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文章

请欣赏端午节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端午节的文章1:悠悠端午情

文/邹小芳

端午节到了,凉爽的夏风里流动着艾叶的清香,狗尾草般轻轻地撩拨着我儿时的美好记忆。

天刚蒙蒙亮,母亲把我从被窝拽出来,我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忽而记起今天是端午节,立即清醒和振奋起来,匆忙穿了衣服,跟着哥哥去割艾蒿、摘馍叶。当母亲的叮嘱声从身后追来时,我们早已飞出了家门。

山里湿气重,太阳还躲在山后面,到处湿漉漉的,有几分凉意。我们背着挎篮,手拿镰刀,趟着草间的露水,沿着曲曲弯弯的羊肠小道,爬上了家门前的一座小山坡,来到了一片长满杂草的开阔地。扒开密集丛生的杂草,就能瞧见我们要找的艾蒿,直直的茎秆,足足冒过了我们的个头,婴儿小手一般的叶子,嫩生生逼人的眼,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轻轻一碰,就震落到草丛中找不见了,艾叶散发出的气味,不似玫瑰那么馥郁浓香,也不同雏菊那么淡香悠远,它是一种大山特有的,混合着泥土和青草的香味,它使人感到舒畅,惬意,是大自然的芬芳气息。我们张开小嘴,凑近去,深深地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清爽、陶醉。嗅够了,哥哥右手挥镰,左手紧握一把艾蒿秆,咔嚓一声,就倒地一片,我拾了往挎篮里装,宁静的乡村早晨在镰刀的歌唱声中生动起来。完成了割艾蒿的任务,我们就钻进树林子摘馍叶,馍叶树都不高。很好攀爬,哥哥像敏捷的猴子,噌——噌——就跃上树了,我也不甘示弱,但还是费了好大功夫才在哥哥的帮助下爬上去,我们骑在树杈上,躲进馒头似的馍叶间,只露出半个小脑袋,背起了儿歌:“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我们摘一片馍叶吸在嘴上,鼓起腮帮子一吹,就发出鸟鸣般的声音。也许我的力气不足,总疑心没有哥哥吹得好听,就会缠着哥哥给我吹。天籁之音从树叶间飘出来,在阳光中舞蹈,与清风唱合。玩饿了,我们寻着馒头即将出笼的香味,沿着山道回家。

俯瞰山下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与山岚的雾霭相融,化为一层淡淡的白色的沙幕,轻轻地罩在山村上空,飘荡着,鼓动着。空气中弥漫着山花和艾叶的清香,土坎上的麦子,青中泛黄。成片的包谷苗苗拱出地皮,也赶在早上凑一份热闹。河沟的水,蜿蜒曲折,闪着亮亮的光,哗哗的流淌。我们一路飞奔,任满载收获的挎篮在背上疯癫,任草间露水湿透衣裤。

回到家,母亲用花色的小布头包上一撮五香粉,再用五色的丝线串起来,就是一个精致的手链,这是我跟哥哥的奖励。换了干净的衣服,洗了手,就戴在手腕上,心里美滋滋的。父亲将我们割回的艾蒿插门头上,还滴答滴答的滴水,听大人说,端午的艾蒿一定要带露水的才好呢!母亲将我们摘回的馍叶铺在笼底,放上用面捏出的小鸟呀,小鱼呀,小猪呀,最奇妙的是还有一条盘坐着的蛇,头高高的扬起,逼真得有些吓人。每种动物都用黑芝麻镶了眼睛,用红颜料涂了嘴巴,栩栩如生。盖了笼盖,搭在锅上,我们就往灶洞里使劲地添柴,火苗呼呼的燃着,不一会,馍香就萦绕在鼻尖,不断地诱惑着我们的味觉。

开饭前,母亲总会先让我们每人呡一小口雄黄酒,再给太阳穴、耳朵里抹一些,大人说抹了雄黄酒,一夏天蚊虫都不会叮咬,所以我们总是很乐意接受这个麻烦程序。尽管不知用眼睛偷偷地扫了多少遍那冒着热气腾腾的馒头了。抹完雄黄酒,就开饭了,我和哥哥各自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馒头,美滋滋的吃开了。不记得桌子上有多少道菜,好像也不吃粽子,也许那年月缺米吧,总觉得母亲蒸的动物馒头最好吃。

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儿时的美味却失去了,这就好比馒头,都是用面蒸出的,记忆中的甜香滋味为何与现在有如此落差,难道是失去了滋味?也许它蕴含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当时吃下去的一份感动,一份熨贴吧!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又是一年端午至,行走在洛南小城的街道上,眼前的高楼,车流,人流,拥挤而喧闹,令人目眩!看见乡下人用架子车装了艾蒿来城里卖,不带露水的,叶子可怜巴巴地蜷缩着,闻不到儿时那熟悉的、亲切的,带着大自然的清香味;老太太用支架挂起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荷包,琳琅满目,但我总觉得都没有小时母亲做的手链好看;小城的上空漂浮着各种小吃的香味,但无限诱人的感觉却越来越少了。

悠悠端午情,滴滴似水恩,在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天是蓝的,风是暖的,花是笑的,食物是甜的,所有的一切都像镀上了一层金,那是藏在梦深处一个最美的地方,无论多么朦胧,我都清楚的知道,这是我的故乡。离家越久,这种感情愈深,因为在这份悠悠的端午情怀中,深藏着我对童年的记忆。

端午节的文章2:端午节的葫芦头

文/卜荣蓉

我的父母因故离异了,亲情还是那个亲情,家却不是那个家了。妈妈本来身体不好,如今情绪也有问题,我这个做女儿的陪她就多一些,而爸爸呢,这些年来就没有陪他过一个完整的节日。我心里很是内疚,便常常选择一些特殊的方式去陪伴。

今年的端午节我就约了爸爸早上去散步。一大早,当我提前到达我们约定的地方时。远远的,我就看见爸爸已经在路边翘首以盼了。爸爸一米八三的高个子,尤其显眼。远远看着他,就像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电线杆。也许是血糖控制不好的缘故吧,人又消瘦了很多,瘦高瘦高的,在晨光的映衬下,显得苍老了许多。这让我心中不禁一阵酸楚。

爸爸远远地就见到我了,自然很高兴,以至于我走到他身边了,他满脸的笑容还没来得及逃走。

吃早点没有?见我摇头,他笑着说:今天还陪我吃碗葫芦头吧!

