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电影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电影散文1:乡村电影
文/邹永生
微信朋友圈里晒出的电影票,一下子把他拽回到童年在乡下看电影的时光之中。那时,哪里放电影,哪里便热闹。公社也就两三台放映机,得计划着到各地放,各大队难得轮到一次。轮到哪儿,哪儿就如同中了大彩,当地的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有一回,他央求“二百五”、“三麻子”一帮小子,带上他去外大队看电影。放晚学了,他蹦蹦跳跳奔回家,书包一甩,扒几口饭,碗一丢,趁父母不在家,撒腿开溜。他那裹了小脚的奶奶连喊带拽,拦也拦不住他。他在东港边的小桥傍,与西港边过来的小子们碰头后一道前往,赶了一程又一程。西边的太阳隐入了地平线,天地间宛如被墨汁浸染一样愈来愈黑。他们脚步匆匆,循着放电影的声音来到那个生产队的农场。好在幻灯片刚放完,绑在两根碗口粗的竹竿上的幕布,被灯光照得极其晃眼,幕布正方形,四周镶着黑色的边框。他们赶忙冲向场头草垛,拔草,抱着草转身挤到人群最前面,把草铺在地上,盘腿坐下,仰头盯着屏幕。后面有坐在凳上的,有站着的,有边挪步边看的……“二百五”身高马大,跳起来伸手在放映机射过来的锥体光柱中摇了摇,灰黑色的大爪子映照在幕布上,晃晃悠悠。此举招来了叽里呱啦的骂声,但电影一开映便戛然而止。影片好像是《打击侵略者》,抑或是《英雄儿女》。回家途中,起先他们沉浸在兴奋之中,边走边谈片中情节,各抒己见,嘻嘻哈哈。分手时,他才猛然惊觉:自己落单了!他是东港边的,得只身继续朝南走一里多路才到家,而那拨家伙要左拐向西。大伙合计一番,约定互喊名字替他壮胆。“二百五!”“唉!”“红根子!”“唉”“三麻子!”“唉!”……红根子是他的小名。喊着喊着,那厢不搭腔了。他鼓起勇气往前走,越走越胆怯。周围黑黢黢的,身后似乎有嘁嘁喳喳的脚步声尾随。树影婆娑,河对岸的零星散坟在摇曳的芦苇丛中时隐时现,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蠕动,窸窸窣窣。他打了个寒战,战战兢兢,迈不动脚步了。一只鸟从那边扑棱棱地蹿出来,吓得他“哇”地哭了,哭声惊醒前面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成分”不太好,但人很好。朱大爷过来一瞧是他,就把他送回了家。其实,他离家仅仅一块田远。
屈指算来,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向来不由发噱。直到现在,他还是个“胆小鬼”,总是有所敬畏,遇事不敢张扬。
然而,他从小也有一次胆大过。那次,他在就读的小学操场上看电影,因为轻车熟路,很早就赶去,在那欢蹦乱跳地逛荡。他好奇地蹬上电影船观摩一番,发电机在船上“突!突!突!”地响,浮着机油的河水在电灯的映照之下一漾一漾的,光怪陆离。那年头,乡村还未通上电。他觉得神奇极了!食堂里临时接了盏电灯,灯光通明。他趴在窗口,窥视放映员消受“美餐”,不知为何竟哈哈大笑。里面传出叱责声,他也不退缩,像吞了“欢喜团子”一样笑得前俯后仰。按说如,在别的场合,他不敢如此放肆,只因为当放映员是他心中的理想。事实上,伙伴们都说过,长大了想当放映员!
当时乡下放电影大多露天,偶尔也有在剧场放的,那要买票。他父亲带他到乡政府所在地看过一次,那时乡村已进入“电灯电话”的年代。第一次进剧场的感觉,就是灯很多,灯很亮,台前、人行道上、门边挤满了人。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更新,乡村电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个时代的过来之人,受其惠,享其乐,想来蛮暖心的。
电影散文2:乡村电影
文/张燕峰
前几天,一个炎热的夏日晚上,小区里放电影,大家坐在大树下乘凉,摇着扇子闲话家常,孩子们追逐打闹,笑语盈盈。屏幕上的人物兀自热闹着,上演着各自的爱恨情仇。我突然很失落,不禁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在乡下看电影的情景来。
那时,放电影是乡间的盛事。由于没有电话,因此一个村庄要放电影,亲戚们就借一辆自行车四处出击通风报信。消息所到之处,整个村庄便沸腾了。大家胡乱地吃几口饭,急不可待地向村口涌去。晚霞还未褪尽,几十口人就组成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放电影的村庄进发。匆忙而杂乱的步履,纵声的谈笑,孩子的欢叫,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虫吟声,汇成了一曲雄浑迷人的大合唱。
