,就为了多和你在一起几天。”她听着笑了笑:“别再一直问了,你知道我都记得。”他环抱住她,如同那天夜灯下他对她说出第一句诺言的场景。
她幽幽地叹口气,她不是不爱他了,只是她有非走不可的理由。
我还记得你一个大男孩在电影院众目睽睽痛哭流涕。我还记得每次吵完架你大男子主义逼我道歉。我还记得当年我们早恋被通告批判,你一副耀武扬威的表情,打死我都想不明白。我还记得你四面逢源,沾花惹草……但她的离开不是因为这些,她现在不计较了,他却说他在改了。
她现在是真的要离开了,他握住她的手:“再等一下,再等一下好吗?”她已然无法言语。
次年,他在雨中撑起一把黑色的伞,笼罩了所有的心情,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墓碑。
死亡是让她离开他的唯一原因。
告别文章12:致十月的祖国
文/邱立新
十月,我们告别夏的绿荷,喜迎万山红叶,倚在岁月的木质窗棂,看伟大祖国群山巍峨、层林尽染;高粱火红、谷穗金黄。
十月,祖国的容颜越发神圣而端庄,无论你在北国边陲,还是南沙海岸;在丰收田野,还是林间小径,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的心中总会涌动一种神圣的情愫,那是对祖国的深深爱恋与祝福。
当屈原流放汉北沅湘,闻秦攻破国都,悲愤交加怀石自沉汨罗江;当苏武奉命持节,饮雪吞毡北海牧羊十九年;当岳飞仰天歌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当文天祥袒露“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泣血心声……祖国,你从远古走来,你是万古流芳的民族气节,你是洒满热血与热泪的历史画卷。在九州山河锦绣如画的金色十月,我愿携春之细雨,夏之繁花,秋之红叶,把最温馨的词句奉献给您。
有人说,青春的容颜润滑光泽,纯洁如雪。而我,更爱您那沸腾的灵魂,爱您经风掠过后记忆年轮里的沧桑斑驳。这里有北京山顶洞人农耕火种;有秦并六国的集权转折;更有强唐盛汉的峥嵘岁月……篇篇风霜画卷,记录着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更记录着共和国栉风沐雨,一路风尘一路走来的风采与荣光。在刘公岛,这史册写下过有负先人的耻辱;在三元里,这史册写下过民族不畏强暴,敢于同西方列强拼搏斗争的勇气。
在神州所有人的心中,都铭刻着这样的难忘箴言:不强国就是后退,不崛起就是沉沦,只有实现民族复兴梦,才会使我们的祖国,高山长青,绿水逶迤。
祖国,您是饱经风霜的母亲,用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哺育各族儿女,教育华夏子孙自豪于祖先文明,但更应奋进求索,不贪恋辉煌的过去,高瞻远瞩于新的明天。用黑色的眼睛,在求索中找寻光明,用今日之责任,实现华夏子孙的民族复兴梦。
祖国,您是千载长青的大树,笔直的干,屈曲盘旋的枝,有花的秀美,山的端庄,也有春的嫩绿,秋的枫红。您有三春贵子十里桃花的妩媚,有五岳群山惊苍穹俯山岗的威严。您曾佑护过黄土地上挂着辣椒的窑洞,也曾温暖过黑土地上抗联战士朔风暴雪的木房。当每一次秋风飒然吹过,您的每一片绿叶都噙着五彩的强国梦,每一个枝头都结满累累的丰收果。
祖国啊,您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恒的春天。您用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我们,用神圣的事业甜蜜着我们。您把我们团结在一起,以共和国70年奋勇前进的坚实步履,踏响东方土地,更教会我们勇立潮头,守正开新,弘扬崇德向善、立根固本的人间正气。
祖国,您于我们这些儿女来说,是深情的嘱托,也是一份生生相依的血脉情结。我们的生命之于您,是一片叶,一朵花,是您给了我们生命的滋养与光彩。
祖国啊,您是一首诗,一首抑扬顿挫、荡气回肠的诗,一首亿万人民用爱和泪,用琼浆热血和深情依恋共同吟诵的赞美诗!这首诗,因深情饱满而热情奔放!在云端哨所、在黄河源头、在长城脚下、在亚热带珊瑚椰林,负重前行的最美奋斗者们,深情吟唱着“以热血之我,创最美中国”的壮丽诗篇!
十月,阳光流泻,照亮九州山河。倚在岁月的木质窗棂,我们将一颗感恩的心,安放在希望的流年里,深深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繁荣昌盛,迎接新世界的晨曦!
