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夜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雪夜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雪夜的文章1:风雪夜归人

文/海鸿

一个腊月飞雪的黄昏,我带儿子回老家,车子在马路上行使,透过窗子可以看见辽阔原野上被白雪覆盖的房屋和村庄,还有孤独的大树在冷风中惆怅。

坐在身旁的儿子兴奋地说,真是太美了,他想到雪原上去——在那儿开心地奔跑、打雪仗儿、用谷粒捕鸟……我听了说,30年前,我曾经在那片雪原之上走了一夜,那时的雪原没有公路,完全是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

儿子疑惑地望着我,于是我告诉他,30前也是一个腊月飞雪的黄昏——少年的我从一所中专学校放假回家,因为车子在下午5点就到达了终点站,我必须走50公里小路的那片雪原后,才能回到家中。如果我花2元钱在停车的县城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往家赶,完全就可以不走那片令人恐惧的雪原夜路。可是因为囊中羞涩,又想赶快回家见到重病在床的父亲,就豪不犹豫地背起沉重的包裹拔腿上路了。

那一夜我在雪原上走迷路了,弯曲泥泞的小路,飞雪阴冷的寒气,还有令人毛骨耸然的呼啸风声,一切让我痛苦而又后悔不已。我想,如果我有钱就会住在饭馆里,就会吃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饺子,喝腊月里驱逐寒气的甜姜汤,然后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酣然入梦。可是走在雪原上的我,只有高一脚低一脚的蹒跚脚步,只有腊月归家的迫切愿望和一路上担惊受怕的恐慌心灵。我不敢哭出声来,因为怕引来狼和其他什么动物。我也不敢大声呼喊,虽然呼喊可以壮胆热身,可是我怕喊声也会招惹雪原之上的杀机和灾难。

终于我再也走不动了,在一间无人的破庙里歇下脚,屋外的院落里有一枝腊梅正开出花儿——馨香四溢,我搂紧身上包裹,因为包裹里装着带回家给父亲吃的茶叶、米酒、笋干、腊肉……这是我从一学期的生活费里节省下来的钱买的——那时我每月的菜饭票只有11元,每餐只吃5分钱一小碗的萝卜或冬瓜,有时连1角钱一碗的青菜也舍不得吃,更不用说买鱼吃肉了。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父亲见到我带给他的“年货”时,内心会感到欣慰无比。

我在旧庙的草堆上睡熟了--当我冻醒之后,全身发热高烧,我立刻吓得起身在屋里跑步,并力图让身体恢复正常……欣喜的是第二天凌晨很快到来了,我立刻背着包裹急切地重新出发……

今天,我与儿子又走在腊月回家的飞雪原野之上——如今有了宽阔的马路,还有轻松奔驰的豪华轿车,儿子是不会有我经历的那一段人生艰难感受的。当我把这些往事讲给他听时,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在讲故事说教,弄得他心情很不痛快。我听了无语,因为在那个雪原之夜的第二天回家时,父亲见到了归家的我,还吃到了我带给他的笋干腊肉,喝了毛峰茶叶和香甜米酒,他老人家笑着告诉我,他为我养了两只鸡,一公一母,等过年杀了肥肥地过一个春节吧!

可是,父亲在见到我的第二天夜里便去世了,那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父亲临终前告诉我,他知道我能够独身夜闯雪原,他就放心了,因为我已经长大成人——在一片雪原上可以炼就一个完全的人格和生命的精神。我把父亲的话告诉儿子,他听了,也泪流满面。

关于雪夜的文章2:雪夜散步

文/喜闻乐见

冬日有雨雪的日子,很少到户外逗留。久坐在蜗居里,总觉腰酸背痛。一个雪夜,披衣而起,推门而出,信步而走,活动筋骨。

脚下已不再是土路,周围也找不到一条土路。每一脚都踩在沥青、水泥、砖块或鹅卵石的地面上。现代路径的延伸,铺开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在墙垣栏栅阻隔的视线里,那些叠印在水泥路面的脚印呢?若干年以后,会演化成可供后人挖掘的财富吗?那时科技的发达,会不会发现人与环境,社会环保,我们掺杂在其中追求短期利益、长远利益协调关系上,可持续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犹豫、畏怯、自私的步履之态呢?

绿是生命的象征。出门向往満眼的绿。见到的绿已是被人工设计象人身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布在城市的街区角落。想见到苍劲的绿、辽阔的绿、掠人心魄的绿。你便要去做一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事情。将疲惫的身躯寄身在绿海之中,体会到绿给你带来的生命活力。

本是一个寒气袭人的雪夜,抬头望天,云遮星月。灰朦朦的天空,大地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感觉两傍的路灯也有几分清冷。昔日热闹的通城休闲广场,今夜也是人行稀少。偶有行人都是拎包提袋的过客,匆忙赶往回家的路。

暂时无意归宿,风卷雪浪,恰似浪涛起伏。身轻如舟,随波掀起一阵心绪。就想:有多少人愿意在风雪中博击?有多少人愿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路灯杆上挂着随处可见欢度春节的大红灯笼,载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的祝福。张灯结彩迎新春,喜地欢天饮美酒。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劳动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从小读过的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情景不会再现。这句古诗而今应该从大脑中删除。

绕着广场公园散步一大圈,做匀速运动需要一刻钟的时间。乘风破雪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踩,丈量着雪的深度与厚度,发出“咔吱咔吱”的独唱音乐。碰到的人都不与我同行。黄兴的雕塑不怕风雪的侵击,仗剑跃马扬鞭,英姿勃发;广场下面是林立的商铺,商铺市招的霓红灯光从出入口射向广场,给雪夜增添了几分温馨;商铺屋顶上的音乐喷泉,在有雪的日子,也默不作声,不象油井气井那样有自喷的能力;寂寂的广场,绿化带上的杜鹃花树和红桎木显得有些落寞,穿着雪鞋不动,计算着春来开花的日期。

走了一圈多,感觉身上有些热乎,本想注足侧目看看雪地里路灯下自己被拉长的影子,眼睛却追逐着刚走过的脚窝。发现沿路新踩的脚印并不叠在先走过的同一个脚印上。前行的步伐都有新的起点与落点,步伐也有长短。呈现着起步的速度快慢与迈动步子的大小都有明

显差距。于是便试着踩在原先留下的脚印上,走了一小段。顿觉别扭,很是吃力,感觉不舒服。回头再看看,尽管小心異異踏实原来的步印,重复踏的脚印扩大了,踩得有偏差。明白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不要刻意追求,少模仿。顺其自然,量力而行,走好自己的路。这样想心情觉得恬淡而平和,便不再去凝眸脚下行路的功夫。

