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书香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书香的文章1:享受书香
文/李美萱
如果您到过我家,您就会发现我家里到处都是书,就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您便可以随时拿起一本来看。
我家的书大多都是小小说和故事,它们一本一本地摆满家里的每个角落。也许您会问,你家为什么有这么多书呢?我可以荣幸地告诉您,当全国小朋友都问爸爸去哪儿了?我却不动声色,因为我知道,我爸爸总呆在家里,他是作家,一个全国知名的小小说作家,家里的书大多是爸爸写作后收到的样刊。作家,这年代都戏称为“坐家”,爸爸总是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激扬文字。
因为家里书多,所以我就有了看书的便利条件,一有空,我就可以好好享受书香,沉醉在书的海洋里,做个新时代的小书虫。
每天放学,做完了家庭作业,天色也渐晚了。这时,也正是夜深人静、上床休息的时刻。可我们一家三口却没有消停。华灯初上,正是我们躺在床上看书的好时间,这也是我们家一直保持的一种良好习惯。
爸爸每天夜里看书,一直到很晚,经常是夜到三更枕书眠。爸爸读书的热情感染了我,这种读书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每天晚上入睡前,我也总会拿起一本书来读。爸爸的书读起来都很有趣,但他说《故事会》、《小说月刊》那些都是成年人读物,总不让我过早浏览,他总是找出一些诸如《海底两万里》、《鲁宾逊漂流记》、《狼王梦》的书给我读。
我也记不得是从哪天起这么狂热地喜欢看书的。爸爸妈妈很注重对我的培养,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买了各式各样的幼儿读物让我读,虽然现在我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可那些幼儿书籍我至今还舍不得让妈妈扔掉,现在还保存着,足足有一大箱子。
据爸爸讲,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大约才两个月大,他就开始一边抱着我,一边大声地给我朗读《唐诗三百首》。弄得邻居见了妈妈就不住地追问,你家孩子多大啊,给她读古诗,她能听得懂吗?
爸爸说,他当时倒不是让我明白唐诗的意思,而是潜移默化地引导我,让我长大了好和他一样,成为一个“书痴”,热爱读书。
爸爸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我也常常像他一样,捧起一本书,看得如痴如醉。
我爱读书,书籍让我积累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我愿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好好学习,读更多书,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报答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我爱读书,但更爱我家,爱我的爸爸妈妈!
书香的文章2:在书香里安放心灵
文/边耀丽
书,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新知、可以医愚、可以立德,可以滋养心灵。
一直喜欢读书,喜欢那一纸书香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阅读是离上帝最近的距离,它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清澈和美好。”心灵的纯净和安然,在书的字里行间得到洗涤,有着通透感觉。
爱读书的朋友说,沉浸在书香中,人就变成了水中的一尾鱼,变成了花海中的一只蝶,全世界都是你的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驰骋千里,纵横文字的江湖。在书香中徜徉,你会发现每一个文字都那么灵动可人,每一个句子闪着别样的光彩,由着你自由采撷,获取最美的香味。
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读书,正是站在高山上、耳边的疾风,帮助我看到更遥远的风景。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这味药,几乎是万能的,不仅能医愚,还能疗伤,还能养身和养心。如果你能够领略和享受书香的迷人味道,那么即使你经历再多的磨难,遭遇再多的不幸,都会在书香中找到一方栖息之所,安放一颗破碎的心,从而重新获得轻松和幸福。
清代《读书有所见作》中“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这一段话成了我的座右铭。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书香对心灵的滋润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不断的博览群书中,我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中年以后,我深深体会到其中的道理。曾经读过的那些书,重新回味一边,当做是一种反刍,会觉得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如今读书已经没有丝毫功利性的目的,完全是出于热爱。陶渊明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亦体会到这种妙处……
书香芬芳,岁月如花,用书香滋养和安放心灵,人生便会像诗一样悠远绵长。
书香的文章3:心有书香
文/方鸿文
身囚禁苑,恐怕时人难以置信和想象的。
然而,这确乎是我的现实。困锁危楼,十载寒窗,幸有书香为伴。
所谓“有忍受也有享受,化苦海为桑田”,此乃佛家语云:“逆境增上缘”!
历经情劫,多少繁华成一梦……喜欢谭咏麟的经典老歌《水中花》:
“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飘落风中……”
一场情劫,将自己锻造的如此凄美而坚韧,我说过,我的人生是一曲“无怨的离骚”!
庆幸自己未被崇尚浮华的飓风刮倒,内心居然有着时人难以诋毁的宁静与优雅……
闭门读书,自认为很幸福!