告别文章13:告别老苹果
文/李木生
六十岁?八十岁?我总以为这棵老苹果就是一个老兵。
今年莱克星顿的大雪来得特别晚,这棵邻居家的老苹果似乎在安详地等待。我是等不及了,就要回到大雪覆盖的祖国,只好与朝夕相处了半年之久的老苹果告别。
初识老苹果是在夏季,它蓬勃地绿着,饱满得可以滴水,唯独老苹果只在干枯之中点缀着零星的小绿叶。老苹果太老了,似乎费了好大的劲,才努出这些零星的绿叶。
或许经历事多了,养成了反其意而体察之的习惯,尤其对于潮流中的逆者有着格外的体贴。不起眼的老苹果也就一见如故了。
它是苹果树中的高个,一左一右在五六米的高处伸着两只长长的胳膊,俨然两只翅膀,欲飞一般。站在“翅膀”的底下仰望,漏着稀疏的阳光与蓝天,翅膀立刻化作蛟龙一般,正扭动冲腾呢。远看中的枯枝死条,也便历历在目,如针如钉。而那零星的绿叶,则长在两个生铁般主干中新发的肢体上。这新生的肢体,在灰黑的主调里显着年轻的青绿,从主干侧面粗粗地拱出一点便急忙地萌生着细条碎叶,仿佛老苹果分娩它们时用尽了最后一丝气力,急切得很。最让人心疼的,是它衰老伤损的树身。两个主干分叉处,是一个漆黑的大洞,如盲人的眼直瞪着天空——不知何年何月断去了一个主干,也不知是老朽、病虫,抑或自然灾难所致?再看尚存的两个主干上,亦是这里那里,布着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洞穴。看着这空空如也又黑黢黢的洞,会以为树已朽了。真去摸触,竟是铁样的坚硬。这才越发地感到老苹果的威风与庄严。岁月可以在身上创下累累的伤痕,生命却要在岁月里坚守着尊严、力量与硬度。风雨可以剥蚀皮肉,却不能摇撼它坚如磐石的灵魂。
想不到老苹果竟还能挂果。二三十个小小的青果,稀落在枯绿相间的枝叶间,寂寞得很,却也沉着得很。与莱克星顿农场苹果园里那种果满枝头、挤挤碰碰的气氛相比,老苹果是一幅迟暮的景象了。
眼看着这些青青的小果子长大着色,已是从夏至秋,竟对老苹果积攒起了沉甸甸的敬意,敬意里还羼有丝丝眷恋。
弄不懂美国人怎么想的,只将老苹果当作一个树景,并不关心它所结的果实——不摘不问,任其自生自灭。是因为年纪太大,果实会有些苦涩的吧。回回路过,都会注目这些疏落在枝叶中的果子,它们也便在灰绿杂陈里闪烁着点点红意,花朵一般。这些隐士一样的果子,又总会吊起我的遐思,并在津液吞咽中想它们真实的味道。
见到老苹果的第一颗落果,是在一个清晨,天气凉了,这个苹果就在草丛里静静地待着。我先是惊喜,继之以惋惜:等得久了,没人识,才自己坠落地上。想捡起它,可它在人家的宅地上,又不好意思,也就更加地怜惜。一边叫来夫人去捡,一边自责着虚伪。不大的苹果半红半青,柔和的亮光在果实圆的弧线上跳耀。是在有些忐忑又有些期待里品尝的,好得有些意外:白瓤;甜里带点微酸,又有一丝丝让人回味的清香;绝对不艮,一种稍稍绵软的脆;皮薄,稍稍咀嚼,皮肉便融为一体;虽没有齿间溅飞的汁水,却也有一种甘美,沛然在口腔间。
这时,我又感到着老苹果的慈爱与温柔。不管身子承当过多少苦难,不改的是心上的甘美。捡拾苹果,仿佛也是我们心之交流。尤其是风雨后的早上,会有些细碎的苹果树叶散落在草坪上,而三两个果子也便静静地等我在草叶间,发着新鲜的光彩。也有例外的时候,等我赶到,熟落的果子已被火鸡或小鸟啄食得所剩无几。看来,喜欢这些果实的,并不只是我一个。
采摘一空的苹果园关闭了好久,这边的老苹果,还有七八个果实郑重在树上,细水长流着。
几场秋风秋雨下来,各种树叶轰烈地铺满了大地,连树林都精简得一目了然。有些树,只是一夜便脱尽繁华,赤裸了全部枝条。瘦了,冷了,一片萧索里,老苹果却如松柏般不为所动,依旧举着自己翅膀一样的头颅,让细碎的绿叶薄云般敷陈在枝条上。
大雪来时,这些羽毛一样细碎的绿叶会在雪中安憩的吧?而老苹果,则会让自己的梦想,扇动起崭新而宽厚的银色翅膀。
告别是在一个下午,秋日西斜里,我立正举手,向它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告别文章14:无处告别 终须告别
这一别,天涯远去,这一别,后会无期,这一别,陌路相随,原来,我们就这样在人海中走散了……
——题记
【一】无处告别
剪影的时光将岁月搁浅在八月初秋,树梢挂落的残叶,不知该往哪个方向飘,颔首驻足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中,渐渐有股凉意涌入心间。也许,是该告别了吧,要不然,秋叶怎会凋零,秋凉怎能心寒?
