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鸡汤文章(精选12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鸡汤文章1:煨出好味
文/徐立新
用什么方式做鸡汤,汤才最好喝呢?我觉得是煨,且要用草木灰里的暗火来煨。
在我儿时,母亲就喜欢这样做鸡汤。怎么煨呢?就是将鸡剁成小块,放入一个陶罐里,注满清水,加入适量盐后,用一张湿纸粘封住罐口。
然后,将陶罐放入锅洞内,用草木灰埋盖到罐身高的三分之一处,再塞入几块木炭。草木灰里有尚未燃尽的暗火火星,会慢慢引燃木炭,产生热量,于是便能温和、持久地给陶罐加热,煨罐内的鸡汤。
等到五六个小时后,取出陶罐,吹掉上面的灰,揭去罐口处的纸,一罐黄灿灿、香喷喷的鸡汤呈现在眼前。尝一口,鲜美得不得了。
母亲不喜欢用明火去熬炖鸡汤,觉得过于速成,鲜味是没法彻底出来的。她一生煨过很多罐鸡汤,以至于后来那个黄陶罐,都变得浑身漆黑。
我离开故乡后,便很难喝到煨出来的鸡汤了。
久煨才能出好汤。其实,人的成长和煨鸡汤差不多,气质和修养也是慢慢熏陶出来的。
鸡汤文章2:盛夏的鸡汤
文/淡淡淡蓝
想讲两个鸡汤的故事。
前几天,我和同事在凉爽的空调房里正忙碌于工作,同事接到她母亲的电话,说中午要给她送一锅鸡汤过来。
为何呢?同事的先生去外地出差,孩子去了奶奶家。老母亲知道家中只剩闺女一人,是断断不会好好下厨好好吃饭的。
于是,她一大早就杀了一只家养的土鸡,用砂锅文火慢炖着,并掐好时间,准备在闺女吃午饭的时候准时送达。
同事连声拒绝甚至哀求:妈,求你千万千万不要来,这么毒辣的太阳,你骑一个电瓶车,会晕倒的!
那日室外温度高达38℃,同事母亲家在郊区,距离我们公司十几公里,同事母亲已经六十七岁,她的交通工具是电瓶车,即便风驰电掣也需要四五十分钟。
这边同事极力劝阻老母亲,那边老母亲像是要发火了,我在边上都听到了电话里老母亲的声音高亢:骑电瓶车风呼呼地吹,一点都不热!
同事无奈挂了电话,却越想越后悔,越想越痛恨自己:我知道拒绝我妈是不可能的。可是我就在想,如果我会开车就好了,至少我可以自己开车去拿啊!
同事虽有驾照,却至今未曾上过路。
悔恨、担忧,整个上午,同事坐立不安。
直到中午,我出去吃了一碗面回来,推开办公室的门,看到了动人的一幕:
同事呼啦呼啦喝着鸡汤,同事
的母亲坐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闺女,脸上是心满意足的微笑。她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脸颊因长时间在高温下暴晒而变得通红。
整个办公室充满了浓浓的鸡汤香,是那种土鸡汤才有的醇香,就算刚吃饱饭的我,仍然难以抑制地吞了几口口水。
我悄悄地关上门离开,这样的时光,不应该被人打扰。
再来说另一则。
我和大哥住在同一个城市,父母和二哥居住在县城。有一天老爸突然腿肿得不能行走,二哥发了照片在我们兄妹群里,看到照片,大哥二话没说,当天就开了车回去把老爸接了过来。
带老爸做了全身检查,按医生要求住院。我和大哥商量:老爸住院,早餐和中餐都由我负责,你负责晚餐好吗?
