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少年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少年的文章1:月下的雁阵
文/王吴军
少年时期,我们家住在一个名叫西场的小村子里,那是我的乡下老家。
在小村里生活,一家人必须和谐相处,通力合作,以求温饱,孩子跟父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那时候,严父慈母,是非常自然的道理。
在放学后或假期里,我总是要跟着父亲去田野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父亲当初教我的本事,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用了,比如,父亲教我把不肯就范的马套在马车上,父亲教我挤羊奶、锄草、耕地,父亲教我在风很大的日子站在庄稼地里洒肥料等。父亲教我耩麦子、种玉米、栽红薯、种芝麻这些本事,还有在关键时刻应付母牛的生产,如今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其实,父亲不只是教我怎样去劳动。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父亲还会耐心地告诉我回到我们家乡来的鸟叫什么名字。原野里许多花草的名字,花草的药用功效,也是父亲认真教给我的。父亲说的鸟和花草的名字,和我日后在教科书里读到的并不完全一样。父亲说的花草的药用功效往往是乡间流传了许多年的验方,很传统,也有点古老。但是,父亲让我学会了观察,懂得了每一个脚步下面都会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化。
最重要是,父亲使我感到了世间万物的神奇奥妙。
记得是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十一月里的一个夜晚,寒风凛冽,灯已经全熄了,大家也都已经上床睡觉,四周一片沉寂,只有寒风在“呼呼”地吹着。
突然,和我们住在一个屋的父亲跳下了床,很快穿好了衣服,然后,他急速地冲到了我和哥哥的床前,开口叫我们起床:“你们俩先别睡了,快起床!”哥哥翻了一下身,问道:“这么晚了,干嘛去?”我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嘟囔着说:“我已经快睡着了。”“走,跟我到外面去!”父亲用十分认真的口气对我和哥哥说,“对了,你们俩不用穿衣服了。披着被子就行了。快一点!”见父亲一副不容争辩的样子,我和哥哥只好起身,披着被子跟着父亲出去了。
外面真冷啊!一出门,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院子里是一片白茫茫的寒霜,我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我看到哥哥的身子也抖动了一下,我知道,这样的寒夜,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置身在这寒意袭人的院子里,无论是谁都会感到寒冷。
我漫不经心地抬头朝夜空望去,只见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天上,照得到处都在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
“你们仔细听!”父亲小声对我和哥哥说。但是,他的声音虽然不大,我却听出了一份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我尽量让自己忍住,不让嘴里的牙齿因为寒冷而发出打颤的声音。按照父亲的吩咐,我侧耳倾听,并且抬起头朝着父亲望的方向凝神望去。
不错,我很清晰地听到了。随后,我也很清楚地看到了,只见一行雁阵正飞过头顶,它们排成了好看的人字形,因为组成雁阵的大雁太多,它们的身影遮住了天上的月亮,翩翩高飞而过。“总有几百只大雁呢!”父亲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对我和哥哥说。我入迷地看着美丽的雁阵,竟然忘记了寒冷。
雁阵很快飞过去了。我依然怔怔地站在那里,沉浸在一份难以言说的美妙情境里,直到哥哥喊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
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回屋上床,继续睡觉。我钻进被窝里,里面还是暖烘烘的。
父亲躺在了床上,对我和哥哥又说了一句:“我想,能够看到这夜晚月下的雁阵,咱们受一点寒冷也是很值得的。”
说起来,这样的事情让我觉得很是遗憾。如今,世上有时间有心思做这样父亲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说起来也很是遗憾,一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好像我再也没有体会过当年那样的乐趣了。
一直觉得,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两代之间观念上的鸿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家都不愿意谈及,那就是,现在做父亲的大多已经不再是孩子的老师了。
关于少年的文章2:少年愁
文/朱筱霞
大人们常说:“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辛弃疾也曾作词:“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少年可不这么认为。我的烦恼就如同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就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吧!
周末,在我看来,本该是一周中最快乐的日子。周末学校不上课,大家就可以尽情玩乐。但是,我的周末就是最痛苦的时光。
不知是从四年级时的哪一天开始,我的周末变得“充实”了,妈妈给我报了许多兴趣班。而这所谓的“兴趣班”,并非我心甘情愿的,全部都是妈妈安排好的。有时,我也会因没有时间休息而叹气,随之而来的总是妈妈的责骂:“你叹气干嘛,我帮你报兴趣班不都是为了你好,而且我还要出钱,接送你,很累的。你看你表妹,成绩那么好,她不也上兴趣班吗,就你最不求上进!”虽然,我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倾诉出来,但每一次话到喉咙口又咽了下去,因为我知道,如果说出来的话,得到的会是一场暴风雨。
每一次,当我坐在兴趣班的教室里时,总会向窗外张望:屋外的小伙伴们正追着,打着,闹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那样灿烂;花草树木开得那么好;小动物在软软的草地上睡大觉……屋外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而我却只能在这狭小的教室里上课。为什么我必须在周末上兴趣班!我在心中不断大喊着这一句话。
少年很忧愁,希望妈妈能读懂我的心声,让我这个忧愁的少年不再发愁!
