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文章

请欣赏父子文章(精选13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父子文章1:父子

文/张万杉

“不要你管”,我丢下这句话,抓起外套摔门而去。任凭身后的父亲说什么我没听进一句,也没停下离开家的脚步。

十月的冷风呼啸着,伴随着阵阵寒意不住的往我领口、袖口里钻,冻得我不住的打寒战。但能怎么样?不能回家、不能妥协的念头让我裹紧衣服继续前行。

一个人走在行人稀少的大街上,脑海中还在回放着刚才和父亲激烈争吵的情景。父亲根本就不理解我,总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总是不容质疑的口吻,让我越想越生气。走着走着,感觉脸上有点凉丝丝的,抬头一看,原来是下雪了,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打落在脸上,不一会儿,天地间就一片白茫茫的,满目凄然。

漫无目的走着,不知不觉到了一家面馆前,心想吃碗面暖暖身子也好,于是径直走了进去。推开门,眼前是油腻的地面和颜色发黑的的桌凳,面馆里除了面孔黝黑的老板在打着哈欠外,就空无一人了,估计饭馆的面也好吃不到哪里去。也罢,既来之,则安之。我找了个靠近柜台放电暖器的位置坐下,按菜单上写的要了一碗优质肉丁面。等了大约二十分钟,才见老板端上来。面并不像在别的饭馆一样端上来就冒着热腾腾的香气,肉丁也少得可怜,并且碗上还有个豁口。但有个好处就是明码标价,比以前吃的便宜。我叹了口气,拿起筷子,扒拉着吃起面来。

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一股冷气带着风雪钻进屋子。进来的是一老一少,两人穿着一样洗得发白的有点破烂的军大衣,脚上的鞋子也看不出什么颜色了。年长的五十多岁的样子,双目紧闭,双手紧握着年轻人的手,看上去应该是眼睛有毛病。年轻人小心翼翼把老人扶到靠墙的桌子前,倒了杯热水递到老人手里说:“爹,你坐好,先喝水暖暖身子,一会咱吃肉丁面。”然后朝着柜台喊道:“老板,来两碗肉丁面”。一边说一边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柜台前,凑到老板耳边说:“哥,能不能麻烦你把其中的一碗换成白水面。”老板用不屑的眼光白了他一眼,没说什么朝后厨走去。

面端上来了,年轻人把有肉的那碗端到老人跟前,说:“爹,早上从咱家来市医院看病走得急,你也没吃上口热饭,面好了,你快吃吧。”老人并没有急着吃,而是把面推了推,说:“老二,爹老了,牙口不好,你把肉都挑到你碗里去吧。”年轻人没作声,只是在老人那碗面里搅动了两下,然后说:“爹,我把你碗里的肉差不多都夹过来了,你快吃吧。”说完,端起自己面前的白水面呼呼吃起来。不一会儿,两人都吃完了,老人抹了一把嘴说,“这面真香,这家面馆也厚道,碗里竟然还有这么多肉。”年轻人附和道:“你要喜欢吃,下个月再来检查时,我们还在这里吃。”说完,搀起老人推门走了出去。

父子俩相互搀扶很快便消失在风雪中,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刚才对父亲的怨恨、不满,在这对父子相互关爱的映照下忽然间冰释了。普天之下,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有哪位父亲不疼爱儿子,又有哪个儿子不尊重父亲呢?我仅仅是因为自己想买手机的愿望被驳回,就与父亲大吵一顿,并摔门而去……想到这里,一丝愧疚涌上心头,我赶紧吃完面,付完钱,朝家的方向走去。

父子文章2:学苏洵,成功教育孩子

文/赖学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既刻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幼时非常顽皮,不思学习,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这样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用“棍棒”教育的方式,不是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时,他又将所读之书“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他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也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并驾齐驱,被世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就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像大禹治水一样,善于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夫可认为:“教学一旦能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展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孩子对“书本”有了兴趣,才会走近它,才会阅读它。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用率先垂苑来为孩子做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没有自己痴迷地读书情景,怎么会引起孩子的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聚精会神,神采飞扬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对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一语中的。良好的家庭环境,自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子文章3:病房父子

文/陈明涛

一日,母亲的高血压又犯了,住进了医院。

同病房的还有一对父子。

父亲身体瘦削,神情憔悴;儿子二十来岁,身体清瘦,面色苍白。

儿子整日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父亲便整日地坐在儿子的病床边,一脸忧伤。我给母亲送了几天饭,见儿子就这么躺了几天,父亲也在床边坐了几天。

后来从母亲口中得知,他们住在一个偏远山村,家境不好,儿子身体很差,从小都是药不离身。今年大旱,地里收成不好,谷子因为缺水,到现在也没能种上。指望着土里刨食的一家人面对病倒的儿子一筹莫展……

母亲对我说,这父子俩住院后一直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父亲待儿子打完针后就到外面给儿子买几个包子,自己则是两个饼子就着白开水咽下去。

医生每天都要从儿子胸腔抽出几针管积水,儿子有时疼得直抽搐,但一声不吭。医生不忍心,父亲也忍不住背过身,默默地走出病房,蹲在走廊里。

母亲对这父亲说,孩子身体差,要补充营养,才有抵抗力。父亲点点头,却又一脸酸涩。

听完母亲的絮叨,我也有些黯然。以后的日子,我送去的饭菜便多了两份,“内容”也更丰富了。父子俩很感激,母亲也很欣慰。

一个星期过去了,儿子的病依然没有好转。一天,医生给儿子做完检查后对父亲说,回去再找些钱来,孩子需要输血。父亲点点头。儿子低声问父亲:“爹,你上哪找钱去,能找的都找了,我们还是回去吧!”父亲叹了口气,望望儿子更加苍白的脸,低头走了。

