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早晨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早晨散文1:乡村的夏天
文/陈华娟
夏天的早晨,天亮时分,正是睡梦香甜的时候,最不愿意听见起床的“号角”——我家的一只大公鸡的叫声,那一声比一声长,一声比一声高亢的啼唤,把整个清晨都吵醒了。有了它,母亲就不用喊我们起床,特别是在我们偷懒的时候,它像极了母亲旗下的“司号员”。
院子里有几棵老柳树,是早已老弯了腰的,从它的主干上分发出几股树桠,蓬蓬的柳丝从枝桠上生发,柔柔地垂挂着。邻居小波就喜欢爬到树上,拧出一支支柳哨,鼓着腮帮子吹得呜呜地响。小波的父亲身材魁梧,且说话粗声大嗓,我们都十分怕他。小波因此很不喜欢待在家里,大多数时间都是爬在老柳树上,手里拿了一把弹弓,眯着眼瞄树上的知了。
捕知了是小波的拿手戏,他从家里抓出一把干面来,往脸盆里倒进一些清水,双手捂住面粉在水里慢慢揉搓。等淀粉揉搓出来,剩下的就是粘乎乎的面筋了,然后找来一支长的竹竿,在细的那头再插上一节芦苇,在芦苇的尖稍缠上面筋,屏声静气,悄悄地把它伸到歇有知了的枝上,一下粘住它那透明的翅膀。一个下午能粘二十多只,摘去翅膀剁细了,掺上红椒丝用油炒了吃,香喷喷的。
记不清那个院子当年是做什么用的了,在我们搬来之前,就已经有人居住了。院子的北面,朝东有个正门,南墙根有一个小偏门,能通向田野。那里的低洼处是一大片菜园,旁边有一条宽阔的大河。菜园的旁边还有一个荷塘,清浅的水面上,鲜艳的荷花和圆圆的荷叶亭亭玉立。那时候的荷叶是可以随便摘的,不知是谁家所有,种下却很少管理,经常看到荷叶的断茎剌出水面。现在我才知道,荷叶是不能轻易摘的,摘下一枝,水底下的藕就烂去一节。阴天蜻蜓很多,而乡下这样的天气很多,它们低低地飞舞着。蜻蜓适宜用带剌的酸枣棵捕捉,而那酸枣棵正是菜农们从山上割来,为了阻挡鸡鸭进入而插成了篱笆。我们就将它们小心地拔了出来,挥舞着去捉蜻蜓,效果不错。如果经人发现,便会挨上一顿数落,骂我们不务正业。乡村的夏天总是快乐的,很快便愉快地度过。秋天开学的时候,小波开始上中学,我也升到小学三年级。当又一个夏日来临的时候,小波已经长得高出我一头,不屑再和我一起粘知了,也不屑再和我去田野里捕蜻蜓了,每当看到我,他都会把头仰的高高的,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大了。
许多年过去了,脑海里一直浮现一幅幅有趣的图画:田园、荷塘、飞舞着的红蜻蜓和弯弯的老柳,让人回味童年的单纯和快乐。
早晨散文2:春姑娘的魔法
文/王馨
早晨,我推开房门,顿时一股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春姑娘来了!
春姑娘挥挥衣袖,小草脱下黄色的衣服,换上嫩绿的新衣;小鸟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树上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粉红色的桃花,黄油油的油菜花,雪白色的梨花……
春姑娘招招手,河面上的厚冰融化了,小鱼在水里翩翩起舞,鸭子成群结队在水里游来游去。阳光下,水面上波光粼粼,映出绚丽的朝霞。
春姑娘来到广场上,顿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儿童在广场上跑来跑去做游戏,爷爷奶奶们开心地跳着广场舞,叔叔阿姨们在放风筝,广场上欢声笑语,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太神奇了!春姑娘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变出各种魔法。望着窗外的春光,我灵光一动,对,喊上小伙伴们踏春去!
