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散文

请欣赏佳节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佳节散文1:中秋怀妻

文/汤世谦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到,望着渐圆的月亮,更加想起了我的妻子。

妻子大我五岁。俗话说“女大三是金砖。女大五是老母”。妻子是那种母性精神极强的女性,一辈子对我呵护有加。年轻时家中的油盐柴米从不要我过问,甚至家中的被褥自己穿的衣服我都搞不清楚。后来有了小孩,小孩的吃穿用、生疮害病求医问药、长大后择校读书、孩子的学习辅导等等,几乎全是她一手操持。面对长大成人的孩子,我经常感叹:不晓得这些孩子是怎么长大的!

妻子是教师,从中学教到大学。那时的中学教师工作量相当繁重,我记得多的时候一周要上24节课,除星期日外平均每天4节课。还要当班主任,要辅导学生自习,参加教师政治学习、教研组的业务活动等等,只能晚上挤时间备课改作业。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了孩子后,一天要给孩子喂几次奶。如果这天上午课排满了,就只能在中间的15分钟课间操时间内赶回宿舍给孩子喂奶。她坐在小凳上边给孩子喂奶边打瞌睡的情景,让我十分心疼,至今难忘!

妻子一辈子肩负着家庭与工作的重担,积劳成疾,退休后还没过上几天舒坦的日子,1996年便患上了癌症。她忍受治疗的巨大痛苦,配合医生,坚持每天早晚用盐水冲洗鼻腔,终于把鼻咽癌给治好了。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治疗后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耳道不断发炎流脓,耳鼓膜变厚变硬,最后完全失去听力,与她交流只能靠写给她看。简单的事还好办,稍微复杂点就要写好大一篇。不管在家或外出,我必须把笔和纸带在身上,充当她的秘书。有时亲戚朋友来了在一起聊天,谈得很热闹,她听不见很着急,我就要不断的写给她看。这样一来也提炼了我的文字综合能力,经常要把一件复杂的事用很简短的几句话表达出来。

癌症治疗后另一副作用是颅脑受损,脑细胞萎缩,身体素质急剧下降。2004年到2006年两年时间发生了三次骨折三次中风,直至生活不能自理。决定请一保姆。这个保姆不好找,首先她要能写字才能与妻子交流,还要有力气搬得动她,有耐心能吃苦不怕半夜照顾病人影响睡眠。为找保姆没少折腾。

妻子一辈子生活刻苦,不是一般的节俭。她用餐巾纸时一张要裁成四张(只有豆腐干那么大),揩鼻涕时纸上一半手上一半,结果还得我用餐巾纸揩她的手。她反对请保姆,原因是怕花钱。我骗她说这是女儿朋友家的,来帮忙不要钱。她看到保姆天天半夜服侍她解手,每解一次得花20多分钟(人老了一下解不出来,解又只能解一点点),她觉得保姆实在太辛苦于心不忍,主动提出来给她工钱。

妻子第一次中风住院亲戚来看她,在纸上写道:你好些没有?她看了一阵居然问:你写的啥子?我感到十分惊讶,中风竟然这么厉害:瞬间能把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变成文盲!

妻子中风后人变得慢慢糊涂起来,但她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亲人的依恋却特别强。每晚睡觉前她要亲自将门反锁。后来她走不动了也要看我把门反锁了才放心。有时已经锁好了的还得装模作样的再锁一下给她看。有次保姆把饭做好有事走了,妻子不让我吃,她说保姆不吃肯定有毒。

平时她要求我寸步不离,经常说:你不在我要遭!每次我外出她都要问去做什么?并一再叮嘱快回来。所以我除了买菜倒垃圾基本上都在家陪着她。有次亲戚在黄龙溪请我吃饭,她也同意了。结果正在吃饭,保姆急匆匆打电话说妻子在家绝食,要等我回去。等我三点钟赶回去见她还在电脑上玩游戏,她见我回来抿着嘴得意地笑了。

女儿女婿来看她,她都要拉着他们的手不让走。有次女婿的姑妈在外出旅游前来看她,她拉着她的手说:晓得你们回来我还在不?听了这话我们心里很难过。

虽然请得有保姆,但妻子总是依赖我。衣服要我穿,走路要我扶,吃饭要我盛,吃菜要我拈,吃完给她洗假牙,漱口,擦嘴。漱口时千万注意拿盆子接着,不然她会随意吐在面前的菜碗里。她有便秘,解大便前要我用“开塞露”往她肛门注药水,解完了要喊我去看解的“要得不”?每次我都会像哄孩子样拍拍她的屁股说“好”!(她渐渐地能从你的口型上判断是在说什么。)有时她看到我累,很歉意地说把我拖累了。我说,你年轻时太辛苦,现在病了我服侍你是应该的,我心甘情愿。过去妻子像母亲一样地呵护我,现在则像一个孩子依偎在我的怀里。我深深体会到生死相许相伴终生的滋味;我累并幸福着!

好在儿女孝顺,特别是住在同城的女儿女婿经常嘘寒问暖,跑前跑后,算是享尽他们的福了。

经过几次中风,妻子越来越糊涂,看到外孙女说我只记得你小时候的样子;看到我妹妹妹夫总是问已去世多年的爸爸妈妈还好不?后来除了我其他人几乎都不认识。一天也不说话,整天就拿个报纸翻来覆去的看,甚至连报纸中缝的征婚广告也不放过。一天的报纸有很多张,我怕她看着累就抽几张不拿给她。谁知她还挺认真,拿到报纸首先看今天有好多版,数了数没有那么多,她就问你要。

