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乡情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乡情的散文1:寒寒冬日,依依故乡情
文/仲夏人生
记得,沈从文的《边城》里有这么一句:“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远离了家乡,游子才知,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檐一瓦,一人一物,都是心中最缱绻的风情。
——题记。文/仲夏人生。
日暮西沉,华灯初上。
夜,缓缓拉下一帘帷幕,遮住了白天喧嚣。
心,远离尘世浮华,于夜色中,寻觅一方清幽。
仰望云端,冷月挂天。夜寂中,泛着清寒。街上早已疲倦的人儿,行色匆匆,归心似箭。路边的街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拉长了谁的孤单影子,又留下了谁寂寞苍白的故事?
小窗前,入夜的风,轻透窗棂,掀起了单薄的衣衫,不胜清冷,心在寒意里微微颤抖。这异乡的风,终是这般薄凉无情,不解游子的心。一声叹息,怎奈,他乡篱下身是客。
翻看手机日历,显示农历冬月十五。时光浅浅,如流水般潺潺而过。
北风呼啸中,年关已是越来越近。想来,不知这人间,有多少游子,还漂泊在外头?于陌生的地方,山一程,水一更,匆匆奔波在异乡灯火阑珊处。栉风沐雨,挤过最早的班车,走过最黑的暗夜,将疲惫与泪水撒落在琅琅星辰下。月圆月缺,每当夜深人静时,咀嚼着苦涩与思念。
若,不是被生活裹挟,谁,愿意背井于他乡?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当巴山夜雨时,当月上柳梢头时,当荻花飘扬,大雪纷飞时。游子的心,总是向故乡的田垄翩翩飞去。
乡愁,是什么?
是一首无言的歌,是一首孤独的诗,是一道清绝的风景。
是盘旋在心中弯弯曲曲的山路,是洒落在窗前影影绰绰的白月光。
是白居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慨。是杜甫“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的惆怅。
是席慕容文中那只寥寥的清笛,总是在月圆的时候响起;是余光中笔下那张窄窄的船票,总是在呼唤着游子归航。
乡愁,自古以来,她萦绕在每一个游子的心尖上,最难将息。
乡愁,于我,是春天里灵渠两岸踏过的足迹,是夏天里溶江郁郁葱葱的葡萄架;是秋天里严关田野芬芳的稻浪,是冬天里金石小火舂煮的油茶和热乎乎的糍粑;是清晨小店里的那一碗美味卤粉,是黄昏烟囱里的那一缕袅娜炊烟;是院落里那一声声鸡鸣犬吠,是门前那一排排金黄的银杏树。
我想,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方沉甸甸的水土,那是世间最朴实无华的乡情。纵你天涯海角,也隔断不了那一缕魂牵梦萦。而在我心间,也有一处眷念乡土,位于金石杨柳江,一个小小的山村。那里,民风淳朴,青山环抱,盎然的绿意四季点缀;那里,竹海清幽,空气怡人,绕山的泉水似若琴音终年不绝。四时风景,皆宜醉人。尤喜冬日小山村,诗意,宁静,有团圆,有温暖。
冬天的小山村,是一幅静美的画卷。此时,田野是静默的,村庄是静谧的。竹子在山上沉睡,虫儿在泥穴里沉睡,睡在冬意里,这般安逸,这般安暖。
下雪的时候,雪花,洋洋洒洒的飘落着,田野里,房顶上,沟壑里,以及竹林绵延的山峦上,全被皑皑的雪软软覆盖着,一片洁白,诗意梦幻,宛若人间仙境。当然最开心的,属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在雪地里欢快地蹦跳着,嘴里还嚷嚷着,下雪喽,快过年喽,可以放烟花喽。爸爸,你要给我买好多好多漂亮的烟花,我要和你一起放烟花。那一刻,抚摸着女儿红扑扑的小脸,堪爱又堪怜,一抹浅浅的幸福,深深的暖意,由心而生,足以抵挡风雪中的酷寒,足以胜过冬日里的阳光。
严冬时暮,天寒地冻,可村子里的人心却是沸腾的,那一座座灰墙黛瓦,透着温馨的院落人家,炊烟袅袅升起。风雪归来的年轻人,卸下舟车劳顿,收起忧伤委屈,围在桌前烤着火嗑着红瓜子,说说闹闹着。男人们聚在堂屋三五桌,有的聊天,有的打字牌。女人们则系着围裙,在伙屋里忙活着打油茶。怕冷的狗,惬意的卧在炉火旁,闭着眼睛,静静地倾听着人们,唠嗑平日里的家常琐事,酸甜苦辣。柴火堆里生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混合着釟锅里炒米花“细细碎碎”的爆声,声声悦耳,仿佛是在庆祝着久违的亲情团圆。
在满屋的欢声笑语里,在满屋的暖意温情里。须臾,一碗碗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油茶煮好了。白的米花,红的花生,黄的苞谷,酥脆爽口;配以自家采制的茶叶,老姜,大蒜,一起舂煮的茶汤;缀一把绿的葱花,配一块烤好的焦香软糯的糍粑,再佐以酸爽的子姜,茭头,萝卜干;顿时让人食欲大增,“吧唧吧唧”大快朵颐,一盏复一盏,简直是人间清欢。
薄凉的冬日里,一碗美味的油茶,那就是家的味道,爱的原浆,暖了游子漂泊的心。所有心酸委屈,所有的辛劳疲惫,都会在那一刻烟消云散,只剩快乐在屋里尽情挥洒,幸福在心里回甘绵长。平淡的流年里,一碗素色生香的油茶,沉淀着山村人们美好的寓意,白的悬浮着曾经的艰苦岁月,红的象征着日子的红火向上;黄的盛满着人们的丰收喜悦,绿的承载着来年的希望憧憬。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素常的日子,小山村的人们,随着四季的更迭,过着与之相对应的生活。在腊月时节,家家户户挂出了丰盛的腊肉、香肠,板鸡。天气晴好的时候,扛把锄头上山挖一些冬笋。此时的冬笋正当肥壮,质地鲜嫩,清脆爽口,可焖,可炒,可炖汤,在我品来,珍馐海味不如冬笋一味。待除夕之夜,有鸡,有鱼,有豆腐圆子,有冬笋腊肉,再有自酿的美酒,一家人围着撑架而坐,在柴火的烟暖处,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在透着喜庆的大红春联里,浅尝一屋味语清欢。
冬日的山村,寻常人家,彼此,有酒,有肉,有暖烟,有欢喜,琐碎的日子,倒也甘怡清美。
今,又是年关将至,乡愁的味道慢慢在冬日中弥漫开来。试问人间,有多少游子,如君一般,心念着家乡的亲人,山水和美食?