早晨散文3:草
文/孔明
立秋后的一日早晨,去大明宫遗址公园散步。恰是久雨初晴,一眼的清新温润,没有一丝的秋意。太阳悬在树梢,像是被蒸过了,没有了燃烧的热焰,却凝聚了吉祥的温情。霭,淡得像纱,将阳光过滤得丝一样柔和。天地之间,明媚如春,依旧满眼的勃勃生机。最精神的是树,沐浴了淋漓的雨露;最激动人心的却是草,仿佛压抑久了,突然间爆发出来,像要挣脱土地似的,宣泄着旺盛的生命力。那是纯粹的野草,知名的,不知名的,以前在乡间随地都能看见。摆脱了黄土地,也摆脱了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呵!何曾想,此时此刻,野草回到了没有围墙的公园,回到了硬化了的水泥路旁,回到了人工栽植的名贵树木之下。就势蹲下去,低首,垂视,真想去吻。城市里的所谓绿化,就是把绿色像鸟一样装进笼里,或者像水一样装进瓶里。没有了野性,那还叫野草吗?野草就应该像眼前这样,遍地丛生,恣意疯长。不需要肥料,不需要照料,只需要闲置的泥土上,有充足的雨露和阳光。给野草生存的空间,野草就会释放出生命的能量;给野草生长的自由,野草就能证明生命的顽强。
我的家乡在岭上,黄土就是家乡,家乡就是黄土,可以不长庄稼,却绝对长草。阡陌地畔,路边沟畔,房前屋后,阶上檐下,甚至墙头屋顶,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地方,都会蹦出绿来。可以说无孔不入,无所不在,随遇而安,安之若素,却罕有人欣赏。在农人眼里,草像阳光,像空气,谁稀罕呢?只要长在了庄稼地里,农人才视如眼中钉、肉中刺,唯薅之而后快。所谓锄地,就是锄去庄稼地里的草。但不长在庄稼地里,那又是另一种诱惑。草生来就是要牛羊撵着吃,就是要人割。家乡的荒坡、荒地、荒梁,实际上就是不长庄稼只长草的地方。烧荒,就是烧干枯了的草。捂一冬雪,到来年春上,不等雪化,向阳坡上就已吐出草的嫩芽了。一夜春雨,荒野变成了绿野,到处都是牛羊。加上人割,一茬子草似乎净尽了,又一茬子草从地里冒出来了。草是越割越旺,越旺越要被割,割到秋尽,由荣而枯,仍覆盖着地,那就是“荒”了。所谓的荒山、荒梁、荒坡,也就是这样来的。人要休息,地也要休耕。地一闲着,草就疯长,耕地就撂荒,成了荒地了。开荒,就是向草要耕地。宜耕的,草除尽,便是良田沃土;不宜耕的,白费力气,只能广种薄收。记得人民公社时代,地里的草总是锄不完,产量就上不去;人均耕地多,却总不够吃。包产到户了,退耕还林了,人均地少了,粮食反而吃不完了。青壮年喜欢到城里打工,倒把责任田都撂荒了东一片,西一片。我每回家乡,看见满地里茂盛的草,就感慨自己小时候,为了给生产队割草,是如何的不辞辛苦,烈日炎炎,担着草架,跑得没远没近。多少年了,还时常梦见草深到人高,只管割,就是割不穷尽,以至于人醒了,仍想回梦里去割草。
草像芸芸众生,供养着牛羊,却不被珍视。在农人眼里,草的价值就是被割了喂牛羊;在城里人看来,草就是为了营造绿色,养眼,软化水泥地面的坚硬。无论长在哪里,草就是草,不被人看好。不是常有人说,草即使长在高山上,也是草吗?
就如树就是树一样,不能因为草就是草,就蔑视草,诅咒草,欺侮草。没有草的山那叫秃山;没有草的城市,那算什么城市呵?草以自己的贫贱赋予了自己的生生不息,以自己的渺小装饰着土地,使之即使荒芜也不失美丽!
我敬畏着草的生命力,也惊叹着草的扩张力。庄稼需要人精耕细作才可能丰收,草却无须播种,就有遍地的收获。一场雨,就是一茬草。雨水多,草也跟着多;如果地里连草都不长了,那不是旱了,就是泥土出了问题了。
无论如何,没有草的世界是可怕的。
早晨散文4:岁月静好
文/斯马林河
早晨到单位上班,同事说我身材越来越苗条,气色也是越来越好了。
对一个癌症九年多的患者,这是最好的评价。
清晨打开手机,老婆发来微信说,老公,心情好最好。以后你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等你退休了,慕溪的教育只能你来完成,培养成女外交家,呵呵。
在伏天里,我从汉江里逆水游罢泳来上班,精气神格外的好。
这些年,我不知不觉成了河里、办公室里、家里的“三里人”。
早晨,我去河里游泳。八年多前,刚下河时,我还喜欢人多,喜欢那种热闹,喜欢融入那种肆意的随性的泳友群体。后来,我不知不觉远离了泳友,我总是在别人上岸后才到河里,我一个人静静地在河里畅游,数着我划水的次数,吞一口水,吐一口水。寒冬我在河里游128次左右,初春游328次左右,到了河水温如肌肤时,我就游六七百次。冬练意志,夏练体能。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游泳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种状态,正如摄影和阅读一样,都是我生命的一种状态,因为我已经无求于自己的行为了。
从河里归来,我早早地去办公室里。基本上,我是单位最早一个去开门的人。一年365天,只要在宜城,我基本每天去办公室里,就是大年三十,我也会待在办公室里一会儿。这些年形成的习惯,只有在办公室,我才感到心里静。我的办公室几近于我的家,存放了很多我随手会翻看的书和画册。我很多年前在办公室放了一张简易的木床,像一张营房战士的床,困的时候,我可以随时卧床而眠,小憩一会儿。感谢所有应该感谢的人,让我能衣食无忧地随性地阅读,特别是网络为我提供了一个偏居一隅而能心向世界的心灵通道。我的阅读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我关注什么,都是源于总有什么触动了我,我希望从间接的人生经验里,从历史的经验里,去感悟点什么。书,还有微信,以及那些社交论坛,让我在孤独的人生里结识了许多陌生而又灵犀相通的挚友。有了这些,你还奢望什么呢?
