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年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大年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大年的文章1:“冬泳”

文/孙雨航

大年初三那天,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冬泳”。

那天,风和日丽,我和爸爸妈妈外出游玩,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梁丰生态园。一进大门,我就像笼子里放飞的鸟儿,攀岩、滑滑梯、打羽毛球……玩得不亦乐乎。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中午了,该吃饭了。爸爸提议我们绕近路去停车的地方。所谓的近路,就是一条宽约20厘米的小堤,而旁边是人造水沟。爸爸不顾妈妈反对,一马当先走到了小堤上,我紧随其后。没想到才跟了几步,我脚一滑,身子一晃,就“扑通”一声掉入了旁边的水沟里,紧跟在我后面的妈妈顿时目瞪口呆。爸爸听到声响,连忙回过头来,看到我在水里直扑腾,连忙把我用力捞了起来。我浑身上下湿透了,冰冷的水让我冷得直打颤。妈妈帮我脱下湿淋淋的衣服,换上了一件备用毛衣,然后我们就急匆匆地奔向爸爸的汽车。一路上,游人都向我投来了异样的目光,羞得我一直躲在妈妈的身后……

“冬泳”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呀!看来走“捷径”也要三思而后行。

关于大年的文章2:大年夜的冻酸梨

文/肖复兴

北大荒讲究猫冬。过年的那几天休息,更是要猫冬了。任凭外面大雪纷飞,零下三四十度,屋里却温暖如春。一铺火炕烧得烫屁股,一炉松木柈子燃起冲天的火苗,先要把过年的气氛燃得火热。即使是再穷的日子,一年难得见到荤腥儿,队上也要在年前杀两口猪,炖上一锅杀猪菜,作为全队知青的年夜饭。同时,还要剁上一堆肉馅,怎么也得让大家在年三十的夜里吃上一顿纯肉馅的饺子。应该说,这是一年里我们最热闹最开心的日子。

当然,北大荒的大年夜里,饺子并不是绝对的主角,杀猪菜也不是,它们二位和酒联袂,才是过年的三主角,是这一夜亮相的刘关张。这时候的酒,必备两样,一是北大荒军川农场出的60度烧酒,一是哈尔滨冰啤,一瓶瓶昂首挺立,各站一排,对峙着立在窗台上,在马灯下威风凛凛地闪着摇曳不定的幽光。那真算得上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滚热的烧酒和透心凉的冰啤交叉作业,在肚子里左右开弓,翻江倒海,是以后日子里再没有过的体验。得特意说一说冰啤,那是结了冰碴甚至是冻成冰坨的啤酒,喝一口,那真是透心的凉。照当地老乡的话说,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年轻时吃凉不管酸,喝得痛快,后来喝冰啤落下胃病的不在少数。

大年夜里,知青汇聚在我们队上的大食堂里。大食堂是我们队上的“人大会堂”,所有的会议,包括批判会、联欢会和晚会,都在这里召开或举办。和其他时候的会不同,大年夜的聚会最为热闹,烟火气浓,人声鼎沸。那时候,没有红灯笼可挂,但队口上和食堂外有冰灯闪烁,虽制作得简易,歪七扭八,却应和着食堂里的欢声笑语,烘托着我们过年的别样气氛。

痛饮之下,这一夜,喝醉酒的人不在少数。即使没有喝醉,嗓子眼儿也让酒烧得直冒火。这时候,解酒,或者解渴,以浇灭嗓子眼儿冒火的最好的东西,不是老醋,不是热茶,而是冻酸梨。这玩意儿,北大荒独有。以前,老北京也曾一度有卖冻酸梨的,但不是一个品种,远不如北大荒的冻酸梨个头儿硕大,汁水饱满——更主要的是酸度十足,一口咬下去,在平常的日子里,都让你回味无穷;在大年夜这样的醉酒时刻,就更是一下子钻进胃里,然后一箭穿心,将酒击溃,即便不是瞬间酒醒,起码也让你打一个激灵,清醒几分,将嗓子眼儿冒出的火熄灭大半。

但关键是这时候,得有冻酸梨呀!冻酸梨,成为此刻的救兵、众人的渴望,成为比饺子、杀猪菜和酒都要重要的主角了。

记得有一年的大年夜,当我们正希望有冻酸梨来解酒时,秋子从厨房里端出一大盆凉水中的冻酸梨。怎么就这么恰逢其时呢?急急风的锣鼓点儿一响,主角就应声出场,赢来了一个挑帘好!

秋子是我们队上的司务长,他是北京知青,我中学的同学。不是他料事如神,而是秃子顶上的虱子明摆着——大年夜里大伙的酒肯定得喝高了。所以,年三十这天一清早,秋子便开着一辆铁牛到富锦县城,想为大家买冻酸梨,顺便为大家再采购点儿过年的吃食。富锦县城,离我们队一百来里地,铁牛是一辆三轮柴油车,“突突突”地冒烟,跑得却不快。这一来一去,得跑上小一天。所以,秋子一大早就出发了,谁知道起个大早还是赶了个晚集,跑遍富锦县城大小所有商店,柜台上都是空空如也,什么吃的东西都没了,连平常卖不出去的水果罐头都没有了。好不容易,秋子看见一家商店的角落里堆着半麻袋黑黢黢的家伙,凑近一摸,是冻酸梨,尽管不少都冻烂了,是别人不买的剩货,秋子还是把这半麻袋冻酸梨都买了下来。他开着铁牛驮着半麻袋冻酸梨,赶回我们二队,这才解了大年夜里大家的燃眉之急。