急急地赶到那里,电影还没有开演,幕布刚刚挂起来。可已经是人山人海,有的搬着小板凳坐在前面,还有站在椅子凳子上的,最佳位置已经被本村的人占据,外村人只好站在更远的地方,有的人甚至爬到了屋顶或者大树上。好在场院宽阔,无论站到哪个位置都能看到听到,只是偏着头,常常是一个多小时下来,脖子又酸又累。但这有什么要紧呢?看电影是精神大餐,不付出辛苦和劳累得来,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年龄小,经常被前面黑压压的人群挡得什么也看不到,急得又哭又叫,爸爸们便把我们抱起来,架在脖子上。这时,银幕上的一张张脸格外生动清楚,一颗小小的心充满了欢喜,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电影散场了,几十个人又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大家个个热血沸腾,还沉浸在刚才精彩的剧情中,兴致勃勃地议论着电影内容,谈论着自己喜欢的角色,表达着各自的爱憎。
夜深了,天空更加辽远苍茫,星星却还没有入睡,调皮地眨着眼睛。月亮升高了,玉盘一样,明亮地高悬在天空,月华如水,铺天盖地,路边的白杨、垂柳、麦穗、稻田,一切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有着朦胧的美。草木的清香,谷物和野花的芳香,丝丝缕缕,钻进鼻孔,沁人心脾。远处的池塘里传出几声蛙鸣,树上几只鸟儿扇动翅膀,扑棱棱地飞向高处,孩子们困倦得睁不开眼,已伏在大人的背上睡得正酣。
到家,往往是午夜时分。睡梦中,还常常发出几声模糊的呓语,分明是电影里的某句台词。第二天,仍意犹未尽,孩子们上学玩耍,大人们出工,谈论最多的仍然是昨晚的电影。然后大家便热辣辣地期待下一场电影的盛装来临。
电影散文3:泰坦尼克的瞬间
文/柴依玲
电影《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不知让多少人感动,同样至今让我难忘,不仅因为有浪漫感人的剧情,还有让人难忘的细节。
在夕阳的余晖下,主人公浪漫飞翔和深遂的神情静静凝望着,爱情发生在这两个人的身上,他们彼此相拥是如此的幸福,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两个人本该是不能在一起的,可他们相爱了,他们努力追求着,即使有过误会,但爱情能包容一切,最终成就一段千年情缘。
泰坦尼克这艘当年最豪华的游轮,在撞上冰山那一刻,轮上2200名乘客,不知有多少人意识到自己命运从此步入了绝境,又有多少瞬间,凝固成永恒的绝唱。
在泰坦尼克撞上冰山后的一个小时,冰冷刺骨的海水漫进了三等舱里,此时所有头等舱的富人全部挤到甲板上,哄抢着小小的救生圈,而那些三等舱的平民们,却被一扇冰冷的大门挡在外面,人们吼叫着,一片混乱,而此时的他和她正相拥而眠,他紧紧握住她的手,脸上是安祥的表情,而此时外面到处是脚步声和绝望的尖叫声,他们在静静地等待着死亡。没有关系的,他安慰她,在上面,老天爷也会保佑我们在一起的,我爱你,这本未说出的誓言,我们都听到了,我们甚至听到了他和她在约定来生……
然而,事情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当她跪在那块木板上面,他双手抓着木板边缘,半个身子都浸在海水中,他们的手紧紧相握,他吻着她的指尖,她泪流满面,“一定要活下去。”她点头,他笑了,而她却哭出声来。白色的雾气,袅袅地升上寂静天空,周围渐渐没有了声音,不知过了多久,她忽然听到微弱呼喊声,她艰难地支身一看是一艘救生艇,艇上的人小心划着桨,有人在船头呼唤着,却无人应答,黑暗与寒冷,吞没着他们的生命,忽然,她不知哪来的一股力量,想要逃离这个地狱,她不想死,于是她呼喊着。人们发现了她,她轻轻地摇他的手臂,一下又一下,他的眼闭着没有睁开,她又唤了他的名字,可他仍没有声音,她僵住了,那艘救艇向她靠近了,可他的手却紧紧地握着她,人们好不容易把他的手松开了,而他却静静地往下沉,手还在挥着原来的动作,头发在海水中散开又扬起,仿佛在对她做最后的告白。
多年后,当她一人站在勘探船甲板上,任清新的海风拂过苍老的脸庞,身边已不再有他的陪伴,有的只是那串挂坠,成就着她和他永恒的爱恋。
她与他的爱,不分贵贱,不分贫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在刚遇到爱情时,能努力追求,甚至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又有几人。经历一段爱情,没有掺杂利益的爱情,这份真挚感情珍藏于心直至到老又有几个人呢?
电影散文4:游万达电影乐园
文/李华帅
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哥哥一起去武汉的万达电影乐园游玩。
进入乐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人的手上站着太白金星。我非常好奇,不凭借外力,太白金星是怎么站起来的?真是太神奇了。接下来,我们去看“飞越湖北”。经过漫长的排队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放映厅。大家系好安全带,突然,前面的栏杆下降了,而椅子在前移,我在心里默默感叹:现在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了。“飞越湖北”介绍的是湖北的一些故事与美景,说到赤壁之战时,画面硝烟滚滚,栩栩如生;讲到三峡,但见奇峰罗列,气势磅礴,美丽极了!
