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婆婆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婆婆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婆婆的散文1:您不曾离去

文/张凤翔

刚刚到公墓去祭奠您,婆婆再一次哭得昏天黑地。长跪在您的坟茔前,看幡花摇曳,悲戚铺天盖地而来。原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站在您面前,却与您阴阳两隔。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您的情景。那时我即将中专毕业,和您儿子正在恋爱之中。您批评您儿子。寒假,您儿子顺着信封上的地址找到我家,您也跟着一起来了,想看看吸引您儿子的那位大山里的姑娘到底有什么魅力?

见面时,您儿子向我介绍:“这位是我同垸的。”你笑眯眯地说:“对,我与他同垸。我是来梅川来买化肥的,正好同路,顺便跟着来看看你,不会介意吧?”

当我送你们出村口时,看到田地里绿油油的油菜,您儿子脱口而出:“爷(父亲的意思),这里的油菜长得真好。”

我当时惊呆了!原来您是我未来的公公啊!

那次见面之后,您给我寄了三次钱,一共70元,说是补充一下我的生活费用。每次寄钱,您都给我写一封信。在信中,您称呼我为女儿。我拒绝接收您寄来的钱,您说,即使我与您儿子没结成姻缘,您也要认我做女儿。您的这一句话,让我对您更加敬重。所以我一直暗暗告诫自己,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们在城里给您和婆婆买了住房和保险,接你们进城,您乐得合不拢嘴。

虽然我们没住在一起,但您三天两头地就要到我住的地方来看一看,看家里有什么要修的,有什么要补的。每当看到拖把快拖坏时,您就赶紧扎一把交给我备用;家里的水龙头滴水了,您买来新的,自己用扳手装好;院子里的铁树长出了新枝,您用剪子把旧枝剪掉。每到冬天,您就把家里坐的椅子、凳子,装上海绵垫,坐上去既柔软又温暖。

您热爱生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很快把自己融入到城市人当中。不了解您的人,都以为您是退休老干呢。

您喜欢旅游,看不够祖国的美丽河山。每次您随同我单位老干一起外出旅游,回来后总捧着相册幸福很久很久。您最后一次在同济住院期间,还问我单位老干今年什么时候去旅游,我说单位今年恐怕不能组织出游了,如果您想出去走走,等天气暖和了,让小姑子陪您出去。没想到,还没等天暖,您就撒手而去。

您出院后,感觉病情减轻了很多,面露喜色地夸奖我和先生:“我的病终于治好了(其实我们知道是治不好的)。我平常不喜欢夸自己家里人,今天也夸一次。如果不是儿子和媳妇孝顺,我早就没命了。”其实,您在外面到处夸我,只不过这是惟一的一次当面夸奖。我知道您早晚要离我们而去,只是没想到离去得那么快。您出殡那天,我扶柩痛哭,感觉对不起您的夸奖,其实,在您出院后,念叨过腿酸没劲,我们以为是病后初愈的正常现象。叮嘱您不要外出,在家好好养着。没想到是您大限来临。

您活着的时候,总是我给您盛饭。您去世之后,我还以为您活着。每次多盛一碗饭时,才想起您已离开了我们。

生活中无处没有您留下的印记。家里没人不对您无限思念,婆婆更是整天泪水长流。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其实您不曾离去。

关于婆婆的散文2:婆婆饼

文/蔡中锋

城里生城里长的王雅欣,研究生毕业后却爱上了一个偏远山区高中毕业的农民工李飞宇。

他们的婚事遭到了雅欣父母的强烈反对,但雅欣和飞宇却义无反顾地领了结婚证。

不久,雅欣就怀孕了。

雅欣的父母见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只好做出让步,默认了他们的婚姻,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不允许雅欣到农村去,也不准飞宇的父母到城里来!

雅欣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父母的要求让她十分为难。飞宇却安慰她说:“没事的,时间长了就会好起来了。”

怀孕之后,雅欣的口就刁了起来,这时,飞宇总能给她买来一种叫做婆婆饼的东西,非常好吃,又很有营养,里面的馅子还不断地变换风味。

有一天,雅欣问飞宇:“这饼子你是从哪儿买的?”

飞宇说:“就在咱小区门口啊,有一个老婆婆在卖呢,你只要想吃,我不在家时,你也可以下去买。”

因为他们全家人都爱吃这种婆婆饼,不久,雅欣的全家就都和卖饼子的老婆婆混熟了,雅欣和她的父母还和老婆婆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十个月后,雅欣生产。住院期间,老婆婆停止了卖饼子,非要进院侍候雅欣。雅欣和她的父母见老婆婆伺候月子很有经验,事情做得又周到又细致,也就乐得让她忙里忙外。

一天,老婆婆又特意做了几个婆婆饼拿进了病房,雅欣的母亲边吃边赞叹:“你做的饼实在是太好吃了!咱们雅欣如果能有你这样一位婆婆该多好啊!”

这时,站在一旁的飞宇满眼是泪地说:“她就是我亲妈!”

雅欣的母亲听了,先是一愣,然后非常歉疚地对老婆婆说:“对不起,亲家!”

雅欣见了,立即甜甜地对着老婆婆叫了一声:“妈!”

关于婆婆的散文3:与邻居做朋友

文/宋沅沅

婆婆年过花甲,是个爱说爱笑的老太太。正是她开朗豁达的性格,让她拥有许多老姐妹、好朋友。

刚搬来新小区的时候,我对周边环境很不熟悉,连买菜的市场都找不到。这天回家,见婆婆正在择新鲜的韭菜,便问她是在哪里买到的。婆婆嘿嘿一笑说:“早市上买的!就在咱小区东面,近得很!”“谁带你去的呀?”“5号楼的老左!”不用问,这老左一定是婆婆刚结识的新朋友。果然,婆婆说道:“昨天晨练时有个姓左的老太太说腿疼,我把她喊到咱家,给她按摩了一会儿,她说感觉不错,这不,就带着我去了早市!”