那种只有在北大荒才能见到的冻酸梨,硬邦邦、圆鼓鼓、黑乎乎的,说好听点儿,像手雷,像铅球;说难听点儿,跟煤块一样。冻酸梨要放进凉水里拔出一身冰碴后,才能吃,吃了能酸得倒了牙根儿。但那玩意儿真的很解酒,和酒是冤家,是绝配。那一年的大年夜里,我们就是靠它解酒,润嗓子,开胃口。

冻酸梨吃得一个不剩,大家缓过了气,开始唱歌。开始是一个人唱,接着是大家合唱,震天动地,歌声回荡在大年夜的夜空中;一首接一首,全是老歌。唱到最后,有人哭了。谁都知道,都想家了。此刻,爸爸妈妈只能孤零零地在遥远的北京家里过年了。

队上,有狗的吠声,歌声惊动了它们。

队口和食堂外的冰灯,寂寞地亮着。

关于大年的文章3:糊灯笼过大年

文/金鹤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街上的很多商家和店铺,早早就把大红灯笼挂起来,来迎接充满希望和美好的一年。而我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自己糊上一对红灯笼,照亮自己家一年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过年糊灯笼已成为我们当地人过年的一种风俗。

从我记事起,奶奶家过年,爷爷就用红纸糊一对大灯笼,三十儿的时候贴完对联,就把灯笼挂上。晚上天黑了,爷爷就用蜡烛把灯笼点亮,我和弟弟们围着点亮的灯笼欢呼雀跃。那红艳艳的灯光把人心和整个门前、院子都照得亮亮堂堂。一家人吃过团圆的年夜饭,孩子们就满院子、满村子跑来跑去地看放鞭炮,好像过大年满街满村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喜庆之中。

我们这群调皮而又淘气的孩子,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边跑边闹边唱:“过大年呀过大年,家家户户贴对联,大红灯笼高高挂,欢声笑语庆团圆。”直闹到守岁的大人一个个来喊才肯回家去。我读初中放第一个寒假时,回奶奶家过年。看见爷爷岁数大了,眼神也跟不上了,就主动和爷爷说:“以后糊灯笼这个任务,就交给我来做吧,我一定会认真完成。”

灯笼的框架都是用铁条焊的,再用红纸剪好两个半圆形的弯月亮,在灯架上抹上浆糊轻轻地粘上去。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想把灯笼糊得平平展展着实不易。必须要有很大的耐心和细心。最后,灯笼下面还要用彩色的纸裁成相同长度的纸条,然后把颜色错开粘贴在灯笼的底座上。

我第一回糊出来的灯笼有的地方不太平整,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可爷爷却充满慈爱地鼓励我说:“大孙女,第一回糊成这样就不错了,明年再糊就好了。”

年三十儿看着自己亲手糊的灯笼挂起来,那心情美极了。非让老叔给我和我糊的大红灯笼合张影。心里乐开了花,笑容自然在脸上随性绽放着。

如今,奶奶爷爷都不在了,我也年过四十。年的味道似乎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浓郁,但这样一段红彤彤的记忆,却在年关繁忙的工作之余,漾出温暖的年的韵味。

关于大年的文章4:红红火火过大年

文/千河

红红火火过大年,是世代相传的流行语。红与火,是新春佳节最耀眼突出特点,红与火凝聚成了纯正中国红,是最红的大红,是最火的大火,使年味火辣韵味无穷。

红春联。城里城外,街巷乡村,机关团体,企业单位,家家户户,大小门楣,都会贴上辞旧迎新、增福添彩的红春联,把庭院、楼房、街巷、门面衬托得喜庆鲜亮。这红春联,分明就是一年中,身穿红棉袄,头顶红盖头,脚登红布鞋,姗姗来迟的新娘,给逢新年喜万分的男女老少,带来无限遐想的余地、祥和欢喜的空间。

红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有家有人的地方,逢过大年,都会有大小串串红灯笼挂起。古城西安东南西北大街尤甚,简直就成了红灯笼的海洋。红灯笼——聚红与火于一身的精灵,浑然一体,充满、浸透诗意的光芒和温暖,散发着诱人的亲切和召唤,把民俗的温婉与动人,表白得淋漓尽致;把街巷和胡同,把村庄和院落,把楼房与大厦,衬托得红光焕发而幽远迷人。

红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晚上守岁到零时,就要一开门放炮,欢送旧日子逝去,迎接新日子的到来,祈求和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健康。鞭炮那骤然炸响的爆脆,那飘落的耀眼红花叶瓣,如天女散花,飘然飘逸,是何等的使人欢愉?又是何等的美丽祥和,福气如虹。不仅最能让人开心释怀和松一口气,而且更是红红火火的红梅,红玫瑰,或是桃花相约相伴,缤纷而至,给辞旧迎新的人们敲响新春的锣鼓,舞蹈喜庆添彩的空中芭蕾。

红彤彤的太阳,红旺旺的火苗。鲜红的太阳早晨从屋顶升起,旺盛的火苗在锅灶下燃烧。红与火的色调,奏响新的一天生活的序曲,平淡而忙碌的生活从红火的音符跳跃中开始,红与火成了一天生活的主旋律。红是兴旺、茂盛的象征,红是吉利、吉祥、吉安的预兆;火是生存、生活的基点,火是一日三餐的热源。没有红与火,人生就黯然失色;没有红与火,生活就寡淡无味;没有红与火,梦想不能成真,追求就少了动力。因而,红与火成了渗入骨子、沁润心脾的情怀。就民族整体而言,红与火则象征着热忱、忠诚、勇敢、奋进、团结、成功的品格;就个人生存生活而言,红与火又意味着平安、喜庆、福禄、康寿、尊贵、浪漫、热烈、浓郁和百事顺遂。

