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书店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书店散文1:红尘里,那抹书香
文/孙成栋
初见这家小书店时,我委实有些惊讶。想不到在这片灯红酒绿的喧嚣之海里,居然藏着一座流溢书香的“小岛”。
说它是“小岛”,是因为它被漫无边际、汹涌澎湃的市声包围着。四周歌厅、舞厅、酒店、网吧、浴城、商铺、球馆、时装屋等一应俱全,并且无一例外的高大敞亮、光鲜靓丽、风情万种,与素面朝天、风格简约的书店相比,反差极其强烈。我不由得暗想,地处这般位置的小书店,该是何等的孤独与寂寥。因为就连我这个“爱书如痴”的书迷,如果不是偶然走到它的门前,或者对书的气息不那么“敏感”,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里有个书店,纵然近在咫尺,也可能会擦肩而过。
走进店里,果然有些清冷,三三两两的读者站在书架前静静地读着、选着书籍,全然不似“包围圈”外那些商家的门庭若市。而四五十平方米的空间,也显得阨狭而逼窄,一条弯弯曲曲的过道只能容一人进出。角落里的收银台前,有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和一位略显年轻的女士。一个在接待结账的读者,一个在更新图书销售台账里的信息。从彼此交流时的言语、眼神和配合的默契程度来看,像是夫妻俩。一问,果然真是。只是两人的性格似乎属于“互补型”,男子性情敦厚、话语不多,女士热情洋溢、格外健谈,但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却蕴涵着一样的淡定与从容。
一边与女主人唠嗑,一边在书架前溜达。走走聊聊、翻翻看看之间,我竟然发现了这间“袖珍”书店的独特品位。它虽然面积不大,却玲珑而雅致,紧凑而精巧,布局上别具匠心;虽然外表简陋,却富有内涵,古色古香的陈设、写意格调的装饰,氤氲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也折射着主人的人文底蕴;虽然书籍的种类不算太多,却结构合理、搭配科学,既秉承传统菁华,又紧贴时代脉搏……
更令我感到小书店不俗之处的是,他们夫妇俩对读者的体贴与温存。在许多书店,书上的塑料封套是不允许读者在付款前拆开的,对长时间待在书店里看书却不买的人,态度更是“零容忍”。而在这里,夫妇俩却主动提示读者拆开封套,认真看清书中内容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几个小朋友站着看书时间太长,索性坐到地上,貌粗心细的男主人连忙塞过一张塑料凳,“宝贝,地上冷,别冻坏了。”“从小就喜欢看书,真是个好习惯。”女主人笑意盈盈地望着小读者们,那温暖的目光里澹漾着母亲的慈祥与师者的诚挚。夫妇俩也不像有些书店老板那样,只知道埋头卖书、赚钱,而总是很乐意与读者交流对读书、对生活的感受,仿佛挚友间的围炉畅叙,小书店漫溢着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知性。为了方便晚上前来“品味书香”的零星读者,夫妇俩不顾一天的疲累,常年坚持晚上10点打烊。“这些读者白天大都忙于生计,晚上才有时间来书店。我们虽然辛苦些,但值得。”女店主善解人意地说。一时间,我不禁为邂逅这间小书店而深感幸运。
女主人告诉我,她和丈夫原先都是一家老字号大书店的职工。双双下岗后,就开了这家个体书店。平常,丈夫在店里待的时间要多些,因为她还要承担照顾公婆和照料儿子上学等家务。这些年,尽管忙碌而艰辛,但内心却是欣慰、快乐的。每每想到有那么多书店倒闭,或是入不敷出,或是转行,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抑或被出租开起了网吧、迪厅等娱乐场所,而自己的书店却在读者的关照下一直开到现在,内心除了庆幸,就是感激。特别是那些“铁杆”读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利场如何喧嚣、生计如何窘涩、前程如何坎坷、心路如何逶迤、背负如何烦冗、诱惑如何频仍,对书的眷恋、对小店的垂青都从未消减过。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发成立了小店的“书友会”,想方设法为小店扩充会员。
从此,我成了小书店的常客。每隔上约莫十天半月,就会来到店里,选上一两本心仪的书,与“夫妻店主”唠唠关于书的闲话。一来二去间,到小店里买书、聊书,成了我莫大的享受。只可惜书店的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在我看来,最多也就勉强维持温饱。可这夫妇俩的脸上,并没有焦躁与颓丧的痕迹。相反,那清澈沉静的眸子里,还漾荡着一份看淡风雨、知足常乐的平和。女主人坦言,他们也曾想换个位置好些的店面,但租金贵得惊人,实在承受不起,只能默默地祈祷“书香不怕巷子深”了。
说实在的,我有时下意识地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男主人的踏实勤勉,以女主人的聪慧干练,如果从事其他行业,恐怕会更“旺势”些。譬如开家烟酒店、服装店什么的,生意或许会比开书店红火得多,日子也会滋润很多。男主人坦承,自己也曾有过“改行”的念头,可与书打了半辈子交道,感情上怎么也割舍不了。那些不离不弃的读者们,更是给了他走过沼泽的勇气与动力,每每看着他们执著的身影出现在店里,他的心头总是涌起一种永不放弃的责任感,更由此获得了坚守下去的理由。“什么店都能‘停摆’,惟独书店不可以!”女主人带着玩笑意味的一句话,却让我领略到一缕盐碱地上的芬芳,令我陷入潮汐般澎湃的沉思。
滚滚红尘,一抹书香。其实,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与这“书香小岛”一样执著的,还有千千万万的书店、书人,他们在默默坚守甚至苦苦支撑中,在内心深处,明亮着一个不熄的信念。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成了一块块精神的明矾,让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乃至更多的角落,悄悄地、渐渐地远离了浮尘与浑浊……
书店散文2:不做书虫
文/丁明烨
前几日,到一书店购书,一位熟识的朋友竟当着许多人的面称我是大“书虫”,还觉得是对我的褒奖,我只好一笑置之。其实,尽管喜欢读书,但我看不起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书虫”,甚至认为,一个泥古不化的书呆子,还不如生活中会变通的普通百姓可爱呢。正像古人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愉悦心灵的事情。每每听一位睿智的人对生命的阐释,每每与道德高尚的人倾心而谈,每每随着书中主人翁命运沉浮而悲喜交加,我们的生命都会得到营养和滋润。但读书更应该是有所选择的,不仅要考虑知识性,还要顾及趣味性。对现在的我来说,不再喜欢皓首穷经地苦读,如果一本书读了七八页还不能吸引我,无论别人对它评价再好,我也会把它弃置一隅不再问津的。
读书是一件增长知识的事情。大多书籍妙趣横生,魅力无穷。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选的大都是名篇名段,数学充满了逻辑推理的兴趣,物理、化学、生物引领我们探索生命的奥秘,历史、地理帮助我们认识身边广阔的世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市场的出版物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我们应该知道,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有许多见解都是片面的,甚至许多至理名言都是偏激的,还需要我们认真的甄别和取舍。
读书是一件增长智慧的事情。读的书越多,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了解越深刻,我们的思维越敏捷,我们的大脑就越灵秀。我们就越会说话,就越会做事,我们就会懂得什么事情必须坚持,什么东西可以放弃,我们就会懂得怎样不辜负我们的生命,让生活快乐而充实。