妻子身子骨越来越软,坐在椅子上得用毛巾栓着,不然要滑到地下。晚上经常尿床,给她戴尿不湿她觉得不舒服把它扯脱。发现她尿了床得马上给她换,不仅盖的垫的,有时衣服也要换,还要打水把她身上擦干净。这些事必须要我和保姆两个人才能够完成。有时刚换一会又尿了,真把人搞得疲惫不堪。但是,病妻卧床几年从未生过褥疮,床上身上没有异味,一身干净利落,亲朋们看见了说她不像个病人。看来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尽管我们尽心尽力的陪护,还是阻止不了妻子病情的发展。2010年10月的一天吃饭时,发现她右手怎么也不能把汤匙送到嘴边,喂她她又不吃,到了医院仍然如此。医生说这是脑梗塞的反应,控制吃饭动作的神经坏死了,她就不知道吃饭,只能将流食用管子从鼻孔送到胃里。但她肠胃功能紊乱,一输流食就拉肚子;血压大幅跳跃忽高忽低;肺部感染气管经常被痰堵塞。病妻的身体这时已全面崩溃,神智不清,每天都有险情发生。远在美国的大儿和在万州的小儿都赶来病床前陪护。就在大儿返回美国的次日凌晨妻子停止了呼吸。记得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同妻子到一个高坎前下不去,这时有两个人在下面接着。正在这时电话响了。噩耗传来,如坠深渊。头天我们还在商议如何作好长期准备,分班轮流陪护,怎么一下就走了呢?赶到医院时见她面容安详走得平静,心里似乎又得到一丝丝安慰。

从1996年4月到2010年11月前后守护病妻15年,原来还在想,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年,妻子大我5岁,正好我们一年去世。谁知妻子先我而去,让我时时思恋不已。不久前我梦见她忽然变成一个小孩,我将她抱起……难道是亡妻告诉我:她已经脱胎重生了?

佳节散文2:重阳思亲

文/牧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轻时,读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感触。直到母亲去世,这首诗便赋予了另外一层含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脑海里,为母亲送行的一幕又再次显现:隔着冰凉的铁栅栏,望着推尸车推着母亲越走越远,欲喊无声,欲哭无泪。一切,就像是梦魇。梦魇会醒,母亲却永远的去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凭栏远望,天上那一弯残月,明天还会回来。但是,母亲,你在哪里?此刻,身在故乡的我倒有一种独在异乡的感觉。也许,母亲不在的故乡本来就是异乡吧。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那种少一人的孤独感、凄凉感越发的强烈。

清平乐. 重九忆母
西风残月,已是重阳节。摇动枯枝惊落叶,满腹心事怕揭。
攀高时节逢秋,执尔之手登楼。碧落黄泉太远,茱萸丛中难求。

那一年,母亲带我们去爬山。接近山顶时,有一块陡坡。母亲爬到一半上不去了,伸出手......。此情那景,终身难忘。母亲走后的一段日子里,每每在梦境中浮现。
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只要提起母亲,心仍然会隐隐作痛。最怕提起母亲,就像去揭那还没有完全结痂的伤疤。
丧母之痛,就是那还没有完全结痂的伤疤。

佳节散文3:没有馅的“月饼”

文/傅俊鸿

七岁那年,中秋佳节,母亲磨不过咱们姐弟几人的强烈要求,买了一大袋“月饼”回来分给我们。

那年,父亲不知道啥事惹到了我那些舅舅,等把父亲从死神那里拉回来,家里便一贫如洗了。再加上养猪失败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记得麦子成熟后,三姐就用石磨碾碎和着剁细的洋芋蒸,这便成了一家人的主粮。挑食的我,往往会想方设法要求吃点粥之类的,等到吃饭时候,象征性吃点应付了事。记得有一次,在吃了两天的炒洋芋蛋后,我守着母亲哭了,央求要吃饭。“好好去读书,等放学回来,娘做白米饭给你吃……”倔强的母亲转过身后,我分明看见她抹了一下眼睛。那天下午,果真吃到了米饭,不懂事的姐弟几个还抢着吃了个精光?

“中秋节到了,娘,不买点月饼吃吗?”我们姐弟几人都争着向母亲要月饼。磨不过我们,母亲答应买了。年少的我便紧跟其后,向街上走去。走到月饼摊前,哇,好多月饼堆放着,我禁不住咽口水。“这月饼多少钱一斤?”母亲轻声问道。“这种水果月饼8块钱一斤,那种火腿月饼13块钱一斤……”还没等卖月饼的介绍完,母亲便拉着我在大家异样的眼光下逃离。

最后,沿着街道走到最末尾的一家小店,母亲买了五十个“大月饼”,好划算,才一角钱一个。当母亲把那张皱巴巴的五块钱拿给那店主时,店主的手颤抖了一下,那慈祥的老人便又递给我一个“月饼”。

“月亮堂堂,下河洗衣裳,洗得白茫茫……”我们每人分得八个,各自搬个小凳子,围坐在门前院坝里,欢快地唱着歌儿,吃着“月饼”,母亲还给我们讲“月亮么么”(后来才知道那叫嫦娥)的故事。玩到大半夜,眼皮子都开始打架了,我们才磨磨蹭蹭地回屋去睡。

“他二奶,这久没钱了,在你这里拿两包盐巴回去,过阵子给你钱。”母亲走到二奶奶的摊子边小声说道。“一家人嘛,多拿两包去,等方便的时候再给钱。”二奶奶随手捡了四包盐放到母亲的背篓里。我才明白过来,母亲把买盐的五块钱都买“月饼”给我们了。

时光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吃过的月饼种类无数。但,不知为啥就是吃不出当年那味,那甜甜的没有馅的“月饼”的味。

佳节散文4:故乡的晚霞

文/钟百超

国庆中秋佳节,我回到老家看望母亲。傍晚,坐在院子里,一边读书,一边看母亲用扫把将晒在水泥地上,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番薯藤归拢到一处。小时候,番薯藤是用来喂猪的,如今时代变迁了,家里不再养猪,只好用来喂鸡。番薯藤喂鸡,恐怕只有母亲才会想出这样的主意。如果浪费了,着实可惜。其实,岂止番薯藤,连南瓜叶,丝瓜叶,母亲都想方设法喂给鸡吃。就是靠这些饲料,加上米糠和剩饭,一群群鸡都长得健康肥大。

