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力量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力量散文1:种子的力量 生命的顽强
文/枯藤残鸦
下班的路上,偶然间看到一间商铺门前台阶上有着一株奇怪的植物,绿色的卵形叶子上像撒了一层白粉,灰蒙蒙的,株茎不大,却长得很是紧凑,最为奇特的是开了几朵喇叭状的粉黄色的花,像极了我门前种的南瓜,但不同的是,比起我种的南瓜来,它的叶子一点都不显得青翠、油亮,茎叶都小了一号,我以为这是人家栽种的我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好奇之下不禁凑上前,仔细去瞧。
由于株茎太小,几乎贴在地上,我俯下身,用手扒拉起叶片,眼前的情景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不是一株人家刻意种植在花盆或器具里的植物,它的根系竟然扎在门前水泥地坪的一道缝隙里,有小拇指宽,一只细小的根须,慌不择路探出一点毛须,从我对植物的熟悉来分析,它,分明是一株南瓜,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它积蓄的全部力量,很努力的也只能供它长出两、三叉主茎,四、五片叶子和毕生积蓄开出的小小的花朵(至此我晓得了它叶子白蒙蒙的原因)它再无法从水泥的地缝里汲取更多、更充分的养分供主茎像野地里的同胞那样,肆无忌惮的在大地上疯长(触须所到之处,皆是它们的天下)它们从新发的茎叶处再伸出若干条根系深扎进大地,贪婪的吸取养分供株体伸张,开花、结果,秋天收获一牛车黄澄澄的大南瓜。
这是一枚也曾普通的种子,在母体中它和千千万万颗兄弟姐妹一样,享受着母亲温暖的怀抱,同样从起点出发,不同的是,兄弟姊妹的目的地是广袤大地和,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壤,而它,我想象着或许是主人不经意间的丢弃,或许是风或什么捎带到此,同行的也许不止它一个,在落到水泥地坪的刹那间,那从心底发出的悲凉感慨,仿佛就在耳边,是对命运坎坷的屈服,还是对上天不公的愤慨……
此时,我仿佛幻化成了那枚种子,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在落地许久的日子里,我静静的躺在这屋檐下,身下是或火热、或冰冷的台阶,在逝去日子里,我亲眼目睹我的兄被觅食的鸟雀吃掉,我的姊妹被被扫地的笤帚,拖地的扫把推来搡去无了踪影,那漫天的大风,还有屋檐上隔三差五的水滴,总是无情的让一枚又一枚的种子在我面前消失(在悲伤过后,我总想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许就此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因此释然、愉快起来。
迷迷糊糊中,记不得日月轮回了多久,春秋更替了几次,可我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的那么漫长,终于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后,我僵硬的身体在雨水中慢慢膨胀,惊恐中我茫然发现了伸出身体的触须,正绝望的在水泥地坪中挣扎,求生的本能,促使我在刹那间有了一种要成长、开花的欲望,我望着街上行色匆匆的脚步,期盼来一场狂风、暴雨,或是一只鸟儿的眷顾,帮我把触角伸进大地,没入土壤,哪怕就一刻,圆一粒种子入土的梦想……
我,在绝望中等待,我,在等待中绝望,奇迹终没有发生。烈日炙烤下我丰满的身躯已经疲惫至极,我柔嫩的触角开始枯萎,我悲泣,我呐喊,为我还没有发生就结束了的生命……
就在生命之门即将关闭的那一刹那,我的触角感受到了一丝丝从土壤散发出的熟悉气息,似乎是上天怜悯一颗种子发芽的渴望,我身下水泥地坪不晓得何时有了一丝裂纹,我大喜,终于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破釜沉舟让我有了生的希望,我拼命把触角伸进缝隙,贪婪的吸收着从大地深处所发出的土壤的气息,终于在这一片屋檐下,在这一方水泥和砖头的天地,有了我独特的身姿。虽然我结不了果实,但我毕竟在阳光下盛开了自己的花朵。
这就是一颗种子,所给予我的启示:只要有梦想,就有生存下去的决心和勇气,无论身在何处、所居何难,只要努力,就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一片天,开出自己灿烂的明天!