带着淡淡的忧愁,停留在灯红酒绿的路口,行至今日,是否应该道一声珍重,抑或是念一句再见?我想,再多的借口,也只是欺人,若是如此,又能告别予谁?
放眼望去,清晰的看到行色匆匆的人群,穿过层层护拦,直奔向往的路线,那时的自己,多么羡慕如此洒脱的人生。只可惜,相逢遇见相知,谁也无法说出离别的酸涩,唯有两行泪痕,潸然落下。
终究,是我的冷漠,弹走身上的尘埃,连同你的怜惜,一起湮灭在我的世界之外。回首这些日子,总是半夜被梦惊醒,额头上的汗水像连珠般,一滴一滴落下,我不知,那些梦中的情景是否真的属实,但,我却能清晰感觉到转身陌路的无奈和酸楚。
坐起深夜,幽蓝的光线灼痛了眼眸,想借着此时的心情敲下几行关于告别的文字,然而,手指停在键盘中间,如磐石移不动。我知道,飞扬的青春,留不住逝去的容颜,却依然还在挣扎着,徘徊着,努力试着用所有方法挽回一切。
八月,如期而至,时常用沉默代替以往的欢笑,我想我不是不快乐,只是,想安静的坐着,看着,听着,以退身的姿势默默感受那些关注的眼神。不打扰,不触动,不道别,也许,这便是最好的方式,于你,于我,于每一个人。
秋天的美,不在于季节的轮回,而是旋转的枫叶,落下的弧度,看似抛物线的距离,却不知将两方远隔天涯,或许,我们不曾相逢,因此,再见的时候,也只是一个人的对白。人生若只如初见,想必,也不会有告别的这一天,然而,于我而言,更欣赏的是别后重聚的那份坦然和从容。
这一别,天涯远去,我只与文字道声珍重。
【二】终须告别
相识何必曾相逢,如若心中有情,且不说相随一生,也能相伴一程,而短短的人生中,能有这样一段美丽的插曲,是否应该感到庆幸?
我不奢求风花雪月般的浪漫情怀,也不奢望惊天动地般的轰轰烈烈,只想,在我转身的时候,能看到那抹最真的微笑。秋的凉意,越来越浓,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现实如此,最不忍离别,却不得不离别,这份心,又有谁能懂得?
落花,谢了一地,轻轻触碰白壁墙上斑驳的记忆,那些炙热的目光一次又一次面对着我,若不是,情种心间,何须隐藏忧伤。我怎能不知道,真诚是心灵交汇的支点,怎能不知道,越是在乎,越是敏感。我也曾用真诚换回真心相对,也曾因为在乎,而在得得失失间重蹈覆辙,只是,时光远走,在或不在,由不得人。
最怕的是,相识已久,却输给了时间,以陌生的身份再现,以陌路的姿势仗行。我一直不敢承诺什么,或是不想承诺什么,天长地久太过浮华,相依相守太过虚渺,也许,一程山水,一份珍藏,便是给彼此最好的祝福。
感谢红尘有你,为我,透支指尖的温暖,期许岁月静好的姿态,虽然你从不说,但我依然记得,你在文字的路口,默默与我相伴。只是,还有太多的心愿容不得现实的变迁,即使我祈祷过细水长流的一份寄托,也不曾被认可。
我想,我还是幸福的,倚立在离别的风景线上,再享受一次听风,醉月,观雨,赏花的曼妙,纵然离别临际,还能看到你的祝福,听见你的心声。你说,我那颗玲珑般的心,点缀满纸墨香的文字,静美的只剩下自己的独舞。那时的我,便臆想着你是如何感知文字背后的苍凉,也许,仅仅是因为懂得。
相识太久,离别只不过是刹那间,即是如此,就让瞬间永恒吧。
【三】天涯陌路
转身以后,天涯便在心中,你远望着,我近观着,彼此就这样各自安好,蓝天依旧,风景依旧。
抛开尘世的疲惫,以一份悠闲的轻松,迎接生命中的每一种相遇,无论结局是错过,还是终老,抑或是半路消失,都应该学会感恩。于是,每走到一个路口,我便喜欢回首,或是怀念,那份情,那些人,那些事。
陌路,对于熟悉而陌生的我们来说,是疼痛,是心酸,亦是无奈的,我知道,众生芸芸,只有你我,能在一个闲瑕的午后相遇,直到谈笑风生的漫聊是多么庆幸。我知道,深夜里问候及惦记,是那么真实而贴切,你匆忙而来,只为告诉我,你想我了。我知道,空间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了多少真心和诚意,包括对我的赞赏,对我的疼惜,对我的爱护,对我的期待。
是呵,正因为有太多太多说不出来的感动,更让离别变得凄凉,住在光阴故事里的我们一直在编织美丽的梦幻,却始终没有走出来。你我有着云水相隔的距离,但也牵着云水相依的细线,若隐若现。