古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红袖添香”,我是女人,所以幻想有个“男颜知己”为我打理生活琐事,或帮我设计网页版式,音乐,图片……“一个风雅豪华大秘书”,实在是一种浪漫的奢侈假想,且不道我的艰难处境,难以遇到可以挺身而出的剑琴知音,而况我亦非闺中名门,空谷幽兰而已,有谁会投入我这沦落女人之寒门艰难厮守呢?
可叹我满腹诗书,竟不如文盲悍妇能得人照护。
此生孑然影只乃是宿命,“谁见有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孤清如我无良师高人问道,亦无知己友人相顾,书:是我师,亦是我友!甚而乃我的亲密爱人!
每次得到新书,仿佛小猫之见鱼儿,那般欢愉。可是,这次女儿帮我网购的书到手,却因为不满意装帧设计而泣哭,可巧《负暄琐话》的作者张中行先生也与我有相同的“求完美心理”,他如是写到:
“我从束发受书至今70年,手翻过的书不少,而拿到手不考虑内容价值,就觉得装帧美而可爱的,总是稀如星凤……”
最遗憾的其实就正是张中行先生这一套书《负暄三话》《禅外说禅》,厚厚的笨笨的,像砖头,且是硬壳包装兼穿外套还束腰带……实在的冗繁,而同样中华书局出版的《负暄琐话》,那种版本的舒展素雅轻巧,令人惬意称快!此版本拿在手笨重如砖头,看一会儿必手软心累……呜呼!
最可恼的是《苏曼殊全集》,竟然是浅蓝的封底加粉色的桃花,简直比如村姑的花俏!舒曼殊先生假如活过来,想象立马又会气死过去!
好在还有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明人张岱着《陶庵梦呓》,配以同时代十竹斋主人的典雅插图,真正的雅致迷人;虽说竖行,繁体字,读来却如履平地,十分畅然。
过去的古装书籍都夹有一条丝带,以便翻阅查找,我用一条白色的胶纸带权充,这是素日习练《唐人小楷》时训练行气的办法,竟然可以适用于读竖体古本,像一把标尺随目光游走而不至于跳行。
周作人先生是我最喜欢的民国大家之一,他为此书作序言如是语云:
“梦呓是一流文字之佳者,绰有旧人风规……”
手上有心仪已久的书,自然食不甘味,夜以继日的(其实已是废寝忘食,晚餐只是一个苹果一杯豆浆,读到深夜2点仍不肯放手)这样素心简净的度过时日,竟然精气神大足,可见,书,是能当饭吃的也!
于是,又想到古人语云:“简素以养德,清净以养性”……
如此如此,大约已是佛家所说“化苦为乐”的般若智慧焉?
心无寄存,是人间最大的悲苦!
心灵的自由,是人间最大的自由!
书香的文章4:久违的书香
文/两棵树
这天电业公司维修线路,通告上说晚上六点钟恢复通电。可快七点了,电仍然没来。
大院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着电业公司的不是。没有电,大家不知干些什么。要是平时,大院里哪里还有人影。很多人吃过晚饭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要不就是呼朋唤友地聚在一起玩玩麻将。
我没有下楼,而是点燃了一支蜡烛,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固执地等着电的到来。每隔几分钟,我便忍不住地按动一下电灯的开关。我有些焦急,七点半央视体育频道要直播中国斯诺克公开赛第一轮丁俊晖对肖国栋的比赛。小丁能否闯过第一关,实在令人牵肠挂肚。
忽然,在跳动的烛光中,我无意中看见沙发旁的一张小茶几上放着一本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雅舍小品》。天蓝色的封面上已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灰尘。好久不看这类书了,我实在记不起是什么时候把书放在了这里。实在无聊,翻翻解闷吧。我轻轻地掸去封面上的灰尘。打开了书,竟嗅到一股淡淡的书香。如今娱乐的方式太多了,工作之余已许久没有心情阅读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书籍。学生时代与刚工作哪会儿阅读的快乐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我捧着书,借着微弱的烛光,似乎强迫自己读下去。不一会,我就被一篇篇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的文章吸引了。尤其爱读那篇《下棋》。梁实秋在此文中活灵活现写出了下棋者的百态。机智幽默、诙谐风趣的描写令人捧腹。笑过之后,我不禁想到下棋之外的人情世态。每一篇文章读后都使我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此种精神享受和愉悦是看电视、上网、搓麻将所无法替代的。
我不知道在这个停电的夜晚,有多少人如我一样在烛光下读书。我得感谢这样一个晚上,它使我闻到了久违的书香,体会到了久违的阅读快乐。读书使人明理、明智。联合国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就是要求每个人把读书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是否应该抽些时间静下心来读读书呢?多读读书,也许会使你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大约十点钟,电灯亮了。我没有打开马上打开电视去关注丁俊晖比赛的胜负,依然捧着《雅舍小品》静静地读着……
书香的文章5:一路书香
文/蒋延珍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从小,我就懂得多读书,读好书,让品德流芳的道理。
