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情结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情结的文章1:丈夫的红桔情结
文/花开花落
从未打骂过儿子的丈夫昨天狠狠打了儿子一顿,原因是儿子把红桔当乒乓球打,结果打烂的红桔洒了一地,让丈夫十分痛心,这些桔子是儿子的奶奶昨天刚刚背进城的。
红桔,古称丹桔,是世界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古农作物良种之一。色泽鲜红、细嫩化渣、爽口多汁,是最先走出国门的中国柑桔。丈夫老家在长江边,是远近闻名的“红桔之乡”。每年秋天,漫山遍野的桔子像红灯笼一样,点亮了果农的幸福生活,让人称羡不已。红桔不仅果肉香甜,而且经济价值高,市场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是当地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丈夫老家的承包地里有近千棵红桔树,他家的房前屋后也种满了红桔树,家门口最大的一棵红桔树直径有脸盆粗,据说有100多年历史了,是当地有口皆碑的古红桔树之一,每年都能结出近两百斤又大又红的桔子。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果农对红桔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收入也更高。那时丈夫刚好上小学。每个周末,他都和父母一起在红桔林里忙活,学着除草、修枝、打药、施肥,几年下来,他也成了管护红桔的行家。就是靠卖红桔换来的钱,丈夫读完小学、初中,顺利地考上了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
上高三以后,学习十分紧张,丈夫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家。那一天,丈夫从学校回家,在长江边的码头下船,走过一条机耕道,穿行在红桔林里。虽然红桔大部分已经被果农摘下卖掉了,但红桔林里特有的芳香让他感到十分亲切。他不由加快脚步往家里赶,平常要走半个小时的山路,当天他只用十多分钟就到家了。回到家里,放下书包,他感到又饥又渴。家里没有人,他的父母和弟弟可能都在地里干活。他信步走到门口,看到桔树上又大又红的桔子,他的喉咙里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看看四周没有人,他忘记了父亲的“家规”,从树上摘下一个红桔,剥开桔皮,把一瓣红桔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红桔汁液马上在嘴里流动。几乎是囫囵吞枣,他很快把一个红桔吃光了,不假思索,他又吞下了一个。终于不渴了,他换下自己的衣服,端着盆子到村子里的堰塘边清洗。
等他洗好衣服回到家里,听到弟弟正在嚎啕大哭,他的父亲正在教训弟弟。父亲说弟弟偷吃了古红桔树上的两个红桔。父亲怎么知道树上少了两个红桔呢?原来,父亲天天在树前转悠,哪一根枝桠上结了几个红桔,他都心中有数。少了两个红桔的枝桠正对着家门口,他自然一下就明白了。看着父亲额上的道道青筋和哭得十分伤心的弟弟,他的脸一下红了,向父亲坦承了真相,无辜的弟弟哭得更加伤心。正在煮饭的母亲走到院子里,问清了事情的缘由后,对弟弟说:“你天天在家吃红桔,哥哥今年还没有吃过呢,让他吃两个只是尝尝鲜。”“他吃红桔,凭什么要我代他受过?”父亲拉不下脸,依然向弟弟大吼:“因为哥哥明年要上大学了,他可以破例吃红桔。”“我以后就不能上大学吗?”因为心里受了委屈,弟弟直到吃晚饭的时候,还在断断续续地哭泣。那一年,他们家那棵桔树上的桔子卖了近500元,是他记忆中收成最好的一年,但他的心里一直对弟弟有愧。好在第二年,他如愿考上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五年后,他的弟弟也上了大学。
靠着家里卖红桔的收入,丈夫终于完成学业参加工作了,但他心里始终有一种对红桔的眷念。
十年前,因为三峡工程蓄水,他们老家的房屋连同那些红桔树全部被淹。“就地后靠”搬迁后,他们家里新栽植了一部分红桔苗。三年后,红桔开始挂果。说来也奇怪,他们挪迁后的土地比以前贫瘠,但结出的红桔反倒比以前香甜。
自从我们结婚后,丈夫的母亲总在每年秋天给我们送来一些红桔。看着我和丈夫吃得很开心,她总不忘提醒丈夫,没有红桔就没有他的今天,让他不要忘本,丈夫总是一脸虔诚连连点头。待我们有了儿子后,老人家送到我们家的红桔更多了,她要让我们全家分享家乡的收获。
昨天,她又为我们背来一大背篓红桔。儿子见了红桔十分高兴,剥了皮就往嘴里送,并连声称赞奶奶送来的红桔比市场上买回的红桔好吃。看见儿子十分惬意地吃着红桔,丈夫的脸色也红润起来。
情结的文章2:日历情结
文/赵永生
办公桌上的日历日渐消瘦。2016年即将落幕,我感慨万千。
我有在日历上记日志的习惯,源于父亲的影响。父亲曾经是一位教师。常常在台历上记下自己的日志或计划。他在世的时候常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把自己每天的计划和工作记下来,有好处。得益于他的教诲,我一直坚持,并从中受益。父亲退休后,每年辞旧迎新的时刻,我总是给他买一本新的台历送去。
然而,2017年的台历,我再也送不到他的手中。父亲在2016年的暮春,走完他八十九岁的历程。
我把给父亲买的新台历放在我的案头。仿佛看到父亲慈祥地叮嘱,让我珍惜时光,提醒自己不要贻误工作。
我知道日历的每一天都具有生命感,有的人,因碌碌无为而浪费时光,有的人因勤奋努力得到丰厚的回报。
我知道日历是我人生发展过程中,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每一天都是一幅真实的画面。它详尽地摄录了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惬意和欢喜;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奈和伤感。它浓缩了我人生追求过程中的欣喜与不安,解析了我成功与失败的所在根源,再现了我人生的徘徊与勇敢,成与败,喜与忧,一切的一切都淋漓尽致地得到了自由的展现。
2017年元旦的钟声即将敲响。辞别2016年的日历,我心中固然有几许惆怅和伤感,但也有几许的充实和收获。这一年,终究没有虚度。
永别了,2016。真是岁月何其速,时光又匆匆。2017年的帆船即将起航,我将秉承以往的习惯,在2017年的日历上,书写出自己新的篇章!
情结的文章3:过年的情结
文/叶振环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过年的味道就差不多散了。但我却依然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之中,所谓余音绕梁,淡而不忘,回味无穷吧!