力量散文2:晨跑的力量
文/乡村听宇
我算不上晨跑爱好者,只有过断断续续的几段晨跑,每一段都有着不同的推动力量。
中学时候,有过一段晨跑。
天气越来越冷,睡上铺的哥们儿约我晨跑。心头一热,我爽快答应了,可在之后的日子里,几乎都在为这一爽快答应而后悔。冬日的黎明前,热被窝的吸引力实在难以抗拒,而每当他起床弄出动静的时候,这股吸引力更加强烈。他穿好衣服下到地上,轻轻拍醒我的时候,我总是在心里嘟囔着:“你要是忘了我该多好”。然而,我实在不好意思“下软蛋”,总是硬着头皮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哆嗦着冲进黑暗。
跨过大渡河,奔向楠桠河,到温泉宾馆折回,这是每天的晨跑路程。被“拖着”跑步,心里有莫名的枯燥与无奈。路灯一盏又一盏,一样的清冷;一双影子从脚下出现,越拉越长,又消失在下一盏灯的光亮里,一样的单调;体内的热变成颗颗汗珠,不断在额头长大,再慢慢从脸颊滚落,画出一条条痒痒的小河,也难有多大新意。那个温泉宾馆就是心理上的终点,不仅因为到那儿就可以往回跑,还因为里面有热气腾腾的温泉水,想着也舒服。
这段充满悔意的晨跑坚持到了那年寒假。后来考取了师范校,其间有过两年的晨跑。不同的是,这段晨跑有着甜蜜的动力,因为她就在坚持晨跑。
出学校绕过两条大街,冲上张家山的陡坡,下山后再从近道返回学校,每天的路径似乎串起了北斗七星。大街两旁的法国梧桐整齐列队,宽大的树冠隐约透下依稀的灯光。在微弱的光线里寻找那熟悉的身影,等到确认是她,赶紧挥挥手打个招呼。那种期待占据了整个心灵,那种感觉不亚于第一个冲过百米赛跑的终点,一整天都会精神爽朗。要是哪一天没有见到,那份焦急和失落,又将带来整日的沉闷。
后来,她成了我的爱人。
再后来,当年的温泉宾馆被拆掉建成了楼房,其中的几间屋成为我们的家。搬家那天,我突然怀念脚下曾经雾气升腾的淋浴室。冬天里,总是在脏得像泥猴的时候,我们这帮农村娃才结伴去那里冲个彻底。更有意思的是,曾经的晨跑终点,现在变成了起点。
然而新起点开始的晨跑并未马上开始,一天天推迟到儿子八九岁的时候。
生长在钢筋水泥框子里的孩子,没有我们小时候漫山遍野的野跑,也没有三五成群跳房踢毽子的嬉戏,更恼火的是几乎没上过两节像样的体育课。带着一种隐忧,我说服儿子跟我一起晨跑。父子俩并肩跑步,确是一道不多的风景,每天都会收获晨练族们赞许的目光。那段晨跑从暑假开始,只坚持到了深秋。但在那些日子里,我一点点教会他跳绳,还教给了他蹲踞式起跑、蛙跳、弓步、压腿等基本的体育常识。之后,他不再惧怕体育课,而且逐渐爱上了运动,如今已是一名篮球迷。
现在正在进行着的晨跑,开始于半年前,每天距离约5公里。这次,是被爱人拎着跑的。
“年入不惑,该运动了。” 我深懂着理论,却懒得落在行动上,总是摆出没时间、没场地等一大摊客观原因。为了拎我起来,爱人也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逼加利诱,最后用上了“科技手段”——推荐我用上了一款手机计步软件,每天在朋友圈里PK,儿戏一般的比拼居然让我乖乖离开了早上的热被窝。
刚被拎起的时候,也有过中学时代的不情愿,但很快又变成了很乐意。这种转变,在夫妻并肩跃动的影子中,在与晨跑熟人挥手示意中,在额头滴落的汗珠里,也在一口口新鲜的空气中,在一阵阵哗哗的流水声里,还在那酣畅淋漓的热水澡里……到现在,要是有几天没跑,身体就会以各种不适发出警告,而在一阵奔跑之后,状况全无。晨跑正在变得不可缺少,我也开始扮演督促爱人的角色。
数九寒天,阴冷异常,而路灯下肩并肩的跃动,总有一股强劲的力量。
力量散文3:一滴水的力量
文/石晓红
下乡路过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子,突然发现房檐底下有一个在地面上倒扣着的瓦盆,瓦盆上面尽是些光滑圆润的小孔,均匀地分布着,煞是神奇。这些小孔是怎样形成的呢?受好奇心的驱使,我走近仔细查看研究,发现这些小孔并不是人为雕凿,也不是雕刻而成。我前后上下仔细寻找端倪,突然发现房檐上有很多道深深的沟壑,才蓦然感知:原来这些天然小孔是房檐上的雨水滴就而成,落在瓦盆相同的位置,天长日久,就穿就了无数个小孔,成为大自然一件鬼斧神工的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一滴水是弱小、柔软而微不足道的。的确,一滴水是柔弱的,而石头却坚硬无比,一滴水滴在石头上,石头不会穿,可如果无数滴水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经过无数年,石头就被滴穿,这就是一滴水的力量。
由此,我敬畏一滴水。虽然一滴水,看似渺小,很不值一提,但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一滴水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滴水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一滴水的轻响可以构成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音符,一滴水的流动可以奏响人世间最美妙的旋律,一滴小的、轻的水慢慢地积累和汇聚起来就大了、重了,积聚成牢不可摧的力量,给予生命最强大的动力!千万不要小看那弱小的一滴水,如果禾苗上有了一滴水珠,就会使叶子增添蓬勃生机;如果鸟雀遇到一滴水,就会精神欢跃;如果干涸的嘴唇遇到一滴水将会延续希望……一滴水虽然缈小,却是万物之源,一滴水虽然轻淡,却是生命之本,有了由一滴滴水汇集起来的水源,生命才会盎然勃发,生生不息。
很早的时候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电视画面上有一个水龙头,正在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后来枯竭了。之后画面上出现了一双眼睛,从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水:“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的确,如果地球上没有水,那么就不会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工业生产需要水,日常生活更需要水,因此我们要珍惜和节约用水,不要让滴水从我们的“指间”流走,要让有限的水资源永远流淌在我们生命的心田!