正说着,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一个与婆婆年龄相仿的老太太。她拿着一瓶辣酱,笑呵呵地说:“老祁,送你瓶辣酱尝尝鲜!”婆婆赶忙迎了上去,一边道谢一边把老太太让进屋里。原来老人就住我家对门,经常和婆婆一起送孩子上幼儿园,很快熟络起来。婆婆把自家腌的萝卜咸菜送给她,人家回赠了自制的辣酱。老太太说:“住进这单元楼还真不习惯,连个串门说话的都没有,幸亏遇上老祁这位老姐姐,有人能唠嗑真高兴啊!”

这天下班,我一进门就看见婆婆坐在家里那台老掉牙的缝纫机前飞针走线。原来是一起跳广场舞的邻居衣服拉链出了毛病,婆婆自告奋勇帮着修理。她说:“现在的人家,用缝纫机的不多了,可咱家还有,这点小忙,咱必须帮!”

最近,婆婆又多了一项“新业务”,就是帮着同楼的邻居们收快递。可别小看这项“新业务”,婆婆做得可认真了,她戴着老花镜仔细记录收件人,以便邻居来取时能迅速交给人家。每每听到来拿快递的年轻人亲热地说一声“谢谢大妈”,婆婆就乐开了花。

周末的早晨,我看见厨房案板上放着一大盘冒着热气的蛋饼。便问婆婆为何做这么多。婆婆说:“跟我一块儿晨练的老姐妹们都想尝尝呢!来,帮我撑着点塑料袋。这是老张的,这是老左的……”婆婆一边叨念着,一边把蛋饼分装好,然后就出门去了。透过厨房的玻璃窗,我看到婆婆在楼下给她的好姐妹们分送蛋饼,老太太们脸上笑容灿烂。

我常常喟叹都市里找不到知心的朋友,可婆婆却拥有这么多老姐妹、好朋友。婆婆的交友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热情大方,以诚相待。

关于婆婆的散文4:发往天国的报告

文/刘月新

婆婆:

年末岁尾,各单位都忙着写总结报告。那一刻,我也想给您写一份报告,报告家中一年的情况,让您高兴,使您放心。单位的报告几天时间就完成上交了,想写给您的却在构思中卡了壳,待会儿我会把卡壳的原因一并报告给您老人家。2014年,咱们家是大事多、喜事多、难事多。这一点跟我们的国家相似。看来大家庭小家庭有着太多的相似。先说喜事吧。第一,您最最疼爱的孙女,考上一名牌大学研究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带她到您坟上告诉了您。那一天,女儿匍匐在您脚下哭得撕心裂肺,惊得树上的小鸟扑棱棱飞起又落下。我了解当时的女儿,她是懊悔在您弥留之际远在南国不知情……更痛惜疼爱她的奶奶,20多年形影不离的奶奶,不能与她分享这份喜乐,不再接受她哪怕一点一滴的回报。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之大悲剧。

第二件喜事,您的曾孙女考上了大学。想想真是快啊!这个小妮当年出生时,您早已住进城里咱们的小家。回老家过年,您盘腿坐在哥嫂的炕头上,看着襁褓中白白胖胖的曾孙女嘿嘿地乐个不停。摩挲着她那粉嘟嘟的小脸不住地说:看,肉牛子,肉牛子。您的大孙子媳妇就逗您说,奶奶,这个孩子长得好倒是好,可惜不是个带把的,要是个男孩,您会更高兴吧?听了这话,您用手抹抹没有牙的嘴巴说,嗨,啥闺女小子的,眼下的社会生啥也不让多生,只是欢欢实实的,生个啥也好啊!说着,又嘿嘿地笑起来,把一张脸笑成秋天的菊花。18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想想就像在眼前。

第三件喜事,您的曾孙子考上了高中。您的二孙子媳妇肚子争气,结婚后第二年就给您生了个带把的。您自然是喜上眉梢。看得出来,那种乐是从心底里往外流淌,像一股清泉水,叮咚叮咚还带着响儿。每逢过年回到老家,您总是让您的宝贝们围在您身边,比量着这个又长高一截,那个又窜出一头;这个越长越俊,那个越长越白,嘻嘻哈哈说笑个不停,您把自己笑成了一尊弥勒佛。

可是,可是,婆婆,世上好事长了脚,跟头骨碌往咱家跑,坏事也像个跟屁虫,不请自到。就在去年,咱们家遭遇了大麻烦,以至于我都不知怎样向您开口述说。

先说大哥。大哥——您的大儿子,在您走后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突然查出患了重病,且不能手术。这个消息对全家人来说,不啻一声炸雷在屋顶开了花。他只有65岁。全家人痛定思痛,想尽千方百计医治,全力以赴挽留他。即便这样,也只是让他在世上多待了十个半月。

老天既然这样安排,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就让慈祥的大哥在天国里与您作伴,伺候您,让留在凡间的我们互相帮衬着一起往前走吧。可是,可是,亲爱的婆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都说祸不单行,果真如此。一向身体硬朗的二姐——您的二妮,几十年不知道病该怎么长、药该怎么吃,在七月份突然查出卵巢癌,并且已经转移到腹腔。整个大家庭顿时乌云密布,乱成一锅粥。

当时,大哥正在病着。人们把他的病二姐的病统统对他瞒了,但二姐对大哥的病对自己的病却了如指掌。还好,二姐一刻没耽误去了北京,那里有好医院好医生,有她的儿子和女儿。最近的一次治疗,现在刚刚出了院。

说到这,婆婆您当明白了,这两件大事难事让我如何向您报告?我在两难中,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请您放心,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您不是希望您的后辈过得越来越好吗?

