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散文

请欣赏清明节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清明节散文1:百姓的清明故事

文/谢泓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回味家族历史的百姓故事会。

平民百姓,只有到了清明节,才有时间、凭借人生经验和阅历,回味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尘封家族故事。才会想起祖先如蚁蝼般生存,如牛马般苦力,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才有了今天—子子孙孙跪满遍地,香火不断。虽说祖先没有给子子孙孙留下金满箱银满箱,更未使子孙后世做强梁,但却让子子孙孙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愚公子孙一样的鲜血:每天挖山不止,为生计,为稻梁,被说不尽的苦和累煎熬着,为一粒芝麻大小的幸福而满足高兴着。

就这样,一个个生命悄然来到人世上;一代代人,相继变为一坯黄土的忠实守望着。总是在祭祖的日子里,凭主观想象揣测祖先的模样,终究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祖先的基因,虽然并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般野心勃勃,但终究知道自身从那儿来要到那儿去。

因为太平常又众多,平民祖先寿终寝所便称做坟墓。记忆里,遍地都是坟墓,坟墓里埋葬着爷爷、爷爷的爷爷甚至更老的爷爷,还有奶奶、奶奶的婆婆的婆婆、甚至更远的奶奶婆婆。忽然有一天,平坟轰轰烈烈开始了,那么多坟墓竟被夷为平地。历史如同一道被化简的方程式,老祖先大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有理数。有理数被化简,土堆也就消失了。只是到了清明节这天,长辈们才会告诉子孙:去,那儿有个老坟,挂个纸扎!表示子孙们还记着那地下长眠的老人。虽说当年平坟时,也曾诅咒过激进派的行为,现在回想,何尝不是一件大好事!老百姓本来就是草根,如同黄土一般平常。人吃了黄土一辈子,最后慷慨大方的让黄土一口吃掉,岂不乐哉!这一口黄土,也就成了永久的纪念与追忆。草根生命,本就来自于阴阳五行之中,又回到五行中去,岂不是大自然绰绰恩赐!

若按等级分类,名人的坟墓就叫做林,比如孔林,关林;漫游在历史长河中的土堆,称得上林者能有几多?追溯到皇帝坟墓,叫做陵,比如乾陵、茂陵,十三陵,秦始皇陵。活着就为自己大修陵墓,乃大多帝王的热衷追求,他们活着出尽风头,即使到了阴间,还想继续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要不怎么霸称自己为始皇帝?还有一世二世三世……?他们贪婪设想,即使到了天国,仍然会继续愚弄自己的臣民。甚荒唐,到头来却免不了为他人作嫁衣裳。历史大变革的台风,虽不是每一场皆为十二级,但却不无戏谑,将一厢情的愿肉食者黄粱美梦一次次打破。

这一块故土,刘邦来过,梦河汉界的故事源远流长,让后人多少好事者,将眼睛天天盯在棋盘上,在楚河汉界上杀杀打打,好不热闹!可惜即使至死,他们中绝大多数,仍然在楚河汉界的厮杀中磨蹭,却不见立得一星半点儿拜将封侯军功,最后还是被埋葬在一个土堆里;滚滚红尘里,有朱元璋身经百战的影子,但明朝的那些事儿,让后人瞧得起看得见津津乐道者,也不过永乐盛世、青花瓷云云。非常有趣的是,这两个典型的农民,却曾经弄得中国历史地覆天翻,几近分崩离析:一个为刘姓子孙们封土列侯,王国遍中华;另一个如意算盘,却被称作明成祖的儿子给搅乱,以桃代李。历史似乎并不记得过多有关他们的故事,大多是八王之乱的销烟弥漫,傻子白痴子孙皇帝荒诞不羁的讥讽笑话。

这故事,感动过历代几多文人墨客,令他们摩拳擦掌,杜牧意味深长咏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不尽感慨。

回到自己的故事里。点一沓火纸,燃一柱香,放一挂鞭炮,想那长眠地下的老祖先也该满意的笑了?那些崭新的钞票,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可能也是如同活着一般,非常算计地花着?他们知道,一分钱也来之不易,知道安居乐业的重要;他们活着时,就将人的无穷欲望降低到最低温饱水平线上;他们知足常乐,没有顶天立地般理想,也许他们朴素地理解道:所谓远大理想,一但膨胀了,大多就会变成野心!野心一旦实现,就会青史垂名,成为一代风云人物,就会称作雄心壮志、雄才大略;野心一旦败北,就成了乱臣贼子,杀无舍,株九族或者流放荒蛮之地,永远不得翻身!一旦新王登基,为了剪除异己,以绝后患,会及时将野心早败露者来个株连九族,满门抄斩!下场可悲,空前绝后。那儿还会留得一子半孙为他们去上坟扫墓!

阿Q太伟大了,看来还是做平民百姓好。平民百姓死了,不论怎样,却将草根的种子留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上也就更多出了些叫做芸芸众生的劳作者。他们或挖山不止,或填海矢志不渝,只有这些劳作者,才让这个世界充满神奇,充满诱惑,也鼓舞起更多追梦者。

纸钱纷纷,天空中飘浮着的总是平民百姓对自己祖先的年年追忆、世代缅怀。

清明节散文2:悠悠糍粑情

文/石爱娟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追忆亲人、缅怀故人的传统节日,一般有祭祀、扫墓等活动。曾经,为祭祀先人,清明这天一定要禁火,只能吃冷食。所以,在我的老家,糍粑可是清明节家家都要准备的冷食之一。

糍粑并不难做,主料是糯米。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最简单的就是咸糍粑,只需先把糯米煮成熟饭,并往里加适量的盐,拌匀后搓团,继而压扁,最后在早已备好的碎芝麻里滚一下,这样,一个看似黑乎乎,味道却很可口的糯米糍粑就做好了。每当看着母亲做这个时,我总是手痒痒,因为简单,母亲也总是让我参与其中,此种糍粑热的喷香,冷了虽黏,却特有嚼劲,怎么吃都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那种感觉肯定要另当别论了!

