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文章

请欣赏心灵深处的文章(精选10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心灵深处的文章1:难忘心灵深处的那双眼睛

文/王丽琼

幽静?淡淡的忧伤从她的眼角滑下。她独自躺在幽静的花树下看蝴蝶飞舞,或许,这时连小小的蝴蝶都把自己快乐的、悲伤的情绪融入舞中。可是她不能,浅淡的一笑,迎面走去,风在吹落她头发上的花瓣。

心灵中有个最真的自己,也许在对别人微笑时,心灵中的自己不那么想笑,只是抿了抿唇,一句话也没有说出口。当你独自一人时,她就会在你的心灵深处坐看柳叶飘到地上,花随季节而谢,天气随地球而变。她随忧伤而沉浸在幽静的世界里。她的笑似乎有几分味道,正如被吹落的花瓣,零落碾成泥,唯有香如故。

遇见邂逅的羞涩,望见天地两间的悲伤,梦寻蝴蝶双双飞。随着时间的消逝,她身影不见,也许随风随花随柳叶飘落。

她是谁?远处,总是一个人在冰冷中绝望。原来,她是最真的自己,怎么也看不见她的笑容,她犹如流星陨落。她是九零后的反叛,敢于随心所欲的笑,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可她眼神里依然充满着悲伤。

一朵玫瑰,无意间刺伤了纤细的手指;一个微笑,无意间落下了浅蓝色的忧伤;一面镜子,无意间收藏了叛逆的自己。

又一次躺靠在花树下,看着舞动的世界,眼睛留在心灵深处,忧伤伴随落花,吹向北风,撒往大地。

心灵深处的文章2:启开心灵之窗

文/冷月gs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托尔斯泰如是说。

怀着一颗悠然的心,让心窗看到人生的美景。品一曲高山流水,让心灵走向沉静、高远。人生平安就是福,何必太多的计较。放松自己的心灵,回归自然,世界那么多的美丽,那么多的快乐,何必让忧愁,烦恼独居心房。平凡的日子最真,最美。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磕磕跌跌一直走着泥泞和平坦交织的路,数不完的坎坷,但也有看不完的风花雪月。有人把所有的抑郁埋在心底,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自己的知心好友,心情会顿感舒畅。打开心窗,阳光倾泻,让心灵变成风筝自由飞翔,俯视那一幅幅美好的人生美景。

舒畅的心情是自己给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别人的赏赐。舒畅的心情是自己创造的,不要可怜地乞求别人的施舍。快乐不是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自强与奋斗。

打开心灵的钥匙,推开心窗的力量,就是你那永不褪色的微笑。你微笑的心灵就可以和别人架起桥梁,一起观看窗外生命的美景。

一个人只有心存美的意象,才能看到窗外的美景。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摆正自己的心态,你便会在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中生活。你感觉到每天都阳光灿烂,从而能完全地放松身心,享受那美好的明天。

心灵深处的文章3:心灵深处的故乡

文/阳光新部落

在我21岁离开故乡的时候,我是怀着青春梦想和远大志向的。我不甘于一辈子只与猪马牛羊、禾田小径、穷困和窘迫作伴。我期冀走出那片贫瘠的土地,告别年复一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渴望在人生更大舞台上释放自己的能量。我不要再回来了。

然而,就在我刚刚迈出故乡那第一步时,心中翻涌的情绪告诉我自己错了,那种依恋故土之心随着颠簸的车轮在激荡,那种对亲人不舍之情犹如浪涛撞击着胸腔,我很少湿润的眼眶竟不由滚出两行热泪。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心割舍不了故乡,因为故乡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是我的精神所在和力量源泉。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的心和故乡之间一直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连接着。

我能忘记母亲带着我挖野菜的情景吗?在上个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多数庄户人家和城镇居民因为缺粮经常饿肚子,那时野菜就成了必要的补充食物。母亲带着我到田间、地埂、堤坡、河谷采集野菜,从那时起,我就认识了苋菜、灰菜、荠菜、蒲公英、扫帚苗、马齿苋、苦荬菜等十几种野菜,知道哪些可食用、哪些不能吃、哪些可入药。母亲用采集的这些野菜,做凉拌菜,做菜团子,下面条锅,它们带着泥土的芳香夹着草腥的味道走进了家人的饭碗,从而让全家度过一个又一个饥荒的岁月。

我能忘记故乡的北湖吗?它美得素净,美得质朴,它是上苍镶嵌在故乡的一块晶莹剔透的宝镜。儿时的北湖少有人烟,清丽秀美。夏天灰鹤在此栖息,秋日白鹭在此聚集,青青蒲苇间常有三五条渔船在穿行捕捞,那是一副多么养眼的自然风景画呵。特别是夏秋季节夜幕降临之后,这里便是我和小伙伴游泳的最佳去处。皎洁的月光洒在湖里,水月融为一色,所有声音都相约而去,只有湖畔的村庄传来几声狗叫。我和小伙伴们欢快地跳进湖里,时而在深水处捉迷藏,时而在浅水处打水仗,玩累了就躺在沙滩上侃大山,任凭凉爽的风吹拂着我们赤裸的身体,那种快活的情景成为我脑海里最美好的珍藏。