立在广场里的那个巨大的电视墙,画面已屏蔽。象一只闭着的黑眼睛在偷看雪的魅力;又象一只竖起的大耳朵,用雪的耳膜啼听冬的呼吸。

留连在银白的雪域里,鸣叫的虫儿已休眠,鲜活的声音万赖俱寂。断断续续听到雪压树枝折断的声响。披着雪衣的香樟树叶在悲壮的潇洒飘落,掷地有声。路过一丛松柏树旁,树下展现着断枝残叶。心想:四季常青的松柏,俱有不怕风吹雨打的傲骨。在雪的淫威下,也有脆弱的时候。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承受的度。破了底线就会受伤害。

不知不觉来到一排丹桂树下,横七竖八的丹桂枝叶插卧在雪地上。一片刚掉下的叶子,在雪与路灯光的衬映下,发出绿色的莹光。拾起这片叶子,拍去叶面雪花,叶子鲜青,并未枯黄。举到眼前问叶:“你是一片新叶,还是一片老叶?雪压枝头,应该多学学寒梅傲霜斗雪的精神,活得坚强一些”!我问叶,叶不语。绿叶本来是默默奉献的,叶的气质不与花争艳。但我们的生活要的不都是花,红花需要绿叶配!

绿是生命的颜色,生活需要更多的绿。但愿今夜树上的绿叶不再被雪压垮,不再飘落。坚强地立在枝头,熬过寒冬,待到春花烂漫时,叶在从中笑。

周围一片楼宇的灯光将广场衬映出赤橙黄绿。楼宇的窗灯时明时暗,闪闪烁烁。灯窗里汩汩流泻着每一个家庭的内涵。窗灯里的剪影隐隐约约。若是一对接吻的年轻情侣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生活的温馨;若是哺乳的母婴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汩汩乳汁的甘甜;若是展卷的学生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一缕春光…;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妻剪影在窗灯里,你会感到夕阳灿烂的霞光,相濡以沫的绵长…哦,每一个人都应有一片窗灯,尤其是在风雪中奔波的人。窗灯是一种感召,就是一种博击风雪的力量之泉!

仰望苍穹,迷朦的夜空,月黑风高。我自问:银河里遥远的星球上有类似人类的高级生物吗?他们吃什么,穿什么,爱好什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他们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心路历程吗?有结婚生子,生老病死的人生际遇吗?

孤独地在雪夜里散步,家人打电话过来:“夜深了,别冻着,赶快回家”。家人的关爱,一种慰藉和温馨填满心窝。突然悟道:只要有家,只要有爱,心里就充满春天,即使走在冬天里,也有春天般的温暖。也有春风和你的情感拥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人们的追求…

关于雪夜的文章3:雪夜无眠

文/静水流深

冬天,悄悄走进我的夜晚,走进我寂寞的情感。在寂静的夜里,我会独坐在电脑前,反复聆听一支曲子,享受寂寞的思念。

柔美的音乐,抚摸着耳膜,如一股清冷的泉水,流进心田。习惯在夜晚描摹心境,书写惆怅和欢颜。雪落无声,堆满我的窗台,这时,我在温暖的蜗居,迷恋着冬天的夜晚。其实,什么都没有想,也没有和人聊天,就那么静静的坐着,心附着在音符上,飘飞在遥远的天边。

那条蜿蜒的小径,雪花覆盖了夏日的浪漫。仿佛听见银铃般的笑,扑到我的胸间。那是我熟悉的身影,那的我熟悉的呢喃。穿越时空,抖落信笺,洒落思念的絮语,在这个雪花曼舞的冬夜,让我无眠。

舒缓的旋律,渐渐融化在我的血液里,依稀听见那温存的声音,拭去我的泪痕,分明嗅到一缕幽幽的暗香,推开我的心门,绽放一朵隔世离空的红颜。

岁月无痕,把无数的情感沉淀,把无数的思念焙干。就这样,我习惯了寂寞,习惯了孤独的夜晚,习惯欣赏悲惋的音节,湿润我的泪眼。窗外,滴水成冰,寒风凛然,寒舍,思潮奔涌,跨越万水千山……

关于雪夜的文章4:春天的柳树

文/风雪夜归人

春天的柳树

风雪夜归人

在通行的观音菩萨像中,有一个很鲜明的形象,便是美丽慈祥的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用一枝纤纤柳枝蘸取甘露圣水洒向人间,给人们降下洁净吉祥。

一般人都会注意到这个细节,但却很少有人去想,那美丽的观音菩萨手中所持的为什么会是一枝杨柳呢?据说观音手中的柳枝是可以辟邪祛病的,能洁净人的心灵。尽管我们一时弄不清楚那柳枝的正直来历,但既然为圣洁的观音菩萨所持,那纤纤柳枝便也就成为一种圣洁的象征。

柳树可谓是一种极为平常的树种,无论是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还是荒凉的苍茫大漠,几乎到处都可看到她婀娜飘逸的身影。但古往今来,柳树在无数诗人们心目中却可谓是情有独钟。她那纤纤身姿,缕缕长丝,总是屡屡牵动着无数迁客骚人的缠绵情思。

在最早关于柳的诗歌中,最著名的诗句恐怕要属《诗经》中的那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自古伤情多别离”。而杨柳却总是每每嵌入人们依依惜别的场景。也许是诗人们总是寄情于柳,因而总让那纤弱的柳丝缠绕了太多的离愁别绪。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条条安得垂”。

大概人们也感到,即便那依依婀娜的杨柳也不希望人们总有太多的别离吧?于是总也还有人出来替她说公道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然而,杨柳带给人们的也并不总是伤情别离,而且她还是一位最早的报春使者。正是她用最早绽出的一缕新绿,在冰雪消融寒冬将近的时候,最早带给人们春天的消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在平常人的心目中,杨柳几乎就是春天的象征,是春风的化身。正是那一株株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才使得人们感受到春光的明媚,也为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笔下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而写柳较为著名的一首,当推唐代贺知章《咏柳》:

“碧树妆成一树高,万杆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从古至今,诗人们咏柳的诗句可谓数不胜数,几乎历朝历代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咏柳》或与柳有关的诗句,直到今天,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仍为人们所熟悉。在无数诗人咏柳的诗中,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王维的那首《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据说唐代乐曲中著名的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便是依据王维这首绝句谱写而成。这首乐曲在唐代曾非常流行,曲调情意绵绵,婉转凄切,可谓“一唱三叹”:

“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 2010-7-31

关于雪夜的文章5:雪夜南湖行

文/李治亚

我是一个爱雪的人,也喜欢山水。只是亳州无山,水倒有几处。比如涡河,宋汤河。寻常时节,来到河边,看两行绿柳,婆娑摇曳,很有兴致。这几日,天气骤冷,才是小雪时节,居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偏偏一天一夜,飘洒不止。我自己觉得,小卧家中,没什么事,便独自往南湖看雪。

那是雪下的正紧,暗淡的天空没有别的表情,白白的一片。一脚踏在雪地上,吱吱作响。可见落雨的地方已经结冰。刚开始,戴上耳暖子,把手往裤兜里使劲的放,走了一个半小时的路,便觉得浑身有些湿漉漉的,身上一个劲的冒热气。此时,把大衣解开,上面蒙上了一层白色,扑扑打打,继续赶路。

路上行人很少,南湖虽然美妙,可是这个季节,这样的天气的人依然很少。借着远处斑驳的路灯观看,南湖飘飘渺渺,蔚为大观。浩浩茫茫,到处是白色的世界。踏进石板路,上面积雪甚厚,少有人行,偶尔有麻雀在寒夜里觅食。

渐渐靠近南湖,上面有工作人员做的牌子“路面太滑,湖水太冷,希望游客请勿靠近”的字样,放眼望去,南湖近在咫尺,此时早已没有了夏日的欢躁、秋日的矜持,变得如此寂寞冷清。夜幕下,很难听到行人的脚步,至于咯吱咯吱,不过是自己在走。

沿着南湖,绕行一周,更觉神清气爽,有时偶尔动动树上的积雪,有时一个人在雪地上打几个滚,有时团起那么一个大的雪球,没人玩,自己一个在坚持,这么茫茫一片,居然没有人和自己一起享受雪景,岂不是完全辜负了天公的美意?

南湖东南,有一处小亭,索性坐下来,向四周看去,仍然白茫茫的一片,刚才自己走过的痕迹,顿时被飘飞的雪花覆盖,瞬间踪迹皆无。

忽然有手机铃声响起,定睛看时,原来是老伴,说下这么大的雪,一个人上哪里去了。匆匆回复一句加班,然后慢腾腾的看着雪花,依依不舍的往家赶……

关于雪夜的文章6:雪夜里,静静地思念你

文/百合的心事

又是一个雪夜。

窗外,纯白的雪花轻轻飘着,在泛着白光的路灯映射下,显得越发惨白了。这样的一个雪夜,想必也适合思念一个人的吧?雪带着我的思念,一路向南,循你而去。

当我生活的北方漫天飞雪之时,你那里却淅淅沥沥飘起了细雨,是北方送去的问候吗?我在远方深情遥望你的方向,一遍一遍把你回忆,一段一段把你怀想,远方的你,还好吗?是不是亦如从前一样,面对潮湿清冷的春雨黯然神伤?

我是用心保管我与你的情感的,也是用心惦念我与你的情感的,譬如,我的思念,我的梦,总是连同你的名字一起跌落在洗手的盆里、吃饭的碗边、上班的路上、睡觉的枕下,它是带着淡淡的咸和些许的痛悄然而来的,你能感受得到这思念的重量吗?

我一直就是这样干净、纯粹、彻底地爱着你的,我的爱、我的思念是从什么时候潜滋暗长的?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从“无处投递的心”到“点一盏心灯”开始的吧?是从“为了遇见你”到“幸福的疼痛”开始的吧?“鸿雁传情”是你用心准备的盛宴,因为用心,所以动容,所以倾心,我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能力拒绝,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凝重隽永了。

室内,有一株植物开了几朵花儿,不日就凋谢了,许是缘于这场微许凉意的春雪?怅然凝目淡淡余香和浅浅色泽的花瓣散落下来,心很疼,不禁慨叹小生命的脆弱。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健康无恙的时候,谁惦念明天会怎么样呢?所以,每一天,你都要好好的,要好好的,只有这样,我才放心,也才能够安心,知道吗?

习惯了远隔千山成水的你霍然送来关切的话语,尽管这样的情形会使我的心湖又荡起层层涟漪,思念也随之泛滥;习惯了流连于一个人的文字中,尽管会莫可名状地想起你,想起与你的故事,就有泪溢出眼眶。

今夜,我带着这些思绪,静静地守着一颗心,守着心中的思念。风轻轻吹着,雪静静落着,城市夜里的灯盏一直亮着,而小屋里的那盏灯会不会再空着……

关于雪夜的文章7:雪夜嵩山

文/袁超

雪,下了整整一天。

上山的路已经被大雪覆盖,好在车灯明亮,还能看清山路的轮廓。

在导航的指引下,从郑州到嵩山不足100公里的路程,我还是走了近3个小时。到预先设定的永泰寺净舍门前时,已是晚上8点半。

夜晚的太室山子晋峰下,万籁俱寂。没有丁点亮光,没有狗吠,更没有鸡鸣。四处环顾,白茫茫一片,分不出哪是山,哪是路,哪是树。

我把车泊在寺院前的空地上,踏雪往净舍方向的山坡上走。

净舍门前那条山道,已经满是积雪。只有被雪压弯的大片竹林的边缘,黑漆漆的还能看出是一条通往后山的小山路。

山上狼是不会有的,其他动物呢?忐忑不安又左顾右盼着往前走,一脚踩空,整个人便陷在了雪窝里。

不远处有一个人,在扫着小路上的积雪。到跟前时才看清,这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男人。

男人是这里的留守人。也可能是看我一人雪夜上山心生怜悯,他在净舍后院的员工宿舍给我开了一个房间。

房间虽然陈旧,设施也简陋,但毕竟有了住处,这让我心里无比的温暖。

心里的感动竟让我忘却了门外雪天的寒冷,忘了上山的初衷,躺在床上享受着这意想不到的温暖时刻。

巍巍太室山西麓子晋峰下,绿茵覆盖,万木葱茏,不远处的少林寺水库碧波荡漾。永泰寺就隐藏在子晋峰的半山腰中,依山带水,形胜幽栖,处处显现着它的无限神秘。

据说很多都市丽人都奔着它的静,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安安静静地住上几天或一段时间。春天闻着空气中的花香,夏天听听昆虫的低鸣,秋天沐浴在金色的娑罗树下……

我不懂佛经禅意,也没想“禅修”。但来此感悟一下它的清静,尤其是感受一下雪夜的寂寥,却是很久的一个想法。

事后我听对禅宗教义颇有研究的一位朋友说,来这里静修不难,难的是寒冬时节到嵩山看雪、听雪,那是静修的极致。

不禁大惊失色。一不小心,我竟然极致啦。

之所以说它是极致,那是因为雪天上山的条件要求太过苛刻。要正巧天降大雪,路途尚可以行车,山上有个落脚之处,几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有此想法者不乏其人,但能成就此行者屈指可数。

嵩山的雪夜真的特别静,也特别深沉,让人来不及思考,便一下陷进了夜色之中。

夜里寒冷的空气把我冻醒。心里一边感谢着冷空气,一边哆嗦着披衣下床。我是为睡觉而来的吗?