我喜欢一滴水在阳光下闪耀出的那一抹灿烂的光辉,也喜欢晨曦初露的清晨嫩绿的叶片中间依附着的那一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此刻,它呈现出的不仅是晨光般的笑容,而且蕴藏着滴水入海般的气度,轻柔、温婉,宛若开放在生命枝头的那一株清丽的花朵。
不是吗,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一个太阳,一朵花可以绽放一个春天。在有限的生命里,就让我们做一滴水吧,因为一滴水放在江河里就永远不会干涸,一滴水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它折射出的却是伟大的光辉,就让我们用一滴水的美丽去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渴望,用一滴水的清冽去滋润那些干涸的心房,用一滴水的纯净去浇灌人类最朴实最伟大的本性。别小看那卑微、弱小的一滴水,因为它本身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我敬畏一滴水,更敬畏一滴水拥有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潜在的那种最强大的力量!
力量散文4:难忘那一次表扬
文/钱钦禹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次表扬……
我刚学踢踏舞的时候,感觉特别糟糕。人家小朋友都能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并且还能随意地表现各种优美舞姿。而我的脚跟、脚尖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总是不听我的使唤。我的心里既着急又难过,而自尊心又特别强,真是进退两难。
又是踢踏舞课了,我认真地跟着同学和老师使劲地跳着,“脚跟、脚尖;脚尖、脚跟……”我们随着音乐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慢慢地,我总算能区分打击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跳完一段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吴老师挥挥手,让大家集中到她跟前,清了清嗓子说:“大家要向新来的钱钦禹同学学习,她特别努力,跳的时候节奏很清晰。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奏,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能做到清清楚楚。”吴老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对我说:“你跳得真好!”这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感觉心里热乎乎的,好像吃了蜜一样甜。我默默地想:原来,我也可以很棒呀!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从此,我更加认真地学习踢跳舞,并且做其它的事儿也越来越带劲。
表扬,就像危急时刻的一束光明,寒冬里的一缕阳光,给人温暖,给人力量。
力量散文5:感受石子的力量
文/邹安超
出于阅读爱好,向来偏向于沉实厚重的文学作品,对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文字相对有些排斥。在热忱的阅读情怀里,通常为一些质朴与真实的文字所打动。近日对石子先生的《花醉雨》便有阅读的浓厚兴趣,一文不落地读过一遍,觉得还可再品,便又回复重读一遍,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实属少见。
读文即在读人。翻开一本书,行文之间必有难以掩盖的独特气息,有些书香,有些墨纯,有些朴实,有些沉静,有些诗性,有些活泼,总之,无论以哪种气息书写的文字,都是个人内在品质的表达,情感的喧泄。所谓心随万象,作者总希望透过文字的气息来感染每一位读者,把己之情传播给读者,体现穿透的力量。
一本浓缩着作者人生经历的散文集子,像阅读历程中一颗耀眼明珠,激荡起文字海洋里激越的浪花,撞击出人生经历里久违的隐秘情怀,有着瓷实与厚重的情感魔力。
常言说:文如其人,语浸其心。通过对作者几次认识的感知,认为常言确是真知酌见。
散文集精选出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人生小故事,篇幅大多集中短小,千字文居多,但小散文却融合着大情怀,折射出人性的光环,有着真善美的抒写与赞美。
全书共分五辑,收录82篇散文,时间跨度大,情感真实通透,要么咏叹,要么鞭挞,
要么悲伤,要么怀想,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作者人生旅程中令人感悟的一瞬,笔法厚重真诚,质朴温馨,情感挚烈隽永。叙事,写景,记人,抒情,都以细节感染着读者的心境,娓娓而述,默默用情,如绢绢清流,似敦敦教诲,浸透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思辨力量,也感染着读者的心境,唤醒读者记忆深处的记忆阀门,融入到作者那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感受着酸甜苦辣,体味着生活的过往,咀嚼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贫寒的出身,艰苦的磨砺,孜孜的追求,其朴实,坚韧,沉静和坚稳都是一颗石子仿若从山间到殿堂的砺炼过程,同时也呈现出石子所具有的“真实、朴实,诚实,坚实”的品格魅力。“夕阳斜斜地照着田野坡头,稀稀疏疏的绿树掩不住这荒坡的贫瘠,其间,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书包挎在腰间,背篓驮在身后,镰刀握在手里,时而蹲下身去,时而直起腰身来,在田野里摸索着什么,每过一小会儿,少年抬手朝肩后一甩,一抹绿色就划过头顶,倏然落进了他的背篓。那背篓渐渐沉实起来,里面是泥鳅串、侧耳根、黄狗头、葛藤叶……”自然,随性,本真表现方法,把生活原态准确再现出来,情景既沁人心脾又豁人耳目,托出一个真实的画面,也是一幅乡间素描,它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发生于西南地区巴渝大地之上的重庆壁山境内,是一幅时代的画像,更是一个时代留给广大读者的一个记忆缩影,这也是作者石子先生展开《苦涩的记忆》一文的开头。画面苦涩、厚重,沉淀出岁月的痕迹,通过画面的展开,仿佛那少年是我,是与我生命息息相关的亲人、朋友以及乡间故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生存的状态和生存的命运就是如此,这是我的荣幸,也是乡亲的荣幸,更是像我一样有着农村出身,有着苦难经历的所有人的荣幸。通过这幅素描的辅展“广袤农村,旧的体制,吃大锅的劳作方式,贫寒的家境,生存的艰辛”等记忆符号才得以慢慢开启:在少年的家中,一头猪仔意外死亡,母亲的悲恸和我遭受的毒打……这一切,都因一个字所祸——“穷”,因穷,年幼的孩子过早地承担着生存的压力;因穷,苦难的孩子早当家;因穷,苦难的孩子经受着砺炼;因穷,那颗生于最低处,不易被人发现,成长于逆境中的石子,却经受住了风雨的摧蚀,生生不息地壮实起来。正因有了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生活画面,生于苦难,长于苦难中的石子,品格就像山间的石头那样,伏在最低处,被水浸泡,被泥土掩埋,被河沙水泥混凝,被风雨打击……然后才丰满,才沉实,才坚强,才逐步摔打成一颗绽放炫丽人生的珍宝。
