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散文

请欣赏春回大地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春回大地散文1:春游长湖

文/何云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们全校师生踏着春天的脚步,到长湖春游!

来到长湖,放眼望去,到处一片山清水秀。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里,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来到湖边,一边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一边享受着我们带来的美食,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这么美的画面,爱闹的孩子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了,我们在空地上玩起了“摸瞎子”。我们把小慧的眼睛蒙上,开始玩了!小慧在人群中摸来摸去,一个也摸不着,这下她可急了,活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由于太想摸到同学,一个不小心,她扑了个空,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同学们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空中。

玩了一会儿,同学们有的要爬山,有的要玩水,没办法,老师只好带我们到处去玩!走在湖边的小路上,看不到任何车辆,感受不到都市的喧闹,我们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蓝的海洋之中。

来到湖边,风明显比刚才大了,随着风姑娘的舞动,湖面上漾起一道道波纹,就像一张没辅平的深蓝色丝绸。罗老师大声喊道:“可以脱掉鞋子在湖边玩水!”我立马脱下鞋子,挽起裤腿,找了个地方,和几个小伙伴坐在那里,用竹子拍打着湖水,水花溅在我们的身上、脸上。一阵阵微风吹过,脸上顿时凉爽极了。这时,王老师说:“如果你们有什么烦恼,可以对着湖面喊。”话刚说完,我的耳旁便响起了同学们的一阵阵喊声。

时间过得真快,夕阳西下时,我们又得回去了。同学们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长湖。

春回大地散文2:美味螺蛳

文/高国春

时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螺蛳又作为一道美食,成为我们安徽尤其是皖南黄山一带餐桌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螺蛳是“螺”的通称,一种软体动物,有硬壳,壳上有旋纹,主要分田螺和海螺两种。我国沿海一带主要以食海螺为主,而内地食用的通常都是田螺。

螺蛳生命力较强,池塘、河里皆能生长,可谓遍地皆是。由于多,螺蛳的价格自然不是很贵,带壳的10元可买2斤,去了壳也就7元左右1斤。可螺蛳味美香纯,深得人们的喜爱。

世上的事往往是好事多磨。吃螺蛳确实如此。螺蛳好吃,但做起来却要费一番周折。螺蛳买回来首先要放上几天,好让螺蛳把肚里的脏吐一吐。有时为了让螺蛳尽快把体内的脏吐完,还要滴上几滴麻油。如果带壳吃,得把螺蛳尾巴用老虎钳剪开,去掉杂物。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由于螺蛳既圆又小且滑,手握不住,剪起来就很困难。一次,约几位同学来家里聚餐,本不想劳驾同学,可是剪了一会,手实在受不了,便请同学一齐上阵。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过了一会,就有同学埋怨道:“螺蛳好吃,但真难弄。要知道如此就不吃了!”有此经历,以后干脆就从市场上买螺蛳肉回来做。其实,螺蛳肉洗起来也不简单。一次,母亲让我洗,我先去掉螺蛳屎,用清水过一遍就认为行了。没想到,却遭到母亲的一顿骂,说我真懒,会胡。原来,洗螺蛳肉要反复地搓,要去掉上面的粘膜,至少要七八遍才能过“关”。

螺蛳的做法多种多样。通常分带壳与不带壳两种。若带壳,主要是根据口味放调料,把洗净的螺蛳放到锅里,由于带壳,味道难进,所以煮时间要长。螺蛳肉可红烧,也可做炒菜,其中韭菜炒螺蛳肉是最常见的。不过,不论怎么烧,只有放上红尖椒,才能去腥,才能烧出味来,则是共同的。

红烧螺蛳肉,吃起来脆脆的、辣辣的、鲜鲜的、香香的,口感很好。带壳的吃则为更多的人所喜爱。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一桌,或用筷子或直接用手拿,一个一个地吸,边吃边谈,其乐融融。不过,我们在品味螺蛳美味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悟出生活的真谛:美好的生活是要靠劳动创造的!