您老是2011年农历十一月初四走的,您走后,把您和公公合葬在一起,这实在是村里的照顾,那时村里已经建起祠堂。您老入土为安,沿着无数先辈走过的路去了天堂。大哥的骨灰则安放在祠堂里。

求您保佑二姐体泰病除,早日康复。她才62岁,儿子和女儿刚刚成家,她还有太多任务没有完成。二姐是勤劳俭朴的,一天福都没有享,在她查出病之前,还在企业打工,做计件。

您辛苦了大半辈子,最后20多年是跟着小儿子在城里度过的,在92岁时驾鹤西去,您到天国转眼已是三年多的光景了……

婆婆,这份迟来的报告,我会在清明节给您上坟时带去烧掉,连同给您的冥钱一起,托春风快递给您。

关于婆婆的散文5:掉落荒野的蓝星星:婆婆纳

文/李军

上周收到一部门群发的“周末‘家’书”短信,第一句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看见王维的这两句诗,心里不由一阵温暖,便想起初春那漫山遍野的野草和泛了盈盈绿意的春山。

能让“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野草,我想排第一的应该是阿拉伯婆婆纳。这种听起来老态龙钟的植物名字,其实在我们生活里随处可见,看见照片,哪怕是对植物没有任何兴趣的人也会惊喜地说,啊,原来是它。

是的,就是这些初春里随处可见的开着小小蓝花的植物。明朝的《野菜谱》有诗云:破破衲,不堪补。寒且饥,聊作脯。饱暖时,不忘汝。从破破衲到婆婆纳,只是古时穷人果腹的野菜,没有什么仙女传奇名人轶事,自然一路千年,都是这个落寞苍老的名字。野外叫婆婆的也有好几样,像婆婆丁婆婆针线包,后几位婆婆鼎鼎大名,婆婆针线包是萝藦,婆婆丁是蒲公英,婆婆纳却没能跟他们一样走进古诗词,大概是因为太平常了吧,随处可见,以至于让我们忽视了那份渺小的美丽。

农历二月春寒料峭。去米芾书法公园看春天的时候,穿的高跟短靴把树下一丛冻得歪头搭脑的婆婆纳,无意中踢翻过来。仿佛忽然就踢出了春天的秘密:表面泛着暗红的婆婆纳,在树下枯草丛中居然牵牵连连一大片青嫩碧绿,暗藏了无数春色。

婆婆纳花开的时候非常疯狂,匍匐着到处生长,铺天盖地的绿色上密布好多蓝色小花,如天上一颗颗掉落凡尘的蓝色星星。婆婆纳叶子上有细细绒毛,叶子边缘有波浪起伏弯曲。花更美,是星星点点的蓝粉色小花朵,白绿色花蕊,四枚带着细细深蓝放射状脉络的蓝色花瓣,让小花朵瞬间有了层次和质感。像钻石,像星星,远看就是一个个仰着小脸快乐欢笑的小精灵。小花朵的蓝很惬意,花瓣上的脉络蓝是大海里醉心的蓝,或者是蓝印花的蓝。花瓣的蓝,是我们小时候没有雾霾的天空最纯净的蓝。可惜花朵太小,只有对生活细节非常注意的人,才会感动于婆婆纳的美。

我们每次在野外看见婆婆纳这种植物,心里总有说不出的亲切,小时候挖猪草不够都是婆婆纳来凑,虽然猪并不爱吃。没事几个小伙伴喜欢躺在柔软的婆婆纳地里聊天,可以嗅到土地青草的芬芳。婆婆纳的英语名字很有趣:bird's eye,婆婆纳蓝蓝的小花,的确近乎小鸟调皮的眼睛呢。

阿拉伯婆婆纳匍匐着生长,有点像老态龙钟的婆婆匍匐在地。不过,婆婆纳里也有器宇轩昂直立的。有一种穗花婆婆纳,花穗挺拔,纤小的花朵如钻石聚集,高贵素雅。在欧洲,人们常把这种婆婆纳做成花束,献给比赛中的胜利者,代表高贵和敬佩。现在,这种穗花婆婆纳也开始走进中国园艺爱好者的庭院。

草木最让人动容之处,在于它的安静淡然,草木不语,却有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的丝缕茎叶里,都蕴含了独特安静从容的美,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需要一颗会捕捉美的心,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里,比如有着小小蓝花的婆婆纳。

关于婆婆的散文6:追梦的婆婆

文/刘希

两年前,老公为了出行方便,买了一辆私家车。车子买回来后,他怂恿我学开车,可我胆小,又担心考不过,花冤枉钱,婆婆在一旁为我打气:“你看满大街都是开车的,学车很容易的,你去考一个,以后他出去喝酒,你开,这样安全。”婆婆说得一套一套的,可她“站着说话不腰疼”,哪知道现在驾考有多难,她不知道我周围的朋友,都在说补考了好几次,都没过,正郁闷着呢。

尽管老公三番五次地劝,婆婆五次三番地为我打气,我还是没有勇气去考驾照。婆婆见了,叹气:“我都说了,你去考驾照,家务活儿我全包了,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你不去,要是有人支持我去考,我准去了。”我开玩笑地对她说:“妈,您不是说考驾照简单吗?您去,我支持你!”婆婆不可置信地望着我,然后呵呵地笑起来。

她对我说:“我还真有个汽车梦呢。”婆婆还有汽车梦?这可是第一回听说,我有些好奇地追问。婆婆告诉我,在她十八岁那年,去城里走亲戚,看到一本关于汽车的小册子,上面那些汽车的图片和介绍,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萌发了汽车梦。可过去的那些年月里,家里穷,私人买汽车只能做做白日梦。直到这几年家里经济条件好多了,她好像又看到希望,很想圆圆年轻时的开车梦。最近,看到她儿子买车后,开车梦就更加强烈了,可是,却不好意思跟大家说,怕人说她老了,考驾照会让人笑话。听婆婆说完,我打算全力支持婆婆学开车。