人活着是为了希望。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盼过年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过年包含的内容太多,不只是全家团聚,分享一年的收获,更是对未来的期盼。在期盼中,人们蓄势待发,更加觉得生活有意义。
过年,过的就是一种亲情,血浓于水。过年,作为一种最实际的信仰,包含希望,正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系有一种过年的情节,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身在何处。记得年轻时在东北服役十几个年头,每逢过年,军营尽管也比平常热闹,伙食也是超常地好,但骨子里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就愈加强烈。这些年,很多农村家庭的青壮劳力,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年一过就涌进各大城市打工挣钱,辛苦一年,临近年尾又必定要历经奔波往家赶,形成了中国一年一度特有的春运。一批批如潮的返家人流都有一个共同的情结,就是回家过年。
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在劳动中发明了干支历法,春节便应运而生,人们把一年一度的春节称为“过年”。过年也成了人们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标点。实际上,它更是每个人生命价值的符号。人们守护这份过年的情结,一个个未来被时间僵化,将希望寄托于斯。周而复始,撑起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恪守这份过年的情结,就是恪守生生不息的希望,就是守护我们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过年又被不断地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亿万人的春运大迁移,也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时期的一种新的过年文化。这些年,有不少地方政府热情挽留农民工在当地过年,善意可嘉,却曲解了过年的本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能够尽力送农民工返乡,让他们体面地回家过年,远比热情挽留更让人心暖。中国人可以舍弃一切,但只要活着,就永远不会舍弃回家过年这份情结。
恪守这份过年的情结,就是恪守内心深处最基本的信仰。春节,是中国人站在民间立场,在时代变迁中的年度宣言。国泰民安,这句最常见的节日祝词,自始至终都包含着丰富的民生诉求。
恪守这份过年的情结,度量人生奋斗的时间才变得更加具体,把春节当成一种信仰,比任何空洞的理论说辞都更实际、更有意义。
情结的文章4:电视情结
文/梅方明
静夜闲读,隔壁那对年轻夫妇争夺遥控器在嬉笑打闹,陡然使我想起了在乡下看电视时的趣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小村刚通电,有一家开代销店的老板率先买了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父辈们说,当时若想看电视得早早准备,迟了一点只能站在后面的板凳上从前面的人头缝里瞧,或是被挡在门外。物以稀为贵吧,主人说每周一、三、五不放,二、四、六才放。
一天晚上,因节目非常精彩,里面不时传出笑声,外面的人又苦于挤不进去,有个聪明的孩子剪断了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趁乱抢占了最佳的位置。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有一个晚上站在郑姓人家的鸡舍上看电视,久站脚酸,感觉脚下有绵软的物体可坐,也未多想就坐了上去,不久感觉屁股上有许多针刺般的疼痛。原来只顾看那精彩电视节目,我竟然坐在了满身是刺的仙人掌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拥有电视的家庭也多了起来,看电视也有了选择的余地,张三家人缘不好不去他家看,李四家看电视会斤斤计较也不去,无形之中就有了谁家人多谁家人缘好的说法,同时主人也感到非常地自豪,往往备有瓜子、香烟与看客们一起品尝。
有时遇主人有事缠身或想早早休息而又不便明说时,主人往往把电视的调台旋钮来回地拨转,名曰选好看的节目,实则是要关机。明智的看客往往起身告辞,另选一家去看自己喜爱的节目。
时下,黑白电视早已绝迹,一些大屏幕、液晶电视等也纷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电视也由无线、有线到数字电视。现在也不再有为了看电视而串门的事了。然而,一家几口人在一起看电视却常生莫名的寂寞,手握遥控器却难找到满意的节目,真不知是欣赏水平高了,还是电视节目制作有问题,看着看着瞌睡便来纠缠,真不知昔日挤在他人家里看小电视,夏日蚊虫叮咬、冬日脚冻得发麻,无一丝睡意地看电视的劲头哪里去了……
情结的文章5:原乡情结
文/李晓波
常常问自己,你生命的原乡在哪儿?是儿时的村庄么?好像是的,因为自从少小离家之后,40年了,只要一回想起来,心底里就会不自觉地荡漾起暖暖的、热热的情意。
小时候,我生活在綦江北面的横山半山腰一个叫小松林的村庄,那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我家老房子前后都是一大片树林,左右是层层的梯田,梯田的边缘还是树林,树林是儿时的我与小伙伴们最美的去处,周末、寒暑假或者每天下午放学以后,我们便在树林里玩耍,爬树、摘果、采蘑菇、撵松鼠、逮麻雀、捉知了,山地里、陡坡上、石崖下,到处都留下了我稚嫩的足迹和美美的回忆。
但,似乎儿时的故乡又不是我生命的原乡。因为,在潜意识的梦境里,我压根没有梦到过那一片熟稔的土地。反倒是,另一片深藏于地心的神秘土地,频频光临我的梦境,牵扯我的心灵。
那是煤矿井下的工作面。我的爷爷,曾经在里面当过钳工,我的父亲,曾经在里面当过采煤班班长,我的弟弟,正在里面当采煤机司机,而我,作为煤矿的一名宣传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深入它的内心,去找寻,属于我的原乡情结,探寻,属于我生命里的,那些曾经、正在、或将要发生的精彩。
起初,是在李子垭南煤矿,我到井下的时候,还是原始的放炮落煤,工人们在工作面单体支柱下用风煤钻突突地对着煤炭使劲,他们的脸上、身上全是黑黑的煤炭,连鼻孔、耳朵眼,也塞满了煤炭。
然后,我到了绿水洞煤矿,在3212工作面第一次见识了急倾斜综合机械化采煤,在连成排的钢铁支架卫护下,采煤工人操纵着采煤机在倾角达到78度的陡坡上自由地上下移动,煤炭在这移动里簌簌地跌落。
今天,我又站在龙滩煤电公司3124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顺槽智能综采监控中心,随着安全确认和远程授权后,我按下“一键启动”按钮,瞬时,工作面设备按顺序自动启动:泵站启动成功、胶带输送机启动成功、破碎机启动成功、转载机启动成功、刮板输送机启动成功、采煤机启动成功,开始记忆割煤……
我的生命原乡里有兢兢业业的班队长、有吃苦耐劳的老矿工、有任劳任怨的维修工、有机智过人的工程师、有敢想敢试的决策者,他们是采煤工、掘进工、防突工、瓦检工、电钳工、机运工,他们与煤一起,站立在千米井下,站立成地心里最美的那一道风景。
也许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段古老而幽深的故事,或许,若干年后,随着身份的变化、职业的变更、年岁的增长,最后都只剩下了模糊记忆。但我知道,那称之为原乡情结的,一定不会变,因为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的生命,丝丝缕缕交织于我们的脉络,融入进我们不断成长的生命年轮!