第二天,父亲很晚才来,他对医生说,我把做种的花生卖了,只凑了两百块钱,能不能先把血输上,我再去想办法。医生摇摇头。

望着儿子苍白的脸,父亲的眼睛湿润了,他捋起袖子露出黝黑干瘪的胳膊对医生说:“那就抽我的吧!”看着同样瘦弱的父亲,医生劝他再想想别的办法,但父亲很坚定。

殷红的血流进儿子的身体里,儿子苍白的脸上立刻有了些许红润。父亲如释重负,喃喃地说:“又省了几百块呢!”尔后一头扎在病床上睡了整整一天。儿子满脸泪水,在父亲的床边守了整整一天!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这天我又早早做好三份饭菜送到病房,但空荡荡的病房只剩下母亲一人。母亲说,那孩子的病医院没法治,医生建议他们到大医院去看看。昨夜父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夜,一大早便出院了。母亲问他们要去哪家医院,孩子的父亲只说了一句“我儿命苦”,便含泪和母亲告别走了。

母亲的情绪很低落,我心里也酸酸的,劝她,父子俩虽然不幸,但很善良,会有更多的人帮助他们的,相信他们能挺过来。母亲低低地说:“但愿是这样!”

父子文章4:父子间的战争

那天晚上,自己在街上哭得稀里哗啦,还一个劲地倔强地不再回头,不去理会在后面用迟缓的步伐在追赶着我的父亲。父亲自然是跑不过我的,岁月在他身上早已显得很沉很沉,父亲的步子也不如自己儿时那般迅捷,我回头看过在后面跑着喊着我的名字追赶的父亲,我下意识地跑得更快,像小时候被父亲追着打的下意识,我只想离开他的视线。这一次,在几年之后,一切都变了,父亲变得老了,父亲跑得没我快了,而且这次的父亲不是为了打我,而是挽留我,结果也不一样了,父亲没有追上我,被我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的人群中,第一次,父亲没有追上了。

这一次,我好像赢了,赢得很轻松,在和父亲多年的较量中,我第一次变得如此理直气壮,第一次可以将他甩得不见踪影,可我就在我自豪自己赢了的时候,泪水却不争气地在眼角流向了耳边,耳边的风呼呼地吹过。我真的赢了吗?可为何泪水还是在肆虐。每告诉自己可以在坚决一点的时候,泪水总会在汹涌一次,我不知道在十字路口坐着的我样子有多傻,但我知道,这一次,我输得最彻底、最失败。

我是个失败的儿子。在别人养育了自己二十几年之后,我却还在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自由争得面红脖子粗,看到不满皱纹的脸我居然还能对眼前的人高声说话。我们都太过固执了,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父亲作为上一辈的人,有他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准则,而我又过分强调自己的自由,不想被父亲束缚。我们都太骄傲了,十几二十年来,两个人的较量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也从没有一个人认输。每次都要等到争吵完之后,我才能反思争吵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说,我永远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是,当自己真正遇到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话的时候,所有的道理都显得苍白无力。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容易便和父亲因为小事而争吵,而不是和别人?是因为自己在什么时候都知道,父子间的争吵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便能和好如初?我们争吵只是因为我们太过亲密么?我不懂。

我是个不孝子,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所谓的孝道。作为父子,在很多事情上都要争得赢赢的,本身就是一种不孝。也许父亲会错,甚至是父亲在所有的争吵上,在我们这代人看来父亲都从来没有对过,他的理由和话语没有哪些是经得起推敲的,但这绝对不是我们要继续争吵的原因。我们一点都不会去体谅、理解父亲了,在为小事而引发的争吵中,我从来没有学会去换位思考,我不知道在几十年前的社会里成长起来的父亲的价值观该是怎样,我没有去想在这几十年里,父亲在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什么,等到年老体衰的时候,儿子却是如此恶语相向。为什么一定要争赢了呢?父子之间难道有真正的赢家么?

也许从来就没有赢家。这一次,我输得一败涂地,我知道,父亲也没有赢,父亲追我很久之后才黯然神伤地回去。姐告诉我,父亲很久之后才回到,父亲是追了很久,知道终于还是找不到我之后才回去。听到这些话,我就想捆自己几个巴掌,有多狠捆多狠。可是,什么都没有用了,我的话已经是泼出去的水,我的出走早已在父亲的心里狠狠地刺上了一刀,而且这刀痕再也不会消失。我错了,我心疼起父亲来,心疼在我离开之后,连一个谈谈心、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多想对父亲说,原谅我这个不懂事的儿子,我再也不会向你说那样的话了。可是我没有勇气拨通父亲的电话,至少现在没有。也许过段时间就好了。

我们都输得很惨。我甚至不知道该多久之后,父子之间才会心平气和、若无其事地坐下来好好说说话,我最后一眼看到的父亲是向我挥着手,朝我跑来的身影,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名字,后来我的名字在人潮中消失了。我离开了,这是我看到的最后一眼的父亲。下次该怎么重逢?是否,我们都可以在心里毫无疙瘩,在见面时有个最基本的称呼,最简单的微笑。

坐车离开父亲的那一刻,我就后悔的,我多想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要求下车,我多想就在这个争吵完之后的夜晚再陪父亲安静地坐下,泡上一壶茶,聊上一会。我还是太固执了,太在意自己的尊严了,父子间讲究尊严已经是种悲哀了。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在车上离父亲越来越远,远到回不去了,我便能理直气壮地说,不是我不想回去,而是太远回不去了。

即使自己还不是一个父亲,我也能知道,一个像我这样的儿子给父亲带来的伤害到底有多深,在父亲的心里带来了多大的裂痕,父亲的心早已在岁月的煎熬里变得支离破碎,没有时间、语言和行动可以可以作为化解这些伤痛的良药,我知道,没有任何作为和解释可以让我原谅自己。

我知道父亲会原谅我的。我比任何事都确定。父亲从来都只是对我严格了点,而从来不会恨我。别人说,父子没有隔夜仇,这话绝不是自己再和父亲争吵的理由,而是自己继续尊敬、谅解父亲的一种台阶。作为一个儿子,同样也没有什么仇恨可以使父子间反目。我们还是可以一样,像以前一样,我尊敬这父亲,父亲爱护着我,如此到老。

那一刻开始,我已经告诉自己,不再和父亲吵架,甚至不大声对父亲说话。这是我对自己小小的要求和期盼。

这样的要求,高么?