读书是一件能提升生命境界的事情。一本好书,会让我们的眼界豁然开朗,带我们走进全新的生命境地,极大提升我们的生命层次。所以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唯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善于咬文嚼字吊书袋的“书虫”,他们不会说话,不会做事,生搬硬套,死板教条,往往遭到人们的嗤笑和鄙视。其实,正是他们书读的少,读的不透彻,阅读面狭窄造成的,这正是读书人最大的悲哀。
为谋生而读书的人是势利的,把读书当作人生目的的人是盲目的,只有把读书作为丰富生命、愉悦心灵、提升境界的人,才是睿智的,快乐的。
书店散文3:书店归来忆叶老
文/路广德
前些日子,我去逛图书大厦。在二楼的一个旮旯里,发现一本《邢台美术60年》,便不经意地翻了起来。看着看着,忽然眼前一亮,一篇《三生有幸逢良师》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的作者是邢台军分区原放映员施胜辰同志,文中记载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家吃过派饭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叶浅予先生。顿时,一个戴着鸭舌帽、身着夹克装、两眼炯炯有神、蓄着八字胡的老人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一九六六年初,我还不满14岁,正在上小学,可对村里发生的事情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那时候,村里的民兵工作很活跃。村里村外到处是劳动的歌声和训练的口号声,田间地头处处是民兵劳作和训练的身影。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激发了大批文艺界人士的创作热情。
有一天,村里负责给下乡干部派饭的保管员吉希圣来到我家。对我母亲说,今晚有一个画家来你们家吃饭,人家可是大地方来的人,你可得弄干净些。吃罢午饭,我就开始帮母亲打扫卫生,把桌椅、锅台擦了一遍又一遍,院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早早地蒸了一锅窝头,做了一锅香喷喷的汤面。天傍黑时,我自告奋勇地来到好友路培云家的院子里(下乡干部驻地),倚在西屋门前喊:“我来叫吃饭,谁是大地方来的画家?”这时,一个年近六旬、戴着鸭舌帽、穿着灰色夹克服的老人笑着迈步走出来,他蓄着八字胡、两眼圆圆的、炯炯有神,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你前头带路,我跟你走。”在路上,他问我年纪多大了,上几年级,喜不喜欢读书。我都一一作了回答。吃饭的时候,父亲问老人姓什么,是什么地方人。他说,我姓叶,别人都叫我老叶,老家浙江的。接着,老人指着筐子里的窝头说,“你们叫它什么?”“窝!你们呢?”我赶紧回答。“我们叫窝窝头,多两个字。”老人说。闲聊中,我们得知,叶先生他们一行6人是受邢台军分区领导邀请,来村里帮助筹备民兵战备教育展览的。因为5月份,邢台地区要在这里召开全区民兵工作现场会。不知不觉一顿饭吃完了,叶先生要告辞。我父亲说,你刚来,街上又没有路灯,还是让孩子送你回去吧。于是,我又当起了向导,拉着叶先生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直到把他送回驻地。这就是我对叶老的最初印象。
我的同桌路培云是叶老的小房东,儿时我经常在他家里玩,这是一座标准的四合院,是土改时分得的胜利果实。为了给叶老创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村里特意将他们安排到西厢房居住。屋里头一半是火炕,一半放着几张大方桌,上面铺着台布。有时候这里特别热闹,人来的特别多。有时候又静得出奇。有时候他们还拢上门,带上小本本到田间地头和民兵训练场去写生。趁着他们外出的机会,我和路培云还悄悄潜入到他们的房间,对他们的劳动成果先睹为快。可惜好景不长,随着3月份突如其来的地震,叶老他们被迫搬到村东枣树林的抗震棚去住了。
叶老虽说是个素享盛名的大画家,却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乐意和乡亲们交朋友,特别注重提携后人。我的班主任罗维良老师是个业余画家,曾帮助村里搞过村史创作。叶老听说后,还深入到学校向罗老师请教,了解大路村的村史资料,观赏他们的作品,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使罗老师备受感动,也使他在创作上得到不少启迪,获益匪浅。短短3个月时间,他们便建立起深厚友谊,临行前,叶老还亲绘一幅人物画赠送罗老师,以示纪念。
经过3个多月的辛勤劳作,叶老他们创作的近百幅美术精品呈现在了邢台人民面前,不仅有力地宣传普及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热情讴歌了邢台民兵的大练兵活动,而且给全区人民献上了一场美术盛宴,使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视觉艺术享受。特别是叶老执笔的大气磅礴的《民兵大演习》更是好评如潮。画面上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民兵,有的在屏气射击,静如处子;有的在急速行军,动如脱兔;有的跨越障碍,如鹞子翻身;有的匍匐前进,寓动于静;有的高擎红旗,整装待发;有的席地而坐,肩扛钢枪,潜心听讲;有的擂鼓呐喊,有的挑担送水,踊跃支前,真是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好一部民兵史上的《清明上河图》,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光阴荏苒,物转星移。经过10年重重磨难后的叶老,终于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为了举办个人画展,他多次和邢台有关方面联系,查找当年《民兵大演习》画作的下落,费尽周折,终于如愿以偿,使这幅为之倾心的艺术大作完璧归赵,登上了中国美术馆的艺术殿堂,让她从此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思绪把我带回了现实,我轻轻地把书合上,到收银台结算了书款,心里感到十分的惬意和满足。
书店散文4:我的梦乡是书店
文/王喜才
在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图书对每个孩子来讲,都是奢侈品,如果拥有一套《隋唐演义》或《水浒传》的连环画,那在同学中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去解放路玩耍,惊喜地发现有家书店可以借阅图书,特别是有好多的“小人书”可以借,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踮起脚尖趴在借阅图书的小窗口一问,刚刚踮起的脚尖又无力地放下了,摸着口袋里仅有的五毛钱,我失望地走出了那家书店,走出好远,还恋恋不舍地回头看看那渐渐变小的窗口,那些诱人的琳琅满目的小人书,似乎还依稀可见。
五块钱的押金,看完还要交几分钱的借阅费。唉,在那个经济和图书都匮乏的年代,五块钱不要说对一个小学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当时大多数人一个月工资才二三十元。对于一个兄弟姐妹多的大家庭来说,五元钱也是不小的数目。从书店出来,我已没有玩的心情了,满脑袋想的都是那些漂亮的小人书。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来到了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房子里,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小人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从部队复员回来,在等待分配的几个月里,我几乎每周都会去当年那个可以借阅小人书的书店转转看看。一天,我接到安置办的通知书,让我到新华书店报到,看着手中的通知书,我不敢相信,这是梦吗?我真要到书店工作啦!