春回大地散文3:游长湖

文/郭晓清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真是美不胜收。趁着这大好春色,怀着对春天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去长湖的旅程。

刚走到景区门口,我的心就像有几只小鹿在蹦蹦跳跳,兴奋极了!远远的就看见那波光粼粼的湖水像一块明镜似的,吸引着我。进入景区,迎接我们的是一条林荫小道,阳光透过嫩绿的叶子照进来,在地上撒下一片片碎金。

顺着林荫小道,我们来到了湖边,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湖水,墨绿的远山,加上四周美丽的鲜花,轻松愉悦之感油然而生。

沿着湖边一直往下,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竹林,一根根竹子直插云霄,我穿梭在竹林中,摸摸这根,抱抱那根,心想,我要是有竹子长得快就好了,不用多长时间我就可以长成俊俏的大姑娘了。

走出竹林,来到树林,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这可是鸟儿的天堂。一只只鸟儿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既调皮又可爱,喜鹊报喜,杜鹃啼春,燕子歌唱……它们在演奏着春天的乐曲。

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是那么和谐,那么富有生机,那么富有魅力,让我留连忘返。

春回大地散文4:春天挖荠菜

文/苇岸春风

时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挖荠菜的大好时机。荠菜即可食用防病治病,挖荠菜可户外晒太阳锻炼身体,还可以磨练耐性平静心情。

提起荠菜五十岁以上的人们都不陌生,那时生活条件差,经常到田里挖野菜,特别熟悉各种各样的野菜。记忆里,荠菜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在青黄不接的春天,人们对绿有一种说不出的珍视和眷恋。大地回春时,经历过寒冬的田野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白色的荠菜花,这小小的花朵并不美艳,但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希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荠菜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很高,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具有和脾,清热,利尿,消肿,平肝,凉血止血,明目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便血、麻疹、肾炎水肿、尿痛尿血、 肠炎、痢疾等。

现在到田里挖荠菜正是最好的时候,荠菜刚刚萌芽,还没有青草味,味道很好,可用多种做法食用,像包水饺,蒸窝窝头吃,也可同蔬菜一样炒着吃,都不错。

近几年,城区周围耕地和闲地少了,有荠菜的地方也不多了,需要到城外去找,果园、蔬菜大棚前、河岸边比较多。但要有耐心,初春的荠菜颜色还没变绿,要弯下腰才能找到。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多一些,往往挖到不耐心烦的时候才发现了一大片。挖荠菜也要有耐性,无论弯着腰还是蹲下挖,时间一长就感到腰酸腿疼,憋气。其实这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经常去挖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说明我们的身体强壮了。

春天挖荠菜真的益处多多,特别适合退休后的老年人。

春回大地散文5:春的魅力

文/丁敏文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植物们也蠢蠢欲动。

春风悄悄地拂上脸庞,阳光洒在身上也暖洋洋的。深深埋在地里的种子也在春的呼唤下慢慢苏醒,幼小的它冲出泥土,迎来美好的明天。色彩斑斓的花朵也沉不气了,在春的面前,尽情地摇动着身姿,展开小巧或宽大的花瓣,在风中摇摆着……

硕大的树木经过了寒冬,光光的树枝上面,幼小的生命正悄无声息地成长着,一片小小的绿荫,虽小,却又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刚刚出生的昆虫也在上面找到了自己的家。在春天的树木上丝毫不藏地喷发出特有的生机与活力,在那儿,浑身上下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自在,没有烦恼,没有难事,自己全身心投进了这自在里面,丝毫不在意……

在春天的感召下,万物充满活力和生机,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斑斓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快乐。这就是春的魅力,看不见,摸不着,却就在身边。

春回大地散文6:牵手

文/陈佳碧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一个人与你手牵手走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畅谈,任微风拂面,心旷神怡,彼此会意,笑声爽朗。

大雨滂沱,雷声阵阵,有一个人和你手牵手共撑一把伞漫步雨中,即便电闪雷鸣,两人依然相偎相依,步履从容。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他那曾经厚实白皙的手掌已被时间打磨得干瘪枯黄,但是当牵起她的手时还是那么温柔坚定。