父子文章5:父子聊天,倾吐心声

文/七月邂逅

放假了,我把乡下的父母接到小城,尽儿子的一份责任,利用假日,更多的和年迈的父母在一起,享受日渐少去的天伦之乐。我知道父亲在农村呆长了,接上来会很不习惯的。母亲反正无所谓,她整天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一天也说不上两句话。父亲更多的是抽烟,孤单的坐在那里打发无聊的时间。于是我在忙完了应做的家务事,更多的抽出空余的时间陪父亲聊天。聊日常生活,自然也聊到家里的人和事。

前不久,四弟身体不适,来区医院看医生,顺便看老父母。四弟吃完午饭就离开了。父亲唉声叹气,满腹牢骚。说四弟去年将他的两间小屋拆掉了,自己又重新盖了两间楼房,年前又开了个浴室。父亲被安置在一件闲着的老房子里。父亲很是生气,说四弟不应该折腾,放着好好的泥瓦匠的活不干!父亲抖抖自己的右手,继续说:干泥瓦匠一天也能挣上一百六十元,还吃人家一顿饭,外加一包烟。开澡堂也不过是下半年三、四个月的时间;再说,小镇子里的人不多,如今家家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只要有太阳,人家也就不会花钱来澡堂了,除了人工工资和燃料费、水费、电费,一年下来也赚不到什么钱呀!我说父亲:你年纪大了,管不了那么多了,你就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吧!四弟又不是小孩子,他既然这么做了,自然有他的道理。干泥瓦匠活是个力气活,年纪不大,还能干干,要是老了也就干不动了,他也是指望开个浴室挣点养老钱哇!父亲说:同在屋檐下住着,见他生意冷淡,心里替他着急呀!我说:你着急也没用哇,他四十好几的人了,他做事不是没有头脑的,为自己的事,他比谁都清楚。父亲听我这么一说,一个劲地抽烟,吸了一口又吸一口;然后自己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我看得出父亲有话想说,但又没说。

由四弟说到我的一个亲侄子。去年侄子以二本的分数考取了“辽宁锦州学院”.父亲听说今年暑假,侄子要带回一个女友回家看看,是侄子自己在学院交往的。侄子的母亲还特地花了一笔钱翻修了房子。我对侄子谈女友的事显得十分冷谈,对父亲说:读书人就得一门心思读书,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多学点知识,走上社会会派上用场。如今小小年纪谈女友,分散了学习精力,更是对不起他死去的父亲。他母亲从小把他拉扯大,也是挺不容易的。父亲说:侄子的父亲算起来去世已经十周年了,他应该为自己死去父亲多做点什么?给他父亲整修老坟,用水泥砂浆重新扣起来。我说:你也真是的,人都死了,还给他修啥老坟啦,逢年过节的侄子能想着他的父亲就不错了,说明他心里有自己的父亲,修那老坟,真叫瞎折腾毫无意义。父亲叹了口气。哎!这人真没意思,死了如同灯灭,生前我对他父亲如何如何的好,到头来却一天福也没享到他的,他倒好,走到我的前头去了,落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我这把年纪活着也是个累赘呀!我说:父亲不要这么想,他走了也是自然的,这是他命中注定的,是病魔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是谁也无法左右了得呀!三十九岁,本该是他人生最精彩的时候,他为了那个家,为了自己的孩子疲于奔命,忽视了自己的生命。假如他早早关注自己,也许不会走的过早。他的儿子终于圆了他生前的梦想。三弟在九泉之下会幸福的。

聊着,聊着,我和父亲又说起了死去的大哥。我说父亲,你的大儿子走了,人家说你咋不流泪呀?父亲说:我的泪已经流干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知道是什么心情吗?我能不流泪吗?只是那泪流在心里,那不是泪,仿佛是在心里流血哇!父亲不识字,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使我十分的诧异。父亲说:你大哥太听那女人的话了,家里家外都是你大哥一个人扛着。田地的农活干完了,回到家还得干家务话,烧饭、洗衣、喂猪……样样来呀,他是累死的。我想:父亲说的也是。大哥身患重病,他还在田间劳作,尤其是盛夏季节,他都是撑着病弱的身体干活。我说:大哥也挺不容易的,他爱自己的女人,是有缘由的呀,三十好几的人,好不容易娶了老婆,疼自己的女人,啥活都不让她干,生了个儿子,他更是心疼,老婆更是不干活啦,什么都由着自己的女人。父亲说:是的,他是没有骨气。想想他四十一岁就葬送了自己。好在那女人有福气,招夫养子,后夫很能干、很精明,是个做生意的料,把你大哥的儿子抚养成人,又盖房,又娶妻,还添了个孙子,那女人又是个享清福的人。父亲说着叹了口气:这人啊真是命中注定,受苦的人受一辈子苦,享福的人呢享一辈子福!

