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风雨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风雨的文章1:出行小记
文/李清文
风雨味
往日出门,必带三两本书,或者到书摊买本杂志之类翻翻。此次来韩国忘了带中文书,韩文又看不懂,闲暇时没书看,脑子空空的,颈椎不僵硬,倒也落得个轻松自在。原来,不读书有不读书的好。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发感慨:“书莫读,诗莫吟,读书两眼枯见骨,吟诗个字呕出心。人言读书乐,人言吟诗好。口吻长作秋虫声,只令君瘦令君老。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雨听风都有味,健来即行倦即睡。”形象,太形象了。
也许杨万里记性差,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又是读书,又是吟诗,还留下那么多传世之作。
但杨诗人说的话好有道理,不用去读书,不必来吟诗,只要能“听雨听风都有味”,便是看懂天地人间无字书,这比去读白纸黑字有味的多啊!
难言
那天中午,在韩国一家名叫中垒的餐厅吃饭,一进大门,发现门楣居然刻着一句汉诗:最难言处最难忘。
韩人喜欢这句,我也喜欢得不得了。老板用此表达迎客之意,我从中亦读出人生百般滋味。
细想想,这世上人都有难言事呢,难言之处自然难忘,只能放在心底,严严实实藏着掖着,既便想找人倾诉一番,也是无从说起。
这家饭馆的菜品,风味独特,好吃的很,若要说出妙在何处,我又说不出,正是:自家最难忘,对人最难言。
下次若再来韩国,还要去中垒。
人世礼
韩国多美女,一点也不假。导游大崔讲,这里的女士喜欢化妆,热衷整容,时刻注意形象,认为不把自己整美,就是对别人不礼貌,哪怕是下楼扔个垃圾,取个快递,也要补点淡妆,抹点口红,喷上法国香水。
在西安的小区里,常能碰见衣衫不整溜狗的,趿着拖鞋光脚到超市买肉的,还有散步时穿着花色睡衣的女子。你说说,看着心里都是个啥感觉?是不是有点难受?
咱们也有好传统呢,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记他母亲:“中国是民间亦贵,因为人世有礼。我母亲在家着短袄长裤,但出台门到溪边浣衣必系裙子,在堂前纺棉花亦系裙子。跟母亲去探望同村九太婆,在荷花塘,一盏茶时就走到的,母亲也开箱换上蓝绸衫黑裙子。”
这不就是民间亦贵,人世有礼么,韩国女人如今依然能做得到,还做得这么好,该是多么难得,着实值得学一学呢。
风雨的文章2:风雨21年
文/轻轻走来
21年前的今天,我的青春虽近尾声,毕竟还在,还有着花的憧憬,还有心情做梦,还有力气折腾。今,步入围城21年,立马45岁,已然没了当年的底气。
回首需要勇气。所谓幸福的风景都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不同。我应该不能列入“不幸”之列。只能算所女人的忧伤和不易。
21年,得子,养子,不易。“不易”,足以成书。也早已成书。
说起“子”,愧疚痉挛心脏,心情越发的黯淡。儿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与君打架,儿子由他奶奶抱着,他向扭捏在一起的我们不断的伸出他稚嫩的小手,一会拍他爹的脑袋,一会儿拉我的臂膀,伤心的哭。儿子于家庭不和的恐惧由此落根。婚姻的这么些年,为何总是聊无休止的争吵、彼此的伤害?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要坚守这个千疮百孔的婚姻,就因为“家”?每每只要想到“离婚”这个问题,整个身心都坍塌了,不敢面对儿子,但情绪稍微平缓,于儿子的愧疚潮水般的涌来了。
因此愧疚,所以溺爱。儿子许多的坏毛病都是我宠出来的。比如把他喂得像一只棕熊。比如花钱没有节制。比如敏感脆弱。男孩子,要阳光,要朝气,这些,我养出来的儿子欠缺,遇事不冷静,第一时间会向我求助,问题是,我这个当娘的,也不是万能的。
因为溺爱,愧疚加深。虽然,我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我不晓得如何提携他走出这个心理困境。儿子读的大学,不满他的意,但人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在开学的前两个月,我每天都发布“与子”书,不觉,已是万言。后来,和儿子面谈,发觉“于子书”并没有达到我期许的目的。我惘然。我害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尽量的回避着与他任何形式的联系。但这样也不是办法。我“回避”,是因为不想我的太细腻,太关爱,影响了他,他必须独立的成长,必须独自经历、解除心理上的困惑,必须独自承受这世间带与他的幸与不幸,好与不好,必须独立朔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活在当下,活好当下。儿子的当下——读好书,好读书。勤勉。务实。责任。担当。送给他的八字警言,共勉,需要用一生维系、努力、奋斗。常焦虑我的用心良苦,最终落得个“纸上谈兵”的结局。我的孩子,成长过程里的疼痛,必须坚挺。
婚姻和家庭不易。
婚姻是工作和生活的底气。这么些年,我像一棵漂浮的水草,孤单的,顽强的活着。经营婚姻是门学问,不是我不擅长经营,实在是,在婚姻的保卫战里,我竟然不知道对手是谁,如此的悲哀、可笑。
君的一生,有很多的理想。与我离婚,是他的理想之一。“我要和你离婚”这是他21年的口头禅。一个月前,“离婚”的事情,又被他提上议事日程。整整一个月,我每天至少一条100字以上的信息发给他,不像从前一样的语气和语言,但也不是祈尾摇怜,我只剖析我的内心,表达我的真诚。半月后,君被“感动”,酒后也真诚的忏悔,表达他的真诚。这些日子,竟然参与微信和空间的互动,还配合拍卖萌的合照,把我写的文章和说说的图文转载到他的微信,他也竟然默许,还有小暗喜。
家里边的两个男人,都向我索爱。还好,我能向文字、音乐、茶、花这些美好索爱。
家庭是孩子的大本营,大后方。这么多年,我的苦苦维系,煎熬,坚守,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儿子一样完整的家,予以保持代代和美的正宗的李氏血统。作为奔五的中年男女,我和君已有了摈弃前嫌和自律的能力。此生未完成,未来的路究竟如何,也只能步步为营。
今天上午,一如既往的琐事缠身,间隙还是给君发了条短信:“他爹:风雨21年,对不住的地方请原谅。一路有你,谢谢。”
工作和精神追求不易。
这么些年:我事业无成,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工作很努力。
这么些年:我收获了文字,收获了天下朋友。做好人,作好文。我逐渐修炼成一颗慈悲、坚韧的心。我爱着我的爱。我感恩关注我的亲,支持我的亲。
21年来,我很努力,我很辛苦。我甘愿,我继续。惟愿种瓜得瓜。一家三口,和睦相处,阳光向上,天下太平。
风雨的文章3:相望?相忘?