有时,母亲也会做加馅的油炸糍粑,但此种糍粑程序比较复杂,一定要把糯米饭揉劲道了,然后搓团,在里面加入馅料,甜的咸的都可,甜的一般有芝麻馅、豆沙馅,咸的可以有菜和鲜肉馅,现如今原料多了,还可以加入香菇、虾皮等,这样会让糍粑花色更多,味更美,包好后放入油锅里炸,待到糯米表面呈金黄色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这种糍粑外脆内软,甜咸搭配,味道格外鲜美。

曾经在老家的时候,母亲是做糍粑的能手,村里总有年轻的小媳妇来向母亲请教做法,母亲也总是耐心地一一教导。后来,我们举家搬来了城里,这些年每年清明时节回老家扫墓时,总有人会给我们送一些糍粑,我们极力推脱着不要,实在推不了就尽量少拿几个,可即便如此,袋子每次都会被装满。

每到离开,母亲都会站在村口,回望着村子若有所思地叹息一声。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这份浓浓的乡情,我们手里所拎的那些糍粑,也因为这些质朴的乡情,而多了一层更深的意义。

如今,又是一年清明将到来,母亲早就说了,今年,她一定要亲手多做一些糍粑,各式各样的,然后带去乡下……

清明节散文3:又是一个清明节

文/周凤娥

每年的清明我都会与丈夫回乡下祭祖扫墓,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那里有对我恩重如山却已故的亲人。

不知去了多少回,每每想起总是悲悲切切酸酸楚楚的感觉挥之不去,思念的泪水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踏上故乡的路,脚下青青的小草,田野绿绿的麦苗,田边黄黄的油菜花。一股青涩滋味清香扑鼻而来,眼前浮现已故亲人微笑着迎接我们回家的情景。

不知去了多少回,每每回家总是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的印象抹之不去,深深的恩情永远铭记在了心里。

老家门前小河边依旧是一排柳树,摘上一支新鲜的柳枝,系上一串飘坟纸,来到先祖的坟前。不知何年先辈的坟头长出了一棵朴树,历经百年风霜,已长成二人合抱粗的参天大树。老年人都说这是先祖积德,我深信不疑。我的祖先、奶奶、大伯、阿爹都长眠在这棵朴树下。捧起坟前的土,堆在亲人坟头,跪在亲人的身边,深深地叩头拜下,泪水沾湿了脸庞,思绪又回到了从前。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奶奶的身形犹在眼前。头戴自缝的二片帽,穿一身中式斜扣衫,零丁的三寸金莲,小脚丁呀丁的好像没站稳似的。捡着门前路边丢弃的锈铁钉、碎玻璃、树枝……怕赤脚的路人扎坏了脚底。

奶奶有一颗菩萨般的心肠。我3岁、弟弟一岁那年我们失去了母亲。从此,奶奶就是我的亲娘,她常常在我耳边说:“帮助别人就是给自己积德,以后的路也好走。”记得我上大学的那年,临走时奶奶给了我一包缝针和一团自制的棉线,语重心长地说:“苦日子不怕,再苦也别忘行善积德,这针是给自己和给别人缝扣子用的,这线叫万里长,不能吝啬。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铺路。”朴实的语言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让我受益终身。

父亲魁伟的身材,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千斤重担一肩挑,又当爹又当妈地把我俩拉扯长大。我和弟弟都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家境一贫如洗。孩子饿得夜里又哭又叫,为了不让孩子挨饿。父亲把捡来的青稞麦,半夜用手搓去皮放陶罐里煮熟了喂我和弟弟。长身体时,割一块肥肉就着大米蒸熟了酿成米酒,算是最好的营养品了。阿爹常唠叨的一句话:“有命爬山无命入海,有出息念书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你们念。”

现今,我也年过半百。一生从医,悬壶济世是我一辈子的信念。奶奶、父亲没给我金山银山,但是给了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财富和为人道理。

又是一个清明节,我怀着感恩的心祭奠我已故的亲人。你们的灵魂在我这里得到了升华,你们的美德在我身上得到了延伸。

清明节散文4:清明感怀

文/何庆良

清明节到了,这几天心里总是掠过一丝淡淡的忧伤,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上班的路上,看见一位老人,瘦瘦的,在我前面骑着电动车。不知是什么原因,老人一下摔倒了,好在速度不快,并没伤着。看着老人慢慢地扶起电动车,我心酸得想要落泪——他的头发花白了还在为生计奔波,看起来是那么瘦弱,那么孤单无助。其实我知道,对于他来说,这样的事还是完全有能力应付的,并不会如我想像的那样无助,但我相信在那一刻,他的心中一定会闪过一丝苍凉——人老了啊!

那一瞬,我想起了在乡下农村仍然耕作不辍的老父亲。他已过古稀之年,眼下正是犁耙水响,开始春耕的季节,不知他做繁重的体力活能否吃得消,他是否也会感叹“人老了啊”。是啊,人都会老,老了就会需要亲人的照顾,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在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又在哪呢?