提笔冬日,落笔思念,此刻,好想站在故园的高高山岗,展开双臂拥抱一缕山风,大声的呐喊,放逐心情……
文\仲夏人生,执笔于农历冬月十五。
关于乡情的散文2:乡情亲情
文/高光峰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李叔从城里回家乡养老了,小时候土生土长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老了又回了家乡,和程二冬家还是邻居。
前年的一天,李叔和李婶刚吃过早饭,突然接到老家程二冬的电话,说上午到家拜访。
李婶听到程二冬要来,一下子脸耷拉下来,说:“一晃我们从老家搬出来都30多年了,和老程家基本没有来往了,走在大街上,迎个碰面恐怕谁也难认得谁了。当初,在村里住的时候,二冬定下了亲,穷得难以拿出结婚彩礼钱。要不是当时我们接济他,这小子还说不定光棍一条呢。他这次来莫非还要借钱。咱拾掇点旧衣服啥的,打发他走算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程二冬和程二嫂搭伴来到了李叔家。一进门,让李婶大吃一惊:二冬手提几条鲫鱼和半袋子泥鳅。程二嫂提着一篮子鸡蛋。从程二冬两口子的衣着打扮看,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了。果不其然,两口子买了十几万元的轿车,这次进城是二冬开车来的。
程二冬两口子的到访,让李婶心里发生了变化,很是高兴。程二嫂快言快语:“叔、婶,这乌鸡蛋,是咱自家养的鸡下的,这鱼也是咱自家养的。李叔在村里的时候,就爱吃泥鳅,这不二冬给您带来了,让您尝尝鲜。你们住城里以后,也就是在前几年。农信社进村搞动员,村主任和村支书挨家挨户动员贷款,乡亲们前怕狼后怕虎的没几个敢贷款,我们俩不知道那天哪根筋同时拧上了。一合计,既然干就干大的,一下子就贷了6万元。我和二冬比着干,他和村里签了合同,包了村里的鱼塘。我在村北建起了养鸡场。虽说一天从早累到晚,但我俩干着有劲儿,累但心里高兴,钱挣得不少……”二嫂的一席话,让李婶和李叔听得瞠目结舌,为他们感动。
二冬依旧话少,说:“叔、婶,要不是你们那些年接济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家。”“我们早就打算来看你们了,可听说李叔的官越做越大,从厂技术员提升到了公司老总。二冬说来看你,我就说,叔每天忙得哪有时间。我们听说今年您退休了,就过来看看。”二嫂接过了话题。
如今,二冬的俩孩子大学毕业了回家创业,帮助他在家搞养殖,二嫂也有了空闲。现在,村里各种娱乐设施齐全,在二嫂的带动下,成立了秧歌队。李婶听说还有秧歌队,高兴坏了。立即鼓动着李叔搬回家,一向喜欢热闹的李婶恨不得马上回家。李叔当场拍板回家养老。“叔,你回家,咱家的养鱼塘,为你全天免费开放,你愿吃哪条鱼,就逮哪条。”二冬一听两位老人要回家养老,高兴地笑起来。
李叔、李婶送走了二冬两口子,再也坐不住了。家乡变化太大了。李叔说:“咱一定回家看看,人家专程来看望我们,还拿了那么多东西,两口子饭都没吃,我们总该买些东西回敬一下吧!”
金秋十月,李叔老两口回到家乡,对老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惊讶。只见街道宽阔,整洁清爽,村口的“信用村”金字招牌,让李叔为之心动。村庄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健康。多年不见的老少爷们述不完的亲情。李叔李婶对二冬两口子的招待更是感动。乡亲们健身喜乐的场面,李婶情不自禁参与其中。李叔耐不住性子,拿起鱼竿进了二冬的鱼塘。
两口子下定决心,说啥也不走了,就在老家住了。对两位老人来说,这又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关于乡情的散文3:悠悠思乡情
文/王文咏
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异乡的人来说,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漂在水里的浮萍,没有自己的根。
这么多年来,我在各个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为追求自己所谓的梦想而努力着、奋斗着。可是,常常感到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车市马龙的城市,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小卒,微乎其微。
人们把我们这样的人称为游子。是的,游子。每当我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疼痛,痛到揪心。离开故乡的时间越久,对家和亲人的思念就越长,这种思念可以让人牵肠挂肚、泪眼婆娑。我是一个游子,我也期待能在流动的世界中找寻到心灵的坐标。
游子就像是风筝,不管走得多远,飞得多高,都被父母手中的线牵挂着。无论身处何方,故乡,永远是照亮生命的那盏明灯,是拨动记忆深处的那根琴弦。
记得我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家的时候,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要我照顾好自己,要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其实,他们所说的话,很简单,很朴实,但是却字字句句敲击着我的心灵。
漂泊的日子,我们看到的东西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因此而欣赏到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着各种角色的人——这就是漂泊异乡的游子。但,游子在增加自己人生阅历的同时,却增加了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所以,在异乡的日子,家,是触及心中最敏感的弦。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家,是最想去停泊依靠的港湾。在我们心灵受伤的时候,家,就是游子最向往的疗养所,那里有父母的殷殷期盼,有亲人的点点关怀,有故土的浓浓乡音。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经常吟唱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时候对这句话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一直觉得愧对自己的父母,当他们已经两鬓斑白,我们心中的酸楚不禁滋生而出。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理解更加透彻,渗入心扉。是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铭心刻骨。他们无私的付出从来不奢求得到子女的回报。而在他们年迈的时候,我们却又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游子的心,矛盾、困惑、彷徨,却又在不断地挣扎、拼搏、奋进。说实在的,我们的父母需要的真的不多,也许只要电话里的一声问候,只要能经常陪着他们聊聊天,能回去看一下他们,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作为游子,我们把对父母的思念,对故乡的情感,寄托给今宵皎洁的月色,捎去我们无限的祝福与问候。
关于乡情的散文4:近乡情更怯
童年的故事,我总觉得她是藏在纯静、优美的冰雪怀抱里的。只有等到周末的中午,一家人聚齐了,满桌的佳肴里,点缀一缕红酒,往事才如那迷人的雪花,纷纷扬扬起来……
我把那一个个故事,轻轻道来,一家人听得津津有味,妈妈、儿子的脸上绽开了朵朵牡丹。有时我们唏嘘,有时我们喷饭,有时儿子大喊:“这个故事听过的!”这时,他爸爸总是笑着说:“别吵!不要败了妈妈的兴致!”还是老公理解我啊。小毛孩哪解其中味呢!
每个人的童年就是说上千百遍,仍会觉得美好新鲜,童年的颜色与声音永远是最动人,最有魅力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她会更加醉人,更加鲜亮!
总是爱听童声合唱《送别》、《同一首歌》。那是怎样令人感动的天籁之声啊!碧透的天空,飘着丝丝幸福与伤感的云,引我们慢慢穿越时空……
在儿子的怂恿和“逼动”下,我写了一篇关于童年的小散文诗。刚一挂上网,就有了莫名的后悔与恐惧。和以往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的感觉不太一样。
我迟迟不敢再下笔。仿佛看见轻灵幻妙的小公主,从渺远的天空走来;从雾蒙蒙的水面飘来,她的身后是绿绿的、茫茫的杨树林,那些怪异的历史风尘,不知怎的,也随之逶迤而来。
我想呼唤,可不知她的名字;我想抱起,却又怕惊扰了她;我想描绘,可生怕践踏了她。正如一位作家所言:“我们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在有黄莺的树下;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里。”是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我的童年,一如雪花,一如琴声,一如香气,一如月色……所以,我胆怯了。
每每读到《琵琶行》里描摹琴声的部分,总教我瞠目结舌,拍案啧啧。那千变万化的琵琶声,被白居易演绎得绘声绘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琵琶女那波涛起伏的心绪,如扣人心弦的悲歌,萦绕于耳,久久不绝。
再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绿》更教我心驰神往、思绪翩跹。那空蒙的月色,亭亭的荷花,田田的荷叶,袅袅的荷香,是那样地细密逼真、精微多情;那静谧淡泊、超凡脱俗的景色,散发出梦幻般的诗意,令我惊叹不已。
我的童年,那也是一块至真至美的圣地啊!我这支拙笔,怎么能驾驭得了呢?所以,我又胆怯了……
可是,我知道。消逝的童年,永远如流水般不再回头;我的童年,别人永远无法复制。所以,我想紧紧拥住她,好好守着她。
童年时的一个朋友,多年后,我们偶遇。她说:“回忆童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可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淡淡的伤感,会忽然从那欢聚的酒中,汹涌而来,慢慢淹没我们。
啊,童年!她总在远方魅惑着我;她总爱引着我张开双翅,飞向那茫茫的绿树林……
关于乡情的散文5:乡情二题
文/池宗平
吼秦腔
在外地城市生活久了,有关家乡秦腔的记忆也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无论时光怎样变换,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
秦腔在陕西,特别是关中一带是最具大众化的娱乐方式。那时,走在老村间的小道上,时时都能听到秦腔的声音,就如同今天城市早晚都能听到广场舞曲一样,是寻常而自然的事。
但唱秦腔大戏,往往是被安排在春节过后的二月份。因为这时间不仅农人们相对清闲,同时,也俗称“龙(农)抬头”,乡亲们图个吉利,便从剧团请来秦腔戏班热闹热闹。那些天,一出出传统秦腔折子戏或本戏接连上演,老村的乡亲们便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地赶去看戏。老远,便能听到戏场上高音喇叭传来的狂吼或咿咿啦啦声。坐在父亲自行车后的我们心如鹿撞,恨不能立马飞到戏场去。
另外,老村里谁家的娃们结婚女儿出嫁老人过世,也一定是要“唱秦腔”大戏的。说是大戏,其实,也就是请来专门从事红白事工作的唢呐队在“正事”当天热热闹闹地表演一翻。他们往往一行六七人,在院里烧一堆火,众人围火而坐,吹拉弹唱地表演秦腔折子戏,众乡邻们围着圈,个个伸长了脖子看,有的还伴着器乐摇头晃脑地哼上几句,不胜陶醉!