当我到少儿书店报到时,被分到了低幼组。如梦境般的,那些漂亮的小人书静静地就在那里,它们离我是那么近。《西游记》里的孙大圣调皮地和我打招呼;《水浒传》里的九纹龙史进舞弄着他的棍棒高兴地迎接我;《隋唐演义》里李元霸的金锤嗡嗡作响,那是欢迎我的锣鼓。这是梦吗?我已经听不到给我介绍书店情况的老师在说什么了,我已忘记了我是来报到的,我完全沉浸在了书的海洋里,被眼前的一切陶醉淹没了。
至今,我已在新华书店工作了27年,当年那些手把手教我的老师们,现在都已经是满头银发在家安享晚年了,我也进入中年人行列。当年可以借阅“小人书”的那家书店叫解放路书店。2000年,一座宏伟的图书大厦,就在当年的那个可以借阅“小人书”的书店原址上拔地而起。2008年,钟楼书店也由钟楼东侧搬到了端履门,成为了东大街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琳琅满目的图书就陈列在那一个个书架上。每当夜幕降临,东大街华灯初上的时候,书店那几个闪闪发亮的大字,也照亮了我下班回家的路,更照亮了我童年的梦想。而我现在真的是住在一个非常非常大、有好多好多书的大房子啦。
哦,我的梦乡是书店。
书店散文5:开在路边的书店
文/范家生
吃完午饭从食堂出来,遇到同事刘,告诉我办公大楼六号门旁边开了家新书店,可以过去转转。于是,俩人一道散着步找那书店。走进一看,是家“读书会”。此时正是暑假,除了许多在这里上班的爱书人利用午间过来看书外,还有很多孩子或坐或躺在沙发上看书,姿势各式各样,专注,认真,还有几个小朋友一边看一边记,模样甚是可爱。
其实,在合肥,这样的读书场所还有很多,她们像鲜艳的花儿盛开在路边,扮靓这座城,照亮前行路。2000年我第一次来合肥时,逗留时间最多的,就是四牌楼书店和三孝口书店。前几天到安徽省图书城,途经四牌楼书店,发现新盖的大楼正在装修。也就是这个书店,2008年为了声援和资助汶川地震灾区,搞了次打折销售,我一口气买了2000多元的书。而三孝口书店,早已开启了24小时经营模式,成为合肥人心中的“文化地标”,那不眠的灯光,成为夜读者心中的花,在书香的滋润下交替开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肥比较有名的独立书店是“保罗的口袋”,原先在水阳江路有一家,而现在离我家比较近的是1912街区的口袋书店。很多人好奇这家店为什么要叫“保罗的口袋”,这个带点童话色彩的店名,来自店老板曾经写的一首同名歌曲。这里是休憩和放松、静坐或交流的好地方,喝一杯茶,读一本书,打一会儿盹,做一个梦,都可以。另一家有名的书店,就是名叫“增知”的旧书店,因店主朱传国用心收集旧书、帮助爱书人找书、与藏书人交流读书心得,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因为店主生病,书店濒临关门,引来全城爱书人购书相助,小小的购书热,给了书店活力,也温暖了人心,更展示了这个城市的情怀。在书友们的帮助下,旧书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朱传国还是走了。如今,他的儿子朱成龙继续经营着书店,每天还在微信群里进行旧书推荐,在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他已经更新到了第605期。
在合肥,这样的旧书店还有许多。有一次,到安医老校区替朋友报名在职培训,从西门出来的时候,右边斜对面就有一家旧书店,因时间紧张没能逗留太久,只匆匆淘得一套关于长征的书。2006年转业回合肥的时候,工作地点在明教寺旁边,那里就有两家旧书店。一家位于勤劳巷里,面积不大卖的书也不对口,去了两次便渐渐地少了;倒是兴泰大厦下边的旧书店,去得挺多。书店门面很窄,只能容一身挤在书架前浏览和挑选,但里面却有两间大的房子,摆放着各种书籍,内容非常丰富,经常光顾自然不会空手而归。后来,工作地点调整到九州大厦旁边,发现对面也有一家旧书店,还在那里办了一张优惠卡,服务也不错,所购的每本书她们都有详细的登记,很多喜爱的书,我成捆成捆地买了回来。再后来,单位搬到天鹅湖这边,再去,那书店已经没了踪影。一次坐公交车,发现它又开在了长江饭店边,于是,下车再次光顾。当然,最有名的旧书市场,还是长江东路上的花冲公园,每个星期天的上午开市,人山人海,甚是火爆。2007年,曾经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鲁迅作品的单行本,一元钱一本,不同年代、不同版本、不同出版社出的,共花了我45元。
有一次,坐地铁2号线到安农大站下车,发现这里也开了家书店,一问才得知,是合肥轨道公司为“推进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所推出的创新举措,他们结合轨道交通出行和共享借阅方便快捷的特点,将阅读融入轨道交通文化之中,共同打造号称全国首家轨道交通共享书店,帮助读者实现更加便捷的图书借阅。
当然,除此之外,在合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闻到书的芬芳。这些开在路边的书店,不仅蕴藏着生活的智慧,更充实着合肥人的精神世界,让合肥这座城市,饱含着诗意和远方……
书店散文6:书店邂逅
文/苏北
一
在一个叫育才的书店,我正抱住一本书在看。边上走过来两个男孩,其中一个自语道:“咦!汪曾祺。”说着他便伸手抽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汪曾祺散文》。我惊奇于他的神奇,便好奇地转过脸去,见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半大孩子:“你知道汪曾祺?你怎么知道的?”
“早就知道了。”他边翻着那本书边说,显得十分沉着。
我的好奇心被他勾引了出来:“看过他的书?还是课本上有他的文章?”我追问道。
“不是。是一本名家散文选上。”
“你看过什么?”我是指文章。
“看过一篇——《跑警报》,觉得写得不错!”
哈哈,“写得不错!”好一个写得不错!这个孩子!真是十分的老练!
我于是说:“买着这本书吧!听我的没错。他写得很有趣吧?”我又忍不住发挥:“我是他的学生。我原来见过他。常去他家的。”
这一回轮到这个少年神奇了!他瞪大了眼睛。
——他将这本书连同一本《孙犁散文》买走了。
他付了钱,走了出去。过了一会,他又追了回来。他问我:
“你是干什么的?”
“银行的。业余写作。”我说。
“你能不能把电话告诉我?”
我在他的一张纸上写下了我的手机号。我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张习。学习的习。”
“多大啦?”
“十六。”
“在哪上学?”
“五星中学。”
“五星中学?五星中学在哪儿?”我脑子里飞转,搜索这样的一个学校。
“颍上,杨湖。五星中学。”他说。
“到合肥来玩的?跟父母?”
“不是。来考合肥一中的。”
“噢,我知道了。合肥一中每年都有个全省尖子的选拔……考过了?”
“还没,明天考。”
“你学习很好吧?”
“还行!”他轻轻地笑了一下,有些腼腆,便和那个同来的孩子,走了。
我自言自语:这个孩子,真可爱,真可爱……我的目光追随着他,这就是聪明。一个有智慧的少年。
我忽然一下十分地欣喜。我将他引为同好,并不把他作为一个孩子来看待了。这是一个和我一样喜欢汪曾祺的人(不是一个孩子,是一个人)。我后悔没能要下他的地址。我想也许他会给我打电话的。我将多一个新的朋友。一个不错的朋友。
我无端地觉得,他是会有出息的。汪先生曾说过:“一个喜欢柴可夫斯基和齐白石的青年,是不会成为一个打砸抢分子的。”
我说:“一个喜欢汪曾祺的少年,一定是个安静的少年;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情趣,热爱生活的人。”
——他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的。我期望着。
二
在一个叫爱知的书店,我在那几排熟悉的书架前踟蹰,神情茫然如灵魂被掏空,对着那满架的书,寻觅着什么,仿佛这样,是对自己心灵的一份疗救。这时我身后走来两位年轻的女孩。一个脸颊红红的、胖一点的说:“以后有钱就开书店。”
那个瘦高的,一副漫不经心:“那你满意了,会有看不完的书。”
“是啊,看书才是人生。”胖丫头大大咧咧地说。
我不由得多看了她们两眼。这个脸颊红红的丫头,也才十五六岁的样子。呵呵,这个小大人一般的女孩,俨然一个哲学家的口气。“看书才是人生。”仅这一句,让我记住了她们的对话。
我曾在笔记本中写道:“不读书,心中慌。唉!什么是有意思呢?在我心中,大约就是读书了。”
我的笔记中,经常有这样的叹息:“我很久不看一个字了。十天没有进一下书房,你是荒废了。从今天起要逐步拾起来。”或者:“昨天暴雨如注。入夏了,雨水多了起来。我是久不看书,久不写作,被儿女情长所包围,小日子过着。可时光一日一日过去了,你真是堕落了吗?”这也是我“灵魂被掏空”、那种茫然心态的缘由了。
年前,将《我与地坛》找出来读了读,把心中看得十分悲苦。“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的孤寂和病,使他过早、更多地考虑生死的事,或者说,是考虑究竟是活着还是应该死去?