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又是一年清明,路上回乡扫墓的行人渐惭多起来,我知道他们大多是去祭拜自己的亲人。冥币、鲜花畅销,大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想,这样做真的能弥补些什么吗?这或许不过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一种宽慰。

诚然,我们都不是不孝之人,却都是无心之辈。因为我们的无心,我们忽视了长辈们渐老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无心,在长辈们发出需要我们的信号时,我们因为这理由那原因耽搁了尽孝;更因为我们无心,也就错失了人生最后为人之子女应尽的责任。我们后悔,我们自责,但于事无补——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一直认为,老人需要的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儿女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中,在需要我们时,能随时看到我们的双手,一双有力的手。作为一个长年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我做不到这些,我无法在父亲需要自己时能让他看到我的双手,正因为如此,我更明白其中的内疚与遗憾。所以,我要时刻给自己以提醒:陪伴,是最好的尽孝。

清明节散文5:清明花

文/赵德铭

在一年一度的四月清明节里,鲜花与怀念,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已故亲人祭奠的心灵寄托之物。

多年前,我曾见到过一种“禾雀花”,它每年只在清明节前后的几天内开花,花朵如小鸟一样,似千万朵小鸟栖息于树枝之上,蔚为壮观。花儿长有眼睛状的小孔,孔内流出的液汁仿佛流血一般。摘一朵花放在手中,两个小时后花色变成褐色,与麻雀的毛色一样。人们说,这是一种灵性之花,因而被视为“清明花”。

其实,植物学中真正叫作“清明花”的是一种木质藤本,生于云南南部,广东、广西和福建也有栽培。它原生长于山林之中,后开始人工种植,别名比蒙花、炮弹花、刹抢龙。常绿木质大藤本,具乳汁,茎有皮孔;卵形叶对生,先端锐尖,有小毛,侧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开花3至5朵,花大,漏斗形,白色,有香气,花冠5裂片。因它在清明前后开花,故名“清明花”。

清明时节是蚕豆花开的日子,也是桑蚕养殖的最佳季节,因而在湖州一带自古就形成了一种“蚕桑文化”,并与着名的“湖笔文化”构成了湖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两大民俗文化。因此湖州自古就有了“扫蚕花地”、蚕花生日,焐蚕花,点蚕花灯等民间习俗。

说起“清明花”,自然就会使人们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不仅写出了美丽缠绵的清明雨,也把杏花村的酒文化推向极致。

然而,唐代诗人韩翃的清明诗《寒食》,却独特地写出了最美的“清明花”:“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宋代诗人陆游的清明诗《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总让人感受到花、雨和清明的美妙意境。

于是,我寻思,清明是节令,也是季节,更是心情和文化,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存文明——“岁月似流水,人生如飞花”;我寻思,在清明节,“清明花”也就自然构成了永远的文化情结和永恒的沧桑喜悦。

另外两种被人们广泛熟知的“清明花”,就是杜鹃花(映山红)和油菜花了。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净兴寺杜鹃花》诗中说:“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杜鹃啼血的鲜红给人们强烈的怀念之情。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他的《宿新市徐公店》诗中说:“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油菜花遍地的金黄色,虽然没有红色浓艳,没有绿色的厚重,但却开出了一种朴实的风格,花香之中让我嗅出了亲切的乡土气息,倍加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思念之情。

听人说起一则俗话:“清明戴花,来世有妈;清明戴青枝,来世有亲人;清明插杨柳,来世有娘舅。”

这是多么美好的人情向往呵!我突然想起在一个雨后的清明,我带着儿子去给父亲上坟,在宁静的山水之间,忽然听到远方有歌声传来——原来那是一首湿漉漉的《丁香花》,歌曲前的女声独白清亮感人——“暖风吹过的季节,天空飘过丁香雨……丁香花开,丁香花落……”我仿佛发现这是上天唱给父亲的歌谣。儿子也在一旁听着听着,便入迷了,他立即奔跑到附近的山坡上,去采摘了一束“清明花”——几乎包括山坡上清明节开放的所有山花。瞬间,我被彻底感动了,于是我急忙要过儿子手中的“清明花”,虔诚地献在了父亲的墓前,并恭恭敬敬地向父亲躹了三个躬……

清明节散文6:怀念我的父亲

文/董凤云

写在清明节前夕。

父亲,您离开女儿已有十二个年头了吧!在这十二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您,特别是我在生活遇到困难,工作遇到挫折的时侯,我多想在您的面前,跟您诉说冤屈和苦恼,多想再聆听您的充满温情的教诲,多想重新体会父母怀抱的温暖和快乐。今天,为人之母的女儿,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同时对您的理解更深了一层,越发增加了内心的不安和愧疚,您的在天之灵,一定要原谅女儿年轻时任性和无知。

您知道吗?您走后的第一的清明节的夜晚,我梦见您的坟头堆着横七竖八的尸骨,是您在提醒女儿明天是清明节,要女儿去看看您,我去了,原来,花圈被风吹的七零八落,您知道吗,样子跟我在梦中的一模一样,从那时起,我就相信“灵魂”的说法了。我把您的花圈重新整理了一番,又用铁锨在您的坟头添了些新土。没过多久,您就托梦给我:在一座新盖的房子,您靠东边坐着,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样子好像很满足,我很清楚的看着您,但走不到您的跟前,我就哭着大声的说:“爸爸,如果能让我天天看到您,我愿永远生活在梦中,不要醒来。”我哭着哭着就醒了,我知道,您是在告诉我,您在天堂生活的还好,还满足,好让我放心。那一夜,泪水打湿了我的枕巾。

我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是那样圆,是那样明亮,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我们家乡的“白糖青丝玫瑰”制成的月饼,尽情的享受中秋佳节的喜悦,皎洁的月光挥洒在小小院落,我依偎在您的怀里,小手顽皮的抚摸着您的胡须,有微微的刺痛,好舒服啊,您见我调皮,就给我唱起歌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日本狗强盗,消灭的蒋匪军,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敌人胆敢侵犯,坚决打它个不留情。”我听着听着也跟着您唱了起来,您唱一句,我跟着唱一句,不一会,我就会唱了,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一支军营歌曲,也不知道您是位老兵,更不知道您有孤儿一般的童年,我只知道,您唱得很好听,很有气势,您很慈爱,在您的怀里很温暖。女儿长大以后,每当我的歌声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时,我觉得这掌声应该属于您,是您启迪了女儿的心智,赋予我音乐天赋。在您的有生之年,之所以很少听您唱歌,那是因为生活的重担,磨灭了您的兴致,使您失去了享受音乐生活心境,您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我们。

我不会忘记,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们父女乘上了当时的21路公共汽车,前去历城师范报到。当汽车行至章丘和历城交界处一个无栏大桥时,突然,汽车急刹车,全车的乘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我们反应过来,汽车的前轮离桥的边缘不到半米,情况十分危险,从前门已经无法下车,只好砸开后窗,逃离险境。当时我害怕极了,由于车身太高,您先下去后,伸出坚实的臂膀支撑着我,从后窗脱离了险境。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我当时已经长大了,为什么张开双臂的不是我?而是年已五十的父亲,父亲您能原谅我吗?