我也笑着点点头说:我专门空着肚子呢,我们走一会儿就去咪西。打小起,我就知道葫芦头、羊肉泡这些小吃都是爸爸的最爱。他喜欢吃,也喜欢领着我去吃。

我们绕着博物馆边走边聊。都是些家长里短,问妈妈,问女儿,问工作,问学习……不过才几天没见面,可好像很久了似的。爸爸说:去年端午节,我们是一起走的河边吧,天气不如今年好,走着走着还下起了零星小雨,我把你送到桥头。

爸,你的记性真好。

那当然,你小时候的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记得有一次,你拉肚子,老是好不了,我带你去你现在上班的医院看病,看完病,我领你在街上逛,有个摆地摊儿弹弹珠的...

我接过话:您就教我弹了几把,结果输了几块钱,赢回来了一个钥匙链,您知道妈妈最讨厌我做这些,就叮咛我千万不能让我妈知道了……还给我买了一瓶健力宝,让我拿着等我好利索了喝……

爸爸笑了:你那时候那么小,还记得这么清楚。

我记事早,我三岁时,您在屋子里给我绑了一个秋千我都记得住,同伴们都来家里玩,可羡慕了...我上初中时候,有一次,周末,一位同学来家里玩,您问我有没有脏衣服帮我洗,把我那位同学惊呆了...

爸爸惊讶地笑了起来,但是眼神里分明有满满的幸福感。父母在儿女面前永远都是这样,只有给予,不图回报。陪着走走路,话话家常,如此简单而又平常,却都会如此开心而又满足。

说着笑着,我们便来到了卖葫芦头的餐馆,爸爸是这里的老客户,和老板很熟络。我们选了靠外有大玻璃窗的位置。今天过节,用餐的人很少,不一会儿,两碗葫芦头便上桌了。爸爸将碗往自己跟前挪了挪,细心的在碗里翻找,挑选皮薄油少的肥肠往我碗里放,说这种好吃不腻。他低着头细致的挑,就像做一件极其精细的工作,绝不能有半点儿马虎。我不拒绝,笑嘻嘻的全部收下,我知道,我吃得好,他就会满足,就会特别幸福。太阳透过玻璃窗将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桌上的葫芦头冒着丝丝热气,空间中充满了父爱的味道,人生最大的幸福也不过如此,我陪着爸爸吃着他爱吃的美味,而他却将他认为最好的东西都夹给了我......

看着碗里的那种肥而不腻充满父爱的肥肠,我在想:这样也挺好的。别人的端午节是一家人吃粽子,而我呢,陪着妈妈吃粽子,陪着爸爸吃一碗他爱吃的葫芦头。还好,幸福照常。

端午节的文章3:远去的端午

文/孤兰生幽谷

端午节能够放上三天假,给繁忙疲惫的身心来个小调整,给父母及时送去节日礼物,不失为一件快事。几天前,我就准备着包粽子的材料,昨天就忙着包粽子。可是,我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公式化的按部就班,都是完成任务似的机械劳动。心绪懒懒的,动作缓缓的,没有丝毫的节日氛围。

中午,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打来电话:“姐,我老婆特意用你上次邮递过来的家乡糯米包的粽子。可吃起来跟超市的速冻粽子一个味,怎么就吃不出我们小时候的那种粽子香味?”

我听着弟弟失落沮丧的话语,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放下电话,看着窗外正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如潮的思绪飞越过岁月的长河,儿时的记忆一一重现。

每年初夏,在布谷鸟的声声啼鸣中,麦子泛黄,芦苇苍翠,我和弟弟的心里就会浸润出无限的向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快到了,又可以吃到梦寐以求的粽子了。

端午节前的几天里,我和弟弟放学后打猪草时,会格外兴奋。两人拿了竹篮,专往小河边跑。因为河边随风摇曳的芦苇在招唤着我们急切的脚步;青青的苇叶,在阵阵麦香中,等待着我们的采摘。一到小河边,两人放下竹篮,很快就钻进了繁茂的芦苇丛。夕阳的余辉透过碧绿的芦苇,斑驳的光影在我和弟弟通红欢喜的小脸上跳跃。肥硕的芦苇叶相互碰撞着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点缀其间,交织成世上最纯美的天籁,萦绕于我们耳畔。我和弟弟仔细搜寻着那些又宽又长的苇叶,小心地采摘下来,一张张整齐地归拢好。弟弟不时欣喜地惊叫着:“姐,那张叶子好大,太高了,帮个忙!”我则赶紧过去轻轻把芦苇拉倾斜了,让弟弟采摘。等手上的苇叶多得拿不下时,随手从身旁扯一根长长的柔韧的青草,把苇叶扎成一小捆。

不知不觉中,夕阳在晚风中慢慢下沉。我和弟弟赶紧把采好的芦苇叶放进竹篮,再心急火燎地打上一篮子猪草。回去时,我们总不忘拽几根芦苇心,做成芦苇哨子。在暮色中,一路欢快地吹着苇哨往家赶。回到家,奶奶会把我们采回来的芦苇叶重新归整好,串在一根绳子上,挂在门前晾干。

端午前一天,我和弟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去早已打探好的河沟野地割艾蒿和菖蒲。我们把这项任务做得十分虔诚,奶奶说艾蒿是太上老君的拂尘,长长扁扁的菖蒲则是关公的大刀。把它们插在门旁,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就不敢进门。幼小的我们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总觉得那浓浓的药香把蚊虫熏跑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我们割了一大抱艾蒿和菖蒲回来时,奶奶早已坐于门前的大梧桐树下包粽子了。我们扔下东西立刻蹲在浸泡粽叶的木桶边,边看奶奶包,边比划着学。奶奶用两三片大粽叶卷成一个锥形的尖筒,舀几勺拌好红豆的糯米填进去,左折右绕之际,一个个小巧玲珑的三角形粽子就在奶奶灵巧的手下诞生了。最后,奶奶总不忘给我们包几个别致的小粽子。那是给我们做玩具的,第二天要带到学校,在同学面前显摆。在我和弟弟焦急的等待中,粽子下了锅。奶奶坐于土灶后烧火,灶里的木柴噼里啪啦地响着,微红的火光映在奶奶满是汗水的和蔼可亲的脸上,显得祥和而安逸。