宗璞的《哭小弟》,同样是悲苦的。连《紫藤萝瀑布》,也有一点苦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活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篇短文的写作,正是她小弟在病中。那篇着名的《那青草覆盖的地方》,也是沉静的多明快的少。
迟子建说“我是一个很爱伤感的人”。她的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是写故乡的雪,可是调子同样是低回的,“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个人了……”爱人的突然变故,使她猝不及防。这种悲凉的感觉,在《春天里最深切的怀念》中,更是彻骨。
人生多是悲苦的。当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便会流露出悲情的一面。甚至开始对生死的追问。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读《病隙碎笔》,有一种骨子里的悲凉。史铁生的悲情,是暗透着生死的追问的。他的悲情和许多作家是不同的。他是来自自身的悲伤。每个人的自身的经历,决定了他写作的深度和高度。
《红楼梦》也是我常读的书。我将一套《红楼梦》,裁成二十本薄薄的册页(这样轻,不累手),作为床头书,每晚睡前读一两页,每读到会心和绝妙处,真是“咨嗟惊喜”,比什么都让心中舒坦,觉得无比幸福。读完就叹息,之后安然入睡。
读书实在是自己的事。即若不期邂逅的那位红脸颊的胖丫头所言:看书才是人生,与人何干?
书店散文7:西安古旧书店
文/滕恩昌
西安古旧书店经营古籍、碑刻、书画、历史文物等书籍,虽不经营文物,但对我来说,比文物更有吸引力。几十年来每次在城里办完事,只要绕路不太远或者有时间,我都会到店里坐坐。
遥想当年,西安古旧书店是一院关中民居格局,两层木板楼,后院一棵大椿树,有小门通向南侧,晚上闭店后可以从后门出入。店里放着几条核桃木旧长凳,看书累了可以坐着歇歇。我最爱咚咚踩着木板楼梯上楼看旧书,二楼昏暗的光影、杂乱的书堆、霉旧的书香样样迷人,那时里面是有不少明清古籍善本的。中间因为拆迁,书店搬到斜对面南院门广场西南角,木板楼换成了水泥楼,但韵味犹在。缠鹏君当时还是单身,一个人睡在二楼,我喜欢晚上到他的“住处”,就着一搪瓷缸子粗砖茶,懵懂青年强说愁;或是借着昏黄的灯光,卧看墙上的古旧字画;或者什么都不干,只是静静享受着古城深厚的夜色和屋内厚重古老的木头书架圈出的一块岑寂。
二十多年来,书店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凡在书店工作过的人都认识我,只要一进店门,店员诸君都会与我寒暄一番,末了总会说“人在下面”。他们说的“人”自然是指缠鹏。我来书店当然不全是为了找他,他不在我也会来,来了都会买书。如果他在,我会径直来到地下室,刚下楼梯,他就会准时迎出来,边走边说:“哥你来咧!”我说我来咧。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照例先在书架上瞟几眼,他照例会说先坐先坐,说着手里已经开始沏茶--他喝茶是讲究的。不光他,大抵喝茶赏玉之类的雅事,店里的人似乎个个都在行,这也是古旧的特质之一。待饮透,一堆我喜欢的书籍早已摆在面前。这时候,我会卧进几十年没变样的旧沙发中,甚或把二郎腿跷在扶手上,闻着地下室特有的旧空气和其中夹杂的书香,或翻书,或谈旧,海阔天空,放松身心,享受难得的心灵假期。有时听说我来了,经理先生会过来聊上两句,亲自为咱沏茶也并非不是常事。几次我在沙发里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棉褥。想走时也不用客气,屁股一拍,拎着早已包好的书籍,说走就走。说起包书,我一直觉得是古旧书店特有的手艺:但见店员把书码放在印有汉代车马出行图和广告语的牛皮纸上,左边一打,右边一捋,手指拨动书包“飒”地一转,几道纸绳已经十字捆好,三下五除二,一个棱角分明、平平整整的书包顿时出现在面前。书钱自然是要付的,不过想付就付,不付可以欠账,欠多久都行,偶尔忘了,缠鹏会替我垫上。
我常想,要说什么是文物,什么叫古风犹存,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老西安,西安古旧书店是个代表,应当好好加以保护,在西安城里为我们这些人留一处精神家园。
书店散文8:一味读
文/晖苔
有时会突然想一个人逛书店,喜欢买完书后的满足感,买书的过程是安静的,心情亦是纠结的。
但凡见到书名耐人寻味的,想买;出自名家之手的,想买;粗略的翻看内容,言之有物的,想买。
于是便有了许多想买的书,对于平日里不喜藏书的我来说,狠下心来买正版已是出于一种感情上的割舍。如今电子书物读的多了,总觉疲乏,间断性的买些书,也成了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我不是个擅读书之人,既不擅长选书,也不擅长品书。一些文学大家对于读书有过太深的见解,数语无法道破读书的奥妙,周国平把读书看做是获得灵魂的享受。我资历尚浅,自然无法领略其中深意,我且想得简单些,仅仅是一种消遣,或者是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乐趣,而这种乐趣的发觉却也是在无意之中的。
读初一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人都读一些名着,当时我且年幼上进心却十足,只知读名着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提升,随了老师的意,读了第一本名着《骆驼祥子》。
读的过程是艰难的,未有兴致不说,只将其当做一种非完成不可的任务。读完一本后,又强迫自己继续读一些生涩难懂的书,长此以往,开始厌倦读名着,后来渐渐难以坚持,便舍之不顾了。
我也不是爱学教科书之人,只知颓废到底。苦于课间无事可做,加之青春萌动。经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实在苦不堪言,别无他法。
学着一些同学,买一些不入流的盗版网络小说,没日没夜的苦读,一周几百万字的读,如此一来,便练就了快速阅读的能力,虽未能达到李敖看书之速度,但对再厚的书已无恐惧感。
当兵那会,娱乐活动寥寥可数,平日里磨人的训练之余,只有少量的休息时间,总是一群人看一台索然无味的电视,或者几个人围着打牌,偷偷摸摸地喝点小酒。于我而言,这些都是索然无味的,我选择了读书,除了网络小说以外,各式各样的书都读,差不多所有的休息时间全交给了书籍。
后来当上了通讯员,认识了一位十分爱看书的中尉。只知他隔三差五的便从外面买回一些小说,通常是当天买来,晚上一过,第二天早上便说书已读完。开始我十分诧异,甚至怀疑他未曾读懂过书里的内容,但他又是个见识极广的人,我只知他是多年少与外界接触,只是书读的多了。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便告诉我,他是彻夜未眠,一口气便把买来的书读完。后来我和他熟稔了,他看过的书我借来再读,直到退伍,不知不觉的读了不少书,而自身的见识和修养,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提升了。
可以说来,我喜欢上读书,只是因为我一味的去读,并未刻意去追求灵魂的享受,那样的至高点。只是把读书当做一味鲜美的汤去品尝,却意外地品出了味觉之外的幸福。
书店散文9:故乡的书店
文/阮学文
每个人都有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我也经常写些往事追忆,但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故乡小镇上的唯一的书店,这个书店在千年古镇的主要街道上,石块铺成的街面,两边是民国或更早时代的老房了。书店是在一座很旧的平房里,只有两间门面大。