到了晚上,我总会回到家里。除了旅行中我能安然地熟睡于旅馆的床上,在宜城,我最安然的夜眠之处是我的家。下班之后,我与老母亲吃罢简餐,连碗筷都不需要洗,年过五旬,我依然在享受八十岁老母亲的最精心的呵护。我离开老母亲,径直回到了小楼,开门,开灯,开电脑,备好水(因为癌症治疗的后遗症,我不可逆性地丧失了唾液,我极度地依赖水对我的滋润),自成一统。我先浏览网页,时局,社会,风云变幻,总是我这个局外人习惯性冷然旁观的东西。然后,我阅读,除了阅读纸质的书,我渐渐每天更多的是阅读朋友分享的微信,因了书,因了微信,我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智性者存在。在从无人打扰的阁楼里,文字便是我最惬意的世界。直到有了睡意,我才躺到床上,很快进入梦乡。我跟这个世界,跟这个社会,无关又有关。
早过了不惑之年,知天命,奔耳顺,也期望像杨绛先生那样活过百岁,说不定真能看到外孙女成了外交官呢。
岁月静好,我自安然。
早晨散文5:从一个微笑开始
文/汪永丽
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狠狠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最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住在对面的人家,女人如我一样,在透着泥土气息与鸟语花香的早晨,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只是对于清香的空气,她没表现出如我那般贪婪,而是仰起头,努力地微笑。
那户人家我认识,男人在外做生意,女人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是标准的家庭主妇。
男人是顾家且爱家的人,每隔两三天,男人都会回家来一次。常透过他们家未合上窗帘的窗户,看到他们一家说说笑笑地坐在一起吃饭。饭后,孩子在屋内唱歌跳舞,男人和女人相依相偎地斜靠在沙发上,脸上是满足而幸福的笑容。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那让无数人羡慕万分的天伦之乐,无不让人感叹,人生真的是多么美好。
一日,在菜市场遇到女人,我说:“每天早晨都看到你笑容满面,你家里有喜事了吗?”女人说:“恰好相反,我老公做生意亏了。”我哑然。原本以为这是个喜庆而愉快的话题,却不知戳到了她的短处。
我微红了脸,有些尴尬。
女人笑笑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我就打开窗户,对着浩瀚的天空,我告诉自己,从一个微笑开始,开始新的一天。我的苦闷不能挽回老公的损失,但我的微笑能给他重整旗鼓的信心。”女人脸上的笑容,如我每天早晨看到的那般灿烂。简洁的言语,却给人无限的温暖与芳香。
美好一天,从一个微笑开始,美好人生,也从一个微笑开始。
早晨散文6:儿子的推论
文/张学兵
周六早晨,大崔用自行车驮着儿子去上英语课外辅导班。出了胡同,拐上马路没多会儿风就大了起来,大崔驮着儿子是正顶风。大崔前倾着身子,咬紧牙关,手脚用力,奋力蹬车,结果,才前进了一两里地,大崔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大崔喘着粗气,郑重而动情地对儿子说:“儿子,你看爸爸为了你受多大累呀!到了那儿一定要好好学呀!”
儿子使劲搂着大崔的腰,点着头十分乖巧听话地答应了一声。
转眼一周过去,到了下周六,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一丝风都没有。大崔带着儿子轻车熟路,心欢气爽。这时,忽听身后的儿子问大崔:“爸,今天您累吗?”“不累!”大崔不假思索地答道,这时,大崔听见儿子咕哝了句什么,没听清楚,于是追问儿子说什么来着。
儿子犹豫了一下,嗫嚅地说:“今天您不累,我是不是就不用好好学了?”