在作者描写的众多过去往事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对苦难生活的一种怀想,这些文字朴实,真情,不夸张,不修饰,本真描写,淡然述说,原生态的写人叙事风格,体现出作者那颗诚恳为文的心境。写自己的挨打,写采食野菜,写外婆的烧蛋,写零食,写煮饭的往事等等,罗列在第二辑《往事依稀》里的所有篇目,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作者生命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记忆符号,每一个篇章,就是一个人生的起点,把人性的光芒,追求真和善的本质表达出来,不遮掩,不回避,诚诚恳恳,老老实实,非常的难能可贵。
从苦难过来,又经历过生活之痛的石子,终于锤炼成一颗坚韧和沉着的闪烁着光芒的石子,有着成功喜悦的石子,仍改不了那种纯厚与质朴的石子本色。从事过教育多年,继而担任一部门主管职务的石子,并没因事业所成,而傲奢浮华,反而,依旧不改的是那颗朴实的心灵。
“妻子又要做红豆腐了”自然切入,仿若天来神笔,一下挑起读者的兴趣,紧接着把家中事无巨细的小家小事如数家珍,娓娓地道说,做红豆腐需要哪些材质、材质的来源、工序、注意的事项以及记忆中因吃红豆腐的美好等都清楚明白地向读者进行了交待,文一读完,哪怕从未做过红豆腐的厨盲也可以上街买来豆腐开始生产红豆腐了。
又如《苕最关情》里开头简单的一句“我家的早餐,都自己做……”接着依旧是毫无修饰的白描,如此的行文,看似简单无味,像端出的一杯白开水,实则清白有佳,起着透心透肺的作用,其白得纯朴,白得耀眼,白得入木三分,像山涧的一股清流,那么清澈和纯粹,这种清,可见底,这种澈,可抵达读者心底,若听一首原生态的山歌令人感动。
“朴实/衣着简单/不刻意打扮/在最贫瘠最僻远的地方安身立命/把自己融入生活/融入普通与平凡/喜欢沉默/坚硬的思想藏在内心”这些诗句,是作者在写一首题目叫《石子》的自喻诗里对“朴实”一词的意象描写,简简单单,作者的思想情怀就清清楚楚,同时,在不少的篇章中,也有直接和间接对这种品格的抒写。尤其是读着《当了老板》、《为妻买衣》、《同学之间》、《六年光阴》等质朴的文字时,这样的品格彰显得彻底和完全,确实让人钦佩和叹服。
有诗云:胸广足填海,艺高曾补天。浑泥掩铮骨,不露是真贤。这便是对石子最好的礼赞。
石子,坚硬、执着,几千年来,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霜打,不论是沉没在戈壁荒漠,还是丢弃在峭崖绝壁,不畏艰险,不怕困苦,以自我灿烂的方式,默默忍受,至到光芒四绽。
自古文人墨客,均执着于融已的情怀于事物,在写景状物时,其本质并非停留于事物本来的意象,而是达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目的。同样为文的石子先生,也擅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达到借物喻人,借景达意。作者托物言志的篇目不在少,《刺梅的感动》、《执拗的栀子》、《结识黄桷树》、《华山之松》、《菊之品》等,前两篇,通过自己亲自种植花草,感受到“刺梅”与“栀子”坚强的品格从而得出人生的感悟。通过游历名山大川认识了华山的松,最后一句“我能做华山一颗松吗?”言尽而意远,松那种“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一切,正是作为石子的“我”所追求的思想内涵和坚实品格。
读石子先生整个散文集子,初感大多散文篇目都是平静地描写,显得淡然深沉,没有一般散文大家那种描写的技巧,也无结构上的波澜曲折,但这恰是平实描写中蕴含的张力,像听一场原生态歌曲演唱会。石子的散文最大魅力在于它单纯和真挚,写得不花哨,没有漂亮的语言来修饰,原汁原味,达到思想与心灵,笔墨与情感真实对话的目的。
读《花醉雨》时,便有真实和朴实的感知,也许,这也正是自己所迷恋的文字中那种细微而美好的嗅觉体现吧。
力量散文6:草的力量
文/苏铁雁
草的力量在于串联集结,它是弱小的也是强悍的。黑暗中,草总是在反抗压迫试图冲破遮蔽与覆盖,在无望中或伸或曲,不懈地寻找光明与出路,这个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不同种类的草,在一块领域里互助互存,有时一荣俱荣,一败俱败。有时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停滞,繁衍与消亡的法则。
消亡与生长实质上是一种平衡。人类要对某些灭绝了的物种进行复原,试图看到真实的过去,那些实验室里的成功说明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些皮毛。研究恐龙的专家说,恐龙就是这样的,那不过是有人见过恐龙蛋里的胎儿罢了。恐龙的皮色到底是怎样的呢?谁也没见过。时光是不能倒流的,除非你是超能量的怪物,除非你能改变现有的地球、大气乃至星际间的自然结构,实现一种新的全面的破坏,直至现存的文明的毁灭,等待新一轮文明中的智能生物对我们的发现发掘,并给予某些定论。
似乎扯远了,我在说草。草让我遐想或者瞎想,总之它让我惊喜让我震撼。较之树,它们是浅层的微不足道的;较之石,它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正是由于它们对石施以淹没和遮蔽,对土加以覆盖和护卫,才有了树的崇高、石的重量。谁也没有资格说,草就一定是浅薄的平庸的。自然林之所以比人工林更具有环保价值,乃是因为它们拥有比人工林更丰富的杂草种群,它们在自然的优胜劣汰中不断兴衰更替,互为因果,自我平衡,各得其所。
力量散文7:梦想的力量
文/张玉雯
当暴风骤雨肆虐地淋湿了你身体的每个角落,当灰色的阴霾侵蚀了你心中的每一束光明。你该怎么办?倘若你无望地蹲在无人的街头,祈求风雨的骤停,或是傻傻地等待阴霾的散去,不容置疑,你是一个懦弱的失败者。对于成功者,他一定会毫不畏缩,像身残志坚的廖应江同学一样,朝着荆棘深处的梦想飞奔!