父亲的头发长了,我陪父亲到街上去理发。父亲腿脚不灵便,无法行走。我向邻居借了辆电动三轮车,把父亲扶上车。理发店离我家很有一段路。父亲坐在车上,沿途所见正在拆迁中的房屋。机声隆隆,灰尘蒙蒙。一座座两层小楼在大型机械的推动中轰然倒下。父亲不由的感慨说:哎!这好端端的小楼房咋就这样没了,说拆就拆了呀!我说这是城镇建设的需要哇,不拆有碍与市容的整洁美观。父亲很激动,说:啥整洁美观啦,这叫瞎折腾!城里不说了,农村也这样,把农民一个个赶到高楼大厦里,田也不叫种了,给点钱过日子。年纪大了还好,那年纪轻轻的人该咋办啦!小村并大村,不拆也得拆,强人所难呀,拆了又如何,到处是田地荒芜,野草丛生,看不到庄稼,那些个塑料大棚很好看,就是啥东西没有。上面领导来检查了,做做样子,领导走了,一切照旧。咋丘陵地区,也要搞什么格田成方,修水泥路,好看是好看,把政府的钱哄来了却不干正经事。庄稼人不种田了,叫他做啥,住着高楼喝西北风呀!我听着父亲一阵子的牢骚话,心里不觉好笑。我说:你这把年纪了,管那些个事干吗?好好活你自己的吧。政府给你们这些年纪大的老人够照顾了,每月一百元的养老金,年终还有一次性的老人补助。父亲叹了口气,说:那有什么用呀!我说:有比没有好呀,给总比不给强呀!父亲坐在车上,很是安静了一会,又说:人呐!生活再好,房子再美观漂亮;钱多钱少,都会走,就像这房子说拆就拆,说倒就倒。我说:你就别操那份心了,把自己过好就行了,还得感谢政府啦!父亲似乎淡淡的一笑,说:给我钱,我又能怎样,老了,病了,还得指望你们照料,给我送终呢!父亲说完,老泪纵横。

我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最了解父亲平时喜欢多管闲事。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没有文化,说话很实在。除了我没有多少人喜欢。不管怎样,他是我的父亲,心眼直,不会使坏。父亲为我们儿女辛苦了一辈子。母亲早已经是重病在身,他不但为母亲分担了痛苦,更是为子女操碎了心,把我们一一养大,成家立业,很不容易了。如今也是八十九岁高龄了,他什么事也干不了了。我能够侍候他,是自己的责任,也是心甘情愿的。父亲有时不这样想,每次来我这里玩一阵子就想回家。去年母亲在我这里待了四个多月,而父亲来了八天就呆不住了。而今年天气炎热,是五十年来最热的季节。我把两位老人接来,安排在地下室。说来也巧,地下室属我面积最大,通风明亮。我给开了张床铺,放了些旧衣柜,给老父亲买了张躺椅,配备了小型电扇。父亲很是满意,说:地下室凉快!我说:这地下室属冬暖夏凉。只是不十分宽敞,你老可别嫌弃。父亲说:你有这份孝心,我已经非常满足了,也很幸福!你每天我自己父母送饭送水,还得帮我们洗浴,真是辛苦你了。我说:为父母尽点自己的孝心,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应该的呀!父亲说:我不心疼你的钱,我只心疼你的人!我说:做儿子我愿意,只要你二老活得好,身体好,我就幸福。父亲说:像我们这把年纪活着给子女添麻烦,走不了,要是走了,你们也省心了。我说:父亲别说这样的话,这是你的寿哇,也是我们子女的福气,我们也好沾沾你老的长寿气。父亲没有笑容,沉默了一会,说:村子里像他这年纪的人走得差不多了,一个劲的活着就是儿女的累赘。过几天我和母亲回去,你找辆车子,你要是不找,我自己去找,无论如何也要回家。我说:你老能不能耐耐性子,这把年纪了,说咋就咋样呀,我月底一定送你回家,成不?你别给添乱了,好好呆两个月吧,否则,我会闹心的啦!.此刻,父亲像个小孩子似的,眼睛湿润了,只是眼泪没有流下来。我说:农村里空气新鲜,人也自由,不像我们城里人,整天关着门,不走动,不串门,各自忙活着,回到家,就是关门看电视。我知道你在这里很不习惯,想回去,我一定送你回家的。父亲来了一句“金窝银窝,没有自家的土窝好呀!”我很理解父亲的心情。

我虽然离开家已经二十多年了,在外生活、工作打拼的多么富贵美满,但骨子里仍然纯朴的像个农民,内心仍然渴望着来自母体的亲情。有时觉得自己虽然是个男人,孤单委屈时也会偷偷地背人流泪,时时想着自己年迈的老父亲老母亲,亲情使我割舍不下,也是我胸口的幸福和无奈的阵痛。父亲活着似乎给我精神上带来些许的安慰;父亲活着,就是我回家的一种惊喜和期盼;父亲活着,我还是他的孩子,可以无名的发发火,说说那些无聊的人和事……

趁父亲健在,趁我的身体还行能动,呵护关爱,尽些孝心,不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倘若父亲真的有一天走了,我内心会得到一丝的安慰,心里也就没有愧疚!因为我对得起自己的父母,我尽责了,尽了自己应有的一份感恩之情!