婆婆要去考驾照,全家像炸开了锅,这当然是因为年龄原因。虽然婆婆看上去很精干,但她毕竟是近60岁的人了,去考驾照,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家里反对的声音占了多数。我反复劝说他们,说婆婆一定能过,并且给他们讲了婆婆那个美丽的驾车梦。最终,大家被感动了,婆婆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风风光光地去驾校报了名。

为了让婆婆顺利通过科目一,我把电脑腾出来让她做模拟题,婆婆每天上午看书,下午做习题,像个认真的小学生。科目一考了两次就通过了,但科目二就难了,倒车入库,定点停车,坡道起步,侧方位停车,婆婆每一项都学得极其艰难,好几次差点出了状况,连她自己都想放弃了。老公趁休息时,手把手地教她,教练也特别照顾这位“高龄学员”,给她免费加课,考了四次终于通过。科目三,婆婆考了三次,就这样,历经两年半,婆婆终于毕业了。

拿到梦寐以求的驾照的那一天,婆婆说她终于圆了少女时代的梦,喜极而泣,拥我入怀。她说,她要感谢我的鼓励和支持,她说若不是我,她没有勇气去实现这个梦想。而我呢,更要感谢婆婆,是她让我知道,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追,只要走在追梦的路上,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而婆婆的驾车梦圆了,家里的笑声也更多了。

关于婆婆的散文7:“怪”婆婆 爱婆婆

文/胡洋溯

近两年来,我一直觉得婆婆的行为很古怪。公公做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她却端上冷菜冷饭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吃着;妈妈明明就在家里,她却到处去找;熟人向婆婆打招呼,她不应答,只顾自己走路……真是个“怪”婆婆!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来到甘宁蔬菜基地——同鑫园游玩。哇!各种各样的太空蔬菜,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仿造的沙漠地带和仙人掌……好奇的我东瞧瞧,西看看,陶醉其中,不由自主地掉队了。“洋洋,洋洋在哪里?”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我耳中。循声望去,只见婆婆正东张西望,一脸焦急,到处找寻着我。我朝她挥挥手,她却“视而不见”,妈妈急忙帮助她找到我。这下,婆婆才露出笑容,急忙走到我身边,挽住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了。可她哪里管得住我呀,一会儿,我又跑开了。“洋洋,洋洋,你走慢一点儿。”婆婆边喊边大跨步地走到我跟前,用力地抓着我的手。就这样,我想自己一个人看风景,婆婆呢,千方百计地想拽住我,我俩仿佛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哎,真不自由!我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

同行的表哥告诉我,同鑫园最好玩的地方要数“激流勇进”项目。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在环绕着同鑫园的小河里,自由地行驶,想想都开心。于是,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我和表哥一起去玩“激流勇进”了。妈妈就陪着婆婆观赏美景,十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回荡在小河里。

突然,一双手抓住了我的两肩,那么有力,那么快速。我惊讶地转过头一看,又是婆婆。她不住地摇着我的双肩:“你在这儿呀,你在这儿呀,我到处找你,哈哈哈,哈哈哈……”

“他们在这里,他们在这里……”婆婆又转头对着妈妈不停地喊着,开心得如同一个小孩子。

这时,妈妈走过来告诉我,婆婆到处找我,只要看到一个小孩,就以为是我,嘴里还不住地唠叨:“怎么办?怎么办?洋洋找不到我们怎么办?洋洋掉到水里了怎么办?”任凭妈妈怎么解释,她也不听。“是呀,自从婆婆患上了记忆力衰退症,许多亲近的人她都不能想起。但她心里始终记着你这个孙子,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是担心着你,牵挂着你。因为,在她眼中,你仍是一个四、五岁小孩的模样。”听着妈妈的话,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哦,原来我的婆婆不是“怪”,她是太爱我了!

重阳节到来之时,学校开展了“敬老爱老”的活动。回到家,我向妈妈了解了婆婆的过去。以前,婆婆是一个做事认真,精明能干之人,干农活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年轻时,公公在外上班,婆婆常年一个人在家,家里家外辛劳地操持着。自打我出生后,婆婆就到我们家照顾我,没想到,还不到六十岁,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我上网查了婆婆的病症,知道这种病到最后可能谁都不认识,但患者的内心深处仍藏着她最关心的人,会为他们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举动,我也从心底里明白了婆婆许多古怪做法的原因。

从那以后,早餐时,婆婆端来满满一盘子馒头、包子、蛋糕,我不再讨厌,那是她不知道我想吃什么,于是她干脆端了一盘,让我自己选择;放学回到家,婆婆总跟在我身后问长问短,我不嫌她啰嗦了,因为我知道,这是她一天没见到我而表现出的亲热;外出游玩时,婆婆总不让我做这做那,我乖乖地听话,让她少一份担心、焦虑;家人们有事外出时,我会主动留下照顾她,听她唠叨……妈妈说,而今的婆婆,成了我可爱的“小妹妹”。

“怪”婆婆让我长大了,懂事了。我爱她,要像她关爱我那般关心她、照顾她、陪伴她,并一直、一直坚持下去……

关于婆婆的散文8:菊香

文/赵义勇

菊香接到家乡来的电话,说婆婆中风了。菊香顿时感到黑了天,泪水哗哗流下来。

菊香的婆婆患有高血压。菊香和丈夫贵生出门打工时,菊香本想留在家侍候婆婆的的,婆婆说,你俩一块去,别挂念我。黄土埋半截的老婆子一个,没么子好挂念的。俩人一起有个照应,也可多挣点钱。

那时候,菊香和贵生结婚仅仅三个月。

窗外天色灰蒙蒙的。天没亮透,加上煤矿的黑色粉尘被风揉进天色中,能不灰蒙蒙的?菊香起了床,收拾东西,衣物和随身用品装进大蛇皮袋,又取下床头的镜框,小心翼翼地用一块绒布包起来,放进箱包底层。

菊香在灰蒙蒙地天色里走向火车站。

菊香到家了,望着躺在病床上的婆婆,泪水禁不住地往下淌,百感交集地喊一声“妈”,一膝跪在床前。

婆婆偏瘫了,半个身子动弹不得,鼻嘴也歪斜了,说话模糊不清。

婆婆用模糊不清的言语问,贵生呢?贵生没回来?菊香泪如泉涌,好一会才哽咽着说,贵生在矿上走不开,老板不准假,贵生要我回来侍奉您郎的。

好,好。只是难为你了,真不该拖累你的。婆婆虽然口齿不清,心里头挺明理,吃喝拉撒全不能自理,媳妇回来护侍她,她能不感激!

