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人到中年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人到中年文章1:人到中年方懂得
文/刘自龙
岁月在流淌,生活在延伸,人到中年,很多事情方才懂得。
原来,我以为能力决定命运;而现在,我懂得性格决定命运。当然,能力永远是命运的基础。能力是一张漂亮的名片,可它是术,不是本,性格才是。能干而无好品行,最易清高跋扈,实干而无好心态,最易萌生敌意,最后反倒成为最先失败的人。
原来,我以为奋斗决定高度;而现在,我懂得机遇决定高度。当然,奋斗永远是高度的前提。奋斗是道感人的风景,可如果没有机遇的青睐,风景便是那深山中的艳丽。机遇就是一种命运,对多数人来说,其实给你一个支点,你也无法撬起地球。
原来,我以为功名便是成功;而现在,我懂得修为才是成功。当然,二者并不矛盾对立。功名是顶耀眼的光环,可它并不代表更多的幸福。只有当一个人懂得快乐、满足、感恩、奉献,懂得以平常心看待一切,以仁慈心对待万物,心无旁念,常存慰藉,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原来我以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而现在我懂得有的路口只能通向死胡同;原来我以为多个朋友多条路,而现在我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原来我以为做人必须铁骨铮铮,而现在我懂得做人最好和风细雨;原来我以为有些大话自欺欺人,而现在我懂得有些大话其实真是苦口良药……
原来以为的,现在好多不以为然;原来不以为然的,现在好多懂得。其实,只是不再简单地以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黑白分明,非此即彼,而是懂得事物的辩证统一,懂得外在和内在的协调一致。
懂得,像是坐在列车上赏景,非要走过一些路,才会发自内心的感叹,原来如此。过了这一站,懂得又会有所不同。现在懂得的,若干年后也许又会不以为然。可这不要紧,这个年龄就懂得现在。
当懂得变得越来越虚无,生命的列车也许就该到站了。
人到中年文章2:人到中年 幸福满满
文/薛敏霞
不知不觉,孩子上了小学,老人白发苍苍,工作焦头烂额,到了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除了尴尬、忙绿、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幸福。无暇顾及花前月下,匆匆遗忘柔情似水,每日三点一线似陀螺般旋转于学校、单位和家中。
三年级加了英语,孩子作业量明显增加,加之刚开始使用钢笔,小家伙每天回来“十指蓝蓝两爪黑”,更不用说调皮的他也总会把脸和衣服弄花。已经习惯了每天晚饭后在灯下的陪伴,多了鸡飞狗跳的吵闹,多了缺少耐性的责罚,多了严格要求的打骂,但少不了的依然是浓浓的关怀和殷切的希望。
有时间会陪老公带孩子驱车看望耄耋的公公婆婆,九十多岁的老人家为了不给孩子们添负担,坚持相依相守相互陪伴的住在自己的老房,劝说多次无效,只有经常前往探望,距离割舍不断亲情,手机却能传送思念。
老爸老妈同时住院相互照顾,远方的姐姐恨不得飞回来,连日的大雨父母坚决不让送饭,他们知道我们忙工作还要管孩子,彼此的牵挂心头萦绕,每天送完孩子过去陪老人说会话,了解下病情,又匆匆赶往单位。
人到中年,朋友圈越来越大,因为工作和生活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圈也越来越小,不相干的人慢慢被排除在外,不重要的人慢慢淡出朋友圈,还有一些渐渐被屏蔽或视而不见,留在心底的都是能经得起时光磨砺的。人和人相处,贵在真诚,和虚伪的人相处太累,听虚伪的话感觉很可笑,所以尽可能的逃离虚伪,因为远离虚伪后方能体会到自然和平静。
在平静而又忙绿的日子里,偶尔抽空也会和闺蜜去看个电影,小酌一下,三五相聚,畅所欲言。也会在某个雨天的周末睡个昏天黑地,也会将一首歌反复播听只为那一句歌词感人心脾,也会为一部电影熬夜伤神,也会为一句广告词爱上一种巧克力,也会为吃个串串排起长队,也会爬山、逛街……
工作的压力也会时常感到排山倒海,但是更愿享受紧张忙碌之后加倍的轻松和愉悦。有时也难免受委屈,抬头看看天,阳光总会驱走忧愁,鲜花总能换来微笑,回到家孩子灿烂的笑容和热情的拥抱,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只觉生活如此美好!
