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散文

请欣赏故事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故事的散文1:冬天里的故事

文/艳子

似乎还不是反复翻阅旧事的年纪,所以,还得向前奔着,也许已经一头雾水了,还是向前奔着……

最近几年,有些怕过冬天。因为还要不停地奔波着,有些惧怕寒冷,一到低于零下十五度,我就明显地感觉冻。一直执意不肯考本学车的我,似乎也只有挨冻的份了。总觉得还是给自己一个不会的理由吧,否则,劳心劳肺的还是自己。不过,也清楚的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非此即彼的极端还是不多,刚刚好的时候也是极少,既是一种选择,就欣然接受吧。

今年的年会蜂拥而至,冠以各种名堂来举办年会,人脉广、圈子多的人似乎像是在赶场子,赶场子……伴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场面也跟着越做越大。而我看到各个年龄段的女人们“全副武装”像赛事一般,有种明星范儿,个个仙气十足。是啊,冬天如此寒冷,苍白,让人们一睹女人们热烈烹制的风采也是一件乐事,且乐此不疲。

每天刷着朋友圈。

有时候真想关掉。可还是不舍,果真关掉了,如何打发那些无聊的空闲呢?总之,有闲的人才刷,有闲的时候才刷。忙碌的时候哪有空闲刷呢?但,只要空闲下来,刷刷就放心了。可到底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像吸毒一样被侵蚀了,然后果真上了瘾,怕是难以戒掉。

我想戒掉。你呢?

冷就冷吧,若是再遇到刮风,就更让人讨厌了。似乎有了一种难捱的情绪。数数日子,快了,小寒、大寒……离春天不远了,我就又熬过了一个冬天。

好在,女儿回来了。二十年了,我与女儿一起成长,从未懈怠。有过少年青春期的焦虑;有过备战三年高考的悲欣交集。一步一步地往前奔着,如今,我放心地放手,看着她长大了,偶尔想想小时候,那种盼着长高长大的心情,与我比个头的情景,如今,她已经高过我很多,我需仰视。我比她更开心!有种成就感,嘴上却说:女孩子,不能再长了。

比较凌乱。冬天,还以为可以窝在家里写写诗呢,可还是被琐事耽搁,就写写心情吧。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抵达”——白岩松的《白说》里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在文章最后段落是这样表达的:

“你听说过百分之百的黄金吗?没有,99%,99.9%,99.99%,99.999%……

幸福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可以无限靠近。”

故事的散文2:小城故事多

文/金缘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这首经典老歌送给这座开发小城,在合适不过了。

这座小城对外开放20余年了,异国的风情早已十分的浓厚。走在大街上,你无论问一个人都会几句俄语,简单的你好、谢谢!甭想难住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也甭想难倒连走路都要拄拐的老人。

在中国人眼里的西方国家人情薄面,感情开放!我开始也这么认为,但从这几年开始做生意,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俄罗斯人,对他们的生活渐渐的有了一些了解。

城市洁净,空气清新,无污染现象。俄罗斯客商每天流量剧增,大街上匆匆购物的俄罗斯人,也在习惯着中国文化,衣着打扮已慢慢的在适应中国的潮流。

其实我很赞赏俄罗斯人的个性,说自己喜欢说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瞧,走过来一位俄罗斯老太,看样子足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臃肿的身躯,走起路来像唐老鸭,抹着红红的嘴唇,头上高高的吊着两个小辫,小辫上还扎着两朵大大的红花。这样的打扮在中国人眼里必是精神有问题。她却美在其中。

在这座小城里,中国小伙娶俄罗斯媳妇已不足为奇,生出来的宝宝那才叫可爱呢!整个一个混血儿。但奇了怪了,我发现没有中国姑娘嫁给俄罗斯小子的。生意不好时,大家在一起也议论这事。俄罗斯男多女少,还有其因俄罗斯男人给人一种不安定因素,酗酒,抽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日子思想吧。你瞧,大街上,商场里随处可见俄罗斯男男女女手拎酒瓶子,边走边喝,嘴里吐着酒气,欲仙欲醉之感。

但不全是这样,今天就有一对俄罗斯夫妻感动了我。改变了我对俄罗斯人的看法。

快到中午时分,走进来一对约40多岁的俄罗斯夫妻,举止文雅、大方,很有素养的谈吐。他们手拉着手很亲昵的交谈着,选购着,我并没去打断他们,不想破坏这样的气氛。过了一会儿,他们停下来很有礼貌的问我价格,我一边回答一边介绍服装的质量。看他们很累的样子,端过来两个凳子让他们先坐下来,然后又给他们拿过来自己买的瓜子,那个丈夫抓了一把很有礼貌的说声谢谢!妻子却摆手不要,我以为她不喜欢瓜子。转眼却让我惊奇的看到一幕,丈夫用手剥开瓜子,把瓜子瓤放在了妻子手里,就这样丈夫剥瓜子,妻子吃瓤。我当时感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连赞他们,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丈夫看我夸他,还来劲了,起身去亲妻子,夫妻相拥了一下,多年夫妻还如此恩爱,实在让人羡慕!

他们买完服装走了,我目送他们走出好远,这一幕让我陷入了沉思中……

故事的散文3:用故事“浇灌” 孩子的心灵

文/严郁

一位专门研究故事疗愈的专家说过:“听故事长大的孩子最受教!你想对孩子说的,其实都在故事里!”