年年花开时节,风雨总成旬,而今天虽放晴,风却满楼。远眺整座城,满眼木棉花的炫红,如心间一抹朱砂的深刻。运河两岸的杨柳,早已丝丝轻柔,烟雨缕缕如织,撩拨着行人眼,海棠未语,梨花先白,而春也已过半。
十年红尘梦一场,依旧相逢草草,依旧眼与心同,依旧空有千并刀,也剪不断万缕愁。我不是不懂,东风她吹尽花枝,怜惜又有何用,因为明年花开又依旧,一夜风雨过后,总是绿尽疏阴落尽红。而一场怦然心动的邂逅过后,要不相望于红尘,要不相忘于江湖,不管属于哪一种,都是无奈的心痛。
春去春又来,时光催人老。为了那个悦己的你,我怎敢轻易老去。何不趁着酴醾春暖,放怀梦中且醉,不与人说,独记取那份美丽。
佛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渡口,你来,我渡!我们各据河的两岸,当你蓦然回首时,是否看到我也在彼岸凝望?在看尽世间繁华过后,能否用一抹温柔的目光,暖我一颗冰冷的心房?就这样,在这万丈红尘中,默然相爱,寂静遥念。请住进我心间,我会守在原地,等你在最初的荒凉,等你靠近我的岸。
迟迟的春日,暗香流动的庭院,夜又如期而至。月半弯,天如碧海万里澄净,轻寒随风吹过,冰凉如水。独行独坐的我,无处寄语,满腹心事难诉,谁会拼却酩酊醉在花深处,倒不如一杯咖啡来得实际。我知今晚对影不应成伤,也不应和帘卷起,只是陌上花开,而人却难眠,难免有些落寞。锁不尽满城芳菲,道不明满腹欲说还休的惆怅,只愿,今夜能有梦到西园,能携手花间,共流连。
我知道,有一种悲哀,叫情深缘浅,有一种伤痛,叫曲终人散,有一种无奈,叫别时容易见时难。有时幸福明明触手可及,却又如风飘逝,有时明明温暖很近,而春却无踪,我的心明明很透明,可你偏偏看不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红颜如花般凋零,你心间是否还保留着最初的悸动?如果人能似花,那么来年是否能如约在春风里?惆怅芳菲尽歇,人似花憔悴的夜,只能拼却一年沉醉待春归。
今夜,当月光洒满心房,赏一阕新词,听一曲阳关,湿一枕清泪。红尘深处,是相忘抑或相望,就让清风明月随意,就让青山绿水常流,就让我们各自信守承诺,信守曾经的美丽。
风雨的文章4:乡愁
文/闲云野鹤(袁琴)
向何处,去悠悠,不管烟波风雨,凭栏悄悄,今宵酒醒何处?楼头五更钟,一寸离肠千万结,此恨绵绵。
不喜落花季节,花朵静静绽放,如一场因果无疾而终。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们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与无常,作别西天的云彩。天边流星滑落,满天星光,绽放在无名的黑夜。花落了!
今夜离愁如山重,断送彩云归处。梅花落尽成思念,从此乡愁变离愁。碧海青天夜夜心,从此山水不相逢。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倘或有一天我死了,是埋向故乡,还是葬往他乡?何处是归航。
母亲,这个烙在心上,刻在故乡的名字;这个载满乡愁,写着归宿的名字,将我们所有的孤独和回忆填满。所有的所有,在前世今生的羁绊中,在香烟袅袅的凭吊中,化作伤心弦。
“独把离觞到黄昏,梦到南山,深处见娘亲”。没有母亲的乡愁,深秋的黎明,在两世的山谷轮回。今生再也不见, 生死戚阔,两头婵娟,何必枉悲伤。
乡愁是一种情结,一种对故乡剪不断的离愁,连着生命的两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乡愁里有今生最美的记忆,有无数可以回忆的理由。落在心底,留在故乡,静静地伴你左右,并送来故乡的晚风和童年的细语呢喃。“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从此他乡变故乡。
乡愁,如一根心上的弦,与故乡紧紧相连。无论山高水长,故乡的袅袅炊烟仍是世间最美的景象,那久违的感动依然在心间弥漫。乡愁,被盛在一杯陈年的酒里,让离家的游子常醉在异乡的路上。晓风残月,落雨斜阳,漏栏华露,拢作故乡一缕哀觞,都付东流水。哀觞里有母亲,有惦念的亲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人和古人照射同一个月亮,恨着同一个乡愁。王建的乡愁,便是那月夜里的徘徊,黯然销魂。纳兰的乡愁,山水同程,风雪一更,雪夜里无眠,故园无此声。余光中的乡愁,愁在大陆的两头,从今后,梦魂千里,空碛无边。
乡愁是一种高贵的痛苦,撕心裂肺。“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周密的乡愁,怀揣国破山河碎,凭吊魂牵梦萦的故国。那对故乡流连不舍的眷恋,剪不断、理还乱,是无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的乡愁更是不可逾越的抵达故乡的山高水长!百转千回。
这落在我们心底的,那最深,最美,最悠远的乡愁,日夜忧叹,终淹没在柔软而漆黑的夜里。更如你如我,落目在日不落的地方。雨才下这头,风又到那头。
风雨的文章5: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天值班
一个人就这样坐了一天
看书、喝茶、胡思乱想
眨眼周末又没了
感叹时间的飞快
不知不觉中青春也从指缝间溜走
和老友相聚、聊天
才发现自己这一年错失了多少风景
作茧自缚
一个人挣扎
庆幸的是终于还是鼓足勇气走出来了
虽然过程这么疼
但正如蓓蓓姐所说
疼痛是死不了人的
有时候想起过去
心里会莫名烦躁
总是走不出那个阴影
我应该给自己多些阳光
不愿再看着别人生活
感谢过往经历给我留下的回忆
让我的心又少了一些空白
一切总会过去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的文章6:浅谈人生得与失,静观风雨人生路
文/小南@只想陪你走下去
每一个人,从来到这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命对于我们残酷的考核,进入了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旅途。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因为环境的不同,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万紫千红,各色各异。有的人,在还没有来得及去想要拥有什么的时候就拥有了一切,而有的人,历经万苦去追求,却徒劳而归。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先人们之所谓说公平,倡导公平的存在,是因为让我们认知公平的存在,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发奋图强。