曾祖父是方圆数十里有名的私塾先生,虽然他的藏书因为分家等原因流失了,没有传到我手上,可是,受家族长辈影响,我爱上了读书,也喜欢听故事,乃至续写故事。上小学时,老师在课余讲“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每次写完作业,我就在煤油灯下天马行空地续写故事,洋洋洒洒居然写完厚厚的3个本子,让我的作文基本都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诵读,为我今天努力写作的梦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时候,我所读的书都是从伙伴手中借阅或者用积攒的零钱换来的小人书。零钱是我劳动挣得的,如割牛草、捡废铁等等。有一次,我看小人书入了迷,没有割满一背篓牛草,父亲扬起手就要打,母亲拉住他说,娃儿爱看书是好事。在母亲的庇护下,我越发爱读书。
因酷爱读书,也经历过几次小小的凶险。有一次煮饭时,我边烧火边看书。负责炒菜的姐姐盛完菜不小心手一滑,菜突然向我砸来,可是我看书太认真,鼻子中招,烫了个大红鼻子。还有一次,在河边洗红苕,回想着书里的内容,想着想着入了神,不知不觉滚到河里去了,成了落汤鸡。为此,家人给我起了个外号叫书虫子。
初中毕业,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师范学校,在师范3年中,我对书本更加如饥似渴,图书馆新华书店都留下了我的身影。渐渐地我接触了古今中外很多名著,也知道了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著名作家,在文学天地里大口吸收着营养。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言、贾平凹、苏童指引我走上了写作之路。
有一回,我读到海岩的小说《舞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逻辑环环相扣,一口气读完了厚厚的火卷和冰卷,让我心潮澎湃。两个主人公对舞蹈呕心沥血,为了追求毕生的理想而搭上了性命,让我感动不已。他们那美丽的冰火之恋,那浪漫的夕阳,那绚丽的色彩,给读者多少美的享受。在高纯和金葵动荡起伏的人生经历中,有多少贯穿求索路途的艰辛。他们在最落魄的时候,住在最破落的仓库里还能舞出那美妙的旋律,让人为之动容。
人究竟怎么活,才不枉在世上来去留痕,真的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轰轰烈烈如夏花,还是默默无闻做秋叶,还是安安静静成冬雪,欣欣向荣似春草,掩卷之后,我常常去思索。
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与书为友,高雅自洁。书籍带给我智慧,我会一直沿着书香追寻写作梦,让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书香的文章6:书香一缕伴人生
文/箫音
书香一缕伴人生
人生在世,大多会经历无数次考试。有的如过目云烟,不曾留下任何痕迹,有的也许刻骨铭心,伴随终生记忆。
于我而言,最难忘莫过于十余年前的黑色七月,因为成绩平平,最终未能过高考那道关。至今清晰记得当时语文卷中作文的题目是《论‘开卷有益’》。当时,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加之对生活的理解欠缺,面对文题我一片茫然。结果呢,可想而知,得分寥寥。
告别校园走上社会,来自工作竞争和生活压力时常令我难以透口气,踌躇在困顿和失意中,梦魇的日子里,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人生第一次惨败的考试,还有那道对我来说颇有难度的作文命题。
开卷有益,逐字细论,“卷”当然指好书。经历无数岁月洗礼,先贤们的话早已奉为至理。古人研读四书五经,学而优取仕,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少文人志士沉迷其中,并视此为修身养性的根本。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辈们的圣哲之理,是营养,是激励,是精髓,时时给我们启迪。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种书卷典籍浩如烟海,从凿壁偷光到周恩来勤奋为中华崛起之读书,书史佳话举不胜举,书籍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
由于工作原因,我时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身陷圄囵。书到用时方恨少,无助的时候,我想起到书店随便翻翻,尝试能否走出困顿的局面,找到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心如同沐浴在春风里的小草一样洋洋得意,从那一刻起,我开始重新审视开卷有益蕴含的道理。
接下来的日子里,书成了我的良师,成了我亲密无间的朋友,迷茫的时候,书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失落的时候,书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动力。知识就是力量,如醍醐灌顶,我神清志醒。慢慢地,我的工作和学习进入佳境,变得游刃有余。
如今,书的种类繁多,从文学艺术到理论技能,从历史到地理,从娱乐到休闲,分门别类,不计其数。