随后,我们去看“自然威力”,这部片子主要介绍火山喷发、海啸、龙卷风等。电影开始了,我的心紧张得都快蹦到嗓子眼儿里。画面上,飞船一出去就遇见了龙卷风,幸好有保护盾,突然,左方的火山爆发了,只见火山里喷出的火球像巨石一样大,飞船落荒而逃,逃到了海边安全的地方。谁知,海啸来了,见情况不妙,飞船赶紧返回。这一趟电影之旅真是太刺激了!
电影散文5:失乳
文/吴克敬
看过一部电影,讲的是女人切除乳房的故事,女主人公失去乳房后,一直回避着自己男人,便是穿泳衣,下到泳池里,也一定做到把她的胸掩进水面以下,极度的忧伤,如惊弓之鸟,怕有人来,怕被人看见她的身体。想不到,电影里的情节,忽然降临到我一位朋友身上。
朋友是位男性,他的身体失去了乳房,似乎还无大碍,手术的那家医院,和他手术的那个科室,像他一样患上乳腺癌的男人,寥寥无几,我到医院去看他,发现病房里、走廊上,清一色几乎都是女性患者。
“那只乳房从我身体上失去的时候,我被吓坏了!”朋友躺在病床上,我们聊着,他没头没脑的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的不是自己,是他的一个女性病友,我看他时,那位女性病友已出院。朋友记下了女病友的话,聊给我听了。他说女病友的朋友是医院的一位主刀医生,那天给女病友做过手术后,脱下白色大褂,前来女病友的病床前,安慰她的一句,就听得她更加发傻,几乎要窒息过去。主刀医生朋友说,他一个上午的手术,从病员的身上切下来的乳房,有满满的一桶。
那是怎样一个桶呢?大还是小?大有多大?小有多小?失去乳房的朋友没说,而我也不好问,这成了我一个疑惑。我从医院里出来,却还一直想着那个装满乳房的桶,一位大夫一个上午,就要从病人的身上切下一桶的乳房,那么十天、二十天……一年、一辈子呢?这位大夫从他人身上切下来的乳房,会有多少桶?累积起来,又将有多么壮观?这个问题纠缠着我,让我心惊肉跳,那么壮观的一堆乳房,怎么处理?我不得而知,也不想探问,觉得所能采用的方法,无非土埋,无非火化,就像我们的肉身一样,没有了血液的滋润,就都入土为安,火化了之。也就是说,不是腐朽成灰,就是火焚烟飞。
这太让人难受了!乳房对于一个人,女或者男,都太重要了。想想我们人,谁的嘴巴不是吊在母亲的乳房上成长起来的,乳房是我们人生生不息的营养源,可是有那么多的乳房,从人的身体上被切割下来,让身体失去了乳房,这不仅是乳房的不幸,更是身体的不幸。
“你们男人知道什么?怜香惜玉?护花使者?”女病友失去了乳房,像是也失去了性别,说起话来是痛惜的,无遮无拦的,不像此前的她,很是淑女。朋友对我转述着女病友的话,为了方便叙说,我原话实录。
女病友强调自己是把脸皮撕下来装进裤子口袋里了:“我不怕大家笑话,有一些日子,我的脾气特别坏,随便一个事情,就能上火,与人吵上一场,特别是与自己的男人,把他吵得烦不胜烦,说我是有病了。他这一说,更是一场大吵。不成想,到医院里一检,还真检出了问题,乳腺癌!当时我就傻了,不愿意相信,当着我的医生朋友,我满脸的泪水,尽管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每天要切除一桶的乳房,而我患癌的乳房也将成为他装在桶里的一个。”女病友的医生朋友安慰她同时还问了些问题:“医生朋友真好意思,在我将要失去乳房的时候,他问我和我男人还在一个被窝睡吗?我没有回答,他却又问出一个问题,问我男人还摸我的乳房吗?这是两个让人难为情的问题呢。不过,面对医生,只能如实回答,我略作迟疑,就老实地给他说,分床睡了,咋还能钻一个被窝,钻不进一个被窝,男人又咋能摸揣我的乳房。我的回答,让医生朋友料事如神地点了头,他说了,问题大概就出在了这里。这是个什么道理呢?我茫然地看着他,眼里有股冷冷的光。他大人不记小人过地看着我,埋怨现在的人,房子住得大了,孩子要得少了,空间一大,分床睡,好像有多么自由,好像有多么的自我,其实呢?把夫妻间最该有的节目淡化了下来,女人乳房,不只是为了曲线的妙曼,更是要让人揣摸的,让自己的男人揣,让自己的孩儿吃,这是乳房的基本功能。当乳房被严实保护起来,保护在箍着钢圈的乳罩里,让乳房便像是判了死刑的囚徒,无法自在。人有错,让乳房受过!”
“我的身体失去了乳房……我很后悔自己,那么努力挣钱,买大房子,让自己的生活空间大一点儿,再大一点儿,可到头来,我的生活空间是大,但悲哀的是,连我身体上的乳房都没地方搁了。”朋友说女病友说话声音很虚弱,断断续续。朋友这么给我述说着,让一旁的我竟也感到丝丝的难受,我可以想象得来,所有的风情万种,所有的卿卿我我,所有的男欢女爱,乳房的感受是最真切的,有乳房在,什么都会有,哪怕不多,哪怕还有欠缺,乳房不在了,那些让人脸红心跳的把戏,还会有吗?