这些年,虽身在异乡多年,却常想着老村里那些爱看爱吼秦腔的乡亲。我时常在想,秦腔尽管在西北一些地区都有流行,但为什么在关中特别盛行?时间久了,也便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戏曲。西北最早属秦,向来就称苦寒之地,使得秦人性格“刚毅寡言,能征善战。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其实,秦腔说穿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秦人恋故土,极少迁离异地者,因而秦腔也只局限于陕甘宁等地,即使在秦地陕西也只是关中最盛,陕南次之,陕北则多民歌了。
也许,正因为秦腔这些特点,贾平凹说:“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今天,当我想起曾生我养我的老村时,在异乡的我,才真正感怀秦腔感念故乡老村那些爱吼秦腔的人们与那时那境的情景。
土窑洞
过年回家,走在老村新修的水泥路上,眼里时不时地闯进一孔破败的窑洞。那些早已被挖走了门、窗的窑洞露出一个个黑洞,就像落寞人的那双失落的眼睛,就那样一直望着行人。院子里的荒草杂乱从生,若是那类“明庄子”还可以看得到门楼以及门楼顶部的砖木雕刻。走近门楼细观,门楼早已斑驳不堪,依稀可见门斗上的大字。那些漆上去的大字,通常都是些治家格言:如,恭俭让,今胜昔;勤俭节约、天道酬勤、家和万事兴、大展鸿图等。连接门楼的原始筑土围墙因无人看管的缘故,而缺了一个口或背阴处的土墙上早已长满了杂草。
记忆里,家乡的窑洞大多依坡而掘,高低随地势而定。一般一个院落正面有三孔到五孔不等,坐北向南,或坐西向东。正中的大窑必然是家中年岁最长的老人居住,东边依次是长子、次子,而西边必然是次子或者孙子辈居住。所以每当分家,总是按着哥东弟西的长幼而写约书,后辈不得豪争强夺。约书一定是村里最有威望的长辈或者先生用蝇头小楷书写在宣纸上,落款少不了见证人的指印等印迹,然后小心地装在一个一尺左右的漆盒内,一式三份或两份置于中窑的天窗下面,代代相传。
我家院落总共有两亩多见方呈长方形挖掘出总共五孔窑洞。坐北朝南三孔窑大很多,中间一孔当年住着奶奶。其余依次住着父母。另外还有厨房,以及牲畜窑、柴窑。听父亲说,当年为了修这五孔窑洞,全家人没日没夜地整整花费了一年多时间,门前的平地就是修窑的土方垫起来的。可以说,当年家乡人为修窑洞,都花费了每一家人的无数心血。
如今,时代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见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加快,加之窑洞的诸多不便,人们早已把即使还能使用的窑洞也闲置起来,搬到阳光充足的新房子了。此刻,看到这些被废弃的窑洞,回想起在窑洞生活时的童年,不禁感慨万千。记得当年无论酷暑严寒,父亲总是自得其乐地躺在窑洞土炕上,哼着粗犷的秦腔,吧嗒吧嗒吸着旱烟,或是一瓶烧酒细细品嚼。而慈善的母亲,经常坐在窗前和隔壁的婶子、大妈们在午后拿着自己的针线活儿快乐地聚在一起,没完没了地唠叨着家常。这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她们经年的笑声、唠叨声时光回流般地回荡在耳旁,让我感到那丝温馨。
现在,工作之余,总是幻想那天和父辈们一样,朝茶晚酒,喜笑颜开地躺在曾经记载父辈喜乐和见证我成长的窑洞里,颐养千年。只是,这一切只能在回忆里去“享受”了。
关于乡情的散文6:恋乡情,又是槐花飘香时
文/梦天之蓝
洋槐树开花了,幽幽地,香气散在微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这甜馨幽香,
如梦,又回故乡。——题记
斜阳灿灿,撒金村庄,漫步间,清风漾漾,村头的小河,一如往常细细流淌着;水面映霞,碎碎闪闪,欢唱着美好时光。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饭香,几柱炊烟,努力的扶摇,浅浅的雾气在屋顶环绕,夜色悄悄,漫上村庄,熟悉、亲切的感觉,装满整个心房;沉浸,犹如着河水,缓缓流淌,轻轻荡漾。
清晨,还赖在床上,没有机车的轰鸣,只有窗外树梢的鸟唱,貌似还在梦里时光……
半晌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小河、村庄,喜悦和希望,在咯咯的鸡鸣声中飘扬,村西的那片绿林里,绰约着簇簇白花清香,忽闪忽闪,戏弄阳光,宛然是半掩衣袖的少女,欲语还羞的模样。
轻轻地走进,唯美春光,白哗哗的槐花儿,不再躲藏,依着一地淡淡、细碎的阴凉,轻轻地仰望,尽情欣赏,片片新绿半透着阳光,嫩黄嫩黄,串串花骨儿,有些已经忍不住的绽放,撒满馨馨的香,蜜蜂喜悦,鸟儿欢唱。
身旁,两棵去年新生的小苗,还没分出枝桠,独独地,就结出几蔟青白的芳香,摘一串生白,悠闲的品尝,满嘴清气,点点甜香,这滋味不变,还和往时一样。
几个孩童,在不远的那棵大树上分享,零落了一地碎白,笑声阵阵,林中飘荡,兜里装满了喜悦;几声呼唤,情深意长,打断了童真悠扬,看着孩童散去,微笑上了脸庞,回忆幼时,也是这样,在母唤儿声中,一天天的成长!