袅袅炊烟中,茫茫暮色里,小村被浓郁的粽香严严包裹时,父母已经把我们割回的艾蒿和菖蒲悬挂在门前的屋檐下。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于桌前,准备吃粽子。我和弟弟乐不可支地拿起一个热得烫手的粽子,一边急急地吹着气,一边小心翼翼地撕开粽叶。白润透亮的粽子,像小猪一样滚进花瓷碗里,腾腾地冒着热气。洁白晶莹的米团上,镶嵌着玛瑙似的红豆,煞是好看。奶奶给我们的碗里,撒上些白糖。我和弟弟急不可耐地用筷子使劲戳住粽子,轻轻咬一口,满口甜香,沁人心脾。吃完一个,顾不了小手小脸上沾着的米粒,又忙着剥上第二个、第三个。因为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只有当晚和第二天早上,可以放开肚皮,吃个痛快。以后,奶奶就会把剩下的粽子放在竹篮里,高挂在屋梁下的铁钩上。只有放晚学后,我们去拾麦穗时,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爬上桌子,从竹篮里拿出一个粽子。每每那时,我和弟弟都是满心欢喜地拿着粽子,边走边剥粽叶。那凉津津、软绵绵的粽子清香,更加使人迷恋。小口咬着,慢慢回味,满口余香,往往还没到麦田,手里就只剩下粘乎乎的粽叶了。扔粽叶前,还得仔细察看一番,看是否还残留下个别米粒,以便舔个干净。

端午节的那天中午,奶奶用多种中药材熬了一大锅药汤,倒在烈日下的木盆里。叫我和弟弟轮流坐在木盆里擦洗。说是为了去除身体里的毒邪,皮肤上不会生疮。火辣辣的阳光下,奶奶笑眯眯地用毛巾轻轻给我们擦洗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那浓浓的药汁和药香浸润到我们每一个毛孔中,奶奶慈祥的笑脸也烙印在我们的脑海深处。

当门前的艾草和菖蒲余味未尽时,放粽子的竹篮就空空如也,端午也就真正过完了。于是,我和弟弟满怀留恋地掰着手指头,边回想,边计算着,这个端午一共吃了多少个粽子,再期盼着来年的端午节。

在浓浓的粽子香和药香中,我们度过了一个个温馨快乐的端午节。时过境迁,奶奶早已不在人世。弟弟远离了家乡,在异地成家立业。一家人围坐桌前吃粽子过端午的情景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不久前,弟弟打电话来。他说当地的糯米不好吃,包的粽子总缺少那种纯正的清香味,让父母邮寄些糯米过去。父母年事已高,出门不便,叫我全权代理。我特意买了上好的家乡糯米,邮寄过去,邮费比糯米贵了好几倍。可是,弟弟依然未能如愿,未能尝到儿时的粽香。

岂止是异地他乡的弟弟,在家乡过端午节的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依然觉得没有当年奶奶包的粽子香。糯米还是那个糯米,粽叶还是那个粽叶。可没有了当年吃粽子的迫切心情,端午的节味不知何时,已悄悄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一家人为了一个节日而团团忙碌的温情早已一去不返了。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端午的氛围只能永远留存于美好的记忆中。

远去的端午,你还会再来吗?

端午节的文章4:信任

文/谢凤姣

女儿端午节回家,说她的小米手机充电充不进去,我就带她去附近的一家修理店修理。那家店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看起来很精干的样子,检查了一下,对我说:“下午来拿吧,得花点时间。”见我犹豫了一下,他赶紧补充:“你看,我这里全是好手机,苹果小米一大堆,都是拿来修的。越金贵的手机,修起来越麻烦。”

我想,他大概是怕我不相信他吧,但我没有说什么。出门回家,女儿担心地说:“不知道修完,我的手机里还有多少东西是原装的。”我安慰她:“不会的,他拿了别人的手机零件,难道还能自己去组装一部手机不成?”可是心里在苦笑,现代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已经荡然无存了吗?

因为网络到处在宣传欺骗和被欺骗的故事,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人遭受欺骗,所以人们对别人充满戒心,用精明来武装自己。不要提什么善意,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别人对你示好,说不定背后藏着阴谋和算计。

假的、骗人的,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人“不得不防”、“不得不怀疑”,到最后变成“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记得有一次,女儿在QQ上给我留言:“最近一段时间骗子专骗大学生家长,老妈你这么实诚,我真担心你上当。”

我哑然失笑,女儿知道,我是永远“本性难移”的,不管世人怎么样,我永远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真诚。

五年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文友,喜欢她的文风,加了QQ。有一次在她文章下看到她回复读者留言,说因为遇到难事,没有心情更文。忍不住问了她,她说欠学校一万元学费,学校不给她发毕业证书,她无法求职。我毫不犹豫地问了她的银行账号,给她汇去了一万元钱。后来又有一位北漂的文友,落魄的时候连请女朋友吃饭的钱都没有,我借给他四千五百元钱。

知道的人都说我太傻了,网上到处是骗子,连面都没见过,怎么就轻易相信了别人?我不解释。对我来说,信任的价值远胜于金钱本身。

后来,那女孩给我发消息过来,说已经找到工作,刚开始工资不高,所以会慢慢攒了钱,慢慢还给我。

一万元钱,她还了近两年才还清,最后,她给我写来一封信,一笔一划手写的,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位素昧平生的人,会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奶奶千叮咛万嘱咐,叫我一定要好好谢谢阿姨……”我忍不住微笑,她本来是叫我“烟雨姐姐”的,可这声阿姨,让我感受到别样的郑重。

心里有股细细的暖流在流动,我没有信错人,是不是?

而那位北漂的文友,第二年也还了钱。后来他当上编辑,颇有成就。

很久之后,当初知情的朋友偶然提到,还在问:“你借出去的钱,人家还你了吗?”我说还了,朋友便庆幸地松了口气。我开玩笑:“我承认我很傻,可是我运气好,至今没有真正被骗过。”

信任是双方的,那么,就让“我”成为主动的一方。做个“傻子”又何妨?如果世上人人都那么“傻”,那就是极乐。

端午节的文章5:想念

端午节三天的假期就这么莫名的过去了

宅在宿舍里身边第一次没有家人陪伴。

有点心酸,有点无奈。

想起了那些过往的美好场景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

不是很丰盛的佳肴

但是很完整,很快乐

我们打闹着要最后一个粽子。

在我满嘴都是粽子的米粒时,

母亲会递上纸巾有些嗔怪的让我擦嘴巴

然而这些场景终归被时光挫败,

在记忆里泛黄,模糊,混乱。

那些你之前以为很简单的话语和动作

莫名的变成了奢侈和妄想。

最后成了现在永无止境的怀念。

此刻的我正在这里想你

你有没有想我

还好吗?