大哥一口拒绝:不要,一日三餐都我来。大哥经营着一家饭店,我便依了他去。
老爸爱吃软糯的食物,早餐就赶到有名的杨三毛圆子店给他买豆沙馅的圆子,中午和晚上则叫店里的厨师炒了老爸爱吃的菜肴,不厌其烦地一日三次送到医院,光是等一个停车位有时就要半小时。
一次我去医院看老爸,病房里正好大哥也在,他给老爸送来了刚炖好的鸡汤,边用手掰一个鸡腿递给老爸,边嘚瑟地对老爸说:这鸡是正宗土的,平时吃不到的,你就使劲吃肉使劲喝汤,明天我给你送龙虾鲍鱼……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得了,别给老爸吃太多海鲜。可是,我的大哥,一年都难得回两趟家看父母的大哥,平时对父母都不打电话问候的大哥,一直被我们诟病“已人到中年还顽劣不堪”的大哥,对小女儿耐心不过三秒的大哥,在饭店里动辄就暴脾气对员工发火的大哥,究竟是什么时候变得温暖又柔软的呢?
是因为最深沉的爱,原本就是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吗?
是因为终究有一天,我们懂得了爱,学会了如何去爱,接受爱,也付出爱吗?
在网络上喝多了心灵鸡汤的我们早已经免疫,唯有这一碗餐桌上的鸡汤,文火慢炖两小时的鸡汤,香气四溢的鸡汤,才是真正温暖人心的鸡汤吧。
鸡汤文章3:营养不均衡
文/金水
一篇鸡汤文很流行:苏东坡和佛印一起出游,苏东坡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像佛。”苏东坡很高兴,说佛印在他眼里像屎。回家后,苏东坡将这件“占便宜”的事告诉苏小妹,苏小妹说你输了。心中有佛,看别人都是佛;心中有屎,看别人都是屎。
不久前看了一部悬疑片,片中一名女大学生遇害,剧情几度反转,凶手最终落网,是校工的儿子。凶手童年时,母亲跟着情夫跑了,他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困。因而心理变态,具有反社会人格。他没朋友,只有这名女大学生每次对他微笑,而且愿意和他交流。于是他想占有她,遭拒,便以为她也看不起自己,将之残忍杀害。
一个满眼是佛的人,遭遇一个真正内心有屎的人,结局会怎样?“鸡汤”往往不愿探究这么复杂的问题。生活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悲剧。
仅喝“鸡汤”是不够的,起码营养不均衡。假如悬疑片中那名女大学生,多少也读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类警句,悲剧或可避免。
鸡汤文章4:心灵的鸡汤
文/孙启宇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此话不假,书是人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伙伴”,在我的生命小溪中,这样的“朋友”可不少。他们就像我生命小溪中的鹅卵石,与我不断碰撞,迸出智慧的火花。其中最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是那颗五彩缤纷的——《特别文摘》。
这本书包罗万象,包括九州脉象、异域风采、历史演义、情感故事、开心茶馆和财富智慧……每一个故事都那样扣人心弦,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位商人带了许多钱,去一个偏远的山区寻找商机。一个小偷见了商人,便想偷他的钱,商人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企图。当小偷靠近他时,商人在一瞬间将自己包中的钱放入小偷的包中,然后对小偷说:“我要去喝口水。”这下小偷乐坏了,这可不就是大好时机,于是趁机从商人包中搜钱,可他将包搜了个底朝天也找不到半文钱,于是他放弃了,认为这个商人是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后来当小偷去上厕所的时候,商人又从小偷包里拿回了他自己所有的钱。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小偷只长一个心眼“偷”,而商人的心眼就是“会算计”——有智慧。
……
我的这位《特别文摘》朋友,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指明灯,照耀着我前进的路。我想用几句诗来感谢它的陪伴以及给我的帮助:心言老师卷首语,拨动心弦引热议。特别视点我知晓,历史演义玩穿越。九州脉象把脉搏,异域风采去领略,赏心阅读心舒畅,开心茶馆逗人乐。寻根探秘刨根底,话语快意真惬意。真心实意对你说,今生有你欢乐多!