虽然公平是先辈们说的一个善意的谎言,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谎言带给我们的力量。
正是因为我们从心里默认了公平的存在,所以才会自强不息,才会在绝望之时告诉自己,我不比别人差,从而成就自身的价值,铺造七彩的道路。
李某在此执笔残书,浅谈人生得失。也许文笔之稚嫩,思维之肤浅,诠释之含糊,但请各位别见笑。
得,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有多或少、朝或夕之分。也许很多人都感慨一无所有带来的痛苦,不否认,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的确可以满足做为有思想的人类都会有的虚荣心。
然而得到并非意味着就可以快乐和幸福。要知道人的野心和好奇心之大,望而生畏的事物,会让我们拥有将其征服的欲望。对我们拥有极大诱惑的,都是遥远的的。而我们得不到的,都是美好的。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就渐渐的忘却了本我。很多小时候看似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现在唾手可得,很多小时候的愿望,如今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因此,此刻的我们,对小时候的渴望和心愿并不屑一顾。
所以,我们现在拥有的,已经无法让我们快乐,并不是我们拥有的不够多,而是我们忘了本,忽略了曾带给我们惊喜的最简单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断追逐,总以为得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拼搏、跌跌撞撞所得到的,我们曾梦寐以求的东西时,我们只是若无其事的将其置于一旁,又从新开始追逐,总以为再得到什么就会拥有快乐和幸福。然而却是一次比一次得到的更多失望。
其实拥有的多或少,我们都可以拥有幸福和快乐。只是我们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忘却了自己而也。记得曾有个哲学家对我说过:走得远,就会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所以不要走得太远。
不否认,追逐是我们创立人生价值的根本,然而必须是在不忘本我,不忘简单的前提之下,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一路的惊喜和幸福。
失:有得必有失,这句传承了上百年的古话,不断的被世人所验证。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断的失去,有的无足轻重,而有的却使我们痛彻心扉。
人生是一场无止境的考核的过程,有些事,有些人,无论我们多么舍不得,都将会离开,会失去,而有些失去、有些离开,不像是恋人一样,彼此的离开,会在下一秒下一站相遇,而是永远的,不会再有可能、没有也许,也没有如果的失去。
有些事物或人的离开,是必然的,不会因为努力或舍不得而创造奇迹。
也许再坚强的心,也承受不了失去某些人或物的痛苦,再乐观的人,也阻止不了失去的悲伤。我们是人,一个有思想的平凡人,拥有七情六欲是我们的本性,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无论失去什么,都请记住,哭过,痛过,我们还要面对生活,无论失去的对我们有多重要,我们必须在哭泣过后,理智的生活下去,因为我们都要学着自我成长,要独自成受痛苦和悲伤。
失去不意味着重生,但伤和痛可以助我们成长,无论何人何物,都只是我们的一半,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不会陪你到散常
失去的,无论做多大的努力和牺牲,也挽回不了,所以失去我们要坦然的去接受。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拥有的时候,去珍惜,去爱护,减少遗憾。
得之偶然,失之必然。所以无论得失,我们要坦然。
欢迎转载,小南QQ949624657
风雨的文章7:经历风雨有人成熟有人沉沦
文/纯子
人生一世没有人不经历风雨,换而言之,没有一个人能够风平浪静顺风顺水一辈子。只是经历苦难的大小早晚不同而已。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人生之路沟沟坎坎,荆棘密布,可不知是谁在冥冥之中戏弄着人生。天灾人祸之事向来不与人商量,它突如其来,气势汹汹,不由分说,且接二连三(所谓祸不单行)。
其实经历一些苦难并非一无是处,苦难让人去掉懦弱苟且,变得坚韧勇敢、百折不挠、无所畏惧、坚定不移;苦难让人去掉浮华、变得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淡定从容;苦难让人反省现在,思索未来……总而言之一句话,苦难让人成熟。
经历苦难,你会看开一些事,看清一些人,看淡一些现象,明白一些道理,它使你淡功利明心志。在苦难中你发现自己的人格会得了到升华,在苦难中你发现你的灵魂蜕变得高尚。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无不如此。他们无不拥有着刚铁般意志,而刚铁般的毅志应该是=钢铁般的硬度+钢铁般的韧度。硬中带韧,韧中有硬,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当然,苦难也能让人沉沦。
在苦难面前并非人人都是贝多芬、司马迁。
苦难能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从而对目标更加坚定不移,也就更容易走向成功,同时,接二连三的苦难也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它会让人变得萎靡颓废,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
我无意批评在苦难中沉沦的人,人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这是事实,我只是想说,命运之神让你备受屈辱的跪着,而你却更加残忍地让自己倒下……不觉得委屈?不觉得亏得慌么?
