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文章

请欣赏偏僻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偏僻文章1:童年枣趣

文/武春华

我的老家在偏僻的农村,我家院子里生长着一棵枣树。随着岁月变迁,枣树已经老去,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却深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因为它留下了我童年时代喜怒哀乐不灭的记忆。

春天到了,枣树开始发芽、长叶。几场春雨过后,枝头绽放出淡黄色米粒大小的枣花,小伙伴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树下,仰起小脑袋看它开花,望它结枣,盼它成熟。

“七月边儿,枣红圈儿”,枣子成熟的时节到了。一串串、一簇簇似玛瑙、似珍珠高高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小伙伴们则成群结队在枣树下徘徊,有时趁我们家没人,抓起竹竿慌乱地打下枣子,然后快速捡拾后一溜烟似的逃之夭夭,生怕被别人发现……

尤其一到暴风雨天气,孩子们便不约而同地簇集在我家厢房茅屋檐下,我们都盼着有一阵大风,大风一过,枣子落地,小伙伴们应声而出,争先恐后地捡拾枣子。有时大雨倾盆,我们都顾不上雨淋和泥泞,淋成了落汤鸡,摔倒地上也顾不得疼痛,尖叫声,呼喊声,欢笑声,风声,雨声混成一片,形成了一曲交响乐,经久不息,飘荡在小院的上空。

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童年时代已离我而去,故乡的枣树已经枯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但在我的记忆中,院子里总生长着一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枣树。

我的童年、我童年的伙伴,孕育着希望、带给我欢乐的枣树哟!

偏僻文章2:风逸耧铃

文/芦岗-芦笛

生在农家,地处偏僻,没听过高雅的音乐。然而,我敢说,我是在世界上最优美的交响乐声中长大的。

九月初,秋收已毕,场光地净。

蓝天,飘逸着淡淡的白云。南飞的大雁,在微凉的风中,掠着流云,疾行。游丝,悠扬地,在低空漫舞。

四周,一马平川,空旷辽阔。静静躺着的,是待播的农田,从脚下,一直伸到天地连接处。

农谚云:农历九月七八九,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寒露两沿儿,一场农家特有的交响乐曲大汇演,开场了——

这一块,那一方,星星点点,影影绰绰。这一阵,那一片,叮铃铃叮铃铃,叮当当叮当当。那是农夫们在策马摇耧,耩麦子。

扶耧摇耧的,是挑出的好把式。逮马策马的,是选出的精小伙儿。马(或骡、驴),是最强最壮的。耧铃,是最亮最响的。马(或骡、驴),帔缨披红挂铃铛。摇耧逮马的,红布条扎裤腿,系腰带。一是求吉祥,二是图喜庆。

大把式扶耧摇耧,晃动着耧铃,叮铃铃,叮铃铃……

小伙子逮马策马,昂首挺胸,高视阔步,吧嗒吧嗒,吧嗒吧嗒……

马,抖着鬃毛,叮当当,叮当当……

一行脚印,一路铃响。

埋下种子,播出希望。

流着汗水,幻出麦浪。

临边搭界的,吆喝着,要比一比谁的马壮,比一比谁的铃响。

这块儿临着那块儿,这岗连着那岗。张村挨着王村,李庄接着赵庄……

铃声撞着铃声,铃声和着风声,风声挟着铃声,铃声迎着雁声,演绎出一曲秋的交响乐大合奏。

我和小伙伴儿们,在蓝天下,在田埂上,追着风,追着云,追着雁,追着游丝,追着耧铃。跑着,笑着。笑声融入了风声,追上了雁声,钻进了铃声。

每年,我最盼望的是九月九。到了九月九,我们唱“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九月九……”,追着那铺天盖地的耧铃,嚎叫,疯狂。入梦,牵着耧铃,对着麦浪,呓笑。

伴着九月九的耧铃声长大。耧铃,飘流着欢乐,荡漾着希望,憧憬着幸福……

遗憾,没留下录音录像。不然,那一定会是绝世的音像经典。可惜,现已无法补救。如今,九月九的风逸耧铃,已成了交响乐的绝版经典了。

偏僻文章3:远去的影像

文/王建波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小山村。小山村很穷,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印象很依稀,但乡亲们菜色焦苦的场景我似乎还有记忆。母亲拿着干瘪的粮袋四处借粮的瑟瑟身影,夹着山峦间撕扯狂啸的寒风,在寂寥的旷野凝结成一幅弯弯绕绕的图画。那时候,乡亲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物质的匮乏,可怕的饥饿湮灭了他们对其它所有美好生活的想象。

小山村的命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转变,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个群山角落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了。乡亲们多舛麻木的生活渐渐活跃起来。半生压抑和操劳的父亲算是村里的能人,他识文断字,当过教师,在思想上算是先知主义者,他和几个年轻人,抓住时机,在自己小队里率先搞起了多种经营,贩卖牲畜、倒卖木材,不到一年时间便为小队掘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积累,父辈们办的第一件公益事业就是为队里的乡亲们安电灯。他们买来发电机,请来技术人员,在陡峭的山坡上架杆扯线,在全村四个小队中,率先让乡亲们以最原始的方式用上了电灯,彻底告别了世世代代摇摇曳曳的煤油灯历史,而乡亲们的心灵也由此燃放得更加光亮和生动。