我能忘记童年那些给我知识、育我品德、为我励志的桩桩往事吗?从我记事起,我的明远爷即是满头飞雪,白须飘然。他读过私塾看过很多书,他胡子里长满了故事:大千世界,天上人间,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他讲述的故事离奇曲折、变幻无穷,常令我如痴如醉,浮想联翩,伴随我度过了苦涩的童年。还有小学时的王老师,他的心底是那么淳朴善良。他看到有些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买不起笔墨,常自己掏钱给予接济;有的学生衣衫褴褛,几近难以遮羞,他没有可支配的布票,就用挑灯夜战换来的稿费买些粗布给他们做衣衫;他主编学校油印的《小喇叭报》经常刊印我的作文,还亲自把我的一篇记叙文邮寄给《中国少年报》因而得以发表,使之成为学校轰动一时的新闻。

我能忘记那个清纯可人令我常怀歉疚之心的小凤妹妹吗?她是我的街坊和同学,有着灿烂的笑容、动听的歌喉,苗条的身段。她曾暗恋着我但我却不敢接受这份爱情,因为她母亲是地主的二姨太。在那个“革命”年代,如果有了这种婚姻的结合,无疑会断送我的前程,于是我对她使用了回避和冷漠的武器。后来她怀着失望和痛苦的心远嫁到黑龙江,再后来她把守寡二十多年、饱受凌辱的母亲也接去东北了。十年前我回故乡给先辈扫墓,在街上与小凤邂逅,从她衣着的质地和光洁的容颜上,我知道她在远方日子过得挺滋润。我问,想家了回来看看?她说是,还说这次回来要给母亲买块墓地,以待百年之后满足老人落叶归根的夙愿。末了,小凤问我,哥,你将来老了会回来吗?不等我回答她便说自己老了是一定要回来的……她和我有着对故乡同样浓烈的情愫。

从故乡走出三十余年,我的足迹曾印在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土高坡、辽阔草原、碧波水乡、繁华闹市和大洋彼岸,我发现故乡一直没有远离我的心境,故乡的一景一物时常映现我的眼前、走进我的梦中,引发我浓浓的乡思、乡情和乡愁。在千里万里之外,我也时刻关注着来自故乡任何好的和坏的讯息。细细想来,故乡这样牵动着我的心,因为她值得我眷恋和怀念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虽然这些人和事平凡得就如同每天享用的一杯茶,一顿饭,一杯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我的感觉中,她总是那么有滋有味,绵亘悠长。

我的故乡呵,你连接着的是生我养我的慈爱母亲,是我飞翔的梦的出发地,是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的根。我怎能不把你当作我温馨的港湾、心灵的依归和精神的家园,而时时刻刻牵念着你呢。

心灵深处的文章4:那段没有你的日子

文/周凡达

心灵深处,依旧回荡着那笑声,那张笑脸早已烙入了我的脑海之中……

你的离去,给我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段孤单的日子。呆呆地望着窗外,我看着那些纯真的孩童飞奔于草地中。

那些年的青葱时光,你不离不弃地和我在一起,陪我走过烦心的日子,虽以朋友相称,我却对你怀着几分敬意。当我情绪低落时,你拉我漫步于小河旁,为我讲有趣的故事,逗我开心;当我忧愁时,你带来燕子形的风筝,将我的心灵放飞,理想放飞;当我有困难时,你送来的帮助,令我恢复了信心……如今你离去了,丢下屋中孤独的我,而我还在寻找着那熟悉的身影。

红枫叶儿轻轻飘落下来,携着一丝丝惆怅落在了地面,却始终带不走那份孤独。儿时的我们,总不会安下心来宅在家中,校园里、草地上、花园中,到处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晚自习结束时,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无所不谈,从隔壁班的某某谈到明晚的月圆月缺,花园的长椅上,我们一起听着许嵩的歌,听风花雪月,听鸟上枝头……可是你离开后,孤零零的我开始习惯于坐在书桌前,疲惫地对付着写不完的作业。一个人是多么的无助,总是觉得心中少了点什么东西。一个人在学习中闯荡,少了一个臂膀,多了一份恐惧。没有你的我,在那一段日子里,默默承受着孤独带来的煎熬。

时过经年,正当我孤单无助时,我收到了你的来信。感谢你的来信,是你的鼓励让我摆脱那段孤单、寂寞、惆怅的日子,原来我们彼此从未走远。你说,让我带着你的梦想飞;你说,成长是孤单的,要耐得住寂寞;你说,你会回来的。

是的,成长是孤独的。前进的路上,没有谁可以陪伴我们一辈子。有你的日子真好,没有你的日子,我也要试着享受人生中那份孤独,带着你的鼓励,带着我的梦想上路。

心灵深处的文章5:心灵深处的机井

文/邢占双

在我家大草房的东面,有一口机井。这口机井诞生在我家搬到大草房之后。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被房东热闹的说话声吸引,原来是钻井队的人在施工,高高的铁架耸入云霄,机器轰鸣,我简直惊呆了。不几天,一口机井诞生了。告别了旁边那口饱经沧桑岁月斑驳的老井,半个村子的人吃上了清凉可口源源不断的机井水。

机井很深,趴在井口望井底,井底仿佛是镶嵌在地心深处的一轮明月。两个人字形的支柱,托起一根粗粗的铁杆,连着一个大铁辘轳。铁辘轳上拴着一根粗井绳,系着胶皮柳罐。我时常把井架上的那根铁杆当作单杠,像猴子一样在上面翻跟斗,将童年的快乐挥洒在井沿边。

机井水是十里八村最美的井水,甜丝丝的,煮饭饭香,沏茶茶香。当年,吃这口机井水的人家特别多,一个生产队的人都来这儿挑水。辘轳把被磨得溜光锃亮,井沿儿也总是湿漉漉的,积出了一处水洼。早晚尤其热闹,来挑水的人络绎不绝,水桶碰撞叮当作响,嘻嘻哈哈地说着乡言俚语,比比画画地讲述十里八村的新闻。这些,都已成为记忆中最美丽的乡音。