年幼的廖应江患上了先天性营养不良所导致的肌肉萎缩症,面对强大的病魔,毫无力量的他,像浩瀚宇宙中的一粒星辰。爸妈无望地看着儿子身体日益消瘦,于心不忍,劝他辍学养病。但从不曾流泪的他再也憋不住了,放声痛哭,但在泪干的同时,他把“绝望”二字冲刷得一干二净。
他十分坚定地打消辍学的念头,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他在学校门口租了一间小屋子,当课间同学们嬉闹玩耍时,他便一个人在屋里熬中药、背书,自己照顾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官一中,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在北京的演讲比赛中,以最高分荣获第一!
没错,梦想是他成功的力量,鼓舞着他克服困难乘风破浪,向着希望远航!
沿途的美景一定无与伦比。他的身体或许会力不从心,但那又怎样?那颗从不曾逃避的心会载着他的梦在天空翱翔。
人可以没有金钱,但绝不能没梦想。当命运推你下悬崖时,亲爱的别怕。相信你的梦想会给你力量,让你展翅飞翔!
力量散文8:坚强的力量
文/朱墨
近日,读了着名作家老舍短篇小说《骆驼祥子》,感触颇丰。最难以忘怀的,是书中刚毅、自强不息的车夫——祥子。
文中的祥子,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因为家境贫困,他从小就到城中拉车。然而作为一名车夫,却时时刻刻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乐观向上、不卑不亢。
终于有一天,他凭着一分一角积攒来的钱,实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理想——一辆新车,他没有沉浸在巨大的幸福、自豪、满足中,而是化成绩为动力,期待将来购买数百、上千辆车,开起车行,过上幸福的生活,这远大的理想,不正是“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的最好解释吗?
天有不测风云。在祥子的第二辆车即将到手时,积攒了几年的心血却被敲诈一空。他虽身无分文,却始终相信,以自己勤劳的双手,还有朴实、踏实、诚恳的品质,终将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吗?
随着时局的动荡不安,祥子的生活也不断遭受打击,生活愈加颠沛流离。祥子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最终也走向灭亡,而他善良、勤奋、质朴、诚恳的道德品质,却毫不亚于文明社会的我们。
如今,放眼世界,西方有力克胡哲,天生失去双臂,只有小腿可以运动,却学会了冲浪、游泳,在各地开展了上万场演讲,着有《永不止步》等书籍,畅销全球。中国有励志保安,发奋努力,自学考上北京大学。他们这种在困境中以顽强的毅力发奋图强的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力量散文9:友谊的力量
文/姚佳豪
中国剪纸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古老艺术,屈指算起,也有好几百年了,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被它吸引。
今天,我偶然看见了一幅窗花,里面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个穿着蒙古族服饰的男孩,在灿烂的阳光下,牵着两只骆驼,往家里赶。鸟儿在路边欢快地唱着歌儿,花儿争奇斗艳,几只蝴蝶在小男孩身边翩翩起舞,小男孩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表情。看着看着,我不禁产生了联想。
在一个荒凉、无边无际的沙漠里,有一个小男孩和两只骆驼艰难地行走着。突然,几颗沙粒打在小男孩的脸上,小男孩马上警觉地向四周看了看,又向远处望了望,只见狂风大作,他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拉起骆驼奋力地往有仙人掌的地方跑去,可是还是太晚了,狂风席卷而来,把小男孩的两只骆驼卷去了别的地方,而小男孩则安然无恙地呆在了原地,不一会儿,小男孩慢慢回过神来,但他似乎不太相信刚才发生的事情。
他决定去寻找那两只骆驼,因为那两只骆驼在他刚出生时就一直相随,他和它们可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呐,于是他踏上了寻找骆驼之路。
小男孩在寻找那两只骆驼的途中历经艰险,他曾经一度丧失信心,但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一直没有放弃,他经常想着:我一定要找到我的那两只骆驼,我不能失去它们。饿了,他就吃带在身边的干粮;渴了,就喝路边的露水;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他也丝毫不退缩,因为他心里只想着要找回那两只骆驼。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找回那两只骆驼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奇迹出现了。一天,小男孩路过一个村庄时,发现那里的村民,正在喂养两只骆驼,小男孩看见了,直觉告诉他,那可能就是他的骆驼,他走过去,仔细一看,果然就是他的骆驼,他一时间欢呼雀跃起来。接着小男孩问老乡:“那两只骆驼你照顾得好吗?”老乡忙说:“好,好。”小男孩向老乡说明情况后,便带着它们一起回家了。
小男孩与骆驼深厚的友谊,可真让我羡慕啊!
