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元宵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元宵的文章1:烧田财

文/陈喜联

乡村的元宵,没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灯市;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也没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的繁华,却有着她所特有的古老淳朴的习俗。

我小时候,元宵节烧田财是正月最后的狂欢。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祷菩萨保佑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一年到头,小孩子是不可以玩火烛的,只有烧田财的时候,才可以光明正大地点起旺旺的火把到处奔跑。大人们非但不会阻止,还会关照孩子到自家地头田间多烧几把火,火烧得越旺,庄稼的收成就越好。于是,拿过了压岁钱,走完了亲戚的乡村孩子,便掐着指头计算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

此时的田野经过寒霜的浸染和猎猎西风的洗礼,空阔而静默,它依旧沉湎在睡梦中没有醒来,村庄过年的热闹和喜庆似乎与它无关,它不知朝暮,只是继续着一个安详悠远的冬梦,直到元宵节的夜晚。

烧田财的材料,孩子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成捆的稻草、干燥的芦苇、干枯的树枝,统统可以在元宵节的田间小道施展身手。

天刚擦黑,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往田野奔去。那些用竹竿树枝稻草等等材料捆扎得结结实实的草把,开始一个一个在田间点燃,一个一个在田间跳跃舞蹈。红红的火光照亮了辽阔的田野,映红了孩子们兴奋的笑脸。很快,一个个火把烧完了,有备而来的孩子迅速拿出第二个、第三个草把,继续着田间地角的狂欢;没有经验的小孩,只好飞奔着往打谷场的草垛跑去,随便抽上几捆稻草,将就着点起来。蓬松的稻草熊熊燃烧,才一会儿工夫就燃尽了。孩子们于是乐此不疲地来回奔忙,全不管草垛子一个一个地垮塌下来。有的孩子,嫌稻草捆烧得太快,临时扎草把又来不及,于是索性赶回家,扛起扫把往外冲,后面追着的,不用说,肯定是他的母亲;还有的孩子,看自己的火把没有人家的旺,打心眼儿里不服气,干脆跑回家,悄悄拎出灯油瓶,把草把往灯油里一浸,嗬,那可真是够旺的,但他家估计得半个月没有油点灯了。

旷野里,到处是星星点点的火把在闪耀,到处是稚嫩的童声在唱古老的歌谣:“烧烧烧田财,田财娘娘到我哩家里来;正月半,捉毛虫,你家的菜铜板大,我家的菜盘篮大;烧烧田角落,收收三石六……”

远处的村庄,爆竹冲天而起,似乎在应和着温暖亮堂的火光和清脆悦耳的歌声。就在这一派热闹里,田野感受到了热腾腾的温度,听到了人们淳朴的祈祷,终于苏醒了。它开始勃发无穷的力量,酝酿五谷丰登的新一年。

多少年来,这古老的节日,这古老的习俗,仿佛一把传家的钥匙,一代一代的人啊,就用这把钥匙,缓缓打开春天的大门,眼前,又是一年好时光!

关于元宵的文章2:上元节抒怀(组章)

文/吴晓波

元宵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一轮明月从一部古老的中华长卷中徐徐升起,洒下清辉一片,把抒情的唐诗、缠绵的宋词挂满了千家万户的屋檐。

一轮明月从举杯相庆的晶晶酒杯里徐徐升起,漾起的莹莹涟漪,濡湿了千千万万颗恋恋不舍的心。

一轮明月从白发母亲的盈盈目光中徐徐升起,大爱至简的光芒,扎痛了无数双红红的眼。

哦,今晚,惜别的话语里,滚烫的泪花里,依依的笑影里,甜美的梦乡里,皆是月,皆是情……

哦,今晚,我要满饮此杯明月,用启程的行囊把母亲的音容笑貌、浓浓的乡情乡音、家乡的山水画卷装满。离家薄凉的日子,我会用它们一点点御寒。

吃汤圆

又是一年咀嚼幸福和甜蜜的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名词,从母亲圆圆溜溜的汤圆里滑了出来,把美好祝福和憧憬写得溢出了青花碗的碗边。

一颗颗亮如珍珠的汤圆,轻轻地用牙齿一咬,流出芝麻的香、蜂蜜的甜,一股春天的暖流包围着你,吞噬着你,悄悄地把你融化。

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汤圆,母亲最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轻轻地一描,你的嘴唇就会一年四季溢出火一样的红。

汤圆,是年的句号,也是新的起点。

一条亲情、友情、爱情铺就的路从脚下绵延至远方。

远方,春天从一颗嫩绿的芽苞里向你微笑招手,苏醒的唢呐又吹开了绚丽的新梦……

观花灯

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唐诗,一盏花灯就是一阙宋词。

灯下开始流淌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些姹紫嫣红的故事。

灯面浮动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或踏歌起舞,或举樽邀月,向你款款而来。

岁月,在时光的留声机上渐行渐远。是谁,用铿锵婉约的文字,点亮了生生不息的华夏薪火?是谁,用传颂千古的诗句,拨动了万千众生的心弦?