母亲还在扫的时候,我突然抬头望着天空,只见天边飘着一大片云,在夕阳的照耀下,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较突显的部分,形成一个箭头似的V字形,尤为炫目。过了一会,云层变成了血红色,如同火山爆发一样,那通红的岩浆,不断地翻滚,荡漾,拍打,飞溅,流淌,转动,似乎要喷薄下来。

这晚霞实在太美了,于是我就对母亲说:“娘,你看看这云,真是漂亮极了。”母亲举头望了一下,笑着回应道:“早起红云晚下雨,晚起红云晒冈渠。”没想到母亲说出了这么一个谚语来。前面一句还好明白,后面一句就较为费解了。我问母亲:“晒冈渠是什么意思呢?”“天晴”,母亲解释道,“冈就是山冈,渠就是水渠。”这样的谚语,可是闻所未闻,今天总算又长见识了。但是,作为农家的孩子,竟然没有听说过这个谚语,心里颇觉内疚,果真忘本了。

说着说着,云的颜色慢慢淡了下来,变成了赭红色,分明是我们家后山上泥土的色彩,简直可以用来做颜料了。也许哪一个神仙画师,在那里挥动着大笔,尽情洒脱地画着画呢。或者是太阳的光芒在减弱,赭红色渐渐退去,最后抹成了一片稀疏的黛色,像回眸顾盼的仙女那一绺绺飘逸的长发,妩媚极了。

故乡的晚霞,竟是如此的美丽,从前怎么就没有看到呢。人类的感悟,或许就是因一时一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吧。自从家搬到镇上之后,二十年多来,就基本上没有在老家住过。每逢过年过节,回到老家祭祖后,又匆匆赶回镇上。高楼林立,哪里有闲心去观察周边的一事一物,就更别说晚霞了。

去年,在母亲的大力倡导下,把老家的旧房子拆掉,建起了一栋三层楼高的新房子。门前是一个小院,母亲在围墙的下面种上了各种蔬菜,还搭了凉棚,植上葡萄和南瓜,叶子郁郁葱葱,开花的时候,引来蜜蜂蝴蝶,别有一番农家的滋味。如今,坐在院子里,才有了这份闲情逸致。

母亲今年七十有六,还能种地,打理家务,精神矍铄。看到母亲的气色,我打心里感到安慰。母亲是勤劳的化身,坚强的象征,也是母爱的典范。一个家,有了这样的母亲,便是幸福的家。我为母亲骄傲自豪。能做这样的母亲的儿子,我感到荣幸并感恩着。

在外地工作,虽说也时常回家,但在家呆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几天趁着长假,没有出去旅游,就安下心来陪着母亲,看着她做事,陪着她看电视,和她聊天,心情无比的舒坦。在母亲身边,即是儿子最大的幸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时代,能够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和母亲一道观赏晚霞。

第二天早上,果然又是一个朗朗的晴天,坐在院子里看书,仰望天空,一碧如洗,在和煦阳光的普照下,更加蔚蓝壮观,如同母亲一样,充满朝气与活力。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刘勰的话时刻勉励着我。这些年来,我开始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但愿我的文采,也能一如这绚丽的霞光,点染文学天空的一角,献给故乡,献给亲爱的母亲。

佳节散文5:元宵烟火晚会

文/费思思

元宵佳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你瞧,猜灯谜、放烟火、吃团圆……各种各样的活动热闹非凡。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南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秀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砰”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鸦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美丽极了。

猜灯谜也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我看着花灯,猜着灯谜,高兴极了。

佳节散文6:每逢佳节倍思亲

文/丁纬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中秋,我就会想起远在它乡的表哥,想起我们曾经的欢声笑语。

还是在这片星空下,我仰望苍穹,一轮明月依旧。不免心绪牵动。表哥啊!你是否也在看这圆圆的月亮?此时我真的好想你啊!

表哥,我们已经分别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我已经从一个顽皮捣蛋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五年级小学生,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相信在你下次回来看到我时,你会惊喜地发现你的弟弟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我特别怀念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那些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起疯玩。天气变幻莫测,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天空突然就暗了下来,紧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滂沱大雨,我们躲避不及,结果两人都成了落汤鸡。那时我才刚刚读一年级,体质很弱,淋了雨后的我到家就发起了高烧。一开始,我只觉得头晕,心想没有什么事,可后来觉得头晕脑转,恍如天旋地转。这下可把你吓坏了,你赶紧让我睡在床上,拿来了一块湿毛巾搭在了我的额头上,又拿体温计给我测量体温。“呀!39摄氏度!”你尖叫道,你又十万火急给我正在上班的妈妈打电话,可妈妈不接,于是你又继续打,直打到妈妈接电话为止。打完电话,你又赶紧拿开水给我冲了一袋感冒药。妈妈回来了,要带我去医院,我不肯去,你便又哄又安慰我,我才乖乖跟妈妈去了医院……

表哥啊,这些事你还记得吗?表哥,谢谢你陪我度过的那段日子,我的童年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更多美好的回忆。

佳节散文7:故乡的葡萄

文/缪淑秀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缕缕秋风送来阵阵果香,芬芳馥郁。

刚刚摘下纸套的葡萄,在和煦的阳光下羞答答地绽开了笑脸。黄绿斑驳的叶片儿把阳光筛成铜钱般大小,洒落在紫里透红、红里带黑的葡萄上,一串串,一颗颗,如玛瑙般晶莹透亮,光彩诱人,滴溜溜映在果农的脸上,乐开了花。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在好友的催促声中,沉睡的味蕾再次被唤醒,抵挡不住来自家乡的诱惑,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老家凤阳官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在那自给自足的农耕岁月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或多或少地种上一两种果树,为我们这些小馋猫简单的日子增添了多少的欢乐。果树除了梨和桃子,最多的当数葡萄。