游弋茫茫书海,书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书山有路勤为径,我的知识和技能开始有了大辐攀升,人生开始有了鲜花和掌声,书功不可没。
但是,随之而来的工作倦累和压力将我重重包围,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挹郁之后,我再次想到了书,此时在我看来,书作为一种稀释剂,或许能够溶解我心底的烦闷。
夜深人静,我的心情随着文字的芳香飘到遥远的地方,就这样,紧张的生活被舒缓得平平展展。聚精会神,品读鲁迅、曹雪芹、茅盾等大师们的作品,心情全然进入另一个境界,那里宁静无物,没有尘世的喧嚣与浮躁,仿佛在一瞬,我感觉和大师的距离如此近,我似乎触摸到了大师们的脉搏和呼吸。
冉冉地,我心中升腾起一种对文学的欲望和奢求,这种念头在潜滋暗长,与日俱增。渐渐地,我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我开始频频向报社和电台投稿,当名字一次次变成铅字或者声音,心情是何等欢愉!开卷有益,人生总在不经意间发生改变,面对同样的写作,想想十年前的今天,宛如攀登一座巍峨无比的高山。
人生处处是考场,因为有备而无患,每当面对严峻考验的时候,我都十分理性和从容,再未交过不合格答卷。开卷有益,字义浅显道理却很深远,切身体会早已植入我心底并将继续改变我的生活。开卷有益,当我心领神会人生的每一个章节时,我赫然发现,书已成为我最好的人生向导。
书香的文章7:让书香浸润人生
文/乔利霞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我出生在坝上,鲁迅先生《故乡》里的这两句像极了我生长的小村庄,刮着带沙的大黄风的故乡时不时地萦绕在心头,童年的读书时光也便一起涌来。
小的时候,书对于我来说很奢侈,所以看书的记忆也深刻。我读的第一本经典小说《简爱》是上师范的姐姐给买的,对于一个环境闭塞的小孩子来说,这似乎是未知世界吹来的一缕清风。实际上,那么大部头的书我是半懂不懂的。后来,偶然看了《简爱》的黑白影片,似乎那个矮小,不漂亮,不向命运低头的形象就是我自己。再后来,寄宿学校的时候看到了老师床头的《呼啸山庄》,荒凉的中世纪庄园、温暖的壁炉、忠实的猎犬、性格古怪的凯瑟琳和希斯克列夫的爱情让我灵魂震颤。当然,我最钟爱的还是《简爱》,经典对白“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我现在不是用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躯跟你说话,就好象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每每读起都觉得振聋发聩,正是这本书,奠定了我热爱自然、追求正直人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底色。
学上的久了,书读的多了,那些经典诗意的语言就把我单薄的情感体验渲染的厚重而斑斓。曾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飘渺唯美而怅然;曾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而感动。当读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我仿佛也置身于桃花源了;当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幅苍茫的江景便呈现在我面前;当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便感受到了时空绵延、人生苦短。还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一缕潇洒与自由瞬间就浸润了我的血液;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那宁静、自由、开阔的韵味则成了我生活的向往。
一本本深刻或简单的书,无论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还是在阴暗寒冷的时光里,一直陪伴着我,形形色色的故事,各式各样的人生,一个又一个追索人生命题的灵魂,展现在我的面前。鲁迅的深刻与犀利,矛盾的大气与率直,巴金的纯粹与决绝,老舍的现实与梦想,钱钟书的讽刺与幽默……让我领略了那个大时代的精神维度和情感漩涡;而莫言的魔幻和传奇,苏童的绮丽和颠覆,王小波的天才和锋芒,王安忆的精致和落寞……让我管窥了世纪之交国人的灵魂探索和生命追求。
原本以为,书读过了就读过了,生活总是另外一种普通样子,然而那些经典的文字却如清澈的溪水一样,早已在不经意间融入我生命的河流里,汩汩潺潺,相伴相生。遇到坎坷的时候,“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会跳出来慰藉苦难;浪费光阴的时候,“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就会跳出来棒喝提醒;虚无袭来的时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会跳出来砥砺心灵……
现在,生活琐碎,工作繁忙,诗意搁浅,而正是因为这些响彻时空的哲言圣语使我在喧嚣的世俗中,坚守着本真。我愿与书为伴,与经典同行,不忘初心,在人间烟火中保有诗意栖居的一块自留地。书中自有“黄金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绿水常饶;书中自有颜如玉,灵光闪耀,任岁月流逝,青春不老。