人到中年,少了一丝虚幻,少了几许客套,多了些许实干,多了几缕真诚,更多了几份从容不迫的淡定!有人说,父母是过去,孩子是未来,那么,我是谁?我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今天?拥抱过去,展望未来,唯有今天花更香艳草更绿!
人到中年文章3:生命中的那些人
文/田吉文
人到中年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想起那些过往的人和事,在回忆里总是感到很温暖、祥和、美丽,昨天那些过往的美好记忆,就像放电影一样在眼前一闪而过,在喟叹时光流失的同时,更多的是亲切、幸福和甜蜜,因为生命中的他或她就是你成长的路上曾经给过你提供帮助的人。
那年,高考落第的我怀着忧伤的心情来到商南县清油河中学复读,遇到了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陈金玉老师,他带文科班的语文课。1.8米个头的他显得很斯文,但待人和气,对待两个班的文科班学生语文课上遇到的问题总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耐心细致解答。到哪里时间不长,由于我的语文成绩好,加之作文写的大受他的好评,所以很快就引起老师对我的重视,常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在班级讲评,还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让我讲怎样写好作文,他很善解人意,怕我在讲台上紧张出现“冷场”,给我说尽量做到平静心情,不要怯场,想好了一句话再说,说话时放缓语速,万一下一句话想不起来了就说慢一些,避免尴尬。按照老师的指点,我鼓起勇气走上讲台,顺利的完成了任务,然后在一片掌声中走下讲台,正是陈老师的鼓励让我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走向社会后许多场合我敢脱稿讲话与当年陈老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在铁峪铺中学,我有幸遇到了姚明山老师,和陈金玉老师一样他们都是当时在商洛师专学中文的,姚老师自费订阅的《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以及《中学生》杂志等都让我爱不释手,个子不高的他不苟言笑,话语少,看到我爱读书,就把房子的钥匙给我,好多个周末都是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书度过的。记得学生灶上每天的两顿“糊汤”总是让在长身体又很饥饿的学生们排起老长的队伍,姚老师在好多时候都是让我拿他的饭票在老师灶上吃饭,我也很庆幸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能吃上白面馍馍。记得当时老师的口粮也很有限,可是姚老师从不考虑他个人粮食是否够吃,总是让我去吃,就像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以至于在多少年后想起来这些事时都让我感到很温暖。
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彭世雄是60年代陕西师大毕业的,老高的个子,黑脸庞,很严肃,数学课讲得好在学校是出了名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尊重他也很惧怕他,可是我的数学课老是成绩不太好,也没有少受到彭老师的批评,时间长了我到是喜欢上他了,不怕他了,原因是每次他批评我总是循循善诱,耐心的给我讲出错误的原因,让我听会。有一次数学作业又出现错误了,他就不厌其烦的来到我的座位旁给我讲,直到我听懂了为止,末了就说作文都写的都那么好,怎么数学就学不好呢?记住了他的这句话我就很努力的学数学。有一年夏天师母在学校分给的小房子里做的凉面,是拿电风扇吹的,我美美的吃了一顿,口齿生津,满嘴留香,现在想起来都很幸福。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多少年后,当我来到和老师一同居住的县城时,安顿好了之后连忙去打听老师时,得知彭老师已经在三年前去世了,听到这些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刷刷落下……斯人已去,音容长存,彭世雄老师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间。