一年级的孩子好像有无限的精力,虽然在晨会课上经常和他们念叨玩耍时要注意安全,但孩子们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下课常追逐打闹,有时还会来我这哭着打小报告。

虽然我常常提醒,但效果甚微,想要教育好他们玩耍时要注意安全还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但故事的魅力很大,孩子都是爱听故事的,我便抓住了这个特点,给他们讲《大卫上学去》、《大卫不可以》、《大卫惹麻烦》等系列绘本故事。故事内容很简单,孩子一看就懂:上课不能跑来跑去;上课发言要先举手;打饭要排队;不可以推人;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这些常规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孩子们就很喜欢,也愿意听了。

班里男生多,好动,爱打架。我就给他们讲《你真好》:霸王龙本来很野蛮、霸道,他见到小戟龙就会上去踢他、咬他甚至是吃了他,所以每次小戟龙们一见霸王龙就逃跑,没有人喜欢和他交朋友。当霸王龙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一个小戟龙愿意去帮助他。为了交朋友,霸王龙慢慢改掉了自己欺负别人的坏习惯,最后小戟龙们喜欢上了他。

听完故事后,孩子们都说自己想交很多好朋友,但是不喜欢打人的小朋友。我随即说:“告诉你们一个能交到好朋友的秘诀,你想要交朋友,那你自己首先不要欺负别人,乐于助人,你会交到很多朋友的。”平时喜欢打打闹闹的孩子听了,当场就表示自己会改掉爱打人的毛病的,要交很多好朋友。

有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叫《我从哪里来》,每次上到这,孩子总是很好奇,有无数的疑问。由于孩子知识的缺乏,老师很难为他们解释清楚,但如果用故事就不一样了。在课上,我用《小威向前冲》、《宝宝快长大》两个故事就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奥秘,并且让孩子们知道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我还给孩子们讲《城里最漂亮的巨人》,让他们理解美的真谛。当孩子们听到巨人乔治把自己的衬衫、袜子、鞋子、皮带、裤子都给了别人的时候,纷纷表示虽然乔治又穿上了他那邋遢的长袍,但他更漂亮了,因为他很善良,帮助了小动物。看,故事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让孩子一下子从外表转入到了内心,明白了只有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在讲《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两个故事时,孩子们听得特别安静,当他们听到大树为了让男孩快乐愿意砍断自己的树枝给男孩造房子、截断自己的树干给男孩造船时,他们很气愤,觉得这男孩怎么这么坏,大树都快死了还老向大树要东西,同时他们又为大树难过,但他们又读出了大树的开心,大树开心的是男孩高兴了他就高兴了。有孩子告诉我,这大树就像自己的外公,只要自己想要的,外公总是能满足他;有孩子告诉我这大树像他的妈妈……看,不用多说,孩子们自己会明白。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现在,每次晨会课,我都会给学生讲故事,小故事大智慧,里面有着我想告诉他们的千言万语。把晨会课变成故事课,比枯燥的道理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

故事的散文4:我读书的故事

文/袁一方

三年级的时候,我非常讨厌书,因为感觉看书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但自从那一次以后我却喜欢上了看课外书。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下午,我的作业写完了,正在我没事做时,妈妈说:“袁一方,快来,读一读课外书吧!”我坚决的说了一声:“不!”“你就看一会吧,好不好”妈妈说。“不”我回答。因为这一声“不”使妈妈火了,妈妈说:“快点,上来!”我上来之后,妈妈把我关在房间里,丢来一本格林童话,说:“自己看吧。”我心想书有什么好看的,为什么要我们看。我打开了书的第一页,上面是白雪公主,看了一会后我发现越看越有味,白雪公主可爱、诚实、善良,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看了二个小时,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有听见,完全沉静在书中的世界里。看完格林童话之后,我更加相信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阅读,给我们成长的力量。从那以后,我和妈妈陆续从书店买回许多我爱读的书籍。比如:探险小说《咯克王国》、《笑猫日记》、《蓝色的兔耳朵草》,科幻小说《大洋漂流城》以及《中国童话选》、《安徒生童话》,中国小学生《作文大全》等几十本书。这些从冬写到春,从夏写到秋的故事,犹如温暖童年的“心灵鸡汤”,犹如陪伴我们成长的“心情宝典”。我们在幽默好玩、美妙温暖的文字中,发现一条连接现实和幻想的神秘通道,以至感动、流泪、哈哈大笑,进而开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到了五年级,我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而且爱上了诵读经典着作。那天周五,老师叫我们星期六、星期日在家里观看《同上一堂课诵读经典照亮人生》的电视,并写出观后感。

我回到家中,背着书包直接冲上二楼,打开电视。“本堂课以传统文化经典篇目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倾情诵读和形象、生动的声画演绎,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贯穿始终”。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经典的韵律和美好,感受到中华文化经典的魅力。

品读经典,是一场盛宴;是一曲名人大家的约定;是一段超越时空的回想;是一束灼照心灵的亮光;是我们的心灵鸡汤。品读经典,光亮人生!经典名着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前进的路;犹如一把方向盘,在我迷失方向时鉴定脚步,指定方向。书让我知道生命是圣洁的!我懂得了,快乐固然美好,但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呢?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指头才能弹出世间绝唱。

我热爱读书,我热爱诵读经典,我更想用梦想温暖我的童年,用智慧点亮我的童心!

故事的散文5:母亲的故事

文/王跃文

说一个故事吧,就是我父亲第一次挨批斗的事,前面也提到过。那一天,妈妈扛了一条高高的长凳,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去大队部开会。大队部就是王家宗祠,有戏台、看台和天井。妈妈把凳子摆在天井最中间,我们娘儿几个并排坐着,很显眼。一会儿,二十几个男男女女,低着头,被人吆喝着,从祠堂外面进来,站在我们面前。他们就是村里的地、富、反、坏、右,就是当时说的五类分子。我一眼就看见了我的爸爸,头埋得很低,双手笔直地垂着。我怯生生地望望妈妈,却见妈妈并不看爸爸,似乎漠然地昂着头,望着戏台。戏台是大会的主席台,好些人在上面来来回回地跑,忙得不可开交。