希望有幸能一直被这些经典环绕,当老了,头发白了,安坐在炉火旁,慢慢读,慢慢回想,回想这书香四溢的一生,回想自己温暖洁白的灵魂。
书香的文章8:节日的书香
文/李晓丽
两天前,小区楼下城市书屋开业了。这是离我家不足500米距离的第二座城市书店。这在新冠疫情下仍在徘徊的情形尤其难得。尽管我所处的地方没有新冠病例,是低风险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开个书屋真不容易。
进门戴口罩,量体温,里面却是别样的世界。温馨雅致的布局、琳琅满目的图书、明亮柔和的灯光,让我犹如步入闹市里的绿洲。一楼的30多个座位已座无虚席,有天真的孩童、有衣着光鲜的年轻妈妈、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哲学、政治、经济、文学、少儿、小说、绘本、报纸杂志等多个门类,5000多册图书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让我目不暇接。书房里电子图书机、手机充电桩、医药箱、饮水机、雨伞等便民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为了生存,小黑鱼不再躲避,他想个好办法,教小红鱼们游成大鱼的样子……”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大声朗读。她的母亲说,城市书屋开到了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有助于孩子们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忽如一夜春风来,城市书房遍地开。”一位老者感慨地说。他的话没有丝毫夸张。近两年来,我们县城城市书房先后开业,城市温暖的阅读之灯不断被点亮。
想想过去县城只有一个图书馆,想在图书馆借一本好书,得等一星期甚至一个月。而好书往往借的人多,传到自己手里缺页断码也是有的。而现在,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下班路途可以看,晚上转公园时可以看,星期天到休闲广场可以看,看不完的还可以拷贝电子书回家看。
小书屋大民生,小书屋大文化。在新闻中心工作的朋友讲,现在我们县城区域内城市书房图书达3.9多万册,外借图书2.4万多册。书屋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好去处,阅读已成为县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每当我置身在城市书屋之中,看看身边阅读者一张张宁静幸福的面庞,外界所有的熙来攘往、车水马龙都仿佛与自己无关,感觉自己似乎与月亮更近,与星空更近,觉得诗就在心里,远方就在眼前。
特别到了夜晚,街边的书屋里透出温暖的灯光,仿佛美丽的眼睛在注视着这座年轻的城市,仿佛一座温暖的驿站在呼唤着你走进去。
也许你很累,当你走进书屋,关上那扇门,所有的嘈杂声、烦心事都退去了,眼里只有书。它淡淡的墨香触摸着你平时秘而不宣的脆弱和感动,文字拽着穿越雨的声音、雪的声音、风的声音、河流的声音,让你在千百万种声音中寻找自己,梳理自己,释放自己。
也许你很烦恼,当你打开唐诗宋词,穿越时光与李白酌酒,与杜牧谈诗,与苏轼说禅,与山川亲近,与河流畅谈,在和风细雨中看小桥流水人家,在长河落日里赏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切失意惆怅都将随风雨而逝。
古人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便有了雅气,多了淡定。就在这个防控新冠疫情的春节,我量了体温,戴着口罩,走进城市书屋,打开一本书,我感受到了阳光;我带走一本书,坐在家里阅读,我就看到了新年的春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书香的文章9:饮茶与读书
文/张峪铭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
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
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喜欢读书时饮茶,饮茶时爱读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
当你将茶叶放到茶具里,冲上开水时,茶叶犹蜷,茶汁尚苦,茶水微浊,喝一口不得其中真味。当冲上第二杯水时,茶叶浮浮沉沉,逐渐舒展,茶汁微浓,轻啜一口,满腹生香。当冲上第三杯水时,茶形完全展开,叶脉一目了然。此时茶水碧绿,如初春枝头嫩芽;茶色清澈,像一块透明翠玉;茶香袅袅,似有若无,似无若有,微闭双目,细啜慢品,妙不可言。故坊间有一说:头道叶子二道茶,三道喝得痒巴巴。到这个时候,你欲罢不能,不来个几杯,不足以解心头之痒。
读书何尝不是如此。
刚刚读书时,如蜷之茶,不得要领,不明其理,迷迷惘惘的,感觉很苦。到再读时,慢慢有些明白,如茶叶缓缓舒展,书中之事,书中之情也能了解个七八分,也同时有了“布衣暖,菜根香,书中滋味长”的感觉。可读书要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地步,就如饮三道茶,似佛家仙人。
反过来,读书也如饮茶。读书之始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如茶一境;再次诵读略知其义,嚼头十足如茶二境;反复品读彻悟其理,訇然中开如茶三境。