父辈们办的第二件公益事业就是为队里购买了一台21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环宇牌的,产地石家庄。现在这家企业已经消失多年了。乡亲们基本能吃饱饭了,但小山村偏僻闭塞,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荒芜的可怜,对山外世界的认识仅仅止于道听途说。敏感的父辈们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决心有所改变。电视机买来的那一天,整个村甚至外村都轰动了,搀杂着热情和渴望,队部外面的场地上围满了前来观看的乡亲们。他们有的在风雪中磕磕绊绊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腊月的寒风吹过没膝的积雪,打得人脸生疼,而且自制的电视天线信号接收也不好,电视画面始终弥漫着沸沸扬扬的“雪花”,但乡亲们依然热劲儿十足,看得齿颊生津。那年的正月,电视上正在热播电视剧《武松》。每天中午过后,本村和外村的乡亲们提着木凳,拎着马扎,不约而同地聚集到队部外面的场地上等着电视剧开演。电视剧开演了,乡亲们的心也随着剧中人物的命运起起落落,唏嘘感叹。电视剧结束了,依恋不舍的乡亲们或失望、或惬意,带着无尽的感慨回家。狭窄的乡村小路上,蜿蜒的人流,撒欢的小狗,还有捣蛋的孩子,在雪堆里点燃鞭炮,雪烟漫溢,山音回响,亘久不绝。

每忆起这些远去的影像,心中总是充满了莫名的温暖和感动。为了那段不经意的岁月历史?为了那段不再回归的渴望?抑或是为了那段质朴纯真的自然?或许都有,个中滋味,已深深镌刻在了我生命的每个地方,直到永远。

欣慰的是,现在村里的光景已经变了模样,新修的水泥公路直通村里,家家户户安上了卫星电视。手机成为生活必备品。为了绿色环保,许多家庭使用沼气照明做饭。家庭小轿车也源源不断开进了农家院……

偏僻文章4:曲径

文/quyiling

初冬时节,在一片偏僻而又寒气逼人的树林里,脚下杂草丛生,每迈出一步都是那么艰难。我站在那里仔细的勘察地形绞尽脑汁想要朝前迈一步,几滴冰冷的露水打湿我的衣服,它并没有就此罢休,渐渐的它透过衣服渗透进我的体内,我被冻得瑟瑟发抖。

遥望两旁那笔直宽广的马路上,热恋中一群群青年男女迎着朝阳谈笑风生的迎接他们生命中崭新的一天。我傻傻的站在那里看着,心里即羡慕又嫉妒,我开始站在原地抱怨,甚至破口大骂伤害了一个个无辜的行人。一通胡乱发泄后却依然无济于事,当我冷静下来却发现身边的杂草因为没有耐心的清理而长得更加茂密了,原来我只顾着不停的抱怨而忘记了脚下。我拼命的呼喊着,却没有任何人愿意把我拉出这片荒无人烟的丛林。渐渐的我累了,不知又过了多久我的喉咙沙哑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此后,我习惯了一个人生活,我习惯了每天早上迎着朝霞远远的站在丛林里望着遥远的马路上那一对对情侣并肩走过的身影,习惯了安静下来耐心的清理脚下的杂草。有一天我突然远远看到马路上有些人被汽车尾气呛得不停的咳嗽,有些人为站稳脚步撞得头破血流。而树林里的我却依旧缓步前行着,每时每刻都在吸吮着新鲜空气,偶尔还能见到些奇花异草。

偏僻文章5:没有了第一次的我,你还要吗?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有这样一对姐妹,俩姐妹从小感情就很好。

在她姐姐考大学那年,由于学习紧张,所以晚上还要去上课。

那晚,她对妹妹说:我去上课走了。

妹妹说:早点回来!路上小心!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妹妹估么着姐姐应该回来了:怎么还不回来?

妹妹是左盼右盼,可就是等不到姐姐的归来。

她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就把她父母叫起来,他们一家人就去找姐姐。

找遍了村的所有地方,可是,就是找不到姐姐的踪影。

一家人,神情有些慌乱、有些担心、有些焦急……

最后在村边的一个小树林里找到了姐姐。

她当时昏睡在那,父母看到,十分惊讶!

因为姐姐衣衫不整的躺在那,一动不动。妹妹当时就昏过去了……

第二天,当妹妹醒来的时候,她知道姐姐昨天…昨天被人****了。

妹妹当时就沉没了好久,一直不吭声。

父母对妹妹说:这件事不要说出去,因为这关系到你姐姐的将来和以后的人生。

妹妹无语……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姐姐跟妹妹都张大了。那件事也只有他们一家人知道。那也是他们家的阴影。

父母一直琢磨着给姐姐找个对象,终于有一天,姐姐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对象。

姐姐跟她对象接触的十分愉快。那时候的姐姐似乎忘了自己已经不是处女,自己好象是公主一样,有王子的陪伴,是天下最最最幸福的女孩。那男孩也十分的喜欢姐姐,对她是百依百顺。

妹妹看了也十分的欣慰,心里默默的祈祷:希望姐姐是找到了自己的好归宿,让姐姐的生活永远像现在一样,像生活在天堂里的天使一样,永远过着幸福安康平定的生活。妹妹是这样祈祷的。

可是,事事都不尽如人意。

就在姐姐跟姐夫就要订婚的时候,姐姐告诉了他,她不是处女,在小时候让别人****了。

姐夫愕然了!过了一会儿,等那男孩反应过来的时候,对女孩说:我不能接受你,我们…我们还是散了吧。就算我能接受你,我家人也…也未必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女孩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回到家,妹妹看到姐姐心情低落,就问:什么事?姐姐说:没事,睡吧,你明天还要去上学呢。妹妹就没在问……

第二天,当妹妹放学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父母在哭泣。回到屋,看到姐姐穿着洁白的婚纱躺在床上。

当时妹妹就傻了。桌上放着安眠药的空瓶子。当时妹妹的眼泪就落了下来,大声的喊:你为什么这么傻?为什么抛下我?哭的泣不成声,昏到了三四次,醒了再哭,父母也跟着在那哭泣。

父亲大声喊到:天啊!我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孽啊!你杂这样对我,还有我的家人啊!

他们一家人把姐姐的丧事给办了以后,发现姐姐有一封信,是留给妹妹的。

信中是这样说的:

妹妹:

原谅姐姐,因为我实在是承受不住现实对我的打击。我把我不是处女的事给你姐夫说了。他说: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他家人也不能,因为他们不能接受我不是黄花大闺女的这个事实。

妹妹,原谅我!以后你要好好的照顾父母。不要忘了,你对我的承诺。

我只有穿上这洁白的婚纱,带着有污点身子,去天堂找一个能够接受我的人。

原谅我这个傻姐姐……!!!