我知道您会原谅我的,您的宽容、善良、勤劳、质朴的品德,决定了您不会在意女儿的过错。在您的有生之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风风雨雨,饱经风霜,粗茶淡饭养育了女儿,我真的没来得及仔细看看您脸上的皱纹,没来得及体味一下您内心的苦楚,没能给您买上几次您爱吃的大红软柿,没能给您买几瓶您爱喝的兰陵大曲,您就匆匆的离开了操劳了一生的家,离开了女儿,离开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些都已经成为女儿永远的遗憾。如果真的有来世,让我在做一次您的女儿,好好的孝敬您,来弥补我的遗憾,我一定会做到的。

父亲您安息吧!

清明节散文7:清明节

文/dingdeshengg

又到了清明节了,之前的愚人节已经让人有些受不了。除了被忽悠之前,大家提的最多的就是那个纵身一跃的张国荣哥哥,他的事迹到今天,仍依然拿出来被人津津乐道。

的确,喜欢哥哥的人的确太多了,爱他的帅气,歌声,坦城和多才多艺。虽然时隔八年,但是他留下的无数经典歌声和电影,早已深入人心,伴随了几代人,走出成长的迷惑。但他,自己却迷惑了。不得不承认,他的内心是脆弱的,犹如清明时节的细雨纷纷。

夜深难眠的时候,打开哥哥的声音,《沉默是金》、《风继续吹》、从《共同度过》到《有谁共鸣》,那深沉的带着穿透力的嗓音,赶走了我们所有的寂寞… 他是成功的,因为那么多人记得他,怀念他。他同时又是失败的,因为他来的匆忙,走的太快,犹如流星,就让我们记住他的永恒吧。 好在愚人节终于闪过,在我们想念哥哥的同时,我又想起了亲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时候的记忆依然铭心刻骨,奈何时光无情,在帮我成长的同时,也带走了我的亲人,想念思念,尤其是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以前他们在的时候,我总是不懂事,调皮捣蛋,更没有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作为孙辈,我万分惭愧。唯一能做的,就是称着清明放假,能回家在他们坟前敬上一柱香,送点纸钱,希望他们泉下过的好,保佑后辈吉祥安康,万事顺利…

回家的车,颠簸着,颠的是我的记忆和伤感,希望天下有心的人,都能和谐美满…

清明节散文8:峨眉山轿夫

文/张定芳

这次我利用清明节三天假日,去了趟成都旅游,看了市内的几个著名景点春熙街、青羊宫、杜甫草堂、武侯祠及锦里,都只是匆匆看客,瞧瞧热闹而已。成都小吃颇有名气,品尝之余才觉得名不虚传。而真正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峨眉山游玩时随处遇到的轿夫,他们总是给予我向上的勇气和无穷的力量。

在登山途中,看着来来往往的轿夫,不断用毛巾揩汗的辛苦和劳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就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挑山工》。如果说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让我懂得了,人做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能抛却杂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峨眉山的轿夫又会让我明白什么呢?也许正是出此心理,我的目光不由得集中到了峨眉的轿夫身上。他们每两人合伙一副滑竿在山上来回抬着游人,喊着号子小心走着。这些轿夫身材普遍比较矮小,穿着很是朴素,面部表情没有游客们游玩的那份高兴与惬意,有的是底层人生活的艰辛。他们两人合伙用一副滑竿,专门去抬那些不想登山或者无法登山的游人。其实他们所用的滑竿工艺很简单,就是用两根约六七尺的斑竹做抬竿,两端绑着一尺五的抬担,中段悬着用绳索将竹片编串成弧形的“竹排”,“竹排”前还有一根踏脚棍。滑竿制作简单,适应山道,坐卧舒适。他们抬着游人上下山时所走的路线和泰山挑山工有所不同,他们不走折尺形的线路,而是直上直下的走直线,还有,他们也不像挑山工那样走一段就换一次肩膀(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用两个肩膀抬的)。我知道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挑东西时,之所以走折尺形线路是为了省力和不伤膝盖,而他们为何要走直线呢?他们难道不懂得走折尺形线路省力吗?后来我由于走不动路了,没去游“一线天”和“猴区”这两处景点,在峨眉山半腰等导游时便和几个轿夫搭讪起来,方知他们之所以不走折尺形线路,是因为让游人躺在上面不眩晕更舒服,他们的话不多而且简单朴素,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游人的那份周到与淳厚。游人坐上滑竿,“嘎吱嘎吱”,卧游在崎岖的游山道上,穿行在层峦叠翠的万木丛中。

我又问他们每天这样往返好几趟难道不累吗?其中的一个轿夫说:“我们也是人,怎么会不累呢?可是为了家庭生活得更好,我们必须要出这份苦力!”他的回答是如此简洁有力。后来只要我听到有节奏的“嘎吱嘎吱”滑竿声以及他们那沉重有力的脚步声,我就赶忙给他们让路,生怕他们因为我而耽误了行程,多出了气力。我暗自思忖自己空手爬山尚且耗费很大的气力,何况他们抬着一个很重的游客,再爬这么陡峻的山,那是多么的艰难。特别是上山时走在前面的轿夫,还有下山时走在后面的轿夫更是迈步费力。古往今来,这曲折陡峭的山道上,不知嵌满了多少探奇、寻古、访幽、烧香拜佛人的脚印,而在这些脚印中又有多少是轿夫们留下的印迹呢?也许正是这群轿夫的出现,才为这处仙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增添了一种向上向善的无形力量,他们不仅为游人减少了登山的劳累,更让游人卧坐在软软的滑竿上,穿行在层峦叠翠的万木丛中,犹如腾云驾雾似的尽情浏览着这仙山妙境,赏景餐秀,谛听鸟语,真是优哉游哉乐哉!