即使是对茶的选择和对书的选择也有相通的地方。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清明茶太早,立夏茶又迟,只有谷雨茶其时适中。给我的感觉,清明茶如蒙学读物,浅显而少味;立夏茶如甲骨鼎文,艰深而晦涩。只有谷雨前后的茶叶,脱尽幼年之稚气,没有老年之迂腐,有的是谦谦君子之风,翩翩少年之态。读一本好书,与饮一杯好茶,都是一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张源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其实书也是一样,其蕴含的道理,就是书的“元神”,其字词句篇不过是书中精髓的载体,也即“元体”。品茶与读书都是从“元体”入手,而发掘“元神”的。
饮茶与读书的方式也有相似之处。饮茶时大口倾倒谓之牛饮,读书时粗枝大叶谓之吞枣;饮茶时慢斟细酌是品茶,读书时细嚼慢咽是品书;饮茶时讲究程序讲究茶器讲究水质是艺茶,读书时讲究环境讲究心境讲究圈点是研书。饮茶饮得全身通泰飘然如仙是茶道,读书读得全心舒畅视界澄明是书道。
扳倒茶壶就喝是过于口渴,逮到书本就看是打发无聊。书到用时方恨少,茶到品时境界高。从茶马古道中知道茶与马的结合,不过是在贸易中的擦肩而过。茶供羌人解渴消食,马供汉人代步行军,茶不过充当了生活必需品的角色。而茶与书的缘份如武学中的绝代双娇,相惺相惜,相得益彰。
泡一杯茗,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营造了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捧一卷书,目视其行,口诵其声,鼻识其香,手翻如帛,胸有千壑,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在书边品茶,沁人心脾;在茶边品书,甘之如饴。茶道融书道,道法自然,道道相通。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是茶之功效,也是书之功效。
书香的文章10:书香风里絮诗赋
文/瑶瑶
孤灯凭栏,明月夜,睹物伤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题记
抬头仰望,一轮清辉莹莹的明月,在深蓝的天幕上独自闪耀着。月亮的温婉,垂首凝神时给了人浪漫的朦胧与诗意,云彩点缀了单调的夜空却安于平淡,云卷云舒自得闲。轻轻推开窗,自由的风,似莲步轻移,正如:“云淡无痕风过处,去留自在皆随缘”。 爱恨凋零,云淡风轻的夜,幽幽的旋律,浅吟低唱,盈盈泪光中,是昨日欢颜。轻拾忧伤,不诉离愁,只因无人会心,无人能诉那一场无关风月。
打开飘零的册页,采撷历史真挚的泪滴,内心深处的千年沃土中,一朵莲花正悄悄开放,永不凋零。你,轻轻地,在书页中闪过,滑过指尖,似隐者拨动心灵之琴,将离别愁绪化作袅袅仙音,行云流水的韵律,跌宕起伏的韵脚,诵之吟之,如痴如醉,诗一般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风行水的清新飘逸之感,内心流淌的情思也伴随着字迹舒徐渐进的节律,缓缓地却又是执着地扣击心弦,令人荡气回肠,心 雨飘飞。
悠扬的琴声入涓涓细流般缓缓而至,飘潆着隔世的灵气,是如此超凡脱俗,空灵深邃!恍惚间,高山流水似乎化成了两个人,流水便是那抚琴的人,灵巧的十指在古琴上一划便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响,而高山则是流水的知音,每一个琴音都镌刻在了心中,一晃便成了那永世不灭的印记。营造出一份独有的宁静,温馨,悠长不尽的遐思,采书香一缕,携一片紫罗兰清香的梦想,走在风轻云淡的路上,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手掬黄卷,捧茗细品,那是一种淡泊明志,正如茶淡情悠之际畅闻窗外飘扬飞散的旋律,心中宁静无尘,菊香四溢。
掩卷长思,荡气回肠,千古一叹,叹在今朝,擦干眼泪,却又见小桥流水…… 流年似水,不应该只将泪光镌刻;风雨如晦,总应该把羽翼淬火。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一缕书香风里絮,叹无妙笔赋诗文。
书香的文章11:浸润书香过国庆
文/尚庆海
去年国庆长假出去旅游,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处处受尽排队之累,今年的国庆长假我选择了在家读书。
坐在阳台的竹椅上,沏上一壶绿茶,把之前买来的文学名著摆放在小玻璃桌上,随手拾起一本翻阅,累了,就站起来伸伸腰。身处静谧的空间,远眺一下窗外的高楼、蓝天,或者熙攘的街道,一种无比惬意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骆驼祥子》《青春之歌》《巴黎圣母院》《简·爱》《老人与海》和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等,这些书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买来之后,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好好阅读,国庆假期,身边的许多朋友和同事都选择了出去旅游,卸下了繁杂工作的压力,少了电话和微信的搅扰,没有了酒场和饭局的应酬,整个身心都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这个时候,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沉浸在文学名著的海洋里,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揪心高兴感慨唏嘘,跟着书中主人公或悲或喜,让自己完全融入到书中的世界。其中饱含人生的哲理和智慧,淋漓尽致地尽展眼前,给心灵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洗礼和升华,精神上也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和满足。