关于少年的文章3:情动,花开
文/太极史诗
人不轻狂枉少年,可轻狂过后,是否会去后悔呢?
高中时段的我,一心惦记着我的那个所谓的青梅竹马的小姑娘,甚至到了一个走火入魔的地步。
所有的原则皆可为其放弃,原有的下限可以为她不断打破。试图以此来感动她,以青梅竹马的情分感动她。
可现在看来,是真的很蠢,蠢的哭笑不得。
甚至因为一个高中同学很像她,因此也对她非常的好,好到了令其他同学觉得我是喜欢她,在追她。可惜,那会儿,是真的没有对这个高中同学动心。
到后来,青梅竹马我是追到了,但变成男女朋友之后,突然发现,曾经记忆里的那个单纯的小姑娘,已经变了,变的连我都有些认不出来了。结果,没几个月就分手了。
也许是因为分别了太久了,突然能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的缘故吧,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事。那段时间是真的很难受啊,借酒浇愁,啥都不愿意去想。很消极,很低沉。
而这个时候,我当初高中的那个同学又和我有了联系。相互舔伤口,一点点的,关系就变的相对近了一些。
“我也不知为何,伤口还没愈合,你就这样闯进我的心窝……”就像这句歌词,意外之下,她,走进了我的心房。
不是因为她和我的那个前女友相像,只是因为是她。
喜欢,也许就是这样吧,没有理由,没有来因,只需要一个瞬间,只需要一个你心房打开门的那一个瞬间。
一开始,我多少还是有点抗拒,因为我自己觉得,那是因为我对前女友念念不忘导致我在情感的空缺位上补上了她。
可我终究还是小瞧了,情感和时间的力量,一点点的,我的心真的沦陷了。
不自觉的关注她的信息,不自觉的想要靠近她。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第一时间想起给她分享。分享完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彻底沦落了,沦落在对她的喜爱中。
她说了什么,我都会记在心里,她想去做什么,我便尽全力去做,只是因为我喜欢上她了,想让她从朋友变为女朋友,从女朋友变为老婆,从老婆变为老伴。
我不会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有平淡的说辞,我只想在这里说
“赫子,我喜欢你。”
关于少年的文章4:少年猎记
文/御翰
说起打猎,总是让我想起少年时酷爱打猎的自己。
七十年代梁山西北部的黄河滩区,土地沙化,由于干旱,黄河滩上不利庄稼生长,倒是野草疯长,因此辽阔的河滩很适合野兔的生长繁殖,给喜欢打猎的人创造了条件。秋后,小麦耕种完,农活也就差不多完了,只有棉花棵子,三亩一块,二亩一片的矗在地里,野兔由原来没收的玉米地、花生地、豆地,统统藏进棉花地里、荒草里,这时正是打野兔的好季节。七十年代土枪不在管制之内,也是唯一打野兔的先进工具。我家兄弟姐妹多,父亲为了让家里花销宽裕些,买了把老土枪,打些野兔拿到集上卖,毕竟卖个野兔也不算资本主义尾巴,那时候农村贫穷,一只野兔卖一两元多钱,就相当不错了,这对我们家里生活来说,是很大的收入。每次父亲出去打猎,总是带着我八九岁的我,让我背着猎兜子去“背兔子”,虽然每次都累得够呛,但是我每次都满心喜欢。那时候我端不动枪,父亲怕不安全,从未让我摸过土枪。到了八二年,我已经十二岁,个头有了,力气也有了,安全意识也有了,以前总跟着父亲,知道了拿枪扛枪的规矩(第一枪口不对人、枪口直朝天,第二看见猎物,首先要确定左右前方没有人),自己出去打野兔,父母亲也放心了。
我们家有把老土枪,村里都很羡慕,农村那时候要想吃上肉,那得等到过年过节,平时谁有那么多钱买肉吃?买兔肉的也是吃国粮的工人、农村干部。我父亲也不小气,今天送给东邻一只,明天送给西邻一只,为的是让街坊邻居大人小孩都解解馋,因此人缘很好,有个什么大小事,一呼百应,都来帮忙。同龄的孩子也一样,比较馋,我每次出去打野兔,总有三两个跟着,为的是末了弄几口野兔肉吃。我倒不乐意让他们跟着,吃野兔肉倒也罢了,安全要紧,万一伤到哪个,这不是大事么?