在各地名山大川中,生活着不少跟峨眉山轿夫一样的轿夫,他们长年累月的劳作中练就一副铁肩负重的本领。尤其是这些轿夫和背夫,个个都有着惊人的韧性和耐力。他们用血肉之躯承载着生活的重压,面对陡峭蜿蜒的山路,挪动着坚实的步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的地行进。他们为那些向往名山,但又无力登临山巅的游客提供了方便。劳动者是美丽的,当他们艰难地将游客送达到指定景点时,也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劳动报酬。在峨眉山道上,当你坐上滑竿晃晃悠悠、逍遥自在地观赏风景时,他们还天南海北地给你摆一些有趣的龙门阵,让你的笑声在滑竿上荡漾……

上峨眉山游玩坐轿子,我真的有些不忍心……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对准一队抬滑竿的轿夫,咔嚓一声,这对轿夫不算高大的身影不仅永远地定格在了相机里,更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心里!

清明节散文9:我们一起感受春天

文/香山红叶

清明节小长假很快就要过完了,明天就要上班了。老公说:“今天的天气格外的晴朗,我们不妨到外面走走,伸伸胳膊,踢踢腿,对你的颈椎,胳膊都有好处”我很赞同。我们穿戴整齐,关门,锁门,走出户外。走在大街上,微微的风轻轻的吹在脸上,感到一种清爽的暖意,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是春的抚摸呀。

路边的小草也不甘寂寞,探出脑袋,左右张望,在“偷听”人们说话。春姑娘牵着蜜蜂的手,迈着轻盈的脚步,迎着金灿灿的阳光,把一件五彩的衣裳披向大地,顿时,花儿红了,草儿绿了,处处是鸟语花香,春色浓浓。

在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天,她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色彩斑斓,美轮美奂,更是带给人们的一种希望和活力。路上来往的行人很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年轻人,老人们,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好天气,出来活动活动,散散心,愉悦愉悦心情!说话间,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公园。 公园里的的人很多,(因放假)因各自的喜好不同,有的喜欢照相,有的喜欢打闹,有的喜欢站在小河边看钓鱼的,老人们喜欢坐在台阶上晒太阳,拉家常,整个公园热闹起来了。

你看,孩子们的动作是那样的敏捷、麻利,麻利的像猴子,三串两串的弄下柳条,编成花环,戴在头上,那一副神气劲,甭提多高兴了。几对恋人,倚在栏杆上相拥,亲吻。生活、婚姻对于他们80后,90后的年轻人是那样的幸福美好,让我好羡慕!眼前的场景,让我联想,谁能把这春天的味道说尽? 谁又能把这春天的故事道完?我站在小河边,任自己沉寂在无边的春色里,醉了,真的醉了,醉在了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我喜欢春天,爱春天。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支歌,春天是我们眼中的蓝天碧水,春天是孩子们手中的悠悠风筝,春天是一抹动人的新绿,春天她把友情、温暖、爱恨、得失像珠子一样串连,编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永远绚丽着……

春天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是属于大家的,朋友们赶快打起行囊,走进春天吧,去感受春天的美丽,去聆听春天每一个生命萌发的声音。春天不论走到哪儿,哪儿就流淌着春意。

清明节散文10:家乡的清明节

文/姚林宝

一年一度的家乡清明蚕花节是最热闹的。

头清明,四邻八乡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江南风情小镇——含山。通往山上的路人山人海,宽阔的山门被堵得水泄不通,场面蔚为壮观。

含山祭蚕神风俗由来已久,历史渊源深远,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历宋明清而益盛,代代相传,在家乡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逢此时,十里八乡的男女倾家出动,上山祭神,热闹程度不亚于穆斯林在麦加朝觐。

含山的祭蚕神活动分为头清明、二清明、三清明,从开始到结束,要闹上十来天。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化作美丽的村姑,来到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谁能到含山踏青者,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家,得到蚕花“廿四分”。因此,四面八方的蚕农每年清明都争相上含山。青年男女更是穿上节日盛装,乘船或赶路或搭车结伴前来。到山上购得蚕花数朵,别在发髻、挂在胸前,或插在帽沿或插在甘蔗上,任姑娘们跳起来攀摘,摩肩接踵,相互逗趣。民间流传一种说法,蚕花轧得越闹猛,蚕气越旺,就越是会带来好兆头。

祭蚕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美丽传说,当地蚕农认为含山是蚕花娘娘圣地,修建了蚕花娘娘庙,每年举行隆重祭蚕活动,祈求蚕茧丰收,期待带来好运。植桑养蚕是杭嘉湖地区的传统农业,历史悠久,钱山漾发掘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绢片,三国时有“吴绫蜀锦”之名,宋时有“湖州丝遍天下”之说,近代南浔所产辑里湖丝获得首届世博会金奖,驰名中外。蚕桑丝织经济价值较高,养得一季蚕,可抵半年粮,蚕茧成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收入。穿越历史长空,人们对蚕桑寄寓美好的愿望,演绎出种种蚕神祭祀风俗。

离开家乡三十多年,我感到家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人致富理念和传统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现在的蚕花节,大多数人是冲着热闹去的,年轻人踏青郊游的心理更甚。清明草木葱茏,满目翠绿,明媚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一边体验爬山的愉悦,一边欣赏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很是惬意。