直至他闭上双眼,她的手依然在他的手心。

她说,她和他,来生还要一起走。

老师和师母就这样手牵手走过了30个春秋。师母常说,她爱听苏芮的《牵手》,句句动人心弦。每当听到这首歌,她和老师便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会心一笑,我相信这种默契早已融入了这段平淡而真挚的感情里,融入了他们的生命。

爱他,爱他所爱;追梦,追他所梦;悲伤,为他的悲伤而悲伤;幸福,因他的幸福而幸福。多少人追求真爱,却每每在挫折到来之时轻易放弃。

因为誓言不敢听,不听誓言,不去倾听那些还没经过时间考验的誓言。

因为承诺不敢信,不信承诺,不去相信那些凭年少轻狂而作出的承诺。

爱需要理解和信任。也许事业不顺利,也许生活不如意,当你沉默时,她不抱怨,不灰心,一遍遍地告诉自己要坚定,相信风雨之后是彩虹,相信走过泥泞是晴朗。

轻轻哼唱《牵手》,一遍又一遍,也许牵了你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牵了手,一起走,没有岁月可回头。

伸出手,就表示愿意将自己交托给对方一生一世。

握住手,就证明希望给对方一生一世的幸福。

一个是出于信任,一个是报以真心,牵了手,大步向前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纳兰曾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想必这是他对爱情的信仰,也是很多人对爱情的追求。有爱如此,这般甜蜜过,这般执着过,到老,至死也不会有丝毫遗憾。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手,一生相守,我盼,我愿!

春回大地散文7:春的絮语

文/张若诚

春回大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她的手微微一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草青了、芽绿了、花开了、河里的冰化了……万物复苏,一切都生机勃勃。

春天的景色是迷人的,春天的每一角都是让人迷醉的。在这美丽的春天,我觉得美丽的双山岛值得我们去看看。

双山岛绿树成荫,到处是鸟语花香。一排排杨柳映入眼帘,像一只只修长的手,在与春姑娘打招呼呢!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映衬了杨柳婀娜多姿的舞蹈,春风下的杨柳更加妩媚动人。

池塘旁,株株桃树和梨树纵横交错地站立在一起。一朵朵桃花将粉红的花瓣展开,像初生婴儿粉嘟嘟的小脸;梨花展开雪白的花瓣,倾吐着迷人的芳香。

草地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它们竞相开放,一时间花香溢满了这片土地,惹得蝴蝶蜜蜂赶过来翩翩起舞。

在柔柔的阳光下,我们悠闲地野餐、放风筝。一家人其乐融融,聚在一起边吃边聊。长辈看着活泼的孩子,眼睛里满是浓浓的爱意。

春天的双山岛,什么时候你去了,绝对不会后悔。

春回大地散文8:春来共赏油菜花海

文/苏锦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繁花似锦,春盛如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赏尽花海,人间最美不过油菜花开。

每到阳春三月,油菜花儿正值盛花期,满目金黄恣意绽放,真不知是哪位神仙画家打瞌睡,怎么就一不小心把那明亮亮的黄颜料流淌到了人间,泼染上了油菜花儿,这里黄成一块,那儿黄得一片,弄得山坡田野沟壑湖岸到处都是,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黄灿灿的披风。微风拂过,披风像锦缎在天地间轻颤,如诗如画,美如梦幻,有哪种花儿会如此激情热烈,如此色泽明艳,如此阵容壮观,如此随处可见?怎不叫人心生欢喜啊,你是大地的嫁衣,你是春天的使者,春到人间,春满人间!