父子文章6:烛光

文/浦绍良

今夜停电,父子俩早早回到家中,无事可做,翻出仅有的一只蜡烛燃起,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让适应了灯光的我竟不知所措了。一抬手,碰倒了茶杯,茶板上常在手边的抹布也一时找它不着。屋子似乎也空旷了许多,平日里常见的家具什物,也隐约起来。偶一回头,我被烛光投到墙上的随我而动的高大的黑影吓了一跳。待心神稳定后,不知怎的,我竟注意起这已被生活遗忘的烛光来。

橘黄的光焰如一枚花蕾,裹紧着热与光,似乎在做着迎风欲放的准备。在它的周围,是一圈朦胧的光晕,如佛像背后的光环,向四周弥漫。些许的风令火焰摇曳起来,令人生怜的小样,竟如心事重重的人儿,满噙泪水,嘴唇蠕动,可就是难以开口。

窗外,是黑沉沉下雨的夜;室内,是朦胧胧温暖的灯。昏黄的光晕伴着淅沥的雨声,弥散出空旷的寂静,我就在这种似曾相识的寂静里走了神……

多年的过往,如电影般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透露着酸楚,突然,手机颤抖了一下,提醒着我该睡觉了。我转过头来,昏暗的烛光下,儿子已沉沉的睡着。不忍心地吹熄了蜡烛,这时,它终于抑不住眼眶里噙满的伤感,滑落几颗滚烫的泪珠。

我一声叹息,将熄了的蜡烛小心翼翼地捧起来,看了看屋子,掀起窗帘,将它放到窗台的一角。我知道,它这一去,又要品尝人生中遥遥无期的孤独与寂寞了。

唉,今夜梦里,不知能否有一枚橘黄的烛焰在眼前摇曳……

父子文章7:父子“酒”情

文/于成杰

父亲退休了。起初,他还是保持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清晨早早起床,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晚上早早上床,读书看报,和母亲聊聊一天的事情。但没过多久,我就从父亲的脸上看出了一丝落寞。他退休了,每天起那么早还有必要吗?以前天天都拎在手里的公文包还会再派上用场吗?渐渐地,父亲的笑容越来越少。

作为儿子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劝父亲多到外面走走。可时间一久,父亲就没了兴趣。我又劝父亲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但父亲不甚“感冒”。父亲变得有些慵懒,白天躺在床上琢磨事情,夜里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后来又发展成为不思茶饭,与退休前比判若两人。怎么办?我请父亲喝酒。爷俩坐到一起,喝的是茅台,说的是家长里短。一杯杯酒喝下去,父亲开心地笑着,可以看出,父亲喝得很开心,对父子无障碍交流很满足。

不久,我的儿子来到这个世上。妻子出院后,母亲和岳母轮流负责照顾。父亲虽然暂时搬回老家,心里却一直记挂孩子。妻子休完产假上班后,父亲母亲就过来与我们同住照看孩子。孩子的衣服、尿布换起来很频繁,洗起来也很辛苦,但父亲总是抢着干。喝周岁酒时,父亲点名喝茅台,说茅台喝着有劲,心情好,还非让孩子舔一点,美其名曰“沾沾福气”。

在照看孙子的同时,父亲一如既往地保持了读书看报、勤动脑筋的好习惯。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得知一位同事退休后搞起了文学创作。这勾起了父亲年轻时的爱好,他又拿起了那支尘封已久的钢笔。

父亲从那些老人老事开始,从他的青春岁月开始,把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倾泻到稿纸上。看着父亲写稿时投入的神情,我深切感受到,父亲又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很快,他的文学作品在地方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媒体还主动向他约稿。得了稿费,父亲请我喝酒,喝的还是茅台。父亲动情地说:上次你请我喝酒,我刚退休,心里不适应,这回我请你喝酒,你又让我重新找回忙碌的感觉,找回曾经的自己。咱爷俩好好喝一顿。

其实,对每个子女而言,都面临着如何让父母安度晚年生活的问题。做好物质上的保障自不必说,加强精神上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敬老不仅要陪老,更要知老,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所需所求。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父亲在意的或许不是满盘满碗的“豪华自助餐”,而是有茅台作陪的父子精神交流。

父子文章8:父子连心

文/李振东

我和父亲很亲近。

父亲,高大威猛、不怒自威。粗壮的四肢似乎在告诉我和妈妈“什么事也别怕,家里的一切都有我顶着呢!”浓密的胡须显现出男人的sex appeal和老成。深深的皱纹是岁月这把杀猪刀的“杰作”。父亲在我心中就是superman。老爸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思想和眼光比我这个所谓的大学生要深远的多。平常在家,我没事儿最爱和老爸侃大山。父亲的所见所闻让我咋舌,所思所想让我叹服。有时候我们的idea也会不谋而合。我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虽是父子关系,但更像兄弟和朋友。

比起父亲来,我和母亲的关系就疏远得多。我总是因为母亲的目光短浅、爱贪小便宜而大为恼火。但是2010年冬天的一场大病让我明白了一切。我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当时发烧39.5摄氏度,烧得是昏天黑地。我在医院每天要输十几个小时的液。是母亲一直守护着我,母亲是爱我的。

那天一大早,父亲就给我打来了电话,问我最近学习生活如何。我说:“还好吧!”就是每天睡不着,睡得晚,总做梦。我和父亲是心连着心的。我问他为啥一大早就打电话。他不说,在我的追问下,他告诉我最近失业了,一直在家待着、心累、烦。我对父亲说:“爸,你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你。没有你这个家怎么维持,只是目前社会状况就这样,难找工作,不过机会会有的。”

也许我的话会让老爸有一丝释怀和慰藉。但我真心的怪自己能力不足,还不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说到底爸妈都是为了我的学习和未来, 才这样去拼命去挣钱。

说实话我从小到大没有开口说过这样的话:“爸,你们父子连心啊。”

父子文章9:澡堂里的父子

文/郭阳芳

这个故事是听来的。讲故事的是我的先生。他说这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现在说来仍很感动,且发人深省,说给我听,我一定也会和他一样。

故事是关于一对父子洗完澡,穿衣对话的小片段,是他昨天去学校澡堂子里洗澡时看到的。因为是冬日,又是星期一,一大早8点刚过,所以澡堂子里洗澡的就他、一个中年人外加一位老爷子。他进去时,中年人还在水龙头下,老爷子已经躺在搓澡的床上了。学校的澡堂一直对外营业,因为票价比其他浴池便宜些,所以周围的居民也乐意前来。

他说一开始并没注意他们,只一味享受着这片刻的偷闲时光。他看到搓澡工在给老爷子搓澡,中年人隔一会儿便跑过去配合着帮老爷子翻一下身。这些都没什么,他看着很正常,真正让他感动的是,洗澡结束后。

中年人怎么说也有50来岁了。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帮老爷子用浴巾揩干了身上的水,然后又一件一件地慢慢给老爷子递衣服,帮他抬下胳膊或腿的。背心、秋衣、棉衣,每穿一件,他都会让老爷子休息一下,一点儿都不急。穿衣的整个过程,中年人一直围在老爷子身边,还说:“爸,你看你穿着的衣服有没有臃着的,我给你拽拽?”