端午节的文章6:把你放在心上

文/刘新昌

端午节回老家,坐在沙发上和父亲闲聊,他忽然对我说:“用了几年的手机,到现在还不会发短信呢!”

于是我拿过父亲的手机,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发短信。

父亲虽然70多岁了,但身体还算硬朗,思维也活跃,教了几遍他就会了。

傍晚,我在厨房帮母亲择菜,手机忽然响了,一看是父亲发来的一条短信,就四个字:“儿子,您好!”我走出厨房去看父亲,父亲像个做错事的小学生一样,立即从沙发上站起来,羞涩地说:“刚学会,试着发一发!”

我跟父亲说:“短信发得很好,多练习几遍就熟能生巧了!只是有个字您用错了。‘您’是一个人称代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尊称,您是我的父亲,是长辈,长辈对晚辈应该用你。”

父亲哦了一声,算是接受了我的观点。

这时母亲恰巧端了盘菜出来,听到我们的对话,说:“你爸爸是读私塾出身,哪分得清您和你,你读大学时,常写信回家,他也给你回信,用的就是‘您’字,当时你二叔说他写了错别字,他还不信。这回儿子说你了,老头子,你总得承认吧!”

父亲满脸不悦地对母亲说:“你认得几个字,关公面前耍大刀,跟我说这些,快去厨房炒你的菜吧!”

听着父母的调侃,我仿佛又回到了读大学的那段时光。那是我第一次远离家门,因此,每当我学习之余就特别想家。想家的时候,我常提笔给家里写信,写学习的烦恼、写伙食的差劲。父母每次接到信后,除了给我寄钱外,还常给我回信。信的内容无非是要照顾好自己,别舍不得吃穿之类的话语,我当时还真没细看父亲回信时用的是“您”字。

第二天午餐过后,我和妻儿打点行装,准备回城了,父亲忽然来到房间,拉着我的手说:“路上注意安全,在单位和同事要和睦相处,千万别惹事,没事就常给家里打电话,你母亲时刻把你们几个放在心上,动不动就在家里唠叨,说不管你们长多大,在她的眼里你们始终是个孩子。”把你放在心上,这不就是一个“您”字吗?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短信中“您”字的含义。

望着父亲慈祥的面容,我用力地点了点头,此刻,一股暖流已在心里缓缓流过。

端午节的文章7:怀念母亲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是北方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从漫长的冬季渐渐苏醒的大地,历尽了桃红柳绿,已经有一段时日了,麦子也要收割了,一年中第一个收获的季节到了,天气还没有到火辣辣的热。

又到一年粽子香,不敢回忆,偏偏记起。

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更是妈妈忙碌的日子。临近端午的前几天,妈妈先将糯米在水里泡发一天,转天看见妈妈端出了放在铝制的大洗衣盆里的叠放得整整齐齐的苇叶和一大捆马兰草,家里没有闲人,只有我和妈妈,妈妈放下小板凳,开始了一年一次高兴和忙碌的劳作。

看着妈妈很快的把两三张苇叶拿在手中,右手灵巧的将苇叶的稍头翻转搭在左手上,一个三角状的漏斗里放进了也是准备好的小枣,然后,将还泡在水中的米,装在漏斗里,在封口前又在另外的两个角里,再分别放入两个枣子,三下五除二的,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总是说,妈,你慢点包,我也想学学。

粽子包好了,余下的就是蒸煮了,妈妈的粽子,和别人家的不一样还在其蒸煮的功夫上,白天其实已经粽子飘香了,但是晚上还要再加工,再封火前,将粽子再放在火炉上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妈才将已经好得不能再好的粽子,再放到冷水里拔过几个小时。这样妈妈的粽子才算最后完成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来没有吃过比妈的粽子更好的了,妈动了脑筋下了功夫,自然和别家的不一样。刨开妈的粽子,紧紧实实,从未见有散落的米粒,三颗红枣镶嵌在透明的黄绿色的粽子上,苇叶独特的香气,隐隐的飘散在空气中。小时候的我在等待吃粽子时是一个多么煎熬的光阴。

粽子还是妈妈表达友爱的礼物,我是送达礼物的使者。每一年都会想起妈妈包了那么多的粽子,都让我提着小篮,东送西送了。

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学会包粽子,小的时候,想妈妈在,明年再学吧,没有想到,妈妈她突然的离开了我们,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她了,再也吃不到妈的粽子了,再也看不到她忙碌的身影了,永远永远。妈妈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在这期间发生了多少事情,要是妈妈在,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端午节的文章8:端午节话相思

文/王汝生

街头巷尾飘着的粽子香气告诉我,又快到端节了!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然成为一种很难忘记的事情,因为精明的商家早在一年之初就盘算好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节日,不要说大大小小的超市,就是卖馒头的近几天都摆上了三角的、扁平的、长条的粽子。看着满目的粽子和艳丽的五彩香袋,就像看见商家的精明和媚笑,却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是一种绿色、一种气味、一种相思。对,艾草,就是长在山野的艾草。

当春风拂过田野,春雨飘过山川,艾草会争先恐后的冒出嫩嫩的头来。每年仲春,它就会伸出纤纤小手,期待着与人们的重逢。仿佛是在一夜间,春天的艾草如圣女般的矜持着,让你留恋,让你欣喜,让你难忘。诗经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据说这是古时候情人相思的诗词,(三秋,原义三年,此三秋却是指三季------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可见艾蒿因其从嫩芽到成熟到收割后干枯了,都是保持着浅绿和深绿的不变,古时候就成为了寄托爱情的信物。千年不言不语的相思草---艾蒿,淡淡的绿,轻微的香,遍地里旺盛的无声无色的生长着。过去,乡间的人们,以自己对万物特性的理解,倾注于艾蒿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爱。

在诗经时代,艾草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除了一般的提神驱蚊虫,还用于食品和医疗。最着名的是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远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色生长的长久的植物,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萧、艾能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桌上,说明他们本身就具有一种特别的神气。想来神也是不只喜欢精美丰厚的祭品,更想在大自然里醒神端坐,思考如何完成信徒的心愿。