小伙姑娘趁挑水的机会眉目传情,勇敢的小伙替姑娘挑水,那一挑挑的井水是小伙追求姑娘的见证。舅舅和一个姑娘相恋多年,却遭到了姑娘家人的强烈反对,因为舅家穷,舅舅和她就是趁挑水的时机相约好一起私奔,终于喜结连理。队里老鲁家有个漂亮姑娘叫芬,很多小伙子争相给她家挑水。有个叫国的小伙挑水的时间最长,却没把芬追到。后来,芬远嫁他乡,国带着伤感离开家乡到城里闯荡。如今,国已有了自己的厂子,走遍了大江南北。有一次回乡,他喝着家乡的机井水,动情地说,哪里的水也没有咱家乡的水味道好啊。

机井水滋养了无数人。春旱时,这口井从不耽误事,拉水的车排成长龙,从这里拉走一罐罐的水,机井慷慨地赐予大家琼浆玉液。老人们说,这口井水连着地下河,永远也抽不干。

盛夏时节,去铲地割麦的人在临行前,都要到井边摇一柳罐水,先灌饱肚子,再灌满暖壶,最后拎着暖壶走向田野深处;赶路的人也会到机井边,摇上一柳罐水,大喝一气,抹抹嘴,擦擦汗,慨叹一声,这水真甜;鸡鸭鹅狗也常跑到井边喝水,有的鸭子会把蛋丢在这里,给人意外的惊喜;夕阳落山,牧归的马、牛、羊一路小跑,奔向这里,放牧的主人摇上几柳罐水,让牲畜饮个够,然后慢悠悠地回家。

冬天,井沿结冰,几天就要清理一次,要不然放不住水桶。杀猪的年头,父亲将冰刨成块,一筐一筐运回院子,将猪肉掩埋在冰块中,保鲜又保险。我和伙伴们常在冰上打出溜滑,拎灯笼,小小的井沿承载了童年多少快乐的回忆啊。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口机井始终镶嵌在我的心灵深处。如今,大草房已破败不堪,只有机井依旧,井水依然那么甘甜。各家都有了自己的井,并都安上了水泵。吃这口井水的人家只剩下两三家。但每年下黄豆酱时,很多人家还是舍近求远,来摇机井的水。

心灵深处的文章6:回首又念她

文/邢瘸子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个温暖而柔软的所在。触动我心灵深处的是我的家乡。虽然她不如江南水乡的秀丽,也没有鱼米之乡的富饶,但与我而言她就是最美的风景,是我心灵的寄托,梦的港湾。

第一次离开家乡时我十九岁,一个人远赴西安去参加一场在当时对于一个瘸子来讲无比愚蠢的艺术考试。那时我一心想考西北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于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个人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站在陌生的十二朝古都,我的内心无比忐忑,我不知道迎接我的将是怎样的一个结果。三月底的西安气温犹如初夏,我站在含光门附近的城墙下伸出手去抚摸那一段斑驳的古城墙时想起了一句诗“我用残损的手掌,触摸这一片山河”。而今,我一个身体残缺的人为了一个梦去拼尽所有,等来的又会是什么?

没有钱,住在一个小旅馆里,饭时大多吃馒头和咸菜,只为了能省下考试费和路费。考试分面试和复试。面试又分为三个部分,自我介绍,抽题做答和才艺展示。当时抽到的题目好像是关于崇拜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因为读了大量的关于影视文学方面的资料,所以对这个问题并不陌生。我从古代的图腾崇拜讲到了现代社会的个人偶像崇拜,又引用了影视方面的资料,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到了第三关才艺展示环节,我弃权了。因为来的时候太过于仓促我根本没有准备,再一个我一个从农村来的瘸子,从小就没有学过什么特长,普通话不好,能歌善舞与我更是无缘,看着那些与我一同考试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富家千金们又是新疆舞又是孔雀舞又是现代舞的,我真的是自惭形秽,所以我只能放弃。复赛是写电影评论。当时放的电影是《城南旧事》,我写的电影评论名字叫《此情可待成追忆》。从西安回到学校,接到了山东艺术学院两个专业的过关通知书。但我最期待的还是西北大学的。等了半个月,终于收到了西北大学的专业过关通知书,在没有进行才艺展示的情况下,我的成绩在所有考生中名列第十二名。那时的兴奋真的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体检结果出来后我给西北大学招生办公室打电话,说明了我的情况,可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我是个瘸子,他们不会录取我,哪怕我的高考成绩再好也无济于事。那一刻,我的心犹如猛摔到地上的玻璃杯,摔成了一地的碎片,而每一片都盛满了我的眼泪!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于抓不住的一切,我都不再伸手;对于握不牢的那些,也不再挽留。我始终想不明白:我只是想当一个剧作家,想写剧本而已。我又不是去当演员,为什么不录取我?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不是一个瘸子,如果再学点舞蹈,那我现在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从那时起,我开始相信命运。我开始相信如果注定不是你的东西,你就是拼尽全力也不会得到。整整一个暑假我都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更不愿被人看见。多少个不眠的寂静之夜,我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流眼泪。