十二岁的我,枪法还算不错,每次出去大小都有收获。那一年村里有几个当过民兵的,不知道在哪里借来几把土枪,邀我跟他们一起去村西的棉花地里打野兔,为的是让我给他们轰兔子。我个毕竟小,走在比较高的棉花里,棉花挡住视线,刚露出脑袋。于是我便从棉花地外侧,绕到前边,站在一个坟子上,看有没有后边人赶起来往前跑的野兔,果如我所料,野兔听到后边有人蹚的棉花的响声,快速往前跑,我把枪对着野兔,瞄准、慢慢勾动扳机,一霎那,野兔应声往前栽了个跟头,躺在地上。老练的我并没有急着去捡,我料定必定还有,而且根据野兔的习性,还会从这里经过。我原地装好弹药,继续等野兔经过,片刻,又一只疾奔经过,如前只野兔一样中弹。大概四十多分钟,六只野兔尽入囊中!这下可把同来的叔叔大爷们闹心的不轻,个个空手而归,看那表情,心里好别扭。我也不是小气人,给这个一只、给那个一只,可是就是没人好意思要我个小孩子的,我倒尴尬了。
打野兔也有讲究,春天不打,夏天不打,秋后也要看准,有没有母兔怀孕的,二斤半以下的不打,怀孕的不打,这是人道,谁不是母生父养的,一尸就是十多条命,少的也六七个兔仔。二斤半以下不打,是太小,像人六七岁,未成年,不懂事的年纪,也算是猎德吧。那个年代家里穷,野兔是唯一能换钱的猎物,能做到以上讲究,就算不错了。况且,野兔多的有时候成灾,本来种地基本靠天吃饭,等来一场及时雨不容易,种上的豆子刚出苗,就被啃吃的一片一片的,庄稼人有句俗话“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种子可以再买,可是庄稼苗过了时节,有钱也买不到。为此,庄稼人看到庄稼苗被野兔啃吃的稀稀拉拉,恨得牙根痛,记得有人多次找父亲帮忙,问:“有什么办法把它弄死,不让兔子在祸害豆苗么?”,父亲只是笑笑:“能有什么法,他什么时候啃,又搞不清。”其实不是这样,野兔啃吃豆苗,根据野兔的习性,父亲是一清二楚的,一般都是早晨太阳未出或刚出的时候,野兔吃一阵子,再就是傍晚日落前后,这两个时间,只要你蹲在野兔啃吃过的周围隐蔽的地方,就可以发现它,因为野兔啃吃豆苗烙死窝,不然怎么啃吃着就一大片呢?父亲之所以不讲,就是为了守自己的“讲究”。
村西小坝西侧的河套,绵绵延延的芦苇有三里长,秋后芦花开放,一阵风吹来芦絮满天飞,一不小心吸到鼻子孔里痒的难受。河套虽然叫河套,里边大多地方没有水,有的地方只有少量的水,也是野兔藏身的好场所,只要它一进芦苇河套,你就拿它没有办法,用猎犬进去赶?那才是等于白说,因为八十年代初,不富裕的农村谁家有多余的粮食养它?况且,乡政府主张打狗杀狗,理由就是和人争口粮,人都吃不饱,还要它?更重要的是怕闹狂犬,既然这样,那该怎么抓住野兔呢?我也有办法,每天傍晚,在河套里憋了一整天的野兔,就会按照它的习惯,从里边慢慢出来,在河套边上溜达,你只要看准它的必经之路,守株待兔就可以了。我手里握着土枪,蹲在草比较高密的地方,不敢咳嗽,不敢乱动,被野兔发现有人,它会停好一阵子才敢出来,或者会换地方出来。等了十几分钟,一只野兔从芦苇里慢悠悠的出来,竖起耳朵两条前腿翘起,由两条后腿支着身子看看四周没人,开始放心大胆起来,有时候看见你,只要你不动,它会竖着身子,和你对视,看它样子很可爱,总是心软手软,不忍开枪打它。有时候也会碰到个头大的老兔,五、六斤重的,很凶,发现我在那里蹲着,它会先直起身子看我,然后,后腿使劲踩踏地面,发出砰的一下响声,抿起耳朵,冲我发威,我一看就来气,甩手一枪,将它放倒,嘴里还嘟囔:“让你凶,还真成精了!”每次在河套边打猎,都不贪多,打一、二只就回家,为的是以后还有的打,留根留种。
打野兔一般有三种打法,打跑、打蹲、打窝都有讲究。打跑当然是飞奔的野兔,蹲就是野兔屁股坐着的,打窝就是趴在窝里的。野兔藏在出齐麦苗的田里,挖一个挡住多半个身体的窝,只露一少半个身子和半个脑袋,我刚开始不会打,总是瞄准露在土窝外的一部分兔身或脑袋,结果屡屡失败,受到枪声惊吓的野兔,一跃而起,飞奔而去。后来向父亲讨教一番,才知道,应该瞄准兔窝上口,这么一试果然奏效,一声枪响,野兔跳起一个高,栽在地上,有的连动不动直接毙命。
越是打的不准,就越发急,越起杀性,打得准了,心倒软起来,总是:想:“一枪一只,这么个打法,岂不让野兔没了活路?”于是反而恶极生善起来。
八十年代中期,农村生活渐渐好起来,家里生活宽裕了,便“解枪归善”了,不再为了几元钱去猎杀野兔,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野兔也是生命,在贫困的日子,曾经是养活我们的生活费来源,而现在我度过了困难时期,爱护野兔和其他野生动物,也算是对他们的回报吧……
关于少年的文章5:少年当自强
文/吴尔蓉
1966年,因战备需要疏散大城市人口,母亲从南京调到当时父亲工作的句容葛村,在葛村中心小学任教,我也跟随着她来到葛村。第二年,我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那时农村有农业中学和普通中学两种中学,农中招的全部是农村户口学生,普中招的是城镇户口和少数农村户口的孩子。我当时上的是普中。