葡萄喜光,不易种植,要求地势高、不积水。我家门前一条五六米宽的道路自然成了种葡萄的“黄金地段”。春天里,堂哥们用竹筐满满地装来肥沃的土壤,在墙角一字摆开,在筐中插上几株葡萄苗。倚着墙体,在路上方两三米高处用木条、竹枝、铁丝搭起了葡萄架。从此,我们小心眼里的期盼也悄悄爬上枝头。

从葡萄苗抽芽、长叶开始,我们堂兄妹每天都轮流值守在葡萄树旁,生怕错过一朵花开的声音。然而,葡萄树似乎并不领情,生长总是十分缓慢,两年多才好不容易爬上架子,伸展开来,俨然成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凉棚下,稀稀疏疏垂下几串翠绿翠绿的小果子。正可谓:根蒂蟠虬,龙须围绕。枝枝叶叶青青好。三光照曜结云棚,就中几穗非常宝。

“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婆娑的葡萄架下,缀满的不只是美食的诱惑,更是一个个飞翔的梦。

盼望着,盼望着,总算等到果子有黄豆般大小,再也按捺不住那股馋劲,今天摘一串,明天采两颗,放进嘴里,酸酸的,涩涩的,小眼睛老半天都睁不开,但那种纯美的果香却久久萦绕在脑海中,欲罢不能。不到十天半个月,架子上的葡萄几乎被我们一扫而光。

从外出求学到参加工作,离开老家已近20个年头。期间,吃过的各色水果不胜枚举,但家乡的葡萄,始终是我舌尖上对老家的一种莫名的依恋。

家乡种植葡萄的历史不知始于何时,明末廉吏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记载:“十甲住葡萄洋村……”葡萄洋村现为何处不详,是否因盛产葡萄而得名也无从考证,但“十甲”即为今天的凤阳一带。

如今,在下半岭村仍有一株古老的葡萄树,藤蔓呈拱门形状倒伏在地上,树冠达3000多平方米,树桩主干围112厘米。说起这株葡萄树,当地村民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原来,这株葡萄树是在建村伊始种下的,被村民誉为“风水树”,至今依然年年长果,丰产年可采摘葡萄上千斤。果实紫黑色,如小指头般大小,每串多达两三百颗,味道十分甜美。经专家分析推测至少有600年以上树龄,属全国罕见,是当之无愧的“葡萄王”。

几年前,村里的年轻人种下了数十亩巨峰葡萄。秋天里,收获到比周边地区更加优质的葡萄,检测出含锌量高达3.7~4.18mg/kg,含糖量18~22%,仅次于新疆吐鲁番葡萄!由于海拔高,葡萄成熟的时间比低海拔地区近两个多月,弥补了市场的需求。

看到葡萄种植前景的乡民们纷纷加入到这个甜蜜产业中来。渐渐地,全乡种植葡萄面积达到了数千亩。由于所产葡萄含锌量、含糖量高,果实圆润、果粉足、味道纯美,几年间,凤阳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锌葡萄之乡”。

葡萄让乡民们的生活越来越甜蜜,地处寿宁、福安、周宁交界处的偏远小山乡也因葡萄而为世人所瞩目。

千亩葡萄,香飘万里。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山坡上、山坳里、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目之所及,一排排,一片片拱形葡萄棚挨挨挤挤。葡萄架下,叶片如履,藤蔓婆娑,累累的果实闪着紫光,润如珠玉,空气中弥漫着盈盈的果香。摘一颗放进嘴里,馨香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甜津津的,一直从唇齿间流到了心里。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 小时候的梦想瞬间又丰腴而饱满。

佳节散文8:中秋月饼又飘香

文/张照准(临商银行)

随着中秋佳节渐渐临近,大街小巷各色月饼又摆上了街头、超市。现在的月饼花样翻新,品种多多,再加上各种精美包装,简直都成了“艺术品”。而作为食品的本色却在慢慢退化,当今真正喜欢吃月饼的人是也越来越少了。现在生活好了,“三高”人群成倍增长,有人嫌含糖太高,有人嫌油脂太高。每每中秋过后,垃圾箱里总是堆满了人们吃剩扔掉的月饼,让人不免觉得可惜……

每到这时,就让我不由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老家吃月饼的情景。那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又不由回响在耳畔,“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我为爷爷把歌唱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沂蒙山区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的。中秋节能吃上一块香甜的月饼,是每个孩子最真实的渴望……

那时候,月饼一般要在走完亲戚,送完礼之后才能吃。要等到全部该走的亲戚都走完了,从亲戚家押回之后才能吃。这时月饼经过长时间的“旅行”,已经变得又干又硬。即使这样,能吃上一块香甜月饼,也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如果不小心,吃上一块刚打出来,热乎乎的月饼那将是一件多么高兴地事情。

中秋夜,吃过晚饭收拾停当。一家人就开始围坐一起,正儿八经地准备吃月饼赏月的事情。记得当时在我家,吃月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简直就像参加一次盛大的仪式。吃过饭,父亲提前搬来一张小方桌,放在院子中央。我们兄弟几个,早早地搬上小凳子围坐在方桌周围,等待这场“盛宴”。

过了一会,只见父亲从紧贴后墙土坯垒成的条案上的箱子里,拿出一个用旧报纸裹着的方方的东西。抖开报纸,一个浸透了油渍的粗糙的黄表纸包显现出来。父亲解开上面系着的细细的纸绳子,扯掉淡黄的草纸,上下两层八个大小相同馒头似的月饼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圆圆的,厚厚的,有酒瓶底那么大,我们都很兴奋,早已有些急不可耐了。父亲示意我催促一下正忙碌的母亲,我一脚门外,一脚门里的大喊:“娘,快来呀,吃月饼喽!”母亲答应着,就放下手里的活,加入了我们……