今晚,我要借来太白的醉意,拂开一页灯火阑珊,循着斑斑足迹,拾一缕尘烟,做一回思想者,听一听历史的九曲回肠,品一品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关于元宵的文章3:元宵汤圆

文/柳哲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团圆圆过大年!客居京城的我,一想起家乡的糯米汤圆,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糯米汤圆,一般是实心不放馅。其质感细腻,柔软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圆的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

每一年的春夏,父亲都要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分田的糯米,为的是元宵能吃上汤圆、端午能吃上粽子。

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只能将糯米放进石臼里,用石槌或木槌,使劲地一下又一下,将糯米碾成粉。父亲告诉过我,他年幼的时候,经常在过年前夕,帮助他体弱多病的母亲碾糯米。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昏昏欲睡的瞌睡中,用心地一下一下地努力着。

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那幼小的身躯,尽他微薄的孝心。相信那一年的元宵汤圆,经过父亲的汗水和奶奶纤弱的手,肯定会更加香甜如蜜。

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母亲做汤圆的全过程:母亲把两三斤糯米粉放进陶盆里,然后放进适量的冷水,经过反复的搅拌和揉捏,一二十分钟后,就做成了一大块糯米团。母亲在糯米团上,捏下一小块后,放在两只手掌间,经过母亲神奇的手,有条不紊地精心制作,一颗颗滚圆的汤圆,就此诞生。

母亲将做成的汤圆,先放在米筛上。煮开水后,汤圆从米筛上,像跳水的运动员一般,争先恐后地跳入沸水里,等到它们浮上了水面,说明汤圆已经烧熟。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就正式出炉。母亲把汤圆装进盘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小心翼翼地端上团圆桌,一家人开始美滋滋地尽情享用美味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最辛苦的当然是母亲。母亲忙碌了一天,一桌美味佳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各种酒类、主食,还有一大盘滚圆滚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糯米汤圆。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筷子,将汤圆一颗一颗地送进嘴里,品味着一家人团圆的幸福。

家乡的糯米汤圆,牵系着游子的心。漂泊的我,想起你,总会感到无比温暖!

关于元宵的文章4:母亲的元宵

文/魏益君

每年元宵节前,是娘最忙碌的时候,她又要精挑细选地备料,忙忙碌碌地做汤圆了。

娘做汤圆备料极为细致,先是把糯米一遍遍淘洗,而后浸泡在水盆里,一粒粒膨胀得又白又胖,然后按照水和米的适当比例,倒入石磨打浆。随着磨盘转动,白色的米浆便从石磨的缝隙间缓缓流淌。那时我最开心的就是陪着娘推磨,因为我知道,这白色的米糊,可以做成可口的美味。娘见我推动得卖力,就说,石磨要慢慢推的,这样磨出的米浆才细腻滑润,透着清香,做成的汤圆也才色泽清亮。娘的话让我干得更欢,石磨的声响“吱吱呀呀”,像动听的歌儿。磨完糯米,娘开始用一块布包袱把米浆吊起来沥干水分,放进盆里揉搓成糯米粉团。

接下来就是做馅了,汤圆馅就更考究,娘把炒好的花生、芝麻、核桃等加入白糖和桂花制成喷香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我最喜欢看娘包汤圆了,娘包汤圆的姿势很美,像魔术师一般,拿起一团糯米粉,灵巧的手指边捏边旋转,很快就捏成了汤圆皮,而后包上馅料,一转眼就揉捏成一个筋道绵软的汤圆。我也喜欢包,只是我包的汤圆个头大小不一,还形状各异,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晚上,娘开始把包好的汤圆分批下锅。水沸时,可爱的汤圆就漂浮起来。待热腾腾的汤圆上桌,我馋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就用小勺子盛起一个放到嘴里,烫得我啊啊大叫,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引得一家人哄堂大笑。娘笑得更是开心,拍了下我的头说:“傻小子,小心烫掉舌头。”