一定要做自己的心理导师,疏通思想,理清思路,摆正心态,千万不要钻牛角尖,那是一条死胡同。要让自己站起来,那怕是摇摇晃晃的,然后站稳,调整好自己,然后昂起头坚定地向前走。
不是在经历苦难时撑着不死,而是要好好地活着!
圆满的人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逆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谓“逆商”是指人身处逆境或面对苦难时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人有的时要跟自己“较劲”,要“固执”、要“倔强”。
同样的苦难让不同的人承受,结果也许会大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待事物不同的态度。要知道,态度形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内心遵从的是这样的信念:风雨中,微笑着坚持,阳光里,快乐地生活。
请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期待,风雨过后那弯美丽的彩虹!
风雨的文章8:彼岸花开,遥遥相望
文/风渐澈
如烟的夜,风雨照无眠。相思为谁而不堪?几世的缘,纵横了牵绊。是谁将烟焚散,散了一夜的灯火阑珊。叹红尘,落朱颜。伊人憔悴,只把相思落樽前。
——题记
长门轻叹,月华如水,凭栏独相望。
一直以来,都听人说过有关彼岸花的传说。于是在每个寂寥的夜里,我举目遥望。望向远方的灯火阑珊,望向深山高处的灯塔。却始终看到的都是一片漆黑。
然而,对于那曼珠沙华的向往,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止一次的在梦中看到那血色的花蕊。在梦中,却也是花开彼岸,我在此岸,遥遥相望,却从未有过靠近。
花开彼岸,只是一团红,看不见叶的颜色,望不穿那血色后面的身影,就像你我的那场邂逅,只是一场恍如隔世的记忆,被氤氲在流年的长河里。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遇到你,或许我不用如此的多愁善感。我会继续着自己当初的那份年少轻狂。如果没有遇到你,我还是那样的单纯,不会凄迷于你那醉人的笑颜。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会像一个孩子一样,过着简单而又快乐的生活……
可是现实往往不随人意,是缘分么?我从未想过要相信命运,可是,记忆里的那次擦肩而过,却是我深深地改变了自己。想念你那如花的笑靥,你的嫣然回眸。我无数次的提醒自己,爱情是奢侈品,很美好,却也像彼岸花一样,可望不可即。然而,我却无法控制的陷入了命运的泥潭。
你不知道,爱上你,是我对彼岸花的向往。当我举目遥望,看到浓浓的血色,才知道,那是刺骨的心伤,那是红色的凄凉。当我真正触摸到的时候,才知道,那是美丽的毒刺。
都说时光如流水,可以冲淡岁月的沧桑,但却散不尽我那浓浓的深情。都说人生如清梦,梦醒以后,一切终成空。可是,我梦里梦外都是你,却又怎样才能散尽脑海里的影子。
我常常想,当岁月的长河走到了尽头,我是否真正的可以到达彼岸,看到那曼珠沙华,看满地的血色围绕着自己的影子。那份心里的向往就能真正的圆满。可是,自己只是年少轻狂,纵有几丝的多愁善感,也不能任现实将自己沉沦。
只有当遇到你之后,我才明白,你我就像彼岸花开。就像那血色的曼珠沙华。
当我想尽一切办法去触碰你,可是,却始终是遥不可及。脑海深处,只是一个幻影,就像那彼岸花一样。
也许未来,我不再爱你,不再想你。那是我对爱情不再向往。或许当繁华落尽,一切都会成空。我曾经追求的,也只是一场梦。就像那血色的曼珠沙华,纵使再美,终究遥不可及。
而我,却会在某一天,想起你的时候。捧一杯热茶,站在前世的凄迷里,任泪花于红尘里飞舞……
风雨的文章9:让祝愿,在风雨里飘荡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
——-汪国真
文 婵若兮
【淡然若水】
幽幽岁月,浮生来回。我一直在水墨的时光里跋涉,剪影,寻觅。
当我越过唐风宋雨,我就沿着那平平仄仄的诗行前行,回眸,转身,我在温暖的城池中遇见淡然若水的你。
初次相遇,印象中的你是那么的温文儒雅,纯洁善良,宛若人间四月天里一道最养眼的风景。
自相识以来,我发现你用你那双最动人纯清的慧眼领略四季的变换,用你那颗宽容淡定的心解读尘世间的是非恩怨,用你那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温润一颗颗疲倦干涸的心。有幸,靠近你,任花香满衣。有缘,贴近你,感受你千万缕柔情。你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善美,我言真真切切宛如你之珍贵。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不会用太浓烈太热情的词句与你叙述情深意长,山高水远。只想携浅浅的问候,伴浓浓的思忆,与你,相知,相伴,相亲,冷暖相依。我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足矣。
你说“今生我们能够相遇,是前世种下的缘分么”?我点点头,浅笑无语。
蓦然回首间,那些动人真挚的画面依旧在我脑海里一幕幕上演,清晰如昨。
记得第一次你见我时说:“若兮,虽然你笑魇如花,但是你眉宇间流淌的那道浅浅的忧,我依稀看得见”如此般沁心,温暖的话语震撼了我的淡然,让我感动的无言。真不敢相信,初次见面竟能读明白,看清楚,领会我的情感,为我心忧。
每日一句“若兮,今天过得怎么样,过得还好吗?”,那无尽的暖意,无穷的甜蜜,无际的欢喜,总是在我耳际婉转出无限真意,一圈未平一圈又起,让我怎能不开心?