因了这件伤心事,那时对于家乡,我从未如此地忌惮,我想逃离,想走得远远的,再也不要回来。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忘却在这里所承受的所有的痛苦。所以,我去了山西。不为别的,一个是远,二来是学费较低。于是我就这样离开了家乡,内心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决绝和悲凉。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而热闹的,但我却再也没有了当时去西安考试时的斗志。因为专业是自己最讨厌的,所以我的大学生活过得一塌糊涂。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漠了伤痛的我,在每个花好月圆的晚上,仰望天空的时候,都会想起在家乡为了我的学费而日夜操劳的妈妈,心里总是满满的酸楚。那时,才真正地明白余光中先生《乡愁》中所流露出的悲凉和无奈。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乡愁是寂静的夜晚滴落枕边的那一滴眼泪!我只能远远地想念她,如同想念我的母亲一般。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依旧是不愿回到家乡的。我承认我是虚荣的,我害怕会遇到同学,害怕他们会问我上什么大学,因为我的学校在我的心里实在是不值一提的。而更怕触动的是心中那根痛苦的弦,那被我赋予了宿命论的破灭的西北大学梦。于是毕业后我留在了山西教书育人。也许是我压根就不适合当老师,又或者是我对于山西的风俗习惯实在是无法适应,我辞了职。不知道是为什么,那时对于回家我是如此热切地盼望着。可是转念又想,真正地回到了家,我又拿什么去面对她呢?古人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而我如今却是两手空空,无比落魄。可是家乡啊,却又是如此地让我想呀念呀,甚至想念那屋后的梧桐,房前的青草,还有那屋顶偶尔飘过的一片云。于是,我就这么回来了!像一个落难的乞丐,流浪的难民。

而今,已步入中年的我因为丈夫的工作又一次离开了家乡,在一个离她并不遥远的地方生活。于是,就这样关注着她,想念着她,遥望着她。人有时候真的很奇怪,年轻的时候总是想逃离家乡,总以为外面的世界无比精彩。可是等到了中年,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忽然就发现自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一样无比地渴望来自家乡的温暖!那些我小时候走过的路现在都已经不在了吧?那些留在大街小巷中的小小记忆如今也都淹没在了五彩缤纷的灯红酒绿之中了吧?那些发生在青葱岁月里的故事如今也没有人会记起了吧?这些年,我或近或远地观望着她,看着她一点点地变得繁华变得陌生,突然就发现,我们都长大了,陪着她一起长大了。而后,我们慢慢变老,她却日渐繁华。我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有时候走在家乡的大街上,望着万家灯火通明,我会感到有一种小小的轻柔的温暖涌上心头。只是我如此地热爱她,在她的记忆里是否留有我的哪怕只是片刻的记忆?只一个闪念也好,至少我曾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停留过。

在一个无比寂静的夜晚,我站在窗前,忽然就那么强烈地又想起了她,我美丽而日渐繁华的家乡,在我的记忆中却是那么清晰而强烈地存在着。低头不作语,回首又念她。只愿她淡定从容,岁月静好……

心灵深处的文章7:心灵深处

文/今生有约

大概人心灵深处都有个难以言及的秘密吧,这个秘密就连最亲近的父母、爱人也不能提起,它总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某一部位,时不时地泛上来,让人百味顿生。

我不记得和她从什么时候开始单独交往了,我们相识却是在各自有了家庭和工作之后。那是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县里选派干部进党校轮训学习,自此我们结识。她不是那种风情的女人,但属于气质型魅力女子,说话处事稳重得体,理论政策水平颇高;而我喜爱写写画画的,也为她所赏识。她说她欣赏的就是有进取心的男人,讨厌那种无所事事的零碎男人。我们常常相约了一块坐车去上课,又一块坐车返回小城的家来度周末,彼此从不拘谨,也从不放任,坦坦然然中半年的时光在愉悦中就过去了。

回城之后,谁也没有说什么,甚至最后一次小站分手,彼此也只是像往常一样,凝视片刻,点头笑笑,说一句“再见”的话。然后日子如旧,忙着工作,忙着家庭,忙着各自抚养孩子,一晃又是5年过去。忽有一天,她来大楼办事毕,推开我的办公室门来看我,一刹那我忽地那么惊喜、那么热烈,高兴得忘乎所以,竟然忘记了异性之间的礼数,不由自主地抱起她来,就地旋转了360度。她同样脸上放着异彩,告诉我说她已是那个单位上的一把手了,要我分享一下她的幸福和快乐。她说:朋友嘛,就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那次我们说了很多很多,竟然比在学校时说的畅快,说的奔放。我赞扬说她是个优秀的女人,她呲牙乐了,她说真是呗,她也觉得自己很优秀的,她就想做个优秀的女人。

送她出大楼门的时候,过道里的风掀动着她的红色裙裾,还有她耳鬓上的发丝,我忽然有了一种要请她吃顿午饭的感觉,她却说下次吧,这次没时间了。站在楼门前的阶墀上,看她钻进了前场上的黑色轿车,摆了摆手就一溜风地驶走了……

我有些怅然,第一次有了一种复杂的情绪,然而我很快就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展眉自嘲了一下,也旋即回家去了。

接下来仍是平静如水的日子。每日里除了工作、老人、孩子外,我照旧看我的闲书,写我的文章,神游那片属于自己驰骋的天地。我和她之间,依然还是不定期地想起来就打个电话相互问候一下,寥寥数语之后,便戛然而止。谁知有一次,我竟然神使鬼差般地去了她的单位,而且和她在小饭铺吃了一顿晚餐。那是个夏日的雨天,不大不小的雨丝满天空的飘着,我去一家单位办事晚了,归来时正好路过她的那个单位,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她的音讯了,不自觉驻足凝望那座红色小楼,掏出手机给她打了个问候电话。她依然笑语如花,说:“噢,是你呀!我正好在啊,你上楼来吧!”我擎了雨伞,提提裤脚,走进了那所盛开着鲜花的整洁院落,上了三楼,不用问人,就看见了那挂着总经理牌匾的办公室,径直推门走了进去……