早晨散文7:春天的森林
文/江唯宁
春天的早晨,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森林。天空蓝晶晶的,一碧如洗,白白的云朵像一朵朵棉花糖,悠闲的在蓝天里散步,连绵起伏的山峦环抱着森林。
高大的树木笔直地站在大地上,像战士一样守护着森林。翠绿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如同一条透明的绿丝带缓缓地在林中穿行。
百灵鸟亮开了嗓子,用美妙的歌声把小伙伴从梦中叫醒。不一会儿,小兔子们跑了出来,在草地上追逐打闹、嬉戏玩耍。勤劳的燕子找来枝叶,在大树上建造着温暖的新家。啄木鸟已经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它们三五成群,认真地检查着大树,有的在帮大树捉害虫,有的在帮大树修枝剪叶,真是一群“森林好医生”。
春意盎然的森林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早晨散文8:小狗和蚂蚁
文/严嘉炜
森林的早晨,阳光和煦,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
一只小狗在森林里悠闲地散步。突然,这只小狗的鼻子微微一动,他好像闻到了一股肉香味。这下可把小狗高兴坏了,他的鼻子紧贴着地面,沿着肉香的方向快速前进,果然发现了草丛里的一根肉骨头。小狗得意洋洋,馋得直流口水,正当他准备吃肉骨头的时候,发现一只蚂蚁正往肉骨头上爬。小狗对蚂蚁说:“蚂蚁弟弟,你就别跟我争了吧!对你来说这肉骨头这么硬,又这么重,你咬也咬不动,搬也搬不走,干脆就让给我吃吧!”蚂蚁看着小狗,心里很不服气,想:这根肉骨头是我们同时发现的,为什么不让我吃?小狗也看了看蚂蚁,心想着:反正蚂蚁个子小,也吃不了多少,要不我先晒会太阳,睡上一觉,等我睡醒了之后,蚂蚁也肯定只吃了一点点,我再慢慢享用美味也不迟。于是,小狗故意装作慷慨的样子对蚂蚁说:“蚂蚁弟弟,你吃吧,我现在不饿,等我醒来再……”说着,他打起了呼噜。蚂蚁立刻跑回家,叫来了成千上万个兄弟姐妹,大大的肉骨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被搬进了洞,他们津津有味地大吃特吃起来,不一会,蚂蚁们就把肉骨头全部吃完了。小狗醒来了,发现肉骨头不见了,而那只蚂蚁正打着嗝。小狗连忙问:“我的肉骨头呢?”蚂蚁拍了拍自己圆溜溜的肚子,又舔了舔油腻腻的嘴巴说:“小狗哥哥,是你让我吃的呀,我把所有的蚂蚁都叫来了!”小狗顿时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身边微小的力量,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就会产生无比强大的力量。
早晨散文9:唐诗是早晨 不是下午茶
文/胡晓明
现在我们来读读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吧。我们看诗人动不动就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动不动就说“万里长征人未还”,诗人动不动就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动不动就说“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我们发现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
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要是暂时经过苦难,重新克服了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会对前途重新有希望。诗人要是曾经被打败,曾经受大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拨云见日,就会说:“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心里充满自豪的感情。诗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他就会有这样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人看不惯有些小人得势,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唐诗中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骂得很有力量,以历史时间作尺度,眼界十分开阔。
唐诗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的。读到不少唐诗,真的就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心花怒放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喜欢唐诗的一个原因。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中国文学写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