每每读到精彩处忍不住拍膝叫好跃身而起,遇到警句就摘抄在笔记本里,对一些精到绝美的描写反复品读,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捧卷而读,掩卷而思,歇息之余,不由感叹文学名著无穷的艺术魅力。
天气骤然降温,窗外飘起了细密的小雨,室内却如春般怡人。阳台上的两盆绿萝,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满眼翠绿,叫人心生欢喜。
独守一隅静谧,手捧墨香,阅读润我心。轻呷一口淡茶,茶香萦绕于心。抛开世事繁杂,于书中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茶的幽香,书的芬芳,弥漫开来,整个空间都氤氲在一种无以言说的美妙之中,让人的心也变得清澈而宁静。
浸润书香,过一个不一样的国庆长假,优雅而美好,意满心足。
书香的文章12:书香暖冬
文/张光茫
冬天是寒冷的,安静的,纯洁的,更是让人清醒的。冬天少了一些诱惑,多了一些寂静,在这样的日子里,最适合去读书。窝在沙发上,捧一杯暖茶,读一本厚厚的书,都是冬日不可错过的美好体验。
冬天太冷,不宜出门,但宜读书。冬天可以读史,读史可以明智,寒风阻止了我行动的步伐,却无法阻止我飞翔的心。冬天可以读诗,意蕴深远的语言,给我想象的翅膀,让我拥有无边的想象空间。冬天可以尽心地品味周作人的清淡平和,鲁迅的讽刺简练,梁实秋的细腻亲切,张爱玲的典雅飘逸,贾平凹的随意与匠心,还可以感受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由文字带来的煦暖气息穿透力很强,足以抵挡鼻息之间空气的寒意。
天寒地冻,围坐炉边,此时书便成了我最好的陪伴。炉子飘动着蓝色的火焰,室内温暖如春。打开书,文字清新洗练,黑白的插图幽雅淡泊,看着舒心、不累。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身居斗室之间,能随作者去完成一场精神上的旅行,实在是不错的选择。读川端康成的《雪国》,有种虚无的美感。穿过雪国大地,漫天星空,世界静谧。因为读书,心便很容易静下来。
寒冷的冬夜,我常常选择最随意的阅读方式。或偎坐被窝,或斜倚床头,顺手拿起一本书,慢慢地读。柔和的灯光照在书页上,泛起无限暖意,一杯清茶在侧,茶香袅袅。文字如甘泉,轻轻荡漾于心中。思绪就这样不蔓不枝,欣欣然如见久别故交。原来生活是可以这么简单充实,只要手中有一本清浅的书,身边有一杯恬淡的茶,胸中就有了一颗淡泊的心。读到兴奋之处,心潮涌动,整个身体便会充满一股暖流,那种惬意和满足,无以言表。
冬天读书,单调的日子,也会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读一些隽永美文,如文火煨汤,未饮而香气扑鼻。汪曾祺言“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实在是令我这吃货深为认同。汪曾祺写食物,豆腐干丝马铃薯,细腻之极但又不觉拖沓;萝卜蚕豆韭菜花,平凡之处又显高雅。虽是望梅止渴,但也能使人在寒冷之中享受幸福的滋味,享受美食带给人的满足感。
冬天读书,能让人领悟温暖的含义,因为精神的收获,才是最大的温暖。冬天是属于“沉思”的季节。动物冬眠,花草为重生蓄势,大自然用素雅的颜色,走出内敛含蓄的回归线。烦劳了一年的我们,也即将在接踵而至的新年节庆中,细数这一年的收获与惋惜。此刻,静心读书,从书中厚积人生,从书中感悟生活,这个冬天会变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看窗外风雪,摒去一切嘈杂与繁闹,轻轻地翻开书,慢慢品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酿的米酒香气扑鼻,红泥火炉已经准备好,读书时,以酒佐之,文字便沾上了酒的醇香,自有一种异样的情趣。或再等一二知已踏雪来访,促膝长谈,则更是惬意舒心。
书香的文章13:书香行
文/胡文英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爱上的阅读。小时候,家乡贫穷的不仅仅是物质,精神食粮同样匮乏,一个村子里,没有一户人家有小说之类的读物。那时,非常渴望开学,开学领到语文书后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全部课文。没事时,再把喜欢的课文反复细读,并在脑海里进行画面填充。
后来,去镇上读初中,语文课本依然是我的最爱。街头有一家不足十平米的租书店,一毛钱便可以在里面看一本连环画,我的零花钱大部分都给了守店的婆婆。但仍然觉得书荒,毕竟连环画快餐感太强。初二时,班上突然有很多人喜欢看琼瑶小说、亦舒小说,大家互相传阅,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为书里的痴男怨女洒下多少眼泪。那时,我应该是书虫里最痴迷的一个,不分上课下课的没完没了地看。以至于二十多年后的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指着我半天说不出名字,最后来一句,“你就是当年最爱看小说的那个女生。”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爱好阅读,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陶冶了我的情操。不管生活如何忙碌,我的良好阅读习惯却一直没有改变。