一年一度的油菜花儿,陪伴着我从儿时一路走来,细数流年里的春去春回。儿时的油菜花儿,开在大别山南麓余脉、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小山村。连绵的山间梯田缠绕,小如晒筐,大不过亩,金黄泼洒梯田,星星点点,层层叠叠,肆意开放在青山碧水间,直逼人眼;山下的田间地头,绿的麦苗、黄的油菜缠成一幅色彩亮丽、淡雅空灵的田园画卷,又像一匹流淌着的锦缎,随意铺陈房前屋后。春光明媚,辛勤的蜜蜂们在花蕊间嬉戏,边歌边舞,恰似在锦缎上穿针引线。村里低矮的老房子大都是土砖砌墙,采蜜归来的蜜蜂们在土墙缝里飞进飞出,成了我们这些孩童乐此不疲的游戏:用透明的玻璃瓶罩住砖缝口,飞出的蜜蜂一头撞进来后,赶紧拧上瓶盖,看着蜜蜂在瓶子里折腾挣扎,比赛着谁逮的蜜蜂多。蜜蜂多的瓶子里积攒的蜂蜜就多,褐色锃亮浓稠的蜂蜜,是我们贫瘠童年里天赐的甜蜜美味,如此珍贵。春逝花谢后,想念着蜂蜜的味道,我们就期盼着来年的油菜花开,再拼一场甜美的春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很多年后,我告别了小山村的油菜花,在依江的城市里生活,一住经年。油菜花挤不进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根植在我儿时记忆里的油菜花,一度成了我寂寞的怀念。随着近年武穴的赏油菜花热,每年花开时节,我一季不落地汇入到乡村赏花的采风团,再赴油菜花海,以慰我记忆里不解的油菜情结。慕名纷涌而来的游客们,在无边的油菜花海里流连忘返,舒展身心,花香沁脾,陶冶性情。写者沉思默吟,画者挥毫泼墨,摄者举机狂拍,游者尽兴欢颜。花艳人悦,景美人欢,人景交融,醉美花间,汇成一道人与自然的美丽风景线,织成一幅人与自然的原生态画卷。

数十年前儿时自制的“瓶造蜂蜜”,早已被日渐富裕的生活尘封进历史。赏完油菜花海,山清水秀的村落里,生意兴隆的各种“农家乐”盛妆而待,热情地为来客们准备好了佛手山药、豆果煨汤、大坝鱼头、啤酒烧鸭、酥糖春饼、手包卷煎、山笋炒肉等等特色各异的武穴美味,等待着被油菜花儿打开的游客们的胃来尝尽鲜美,余味袅袅,人们赞不绝口,久久回味。那些畅游花海、享受美食的美丽记忆,或文字或图片,大幅展示在报刊、网站、QQ、微信……等等现代传媒上,继续芬芳着我们的生活。

在武穴,油菜不再是养育一方水土的传统经济作物,油菜花海,现已悄然成为人们踏青休闲的精神大餐。抬头又见一年春,春到三月好风光,遍地油菜花又黄。亲爱的朋友们,还等什么呢?放飞心情,背起行囊吧,共赏油菜花海!

春回大地散文9:春回大地

文/漠风

春天,终究还是来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早,立春刚过,气温骤然回升,而后便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这如梦般的雨彻底的打破了冬天的宁静,闲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忙碌了起来。

春天,和风细雨、万物复苏。那气息像清澈的泉水一样,自上而下,一瞬间遍布了全身,那一刻,我仿佛要被融进春天里,化成一丝春天的气息。走在乡间的土地上,大地软绵绵的,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向远处望去,远远便望见那棵伴我成长的大柳树。

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柳树便早早地发芽。我们十多个孩子聚集在大树下玩过家家,哥哥是爬树的高手,每次都是他从树干上折些刚发芽的树枝给我们,我们再摘下嫩绿的柳絮当菜吃,有趣极了。

春天,大柳树上聚集着各种各样的鸟,整天叽叽喳喳地叫,抬头就能看见树杈上一个又一个的鸟窝。那时候便是哥哥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们总是央求哥哥把鸟窝拿下来看一看。有一次哥哥上树掏鸟蛋,一不小心从树干上滑了下来,鸟蛋摔了一地,腿也摔伤了,晚上还挨了父亲的打。打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上树掏鸟蛋,还常常把自己吃剩的窝头放进鸟窝里,看着一个个抢食的幼鸟,感觉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

春天的阳光格外柔和,穿过层层树干照在大地上,我们便在大树下扫出一片空地来,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抓石子、丢沙包、跳绳、踢毽子……累了便躺在大树下休息。阳光照在身上,甜甜的、暖暖的……