戏台上面的人来回跑得差不多了,就见几个人在台后的凳子上坐了下来。整个祠堂立即鸦雀无声。突然,有人走到台前,厉声叫道:把右派分子某某某带上台来!只见台下两个男子冲向我爸爸,抓住我爸爸的双手,往后使劲一扭。我爸爸的头被压得更低了,腰弯成了虾米。两个男子扭着我爸爸,飞快地往戏台上推。我前面说过,木板楼梯很陡,我很担心爸爸的脚没那么快,会被折断。转眼间,爸爸就被揪到了戏台中间站着。人未站稳,爸爸又被他们踢了一脚,应声跪在地上。这时又有人飞跑着递了棕绳子来,爸爸便被五花大绑起来。这边两个人在忙着捆绑我爸爸,另一个人就在一旁高呼打倒右派分子。台下的人便齐声响应。妈妈也同人们一道振臂高呼。我们兄妹几个也举手高呼口号,这是妈妈早就交代过的。我后来一直记得,妈妈也经常提及,捆绑我爸爸的是一根新棕绳,僵硬而粗糙,将手腕捆出了深深的血痕。我妈妈一直对那根新棕绳子耿耿于怀。批斗会正式开始。有人拿着一沓稿子,历数我爸爸的累累罪行。批斗会不断让愤怒的打倒声冲断。戏台后面坐着的一个男子,戴着眼镜,总是站起来,指着我爸爸叫喊,说右派分子,你要老老实实向群众认罪。突然,我妈妈站了起来,冲着那个戴眼镜的人喊道:你是右派分子的老同事,最清楚他的罪行。你干脆等别人批斗完了再上来揭发,别影响了会议秩序!那个人是爸爸在县里工作时的同事,他望了我妈妈一眼,悻悻然坐了下来,再也不叫喊了。妈妈说完,悄悄离开会场。

过了会儿,妈妈提着一个竹篓子回来了,径直上了戏台。全场人目瞪口呆,不知我妈妈要干什么。妈妈往爸爸身边一站,指着爸爸厉声呵斥道:右派分子你听着!毛主席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你饭也不肯吃,想自绝于人民?你先老老实实吃了饭,再来老老实实认罪!妈妈说着,就揭开竹篓,端了一碗饭出来。

谁敢违背毛主席指示?马上有人上来替爸爸松了绑。于是台上台下几百号人眼睁睁望着我爸爸吃饭。我猜想这种场面,哪里也看不到,尽管当时的中国非常荒唐。台上有人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妈妈明明听见有人在一旁叽里咕噜,却有意高声喊道:右派分子你慢点吃,别噎死了!碗底还埋着两个荷包蛋哩!

爸爸吃完了饭,嘴巴一揩,双手往后一背任人绑了,批斗会继续开始。妈妈后来告诉我说:碗里哪里有荷包蛋?我是故意气他们的!

那是父亲第一次上台挨批斗,回家之后气呼呼地坐着。妈妈躲进灶屋洗脸,拿毛巾不停在擦眼睛。妈妈其实是在哭,她不想让父亲看见她的泪水。妈妈洗了老半天的脸,笑眯眯地出来说:你今天吃苦了。听说喝酒可以活血疗伤,我俩今天喝几杯酒吧。妈妈炒了几个菜,陪着爸爸喝酒。那是妈妈这辈子第一次喝酒。

妈妈是个豁达的人,过去的这些苦难,如今都是她嘴里的笑谈。二十多年之后,爸爸恢复了工作。有一天,当年在台上叫喊的我爸爸那个老同事碰见我妈妈,老远就打招呼说:老大姐,怎么理都不理我呀?我妈妈哈哈一笑,说:哦哦,我没看见您这位大领导啊!我们家吃了二十几年苦,油都没有吃的,眼睛不亮,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啊!那个人也哈哈大笑,说:老大姐,我就怕您这张嘴巴啊!

故事的散文6:“灶王爷”的故事

文/董道传

相传,若干年前,有一青年男子,名唤张云方,人称张郎,早年父母双亡,孑然一身,孤苦度日。后有月老牵线,娶了一位贤惠妻子。妻子名叫郭丁香,相貌出众,秀发三尺,闭月羞花,又心灵手巧,勤于劳作,手不释闲。张郎和丁香成婚后,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男耕女织,勤俭度日,家庭生活,遂称小康。

张郎自幼沦为孤儿,缺乏良好教育。而今日子富足起来,日渐忘乎所以。不但懒于作活儿,还经常借故出去结识一些纨绔子弟赌博饮酒,四处游荡。一日,张郎等一伙竟去一家烟柳巷游玩。张郎在这里结识了一位名叫王海棠的妓女。王海棠闻得张郎家日子殷实,有些钱财,便娇滴滴地对张郎说:“你若休掉郭丁香,我愿与你结为夫妻。”张郎听后,经不住美色诱惑,一口应诺下来。自此,张郎回家后,对郭丁香横加指责,百般虐待,非打即骂。丁香为了保全家庭,忍气吞声,以泪洗面。最后,张郎干脆写下一纸休书,交于丁香,逼她离家出走。

丁香离家之后,张郎即动用家中积蓄,为王海棠赎身,并把她娶进家门。这王海棠,原在妓院,积恶成习,只知吃喝玩乐,何懂桑麻之事?小两口日复一日,寻欢作乐,不事耕作,日子日渐衰败,眼见坐吃山空。也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不料,张郎家中又遭遇一场天火,将家中财产烧得片瓦无存,张郎又在火灾中被烧得双目失明。

“半路夫妻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于是,王海棠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张家,回到了她原来的烟柳巷……

却说这张郎无家可归,又双目失明,万般无奈之下,走上了沿街叫乞之路。每日里手拄一支“明杖”,沿街呼喊乞食,啼饥号寒,苦不堪言。一日,他在乞食中遇上了一位女舍饭人。只见那舍饭人移步走向张郎,柔声言道:“你这位讨饭人,请来俺家用饭。”张郎听后,喜不自禁,千恩万谢地跟随舍饭人来到家中。那舍饭人用上好白面,熟练地擀出细而匀的面条。面条下到锅里,顿时香气四溢。她盛上一碗面条,并在碗里放上自己的一根长发,双手将面条放于张郎面前,这时的张郎已是饿得急不可耐,连忙端起面条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一面吃一面说:“自从休了丁香女,没吃过这样的好面汤(面条)。”接着张郎又从碗里吃出一根头发,他把头发拿在手中,自言自语地说:“这根头发三尺长。”舍饭人问:“谁的头发三尺长?”这时,张郎已意识到舍饭人即为郭丁香,顿时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转身向灶台方向撞去。说来也巧,这一撞正撞进灶膛之中。丁香见状,急忙去拉,谁知竟拉下了张郎的一条腿。这条腿便成了农家草灶旁的“掏灰扒”。