有些看起来很平常、很安静的诗,也有一种有天有地、贯通宇宙的元气之美。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个“水穷处”,通往那个“云起时”,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气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青未了”三个字,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春色天边无际地流淌么?杜甫有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文字,小孩子都懂得,平凡得不得了,但是读起来舒服极了,通透极了,有一种生命与宇宙透气的感觉。
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感伤的诗,实际上骨子里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比如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是不是宇宙就死掉了呢?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越是雪大风寒,越是千山万径,越显得那个钓鱼的渔翁,生命力十分强健。又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起来诗人好感伤呀,怜香惜玉的一个样子,但你没有读懂。你想一下诗人半夜里被风雨声惊醒,但清晨又是一个好天气,又是一个春光明媚,他也又是一个好心情,躺在被窝里,听叽叽喳喳鸟儿窗前啼叫,阳光透过窗格儿满满地洒进来,好不开心!那些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总会过去,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正是这样,在风风雨雨中,花开花落中,永恒地往前生长,往前发展,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生命的生长。小小的一首唐诗,一共才不过二十个字,说的竟然是这样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生命的道理,敞开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无限的世界,你能说唐诗不是一个不死的心灵么?唐诗难道不正是这样表达了中国文化青春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回味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问题的,而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早晨散文10:快乐时光
文/王玲
早晨起来,听见天空中传来“咕咕、咕咕”清脆的鸟鸣声,空气中弥漫着油炸的香味,才发觉春节又临近了。春节是春的起点,是人们最为重视的传统佳节。
儿时记得吃过腊八粥后,家家就忙着筹备年货了。打糍粑、做年糕,熬麦芽糖浆做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晒好的腊肠腊鱼腊肉挂满墙,油炸圆子,平时舍不得吃的、花的,积攒了等到新年一齐拿出来,家家忙得热火朝天,年的气氛感染着每个人。特别是孩子,过年最为快乐,寒假不用起早上学,平时吃不到、见不到的好吃、好玩的统统摆在眼前,放开量吃够玩爽。
春节里好玩的事情也多,送灶神,放炮竹、贴春联,玩龙灯、舞狮子、走旱船,品种繁多。腊月间大街上就热闹起来,赶集购年货的,乘腊月农闲上街舞狮子、玩旱船赚点外快的,锣鼓鞭炮声引得孩子们一路跟在后面看热闹。
儿时记忆中最感兴趣的是去新华书店观赏年画。那时,家家流行新年在家里贴新年画。腊月间,新华书店挤满了上街采买年画对联的人们。平常冷冷清清的新华书店变得热闹非凡,摩肩接踵,营业员忙得不可开交。我挤在人群里观赏着喜欢的年画。特别是将电影画面做成的年画,这是着迷电影的我最喜欢的,常常流连在画前舍不得离开。还有古代仕女画,阅读课外书知道很多古代美女的故事,貂蝉拜月,西施浣纱、弄玉吹箫等等,年画中的古代女子高挽着浓密乌黑的发髻,脸庞秀丽,衣袂飘舞,美若天仙及涌动的云彩让年少的我喜欢。再有就是“红领巾”学雷锋做好事的年画,记得有幅题为《谁又替我把雪扫》,一群做好事的孩子们帮老大爷扫完雪藏在门后的年画深深吸引年少时的我。因为喜欢年画,做完寒假作业就跑到新华书店去看年画,乐此不疲。
年三十,我家门上贴的新对联都是父亲书写的,父亲的毛笔字很漂亮,写好后还描上黄色的边,喜气洋洋且不失大方,邻居们都来请父亲帮写春联。大年初一早晨,大家喜笑颜开,相互串门、走亲访友、恭贺新禧,快乐年从腊月底一直闹到正月结束才算完结,大人孩子这才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街上的店铺这才开门营业,一切恢复正常。
如今过年已没有了往日的气氛,人与人间少了份热情,很多人为了图省事,年夜团圆饭都定在酒店里,还有的为省去访亲拜友的麻烦,干脆春节间外出旅游,传统年的习俗渐行渐远,那些逝去的年的快乐,每当春节便会在心头涌现,权当作年的快乐回忆吧。
早晨散文11:老师,你小心一点
文/胡静
周一的早晨,照例要进行升旗仪式。我带着孩子们准备去操场,右手还挎着一个大整理箱。刚走出教室门口,我就看到小朋友在操场上练习跳绳,出于母爱,我的眼睛在操场的幼儿中间努力搜寻儿子的身影。走着走着,我一不小心撞到了走廊里大黑板的侧边框上。身后的小申小朋友马上提醒我说:“老师,你小心一点哦!”我转过头,摸摸他的小脑袋说:“谢谢你提醒老师,真是个会关心他人的好孩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得到了我的夸奖,小申开心地笑了,大大圆圆的眼睛也眯了起来。小申平时有点小调皮,可是今天的表现却出乎我的意料。他的一句简单的提醒,让我的内心为之一震,顿时我的心也变得暖融融的。这一天,我觉得小申也不再像平时那样调皮了,而是多了一份可爱。