人生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只有在失去它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珍贵,就像我和三位恩师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更像日夜漂流不息的丹江一样常存在我记忆的深处,陈金玉、姚明山、彭世雄三位老师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多少年后仍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变成一个美丽的故事和传说,这就是教师职业的高尚、崇高和伟大。
人到中年文章4:人到中年好光景
文/张陶莉
暮然回首,竟被蹉跎的岁月给狠狠吓了一跳:不经意间,自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丫头片子,渐成一个眼角爬满鱼尾纹的中年女子——时光呵太匆匆,当年那个敢爱敢恨敢说的率真小“嫚姑子儿”转眼已站在40岁的门槛中。依着年轮的车轱辘回望,身后那一路歪歪扭扭的脚印凝聚成一行跳跃的音符,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舒缓。人生的喜怒哀乐尽在其中,那样缠绵悱恻,那样动情动容。
40而立。人到中年,忽然变得愿意回忆。回忆那一幕幕带着乳臭的儿时,回忆那一缕缕有些斑驳的乡愁。从天真无邪的呀呀娃到朝气蓬勃的师范生到乡村讲台上那个青春飒爽的小学教师再到那个顶日冒风迎雪奔跑在群众之间的新闻人;从情窦初开的二八年华到恋爱结婚生子的花信年华再到装满成熟的而立之年……时间仿佛一把飞驰的金锁,把记忆牢牢地栓在了历史的扉页上,点点滴滴,那般清晰。
人到中年,似乎在霎那间读懂了世界:要想在繁缛的世界里,守住那颗本真的心,竟是如此得不易。如豆的灯光之下,枕着一书墨香,想起了那句颇具哲理的话: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你想看也看不懂;更不要在意别人嘴巴里的你,那些喷溅的唾沫不会淹死你——正直是人格最美的底色。针对那些闲言碎语,不妨搁起耳朵,莞尔一笑任其逝入风中。有些是是非非,不必非得去追究正确答案,心知肚明不说破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自己不在同一个轨迹上运行的人,不必非得去为了迎合而苟且,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像郑板桥那样画一地翠竹,嬉写“难得糊涂”,倒也是人生一种境界。
人到中年,就是家中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桌凳椅。老人健康和乐怡情、孩子懂事听话成才便是福。要随时放下繁琐,按时回农村老家陪陪爹娘,听老人那织着关爱的絮叨,看他们闲种庭前花,乐养满园鸡,津津有味地吃着溢满娘的味道的黄饼子、腌咸菜。亲情,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万水千山总是情,情谊无价情亦浓。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得懂得“惜情”。那些靠得住的友谊是今生最温暖一件外套,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人到中年,要懂得感恩,感恩人生旅途中一切帮助你的那些认识的和不熟识的人;也要懂得去帮助那些你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因为真诚和善良是一枚会开花的种子,从他(她)的手里开到你的手里,你不要让它枯萎,而要让它开得更娇艳。
人到中年,不要混混噩噩过日子。所谓人间好风光,尽情去享受。闲暇时约三五知己品茶饮酒畅聊,吹吹牛、扯扯皮,无伤大雅,不牵他人,也是享受生活的美事一桩。若逢晴天丽日,背上画夹,骑上单车,到青山绿水中对着满山葱茏和一片花黄疯狂涂抹,心情定会在画布上绚烂绽放。如遇风花雪月,最好就是在书房,借着一穹月光,铺宣蘸墨,任腕底叱咤风云。倘若遇到小雨淅沥,那就撑起一把油布伞,赤脚走进雨中,倾听雨滴敲击地面的“嘀嗒”声——这不仅是青年人的专利,也是中年人的心语。
人到中年,切莫放弃自己的形象,不要慵懒的真像个老妇。就像倪萍慨叹地那样:“我最后悔的就是后来放弃了自己的形象。”想想当年那个甜美俊秀的国人偶像,后来变成那个坐在主持台上的邻家大妈,素颜瘸腿,些许悲悯不禁涌上心头。想想,90岁还能跳探戈的奶奶,70岁还在T台上展风姿的白胡子大爷……只要心不老,年龄就是一个数字。烦忧时换一个新的发型,欢乐时别一枚精致的胸针,每天着一身靓丽的职服,对镜画个淡妆,心情美,自得闲,莫负好时光。
人到中年,莫要为了所谓的烦忧丢掉了心灵的自由和本真的快乐。就如老树的禅画叙意一样:天色将晚,抱鱼上炕;世间破事,去他个娘。这种淡然,恐有极少数人能做到。这种淡然,却也会点悟众人。是的,生活如此美好,何必自寻烦恼?