我一直生长在城市,对农村任何事都很好奇。农中学生每天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回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普中一星期上五天半课,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放假。1967年时农村还很贫穷,有些同学除了上学还要帮家里做一些小生意,农村户口的同学周末一天半放假要挣工分,那时农村的同学都很能吃苦。
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当时农村学生男女界限分得比较清,男女同学几乎不说话,我已记不得他的姓名了。多年来,我对他印象深刻,不完全是因为他勤劳能吃苦,更大程度上是他对生活、对同学的态度。他没有因为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妒忌,不理睬同学,也没有因为贫困而自卑去讨好同学。他很大度,坦然地对待每一个人。
他高大壮实,皮肤黝黑。他是忙碌的,每天早晨上学前,他挑着两大筐豆芽去街上卖,看到我们时,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害羞地躲开,而是大方地笑着跟大家问好。每天第一节课,他都是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放学后他独自一人背着书包,挎着粪筐一路拾粪回家。
后来,我从与他同村的女同学那里得知,他父亲是荣誉军人,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母亲是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虽很能干,但一方面要带头生产劳动,一方面要照顾他体弱多病的父亲,加上家中孩子多,完全忙不过来,因此,作为长子的他要帮妈妈分担很多家庭重担。同他一样大的同学放学都是结伴而行,一路说笑打闹回家。他却独自一人拾粪回去,用拾来的粪换工分。回家后,天已经黑了,他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妹。第二天天不亮,他又得起床整理爸爸制作好的豆芽,赶在晨曦还没退去时,到集镇街上叫卖。
虽然他家劳力少人口多,生活贫困,但他和父母从不怨天尤人,也从不因为父亲年轻时对国家有过贡献,向政府要求照顾,或向大队申请救济,他和家人努力地用自己的双手克服贫困,对生活充满信心并乐观向上。就这样,他也没想过辍学,在辛苦、忙碌中认真地坚持读完三年初中。
初中毕业后,我因种种原因没能上高中,跟随父母下放到葛村最边远的山区,那里离集镇有15里路。当时我的户口还没到生产队,父母户口在集镇上,每10天左右就要去镇上买粮。那时没有班车,全靠我和父亲两人挑粮回家,虽说每次只挑三四十斤重,但远路无轻担,对我来说,真好像肩上担了一座山。
有一次,父亲挑粮回来对我说,有一小伙子帮他挑了好一阵子,还说他是我的同学。当时我也没想起是谁。粮很快吃完了,我不能再让老父亲去挑粮,当我挑着担子吃力地走着,忽听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上工的人群中跑来一位少年。他笑呵呵地接过我的担子,快步走在我前边。我一路小跑跟着他,他把我送出有一二里地后停下了,说:“我还要上工,不能再送了。”没等我说什么,他转身快步走了。以后的日子我再也没见过他,同学告诉我毕业的当年冬天他就当兵去了。
若干年以后,我们听同学闲谈时谈起他,才知道他和他的家人已苦尽甘来。他到部队没几年就提干了,30岁时已是团职干部。我深信像他这样从小就有志向,乐观向上,不忘初心的少年,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
关于少年的文章6:月是一粒露珠
文/小小麦子
一
自打少年懂得了不谙世事的思念,我的岁月就染上了浓郁的夜色。许多时候,我总透过黑夜的帷幔,静观狗尾草在月光下奋力飞翔的姿势,撞击的火星敲响星辰的灵魂,在村庄的原野,我用心去倾听大地精灵的物语。
有很多东西像那些青草,借了月光的滋润,旺旺地蔓生不已。我知道,月下有许多伤心的故事,我不想走进去。
二
谁会想到,离月亮最近的故事竟是嫦娥奔月的传说。于是,月光总在不知不觉中到来,让人情不自禁地投入四处弥漫的芬芳馥郁里。
从此,夜莺总在窗外鸣唱了一年又一年,终有伊人趁着月色正好,带着月光走远了。那一夜,窗上摇曳的枝叶送来一缕又一缕失眠,有许多句子缠伴着我,让我感动不已。
三
望你回首,就像美丽的传说能在我的眼窝栖息,并通过绚烂色彩,让我感知你馨香的语言和鲜活的容姿。但蝉声犹豫一阵后涉过夏天,在我枯瘦的心路上,便有风雨写满一叶飘落的相思。
只在梦里,举一把淡妆浓抹的狗尾草,摆一叶清浊分明的月亮船,在银河上流连忘返,一次又一次美丽你的出现。
四
跌跌撞撞的月光呵,请不要敲碎我的梦境,除了怕你单薄的身影与这迷迷离漓的月色相溶成一个传说之外,我还能怎样把思念抒写得更为真挚呢?