看了那封信,妹妹当时就狠下心来,完成她对姐姐承诺,那就是上大学。

真是光阴似箭!妹妹果然完成了她对姐姐的承诺,考上了大学。

在考上大学的那天,她去姐姐的坟上,哭着对姐姐说:姐,我完成了对你的承诺了。我要用我的方式去找男朋友。你要是在天有灵,你看着妹妹我,我是怎么样用你的方式去找男朋友的。

在大学生活里,妹妹她真是女大十八变。她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非常标志的女孩。往往这样的女孩是不乏男孩追的,因为那是男孩心中的理想对象。

每当妹妹跟一个男孩交往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对男孩说:我不是处女。你要我吗?

而每个男孩的第一反应都是:惊讶、愕然的呆在那里。

每当女孩看到这样的情况,就头也不会的走了……

大学毕业的那年,她应征到了一个网络公司,在那里也不缺乏男孩追,因为美女嘛,谁不爱呢?

可是女孩一说她不是处女的时候,男孩的第一表现就跟在学校的那些人的表现一样。

一天,公司来了个高大、帅气又阳光味十足的男孩子。他在公司呆了没多长时间就升职了。

在公司,很多女孩都对男孩频频释爱。

可是这男孩发现,就一个女孩对他无动于衷。

后来他发现这女孩不仅有气质,而且还充满了女人味。可是为什么就没人追呢?

所以,他就对女孩展开了追求的攻势,女孩看到这么一帅哥追求自己,而且这个帅哥是公司上下所有女孩心目中的王子,现在开始追求自己,我…我…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她跟那男孩交往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她过的十分的快乐,几乎都忘了自己要对男孩说的那句话。

后来,有一天,她跟那男孩在一起,女孩对那男孩说:对不起,我隐瞒了你这么长时间,我现在要对你说,我不是处女,你要我吗?

那男孩跟以前的那些男孩的反应一样,惊讶、愕然的呆在那里!

女孩就像往常一样头也不回的走了!

回到宿舍,女孩第一次为男孩流下眼泪,因为她是真的很爱那个男孩。可是…

可是,他怎么跟以前的那些男的一样呢?他可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思想怎么还……

女孩一直在思考,眼泪一直在流,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就这样过了一天、两天……

他们在公司见面时,就像陌生人一样。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女孩在咖啡馆里喝着咖啡,看着窗外的雨景,心情有点沉重,于是想起了他。

不一会儿,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他!就是他!他拿着鲜花,在大雨里淋着……

他大声说:柔,我爱你!!!我爱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那洁白而又纯洁的灵魂。我考虑了这么多天,就是在想,我怎么能跟那些俗人一样呢?我是生活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里,我的思想不能跟他们一样!我不能束缚在传统的思想里!我应该破除封建的思想!我……我……我知道错了!原谅我!我…我爱你…嫁给我吧!……

女孩再也抵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跑了出去,投在男孩的怀抱。两人相拥在雨里,仿佛时间都停了。这时候女孩在心里默默地对姐姐说:姐!我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谢谢你!

就在他们两人洞房的那夜,那男孩惊奇的发现,这女孩还是个处女!就问:为什么?

女孩把一切都完完全全的告诉了男孩。男孩惊讶的说:你…你…你的做法是对的!我能娶你做老婆,真是积了八辈子的德!

女孩欣慰的躺在男孩的怀里傻笑着!她笑的是那么的甜\那么的幸福……!!!

偏僻文章6:卑微的母亲

文/九满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工作。每天西装革履,出入高档写字楼,俨然一副精致白领的模样。今年春节回家,感觉一万个“不适应”,道路上尘土飞扬,厕所里臭气熏天,洗个澡还得一桶一桶地提水倒进澡盆。最让我不习惯的是,洗脸的毛巾还得一家人共用。

前天,饭桌上,我道出了自己的不满。之后,那顿饭,母亲没有再说一句话。

昨天早上,我起身的时候,看见床头的桌上,放着一套全新的洗漱用品。一盆热水早就准备好,等着我一起床就能舒舒服服地洗个热水脸。看着母亲忙进忙出,还赔着笑说让我受委屈了,我瞬间就后悔了。家里再落后,我不是照样被养大了吗!

现在工作了,能赚钱了,就不可一世地把一张臭脸甩给母亲,告诉她,你错了,你真落后,你真没见识,你真封建。母亲问一些在我看来简单的问题,我倍感烦躁;她说一些我不认同的话,发表一些落伍的观点,也会引起我的厌恶;她花钱买了低档的东西,我嘲讽批评。渐渐的,把母亲的尊严逼到了尘埃里。

被嫌弃的母亲,开始自责、愧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再对我有半点要求,生怕惹我厌烦。即便占理也低头示好。我不知道,在母亲唯唯诺诺的表像下,藏着多少难以启齿的无奈。

回头想想,当初上学找母亲要生活费的时候,她什么时候让我失望过!如今,她却得看我的脸色行事。她,做错了什么?没有!

每一个卑微的母亲,背后都站着一个忘本的儿子。

昨天,母亲准备去姨妈家拜年。我发现她总是在我面前转悠,好像有话要说,又一声不吭。我问母亲怎么了?母亲搓了搓手,又摸了摸脑袋,支支吾吾:“那个,你今天能不能跟我去你姨妈家拜年?你要有事就算了!”

我怔了一下。

曾经说一不二的母亲,如今竟然要小心翼翼地向我提出请求,还怕惹我不高兴,仿佛一个闯了大祸的孩子,我顿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混蛋!