悲伤的乳房,悲伤的人!
电影散文6:因火之名 念兹永生
文/闻小新
看过微电影《因火之名》后,深深地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今晚,索性以此为题,几千年来,清明节历来都是祭祖、踏青、寻春的好时节。只是在这仲春时节,免不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感,今年的清明节,照例离不开小雨,似乎已亘古难变。
此刻,宅在家里刚刚熬完中药,屋子里依然弥漫着一股强劲的中药味;窗外,震耳欲聋的礼炮声此起彼伏,或许是在祭奠逝去的人儿吧。
下午时分,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一篇关于《墓志铭》的文笔很赞,一直心有戚戚,于是落坐于电脑桌前,良久,依旧是无从下手。然而此前几天的所见、所思、所想一直萦绕在心头,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清明节遇上周末,一切便顺理成章,三天小长假,当别人万水千山走遍、趁机远走高飞之时,我却逆着社会主流人群的方向,向遥远的山谷间进发,也向心中那最后的一方净土奔去。一切,不只是为了一个古老的仪式;更重要的是,为了那一个疑问:“知我是谁?知我从何处而来?”
小长假首日,一大早就起床,匆忙收拾后便匆匆往老家赶,走进熟悉的车站,曾经破落的旧貌在“两城同创”这股春风下褪去了肮脏、紊乱的底色,地上铺好了亮澄澄的瓷砖,身处闹哄哄的场景,已不再重复往日的烦躁,或许心态更加成熟了吧!
错过了三趟客车,终于赶在中午时分回到熟悉的故乡,奶奶因腿疾坐在沙发上昏昏欲睡,见我回来,立刻精神焕发,嘘寒问暖好不兴奋。言语数句,回到久违的家中,开得那扇记忆深刻的房门,因久无人居住,房间里、墙壁上隐隐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味;院子里,青草勃发;往日洁净的家园,不免生出一道破败和不堪回首的离愁。
随后,拿好在集镇上买回来的祭祀物品,漫步在熟悉的小道,不知到过多少次的坟墓,掩映在青山翠绿中,再次走近它时,复杂的情愫依旧,在被祭祀的人中,除了见过自己的爷爷外,其他人我并未谋面,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太清楚。至于他们的故事,知道的更是寥寥无几。
祭祀之际,我不停地向跟随而来的堂弟介绍墓主的身份以及作为小辈应该对他们各自的尊称,堂弟唯唯称诺,只是,我却不敢保证在下一次他还能想起这些人来。扫墓回家,奶奶在堂妹的帮助下做饭,依然延续了村里的老传统,洗净一块腊肉,再配上时令蔬菜——竹笋,小火慢炖,嫩而爽口,脆而含香,老小四人无不大快朵颐。
饭后,奶奶央请我锯掉了两棵长在田埂边的樱桃树,原因是她在田里种下了绿豆,避免与种植的绿豆争阳、抢肥,而在堂弟的眼中,都已经结了果的樱桃最好是能够保留下来,幸好此处有三棵,我只锯掉了两棵,由此给他留下了一树开花结果的念想。
只是,离家之时,82岁高龄的奶奶问我,“这次离家后,是不是没事儿就不回来啦?”回乡半年多来,念得一副贫嘴的我,此刻竟无言以对。我知道,膝下五子一女的她,除了经常见到在家读书的堂弟和堂妹,或许在她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而这,或是因城市化进程加快,或是因教育、工作、生活导致的必然结果。
记得2011年冬月二十七,爷爷在那天离去,远在西安的我因故未能归家见他最后一面,已然满腹遗憾,面对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的询问,又像是从心里在哀求,向来重义轻别离的我顿时生出一股悲从中来的感觉。
我明白,不论我们能飞多高、飞得多远,是时候回归到家庭中去,“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一句歌词,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和孝”文化的传承,于我,至少得让奶奶心里有个盼头。念及当今许多人,在名、利面前,早已丢失了最初的本真,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如何不悔?