看一家人香甜地吃着汤圆,娘动情地说:“汤圆,汤圆,就是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在娘的眼里,元宵节吃汤圆,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团圆。

然而,有一年的元宵节却没有吃上汤圆。那年春节过后,父亲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原来是老毛病又犯了,需要立即手术。一个星期后,大哥从市医院传回信息,说父亲可能在元宵节前出院。娘听后异常高兴,那几天里,拉着我开始推磨备料做汤圆。

元宵节那天,娘早早地就包好了汤圆,就等着父亲回家下锅了。可是,过了中午,不见父亲回来,一直等到天黑,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得到大哥的信儿,说父亲这两天有些发烧,出院要推后几天了。我问娘,今儿还吃汤圆吗?娘摇摇头说,等你爹回来再吃。

三天后父亲回来了,娘就包了新的汤圆。娘把第一碗汤圆端到父亲跟前,喜滋滋地说:“汤圆汤圆,团团圆圆!”父亲吃了一粒,一颗眼泪就掉进碗里。

尽管现在市场上的汤圆花样繁多,娘却从不去买。在她的眼里,元宵节只有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才是幸福团圆的味道。

关于元宵的文章5:踩着高跷过元宵

文/曹春雷

每年元宵节,老家村子都要踩高跷。村委会组织的,围着村子的大街小巷巡游。参与的全是村里人。这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知道,父亲在世时我曾这样问他,他说他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活动了。

后来读书我才知道,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的一种,春秋时就已出现。《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在民间流行了。

踩高跷,只要身体允许,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我家的邻居二奶奶,七十六了,还踩高跷扮媒婆。在众人中,一头白发,格外引人注意。她将一个能说会道的媒婆表演得惟妙惟肖,一举一动很夸张,惹得围观的人不时大笑。五六岁的孩子也会踩高跷,扮送财童子,装扮伶俐,很是可爱,尤其惹人喜欢。

高跷用绳绑在腿上,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的有一丈多。村里的宝魁踩高跷的技术最好,能踩着高跷劈叉、跳凳、过桌子。甚至,还能鲤鱼打挺。正是因为这个,当时的村花莲姑喜欢上了他。她在队伍里扮演何仙姑。

扮演的人物里,还有傻公子、小二哥、小丑等,扮相滑稽,逗笑取乐。也扮演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张生、红娘、济公……边走边唱,过一把戏迷瘾。有时锣鼓队也跟着,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树上的喜鹊都被惊飞了,在天空中好奇地张望。

我也参加过踩高跷。那时八九岁,和小伙伴们争着演孙悟空,扛着一根木棍当金箍棒。前邻的二胖最后不情愿地,扛着他家搂地的钉耙,戴上塑料的大耳朵、猪鼻子,扮猪八戒。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是因为古代有人为采集树上的野果吃,给自己的腿上绑上长棍,后来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有趣的技艺。踩高跷是美好的祈愿,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日子步步高——— 踩着高跷,当然是步步高了嘛。

关于元宵的文章6: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关于元宵的文章7:母亲的元宵

文/钟芳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元宵佳节,小巧玲珑、香甜可口的元宵汤圆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寓意一元复始,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每年过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亲手为我们包上一碗碗热乎乎的汤圆。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前夕,母亲开始忙碌起来。母亲先把糯米淘洗,放在水盆里泡胀,用石磨磨成米浆后,用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桂花等制成甜的馅心。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用手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着,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了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汤圆就这样在她的手上,慢慢地往下滚,入锅了,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地嬉闹着,待漂浮起来后,再往里加米酒和红糖。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住诱惑的,所以急吵着要吃。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去,直到把碗沿舔得干干净净,不解馋还想吃。这时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并慈祥地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当时觉得汤圆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感觉自己实在太幸福了,那时的心情特别愉快。

“圆”象征团圆、美满,元宵节赋予更深的文化底蕴也就是亲人的团圆。南宋姜白石对此有过生动的描绘:“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揆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读来别有一番生活情趣。清代诗人丘逢甲写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而现在的闽南歌谣里唱道:“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闹元宵,煮汤圆,叶落归根是正理。”元宵之夜吃汤圆,寓意月圆人圆、家庭幸福美满,更是表达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全家人围桌而坐品尝着母亲亲手制作的香喷喷的元宵,道一声暖暖的祝福,享受母爱的芬芳和醇香,真是其乐融融,幸福而美好。