至于张郎成了灶神,做了“一家之主”,那是后话。到姜太公封神的时候,念及张郎钻灶殒命之举,便将他封为灶神。于是家家供奉灶神,祈求平安。但是供奉归供奉,人们对这位灶神还是心有芥蒂的:因为其生前毕竟是有“前科”的。于是人们对灶神采取了“一面管教、一面利用”的措施。每逢腊月二十三日,以糖果供奉灶神,以便粘住他的嘴,防止上天胡言乱语。每户人家都在灶神像旁贴一幅“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嘱咐灶神牢记职责。每当谁家家人染疾时,便要责怪灶神看家不严,令鬼魅进家作祟。有的家中出了大事,还要请人来家“批评灶神”,数说他的不光彩历史,使他“夹着尾巴作神”。

故事的散文7:小狗飞飞的故事

文/李芊雨

春节的鞭炮硝烟还没有散尽,街道两旁的迎春花便已经探出了脑袋,迎接春的到来。然而在小区的一个墙角里,却有一个生命即将凋零。它就是流浪狗飞飞,此时它缓缓地挨着墙角走着,似乎每走一步都是在耗尽它有限的生命。飞飞其实很年轻,是病让它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一阵风吹来,仿佛就会烟消云散。

飞飞在小区里流浪,靠人们一个馒头,一口剩菜的施舍。然而也有好事者无故欺负它,对它拳打脚踢。每每这时,飞飞一向怯懦的瞳仁里也会闪闪发光,充满着不挠不屈。

自古以来,人们对雨赞不绝口,而对于飞飞来说,那却是灾难。因为飞飞没有家,它只能忍受凄风苦雨。小雨还好,它可缩在车下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大雨就不一样了,大雨往往裹挟着狂风甚至是冰雹,不管它躲在车底或是屋檐下,它都难以幸免,因为整个小区一片汪洋。躲避灾难也是动物的天性,但无法躲藏时,又有多少动物敢与大自然“掰一次手腕?”而飞飞做到了!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下,飞飞没有躲避,它迎风斗雨,精神抖擞。

在风雨的折磨下,飞飞还是病倒了。但它在我心里从未输过!这次倒下不是一场较量的结果而应是另一场与死神拼搏的开始。在把它送进医院的时候,我就反复告诫自己决不能在飞飞面前落泪,哪怕医生说它活下来的机会很渺茫。空旷的走廊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心跳与思考。此时,仿佛有人在唱:“哭吧哭吧……”我心头一阵难过,眼泪夺眶而出,依稀记得,哭的声音不是悲伤的缅怀,而是释怀后对它另一段旅程的祝愿:“去吧,飞飞,你不屈过了,你反抗过了,你拼博过了。”

最终飞飞没能活下来,但我知道,它一生的抗争已使它疲惫不堪,现在,该走向一段平坦的旅途了。不久,它的坟头上会长出一棵碧绿的小草……

故事的散文8:书包里的故事

文/于沫涵

童年的记忆如一棵大树,每一片叶子里,都暗藏着一个故事——有的扣人心弦,有的苦不堪言,有的哭笑不得……咦?怎么少了一片树叶啊?噢,原来它被藏进了书包里……

临近期末考试,我们便进入到了那些紧张复习的日子。各科老师接二连三地往我们手里塞复习资料,小小的书包早就吃不消了。是啊,这么多东西,我似乎都听见了书包对我发牢骚:“太沉啦!好累呀!呜——”

这不,英语老师也来凑热闹了。她在家长的QQ群里发了一份word文档,里面是英语的复习提纲。

“丫丫”,老爸对我说道:“你们的英语老师在群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份提纲,你爸我今天已经帮你打印出来并且装好了,就在这个信封里。”

“就是鞋柜上的那个信封吗?”我为了确认,还特意多问了老爸一句。

“没错!记得噢,老师说明天必须要带!”

那天的作业很多,等我全部完成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进入了梦乡。我匆忙收拾了书包,顺手拿起茶几上的信封,塞进书包里。

第二天一大早,我还呈半梦半醒状时,老爸便向我问道:“丫丫,你昨天见我的文件了吗?”“没……有啊……我好困呐……我得赶紧收拾……不然就迟到了……”

来到学校,第一节便是英语课,我将书包里的信封掏出来,拆开一看——《全国第××届人大常委会简章》《联合国第××届APEC简章》,这不是爸爸的文件吗?!哦!这个信封是我从茶几上拿的,而我的信封在……在鞋柜上!

无奈,这一节英语课,我只得借用同桌的提纲熬了过去。

晚上一回家,老爸便说:“你这个小兔崽子!咱们俩把信封拿乌龙了。不然,这个信封里绝对不会有‘×年级上半学期英语提纲’这几个字吧?”

说到这儿,我俩相视一眼,捧腹大笑。

书包里的故事,就是这么有趣。它既承载着我童年时期的糊涂可爱,又洋溢着我和爸爸之间简单,而又有趣且纯粹的温情。

故事的散文9:怀念猫

文/邢德朝

关于猫的故事,大约发生在25年前的一个深冬。

那年,岳父在家养了一只波斯猫,长得惹人喜爱。家里小弟放学回来,书包一扔便抱起小猫一起玩耍。小猫已是很好的活玩具。每逢周末,我与爱人一同去岳父家,全家动员给小猫洗澡、理顺发毛,显然是十分珍爱。小猫在岳父家算是最开心、最快乐的,一家人吃饭之前总是看小猫是否温饱,以至后来,小猫看足球也越发灵敏,尤其是每当射门进球时,小弟与岳父同声呼喊,小猫也甜叫三阵。小猫已通人性,也显机灵和淘气了。有时夜里看电视久了,困了,忘了关电视机,小猫那爪子向前摆弄两下,把电视关了。

小猫不知不觉中在岳父家住了四个多年头了,它温馨、憨厚,也勤快。有时岳父身体困倦了,便要上床休息,小猫便将拖鞋用嘴叼着摆放在床头,整整齐齐、平平顺顺、自自然然,随之便轻轻地爬上床边,卧在岳父的身边。岳父有时一翻身,顺手搭在小猫的身上,小猫温和地摇摇尾巴,表示致谢。