那些年,为了送我上学,母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分两分地省,攒下钱来供我读书。我不愿想象她把身上穿着的毛线衣脱给我,自己穿着单薄的衣衫过冬时的无奈;也不想回忆她在米饭不够分配时,背对着我们随便喝点菜粥时的心酸;更不敢回首她为了筹措我的学费,四处借钱受挫时的狼狈。如果当时不是为了供我上学,她本可以穿着光鲜的衣服,可以吃着可口的饭菜,还可以过着骄傲的生活。唉!寸草之心何以报得如山重恩!

在自己长大成人,从母亲那里获得一切之后,我变得不知足、不耐烦,心底还有点看不起她。这世间最心酸的事莫过于——世上唯一真心为我付出的人,却对我卑躬屈膝。这世间最悲凉的事莫过于为儿子倾注了一切,却要在自己白发苍苍之后,看儿子的脸色行事!

每一个卑微的母亲,背后也站着一个不懂感恩的儿子。

2010年6月,五哥打电话跟我说母亲出现幻觉,被医生诊断为老年痴呆。可是,我在离家很远的城市工作,照顾母亲爱莫能助,孝敬母亲那更是一句空话。2014年春节前,母亲的身体开始浮肿,我迫不及待地赶回家。

一进门,我便扑到母亲身边。她木然地坐在轮椅上,两眼呆滞地望着我,面无表情,任我左一声右一声呼喊:“妈!妈!妈啊……”喊得我泪如雨下。

二姐凑近母亲耳边,大声说:“妈,九满回来了。你逢人便夸读书成器的满崽,回来看你来了!”

缓过神来的母亲,声音低沉迟缓地说:“过几天,他还不是要走,我还不是没有这个满崽……”

二姐边递给我纸巾边劝慰我:“九满!别哭,你已经尽了孝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寸步不离地守护着母亲,喂她吃饭,帮她洗脸,推着母亲的轮椅到室外晒太阳,凑在她耳边说话。

假期到了,我得走了。临别那天,我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一遍接一遍地交代:“妈,你好好听二姐的话,按时吃药,尽快好起来!”我的语气像极了小时候她交代我注意事项时的语气。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无情的岁月将母亲变成了孩子,又将孩子变成了母亲。

突然,母亲拽紧我的手,带着讨好的态度问我:“九满,我死了,你回不回来?”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又出来了。我装作抬头看天,让眼泪流进衣领里,温暖我的心。

每一位卑微的母亲,背后也还站着一个没能尽孝的儿子。

偏僻文章7:领奖

文/李贵安

领奖

李贵安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小寨里,祖祖辈辈都过着而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在这样的家造庭里生活着,条件和环境该是最艰苦的了。然而,“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读书求知,方能移易性情。我很多书是在放牛的路上读完的。山间的溪水丰富了我的想象,蓝天、白云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因此,我的功课也不错,深得老师的喜爱。

那是十年前的一天,一位同学跑来找我:“李乔,老师叫你去一趟。”

一听老师找我,心里就不安起来:“老师会叫我干什么呢?”

我忐忑不安地到了班主任杨子中老师办公室。原来是地区要举行一次作文竞赛,老师叫我去参加。

我们区中学离地区所在市有二十多公里,比赛那天,我买了几个馒头,走到叉路口,乘车到地区一中参加比赛。

考卷发了下来,作文的题目叫“父亲”。

我看了题目,想了想,父亲,太熟悉了。我的思绪突然激动起来,眼前出现的就是父亲咳嗽时的苍老面容……顿时我文思如涌,激动不已,立刻拿起笔来……

我不记得那天是怎样离开考场的,我没有被城市的花花绿绿迷住,只记得离开考场,我神情恍惚,老是想着父亲。是父亲疼爱我才舍得花钱让我读书买书,是父亲牺牲很多才给我以一日之欢乐。我的脑海里出现的就是父亲的形象,仿佛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我这篇作文却又象是永远也写不完似的。

不知不觉,叉路口已到了,我下车往回家的路走。快到我们竹林寨时,天已经黄昏,我也筋疲力尽了。我一摸背包,馒头还在,顿觉饥渴难忍。

过了大约一个月。

一天,上语文课时老师说:“李乔,下课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走进办公室,杨老师很客气地说:“李乔,你坐。”我傻乎乎地坐下。老师接着问我:“在地区比赛时,你那篇作文是怎样写的?”我不好意思地回答:“写得不好。”“不,写得太好了。情真意切,回味无穷。你家很苦很穷,和地区那些人家比起来,算是条件最差的了。可是山洼里会飞出金凤凰。那篇作文,地区已经寄给学校,我看了都感动不已。你刻画的是一幅父爱子、子怜父的感人画面。”杨老师越说越激动,一口气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听着听着,我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临走时,杨老师又对我说:“明天举行发奖大会,你得的是一等奖。”

当校长叫我去领奖时,我激动不已,校长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我,我从他手里接过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一支英雄金笔。

偏僻文章8:梦的成长

文/谢锋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家里虽比较贫穷,但父母亲非常爱我,常常夸我聪明,我的童年非常快乐。不幸的是,在我四岁时爸爸突发疾病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好姑姑,把我接到她家,与他们一起生活,送我上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于是,便有了第一个梦想。

在姑姑姑父的细心呵护下,我在幼儿园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老师时常表扬我,还让我当上了班长,经常成为领唱和表演队的队长,得了不少的奖状和奖品。

七岁那年,迎来我小学的生涯。开学第一天,姑父正带着我准备去报名,走到十字路口,一个身穿夹克的成年人忽然映入眼帘,那双贼亮的眼睛四处打量着,他飞快地抓起路上一位老奶奶的包,像兔子一样往前跑,老奶奶急得大喊:“抓小偷啊,抓小偷啊!”一名警察在群众的协助下,很快把冲过来的小偷给逮住了,大家都拍手称快。从那时起,警察那惩恶扬善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我萌生了当警察的愿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我的梦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现在我却更想当一名优秀的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想当年,爸爸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直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父爱究竟是什么?为了更多孩子的父爱母爱,我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好医生,去抢救像我父亲那样的病人。我相信如果爸爸在天有灵也会支持我的。

人生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乐章。梦想能给你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指引方向。让我们把梦想变为现实,为了梦想,让我们一同奋斗吧,加油!