关于元宵的文章8:元宵佳节品灯联

文/旺启

春节刚过,元宵将至。在我国,农历正月十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元宵节。这天,人们往往要张灯结彩,赏灯猜谜,热闹非凡。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代留传下来的灯联。

北宋时,有人在元宵节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为元宵节增添了一份节日的情趣。

传说,北宋的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联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思索良久,竟未能对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结果被取为进士。归乡时,王安石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于是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的对联,竟然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简直就是天作良缘。

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皆能诗善对。某年元宵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老宰相见此情景,出上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正在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对出下联:“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父子二人,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传说,明成祖朱棣在某年元宵节微服出巡,遇到一位秀才。朱棣欲试他才情,出一上联:“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略一思索,马上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对得可谓恰到好处。朱棣听后龙颜大悦,于是赐他为状元。

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某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当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一幕僚即景出一上联:“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满座宾客苦思冥想,却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外面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联一出,满座宾客皆拍案叫绝。

某年元宵节,清朝的乾隆皇帝让每位大臣都送一盏彩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以庆祝元宵佳节。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赏诗文,猜灯谜,当走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时,发现上面挂着一副谜联,上联为:“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下联为:“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和满朝文武看了这副谜联,虽然绞尽脑汁,但还是被难住了。最后,只得让纪晓岚揭开谜底。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元宵佳节品灯联,别有风趣在心头。

关于元宵的文章9:石磨汤圆

文/廖华玲

年近尾声,元宵压轴,汤圆飘香。

那一个个软糯香甜、晶莹剔透的汤圆,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元宵往事。

记得儿时,每逢元宵,母亲都会推石磨做汤圆。母亲先把糯米洗净,放在水桶里泡胀,然后按水、米适当的比例,一勺一勺地“喂”进磨眼。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磨出的米浆晒出的粉子才细腻滑润。推汤圆粉是很磨人脾性的,少年怎知推磨的滋味,只觉得新奇好玩。我帮着母亲推磨,手臂不停地做机械运动,推着推着,那隆隆作响的低沉石磨声便让人昏昏欲睡。稍一急躁,石磨缝里便流淌出了粗糙的米浆。母亲赶忙用勺子将它重新喂进磨眼,一边接过手缓缓地推着,一边念诵着:“勤碓懒磨……”

磨好的糯米浆用布口袋装起来,捆好,吊在屋梁的挂钩上,这就叫吊浆汤圆粉。滤掉一些水分后,汤圆粉就可以和成团状。母亲包上些红糖、豆沙、芝麻,在手心里搓成圆团放进锅里煮。白白胖胖的汤圆一入沸水就高兴得欢天喜地,尽情地嬉戏玩耍,浮浮沉沉,煞是惹人爱。

母亲拿着勺子,不紧不慢地拨动着汤圆,锅中袅袅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直咽口水。煮熟后,盛到碗里,大小均匀的汤圆漂浮在清澈的汤面上,圆如珠,白如玉,那种诱惑真是无法形容!迫不及待地咬上一个后,烫得我咽不得,吐不得,哭不得,笑不得,而糯米的黏劲更为这滚烫推波助澜。我只好用嘴呼呼地吹,等到汤圆稍微凉一点,再用筷子轻轻一夹,圆圆的汤圆便一分为二,中间的馅悄然流出,飘溢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夹半个汤圆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顿时满嘴流香,那软绵绵、滑溜溜、糯滋滋的口感,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让我笑眯了眼。我高兴地边吃边唱:“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母亲笑弯了腰。

如今,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来都十分方便。平日常吃,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细细思量,是那种推石磨做汤圆,全家齐动手,亲情融融的元宵氛围。

为此,年年元宵节,我们总要回家,和母亲一起推石磨、做汤圆。那香甜在口、温暖于心的汤圆,饱含着浓浓的亲情。母亲的汤圆,母爱的滋味,只有嘴知道,也只有心知道。

关于元宵的文章10:花灯

文/周礼

俗话说:“元宵一到,灯笼走俏。”花灯,是元宵节的主角,也是元宵节的灵魂。唐朝诗人卢照邻亦云:“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起源于我国汉朝,最初主要用于照明,后来演变为一种工艺品,是汉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关于元宵闹花灯,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结果无意中被一猎户射杀了。天帝闻讯,勃然大怒,欲在正月十五这晚命天兵放火,消灭人间生灵。天帝的女儿听说这件事后,悄悄来到凡间,将消息告诉了百姓。百姓为了避祸,便在自家门前点起花灯,燃起爆竹。天兵往下一看,只见火光冲天,误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便禀告天帝说,百姓已葬身火海,无须再下凡间放火。就这样,百姓躲过了一劫。