依稀记得,你对韩亚遥祝最真诚最珍贵的牵挂,对她嘘寒问暖,对她呵护倍加,对她的千叮咛,万嘱咐。我再次被你的体贴善良,所折服,所钦叹。
或许,你本来就是落入凡尘的水仙子,看,浅夏的鬓角上有你抛洒的清新,听,初秋的眼眸中呼映着你蹁跹的祝愿。
【纯清如雪】
木棉已残,香已逝,是谁总在梦醒时分聆听《相见恨晚》?是谁言相思不曾闲,以一曲《云水禅心》的时间,独倚轩窗,提笔临写红笺小字?是谁相邀半盏清闲,吟一阙清词诗韵,舞尽满怀如莲心事?
多想牵着月光的素手,踏着芳露飘香的幽静小路,折菊来到你的身旁,听你吟诗诵词,与你共披一袭冷香,枕一帘风霜,让我们把酒对月,开怀畅饮,一醉千年。
喜欢读你的诗行,品你的幽思,欣赏你那提笔临笺长满素花诗篇。请允许我拢一袭诗香,替我麻痹满身心的倦意。哪怕拥有一刻也是地久天长。
当我忧愁逆流时,我会想起如水如雪的你。当我闲庭散步是,我会念起你对我说过的话语,那么动听,那么真诚。当我仰望蓝天时,我会扪心自问,天边的那朵白云,是不是你?此刻,我感觉满世界的幸福在低低吟,浅浅唱,我毫不犹豫和着它的音律大步大步向前走去。
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我知道你喜欢倚楼听风雨,享受在雨的涟漪中放飞你的思绪。而我在此地,与云为伍,以霞为伴,与翠柳共织你的一帘幽梦。想着想着,我嘴角泛起丝丝笑意,不言亦不语,只是欣喜的如此莫名。
【伊人好梦】
如果雨轻叩你的帘窗,你可知雨中有我最真最诚的祝愿?
如果风吹落你的疲倦,你可知风中有我最深最美的思念?
如果芳菲轻吻你的娇颜,你可知花中有我替你植种的快乐,深埋的幸福?
喜欢如水般温柔的你,喜欢如雪般纯情的你,欣赏你的淡然若水,欣赏你的素心如雪,因为你竟是这样优雅美丽,心是那样纯洁透明。
今夜,月光潋滟,满庭芳菲如雪。我在月光下铺就满笺浓情的水墨香,为你,画满满城的祝愿,吟唱幸福的歌谣。我可亲可爱可敬的姐姐,请记得,一定一定要幸福哦,阳光下我为你祝福,月光下我为你祈祷。
风雨的文章10:风雨沧桑木溪冲
文/林洪亿
云遮雾绕的雪峰山腹地,有一个小小的古村落,流传着很多神秘莫测的历史故事。这个村落,保留着贺龙红军部队修建的红军井,坐落着历史久远的徐氏、夏氏宗祠;散落在村头村尾的三处古院落保存完好,已经历了488年的风雨沧桑。
溆浦县黄茅园镇木溪冲村,山高林密,偏于一隅,当地人又称合田垅。这里,弯弯的石板路上,清澈的古井边,留存着太多的红色记忆。1935年10月,蒋介石集中近30万兵力,“围剿”湘鄂川革命根据地。中央军委湘鄂川黔分会毅然决定撤离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从1935年11月26日起,红二六军团分三路先后进入溆浦,在溆浦胜利会师,12月22日全部离开,历时27天,足迹踏遍溆浦县41个乡镇415个村。
石板路的尽头,一棵大槐树下,几栋木屋前,经历了80年岁月的红军井依稀记录着历史的点点滴滴。瑟瑟轻寒的深秋,清澈的井水飘着温润的水雾,穿过岁月的烟尘,依然能感受到红军对老百姓的深情和关怀。
在都市里在人海里喧闹久了,有时就想避开嘈杂,一个人寻一处宁静的山村去看一看走一走。雨后的木溪冲村,云雾缥缈,远山如黛,山路弯弯,古风古韵,能给人一份内心渴望的安静与超脱。
村落仅有1100多人,祠堂在当地就有两座。龙潭的宗祠文化源远流长,木溪冲是龙潭宗祠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宗祠文化当地人把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敬体现得淋漓尽致。
木溪冲村的徐氏宗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祠堂的木楼雕花和天井里的青苔,在斑驳的光影里述说着远去的历史风云。徐姓祖先徐伍公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从贵州五开卫迁至溆浦合田垅,后徐姓子孙在1528年被石邦宪总兵杀害,发生了灭门惨案。其中有一黄氏怀有一男孩,在娘家幸运地躲过一劫,生下男孩后,回到木溪冲,在这里繁衍生息,顽强生存,如今木溪冲村仍有500多徐姓男丁。
位于雪峰山腹地的龙潭人,深受楚巫文化的影响,敬鬼信神,民风野性剽悍,自古尚武好斗。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占据精神高地,孔孟礼仪之风盛行,龙潭这个充斥着巫傩神秘气息的土地上也迅速掀起宗祠建设的风潮。夏氏宗祠墙壁上的浮雕十分精美,尤其抢眼的是柱角上的麒麟,以及门柱正上方的石刻太极图,神秘莫测,包罗万象,象征天地万物平衡和谐。透过时光的年轮,一个个古老的文化符号留存至今。
木溪冲村保留完好的古院落有三处,结构简单大方。村里的人说,这里以前是长工和庄稼人住的木屋,所以建筑风格没有大户人家的华丽与张扬。这里的院落,一个大门进去,里面居住着几十甚至上百户人家。每到傍晚收工时分,院落时时传出几百人欢笑嬉戏的声音,传出人间温暖的烟火气息。如今,这些院落虽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但是那些曾经的欢乐曾经的故事依然在老屋的每一个角落里蔓延。
绿树掩映中,古院落带着历史的痕迹,带着400多年风雨的沉淀,依旧静谧地停留在山川的深处。触摸着400多年历史风物的情感温度,我没有一句语言,沉默着,在微微风雨里体悟人生。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生命的存在感在哪里。刘墉说,这世上有几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漂泊而来,知道他的子孙往哪里漂泊而去?只知道,在这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就有了人世的温暖与依存。
当你在古老的木屋旁看见一个个神态安详的耄耋老人在家门口闲坐,或是看见木屋升起炊烟,所有的疲惫感焦灼感就这样悄悄消失了。古老的木屋,山村里的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简单而知足的人生原本有着返璞归真的美丽与宁静。
芦花白了,炊烟起了,金色的麦浪给大地铺上秋的厚重与深邃。古老的山村,神秘的山村,在岁月的光阴里把一个个故事掩藏,历史的山川河流带不走昨日的悲喜与耕耘。那蜿蜒的石板路上,永远回响着昨日的文明与荣光。