情结的文章6:父亲与他的读书情结
文/南山豹闻
父亲因为文革受祖父的连累,没上过什么学,但是他深知上学对人的要紧。祖父算是乡县有名气的读书人,先教书后从政,解放后则坐了近20年的牢。因为自己成份不好,不能上学,作为家里的长子,只好早早辍学,加入农村合作化劳动大军。只是在后来知道,那是耽误的一代,即便上学,同样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的。父亲对去世的时候祖父82岁,父亲问他有什么要交代的,他拉着父亲的手说,一定要让孩子上学,供他们走出去。
父亲虽没怎么上学,但是他能写一手好字。春节的春联就是各家展示各自书法和传统文化水平的机会,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度娘,也基本没有印刷版对联。父亲平时很少写字,但是一到春节,他就能在布满灰尘的案台上,用简陋的毛笔和劣质的墨水写出帅气的对联来,自然邻里也不少人找他帮忙。我经常跟小伙伴得瑟,“你横什么呀,你家对联还是我爸帮你写的”。除了对联,父亲在自家的物件,如碗、桌凳等,写一个字,以便辨认归属,那些帅“字”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对待我们上学,他绝对是一个严父。倒不一定我们成绩要多好,而是在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上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一旦不抓住,可能遭受的不仅仅挨骂那么简单。在我的记忆里,他基本再有在学习上夸过我们,不过倒是在背地里据说经常以我们能继续读书为荣,满脸幸福。他对外的口头禅是,“读书(上学)如果捉豹虎子那就跟玩一样,但是如果要读进去,就如拉赤痢还辛苦”。
在我们落后的内地农村,当时来说,上学几乎是唯一出路。很幸运的是,我们姊妹仨,我跟我哥都靠这条路走出去了。那年,我拿着录取通知书,是他坚持要送我去广州,找了他间接的熟人,带着我们去报到,为了省钱,还在学生宿舍睡了一晚。那段时间,他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就像他考上大学似的,因为很少坐长途车,回到家里后还大病一场。我想,那是他憋了很久以后,放松下来了的缘故。
后来,我在城里工作,娶妻生子,安家。每年他都会来看看我们,但是小住一段时间,他又嚷着要回去,跟他的老伙计吹牛聊天,那时候他是最开心的,比在城里闷着好多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因为孩子都不在身边,也常会闷闷不乐,从之前的顶梁柱,到现在的赋闲老头,他多少还是感觉到失落和不被重视。在那个时候,跟他讲电话,他没说几句就转给身边的老妈。除了见面和电话开导,我会偶尔寄几本书给他看,当然开始都是如何养生,开导心情之类的。
有一年回去老家,他拉着我进他的房间,他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发黄的日记本。“这几本日记本是你爷爷留下的,我放着也看不懂,就给你拿去吧,兴许有用,或者留个纪念吧。”他叹息着说。我打开一看,都是爷爷或抄或写的格律诗,有很多注着韵律、平仄,也有一部分是对联。我一边翻看,父亲一边跟我讲祖父的故事。祖父自出狱后,已经年近六十,当时公社为了照顾他,没再安排去干苦活,就安排他去捡拾猪、牛粪。赋闲后的祖父,深知毕生所学已经不合时宜了,他在空余的时间用半白话文跟外地朋友通信,互相对对联、赋诗词。
父亲说有一次,祖父兴致匆匆来到他面前说,他的诗得奖了,主办方要邀请他去北京做交流。我父亲也很高兴,那挺好啊,可以去北京看看走走。然后,祖父弱弱地说,但是信里要求自行先垫付一笔数十元差旅费,然后凭票报销。祖父终究没能去成北京,直到祖父去世,父亲在整理他的房间时,在书桌的玻璃下面发现了那封得奖交流会邀请函,他当时为未能满足祖父的愿望而悲痛莫名。
最近几年,父亲来城里小住能够坚持更久了。在城里因为语言沟通不顺,基本没什么朋友。开始找一些书来打发时间。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他一看完,就会找我推荐。不然,他就从书架上自己拿,虽然看得很慢,但是带着老花镜,安坐桌前,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要是看我有空,也会凑过来跟我讨论一下里面的内容,看到一些跟他的经历类似的,他就非常兴奋。 有些人老了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小气,而有些人越老越随和、通达。父亲属于后者,虽然也会发一些脾气,但是总的来说,开始放下很多东西。以前说起来很义愤填膺的事,现在可以笑笑的说出来,然后说,“都老了,我现在不计较了”。我不知道是否跟他读了近百本书有关系,但我确信,他读书时是很快乐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说古人,父亲今年七十有五,身体矍铄、健朗。近些年,在跟他一起爬山,郊游,他总是一个人走在前面做先锋队,我们家小跟在后面,母亲是个胖子,她在最后,我们会合后一起等母亲。此时,他会揶揄母亲不中用了,然后一边帮她拿东西。近年,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忙前忙后的照顾,尽管他比母亲大快十岁。
今天是父亲节,电话里,我们对他们的嘘寒问暖,他们对年轻人的提醒基本都是例行内容。可是,我还来不及说“父亲节快乐”,他又惯例的把电话塞给了一旁的老妈。
情结的文章7:风姿摇曳,旗袍情结
文/倚窗.听雨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一个女子的美丽不仅仅是天生的丽质,衣着的搭配,发型的考究也起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看过电视剧《旗袍》以后,没有被里面英勇机智又惊险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是喜欢女主人那变化万千的旗袍,特别是那身让萍露千娇百媚的九凤旗袍。那质地,那做工,精致到极点。浑身被九条凤凰缠绕着,焕发着贵族的荣光。据说,那是乾隆的爱妃香妃,光绪的珍妃穿过的。
于是,莫名的爱上了关萍露,只为那每次出现的不同款式的旗袍。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旗袍,结婚的时候,放弃了婚纱,执意穿上红色的带凤旗袍。与同事们的婚礼相比,我显得有点古老而又沉静,缺乏现代的美感。不过,父母确是很喜欢我的婚礼服,他们觉得红色旗袍喜庆,也更能代表东方女子的美。
我真正的旗袍情结缘于三十年代的故事,每次看到旧上海的有关影片,不自觉的被剧中人物的形形色色的旗袍所牵引,从腰划分,把女子的身材按黄金分割点展开,妩媚动人,女人味十足。旗袍是一种很怪的服饰,无论穿在好女人身上还是坏女人身上,都是一种极致。大家闺秀穿上,清澈秀丽,气质高贵;交际花穿上,风姿妩媚,勾人魂魄。所以,它也是大雅大俗之物。
喜欢旗袍,喜欢穿着旗袍的女子,觉得那一撩发,一投足,韵味十足,把一个女人的美淋漓至尽的展现出来了。有人说,旗袍是诱惑的,是性感的,是一种含蓄而忧郁的美。穿上它,必须坐得正,走得直,身材要恰到好处,曲线分明,不胖不瘦。所以,穿上旗袍的女子一定是忧郁而诱惑的。
陈数被誉为穿上旗袍最美的女人,她的《倾城之恋》把一个成熟女人的风韵刻画的栩栩如生,三十年代的旧上海,落寞的贵族家庭小姐,高傲的气质总是通过那一身身考究的旗袍展现出来。张爱玲的小说,盛行着旗袍时代,无论是《半生缘》还是《色戒》,我们无不为女主人那丝缎的旗袍而惊讶,这个性感的服饰底下潜藏着一颗颗难言的寂寞,一种忧郁的美。