力量散文10:理智的力量
文/游水方
父亲举起锄头火气冲冲地奔来;母亲张开双手急急挡住;母亲的身后是那头奔跑的猪。
这是小时候现在我眼前惊恐的一幕,这是一场情感与理智的较量。
那年临近年关时,生产队从水塘里捉了鱼分给大家过年,母亲把分得的鱼煮了一煲放在屋里条台下面的横板上,大家还舍不得吃一丁点,不料被家里的猪趁我们外出时撬倒把鱼吃光了。那时,这是大家一年到头企盼的过年美食啊。
父亲激怒了,便要痛打猪来解恨。母亲是理智的,她拦住父亲说,要打就打我,是我没有把鱼放好,背脊朝天的畜牲懂得什么?它吃了鱼可长出1斤,你打伤了它还会长吗?不是白养了?到头来损失的不就是自己吗?
父亲终于放下了锄头,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
说实话,凭感情我也想把猪揍几下,然而觉得母亲的话说得很在理啊。那年月,尽管其他的一些副业不能搞,但猪可以养,因此家家户户都养猪,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养猪,一年的开销就寄托在这猪的身上。因此,猪成了农民的宝贝,一日三餐被用心地伺候着。打伤了不等于白养了?
然而那时养猪都是散养,因猪嘴馋不仅偷吃家里的东西,也常跑到田里偷吃番薯,因而像父亲这般愤怒地惩罚猪是常见的,最重的惩罚是打掉猪蹄壳。那时番薯是农民的主粮,是他们的命根子,番薯的主人看到郁郁葱葱的薯苗被吃掉了,谁不心痛,谁不愤怒,于是主人便抡着锄头气势汹汹地追了上去。猪虽有四条腿,但拖着肥胖的身躯,跑不了多远便气喘吁吁了。那人追上了,抡起锄头用力把猪推倒在地,顺势猛扑上去,一手抓住前腿,一手抓住后腿,用一膝盖压住猪的身躯,猪便动弹不得了。那人便用砖头敲掉猪蹄壳,或张开嘴用牙齿把蹄壳咬下来,猪痛得嗷嗷乱喊。在猪的喊声中,那人心头的愤气就排解了。猪拖着滴血的蹄一瘸一拐地走回主人家,一连数天都撑不起吃东西,那受伤的蹄要一段时间才好。这岂不影响了生长?有一次,我家的猪也因偷吃番薯被打掉蹄壳,母亲痛心地说,背脊朝天的东西,它懂得什么,为什么忍心下这样的手?虽则痛心,但谁也不会去找人论理,因为无理可论,既然损毁了庄稼,就得遭到惩罚。
可是猪毕竟是猪,它不会吸取教训,猪蹄好了,它照样出去逛荡,见到番薯照样偷吃。
人们似乎醒悟了,采取了防守的办法,不让猪跑到田地里去。在村边种上带刺的勒古,把村围起来,村民出入的路口用木或竹插围起四十来公分高的栅栏。但这对那些野性大的猪是没有作用的。因此,猪偷吃番薯而被敲掉蹄壳的事依然时有发生。
这次猪偷吃鱼,母亲的理智让父亲的怒气消退之后,她对父亲说,这样养猪也不是办法,不如建一间猪舍把猪圈起来养。父亲一听,觉得在理,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屋子附近的村边建起一间简易的猪舍,上边盖上茅草,不让猪晒着淋着,地板铺上砖头,还在后面装一个缸承接猪粪便,作庄稼的肥料。猪被圈养着,就不乱动了,吃了睡,肚子饿了,起来转转圈儿,抬起头来嗷嗷地吼几声,这样更容易长膘,饲养效果更好。
人们发现这是好办法,于是建猪舍圈养便在村里应运而生了。不但庄稼避免损坏,猪避免挨打,而且过去村里随处可见的猪屎不见了,村子干净多了;农作物可用的肥料充足了,长得更加茂盛,粮食增产了。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件事之后,父亲已被母亲的理智所感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很少见他发脾气了,大男子主义消减了,经常和母亲商量着事情,也常常和我讲道理了,有时还告诫我,冲动是魔鬼,会让人吃火药,使人神经错乱。
理智的力量充满正能量,它让人避开情感的漩涡,使人沉稳和冷静,从而向正确前行。小时候父亲和母亲因猪偷食的那一幕对峙,彰显了理智的力量。我一直很佩服母亲的理智,她那句经典台词给我很深启迪:凡事应多投入理智,才会避免感情用事,减少差错。
力量散文11:为春天积蓄力量
文/郭德诚
儿子从莫斯科发来几张照片,几个伙伴在雪地里嬉笑打闹。我回了个笑脸,写了四个字:注意安全,就放下了手机。儿子临行时说,年底了,年假不休就作废了,冬天去莫斯科便宜,去看看莫斯科的雪,元旦就不回来了。
从照片上看,莫斯科的雪,远没有家乡的雪有意境。
家乡的雪,那是一支有诗意的画笔。起初,不急不缓,先用鹅毛大雪,把远处的山峦涂白,画出弯弯曲曲的弧线。继而,把萧瑟、衰败、斑驳的原野,涂上一片圣洁,随后,一笔笔描白在寒风中瘦骨嶙峋的树。待小河停止了欢唱,那山,那树,那河,那村庄,就变成了挂在天际的一幅画。