风雨的文章11:衙署的风雨沧桑
文/兰草
第一次去太原,原以为电视剧热播闻名的《乔家大院》就在平遥,从人头攒动的乔家大院出来在去平遥的路上,王家大院、祁家大院等许多大院的景观路标从车窗一一闪过。太原到底有多少个这样大院,我真的说不清楚,但我知道,正是从这些大院里走出的许许多多走南闯北的商人,让晋商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代名词。
平遥地处太原盆地西南,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从友人手里接过平遥古城简介图,更让我对平遥古城刮目相看。早听说平遥古城与意大利的罗马和雅典的卫城一道,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三座古城。
清明时节的天气真好,太阳在头顶高高地照着,全身洋溢着一种暖意。旅游观光车载着我们穿过城门走进古城,伴着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述,让我对平遥古城有了形象概括的了解。说心里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平遥古城如此壮美,更不知道古城里尚存着一座中国现有唯一的封建社会基层管理机构的典型建筑——县衙署。
平遥古城的历史十分久远。秦灭六国,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汉袭秦制,平遥就有了县的建置,衙署也就应运而生。绵延2000余年的朝代更迭,留下了独特而又厚重的历史文化。衙署作为封建社会一级行政机构,也是当时的司法机构,职能齐全,可谓重权之地。透过衙署一道道围墙、一扇扇大门、一幢幢房屋,能够想象出当年作为古城中心之最的衙署是如何威严、如何红火、如何兴盛。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一代又一代的知县们在这里演绎着世道变迁、宦海沉浮的沧桑历史。
遗憾的是,早期的县衙署旧址已经被历史尘埃所淹没,现在保存下来的衙署,据说始建于1346年,1370年得以重建,除少数元代建筑外,大部分重修于明万历年间。屈指算来,历经了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但看上去,仍然无法抹去县衙署在古城众多风格别致古建筑中独特的夺目的光彩和风韵。
平遥县衙坐北朝南,占地26000余平方米。从示意图看,布局十分对称,按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建筑结构也合情合理,主次有序,错落有致。整个衙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可谓是皇宫的缩影。
衙署大大小小众多的门,虚虚实实,深不可测。要进衙署,衙署大门是必经之路。或许这就是通常百姓将衙署称为衙门的道理所在。进入门厅,首先进入眼帘的是门联上十分醒目的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司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喻意不难理解,无非是规劝百姓,无事莫登三宝殿,进衙门要慎之又慎,得饶人处且饶人,同时还要体谅知县为官不易的难处。
衙署大门对面根据汉族道教习俗修建的用于避邪的砖砌照壁,绘有一巨型不知满足大张血口的怪兽,提示知县要引以为诫,千万别贪赃枉法。我站在那里看了好久,想了好多,不知道这种提示,确实源于当初修建衙署时的初衷,还是后人做的注解。
衙署最讲究的门是“仪门”,青墙灰瓦,乌梁朱门,在整个衙署建筑中最为雄伟最为耀目。仪门从衙署整个建筑上来讲,虽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在这里给人一种间接温存的提示,起了一种强化封建礼制的作用,按封建社会儒教伦理,讲究上下有别,贵贱分等。换句话讲,仪门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经过的,只有知县上任恭迎上宾和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能打开,以示庄严隆重。不仅如此,仪门两侧的东西两个角门,分别是供知县平时出入的“人门”和押解死囚的“鬼门”,可见封建礼制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穿过仪门可见一条笔直甬路通向大堂,全县的大案要案命案都在这里审理。大堂高耸威严,位于七级石阶的月台之上,迎面赫然在目的是“亲民堂”三个大字。
细观大堂,大堂的陈设可谓煞费苦心。竖立的四根柱子,相围着知县审案的官阁,官阁的顶蓬上绘有36仙鹤朝日图,县知从东侧上堂,西侧退堂,犹如太阳东升西落一般。升堂端坐后,正好是屏风中朝阳升起的位置,象征着知县如沐圣光,如日中天。听导游这番讲述,我突然觉得大堂的“亲民”二字,在百姓苦苦追求和耐心等候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地被支离破碎了。
平民百姓到衙署打官司实属不易,无论原告还是被告,分跪堂前两块跪石上,只不过是原告在东被告在西位置不同而已。由于多少年来长期磨擦的缘故,两块跪石上都已留下深深的凹槽,它是封建社会民对官跪不平等历史的记录和见证,透过凹槽,我仿佛看见平民百姓对知县最纯洁最公正良心的渴望。
当然封建社会的这种不平等不仅仅是民对官跪,同样是涉嫌犯科,达官贵人可以临时囚禁在土地祠里,等知县核实清楚,再放出定罪。而平民百姓就要关进牢房。牢房设置也各有不同,用途因人而宜,我看见,无论暗牢还是水牢,空间都不大。在刑房可以看见升堂时所用的一些钉床、夹板、刑杖、囚车等刑具,真实地再现了阶下囚的悲惨处境。
明清两代朝庭制约机制是很严格的,国家的所有政务,包括土地、户籍、赋役、治安、狱讼、教育、民政等,都要在县级立足生根,可见,知县的任命选择,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黎民百姓的存亡。知县的任用,除了出身要清白,品貌要端正外,还必须异地做官,家眷和家属不许携带和探望。平日知县公务之余,只能在生活起居的内宅休闲,还要受近亲回避、任期限定等制度约束。遗憾的是这种制约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风气,长久地坚持下去,离百姓的期盼相距甚远。