关于大年的文章5:那年走亲戚

文/祝宝玉

那年我十二岁。

大年初三,我懒在被窝里直到日上三竿,被父亲吼起床,扒拉了一碗红薯稀饭,又被父亲叫到他身旁,训道,去你大舅家拜年,要知情达理,别还在家似的那么嫌人。我鸡叨米似的点头答应。父亲把一盒糖果子交到我的手上,又交代一番路怎么走。母亲不放心,又把我送到村口,交代我如果不知道路怎么走了要问人,你大舅那庄叫李台子。母亲的话其实根本没入我的耳朵,我早就对去大舅家的路径烂熟于心,根本就不要她费心。

摆脱了母亲,我撒起腿来一阵飞奔,直跑的满头大汗,才放慢脚步。我家离大舅家不近,十四五里路远呢,所以母亲不放心,往年都是我大哥去拜年,因为那年大哥要相亲,这件“美差”才落到我的头上。

路上,也很少遇到人,我毕竟年岁较小,且第一次出远门,心中不免有些害怕,但我是一个野惯了的孩子头,走了一段路程之后,胆子也壮了,放开大步向大舅家走去。我拎着礼品,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玩,心里想着舅妈做的好吃的,末了大舅还给我些拜年的压岁钱,不觉笑意盈面。麦田里麦子绿油油的,春风一吹,像水塘里的波浪,向远方滚滚而去。我望见不远处一座高高的土堆,那地名老帽堆,到了这,说明路已经走了一半。我抬头望太阳,接近中天,约莫有十点多了。心想要赶紧一些,不然到了大舅家吃饭都来不及了。

又走了两三里,肚子咕咕响,早饭只喝了一碗稀饭,不耐饿,何况走了十多里路,体力消耗太多。突然想到自己手里拎的糖果子,不如捡一点吃,少一点应该也看不来。我停住了脚步,找了一个向阳的坡坐下,把绳子解开,糖果子的香甜扑鼻袭来,惹得我口生涎液。吃了两个小的,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我不禁又伸出手尝了两个,不过瘾,又七捏八拣,很快一盒糖果子吃的所剩无几,我心想不如干脆吃完得了,就把剩下的一股脑的塞到了嘴里。等吃完了,才后悔起来,怎么去给大舅拜年呢。突然,灵光一现,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捡了一些石头块放在盒子里,又包装好,重量也差不多。起身,我飞快朝大舅家奔去。直到下午回到家时,我的诡计也没被人揭穿。

第二天,大舅家的小表哥来我家拜年,把我送石头块的事跟我母亲说了,当时我母亲也没说什么,直到把小表哥送走,才把我叫到身边。起初我还抵赖,但很快就如实招来了。母亲也没有打我,只是教育我以后别这样做了,说我长大了应该懂事了。

这件事说来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每当到大舅家去拜年时,我都心怀愧疚,觉得对不住他,后来我向他提及此事时,他说他都忘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始终不曾抹去。

关于大年的文章6:网聚贺新年

文/张帮俊

去年大年初五,我参加了家乡一场文学网络论坛举行的网友新春茶话会,有机会与天南海北很多未曾谋面的网友在网下真实相聚,一起共贺新春佳节。

自从论坛发出报名帖后,报名参加的网友非常踊跃。当我走进酒店会场里,顿时感到一股喜庆热闹的气氛,今天来参加网聚的网友可真多!整整坐满了五十桌。在签名册上签到,马上就有热心网友和我攀谈起来,很快,我就不感到拘束了。

当帅气、漂亮的男女主持人上台时,台下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女主持人很幽默,笑着说:“大家的掌声很给力呀!”第一个环节,就是主持人报到会的每一位网友的网名,每报一位,网友就起身向大伙挥手致敬。我是这个论坛里的新人,平时也只是抽空上去看看,偶尔发个帖,我想,估计没什么人能认识我。可是,当报到我的名字,我起身时,就有网友叫道:“原来是你老兄啊!我读过你的文章,等会过来喝两杯!”我笑着点点头。网络上只见过其文,未见到真人。今天一见,才发现,原来,“江南春”是位美女、“逍遥剑客”还真有些剑客的风彩,最搞笑的是,网名叫“瘦子”的网友,竟然是位胖哥哥。

“我们有缘相聚在网络上,也因这份缘共聚在此,一起欢度这美好的时刻,那就让我们珍惜这份缘!”随着主持人的深情朗诵,晚会正式开始。这是一台网友们自排自演的节目,特别具有草根特色,看来,网友中也卧虎藏龙,琴棋书画精通的能人很多。一首《好运来》博得满堂彩,开了个好头;三位美女的肚皮舞让大伙张大了嘴巴,看得入神;极具家乡特色的快板书笑翻了天。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精彩一次次被点燃。

在节目表演过程中,穿插着“幸运抽奖”活动。主持人将抽出幸运桌号,只要是坐在幸运桌上的网友,每个人都将得到一个红包。最后,10号桌中奖了。有意思的是,在主持人没有宣布10号桌时,桌上只坐着三位网友,可当一宣布时,马上有网友从别的桌跑过来拿红包,主持人笑着叫道:“没有你们这么赖皮的!”