高高的领子,恰到好处将脖子收紧,浑圆细颈,柔媚性感;有弧度的衣身,尽展女人的风情;膝盖以下侧面裸露,细长的小腿轻轻摇摆,缓缓而行。张弛有度,含蓄与开放交接。这就是旗袍带给女人的美丽。
读雪小禅的《青花瓷》,“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是天青色。传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地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等待多久呢?天知道!也许要等待很久很久,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它轻婉地出现在天边,淡淡的青,蘸一角天色,染了这白……那么,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喜欢青花,爱上了青花旗袍,总会遐想:这里面也许还会穿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青花旗袍,爱情的味道。
今年夏天,和女儿闲逛,进了一家旗袍店,形形色色的旗袍花型和色泽让我眼花缭乱,终于,目光被锁定在一款青花旗袍上,穿上试试,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大小刚合适。于是,就买下了它。
喜欢旗袍,自然收藏了好几件旗袍,不同的款式,不同的颜色花型,觉得即便不穿放在柜子里,也是一种视觉享受。于是,家里的柜子里放了我好几件旗袍。有时候在冬天,拿出来看看也觉得很美。
习惯在初夏或者浅秋的黄昏,穿上青花旗袍,静坐湖边的茶亭,抿一口香茗,看天边夕阳余晖,仿佛觉得自己在演绎一场只有自己才懂得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一种记忆在永恒,那便是消失的年代那段旗袍的风韵。
情结的文章8:台历情结
文/郑素静
年终岁尾,到了台历更新换旧时候。随着新电子时代来临,不少人家已把纸质台历淘汰。可老爸却一直对纸质台历情有独衷。每年年末他都把当年台历小心翼翼地收好,按年份先后放进他的木头箱里,如果看到台历里的哪个页面出现皱褶,他还用书压平,那细心劲真像收藏啥值钱宝贝似的。
父亲收藏台历大约有十多年了,对于父亲以前收藏台历,我们全家原来是很支持的,因为台历上有很多知识,给我们家带来了诸多益处。如花的叶子蔫了,哪道菜不会做了,洗衣服需要注意什么等生活问题,父亲都能从他收藏的“百科全书”——台历上找到答案。可现在时代变了,需要找啥东西,只要打开手机就一览无遗了。为此,我和家人都曾苦口婆心地劝过父亲,让他扔掉旧台历,也顺应时代发展,可父亲仍痴心不改。后来,我和家人也想开了,就当父亲的一种茶余饭后的嗜好吧。
可我发现一个问题,父亲隔三差五地就鼓捣他的“破”箱子,戴着老花镜翻看他收藏的台历,那专注程度好像研究科学实验似的。有时翻看到一页停下,有时看着看着就笑了。我纳闷,当问他时,他说这里面有“宝”。妈妈经常抱怨:总翻你的破台历也要有时有晌儿,这一看就是半天,啥活也不干,照这样下去,非得老年痴呆不可。父亲笑着不置可否。
一次,因为着急记个电话号码,撕了两张过期的台历页面,可没过两天老爸就问起这事,我只得承认。老爸大发脾气,说谁让你撕的,不知道我收藏台历吗?我辩解说不就是两张破台历纸,至于这样吗?气得老爸两天没吃饭,在我一再道歉下,他才消了气。
父亲收藏台历的箱子一直锁着,从来不让别人碰。那天,我收拾床底下东西时,看到父亲装台历的箱子没有上锁。好奇心驱使我打开箱子,看到台历整齐地摆放着,一尘不染。我拿起最上层的一个台历,一页页翻看着。发现几乎每页都写着字,不是正面就是后面。都写着每天我们家曾经发生的点滴小事。“1月1日,我参加老年大学书法班,我一定好好学,给孙子做榜样。”“2月5日,我和老伴去市场买菜,儿子一家三口明天回来,我又能见到孙子了!”“3月12日,孙子在期中考试得双百。好孙子,爷爷替你骄傲。”“我感冒,儿子、儿媳已连续三周末回来看我。”
看着看着,我眼睛湿润了。父亲收藏台历,他收藏的是念想,也收藏着他对家人每时每刻的爱。
情结的文章9:隐显在历史尘埃里的中秋
文/王红梅
是一种情结,或疏离,或密切。书节日,不如书思念。思念那山,那水,那植物,那鸟雀,那老院,或者,那老院里的月亮,以及历史的旧痕。影影绰绰间,中秋的月光,缓缓落入心尖。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人生是慢慢往回收的,越活越精简,欲望少了,心就简单了。一件古朴的家具,或者插在瓶里的干枝,都可以被摆在赏心悦目的位置。最好的结局,莫过于归园田居。
书写中秋,一定会写故乡,没有一种记忆胜于童年,如酒,陈年香。
故乡,坐落在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当年,曾因宁城老窖而闻名北方甚至全国。老家,那座村庄,距县城不足三公里,户户青砖红瓦,大院辽阔,八月十五时,家家五谷丰登,金黄苍绿,蛐蛐的叫声此起彼伏。老家,中秋节不叫中秋节,而叫“八月节”,会吃香喷喷的饺子和圆圆的月饼,节日简单得像六七十年代的老照片,黑白分明。
在故乡,中秋无登高、祭月神之习俗。接触这样的习俗,是在有微信之后,细细端详朋友圈里的切花西瓜图,颇有一番风趣。初见,并不知此为祭月,竟被看作别出心裁的西瓜雕刻,直到见几人同时发出之后,才明白,是隆重的祭月。
读高中之前,一直在老家过中秋。月饼,无论包装还是内容,都不似今天这般精致,但比现在的个大,且纯,有像宣纸一样的粗纸包装,里面有五个或十个又圆又大的月饼,那是孩子眼中的“色、味”,或者叫作“佳肴”。如今回忆,仍有满满的五仁香萦绕于唇齿间。
一位朋友说,过去美好,并非物质或精神条件美好,而是因了年轻。如此,确有其理。毕竟,岁月如水湍流激进,去了,就是去了,留下的,都是斑驳记忆。因为,我们再也回不到童年,也回不到童年的故乡。
掀开日记,年少时光记忆犹新。十八岁之前,我还是一个扎着马尾辫的青涩少年,有梦想,有一粒老心,喜欢黑、白、灰,有倔强的性格。那时,对节日的憧憬,远不如对远方的憧憬。拘囿于小小天地,一直幻想着远方的月亮。那时,还不知蒙古人与“八月节”还有一段传说——
故事说,在元朝末年,汉人不堪蒙古人的残暴统治,朱元璋揭竿反元,但元军控制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适逢中秋节将至,刘伯温献计,在中秋节互赠糕饼里面夹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有些版本作“月圆杀鞑”的字条藏在月饼里分发给其他人,纷纷约定在八月十五那天起义,大家一起把蒙古人杀了。
故事真伪,我无从考证。传说,让节日有了血腥的色彩。翻阅资料,一些地区的蒙古人吃月饼,一些地区的蒙古人却几乎不过中秋。有人说,这些“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不是信史,因元末农民起义是在弥勒白莲教的煽动下起事的,地方豪强群起争霸,经过十多年的鏖战,元朝政府才倾覆。现今各种类型故事所讲述的元朝虐政,有明显的挑拨种族矛盾的刻画痕迹。 还有人说,这是真实的故事。
历史让人疼痛——