古往今来,官员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腐败,制衡权力是遏制腐败的一个重要措施。位于衙署大堂的东西两侧设有“六房”,按古代文左武右的习俗,东侧是“吏”、“户”、“礼”三房,西式侧是“工”、“刑”、“兵”三房,各房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有执行权,他们各负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制约。不仅如此,衙署还设有“赞政厅”和“銮驾库”,县丞及师爷在此参赞知县政务,知县也可以听听各里坊耆老、乡坤、告老还乡的官员的意见和建议。尽管封建社会真正的民主属于统治者,但这些做法无疑对封建社会延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点不能否认。
任何一个朝代,建立之初衷都是好的,倡导一种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但真正使之蔚然形成一种社会风并非易事。衙署的陈设布局上处处不忘对知县的善意的含蓄的提醒,教育知县如何做官如何做人。大堂中间三楹公堂的楹联喻意非常深永,特别耐人寻味。“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足见自古以来就倡导以民为本的理念。事实上,为官一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一己这得失而改变为官之道,历史上这样名垂千古的县官屈指可数。应当说,心无愧怍亲民为民,概括了整个官场努力的历史,时至千年风云变幻的今日,我想,作为现代社会为官者是不是也应该以此为座右铭呢?
从大堂出来,进入知县日常办公和审理民事案件之地的二堂,知县坐在堂中,抬头就可以看到对面屏风上扣悬的“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告诫知县断案要合法、合理、合情。二堂院落外悬的“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楹联,细看发现,“愧”字少一点,而“民”字多一点,这种创意令人叫绝,含蓄意在知县们对百姓少一点愧,对多一点爱,心系百姓,惠泽后世。
大仙楼是衙署中唯一的一座元代建筑,历次修建,仍保持了当初的建筑风格。楼下东屋是衙署的厨房,西房是炊管人员的住所,正房是知县的餐厅,因此正房门外悬的楹联多了些生活气息。“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无非是告诉知县: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平民百姓和官宦之家都离不开,孝、悌、忠、信、祀、义、廉、耻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大仙楼外 “名扬似奕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 的楹联,将知县做官喻如下棋,要学会驾驭各种局面,高者谋大势,最终步步为赢。
衙署的后花园中有棵高大的古槐,据说是元代年间种下的,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树龄了。沿着花园小径南行,有一戏台即风雅台,逢重大节日,知县常常调戏班子来唱戏,知县坐在风雅台下看戏,抬眼就可看到台上的对联:“赞候律魏相争谏争系国家天下,包公升堂皇海瑞罢工官升罢工念百姓黎民”,似乎是在提醒知县看戏时也不忘自己的责任,也要想着国家天下、百姓黎民。中间的献亭楹柱上也有一联:“不求当道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按我们今天观念解释,真正的好官应该既是“好人”,又是“能吏”。衙署里运用楹联巧妙的类似的提醒,还有多处,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游过衙署尽兴之余,我想,平遥古城留给后人不仅仅是苍老的城墙、高森的城楼、精雅的屋宇,还有后人享用不尽的历史文化,当然古老建筑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文化。
衙署与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日升昌”票号一样,是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心之最,它聚集了平遥古城耀眼的亮点和华光。历史文化离不开历史的创造者和欣赏创造的人,人间的烟火、百姓的柴米油盐在这里最具亲和力,最符合生态的七情六欲,这也是平遥古城与其它古城的独特之处、精彩之笔。从这一点说,认识平遥衙署很重要,因为它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风貌,承载了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提示了古往今来做官做事的哲理,许多理念许多机制,至今仍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学习和借鉴。
风雨的文章12:瓦上生雨烟
文/王太生
雨在瓦上最容易看得清楚,横的是帘,竖的是线,风雨际会。
春天的时候,一只雀儿蹲在雨瓦上。羽毛被雨水淋湿,它就埋下脑袋,啄一下,再啄一下……
瓦是用来挡雨的。雨在瓦上生烟,雨水顺着瓦,顺着槽,顺着沟,跌落而下,就汇在了一口雕龙粗陶大水缸里。缸里有金鱼,蝶尾、虎头、水泡,抖动一下尾巴,就沉到缸底去了。
瓦呈一个弧面,小时候我用掌去击打,瓦就碎了。碎了的瓦是碎瓦,也就成了一个瓦片。瓦片到了孩子手中,可以投掷,贴着水面“啪啪”在飞。
雨在瓦上生。先落下的雨,路还没有湿,瓦先湿了。瓦一湿,黑乎乎的,有人说它青瓦、黛瓦,它还是黑瓦。
叫青瓦,这名字真好听!