鸡汤文章5:妈妈给我做鸡汤
文/钱乐安
星期六,妈妈带我上街买菜。街上好热闹,都在搞促销活动。
妈妈说要做鸡汤,就买了一只鸡。妈妈又买了我爱吃的鹌鹑蛋、小排骨、冬笋。
回家以后,妈妈先把黑木耳、香菇泡上,把鹌鹑蛋放在清水里。妈妈在水池边清洗鸡肉,叫我做她的小助手。我看着妈妈把鸡剖开来,把鸡心等拿出来,然后对我说:“鸡和人一样,有心、肝、胗和肠子,鸡胗就跟我们的胃起一样的作用。”清洗完以后,妈妈拿起菜刀准备把鸡切成块。她比划着说:“切鸡的时候要切在鸡的关节上,这样才切得又快又好。”说完,她一使劲,手起刀落,砧板“砰砰”响,血水都溅到了我身上。我一看,呵!看似完好无损的鸡腿,已经被分成了五六块!真是佩服妈妈的刀工啊!
妈妈把切好的鸡放在陶瓷罐里,加上水,放上姜、酒等调料,用小火慢炖。炖到香味四溢之后,妈妈又把冬笋等加进去继续炖。
当妈妈掀开锅盖的时候,厨房里满是浓香。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小碗,喝上一口,又香又鲜又暖,好滋味实在难以形容。我还尝出来了,这美味的鸡汤里呀,全都是妈妈的爱!
鸡汤文章6:鸡汤的味道
文/张淑清
老公是个农民工,每年正月没过完就扛着行李箱出去打工去了,到了年终才回来,我们是现代版的牛郎和织女。
老公一年到头漂泊异乡,能吃上我做的饭菜的机会不多。只是在数九隆冬,工程结束后,他回家猫冬那段日子,才能品尝到我的厨艺。
所以每年老公走后,一开春我就去集市上买一批麻鸡崽子,精心喂养它们。母鸡早秋就下蛋了,公鸡到冬天也长的肥壮,一只麻鸡最少五斤重,大个的十多斤呢!
老公云彩似的,飘在各大城市,吃的是他乡的饭菜,枕的是他乡的月亮。每年一头扎进故乡,第一句话就是:“老婆,我想喝鸡汤。”于是,我养了小一年的麻鸡,就一只只进入老公的胃。
老公帮我杀鸡、劈柴禾、剁苞米秸秆引火。我就在大铁锅里煲鸡汤犒劳他。
我煲鸡汤,先把麻鸡剁成一块块,放在电磁炉上炒出黄色泽,然后,将大铁锅爆锅,葱姜蒜末,在豆油里翻滚,发出啵滋啵滋响,搁点料酒,酱油,砂糖少许。再纳入肉块,添几勺热水。焖上十分钟,锅灶的柴禾火,要慢节奏。
冬天食补,麻鸡煲汤,原料一定备齐。枸杞子若干,不易多。天麻几枚,少放。
这时候假设杀了年猪,劈扒出来的骨头,不要剔净肉,可以多带些瘦肉。掺杂在麻鸡汤锅内,一起接受文火慢熬。
在家乡,一些人家煲鸡汤不放咸盐。我完全相反,不仅让汤汁咸淡适宜,还把各种补品融进肉汤之中。
盛一大海碗麻鸡汤,端到老公嘴巴底,他从被窝探出硕大的脑壳,幸福地啧啧嘴,“这待遇,没说的。”他喝着鸡汤,嚼着鸡肉吧唧吧唧响,“嗯,老婆煲的鸡汤,哪是鸡汤,这是家的味道!”