父亲用事先准备好的刀,在月饼上横竖比划两下,然后按十字型把一个月饼均分成四块。当我们异常兴奋地拿起要往嘴里送时,却被父亲叫住了。父亲说:“不要慌,先给爷爷、奶奶吃!” 于是,哥哥们把刚刚拿在手里的月饼,递给了两位老人。爷爷、奶奶笑着说:“让孩子们吃吧,老了,咬不动喽!”。我拿起一块递给了身后的母亲,母亲说:“我不爱吃这东西,给你爸吃罢!”我转脸递给父亲,父亲正忙着,让我先吃。

让来让去没让出去,只好奉命吃了。那时的月饼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冰糖五仁的、青红丝的、豆沙酱的,冰糖五仁的确实很甜,但不好嚼,死硬死硬的,只能把冰糖抠出来等到最后吃;青红丝大多是晒干的瓜菜做成的,糖一浸,香甜可口,非常好吃。

记得当时吃着月饼,望着天空中不很圆的月亮,奶奶就开始为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嫦娥的美女,向往月宫,偷食了仙丹,落得个守着一只兔子和一棵树孤单寂寞,据说连她自己也后悔了……奶奶最后总结为哪里都没有世上好,让我们好好学习。待故事讲得差不多了,属于我们的月饼也早已吃完,当然也包括抠出来放在桌上的冰糖粒,又一粒一粒的捡回吃了。

我怀念当年坐在一起吃月饼的情景,虽然那时生活贫穷,物质匮乏,过节一个人才分得一小半月饼,甚至还吃不上一小块月饼,但亲戚、邻里、亲人之间那其乐融融,勤俭质朴的感情让我今生难忘。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饼却已经不再是那样的月饼,现在花样翻新,品种多多,包装精美的月饼,却拉不近你我的距离。我真诚的希望感情还像当年那样的真挚淳朴。月饼飘香,永记心中……

佳节散文9:今年佳节届中秋

文/张志春

年年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感受中,却不曾因她千古如斯而有一丝的审美疲劳。总觉得新鲜温馨,总觉得神奇幽远。远去了会追忆,来临时总企盼,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她呈现给我们的是祥瑞。中秋节自隋唐诞生起就赋予了中国节日一个全新的格局——是欣然的基调,是欢乐的氛围。在她之前,我们的传统节日一般萌生于苦难与灾祸,多是一个节坎,一道难关,其背后都蕴藏着悲惨的传说与禳灾的祈祷意味。随着历史进步,人们的生存能力逐渐提升,渐渐地便滋生出喜庆的意蕴与欢乐的形态。在这样的情境下,中秋节诞生了。仿佛这个日子就是欢乐的源泉,不断涌流着平和、清纯与欢笑。而这种欢乐不是高大上的偶像崇拜,不是抽象概念的虚无缥缈,她牵涉到普天之下每个生命的美好祈祷与期望——男子唯愿前程似锦,女子唯愿貌美如花。《新编醉翁谈录》记述的拜月之俗就是:“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与此同时,她邀集着我们团聚。中秋的团聚最能体现节日的本质。我们知道,平素的生活因工作、学习、奋斗而使人们四散开去。而节日则以巨大的招揽与包容让所有的人动起来——亲人们团聚一堂,彼此相亲,充盈着祥和与温馨。尽管因为中与西的接纳与冲撞,古与今的差异与传承等因素,节日在某些环境中、某些群体里仍有以斗为乐的遗风,然而,中秋最响亮的主题就是团聚,就是和睦相处。天上月圆,手中饼圆。平素忽略的时间不再悄悄流逝;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人不再被侮辱与伤害,而是迎来笑容、关注与呵护;亲戚朋友、邻里街坊、师生同事……平时因职业、位置与兴趣可能相距遥远,而此时则共庆佳节,共食月饼。一瞬间,就有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描写的“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同是欢度中秋者,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节日,没有外在的观赏者,人人都是沉浸其中的节日主人。中秋节真可谓是社会和谐的培养基,当然,这是以家庭为核心向外辐射的。笔者曾组织学生做田野调查,发现关中农村的不少地方,中秋节的月饼都是自家烙制的。倘有亲人打工、读书或经商在外,就会留一个月饼置于篮中,并悬于屋檐下,一直等到亲人回家来品尝这团圆的滋味。一石击水,衍生成俗。月饼成为相亲相近的厚重之礼,出嫁女以此回娘家省亲;未婚男以此拜访准岳父母;单位以此慰问职工、学校以此厚待师生;朋友同事以此珍重彼此……

更值得称道的是,中秋节呼唤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敬畏。清明节踏青,但那只是高速的辅道,是文章中的小标题,是上巳节隐身其中所赋予的内涵;重阳节有赏菊与登高的习俗,但其格局与影响有限;而中秋节则迥然不同,她将人生重大的审美主题覆盖了整个社会,指向了大自然。她的月光如洁白的羽毛,轻扫着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古来这方面的记述不少,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描写的便是一例:“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从柴米油盐的凡俗生活中超脱出来吧,彻底忘掉张三李四王麻子眉高眼低的世俗计较吧,滤除昨日心灵的烦闷、明天未知的焦虑吧……

靠近窗前,步入院中,走到草坪,依偎湖畔,让目光仰望晴朗的夜空,让笑容对话明媚的圆月。万古如斯,胸臆清澄。让心灵在此获得极大的自由、宁静、澄明与充实。夜空无语,星月无言,但却是净化一切的大美意象,是提升心灵的自然导师。虔敬的香烛点起来,时令的果蔬献上来,烙制的月饼捧上来……这才是天人合一的乐章,这才是渗透自然之美的必修功课。