你送我祝福,只是在心里藏着,生怕被我知道,那些简短的文字恰恰落入眼帘,自始至终,我依然保持沉默,不是无言,而是担忧。路已至此,告别成了唯一的缓解,我不想伤害任何人,也不希望珍藏在心底的情谊随着时光抹去。
天涯是何方?陌路是何处?我不知,你亦不知。从不联系,并不代表忘记,从不想起,只因从未忘记,从不打扰,并不意味忘记。我想,这三个没有忘记,足以取代被遗忘的担忧,纵使是不再相见,最美的初遇,依然留在生命的扉页里,永不褪色。
于人海茫茫相遇,也于人海茫茫走散,路的尽头,道一声珍重,以后的日子,我在或不在,请记得,微笑生活。
告别文章15:做一个会“发暖”的人
文/汤圆的人生
偶然间,听到了黄菡在告别《非诚勿扰》时对黄磊所说的一段话:你是一个奇怪的生命体,是一个会发暖的人,我祝你幸福,不是客套话,是因为在你身上,让我们知道了,人除了聪明和能力,还有真诚,善良,热情和勤奋。这段话给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刻。尤其喜欢“发暖”这个词,读起来,心就跟着暖起来……那个场景,那种氛围,不仅黄菡老师哽咽了,我回放了三次,也热泪盈眶了三次。
“发暖”应该是真诚的,无论是跟你的家人或是朋友,你们彼此可以无话不谈,可以无所顾忌。当然,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充满着诚恳的态度。你愿意倾听和理解,你没有欺骗,没有虚伪,更没有自私自利。你有的只是想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想进来的人。
“发暖”还是善良的,特别容易感同身受的。例如,你会为了电影里“男女主角历尽坎坷不能在一起”吧嗒吧嗒的掉眼泪;你也会愤怒着商场门口乞讨老人的子女在哪里?当然,情绪过后,还是会从包里掏出五元钱,想象着他们可以买一包饼干充充饥啦,就很安心;亦会为了《读者》里的一篇“假装你很爱我”而唏嘘人间处处有真情。你喜欢帮助自己认识的人,也愿意尽自己的一丝绵薄之力去支持素不相识的人,哪怕那些从未谋面的脸仅仅是来自于“文本里几行简单的字体描述”或是“手机中的一段微视频”。为什么伸出援助之手?字体里和视频中的故事感动了你,你把自己变成故事里的主角,就毫不犹豫地做出一点点有益的事情来。不为别的,就为“快乐自己”。你喜欢“雪中送炭”,你一直相信“爱会创造出奇迹”。
“发暖”又是热情的,热情的人永远“面带笑容”。笑容是热情最美好的表象呈现,由心而发,令人心旷神怡。哪怕彼此是第一次见面,心里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么多年,我算是明白了:每个人的脸长的不一样,但笑容都是一样的美,而且美得惊人的相似。笑容里有亲切,有尊重,有友爱,有宽容,可以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泯灭“一世的恩仇”。热情会愉悦,会澎湃,会感染,甚至会改变。热情的人,语言和行动都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最后,我还想说,“发暖”一定是勤奋的。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永远坚信“不耻下问”的道理,就算那个“被问的人”有过十次的厌烦心,你依然会满怀一百次的淡定与感激之情,终将被你打败和融化。人无完人啊!无论是握笔的,还是拿锹的,身体里都蕴藏着让人尊重且值得学习的优良品质。时间可以见证一个人的成长,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谦逊、谨慎、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崇拜的人,内省和消化。再加上亲力亲为,必将快乐前行。
此生,我愿做一个会发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