沿着大柳树向东就是我家的场,春天除了堆放少量包谷秆外没有别的东西,我们便在场上放风筝。自己做的风筝虽然飞不高,仰望它的却满是高兴的笑脸。远远就能听见孩子们清脆的呼喊声、呐喊声……

如果不是燕子的鸣叫,我依旧沉醉在回忆中。抬起头,不知不觉我已经走近了大柳树,大柳树上又冒出了点点新芽。想起自己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时光,我一遍遍告诉自己,要像春天里的新芽一样,把每一个瞬间都活成精彩。

阵阵微风拂在脸上,那清新的空气,那湛蓝的天空,那泥土的清香,让人不由自主地奔跑起来,我张开双臂像拥抱亲人一样,向远方跑去,紧紧地与春天抱在一起……

远处传来了明亮的汽笛声,车子上载满了春耕的器具,向更远处望去,大片大片的春耕开始了,这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他们面带微笑,迈着矫健的步伐,一遍遍地丈量着春天,把一年的希望埋进深爱的土地,埋进春天。

春天醒了,探头的新芽破茧了冬天的寒冷,丝丝绿意镶嵌在大地上,一双双勤劳的手已经开始播撒希望,他们似乎已经看见收获就在不远处。我也不禁地迈开脚步,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嗅着春的气息,我已经深切地感觉到莺歌燕舞、春回大地的美妙旋律,在无声的美妙里我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春回大地散文10:春回大地

文/魏万河

春催促着冬的脚步,终于轻盈地来了,园内的雪几乎在一日之间融化待尽,只有靠近园墙堆积的雪还与春做着最后的搂脖热吻。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们是看不到雪了,欣赏雪也成了一种奢望。

春在安塞腰鼓铿锵有力的声响里,在轻曼柔美的临夏花儿中,在响彻大西北粗重雄厚的秦腔里,无限柔美地潜伏在我们身旁,在看不见的犄角旮旯已经完全盛开了。

春在喧闹的除夕,午夜的爆竹之声如汹涌澎湃的山洪发出沉闷的声响,那些燃放于空中的烟花,成就了一座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异彩缤纷的高空花园。天上的群星闪烁,地上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灯光。天上贼亮的星星闪动着晶莹的光芒,地上的灯光千变万化,红蓝黄绿白各种颜色交替出现,图案、线条丰裕优美,使人陶醉。

吹来的晨风没有刺骨的感觉,软绵绵的,如少女的手拂在人的面颊;风吹过一排排白蜡树,没有脱落的干枯叶子发出银铃般的声音。柳树新发的细枝不知何时变得清亮清亮的,柳芽儿蠢蠢欲动了,这是春天的第一抹绿,草木即将在柳芽的招引下,吐旧纳新,绿茵一片。

春在小孩的脸上,被春风吹拂红润可爱;春在女人形色各异的发髻上,波浪似的卷发,飘如瀑布的长发,短而齐整的男子发;她们的美发有红色的、黄色的、大多是黑色的,还有棕色的、淡紫色的……将城市的街道点缀的五彩缤纷,异常丰富。

春天的一日是伯母三周年忌日,几个搬迁到外地的兄长携家人乘私家车远道赶来吊祭。一度寂寞的院子热闹起来,供桌上摆满了水果和食品,慈祥的遗像露出不易察觉的笑。伯母几乎一生贫穷,清福沾边时日不长。这个院落曾经是兄长们住窑洞、喝糊糊、吃窖水的苦难之地,这里有着他们童年的快乐,更有着成长的艰辛。

伯母居住的院落也给我留下了无穷的记忆。伯母有个和我同岁的儿子,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现在的院内建成了明亮的砖瓦房,三兄一家居住,嫂子残疾,没有离开故土,享受国家低保,新房屋为政府所建。

一个大旱的三伏天,一辆装载水果的拖拉机站在庄口的大榆树下。山里不产水果蔬菜,吃的几乎全是外地运来的。为了度过灾荒,山里人严格控制吃水果蔬菜,我不敢向父母张口,想起慈祥的伯母,兴冲冲跑去伯母家张口借豌豆换取水果。伯母家人多,经常缺粮,靠政府救济,是庄里唯一不换取水果与蔬菜的。不过伯母还是满足了我的欲望。至今忆起说不上是感激还是内疚。