先生说,中年人的这句话,不知怎的,一下子打动了他。忽地,他很感动,甚至有些鼻塞。如若父亲在,他会不会这样?他能陪他洗澡,能帮他慢条斯理地穿衣服,也会问一句:“爸,你看你穿着的衣服有没有臃着的,我给你拽拽?”

他说,那一瞬间他很想上去和他们说句话,可又怕破坏了他们那一刻温馨的氛围。于是,他开始故意放慢了自己的穿衣速度。这时,中年人和老爷子都已经穿齐整了,可能是怕外面冷,他们坐在靠门边的床上说是凉一会儿。从侧面看,他们几乎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还有他们的声音,后鼻音几乎分不清彼此。

“爸,你还记得我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他听见中年人问老爷子。话音有些试探的意思。

老爷子看了看中年人,没回答。

中年人瞅了瞅老爷子又说:“是不是×月×日?”说完,他又接着自己的话问了一句:“是不是?”

“这是你哥的生日,你以为我不知道?”一来二去,他看到一脸褶皱的老爷子,眼睛里闪满狡黠的目光:“你知道我的生日是什么时候?”老爷子倒反问起了中年人。

“哈哈哈哈”,中年人大声笑着,一脸得意地说:“我怎么能忘了我父亲的生日?阳历是×月×日,阴历是×月×日,怎么样?”

老爷子不等中年人说完,自己亦像小孩子一样,嘿嘿乐了……

先生说,他从澡堂子里出来的时候,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他们父子一眼。故事讲到这儿,我亦很感动,我知道,先生是想他父亲了,我也开始想我父亲了。

父子文章10:微信里的父子情

文/杨力

父亲耄耋之年学会了玩微信,玩玩也就罢了,可父亲很认真,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他都会一一过目。自己关心也就罢了,可他非要事无巨细分享给儿女看,这下麻烦了,很多我们眼里的垃圾信息被父亲如数家珍传来,无动于衷不近人情,你若来劲父亲更带劲,我们反倒有些惶惶惑惑、无所适从。

说起来,我们和父亲分隔两地,要见一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平常对他的关心,主要是通过电话或短信。只言片语想来父亲是不满足的,所以他慢慢学会了用微信,而且对微信的功能了如指掌。

有一次,我正在和朋友小聚,一时高兴,就发了朋友圈。不一会儿,父亲从微信上发来文字,一是叮嘱我少喝酒,二是要注意形象。我忽然明白父亲一生工作谨严,生怕儿子处事不慎,叮嘱我,应该。

有一阵,因为特别忙,就去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宣泄一下内心的情绪。不巧又被父亲看到了,很快,我就被他发来的信息包围了,不外乎“鸡汤”类的忠告、“保健”类的介绍。我顿时有一种被盯梢的感觉,似乎稍有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千里外父亲那双眼睛。

去年,我被肾结石和肩周炎所扰,去医院反复折腾了几次,不知为什么,仍然被父亲看出了端倪,不久,父亲寄来打成粉的鸡内金和分心木,让我天天冲服化结石,又寄来一种叫空竹的运动工具,让我时时锻炼肩关节。父亲说,在朋友圈看见你清瘦了,要爱惜身体。

其实这期间,我也尝试着去了解父亲,在他的朋友圈,却看不到任何关于他自己的东西。想来父亲还是想把更多欢乐的东西带给我们,他有严重气管炎,但他不说。他有轻微老年痴呆,记忆力不如以往,他也不说。父亲力图在我们面前保持的,是过去那个青春勃发、积极阳光的形象。

后来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父亲在微信里,像对我们小时候那样,每周给我们讲个故事,父亲乐呵呵地答应了。我并不指望父亲真能讲出什么精彩的故事,只希望这样做锻炼父亲的大脑,父亲不能老。

今天,我们父子之间依然通过微信时时关注、关心着对方,父亲依然发来很多没有营养的“鸡汤”,很多毫无裨益的“保健良方”,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微信串起的爱的纽带,让父子情跨越时空和距离,时时触摸于心。

父子文章11:做有趣的人

文/周珂银

那日,在地铁上遇见一对父子,那种出自同一个模型般的相像,让人不得不感叹基因的神奇。从五官至轮廓,父亲的模样几乎就是儿子的成人版。但细看之下还是有所不同,那便是神情了,男孩眼神明亮、嘴角上扬,左顾右盼,周边的一切仿佛都变得生动起来。而父亲则一脸漠然,加之眉宇之间若有所思的表情,愈发显得几分沉重。于是又不得不感慨于岁月神偷,多么希望儿子脸上的明亮灵动,父亲还有。

朋友有一女,貌美且性情温和,刚进大学,就被男孩子热追。有一次,女儿对妈妈说,有两个男孩同时追她,有时买东西时她与摊主还价,一男孩就说,这东西不贵何必还价?然后就抢着付钱。而另一个却帮着她一起与人讨价还价,而后由她自己掏钱买下。你说哪一个好呢?女儿让妈妈参谋。朋友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大大方方愿为你花银子的好,而另一个就是屌丝的做派。可女儿偏偏认为,陪着她一起讨价还价的那个还蛮有情趣,这是一个共同争取的过程,况且又是自己买单,这样的交往反倒心里踏实。朋友与我说起这事,哭笑不得,直呼女儿傻呀不谙世事。其实朋友也是性情中人,想必已忘了少女时代的心境,女孩之所以可爱,不正是有这么一份傻傻的浪漫情怀吗?