铭记先祖,缅怀他们曾经的故事,是我们应有的精神高度。哪怕,一切都如过往云烟,往事化作一抹风尘。但于我们这些晚辈而言,却是永葆做人应有的风骨和情操。
因火之名,念兹永生。这,无关职业贵贱,更无关风花雪月。
电影散文7:愿你乘风破浪
文/刘希
电影《乘风破浪》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也许过去的一年,你曾被风浪拍得颓废失意,但新的一年,愿你乘风破浪。”说的真好,旧年里,也许有太多的不尽人意,也许已被现实打击得失落难眠,也许被困难绊倒摔得鼻青脸肿,但旧年已经过去了,翻过这一页,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请扬起理想的风帆,满怀信心乘风破浪,一切从头开始。
新的一年,青少年需要乘风破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需要刻苦钻研、努力上进、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九十九的汗水。”努力攻破学习难题,向新的学习目标奋进,忘掉曾经取得的成绩,“胜不骄,败不馁。”奋勇向前,孜孜不倦。读书是辛苦的,迎着朝霞出门,披着星星回家,背着书包的学生是最靓丽的风景,读书又是幸福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书可读是快乐的,珍惜青春年少里的好时光,愿每一天都乘风破浪。
新的一年,成年人更要乘风破浪。成年人肩负着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成年人是脊梁,是砥柱,是寄托,更是希望。过去的一年,也许颓废了,也许迷茫了,也许事业踌躇不前,也许觉得前途黯淡,混时度日过,但新的一年,请重新规划人生,开始计划生活,努力取得工作上的成绩,努力开拓事业,趟过挫折,迎向顺境。爱因斯坦说:“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上正确的方法加上少说空话。”别把人生放在嘴上,脚踏实地的做事,以诚信为本,不好高骛远,不虚狂妄想,做个勤奋努力的人,做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满怀信心,一路向前。
新的一年,老年人也需乘风破浪。岁月不饶人,虽然老年人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无法与年轻人比拼体力,老年人也许没有年轻人的豪情万丈,但老年人也能为家、为国发光发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老年人更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新年里,老年人也需乘风破浪,努力去实现未了的心愿,让人生更加圆满,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新的一年,请扬起理想的风帆,一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迎接幸福的到来。
电影散文8:海豚
文/黄奕聪
暑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海豚的故事》,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条名叫温特的海豚,因为好奇撞上了渔网,损伤了尾巴,由于感染,它失去了尾巴。它灰心极了,后来在救过它命的索耶的影响下,它慢慢恢复了自信,用脊柱左右游动,但是这样的游动损坏了它的身体。人们被它的故事感动了,决定帮它制造一条机械尾巴,可是接二连三失败了。然而温特并没有放弃,在它的精神感染下,科学家们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简单的故事中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同样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们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只要我们像温特一样坚持不懈,最后就一定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电影散文9:享受《小王子》的仪式感
文/毛臣
电影《小王子》里的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比如你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点钟我就会坐立不安,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准备我的心情,仪式能让我觉得某一天某一刻与众不同。”
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琐事充斥,平淡无奇,如一潭死水,于是我们开始抱怨生活的无趣。可是生活就活生生地摆在那里,精彩与平淡取决于你。即使一个人,也可以让内心丰富不已。比如,等待某一个人的电话,翻越一本期待已久的书,去淘宝给父母买一件他们喜欢而需要的物品。每年的冬天,我便开始和《小王子》里的狐狸一样,春节每接近一天,我内心的幸福就越强烈,这是春节赋予我每年最美的一种仪式感,让每一年即使平淡也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各种纪念日,哪一个不是在提示我们,珍惜某一种情感,爱需要一种形式去表达。纵然现在太多的节日已经被商业化,但不管怎样,节日最原始的初衷并没有变。我们开始热衷于过节,翻开日历,哪一个月没有节日就感觉没有惊喜。有一年远在深圳的好兄弟家里,正好那天是七夕,路边大量的花童提示着我们,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哥们在我的劝说下买了鲜花和巧克力给老婆,尽管简单而并不特别,但对于从来没受到如此仪式表达的兄弟爱人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感。
仪式感让我们觉得生活本身还是好的,只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打扮,你忧伤生活也跟着灰暗,你阳光生活跟着开朗。当婚礼来临,女儿出嫁,在车子发动的那一刻很多母女会泪流满面,其实明明知道,不过是一个仪式,过去了还是可以随时回来的,但是这种仪式能在刹那间让人清醒的意识到离别,多了一种难忘的体验。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和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似乎都有一种仪式在向世界宣告,我们的来去都是这个世界重要的一环。去伪存真,抛却繁重的俗世仪式感,却也是让生活化繁为简的一种艺术。
仪式感能让我们高兴和悲伤,难忘而值得回味,让我们记住这种正能量的改变,享受仪式感而不做被仪式感绑架的众人,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电影散文10:曾经的影院年华
文/黎武静
不知道是电影没落了,还是我的口袋羞涩了,说起来我有几年没进电影院了。这真不像我的风格。要知道我曾经是多么热爱电影院。
在我生命里关于电影院最早的传说是这样的:那年父亲抱着幼稚的我去看电影,外婆在后排听到我隐约的哭声,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一路寻到前排,抱我回了家。真是当年年纪小,电影演啥不知道。
长大后,我才知道电影院是个好玩的地方,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对小孩子特别好,常常在验票前放我们进去。于是,我们一群小孩子早早窜进电影院,在深红色帘布四垂的电影院里,我和堂妹在没有观众的座位上划分虚拟的势力范围,“喏,这片用来放雨伞,这片,用来当客厅。”“喂,要是你的话,你准备怎么布置?”清脆的童声在空荡荡的电影院里回响。那时候,我们把电影院想象成家,玩着过家家的游戏。
最快活的是暑假,电影院给学生办电影卡,五元钱可看一整个暑假。于是我和堂妹出去逛街游玩时总是带着电影卡,一部电影我看一遍,陪她再看一遍。同学来找我玩,又去看电影,反复看,不知厌倦,一部电影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有时逛街逛累了,就顺路钻进电影院。也不管演到哪里,我总是饶有兴味地和堂妹一起把电影看下去。
最近一次进电影院,是一个人去看爱情电影,是立体声的数字电影,美丽的人物和美丽的风景,讲述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音乐、色彩都让人喜爱。只是偌大的电影院里观众寥寥,寂寞的氛围比我一个人跑去看爱情电影的事实更让人伤感。
如今,电影院装潢得越来越华丽,我却对它逐渐陌生。是我变了,还是电影院变了?