雪天,是庄稼人最惬意的时候。莽莽苍苍,天地相连,想出门都出不了,围炉而坐,古今中外,家长里短,神仙妖怪,聊得云天雾地。满地的瓜子皮、花生壳、柿子把、核桃皮、烟头。有说的,有听的,有抬杠的,还有喝得晕晕乎乎的,比过年都热闹。过年,有严格的仪式感,辈分、亲疏、远近,再热闹,也得有个“样”。“猫冬”,则是志趣相投人相聚,成了变相的狂欢节。就是再勤劳的人,出不了门儿,也只能坐在墙角听着,休息得心里坦然,何况,大雪兆丰年。一家人,围炉而坐,支口锅,一锅烩菜,咕咕嘟嘟地冒着泡,边吃边聊,嘻嘻哈哈,那个畅快,那个热烈,冒着一头热汗。
雪,是一种意象。记得柳宗元有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好,是真好;美,是真美。可茫茫宇宙,孤身傲立,我觉得,还是有点冷。我更喜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世俗生活。人的境遇不一样,眼里的雪,也不同。“窗含西岭千秋雪”,在杜甫那,是一幅画;“雪拥蓝关马不前”,在韩愈呢,就是苦难。
这些年,蜗居城市,在水泥建筑的森林里,不知是小气候的原因,还是地球变暖的缘故,雪,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一家人聚在一起,也没了往日围炉而坐的热闹和氛围。暖气,散发着热情,室内如春,老人看电视,小孩玩手机,中年人烧饭沏茶削水果。
岁月悠悠,雪,在我的眼里,已由过去的民俗画,蜕变成了哲学老师。这位老师,白发,白眉,白须,白袍,以它千年的阅历,告诉我,应当怎么面对生活:人生,都有萧瑟、衰败、斑驳的原野,别老凝视着它,要看到大雪降临后的美景。冬,再寒冷,也是短暂的,经得住考验,就是为春积攒力量,雪化之时,春天,还远吗?
力量散文12:神奇的力量
文/刘埕
人在旅途,车舟劳顿,谁都期望拥有个座位。于是,为了座位,上演了一幕幕挤座位,争座位,以至于抢座位的闹剧。然而,几年前经历的一件事,却使我对座位有了新的体悟。
那天,我在机场,随身带着不少行李,身上背一个双肩包,一只手拉着拉杆箱,另一只手提旅行袋,我心里早早盘算着:检票登机时,一定要靠前排队,不然这么多行李行进挪腾费力不说,迟了,飞机上很可能还找不到地方放。
登机口外停着一辆摆渡车,看来还要“过渡”一下才能登机。我又暗忖:摆渡车上座位不多,一定很挤,检票后,便着意振作了一下精神,做好了抢座的准备。好在前面只有两三个人,争到一个座位不成问题。人踏上车厢,拉杆箱还在地上,我迟疑了一下。后面跟着的一位容貌端庄的少妇挺热心:“要不要帮您抬一下?”说话间,我已将拉杆箱拎上了车。
此刻,摆渡车上空荡荡的,一只只空座任我挑选,我舒出一口气,拣了一个中意的位子,舒舒服服地坐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眼前忙乱上车,而我已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了。
跟着我上来的是七八位欧洲人,他们个个身材魁梧,每人都有一个旅行包。心想,这下空位子就都坐满了。可令人奇怪的是,这些欧洲人上车后,却不约而同地退缩到了车厢后部的边沿上站着。明明有座位,为什么不去坐,真傻!
一时间,面对着空位与身后的这些欧洲人,我隐隐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有点心虚,有点尴尬,有点小小的不安与压迫感。
人流在急速地灌进车厢,那些空着的座位,很快就全都淹没在了人头攒动的人海中。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大妈,几乎就在同时,刚才要帮我抬拉杆箱的那位少妇立马起身让座。其动作之快与极其坦然的神态,我相信她大概没有经过片刻的权衡和丝毫的勉强。我不由地向她投去了敬佩的一瞥。
人有时真是奇怪,这时在座位上的我,已感觉坐着比站着还累,心里满含折磨。座位,这时简直成了一枚期望急于脱手的烫手山芋。
我极其盼望再上来一位抱孩子的,好解脱我的负疚感。终于,一位老妇抱着小孩蹒跚着步子最后上了车。老妇正准备站着去握车顶的抓环,我早像遇见救星似的猛然站起来,冲过去,示意老妇到我的座位落座。其慌乱紧张之状,似乎唯恐被别人抢去这个最后的让座机会。老妇显露出激动的表情,又忙不迭地叫孩子快谢。
短暂的摆渡行程,却让我历经了一番心海波澜。那些欧洲人和那位少妇,以及我当时自私的心理和举动,时至今日,还不时记起,教我惭愧,催我进德。
生活中,一次偶遇的经历,有时会出其不意地颠覆固有的世俗识见,这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起作用?