再次踏进熟悉的院子,看着花枝招展的孩子们追逐嬉戏,想起那些曾经的寒酸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孩子们热烈地拥抱了春天。

站在广阔无限的山梁,四围片片田畴绵延伸展,春风蔓延而来。在“三变”改革的农村广大田野上,振兴乡村经济的伟大号召下,一阵又一阵和煦春风向我们吹来。

春回大地散文11:春回大地

文/漠风

春天,终究还是来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早,节令立春刚过,气温骤然回升,而后便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这如梦般的雨彻底的打破了冬天的宁静,闲暇的人们,不约而同的忙碌了起来。

春天,和风细雨、万物复苏。那气息像清澈的泉水一样,自上而下,一瞬间遍布了全身,那一刻,我放佛要被融进春天里,也将化成一丝春天的气息。允吸着春的气息,走在乡间的土地上,大地软绵绵得,我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向远处望去,远远的便望见那棵伴我成长的大柳树。

那棵树的年龄已经远超出了我的年龄。记得小时候每到春天,柳树便早早的发芽,发了呀的柳树远远的望去一片葱绿。我们十多个孩子便聚集在大树下玩过家家,哥哥是爬树的高手,每次都是他从树干上折些刚发芽的树枝给我们,我们再摘下嫩绿的柳絮当菜吃,有趣极了。

春天,大柳树上聚集着各种各样的鸟,整天叽叽喳喳的叫,有时候鸟儿在树上叫,我们便在树下玩。时过不久,我们便能看见树杈上一个又一个的鸟窝。那时候便是哥哥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们总是央求哥哥把鸟窝拿下来看一看,每一次哥哥上树拿鸟窝,鸟儿就在不远处乱作一团,似乎在告诉我们,请不要破坏它们的家。

有一次哥哥上树掏鸟蛋,一不小心从树干上滑了下来,鸟蛋摔了一地,腿也摔伤了,晚上还挨了父亲的打。打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上树掏鸟蛋,还常常把自己吃剩的窝头放进鸟窝里,看着一个个抢食的幼鸟,感觉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

春天的阳光格外的柔和,穿过层层的树干暖暖的照在大地上。我们便在大树下扫出一片片的空地来,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抓石子、丢沙包、跳绳、踢毽子……累了便躺在大树下休息。那阳光照在身上,甜甜的、暖暖的……

沿着大柳树的东侧是我家的场,春天除了堆放少量的包谷杆外没有别的东西,春天我们便在困地上放风筝,自己做的风筝虽然飞不高,却满是高兴的笑脸。远远的便能听见孩子们清脆的呼喊声、呐喊声……

如果不是燕子清脆的鸣叫声,我依旧沉静在乡间的大柳树上。抬起头,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走近了大柳树,大柳树上又开始冒出了点点滴滴的新芽,看着点滴的新芽,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恍惚之间走过了三十年的时光,看着这些新生命,我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要像春天的生命一样,把每一个瞬间都活成精彩。

忽然阵阵的微风拂在脸上,那清醒的空气,那湛蓝的天空,那泥土的清香,让人不由自主的奔跑起来,我张开双臂向拥抱亲人一样,向远方跑去,紧紧地与春天抱在一起……

远处传来了明亮的汽笛声,车子上载满了春耕的器具,向更远处望去,大片大片的春耕开始了,这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他们面带微笑,迈着矫健的步伐,一遍遍的丈量着春天,把一年的希望埋进他们深爱的土地,埋进春天。

春天醒了,探头的绿破茧了冬天的寒冷,扣开了春天的门。把丝丝的绿意镶嵌在春天的大地上,大地上一片祥和。那一双双勤劳的手,已经开始播散希望,他们似乎已经看见收获就在不远处。我也不禁的迈开脚步,大踏步的向前走去。

嗅着春的气息,我已经深切的感觉到莺歌燕舞,春回大地的美妙旋律,在无声的美妙里我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春回大地散文12:春日野菜情