好在,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记不清,家乡的蒙古人何时开始吃月饼。只记得,那时的天,格外蓝。在宁城老窖工作的阿爸会放一天假,若单位效益好,会用厂子的车拉回一些米、面、油,或者酒,阿爸常常满载而归,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半工半农的家庭让乡亲们羡慕。中午,阿妈会做好几个菜,备一些葡萄酒或啤酒来庆祝——那时,家里并不缺酒。那一天,我们也许会掰玉米,也许会收葵花,在天快黑的时候,我和哥哥、妹妹顶着圆圆的月亮,或嘴里哼着歌,或聊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乡村,寂静而又凉爽,偶尔会传来几声狗的叫声,那么清晰;路边有蟋蟀的叫声,像为回家的人壮胆。一路,月色皎洁,清清爽爽。远远的,可以望见县城的灯火。
县城,是我喜欢去的地方,一直想,即使我考不上学,最次也要到县城去当一名教师。理想,简单而励志,曾一度被亲戚们传为笑谈。因有在县城上班的阿爸,又住在县郊,我一直把自己看作城里人。
多年之后,看惯了大城市的烟火和轻轨,以及咖啡,和霓虹,我终于肯定,自己是村里人。继而又想,也没什么不好,多少城里人梦想有一座庄园来种田、劈柴、喂马呢。那是清幽的居所,不设防的领域,对于在城里出生的女儿,有丰饶的想象空间。
在那样清丽的月光下,我一岁一岁地成长着,挥霍着乡村的寂静和安稳。我的梦想,在远方。每一位从故乡走出的人都有萦绕在心头的乡土情结,无论当时曾多么憎恶那片土地。我,亦如此。
我一直以为县城是没有希望的地方。后来,我真的来了距离家乡1200公里的西部。没有去京城,去上海,甚至,在国内二线城市都不曾停下匆匆脚步。
先生家,是牧区的蒙古人,不过中秋。先生家乡的蒙古人,一直不过中秋。历史的旧伤,在某些地域,依然结着痂疤,说来沉重。
是一种信念,或者,出于某种习惯,无可厚非。
中秋的印痕,停驻在被揉乱又扯平的岁月深处,我如一个拾荒的女子,依然走在城市宽阔的马路上,风轻轻吹起时,月色浮动,疏影横斜水清浅,无论童年还是月光,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被一点一滴的从体内剥离。前方,月色明媚。
情结的文章10:蟋蟀情结
文/如水斋主
前些日子一个朋友送给我一只蟋蟀,北京人叫蛐蛐儿,连带还送给我一个陶制的蛐蛐儿罐,通体黑色的花纹古朴清雅。这个朋友也是在城墙根长大的,他的家在朝阳门,距离我小时候住的建国门很近,如今我们都住在望京。说起小时候的事情,我们都有共同的感受。他的家里阳台上放了几十个蛐蛐儿罐,房梁上吊着很多鸟笼子。这位朋友姓金,回民,一口地道的京腔,一看就是一位老北京。从小在北京墙根胡同长大的朋友,比我小几岁,强健的身体,一副北京爷的劲头。
我把蛐蛐儿放在客厅里,每天小心伺候着,除了必要的水之外,还换着花样供给它青豆、胡萝卜、白薯。小小蛐蛐儿在我的房间里安了家。黑夜降临的时候,便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躺在床上,听着叫声,我的思绪飘向遥远的童年时光。每年的“处暑”一到,傍晚时分,城墙根的草丛中、砖头瓦片底下,便会传来蛐蛐儿的鸣叫。我和伙伴轻轻地走近,在月光的照耀下,翻动砖头,伴随着泥土的芳香,可见一只蛐蛐儿振翅高唱着,我用两只手快速叩下,大多时候它瞬间跳开,一跳再跳的逃跑了。偶尔,我再一次扣下去,小小的蛐蛐儿便被我双手罩着,小心地把它拢在手心里,放在蛐蛐儿罐中,拿回家养起来。偶尔拿出来和别的孩子的蛐蛐儿斗斗,我的蛐蛐儿如果败了,便赶快收兵,唯恐被咬伤恢复不过来,大多时候我只是独自欣赏。每当夜晚躺在床上,听着我的蛐蛐儿和屋外墙角草丛的蛐蛐儿形成合唱,它们用最原生态的歌声,在寂静的夜晚,合奏一曲天籁,唱给我听。正像白居易在《夜坐》诗中描写的:“斜夜入前楹,迢迢夜坐情,梧桐上阶影,蟋蟀近窗前”。
长大以后我漂泊四方,深秋的夜晚,每当我听到蛐蛐儿叫,便会生出一缕乡愁。蛐蛐儿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一片美好。正如乔晓扬在他的文章中写到:“不错,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那里唱歌,在我这里唱歌,歌声使人想起了童年,刻竹做笼,呼灯篱落,母亲唤我们加衣服……”
如今的蛐蛐已经没有人玩了,无数的人都徜徉在网游或电游,还有至今我都说不出来的游戏。听说秋天还有蟋蟀市场,逗留的人群大多是两鬓斑白,最年轻的也有40多岁。“逝者如斯夫”,蟋蟀已经退出了时代的旋律,然而退出也有曾经刻骨铭心的美好,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后人无法体会它的美好而已。现代的喧闹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已经没有几个人去体会那单纯的、近于忘我的快乐。更绝的是蟋蟀已经进入了金钱的时代,前几天在电视上,我看到一个节目,一个老北京人,每年入秋就到野外去抓蟋蟀,他很识货,在蟋蟀市场上,一只精品的蟋蟀竟以5000元的价格成交。真是现代人已经进入一个只认钱的时代了。过去单纯的赏玩蟋蟀已是“晋代衣冠成古丘”。
两千年前,蟋蟀的赏玩就在《诗经》——《豳风·七月》,描写农民四季的劳作,以蟋蟀衬托他们的辛苦,不如虫豸:“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在我床下。”如今已是正月,我且让它“在户”,我把它放在客厅,入夜的一声声鸣叫,伴我入眠。“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听着蟋蟀的鸣叫,我又进入了童年的梦乡。
情结的文章11:母亲的“乡味”
文/邓一非
在人们的家乡情结里,最难割舍的一种便是舌尖上的“乡味”。人们对家乡饮食的味道,往往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喜好。母亲做的“乡味”,让我真切感受到那是一缕浓浓的乡情、一份深深的母爱,更承载着质朴无华的生活信念。
我父母都是从湘西大山深处的农家走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父亲入朝参战回国后,母亲随军来到鸭绿江边的山城——通化。从满目苍翠的南方到冰天雪地的东北,除了气候,最难适应的是饮食。母亲曾说起,初到东北那段日子,她常常愁容满面地吃着难以下咽的面食和高粱米。我出生那年,父亲在外地军校学习,姨妈从老家赶来帮助照料我。吃惯了大米饭的两个人,由于不会发面,看着蒸出来干瘪发酸的馒头,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长大后我才领悟到,一位军人妻子的默默奉献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乡味”对母亲来说包含着别样的付出和乡愁。
湖南人怕不辣,可以说对辣味的偏好是浸透在骨子里的。父母几十年移居他乡,在我家的餐桌上,辣味主打,食不厌辣,成了一条食味的“定律”。母亲做的辣椒酱、辣萝卜干、辣鱼干,便是一家人偏爱的家常吃食。有人讲,一个人饮食上的偏好,是在三岁左右舌蕾味觉的发育阶段形成的。母亲说,我刚能上桌吃饭那会儿,常常被辣得满头冒汗,鼻涕眼泪一起流,一边不停地吐着舌头,一边吃得有滋有味。想来,我“宁愿几顿无肉,不可一餐无辣”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被养成的。
在那食品供应匮乏的年代,许多南方人爱吃的食物在北方很难买到,但这并没有难住渴盼“乡味”又心灵手巧的母亲。在我孩提时,就经常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腐乳、酒酿、豆豉、酸豆角、梅干菜等湖南风味的美食。母亲把腐乳叫“霉豆腐”,一道关键的工序是掌控好豆腐发酵的火候。我看了制作过程,开始还不大敢吃。在母亲再三劝诱下,尝了第一口后,就被那柔爽、醇香、微辣的独特口感和味道吸引了。那时做酒酿的酒曲当地买不到,母亲就让父亲托人出差时捎购;所用的江米搞到一些也不容易,母亲就把江米和东北大米掺兑着做。记得小时候,早餐吃上一碗漂着蛋花的酒酿,砸巴着嘴欢跳地去上学,一上午都觉得口留余香、神清气爽。