隔着窗户看看外面,雪又下了起来。

我转身走到后窗拉开窗帘,外面天地混沌,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远处隐隐约约的是太室山子晋峰的模样,后院山坡上,是落满白雪的永泰寺塔。

一切都那么安静。

我舍不得睡。裹上棉被坐到窗户前的椅子上,看着窗外的雪发呆。身上暖和了,内心也慢慢安静下来。

庄子说:“澡雪而精神。”

以雪洗心,杂念全无。想必庄子一定也裹着棉被在这样的山中雪夜里发过呆。

人生选择了职场,其实就像雪夜登嵩山,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刺激的旅程。你永远也想不到会在哪一个山坳里给你设下一道坎。稍不留神一脚踩空,你便会跌在雪窝里很长时间爬不出来。

无论生命途经哪里,遇到什么,都不必惊慌。相信所有的亏欠,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偿还你。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只要保持一个丰盈的内心,幸福便已经跟随在你的左右了。

夜,越来越深;雪,越下越大。

人心静了,竟然特别轻盈。轻得像一只羽毛,又像一片雪花,慢慢地飘向空中。

飘啊,飘啊……很快便与空中的雪融为一体,在银色的夜空中飘浮着,遥看着白茫茫的、洁净的大地。

关于雪夜的文章8:写在菏泽第一场雪夜

文/李坤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

连续20多天的阴雨菲菲,今天终于还是下雪了。?天蒙蒙黑的时候,散碎珍珠似的雪粒开始陆续的从天而降,撒在铁皮做的顶棚上,清脆而又略显嘈杂的声音却又仿佛天籁。走出小院站在路中间,却又看不到那自天而降的鹅毛大雪,全是小小的冰晶,砸在脸上,像一滴水,很轻,很凉。

一直在房间吃晚饭,却也暂时忘记了那场期待已久的大学,但等到吃过饭的时候却也听不见那雪粒砸在房顶的声响了。急忙出去,走出院子,恍惚间放佛眼花了一样,已经是满地雪白了,前面房顶上也已经看不到那青瓦了。真的一场大雪已经悄悄地随风潜入夜了,就在晚饭的时间把大地渐渐的银装素裹起来。抬头。眼睁睁看着雪片在空中飘舞着朝脸上砸过来,却又很轻。当它晃晃的最终落向大地的时候终于消失了,和那么多的雪混在一起,就像他们从来都是在一起的。

雪夜,适合做什么呢?

记得上学那会学过某一篇文章,具体不记得了,作者也不记得了。好像是作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作者在山东半岛某地农村夜里听雪落得声音,听行人的脚步,听大雪压断枯枝,听瑞雪兆丰年的美好愿景。小时候是好雪,但仅仅是玩,是一种娱乐。完全体会不到作者独自听雪的意思。但是今天,也是在农村,当我静静坐着的时候,虽然听不到雪落的声音,在这万籁俱寂的夜,甚至没有行人的脚步,没有狗吠,没有大雪压断枯枝,但还是感觉到了一种宁静。雪夜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回归自己内心,嘈杂的世界,安安静静的做一会自己,听听自己呼吸与心跳。

不记得从哪看到的一句话了,大概意思就是冬天的晚上适合学习,适合敏思苦想。因为冷,因为脑袋清醒。是的。但是我想这样安静的雪夜更适合去慢慢寻找自己心灵。如果可以,我想约到一个好友,喝酒,读诗。在这个市场化经济的大环境下,暂时的做一个隐士吧,忘记一切,像陶渊明,像竹林七贤,喝酒,吟诗,作对。

李白说,?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杜甫说,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我说,这是雪夜最该做的。

期待明天打开房门看到一个洁白世界。

关于雪夜的文章9:徜徉在雪夜

文/jingping

正月初七,媳妇一早起床就兴奋地嚷着“下雪了!”久违了,飘雪的景象。整个冬天都在干渴的期盼中,北方六省严重干旱,冬季作物安然越冬返青都受到空前严重的威胁和考验,农民兄弟焦灼的心跟麦田里的麦苗一样渴望一场瑞雪,一份老天的赐福呢!

站在暖室的窗前,看着晨雾银屑般细碎的小雪,心中顿然失望。唉,老天这般吝啬的施舍,怎解久旱土地之渴,只是给城市交通添点行车的麻烦而已。媳妇出门上班了,我把头伸出门去反复叮嘱“小心开车,一定小心啊。”

天色灰蒙蒙的,大城市的天空如果不刮五六级风,恐怕很难见到我们塞外湛蓝的碧空呢。阴翳遮蔽下的城市,实在是单调——灰。白雪轻柔地滋润一下,空气有了些潮湿气。“妈,放心吧,我到单位了。”乖巧的媳妇怕我们惦记,电话报平安。

下午,儿子下班后接媳妇一起回家,一进门,媳妇直喊“冷”,时尚的衣着怎敌傍晚雪霁风起的寒呢。碍着婆媳关系,不好说什么,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上桌,吃饱饭会赶走浑身寒意的。

饭后,儿子几次叫媳妇出去走走,媳妇不耐烦了,“齁冷的,你想去自己去吧。”我懂儿子的情怀,闲街信步踏雪,是我们娘儿俩多年来的一种共同的情致。媳妇陪爸看电视,儿子终于向我发出邀请,“妈,咱下楼走走。”儿子随手拿了一堆抹布,我们先把车窗上的冰晶清理干净,免得明早耽误上班。