最高潮的当然是酒宴了。“酒逢知己千杯少”,虽说,不能算得上是知己,但共同的文学爱好,让大家说个不停。很多人喝得脸通红,还叫嚷道:“不醉不归!”

平时走在大街上,见了面都不认识,可是,却因为网络,让我们有机会相识、相聚,尽管时间很短,可是,我们却共同见证了这段快乐的时光。

关于大年的文章7:剃头洗澡过大年

文/韩国光

在我儿时,剃头多找溜街串巷的剃头师傅剃,快过年时,父亲总早早地和人家约好时间,生怕越到年关要剃头的人越多,而耽误了过年前的“剃头大事”。过去的人爱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这随处走的“剃头的”,走哪里都拎着一长方形的小包,里面装着剃头推子、长刀口剪子、挡刀布等理发工具;那折起的刮胡刀常常插在剃头师的中山装上衣口袋中。他们剃头的价钱比理发店、挑剃头担子的都低,而且,这种“剃头的”溜在哪家,尤其是到了年节,一站住脚,就可能连续剃上一家人的头发。那时候家里有三四个孩子的很多,有的“剃头的”还会剪女的头发,这样一家人就觉得更温暖了。我记得,我家那里有六七个扬州来的“剃头的”,他们平日走哪嘴里总以乡音喊着:“剃头了——剃头了——”但是,真快到过年时,这种吆喝声就听得少了,就是忽然听闻一句,你开了门去迎接“剃头的”,可不知他已进了哪户人家的房门。过年,谁不想剃了头发精神些?就是谁家再困难,也拿得出大人、小孩的剃头钱。古人将头发比作“三千烦恼丝”,哪个人不情愿在新年前来一次认真的剪除?

我家过年前,父亲最爱找那个白发往后梳的剃头爷爷,来给我们弟兄三个剃头。他到了后,习惯将小包挂在门前的小树杈上,掏出那块洗得如白云的围布,待我大哥坐下后,他熟练地一撒“白云”,就将大哥的腿和前襟都围了个严实,然后往后袄领里一塞布角,拿起剃头推子便冲家人笑着说:“剃个‘小分头’吧,马上过年了。”所谓“小分头”就是比“平头”顶发留得稍长一点,剃了这头型,不容易看出刚剃了头,过年期间,会少被别人拍几下头——“剃头不告讲,搂头三巴掌。”再则,过了新年开春暖和了,留个“小分头”梳得漂亮,也便于有个好心情上学去。

我们兄弟三个剃好了头,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好像立马就跳进了新年一样,心里特别轻松快活。母亲这会就催促道,还不去洗澡?“都下午几点了,去洗‘酱油汤’?”我不想去便说:“这时能洗上就不错了,脏水不脏人。”父亲说着拿上换洗衣服,领着我们就去了大众澡堂,排队的人挤得走廊满满的,又去新华浴池、再去人民浴池……可我们几个孩子却喜欢到大众澡堂去洗澡,年前,那里经常有个来洗澡的聋哑人,喜欢在洗澡池里表演“水中变钱”的小节目。他“嘿嘿”地先拿十块钱向大家亮亮,嘴一撇将钱从池子的一角放入水底,然后再亮亮双手,滑稽地朝池子的另外某个角一指,他“嘿嘿”地就从水中走过去了,又出个怪样,随即右手臂往水下一伸,就“摸”出了刚才放入的十块钱……人们在说笑中洗去身心疲惫。

过年,我至今总觉得,就图个举国上下、家家户户热闹温暖,剃个头洗个澡,干干净净过大年,这是咱中国老百姓一贯的风俗和心愿。

关于大年的文章8:游苏州摩天轮乐园

文/王喆

大年初三的午后,窗外阳光明媚,我们一家来到位于苏州金鸡湖畔的摩天轮乐园。

车子沿湖边的公路行驶着,远远就看见了高大的摩天轮,我心里兴奋极了。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这巨大的摩天轮,坐上去,感觉肯定棒极了。

下了车,买好门票,我们直奔摩天轮乐园。呵!排队的人可真多呀,堪比世博会的队伍了。趁着排队,我仔细观察了摩天轮,它像一个巨大的风车,上面挂着的一个个车厢,就像是一只只彩色的铃铛,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缓缓地转呀转呀,美丽极了!

终于轮到我们了,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们坐上了紫色的车厢。慢慢地,车厢升起,透过玻璃窗,看到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面银镜折射出的点点金光。眼睛被反射得都睁不开了。车厢缓缓上升,视野也越来越大了,湖面小了,整个金鸡湖尽收眼底,马路变窄了,人也越来越小了。妈妈有点害怕,紧张得动也不敢动,而我一点也不怕,反而很喜欢这种飞翔的感觉。爸爸告诉我:我们的车厢与摩天轮中间的一根主力轴已经完全吻合了,说明我们的车厢已经运行到最高点了。啊!看到的一切就像是一个小人国,摩天大楼现在好像一个小模型,一艘快艇在金鸡湖上驶过,就像是一只小虫子。我想大概从飞机上看下面也是这样的吧!随着摩天轮的缓缓落下,眼前的一切又越变越大,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下了摩天轮,回想起刚刚20多分钟的经历,就像是去了一次童话王国旅行。那么的新奇,那么的有趣。