关于乡情的散文7:乡情
文/雷穿云
人啊,年岁一大,就很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看到那些与儿时相关的物件,仿佛肌肉注射前看到针头的那一刻,浑身的细胞都紧张起来,记忆的闸门在一瞬间土崩瓦解,那些熟悉而深刻的场景会使你沉浸其中,像一摊水一样,提不起来。
乡情,是老房上盛开的那一棵棵瓦松。我一直以为,坚硬的牙齿源于贪婪和饥饿。儿时常常挨饿的我,天真地以为,老屋顶上瓦缝间那粉绿色的瓦花——瓦松,一定像槐花、榆钱一样能填饱肠胃,于是就偷偷地挖下一颗“禁果”品尝,那难以言说的味道,至今还在记忆里留存。
乡情,是屋檐下挂着的一排排冰凌。儿时家乡的严冬真的是冰天雪地,一到冰消雪化,屋檐上都会倒挂着一根根尖尖的、亮亮的“矛枪”,粗如儿臂,细若铅笔;短有半尺,长过一米;晶莹剔透,冷艳神秘。我们总是举着棍棒雀跃着将它们一个个敲下来,笑容随着它们落地散落的那一霎而完全绽开。遇到屋檐低的,我们会直接用手将“长矛”轻轻取下,甚至伸出舌头从下舔上去,舌头一下子粘在上面,接着就“呲溜”出一串串欢快的笑声。
乡情,是门墩上摆放的一枚枚硬币。母亲为了让我多多背诵诗文,常常在堂屋的门墩上放上几枚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然后左手晃着语文课本或揉得稀烂的《唐诗三百首》,右手指着那些硬币,坚定地说:“这背会,那归你。”那门墩上的硬币,就是这样成了我文学的启蒙,后来每每用到那些诗词文章,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堂屋门墩上的硬币,以及母亲那鼓励而期待的眼神。
乡情,是院子里蓬勃的一株株花草。我没想到,父亲硬朗的身躯里居然也深藏着一颗风雅的心。他能把院子里栽上核桃树、搭起葡萄架、养出含羞草、植下鸢尾花。乡邻艳羡之余,往往在花开时来赏花、花谢后求花籽、果熟后讨果吃……父亲总是来者不拒、大大方方。他常说:花开时,花粉会相互传播,只有大家的花都开得好,我们才会好上加好。
人,无论长多大、走多远,乡情的根,都永远深深地扎在心底,一旦风吹草动,就迅速发芽、开花、疯长。正如此刻,夜阑更深,华灯渐息,但是我那抑制不住的乡情啊,又在心底澎湃起来。我靠在床头,赶忙按住自己的胸口……
关于乡情的散文8:槐花香漫故乡情
文/秋楠
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无意想念起槐花的模样,于是就有了想去看她的冲动。大片的槐树当属于乡下那条河床了,河床两岸成排的老槐树,仍然苍劲挺拔。走近那条河,远远的就会望见槐花挂满枝头,那花朵在阳光的映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满树的花香铺满整个河床,惹的蜜蜂翩翩起舞,那满心的喜悦与畅快,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于是,我常常想起我与槐花成长的日子,一部分记忆已经模糊了,或是残缺了,但能让我想起孩提时,短暂的欢快。
故乡的槐花有着和他处别样的趣事,在故乡有一棵老槐树,她很奇特开着五种颜色的花,因此叫五花槐。在全国没有几棵这样的树,方圆百里远近闻名,这村庄也就叫五花槐村了。冬去春来,老槐树发出嫩芽,五艳六色的花照例绽放。虽几经风雨,她依然枝繁叶茂,花香益人。每到夕阳西下孩子们放了学,都会在这里捉迷藏,围着她跑来跑去,孩子们的笑声传遍整个村庄,那情景印刻在我脑海里,不会丢去只有收藏了。
听老人家讲槐树村的故事最开心不过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时值三伏天,骑马路过五花槐村,人困马乏,他把马拴在庙前的槐树上,进庙安歇,但庙外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赵匡胤心烦意乱,长叹一声,说道:宝蛙啊,宝蛙,你们别叫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吧,要叫的话,你们就到村外叫去吧。顿时,蛙声戛然而止。至现在,每到夏天村里不会出现蛙鸣,这也成了后来专家们怎么也解释不了疑问。蛙声刚停,马儿又“咴咴”地大叫起来,赵匡胤急忙出来,见马又踢又跳,把树弄的伤痕累累,他赶快制住了马,惋惜地说:老槐树啊,老槐树,是我连累了你,实在对不起,愿你伤口早日愈合,枝繁叶茂,花放五彩。从那后,这棵槐树的花就由黄色变成了五色。近来,再回去见到老槐树,她的根部马蹄的印痕依然清晰可见。
遥望故乡的春天,已是百花谢了春红,而滨海小城的春天远远迟于故乡,我想故乡的脚步总是早于进入我的梦乡,或是因为感受不到故乡槐花的味道,而晚于这样的文字来怀想那时的美好。身在闹市久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这根思绪也许是扎的很深,才引得常常去想它。即然不会常常去看望,那就跟随风儿,一起就走近自然,欣赏那一抹风景也是一件最大的幸事。
又是一年槐花香,城市边缘的槐花与故乡的槐花有着不同的美,一个载着儿时的记忆,一个记录成长的足迹。不管哪种美都有着一种空灵的美,我在诗与禅之间体味着禅宗味道,喜忧两忘,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了。那么就让我做一棵槐树吧,被这绿色包围,整个躯体被绿笼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路走着与绿色奔向远方。让我们握紧槐花的平和,回味一路走来的欢歌笑语,以一种宽宏和宁静直面人生,感悟上苍赐给的缘份,珍惜一路阳光,一路风雨所带给的无怨无悔。
关于乡情的散文9:花笑春风,乡情依依
文/陆瑶
孟庭苇《谁的眼泪在飞》歌词:悲伤的眼泪是流星,快乐的眼泪是恒星。满天都是谁的眼泪在飞?---昨天的眼泪变成星星,今天的眼泪还在等---每天都有流星不断下坠---谁的眼泪在飞?是不是流星的眼泪?
耳畔是曾经熟悉的旋律,在这个难得的春假里,终于回到久别的家乡——一座北方的小城。走在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街道,听着亲切的乡音,记忆中模糊了的家乡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
清明小假的最后一天,上午,不,应该是中午时分了吧,我独自坐在湖畔的石凳上。假日里的人们总是乱了平日的作息。我出门的时候,已经近11点了,现在应该是中午了。
但此刻,徜徉在公园里的游人并未离去的意思,更有游客陆陆续续、纷至沓来。假日里的公园总是不需担心寂寞的,更何况,清明花开的季节。
即使,披垂双肩的头发,总是不听话的跑到额前,显然此刻有风的。但湖畔垂柳的枝条缀满稍显肥厚的嫩叶,在这样的风里,仍然有些慵懒。自顾映着清绿的湖水,搔首弄姿,不屑随春风起舞。
湖畔的假山后有人在唱戏,女声。听不清戏词,因为有风,钻进耳朵的还有京胡,断断续续的咿伊呀呀。湖对岸,凭感觉应该是一家三口吧。妈妈在辅导年幼的女儿跳藏舞,很认真。两人都穿了藏袍——舞蹈服,太远了,看不大清颜色,但上下翻飞,长大的袖子,在中午的阳光里,白亮亮的,晃眼。爸爸也没闲着,端着摄像机,前后左右的一通忙乱。
人们毫不避讳、甚至很愿意亲近春天中午的阳光,周围的一切都是慵懒、惬意的。幸好有这春风。同样是风,在炎热的夏季,风对人们意味着凉爽;在收获成熟的秋天,风对人们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在严冬,风是一把寒光逼人的宝剑,逼退人们残存的一丝热情;春风,又像什么呢?