我们娘俩一边擦拭车窗,一边闲聊些轻松的话题。随后我们走出小区大门,环绕着小区的围墙,迎着习习夜风,看着远处朦胧虚幻的夜景,并行在茫茫夜色下迷迷蒙蒙的雪景中。脚下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声,听儿子絮叨着这样那样的事情。我不是一个细心的妈妈,不想过问儿子工作生活的琐屑,他也不想让我为他操心,我只是做他最信任最忠实的听众,跟着他有力而疾速的行进节奏,就是一种空前的享受,一种幸福。

我们都不说但是我们都知道,曾经我们雪夜漫步的情景历历如昨。

儿子小时候,每逢降雪,我总会把他带到雪中,堆雪人,滚雪球,他和爸爸推着硕大沉重的雪球,小脸漾满兴奋,当他站在雪球上晃晃悠悠举起双手向我示意他的成就时,那快乐的神情就恒久地镌刻在我心中。六七岁那年冬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他独自背着书包去上学,挤不上公交车,就趟着将近半尺深的雪走到学校,条绒小棉鞋湿透了,脚丫子就在里边浸泡了一个上午,幸亏没有冻伤。他工作前那个除夕夜,又是一个雪夜,饭后我们在那条小巷外的大街上来来回回行走了三个多小时,回家时央视春晚将近尾声。忘记了谈些什么,也忘记了遇到什么人,只是记得那种感觉美美的。

他长大了,娶了自己的妻,却依旧对雪一如既往地钟情。

遗憾,我替媳妇遗憾,这样宁静的雪夜,只为喜欢它的人显露真性情,失去一次夫妻牵手踏雪的惬意体验,不能说不是一种错失和遗憾吧。不过,只要儿子一直坚持对媳妇的赏雪邀请,就会有很多次弥补的机会。

徜徉在雪夜,将平素那些工作生活的压力烦恼不快,统统派遣殆尽,让那颗劳碌的心得到片刻的松弛和安静,跟大自然多些接近,人与白雪融为一体,心与心贴得更近。城市人应该有这种幸运和情趣吧。我此时的感觉是:雪白,血热,心暖,情真。

跟儿子徜徉在雪夜里,不仅仅是一种闲情逸致,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美感存留于心。

关于雪夜的文章10:那一个宁静的雪夜

文/杨磊

江汉平原的冬天,一望无垠的大地上常常会飘起鹅毛大雪,进了腊月,乡村的的年味愈来愈浓。农家的烟囱上整天飘荡着袅袅的炊烟,劳作了一年的乡亲们为儿女筹办起喜事,外出求学、谋生的游子们也开始纷纷返回故里。

那是二十多年前,学校放寒假,我回家了。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到了晚上,没有了睡觉的地方,临时决定我和堂兄到鱼塘边的守渔棚里去睡觉。

守渔棚是养鱼人为方便喂鱼、护鱼,在鱼塘边搭建的临时住所。入冬后鲜鱼已经销售完毕,留下空荡的鱼塘,一片寂静。我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听着脚底吱吱作响的声音,放眼看着这片银白的世界,很是兴奋。不过十多分钟,就来到了堂兄的鱼塘。

守渔棚让我想起《水浒传》里林冲的草料场、山神庙,但却没有山神庙的破败、凄凉。冬夜的原野,万籁俱寂,仰望天空,繁星点点,弯月如勾,迎面有些微微的风吹来,竟一点也不寒冷。远处的村庄,万家灯火,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人感到那么温暖、祥和,。

躺在被白天的太阳晒过的棉被里,顿时觉得暖烘烘的。身下的棉絮底下垫着厚厚的稻草,干燥、新鲜,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堂兄点亮了蜡烛,啪嗒啪嗒地抽起了香烟,一眨一眨的烟头映红了他舒展的面庞。他向我讲述起老家这一片低洼的农田改造成鱼塘后的变化,洼地变鱼塘,经济价值大幅攀升,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堂兄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一夜无梦!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上午十点,升起的太阳开始融化河边的冰雪,溪水在白雪下面潺潺流淌。堂兄已经在鱼塘边忙活很久了,看到晚起的我,乐呵呵的笑起来,“看你睡得那么香,真不忍心叫醒你。”

一晃过去了许多年,我常常回想起那一个宁静、温馨、铺满了大雪的冬夜。很普通的一夜,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刻骨铭心的故事,但却深深的嵌入了我的脑海。

这些年我也曾住过很多奢华酒店,但却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鱼塘雪夜的感觉,再也没有闻到过那散发着阳光味道的稻草香味。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安静与祥和,也许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最大的缺憾吧!

关于雪夜的文章11:雪夜小聚

文/宝在江湖

夜晚,冒着寒风,几个好友相聚于一家火锅店。

半空中吊着仿古的八角彩画灯笼,散发出柔和的灯光,墙壁上挂着四方的装饰画,略一打量,其中一幅赫然是梵高的《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也泛起温柔。大堂中间“栽”着一棵梅树,树上千朵梅花,自有别样风骨,正和当前季节。无论是伪造的自然风光还是真实的人文氛围,都使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

菜肴上齐,大快朵颐,风卷残云,好不舒畅。

好友们海阔天空狂聊一番,上至国朝政治,下至风土人情,远至悠久历史,近至当下新闻,无拘无束,像自由自在吹拂的海风,完全放松。笑声从我们见面就没有停过,我怀疑这一个晚上的笑声是否远多于过去一个月的。

饭天天都吃,朋友却不能天天都聚。饭开不开心我们无从知道,吃饭的人开不开心我们明知。聚会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喝的也不仅仅是酒,更是一种年少的奔放与轻狂。没有轻松和畅快的感觉,聚会难逃失败二字。没有朋友间调皮的揶揄,没有发自真心的鼓励,也没有惊动四座豪爽开朗的大笑,更没有浑然不觉时间已悄悄度过的惊讶,这样的聚会岂不是失败中的失败?