记得我小时候,初夏的端阳节,艾蒿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丝毛,在风中摇曳。黎明,人们便兴冲冲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水的艾蒿带回家,在住宅门檐上方交叉悬挂,驱除五毒,共祝吉祥。大人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清洗双目,在耳缝间别枝艾叶;还要给女孩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茴香、艾叶诸物,寓意清除灾祸。

艾蒿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老人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蚊蝇。袅袅艾烟带着有些辛辣的芳香,飘在村口的大槐树下,飘在村人的和睦和坦诚的夜话里,也飘进睡着在奶奶怀里孩子的梦乡中。现在想起这些记忆里的旧事,心里总有些难忘。

今年闰四月,端午节来的晚,我想快快走进山野,从山沟沿、溪水边采下一捧捧艾蒿,择几支挂在家门,驱蚊辟邪;掐一叶艾叶夹在耳后,扔几片艾叶在洗脸水里,让淡淡的艾香,伴我过端午节,看龙舟比赛,品粽子滋味,谈屈原坚贞。也让古老的相思草---艾蒿至死不变心的寓意走出我的文章,走进现代人的婚姻,该有多好!

朦胧中,艾叶的香味从窗前飘过来,嗅着这独有的馨香,我忽然生出一丝感慨,若爱情如春花般绽放,就如同燃烧,余下的将是灰烬;若爱情如艾叶般常绿,其无论生死,永远都保持一个年青时的爱心。

端午节的文章9:端午节纪事

端午节,在我们家乡是“阿使节”,阿使,即父母对女儿的叫法。这个节日,出嫁的女儿得给父母送礼表示问候。我们村俗,农历五月初四为端午节。我有点纳闷,我们村总是比别人提早一天过节,像过年,其他地方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而我们村偏又是一年的倒数第二天。按传统习惯,端午节这天得在门楣上插艾草和菖蒲,以示驱邪逐妖。按理说,应该要包粽子,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基本上不包粽子。幼小的心灵里对粽子充满了期待,不过,仅限于期待。坐实说,物质的匮乏也会给童年生活带来缺憾,一个人活在世上固然不能单靠吃米,但如果没米可吃,那就会十分危险。

我选择回家过节。父母平常日子过得孤单些或许没有特别的感觉,节日孤单了,神经会十分敏感。小弟一家外出,外出打工的大弟弟早已回家。国家规定的假日,为我提供了回家时间的便利。父亲打来电话,问要不要回家。表面听来,是一个选择性问话,其实,他希望我的答案却并不能选择,我理解他的心情——特别是我在孩子外出读书之后的岁月。母亲包了粽子,父亲买了排骨,准备过节。本来应该由我孝顺他们,却成了我只带嘴回家享受。好在前两天拔了颗多长出来的牙,不会嚼东西,对于诸如粽子、鸭肉不感兴趣。这样,我回家的主题显得特别明确,无非是陪陪老人,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所唱的。

打小弟有了私家车,回家成了一件特别方便的事情。这次回家,我却只能坐村里的小四轮。这很好,一是省钱,从县城到家门口,仅5块钱;开车的又是族中亲人,以为我难得回家坐他的车,我想给他10元,他坚决不要,一副“富贵不能淫”的表情。我很是感动。当然,我也可以雇一辆面的,40块钱。如果这么做,父母会认为很奢侈,他们也会在心底打小九九,回家过节吃的东西不如车费多,划不来。

其实,我坐小四轮有自己的想法。我不过一介普通老师,一不是老板,二不是贾人,不富也不贵,与吾村村民无异,靠打工领工资赚得身上衣裳口中粮,本无架子面子,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还是当年老毛对知识分子的教导呢。我借坐车之机,听听乡音,了解村情。司机是个善侃的中年人,说起话来如竹铜倒豆,速度快,口无遮拦,其实要拦也拦不住,因为话题一旦牵扯出来,同车的村民也会续着说,就是想停也不能够。坐在车里,我只需打开耳朵,听他们“谈古”。这样,我坐在车上,知道了前几天,村里为了选村长,两个人打架,报了警,三更半夜,警车虺哩呼噜地响彻整座山村,警灯将漆黑的村子照得直晃人眼,扰人清眠。我听他们对民主选举的看法和态度,对村干部的诅咒。我还听说,村里一个叫“野猪”的人,像一粒蒸不烂煮不熟的铜碗豆,派出所的人员也管不了。此人经常喝酒,口袋空了,就去别人的场子拣矿碴,矿主报告派出所,抓了去,又放了回来。最后,干脆就放人家一马。这叫民不畏抓,又能奈何?……我想,如果每星期回家一次,又都坐小四轮,我与村民的距离就会拉得很近。当然,如果写点文章,也会捞到免费的素材。

端午节,恰逢少有的雨季,天空下着绵绵的雨。其实,于我而言,下雨天,真好!一面自然是欣赏山村雨中的景致。时而飘着毛毛细雨,时而下起瓢泼大雨,山间的草树全沐在雨中。雨停了,那经过雨水濯洗过的草树越发显得有精神。我就这样与父母对坐着,除了午休、吃饭的时间。吃过晚饭,我们继续聊天,父亲习惯早睡,没聊多久,瞌睡虫便将他的上下眼皮合上;抽了烟,仍然打不开。他就兀自先睡了,母亲的睡眠时间省得很,在我的记忆里,她有时可以一整夜不睡觉。我与母亲继续聊天,但不知何时,父亲惺忪着睡眼,又加入我们的聊天队伍。睡了一觉的父亲特别精神,一边抽烟,一边有一沓没一沓地聊着,而屋外的雨仍是下得缠绵悱恻。其实,我们聊的话题,像炒冷粥一般,炒了一遍又遍,基本没有什么新鲜话题可言。父母的一生在土地,我的大部分时间与文字打交道,我们聊的话题大多还是童年、亲戚、农事、孩子读书等。其实,聊什么并不重要,关键还是这种聊天的温馨感觉。直到十二点,我们的聊天才告结束。因为第二天,我还得坐小四轮出来,车就一趟,开得早,五点半左右就得起床。

第二天早晨五点半,父亲准时喊我起床,母亲早已炖好了两个鸡蛋,锅里的稀饭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端午节的文章10:艾草香