从此以后,每逢元宵佳节前后,各家各户的门前总要悬挂几盏花灯,一则为了纪念善良的公主,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二则增添节日气氛,显得喜庆祥和。

花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主要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花灯制作十分讲究,就拿宫灯来说吧,先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再配以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题材的彩绘,有的甚至还要镶嵌翠玉或白玉。因此,花灯的外观都特别漂亮,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赏花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节目。上元之夜,走在大街小巷,四处可见五彩斑斓的花灯,霓虹闪烁,星光灿烂,节日的欢快呼之欲出。唐代诗人苏味道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张祜亦有诗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在唐朝,元宵之夜尤为热闹,长安城内灯火通明,形如白昼,赏灯之人成群结队,络绎不绝,通宵达旦。天地间,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车马声与欢歌笑语汇成一片,人们都沉醉在这温馨的元宵夜里。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另一大趣事。《武林旧事·灯品》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可见,猜灯谜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字游戏。上元之夜,一些文人雅士将谜语写在纸条之上,然后贴于五光十色的纱灯上供人猜。参与者一边赏灯,一边猜迷语,既愉悦了身心,又启迪了智慧,若是运气好,还能拿上几个奖品,真是何乐而不为。

此外,民间还有花灯二人转、双花灯、花灯群舞、花灯戏(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花灯活动,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了极致,让人们在阖家团圆之际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

关于元宵的文章11:情人元宵双节乐

文/浮生未歇

每到元宵,佛山一习俗万人空巷,传承近500年!在广州佛山肇庆一带,“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口口相传下来。(“闭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祈福去……

明天就是元宵节,一提到元宵节,很多广州、佛山人自然而然想到行通济,元宵行通济的习俗已延续超4、500年,行通济是佛山人民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祈福民俗活动,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参加行通济活动的市民,都会手持一把生菜和一个风车,前者寓意“生财”,后者寄托“时来运转”、“一帆风顺”。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户部尚书李侍问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已极少往来。解放后,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非常喜欢通济桥的牌坊上高高挂着“通济”的木碑额,一副对联特别耐人寻味: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难觅,使年年“行通济”徒有其名,实为憾事。

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只不过是纪念原桥的一个景点,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当西方情人节邂逅中国情人节,在浪漫的烟花中、在浓浓的年味间,让爱更灿烂,让爱更圆满!愿您和爱人更加甜蜜;愿您和家人更加幸福!祝必读社的朋友们情人节元宵节幸福快乐!

关于元宵的文章12:花市灯如昼,又到元宵时

文/Seaton_Liu

年关已过,又到十五,严格来说,直到正月十五,农历新年才算结束。然而,在家,元宵节却并不是一个被重视的节日,直到近几年,家里才开始煮起了汤圆,算是真正“过”起来了元宵节。但是,家里最传统的“点火”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时代如何变化,总会有一些东西会留下来值得我们继续坚持下去。

从小记事开始,便对元宵节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每年元宵节也基本在家度过。初三开始,因为各种补课的原因,总是在元宵节之前就开学,不过,学校还是很体贴,特意在正月十五这天放一天晚上假,供学生去好好欣赏县城体育场的烟花,绚烂夺目的烟花近年来也逐渐退却,转而更重要的是“闹热闹”。

恰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尽管不在家,不能感受县城里锣鼓喧天的场景,但是却能体验北京的元宵节。学校家属区的大爷大妈应该是早有准备,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有人在家属区用绚丽的烟花庆祝元宵节,自然地,今天晚上是更加热闹的。

晚上去图书馆借书回宿舍的路上是喧闹的一段,因为要经过静园,所以不免“提心吊胆”起来,一路上都是连续不断的绚丽烟花和刺耳的鞭炮声。而每当这时,脚步匆匆的人们也驻足在路边,在异乡,感受着元宵节的热闹的气氛。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关于元宵的文章13:吟诗诵词闹元宵