关于大年的文章9:忆儿时过大年

文/李猛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儿时,这首反映北方过年生活的儿歌在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响起时,过年的脚步就近了,忙年的节奏也紧了,我们盼年的心情也切了。

我的老家就在北方。虽说忙年的节奏与儿歌中的不尽相同,但是那种忙碌中的喜庆是一样的。

扫房子

记忆中,腊月二十二、二十三,爸爸就开始扫房子了。他举个高高的栓了鸡毛掸子的竹竿,依次贴墙“游行”,很有趣,很滑稽,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踩高跷。我总想插上一杠子,觉得这是盛大的表演。当我终于举着竹竿表演时,才知道这是个苦差事。墙顶积了一年的灰连着墙皮哗啦啦地往下掉,蜘蛛织了一年的网飘飘乎朝下飞,飞到我头上,钻到脖颈里。几间房扫下来,五彩的鸡毛掸子变作灰毛团子,我一个小孩子也成了须发苍苍的小老头。

刷案板

大扫除工作一结束,就要准备蒸菜馍(我们那儿管“包子”叫“菜馍”)了。蒸菜馍之前,要把案板好好刷刷。妈妈老早把案板推到水井边。被水泡过的案板一下子“发酵”了,之前牢牢黏在上面的面皮松软下来,像疯了半天的孩子般大汗淋漓地坐在地上,伸着舌头有气无力地喘气。我用钢丝球轻轻一刮,面皮就下来了。三下五除二,案板上爬满白色的“面虫”。井水一浇洗,案板换新颜。案板下几条白溪渐流渐淡,案板的纹路却越发清晰,横的切纹,竖的剁痕,记录着一家人的菜肴,见证了妈妈的辛劳。

蒸菜馍

大的铁盆、小的瓷盆、铝的菜盆、黑的面盆齐登场时,就意味着蒸菜馍的时刻到了。要洗的白萝卜、胚蓝疙瘩放在大铁盆里,擦碎的菜丝堆到小瓷盆里,黄的姜丝、绿的葱末搅和在铝菜盆里,发酵好的面团醒在黑面盆里。每个盆边都有我活跃的身影,压几下水,递个擦子,搅拌下馅子,撒点面粉……不这样,似乎年就过得不热闹。邻居家二妗子用小筐送来她家刚出锅的菜馍,喊我吃两个。白胖的菜馍,飘动的热气,四溢的香味,让我不顾一切地窜过去。

炸丸子

炸丸子的阵势不比蒸菜馍小。锅碗瓢盆再次在年二十七、年二十八的时候上阵,我又干起了烧火的活儿。我们会把爷爷请过来。馅儿的调配、倒油的多少、火候的把控、丸子的大小,全由他定夺。两根大葱丢进油锅,浮上来。他右手麻利地抓一把和了面的馅儿,食指拇指一挤,一个小圆球出来。他左手一捏,往锅里一顺,圆球就开始欢快地在油锅里唱歌了,唱得畅快淋漓,唱得八面玲珑。不过是往灶里添块木柴的工夫,一锅圆球开始歌唱。唱到换了金色的行头,它们就出锅了。先是满屋的丸子香,再是满院的丸子香,最后是满巷的丸子香……

贴春联

年三十早饭一过,家家户户开始都贴门对儿。不管是红铁门,还是黑木门,贴上红纸黑字儿的门对儿,个个精神抖擞,喜气洋洋,扬眉吐气,吉祥如意。我家盖新房以前,爸爸用刷锅的高粱刷蘸稠粥刷木门,盖了新房便用胶带把门对黏在银色的铁门上。我都会帮他忙。有了门对儿,古朴的木门更显典雅,有书卷气儿;有了门对儿,光滑的铁门更显精神,有吉祥劲儿。要过年了,大门旧貌换新颜,其他物件也有福气。三轮车的车头贴个“一路平安”,粮囤上贴个“五谷丰登”,门口的树上也有喜气——“抬头见喜”或“出门见喜”。

放鞭炮

年三十下午,家家户户不出门,聚在家里包饺子。姐姐妹妹也登场了。我擀皮子,姐姐学包饺子,妹妹就在旁边唱个歌给大家解闷儿。四点钟一到,外面的鞭炮声就开始响起。“这是谁家这么早就吃饺子了?”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一句。老家除夕夜的晚饭就是肉饺子,似乎单调了些,可是习俗就是如此,家家户户都这样。何况饺子吃到嘴里就流油,想想也觉得解馋。我更期待的是,饺子下锅前放鞭炮。夜幕刚刚降临,外面就弥漫着火药味儿,我战战兢兢地点着炮焾子,捂着耳朵慌不择路地跑开,看鞭炮炸出一串串金光,既害怕,又兴奋。于是,村里的火药味儿更浓了,年味儿也就更浓了。

关于大年的文章10:普天同庆过大年

文/陶余来

一则公益电视广告中,大年三十夜,一位孤寡老人开门进屋,被邻居一把抓住,非要邀约一起吃年夜饭。孤寡老人推托,邻居执意邀请:“不就多一双筷子嘛。”这是《中国故事》之“筷子”系列宣传片之一。

春节之所以能那样地令人快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普天同庆。一人乐不算乐,所有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四海同庆,大家不分贫富贵贱,一个个个体之乐交融荟萃同频共振,才产生福满大地喜庆盈天的效果。