多少次蘸满月光的笔尖,总想绕过你的名字,却始终没有绕过一句源于思念的惆怅。
月亮,像一粒露珠洗涤着我,让平淡的日子从我身边走过时不再平淡,使生活多了些希冀,使生命多了些甘甜,使思念多了些苦涩。
但我仍不想放下手中的笔,尽管我不可能将这个洗涤过我的月亮描绘得更加美丽。
五
月亮,是洗涤我的一粒露珠,却搓洗不掉忧伤。
多年以来,月亮仍是一粒露珠,浅也动人,深也动人,让夜空纯净地想念着唯美的月光和狗尾草曾经绽放着的幸福。
有月的时候,多想找一小木屋独坐,点一支烛读诗,就着烟和酒接近我趋身其中的境界。
关于少年的文章7:前方有少年
文/悲伤炫笑
踩着回忆胡乱涂鸦,才会无所顾忌痛定思痛。于是少年我有了前一秒的回忆,于是少年我有了这一秒的路。
----题记
北风吹过这片土地的时候还有那么几丝不安缓慢地涌过心头,似乎像是流浪者的躁动一般,还在重复着岁月飘来荡去为了没有理想没有方向的不得已而寻求不到奢望。这样的悄然独行是与生俱来的孤独,也曾是自以为是的骄傲。可悲的是,花开雨季梦落千秋,晓颜残醒泪流华发。想起这些,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这将不会是我要的,但却又无可避变的不能不想
自己是否会拥有这样的年月。
记得我那满是爬行字体的小本子上还记载着这样一些文字:人的情绪是这么的复杂,我们平淡的饰演了每个表情,也许,现在的我挂满了满面的忧伤。这是我在兵荒马乱的黑暗高中时代匆忙写下的,后来看到时还自觉可笑,现在想想逝去的那些年,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可笑,而曾经满口不会怀旧,不会后悔的话才真的是可笑至极!
我忘却了生活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只是忙忙碌碌走着无暇欣赏路旁的风景,或许转身,或许停留一刻,停在路上把人们当做我的邻居,记下一个陌生的名字和熟悉的笑容,全当是路人甲,过客。这样的走似乎没有迷惑,没有慌张,只是要朝着梦中的麦田,去守护那片金黄。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后来眼睛看困了的时候,心也困了,沉重的脚步越发挪不动。终究还是停下来,努力地去闭眼。但心灵的休克总让我跌跌撞撞,碰的满是伤痕。彷徨,呐喊,只是不敢奢望。而总是不曾奢望的,竟初现,竟出现!我也才明白,路上不只有孤寂的我,另一些孤独的人,就在身边,偶尔会给你安慰。其实我一直以为等我伤了你们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不是只有自己。现在终于懂得了,这是个悖论!庆幸的是,我至少知道了路上不只有我。伤心的是,陈旧的破网中,我似乎也成为了别人的路人甲。不过还好,我们都像是汽车。虽说汽车就像一群漫无目的的鱼在干枯的城市游来游去,但他们总会梦见海洋,也会回到故乡。这不是奢望,只是像我们读过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本名著一样,我们也都读懂过的:‘钢铁',就是那样炼成的。
在某时我似乎翻开每个前一秒的经过,快乐痛苦不说,我都诗兴大发的给它们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字:’阑珊碎梦了无痕‘.只是为了纪念走过的过去,其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目的。
忽然想到我决绝地不得已上路,不仅仅为了自我的证明,为了残留的自尊,为了不安分的心。更重要的是,我将去努力发现世界,发现我身边孤寂的人。不去想未来也罢,过去已走过也无妨,想想现在,有人问起,定知道少年我一直在路上。
关于少年的文章8:归来仍是少年
文/金泽明
刚上高中那年,体育老师对我说:“你那么爱足球。你知道吗?爱上足球就会爱一辈子 。”
当时我笑了笑,回答说,也许会吧!其实,当时我并没有真正懂得爱足球就会爱一辈子的意思。
如今我已经年近半百了,偶尔上场踢球也只能踢半场了。更多的时间是坐在看台上观看球赛。
每当我坐在看台上观看球赛时,我就能感觉到我少年时的那颗赤子之心在 “砰砰”跳动。
张咏言《愿你》那篇散文中的句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回想起少年时的我。
人到中年的我与少年时的我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的是,青丝变白,额上添了几条抬头纹,眉宇间多了几分坚毅,眼神里多了一份沧桑。而没有区别的是,胸中依旧装着那颗赤子之心。
记得我读高中踢足球时,经常因为身体对抗而受伤,受伤最多的地方就是我右脚的胫骨。胫骨外的皮多次被踢破,并留下了一块块伤疤,这些伤疤成了我身体上最美的印痕,总是能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那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年少轻狂、青春无敌的记忆。
人到中年的我,在观看足球比赛时,每当看见队员们因为身体对抗,发生碰撞受伤时,我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我感觉到我胫骨上的伤疤在跳动,它们仿佛是一个个复活了的克隆人,在急不可待地催促我重返绿茵场。岁月不饶人,我的体力已经不能像年少时那样坚不可摧了。但我会坚持看球赛,从看球赛中获得快感。几天不看球赛,我就憋得慌。幸运的是学校领导安排我从事学校足球比赛的通讯报道工作。我的爱好与我的工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每当我穿上足球鞋,带上照相机来到赛场边进行足球比赛新闻直播报道时,我就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读高中那些年,我们也会刻苦读书,也有高考压力。但是,我们除了读书以外,还有自己的爱好。有的爱好音乐,有的爱好美术,有的爱好书法,而我深爱的东西有两样,一是足球,二是写作。