一个星期天中午,岳父正在煮稀饭,家里来了不少客人,他急忙招呼大家,忘记关火,过了会,稀饭就冒锅,小猫跑进厨房,大声号叫起来,岳父一个箭步向厨房冲去,关掉了灶火,避免了一场意外发生。

过去西郊地区分时供气,正做饭时,脚手慢了常遭到控制中心断气,这样一来,燃气用灶有时忘了关紧。在来气时,家里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小猫每到此时,惊慌乱窜,叫声不断,岳父说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细心检查,关紧阀门,小猫保证家的安全。

小猫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它不单有灵气,还有特别的嗅觉能力,要是外边来人敲门,小猫立即冲出小室躲到大门后边,静静地用发蓝的大眼睛盯着来人,好像家里的哨兵,严肃而庄重,来人有时开玩笑地夸小猫灵活、秀气。

深冬的一个下午,小弟下楼约几位小同学玩耍,小猫不知怎的跟着下了楼,见了邻居的多个花猫,猛地冲进猫群,猫见猫,叫声一片,好像遇见了知音,相互间闹腾着。过了一会儿,乘人不留神,便迅速地跑到几棵大树后,是寻食还是亲密已难分辨了。小弟快速追赶也未能追上。后来,小猫卡在一堆石棉瓦和杂物中不能爬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折腾,小猫终被救出。第二天中午,小弟放学回来,没见小猫动静,后来在门后小猫已死得僵硬。大家分析,可能是在之前下楼,小猫误吃了老鼠药命丧黄泉。

用纸盒安葬了小猫后,小弟伤心得哭个不停。等我们下班回家,见他脸上贴着小纸条,眼泪哗哗流,并制作了不少小纸品,贴在干净的窗户上,掀起了一场家庭悼念小猫活动。小弟还别出心裁,编写了一串串名单,其中岳父、岳母任治丧委员会顾问,治丧委员会委员及治丧委员会执行理事是我和我爱人,前边守猫的灵位的是他自己,还有楼上的阿姨,楼下的阿叔,前来送电的班长、同学。总之,小弟的观察力特强,电视里那些套路全被套用了,当然不多会儿,岳父岳母打扫了屋子,家里几天后恢复了原样。

小猫是小弟童年的一段情趣,他周末逛公园,上大街,玩的最开心的是与猫共“武”,与猫欢乐。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了25年,但想起小猫的真诚、善良、无私和大度,总有几多忧愁和怜悯。怀念猫,其实是怀念那童贞般的无瑕,快乐美好的年华。

故事的散文10:腊梅,新岁,老故事

文/自耕农老铁

冬天总是不怎么令人喜欢的,因为在这个季节一切看上去都像静止了,叶子落了,树和田野都裸露着,裸露的田野虽然更开阔些,但没了青枝、绿叶、花朵和果实的点缀,一切就都稍嫌寂寞了些。

尽管谁都懂得这一切都会过去,但当寒流真的来了时,难免还是让人的心里有些惆怅。

我知道,冬天总该有些冬天的事情发生,比如这寒流。

我搬了把椅子坐到阳台上,把窗子拉开半边,听到那风正在楼角和树梢儿上扯出呼哨,冷意从拉开的窗户扑进来,熟悉而又陌生。

有人说风是无形的,却能令人感知,还有人说,有个叫飞廉的神管着它们,一切都是出于他的意旨!传说中那神总是提着一只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风,他根据一些我们无法猜透的原因把那些风在不同的时间吹向不同的地方,有时大到撼山拔树像个暴君;有时挟尘裹砂像个莽汉;还有时就很和缓、轻柔,像少女或者绿茶。我猜想,那位管风的神还有些时候会扎紧口袋什么也不做,我和们一道享用平静的日子吧?

其实我知道,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那么一个神,总是会有风的。

我向记忆深处找寻,什么时候吹起了我生命里的第一缕风?却发现那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空茫,无论我走过了多少岁月,那风的记忆却总是从记忆的更远处吹来,甚至当我能够探问和阅读时,那风也会从更为遥远的历史和传说的更远处吹来,这有时会令我不解,因为尽管它那么古老可我却时常会从风里嗅闻或感受到许多清新。

窗外的风,在讲述一个悲情故事么?它听上去很悲伤。

或许正好相反,它是在展示着某种快乐?因为听上去它高亢而又率性,像奔来又似遁去,明灭中透着些许顽皮。

其实悲伤也好快乐也罢,不过是风景。

只不过此时是腊月,腊月里的风,让人有点冷。

我记得成都是个不怎么刮风的城市,往年的这个时候,街上会有许多人成捆的卖梅花枝,他们在街口摆起一个临时的小摊或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吊起两只筐子,那些梅花就插在那筐子里,挤挨着,鲜艳着,香着。卖花的人看上去像赶了很远的路,有些疲累,有些木讷,看那些花的眼神有些散散的。时常会有人喊住那些卖花的人,喊声和眼神里已先有了欢快和欣喜。一般不怎么讲价钱的,却也要挑挑捡捡的踌躇一番,然后买上一两枝或三五枝,而一旦成交,那些被选中的梅枝们却像陡的升了身价儿,被新主人擎着,捧着,小心翼翼的。

我也曾买了一小束的,五枝或是七枝?养在一个水瓶里。忙起来就不怎么理会它,但有时还是会盯着它们看上一会儿,在心情好的时候我感觉那些小小的花朵朵很像一个个含笑的眼神啊,品味中,它们似在用一种淡淡的花香和我聊。闻着那梅花特有的香味,心里飘忽忽的似想到了些什么。回忆起来,那种感觉很不错。我是一个不会养花的人,时常连换水也会忘记的,但那花却很顽强,不败,也似并不明显的萎,开了很久很久呢。

我想不通,是怎样的一种宿命令它在寒冷的腊月里开呢?