菊香说,住院去,得把您的病治好。

婆婆说,别了,迟早是一死,别花冤枉钱。

菊香从箱包里拿出一包钱来,说,钱是贵生挣的,用这钱给您郎治病贵生安心哩!于是,叫来救护车,将婆婆送进镇医院。

住院一段时间,病情不见好转。菊香说,到县医院去,县医院条件好些。于是将婆婆送进县医院。

县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见好转。菊香对婆婆说,到省医院去,那里医生医术高明些。婆婆说,别别,省点钱吧,咱回家。菊香不依,又将婆婆送进省医院。

省医院又住了一段时间,病情有一点好转,说话利索了一点,可是偏瘫还是偏瘫,依然下不了床。医生说,慢性病得慢慢来。这回婆婆不依了,哭着嚷着要回家,说慢慢来要慢到哪年哪月?钱是你和贵生用血汗换来的,不是水流来的,回吧回吧。

婆婆是眼看着菊香那一包钱越来越少了。

架不住婆婆没日没夜的唠叨,菊香只得将婆婆带回家,还带回一大包药。

回到家里,婆婆就想到儿子贵生,就骂,不孝子,也不打个电话回来。菊香忙说,前几天他打电话来问候您了,当时您睡着了,没叫醒您。婆婆说,现在打,我想听听他的声音。菊香说,这时他在地下矿井里,地下没手机信号。说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

婆婆的病真是“慢性病”,一慢就慢了三年,始终是老样子,吃喝拉撒全凭菊香侍候。三年里婆婆没少骂贵生不孝子,让媳妇受累,他倒在外面清闲。菊香说,妈,别怪他,他身不由已呢!

来看望婆婆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怪贵生不孝。每逢这种情景,菊香总是拉着大家到外屋低声嘀咕,不让婆婆听见。后来,就没有人怪贵生,只夸菊香是天下难寻的好媳妇。

一天,菊香的娘家哥来了,说妈病了要菊香回去侍候几天。菊香指着病床上的婆婆,央求说,哥,我回不去。哥说,那是你亲妈呢!菊香说,我知道,我也应该回去尽孝心,可是……可是亲妈还有你和嫂,我婆婆只能靠我了,对不起,哥。

菊香的哥知道菊香的难处,无言,转身走。菊香哽咽着在身后喊,谢谢哥嫂替我尽孝,哥,让妈别恨我这个不孝的女儿。

第四年的冬季里,婆婆二次中风了,送进医院照了CT,医生说脑干部位淤血太多,准备后事吧,也就一两天的事了。

菊香含着泪将昏迷不醒的婆婆弄回了家。婆婆说过,要让她死在自个儿家里。

医生也有诊断不准的时候,说是“只有一两天”,可菊香的婆婆挺过了五六天还不断气,眼睛睁得大大地,游丝般地气息始终不断。

来看望的乡亲说,她是有心事放不下,不舍得走。菊香说,我知道,我妈是想见见贵生,她在等她儿子给她送终……说着,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乡亲们说,菊香,不瞒了,说了吧。菊香边给婆婆擦拭嘴角的涎水边说,说了不是让她走得更快吗?乡亲们说,快点好,让她这样盼着悠着多难受。

菊香就从箱底翻出相框来,用袖口擦了又擦,一把紧紧抱在怀里,良久,才捧到婆婆在前,哭着说,妈,您千万不要怪贵生,他不是不孝子,他是回不来了呀!

在场的人们都流下了泪。

奇迹发生了,婆婆僵硬的手居然能动了,颤抖着伸出来,摸了摸贵生的照片,豆大的泪珠滚下来,眼一闭,气断了。

贵生是在***中风前十天出的事,被埋在矿井下的共有三十多人,那包钱是他的抚恤金。

关于婆婆的散文9:婆婆上网抢红包

文/刘德凤

最近流行上网抢红包,我也加入了好几个微信群、QQ群,每天抢得不亦乐乎。婆婆见我整天盯着手机,时不时还高兴地笑出声,纳闷不已。

这段时间,老公一反常态对我呵护备至,还约我去看电影,喝咖啡。我再三逼问他才说,是老妈让他对我好一点,因为我在搞网恋。我这才想起可能是我迷上抢红包,婆婆以为我“红杏出墙”了。弄清原委后,我决定找机会消除婆婆的误会。

周日的早晨,我抢到一个八块八的红包,我把手机高高扬起,对婆婆喊:“妈,你看我今天手气多好,又抢到八块八的红包!”“手机里还能抢红包?”婆婆疑惑地看着我,我跟她解释:“妈,这段时间我只是迷上抢红包,真的没有网恋,别担心。”婆婆知道误会我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没过几天,婆婆偷偷地问我:“你说手机能抢红包,我的手机能不能抢?”我说:“当然能抢,我们家网速快,你用的是智能手机,只要反应快,就能抢到!”知道婆婆感兴趣,我于是给婆婆申请了微信号,将她拉到我女儿的班级群里,手把手教她抢红包。

可是一连两天,婆婆一分钱也没抢到。她有些气馁地说:“看来我是老了,反应太慢了,红包都与我无缘。”我安慰她说:“新手一般都难抢到,等过几天经验足了,红包就会到手了。”我偷偷地给婆婆发了一个点对点的红包,婆婆很快就领取了,她扬着手机对我说:“我抢到红包了!还是个好数字呢,十八块!”