决战高考,金榜题名,初为人师,热血沸腾,年进半百,桃李天下,走出半生,不忘初心。
我们跋山涉水穿越红尘,抵达的不是远方,而是内心最初出发的地方。饱经的风霜,历练的人事,都是生命里温柔的灌溉。
如今的我,除了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以外,就是快乐地看球赛和静静地写作。
任何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少年时,梦想在远方,人到中年以后,我的很多欲望都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唯一不变的是我那颗勇敢的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已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关于少年的文章9:故乡已无采茶的小阿妹和砍柴的少年郎
文/九满
今年六月,我回到了故乡下柴市。
走在儿时砍柴时走过无数遍的乡村小路上,放眼四周,满目荒草丛生,从前绿油油的庄稼地已成过往。有些地方的田埂因为鲜有人走,就连埂也消失了。甚至偶尔能看到一两处人去屋空的坍塌泥瓦房,其破败景象不免让我心生物是人非的感伤。
看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望着这凄凉的场面,我突然想起刚参加工作时,歌手杨钰莹演唱的那首《茶山情歌》:茶山的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引得蝴蝶翩翩飞呀,引得蜜蜂嗡嗡唱,引来了对面坡上的砍柴郎……
砍柴、捡棉花、放牛……这都是我参加工作以前上学之外必做的功课,因此,最初听到杨钰莹演唱这首歌时感到尤为亲切。不过,我明白,歌中所唱的只是一种童话般的想象。真正的砍柴郎是很难让美丽的采茶阿妹看上眼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它就像魔鬼的大嘴,大量残食着农村的资源,让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年涌进城市,不管是像我这种通过读大学彻底跳出“农门”的,还是载着老家的户籍在他乡的流水线上忙碌的。都是带着几代人的积蓄,以农村支援城市,在城市疯狂的买房、购车,让自己休养生息,让农二代在这里受到良好的教育,同城里人抢饭碗,把自己搞得压力山大。
随着岁月的流失,农村安寂得让人心发慌,慢慢地走向衰竭,闲置了的荒宅空院常年铁将军把大门紧锁,院内外杂草齐腰深,常有鼠蛇出没,过去的鱼米之乡荒芜得都能拍《聊斋志异》了!
于是,农村变成了一个迎来送往,离多聚少的伤心客栈,留守的只是那些老弱残幼。杨钰莹演唱《茶山情歌》时的采茶阿妹和砍柴的少年郎,甚至更年轻的80、90后们,现在也没有几个留在农村里,都像我一样去外谋生去了,当年的成年人成了老人,当年的老人大半凋零人世。就连我的邻居那个快六十岁的老吴,那天见面他都说准备去长沙当保安了。
我看到的小孩,没有一丝半毫“砍柴郎”“采茶阿妹”的气息,他们已经没有了当农民的本领,他们呆在农村,只是在苦练跳出农门的本领。旧时那种男欢女爱的《茶山情歌》景象已经彻底地消失了。只有春节过年的时侯,还能闹哄哄地热闹几天。
如今这个年代,农村能有五、六十岁的大妈大爷来干农活就算不错了,不可能再有《茶山情歌》中那种年轻的小阿妹来采茶了。采茶一年收入几何?同样,乡村也不需要少年郎来砍柴了,费那么多工夫砍一担柴禾,太不划算了,而且现时的乡村也很少人用土灶烧柴做饭了。男女青年进城,能够找到比砍柴、采茶收入高得多的工作。即使进城摆地摊卖茶,也不会留在老家采茶。
前天,我从益阳坐车回来,在益阳北站候车室,有一对母女也在那里候车。母亲大约五十多岁,衣着是乡下妇女的样子,整洁质朴。女孩白褂黑裙的少女装,像是个从外地打工返乡的“打工妹”。母亲拿一袋自家加工的红薯干,自己边吃边拿一块给她女儿,脸上充满无限的慈爱。她女儿把眼睛向四周一望,满脸通红,以很生气的神情推回母亲的手。于是慈爱的母亲惘然了,她不知道她的女儿已经城市化,在大庭广众之中吃乡土气息浓郁的红薯干,有失她已经城市化的面子。
这场面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说明当代城市与农村人的差别。像那位女孩程度的“城市化”者,对她慈爱的母亲吃红薯干都要翻白眼,谈何叫她去采茶。我现在也常拿以前的农村生活经历、故事来教育我的孩子,她却只当笑话听,唉!我们人类是多么容易忘本的动物啊!
突然,背后有人喊:“九满,你回来了!”我回头一看,认出来了,是儿时同我一起砍过柴的建良,我们寒暄了一阵,笑说起小时候的种种,一起去砍柴、割草的苦日子也都被忆起。他羡慕我走出了农村不用再去砍柴,也不用担心没柴煮饭了,我苦笑着摇了摇头。年轻的时候,我也曾以为这个贫困的乡村,是我一辈子最想逃离的地方,不值得留恋。所以,只知道努力读书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这片土地,不再从事砍柴、割草的工作。后来,我如愿以偿,上了大学,成了城里人,吃上了“国家粮”,但是,我一想到我在都市的生活情形,虽然比贪官污吏、洋奴恶棍要高尚得多,但一和建良他们的生活对比,便不觉满身大汗。我真的忘本了!