它忽左忽右,没有一定的方向;它来得匆忙,走得跳跃,就像顽皮的少年,不是拨弄小姑娘的蝴蝶结,就是偷偷地拽一把小媳妇们的花衣襟。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曾经年少的游戏,传递悄悄话:
一个人趴在另一个人耳边,小声地说一句话,然后,由这个人再传给下一个,往往到最后,原来的话会变得面目全非,大家笑成一团。快乐之余,耳边,还残存着小伙伴嘴里呼出的热气,痒痒的。
原来想趁着春暖花开,拍些家乡春景,以备不时之需,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拍来拍去,总不尽满意。
如果说,把春天的景色比作办喜事的现场,南方的春色就像家底殷实的富贵人家,稍做铺排,便姹紫嫣红映满了眼;相比之下,我的故乡——北方小城的春色就逊色得多了,只能算是小户人家的小打小闹,尽管吹打得热热闹闹,总是难免有捉襟见肘之嫌。
这就是家乡的春天,新旧并存,参差不齐。绿柳红桃醉笑东风,而枣树、槐树之流还在迟钝地懵懂着,略显僵硬的身躯在明媚的春光里,半睡半醒。
“啪”,什么东西落到我的脚边,打断了我的思绪。哦,是一条干枯的柳枝。细弱,应该是去年春天新萌发的枝条。新生命总是脆弱的。这根柳枝是不幸的,它没能经过严冬的考验,在本该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样醉人的春风里,飘零。
造物主是一位严格追求完美的雕刻家,风刀霜剑是他最得力的刻刀。他时刻仔细地审视着自己的领地,大自然的万物,就在他的刀下,更迭着生命的一个个轮回。
曾经,我对先人们,在这样美好的春天,安排一场盛大的祭奠——清明节,颇感费解。此刻,看着手里,还有周围,被春风扫落的一些细小的树枝,我更愿意相信,清明,盛大的祭奠是人类,在远古的童年,对生命的敬畏,对造物主的膜拜。
呼,又一阵风吹来,裹挟着胡琴的咿呀,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了早已故去的奶奶。
记忆中,家乡的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先天羸弱的我,对简单、粗陋的农家饭食总是缺乏足够的食欲。奶奶,总能变魔术般的弄到几粒花生米或一小把黄豆,用饭后炭火的余温烤熟。然后,奶奶从灰烬里扒出豆豆们,捧在手里,呼,第一口,吹掉了灰烬的余屑;轻轻地搓一搓,呼,又一口,吹掉豆豆们的皮屑,呈现给我的就是干净的豆瓣了。嚼一颗,香香的,还有余温。
看着我的吃相,奶奶总是轻轻的叹息,“唔,真是投错了胎的傻女子”。
不知什么时候,两行温热的液体滑过我的面颊。因为有太阳镜硕大的镜片遮挡,我没有去擦。此刻,沐浴着家乡醉暖的春光,我希望思念的眼泪尽情的飞一会儿。
关于乡情的散文10:浓浓故乡情
文/庞秋波
故乡是永远的牵挂和爱恋。从小生长在风景秀丽、环山围绕的小山村,却从没在意过景色的美。近日回到老家,看俊秀青山,听鸟语虫鸣,闻芳草馨香,陪父母为老屋拣瓦再拾掇拾掇……享受着村庄的恬静与惬意,故乡深情再次在心底蔓延开来……
(一)
前段时间的风雨,无人照看的老屋在风雨中飘零。母亲惦念老屋漏雨,天天催促父亲回去察看,整修整修。我们担心父亲年岁已高,为安全起见,相约在周末回老家一趟,以解除父母的一块心病。
连日来的阴雨绵绵终于打住。天公作美,一家人相约,借来一辆皮卡车,到亲戚家装上一车旧瓦片,回老家补“屋漏”去。
风雨过后的老屋,瓦片早已残缺不全,露出的陈旧椽子也显得弱不禁风雨,仿佛在诉说着百十年来的过往沧桑。
父亲收拾出一间空屋,我们赶紧把瓦片传递到屋子里堆放好。刚摆放停当,父亲就急着要上房去修补,被我们劝阻住了。好说歹说,父亲最终答应明天请专业瓦匠来维修,我们这才安心了些。
大家一刻也不闲着,母亲忙着收拾屋子,烧水煮饭;我们扛来梯子,把靠近屋子的树丫剔下来码好,省得刷落瓦片;然后又找来锄头镐锄,清理阳沟、清除院坝的杂草。一阵忙活,房前屋后很快就变得干净整洁,很是舒爽。父亲继续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不时削来一块儿小木方,钉一钉柱头、垫一垫低矮处屋檐的屋檐角落。那一双饱经风霜却无比专注的神情,饱含着对祖上传承下来的老屋的无限深情。做完这些,又忙着去管理他之前回老家种植的十余棵柚子苗了。见父母不再让我们插手,闲着没事,几姊妹走出户外,踏青去。
(二)
微风吹拂,春意盎然。故乡的老屋,被秀丽春色层层包围。远处的山川,近处的花草,构织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放眼远山:“双石墩”终年齐头并进、“公公背媳妇”世代忠贞不渝、“映河岩”倒映于山脚的一汪河水之中,山水相连,相得益彰;驻足眼前:桂花树顶端吐出了嫩芽,李树、梅树上挂满了小果子,田间地头成片的猕猴桃枝繁叶茂,绣球花、桐子花相互映衬、竞相开放……老家的景色尽是如此迷人,让人心旷神怡。一幅缱绻温软的故乡美景,让人陶醉、迷恋不已!
嗅着泥土芳草的清香,听着虫鸣鸟叫此起彼伏,重复诉说着远山美丽的古老传说,浓浓的爱意一次次充盈心头。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春色美景,每一寸熟悉的土地,都记录着太多童年的酸涩与欢笑。回忆,成为了几姊妹最开心的话题。
时间在不经意中悄然溜走,意犹未尽的我们,不知不觉已围着老屋,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轨迹。回到家,母亲已经煮好了一锅香喷喷的洋芋饭,丰盛的农家小菜摆满了饭桌。家乡的饭菜,那是妈妈的味道,怎么吃都觉着可口。
现如今,紧张的生活节奏,难免让人压抑和狂躁;而故乡,则是安放心灵的栖身之所,给人宁静与温和。无论离开多久,不管走得多远,故乡情结于我,长留心间,亘古不变。
关于乡情的散文11:故乡的小河……
文/刁雄威
乡情、乡土、乡音,随着时光的流逝,都在慢慢地变谈。也许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到落叶归根的年龄;也许是因为故乡真的变得面目全非了。那里既没有我渴望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也没有我所寻觅的梦想、目标和追求。无法在故土里掘出一点点希望出来,所以,我游荡的灵魂还不愿归去,漂泊的心还不愿死。故乡,似乎不再是我的故乡,一切的往事都在蹉跎岁月中任它遗忘。
然而,故乡的那条小河确实是多情的。她常常让我想起,她常常在我的梦里流淌,好像在我的血液里,在我的肌肤上,还能闻到她的味道。
我与故乡的那条河确实很亲近,她是我的母亲河,我的的确确是喝她的河水长大的。她就从我家旁边流过,可以说是与她日夜相对,出门见河,入门见河。在我依稀的童年记忆里,故乡的版图不是那样狭小的。记得原来的那条小河是弯弯的,离我的家也比较远,隔了一大片草地、沙地才是小河。那时候也许我还小,还不会游水,河水又比较深,再加上大人们又常说水里有一种叫“水鬼”的东西,常常会出来把人拖到水里溺死。所以,那时我真的很怕水,自然对原来小河的印象并不是那么清晰。至于现在的小河为什么会和我家靠得这样近,是不是真的有段故事,那真的只有上一代人才知道了。
故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像一个清秀的少女那样让人爱慕。她处在整个大队的中心地带,交通方便,有溪有河,确实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这里原来是一片水田,后来因为洪水冲积,形成了一片沙坝(所以家乡的地名叫“沙坝角”或者“上坝角”),从此再不能耕种,只好任其生草丢荒。再后来,生产队为了方便农俱的保管,就在那里建了一间泥砖屋,用来存放生产队的一些农俱和朵物。再后来,可能那些东西需要有人看管,所以就迁来了第一户人家。有了第一家自然就会有第二家,我家是第三家,从老屋那边迁来时,我也有四五岁了,所以还是有一点点记忆的。