在我刚入学时,父亲去世了,撇下我们一家孤儿寡母,我们姐弟四人都未成年,由于父亲这根顶梁住倒了,使我们家一下陷入困境,我读完小学一年级便辍学了,从此再未跨学校之门。那时我年幼无知,虽看到邻家的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我也十分羡慕。时间稍长,想上学的心也淡了,毕竟在那个时代,不上学的孩子很多,但我与那些小同伴有一点不同,爱看“小人书”,即当时的连环画。可我家没有,也买不起,我常向那些读书的孩子借,但那时有小人书的孩子不多,有时他们也不愿借给我。我的家住在街后的棚户区,距书店只有二百余米,开始我进书店不敢碰书,怕书店里的人骂我,或把我赶出去,久而久之我忍不住也会翻一下小人书,见书店里的人未作声,我的胆子也壮了些,自此以后,我便成了书店中不买书的常客。
那时的连环画是黑白的,各种画面下面有两行文字介绍内容,但没有拼音。我在小学一年,仅学会拼音,识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字,上面的许多字,我都不认得。但我却是连估带猜,竟也能明白书中的大意了,更引起我的兴趣,去书店更多了,有时拿一本书,蹲在一个角落处一待便是一两个小时。渐渐地识的字多起来,但把学校教给我的拼音忘掉了,直至今日我仍不会拼音。因为家太穷,在我十二岁时便开始上山打柴了,每天可挣几毛钱,去书店的时间少了,每在雨雪,或是休息时,我都会去书店,有时也会用一两角钱买本小书回来,那种高兴,真是无法形容,随着年渐长,我识的字也渐多,不满足“小人书”了,而是看小说或其他内容的书,当然,书中不认得的字更多,我的办法便是“估猜”二字。那时我不会查字典,也买不起,就这样我在故乡打柴,做工前后五年,书店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后来我可读长篇小说了,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是在离开故乡之前,在书店里断续读完周而复著的《上海的早晨》。我在这本书中知道外面的世界之大,也很精彩,可那时我连县城都没有去过,我走得最远的地方是打柴的山区,距小镇二十余里地。
一九六六年,我到一座矿山做工,那时我十六岁,第二年夏天我到距家几百里外的山区,成为养路工人。在我春节探家里,不知何因书店关闭了,后来我回家,书店迁走了,店里人也换了。半个世纪过了,故乡的书店在我心中无法抹去,它是我的启蒙者,也是一扇窗口,否则,我或许还是文盲或半文盲,是故乡的书店引我走上识字的路,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读书之好,几十年来,这个爱好我一直没有放弃。现在我已退休,且已进入暮年,读书却仍是我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书店散文10:不再错过
文/竹影清梦
上周,逛书店时,偶然看到张晓风的一部散文集。素净的封面,优美的文字,很是喜欢。以前读过她的文字,喜欢她那种“柔婉中带着刚劲”风格。
本想买一本慢慢来读,但想到手头还有一两本新买的书,就念头一闪:下周来吧,先把手头的书读了再说。
哪知道,这念头一搁置,我就与那本书擦肩而过了。等这周前往书店时,那书已经没有了。我久久地站在那里,追悔莫及。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莫非,就在我上周一闪念的犹疑之间,那本心爱的书,就已注定与我错过?
怅然之间,回头一想。人生中的许多相遇,不也是这样吗?错过,或许就在那一刹那的犹疑之间。许多美丽,便倏忽而去,只留给人淡淡的怅惘与回忆。
那本书没有等我,它的存在,如同浩渺宇空中一颗流星,曾经滑过我的眼前,眨眼之间,它就消逝而去。在无限不可知的背后,它投向了何方,落进了谁的家园,又被谁紧握在手中?我已无从可知。它留给我的,只是不见痕迹的记忆,和幽幽的叹息。
我想,张晓风的书,或许会再出现在那书店里。但新来的书,哪怕它封面和内容完全相似。也已不再是我欢喜的目光凝视过,用手轻轻摩挲过的那一本了。想到这,心里不免有些难过。
于是明白:有些错过,错过就永远错过了,今生不会再相遇。如同我们生命中遇到的一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那份初见的美好,刹那的欢喜,以及心尖过电般颤动的感觉。在犹疑之间,没有及时把握,便稍纵即逝。等意识到该把握珍惜时,它已滑过我的生命,消失在不尽的时空里,永远无法追寻。
相遇总是如此美丽,错过却也如此无情。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断地前行,遇见的人和风景,有些早已错过忘记,有些已经铭记珍藏。但出发之前,会有哪些遇见,哪些错过,我们根本无法预知。发现和得到,犹疑和关注,欢喜和遗憾……往往在一念之间,便埋下了擦肩而过的伏笔。
也许,每一次相遇,总是不太留意和经心。以为还有更好的,或者还有时间来回眸。于是,我们错过了平野上的一朵小花,也错过了山涧中的一泓碧溪。那些漫不经心地错过,回眸时才发现,它们原本那么美丽。然而,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它们就再也回不来了,任凭你扼腕叹息。即使来年,也许会出现类似的人,同样的景。但此时的心境已非彼时的心情,难怪古人要感叹“人生若是如初见”多好。
想到此,心里竟然莫名的隐痛。
我已错过太多,还有多少容许我错过?
记忆是一场丰盛的筵席,总有一些令人消瘦的心事,在客走人去的寂寞里,独望着满座的狼藉,无法投筷举箸,却要狠饮一杯,拼却一醉。那醉里,全是错过的苦酿,滋味只能自知。
也许前世的五百次回眸,已换走今生的许多错过。错过了花满枝头的春,错过了骄阳似火的夏;错过了高山巍峨的雄伟,错过了流水轻唱的欢欣;错过了青春的容颜,错过了燃烧的激情;错过了初见美丽的人,错过了回首悔恨的际遇……
那些原本属于我的美丽,它们已永远离我而去,在流逝的时光里,无声无息。
我盘算着所剩的日子里,还有哪些不容错过。还有哪些人与事,永久地驻扎在我心中,主宰着今后人生的走向。会在流逝的时间里,长出更加青葱的颜色,涂抹我生命的领空,让我的人生更加丰美、润泽、常青。我将一一细数出来,小心地擦亮,并珍惜。
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为虚渺的擦肩而过,把余生定格在频频地回眸中。我要用余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心静神定的,穿过庸常的岁月,把握当前,只为把最醇厚的芬芳倾注。
我也会一边浅吟细品着岁月的佳酿,赶赴前方。我相信,带着这样的心情上路,前方会有更美的相遇。
而我,不再错过。
书店散文11:旧时天气 旧时书店
文/阿眉
张潮在《幽梦影》里写:“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几百年过去,拜高科技之赐,如今读书在我这儿,早已抛开读经读史这种分类法,而是按载体格式分成三类:纸本书、PDF、TXT。网上书店买来的纸本书堆在床头每晚睡前看二三十分钟,图文并茂PDF格式的电子书在电脑或平板电脑上读,纯文本TXT格式的书存在手机里,坐车等人超市排队这类时候看一段,曾有许多年抱怨没时间读长篇小说,刚才拿过手机数一数,开始用手机读书后,几年来蚂蚁搬家地已经读了几十部,其中甚至包括一部近百万字的大部头。
与此同时……是的,我难得再进书店了。最近单位发了张某图书大厦的购书卡,大概算是职业教育培训的一部分,这才找一天午休时间坐车去书店买书。
一两年没来,图书大厦仍是老样子,一楼各种畅销励志图书摆在进门醒目处,各种图书音像文具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卖场的四层大楼。提上空购物篮开逛前,心里先定下一条原则:既然好不容易跑趟实体书店,已经在网络书店里收藏待购的,就尽量不要买了,希望能在关键词全然失效的书架间有点新的发现。
半个多小时过去,不但看到好几本已经收藏打算买的,甚至还看到两本已经在网上下单正在路上的书,新发现却寥寥无几。一眼瞄到海豚出版社牛津授权的两卷本《董桥小品》,这套书在网上看过一眼目录,因为是精选集,大部分文章早就读过,可是当面前不是网页上的封面照片和目录简介而是一本真正的书,才注意得到小巧的开本,疏朗的字体排版,精装烫金的封面手感好得要命,打开来还有小小一张藏书票……拿着书左看右看最后还是放进篮子,好吧我买的是装帧,可是买书买装帧这种事,可不是只有在实体书店里才做得出来吗?正好应景。近些年,关注的作者和主题出了什么书,书没上架作者和出版社已经在微博和豆瓣等网站开始吆喝,想在满架新书里找出本未经宣传的恢恢天网扫过的沧海遗珠来,还真的不容易。