这个红包激发了婆婆的斗志,她做饭时抢,吃饭时抢,看电视时也抢,比我还着迷。她还逢人就夸自己头脑灵活,手灵巧,连年轻人的红包都能抢到。

那天,我打开婆婆的微信看她的战果,结果零钱包里显示余额为一毛钱。不应该呀,我都给婆婆发过好几十块,怎么着也该上百元了。婆婆见我疑惑,笑嘻嘻地说:“我抢到的红包又都发出去了。大家赚钱不容易,我发些红包,也让他们高兴高兴。”我看婆婆笑得一脸灿烂,心里涌起一阵感动。

关于婆婆的散文10:海鸥缘

文/曹宁元

渔家村张婆婆做梦也没想到,在她赴市里参加“保护动物先进表彰大会”的那天,一踏上高速客轮,竟有上百只洁白漂亮的海鸥紧紧追随着船儿上下飞翔。船上的人们被这一奇景吸引住了,纷纷跑出船舱观看,赞不绝口……

这是一个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的悬水小岛,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张婆婆家就在日望大海夜闻涛声的海岸边。张婆婆与海鸥有缘,岛上家喻户晓。

很多年前,一个秋天的早晨,旭日东升,海鸥不断地欢叫着。一户张姓渔民家里,伴随着“哇”地一声,一位可爱的女婴诞生了。“孩子是在海鸥叫声中出生的,所以叫小鸥。”婴儿的父母逢人便这样说。

小鸥8岁那年,岛上交通运输落后,渔民捕获的鱼通常是吃不完就晒起来。那天,父亲再三嘱咐小鸥要把晒在家门口的鱼虾看管好。谁知当父亲离开之后,三三两两的海鸥就赶来啄吃晒着的鱼虾。站在那里手握竹竿的张小鸥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只是全神贯注地看着贪吃的海鸥嘻嘻地笑。不一会儿,两草席子的鱼虾所剩无几。

晚上,张小鸥受到了父亲的责备。小鸥感到很委屈,含着泪向母亲诉说:“是海鸥自己来吃的嘛,又不是我故意送给它的。”为安慰女儿,母亲又取了些小鱼小虾散给海鸥吃,小鸥这才高兴起来。

“辛辛苦苦捕来的鱼,总不能让海鸥啄个光吧。”翌年深秋,父亲终于想出了办法。他把一顶渔网悬空罩起来,防范海鸥。事有凑巧,当天上午,就有一只前来偷吃的大海鸥被网具缠住,海鸥惊慌得“呱呱”直叫。逮住了这只又肥又重的海鸥,父亲心里美滋滋的,决定把这只海鸥卖掉。小鸥执着不肯,她又哭又闹,一定要把海鸥放回大自然。父亲心疼善良的女儿,心想先把海鸥关起来让小鸥玩几天,再作处置也不迟。

次日晨曦初露,小鸥溜出家门来看望海鸥,只见被捆住的海鸥神态萎靡。她来不及多想,跑上前去解开了绳结,然后抱着海鸥奔跑到海崖边放开了海鸥。化险为夷的海鸥展翅高飞,瞬间又特地返回,在她头上盘旋两圈,连叫几声之后,才向大海飞去……

自小鸥出嫁到同村小伙子阿海家后,对海鸥倍加关爱。她经常用刚捕来的新鲜海鱼和小螺喂海鸥,还用木盆盛清水供海鸥喝。天长日久,三五成群的海鸥也常常陪伴在她身旁。

有天半夜,海鸥来回盘旋,悲切地叫个不停。张小鸥心有灵犀,意识到有祸来临,立马跑到村部打听出海的丈夫的情况。果然,阿海的船在捕鱼返回时,不慎触礁沉没,船员下落不明。小鸥感到天崩地裂,她魂飞魄散地扑向海滩,爬上海崖,面对茫茫沧海,痛苦万分。

说来奇怪,在她痛苦绝望的时侯,许多海鸥默默地在她头顶上空盘旋,时而与海上刚飞来的同类交接,好像在传递着什么信息。

那天下午3时许,突闻海鸥大叫,张小鸥顺着海鸥飞行方向眺望,突然发现海面上有一小黑点儿晃动。

“会不会是丈夫回来了?”怀着一丝希望,张小鸥磕磕碰碰地奔向海滩。小黑点在海鸥指引下越来越近。看清楚了,是她的丈夫和落水的船员们在一块船舱木板上正努力地划着木桨跟随海鸥而来。

“啊,真的是丈夫。”张小鸥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激动地昏了过去……

回到家里,丈夫告诉她,渔船触礁沉没后,自己和船员们紧紧攀附住了一块船舱板,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危急关头,一直是海鸥引路才漂浮回来。

张小鸥恍然大悟。从此,她更加疼爱海鸥。这昔日的张小鸥就是如今的张婆婆。

张婆婆与海鸥的美丽传说打动了当地渔民的心。现在岛上家家户户都把海鸥当作“吉祥物”来照顾,渔民们真正成了海鸥的好朋友。

关于婆婆的散文11:婆婆豆腐心

文/何雪萍

我婆婆是个厉害人物。乡下日子浮浅,哪家软弱了些,旁人看在眼里,逮到机会,便来欺负。公公忠厚老实,一生阿弥陀佛。和左邻右舍争一寸土,论一棵树的怄气事,都是婆婆出面处理。婆婆凶起来,嗓门尖细,怒目圆睁。这使得别人知道,我们家,也不好招惹。