人到中年,不是一纸泛黄的旧书签,黯然失色,了无生趣。相反,人到中年,却是一本厚实的现实剧,精彩刚刚开始。作为这幕剧的主角,你还得坚守初心,不卖灵魂,本真出演。
人到中年,除了回忆和留恋,还要记得昂首挺胸,神采奕奕地大步向前——前方,风光无限!
人到中年文章5:且敬旧事一杯茶
文/吴孔文
人到中年,我渐次明白:袅袅升腾的一杯茶,是对旧事的最好缅怀。
旧事,首先让我想起旧时屋檐下的伙伴。春天的桃花林里鹧鸪声声、落英片片,我们瞒着大人们,捻土为香,对天盟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后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升迁调动,世事面前各自飞、天南海北不相见。
我经历的旧事中,有许多细碎的章节:田螺开靥前行,蝉声如丧考妣,大雁结伴南飞,高人踏雪寻梅。路过大山深处的村子,骤雨初歇,斜阳半山,炊烟缭绕。农家的院墙有半人高,屋内,荸荠色的桌腿有点潮,老旧的收音机里,刘兰芳正在演播评书《杨家将》。晚归的主人放下农具,捧一碗凉茶牛饮罢,满脸幸福表情。
人这一生,最好能制一次茶。摘叶、翻炒、烘焙、贮藏、冲泡、品鉴……跟季节有接触,跟农事有缠绵,跟心灵有交流。龙井、瓜片、铁观音……剔除包装和寓意,渐渐露出本相,还原成一片树叶,光风霁月,风雨雷电,最终完成一场生命的旅行,回归大地。这,与人多么相像。
年轻的时候,意兴浓稠,向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偶尔有大秤分金的奢望,及至年长,慢慢接受生命的招抚,心事收窄,心态平和。明白琴棋书画诗酒花,终抵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晨起一杯茶,为自己壮行;晚归一杯茶,犒劳一天的疲惫。看沸水入壶,茶叶在跌宕起伏后归于平静,感到杯水微澜之中,依然有着大乾坤。
每年春季,就不由想起随母亲卖茶的日子。鸡叫三遍,村庄安静,窗口有昏黄的灯光传出,寂寂的几个人,默默地开了院门去赶集。临河的“露水集”上,收茶的小贩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提着小秤,来来往往吆喝着,嬉笑怒骂之声鼓荡着清凉的空气。早起的狗们无所事事,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卖完茶,母亲会去油条店,买根油条让我充饥,而她自己就在店里舀瓢凉水,咕咕咚咚喝完,招呼我往回走。
如今,母亲仍然坚守在山村里,喂猪、养鸡、种茶,过缓慢的日子。每次电话中,她都要叮嘱我少喝酒,而我则劝她多喝茶。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捧茶在手,回味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旧时友、旧时事:有人高官显爵,有人身陷囹圄,有人移居海外,有人命丧黄泉……人生浮浮沉沉,像茶;世事纷扰开合,像茶。这个冬天,西风从北来,古梅向雪开,我站在树下饮茶,饮下人生百味。