文/游刚

似乎只有到了端午节,人们才想起艾,想起乡下这种特殊的草。对于我,艾自小就深入我的生活,并伴随着我整个童年。

在乡下,艾草遍地,是一种最为普通而常见的草。每到艾草绿满坡,正是农家最忙的时候。小时候,在乡下,作为农家小孩的我们,最先学会的事,就是割猪草。新耕的田地里,有吐绿的小麦,不允许小孩去踩;人家房前屋后的菜地里,有新绿的菜叶,更不能去沾;也只有那漫山遍野的艾草,能让小孩们肆意地割回去做猪草。每每放学之后,小伙伴们就背着小背篓,拿着小镰刀,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去割艾。小伙伴们争先恐后,一边吵闹着,一边比谁割的艾多,比谁割的艾最好,不一会儿就割满了小背篓。直到太阳偏西,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乡村院落里升起袅袅炊烟,小伙伴们背着整整一篓艾草,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到了五月,艾草们一丛丛长高了,似乎要和小伙伴们比高矮。牛呀羊呀,钻进艾丛就不见踪影,我们这些小孩钻进艾丛躲猫猫,疯玩不止。艾草在风中摇呀摇,舒展着碧绿的腰身,艾还会开出一朵朵洁白的小花,有着阵阵特殊的清香。我们会把这些小花摘下来,戴在小伙伴的头上。还会用艾草细长的茎,砌成一幢幢漂亮的小屋,用艾草的叶做家家。

长高了的艾草再也不能做猪草了,但我们依然要割回去,用来铺牛羊圈。牛羊们躺在艾草堆里,那些讨厌的蚊虫就会逃得远远的,那些艾草,一定带给了我家牛羊儿们最美的梦。

艾的汁儿是苦的,老人们喜欢叫艾为苦艾,并且还常把艾比作乡下人的命运,说命苦着哩。老人们在这样说的时候,眼里却流溢着满满的爱意,全是对艾草的赞许和认同。在乡下,人们是离不开艾的,艾是割不完的草,艾更是生活中不可缺的药。在农家,一年四季都存放着艾。这些艾草被割下来,宝贝似的藏在晒楼上。遇到家里有人受了风寒咳嗽,或是身上长了疮生了疹,就把艾草熬了喝水,或者熬了洗澡,不久病就治好了。

直到后来,才知道端午节藏艾,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翻阅资料,自汉晋以来,端午节家家必插艾以应节景,相信它有辟邪免疫的神效。而艾草对于我,就像我乡下的长辈或儿时伙伴,我买回艾,挂在墙角,不仅仅是为了祭奠屈原和遥祝平安,更是为了闻闻那久违的艾草香。那弥久益香的味儿,像一壶老酒,足以慰藉漂泊的心灵,疗养坎坷的伤痛。

端午节的文章11:悠悠艾草香

文/朱琼

端午节临近,穿梭于收费站口的车辆一日比一日多。食堂早已备好荤素几种粽子供大家尝鲜,咸蛋、皮蛋也上了餐桌,也许五月初五那天还能和同事相约去小池看龙舟赛。因为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过节的我们,在这里也可以过一个热闹、多彩的节日。当看到领卡上站的小车车厢里的艾草时,一丝怅然之情油然而生。车窗里艾草飘散的夹杂着微苦的清香味儿,唤起了我很多关于爷爷的记忆,和儿时在乡村过夏天的情景。

端午节这天,在城里,人们吃粽子、喝黄酒、划龙舟。而在我老家乡村,许是因为山野之地,没有划龙舟的地理条件,而包粽子吃粽子也少见,只有插艾草悬菖蒲是过端午必不可少的内容。人们认为艾草散发出的奇特香味不仅可以驱蚊蝇,净化空气,还可以辟邪。大人们大清早就忙着到河岸边、田野里、山岗上割艾草和菖蒲。回家后,调皮的孩子们争着要帮大人们将一束束艾草和菖蒲插放在门楣上、窗台上,或是悬挂在房梁、墙壁上,没插完的摆放在院子里石板上晾晒。日渐升高的气温让青绿的艾草散发出略带苦味的清香,微风吹来,这恬淡安然的香味充盈屋内,飘满庭院。

爷爷健在时,每逢端午节,他都早早起床去割艾草和菖蒲。爷爷割的艾草株挺叶阔,每十株一小捆,整整齐齐的。爷爷微笑着说等艾草晒干了,一小捆扎一个草把子,夏天点着熏蚊子,我们晚上在院子里乘凉、玩耍时就没蚊子叮了。

那时,农村物资贫乏,供电紧张经常停电,电扇用不了,更别说空调了,人们只能买蚊香或是自制艾草把子熏蚊子。我并不喜欢艾草的气味,可太阳刚下到山的那边,蚊子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发起“袭击”,手臂、大腿、额头……不一会身上到处是小红点,挠一挠,就长成了豆大的包。这时,爷爷拿出三两个艾草把子,在院子选好位置放好。趁爷爷不注意,我们“帮忙”点着火了。“噗!”爷爷一把树枝打下来火苗灭了,一缕透着艾草芳香的白烟升起来了。爷爷告诉我们,可不能让艾草就这么烧起来,得捂着生烟,蚊虫最怕艾草烟了。捂着捂着,风儿过境,艾草把子又燃起来了,爷爷赶紧上前将火苗掐掉。在艾草烟的“保护”下,我们这些孩子安心地躺在竹椅上看星星,听大人们唠嗑,而爷爷就在一旁时不时给我们打扇子……自爷爷走后,夏夜院子里再也没有熏过艾草烟了,随凉风阵阵,繁星满天,无奈蚊虫乱飞,根本容不得你在院子里纳凉小憩。

真的很怀念那时清凉宁静的夏夜,和那淡淡的艾草烟味。

端午节的文章12:多彩的端午节

文/倪继贤

在诸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算得上一个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亲情友情、医药卫生、饮食文化等方面,又富有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的一个重大节日。加之时值仲夏,花团锦簇,气候宜人,又在夏收前后,丰收的喜悦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和喜气,因而深爱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端午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吴越族每年五月五日的图腾祭,而广为流传的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战国时期,楚怀王不接受大夫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逼他割地献城,楚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这一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痛欲绝,上书新继位的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削职逐放。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立即出兵,在很短的时间内,楚国便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地,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人民遭难,心如刀绞,但始终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身死,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到了宋朝,朝臣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每年的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并让人们佩带香袋,表示屈原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