那天,她留下我吃了顿晚饭,那是我们相识以来第一次单独进餐。她留我的时候自自然然,我答应的时候也是连想没想,双方都感到本该如此一般。那天晚上,我们都是对爱人说了谎话,她当着我的面说上面来领导了,然后冲着我睒眼笑笑。我当着她的面说我来同学了,也对她笑笑。她高兴得大笑起来,问我选个地方,我说我喜欢人静的小店,她马上说,好。我们就去了一家比较偏僻的别致野味小铺。那天晚上,恰巧雨夜停电,烛光摇曳之中,喝了点酒的她脸色泛红,那卷漆黑靓丽的头发绕着她那酡脸香腮,星目中眼波流动。我发现她有一种更加成熟了的女人的美丽和丰饶,这一点在肤浅的女子身上是体察不到的。

外面小雨淅沥……她跟我谈了她的事业,她说计划再盖几栋生产楼、宿舍楼,她要把她的公司办成全省第一流的公司……

走出那家小铺门的时候,黑暗中她牵了我的手,就像一对亲密的恋人。但言词上没有半点过分。走过对面矗立着梧桐树的大街,我们在胡同口分手。灯影里,水泥路面上水渍泛着彩虹,而她的裙带飘洒,给夜色滞留下一个美丽的影子。她说,今晚真愉快,能与我进晚餐她很快乐!我说我也是,能和她在一起聊聊感觉很幸福!

夜雨淅淅,微风轻拂。她抬手叫停了一辆出租车,把我送上车去。我回头来看她,车子已经驶出很远了,那个美好的影子,依然伫立在夜影里……

从此之后,我们又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也没有见面。但在我内心深处,竟然时时泛动起她的影子,让我激动,牵念我不安,更使我回味。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但我明白,她是那种事业型的女人,她有极强的意志和毅力,因为她很优秀!

我渐渐消除了心中的心猿意马,又重新恢复到了往昔的平静生活之中。忽有一日,她有电话打来,我听出她显然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她告诉我,她就要调上一级公司任二把手了,那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公司,刚刚得到准确的消息,我是第一个与她分享幸福和快乐的朋友!说,今晚你要请我!

放下电话,我在窗前伫立了很久,夕阳落山了,冬日的季节黑得早,窗外干瘪的柳枝上,还有几只麻雀在缩头缩脑地叫。我为我的朋友高兴,她不愧为“优秀女人”!我要把同这个优秀女人的友情长长久久地保持下去,直到来生……

我放下电话,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犹豫,马上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心灵深处的文章8:爱 在心灵深处

文/兰草ygl

我本不如道哪天是母亲节,也无心关心什么母亲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再也没有机会唤一声母亲,无法表达自己对无以回报母亲的情感。

那天我正在厨房做饭,儿子蹦蹦跳跳地进来,手里捧着一束鲜花:“老妈节日快乐!”这时我这才想起母亲节到了,不觉心头一热。

一年多前,儿子还和我一般高,似乎一眨眼功夫,就长成1·80米多高的小伙子,我一天天矮下去,他一天天高起来。

回想做母亲十几年,可以说是最辛劳也是最丰富的岁月。有人问我,做母亲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说是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自己给予的生命的爱。母亲用自己的青春换来孩子成长的喜悦和欣慰。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一连几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都写篇文章,那情感的的确确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是为儿子,还为自己,我说不清楚。有时我想,母亲给予孩子的大概不仅仅是辛劳和慈爱,确切说是女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牺牲和奉献。母亲是无私的,若不然怎么会因母亲节的一束鲜花就会使自己欢愉得久久不能自拔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传统母亲的一种人为的悲悯。

记得有句名言:冬天夺去的春天会还给你。做母亲的真的希冀养育之恩有朝一日得到回报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母亲会说,不想,真的不想。

然而实实在在地渴望得到孩子的理解,却是母亲们的一致呼声。我的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她不懂得对孩子进行什么因材施教,完全任其自然发展,长大够什么材料就干什么。但我对母亲还是满怀敬畏,我似乎觉得自己的少年乃至青年时代都是为母亲活着,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想尽力去做,只为一个十分简单的目的,让母亲省心。

我自己也做了母亲之后,总认为自己小时缺少母亲的约束,以至有些行为习惯走向社会后才开始矫正,心里留下许多遗憾。我想我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在以爱为圆心以成才为半径画出的圆里生活和学习。谁知母亲密不透风的爱,反倒造成母子之间的距离。儿子希望从狭窄的框子里挣脱出来,还自己一个充分舒展个性的自由天地,于是厌烦你的唠叨,你的索碎。

我知道让孩子现在理解母亲还很难,大多数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身轻松,不再有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对母亲的敬畏和承诺。因为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母亲视孩子为掌上明殊,呵护有余,生怕一旦失去什么。

母亲的天性决定了这一角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过去,大多数母亲对孩子的责任还停留在养育上,能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心满意足了。如今,母亲们尽管仍碟碟不休地谈论母爱这个话题,但其丰富的内涵已在不经意中悄悄地将至高无上的养育恭首相让于成才。

不是吗?自从孩子背上书包上学,就像一头进人斗牛场地前的小牛,等待他的是一条也只有一条狭窄的用木栏隔离起来的通向斗牛场的路。

随着功课的不断升温,母爱这片水草丰美的感情绿洲,也掺杂着种种焦虑。面对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做母亲的怎能不为孩子设身处地思考未来?