小时候母亲就常教导,“一人吃饭万人嘴酸”。意思是饥饿的人看到别人吃东西就忍不住流口水。乡间有俗语:“大家吃大家香;一人吃头生疮。”也是教导孩子不要“吃独食”。

一人的忧伤让人分担就减少了一半,一人的快乐让人分享就增加了一倍。这样的心得不应该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时才有,而应该培养成为常态性的心理自觉。

孟子与齐宣王曾有问答。孟子问:“独自娱乐的快乐,和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说:“不如与他人一起娱乐更快乐。”孟子问:“和少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与和多数人一起娱乐的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一起娱乐更快乐。”

汉·刘向《说苑·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在河西战役期间,汉武帝特地从京城送来一坛美酒,霍去病没有独自享用,而是将酒倒入泉水中,让全军将士饮用,后来,此泉就称为酒泉,当地也就以泉命名。霍去病倒美酒入泉水的故事,至今让人觉着温馨。

朱德《母亲的回忆》:“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来,为富不仁最为人所不齿,而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却总是激荡着人性的光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是动力,协调发展是方法,绿色发展是方向,开放发展是战略,共享发展是归宿。“十三五”脱贫,就是共产党人向贫困开战,绝不让一人掉队,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宣言。

愿普天之下有水之处皆有酒泉;愿酒泉之香四海飘荡日日芬芳。

关于大年的文章11:春天要做的事

文/詹华

过完了大年,我们才有心情去欣赏春天的景致。面对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色,是否有必要在春天里,为自己,也为这个春天做点什么?

选择一个可以看得到蓝天白云的晴日,或自己,或与他人去郊外踏青。整个冬天糗在城市的盒子里,很难见到一块看起来顺眼的天空。从城市到郊外去踏青,好比是为自己更换一次血液,去污排浊,令细胞重生,让思想升华,哪怕只是一杯茶的时间吐纳,心胸也会豁然开朗,精神也会怡然百倍。

在远离工业污染的山间或地头,采挖一些野菜,然后回到家里择完洗净,炸一碗肉酱或鸡蛋酱,定能吃出清新的只属于春天的味道。如果采挖的野菜足够多,可以包一顿野菜馅饺子或包子,那个味道,绝不是普通蔬菜可比的。之所以山珍与海味相提并论,想必这野菜之味早已被大众所认知与肯定。在春天,能吃上一顿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还是自己采挖的野菜,那况味,不单单是从味蕾反馈来的滋味那么简单。

在春天,我会动手做一只风筝。风筝的造型可以很简单,可以很复杂,形状由心情来定,大小由风力来托,只要不是做得很离谱,在春天那爽快的风中,应该都可以飞上天空。每个人从小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飞翔梦,让心去飞翔,也希望事业能飞黄腾达,或许都不及看着自己做的风筝,在无所欲求的天空中飞翔来得更自由。手中攥着线去操纵风筝,和被生活攥着线操纵自己,我更愿意接受的当然是前者,那种感觉会令我更加自在,更加释然。

借着清明扫墓上山时,我还要在山上栽上一棵树苗。植树造林,不该只是群体的行为,不是非得组团才能完成的事情。一个人的力量虽小,可架不住年复一年地去做一件事。从一棵树开始栽植,十年必成行,百年必成林,此乃惠及子孙,福祉国家的得益之举,我愿欣然为之。

人与树木、与植物的关系惺惺相惜,交往甚密,与动物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我还想养上一两只小动物。我的小心脏还是柔软的,只能经受得起与小动物的沟通互动。以前在农村时,开春都要养上一二十只鸡、鸭、鹅雏,经过一年生长,便可以产蛋或吃肉。可我这人感情过于慈悲,忍不下心看着那些自己养大的家禽沦为刀俎之物,于是后来,我只养些不能吃的、不便吃的,比如金鱼或小鸟。在春天养上一两只小动物,经过细心呵护,见证它们由小不点变成半大和成年的样子,无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它们能陪我一起玩耍,消除我很多独处无语时的落寞。

在春天,一定要为自己喜爱或敬爱的某个女人过一个节日。这个女人可能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也可能是其他人,总之,她在心中具有无人替代的重要。虽然这一年到头节日众多,围绕身边的异性不少,但能够与之日久生情,日日牵挂的女人又有几个?在春天里的某一天,不管它是不是妇女节,我仍要为亲爱的你过一个节日,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情,我们的世界,在每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都充满新绿,开满春花,并赋予我们无限瑰丽的憧憬。

关于大年的文章12:过大年啦!

文/沈彧之

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除夕夜,这也是一年中最甜最美的时候。奶奶和妈妈早就张罗了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浓浓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吃起来味道就更不用说了。我拉住奶奶的手说:“今天您辛苦了,可是,我们哪吃得了这么多菜呀!”奶奶笑着对我说:“今天的饭菜可不能全吃完的,还要留点明天吃,这就叫作年年有余啊!”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说着一年中有趣和开心的事情,还畅想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全家人享受着美好的亲情,感到无比幸福。

我们还没吃完饭,就听见外面已经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拉起爸爸去外面放烟花。我们先放了一个叫“美丽鲜花”的烟花,随着一声响,一束烟花腾空而起,变成了一棵大树,上面有各种各样颜色的“花朵”在树枝上绽放,一闪一闪的,简直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接着我们又放了一个叫“魔术弹”的烟花,一束束烟花如同一盏盏小灯笼,高高地挂在夜空,可好看了……

最后我们一家人还一起放了许愿灯,在许愿灯升起的那一刻,大家都许下了自己的美好愿望,随着许愿灯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象征着我们离愿望的实现也越来越近了。我衷心祝愿自己能够快乐成长、学习进步;也祝家人健康平安,生活幸福;更祝伟大的祖国妈妈日益繁荣富强,祥和昌盛!