昨天,老公从上海打来电话可怜兮兮地说:“老婆,我们天天晚上加班,我都瘦了一圈,将军肚都没了……”
我立即回复说:“等你回家,我煲鸡汤给你喝。”
老公故作夸张地说:“老婆,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湿了一地。”
老公是家,他回来,故乡的月亮就圆了,正如老公说的:“老婆煲的鸡汤,那是家的味道,老婆的味道。”
鸡汤文章7:信“鸡汤”,你就输了
文/赵晓婕
老妈学会玩微信朋友圈还不到一年,学艺不精,只会转载,所以“鸡汤文”就成了她朋友圈的主力军。其中以《一直善良下去你就赢了》最为着名,因为这和我家的某次家庭战争联系在了一起。
那天在家,老妈正刷着朋友圈,突然悠悠地问老爸:“打个比方说有天遇到灾难,咱俩都要死了,但是突然出现个情况就是可以通过猜拳决定,赢的那个人活下去,你会怎么办?”老爸毫无兴趣地白了老妈一眼说:“该咋办咋办!”老妈依旧不依不饶,接着盘问:“我要是跟你商量咱俩都出石头,你会咋办?”老爸再次白了老妈一眼说:“有啥可商量的?该咋逃跑咋逃跑,哪儿有什么工夫猜拳啊?”“我不就是打个比方吗?”“没你这么打比方的,什么死死死的,你晦气不晦气啊?”于是老两口上升到激烈争吵,最后以老妈的一句总结性发言“我就是想看看你会不会跟我一样出剪刀!说到底你们男人就是靠不住!”结束。其根源就是老妈刷朋友圈时看到“鸡汤文”《一直善良下去你就赢了》。故事中的夫妻两个,就被置于老妈描述的情景中,结果是女人出了剪刀,男人出了布,故事想告诉人们的道理就是“好人有好报”。理念没错,可是在我家就引发了家庭矛盾。
此事还没完。这边老两口的气还在天灵盖上顶着想继续爆发呢,那边老妈的“老太太鸡汤党”就凑到我家开沙龙了。老妈立即把自己这个用“鸡汤”验证男人真心的故事奉献出来,不想立即有位阿姨点开自己的朋友圈,给老妈奉上一篇《女人有了这些,才是人生赢家》。不用猜我都知道必然是那些自立自强啊,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存款啊。果真老妈看过之后更加走火入魔,连连感慨:“怪不得他这么牛气呢,家里房子写的都是他的名字,孩子也随他姓,敢情我奉献了快一辈子了,还真没啥东西是自己的。”这番话又勾起另一个阿姨的记忆,随即也找出一篇《男人永远是个不负责任的孩子》出来和大家共享。于是这一群加起来都两百多岁的老太太在一起就着“鸡汤文”痛斥了一番自己家的男人后,都又准时地在下午5点散场,回家给自己那个“不负责任的孩子”做饭去了。就连老妈,好像也忘记了关于“鸡汤”的争吵,边剥大蒜边问老爸:“吃土豆还是萝卜?”
“喝鸡汤!”老爸故意说。
“信‘鸡汤’,你就输了!”老妈好像是故意,但又颇有感悟似的。
鸡汤文章8:鸡汤的力量
文/卫夫子
我的朋友圈里,有3个人每天都会在三个不同群里发鸡汤文章。
一个是我的师兄。他在深圳一个大型的餐饮连锁公司当人力资源总监。每天上午,他就像打卡机一样,5点半就在群里发布各种上百字激励人心的段子。如:“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走多远”、“心宽体胖,无忧人生。宽心,不是让你没心没肺,而是学会豁达;没有完美的人生,所以要学会面对必要的缺失;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别样样都想要,那是你在跟自己过不去”……
一个是认识的生意人,美籍华人,把生意从中国做到美国,又从美国做回中国。他旗下的公司和项目种类繁多,有家电设备、连锁西餐厅、营销公司等。每天早上7点,他的鸡汤也会发布过来:“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人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限,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朋友,你阳光,世界也会因你而光彩!”……