细细想来,当今社会,做母亲不易,做孩子也挺难。正是将玩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的时候,上了一天的学,还要被那些没完没了大张大张的卷子逼到书桌前,有时候难免心在空中浮悬,思维和身体分离。那些经历了中考、高考的母亲们,谈起孩子起早贪晚挑灯夜读的情景,其感受是那么复杂。

母亲的心是肉长的,盼望孩子成才,却不忍心目睹孩子挤独木桥时所受的煎熬;母亲的心是水做的,一旦恨铁不成钢,就会由爱生恨,然而生气的时候是冰,融化以后还是水。做母亲的就是这样矛盾得不得其解。

孩子是母亲的寄托,是生命的骄傲和快活。母亲的心总喜欢向内看,看见的总是自己的心空,心里装满了母爱,就会对人间的争利倾轧视而不见,淡然处之。

然而没有不雨的心空,母亲一边抚养孩子,一边工作,难免有心烦慵懒的时候,面对孩子,就是面对一首清新、优美、深沉的组诗,总有赏心悦目的发现。人格最伟大的力量莫过于战胜自己,本来很糟糕的一天,就会带着微笑过去。

人的生命没有虚假,做母亲的也没有例外。母亲给予孩子生命,又将自己的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为了自己,更为了孩子,母亲将工作作为生存的手段和追求。

最早提出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像男人一样拥有工作的权利的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抚养四个孩子的美国女人,她是被丈夫的粗暴无理和做不完的家务逼迫走出家门的,一下子唤起那个时代许许多多具有同样经历的女人们的觉醒。

多少年来,为了争取和男人一样平等生存的地位,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不懈的探索。母亲们从中懂得,为表现传统的母爱而失去自我,不是一个受人尊重和家庭幸福的女人;反过来放弃家庭和放弃养育孩子也决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母亲们一边认认真真地养育孩子,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

固然,作为母亲,热爱事业,痴心家庭,不可能兼顾得完美无缺,得到的同时也会有失去。记得儿子小的时候,由于夫妻俩忙于自己的事,若大个城市举目无亲,便常常将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有一次晚上刮风下雨,我打开房门时,屋子里所有的灯都亮着,儿子正用毛巾被裹着头在床上瑟瑟发抖,我知道他是被窗外的雷鸣闪电吓怕了。这样的镜头重复多了,时常便有一种愧对孩子的心里。有时我想,这也许是做母亲的美丽的坎坷、坎坷的美丽吧!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在高谈阔论!那么多的母亲面对下岗的困惑,她们多么希望社会再一次提供一边做母亲一边工作的机会。不否认实行计划生育和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使母亲们有条件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这既是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追求,更是为了能给孩子们打下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不管怎么说,母亲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以孩子的快乐和温馨为归宿。至于下岗随之而来的困难和忧虑,母亲还将孩子作为其精神支柱和奋斗的希望。由此可见,当今的母亲对孩子的贡任己沉甸甸地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做个母亲多么不易,苦苦甜甜,苦得浓,甜得醇,说也说不清楚。

心灵深处的文章9:宁静,是心灵深处盛开的一朵莲

文/千年不再叹

不知从何时起,内心少了几许狂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静的平和。无论流年怎样惊人动魄,世事多么嘈杂繁芜,岁月如何蹉跎,我依然不慌不忙地不动一丝声色,安安静静地栖息于时光深处,心中自有一轮皓月。

我且对酒当歌,享受这一城月色的皎洁与柔和,还有那一份远离尘世的超然与洒脱。让我在寂静中,修炼着自我,感悟着人生的意义,咀嚼着那些幸福与快乐,一切悲欢离合,都在历练中得以升华。

心,在一湖月色中沉静,情,在浸润中丰盈。一份释怀的安定与从容,是生命里程中,最旷世明媚的风景。

喜欢捡拾一段静好的光阴,安安静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抑或是沉寂在一本书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净心明月,青山碧水,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白云深处,仙乐飘飘,好想屏住呼吸,生怕惊动了那仙境般的山水旖旎。请许我,盈一袖醉人的清风至青山绿水间,不去问,明月几时圆?不去想,尘世里有多少缘聚缘散?只令心清澈明净,洗去浮尘,宁静温馨。

任一抹思绪恣意地去蔓延,心中自有桃花源,落笔处别有洞天!走进了书中的风景,便有了诗意的心情,有了美好的意境,便有了写意的人生!人在画中游,恬淡到极致的美景,不问归期,惟愿长醉不愿醒!

站在岁月的转角,聆听四季的生长,那飘落的雪花,温润了一季的时光,点点滴滴记载着流年的过往。人生如歌,在婉转的曲韵里悠扬,在静美的风景里沉醉。

春花秋月,千山暮雪,潮起潮落间,处之淡然,风起云涌时,安之若素。一笑而过,是人生的淡然,也是处事的优雅。

多一分淡泊,人生就多一分幸福,多一份宁静,就多一份从容。

随时光流转的是岁月,随岁月流逝的是人生,随人生流动的是风景,而随风景流转的是心情。所以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会有了看风景的愉悦,有了一个愉悦的心情,就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有了一个好的心态,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红尘陌上,捻一指岁月的沉香,挽一抹五彩斑斓的夕阳,清歌婉转的流年里,扯下一片白云,将落花流水的过往折叠收藏。无情的岁月,剪碎了多少落花成殇?