此所谓:一轮天上团圆月,万古人间不了情。

佳节散文10:有这样一位老人

迎来了中秋佳节,我期待着再一个月圆之夜。

入夜,我冲出门外,幻想着如盘的银月,不断挥洒清辉撞上我的身体。然而我的梦境被雨点无情地冲垮了。屋外荒荒凉凉潮湿的水泥地贪婪地吸收着水分,雨点还在砸向地面,渐渐地渐渐地越来越小,原来重而大的雨点现在慢慢地融成了一条条细而长的银丝滑向地面。我的头发有点湿了我下意识地举头望明月,然而见到的只有发黑的天空,一个亮点也没有,光秃秃的,如年久失修的电影屏幕一般,每一朵乌云都是一个黑洞,仿佛月亮就是被他吞噬的。

远处,雨丝中,我恍惚看到一位老人和一个小顽童,那老人面相和蔼正在教那小孩练毛笔字,看得出那毛笔是他珍藏多年的狼毫。顿时,远处雨丝织成一个个时钟指针旋转,形成漩涡。待安定下来,又是另一个场景,还是那位老人不过那孩子已俨然成熟了几分,他俩在长满苔痕的青石板上漫步,老人的嘴巴配合着手势似乎在介绍这古城如诗如画却深沉厚重的历史,青砖青草绿树以及重叠的苔痕似乎也在诉说那难以释怀的曾经。他俩消失在绿色的尽头奔向另一个时空。那老人从黑洞中出来,离我越来越来近伸出那沧桑的手邀我神游天地回顾历史。然而那黑洞却硬生生地将其拽进去,难道你吞了月亮还不够吗?

蓦地,我想到,那不就是我外公,他博学多闻,是我的启蒙老师。说来,自开学以来就再也没打电话给他过,不知他头上是否又多了几根银丝,那狼毫笔是否又盖了几层灰尘,我无法知晓,能做的只有在这无月的月圆之夜思念远方的亲人。

雨一直下,我不知道何时能停,除非思念能填满那黑洞。

佳节散文11:想念家乡

文/梁铮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无数在外求学的学子内心真实的呼喊。谁会想到家乡那些曾经令自己不胜其烦的地方有一天会变成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到的土地,又有谁能想到在落下高考那看似轻松的句号经历了一个疯狂又漫长的假期之后,居然还有在床上盖起被子默默流泪的时候。看着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一点一点来临,仿佛时间挥着大刀一步一步走来,“刷”的一声斩断了与家乡的千丝万缕。

“还是家里好啊!”这是无数人曾经发出过的慨叹,哪曾想过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走在街头人们微笑着互相致意,即使在雾霾天里隔着几层布的口罩,也难以拦住人与人之间传递出的善意与热情。虽然他乡的海风让那里的天空湛蓝无比,海景让那里的风光格外迷人,可是“家乡”这两个字就赋予了这片土地对我而言更深的意义。

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每一粒米,在家的每一顿饭都是比肩满汉全席的珍馐,让人留恋。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楼下买上两个驴肉火烧,那是小时候吃腻了的,现在却是故乡的味道。

想念家乡,想念在家乡的每分每秒,在家无时无刻不是快乐的,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却还是能笑出声来。待到回到他乡,便只能带上那沉重的面具,做一个陌生城市里奔波的旅人。为了生计或学业游走。

出门在外,遇上老乡便是亲人,不为别的,就为他有那熟悉的味道,“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坐下来闲聊几句,仿佛就已经到了家。

远离家乡的人儿啊,愿不负众望,愿早日衣锦还乡。

佳节散文12:欢度佳节

文/朱雨轩

蛇年到了,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老家内蒙古,在北京的大爷大娘也赶来与我们一起欢度佳节,团聚的滋味多美啊!

贴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我展开红纸,几个字映入眼帘:春回大地春光好,福满人间福气浓,横批:吉祥如意。我又展开另外一副对联:玉兔辞旧老少都健康,金龙迎新内外皆平安,横批是:幸福过大年。这两副都是爸爸精心挑选的,一副贴在大门口,一副贴在阳台。望着红红的对联,我觉得年味顿时浓了起来。

接着,就要购年货了。我们来到一家超市。呀!只见店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广播里播着一首首热烈的迎新年歌曲;柜台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什么糖果啦、中国结啦、红辣椒啦……来采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我小心地推着购物车和爸爸妈妈在人流中穿梭。我们买了瓜子、薯片、糖果,还特地买了两盒保健品准备送给外婆和姨妈。最后我们来到了服装区,一件件款式各异、色彩明丽的羽绒服吸引了我。看看这件,好像颜色亮了点,再看看那件,多漂亮啊!可惜对我来说大了点。咦!这件蓝色的好像不错,适合外婆,正中我意,好了,就它了!我把它从衣架上取下,放进购物车里,忙得不亦乐乎。

回家的路上,爸爸一边开车,一边给我讲他小时候过年时的情形。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攥着平时攒下的各种票据排队抢购商品,为了节省开支,各家各户自己制作年货,架一口铁锅,放进一碗沙子,加入花生,挥动铁铲将沙子炒热,香喷喷的炒花生就这样出锅了。最有趣的是儿时的爸爸由于没钱买鞭炮,便和小伙伴们一起冲到街上,将大人们点燃扔到街中央的爆竹一脚踩灭,然后得意地将来不及燃放的鞭炮收入囊中。有一次,爸爸在放鞭炮时,点着了火却没来得及扔,鞭炮便在他手上炸开了,至今手上还留着一个伤疤。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会儿就到回家的时间了,我们满载而归,在车上,看着外面,灯火辉煌、火树银花,真美啊!