集体活动中,小申不再是“游离派”中的队员,上课变得专注多了。当我提问的时候,他积极地举手发言,没请到他的时候,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有时还要边说“我知道”边着急地站起来举手,生怕老师不请他。区域活动中,小申也不再跑来跑去,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了。绘画活动中,他经常会跑过来给我看他的作品,当我提出新的要求时,他会郑重地答应:“噢。”然后回到座位上继续完成他的作品。早上做操时,他不再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武打世界里挥拳弄腿,而是能站在自己的原点上跟着节奏锻炼了。下午学跳绳的时候,他也在认真地练习……种种表现,让老师看到了他的改变、他的进步。也许这些表现平时就存在,只是我不曾用心看到;也许这些表现是他最近才有的,恰巧在我对他感谢之后被发现的;也许孩子在成长,开始变懂事了……这一切的一切只是我的猜想,但我真心地希望这种现象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保持下去。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们平时对孩子的爱是可以得到回报的,小申的事情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吗?我们只有心中充满期待和爱,生活才会更美好。
早晨散文12:感恩早餐
文/左漪璐
星期六的早晨,我习惯地打开台灯。拿起身边的闹钟一看,时针刚刚指到6点钟。我想,时间还早,今天又是周末,让我再多睡一会儿吧。
这时,我突然发现身边熟睡的妈妈。我知道,往常再过半个小时,妈妈就会准时起来为我做早餐了。我心想,以前每天都是妈妈给我做早餐。今天,我就给妈妈做一回感恩早餐,让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说干就干,我立刻蹑手蹑脚地溜到了厨房。可是到了厨房我却傻眼了,因为那里的食材实在是太多了。有西红柿、茄子、豆角、大白菜、黄瓜、胡萝卜、鸡蛋、火腿肠等等。
该给妈妈做什么早餐好呢?汉堡包、胡辣汤、豆腐脑、油条豆浆、面包等等,我的脑子飞快地把自己曾经吃过的早餐全部都过了一遍。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会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眼看妈妈就要睡醒了,我的感恩早餐还没有着落。这时,我突然想起冰箱里的鸡蛋,灵机一动,我就给妈妈做一个最简单的炒鸡蛋吧。
于是,我立即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把其中一个鸡蛋在碗边磕了一下,双手沿着裂缝轻轻掰开,只见鸡蛋就从蛋壳缝里流了出来。
我把两个鸡蛋都敲到碗里,又撒了一点盐,倒了一点清水和料酒。因为每次妈妈做炒鸡蛋都会倒上一点清水和料酒,炒出来的鸡蛋格外清香。
我拿起一双筷子,沿着碗边把鸡蛋朝着一个方向均匀地搅拌,大概过了二三分钟,鸡蛋就变得均匀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煤气炉,把炒菜锅放好,用炒菜铲倒了一点油,仔细沿着锅底慢慢地搅拌了一下。
这时候,油烟开始冒了起来,原来是油热了。我手忙脚乱地把碗里的鸡蛋倒进油锅,只听见“哧哧哧”的声音,原本平平常常的鸡蛋进了油锅,就好像一朵黄色的花朵,膨胀开了。
我赶紧用炒菜铲一边把鸡蛋搅匀,一边关掉煤气灶。如果火太大,就会把鸡蛋炒糊了,那样炒鸡蛋就算失败了。我又拿出两个馒头,装进塑料饭盒,放进身边的微波炉,把时间转到了一分钟。
就在我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发现厨房的门被打开了。原来是炒鸡蛋的香味把熟睡中的妈妈惊醒了。看到我在厨房做的一切,妈妈一把抱住了我,激动得连声说“谢谢宝贝,你做的这顿早餐真丰富啊!”
我连忙请妈妈品尝我做的馍夹炒鸡蛋,兴奋地告诉妈妈,我也会做早餐了。今后一定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妈妈为我自豪才对。
早晨散文13:“钱”途无量
文/喻宏宇
今天早晨,妈妈把一本叫《小狗钱钱》的书递给了我。“楠楠,这本书送给你。”我装作漫不经心地看了眼,这居然是本关于理财的书。我迷惑不解,问道:“我还这么小,为什么要看关于理财的书?”说完,我把书往茶几上一丢。没想到妈妈严肃地说:“你今天必须要把这本书看完,它只有一百多页。你看书能力不错,加上这本书中的内容非常好,我觉得你务必得把它看完,而且你要认认真真静下心来看,下午回家我会考你的。”
我真搞不懂妈妈这么做的企图是什么。我带着一颗悬在半空中的心上学去了……
因为我下课一直在看书,所以大家都笑我是一座“雕像”。我没有理会他们,继续看我的书。
回到家,妈妈迫不及待地问我:“你有没有看完?”“看完了。”“你有没有看明白什么?”“嗯……我们应该不乱花钱,嗯还有……”我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着。因为心虚,我不敢直视妈妈。“你只得到了这些知识?你是不是没好好读?写完作业之后静下心来重新读一遍!”