力量散文13:不抱怨的力量
文/翟杰
楼下新开了一家进口食品超市,从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望进去,商品琳琅满目,我经常去那里给女儿购置一些零食。一来二去,和老板也就熟了。
那天,我又去超市买东西,老板正弓着身子往货架上摆放刚到的商品。我挑选了几种不同口味的饼干,准备付账。这时,门被推开了,几个小孩嬉闹着跑进来。他们像进了蟠桃园的猴子,左拿右放,兴奋异常。可能由于过于激动,在一阵你推我搡之后,一整面货架上的食品如多米诺骨牌般依次倒下,并纷纷跌落在地上。孩子们应该是吓坏了,笑声戛然而止,空气瞬间凝固。我们都把目光从杂乱不堪的地上挪移到老板的脸上,孩子们好像也做好了准备,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没事”,温柔的声音稀释了凝固的空气,“别害怕,我再摆上就是。”
孩子们惊讶地看着他,看着那个他们认为本该发怒的老板,那个满脸胡茬的男人。老板缓步来到货架前,弓下身子,收拾起来。孩子们满脸愧疚地站在那里,似乎并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几分钟之后,他们回过神来,开始用稚嫩的小手帮着老板整理柜台。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着,不忍离开。
孩子们走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发火?甚至都没有一句埋怨。他笑了,说:“有什么用呢?无非让自己解解气,但不还得收拾吗?弄不好还吓坏了小孩子。得不偿失的!”
我顿时觉得,眼前的这个粗犷的男人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力量,一种不抱怨的力量。
小时候,我喜欢在荫凉的大树底下,看着一只只蚂蚁把从远方觅得的食物抬进洞去。有时,我也会恶作剧用树枝拨弄或者趴在地上使劲吹口气,瞬间把它们送回原点。然而,我发现,每当遭遇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蚂蚁们总会抖抖身上的尘土,继续重复起刚才的动作。当我再次使用这种“手段”,它们依然不紧不慢,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地重新来过。每次,都是我输。现在我才明白,它们身上也存在着这种力量,一种不抱怨的力量。
我还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树枝上鸟儿刚刚垒成的窝,在一夜的狂风暴雨之后,那温暖的巢被吹得散落一地。我本以为它们会另觅良枝,但是几天之后,一个新的家又出现在了那里。
我还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篇费尽心思写好的稿子,因为存储不当,再也无法打开。虽愤怒抓狂,却无济于事。去卫生间洗把脸,到阳台转一转,之后打开电脑,重新写过。竟然发现,文章比之以前更加耐人琢磨。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辛辛苦苦付出的努力,最终却被别人抢了功;好心成人之美,却被人误解为另有企图;珍藏多年的心爱之物,遗失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当你真的学会了不抱怨,内心便会繁衍出宽宥、释怀和快乐。一个快乐满身的人,又怎么会让世间的种种繁芜琐杂困住手脚呢?
力量散文14:感动的力量刻入梁山记忆
文/李瑞华
他们是普通人,却用他们的平凡、善良、奉献、责任,让梁山这座城市充满了感动……在1月15日举行的“2014“凯莱杯”感动梁山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一群“最美梁山人”走上舞台,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朴实感言,将感动的力量留在梁山的记忆中。
让我们记住这一个个平凡而又闪光的名字:南兆春、张永杰、乔道全、杨海稳、师清霞、李秀云、侯典尧、王理平、唐大鹏夫妇、曹务泗、刘建鹏和梁山的志愿者们,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用平凡、道义、真诚、爱心、和逆境中向上的执着感动了我们,感动了梁山。
印象较深的一是王理平,16年如一日,坚守一线岗位,任劳任怨,把脏和累留给了自己,把干净和美留给了他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美,在他的岗位上,在他的身上,展现着人性的芬芳!
刘建鹏,一个年仅16岁的学生,在当下敏感的老人倒地扶与不扶话题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华,那来自人性深处的一种道德的本能,让他成为我们梁山人学习的骄傲,展现出一个新时代少年的优良品质。刘建鹏,我们为你点赞!你是我们所有梁山人的骄傲!
李秀云,普普通通的一名乡村语文教师,35年如一日,满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情,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恪守着一名教师的天职,兢兢业业奋斗在教学一线,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深刻内涵,为平凡的工作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生活中有许多感动,只是由于太平凡,往往让我们忽视,就像每天沐浴阳光,呼吸空气一样平常,视为自然的存在。也许正是因此而为生活平添了不少的遗憾。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感动世界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也没有遇到感动世界发生在我的周围,所以我很珍视我身边的平凡的感动,因为我平凡!
“红尘有爱化飞雨,雨作相思润红尘”。我是平凡人,生活在这随处可见的平凡的感动中!也正是这平凡的感动激励我迎击生活的困倦,驱赶生活的疲惫!也正是这平凡的感动倍感生活的温馨,品味无时的关爱!也正是这平凡的感动的存在,才让生活少了许多无奈的遗憾!所以,我珍视这平凡的感动!
力量散文15:团结就是力量
文/李子涵
《伊索寓言》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一个故事是《农夫与他的三个儿子》。
故事讲述了农夫的儿子们从“一把筷子折不断、一根筷子却很容易折断”的事例中受到了启发:团结就是力量。他们从原来的吵吵闹闹,到后来的和睦相处,行动上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缺少不了团结。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人与人之间,都在用行动书写着“团结”;张家港精神中也有一条就是“团结拼搏”,可见,团结是多么重要。去年,我们学校举行拔河比赛,同学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汉字听写大赛,同学们认真复习,团结拼搏,最终也获得了冠军……团结的力量多么大啊。
不团结的团队就像一盘散沙,等待他们的往往就是失败。就如《伊索寓言》中的另一个故事:狮子一开始想吃掉三只公牛,但是它们团结一致,狮子一直没能得逞。后来狮子挑拨离间,让它们产生冲突,便轻而易举地把它们吃掉了。这让我更加坚信团结的重要和力量。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让我们团结友爱,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