在韩城各地,端午当日,家家食甑糕,户户插艾蒿,人人佩香包,小孩手腕脚腕戴五色线镯等已成习俗。凡有出嫁不久的女儿,娘家一定提前准备,端午之前给女送节,送去端午串串、簸箕馄饨、粽子、以及给女方长辈衣物礼品,女方则把送来的粽子分发给左邻右舍,以增添友谊,并给邻居小孩送去香包之类的小玩件,欢乐无比。

端午节的甑糕、粽子都是先一天做好以备端午当天早饭食用,同时食用的还有精心制做的酸拌汤,这样一热一凉,一酸一甜,搭配恰到好处,既能增进食欲,又有保健功能。同时于清晨日出之前采取艾蒿,或插于门柜、或置于门脑,使其药味熏杀蚊虫,净化空气;有的家户父母还用艾叶蘸上雄黄酒涂于小孩耳鼻之处,以防蚊虫叮咬,既体现了爱幼之心,也有一定的医学道理。

多彩的端午,多彩的人生。如今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改善,粽子、甑糕虽不是稀罕之物,但端午食用意义深远,爱家爱国精神永传。端午节的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与人为善、讲究卫生、注意保健的传统美德和美好的心愿,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人民生活像甑糕、粽子一样香甜。

端午节的文章13:打粽叶

文/吴琼

端午节就要到了,用粽叶包裹着糯米、甜枣或者咸肉的粽子,吃起来实在是一种享受。可老妈嫌市场买的粽叶容易破碎又不新鲜,想要原生态的,这原生态的粽叶哪里弄呢?——当然自己亲自去打喽!

原以为打粽叶应该是件挺容易的事儿,也就没考虑这其中会有多少麻烦,只顾忙着戴上手套,穿上皮靴,满心欢喜地跟着老妈去打粽叶。

我们来到一片芦苇丛,太阳还舍不得离开,低低地挂在西边的天幕,洒下一抹红霞。微风轻拂,芦苇扭动起纤细的身躯,在落日余晖中摇曳。不知从哪儿飞来了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停在芦苇丛上,尽情地追逐嬉戏,忽而腾起,忽而轻落,那景象是那么的生动。“丫头,你在看什么呢?”妈妈的声音把我惊醒了,我回过神来。老妈早已开工了,只见她正飞快地打着粽叶,像江南采茶姑娘那般灵巧,没一会儿的工夫就采了一大把,又随地捡了根稻草,娴熟地将这摞粽叶捆了起来。

我看得心里怪痒痒的,也想灵巧一回,便迫不及待地开工了。我随意挑选了一片粽叶,抓住中部向上拔,以为可以轻松拔下,谁知它却像一只顽皮的猴子抱着芦秆死活不下来,我只好使出力量拼命拔,那样子估计挺难看的。妈妈看见了赶忙跑过来说:“你这傻丫头!要不是戴了手套,这么拔还不弄伤了手。你要一手抓紧芦苇秆子,一手捏住粽叶底部,向下一折,粽叶就轻轻松松采下来了!还有啊,这么窄小的叶子,你要我包‘迷你粽’不成?”我吐了吐舌头,心里感叹道:原来生活中也有这么多知识啊!

老妈嫌外圈的粽叶不够好,走进里面去找好粽叶。我望着那其实并不见得很深的潭水,心想:这水里说不准有蛇什么的,要是被咬了怎么办?还是别下去了,太恐怖了……

夕阳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抹,暮色渐渐浓起来,我们满载着粽叶回了家……

端午节的文章14:记忆中的粽香

文/李拓

端午节快到了,街道上仿佛比平常热闹了些,街上随处可见卖香囊的小摊儿,菜市场两侧的摊子一字摆开,艾叶、胡叶、马莲草、糯米、小米、赤豆等的生意也红火起来,人们都欢喜地挑选着。

记得小时候,在端午节前夕,母亲也会提前准备一些端午节所需的东西,不等到端午节当天就早早地忙活起来,将包粽子的胡叶和马莲草清洗干净后下锅煮,母亲一边忙活着,一边对我说着选叶子的技巧,既要面积大,还要煮不烂,我在一旁懵懂的点头。没一会儿叶子就煮好了,母亲将叶子从锅里捞了上来,放在筛子里沥水,等水稍微沥干了便开始包粽子了。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只见母亲将几片叶子一片一片娴熟地铺在掌心,铺好之后,抓一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赤豆,再放一到两颗大枣,然后将叶子四周向中间包裹起来,用马莲草将粽子缠绕然后打个结,这样一个成品便算是完成了,母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便包好了,接着就是要下锅煮了,母亲将粽子一一排好放入锅里倒好水,加好柴火便又要忙其了。

只见母亲将艾叶稳稳地插在门头两侧以及家里所有的窗台两侧,艾叶的清香随着微风的飘动,淡淡的香味儿直沁人的心脾,不一会就整间屋子里便都是艾叶的味道了,做完这些,母亲拿来一个小盅子,倒入雄黄,用手蘸着涂抹在了我的耳口、鼻口,说雄黄能驱赶虫蛇,抹了雄黄就不怕虫子咬了。语毕,又从一旁的线篓里拿来了五颜六色的丝线,各取一缕搓成一股彩绳,戴在了我的手腕和脚腕上,边戴边说:“这彩绳呀也是为避虫蛇的,也寓意着平安吉祥。”我认真地听母亲说着,看着手腕和脚腕上的彩绳甚是喜欢。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戴香囊,母亲自然是不会少了我的,戴完了彩绳,母亲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香囊挂在我的脖子上,看着既香又漂亮的香囊,我冲着母亲甜甜地一笑。

等忙完这些后,粽子也差不多该出锅了,揭开锅就闻见了浓浓的粽香,母亲将煮好的粽子从锅里捞了出来,看着我期盼的眼神,剥了一个放在盘中撒了些砂糖递给我,我喜滋滋地接过尝了一口,瞬间一股清甜弥漫在口中,软糯顺滑,香甜可口,真是回味无穷。

小孩子总是容易满足的,小时候常盼望着过节,喜欢那欢乐的节日氛围,也喜欢那节日的仪式感。长大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节日的味道也都淡了,但于我来说那清甜的粽香却是淡不了的,因为那粽香里包裹着母亲的味道和爱。如今,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能尝到那满口粽香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了,只有记忆中的清甜依旧存在。