还有一个是在省级部门做到正处职位后,被一家大型公司挖去做副总的朋友。每天9点多,他也会在群里发布当天的国内国际新闻、健康资讯。
每当他们发这些信息后,群里没有人回应。他们也顾不上别人的看法,每天照发不已。
某天,群里有位师弟在师兄发完鼓舞人心的文字后,打破了沉默,发了一句:“每天喝一碗鸡汤提神”,此时也有几个人出来调侃和揶揄,“师兄的鸡汤又来了”、“这鸡汤好喝一定要喝”、“每天发这鸡汤有什么用”……大家冷嘲热讽,师兄只在群里发了个微笑表情,但是这些负面的语言没有让师兄受到打击,师兄照样每天发他的鸡汤,后来群里没有人调侃和回复了,师兄也不在乎,只是默默努力工作,坚持每天发他的鸡汤文。
师兄来自北方一个很穷的地方,高中时高考落榜,因为生活所迫,没有再复读,选择了去深圳发展。他从最低级的酒店学徒做起,对于每件事都很严格,每天都很早起工作。有一天,他的热情服务和敬业精神被酒店经理看到了,把他调去办公室。随后,他就开始走上了行政的道路。这期间,他也不放松自己的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人力资源师初级、中级、高级证,学历也一路考到了研究生。职位也从最初的小兵一直做到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哥”。他的出身、学历是一手烂牌,最终却打出了一手好牌,靠的是努力、毅力、自律。很少有人像他这么目标清晰又严格遵守。曾经问过他,“每天睡多少个小时?”“6小时”“这么早起床不累吗?”“不累,每天叫醒我的是梦想”……很多人觉得鸡汤荼毒心灵,也有很多人觉得鸡汤只是一种读读就算的文字,可是在这三个人身上,鸡汤却让他们把自己的潜能发挥了出来。师兄最近获得了深圳福田区的劳模,美籍华人又与人合股开展了一个新项目,朋友在公司里又晋升了一级。或许他们发鸡汤的时候,并没有介意有多少人看,他们只想通过这个方式,鼓励自己继续前行,约束自己坚持做好每一件事,而不知不觉中,这些励志的话,让他们树立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从而发挥了能量。
鸡汤文章9:五更天的鸡汤
文/雨子@
最近总是掉头发,老公说我气血不足,就提议去菜市场宰杀只活鸡回来炖汤喝。看老公在厨房忙着帮我把鸡收拾干净,心里突然酸酸的,不由地回忆起多年前的冬天,母亲在炉灶旁忙着给我们姐弟炖鸡块的情景。
我是从最偏僻贫瘠的山沟里长大的,懂事起村里才通了电有了电灯。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山旮旯里,出了不多的几亩地来养活一家人外,还真是没有其他的出路。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更多外乡人来村子脚下开采小煤窑,随之父亲也谋到一份工作,冒着危险下井替煤老板挖煤,赚到为数不多人民币来公我们姐弟三个上学。村子周边的煤窑都是私人老板开采,没有正规手续,父亲和村里一起下井干活的叔伯们,只能在夜幕降临后才可正常工作,大概凌晨五点左右才收工回家。
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很简单,一冬天都是馒头咸菜小米粥,这些都是自家种的的不用花钱。母亲看父亲天天熬通宵,就去邻村的大姨家抓回来三只老母鸡,指望下了鸡蛋给父亲增加营养,而我们这些也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两顿肉包子的馋猫,和母亲一样的期盼老母鸡快点下蛋。然而院子简陋的鸡棚让村边山上的黄鼠狼惦记上了,一天深夜趁我们都熟睡,黄鼠狼钻进鸡棚,待母亲听见鸡叫出去查看时,黄鼠狼早就逃之夭夭,地上被咬了鸡已经奄奄一息,庆幸的是黄鼠狼只咬死了一直鸡,母亲看着要下蛋的鸡,惋惜的很。