偏僻文章9:玫瑰小镇

文/肖琴

这是一个偏僻的小集镇,它叫闵集。这是一块曾经洪水泛滥的洼地,可是土壤肥沃,种植了成百上千亩的玫瑰花。我想叫它玫瑰小镇。

五月的一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和一群文友来到这里。走近乡村的田野,一股清新的混合着玫瑰花香的空气扑面而来。

远远的,只见大片大片的塑料大棚,可是抬眼望去,不免让我有些失望。我想象此时的玫瑰园里,一垄垄的玫瑰花应该像盛装的美人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含苞怒放。可是我所见到的,却是一排排玫瑰花被套在一个个白色网套里,看不见它们的真容。

摄影师王姐为了拍照方便,拆开了一株花的网套,我才看到玫瑰花的美丽姿容。花农解释道,玫瑰花在刚刚长出蓓蕾时,给它们套上白色网套,让它们在套子里慢慢成长,那么就可以保持这种含苞待放的状态,然后长出花农期望的形态,到上市时可以卖个好价钱。

这时我才知道,那些娇嫩艳丽、楚楚动人的玫瑰花也是要被束缚在小小的网套中,在套子里煎熬着成长,在桎梏中痛苦地成熟。等惊艳绽放的那天,或许是在青春少女甜蜜的笑容里,或许是在华丽的婚宴庆典上,或许是在高雅精致的花瓶中,玫瑰花美丽了爱情,美化了生活,点亮了生命的色彩。

此时正值太阳热辣,温度很高,大家都热得满头大汗。听说花农每天要低头弯腰在大棚里呆上六七个小时,不论严寒酷暑,像养育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这些花儿,给它们培土、施肥、修枝剪叶。戴着草帽、穿着朴素的花农大姐说,这些花儿是她们生活的希望,她们住在附近不远的房子里,与花儿朝夕相处,相濡以沫。

听说这里有一位叫胡基彬的花农,是麻城最早一批去云南种花的农民,多年前背井离乡,含辛茹苦在云南学会了种花技术,并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他带着两个兄弟回乡创业,在家乡试种玫瑰花获得成功。于是,他们带领乡亲们在这里种植了大片的玫瑰,做得有声有色。

玫瑰花在古希腊神话中,集爱与美于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进了爱神的血液。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在爱情之河畅游的年轻人,都喜欢用玫瑰献给自己的心上人来表达爱意。玫瑰花的枝干上有许多小刺,稍不留神就会被刺到,好像一个调皮的少女在说:“要对我小心呵护哦,否则我就刺痛你!”

记得曾经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到处摆满了怒放的红色玫瑰,美得让人不忍侧目。红玫瑰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如火焰般深邃,像丝绸,像锦锻,摇曳、妖娆、魅惑。那红是如此耀眼,明艳地绽放着生命的热情和极致的美丽,毫无保留而坦然率真。

可是,世间所有光鲜亮丽的事物,其背后必有多年艰辛苦涩的成长经历,有不为人知的心血、汗水和泪水的灌溉,才会有惊艳绽放的一刻。

依依不舍地离开玫瑰园时,那些美丽的花儿依然含苞待放,摇曳生姿。辛勤的花农们小心呵护着它们,也在精心种植着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

偏僻文章10:山林里的栀子

文/冰忧灵

骑行到一条偏僻的乡村公路上时,突然闻到阵阵栀子花香。这么一个没有人家的地方谁还会来种栀子?我诧异的把脚踏车停在路边,开始在周围寻找,却只见一些野蔷薇在田坎地头开的正欢,而栀子花连影也没见着。

难道是嗅觉有误?我嘟囔着准备骑上脚踏车继续前行时,前面不远一座种有油茶的山包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不是山上有栀子呢?我快步过去,稀疏的茅草丛里一株栀子立马就进入了视线,细细的枝干上一些黄瘦的叶子,枝头盛况的几朵洁白小花很是打眼。我忍不住俯下身来,把鼻子贴在小花上,狠狠的嗅着。

很显然飘到远处的花香不光是这几朵小花的功劳,这里一定还有不少的栀子。我把脚踏车推进山上的油茶树丛里藏好,顺着一条被踩得东倒西歪的茅草痕走进油茶深处。其实我是个胆小如鼠的人,但是今天这浓郁的花香却使我暂时把恐惧抛在了脑后,幻想自己会像渔人一样走进一处世外桃源。

约莫二十几步后,掩映在油茶树后的一大片栀子就凸显在了面前,那一簇簇洁白列队在着实狠狠的给了我一份惊喜。

宁静的山林,醉人的花香,蔚蓝的天空,耳边不知名的鸟叫,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我兴奋得有点忘乎所以,一个人站在栀子花边拍着巴掌蹦了起来。

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居然如此幸运的独享到一片开满栀子的山林?我贪婪的用手抚摸着一朵朵洁白的花,又用鼻子狠狠的嗅着这绝对天然的香味,不舍得离开。最后我决定做一次小偷,折几支枝干最健壮花瓣最白最大最厚的栀子带回去。一支,两支……够了吗?那边有一朵更大,那边一朵又更美,那边一朵好白……不知不觉我的怀里已经有了一大抱栀子……

回转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太阳还很大,为了尽可能的让这些从未离开过山林的栀子少受点烈日和风的夹击,我把车子调到最高档位,用最快的速度往回家的方向赶。一到家里,马上把已经被风吹得有点蔫了的栀子摊放在客厅的地上,然后掏出手机兴高采烈的给友人发信息:我采了好多栀子,现在整个屋子都是香香的了。然后坐在地上用心的剪去花枝末端的老叶,疏理掉一些太过于繁茂的叶片,再把他们一一插进灌满清水的玻璃花瓶里。"你采了多少啊,还能满屋都是香的?"这些只在花店里见过鲜花的人哪里知道,栀子花,哪怕只有一朵也是足以让满屋都飘上香气的,更何况这里还有好些呢。