穿梭于栉次邻比的高楼大厦,游玩于坚固厚重的都市森林,呼吸着躁动不安的空气,造就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哪里去安放,没有人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一条条路随意横在眼前,弯弯曲曲,通向未知的渺茫的明天。一个人走路,太多的凶险和怅惘,结伴而行,纵是虎山狼谷,也无所惧怕。

纯真的友情值得所有人珍惜。一个因为平凡而忽视身边真挚感情的人是可悲的,一个追逐权财名色而忘记情为何物的人是可怜的。

我喜欢和好朋友的聚会。不知不觉近三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却聊兴正浓,意犹未尽结束聚会。

出门来,但见地上一层薄薄的雪,老天带给我们一份惊喜的礼物,空气冷而鲜,让人忍不住贪婪吸取。天上皓月当空,两三点星闪亮,远远俯视着我们。走过街道,高瘦的电线杆挑着路灯,一层黄昏色的灯光温柔地照在街道上,路旁的树挺拔着矮胖的身躯,数个枝条峥嵘参天,充满力量。树干表面覆盖薄雪,延伸至远处,连贯起来仿佛神秘的雪的丛林。

于如此安静美丽的景色间,踏雪而行,也是人间一大乐事。不由想起白乐天的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同样的冬夜,一千多年前的白居士有没有等到好朋友把酒言谈,共诉衷肠,我们不得而知。我却度过了一个酣畅淋漓、回味无穷的寒夜。

雪夜围炉话当年,畅叙友情在今朝。

关于雪夜的文章12:西窗雪夜静悄悄

文/杨云香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天光渐渐地暗,房子、街道、墙头和树都被厚厚的雪盖住了。大雪温和地框住了每一个窗子,圆溜溜透出橘黄的光。

村子东头上有一所整齐的砖瓦房子,风纠缠着雪在翘起的屋檐上呜呜鸣响。镂花的砖栅栏挑出高高木杆子,大红灯笼亮晃晃,轻盈舞动,那是我的家。

从镇里下车,就再也找不到回村庄的交通工具了。我孤单地站在雪地上,颤抖着手,重新围上头巾,只露出眼睛,便向前使劲拔腿,顺着杨树趟子往家走。这条路有五里地长,两旁是夜色弥漫的田野,雪皑皑无边际,似两张暗色的白布盖过来,有一种逼仄感,想象时喘气都艰难,不敢左右张望。冷不丁,---嘎---嘎---嘎---几只黑老鸹窜着,张牙舞爪地叫,那声音被雪花搅拌了,散落得到处都是。抬头看,雪粒撞进眼里,刺得生疼。三五个黑黑的巢挂在树杈上,被雪盖了白帽子。一个人走夜路,习惯了。只听见自己踢踢踏踏的鞋底子声,当作了伴儿。

三个哥哥姐姐,数我的胆子大。老父亲常常夸我继承了他的勇敢,我听了不露声色,行不行走着瞧。像今天这样,心里没有畏惧。大雪是有情义的,他送回了老父亲,才有今天的我。雪花凝固在眉毛上,眨动时眼皮上拴了帘子,冷丝丝地。我从袖筒里抽出手抹一把,脸上有水珠滴下,和着汗水流淌。五十年前,老父亲在雪夜里奔跑,土道坑坑洼洼,被风雪捋平了,回家的路是接在心坎上的。十年间南征北战,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回来了,多荣耀的事啊,家里不知道。从这个村里走出十一个兵,收到十一份阵亡通知书。母亲跪在爷爷奶奶跟前,至死不嫁,极尽孝道。结婚六天时,她送父亲去战场,从此,音信杳无。父亲是在黎明时敲家门的,爷爷拎起大棒子喝道:你是人是鬼?父亲跪在雪地里让爷爷检查自己。母亲看了又看,雪花瑟簌簌地贴上脸颊。十年间生死两茫茫,从此共剪西窗烛。

进村子有三个道儿,最东边一个离家近。拐进去先看见烤烟房,竖刺刺地戳在道边,两个黑洞洞的排烟口被雪盖住,洼陷出了凹痕,像石膏大卫的眼睛,白得恐怖。后院的王才就吊死在下面,村里人都说,烤烟房阴气重,远点走着。走过去了,才发现自己的腿直突突,不听使唤了。

夜深了,天空蓝湛湛的,雪花仍在飞舞,村庄的水泥道平坦,踩着厚厚的雪不用担心崴脚脖子。一抬头就看见家里的大红灯笼了,精神一放松,才发现浑身湿津津的,步子开始沉重,长出一口气,开始慢慢地挪吧。

伏在自家的砖栅栏上喘口气,歇一会儿。父母亲的窗子仍有光亮,柔和地透出来,晃得院子素白洁净,鸡舍和狗圈都静悄悄,被雪捂得严严实实,圆咕隆冬的样子。大黄睡的真沉,没发现我?哥哥姐姐考学走了,毕业分到城里,成家立业。我也安家了,就聚在他们身边。常跑回家,总是赶在夜里,看到这么熟悉的灯光时,就能见到父母了。夜里守着灯光,搂住大黄嬉闹,惹得妈妈不住地嗔怪,老父亲总是笑呵呵的,捣扯这摆弄那,手不闲着,母亲随着他在灯影下转。

窗外大雪来了,整夜地下啊,不怕啊,来年准保丰收。

关于雪夜的文章13:麒麟的传说

文/风雪夜归人

麒麟的传说

作者:风雪夜归人

麒麟,传说中一种具有神灵的瑞兽,其状如鹿,龙头马身,身披鳞甲,凌波踏水,如履平地;生性温善,不害生灵,能给人间带来祥瑞,与神话传说中的凤、龟、龙并称为“四灵”。在民间曾有“麒麟送书”、“麒麟送子”的传说,认为求拜麒麟可得贵子,并绘有“麒麟送子图”,制作成版画。一只满身珠光宝气、灵光四射的玉麒麟,背上骑着一个漂亮的胖娃娃,凌波踏水而来,给人们带来美满吉祥。

据传,麒麟在古籍中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一为《春秋》,二是《诗经》。另一说麒麟的出现最早源于“河图洛书”的传说,说是“有一种龙头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身高八尺,身披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游弋于图河之中,人称“龙马”。此一传说后被记载于《尚书》一书中。晋代史学家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云:“麟者,仁兽也,圣王之嘉瑞也”。唐代文学家韩愈《获麟解》注云:“麟一角而载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游必择土,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折生草,王者有出,与凤龟龙谓之‘四灵’”。

由于传说中的麒麟“其性温善,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而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说麒麟因怕麟角伤及其他生灵,故而角上又生出肉),“含仁而戴义”,具有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为祥瑞之兆,而被广泛用于地名、人名。古时人们对聪颖可爱的男孩,常称作“吾家麒麟”,在制作成版画的《麒麟送子图》上,也常刻有这样的对联:“天上玉麒麟,地上状元郎”。相传孔子降生时,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书“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思是说,孔子具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这当然只是传说,但恐怕是后人“麒麟送子”之说最早的原本了。