文/张辉祥

元宵节,是过年的压轴大戏,重在一个“闹”字。吃汤圆、赏花灯、舞狮龙、放焰火,喜庆热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脍炙人口的元宵诗篇,如今品读起来,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火爆场面,趣味无穷。

展灯、观灯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有关元宵的诗词中自然不乏对这一活动的吟诵。郭利贞的《上元》诗写道:“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你看,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门外月华如昼,男女老少街上观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描写灯节盛况的诗词很多,如唐代诗人张肖远的《观灯》:“十万人家火烛光,开门处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观灯的欢乐情景。

元宵节也是正月里的爱情节日,充满浪漫色彩。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盛况,又描述了在闹市寻觅心上人并与之相逢的喜悦心情。

吃汤圆,是闹元宵的必备节目。南宋姜夔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前写卖汤圆的小贩,后写汤圆的珍贵,别有一番情趣。

年年岁岁,元宵节不知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祝愿和祈盼!

关于元宵的文章14:元宵团风去看灯

文/华杉

在团风农村,有句话叫“年小月半大”。每到正月十五,人们舞动起各自崇奉的龙灯,尽情地挥洒热情,释放活力,以一种有几分原始、几分神秘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团风人对元宵格外重视。如果说春节是中国式狂欢节,元宵“玩灯”则是这一狂欢的高潮。“玩灯”在团风农村是一件大事,无论身在何方,只要还记得祖宗家庙,就要为村里“玩灯”尽一份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也要回家捧个场。其时到处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让平日安静的农村热闹非凡。

作为汉民族的图腾——龙,在天呼风唤雨,在地为人降福消灾,因而龙灯是团风农村元宵灯会的主角,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民俗在这集体狂欢中,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从正月十二到十五,团风农村到处都玩灯,无论到哪里看,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如果你和朋友去团风人的家乡,还会被奉为上宾,一般认为玩灯时来的客人越多,这一年年景就越好。

让我们一起出发,到团风去,回到田园,感受古老民俗的魅力,点燃心中的希望。

团风的龙灯称为“滚龙”,龙头和龙尾是用竹篾扎好再用彩纸糊成的,与竹篾龙身用龙衣连成一体。玩的时候,龙头带动龙身上下滚动飞舞,虎虎生风。

龙头的顶部有一只蟾蜍。一对角、一对“翅子”。“翅子”象征龙的腮,分为一大一小,大“翅子”上插有五根长翅苗,四根短翅苗,小“翅子”上插有五根短翅苗。扎龙头的学问在龙嘴和“翅子”。龙衣分为内衣和外衣。内衣是白布做的,以便夜里玩时透光。外衣是用红色的缎布绣成。

团风的龙灯玩得热闹、玩得和气、玩得传统、玩得规矩。龙灯数量不能增加,不能减少,也不能随意转让。一般二三十户人家为一班,每班各派一个青壮年男子为头人,共同主持当年的玩灯。各村的灯都由各自的头人掌管,龙灯拜年的路线、时间都是固定的,玩灯的规矩保留了先人的传统。

玩灯从正月十二的“试灯”开始,早饭后,人们把龙灯从栖息地请出,年轻人开始演练,老人们在一旁指点。

正月十三是“会灯”,一般以乡镇为单位,所有龙灯先去各自的家庙,然后到所在的乡镇大庙相会,各村龙灯轮番比试,一显高低。

正月十四是“拜灯”,舞龙者统一着装,腰系红布带走村串户,巡游飞舞。届时,“巨龙”上下翻飞,锣鼓、唢呐一起吹打,鞭炮声震天,场面非常热闹壮观。

十五的白天,玩灯进入高潮,龙灯聚在一起排成数里长,逐村游拜。晚上“游灯”,龙灯回到各自的村里,将龙灯外面的龙衣脱去,每节龙点上灯,就变成“夜龙”灯;男女老少就会点着花灯笼尾随龙灯走。龙灯要沿着约定的线路围绕村子走一圈,每到一个塆口,地主方早就摆上香案,举行隆重的迎龙祭祀活动,并由头人带头喊出吉利的话,并抛洒谷物、茶叶还有芝麻等象征吉利的农作物,他喊完一句,其余的人就跟着一起吆喝一声“哟嗬嗬!”以表附和之意,直到深夜十二点才结束。