当然被咬死的鸡成了我们姐弟三人的每餐。也是这样一个冬天,母亲热了一锅水,拔了的鸡毛做了鸡毛掸子,烫干净的母鸡,母亲把它宰杀成小块给我们炖了鸡汤,至今为止,那顿鸡汤的美味我都久久无法忘怀。下井干活的父亲,也错过了这顿鸡汤的美味,母亲看土炕上我们姐弟三人的狼吞虎咽,舍不得去尝一口鸡汤,看着我们吃她似乎就已满足。只是我发现了一个细节,母亲把我们吃剩的骨头都收到碗里,放到炉灶上盖着,只顾着吃得我自然不会想太多。
凌晨五点,院子里的木门发出熟悉的咯噔声,是父亲下井回来了。奇怪的是我不同往常的熟睡,竟然很清醒了,接着母亲起床披上外套,开始给在井下工作了一整晚的父亲准备饭菜。隐约中,看着母亲从炉灶上端起我们啃剩下的鸡骨头,用清水洗好放进铁锅里,加了葱花咸盐炖着。等父亲洗去一脸的煤黑换好衣服后,炉子上的鸡骨头汤已经咕嘟咕嘟冒着香气,父亲欣慰的把馒头泡在鸡汤里,津津有味的嚼着。这一幕,很多年后的今天,我都记忆清晰,每每想起心里便有各种说不上来的滋味,眼角总有泪滴流下。
老公打断我的沉默:“老婆,我给你分成几份放冰箱里,你记着每天拿出一份来炖汤喝。”“老公,我在想老家的父亲母亲。”我哽咽着。他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老婆,我给你定机票,要不最近你回去住几天。”母亲说我是是她的贴心小棉袄,以前还没走太远的时候,总会两三个月回家一次,大包小包的把工资用尽了才算心里舒服些。现在越走越远,忙着顾自己的小家,很少再有时间能回去,即便是回去,飞机也能坐到省城,想要回家还得几番倒车奔波,交通至今都不便利的山沟沟,想要回家路程真是艰难。于是隔三差五老公都会让我买好衣服东西送到邮局里给他们寄回去。父亲母亲嫌我乱花钱每次去镇上取到东西都会电话里指责我乱花钱。其实我明白她的心意,只是想让我过得更好些,可她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只是想多花些钱来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更多想弥补一下不能留在他们身边的愧疚。或许这样,我心里才能舒服一些,才能平静一些。
多年后的今天,我时常会做有关于儿时老家的梦,姐姐弟弟三人围绕着土炕,对着炉子上母亲炖的鸡汤流口水。时而会看到父亲下井回来乌黑的脸庞,煤黑的衣服,还有那五更天的鸡汤,这些梦境伴着心酸和温暖,梦醒后很上一段时间我都无法平静。身在他乡的女儿,家时刻都在心上……
鸡汤文章10:最忆父母熬鸡汤
文/金晓林
活了这个岁数,喝过不少鸡汤,可最能让我回味的还数我小时候父母熬的鸡汤。
那时养鸡贴补家用,是农村家庭最普遍的一种做法。一般时候,父母们是不会轻易地把鸡蛋拿来吃的,只是为了给孩子补身子,或来了客人,才见到餐桌上有一碗水蒸蛋,或煎蛋饼、鸡蛋炒韭菜什么的。如果要杀一只老母鸡,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父母们决不会这么做的。这是一个靠“几只老母鸡滋养一家人“的时代。我的父母当然也不例外了。
小时候我的身体虚弱,经常生病。为了给我补身子,有一年,父母养了一大群鸡。因为父母悉心饲养,鸡养得又肥又大,存活率高,让全村的人羡慕不已。父亲专管杀鸡,杀后的工作全是母亲包了。母亲有一种特别的做法。她专用陶罐熬汤,取深井里的水,放一些红枣、干制春笋片,少许冰糖等,洒上盐,放在柴火上烧炖至两三个小时,一罐鲜汤终于出炉了。嗅一下,满屋子的肉香味。当鸡汤端上桌,三姐弟围坐在一起,一人一碗,吃了再添。那时我的身体不好,我能得到父母的特别照顾,给我盛汤的碗常常是大碗。父亲和母亲坐在我们旁边,不停地告诉我们不要性急,慢慢吃,还教我们怎样用筷子、勺子,可能是怕我们烫着或噎着的缘故吧!他们喜欢端详我们姐弟三人的吃相,直到我们饕餮的节目结束。可能是因为鸡汤的营养的滋润,我的身体一天天地茁壮起来,当长到十岁时,我超过了同龄伙伴的身高和体重。自到现在,我的身体没什么毛病,可能得益于那时的鸡汤吧!