第二天,当窗外鸟儿叫醒黎明的曙光,我睁开眼看见水瓶里昨天还耷拉着的栀子已经和在山里时一样新鲜了,似乎这花瓶从来就是它的家,它从来就没离开过生长的土地。

几天过之后,洁白的花瓣开始泛黄,但浓郁的香味却丝毫不减。直到两个礼拜后,那些泛黄的花朵已经枯萎成了一团褐色,我把它们摘下拿到鼻子前面还能闻到一种干燥的浓郁的香味,和初开时的那种润泽之香有了一些不同。再看那些摘去花朵的枝条,居然还有了嫩绿的新芽,我疑惑的拿起花瓶转来转去仔细观察那些浸在水里的枝干,发现许多小小的白点附在枝干上面,我抽出一支用手指去摸了摸,硬硬的,原来这是它们破皮新长的根须。

我期盼着这些野栀子的根须快点长,到时候可以分给更多的朋友去移栽,待到花开时日,那宠辱不惊的洁白将会把更多的惊喜散发,而大家也一定会喜欢这种既不张扬又不平庸的花儿的。

偏僻文章11:老家的秋天

文/姜佃广

老家是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村后的小河流、村周围那满目的林荫、高高矮矮的房舍以及乡村小路,把老家装点得十分清新、静谧、亲切……

“万美之中秋为最”。老家的秋天是最让人回味无穷的季节。万物在经历了夏季的繁盛后都透露出成熟的韵味,让人看上去感到那么的惬意和舒适。当你累了倦了,就慢慢地合上双眼,自有田野里的秋虫来为你吟唱催眠曲,让你睡得踏实。老家的秋天既温馨又宁静,它就是一首诗一幅画,描绘着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老家的秋天是最朴实、最自然的,既没有城市里的繁华红绿,也没有旅游景点的奇山异水,但却有着一种纯朴和清新,蓝蓝的天,绿绿的水,皎白的月,凉爽的风,处处露出一丝温馨,使人感到分外清新和舒适。

秋天,老家的天空很蓝,蓝得让人迷惑和心醉,令人回肠荡气。村后的小河潺潺,流水荡漾着粼粼波光,金黄的玉米摇着红缨向秋天招手,成熟的谷子压弯了腰,颗粒饱满,随风起舞,散发着谷香,棉花地里盛开着朵朵醉人白,果园里,苹果、梨等果实的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在老家的秋天里就是置身于田野的清香之中。

秋天,老家的雨水很柔。淅淅沥沥、羞羞答答地下着宛如是天帝撒下的甘露,滋润着大地上万物使其芳香、成熟、勃发。在屋内静听雨声仿佛就是在听音乐演奏会,那曲调缠缠绵绵,如泣如诉让人时而回想时而遐思,缥缈无依。有句老话:秋风秋雨愁煞人。可老家的秋雨凝聚了四季的精华,默默地洗漱着大地,洗去雾霾带来的灰尘,让大地万物得到洗涤和爱抚。秋雨过后老家的空气格外清新,各种谷物的香和各种花草的香扑面而来,此时此刻心中的烦恼忧愁已被忘的一干二净,老家的秋天有着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一切……

秋天,老家的月很明。夜幕未降临老家的月亮就已经挂在了苍穹之上,像一个银色盘在瓦蓝的天中,随着夜色的逼近,月亮越来越大,就好像挂在了老家河边的树梢上。月光皎洁,冰清玉洁,月色幽幽,独自踱步在老家的河边真的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不由得人发出感慨:“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秋天,老家的风很爽。立秋一到老家的秋风顷刻之间就赶走了夏的热浪,带来了温馨恬静。漫步在老家乡间的小路上,秋风抚弄着庄稼,时而把它们的腰吹弯,时而把它们的头扬起,仿佛大地在进行有节奏的呼吸,又好像庄稼们在低声耳语。此时无边无涯的田野里,就像是一个吹拉弹唱的乐队!

老家的秋天洋溢着果香,充满着诗意,它的简洁、朴实令人陶醉,让人难忘!

偏僻文章12:假如我是一只小老鼠

文/陶嘉琪

一天,我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走着,走啊走,我看见了一扇小门,走了进去。

咦?这是哪儿,我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老鼠,头戴皇冠,坐的是黄金做的椅子。我问了身边的一只小老鼠。小老鼠笑着说:“女王陛下,我是您的奴婢,您是我们老鼠家族的女王哪!”哦,我顿时明白了。我想:我平时最恨老鼠了,它们又偷东西,又吃书。现在我是女王,明天上朝时,必须下达命令,改变老鼠们的陋习。

第二天,上朝了。老鼠们给我行完三跪六拜之礼后,我便开始发话:“从今以后,咱们老鼠不许干坏事,比如:不能偷东西,不能乱啃东西……总之,不能打扰到人类。”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位大臣出来阻止:“陛下!三思啊!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啊!您说,不让我们乱啃东西,怎么办?我们的牙长了,怎么办?”“哼!”我高声斥责,“祖宗、祖宗,满口祖宗,祖宗都不在了!现在谁最大,马上执行,违令者诛灭九族!还有,说怎么磨牙,每个人准备一根磨牙棒,不就好了!”那位大臣听了哑口无言,其他大臣听了纷纷应和:“陛下圣明!”此令下达后,果然,没有老鼠再去打扰到人类了。

很快,我又下达了第二条命令:建立学校,让所有老鼠宝宝免费上学,学习礼仪、品德、文化。这一条命令下达后,所有老鼠宝宝都认真学习。在我微服私访时,看见鼠宝宝们遇见长辈就行礼;老的鼠辈要过马路时,就扶他过马路;看见残疾人,都尽力去帮助他们……我看得可高兴了!