我静下心来读完这本《小狗钱钱》后,妈妈再次问道:“这次读完后,你收获了什么?”“我应该合理安排零花钱:50%存银行,40%放入梦想储存罐,10%自己留着合理使用……”由于这次我认认真真读过了,所以我信心满满地将书中的技术语言一口气说了出来。“NO、NO、NO!”妈妈连忙摇头,“别引用书中的语言,你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们应该把一大部分的钱存起来,留一小部分自己备用,不能乱花钱,要有计划地用钱,不能无节制地花钱……我为我前几天乱花了不少零用钱而感到羞愧。”我惭愧地说。“说得挺好,读书而懂得感悟才称得上好孩子。”妈妈笑着对我说。
早晨散文14:我喜欢
文/靳阳烨
我喜欢阳光明媚的早晨,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听着鸟儿的欢唱看着天上的白云,使我心旷神怡。
我喜欢雨中漫步。雨滴如同迷你的鼓锤,而我的伞就是一面蓝色的鼓。雨滴时而演奏着轻柔曼妙的小曲,时而化作一场轰轰烈烈的摇滚。它不停变换着音乐节奏,使我如醉如痴。
我喜欢黎明时分的朝霞。从地平线生起太阳,如同太上老君掉落在人间的仙丹,炫出一片耀眼的光芒。刹那间,天空仿佛被火点燃一般,绚丽的彩霞与金色的太阳相互映衬,天地万物如同被镀了一层金。
我也喜欢看书,喜欢书里丰富的知识和精彩的故事。一旦拿起书,我就会如饥似渴地读着,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我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忘记周围的一切。在书里,我和鲁滨逊乘风破浪;跟尼摩船长去海底探险;与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我还喜欢丰富多彩的颜色。金色耀眼夺目,粉色温馨暖人,纯洁无暇的白色,庄严肃穆的蓝色。
我最喜欢的是人们幸福的笑容。当一位哥哥扶起摔倒在路边的小妹妹;当大姐姐给公交车上带孩子的阿姨让座时,不论是被帮助的人还是给予帮助的人们,他们脸上都会闪现幸福的红晕。
我喜欢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有了他们,这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和快乐。
早晨散文15:泥土的味道
文/李瑞华
每天早晨跑步成了我一直坚持的习惯。晨曦中,我独步梁山新城区的林业生态观光园,看到大片的果林已不见往日的缤纷,那些赏花的拍照的也早已关闭了好奇的镜头,继而转向更深更浓的视角,我知道,那是初夏的序曲徐徐飘来好听的袅绕。果林里静悄悄,不时有鸟儿飞过,一切都那么随性,自然。果树下,有早起的阿伯,在一锹一锹地翻开略显潮湿的泥土,他要在这果树的空闲地上,撒下蔬菜种儿,嗅着这久违的泥土气息,我的思绪又回到我的老家,那一方一方松软疏松的土地,抓一把放在鼻子旁闻一闻,果然是淳朴的熟悉……
土生土长在农村,闻惯了泥土的气息。就喜欢上泥土的味道,原来泥土是有味道的,泥土虽然粗糙,但粗糙得很真实,又原始得很自然。我一直认为泥土的味道是香甜的,尤其是庄稼地里的熟土,黝黑黝黑的,才派生出诸如玉米秸之类的甜秫秸来,不知道这样的逻辑到底对不对,小时候就这么瞎想的。长大了才知道,泥土的味道是真实的,不仅仅是甜的,当你走进一片茂密的丛林,泥土就散发着古老树木的清香;当你走进一座丰收的果园,泥土就散发着那累累果实的气息;当你步入一片玉米地,泥土就散发着玉米的迷人的体香;当你步入村东运河的堤岸,你便会嗅到那清澈明净,来自碧浪清新的气息;当你恰好信步在一片草地上的时候,脚下是一颗颗碧绿的草,甚至参杂着挂在青草眼角上的雨水,你定会嗅到那一片雨水与青草参杂交融的青涩气息……而大地上的我的村庄,坐落在一片贫瘠的泥土之上。人们在这片大地上劳作,早出晚归,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收割,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泥土便具有了人情的味道,具有了村庄独有的味道。我知道,那是乡情的味道。
小的时候没有玩具,泥土就是我们童年的全部,我们会用胶泥捏“啊呜”,会用胶泥做娃娃模,我们会用坷垃摆个洞,把地瓜、玉米放进去把把坷垃烧红,然后一脚躲歪,等上半个时辰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烤地瓜烤玉米,味道美极了!用泥巴捏的小狗晒干了便是连睡觉也要抱着的宝贝;用泥球当子弹我们打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地道站。大人们在田里辛苦劳作的时候,我们整个人都滚到泥浆里扮泥菩萨,大人们说我们再那样脏兮兮的将来准找不到媳妇,大人讲的话我都信,唯独不信这个,娶上娶不上我们才不管呢,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童年似乎都和泥土混在一起了,粘得很紧,用水冲都冲不掉,对泥土的味道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即使是闭上眼睛,砂土,胶土,生土,熟土,一拿到鼻前,便能一一分晓。