文/刘小兵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走出郊外,绿潮涌动的原野上,随处可见翠鲜鲜的荠菜、嫩汪汪的灰灰菜、苦涩涩的车前草,这些都是味道迥异各具特色的春日野菜。记忆中,这些鲜嫩的野菜,曾经在我家境贫寒的孩提时代,以其特有的泥土气息,温暖了我的心房,伴我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记得有一年春天,我正读小学。一天,母亲忙完了农活,采了一大把绿中带灰的“野草”回来,我以为母亲采来是喂兔子的,赶忙拿到兔笼,母亲喝住了我。她说,傻孩子,这些草你不认识吧,这叫灰灰菜,人可以吃的,我是特意采回来给你们尝尝鲜的。母亲还告诉我,春天的大地就是一个天然的菜市场,只要你耐心细致,在田埂上、沟渠边、山岗上,用不了多少功夫,就能采到水灵灵、脆生生的各式野菜。我一听,高兴极了,嚷着让母亲带我去采野菜,母亲爱抚地摸着我的头说,这不是你的正事,你只管发狠读书,妈盼着你早日飞出大山。

晚上,一盆泛着清香的灰灰菜端上了餐桌,我夹上一把,怯生生送入嘴里,轻轻一嚼,滑溜溜、嫩汪汪的,还带着股淡淡的馨香,我连说好吃。母亲看着我好吃的样子,呵呵一笑,边从盆里给我夹灰灰菜,边打趣得说,富养女,穷养儿,是个男娃就不能骄惯,多吃点野菜,才能驱病强身,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话音未落,父亲也放下筷子,意味深长地对我说,灰灰草是大山里常见的一种植物,当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它却默默扎根在贫瘠的山野,从不与百花争艳,却以其清香可口的质感,征服了人们的味蕾,给人们的餐桌增添了一道脆嫩鲜滑的美食。长大后,你也要像灰灰菜一样,不慕虚荣,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听着父母朴素无华的话语,我从一盆凡常的灰灰菜身上,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我的良苦用心,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要像灰灰菜一样,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都要经得起风雨的侵袭,顽强地生长。

后来,我上了初中,到县中学寄宿,父母每月都会来看我一两次,尽管家里条件依然比较艰苦,但每个月,父母总会给我带上一两次荤菜打打牙祭。有一次,恰逢农历三月三,母亲提前一天扯了荠菜,煮了四个鸡蛋,一大早就走了十几里山路,给我送了来。品着母亲用荠菜煮的香喷喷的鸡蛋,我兴奋地一夜没有睡好。

时光悠悠,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山里娃,如今,已走出大山,把根在扎在了城里。尽管时光走远,那年品食灰灰菜的情景,还仿佛历历在目,特别是父母那番语重心长的教导,犹在耳边回响,时时鞭策着我在人生路上,努力向上,奋勇向前。

春回大地散文13:风筝舞

文/丁桂兴

春回大地,鸟鸣欢欣。天空是那样的明澈,宛如洗净的蓝宝石,轻柔暖风渐渐吹拂婀娜的柳叶。春天的五彩缤纷时常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苍穹中飞舞的风筝,带给我们无限的美好和欢乐。长长的风筝线似乎牵出我心里尘封的往事,不经意间触动了心底丝丝柔软之弦。

年少时,在家乡的湖岸,一个懵懂的小男孩手持线团,扬起自做的风筝,一路疯跑,那个少年就是我。当我步入社会时,也曾经问过父母,他们是如何放风筝的。父亲的微笑、母亲的沾喜,一直洋溢在他们的脸庞。不管贫也罢,富也罢,在那个年代,飞扬的风筝是他们心中久违的梦幻。渐入中年,我想起女儿小时候嚷着买风筝,竟不曾看见过她放风筝时的快乐。无论何时,放风筝都是现代人企盼的自由,一有时间就出去放风筝,草地田野间,挥洒舒心的欢笑。