月色如银的夜晚,忽然想打个电话给千里之外的堂妹,下次回来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吧。
电影散文11:电影里的纯净时光
文/鲍捷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沉湎于对爱情的叙述。笔下的文字,大多以爱情为主线,遍地都是片段式的爱情。它们有的飞扬跋扈,有的战战兢兢,有的风情万种,有的隐忍克制。我喜欢写爱情,喜欢看笔下的人们沉醉其中,享受爱情世界的小悲欢。
沉湎于写爱情。也沉湎于看爱情。漫天飞雪的日子,去看《山楂树之恋》。走到影院门口,忽然有点惶惑。那么纯美的爱情,那么温厚的笑容,是不是不属于红尘中的那一个?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每个身影都保持着一种奔跑前倾的姿式,地域距离的阻隔,生活圈子的剥离,怎敌得过长路漫漫、红尘滚滚的裹挟。
然而,安静地坐在影院,发现自己的心是从未有过的安然柔和。无声无息地看,屏住呼吸地听。对视的样子,欢笑的样子,回眸的样子,羞涩的样子,心慌意乱的样子,静秋的心,像怀揣着无数只小兔子……这是青春的爱情,纯净的爱情,如绸缎般泛着光泽的爱情。灯泡,钢笔,山楂果,胶鞋,泳衣,油饼、油条,手编的黄色小鱼,花手绢,印着山楂树图案的脸盆……镜头一个个切换,表情一个个穿插,生动的、纯净的、疼痛的、温暖的、稍稍泛着愁绪的日子被张艺谋拿捏得稳稳当当。直到看到躺在医院里的老三,当老三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面对哭红了眼睛的静秋,他那惆怅又悲伤的心啊,他说,静秋,你一定要活着。你活着,我才能活着。如果你死了,我也就真的死了。
影院如此静。静得可以听得见人们的呼吸。
什么是生死?就是把你的血肉和你的皮肤生生剥离。只要相爱过,只要曾经彼此刻骨铭心地痛过,那个人的生死便与你息息相关。当他的生命真的要离你而去时,你会发现,你没有任何要求,你只希望他能健康地活着。哪怕宁愿他辜负你,宁愿他不再爱你,宁愿他离开你,宁愿他抛弃你,你也只希望祈求老天让他健康地活着。活到八十岁,活到白须白发,子孙满堂。
我听见自己的心轻轻下坠的声音。金属之音。似一颗巨大的眼泪。
最凛冽的寒冬,老三的爱如一炉火。我想起另一部电影里的台词,“如果真有下辈子,我还叫顾卫北,你记性不好,我怕你找不到。我一定还到那棵花树下找你。请你也不要改名字,还要叫林小白。即使下一辈子你不能转世为人,你是条小狗,我会领你回家。你是一盆小花,我会小心养大。这一辈子欠你的,我下辈子一定还。”
对老三和顾卫北来说,上辈子的静秋和林小白隔得遥远,跋山涉水,斗转星移,却从不曾远离。
电影散文12:记忆中的乡村露天电影
文/杨瑞庆
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看电影是当时最主要的娱乐享受。那时,只要听到放电影的消息,人们就会蜂拥而至,一睹为快。那一部部黑白电影、那一次次追逐观摩,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那时的电影以战争题材居多,因为常有“好人”与“坏人”两大阵营的激烈博弈,正合那时老百姓的审美爱好,特别适合孩童观看,因此引来人们趋之若鹜的追捧。放电影的消息都是事先用海报形式广而告之的。小孩掰着指头等待开映的日子,而大人们却要盘算着那天如何热情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届时酒足饭饱后,就结伴前往露天电影场去逍遥一番。插队时,农村中家家通了有线广播,电影消息常常通过电波传达。有时还有电影故事简介,听得百姓早早地翘首以盼。农村里还有一种高挂红旗以示放映的习俗,只要老远看到那里扯起了红旗,就会径直跑去看电影。
江南农村水网密布,为了及时运送放电影的器材,又方便放映员的食宿,所以每个流动电影队配备了一条电影船。船上另派两名船工,负责摇船和炊事,还协助放映员装拆电影设备。电影船上的放映员常是师徒搭配,老师傅教,年轻人学。船舱搭起木棚,白天做办公室,夜里做就寝室。船头上配有小型发电机,应对停电或电压不稳时急用。船艄上则配有简易炊事设备。每当电影船停泊在放映地岸边的时候,这才让乡民吃了定心丸。因为露天电影是受天老爷左右的,如遇狂风大雨就会取消放映,所以空欢喜一场是常有的事。