以麒麟为地名,则不仅取其祥瑞之意,恐怕亦暗含有“降麟之地,人杰地灵”的意思在,以附会“风水宝地、王者有出”的说法。其中又以《左传》中所载春秋时鲁哀公“西狩获麟”的故事流传最广:“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类似的说法同时也散见于《史记·孔子世家》、《东周列国志》、《兖州府志·圣里志》、《曹州府志》、《巨野县志》等,皆有“西狩获麟”的记载。其说法大同小异,各有取舍。一说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取“西狩获麟”意,“置麟州于巨野”,其获麟处曾有“获麟集”、“获麟堡”等地名,并以巨野城东七公里之获麟集曾有“麒麟台”,且有明嘉靖十四年进士张九胥手书“获麟冢”刻石等,以为鲁哀公“西狩获麟处”之佐证。

另据《嘉祥县志》载,“金皇统七年(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地置县,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后人遂附会其意,称之为“麒麟之乡”、“麒麟发祥之地”,亦有好弄文墨者名之为“麒麟城”,依嘉美祥瑞之意,附人杰地灵之说,遂启孰为“西狩获麟处”之争。有巨野人甚至引经据典,搬出《集解》、《正义》注中“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巨野是也”,“巨野,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是春秋‘西狩获麟’之地”,以为证明。

据《巨野县志》记载,明代有巨野知县方时化,曾在麒麟台建瑞麟寺,规模宏伟,占地百余亩,有僧侣百余人,“寺院附近有铺店、石碾、菜园、盐畦、车坊等……寺南有一河,曰八里河,岸柳成行,流水潺潺,游鱼可数”。南岸有一渡口,“每值阳春,风和日暖,鸟语花香,士家工商,男女老少来此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名曰“获麟古渡”。然而,另有一处亦被称作“获麟古渡”的,却在济宁城北四十里之长沟镇获麟村。传说春秋时孔子曾任中都宰(中都既今汶上),到长沟附近狩猎,捕获麒麟一对,其获麟处因而得名“获麟村”。“获麟村”地临京杭运河,明代曾在此建有节制水闸,名“获麟闸”,并设闸官衙门,修河护堤,经营水运,此地遂成为水旱两路繁华商埠。“河内百舸争流,樯桅如林,桨声波影,岸上车水马龙,商贾云集,茶房酒肆,鳞次栉比”。当时文人凭借这一历史典故,名之为““获麟晚渡”,并以明代郡人潘呈念题诗为证,诗中有“枫叶芦花秋色里,舟人指点获麟川”句。这样说来,所谓“获麟之处”便不止巨野、嘉祥两地,此外至少还应再加上一个任城,甚至还有汶上。

“西狩获麟”之说虽见之于史籍记载,但麒麟究竟为何物?却无从见过。虽则现代考古技术如此发达,已考证出亿万年前确曾有恐龙存在,因有其化石作为确凿之证据,但作为传说中“四灵”之一的龙、凤、麟,却从未见有力之证据加以证明。历史上所谓“龙兴之地”的说法,不过是用来粉饰帝王身世不凡,以说明“天命所归”、“君权神授”的附会之言,以欺世盗名、蒙骗世人。即便是真的曾有过什么龙凤之地,却也未必就如同那些才子们所大肆宣染的那般“人杰地灵”,似乎个个都能“成龙成凤”一般。不过,毕竟是这“麒麟之乡”、“圣贤故里”,文化底蕴深厚,因了这“西狩获麟”、“宗圣故里”之争,经过一番的引经据典、广征博求,确乎也一夜之间成就了不少的“人文学者”、“考据学家”出来,真个是“龙凤满天,麒麟遍地”了。

有意思的是,后人只根据“西狩获麟”,乃祥瑞之兆的说法,将麒麟的出现视为吉祥,却往往舍弃了“西狩获麟”故事的后半段。依《左传》的记载,“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钥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这就是说,有叔孙氏家臣捕获一麟,竟“以为不祥”,于是赐给了“虞人”(虞国,今河南商丘虞城一带),待孔子告之,然后才又要了回来。若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则是“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一兽……怪而杀之。孔子叹曰:‘仁兽,麟也。孰为来哉’,使弟子埋之”。

这就是说,西狩获麟,不但是“以为不祥”,而且还把它杀了。获麟而杀之,竟被说成是祥瑞之兆,岂不有悖常理?倘若依据《兖州府志·圣里志》的说法,““周敬王三十九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钥商获麟……折其左足,载以归。叔孙氏以为不祥,弃之廓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乎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袊。叔孙氏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以是伤之”。孔子说,麟啊,你为何而来哉!你这是干什么来了?你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所以你一出现就被人害死了。

据传,孔子因为麟“出非其时而见害”,伤心不已,掩面而哭,而且还提笔为麒麟写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以为是个“不祥之兆”,遂“就此绝笔”,从此不再著述。孔子感麟而伤,难过极了,终于在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春,也就是“西狩获麟”的第三年春,与世长辞了。麒麟“出非其时而见害”,孔子则遇麟而死,岂为祥瑞乎!2011/10/24

关于雪夜的文章14:风雪夜归人

文/如一

前些天的一场雪,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十多岁的我,跟着当山村老师的姨妈在苏州东山杨湾上小学。姨父在苏州工作,除了寒暑假我们到苏州一家团聚外,周末都是姨父来学校团聚,学校也是我们的又一个家。

姨父非常能干,饭菜烧得好吃,电器样样会修,喜欢看书,还会做好吃的饼干。每次去学校都会给我们带许多好吃的。噢,他还会日语,喜欢踢足球。记得多年后,我儿子也喜欢踢足球,他高兴极了,一个劲地问儿子:“你是守门,还是左锋右锋?”

那天的雪下得特别大,天都黑了,办公室里没有生火。那个年代没有空调,什么都要票,计划煤早已用完,老师们一边办公一边不时跺脚。好冷啊!我边写作业边搓手,看着窗外漫天飞雪,心里惦记着姨父。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推开了,一个满身雪花的车夫,推着三轮车站在门外,“姨父!”我惊叫起来。当时的我,被震撼了,一股暖流从心间流过。也许以前只在书上读到,而当时才是亲眼目睹:雪中送炭!