每当我们期末考试,母亲下厨做鸡汤已成了一种习惯。有一年夏天,为了省下捌毛钱的车费,母亲步行了二十多里来到我就读的学校送鸡汤。在路上,她遇到了滂沱大雨,尽管备了雨伞,但还是淋得浑身湿透。鸡汤装在保温瓶里,拿出来时还是热乎乎的。由于母亲淋了雨,裹着湿透的衣服,可以看出母亲有些不适,嘴唇发乌,说话时有些打颤。她强打精神以免我的担心。我害怕她着凉生病,就想让她迅速回家,可她执拗地看我把鸡汤吃完。她说,你吃完了,妈就高兴。妈现在只不过是受了一点凉,回家洗洗热水澡就会好的。送她回家时,我心里涌上一丝愧疚和担心。那时的我成绩不好,更是担心母亲结扎后虚弱的身体。母亲那一次回家后,因为淋雨受凉,果真大病了一场。
高考前那一年,母亲因病去逝。父亲再忙,也要坚持给我送鸡汤。父亲做的鸡汤,味道重,油腻较浓,吃在嘴里滑溜溜的,一股浓浓的香味绵长不尽。与母亲做的汤相比,其实我更喜欢母亲熬制的。高考前夕,学校午餐时,父亲正挑着一担东西出现在学校操场上。我慌忙地帮他把担子卸下,然后把他领到宿舍。他开行李,是米和菜之类的东西(那时学生在食堂蒸饭)。最后,他小心翼翼地从蛇皮袋里拿出一个布袋子,布袋里装的是母亲生前经常为我送鸡汤的保温瓶。他示意我趁热吃下。他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煞是高兴。他说,男孩子就是要这样,能吃,能喝,能睡,才是好样子!当时父亲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母亲去逝后,他一个人忙里忙外的,辛苦劳累就别提了。所以,他比一般同龄人显得苍老。当我吃完鸡汤,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自豪地说,好样子,这才是我的好儿子!父亲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在他老人家那慈祥的会心一笑的刹那中,那老槐树般的皱纹烂漫得像盛开的山花,永恒在我的心底里。离开学校时,我送了他一程。望着他远去的日渐苍老的、佝偻的背影,我的鼻子不由得一酸,眼眶里暗暗地滚出了几滴热泪。
过去了好多年,现在我也为人父了。每当我想起父母熬的鸡汤,内心别有一番回味和温暖。多少年来,这种怀念和回忆浓缩成一种力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它总是激励着我奋力前行,永不懈怠。
鸡汤文章11:失落在鸡汤里的渴望
文/浪迹天涯
小时候,逢年过节吃着不多点的鸡肉却喝着香到骨子里的鸡汤时,心里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甜美幸福。
“知子莫若母”!我们的心事都被母亲了如指掌。于是在开始炖鸡时,母亲便会用一口足够盛得下够喝的鸡汤的铁锅,将葱花佐料盐巴辣子酱油之类的调味恰到好处地搭配入锅均匀搅拌之后,方才往炉灶里添柴加火。
母亲虽然不是什么大厨,但是她每一次做出来的鸡汤,都会被全家人喝得精光。于是,年幼无知的我便时刻盼望着能够喝上母亲调剂的鸡汤。纵然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喝了鸡汤之后能够长成高个子,可我知道鸡汤并不是想喝就能喝到的奢侈品啊!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饱一顿饿一顿的艰难岁月让我们对吃下肚里的东西很是珍惜,绝不会轻易浪费。
记得在有鸡汤喝的特别日子里,对于那些很难啃下来的骨头,我们都要把它妥善保管,待用餐之后找来可以敲碎鸡骨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骨髓放在嘴里吮吸了又吮吸,怎舍得将它轻易放下!因为年幼的我知道,若是把来之不易的鸡骨头弄丢了,就不能品尝到深埋在最里层的精华了。历经艰难困苦的我们,绝不像今天的某些食客一样,会将一大块鸡肉用筷子夹起来,放到嘴边试一下,觉得不是轻易就能拿下来的干货,就会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将之摔在地上,心里根本就没有一丝怜惜。
当然,在物质丰盈的年代,一般能够集中到一桌子吃饭的人是不会“当着老虎剥老虎皮”的。很多人都只会看在心里而不会用嘴将看到的有违常理表达出来,学会沉默其实是一个人的涵养。只不过凡事都只会用沉默来面对,我觉得那就是一种逆来顺受的懦弱,时间长了也会将自己弄得更软体动物一样了。
现代人很聪明,若是和自己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抑或是关系很小者,他们一般都会用闭口不言来维护自身的修养。那种如竹筒倒豆子的人,一般是不会被人喜欢的。这种微妙的关系大伙儿即便不说,可是作为不傻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要想数落别人者,首先得要学会自省,而且还要下大力气去尽量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人。即便我们被“人无完人,金无赤足”的通俗大道理浸泡了很多年,也磨灭不掉想要指责别人自己得要有让人降服的真本事的货真价实,否则就是瞎扯淡。
对于我们来讲,那个逢年过节才有的特殊待遇,对于在蜂蜜罐里长大的人而言就是不值一提了。那些艰苦朴实的曾经真实,在他们面前不过就是一个神话罢了。就像我在第一次读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暗结雨中愁”的囫囵吞枣一样,很多唯美的画面,只会用凭空想象去验证那些是是而非的或许存在罢了。
在我的记忆里,清淡是童年饮食生活的主旋律。出于味觉对美味食物的贪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谁甘愿让自己在一边饱受着相见恨晚的折磨,一边却要接受欲罢不能的“干瞪眼”呢?只不过历经艰难困苦的灵魂,能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还有一份忆苦思甜的情怀,仅此而已。不至于让我在面对一切优劣食品之时,只会滔滔不绝于某种食材摄取过多,会对人体的某些机能带来伤害的赘述,与此博人眼球。
我不知道,某些一出口便被过去的艰苦岁月感动得痛哭流涕的黄毛后生,是真的领悟了不同时段的实属不易,还是源于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入戏太深?