随着越来越多人家的迁入,再加上有规有划,很快,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就形成了。令到当时的大队书记也垂涎三尺,也想来霸块地起房子。他虽然也是同宗同姓的族人,但他不属于我们这个生产队,这块土地他确实没份,自然有人站出来反对。恼羞成怒的书记大人为了报复,突发奇想,以兴修水利为名,要在我们村子中间疏一条河,再以农田复耕为由,责令整个村子的住户无条件迁走。无奈之下,好几家人都迁走了,他们都是些老党员、老教师什么的,不听话不成。唯独我父亲和伯父什么都不是,就是不搬走,成了当时的钉子户。如果不是,就没有今天的坝角路了,这个村庄也可能像楼兰古国那样,在历史的烟波里消失了。
新规划的河道直穿我们的村庄,把半个村庄削去,十几亩土地变成了河道和河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队书记发现疏河还没影响到我家的原故,所以特意分咐要把挖起的沙泥倒过一点,还是因为刚好这一河段分给了隔离黄姓人家挖的原因,他们早就恨不得把我们赶跑,把我们的房子埋了,所以明眼人一看,都会发现靠近我家的这段河坝是歪的,从河里挖起来的沙泥几乎填到我家的窗户。下雨天的雨水,常常会穿过墙壁浸透进来,害得我们想找块干爽的地方坐坐都没有。可见,人性扭曲之后,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人可以那样,不知上帝会不会那样。
小河虽然把我的家乡撕去了一半,但对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没有埋怨小河,反而渐渐地喜欢上她。大人们洗衣挑水方更多了,我游水玩水也方便多了。小河不宽,也不深,最深的地方也不过膝。而且河床都是沙子,清澈见底,再也不用担心水里会有什么“水鬼”了。于是我学会了游水,常常在河里游水洗澡,每年的5—10月,有大半年时间是不用在家里洗澡的。六月天,躺在暖融融的河水里,仰望南天白云,又或者是落日晚霞,那真的是一件很洒意的事情。
虽然这里只剩下我们两家,但由于两边河坝都长满了嫩绿的青草,所以招引很多附近的孩童来这里放牛。大大小小的一大班顽童常常在那儿打水仗、玩游戏。故乡的那条小河成了我们成长的一个大空间。
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扮电影。”也就是组织一班人,把最近看到的某部电影某个情节模仿出来。三堂哥通常都是担当导演的,大大小小的一班小鬼头都听他的。那次,刚好看过一场叫《沙家滨》的电影,于是他就按排好谁演李玉和,谁演刁德一,准和准演阿庆嫂和磨刀师傅,像模像样的就把阵势拉开了。大家都记得李玉和的形象是带着手镣脚铐、兼胸前挂着个大大的锁头的。找不到大锁头怎么办?不怕,有大石头。三堂哥就用芭蕉树皮绑着一个好几斤重的大右头,挂在“李玉和”颈上。谁知道刚好“李玉和”的母亲收工由那里经过看到了。于是,她一边追着堂三哥,一边冤冤枉枉地骂:“你个斩头鬼,那么大的石头驼在我儿子颈上,到时腰驼弯了,你要养我儿子一世。”后来她儿子的腰真的有点驼,所以见到三堂哥一次见,她就骂一次。直到现在,三堂哥见到她,还是想找地方躲的。其实三堂哥是冤枉的,她儿子驼背与扮李玉和豪无关。应该是遗传,因为他老爸本身也是一个驼背佬。不过,从那以后,三堂哥再也不敢让人扮电影了,如果不是,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导演。
故乡的那条小河给了我很多快乐,也给了我们很多实惠。河里有很多鱼和虾,我很喜欢捕鱼摸虾,抓它一两斤回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我们一家也是靠这样改善生活的,肉食得不多,但河鱼还真的食得不少。
疏直的河道有二三十米宽,大约三公里长,上下都有一个水闸。当下面的那个水闸开闸时,这段河的水位就会很底,鱼都会成群结队地向上游游来。远处看上去像是一条大鱼,其实多数都是一群小鲫鱼。不过,你想捕这些小鲫鱼也并不是那么客易。你飞快地追上去,用捞箕(尼龙丝线编织成的网兜)就这样用力拍下去,你肯定一条也捞不着。这些鱼调头转弯的速度比什么都快,但这种鲫鱼有个特点,就是见混水就躲(难怪会有混水摸鱼这成语),只要你追过这鱼群,用捞箕跟着你脚步浅起的混水一拖,保证你最少能捞到三二条。
其实打鱼也是斗智斗勇的事情。你不懂,就算你追上追下大半天,你还是一条鱼都打不着。那时,夏天除了上学之外,我很多时候,都是穿着条短裤(不小了,不敢光屁股了),腰间挂着个小竹篓,手里拿着个捞箕,有鱼打鱼,有虾捞虾的。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就游水,经常泡在河里大半天还不愿回家。这样的日子,直到我去外面上高中才结束。以后在家的时间都不长,后来我家和伯父家全都搬走了,回乡的次数就更少了。
我怀念河边那一排老祖母种下的梧桐树和苦楝树。在春天,它们都同时开着白色的花朵,一阵春风,吹落满地白色的花瓣,房顶、院子到处都是,像下了一场春雪那样美丽。
我怀念河堤上那软软厚原的草地。我常在夜里独自一个人去散步,独自一个人吹奏我心爱的口琴。有时呆呆地望着月光下的流水,有时躺在草地上望着夜空中的星星、月亮,去想那此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想明白的事情。
故乡的小河啊!当我们再次相见时,我不再是原来的我,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人们把猪屎猪尿、污水废水,全都往你身上泼,你养育了一方黎民,但他们都不懂得感恩。我站在河边,似呼听到了你喃喃的哭诉。
我的母亲河啊!你,是否知道我在为你难过?
关于乡情的散文12:腊味乡情
文/开心
从冬至开始,一般人家都要腌一点腊货。特别是老年人,总爱在这个季节,灌一些香肠,腌制一些咸鱼咸肉或咸鸭等分给孩子们。
同样的腊味,当孩子们夹起一片香肠或腊肉时,都会赞上一句"家里腌的就是好吃!"对于味蕾已经迟钝的现代人来说,家中香肠腊肉是不是真的好吃?很难说。这样的觉得,皆因为那些腊味里所包含着的"亲情",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也许是现在食物太繁杂丰满了,我总认为,腊味的美好还是在冰箱没有普及的年代。特别是农村,从春天开始,家家都会养一头小猪和一群小鸡鸭,费神费粮地将它们养大。目的就是要将它们到冬天变成腊货,成为一家人一年的营养和做人情的资本。
那时侯的人没听过吃腌制品不好的说法。谁家的腊货腌得多,是一种富裕的象征,很值得大家羡慕。"张家明年日子好过哦!鸡鸭鱼肉腌了两大缸……"或者"李家今年没杀年猪,没有腌腊肉,明年的日子怎么过……"人们在腊月里谈论的往往都是这些话题。
进入腊月,辛苦一年的人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家家都忙着杀鸡杀鹅,杀猪佬在这时候成了红人,非要早早预约才能挨得上。人多劳动力多的人家,腌的腊货也就多。一头猪一百多斤,除了留点现吃外,往往被全部腌成腊肉。在那个时代,仓里有粮食,壁上挂满腊鱼腊肉,如果有姑娘来相亲的话,肯定会一眼就相中这家小伙子。
我们家乡腌腊货很简单,就是用粗盐将那些鸡鸭鱼肉抹个遍,放在大缸里,按结实就行。过几天翻个身,再过几天,就拿出去晒。晒干了的腊货就挂在厨房里的墙壁上或吊在屋梁上,要吃时就在上面去割。
家中有了这些腊货垫底,做人心中就不慌。乡下人最看重的是面子,自己的日子可以苦一点,万不能慢待客人。农闲季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季节,谈婚论嫁往往也是在这个季节敲定。家中存了腊货,才能够好好招待客人和办大事。
来了客,因有了丰富的腊货,主妇们做的菜又大气又多样。蒸猪肠一碟,风干鸡一盘,咸鸭、腊鹅、腊肉、炸圆子等等,拿来烩一下就上桌,快捷方便,不一会满满一桌。以往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有了这顿好饭菜,也就尽释前嫌了。有些人家每天都有客人,锅台上也就每天腊味缭绕。家家如此,整个村庄几乎沉浸在腊货的香味里。