腊梅开时,春天就近了。

窗外的风时起时落,那风声也时有时无。天却是晴着的,冬天正午的太阳让窗外的一切都闪闪发光,却不容忽视地弥散着冷意。我无端地猜,如果有谁此时在风中流泪,那泪滴儿沿着面颊流淌时,一定会有一种游走的凉,丝丝缕缕的向心里渗透。它流过的地方,皮肤完好无损,却在记忆里划下不流血的伤口。

马上就感到了大大的无趣,谁又会呢?就算流泪也没必要向着这么冷风流呀!再说,此刻在外边这种风中行走的人,该是些很能耐受风寒的人吧,他们不会流泪的。

腊梅开时,冬天就快到尽头了,春天也就要来了,在冬天和春天交替的地方,有一个日子,叫“年”。

眼下就到了那个日子了,人们都在忙着准备过年。

在我看来,年是一个老故事。

那故事实在有些古老和陈旧,已经很难讲出新意,但事情就是如此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并不在乎是否能够免俗。

其实我知道,每个人都希望有所不同的。

但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然后在不知不觉间走进故事。

比如我自己,冬天里有寒流和刮风,本是很正常的啊,却禁不住的想了很多。你看,风不是正渐渐地弱了么?寒流也快过去了,年关近了冬天的日子也就不长了,该筹划一下明年的事了,我算计着,过了年用不了多久新茶就该上市了。

我喜欢新鲜的绿茶,因为在喝茶时无言的回味和品读来来往往的人和事,那滋味,绵软悠长……

故事的散文11:夏夜里的故事

文/今生有约

炎炎夏夜,寂静乡村,村人们吃罢晚饭,天热不愿早睡,娱乐吧,黑咕隆咚无处可去,于是,大人孩子,男女老幼,手摇蒲扇,腋挟席头,陆陆续续,来到村边场院,或坐或躺,消夜纳凉。

一般情况下,女人一伙,男人一帮;老人一堆,小孩儿一处。老年人手持蒲扇,光着脊梁,烟袋窝子明明灭灭,有一句没一句地述说着年景收成,抑或昔日旧事,老辈子的伦理纲常;姑娘媳妇们叽叽喳喳,婆婆公公小姑子妯娌孩子大人丈夫娘家;小孩子自有他们天地,打闹说笑,拉呱(讲故事)吹牛,有时还呼啦一下人不见了,有大一点的孩子领头,偷瓜摸李,下河洗澡,抑或潜入民宅“听房”滋事。但夏夜场院最多最热闹最有趣的,当属缠着上了年纪老人,讲述陈年往事。

有时是夜黑风高的月黑头,有时是月明星稀的漫漫长夜,三五一伙,五七一堆,耳听那些久远的动人心魄的各色故事传说,抑或是老人们亲身经历所为,讲解人慢言细语绘声绘色,听讲人竖着耳朵全神贯注;有夜飔微微拂过,无蚊虫嘤嗡叮咬,天地人共处,昔今互溶;只听得胆战心惊,或热血沸腾,或泪水点点,或悲或喜,或忧或释,一直到更深人静,夜蛩止鸣。熬不住的,打道回府,小点的孩子悠然困去,整个场院空落人稀,人困马乏,才告结束,明晚却不约而至。

我们队的场院在村南,场院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开阔地,远远近近零星栽植些许杂木树,再往东是黄河,谛听,可闻夜流潺潺,抑或暗潮涌动。彼时里,听讲最多的是那些老年间神呀鬼呀怪呀的故事,人听得头皮发奓,脊背生凉,汗毛倒立,但人人还都愿意听。胆小的小孩子“妈呀”一声吓哭了,当爹的斥着搡着牵着抱着走了,姑娘媳妇吓跑了,剩下的小伙子们心生胆战死不认输。

南街口那位爷,说的是自己醉酒招鬼的故事。说有一年夏夜,他自个儿在南潭亲戚家吃喜酒,回家晚了,人也醉了个八九成,一人后半夜拎了个麻布小油伞,顺着河崖滩往回走,一路行来,三五个酒鬼追他拽他,死劲地把他往河崖水里拉。那小鬼牛头马面,有拽雨伞的,有扯胳膊的,有架腿的,有往身上摔紫泥的……这位爷说他就破开嗓子跟小鬼吵,跟小鬼飙着打:鬼掐他他掐鬼,鬼摔他紫泥他摔鬼紫泥,鬼压他他压鬼,鬼抠他眼珠子他抠鬼眼珠子,一个人在河崖滩上跟三五小鬼翻翻滚滚来来去去扭打,鬼哭狼嚎一直滚打到离村子不远的河滩上。河湾里停泊着三五只商船,船家听到大呼小叫得救命声,燃亮了灯,这才把小鬼吓跑。爷说,那紫面瘦鬼临走还说:“便宜你这酒鬼小子了!”爷说:“呸!老子才不怕你!不行下次再打!”

爷吞着酒气,呼呼摇了蒲扇,告诫我们后生,说鬼怕恶人哩,以后哪个如若遇到了鬼,千万不要胆怯,否则人气一泄,保险死定了。他的话说得我们不由得不信。事后我回家问我母亲,我母亲从来不信鬼邪的,但母亲说这位爷那夜回来鼻青脸肿,身上紫泥斑斑,却是一点不假。