1993年,原本是民间自发的蚕事风俗活动,被正式定为湖州的“蚕花节”。活动项目有祭蚕神、踏青、轧蚕花、摇快船、吃蚕花饭、评蚕花姑娘等,如今已成为浙江省民间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大批中外宾客前来参加这一节庆圣典。对于故乡,我一直在相望相守中细数点滴变化,除了为之欢欣鼓舞,更期待家乡明天更美好。

清明节散文11:清明的雨丝

文/游水方

那年清明节,天空飘洒着稀疏的雨丝。女儿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问我,清明为什么总是下雨?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在一旁的母亲说,那是先人的泪水。女儿说,先人为何流泪?母亲说,先人在天堂上,看到我们在怀念他们,感恩他们,他们感动了,流泪了。

想不到母亲会是如此作答。这雨丝竟是先人感动的泪水,正是因为我们的怀念、感恩之心。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在她朴素的头脑中铭刻着感恩的情愫。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她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雅言,但她常对我说,得人一点水,要念人九点情。她对长辈十分敬重,就来自于感恩之心。小时候,她常教育我,没有前哪有后,长辈辛辛苦苦为啥?不就是为了你们,后辈的要好好孝敬长辈。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母亲必先孝敬老人,父亲说:“留点给孩子吧。”母亲说:“孩子来日方长呢,以后吃什么都有。”她经常叫我为隔壁的五保老人三婆挑水,当有时我觉得辛苦而不大乐意时,她说:“做多点工,伤不了人,年轻人气力去气力回。”

母亲对逝去的先人也十分崇敬。拜祭先祖时,母亲很虔诚,祭前必洗手,把头发梳理一番,整理好衣服,祭拜时跪得端端正正,双手合得整整齐齐,躬着腰,神情严肃,口中念念有词。小时候,我对母亲此举不甚理解,以为母亲没文化,太封建迷信了。后来我长大了,渐渐读懂了母亲的心,明白她的虔诚是出自于对先人的崇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父亲先于母亲走了。有一次,母亲对我说,昨晚梦见你父亲穿着白衣降到我的床前,后面跟着三位也穿着白衣的青年。你父亲说回来看看我,那三人是跟他学习的。母亲感叹,他到天上还教书呢。每年的清明日,母亲都带我们兄弟及孩子到他坟前祭扫。母亲说,你父亲吃尽苦头才养大你们,你们一生也报答不了他,现在每年只来看他一次,要好好拜祭他。母亲领着我们恭恭敬敬地跪在父亲坟前,母亲说,他爹啊,我们大家来看你,都记挂着你,他们都努力,有出息了,你也该放心了。我也默默地祝愿父亲在天之灵幸福快乐。

终于有一天,母亲也走了。那年,母亲在走路时摔了一跤,跌断了股锁骨。其时,母亲已八十四岁,医生建议不动手术,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便出院回家调理了。母亲在病床上睡了八个月,我们请一个护理专门料理她,我下班了也常在她身边侍候。清明节那天,母亲对我说,告诉你父亲,今天我不去看他了,用不了多久,我就去陪他。果然过了三个月,她疲惫地走了。母亲是好人,我决信她也到天堂去了。

此后,每年清明,我便带着孩子去祭扫母亲了。当天空飘洒着雨丝时,我便想起了母亲的话,告诉孩子那是先人感动的泪水,这也有爷爷奶奶的泪水。我要让孩子懂得怀念,知道感恩,代代相传。

清明节,那些游子,无论天涯海角,不管路途多远,都循着根回到故乡,那些山山岭岭上,一簇簇人,大小老幼,跪在先人的坟前拜祭,不就寄托着心中的这份怀念?烈士凌园,英雄纪念碑前,无数相识不相识的人,排得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鞠躬,为的就是心中这份感恩。先人难道不为此感动落泪?

清明的雨丝,那是晶莹的泪花。对先人的怀念,感恩,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像一根精神纽带,维系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灵魂。

清明节散文12:清明,清明

文/彭意

清明节放假三天,我们几个驴友约好,先外出玩一天,后两天回老家祭祖。就在外出返程途中,我接到母亲的电话:二哥走了。

我呆了半天,才确信自己没有听错。于是,我开始试图计算二哥的年龄,却发现是徒劳。记忆中的一些往事,慢慢苏醒过来。

二哥是我叔伯房的姐夫哥。这个叔伯房的姐在我们这一辈是老大,但二哥在他们兄弟四个中排老二,所以我们一直叫二哥。

二哥又高又瘦,喜欢穿一身蓝布长袍。下颔很宽,轮廓分明,须发倔犟挺立,长得像鲁迅。我很小的时候,大姐带过我,所以我跟二哥很亲。

二哥当过兵,退伍后在县城附近的镇合作社当司务长,经常骑着载重自行车上街买东买西。我爱赶路,便常坐在自行车的大架上,遇见行人,便耀武扬威地摇响车铃。有一次,我的脚不小心卡进自行车轮子里,把二哥吓得不得了。他只要酒喝多了,一定会说起这件事,只是后来因病不能喝酒,才慢慢不再提了。

二哥爱喝酒,爱抽烟,经常醉酒。喝多后话特别多,鲇鱼涎一样,说什么“酒醉心下明”,却动不动就发酒疯。有一次喝醉了,从楼梯上滚下来,脸上缝了好几针。最近几年,二哥身体不好,烟酒都戒了。

母亲说,二哥是在祭祖路上走的。二哥心脏不好。去年年底,我去医院看望二哥,他说不了几句话,就上气不接下气,嘴巴一张一合,像离开了水的鱼儿。

祭祖本该是年轻儿孙的事,就二哥的年龄和身体,是不可以走山路的。但二哥的儿子在上海打工,回来一趟,实在不易。这个早已做爹的二哥,一定是怕他的老大人们节日里孤单,怪罪后人,就嘴巴一张一合的上山了。谁知道,竟倒在山路上,不回了。