我这个女王当得不错吧?人类应该不会再对我们老鼠有偏见了吧?

偏僻文章13:赶集

文/刘雨涵

老家偏僻,四周都是山围着。村里也不通车,在钟表还没进入平常百姓家时,大家就听着鸡的司晨,看太阳的起落来琢磨是什么时辰。远处的山总是墨黑的,即使树叶上的露珠被阳光照耀得晶莹透亮,它依然是墨黑的。小村发展缓慢,人们依旧过着铁犁牛耕的生活,一些生活必需品得去赶集买回。

在赶集的日子,山里人总是起得早早的,吃完早饭,背着麻布袋,或提着竹编的篮子,成群结队的沿着山路走出去。集市是一条很老的街,两边的店铺都是木板房。集市上的东西很多,化肥、蔬菜、种子、家禽……应有尽有。还有一些颜色鲜艳但制作粗糙的玩具,摆在店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或挂在两边,也有放一张塑料布摆在地上叫卖的。当第一波人涌入集市时,各种声音便响起,吆喝的、讨价还价的……集市也热闹起来。这时,我们这些小孩子不再跟在大人的屁股后了,各自去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身上钱多的,就买了想要的东西,没多带钱的,过过眼瘾,也自得其乐。

我们在集市逛一遍后,就急忙来到一家馄饨店,那时的店铺大都没有名字,靠把商品摆在显眼处,让人看明白。这家店面比较大,馄饨店的炉灶、锅子什么的在店门的一边,馄饨现包现煮。另一边让客人进出,门自然是开着的。跨过沾着黄泥的门槛就到了店内,地是黄泥地,被人踩得发硬,但也还平整。墙的一边堆着一些时鲜蔬菜,还有几个装菜的盆子。两边的门通向店主人的房间,门一般是关着的,门两边贴着半新不旧的春联,是店内难得的颜色。几张方桌摆在店的中间,桌子因经常擦拭和油渍的渗入而发亮。进店时,对老板说一声要一碗馄饨,老板应一声,然后将馄饨下锅,客人自己寻个位置。在等的时间里,可以吓吓鸡,逗逗狗,这是我常干的事。这儿的狗都是土狗,毛色杂杂的,一般毛是什么颜色就叫什么,如大黄、小黑的……我曾听一小孩唤自家的狗叫皇子,我一听挺乐的,后来一问才发现叫黄子。这狗也逗得差不多了,鸡也吓得没影了,馄饨也就上来了,店家把碗放下,说声“吃好”,又忙活去了。馄饨是用瓷碗装着,汤上浮着一层金红的辣油,辣油上撒了一把翠绿的葱末,看着,食欲一下就上来了。馄饨的皮很薄,里面的肉馅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用瓷勺捞一个出来,和着汤汁放入口中,滑滑的,那香味,那鲜味,好不美妙。店里还有一个最妙的地方在后门,当门被风吹开时,一大片的稻田从门中映出来,风一吹如起伏的绿浪,一波接一波。一阵微风吹进来,带着花的粉香和稻子的清香,把你陶醉。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当我每听到乡村这个词时,总是会想起那家店和那扇仿佛将整个乡村风光锁住的门。

偏僻文章14:扒车的那些事儿

文/江斐斌

我的家乡非常偏僻,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去县城和市里,还都得经过“湘南第一镇”——马田圩,然后再乘坐客运汽车。从老家到马田圩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最原始的旱路,约20公里的路程;另一条路则是运煤的砂石公路,有30余公里,家乡煤炭资源丰富,有很多煤矿,来运煤的车辆自然也就有很多。

老年人去马田圩基本上是走旱路,很多中青年人去马田圩则喜欢坐运煤的货车。话说“坐车”,煤矿老板跟运煤车司机相熟,才会让他们或他们的熟人坐驾驶室,这才叫坐车;一般的人跟司机不熟,车厢里也不准“坐”。其实车厢里没有座位,只能是站着,但是我们习惯了叫“坐车”。不是司机说不准坐就不坐了,老乡们扒上车也要坐。刚来我们家乡拖煤的司机,对扒车很反感。老乡们跟司机论理:“你来我们家乡拖煤,我们欢迎,我们坐你的车给个方便也不行吗?”渐渐地,司机也不再多说,扒车就这样“约定俗成”。

从老家去马田圩,我们大多是在坡陡的路段扒车,车子出去是装满了煤的重车,加之又是上坡,速度快不起,人很容易扒上去,扒上去之后就在煤上面或站着或蹲着。从马田圩回家,我们则在马田圩至我们老家方向的三岔路口扒车。这里常年以路为市,人来人往,又是岔路弯道,司机不敢开快,而且能确定运煤车是去我们家乡那边的。不过有的扒车者中途要下车,即使叫喊声山响,有的司机也会装作没听见。好在公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坡路也陡,有些下车的人就趁着上陡坡车速较慢的时候迅速跳下去。对司机的装聋作哑,有的老乡也会演点小小的恶作剧来对付,抓些碎煤屑撒在驾驶室前的玻璃上,这下司机就会马上停下车打开车门对车厢里的人喊:“你们要干什么呀?”要下车的人就会一边下车一边答白:“你是聋子呀,喊了这么久,喊这么大声都没听到呀……”

马田圩农历逢五逢十赶集,如有很重的担子能坐上运煤的车回家,那是非常幸运的事儿。记得上小学时家里每年要养两三头肉猪,糠是猪的主要饲料之一,我曾多次跟村里的叔叔一起去马田粮站买糠。十一二岁的我挑着近二十公斤的担子也能走20多公里的旱路,常常受到长辈的夸奖。不过一路上不知要流多少汗,不知要歇多少次,每每有凉亭和路边人家就会歇憩去喝水喝茶。回到家时,两只脚少不了会被鞋子磨出几个血泡泡来。所以每次去马田圩挑糠总是渴望着能搭乘运煤的车回来。