端午节的文章15:又是粽子飘香时

又到了端午节,大街小巷卖粽子的多了起来,本来我说买几个粽子吃吃,妻却要坚持自己包,说是这样才有过节的味道。于是我们买来了糯米、竹叶、草绳、香油、蜜枣,像在故乡那样包起粽子来。

我们先把竹叶洗净泡软,把糯米煮好,里面放上一些蜜枣。包的时候,把两片竹叶齐头半叠着摊在一只手心,另一只手伸出两根手指捏着竹叶一头往里一抄一卷,就成了个圆锥状的筒,再用调羹往里舀米,用根筷子往里戳戳,确定塞满了就把剩下的竹叶部分压过来用手指掐紧。妻的手特别巧,她包的粽子小巧精致,而且不需要用线缠绕,用一根筷子轻轻一插,就把余下的一截竹叶穿了过去便包成了。

当米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粽子整齐的放在大锅中,随着不紧不慢跳动的火焰,清香的味道在房间里飘来漾去。粽子熟了剥开后,洁白细嫩,清香四溢,香甜的味道弥漫了整个房间。

吃着香甜的粽子,总会想起小时候每到过节母亲包粽子时的情景,感伤会像一缕轻烟一样弥漫开来。

又是一年粽子飘香时,端午的粽子之所有能够延续了两千多年,不仅因为传统或为着纪念,而是因为这小小的粽子,包含了浓厚的情感,也正因为有了绵绵的情感,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端午节的文章16:悠悠端午情

文/毕寿柏

儿时对端午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也不知道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之说。只知到了端午节,就能美美地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和馋得流口水的鸡蛋。

离端午节还有十来天,母亲就该淘大黄米了。大黄米必须反复淘几遍,直到一点砂子也没有,然后泡在大盆里。买来的粽子叶,自己家院子里长的马莲也都泡上。这时,屋里屋外就会飘出粽子叶的清香,馋得我们不停咽口水。母亲说:“别急,大黄米还没有泡好呢,想吃也得等几天。”

天天盼望端午节早点到来。离端午节还有两天,泡的大黄米起泡泡了,母亲就准备包粽子了。

我端来小凳子,坐在母亲身旁看她包粽子。母亲先拿两张墨绿的粽子叶对齐并拢,弯成一个小勺的模样,然后抓起焦黄的大黄米放入“勺内”,一边放一边用手压。母亲说,这样包的粽子才结实、好吃。等压实了,母亲就把剩下的粽子叶七裹八裹裹成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随后用马莲绳缠上几遭,一个似奶奶小脚的粽子就包成了。

看着母亲包得有趣,我也想试试,学着母亲的样儿,拿起两张粽子叶,弯成“小勺”。可我弄的粽叶勺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总是别别扭扭的。放的米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还总往外漏,我只得从盆里再抽出一张粽子叶,把它们缠在一起,用马莲包扎得横七竖八,像给粽子来个五花大绑,最后还是包坏了。母亲说:“可不用你了,把粽子叶弄碎都白瞎了。”

过了一会儿,母亲终于包完了。母亲把洗好的鸡蛋和粽子一起放到大锅里。隔了好久,开锅了,热气腾腾的屋子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

粽子刚出锅,母亲就让我给村子东头我的小伙伴柱子家送去几个。柱子的妈妈长年患病,家里特别困难,柱子平时在家吃不到一个鸡蛋。

吃粽子蘸点红糖,吃着那才香甜呢。家里那点红糖平时是舍不得吃的,母亲怕我们几个馋小子偷摸吃,锁在柜子里。母亲从盛红糖的罐头盒挖出一羹匙,放到一个大茶缸里,冲上开水。这样冲的红糖水虽然不那么甜,但知道母亲是想方设法省着点吃。

吃饱了,我们哥几个就去疯玩,心里还惦记没有吃完的粽子。母亲说:“别吃凉粽子,又凉又粘的粽子吃了会闹肚子。”母亲怕几个馋小子吃冰凉的粽子坏肚子,就把剩下的粽子放到一个筐里,挂在闲屋的房梁上。母亲哪里知道,她几个淘气的儿子,就像反向的“猴子捞月”,二弟骑在我的脖子上,小弟骑在二弟脖子上,轻松地够着筐了。

小弟低声问:“大哥,妈知道怎么办?还不挨揍啊!”我瞪了小弟一眼:“吃完了才想起挨揍,晚了!”

其实,母亲不单单是怕我们偷摸吃得胃病,这点好吃的可是家里的细粮呢。爸爸天天体力活受苦受累,应该给爸爸留着。想到这,我一阵愧疚。

月白色的鸡蛋在粽子锅里煮,出锅以后鸡蛋皮变成棕色的了,好像老农晒黑了的脸庞。

端午节这天,家乡还有逛山的习惯。吃完早饭,我们这帮孩子每人拿着两个熟鸡蛋,去逛家乡的二龙山。我们登上二龙山顶玩游戏,把带来的鸡蛋藏在石头缝或者松树下,由大家分头去找。还有“顶鸡蛋”,就是把两个鸡蛋“头碰头”放在一起顶,谁的不被顶破就算赢了,赢的人就可以随便吃顶破的鸡蛋。我的小伙伴柱子个子很高,但身体比较单薄,外表看着大大咧咧,可心眼挺多。他和我们一起出来,却是一个鸡蛋也不带,我就把自己的鸡蛋分给他一个,让他和大家一起玩。他总是拿鸡蛋的小头顶我们鸡蛋的大头,鸡蛋煮熟了,小头是实心的,而大头则是空心的,所以柱子总是赢。大家带来的鸡蛋,大部分都进了柱子的肚子里。

中学毕业那会儿,柱子参军入伍了。临走前,我们互赠笔记本留念。我在扉页上这样写道:“为革命五湖四海聚,党召唤鹏程万里飞”。母亲还煮了好多鸡蛋让他带上。穿着军装的柱子那天显得特别精神,他和大家一一握手。在他走后的一个月,我收到他的一封信,他去了遥远的广州军区,同年参加了自卫还击战——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家人的幸福,柱子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到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我就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童年。我怀着悠悠思念,遥望南天:柱子大哥,现在咱家乡富裕了,归来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