我的眼睛潮润了,我一定得回去送送他。

回到老家,我没有进家门,便径直去二哥家。不料,二哥家门锁了。一问,已去了殡仪馆。

听老人们说,人死在外面,是不能进家门的。二哥家的几个兄弟都说没有地安葬,于是就抬到殡仪馆。

二哥一向很少回家祭祖,这次大概是想叶落归根。然而,叶落了,却未归根。

来到殡仪馆,大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起事情经过。

二哥近几天身体好些,便主动邀大姐回老家祭祖。出门前,想到家里没人,便把退休证、低保卡和工资折等,用塑料袋包好,随身带着。上山祭祖时,把塑料袋挂在一棵松树上,下山时忘记带,走到半路才想起,便急着往山上赶。大姐走得慢些,等她赶上二哥时,二哥已倒在地上,走了。走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只有那个装有退休证、低保卡和工资折的塑料袋挂在不远处的松树上。

原来,竟是那养命的东西要了二哥的命。

二哥静静地躺在冰棺里,他的儿子还在从上海回来的路上。二哥看上去很安详,胡子刮得很干净,盖着红色的绸缎被面,似乎比活着的时候还精神。

二哥一生节俭,很少见他穿新衣服,总是胡子拉碴的。晚年为补贴家用,也拣些破铜烂铁,卖几个钱给孙儿买纸笔。他在外从不多事,对家里人却十分严格。生活的不如意让他时常发脾气,如今大约是解脱了。

我点上一炉香,心里默默祈祷二哥一路走好。

从殡仪馆出来,下起了雨,我依旧决定上山祭祖。

祭完祖,雨下得更大了。雨水打在车玻璃上,纵横交错。CD里唱着汪峰的歌。我突然觉得,清明,是不是叫人清醒、叫人明白点什么呢?

啊,清明,清明。

清明节散文13:故乡的清明节

文/言语

在父母的坟头上添上几锨鲜土,烧上几刀纸钱,然后默默地叩几个头,做为儿女能做的或许只能是这些了。荒郊野外的林地里,一夜间,坟谷突兀了许多,坟头上全都压上了黄的红的烧纸。高高低低的松木柏树间,星星点点的桃红柳绿里,不时走来三三两两的香客,升起几绺袅袅青烟,隐约传来低泣和哭声……

清明节也是兄弟姐妹们团聚的日子,清明前的几天,山路上的小车和行人开始多了起来,天南地北的亲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老娘土,村头小巷里相遇,彼此辨认半天后,尘尘往事连同儿时的乳名也被唤醒,婶子叔侄地称呼一番后,故乡和亲情就这样拉近了一层。

看着邻村的某个家族,大车小车占满了街头,声势浩大的场面显然是向村民们炫耀。我和四哥从翰林旺出来后,沿东山码头入东沟向云梦湖畔的城子岭行走,一边在谈论着家族的荣耀和秉性的关系。我们发现,凡是从祖上就有野心、霸道、爱炫耀的家族,在这个庸俗的时代还真的都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所倡导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古训,似乎在这个时代被终结了。看看当前中国文化人的地位就知道了,村中那些掌权的还有一个朴实守法忠厚勤劳的么?

父亲的一生是善忍的一生,辛劳操心的一生,留于后人的是一个好名声而已。我有点不懂的是,为何父亲的这种秉性——遗传基因会如此强烈:大哥在官场曾经是功勋卓着的,可是后来因为思想不合时宜而很快暗淡了,我的政治生涯完全可以用失败二字总结。问题是,我们的后代们依然毫无保留地秉承了前辈们的朴实和理想,下一代中兄弟十多人也都是彬彬用礼有余,张扬霸气不足。论家势和资财,兄弟几个完全可以买稍高档的车的,至少在我们老家是可炫耀的,可是我们个个都是清贫守朴的老农民形象。

穿过三哥的鱼塘,走过大碌碡,在河之洲是一群不知名的水鸟,我兴奋地跟踪拍摄:远处的柳树行,脚下的荠菜花,水淹后的古墓和墓碑,城子岭的秦砖汉瓦……我陶醉在故乡的麦田里和荠菜花里,忘情于鸟鸣里,和四哥的话题便宽泛了起来……

清明节散文14:清明回故乡

文/凌 亮

又是一年清明节,每当这个时候,我便格外伤怀。因为,我的双亲已经离开了我们。想起他们,我便感到孤独。我的老家虽在,但物是人非。可人是有记忆的,每次回到故乡,走进老屋,看着那些积存了感情记忆的家什还是父母健在时的样子,一时感觉父母还住在家里,母亲只是抽空到菜园里挖地种菜去了,父亲说不定又去哪家串门了。先前每次回家,他们不在家里,我总能在菜园里找到母亲,在舅婆或是邻居家里找到父亲。如今,我上哪找到他们呢?他们已经永久地离开了这个家,后山上一小块土地藏着我们无尽的思念。一年一到两次去后山祭拜他们,我们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离去。

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年清明节,都是他带着我和哥哥去上坟。清明节的头一天,父亲便买来上好的草纸和鞭炮,下午他在家里剪挂钱和冥衣,晚上习惯性地嘱咐母亲第二日早上要准备哪些菜肴。第二日吃过早饭,我和哥哥提着装着箸菜和草纸鞭炮的篮子跟在父亲后面要去五六个地方祭拜祖宗。父亲教我们怎样摆祭品和怎样行礼,跟我们说某某地方埋着哪位先人,有时在路途当中还说说某个先人的一点掌故。那时,我不懂得悲伤,那些先人在我的意识里只是一些陌生的长辈而已。那些都带着“公”的长辈,我也是在今年正月期间详细读了《凌氏宗谱》才知晓一个大概的。从凌氏何公于宋至道年间(995——997)由浙江余姚迁新安祁门西乡金山殿下首店头算起,我们这一支凌姓是由第二十一世仕槐公大约在540年前迁居赤岭口繁衍下来的。到我已是第四十二代了。父亲若在世,一定有兴趣和我谈起家谱的话题,遗憾他老人家走得太早。他熟稔的家谱之外的凌村历史也随他一同消逝了。