禅师说:此生念念不忘,来世必有回响。若真有来世,我愿活成一树茶:春天一片鲜叶、冬天一朵素花,淡泊以明志,知交满天涯。
人到中年文章6:墙上的“年景”
文/李群学
人到中年,对于年来岁往这件事儿,除了慨叹时光匆匆生活琐碎,怕是难于有别的情绪了。提起“年景”这个词语,酸甜苦辣诸般滋味“呼啦啦”涌上心头的同时,倒是会想起儿时一些“新年的景致”。
记忆中最好的“年景”,是糊在墙上的。那时候,乡村人家住的都是土坯房。那时涂料还是奢侈品,人们都用报纸糊墙。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找来新报纸,把土墙重新糊一次。
进入腊月,人们就张罗着找糊墙的报纸。有亲戚在单位、学校工作的人家,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早早就把糊墙的报纸准备好了。没找到报纸的人家,心总是悬着。等到哪天把糊墙的报纸抱在怀里,一颗心才能踏实下来。父亲在城里做老师,我们从来不用为找报纸的事情劳心费神。
过了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母亲就张罗着糊墙了。挑一个晴好的日子,母亲早早把我们赶出热被窝,让我们把屋里的家具、被褥都搬到院子里。平时整洁的家,没一会儿功夫就乱糟糟的了。眼前的杂乱无章让我们姊妹几个兴奋不已,我们屋里屋外嬉笑着打闹,总会招来母亲一阵呵斥声。
吃完早饭,母亲就开始为我们分工:弟弟负责把墙上的旧报纸扯下来,父亲负责扫屋子里的灰尘,姐姐负责在报纸上均匀地抹上浆糊,我负责把抹上浆糊的报纸递给母亲,母亲要把报纸糊在墙上……
把抹上浆糊的报纸糊在墙上,需要特别用心:报纸在墙上要贴得平整,报纸上的图案、字迹的方向要统一,报纸和报纸的接茬处理好……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糊出来的墙平整耐看。过年来我们家走亲戚的客人,总对母亲糊墙的手艺赞不绝口。
屋里所有的墙上都糊上了报纸,等报纸上的浆糊稍微晾干些,母亲就让我们把擦洗好的家具再搬回来。低矮简陋的家,瞬间就崭新亮堂起来。后来我长大读书,每次读到“满屋书香”的词语,总会情不自禁想起刚用报纸糊好墙的乡下老屋。
离过年还有些日子,新衣服、好吃的都还不能享用,读糊在墙上的新报纸,成了我最大的兴趣:静静地蹲在墙角,一字一句读报纸上那些让人一知半解的文章,若是家具遮住了文章的一部分,我就会惆怅不已;躺在床上读天花板上的报纸,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趣味盎然的游戏……
过不了几天,糊墙的报纸我囫囵吞枣就看得差不多了,让人期待的新年也终于来了。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吃了好吃的拿了压岁钱,我就趴在墙上看他们家糊墙的报纸。看腻了家里的报纸,亲戚家的报纸总会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时光流转,儿时的新年成了岁月深处最温馨的记忆。那些用报纸糊在墙上的“年景”,更是让我难于忘怀!