我的婆婆,披了一层刺猬的铠甲,只是为了守护我们这个家。其实,婆婆的心善着呢。

我与夫是媒人介绍认识的。妈妈为了我的终身幸福,悄悄去夫的村子打探夫家的底细。问了好几个人,都说我的婆婆脾气不好。我妈心情沉重,迈步往回走。不巧,竟和婆婆迎面遇上了。我妈一眼就认出了她。

那一回,我妈在街上卖菜,眼看要做成一笔生意,却因为找不开零钱,不能成交。当时,婆婆也在卖菜。卖的也是水灵灵的小白菜。买菜的那人,作势往婆婆的菜担走去,我妈失望极了。不料,婆婆热心地对我妈说:“我换零钱给你。”说着,递过一把零钱。

我妈记住了这个好人的模样,一眼便认出来了。她高兴地上前打招呼,报出夫的名字,向她打探夫家的情况。不料这个人笑眯眯地说:“你打听的,就是我家啊。走,去家里坐坐。”我的妈妈又欢喜又尴尬,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嫁到夫家以后,婆婆对我视如己出,总说我工作忙,不让我做家务。她忙里忙外,把家拾掇得清清爽爽。每天下班回家,饭菜就热腾腾地摆在了餐桌上。

不久,我怀孕了,害喜,吃什么都没胃口。寒冬腊月,婆婆用沉甸甸一担白萝卜,换了一小串提子,洗得干干净净,端来给我吃。我的儿子呱呱坠地,婆婆只让我带着睡了一个月。等到满月了,晚上便把孙子抱到自己床上睡,怕我这年轻的媳妇劳累。

婆婆不只对家里人好,看到旁人落难,常不顾自己艰难,慷慨解囊。一次,我工作的学校里,一个孩子生了重病。全校师生为她捐款。回家,我说给婆婆听,婆婆拿出卖玉米的两百元,托我带到学校捐掉。

还有一次,我和婆婆一起去黄梅五祖寺上香。路上遇到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哭诉投亲不着,请求帮助。婆婆把身上带的钱全掏出来给了那女人。我对婆婆说,那女人八成是骗子,这样行骗的方式,早就不稀奇了,说不定孩子也不是她自己的。婆婆笑着劝我:“不能这样想。这样想,受难的人,都没有人救了。做好事,不要想太多。做了,心便是好的。想太多,什么好事都做不了。”

做了,心便是好的。这是婆婆简单的好人信念。我的婆婆,真是一本封面粗糙的书,用心读了,才知道,她的好,如豆腐,朴实无华,营养丰富。

关于婆婆的散文12:琴婆婆的粥

文/耿艳菊

少时岁月,最眷恋琴婆婆煮的粥。那粥洁白如脂,粘稠如蜜,盛在素白的圆形小瓷碗里,上面升腾着一股热热的气息,远远地瞥一眼,味蕾就已经被勾得蠢蠢欲动了。细白的小瓷勺轻轻搅动,挖一口放嘴里,软糯绵滑,滋味悠长。这粥也不过是清粥,材料极简,水和大米就可。然而琴婆婆的清粥却是花了心思在里面的。

琴婆婆和我们住一个胡同,门口相对。她家的院子很大,一年四季里面都开着好看的花。花儿们热热闹闹的,院子却极静默,只有琴婆婆和她的老伴琴爷爷。“琴”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老伴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他们亦有儿女,都在城里生活。琴爷爷在城里也有工作,退休了。他们本可以去城里养老,可琴婆婆舍不下住了一辈子的大院,琴爷爷就回来陪她了。

琴爷爷是个清瘦的怪老头,从来不苟言笑,严肃得狠,像个老夫子,胡同里的大人孩子都怕他。唯有和琴婆婆说话的时候,他那严肃的脸转眼就变成了院中盛开的花朵,温柔得让人心生嫉妒。长大后,听胡同里的老辈人讲年轻时候的琴爷爷对琴婆婆却不是如此,那是相当冷落的。

胡同里的人都知道琴爷爷面严,内心里却藏着善,藏着好。寒风凛冽的早晨,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妹妹等不及饭熟,直嚷嚷着哭。琴爷爷推开我们的门来了,抱起妹妹就往他家走,要我们去他家喝粥。琴婆婆不同,她永远慈眉善目的,笑盈盈的,亲昵地拉我们的手,心疼地摸摸我们冻得红红的脸,说:“走,咱去喝点粥,暖和暖和。”那声音软乎乎的,很宠溺,像自家的亲祖母。

琴婆婆每天都起得早,天还迷蒙着睡眼,很多人还在温暖的梦乡。琴婆婆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贪恋温热的被窝,只为琴爷爷熬煮一罐软糯可口的粥。琴婆婆的粥不用平常人家的锅煮,而是用陶罐熬,放在煤火炉上。大米是头天晚上事先泡上的,水是自家井里打上来的。然后缓缓的,慢慢的熬……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

过去的年代,婚姻多是父母做主。琴婆婆和琴爷爷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琴婆婆自小聪慧灵秀,大了后却不曾识字读书,只知忙时田间劳作,闲时坐在院子里做针线。那一份聪慧灵秀气也渐渐没了,反而处处显得土朴。琴爷爷十几岁就出门读书,去过大城市,见过世面。学成归来,留在城里上班,自然心气儿高,不中意琴婆婆。无奈父母之命,他不情不愿地和琴婆婆成了亲。

成亲第二日,他就以上班之名逃去了城里,留下琴婆婆独守空房。最初,琴爷爷应母亲之命,一星期要回来一天。而这一天,琴婆婆千盼万盼着。谁料琴爷爷回来后,板着脸,冷冰冰的,不说一句话。琴婆婆心眼实诚,她见琴爷爷饭吃得少,人又那么清瘦,光顾着心疼,竟忽略了琴爷爷的冷漠。没多久,她知道了原来是琴爷爷的胃不好,多年在外,饥寒无序,弄坏了胃。