雨水打在瓦上,呈一朵花状,玉珠飞溅。瓦在没湿时是灰瓦,粉墙灰瓦,屋宇之下,住着寻常百姓人家。
耄耋老者、盘髻妇人、垂髫小儿,围着一个桌子吃饭。从瓦脊上的天窗往下看,烟火生活,热气腾腾。人声灯影,是最灵动的。
瓦脊上的一扇天窗,是房子的眼晴。住在瓦下的孩子可以眺望云朵和星空。
瓦上有生灵。那些野猫脚步,从瓦的经过,悄无声息……我到徽州,遇一空村,在村子里游荡,一只翘尾巴的大松鼠,惊有人声,“呼”,从屋脊一侧蹿到另一侧。藤叶摇动,消失得无影无踪,弄得瓦哗哗作响。
瓦上落雪时,雪珠撒豆。此时看不到烟,只待晴天化雪时,一米阳光的瓦上,在江南才能看到淡淡的烟岚。
覆盖在屋脊上的东西,有时是财富和贫贵的显摆。水村山郭酒旗风,从前乡下多茅屋,绿树丛中,村庄里的三两间瓦舍,似有鹤立鸡群般的惹眼。
瓦在古代就有了。垂在檐端的瓦,叫“滴水”瓦,用在屋脊两边的叫“云瓦”,覆盖屋脊的叫“抱同”瓦。《天工开物》里说,和泥造瓦,需掘地两尺,从中选择不含沙子的黏土来造。方圆百里之中,一定会有适合制造瓦片的黏土。
一片片的瓦,从屋脊高处顺势而下,俯仰相承。我在《清明上河图》的十里繁华街市,像一只鸟,翱翔在宋朝天空,俯看这一片有瓦的屋脊,地气上升,忽阴忽晴,瓦上是隐约的绿树雨烟,瓦下是世俗中奔波的市井小民。
瓦上生雨烟。这时候,密密细瓦上,迷蒙一片。瓦上烟就是水墨,一点一点在宣纸上濡染。
我认识的鲁小胖,这几年收藏灰瓦。鲁小胖闲暇之余,经常拿着一片瓦在手上摩挲。鲁小胖说,再过一百年,一片瓦肯定价值连城,他要好好保存,传给他的孙子,到时候拿一套房子都不换。鲁小胖的儿子才上小学。
鲁小胖觉得,现在的房子没有瓦,找几间有灰瓦覆盖的房子也难了,只有到乡下。有次鲁小胖在一个小镇转悠,溜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片有瓦的屋顶,都是平顶。最后,鲁小胖在一户人家的屋后找到一个废弃的猪圈,发现了盖在猪棚上的几片灰瓦,那些瓦已经在风吹雨打中,残缺不全。
鲁小胖还收藏一块瓦当。那是一行行瓦排列到屋檐口时,套的一个帽子,上面雕刻着龙凤。他说那是在乡下一口老窑边捡到的,那块瓦当是他前世的情人,就在那儿默默等待他多少年。望着已经废弃的土窑,他黯然神伤,仿佛听到一片瓦在火中凤凰涅盘,在呼喊他的名字:小胖、小胖,快来呀!
瓦上生雨烟。生雨烟的瓦,屋檐口衬托着一行垂挂的绿柳。瓦上蹲着一只鸟,细细密密,若有若无的烟,从瓦上蒸腾而起,那是中国春天最漂亮的房子。
风雨的文章13:风雨回家路
文/范诗怡
那天一到下午放学时分,雨就下得更猛烈了,没完没了!狂风“呼呼”地用力吹着,还打了几声“轰隆隆”的响雷,不禁让人打了个寒颤,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那天爸爸骑着电瓶车来接我回家。他披着雨衣,我躲进爸爸的雨衣下,调整一下坐姿,我拼命地把书包提到左边,尽量不碰到车。可是,由于书包实在是太重了,我整个人都沉下去了一半。腿却又不由自主地撇到了一旁,雨滴落到大红雨衣上,雨衣上的水又顺势滴落在我的裤子上。“滴水穿石”,雨滴在我的裤子上的数量越来越多,慢慢地,缓缓地,渗透到裤子里面。“哎呀,难受死了!”我大声嚷着。“轰隆隆,轰隆隆”的雷雨交加着,这声音太嘈杂了,所以即使我喊得再响,爸爸也没有听见。幸好我不是一个人,要是一个人也太可怕了吧?我在嘴里轻声嘟囔着。
“呼,呼,呼,呼”,风也越来越厉害了,它好像在向我们示威着,把雨衣吹得都飘起来,挡住了爸爸向前行驶的视线,我只得用力把它拉下来。
回到家里,我的鞋子和裤子全部都湿透了,而爸爸连衣服也湿了!哎!可怜的爸爸呦!
风雨的文章14:一路与风雨同行
文/胡芬
蓦然回首,我已不再是那个幼稚的我,那个无知的我,因为我一路与风雨同行。
五岁时的我,幼儿园的老师“无情”的将我从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给“夺”走了,无论我怎样的哭泣也拗不过老师的“坚决”,我成长路上的风雨就在这个时候拉开了序幕。
记得那时在幼儿园里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知识,我的第一首儿歌,第一首古诗词……那天下午放学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家不许看动画片,得把自己的名字给写熟了,小时候《西游记》是我的最爱,可那天晚上我是哭着度过的,因为我的动画片从那天起与我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鲜艳的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学们,听好啦!”下周周五是我们开学以来举行的第一次期中考试,这周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巩固前面我们所学的知识,谁都不能忽视这次考试。”刚接到通知的班主任在讲台前给我们宣布道,说到考试我的心不由得砰砰地跳起来,终于这天还是如期地到来了,走出考场的我得到的却是两科都不及格的分数,看着同学一个个去领奖台,我的心就像是被刀绞了一般,是泪水在鼓励着我前行。童心不见了,楼道里有的只是那种“仇恨”的眼神,也许是因为到了初中彼此之间都有了隔膜吧,因为我的一不小心把水给泼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身上,我连连向他道歉,可见她还是那么生气,接过的就是好几个星期不理我,我们之间的友谊再也没有小时候那么纯洁了。
一路风雨同行,我似乎长大了许多,明白了许多,学习是学生的责任,宽容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因为风雨我才不断地领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