说起来不是不惆怅的,从三天不进书店就若有所失超过一周不在书店花钱顿觉人生无味,到现在因为要花掉购书卡才会进书店,曾经沉迷不已,却早已从生活中渐渐淡出的事物,当然不止是书店。“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那些逛书店的美好记忆全是真的,只是回不来了,就像旧日朋友重逢时客套的寒暄、复刊却面目全非的杂志、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电影三十年后的翻拍……加缪先生有句名言:唯一的天堂就是人们已经失去的天堂。
书店散文12:书店忆旧
文/漫卷诗书
记得2017年4月24日上午,我路过我市解放北路新华书店,见书店正在搞庆祝活动,门口的荧屏上显示出字幕:庆祝新华书店成立八十周年!我算了一下,80年前,那是1937年4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我又算了一下,我是1974年2月开始在这个书店买书的,也已过去43年。
1974年春节,我从部队回家探亲。当时,为了配合正在进行的“批林批孔”运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我在这个书店买了一套120回本的《水浒全传》。重版的四大名著,在当时是紧俏商品,一般不在书店柜台上公开出售,要领导“批条子”才能买到,因为此书是我市印刷厂承印的,数量比较多,柜台上也可以买到。我还想买一套《三国演义》,父亲就给我写了一个“条子”,叫我去找地区新华书店一个姓毛的经理。毛经理看了父亲的“条子”后,给县新华书店经理写了一个“条子”,县新华书店经理又给这家书店的主任写了一个“条子”,曰:“请给来人一套三○”,我拿着“条子”到这家书店,一个营业员把“条子”拿给书店主任,主任看后说“给他吧”,营业员就从柜台底下的柜子里取出书给了我。后来我又去找毛经理买《西游记》,毛经理又给县新华书店那个经理写“条子”,县新华书店经理给我写“条子”时,我叫他“顺便”再给我一套《红楼梦》,他说:“这次就算了吧,给你一套《西游记》已经够可以的了。”
1975年退伍后,我在糖烟酒公司仓库当保管员,我很不喜欢这个工作,仓库和书店在一条街上,我就常在上班时来逛书店,每次总要买一、两本书回去。那时,这个书店还只有三间平房大小,店里正常有两、三个营业员。书也不开架,陈列在玻璃柜台和柜台后面的书架上,买书的人,只能站在柜台外面看。书店里也没有什么书,主要是毛主席著作、鲁迅著作、批林批孔书籍和一些“文革”时创作的小说。
1977年,我调到医药公司当仓库主任,医药公司就在这个书店的斜对面。这时书店里书已渐渐多起来了,但大多数文艺书籍,特别是过去被视为“封资修”的外国小说、古典诗词等,还很紧俏,放在柜台下面的柜子里,不公开出售。公司仓库有一个保管员,他的小舅子在这个书店。这个保管员为了巴结我,一天将他的小舅子带到我这里来,说:“我们主任最喜欢书,以后有什么好书,都给主任留着。”他小舅子说:“其实主任也用不着花这个冤枉钱,要看什么书,就到我那里去拿吧。”那一段时期,我在他那里买了很多书,主要是俄国果戈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苏联高尔基、肖洛霍夫,法国巴尔扎克、大仲马、莫泊桑、雨果,英国狄更斯等作家的小说,还有一些古体诗词如《古诗源》、《诗经》、《楚辞》、《乐府诗选》、《唐诗选》、《宋词选》、《唐宋诗举要》、《金元明清词选》、《清词选》、《陈毅诗选》、《赵朴初散曲集》等。
在我这一时期所买的书中,有两种书,是难得一遇的佳作。一是苏联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第一部《两姐妹》,第二部《阴暗的早晨》,第三部《一九一九年》。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俄国近代革命的史诗,它描写了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一九一九年国内战争时期俄国革命的历程。在第一部《两姐妹》中,作者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夕彼得堡这个大都会淫荡、躁乱的氛围和知识分子的虚伪,展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种种社会思潮。第二部和第三部有些类似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描绘了十月革命的壮阔风云和国内战争大动荡的风暴:从繁华的京都到凋敝的农村,从平静的家庭到炮火弥漫的战场,从伏尔加河两岸到库班大草原,从鸟语花香的抒情夜晚到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搏斗,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展示了一个震撼世界的时代洪流。此书曾获苏联斯大林文学奖。二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的长篇小说《战争风云》及其姊妹篇《战争与回忆》。该书是一部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模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宏伟的图景”。作品所述,从一九三九年春欧洲上空笼罩着浓厚的战争阴云,一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日本投降,对二次大战中大部分主要战场和重要事件,如德国闪电战进攻波兰,太平洋战争中的珍珠港事件、中途岛战役、莱特湾大海战,苏德战争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奥斯维辛集中营及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德黑兰三巨头会议等,都作了真实、生动的叙述描写。书中人物众多,许多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如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墨索里尼以及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德国空军元帅戈林、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等,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两部书,在中国一直未引人注意,许多读者还没有听说过。我当时也不知道这两部书,是那个小舅子给我留的。他也不知道这两部书的价值,是因我曾请他给我买俄国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记住了托尔斯泰。其实这是两个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而《苦难的历程》的作者是阿列克谢。托尔斯泰,前者是俄国作家,后者是苏联作家。他又将《战争与和平》与《战争与回忆》弄混,于是阴差阳错,我就得到了这两部好书。