那时的放映员还有及时推介当地好人好事的任务,所以一到放映地就得采集地方新闻,然后写成解说词,画成幻灯片,就能在晚间放映前进行宣传了。电影船每到一地就要竖起银幕,挂起音箱,装置放映机,接通电缆线。等待夜幕降临,就能开始放映。最初为单机放映,一部电影大致要经过三四次换片环节。每当换片时,全场漆黑一片,唯有放映机旁亮着电灯,能清晰地看到放映员熟练地打开机盒,装置片盘,抽出片头,镶嵌机身,最后接上空盘,一连串动作只需数秒时间,真佩服放映员那熟能生巧的本领。
“文革”期间,为了普及样板戏电影,还出现过一种更小规格的放映机。由于光源改进,图像也算清晰。最大的优点是,当天气不作美时,可立即搬到室内的厅堂放映,不至于中途夭折,让观众扫兴。“文革”后期,露天电影开始采用双机放映,除了胶片增加宽度、银幕扩大数倍外,就是通过两部电影机交替放映,从此看电影可以一气呵成,不会中断了。
放映员虽然非常辛苦,但在那个年代里还是属于令人羡慕的工作,所以要求放映员出身好,素质高,特别需要能说、能唱、能写、能画的特殊人才,因此很多插队青年走进了放映员的行列。由于放映露天电影时,总在风餐露宿的环境下作业,而且还经常日夜兼程地赶路换点,所以,放映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那时,大多从业人员爱岗敬业,乐此不疲地活跃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甘愿奉献,无怨无悔。
乡村电影一般由大队包场,价格便宜。镇上的露天电影则需要选择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利检票,保证经济收益。但那时的孩童常囊中羞涩,为了满足影瘾,只能各想奇招去混票。如事先藏在电影场的隐蔽处,或检票时有意装扮小矮人,成为免票对象,现在想想实在幼稚可笑。为了占据有利地形观摩,老人家一般下午就会搬去自家的长凳、方凳,安置在最佳位置,小孩们则大多聚在银幕前席地而坐,哪怕满地泥灰也全然不顾。电影场里总是闹哄哄一片,大人不会担心孩子走失,小孩不会牵挂大人寻找。有时场外人要找场内人办急事,只能通过话筒发布寻人启事,观者不会计较,这是那时乡下看电影的习俗。
最尴尬的是突然停电,或发电机发生故障,或电缆线被观众踩断,这时全场漆黑一片,只能耐心等待。实在等得心焦时,就会起哄喝倒彩。大多情况下能很快消除故障重新放映。但也有“一去不复返”的时候,观众也能体谅,从未发生过群起要求退票的风波。中途下雨是露天电影常见的不测。除非倾盆大雨,一般都会坚持放完。待等电影结束,场内果皮、瓜壳满地,成为当时乡村露天电影带来的特殊风景。那时的年轻人最迷恋看电影,可以穿上新衣服,与恋爱中的男女朋友有个约会。没有对象的人,也盼望在观摩的人群中能撞上“桃花运” 。
当听到附近村落放电影的消息后,生产队就会像赶集一样,组织船队,结伴前往,全然不顾有时存有风急浪大的隐患。一些铁杆影迷还常追随电影船,一场不落地跟踪观看。即使反复咀嚼,也百看不厌。“文革”中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充分利用拷贝在一地的逗留时间,常采用“跑片”形式,使同一部电影能在多个地方参差放映,这就需要有一个接力跑片的环节,常常急中出乱,难以正常衔接。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毫无怨言。
可以说,如今的中老年人是和露天电影一起成长的,虽然观摩条件艰苦,但是受益匪浅——素质在观摩电影中提高、知识在观摩电影中丰富、艺术在观摩电影中领略、歌曲在观摩电影中欣赏,所以曾经的露天电影总是让人留恋,甚至终生难忘。
电影散文13:破瓜引
文/江弱水
也许是从小受了电影《小兵张嘎》的影响,我心目中的燕赵慷慨悲歌之士,既不屠狗,也不解牛,而是引车卖瓜。这种特定的想象,不用说,显然与西瓜那圆滚滚的体态、沉甸甸的分量、火辣辣的登台背景与豁剌剌的开膛方式有莫大关系。以一种斩绝的姿势,挥刀向一只西瓜,如同挥向夏天郁闷的心脏。沙瓤打开,是沁满鲜血的欲望,而暗布的瓜籽分明是黑色的秘密,在光天化日之下穿了帮。要切就切大块。一块在手,可就顾不上什么吃相,连指头都抠了进去,连鼻头都挖了进去。三下五除二消灭干净,一抹下巴上淋淋漓漓的瓜汁:伙计,再来!