长大后参加了工作,同事们都笑话我“土”,土里土气的模样,土里土气的言行,土里土气地做事。尽管我也努力地学着城里人的方式装扮自己,学着他们装腔做势地说话,按他们的方式处理问题,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我站在镜子前端详自己的时候,发现如此的陌生,一味的效仿城里人,结果现在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真是哭笑不得。
这个时候,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和土地渊源原来这样深,这辈子都甭想和土脱离干系,不“土”是不可能的了。直到现在,我经常写些散文,大多的题材都是关于农民、土地和乡情的,因为我的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我的身心会永远根植大地。
现在定居在小县城,虽离家不远,但还是很少回家了。离开了厚实的土地,告别了家乡的泥土,泥土的味道似乎也离我很遥远了。乡亲们都说,城里有每个孩子的未来,我却认为,老家有我的梦。夹在城市拥挤的人流中,找不到一张亲人的面孔,周围没有一丝泥土的味道,我诚惶诚恐。感觉不安的时候,我便开始深深地怀念起泥土来,强烈地思念泥土的味道。要知道,再舒适的床也没有大地母亲的怀抱那么温暖,再宽阔的肩膀也没有大地母亲的怀抱那么厚实,当然,世间再美好的味道,也没有泥土的味道那般踏实和香甜。
我一直相信,不管这片土地如何变迁,由乡村走向城市,还是由沧海变作桑田,不管一个人的身份如何的改变,我都坚信: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日夜耕作的人们,那些与这片土地相守,与泥土打着交道的人们,喝着那条河流的水长大的人们,他们的血液里,永永远远流淌着这片土地的血液,他们的身上永永远远散发着一种气息,那就是,生他养他的那片大地的气息,泥土的气息。
早晨散文16:石碾
文/村姑
山沟的早晨是热闹着到来的。晨曦刚从万安山的缺口处露出一点儿,大红公鸡就站在老枣树上使劲地拍拍翅膀,再憋足了劲,慢慢弯下脖子,又勾起来,昂到天上,喉咙里冲出一声长啼——天亮了。狗也不再蜷卧在门角,浑身的毛都膨松起来,然后半蹲着,打量着从门前过的人。然后,村里传来扫帚的唰唰声、扁担担水的吱吱声、织布机的咯噔声……
还有一种声音,轻轻地,持续不断地响着……那是我家隔壁门前一盘石碾,它不分春夏秋冬,一直工作着。
有人背了一袋子干红薯片来,一边碾,一边要用罗筛。接下来的日子,红薯面窝头,红薯面条,红薯面饸烙,红薯面花卷……各种各样的主食就会变出来。山北的坡地,不好好长麦子,但每窝红薯都是一嘟噜一嘟噜的。
偶尔,有人公式着一篮子洗好的青辣椒来。刷了碾盘,青辣椒被碾成酱,多撒点盐,放到罐子里,能当半年的下饭菜。
有人来碾辣椒了,我会飞快地跑回家告诉奶奶。等人家走后,奶奶会端出一盆切成小块儿的红薯,倒在碾上,推几圈,就变成了淡绿色的红薯渣,饭时可以吃烙辣饼了。或者是把碾刷一遍,收获多半盆青绿色的水,可以喝咸辣汤了。
碾盘也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地。孩子们在碾盘上或玩羊拐,成玩石子,或者拿一把椿树梗挑着玩。精力用不完时,他们甚至推着空碾转圈,碾磙与碾盘相撞,咚咚咚地响,滚雷一般。皂角树撑出一地荫凉,清风徐来,悄悄带走许多时光。
这盘碾大家公用,主人是谁呢?有人说是陈姓老祖宗留下来的,有人说是麦奶家的。麦奶小脚,不多的白头发挽着一个髻,孤身一人住着一间土墙瓦屋。据说她是有儿子的,可惜长到十七八得病死了,麦爷觉得没活头上了吊。邻居全娃每天会送来一担水。有时,奶奶包了扁食,也派我端过去一碗。麦奶笑着拉拉我的手,从一个瓦罐里抓出一把枣来,放到我的口袋里。
来推石碾的,常去麦奶家借簸箕一类的用具,送还时,总会送半碗米或一碗红薯面什么的。有时带着用具,想起麦奶,也送点,麦奶很难为情,推着不收。后来,人们就不拿用具了,都去麦奶家借。麦奶每天起床,必定把碾道和皂角树下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麦奶后来在一个夜里死去了。后来,女人们推着碾,还会不时地提到她,想起她的好处与可怜来。
包产到户后,头两年,碾盘还会转转,接下来就只有孩子去陪它了。再往后,有人买了麦奶的这处院子,在皂角树边垒了土墙,把碾圈到了家里,石碾就被人遗忘了。再后来,这家人也搬走了,土房子、土墙壁在风雨中都化为了泥土,石碾被埋在了泥土之下。
前两天回老家,站在门口,看碾盘所在的地方只是一个隆起的土堆,土堆上荒草一片,半个碾磙露在草间,似乎那一段时光不曾存在过。只有那棵黑粗的皂角树,依旧绿意葱茏,风来,一地绿荫中光斑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