10岁那年,我家随部队搬迁到华北,住的平房后面有一间接盖的小厨房。一天,我见家里的小厨房在不停地冒烟,走近一瞧,母亲正蹲着往炉灶里添加稻糠。
“俺非牙子,有腊肉恰了。”母亲操着家乡话,起身微笑着拍拍我的头。
“为啥要用稻糠来熏呢?”我疑惑地问。母亲说:“这样腊肉会有稻糠的香味。”
原本湘西农家的腊肉,是挂在灶堂间,靠做饭的柴烟熏制出来的,用稻糠熏制腊肉是母亲想出的点子。为做腊肉,母亲把灶台做了一番“改造”,特意从部队农场拉来了两大麻袋稻糠;需要每天点燃稻糠三四次,持续熏烤30多天。这么耗时费力,母亲却乐此不疲。母亲做的腊肉莹润透亮、瘦肉不柴、肥肉不腻、熏香扑鼻。那时能在北方吃上这地道的湘菜美味,真是难得的口福。
民以食为天,家以食为大。母亲说不上是烹饪高手,可她用自己的一番心血,把“乡味”变成了舌尖上家的味道,留给我太多儿时欢愉、温馨的记忆。
我不满18岁参军,在连队当兵那会儿,每次回家探亲假满,临行前母亲都会为我备好几罐辣椒酱、辣鱼干等,叮嘱我到连里和战友们一起吃。我提干成家后,父母已回到湖南长沙定居,母亲隔段时间就会寄来一大包“乡味”美食,这让出生在南京偏爱甜食的妻子,也慢慢喜欢上了吃湘菜。后来,我还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女儿做“乡味”。女儿长大后,从上军校到在部队工作,每次休假回家前,都会在电话里说,最让她惦记的是家里的“乡味”。时常在餐桌上,瞧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着辣味十足的腊肉、熏鱼,我就会给她讲起奶奶做“乡味”的往事。
如今,母亲已去世20多年了,可那“乡味”,不仅已化作潜藏在我味蕾的独特记忆,更把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生活的那份执着信念传递给我。母亲走了,她把那裹着情怀和信念的“乡味”永远留给了我。
情结的文章12:我的民族情结梦
文/潘可
今天早晨,我跟随小记者团兴奋地坐进大巴,向我们这次活动的地点——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出发了。
刚一下车,就有一位热情的老师带我们参观基地,他为我们介绍了行知广场、和平湖、树人广场等让我们惊叹连连的景点,随后参观的二号楼里的实践基地主题教育中心,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这里的文化教育主题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走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6个民族的图腾,这些形态不一的图腾反映了各民族不同的信仰。
走进馆内,我的双眼立即被玻璃橱窗内的新疆手鼓、马头琴、巴乌……这些民族乐器吸引了,尤其是那一面手鼓,比我平时见到的手鼓精致多了,它的直径长度大概有30厘米,鼓面的蛇皮花纹分布均匀,鳞块大小均等。
如果说这些民族乐器让我着迷,那么那身着苗家少女裙的人偶更让我浮想联翩。这个人偶头戴由银制品围成的帽子,帽子的正前方有一朵花,花的四周雕刻着美丽的花纹,一根银制头簪插在头顶的发髻中。帽子的边缘挂着许多小铃铛,一动就会发出悦耳的叮叮声。它的脖子上挂着一条做工精致的项链,那项链一看就份量十足。它穿着以红色为底色的服饰,红布上绣着各种颜色的小花。看着看着,我似乎就成了这个人偶,正在花草丛生的草原上翩翩起舞呢!正看得入迷时,老师召唤我们离开,我充满留恋地看了一眼,不舍地离开了。
随后我们玩了踩水车,参观了果蔬长廊,观看了4D电影,在我们的惊叹声中,我们的活动圆满结束了,伙伴们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如果我真的能穿上那件美丽的衣服,拿起那面手鼓,那该有多好。
情结的文章13:我的文字情结
文/清风翙语
华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的文字——汉字。
汉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有规有矩,亦如我们华夏儿女的优良品行;汉字由点横撇捺等笔划一笔一划写成,刚劲有力,恰似我们炎黄子孙的傲人风骨。
记得幼年启蒙时,老师就叫我们要把字写端正,也教导我们做事要像写字一样,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做人也要像写字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幼年的我们不知其中深意,只知道做事要认真专心。
点横撇捺笔笔写就字词句断篇章,一笔一划写成一个汉字,众多的汉字就写成了不朽的巨著。从《四书》《五经》到《孙子兵法》这些学术专著,从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这些文学作品,它们无一不是文坛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浩瀚的文字写下了中华的悠久历史,写下了华夏的灿烂文明,它像一位巨人,永远屹立在世界文化的前列。
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深爱我们的文字——汉字。
文化不高的我钟爱文字,时常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一得空闲,我就会在电脑里东寻西找,看看古代的诗词佳句,读读现代的诗歌散文这些短文学作品。
我偏爱古代的诗词佳句,它们能够历经千百年的时光,久盛不衰成为经典,自有它们的魅力所在。古代诗词很精练,寥寥数字就能将故事情节陈述得清晰明朗,就能将人们的万千情怀表达地淋漓尽致,让我心生感叹。
古代的诗词很有意境,无论是愉悦的,还是凄美的,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我常在这些诗词佳句中流连忘返,有时仿佛置身于“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苍凉大漠的黄昏,有时有又似游玩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中。有时看得多了,恍惚自己就是古时的一位女子,晓坐长亭,寄情于山水,焚香抚琴,弹一曲《凤求凰》,奏一阕《蝶恋花》,低吟浅唱那离恨别愁……
现代的诗歌散文,不像古诗词那样,要受字数格式这些的限制,相对于古诗词,它们的发挥要自由些,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也很喜欢它们。常常在网上看这些作品,沉迷其中,乐此不疲。有时,觉得自己就是《偶然》中的那片流云,就是那丁香一样的女孩,撑着伞在雨巷中穿行……
文字的世界让我陶醉,我有时兴致所至,也会拿起笔在纸上信手涂鸦,任我的思绪在笔尖下游走,任我的情感在文字中抛洒……
我疲倦的时候,文字为我解乏;我愁烦的时候,文字使我忘忧;我迷惘的时候,文字让我释怀;我快乐的时候,文字陪我欢呼……
朋友们都笑我。戏谑地称我为“诗人”,是褒也好,是贬也罢,我全不在乎,也欣然接受,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文化人而暗自窃喜,常常做着和文字的梦。