佳节散文13:怀念鸿雁传书的日子

文/冯兆龙

每临佳节,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问候短信,有转发的,有群发的,但却很少有真情交流的内容。每每看完这些短信,我总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此刻,就格外怀念那鸿雁传书的日子。每每捧读远方亲友寄来的信件,幸福与温暖的感觉便充盈身心。亲友的殷切嘱托或勉励,亦成为异乡人生活与工作的精神动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新疆当兵,那时远离故土,训练之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及亲友,心底的思念便如水漫过,情感的释放就是写信、盼回信。那时书信成了我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期盼,对爱情的向往都从我的笔尖流出飞向远方,然后,就开始盼望回信。一天天数着日子,各种猜想,有担忧,有期望。终于收到回信了,便急不可待地拆开一口气读完。若等不到来信,失望之情顿然而生,然后又期盼明天能有我的来信。在军营的那段日子里,那一封封书信就像一个个温热的熨斗,熨平的是我精神的褶皱。在这些亲友的来信中,我最看重的是父亲的来信。那时我高考落榜,到军营后情绪非常低落,无心训练。当教师的父亲几乎每个星期都会给我写一封信,开导我,鼓励我,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一次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全部,只要进取,人生总有成功的时候。父亲的鼓励让我从高考落榜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我抖擞精神,又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火热的军营生活,在新兵连便当上了副班长,四年的军营生活我不但多次受到嘉奖,而且还入了党,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新闻文学作品。倘若当时没有父母那一封接一封家书的殷切鼓励与安慰,抚平我高考落榜后心底的创伤,激活我飞翔的希望,恐怕至今我尚在自责的痛苦中煎熬。尽管军营生活单调枯燥,但有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同学、朋友的那份慰藉,心中便有了动力和希望。

复员回西安后,木讷内向的我一直难涉爱河,即将而立之年还孑然一身,父母着急,兄妹操心,后来有位大姐给我介绍了一位姑娘,几次接触后我也渐渐地喜欢上这位姑娘。为了取得姑娘的好感,我开始给她写情书,每周一封,虽在同一城市,但这种鸿雁传情的魅力迅速赢得了姑娘的芳心,我们最终喜结良缘,她就是我现在的妻子。书信让我品尝了浪漫的爱情,也让我收获了甜蜜的婚姻。我给妻子写的每一封信她现在都保留在抽屉里,虽然墨迹褪色字迹模糊,但是那一行行稚嫩清纯的文字却见证了我们爱情的岁月。时过境迁,斗转星移,那段时光,那段书信却早已成为我们心底一段甜蜜的回忆。

翻阅这些过去的书信,有问候,有鼓励,有思念,有牵挂,这些由友谊和亲情组成的文字来自四面八方,真诚无私,几十年后再读这些过去的书信,幸福的泪水汩汩而下。这些书信给我过去平淡的日子以诗意,给我浮躁的灵魂以清新。放下这些过去的书信,我便怀念起过去那些给我写信的朋友,有时觉得也应该给他们写封信,谈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也问问朋友的人生冷暖,但拿起随时就能联系的手机,每天都能见面的微信,我便没有了写信的欲望。这么多年来,我不在有读信的幸福,也没有写信的快乐了。然而,现代这些通信方式虽然快捷省事,但却少了许多真情实感的交流,一切都陷入平淡与模式化的应酬而已。

此刻,我格外留恋过去的书信,渴望在身染病恙的床榻边,能有一束盛开的鲜花和一张小小的飞鸿;在生日聚会时能见到信使的身影。渴望来信,渴望那种真情的友谊和关爱。那么,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向远方的亲友送去鸿雁呢?他们也渴望来信,也渴望那种真诚的关爱和友谊。现在,就让我先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吧,那肯定费不了我多少时间,但却一定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信是生活的印记,是我们人生岁月的凭证,在我们生命的年轮里,有了书信就有了回忆,就有了无法抹去的记忆。当我们到了双鬓染霜或风烛之年,收拾一下昨日书笺,那发黄的记忆仍会浮现于眼前,尽管交织着甜美与苦涩,但仍有口嚼橄榄回味无穷的韵味。

佳节散文14:侍候母亲

文/许培良

元旦佳节之日,天气晴暖,正是迎接母亲回家的好日子。

母亲于2004年春因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而搬出老屋,跟随我们姊妹5个轮流生活。屈指算来,已有12年之久。母亲性格算是开朗的,说说笑笑,也能吃能喝。我们上班工作之时,自己与电视共乐。

母亲经常说,往日度过些艰难的日子。没啥吃没啥烧没啥穿,啃过榆树皮刨过茅根草穿过粗布衣,硬是一鼓作气地将我们姊妹5个拉扯大长成人。

母亲是在69岁那年患病的。母亲说,自己的命不好,早些年过了些苦日子,晚年又患上了这遭殃的病,嗨,老天真是不公!听着母亲的叹息声,我们做子女的心里也像遭遇针扎似的,隐隐作痛。

“娘,不用担心,有我们在呢!”大姐安慰地说。在大姐的建议下,我们姊妹几个商定轮流着赡养母亲。其时,父亲尚在人世,因为多年患有精神分裂症,自己照顾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所以,侍候母亲事宜只好落在我们子女身上。

就这样,母亲轮流着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刚患病那几年,母亲靠着拐棍还能走动,随着年事的渐增,腿无力了,脚步迈不动了,母亲悲叹道,自己真的老了!

母亲不能行走了,我们就是母亲的支撑。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携着母亲踱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花卉,听听唱戏机。母亲感到很满足,老年也算是享福了!

母亲无论轮流到谁家,我们都是将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让母亲吃得舒适,住得暖心。天气冷了,我们就生暖气;天气热了,我们就开空调。母亲说,她终于赶上了好时代!