今天有幸和几个资深大咖在一起就餐,别看他们年纪轻轻,对于那些天文地理的无所不知,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头头是道,我真的打心里佩服他们的不浅阅历。恰巧这顿晚餐的主题正是带汤“柴火鸡”。顾名思义,我有些垂涎欲滴。精致的锅里一定少不了要在里面掺水,厨师一定竭尽所能掌握火候,为赴宴的人展示出本店的特色,以此招揽顾客。
提起餐桌有鸡,我的神经不觉再一次被绷紧。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不负盛名的厨师,能够烹制出一份儿时母亲给我们炖的鸡汤来。
席间,我仗着倚老卖老的身份,坦然接受了这些大咖对我不遗余力盛上来的鸡汤。听着他们对着一锅鸡汤的氤氲之气绘声绘色的描述,即便那一阵阵甜甜声音很吸人,但我还是喝不出儿时的那种醇香味儿来。
是原鸡的本质改变了,还是我的味觉已经损坏?我说不上来。
鸡汤文章12:浓浓的鸡汤
文/戚思权
西安日报母亲今年70岁了,自从父亲去世后,她一个人独居在乡下,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母亲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和高血压,仍一边吃药,一边坚持到田里劳作。我和姐姐多次劝母亲放弃种田,可她怎么也不同意。
我24年前曾得过精神分裂症,今年也已经47岁了。几年前我从单位下岗后因为年龄偏大,又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只好找了一家私营物流公司的工作。从家到单位骑电瓶车大约需要40分钟,上的是“两班倒”,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上班时间长达15个小时。因为节假日多数加班,所以我便很少有时间回老家看望母亲,只能用电话和她聊天。
母亲知道我经常熬夜加班,工作很辛苦,不但没指责我不经常回家看她,说她在乡下很好不要挂念,反而在电话里面嘱咐我要多注意身体,要将营养跟上。
一天中午,我下班回家后,妻子给我端上来了一碗鸡汤,说是母亲送来的。
原来,母亲为了给我补身子,一大清早就将自己养的老母鸡杀了一只,放在锅里煮了一个多小时,把鸡肉和鸡汤装在一个大罐里。服用晕车药后,乘车60多里将鸡肉和汤送到城里我的家,温在电饭煲里,给妻子打电话说了一下然后就又乘车赶回了乡下老家。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来回坐了120里路的车,就为给我送一罐鸡肉和汤。这份深情让做儿子的我情何以堪啊!面对这碗浓浓的鸡汤,我不禁泪流满面。
我掏出手机将母亲送来的鸡汤拍成照片配上文字发在微信里,以作永久的收藏和纪念。不料引来亲戚朋友无数的点赞和评论:有人询问我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有朋友说是他就不忍心吃下这碗鸡汤;有文友评论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母亲……
我含着眼泪舀了一口鸡汤,含在嘴里却久久难以下咽。
我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一碗鸡汤,这浓浓的鸡汤里面包含了天下母亲对子女最伟大、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那份浓情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