在文字的海洋里,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文字的原野上,我是一匹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在文字的天空中,我是一只展翅的雏鹰,自由翱翔……
这便是我难解的文字情结。
情结的文章14:谷雨情结
文/蒋韶
对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关中人情有独钟。
“清明种树,谷雨种田”,谷雨时值春末,我国大部分地区霜雪过去,气温回升,雨水增多,田家一年的辛勤劳作正式展开。此时南方稻秧初插,北方棉花新种,池塘里浮萍萌绿,茶农忙着采制谷雨茶,渔民忙着“祭海”捕鱼虾,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陕西的关中人似乎更忙一些,除了插秧种棉,种瓜点豆等紧张农事以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民俗活动要做。
其一要祭仓颉。
仓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也是谷雨节的肇始人。传说这位生长在黄帝时代的老祖宗,仰观天象,俯察万物,劳心费力,创造了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字。这件事太震撼了,感动得老天爷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因之才有了谷雨节。
关中东部的白水县号称仓圣故里,据说仓颉就生在这里的杨武村,葬于武庄村。墓前的仓颉庙历史久远,一通《仓颉庙碑》便出于1800年前的东汉延熹五年,庙里的古柏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
清明祭黄帝,谷雨拜仓颉,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人到仓颉庙祭拜祈福,谷雨节的庙会更是规模盛大。历时数日的白水谷雨庙会传承已久,1949年前由白水县洛河以北百余村庄成立的十个大社轮流主办,届时数以万计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加祭祀、赛社火、唱戏、贸易等活动,当地人家更是早早就扫庭院,换新衣,蒸花馍,办酒菜,邀请亲友,热烈的民俗乡情,老远就能让人受到感染。近年出于文物保护的缘故,除祭祀大典外,庙会活动已经迁出了仓颉庙,但留下的民风民俗依然如火如荼。
其二是贴《禁蝎符》。
谷雨节在惊蛰一个半月之后,气候和暖,各种虫害开始活动频繁,土里生土里长的蝎子非常招人痛恨,所以关中农村有贴《禁蝎符》的风俗。具体做法是每到谷雨这一天,人们收集清晨露水调配颜料,请善画之人在黄表纸上画《禁蝎符》,贴到墙上以求禁蝎驱毒。
《禁蝎符》的图案形形色色,有画农夫挥锄锄蝎的,有画钟馗用剑劈蝎的,有画金刚用火烧蝎的,有画哪吒风火轮碾蝎的,有画大公鸡啄蝎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都用红颜色在蝎子身上涂成血迹,表示蝎子已被杀死。同时还要附上咒语,如关中东部白水一带的咒语常常是“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关中中部耀县一带的咒语常常是“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而关中西部的凤翔一带则因为有刻印年画的传统,所以《禁蝎符》也是印制,画面常常为一只脚踩蝎子口衔虫的大公鸡。咒语就变成了“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
其三者吃香椿。
香椿指香椿树的嫩芽,绿叶红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一种着名的时令蔬菜。食之有健脾开胃、清热理气、抗菌消炎、滋润肌肤以及抗衰老、驱蛔虫等功效,很受人们青睐。香椿树在我国生长广泛,从东北到岭南均有栽植,但生长期不尽相同,就关中而言,香椿树没有大棚种植以前多在清明前后萌芽。早期的香椿芽量少价高,问津者不多,而谷雨时节香椿芽大量上市,老百姓就可以大快朵颐了。“雨前香椿嫩无丝,雨后香椿生木质”,谷雨过后,椿叶长大,人们就不再吃了。
关中人吃香椿,通常有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卷豆皮等菜肴,进一步有炸香椿卷、炸香椿鱼、煎包子、包饺子之类,更进一步还有香椿炒竹笋、香椿炒虾仁、香椿海鲜粒、香椿拌鸡丝等等,但无论怎么吃,似乎总与鸡蛋、豆腐等高蛋白食材分不开,不知是否科学,但千百年的习俗,老百姓就喜欢这样吃。
除了繁忙的农事,还要祭仓颉、禁蝎符、吃香椿,甚至还要“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你说忙不忙?但忙得红红火火,忙得生机勃勃,这便是关中人的谷雨节情结。
情结的文章15:槐树情结
文/眷恋红尘
对于槐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国槐也好、刺槐也好、龙爪槐也罢,心中有着一份沉沉的依恋和回味。
从前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刺槐,就长在土坯墙的旁边。在我的记忆里,他似乎长的很慢,从我记事起他就有大人的胳膊那么粗,到我离家上学的时候,他还是那么粗。只是个子好像高了些,枝桠好像多了些,树冠却没见丰满。一条树枝总是尽量避免靠近另一条树枝,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伸向蓝天。
一般的时候,他在孩子的眼里是备受冷落的。总有阳光从枝桠的空挡泻到地面上来,还会有“吊死鬼儿”(一种绿色的肉虫子,悬着一条细丝,从树上垂下来)来吓小孩子。他的枝条上长满了尖尖的刺,孩子们不能爬树玩儿。他又不像桑葚、桃树、杏树、枣树那样会结好吃的果子。一年中多少的光阴在我们看来他是寂寞的,好像知了都不爱给他歌唱,不过他可以听到旁边树上知了的歌声。
我们想起他的时候,是在春末他开花的时候。现在想来,那一树白色的花串,散着浓郁的香味,引来无数的蜜蜂闹呀闹呀的,不也很美吗?孩子们可不会管他美不美,所有的孩子都是馋嘴的。孩子们稀罕的是他花蕊中那一点点甜甜的蜜汁。
上树很危险,总会被他的尖刺刺破皮肉,还会刮破衣裳。皮肉破了可以不说,衣裳破了是要挨骂的。那件衣裳,大妹妹还等着穿呢,二妹妹还等着穿呢,母亲还等着用它做鞋呢……我们就用竹竿绑了一个钩子,站在墙头上够。弄得枝叶满地,便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坐在还微凉的地上,吮吸着小小花朵里微薄的蜜糖。这在当时的孩子,也是一件很大的乐事呢。不过孩子们终究是没有长兴的,不一会儿,就弃了一地的花枝玩儿别的去了。
那时奶奶还在呢,我们还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在我们的眼里,奶奶是温和的、巧手的,从没有呵斥过我们,而且时不时的会变出意想不到的好吃的。那时奶奶会收拾起我们丢下的花枝,摘干净,用清水洗了。有时放上一点玉米面,放一点盐,上锅蒸。出锅时在淋上一点点点香油,嗯,一盘子好吃的蒸槐花就做好了。奶奶一声吆喝,孩子们从四处跑来,顾不得洗手,就像小猪吃食一样,小脑袋都挤到盘子里了。记忆里,奶奶总是笑吟吟的看着我们,从来没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过。最奢侈的时候是奶奶给我们做的槐花炒鸡蛋,当然这是不能抢的,要等父母从地里回来,再端上桌子,大家坐好了,看着父亲夹了一口,我们才敢吃。而奶奶,始终是笑吟吟的,看着她的儿孙,一脸满足……