2015年春,我的学术专着得以公费出版,母亲捧着儿子的书摩挲了又摩挲。母亲识字不多,但书末的散文卷中,那些记录母亲艰辛岁月挣扎拼搏的文字,以及陪印的母亲照片,却让母亲读得潸然泪下!或许是母亲处于感动,或许是母亲为儿子而骄傲。

元旦佳节之日,母亲是应该回儿子家过年的,在我们乡村一直盛行着这样的传统。迎接母亲,路程不远,不必动用出租车辆,驾驶自家的电动车即可成行。

装修一新的房间,安置了宽大的木板床,铺上柔软的棉垫,床单,将暖气炉调理得旺旺的,周边摆放着各种花卉,葱郁一片,整个房间像是春天。

夜色降临,吃罢晚餐,陪母亲看会儿电视,给母亲洗洗脚剪剪指甲,掖掖被盖盖脚,梦中的母亲露出了微笑。黎明到来,扶起母亲,披好衣服,洗一把脸,热饭炒菜,可口有味。

人到中老年,有母亲真好。工作回家,叫一声“娘”,精神就有支柱。每有文章发表,期刊都让母亲过目;每有稿费到来,都让母亲欢欣。

无论我们年龄多大,在母亲心中依然都有牵挂。晋升高级教师职称时,在青岛说课的那天,年逾八旬的母亲一直等我电话,课说得咋样? “好,一切都好!”电话里,我激动地回答。

母亲在我心中是伟大的。祈愿母亲长生不老,我也愿意侍候母亲到永远,永远!

佳节散文15:忆中秋

文/胡小琴

中秋佳节,在我心里是美的象征。就如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和春节团圆的喜庆一样。但又有别于端午节和春节,它更在我心中有着别样的情怀和思念!

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八月十五中秋节时,玉皇大帝组织了盛大的歌舞晚会,晚宴的餐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大大的心形鲜桃,淡黄中带着粉红,隔着屏幕就能闻到那诱人的香味。这可是桃子最甜最脆的时候。还有那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肥的香蕉、晶莹剔透的葡萄……都在我面前闪烁着金光,让我垂涎欲滴!

尤其是天蓬元帅(猪八戒),盯着美得无法形容的广寒仙子(嫦娥)跳舞时,手里拿根剥了皮的香蕉,张着大大的嘴巴,又不吃,只傻傻地、痴痴地看着广寒仙子的舞姿,真让我恨得牙痒痒!这么美味的香蕉他都不吃,而我又吃不着,只能干着急。不过美丽的嫦娥姐姐也从此在我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美艳绝伦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现在,见到商店里月饼盒上的嫦娥奔月图,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通透豁达的思想啊!让千百年来被情所困、又无法团聚的人们争相传颂。唐玄宗为杨贵妃在中秋佳节创作的《霓裳羽衣曲》,也被后世的文人雅士们作为典故用在诗词歌赋里表达爱意。因此,中秋的明月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美好情感的寄托!

但在小时候,家乡的中秋节却是寡淡的。劳累了一天的大伯、大婶们吃了晚饭,端着板凳坐在家门前,抬头看到苍茫的夜空挂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阵阵凉风把秋老虎带来的酷热扫得一干二净,并带有几分凉意时,才恍然记起,“哦,又到八月十五中秋了!”

这些农村的人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能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的只是零星的几个人罢了。除了生与死的别离,基本上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情谊在平日相互的体谅中,早已融入到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不必再借明月来表达,而是直接朴实地给予着。

爸爸是那外出的零星几人中的一个,长年在省城工作,除了每年二至三次的休假外,平日里他一人孤身在外,应该时常会想家吧?我从未问,爸爸也从未说。只是每次回家都要为全家人带来不同的礼物:妈妈的是抹脸的油,染发剂等;哥哥的是学习用品;我和姐姐是衣服和鞋子。还带回很多的糖果分给左邻右舍。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中秋节这天下午,爸爸回家了。全家都喜气洋洋像过年似的。尤其是我,左盼右盼的爸爸终于回来了!邻居们也都高兴地来串门,听爸爸讲外面的趣闻。我则开心地坐在爸爸腿上吃糖果。那天还多了一样零食:月饼。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城里的月饼。城里的月饼就是比妈妈在村头小卖铺买的要好吃。又甜又软,又细腻,裹着不同的馅料——豆沙、凤梨、蛋黄,芝麻,入口即化。特别是豆沙月饼,甜而不腻,放入口中不用咀嚼,只需用舌尖轻轻抿一下就化了,并带着股淡淡的清香。不像村里的月饼,总是包着白糖和冰糖甜得腻人乏味。

到了傍晚,我们全家坐在葡萄架下的院子里,吃着月饼,讲着趣闻,好不开心。那时的我还不懂得赏月,在欢声笑语中只一个劲地嚷着要爸妈唱歌。妈妈唱了首革命歌曲,什么歌名根本不知道。爸爸也会唱,小声地附和,有点喊口号的意味。只是和着妈妈那甜而细的歌喉,感觉还算温存。接着爸爸开始唱了。他唱的是《红梅赞》,那低沉、浑厚又有磁性的声音,至今还常常在我耳边萦绕。爸爸在长音处的断开、换气,都恰到好处,比歌唱家唱的都要好。像是在低声述说着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往事,连我们小孩子听了也禁不住地叹息。

哥哥唱的最不好听,因为他正处于变声期,高音的地方唱不上,低音的地方又唱不出,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哥哥气得不时地拿眼瞪我,但我还是忍不住笑,然后不断地为他鼓掌、喝彩;姐姐唱的是我们小学刚学的《回娘家》,有好多地方都跑调了。后来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也许月亮也为我家的团聚高兴累了,她没有来到我的梦里。

那年中秋,是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唯一一个中秋节。后来因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除了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再也没有在中秋节团聚过。

时光匆匆,从前的小女孩长大了。爸爸妈妈也走向了老迈。而哥哥在十年前因病已离我们远去。当年的人都改变了模样。只有当初的月亮,还是那样圆那样大。当年和全家度过的那个中秋节,也是那样完美和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