或许,经年累积的幸福,就是端坐在一隅,将那曾经的记忆细细品尝。任时光在一纸素笺上,绽开一朵花儿的芬芳,花开花落,不过是人生梦一场!用一颗淡然的心,笑看风轻云淡,细品浮世清欢。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学会用微笑去面对生活,用感恩去拥抱暖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每一天,静听花开,坐看雨落,感悟流年婉转,岁月如歌, 于一抹明媚的朝阳里,端坐成山河壮丽的清绝。

懂得在每一个风起的日子,淡看花飞花谢;

懂得于每一个雪舞的时节,掬一捧晶莹邀明月。

几度飞花流转,几番风雨相伴,几许离合悲欢。残荷听雨,那迟暮的嫣红是对生命流转的殷殷期盼;落雪无声,那清幽的天籁之音,是生命苍凉后的沉淀;流云无心,收获的是一份飘逸的宁静。

惟愿,在繁华褪尽的落幕里,在世事纷争的喧嚣中,有一颗素白纯洁的心,温婉如玉的情,流光溢彩。犹如一曲清远的空灵悠韵,飘渺于千里之外,诠释着自然的唯美,演绎着时光的无悔。

一种豁达,是心灵的淡然,在起起伏伏中前进,亦在平平淡淡中饱满,亦在平平凡凡中安然。

宁静,是人生境界的至善至美。它是一种平和而安静的心境。平和,似春风拂柳,暖暖柔柔,安静,如一湖秋水,平静澄清。

宁静,是经历风雨洗礼后的淡泊,是面对大风大浪的波澜不惊,是浴火重生的幡然醒悟。

宁静,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的一种境界;

宁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宁静,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的那种豪迈;

宁静,是“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那份淡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净土,守望心中的那方净土,不为成佛,心中即佛。

静静享受那份心的安宁与纯洁,”闭门即是深山,读书即是净土。”

这是一个至高的境界,读书能使灵魂得以净化,腹有诗书气自华。净土,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是一种精神的体验,是一种境界的升华。

而宁静,则是心灵深处盛开的一朵莲花,暗香盈盈,清韵淡雅。

心灵深处的文章10:在心灵深处摇曳的灯光

文/飘飞的岁月

当城市的璀璨迷离了你的双眼,当你的脑海深处塞满了欲望的火焰,你的脑中还是否还对乡村中昏黄的灯火留有一丝丝的记忆呢,你是否还感念在心灵深处摇曳的那盏灯火!

每当回到乡村小住一些日子,我都喜欢静静地躺在家中温暖的火炕上,仿佛一下子挨近了故乡的心脉,能听得见故乡的声音。我任柔和温暖的灯光在室内流泻,洒在我的身上,那应该是乡村之魂对游子的一种眷恋和爱护,一种久违之后的喜悦,望着她,你的心里格外地舒畅,犹如有一双母亲的大手在轻轻地抚摸你的脊背。他乡的牢骚惆怅、不平愤懑、忧郁彷徨都渐渐地在一种平静中消蚀掉,或许一直地待下去,真的会如纯净的天空一样的透明,那样最好!

我的故乡在一个山坳里,三面环山,如一个被温暖包裹的摇篮,小村如静静地沉睡在摇篮中的婴孩,民居卧在北山坡,在阳光中安闲地享受那份宁静。每当夜幕降临,家家灯火,晕黄的光散发着温馨与幸福,灯光下的母亲忙碌饭食,点点背影映入我的心灵之中,闻着饭香,嚼着黄灿灿的玉米饼子,喝着故乡的甘泉水,故乡的滋味就一点点地在氤氲着我的故乡之根。直到长出翅膀,飞出家园,在异乡的天空翱翔,直到苍老的一天回头洒下泪行行。

我的父亲喜欢抽旱烟,纸卷的那种,旱烟叶子是自家田地中产的。记得我小时候,父亲一担担的从村子当中的大井挑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挪过那条满是碎石纵横的旱河,在蹒跚般沿着一条羊肠子似的小径,才会担到南山的烟田里。夏日的阳光中,我和父亲一起收拾烟叶,一股子清香沁人心脾。真是很奇怪,我一辈子不吸烟,可是闻到那股烟味却是从来不觉得呛鼻子。每一次饭后不久,父亲都要手指捻动着岁月的过往,轻轻地卷起一只纸烟,用嘴唇舔一舔发散着纸香的纸尾巴,在掐一下烟头的卷曲的厥头,就安闲地坐在火炕上一口接一口地吸起来,袅袅升起的烟霭在灯光中如一团团仙云,蓝色的飘渺令人神思暇往。父亲那时很英俊,虽然衣衫一年四季基本就是蓝色的确良布裁成,可是父亲收拾的很整洁,父亲那时是小学老师,他威严的眼睛中蕴含着一种慈祥,一种爱。

饭后的母亲习惯在灯光下给街坊邻居揸衣服,缝纫机的嗡嗡声如一群蜜蜂在阳光下煽动翅膀的喧闹,很耐听。我的母亲心灵手巧,什么活一学就会,她是姥姥家十二个孩子之中最大的,也是最辛苦的,听母亲说,她不大就会做饭洗衣,也就是七八岁光景,姥姥就交给她绣花纳鞋底缝衣服等手艺,母亲做衣服的本领是全村乃至十里八村都是响当当的,一进腊月,灯光下的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家接一家的给人家做衣服。