岁月流转,老屋不在了,土坯墙不在了,刺槐不在了,奶奶也不在了……他只在我的记忆之中,寻不到一丝踪迹了……
老屋子拆了,新房子盖起来了,弟弟们娶了媳妇,妹妹们相继出嫁,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父母慢慢变老,父母的眼里盛满了我曾经熟悉的温和慈爱的眼神,一如当年的奶奶凝视我们一样看着我们的孩子。父母不愿和弟弟们住在一起,自己住着,一来方便,二来姑娘们多,需要一个大一点的空间。
母亲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国槐,十几年的时间,他已经从一颗孱弱的小树苗长成一棵碗口粗的大树。我一直认为那棵树很漂亮。树身有一人来高,树皮上有美丽的花纹。树冠硕大,层层的枝条伸展开来,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我最喜欢他那低垂的枝条,每次回家,一定是要从树旁走过的,我喜欢他的枝条轻轻拂过我的头发,无论是嫩叶上枝的春天、花蕊初绽的夏日、黄叶如蝶的秋日、还是枯树临风的冬日。
母亲是个勤俭的主妇,她种这棵树的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美,是为了卖钱。槐树上的槐米可以卖钱。这已经不是一个靠买几斤槐米讨生活的年代了,母亲却乐此不疲,精心地侍弄着她的槐树,尤其是那棵树小的时候。地里用剩的化肥,会给他施上一些。刨开根部的土,要离树基远一点,把化肥均匀的撒上,再浇上足够的水,让肥料融化,看着水全部渗到土里,再把刨开的土填回去。这项工作一般要在傍晚做,可以尽量少的让阳光伤害树根。春末夏初的时节,还要给槐树喷农药。树要是生了虫子,就会使槐米减产。每到枝头那小小的蕊探出探出头来得时候,母亲就背上喷雾器,低处的站在地上喷就行,高处的要站在墙头上才能喷到。我想象不出六十多岁的母亲是怎样爬上墙头,还要背着重重的喷雾器,既要照顾着脚下不能摔下来,又要照顾着上面的枝叶。只要自己能做的,母亲从不用我们。
看着那些成串的花蕊慢慢长大,母亲脸上就写满了笑意。每天都要看几遍呢。当那些花零零星星有开的时候,母亲就总是关注着天气。等到一个晴朗的日子,花多半半开的时候,母亲就要采槐米了。低处的触手可及,高一点的蹬着凳子,再高的地方就用竹竿绑上钩子摘。摘下的槐米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在地上铺些东西,免得弄脏了。而后翻晒这些东西,就是母亲最快乐的事情了。槐米晾晒好了,母亲就把他们仔细收在塑料袋里,要敞着口。母亲还要不时的看看。等到街上有吆喝着买得的时候,母亲就会出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拎着她的槐米出去,握着或多或少的钱回来。
不论钱多钱少,母亲总是欢喜的。一等买完槐米,我回家后母亲就会神神秘秘的对我说:你猜今年的槐米卖了多少钱?我哪知道卖多少钱。一般的时候总是说一个小一些的数,母亲就会高兴的告诉我卖了多少钱,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从前些年的十几块钱,到后来的几十块钱,到今年的一百多块钱,无论多少,母亲都是满足的,欢喜的。
每一次回家,和母亲躺在炕上,母亲就要念叨一次她的槐米。她的槐米如何的好、卖了多少钱,买贵了还是卖贱了……每一回讲起都是像是第一次。这个故事要从夏天一直讲到冬天呢。我每次都假装是第一次听,假装惊讶地回应着她的欢喜。
我希望家中的槐树长青,母亲能永远给我讲她的槐米……
槐树牵扯我少年的记忆、现在的温情。每次出门,就特别留心当地的槐树。去年春天去正定开会,有机会见着几棵古槐,据说是明代的呢。原本有从宾馆到会场的班车,想着不太远,天气也不很冷,还可以看看古城的风光,吃罢午饭,就中暖暖的阳光,我和小鹤就一路走着去会场了。
大约和正定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我们家中的草木还都在沉睡,没有一点苏醒的迹象,正定街头就有点点绿意在萌动了。最终吸引我们眼球的街边的古槐。高大的树冠直上云霄,那一份苍劲写在蓝天白云下,写在暖暖的春风里,写在明媚的阳光中……原本浮躁的心,一下子就宁静下来了。街边的人来车往似乎不存在了,我们沉浸在那一份苍凉的古意中。
由于年代的久远,树干的中间都空了,有的灌注了水泥,防止夏日的雨水沤烂了树干。有的树皮没了,就用钉子钉上人造的树皮。有的树干快要裂开了,就用铁条子绑了。有的枝干快断了,就用铁棍子支撑上……树老了,我们不想让他老去,更不想让他离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渴望在一份古旧中思索一些问题,我们的明天,我们的过去……
我遇见那几棵古槐的时候,寒意还没有从空中褪尽,除了中午一两个小时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冷的。古槐的枝头已然有了星星点点的绿意,不仔细看,根本觉察不到呢。春天到底是来了,古树不因自己的老迈而安然沉睡,作为一棵树,他一样追逐着春天的第一缕暖风,绽出新芽,似小小的蝴蝶,振翅欲飞……我没见他的枝繁叶茂,我想,夏日的时候,他一定是浓荫如盖的。
今年夏天去邯郸,有幸见着了丛台的一棵古槐。据说也是明朝的,依然葱郁。人杰地灵,借着赵武灵王的英名,这棵槐树也是有灵性的。长长短短的红丝带系满了枝桠,浓浓的祝福、款款的深情如不倦的歌声飘荡在翠叶间……
都说人生如梦,每一个日子又都是实实在在的过往。那些记忆,便如盛开的槐花,照亮了光阴,馨香着岁月……
情结的文章16:故乡情结
文/草根小卒
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远离家乡,却经常把家乡怀念,那里有我永远抹不去的印记。
春天,漫步于家乡的田野,沐浴着阳光在春风里轻轻的吟唱。阳光把大地照耀,泥土散发着芬芳。呼吸着泥土的味道,是一种绝美的幸福,抓一把黄土放在手上,我看到里面承载了春天的希望。几只蝴蝶在田间戏舞,它们落到一朵黄花上,找到了幸福的乐园。
弯弯的小河在家乡的北侧,两侧的杨树成了小河的卫士,一年四季都认真的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小河为田地提供了水源,滋润了大地,大地孕育了果实,果实又养育着一代有一代人。小河冬天结上了厚厚的冰,小时侯的我们在上面滑冰,获得了乐趣。还依然清晰记得小时候在里面抓泥鳅,没抓到几条鱼,却弄得满身是泥,但我们是快乐的。现在的我有空就去小河边散步,手扶着一棵树,遥望小河的转弯处,在寻找着儿时的踪影。
儿时的幼儿园还没有拆除,虽然现在很破旧了,但我很想念小时候坐在里面的感觉。我们在里面咿咿呀呀的学唱歌,做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有时候跟人家打仗哭了,跑着找老师去给人家告状,现在想起来会心一笑,转眼间,已经做在大学的教室里。现在幼儿园已改造成了工厂,为解决劳动力剩余问题发挥了作用。每次回家都会去看看,寻找儿时的印记。
想念家乡的人,不曾忘记,他们熟悉的面孔。我很喜欢跟老人聊天,他们的子女有许多在外打工的,很少经常回家,心中一定很寂寞,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
十二三岁的时候,我是孩子王,我们邻居家的小孩都比我小,家里的大人去农田干活,就让我给看着,他们都很喜欢跟我在一起玩,领着他们做游戏,和他们一起做作业,有时候打打闹闹,挺快乐的。跟他们一起玩的日子里,我也逐渐培养了一种责任意识。
……
家乡,心灵回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