离我们家不远我本家的一位也是爷的老头,不善酒但嗜烟,一根大烟袋呼呼噜噜吸个没完。他说前些年,夏天里他经常咳咳呛呛一个人摸黑起来,坐于房台上抽烟,房台下苇湾里咝咝啦啦就有了动静,爷说,他知道那是貔子精,你响你的,我抽我的,两不相干。爷说,貔子,是一种动物,比狼小,比狗大,貔子在月圆之时连续冲月亮嚎叫一百天,每次一百声,曰貔子咬月亮。如此,倘若无人惊扰,之后遂成其精怪。貔子好对付,貔子精就不要招惹,貔子不喜欢靠近人类,但貔子精善于和人类打交道。一般情况下,貔子精见了一个两个的人就会凑近前来,鬼模人样地穿了红褂绿裤,对人说:“哎呀,大哥大姐的,你看我是人还是鬼?”人若识破了它的诡计,高喝一声:“呔,哪来的妖魔鬼怪,还不快滚!”貔子精就误为自家的“变术”还没学到家,立马就会一溜烟地逃掉,就像山里的狼,狼迷惑人伪装狗,跷趾捻脚地靠近人类,被人识破大喊“狼!狼!狼!”,狼多数情况下就会走掉。倘若你被其吓破了胆,说错了话,说“我看你像人或是人”,那就坏了,貔子精就会坐近你的跟前,陪你说话,开始还人模狗样地像是人话,渐渐就跑调了,鬼话连篇,把人吓死。爷说,他经常看园系,家里有杆土枪,夜间压好了火。有一夜那貔子精缓缓凑了上来,搔首弄姿的一副妖女形象,爷兀自咕咕碌碌抽烟,装作也不理会,那貔子精就说:“大哥,你抽的是什么呀?”爷说:“水烟袋呀。”貔子精又说:“大哥,好抽吗?”爷说:“好抽。”貔子精说:“那,我抽两口行吗?”爷说:“不行。”貔子精就问:“咋个不行?”爷就说:“那是大老爷们抽的,你不能抽。”“那我抽什么?”爷说:“你抽有劲的。”爷起身就把门后的土枪抗了出来,貔子精不知是计,很听话的把枪筒子伸进了嘴里,爷说:“抽啊!”貔子精答曰:“抽呢,怎么没味呀?”爷说:“不忙,还没点火呢。”口里说这话,手指头就遽然扣动了扳机,这听到“嘭”地一声响,惊天动地,那貔子精“啊呀呀”一声惨叫,一溜火星逃匿而去。

关于这位爷讲述的这一些,幼年的我也曾经求证过我的母亲,我母亲并没有正面回答。但母亲告诉了我相关的两个小故事。母亲说,她母亲做闺女的时候,经常冬夜里在萝卜窨子里纺棉花,时常纺到很晚,有时就看到窨子盖轻轻揭起,口门伸下两只尖尖的小红脚来,那小红脚就问她母亲说:“大姐姐,大姐姐,你看我是人是鬼?”她母亲头也不回,继续嘤嘤嗡嗡摇纺车,口里却说:“还不快滚,你那里能是人?”那貔子精再不答话,蜷缩回小脚走了。还有一件,有一年母亲娘家的邻居包饺子,大冬天夜里,门口走进一个穿红袄儿的妇人,说,大娘大娘,我看你孤儿寡母的怪可怜,我来替你包,两个人就随包随说话,说着说着,那妇人却一把一把往口里喃馅子,邻居一看苗头不对,明白遇到貔子精了,遂不动声色走出房门,上锁,去喊人,结果回来貔子精不见了,半盆馅子也舔了个精光。

我问我母亲是否有同样的经历,母亲摇摇头,说见过貔子没见过貔子精;又问世上真的存在鬼神与貔子精?母亲只是笑。迫急了,我母亲就说:“凡人不可钻死牛角,凡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可惜一直到现今,我都愧对慈母之教诲,不及慈母修为之二三。

夏夜里,场院中南风北刮,劳累一天的村人们在那贫瘠的日子里聚首纳凉,述说着遥遥的故事,有时尽管稀奇古怪,但大多数充满了村人们的幻想和希冀,起码给彼时的大人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当然,故事还不止这些,譬如:绿林好汉杀富济贫、行侠仗义,八路军英勇抗战杀敌报国,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等,富有浓郁传奇色彩的故事比比皆是,今天时间晚了,且等下回分解。

故事的散文12:小青虫的故事

文/吴琼

“求求你,让我在你的花蕊里待一会儿吧,就一会儿!”小青虫又一次可怜巴巴地对那朵十分漂亮的花朵说。

小青虫实在太喜欢那朵花了,好想爬进那香喷喷的花蕊里,并在里面舒服地躺一会儿!可是那朵花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它很不耐烦地说:“我跟你说过59次了,只有美丽的蝴蝶才可以来我这做客!你为什么不结茧呢?”“我……我不敢。”小青虫小声地说。“那就太糟糕了!”那朵花说罢,紧紧地闭上了花瓣,再也不理会小青虫了。

小青虫心里矛盾极了:若自己真的结茧,岂不是要被闷在黑漆漆的茧壳里?又会不会不小心被风刮到冰冷的河流中?它还害怕翅膀从背上钻出来而带来的疼痛……它越想越痛苦,但又想到花朵不理它的样子,它终于作出了艰难的决定:立即结茧。

小青虫浑身发抖,它小心翼翼地张开嘴做了个深呼吸。立刻,一根长长的丝从嘴巴里出来了,接着,又是一根更长的。小青虫累得满头是汗,不一会儿,它的身体就被丝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了。

躺在茧里的小青虫时刻觉得透不过气来,觉得全身麻乎乎的,像有无数根针不停地往它身上乱扎。它强忍着剧痛,等待着羽化成蝶的那刻。过了好久,翅膀终于完完整整地出来了。此时的小青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开心地飞了出来。“哇!原来飞翔的感觉是这么美妙!”小蝴蝶感叹道。更让它兴奋的是,花园里成千上百朵美丽的花朵在向它招手!

它立刻朝原先拒绝它59次的花朵飞去,花朵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它。小蝴蝶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吮吸着花蜜,开心极了!心想,做蝴蝶真是太幸福了!明天我还要去拜访更多的花朵。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种成功与幸福都需要我们付出辛勤与努力才能获得。虽然在努力成长、通向目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坎坷,但只要坚定目标,锤炼自己的意志,那么最终必将成长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享受着“破茧成蝶”的美妙,为自己开拓出一个崭新的、美好的人生境界。

故事的散文13:听我讲个故事

文/和江琴

在大家阅读的过程中,会读到很多故事,可以说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当然,我也会从书上看到很多故事,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童话故事,叫做《小猫去上学》,这篇故事讲了一只小猫到远处的森林里上学时遇到的困难。下面就让我讲一下这篇故事吧!