我八九岁了,已经上学,每一天晚饭后习惯盘腿坐在炕上,身前横一小桌,在灯光中徜徉于小人书中,父亲慈祥地坐在一旁望着我,一身的柔和,父亲不爱吱声,只是看到我专心看书,就好像看到了希望在灯下燃烧,嘱咐我:“好好看,好好学!”我自然的在心底点燃着热望。

记得我参加工作后,在故乡的那些年里,我家的老屋之中时常聚满乡亲,他们喜欢和我的父亲唠嗑,因为在乡亲们的眼里,父亲正直质朴而又有学问,乡亲们喜欢平等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我记得他们谈及的话题很多,春天土地的墒情好坏,杏花是否会受冻,苹果树与梨树的管理,村东的河套夏季洪水来临前要平整,菜地浇水费用咋收取……,也谈及村里的未来。屋里时常被云雾笼罩,灯光里有一种淡蓝色的东西在飘渺着你的思维。我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会想什么二手烟的危害,相反,倒是觉得最有滋味的一种情感在灯光中升腾。直到有一天我远离故乡,再回到家中,那股子烟味却反而不习惯了,灯光下的我的鼻子第一次觉得那滋味生疏而刺鼻,我就想:“我的味觉是否已经被城市的滋味惯坏了!”

上初中之前的每一个夜晚,灯光下有数不尽的感动。

后来我去离家八里的乡里上中学,学校没有住宿条件,每一天风雨无阻地走读,母亲为了我不耽搁时间,很早就起床给我们做饭。

我正是贪长的年龄,身高已经蹿到了一米七,如乡村田野里一株青玉米,需要雨水的浇灌阳光的滋养才能长大。我记得稚嫩的我第一次一天走了十六里地感觉很疲惫,虽然我小的时候满山满岭间疯狂玩耍,可是那没有时间的限制的,可以信马由缰,只是这一次上初中就不行了,为了不耽误时间,有时候就跟小跑差不多。夜晚,我在柔和的灯光中睡得很香,直到晨曦微露,母亲在灶下哔哔啵啵的声音惊醒了我,我就爬起来,问母亲:“为何不叫我?”猫着腰正熬菜的母亲理了理自己的眼前黑发,说:“看你累的,多睡一会儿也好歇一歇!”可是我的母亲已经在厨房忙乎了半天了。我搬来一个小凳,弯着身子给灶膛填柴,灶糖的火苗舔着锅底,将自己的热量传递着,一会,母亲掀开了锅盖,一股热气包裹了母亲,灯光成了月晕,很美丽的母亲。

三年里,无论酷暑严寒,无论母亲多么的劳累,我是早晨灯光中的幸福儿。吃完饭后,母亲还要给我们拿饭,一只父亲从爷爷那里继承下来的铝饭盒,斑驳着岁月的沧桑,盒盖布满了小坑,用胶皮拴住表面,不使它里面的饭溜出来,菜汤不能有,否则会淋湿了如珍宝一样的书包里的书本,剩菜汤留给了母亲、父亲和爷爷。

时光荏苒,我进了城,成了乡村多少年以来不曾走出去的一员,这消息如一声报春曲拨动了许多孩子求知的渴望,母亲很高兴,每一天都合不拢嘴,父亲更是喜不自胜,他觉得我为他争了气,因为那时他刚刚被人做手脚解雇了民办教师的资格,可是苍天有眼,我第二年将大红的录取通知书拿回了家,父亲怎能不高兴呢?我觉得父亲脸上一道道皱纹在那一瞬间被喜悦抚平了。

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母亲白天长在地里,我也时不时地帮着他们做些农活,晚上母亲回到家,忙活半天后也不休息,在灯光中给我做衣服。我去城里上学的新衣服就是母亲花了好几个夜晚做成的。穿在身上,暖在心里。父亲还特意找了一个本村手艺最精湛的木匠,用松木板给我做了一只木箱,松木的气息很好闻,神清气爽的滋味,等到在表层涂了亮油和油漆,在夜晚的灯光下它的侧面能清晰地浮现我的影子,如镜子一般,似乎能照见心灵。

开学那天母亲将自己随身带的衣服鞋子等物品斯斯真真地装好,父亲用自行车驮着我我和木箱送到车站,上车的一瞬间不停地嘱咐我:“要吃好,别忘了一定要好好学习。有事给家里写信……我郑重地点着头。

……

转眼间我已经步入了中年,母亲和父亲已不再年轻,父亲的头发满是花白,母亲的眼角深深地刻斫岁月操劳的一行行印记。然而我们几个走出山里的孩子在母亲和父亲的眼里仍然是一只稚嫩的小鸟,离不了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母亲最喜欢我们节假日回家,夜晚,灯光下的她还是如年轻时那样不停地忙碌,我们想帮助她,她轻松似地一笑:“还是我来吧!你们找不上头去!”说得我心里很不好受,这是我的家,可是我却找不上头去。我只好拿起水桶去井边拎水,直到水缸满了为止。

我坐在灶下烧火,母亲炒菜,油烟子呛得她一声声的咳嗽,雾霭中的灯光有些昏黄,而母亲的影像在我的朦胧的双眼中却是无比清晰,她明显地苍老了,脸上的皱纹数也数不清。父亲还是喜欢抽旱烟,他一向不苟言笑的,可是当他与我们的小孩子在一起时,满脸的微笑与慈祥,还不时的冒出几句:“管孩子要有耐性,不要老训斥!”

我希望这摇曳的灯光一直能照在心里,一直温暖着,一直温暖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