从正月十六零时起,准备“化(烧)灯”,村里男女老幼点上香烛,围聚在一起,拆下龙衣,将龙头、龙骨和龙尾一并化掉,而龙衣,则派专人洗净晒干,装入专门的衣柜,留着来年取出再用,待玩过三年之后,再与龙头龙尾一起化掉。

“化灯”开始了,由一名尊年长者将龙灯的龙头和龙尾放入火里,然后每名舞龙者将自己手中的竹篾龙骨投入火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龙灯在火光中随风飘去,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灯被点亮了。

团风人爱龙灯,崇龙灯,借助舞龙灯,他们延续着对现代生活和文化的追求。

关于元宵的文章15:最忆元宵“吆黄雀”偷青

文/石子

我们一般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为过大年,而璧山的南部一带,正月十四就过大年。

元宵节,春节后的第一次月圆之时,也有春节圆满之意,人们对这个日子很看重,要开展各种活动表示庆祝,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过完大年,人们便开始劳作了。俗话说的过完大年“做生意的做生意,捡狗屎的捡狗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农村,元宵的庆祝活动很多,放烟火、划花船、玩龙灯、舞狮子、泼铁水,非常热闹和隆重。大人小孩,老的少的,聚在一起,或参与,或观赏,其乐融融。

儿时,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家里都穷,没有烟花爆竹可以燃放,没有电视、手机供我们玩耍,因此,除了上街看放烟火、划花船等之外,我们最兴高采烈的事情是打灯笼火把“吆黄雀”和偷青。

“吆黄雀”偷青这个习俗据说起源于清朝“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年闹虫灾,黄虫铺天盖地蚕食地里的庄稼,连树木的叶子也被吃得“光刷刷”的。过年的时候,上天给人们托梦,要大家在过大年闹元宵那天晚上偷青,同时不停地吆喝,就可以除灾祛病。我们璧山南部一带的人们等不及,正月十四的晚上就提前行动。所以,丁家那一带的习俗就成了正月十四过大年闹元宵,偷青也在那一天。

元宵节了,白天,我们小孩便找来蜡烛、竹篾、白纸、竹棍等,自制灯笼;或者就砍一根竹子削一个竹筒,里面灌上一些煤油,口子用棉布堵上,点燃棉布,便是一支火把;最不济,也要用晒干了的竹篾扎成长条状,也是火把。天黑下来了,上街看完了玩花船泼铁水的我们,大家相互吆喝,呼朋引伴,不一会儿,便有一大群小孩聚集在一起,点燃自制的五花八门的灯笼火把,年龄大的小孩走前面,带领大家沿着乡村的小路夜游“吆黄雀”。一边走,一边吆喝:病虫瘟疫上天去,五谷丰登下凡来;吆黄雀啰——吆黄雀啰——这些灯笼火把一长串,在月光下的夜里,像一条火蛇在游动,远远望去,煞是好看。我们这些小孩,一边走,还一边唱歌,一边打闹,欢快无比。“吆黄雀”的习俗,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未来一年庄稼无灾无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望。

偷青的活动,则是在“吆黄雀“活动的尾声或者之后进行。

“吆黄雀”活动的尾声,大家总要在路边的菜地里“偷青”。我们小孩子偷青,最多就是偷几把莴苣、菠菜、冬苋菜、蒜苗、青葱等叶类菜,这些叶类青菜偷回家,马上用来煮面吃,新鲜可口,清香四溢。这个活动有时大家一起进行,偷得大家欢天喜地的,尽量闹出动静来,引得青菜的主人出来骂,骂得越厉害越好。据说,骂声就能把病虫瘟疫骂跑。有时则到自己瞄准的菜地里去偷。这种偷青,就是正南其北专门偷了。我们背上背篓,提上口袋,来到白天踩好的点,迅速行动,一举成功。当然,一些乡亲为了防止自己的菜地被偷,白天便给自己的菜地泼上大粪,让菜地臭气熏天,让偷青的我们望而却步。现在想来,从我记事起到初中毕业,每年都要出去偷青。偷青,一说是“偷亲”,“亲”与“青”谐音,是为了把过去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恩怨情仇一起“偷掉”,让大家在来年和谐相处;一说是“偷财”,因为青菜的“菜”谐音“财”,把未来一年的财偷回家里。其实,我的理解,偷青是迎接春天到来的重要活动,“青”是春天的象征,偷青,就是要把春天偷回家,把一年的美好偷回家。总之,偷青,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