可是有一次却把我气坏了。一个暑假的一天,我和村里的一个叔叔一起去挑糠,一大早走旱路,凉风习习,十分惬意。我们到达粮站时,很多买糠的人已在排队了,待到我们从粮站出来时已是十一点多钟。我们挑着糠直奔三岔路口,当时赶集的人很多,正好有一辆运煤的车开得很慢,很多老乡都往车上扒,叔叔认准这辆车是去我们那边的,于是也立马扒了上去,要我快点递糠箩,当我把叔叔的一个大箩筐和我的一个小箩筐递上车时,汽车响了一阵急促的喇叭声,路上的行人很快闪开,汽车一溜烟就开走了。叔叔在车上急得直叫,我呢,急得直想哭。还有个我不认识的人更糟糕,把行李丢到车厢里去了,人却未扒上车,车上也没个熟悉的人,冒着灰尘在汽车后面追了一段距离也没追上,气得直骂娘。

正值正午,太阳像火球一样悬在头顶。我环顾四周,很无助,很无奈,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只好哭丧着脸老老实实地挑着一头重一头轻的担子走旱路。那位叔叔知道我没有其他同伴,扒别的煤车肯定是扒不上了,于是回家后马上往旱路来接我。他一见到我就笑嘻嘻地对我“埋怨”了起来,说:“也不先把两个大箩筐递上来,搞得一头重一头轻的……”我一副想哭的样子,耷拉着脑袋没有说话,只是觉得叔叔说得还是有道理,像是经验之谈。

后来上了初中,我在镇上中学读寄宿,周末回家,星期天返校。在马田圩上学的还有邻村的几个小朋友,我们也曾结伴走旱路,这是父母的要求。后来环境熟了,我们回家和返校就一起扒煤车。扒车需要速度和手力。我在学校就坚持晨跑练习百米冲刺和做引体向上、俯卧撑练习手力。我是校男子篮球队的队员,每天下午训练时我也有意识地强化快速跑。煤车司机最讨厌我们这些扒车的,一看到有人要扒车,马上就会加速,而我就是一个飞脚抓到车门挡板,脚一弹就扒上去了。扒车很危险,自己亲身经历过有惊无险的就有好几次。记得有个周末回家,一个老乡学长与我同扒一辆煤车,他抓住了车后门挡板,脚却没有弹上去踩着车身的铁杆,由于手力不够大,也没法把身体引上去,身体就一直吊在车厢外面。我是从车侧边踩着油箱扒上去的,听到他的呼救声,便迅速来到车厢后边,急忙拉住他的手才把他扯上车。上车后他在车厢里每踩一脚就是一个血印,原来他的鞋子被弄丢了,脚底脚趾在地上拖着被砂石磨得血肉模糊。当时车速飞快,要不是我及时相救,必摔死无疑。每每想到这,我心里就会打个寒颤。

我们寄宿生周末回家主要是带咸菜和大米。因扒车不慎,我不知打烂多少个咸菜瓶子,有几次从家里回校扒车,咸菜瓶子打烂了,只好连菜和瓶子一起丢掉。最刻骨铭心的是有年中秋节回家。返校时,母亲给我炒了一瓶咸菜和两瓶新鲜荤菜。咸菜瓶子放在书包里,两瓶荤菜用绞丝网提着。扒车时晃荡了一下,绞丝网提着的两个瓶子互相一碰撞就烂了,顿时香味四溢。上车不久,天下起大雨,几分钟后,又狂风大作,伞被风吹得反转了过来,伞骨子都折断了。雨水打在煤上,煤渣溅到鞋子上裤管上,脸上衣服上也溅了不少。人被雨水淋得像落汤鸡。又是风又是雨,一摇几晃,书包在铁栏杆上碰了两下,咸菜瓶子也烂了,菜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弄脏。中秋节同学们从家里回来,个个都喜笑颜开,唯独我愁眉苦脸。

如今,家乡的交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县城和市里都有直达班车,到县城的车程只需半个多小时,到市里的车程也只需50分钟左右。马田片区镇村公交车早已开通,城市和乡村正在无声中实现无缝对接。公交车都有冷暖空调,很舒适,老人家乘坐,政府实行免费。听家乡一位姓刘的大爷说:“我从小就开始做点小本生意,做了一辈子,过去做生意全靠‘一副肩膀两条腿’。那时做梦也没有想到家门口会通公交车,现在乘坐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马田圩新市场大门口,很方便,我常去卖些农副产品。坐车的人都讲文明礼貌,尊敬我们老人家,给我们老人家让座,上下车还帮我卸货。”

偏僻文章15:隧道口的亮光

文/谭绩

我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四周崇山峻岭,通往外面的只有一条路可以行走,那就是必须要经过半山腰一条大约一公里远的黑暗的隧道。

隧道是开矿开出的一条窄窄的坑道,阴冷而又潮湿。每当我从开满烂漫山花的山路上走进幽黑的隧道时,我的心总是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阴冷的风,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使人不经意间就产生一种时空的错觉,刚才还是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一下子就掉进了一个寂然无声的另一个世界。

隧道只有一小段路,我在黑暗中穿行时却总感觉走不到头。这种感觉让我对这黑暗的隧道产生厌恶之感。我要走出这个封闭的小山村,然而,我却别无选择。每当我在黑暗中摸索,即将走到隧道的出口时,我会看到那一圈圆圆的灿烂的亮光,我总会惊喜和莫名地激动起来。那亮光感觉就在眼前,其实离我还有一小段的距离。隧道的出口就在那里,只等待我一步一步地接近它。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所遇到的伤痛、挫折、失意、失败,其实就是我们经历的黑暗隧道的一部分。当我们勇敢面对,这一切都会随之过去。当我们穿行在这黑暗而又阴冷的隧道时,成功就是闪动在黑暗隧道口的那一束亮光。当我们从那狭小的洞口钻出时,就是成功,而那时,其实我们就走进了一个更为广阔而又明媚的世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