她听说软粥养胃,在陶罐里熬最好。那时候没有火炉,她自己用青砖垒了个小炉子。再出门时她就留了心,碰到能烧火的木头柴枝,她便捡回来。白米也是十分珍贵,她留着不舍得吃,单等着琴爷爷回来,早早准备着,给他熬粥喝。

说来也怪,琴爷爷不理她的人,对她的那罐清粥倒是情有独钟,喝得滋味绵长,回来的次数竟多了些。然而,又过了两年,琴爷爷渐渐回家的次数又少起来,一个月也不见回来一回。

琴婆婆左等右望,等不来人,心里早就急了。她急的却是琴爷爷的胃。又等了一个月,她再也坐不住了。半夜里摸摸索索着起床,生火,打水,熬粥。她要给琴爷爷送过去。

到城里,要几十里的路,她怕凉,就用棉衣包裹住陶罐,搂在怀里,一路搂到了琴爷爷的单位。见到了琴爷爷,她一句没提别的事情,收拾了一下琴爷爷换下来的衣服,什么都没说又回家了。

又过了几天,她又半夜起床,给琴爷爷熬好粥,裹着棉衣,送了去,还有洗好的衣服。琴爷爷喝粥,她就坐在旁边看,笑盈盈的,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琴爷爷低头喝粥,心里莫名奇妙地软得像陶罐里的粥,眼睛里湿湿的。

琴爷爷喝完粥,望着琴婆婆,冷冰冰的脸舒展开了,有一种特别柔和的光彩。那是他第一次对琴婆婆那样温柔的笑。那天,他没有让琴婆婆回去。

后来,琴爷爷回家的次数勤起来,对琴婆婆也不同往日了。而琴婆婆一直在用她的心为琴爷爷熬着一陶罐清粥,那清粥里蕴含着她一生一世的爱情。

琴婆婆和琴爷爷之间正像这一罐清粥,本来米是米,水是水,差别那么大,却经过俗世的烟火,精心熬煮,到人生暮年时,已是水米交融,洁白如脂,粘稠如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关于婆婆的散文13:我教婆婆抢红包

文/程中学

婆婆六十有余,身体棒,精神好,接受新事物能力特别强。这几年,学跳广场舞,玩全民K歌,把她的老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过年了,我们回老家和婆婆一起团年,婆婆见到我们十分高兴,忙进忙出,找喝的,做吃的,抽着空儿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说话。然而,婆婆见我们一个个都在低头划拉手机抢红包,对她也是口不对心地应付着,婆婆有些失落,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这声叹息被我捕捉到了,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我放下手机,和婆婆一起做起了家务。我心里则想,如何才能让爱玩手机的我们不疏远婆婆?也和婆婆一起抢红包吧。这个想法令我兴奋不已。

我给婆婆下载了新版的手机QQ,并在上面建立起了一个群,取名为“相亲相爱一家人”。然后我把小姑、表弟、堂哥、表姐姨妹们天南海北的一家家都拉进群里,婆婆是群主。

弄好这些,老公首先发了一个“祝母亲大人新年快乐”的口令红包在群里。婆婆眼明手快,按照我的指示用力一点红包,正好抢了“8.8”元。群里的表哥表弟堂哥堂姐们趁机起哄,有的称没抢上,发个大哭的表情。小姑也发了个大红包,向婆婆送来新年祝福。随后,群里狂发了一阵“红包雨”,每一个红包,都装满了他们对婆婆的祝福和爱,大家抢着乐着,婆婆笑得满面春风。

后来,我又教会婆婆在群里用语音说话,教她发红包。婆婆学会了这些,时常在群里和大家说说话聊聊天,问问表哥家的生活咋样?又问问姨妹在哪里过年?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其乐融融。

网络,确实是个奇妙的通讯工具。不管我们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有联系,就会有亲情。亲情在,爱就在!以后,我们会天天在群里给婆婆发红包,这样,即使我们不在她身边,婆婆也不会感到寂寞!

关于婆婆的散文14:煮面

文/张彩虹

难得回家休息,刚进门,婆婆告诉我她和公公要回老家一趟,叫我自己解决肚子问题。听到这个消息,我如晴天霹雳。我一向不喜欢做饭,觉得做饭是在浪费时间,吃得越简单越好,可为了儿子的健康,我决定尝试自己动手。

趁儿子还没有放学,来到超市,开始采购,想着在儿子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说来惭愧,由于工作的原因,难得的和他团聚,更谈不上为他煮吃的,今天是该好好露一手。

蔬菜区,黄瓜、青菜、辣椒……等等!太多了,我都无从下手,忽听挑青菜的老婆婆说:“青菜好,晚上下面条吃”。听后灵机一动,晚上为儿子煮面条,方便不说,还快。于是我挑了几棵青菜,买了水面,黄灿灿的,看着就想吃上几口的样子。听说上海米醋不错,找了半天可惜无货,就用镇江香醋代替,反正儿子是个“醋坛子”。看了看时间,嗯,赶快!要去接儿子放学。

儿子看到我,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走在路上,告诉他爷爷奶奶回老家有事,今天晚上回家给他下面条吃。听后,儿子用怀疑的眼光看了看我,说:“妈妈你会吗”?我嗯嗯了两声,因为心里还是有点虚。

回到家,儿子像往常一样,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写作业,而我则来到厨房,打开煤气炉……把面条放进了锅里,然后洗菜、打鸡蛋,面条差不多熟了,放入青菜、鸡蛋再盖上锅盖煮了一会,关火。拿一个大碗,倒上四份醋、三份酱油、二份酱、一份油、将面条全部倒入搅拌……大功告成!喊来儿子,开吃。儿子望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面条,再看了看我,端起小碗,小尝一口,满脸堆笑,拇指一竖:“好吃!”

看着儿子满足的样子,我摸摸流下的汗水,舒坦、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