记得那时,这个书店里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营业员,圆脸,大眼睛,白皮肤,梳两个短辫,衣着简朴。每次我去书店时,她就站起来,隔着柜台,站在我对面。我对她印象很好。我们公司里有一个青年,当时二十四岁,也喜欢看书,有时写写文章。有一次他对我说,那个书店里有一个小姑娘,可能看上他了,说他只要一到书店,她就站到他面前。他打算给她写一封信。过了一段时间,我问他信写了没有,他说写了,但她没有回信。又过了一段时间,大约是1978年吧,那个姑娘突然不在书店里了。我问那个青年,最近有没有什么进展,他说,那个姑娘到北大上学去了,说她是韩县长的姑娘,可能他高攀不上了。只到2009年,我才再次看见她。此时已过去31年,她明显地老了,头发已经花白。她显然还认识我,在公交车上,几次回头看我。后来一次我到市博物馆看展览,在那里又遇到了她,陪我一起看展览的博物馆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是他们馆长。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民营书店,我就很少在新华书店买书了。一是新华书店进书没有民营书店快。二是新华书店许多书没有,而民营书店,只要是已经出版的书,总能替你买到。三是新华书店销售丛书、套书,有头无尾,有尾无头,或缺胳膊少腿,我在新华书店买的丛书、套书,几乎都是这样。一套20本的《高尔基文集》,缺8本,其中有几本还是在苏州等地买到的。一套27本的《契诃夫小说选集》,在我地新华书店只买到11本,其余都是在外地买的。一套20本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在我地新华书店只买到7本,就再也买不到了。他们也搞缺书登记,但登记以后就没有下文了。而民营书店没有这种情况。四是新华书店不打折。就是这个新华书店,有一个女营业员,每次买书,她都说:“不好意思,没有零钱找,这次少你两毛钱。”让人心里很不愉快。最近几年,我又在网上买书,什么书都能买到,价格更便宜。有一次,我在这家书店买了一本《大宋宣和遗事》,店里一个女营业员说:“你买一本书还真不容易。看你经常逛书店,却难得买书。”此次,趁该店店庆八折销售之际,我买了一套《巴金文集》。巴金的书,我大多已有,但都是七长八短,三山五岳,各种不同的版式。这次买的是丛书,计有:《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雷》、《雾》、《电》(《爱情三部曲》),《寒夜》(中篇小说),《憩园》(中篇小说),《爱的十字架》(短篇小说集),《短章》(散文集),《风雨故人》(散文集),《海的女儿》(童话集),《随想录》、《病中集》、《无题集》、《真话集》、《探索集》(随笔)。算是对我在这个书店买书43年的纪念吧。
我常常在梦里来到那个书店,梦里依旧是几十年前的人,几十年前的情景,那是我已逝生命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那里。近几年我在外地生活,每次回去都要去逛家乡的新华书店,市区原先有6个新华书店的门店,后来渐渐只剩下两个,这个书店属县新华书店,另一个属市新华书店。去年清明,我回家给父母扫墓,却见这个书店已成为卖服装的商铺,书店迁到何处去了,没人知道,上网也遍寻不见。现在市区只剩下市新华书店的那一家书店了。
书店散文13:八月瓜
文/刘早生
在书店,随意翻阅一册植物图谱,看到几个簇生在一起的野果,书上注称“八月瓜”,又名野香蕉,为三叶木通和白木通的果实。这野果眼熟得紧,是“那子”,仿佛是在他乡遇见熟悉的故人,我忍不住叫出了它的小名。“那子”一经念出,满口生津,那种香甜滑美的滋味在我的味蕾上再一次复苏了过来。
“那子”结在“那藤”上,“那藤”是一种攀缘藤本植物,多生在山谷茂盛的灌木丛里,果实形似香蕉,更短,略粗。我们那里有两种,一种果实成熟时,皮色金黄,果皮变软,上面有些不规则的小斑点。瓤肉黄色,多汁,子粒黑色,山上以这种居多,小时候采摘的也多是这种。另一种,成熟时果皮黄褐色,不转软,易开裂,有些地方叫九月炸的或是这种。瓤肉白色,发干,吃在口里无甚滋味,比较少见,偶尔碰见,大家都不大去摘它,它就静静地挂在树上,兀自裂开了,引来山鸟啄食了去。
“那子”开始成熟时大概是在农历八月末,是故乡摘油茶的时候,满山的油茶在秋阳下散发出一种非常好闻的味道。山里许多树木叶子开始变色,最惹眼的是那种小叶枫,秋霜一降,它就穿上了耀眼的红衣裳,有时我会联想到,它就是村子里最爱臭美的冯小妮。和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冬茅草,一色的白,一蓬蓬白色硕大的冬茅穗子,点缀在山间,摇曳生姿。野柿子的叶子最美了,一片叶子上,有未褪净的绿色,变成了淡青色,黄色浸染期间,成了淡红色,斑驳纷繁,色泽鲜亮。山苍子和“冲天膨”的叶子,秋风一扫,还没黄透就大量落地了,它们在战场上可能就是叛徒。野栗子,毛绒绒的,比叶子落得更早,地上落了一堆一堆,拾起来一看,却是山雀吃空了的。
待到山林疏朗,地上铺满各色落叶的时候,我们就上山摘“那子”了。“那子”藤爬的树都不高,但因为都是些长不大的灌木,许多灌木上又长了刺,采摘起来比摘长在高高的树颠上的野柿子还要难。为了不让衣服划烂,我们都穿上了蓝色的粗布衫。
“那子”成熟并不一致,向阳的地方熟得早点,常常是山鸟先下了手。青色的“那子”摘回去又吃不得,不像柿子埋在水田里沤上几天就熟了。我们只能拣那软黄的摘。为了摘到熟透的那子,我们不惜把身子吊在摇摇晃晃的藤上,或是坐在细小的灌木枝杈上,随时都可能掉下来。不过,幸好我们的身子都不太重,即使掉下去,又落在厚厚的一层树叶上,也并伤不了身体。摘下的“那子”我们并不急于塞进布包里,而是先坐在树下,拣个个头顶大又软的,剥开金黄的果皮,蜜汁般的瓤肉一口吸进半个,连籽都没来得及吐,就全落肚子里了,香甜满口,那个痛快啊,至今不忘。傍晚下山的时候,大家的帆布书包,都塞得鼓鼓囊囊的,秋风渐凉,嘴角上忘记了擦的黄色果汁已经风干了。秋月初升,群山巍巍,月色微明,我们嬉笑着踏着月色走在山路上往家里赶。
那时,父亲大部分时间同村里的男人们在离村十几里的深山里烧炭,五六天回来一次带些白米和换洗衣服。父亲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几个孩子带回半蛇皮袋金黄的“那子”,我们几个孩子总是欢天喜地吃个底朝天,恨不得父亲天天回来。以至于我们掐着手指计算着父亲回来的日子,等到听到父亲的那辆旧单车咔咔地响在院子外时,我们几个就冲到了院子里。父亲还未停稳单车,迫不及待的我们就从单车后坐上把蛇皮袋取下来,可是有“那子”的日子终究是少数,过了时节“那子”自然就没有了。每当打开蛇皮袋发现里面只有父亲几件黑色的衣裤和满袋炭火味时,父亲在一旁笑我们是一群谗痨鬼。
许多年后,远离故土,每当想起家里的父亲,我想到的并不是父亲如何在山上田里劳作流汗时的样子,我想起的常常是,在一个秋天傍晚的时候,单车咔拉拉响在院子里,我们几个孩子飞快地从单车后坐解下蛇皮袋,然后,剥开金黄柔软的“那子”,把甘甜如蜂蜜般的瓤肉吸进嘴里,幸福得满院子跑,此时,父亲烟火熏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
书店散文14:书海闲谈
累了,喜欢看看书。
到书店,随便溜达溜达,翻翻那些饱含着作者思想与激情的书籍,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测去衡量,都是一排排的,规整而又干净,满腹是缕缕令人墨香。可以想象成波浪翻滚着的书橱,整个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思想,幽静的张狂的,平淡的激烈的,在激荡中形成无限魅力的海洋。尘世间,唯有这片海洋能让我迷恋,能让我徜徉,能让我身心松弛地品味生命的点滴。于是,此刻的我只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思维飘荡,融入海里游弋,而后笑声爽朗。扶着书架如同身临海滩,低头一看,身体还浸泡在智慧的水里。真美,而后会深深的吸一口气,在这年轻的季节。