父亲走后,每年的清明节我便和二哥侄子去上坟祭祖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不再像以前跑那么好几个地方,就给后山的父亲、祖父母、曾祖父母等一些亲人上坟。剩余时间我便用来陪陪年迈的母亲。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悲伤,但我在母亲面前不敢言更不敢哭。可我回到城里的无数个夜晚,却又是那么疼痛地思念着老家年迈的母亲。

后来,母亲也走了。老家在我心中成了一个永远的记忆。她老人家带走了我所有的牵挂。渐渐的,我回老家的次数减少了,一年难得几次回去。但清明这一天,我是必须要赶回老家,和哥哥姐姐们到后山给我们的双亲上坟。感谢他们给了我们血肉之躯,感谢他们教会我们生活和做人的道理。我们至今感到遗憾的是,就是在他们生前没有很好地孝敬他们。

子欲养而亲不待,遗憾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所以一年一年的清明节,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及时来到亲人的坟前,烧香磕头,虔诚地送上我们的祝福。父母若地下有知,那就请接受我们的忏悔吧。

清明节散文15:又到清明

文/田丽

又是一个清明节。

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日子,天上有雨,人间有泪。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不能不想起玉贵子,想起二舅家的二儿子,我的亲表弟。

算来,他离开这个世界,差不多快有十年了。他走的时候,年纪很轻很轻,没有人想到,他会死,并且死于心梗。

母亲更不会想到,因为在她眼里,他还是个孩子。母亲常常自言自语:玉贵子是个好孩子———他有好几年没来了吧?她给二舅母打电话,大声地询问玉贵子的情况。二舅母含着眼泪,大声地回答:好着呢!好着呢!

我从来不提玉贵子,从心里不想提。我怕一不留神,捅破了我们用心守护了十年的秘密———母亲那颗多难的心脏,承受不住这样沉重的打击……

然而,我却时常想起他的模样:微黑的面孔,温和的眼神,憨厚的笑容;时常想起儿时,大人们忙着端傀儡,分碗筷,他偷偷地拿出小油壶,在我的碗里淋一圈麻油;想起他和几个姐妹玩过家家,他给三妹梳头,给我缝布娃娃……那时候大人们都说她像个女孩子,他其实比女孩子更心灵,更心细。待到他长成一个英俊的后生,他便远远地离开家,到石家庄一家铸造厂里打工,为他贫困的家庭分忧解愁了。他为人忠厚,又能吃苦,很快赢得一个女孩儿的爱慕。女孩家里开着饭馆,他常去那里帮忙。他的未来的老丈人,一眼就相中了他,一心让他做上门女婿。他还小,不懂上门女婿与过门媳妇有什么不同。他只知道,人家不要彩礼,还给他分房子分地,他有什么不乐意的!待到他真的成了上门女婿,他开始想家,想他的父母。他的小媳妇懂得他的心事,她偷偷地攒钱,偷偷地放他回家。他第一次探家,带着厚厚的几沓钱,带着自家种的棉花、花生、各种瓜果。在乡亲们看来,他差不多是衣锦还乡了。他手拿银针,给父母每人缝了一套厚墩墩的被褥。他把一个儿子无言的爱与深深的愧疚,细细地缝在厚厚的棉絮中……之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了饭馆的老板,自然,他的孩子改了姓,这成了他心头的一道伤疤。然而,又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他还是老李家的孩子啊!

每年过年,他都要回家,给父母买多多的年货,留多多的钱,让父母宽宽余余地过大年。因为有了他,二舅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人们说起他来,都会跷起大拇指,连声说:好孩子!好孩子!

他的确好,对家人好,对亲戚好,对乡亲也好。

他每年回来,都来看我的父母,并且,每次都要表演他的绝活:油炸果子。他炸的果子,柔软,劲道,口感很好。他做生意很实诚,别人往面里掺一种白粉,他不肯。他说:那是坑人。他相信自己靠手艺,靠人心,生意照样兴隆!他介绍亲戚乡邻到石家庄打工,把自己的家当成他们的根据地。他帮助他们在那里安家落户,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延续血脉乡情。李家人宽厚仁爱的家风,他都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他常说:我还是咱们李家的人……

又到清明!我站在李家的祖坟前,为逝去的亲人们烧香磕头。我的目光从姥姥、姥爷的坟头,移向大舅、二舅的坟头。我固执地认为,二舅的脚下,应该给玉贵子留出一块坟地。我想,他的灵魂,唯有在这里,才能真正安息……

清明节散文16:雨

文/肖妮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天气也像人们悼念亲人的心情一样阴沉沉的。一大早大人们就去扫墓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我来到窗前,呆呆地望着外面。突然,一阵大风吹来,乌云遮住了天空,然后便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顿时,我脑海中想起了练习2刚刚学过的杜牧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时的情景,用这首诗再恰当不过了。

我无意间抬头向天空望去,雨滴不停地往下掉,就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或许是白云在穿珠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断线了吧。雨滴打在窗户上,溅得啪啪作响。雨水不停地往下流,就像一棵大树的根被仙女施了魔法,转眼间就蔓延开来,水珠透着玻璃发出微弱却亮晶晶的光芒。真是美极了!

远处的树木和花朵,正享受着雨水给他们带来的沐浴和滋润,它们摇摆着身子高兴地跳着舞蹈。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