我第一个冲出办公室,用小手不停地拍打着姨父满脸满身的雪花;姨妈递毛巾给姨父擦着满头满脸的雪水加汗水;王老师倒了一杯热水送给姨父;老师们很快把一车蜂窝煤卸了;张老师生好火,一下子办公室充满温暖……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十分感动。

姨妈把饭菜热了,姨父上楼去吃晚饭。我和姨父在楼上,还能听到楼下办公室老师们议论:“赵老师,你家韩先生真是了不起!”我看着姨父大口大口地吃饭,一定是饿坏了。我想着,这从苏州到杨湾的风雪之夜,姨父是怎么骑着三轮一路过来的。平时我从东山走山路到杨湾还要两小时,更何况得绕道环山路,再说从苏州到东山,汽车就要开一个多小时呢。这顶风冒雪,天黑路滑,多不容易呀,怎么也得四五个小时。我说:“姨父,累坏了吧。”“还好,还好。你们冻坏了吧,看你那手上的冻疮!疼吗?”当时的我,对姨父十分敬佩,感觉他是那么高大、阳光、健康,无所不能。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姨父如今已经是一位92岁的老人,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可我的脑海常会浮现:足球场上那个飞腿拼杀,苏州东山往杨湾环山路上骑着三轮的矫健身影。那个四十多岁赛小伙“雪中送炭”的善举,那个风雪夜归人,一直在我心里。

关于雪夜的文章15:雪夜打湿的记忆

文/碧野

这是一个很好的冬夜,因为有雪。

昏黄的灯光下,纷纷扬扬的雪花,翻转,飘落,舞姿曼妙。时不时有汽车亮着灯经过,灯光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咝咝啦啦划开雪花构成的夜幕,接着朝远处的黑继续划过去。在这样的夜幕下,我独立窗前,撩开窗帘,一种潮湿的阴冷,粘糊于我的全身,打湿着我的心情。倦怠和慵懒也被冰雪融化,脑海里隐隐升起一些无法言说的情愫。

雪往下落的过程,仿佛记忆呈现的一个片断,清晰,透亮,湿润。就像更多的往事,在记忆之外的河流中,朝着天际奔流不息。这些天,这些年在按部就班的生活序列中,似乎天气已不十分重要。但这样的雪夜,却总能勾起一些回忆,那些搁在记忆的边缘的许多事情,许多人,许多经历,也渐变得生动和清晰起来。其中一些情节,已十分清晰地描摹下了我的手纹和心迹。这种感觉,平时是很少有的。

楼下面,人行走在雪地里,鞋底发出了咯吱吱的声音,这是一种渗透的,一种破裂之前的声音。突然回想起2004年的那个冬天。其实,已有七个年头了,当时光平静下来时,我已经快要遗忘那段时光阴。如果不是偶尔又想起来,我想我会在这种平静而安详的生存状态下,继续保持遗忘的姿势,直到,许多事情,许多人,许多的经历都不再记得,或者虽然记得,但不被再提及,而是缓慢地融进庸常的生活中间,随着生命的苍老和枯萎而渐渐消失分解。

我常常对己对人产生悲悯心。在机关食堂打饭时,我忽然就看到了那个在七年前手握重权,欲置于我死地的人。他老态龙钟,精神萎靡,白发苍苍,蜷缩着身子,像一件过于陈旧的物品立在了那里。说实话,看到他我的内心中真有了一些说不出来的感觉。七年前的那个冬天,是他在我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给我最严重的打击,而我无力反抗,只能眼瞅着它如洪水般汹涌而来;是他让我错过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让我品尝了许多现实的“困境”,失去了这个年纪本该拥有的许多收获和成就;也使我的心流血受伤,不得不在心力交瘁中接受许多社会荒唐的潜规则。此后多少年里,我都陷在无边的阴影中,难以自拔。我只能把自己的心思压缩成包,从不轻意的示人。治愈那样的伤痛,我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才让自己在这样的空间里建立起了一点点的自信。他也许有点眼老昏花,并没有看清对面站着的我,只是招呼着他后面跟着的一个小孩,可能是他的外孙。此刻那个小孩在饭厅里玩耍,表情里带了天真和好奇,眼神里充满了善意。我希望自己能够走向前去,亲昵地摸摸那孩子的头。在他尚未出生之前,我和他爷爷之间曾发生一场多么巨大的冲突,他是不知道的,也没有人会给他提起这些曾经过往的事。当然我也如他的爷爷一样,终将老去,皮肉渐萎,骨头渐朽,许多事情都会忘记,许多人都会变得陌生。饭厅里,几百人混杂在一起,一些人的脸,一些无关紧要的问候,和着厨房里散发出的隐密的热气和味道,一起被我的记忆收藏起来,乱哄哄的,却又异常明晰。

其实,七年相对于人生的几十年来说,也不过短短一截,连一段都算不得。所以一些人和事我是不会忘的。我是农家子弟,传统的家庭教育,给我灌输了太多的朴素概念,以至于那时那月,并不懂得别人眼里是否有仇恨或者鄙视,乃至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只觉是同事间的无隙和真诚。当有人与我称兄道弟时,竟然还沾沾自喜。很多年后,才知道,当年他们是如何精心地利用、陷害和奚落我,但我竟浑然无觉,依旧以一腔的好相对相交。隔着七年多的光景回头看,那些仗义的、落井下石的、诡诡秘秘的、伪善的……现在想想,都如一组组老镜头,慢慢摇过来,又慢慢摇过去。某些人在某一时段表演着怎样的角色,似乎依旧清晰无比,愰如昨日。这2000多个日子里,我与一些人隔阂复了隔阂,便是相对也是无言的样子,到最后竟连笑容都僵硬了。我知道,我与他们之间的那些以为终身相契的友伴,以为延续一世的情谊,以为包藏至终的难得,都将在时间的风烟里散去,成为碎片飘远了。

有人说:人生是流动的,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景。只有艰难或者惊喜的开始和平淡无奇的经过,结局竟然可以忽略不记。岁月一别经年,多少人与事都隐去了,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而今我也是人至中年,对于人世间的名与利,得与失,荣与衰,生与死等早已能够心平气和的面视了。所以,当今天回想那些过去经历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恍惚,有些虚假,好似赏过的一出戏,锣也敲的急,鼓也震的响,丝弦拨的妙,甚至也有好扮相,好唱腔,在当下的时光中光彩照人过,可是即便如此,依旧是一个我所陌生的自己,略带了陈旧的黄,带了暗哑的声线,在时光中忽隐忽现,若有若无。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些年来,生活之重从来没有减少,转过身,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面对。

在雪花的飘飞中,新的一年又来了。曾经的一切如水一般流去,清凉而又苍茫,往日的事往日的人,似乎都被一片茫茫白雪覆盖,而我依然期盼着雪下的更大一些,期盼着在下雪的日子里能够让时间回旋:过去的、现在的、还有将来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