《茶山情歌》就当作一首纪念远去时代的挽歌吧!
关于少年的文章10:时光易老,少年可好
文/关耳看世界
缓缓又是近两个月,没有些许变化的生活让我开始烦躁,空闲时间,再也耐不下性子看书了,打开电脑,直奔视频而去。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还会有多久,虽然我的内心告诉自己这样的日子很危险,但是有些事情一旦习惯就难以改变了。可怕的不是没有能力改变窘境,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改变的意识或者改变的意志,第一步往往比后面的九十九步重要多了,天知道我现在有多想抛弃这样的生活。
时间让我变懒,懒得说话,或许是说因为说了却没有回应就懒得说了。的确,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生活氛围中我们都忘记了回应是多重要。假如你兴高采烈的要和朋友诉说最近的各种事情,他却告诉你吃饭的时间到了,这种感觉让你感觉你们从来没有相识、相知过,你们转眼就变成了过客,以后的生活各自安排,难以再次纠结在一起。都说长大是件残酷的事情,我难以定义残酷对你们来说是什么概念,但对我来说,长大了就是和朋友各自天涯,长大了就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哭闹,不能直接告诉别人你不开心或者不喜欢某事某人。其实,有时候真正的成长并不是你学会了忍受了什么,而是你真正的愿意去原谅,去宽容,去微笑。这也许就是我还没有长大的原因,只是强制的忍耐,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已。或许时光没有带来成熟,只是带来冷漠,只是教会我们先好好爱自己。
现在的我们会嘲笑小学生上课时跃跃欲试的举起手来回答问题,他们哪里会可笑呢?真正可笑的是我们,我们连最初的本能都失去了。被爱与被肯定不正是某种意义上我们活着的意义么?因为渴望父母与老师肯定,我们努力读书,为的是成绩单上那傲人的成绩,为了得到伴侣的欣赏与肯定,我们整夜睡不着觉,一个心思想着明天的着装打扮,为了孩子的崇拜,我们拼命工作以便得到孩子崇拜与满足的眼神。我还年轻,我难以完美定义生活的正确定义,但我深信我们都需要被爱与被肯定,这里面有来自父母兄妹,朋友伴侣的等人的。
累了倦了,我想向时光招手,告诉他当年的少年现在不怎么好。
关于少年的文章11: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时间,从来不善于人情。此去经年,便是南北西东。
杨关折细柳,灯影人斜斜。或许惟有笔上的江南还记得,谁的诗词,晕染了一川芳草绿生烟;或许惟有尺素上的印章还记得,谁的句读,妍开了伶仃飘零的长夜;或许惟有琼花飞落的韵调还记得,谁的吟唱,摇曳了轻舞飞扬的流光。或许,又或许最好的良辰早已入了樽,只余得襟上的酒痕,最终在这氤氲的红尘里消遁于留白。
光阴嬗递,月不过圆缺了十二轮,眉目间的身份竟已被篡改。听说她结束了学生时代,听说她已为人妻,听说她已为人母。我还听说他失恋了,听说她的专业不对口,听说他又再次背井离乡。他们不约而同发现心底各自有着自己的沧海桑田,语言开始枯萎竭尽,缄默才能护得周全。是的,当河水漫过谋生亦谋爱的堤岸时,时间的海便沉了。而曾经的鲜衣怒马、年少轻狂,犹如横疏的月痕,只在记忆的暗香里才可浮动。
见了许久未见的人,道一声好久不见,尔后思绪来回踱步,字句在舌尖反复斟酌,却是以沉默填满了下文。望着策马而去的身影,沉思前尘往事,竟突生恍若隔世之感。我知,我们都知,最好的年纪已不再有。
一直在猜想,转身的罗得之妻究竟看到了怎样惨烈的索多玛城,才会惶遽顿足,抱着神的旨意一起陷入盐柱的敛葬。有人说这是惩罚,因为那颗依旧深嵌于焚堕之城的心;有人说这是警戒,不可试探主你的神,更遑论是违背。时过境迁,我才懂得:她只是绝望,绝望生命的本质———愈是繁艳,愈易苍凉。侪繁侪败,太多的华美和媚色都在一夕间被摧毁,星月俱灭,只剩下零散落英盖着荒浮的梦。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关于少年的文章12:少年
文/阿皓
每当那整齐的动作夹杂着令人振奋的音乐,我总是不禁感叹:“多么有活力的少年,多么磅礴的场面!”