扯上这些所见所闻,起因是前不久在一家童鞋企业饶有兴趣地看到正在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竟让我不由自主联想起孩子与成人之间那种不可逆转的心理差异。

这是该企业与一所高等院校的合作项目,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脚形变化、骨骼生长发育情况,融入合理的结构来设计鞋楦开发产品。其立意是做好各个年龄段的童鞋产品,尤其是提高大童鞋的品位,何为大童鞋?乃10至16周岁年龄段的童鞋。处在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不少人的鞋码已经赶上了成人,但终究还是孩子,如何表现出这部分产品的童趣,而不是简单地将小童鞋放放大的原理,确实值得研究。我曾接触过多家童鞋厂,一双双小童鞋憨态可掬,煞是可爱,然同样的款式做成大童鞋却有不伦不类木钝钝的感觉。追根溯源,盖是楦型的问题吧,就像有着同样身高的大人和孩子,其骨骼和体型是不同的。

一位童鞋设计师说,童鞋的特征在于小,小的东西一般都比较讨巧,所以童鞋厂在制作小童鞋时很容易便做到童趣效应,即便是一双成人鞋的款式,只要将其样板缩小也会有“小老茄”的可爱,但是要将大童鞋的趣味琢磨出来就不容易了。这家企业的老板在行业里是出了名的好折腾,他的一番话让我颇有感触,他说,一个童鞋品牌,若能将大童鞋做成功,才意味着整个产品体系的成功,才能够在市场上走下去,这就好比做人,一个人若能将他的浪漫、孩子气持续到老,那他一定也是一个成功有趣的人。

是呀,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就在于诸多事情难于持续。据说西方人对一个人的好评不在于金钱或地位,而在于你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着浪漫童真的人必定是受欢迎的人。从这点上来说,做人和做产品还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父子文章12:爹 若有来生你我还做父子

文/红叶

父亲,我继承了您的坚强,您在的时候我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没有掉过泪,因为您是一座山始终让我靠着;但自从您走了之后我无数次在梦中醒来的时候是以泪洗面,因为我觉得此时的我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在我飞翔的时候再也无人牵无人挂…飘放的思绪让我不由得用笨拙的笔叙写着对您怀念…

父亲的前半生充满了磨难。爷爷当家在世时家里穷的不能再穷了。父亲兄妹四人,他是长子。家庭的窘迫使他自然没上几天学,为了走出困境在他12岁时就到数十里外的山上去割草砍柴来帮补家用;父亲有大了点,紧接着就是爷爷大病的12年,于是家里的重担就落到了略显年少的父亲一个人的肩上。听叔叔说,六零年(1960年)时家里穷的实在结不开锅,父亲就到镇上的酒厂去做工,那时的叔叔才几岁,家里没吃的父亲就把叔叔带到酒厂,白天把他锁在房里自己去工作,晚上把省下的一部分伙食给叔叔吃,把另一部分装好,然后背上叔叔带回十几里远的家里。叔叔不止一次地说,若没有父亲的照顾根本不会有他的今天…

酒厂的工作中,父亲的勤奋肯干引得了领导的赏识,决定给他提干。但也就在此时,父亲的两个表兄弟由于家庭的颓废无亲都来投靠爷爷,爷爷无耐,只好要求父亲回家来领这两个表兄弟一起开荒种田,父亲只好答应。于是父亲的前途就此搁浅!

我不知道父亲立志振兴家族是从何时开始的,但他的勤奋耐劳好像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有着基层的组织领导才能。回村后很快干上了生产队队长,继而是村主任,然后是村支书,再后来任镇上的烟叶技术员。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其间他不但振兴了我们的家族,还振兴了我们的整个村子,自然父亲也就成了村里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处理着村上大大小小的事务,直到他病重的不能行动的那一刻…

父亲一生为人正直、坦荡。他任村干部的几十年里不知为别人处理过多少事,他一向是公正处事、坦荡待人,深得邻里的信任。在父亲的带领下,家里八零年盖上了新房,八五年买上拖拉机…自然有邻里上门借钱,每值此父亲都是慷慨解囊,哪怕手头没有再到外转接。去镇上汇报工作也一向是非分明,从不谎报邀功。他这样的作风影响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周围的每一个人无法不把他作为榜样。

他是我们家族的主心骨,更是村里的主心骨。曾听邻里说,是他带领生产队的社员屯上了大量的粮食,让每个人都吃饱了肚子;曾记得他每天早出晚归管着每家的婚丧嫁娶和邻里纠纷;曾记得是他带领村民拉线架杆,把光明带到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如果那些是他在任的责任,那么卸任以后总该歇歇了吧,可他仍跑上跑下,跑来了资金为全村改造了电网,让村里用上了低廉的电;又是他年逾七旬时带领全村修了第一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在他患病的那段日子里,不知有多少人拿着或轻或重的礼物来看父亲,一起回忆着他们共患难的岁月,留露着对这个即将不久于人世老人的依依不舍!