记得我们小时候,除夕清早,母亲就把那些腊货浸在水里,待它们变软了,母亲把那鸡、猪、鹅等放在一只大锅里,用小火慢炆,为的是怕正月初来客时现煮来不及。这些不加任何作料,或风干或腌制的腊货,放在一起炆熟后,那特殊的、自然的、不带任何辛香气的腊香味,实在是香得无法形容,是任何荤菜的香味都无法比的。那种香气算得上是腊味中的极致。
乡村有个传统习俗,正月里互相吃请。今天请你到我家,明天请你到他家,轮流请客,目的是为了增进友谊。这是非常好的一种联谊方式,可以借助冬日里的吃请,把平日因忙碌而疏忽了的友情,在餐桌上、在腊味里串起来。过去一年中的小不如意,在腊味和酒香中全被抹去。来年家中需要乡亲们帮忙的地方,也都在这些乡情和腊味里得到了答复。这样一请一复中,即美了口福,也融洽了乡情。
关于乡情的散文13:故乡情
文/张天邦
进入腊月,年的味道越来越浓。母亲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把儿媳妇和孙子带上,回家过年。”
故乡在娘的叮咛声中,让我感到亲切。往昔的趣事撞开了思念的大门。
一条沙河,自西向东流去。清清的河水滋润了故乡的泥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
沙河在外婆家门前。夏天知了一个劲地喊:“知了,热;知了,热。”叫得人心烦,浑身不自在。喊上“谎流”,“弓弓腰”,“瞪瞪眼”去打江水。
水清凉凉的。四个光屁股,扑通扑通跳入了黑石岩下的水潭里学狗刨。朵朵的浪花飞溅起了无数的梦,一粒粒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幻化出七彩的吆喝。漾出了童年的天真与浪漫。石头底下的绿背螃蟹,吸引着我们寻“法海和尚”,替白娘子报仇。拧下的螃蟹腿,咸咸的,嚼得津津有味。条条小鱼磨来蹭去,弄得小脚丫痒痒的。瞅准了一条,使劲地抓,拿到眼前,却是一掬浊水。
西边天空飘来了乌云,轰隆隆的。提起衣服就跑,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温柔的沙河变得狂怒起来,河水暴涨恣意肆虐。清亮亮的河水变成了污泥黄汤,挟带椽,大梁,猪和牛。村民站在河岸上叹息。等雨小点,河水退了点,胆大的,用长竿勾住水里的东西,拉到岸边,猪或牛,叫自家的女人,赶回家圈养。打捞的木梢子,拿回家烧柴。几日后,沿河有人来寻牲口,打听到就到合作社,买上一瓶“秦川牛”,两盒宝成烟,八块点心,一瓶罐头,道谢认领。捞东西的人让来人把猪呀,牛呀吆走,把送的东西死活让带走。小河又平静了,恢复了往日的温情,水又清了。
故乡的秋天是金黄肥硕的。苞米穗抖落着黑红的胡须高挂;红红的高粱垂下了头;金黄的大豆撑圆了肚皮;沉甸甸的谷子压弯了腰。秋熟了。田野里,有忙碌的庄稼人的身影。沟畔边,山坡上,那火红的柿树,个个悬挂上了火炭灯笼,好一幅秋歌景。站远处一眺,火红一片。那火罐柿,晶面柿,丛蛋柿,葵花柿,水花柿,都是那么的惹人喜爱!树梢上,熟透了的红亮亮的蛋柿,是孩子们品味秋的喜悦。也是花喜鹊的佳肴。摘下的柿子,做柿饼,土坯屋的房檐下挂起了一串串红红火火的秋韵,受风霜的洗礼,变深红变甘甜。女人们卸下风干的柿饼,放在大瓮里捂,让挂上白白的霜色。到了腊月,拿出来换油盐钱,招待客人,哄孩子。
那受惊后的山鸡,从这面坡“嘎,嘎”地飞向那面坡。一只肥嘟嘟的小兔,突然窜出,“嗖”的一下,钻入了庄稼地。
故乡的天空是迷人的。天边飞来了归巢的老鹳,它们悠闲而自在地栖息在故乡的凉凉沟的白皮松树上。清晨,一只只飞出巢,沿沙河捕食。用尖长的嘴,映着河水梳理羽毛。慢慢的,小伙伴们与老鹳成了好朋友,有时捉到鱼,就顺手抛给老鹳,老鹳用尖嘴扒拉吃掉,扑闪扑闪羽翼,“咕嘎,咕嘎”,好像在表达谢意。故乡的庄户人,把这些老鹳视若神鸟。可故乡的白皮松让山外人瞅见了,死磨软泡,说动了“能人”,把树悄悄地放了拉走。夜幕下,十几只老鹳在曾栖息的地方哀鸣,几天后永远地飞走了。多情的小河平添了寂寞。小河如今苗条成了一条小溪,裸露的沙子,顽石,已找不到童年的味道。一只山鸡“嘎,嘎”的打破了宁静,飞向了夕阳下的豹子崖。小路上,少了庄稼人的嘻笑声。沉沉的静谧充斥了村庄。田畔边多了几排排两层白色的小洋楼,显露着庄稼人过上了好日子。
看,那一群群迎着朝霞奋飞的鸽子,留下了串串清脆的哨音。那儿不就是我童年的家吗?故乡啊!我将在母亲温馨的呼唤声中,回到你的怀抱。
关于乡情的散文14:羊肉泡 一份浓浓的乡情
文/洪安琪
凡是地道的西安人,几乎没有不爱羊肉泡的。我是老西安,自小跟着爷爷吃羊肉泡,算来已有近70年了。50岁那年到广州工作,虽说广州美食享誉华夏,仍念念不忘家乡的羊肉泡。
羊肉泡是俗称,实际大多是羊(牛)肉煮馍。外地人搞不懂,以为就是“泡”的,把馍掰几块泡在碗里,当地人一看就知道是外行。
我的老家在西安市二府园,是靠近西安回民坊的一个小巷子。羊肉泡馆子大多开在回民居住区,我小时候吃羊肉泡的人没有现在多,吃的也比较细。食客落座后,先掰馍,馍要掰的很细小才容易入味。之后,堂倌会先问吃哪个部位,要肥要瘦?然后去后面切好装小盘拿来请你过目。等你同意了,再问你怎么煮?是“单走”、“口汤”还是“水围城”?煮好随饭端上来的,还有一碗高汤、四种佐料:糖蒜、辣酱、芫荽、香油。
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要过很久爷爷才会带我吃一次。吃时舍不得先吃肉,把肉先拨到碗边,留到最后再吃。
吃羊肉泡,是一份乡情。离开老家二十多年了,广州也开了几个陕菜馆,正宗的羊肉泡馍几乎还是没有。每次回到西安,第一顿必定吃羊肉泡。据说西安籍着名演员张嘉译回到西安,第一顿也是羊肉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到北京出差,有朋友告诉我,北京新街口有一家西安饭庄,主打羊肉泡,还算正宗。同桌有一位老者,一口京腔,滔滔不绝地告诉我,这个羊肉泡应当怎么吃怎么吃,我心里好笑,装作不懂只有点头的份。心想,这位北京老哥说不定在西安住过,要不祖上就是西安人。
羊肉泡已经成为西安的一张名片,正如宁波的汤圆、武汉的热干面、重庆的麻辣烫。外地人到西安,许多地方可以不去,但羊肉泡不可不尝。来了外地朋友,老同学聚会,吃什么?羊肉泡!就像广州的早茶,既有面子,又便宜实惠,还能谈天说地拉家常。有次我去山西省新绛县办事,大街上有饭馆的大字招牌,上书“羊肉泡,西安名厨主理”!
羊肉泡出于何时?有人说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也有人说大宋皇帝赵匡胤早先落难西安时,一位卖羊肉汤的掌柜见他可怜,给了一勺羊肉汤泡干馍,他觉得美味无比。赵匡胤登基后,就有了羊肉泡,而且成了国宴上品。我看这些传说都不靠谱,羊肉泡就是西安的回民同胞在长期的饮食劳作中逐渐摸索出来的。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谁都吃得起,三五天不吃羊肉泡心里就会不舒坦。到了泡馍馆,端起大海碗一顿风卷残云,吃相就不必苛求了。如今,卖羊肉泡的饭馆多了,花样也有翻新,除普通的馆子,高档的也不少,什么老孙家、老米家、同盛祥,天天宾客盈门,连一些外宾也会光顾。习近平主席就曾在西安用羊肉泡招待过外国元首。据媒体报道,西安的另一个小吃凉皮在美国纽约已开了连锁店,我想,西安的羊肉泡有一天也会走向世界。
关于乡情的散文15:最是故乡情
文/肖毅
曾经到过好些地方,看了好多城市。近处的,重庆、成都、宜宾、泸州,稍远一点的,深圳、广州、珠海、遵义、旅顺、烟台、呼和浩特、大同、武汉、咸阳……到底多少个已记不住了,但一直到现在,能够留在记忆中的,让我流连和回味的,也只有那么几个,寥寥可数。
直到走过、路过那么多城市后,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城市,想起我们自己衣食住行的这个城市,才蓦然发现,南充,其实很美的,该夸夸!