关于大年的文章13:情花芳甸夜缠绵

文/紫嫣荷冰

过了大年,春已悄悄来临。深夜里梦醒,我看着帘外,皓月当空,睡意全无,一任思绪飞舞。在这寂寥无声的夜里,感受着红尘如梦,想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分居两地的我们靠是对彼此的信任与理解,要有足够的隐忍,无所谓周围奇怪的眼光和窃窃私语。因为心给了一个人,别的人就再也挤不进来了,只有长大了,终于明白有些人为何宁愿选择孤独终老,也终于明白了小时候不懂的一些人情事故,悟懂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夜深人静,我们的私语飘忽,随着情绪起起落落,就像天籁袅绕,没有章法。有时候我所说的话没有人能懂,因为我自己都不明白我究竟在想些什么?尤其是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只是清楚地知道你是一个很高雅的人,而我的思想却是那么的俗不可耐,你喜欢徜徉在古筝曲中吟诗作画,而我总是搅了你的这种雅兴。有几次都是让你哭笑不得,我找你的时候除了唠叨你就是捉弄你,总是不合时宜地东家长西家短的,让你无所适从,我也知道你是在陪伴着我,哄我开心,也真是委屈你了。

鸳侣相守便是幸福的,我们的爱情营造着祥和快乐的氛围。宝贝君,你的宗旨就是只要我开心就好!你就什么都依着我,从相识到现在是你把我宠得不成体统,以至于我不高兴的时候拿你出气,训斥你甚至骂你,而你只能忍受着还要再努力去劝好我。当时我只会发泄蛮不讲理,事后我冷静下来的时候才知道你又为我承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会马上借助空中电波过去问候你一声,你会在第一时间马上回应我抱紧我,并且还是那句话:只要我开心快乐你就放心了,我的幸福对你来说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有道是,夫妻才能品尝到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现实生活中,她们都夸我的脾气好性格好,可是我真是如此吗?我几次摔门而去把我妈气哭的时候谁见了?我妈是不对外说说而已,所以就没有人知道。我再温柔也有强悍的一面,你是领教过的,我对你披头盖脸地一通又一通的歇斯底里时也没人会知道,你又不会对外人说,所以我还是赚了一个温柔端庄的好声誉。你说人人都有个小脾气,可是我却始终没有见识过你的坏脾气,如果说有一种好人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话,那么你就是那个别人找不到的好人,上天却意外地把你赐给了我。

我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爱侣,遇上你不仅是我的缘,更是我的福,从小就有算命先生说我将来会有很大很大的福,我想这个福就是因你而来的吧。每次当我一个人静静地想一些事的时候,都会想到你的各种好,却如何也想不起你的一点点不好。我有时候就纳闷了:你为什么会这么好?一个言而有信,有着铮铮铁骨的正人君子当真是存在的,那就是文武双全的你。在你的文字评论里我曾见过一个女子这样评论过:能写出如此温柔婉约文字的人一定是一个心地特别善良的人,真想见识一下文字背后的你……当时我还吃过醋呢。

许是作为女人有时候会比较矫情吧,我们夫妻间的信任是出自刻骨铭心的爱恋,可是我却不懂得去珍惜你,总是践踏着你的才华去怀疑你,一听到别处传来的风吹草动,我就认定听风就是雨。你总是语重心长的劝劝我不要去沾染那些红尘俗事,你已与外界的一切人和事都无关。更不要打着那种旗号去冤枉你的为人,你只是强调一个人一颗心一辈子,而你从来就不屑于外面那些花花绿绿的男男女女,你认定那些只是浮云流水,劝我要放下就让她们像过眼云烟一样的过吧……我瞪大眼睛好久才明白你这句话的含义。

春来了,我们的伊甸乐园里又将是一片绚丽的天地。江南那片绯红桃林,又有我与你无限的相思在尽情绽放,有我们的缠绵燃烧着霞天。你识得这一树桃花在花开花落间,一抹桃红只为你颜笑,我们的三世情缘就开在这千年轮回里。繁花似锦,只一缕香魂,对你的相思却醉了我的心,我只想一如既往的等待着,祈求着上苍的恩赐,只想与你平淡的相依,简单的相守,日日夜夜寸步不离,快乐地生活,用我一世的柔情,与你共度良辰美景,日夜醉在你的古韵风情里,就这样收拾好一帘幽梦,伴你到人生的下一个轮回。

天地之间真情在,坚如五岳柔如水。看世间灵物,天鹅终身只为一侣活,藤树相缠便是一千年。宝贝君,我与你结缘后,带着我们聪明伶俐的宝宝,我守着当下,许下永不违背的诺言。因为有你,我不再想涉足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纷纷扰扰,那江南深处的灯火才不会那样的孤寂,我与你心心相印,懂你的笃情深爱。你的真心真意,你的关怀和嘱托,那持之以恒的热爱,在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里,一季一季的扉页中飘溢的全是恩爱、相守,是理解、关怀和温暖,是永远的相濡以沫、缠绵爱侣,白首偕老。

关于大年的文章14:大年情愫

文/王景瑞

快过年了,上街碰到几个老友说起过年的事,都说现在的年过得没有味道了。如今虽是年关将至,但除了偶尔响起的爆竹之外,还感受不到过年的氛围。要是孩提,一进农历腊月,“年味”就开始弥漫开来。