父亲一生上进、敬业。爷爷一生庸碌,父亲立志振兴了家业;村干部算不上什么官职,但您一向兢兢业业地干好每一件事;我参加了工作,您一直叮嘱我,一定要把工作干的像个样子,要把事业和荣誉看的高于一切…也许正是您的这种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百善孝为先,您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您却知道孝当头的道理。是您的熏陶,我们兄妹自懂事就知道先给爷爷奶奶端饭吃;爷爷有病的十二年里您更是用孝心尽着一个儿子所有的职责;奶奶虽然由叔叔赡养,但在她病重的近两年里您几乎每晚就与奶奶同住在一起,为奶奶端尿擦屎;村里每位孤寡老人更是您年来节到时慰藉的对象;您生前的每一个清明节您都会备上很多份烧纸到村周围许多坟头小祭,小时候我还曾暗笑过您的迂,现在想想当时我对您的那份孝心理解有多肤浅。

父亲,您的性格中肯定少不了坚强。六零年不知饿死了多少人,但您用您的坚强使我们家的每个人都渡过了难关,还有村里的很多人都受到您的照顾;大姐出嫁后她的家庭也曾不止一次地遭受磨难,但您正是用坚强感染、支持着姐姐使她一次次的渡过难关;2001年底妈妈去世对您的打击牵动着我们兄妹每个人的心,您却对我们坚定说:“我会好好地活下的…”;让我最不能忘怀的是您的病情恶化之时,只有我一个守您在医院,我知道您的日子不多了,经医生同意我把一直隐瞒着您的实际病情全部告诉了您,包括对您的后事安排。面对一个操劳一生的伟大父亲要告诉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我怎么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我拉着您瘦弱而无力手蹲在床边,泪如潮涌,而您那时却显得格外刚毅,您腾出一只手,努力的为我擦泪——仿佛是最后一次——并对我说:“孩子别哭,要坚强!你看你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悲伤都没掉过泪——即使是***的早逝——你也是在外面跑的人更不要轻易流泪。你爷爷是73岁走的,我今年都74了,你们子妹四人也都能过得去了,我还有什么不能走的?不哭了…”这些话分明是钢针在刺痛着我的脆弱,您的语气是那样的虚弱,但却又是那样的刚毅!

爹,您在病重时,您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您一直住在姐姐家,我只在放了暑假后照顾您了一个月。爹,您为什么不给儿子再多一点时间来尽一份孝心呢?哪怕您病态龙钟!

爹,在查出您的重病之后,您也有所察觉,我要您住院,您却始终不肯,我知道您在病重的时候还时刻为您的儿子着想…

爹,您用您勤劳的一生给了我们一个安逸的家;您用您粗糙的一双手为我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儿子却未能回报您什么…

每当我在工作或情感上遇到不顺时,您总是用您那如山的脊背呵护着我,您的支持是我一生享用不的财富…

妈的去世让我对您更加珍惜,但九年的珍惜中却没能给予您什么,有时甚至忘记了您的孤独,很长时间不能回家陪您说说话…

在您离世前的几日,您已无力行动,我要背您,您却不肯,仍坚持搀扶着走。我知道您连最起码一点点连累都不想留给儿子…

最后的日子安排您的后事之时,我征求您的意见,您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党员,你也是党员,一切按要求办事,火化!不违反纪律…”我知道,您是地道农村人,您何不想走农村的老风俗?可您更想为儿子着想…

爹,您的离世真的让我无法接受,我这个漂泊的小船再也没有避风的港湾,我成了一只小小鸟从此变得无依无靠…

爹,您的肩膀虽然有点瘦弱,但却是为我遮风挡雨的一座山!

爹,我没有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您的精神把我们的家撑得像您在世时一样红火,儿子愧对于您…

爹,您给了我蓝天和大海,可我却未能给您什么!

爹,我恳求您,若有来生,你我还做父子!

父子文章13:担保

文/高富明

“大舅,亲舅如父子,我要是能给您贷款担保,还用您亲自打电话?外甥早跑你那主动办手续了。可惜上个月我已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不能担保了。实在对不起。”

“小姨,我能有今天,还不是您从小抱来抱去,勉励鼓励的结果,可是上个月我已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不能担保了。外甥实在没办法,真是对不起。”

“万局长,就冲您对我的知遇栽培之恩,担保之事实在是小事一桩。只可惜我忙于工作,忘了及时还贷,结果上个月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不能担保了。实在不好意思。”

“老同学,就凭咱俩十几年的交情,别说贷款担保,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可惜上个月我已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不能担保了。这个忙实在帮不上,还请你多多见谅。”

“王婶,您从小看着我长大,从没张过嘴,按说这事绝对应该给你帮忙,可惜上个月我已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不能担保了。真的抱歉。”

自从江南水乡楼盘开盘以来,接连数天,大宝的手机就没消停过,让他帮忙担保买房的人群一拨又一拨,有亲戚、有领导、有同事、有朋友、有邻居,哪一个都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他实在爱莫能助。

一日,大宝与男闺蜜大飞一起喝酒,酒至半酣,大飞问:“咱俩究竟是不是弟兄?”

“当然是比亲兄弟还亲的弟兄,要不人家能说咱俩是好基友?”大宝瞪大了有点微醺的眼。

“那你啥时贷款逾期不还,让人家把你拉入黑名单?以你的条件做啥大买卖需上银行贷款?”大飞执意要弄明白。

“唉,这事亏得是你,要是别人我只能把话烂在肚里。”大宝长叹了一口气。

“我父亲年轻时,好朋好友,非常仗义,谁张嘴都不让人家脸掉下来,结果就因为给人家担保这事吃了大亏,受到牵连,半辈子没翻过来身。”

“这些天,就因为我吃财政饭,找我担保的七大妗子八大姨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你说,我考上公务员吃上这碗饭容易吗?那可是过五关斩六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来的,如因担保不慎翻船,岂不窝囊透顶,抱憾终身。”大宝情感顿开打开了话匣子。

“所以,你就——”大飞追问。

“所以,我让我父亲先贷了一笔款子,由我担保,故意到期不还,失去诚信,让银行把我拉入黑名单,省得管闲事落不是。”

“你,你是故意的——”大飞哑然。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好做不如善推,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反正我家又不缺钱,更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大宝说完嘿嘿干笑。

大飞僵硬的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苦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