我读过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其中有一篇写的是《春》,旁边插有一幅漫画,题为《都会之春》。画面为楼台一角,阳台上有一人支肘沉思远眺,楼下是成片的瓦屋,天空中一只纸鸢在飞舞,一根线斜斜地伸向远方。丰子恺曾经回忆说,这是他往年住在上海时,春日见到的景象。面对逐渐缩小的空间,大地上无限的融融春意,全部通过线上的那只纸鸢而倾情宣泄。在画家的心目中,一只只风筝能让人感知春天的存在。

徐渭是明代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曾自号“青藤老人”,后世的郑板桥、齐白石因仰慕他的画技,声称均要做其“青藤门下走狗”。他作的一些画,融合了精湛的笔法,野趣横生,韵味甚佳。暮年时他喜欢画儿童嬉戏的图景,有一首风趣独特的《题风鸢图》诗:“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处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画中一小孩,为放风筝而逃学,当人们找到他时,早春的白雪里,穿着红衣的小孩正忙着放风筝呢。看似普通的一首诗,里面蕴含了无忧无虑的童趣,风筝便是快乐的童心。

与风筝有缘的画家,在现代人中可算是吴冠中先生。他在桑榆晚境里画过两幅画,一幅是《公园里的风筝》,另一幅是《又见风筝》。前者公园里树木葱茏,远望天空里飞舞着片片风筝,放风筝的主人是谁呢?画中并没有人物,给赏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后者是吴冠中于2003年,龙潭湖边的工作室旁,他与老伴白发红衣,牵手漫步。在春天的公园里,看到空中只只风筝醉舞长空,面前的古树满目苍夷,顿生沧桑之感,于是创作了这幅不朽画作。

我发现画家到了晚年时,他们都喜爱捕捉、描绘风趣的童真,灵动的纸鸢显露了他们的心态。或许他们一生中曾遭遇波澜迭起、险浪丛生,渐入老境时,画作表现出童心未泯,返璞归真的生命状态。丰富的人生经历,唤起他们返回崇尚自然、超凡脱俗的本原。生命的起点闪耀着纯真的灵性,人生的终结又体现着朴素的完美,画笔之下处处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春回大地散文14:春天里的“小花”

文/刘昌宇

春回大地,满世界都涌动着缤纷的色彩,处处洋溢着喜悦和温暖。走在春天的大道上,欣赏着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心弦不禁被春天的美景悠然拔开。

走过一段田园,迎面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松树,枝桠间有一个纤秀小巧的鸟窝。令人惊叹的是,鸟窝是被人用透明胶固定在两个虬枝间的。许是一个雨夜,它被淅淅沥沥的春雨“带”下了枝头,甚或是哪个顽皮的孩子不小心碰落了它,总之,最后是一位富有爱心的人士,找来透明胶,把它原封不动地又“挂”上了原地,让那个曾经精巧美丽的家,重新焕发了光采。

星期天,与朋友相约,带着家人,开着车到郊外踏青。那天游人很多,山路上也很挤,走着走着,前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脚竟崴了一下,她痛苦地坐在原地,用期盼的眼神渴求周围的行人能向她伸出援手,但大家纷纷敬而远之。就在四五个大人围着老大娘叽叽喳喳说“赶快打120”时,四五个初中模样的学生,一涌而上,毫不犹豫地把老大娘携扶到了旁边的一块石凳上,一边递水,一边关切地询问她的情况。原来,老大娘昨天从外地赶来,准备今天和儿子一起来这旅游的,临行前儿子被一个电话叫去加班,老大娘不想错过景区的花期,就一个人来了,谁想半途踩在一块松石上,把脚给扭了。老人一边说着“谢谢”,一边深情地望着这群孩子,眼里溢满了感激之情。我却低下了头。我也在现场,虽有过想帮扶老人一把的想法,但头脑里却装了太多的世故。而那帮孩子,他们用晶莹剔透的心,剔除了时世的羁绊,用真诚赢得了老人的感激,也让周围的人,对他们肃然起敬。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不光有阡陌花开,更有人间真情弥漫。一个个鲜活的“暖镜头”,都真实地记录下了发生在春天里的动人故事,朴实无华的故事,像春日里一朵朵毫不起眼的小花,默默地开放,却散发着弥久的魅力,让世界更加美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