乡村的年,沿袭着古老的习俗,浸透着淳朴的民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来自乡野的泥土气味。人们出出进进,忙忙碌碌,腌腊肉、炒花生、扫庭院、劈柴火。到了小年,村里的乡亲傍晚时分,摆供上香,然后点几个二踢脚(爆竹的一种)恭送灶王爷上天,为的是让灶王爷上天后向玉皇大帝说上几句好话,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在小的时候,就盼望着春节的到来,还未近腊月,就扳起手指头数日子。这时候,假如看到母亲买几尺布几个糖果,或是父亲拎回几斤肉,那简直让我感到春节就是幸福的乐园。

乡下村民看重的是春联和年画的颜色鲜不鲜艳,以及大年三十晚上的鞭炮响不响亮。当鲜艳的春联年画各就各位时,屋里屋外顿时平添出过年迎春的喜庆气氛。除夕,全家人必先到祖坟和村上的祖厅祭祀,也不能忘了祖宗。每每大年初一早晨两三点钟,我就被大人喊起来,吃饺子前要给长辈一一磕头拜年,一般也没有什么压岁钱。大年初一吃过饺子,我便跟着大人们到各家去磕头拜年。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然后,拿着供品和纸钱去给乘鹤西去的老人上坟。下午无事,自由活动,初二开始漫长而又艰巨的走亲戚的征程……

那时生活很贫困,但也感到非常快乐。乡村的大年就是这样,过的是传统,过的是味道,过的是气氛。没有匆匆假日的烦恼,没有繁华城市的喧闹,简简单单,快快乐乐!我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味着走过的那段抹不去的记忆,从中找到了“幸福”的诠释。

关于大年的文章15:大年夜的暖流

文/小米

腊月里的一天凌晨,我爸便摩挲着早早起床,一步一步挪动,把阳台上挂着的腊肉、腊肠、腊鱼轻轻翻过身,让呼呼的风吹遍,好早点吹干。爸掰起手指,一一念叨着孙子外孙女都喜欢吃些啥。

我妈在屋子里也醒了,起床,把衣服披到我爸身上,责怪说:“老头子,你受凉感冒了,还不是我的事啊。”爸顿时火了:“我这一辈子,麻烦你多少事了!”妈说,老头子,你痛风发了,上厕所也是我扶着呢。爸还嘴道,你那年生娃时,我在医院都守护了一夜没睡。爸的这句话,把妈气得都抖了起来。那年在乡里医院生下我,爸兴奋得和几个人去乡里馆子喝了大酒,醉得一塌糊涂,让我妈在医院一个人担惊受怕。

这些情景,都是去年大年夜里,我笨手笨脚包饺子时,妈告诉我的。妈说,你爸到了腊月,就睡不好,整天啰嗦着你们啥时候回家。

友人老孙,去年大年夜里还住在云南的旅馆,老孙跟我打来电话拜年。我说,孙哥,我正在爸妈家里吃年夜饭哦。老孙顿时受到了强烈刺激,他说,我是不是有病哦,大过年的,也不在家里陪爸妈,来这里求啥啊。

我爸在旁边听到了,他让我把电话给他,他有话跟老孙说。爸接过电话,清了清嗓子,如他没退休前,在主席台上讲话的样子。爸在我面前,至今还保持着他的那一份威严。比如他喝酒,与我碰杯时,也不挨近,远远地隔空一碰,然后稳稳放下,在桌子上发出杯子碰桌的声音,那意思仿佛是说,我是你爸,也是做过领导的人,不要嚣张。

爸在电话里大声说:“我说小孙啊,你还是赶快回来过年,你这样在外面流浪,无家可归,好吗?”老孙在电话那头赶紧说,明天就开车往回赶。

我对爸说,老孙不是无家可归的人,自驾游,是时兴的过年方式。爸拍了拍桌子,啥自驾游啊,我看就是自私自利。爸问我,小孙的爹娘还在吗。我说,都还健在。爸提高了嗓音,就是啊,应该在家,守着他爹娘过年。

我妈从厨房端着蒜烧鱼出来,对我爸白了一眼说,老头子,你又多啥事啊,家家都有一本自己的经。爸歪过头来,数落了我妈一句,你懂啥,老传统到底还要不要。

年夜饭开张前,爸把筷子搁碗上,倒了酒,妈把大门打开,爸喃喃着呼唤那些去世的老祖宗回来“吃团年饭”。爸念叨的名字中,最远的人,也就是他的曾祖父了。一阵风吹来,恍惚中老祖宗们都列队归来了。

年夜饭后,爸一如既往,开始深情讲述家史了。我酒后微醺,在沙发上看春晚,迷迷糊糊睡去了。爸突然大声叫我,刚才我说到你曾祖父啥了?我睁开惺忪睡眼说,爸,我想睡觉了。其实是心里发慌,老家的陶四还在等我过去喝上一杯。

我听见爸叹了一口气,他原准备还把家里老影集拿出来翻看,同我一个一个回忆那些过往的岁月。

我的儿子,正埋头刷屏,他在微信里跟他的朋友们拜年,一直发着红包。我妈站起身来说,煮饺子吃啊。

我爸打了一个呵欠说,我也想睡了,饺子明天再吃吧。

大年夜里,走在烟花落了一地的清冷街道上,我想起那些从千万里外抵达故乡的人,回到家与父母亲人团圆,也是这样大致相同的情景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