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仿佛是童年最甜蜜的夏日,在树荫里沉睡梦想。阳光下满是蝴蝶的梦,在旷野上藏着幽静的思想,点滴淋湿,便是午后的雨,淅淅沥沥,如同那些令人遐想的散文中所赞美的“沾衣欲湿”的浪漫,一种唯美的体验。现代人读书多是急功近利,纯粹陶冶性情的读书在今人眼里是近似于愚笨的事情,诚然跟现代社会快节奏有莫大关系,但归根溯源还是人心的浮躁。在古人眼里,读书不仅是增长知识和积蓄能量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美的感受。晚唐杜荀鹤曾写道,“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试想一下,阳光临窗的晨曦,倦鸟归巢的黄昏,抑或万籁俱寂的深夜,捧一本书,墨香氤氲,潜心读去,仿佛独自与作者进行默默的对话,这一刻,万丈红尘中的烦恼被抛却脑后,心清神逸,常常让人感到幸福。文人读书或可当做一种自然的行为,做官之后依旧能满腹书韵就属难得了。明代名臣于谦将读书比作是去除心底杂念的良器,在诗里这样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可见读书不仅是自我提升的途径,更多时候也是抵御外界纷繁芜杂的心理防线。毕竟任何形式的尘世俗见在历代智者形成博大精深的思想海洋里都会得到迅速得以净化,而后肮脏和卑微消弭无形,崇高与伟大彰显无遗。
突然想起了《老人与海》,想到了弥老弥学的精神状态。如果我没记错,当年海明威之所以凭借这本书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精于叙事风格的他,某种程度上被赋予资产阶级战胜世界的硬汉形象。书海浩淼,难得有女性的色彩,这跟世界结构类似。然硬汉的海明威却执着地一再将海洋比作女性,苍茫而神秘的大海,她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但是她有时竟会这样地残忍,又是来得这样的突然,那些在海面上飞翔的鸟儿,不得不一面点水搜寻,一面发出微细而凄惨的叫喊……”,海明威给大海赋予了女性的身体和灵魂。海的女性,让她自身蕴含着大量的生殖力和可能性,所以才能为老人准备好一个巨大无比的鱼,她的宽广足以使老人驶入体验不可知的和未知的现实奥秘的领域,她的浩大足以允许老人生活的永恒之中。
海明威直接将大海作为了书的标题,同时也将智慧的书海留给了后人。圣人先哲们每每将思维的灵光述诸笔端,留于文字,每当深夜或是凌晨,饮一杯清茶,流连于这无垠的大海,整个身心都无与伦比的惬意。
累了,看看书,真美。
书店散文15:买书
文/傻丫头逐梦
我们小城的书店,大点的也就两家。一家属于国营,一家个体。就这两家,也是一走进去就能一眼望到头。记得去年,我想购两本莫言老师和贾平凹老师的小说?,在逛完两家书店之后不得不放弃。最后,还是在一次外出到齐齐哈尔的机会,买到的。
也许我是个怀旧的人,一些习惯很难改变了。例如,看那些电子版的文字,总是找不到过去读纸质书刊的那种感觉。我还是比较倾向于闲暇的时候,坐在沙发上,或是半靠在床头上,捧着散发着墨香的书籍,看上那么几页。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囫囵吞枣,急于读完。而是喜欢把这种不紧不慢的阅读,当成了一件赏心悦目的乐趣和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前些天,一个网上的朋友,跟我谈起了从前我们青少年时代耳熟能详的许多刊物来,这勾起了我想一睹为快的兴致。 虽然已经对小城里的书店不敢抱太多幻想,但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希望能侥幸一次。
我先到了闹市区的国营新华书店,进得门去,屋内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徘徊在东侧书摊前的学生。东面售书区的一个女工作人员,坐在收款桌前,说不清是睡着还是醒着,半闭着眼睛。西侧有两个年轻的女子,看上去也是书店的管理员,正站在窗前闲聊。我没敢打扰半睡半醒着的那位,走向了两位闲聊的女人,询问她们书店可有杂志类的刊物。其中一女子摇头不知,让我自己去书架找找看。
我不敢大意,深怕有所疏漏,但是走了大半圈,没有任何发现。书店里不但找不到杂志类的刊物,甚至最新出版的文艺类,科普类的书籍也没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各种学习资料,辅导教材,课外试卷,到是五花八门,入眼皆是,很有些铺天盖地的感觉。
当我怅然若失,又有些不甘心的时候,那位半眯着眼的年长些的女人,朝我投来冷森森的一瞥。我忙不迭打招呼:“你好!请问,杂志类的刊物,放在哪个区?”那个女人爱理不理地说:“我们去年就不上那些书了!”好像在责怪我多此一问。
出了新华书店,过了十字路口,道西便是个体经营的“学府”,规模和新华书店不相上下。问过坐在门口收款的女老板,她指着靠南墙一侧的书架说:“那上面有些杂志,你去看看吧。”
我心里还是有些失望的,这些躲在不起眼角落里的杂志,也是寥寥无几。翻了一下,除了《读者》、《青年文摘》、《萌芽》、《十月》、《小说选刊》,剩下的就是《故事会》和几本漫画类的杂志了。不过,相比之下,要比新华书店强多了,好在,“学府”,没有让我的希望落空。我买了以上几本,近期出版的杂志。安慰自己,能看到自己从前喜欢的《十月》和《小说选刊》,实属像过了一把“回家”的瘾,心下已经有些知足了。
出于一种好奇,我把整个书店转了一圈,得承认,这家个体书店的书目种类比新华书店齐全得多。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把学生类的辅导教材和各类型试卷作为了重中之重。这些非文艺类书籍,占了整个书店三分之二的空间。其中辅导学习的光碟和磁带也是应有尽有。我翻看了一下那些辅导材料和卷子,价格都不菲,有的辅导材料高达四五十元。可是再看看那些领着孩子的家长,出手那是一点也不含糊。相形之下我很有些窃喜,我买了除《故事会》之外的五本文学类杂志,才花了五十多元,和那些花了一二百元,却没买几本卷子的人比起来,有趣得多!
看到那些买完复习资料的家长们离去,我忽然连最后那点窃喜也没有了。我心疼那些孩子们!他们比那个年代的我们,实在累多了!我很想替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弱弱地问一句:什么时候,才能把属于孩子的天性还给他们?!
书店散文16:莎士比亚书店
文/乔延凤
这是法国一家普通的书店,从巴黎圣母院过一座桥,来到塞纳河的左岸,远远就能看到它。
跨进店门,门头上有人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像。
店内面积只有40平方米左右,与国内许多图书城比,规模小多了,它四壁全是到顶的书架,上面排满各类书籍。书店有两层,一架古旧的板式楼梯通向二楼。我随着人流,登上二楼。楼上更狭小,四周书架同样装满了书,没有书架的地方挂着海明威、乔伊斯、庞德等知名作家的像,他们与此书店都有重要的渊缘。
二楼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书店,而是一间面积不大、却很别致的图书馆:这里的书,供人们阅读,也借出。
一楼卖书,二楼阅读、借书,怪不得二楼书架上摆放的书,有不少都是旧的呢。它将买书、借书、读书、书友聚会,都紧紧结合在一起。它一直坚持每周一的晚上在书店旁的小公园举行户外诗歌朗诵会;周日午茶时间,就在这间二楼小屋举行文学讲座。
这家书店,再有五年就满一百年了。
书店的三代主人一脉相承,秉承着共同的经营理念:以帮助未成名的作家、诗人为己任。二楼挂的那些作家,都是未成名时得到它帮助的:海明威经朋友介绍从美国来到巴黎,当时还未出名,在这家书店里借阅了许多喜爱的书籍;乔伊斯来这里时,也名不见经传,不仅在这里和文友聚会,还得到了书店的帮助,最困难的时候,书店用自己并不宽裕的资金,为他签约出版了《尤利西斯》,后来这部书奠定了乔伊斯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两位作家后来都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这家书店不像现在绝大多数经营商那样只追求经济利润。这种精神和理念,使得它名声远播,每天才有那么多人慕名前来。而许多慕名前来的人,都只是来看一看,并不买书,他们同样热情接待。而如果你买书,一楼店堂的中间柜台上,就会为你盖上一枚刻有莎士比亚头像的精美图章。
来到这家与众不同的书店,无形中就和莎士比亚、海明威、乔伊斯这些文豪接近了,感情亲切了。
……
在二楼的小室里,我流连了一会儿就下楼了。
此时,书店外排队的人,比来时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