女儿出生后,为了不让女儿留下自己小时候没有书看的遗憾,便为她订了《婴儿画报》,每天没事就给她念儿歌、讲故事。于是,女儿双手刚会乱抓东西时,就习惯了自己拿着画报“咿咿呀呀”。后来,她慢慢长大,便为她换订了《幼儿画报》,然后是《米老鼠画报》《儿童文学》等等。女儿和我一样,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家里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读物,有《读者》《意林》类的休闲杂志,也有《乱世佳人》《基督山伯爵》等世界名著。
女儿的语文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尤其作文,基本是班级高分。这些,应该是与她良好的阅读习惯分不开的。
因为爱好阅读,我们之间有了很多共同话题。看完《骆驼祥子》,她会和我探讨老舍的描写方式;看了《城南旧事》,她说就像看了一场慢慢推进的黑白电影。
老公身为女儿班上的物理老师,虽然是理工科出身,却非常热爱阅读,四书五经、中外名著几乎读了个遍。每天晚饭后,都是我们全家的阅读时间。大家各自泡一杯清茶,围坐在一起,各自陶醉在自己的书香世界里。此时,仿佛世界是静止的,我们在书本里,与自己的灵魂相遇。
因为阅读,让我们一家人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增加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感情。在书香的世界里,我们且行且珍惜,是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平淡而充实。我想,无论以后时光如何变迁,我们家阅读的习惯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书香的文章14:书香浸润我心
文/于翰滨
持一颗美丽的心,携一身平静,从自己的灵魂出发,走进书香看风景。
——题记
走进大观园的诗社,我望见了寓所诗人们的天地,看到了林薛对垒的场景。一个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的清新自然;一个是“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的故作庄重,就连王“管家”一句“昨夜北风景”也是颇有意味。我喜欢林妹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品性;同情晴雯“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命运。站在大观园的门外,我看到了一个字——“美”。
翻开案头的唐诗宋词,我身陷其中,迎来了一身清爽的“唐风”,淋了一身痛快的“宋雨”,“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让我感到了一种宁静恬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让我沐浴了圊月的明朗皎洁;“宁为百夫长,胜和一书生”是古人的悲哀。
静静地走近古人,听杜甫讲述国破家亡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思想,体味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感受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壮志未酬,怜惜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多愁善感。仅仅只是走近,带着洁净的灵魂出发,携着洁净的灵魂归来,细细回味再次深呼吸,一个字——“情”。
古人的离别怎样:古道,大漠,美酒,还是那一曲曲动人的曲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牵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是对朋友的安慰;“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对朋友的守望;“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是对朋友的眷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朋友终将告别,但是送别的曲子永记于心,细细品尝,一个字——“真”。
书如风景,永远浩瀚,永无边际,浓浓的书香是否吸引着你。记住,持一颗美丽的心,携一身平静,从灵魂最深处出发。好书是学者,博古通今,诲人不倦,让人警醒,让人自省。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本文学经典,犹如走入一片风景胜地,置身于这山水画卷之中。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一一呈现在眼前,我情不自禁地便跟随作者进入了这诗意的山水当中。正是书,陶冶了我的品性,造就了我的性格,充实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