早就梦里萦回过多次了,从地理到人文,从感性的表象到理性的深入。看过一些书,听过一些故事,了解过好多南充的人和风物,但走近南充甚至走进南充,都显得那么无所从、无奈和无力。南充,一部千年的史书,历经的沧桑和辉煌,如一江嘉水,静寂中升腾,人物世事,寥寥文字岂能阐释勾勒?!
早就在梦里萦回过多少次了,想凌云苍穹,一视南充,尽情享受俯瞰的感觉。直到上周,才一遂心愿。第一次踏上从高坪出发的航班前往广州。老实说,南充机场实在小。停机场里,加上我们即将搭乘的飞机才两架,还有的,是四五架教练机,蜻蜓似的起起落落;跑道,也只那么一条,飞机要慢慢开到跑道尽头,然后回过来,加速起飞。
这些,都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想象着在空中鸟瞰南充的感觉,心里就美。滑行,加速,上冲,飞机很快拉升,坐在舷窗边的我有了得天独厚的视觉优势。山川、河流、村舍、公路、良田尽收眼底,独独没有看到的,是那一江嘉陵江水以及南充城的英姿。还好,遗憾没有延伸很久,归来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南充城市美景。窗外,宽阔的嘉陵江从城中穿过,街道纵横,高层建筑点缀其中,高速公路桥、上中坝大桥,下中坝大桥……一切尽展眼底。也许,很多乘客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乘坐南充的飞机,都是第一次在空中鸟瞰南充城,大家都为南充的大气和美丽惊奇着、赞叹着。
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宽阔流淌的一江之水,以及葱郁林木掩映中的城市,我不禁把南充城与到过的其他城市比较起来。南充,虽然经济不是十分活跃富足,但长年良好的空气质量,惬意休闲的生活节奏,让幸福指数倍增。这里,有着熟悉的朋友和亲人,周末、节假日,我们一起聚聚,简单的日子却其乐融融。机翼下的南充,深深地感染了我。
关于乡情的散文16:人在他乡情相牵
文/大山里的清泉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人在他乡,逢年过节总多几分思念,添几分凄凉。曾几何时,异乡的游子于中秋之夜,薄淡寡凉,彷徨感伤。
人在他乡,心系故园,对故乡那份深情,那份牵挂往往不能释怀。当明月冉冉在海面升起,繁星熠熠布满苍穹之时,在思念的漫漶中总会想到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雨、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
人在他乡,四处奔走,飘泊不定,面对这陌生的世界,有多少回像这样秋风萧瑟的夜晚,隐隐内心无不感怀:从前往事如幻梦,只有星星知我心?多少个中秋,多少个夜晚,落寞垂哀之时,只能汪汪泪眼对明月,把酒独酌窗台前……
人在他乡,渴望一分温暖,期盼一分慰藉;身在异地,比照故乡似乎总想多期待一分平安,少怀揣一分凄凉!但愿自己能像大海一样地去包容世界,尽早走出内心的那一份彷徨。期待的心呵!你为获得一份真情,曾付出多少的努力,历经几多沧桑?
又及中秋了。一轮圆月时隐时现,暗黄色的月晕,似有意隐藏她特有的温情,让圆月之下的游子“形单影只空对月,苍穹之下凄惶惶。”无论夜色多柔美,缱绻中藏掖的是游子内心的那份悲苍。
生是故乡的人,死为故乡的魂。身为异客,多为故乡生长,“远走不如近爬”的旧观念令多少胸存大志的后生没敢越雷池一步,短浅的眼光总看着这一方水土,这穷山瘦水,茅舍土屋……尽管已经喝惯了他乡的水,尝遍了异乡的茶,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论他乡再好,总取代不了山里人对故土的深爱,故乡的思恋。
春梦秋云,聚散总有时,花前月下,何日君再来。人在他乡,多了几分遐想,添了几分渴望。
思乡之情人皆有之,但为了刚刚离巢的乳燕,展翅学飞的稚鹰,在异乡的游子又不能不面对现实,去感悟他乡的人情是故,力行异地的世俗风尘。这也许就是“人在他乡贵相认,相识何须曾相逢。”这两句话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人在他乡,逢年过节往往会想到家乡的父母,幼时的伙伴,困境时的知音,但却少有人还会想起那骨肉相连的亲情。多少年来,游子在外最渴望的就是那份与形连气的姐妹兄弟之情。可是,相当部分在家的手足忘记了那个血雨腥风年代,忘记了兄弟姐妹相依为命,患难与共时的那份纯正的亲情。时过境迁,也许是因为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铜臭味的时代的转型,使曾经的亲情被金钱取代,骨肉之情在他面前已经不值一文;他身体力行的实践了“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古训;良好的家风不再有人传承,而取而代之的却虎视眈眈的眼睛,他们窥视着父母留下的那份的房产,甚至还等着老娘枕头下藏掖着的那点财物来瓜分。什么姐妹亲,哪有的弟兄情?在惹眼的钞票面前兄弟姐妹俨然就成了身边的路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金钱的能量可以让水火不容的人成为“挚友”,即便是势不两立的敌人也可以拥抱亲吻;但是,人在他乡,良心不可昧,友爱不可惑,真情不可失。须谨记:有钱可让鬼推磨,但金钱永远也换不来生命,更换取不来一颗诚实而善良的心。
人在他乡,夜晚总会做许多许多的梦。会梦见孩童时的天真、烂漫,也会梦见那时的幸福与痛苦,那时的可怜,那时许多许多的故事。还会梦见什么呢?会梦见昨天,梦见今天和明天;梦有可怕的梦,有甜蜜的梦,但最令人痛心的还是梦见了那份被金钱买了去的亲情,以及有人被铜臭熏黑了的那颗良心。有预期的梦,有期盼的梦,梦中再多的预期和期盼都是梦!
人在他乡,也有许多后悔的地方。大梦惊醒之后,想得很多,但莫过于想到了一些令人后悔不已的事情。身在他乡总会有许许多多,形形式式的朋友,但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那些顺利时总在四周争献殷勤,困境中百寻不见踪影的酒友肉朋。
人在他乡,有很多的憧憬,憧憬着今天,也憧憬着明天。无论从前多么落魄,多么艰辛,即便是“神仙、老虎、狗”都做过,那都已成历史;现实的就是眼前,一旦功成名就,就预示着这十年八年打拼的汗水没有白流,可以为自己的贱命来一次欣慰和感动,可以让那些嗜钱如命的兄弟们感悟下何为真正的辉煌人生!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可见,谁不留恋故乡?然而,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我们不得不脚步匆匆,继续在异地他乡,寻找自己发展的捷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要理想和志气兼备,吃苦和忍耐兼容,就能在异地他乡反客为主,甚至成为这一方土地上新的主人。
人在他乡,少不了雄心壮志,但更多的是保持谦虚与成熟的理智。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你曾经的理想,唯物主义者从来都是相信客观存在和主观能动的结合,世上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香喷喷的烙饼从来就不会从天而降,成功的背后永远都凝结着勤劳、智慧和流淌不尽的汗水。
人在他乡,为的是打拼一番事业,寻找自己的价值人生。为此,身在异乡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做忠诚之人,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无论身份富贵还是贫贱最好不忘本,更不能忘记那一份令人羡慕的亲情;人在他乡要做有德之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拿人格做交易;有礼、有节、有志气,走正路、行正道、有正气;吃得苦、耐得劳,虚心学习,最美的不啻于夹着尾巴做人。这是自己大幸,家庭大幸,国家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