晨,原就是一天的开始,这群?在操场上做操的少年,亦就是那旭日东升的太阳,二者相得益彰,为这萧瑟的秋日平添了生机。
音乐响起,数百号人迈着整齐的军步,仿佛?人人都是战场上的士兵和将军。这广阔??的军队,象征着中国未来的蓬勃。那动作时刻变化着,远远望去,像是花草的海洋,感染着人们去奋进,让人心中也踊跃出兴奋和激动之情。
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多少伤痛,或许我早已经记不清了?,但我们终究会从伤痛中走出。中国曾衰败过,但我已不想叹惋,这只会让所念之苦痛愈甚。
放眼整个操场,全都是充满朝气的青年与姑娘们。我们将从我们的长辈手中接下中国,接下未来?,我们将会是新时代的领导人。我们之中,会有人成为作家,老师,这是代与代之间的更换,我不知,我们将来的中国会变化什么,会改变什么,但无论如何,我们将会把中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音乐停了,只有风声,几百个少年凝视前方,一如当年守护国家的战士。“少年强,则国强”我将这句话当作真理,一直如此。
关于少年的文章13:谁会在爱的彼岸等你
文/faces
从花季少年,走到多梦多情的青葱岁月。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做了多少关于你的美梦呢?不可说,是不能向外人道的秘密。
多情总被无情恼,谁会在爱的彼岸,痴痴地等着姗姗来迟的你呢?你是不会想到滚滚红尘中,有一个陌生的我坚守在爱的彼岸等你的惊现,那是怎样的一副美丽惊人的场面呀!即惊心、又动魄,这就是我期待的爱情和我想要的另一半呢!
可是,你在哪里呢?你会在哪里呢?寻寻觅觅,依旧是冷冷清清,伊人在何方?仍是一个无解的谜。烦恼像三月里的芳草,疯长……
谁又会在爱的彼岸等我呢?是否也和我一样的心思呢?是否也感到了我的无情呢?是否也在坚守心中的信念呢?
爱情啊!神秘的爱情啊!究竟谁是谁的谁呢?在一切朦胧的梦里,谁也不会是谁的谁。只有花开月明了,才真正的揭晓。梦里的人儿是陪伴着我们走过寂寞孤独的青葱岁月的,是慰藉我们不安驿动的春心的,是不会牵着我们的手长伴长相行的。
梦,就是梦。有梦的人生是美丽和丰富的,不要相信谁会在爱的彼岸等你来相会。爱情,是需要主动去追求的……
关于少年的文章14:百年风华恰少年
文/小桥流水
国旗飘飘,党旗闪耀! 何其有幸,我在电视机前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随着李克强总理的一声令下,56门礼炮齐发100响,致敬党的百年历程。看着庄严的开场,这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我们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美好!
从1921年到2021年,时间跨越百年,我们党从建党之初只有50多名中共党员到如今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中国号"乘风破浪的巨轮,百年历史,风雨兼程。当我们回望过去,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的100年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一刻都未曾更改,也真的一步步实现了当年的理想。
如此百年,方有今天,曾经他们义无反顾,今天我们当仁不让。而今,更需要我们新一代青少年们,从老一辈们手中接过历史使命,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继续努力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出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由人民来书写,成果由人民来享受。00后,我们这一代,生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 长在中国硕果累累的时代。当然,我们也始终铭记: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主题,每代人都有这代人的使命。我们会团结奋斗,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奋力前行!正如习近平爷爷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 展史册! 只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才会有希望,国家才会有力量!祝福党的百年华诞,下一个百年, 让我们继续跟着党,建设出更加富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幸福的大中国!
“今天,我们向党致以青春的礼赞,走过百年,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今天,我们对党许下青春的暂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这是少先队代表的献词,也是身为少先队员我的心声。
天安门广场上空一架架飞机列队呼啸而过,场面是多么的壮观,怎叫人不心潮澎湃?回想起新中国成立时的大阅兵,听妈妈说那时我们国家飞机不多,敬爱的周总理无奈之下安排飞机飞两次。 英勇的先辈们,您们看,如今山河换了新颜,飞机也不用飞两遍。曾经的十里长街,如今繁华如斯。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这盛世如您们所愿。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千秋伟业,征途如虹,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大踏步的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关于少年的文章15:再见,亲爱的少年
还记得那年的洪水么?
洪水之后,他们要上四年级了。
自从那次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四年级,分班,三虫在一班,而559,据说被分到3班。
但,结果是
他转学了
三虫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四年级下学期。
后来,同样也是在四年级,三虫和559再一次相见。
四年级下学期,民歌节那天,学校组织去广场看演出。在广场的入口,三虫再次看见559,只是,已经没有一起玩时的感觉了。重要的是,559,已经不认识三虫了。四年级,三虫外观有比较大的变化,三虫剪了齐耳短发,三虫把脸上的黑痣抹去了。或许是这样,559就算是认识,就算是想找到三虫但这样的变化或许已经认不出了吧!那时,559在单杠上和其他以前的朋友打招呼,三虫看到了,笑得那样的阳光,离别不到一年的时光,他还是那样的可爱帅气。
再见,再不见。
那时,三虫为什么没有勇气去拥抱,为什么不互相留联系方式,为什么……双鱼的三虫永远那样的纠结,永远那样的优柔寡断。再也看不到559喊出三虫名字的样子了,再也看不到559的微笑了,再也看不到……
三虫不能用好聚好散来形容,因为,那时,那种感觉,那种情况,不是爱,不是喜欢,说不清,这是什么……
其实,那时,三虫已经默默的在心间对他说:再见,我最最最最亲爱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