准确地说,西瓜不应该叫“吃”,应该叫“啖”。那是烈日炎炎里的一大口,等不得。“怀着外遇的心情,我一口/向最肥沃处咬下”,这是余光中写的吃芒果,态度相当不爽。
吃西瓜可不能这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那是摆明了阵势昏天黑地地爱一场,是引刀一快的欲望的亢进,是瞪大了眼睛的肉体的残食。就算是外遇吧,那也是敢于正视的一种:“结识私情弗要慌,捉着奸情奴自去当。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咬钉嚼铁我偷郎!”这是一首明代的民歌,歌名《劈破玉》,正令我想到文天祥的《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想到金圣叹的名言,“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总之,面对一只玉洁冰清的西瓜,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二八一十六,破了再说。
——且慢。你别误会,以为西瓜果真是碧玉小家女,天性只会水灵灵、脆生生、甜津津的一味清爽;也别给旧小说误导,看见破瓜字样就想到那deflower上头去。印证以西瓜的血统、籍贯,及其打造了千年的帝国版图,能祛暑败火的西瓜,本质上原属于阳刚的种族。根据市场调查,中国人现在吃西瓜是先从广东瓜吃起,而江西,而安徽,而河南河北,最后吃到黑龙江,一年能吃十个月。但当初西瓜之进入华夏,却是自西徂东,再由北向南。据美国学者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考证,西瓜原产黑非洲,经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回纥国突厥人再传给金国契丹人,宋洪皓出使金国,携种以归。南宋时西瓜的种植已相当普及,范成大有诗为证:“瓜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可见,西瓜的繁衍史,正是一部男性沙文主义的扩张史,横岭绝漠,直指南宋阴柔的腹部。你看那厮,一副自大、自足的样子,一派坦然、欣然的神情,更兼一口雄浑的男中音。诗人匡国泰有妙句:“遍地的西瓜是呼噜/是从村里滚出来的”,可为西瓜做性别鉴定。这呼噜,该是男子汉沉雄的呼噜吧!
大丈夫容不得小算盘,此所以引车卖瓜者,必粗豪,必梢长大汉,必络腮胡。“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是卖的香瓜,不是西瓜;卖西瓜的是阮小五和阮小七,“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因此,买瓜者切忌挑三拣四,拍了又拍,验了又验,只怕卖瓜人脸上不好看!更可恶有一等小人,死乞白赖,硬要用小刀子在瓜身上剜个小小三角,看看熟不熟,尝尝甜不甜。“好,现在你看,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一个不值钱的东西!”哈姆雷特王子,一条北方的汉子,冷冷地说,“你们要玩弄我,你们要自充摸到了我的心窍,你们要探出我心里的秘密……可你们只能撩拨我,不能玩弄我!”
聒噪声息,热燥气消,我的梦正到酣处:红瓤灿烂而黑籽深沉,圆圆的呼噜滚了一地……
电影散文14:布衣语言
文/吴孔文
电影《刘三姐》中有一段“对歌”,颇有趣味:三个绫罗缠身的酸秀才,面对布衣芒鞋的泥腿子众人,“子曰”“诗云”对阵芝麻、绿豆、立春、谷雨,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最终,下里巴人战胜阳春白雪,布衣语言取得胜利。
布衣语言,是凡人、俗人、农人、手艺人的话,具烟火气,有泥土味。穷街陋巷、大野阡陌、樯帆林立、市井喧阗,随口那么一嗓子,碧叶掩果、棘中带花,陈年的花生藤中藏匿一枚白胖胖的种子,总有意外惊喜。
据说,白居易写完诗作,先念给老太太听,以是否听懂作为面世标准。遥想当年,青衫才子,苍颜老妪,约话于古树溪头、烟灶茅舍,一位鲜灵灵地念,一位笑眯眯地听,指指画画中,诗性的大唐,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赵树理的作品,近年来很少见到。这个兼有“农民的技术和农民的艺术”的作家,这般写道:“上月27日,罗斯福发表了炉边谈话,28日早晨七点钟,李二嫂的炉边谈话也接着发表了。”接着就是有人向李二嫂借驴,一问一答,乡俚乡俗,质朴亲切,宛然天成。
山桃花是铁凝的最爱。山居的老乡告诉她,“看山桃花开,那得等清明。”沙沙春雨,泠泠山溪,竹外桃花揭春汛,桃花流水鳜鱼肥。芳草萋萋中走进山村,鸟鸣盈耳,瓦舍生烟,路上不时遇到一两位踉跄醉客,提醒你,清明近、酒事近。
我的朋友大刚是位烟波钓徒。他烧得一手好鱼,特别会烧鱼膘。哪天他打电话,操着浓浓的乡音说声“来呀——”,我便欣然赶去,准有一大盘鱼膘等我。向晚,夕光漫照,轻风送凉,我俩在桂花树下吃鱼喝酒,说些家长里短、丝瓜葫芦适口为珍的话,直至月上东天。
有段时间,我深入乡村,吃农家饭,穿农家衣,浑然不觉中,学会了方言土语。忙完农活,稻草垛上一躺,让太阳晒得骨软筋酥。醉里乡音相媚好,与村夫野老一起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好不快意。后来归城,随口漫意,泄了乡俚底子,被人侧目数周。
如今心闲,微闭双眼怀想过往,炎炎夏夜,我穿着背心大裤衩,摇着呼呼生风的大蒲扇,坐在稻场大人们中间,听他们操着布衣语言夜话鬼神,彼时,星斗如玑,流萤乱飞,远村犬吠,犹如梦境。
布衣语言渐行渐远,我已中年,乡愁正浓,欲说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