一只小猫经常问妈妈:“妈妈,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去森林里上学了。”

过了几个月,小猫可以去森林里上学了,就迫不及待地去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去上学了吗?”猫妈妈说:“可以呀!你去上学吧,这是你的书包,不过去森林上学的路上很危险,你要注意安全呀!”小猫便说:“好的,妈妈,我会注意安全的。”

说着小猫就背上书包去森林里上学了。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小河边。小河上没有桥,小猫过不了河,就不能到森林里上学了,小猫就把河边的石头扔到河里,踩着石头过河了。走了一会儿,到了一片有荆莿的地方,小猫趴下身,慢慢往前爬,一不小心,被莿刮走了一块衣服,小猫慢慢地爬出了有荆莿的地方。又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学校,小猫看到了学校,就飞快地跑到教师里上课去了。

之所以我对这篇故事印象深刻,是因为这篇故事告诉了我,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都要勇敢面对。

故事的散文14:梨园坪的故事

文/文俊

梨园坪,一个听起来蕴含着花香诗意的地方,实际上是涝峪口深处的一个偏僻的山村。

周末,我随从华商网乡村游雪豹户外前往梨园坪。初冬的涝峪,山中秋意仍浓,枯黄与橘红交织,墨绿与褐灰共存,五彩斑斓,精彩纷呈。

我们一行人从涝峪口进山,沿着洒满落叶的泥土小道鱼贯而行,驴友们红红绿绿的衣装行囊,在幽深的山谷飘逸游动,给初冬的山谷增添了靓丽,为寂静的峪口盈充了生机。碰到好的景色,队形顷刻散乱开来,三三两两的驴友,摆造型,逗表情,拍拍摄摄,留下美好的倩影,洒落片片爽朗的笑声。偶尔,也会听到远方先行者嗷嗷的喊山声,瞬间打破了深山的寥寂,添增了人气活力。

通往梨园坪的山势缓平,不少地方土层肥厚,适宜种菜种粮。因此,直到今日,仍有一些村民没有搬迁,居住在山中。我们沿途路过不少农家,有的已经坍塌,凄凉颓败,有的荒废多日,野草满院,估计早已搬迁山下居住了。有的院门紧锁,蜂飞菜绿,已该是山上久住,临时下山过冬去了。

一路上野草丛生,林木莽莽,野生柿子树随处可见,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在蓝天白云的衬映下,红韵点点,亮丽喜庆。三五株白杨,笔直挺拔,苗条秀丽,像一排士兵昂然屹立在村舍的沿边,宛如一幅靓丽的风景。半山腰上,栗子树株株成片,冠下落叶、毛壳比比皆是。但奇怪的是,一路并没有见到梨树,更不用说是梨园了。

没有梨园,怎么叫梨园坪呢?

百度了一下,原来梨园坪也称为栗园坪、犁辕坪、李渊坪等。叫栗园坪,估计是栗子树多的缘故。称犁辕坪,据说是其坡坪形如犁地用的犁辕,故得名。名李渊坪,传说梨园坪是李渊的老家,他太原起兵反隋失利,退回涝峪驻扎此地操练兵马,积蓄力量,后来当地人把李渊曾带兵驻扎过的山坪称为梨园坪。

但为什么叫梨园坪呢,不得而知,可能古代梨树较多吧。

故事的散文15:小河的故事

文/自强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绕村而过,潺潺的流水,浇灌着在它身边一茬一茬生长的孩子们。

小河并不宽阔,从横在上面的一座小桥这头走到那头,只需眨几下眼的功夫。小河也不很深,在河里游泳,使劲儿来一个猛子就能触到河底。但,这已足够让顽皮的孩子时刻离不开它。

春天是小河的枯水期,它就像一口盛干饭敞开盖子的大锅,露着干干的河底,也像一只干渴张开的大口,等待雨季的来临。被水冲刷过的河床,这儿高一堆,哪儿凹一块,仿佛被剔去肌肉的一副骨架,与两岸蓬勃的春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它像一只沉睡的巨兽,可以让我们任意摆布:掀开干裂的土块,挖几条泥鳅;揪几根岸边的蒿草,咂一咂甜甜的汁水。最高兴的是捉鱼。找到河床几处最洼的地方,这里还积着不太深的水,水面一片澄澈,可以看清被囚在里面的小鱼游来游去,或大或小,历历可数。拿来自己做的网兜,顺势一舀,小鱼便在里面蹦跳了。捉的兴致高起来,也不管水是否冰人,挽起裤管直接下水。捉到的鱼大的手指长,小的就像线头儿。鱼的数量也不多,忙活大半天,也就捉到几条。回家把捉到的小鱼养在罐头瓶里,隔着玻璃看它们扇动的胸鳍、翕动的小嘴和瞪着的一对大眼睛,早把捉鱼的辛苦抛到九霄云外了。

最快乐是夏天。天上的太阳毒起来,岸边的树木茂盛起来,河里的水涨起来。每当放学,来不及把书包放回家,一溜烟飞奔河边。来到河边,甩掉书包,几把扯下身上的衣服,就猛地一个飞跃扑通一声钻入水中。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整条河道一下变得活泼起来,到处是欢笑,到处是击水,到处是追逐。趁你不注意,不知什么时候,身下钻进个小脑袋,还没等反应过来,已把你高高顶起,然后重重地摔入水中,水花四溅。等你抹净脸上的水,他已在远处咯咯地笑呢,接着便又是一阵追逐……

小河也有不驯的时候。一场暴雨之后,河水暴涨,浑黄充满整个河道,河面就像万马奔腾,势不可挡。这时,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河水不会漫出来吧!每当这时,老人的故事便在耳边响起:从前,有个人在河边经过,忽然看到河面漂着一只鞋。鞋子在水边很近的地方,飘飘摇摇,就是不沉底儿。于是她便下了河坡到水边准备捞上来。本以为伸手就能抓到,可是试了几次,鞋就是在离手指不远的地方够不着。她再一使劲儿,整个身子掉进河里连同那鞋子没了踪影。老人说:“这是河神用鞋子来引人呢。遇到这事,可不要再够,只要一说‘够不着,我拿根棍儿来’,水面的鞋子自然就没有了。”到底有无河神,已不需考证,但老人对孩子的关心却深深烙在所有人的心中。

如今的小河已难再见潺潺的流水,也没有了孩子打水仗、摸鱼的嬉戏了,那些关于小河的故事也早已汇入时间的河流流向了远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