人到中年文章7:人到中年,才明白的4个生活真相
文/洞见·纯香
一、有忙有闲,才是生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焦虑。我们习惯了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网上有句很扎心的话:“太闲,会毁掉一个正常的人。”
事实上,太忙也同样如此。太忙和太闲,都容易毁掉一个正常的人。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人到中年才明白,有忙有闲,张弛有度,才是有滋有味的人生。
二、有难有易,才是岁月。
季羡林先生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但完美的人生,也需要低潮。”
一生的道路很长,总有一些路途曲折狭窄,也总有一些路程宽敞辽阔。
只有走出了荆棘坎坷,迎接你的才会是花香四溢。
听过一句话说:人生难熬的苦,都是向上的路。
回头看看,我们经历过的每一段岁月,都有各自的难易。
年少时,我们无法接受从云端到谷底的变化。走过了半生才懂得,有难有易,才是岁月最真实的模样。
当眼前的道路走得艰难时,别抱怨,硬扛过去。当脚下的路走得顺畅时,别侥幸,保持初心。
三、有得有失,才是常态。
生活中,很多的人只能接受成功,没办法接受失败,只想牢牢抓紧已经得到的,却无法面对那些失去的。
结果只会导致自己的眼界和格局都变得狭小,最终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走不出来。
经历过世事变迁才明白,有得有失,方为人生常态。
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那么眼前的失去,都会变成之后的得到。
因为命运让你失去一些东西,就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
四、有苦有甜,才是人生。
前段时间,45岁的妻子和49岁的丈夫在田间跳自创舞的视频,刷爆了网络。
后来知道,命运对他们并不友好,可是这对夫妻却非常的乐观。
他们坦然地接受人生的苦乐交织和喜忧参半,硬是从苦难中挤出一丝甜。
我想,这或许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吧。
有这么一句话:“把生活赠予你最酸涩的一颗柠檬,酿成一杯甜美的柠檬汁,这就是人生的功课。”
我们终究会发现,人生哪能皆完美,凡事但求半称心。
或许生活会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很多的苦难,但是也悄悄地藏起了一些糖。
快乐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甚至有时候,需要自己去创造。
面对苦乐交织的生活,不顾影自怜,不怨天尤人,才能解局复杂的人生。
有人说,人到中年,走的都是下坡路。可我却觉得,走过了半生,经历过聚散离合,悲欢苦乐,活得更加清醒豁达。
年少时,看问题非黑即白,走过半生才懂得,人的生活,都是一半一半的。
人生下半场,愿你收获内心的丰富与宁静。
人到中年文章8:人到中年,再次就业
文/笑梅的玫瑰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创业是什么?创业就是人被生活挤兑的生存不下去,然后被逼出来要生活下去,必须寻找出路的结局。
我一个45岁的中年女人,原以为自己在乡镇上费尽心机苦心经营起一家小店,以此养家不成问题,可以生活无忧地度过后半生,剩下的时间,为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为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献出一切。
可是,在老公服了12万首付买了期款房,两个双胞胎孩子同时走进大学,刚参加工作的大女儿至今还没开支。家庭的巨大开支使小店不堪重负,常常为还房贷给孩子交昂贵的学费,商店都卖空了,拆了东墙补西墙。巨大的生活压力又一次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为了减压,面对多年身体不适的我,老公甚至想重找一个能挣钱的女人帮他支撑这个家。他常说,外面有钱的男人多的是,你不能从找一个男人养活你?我已没能力养活你。听到老公的话,我的心在流血。创业之初,老公一分钱都不给我,是我走街串巷喇叭上广播登记收点定金作为本钱,又东借西凑把小店苦苦支撑起来交给老公打理,小店付出了我一生的心血,而现在老公却把我当成他的累赘。看着老公一夜之间被生活折磨的头发全白了,我的心陡然抽紧了,从心底开始心疼他。
而最让我触动和揪心的是儿子的几句话。
当我无意中问及刚读大学的儿子,在学校能否吃饱饭?儿子满眼笑意地抬头说,我早就不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滋味。儿子的回答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流满泪水。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已放弃多年工作的我,不得已拖着体弱多病的身子又一次走出家门,到城里成了众多打工组中一员。
我人已到中年,体质又不好,没有大学文凭和学历,几番辗转磨砺,为了生存,只能再次放下身段进入家政行业。
好在老天很恩带我,我顺利地找到一份晚8点----早8点的夜班工作,看护一位94岁身患前列腺癌症半自理的高龄老爷子。每到夜晚别人下班往家赶,我却跨个小包风风火火挤公交往主家赶,办了张月票,上车把卡悠闲地伸向读卡器,只听吱吱地两声鸣叫,便有了城里人一样的自豪感,看着那些色彩斑斓的霓虹灯,它们似乎是城市不眠的眼睛,让它永远都充满青春和活力。
我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挤公交来往于住处主家。等车成了我最心焦最头疼的事。
对于初次伺候一个异性老爷子,最难过的还是摒弃男女之间的那点隐私,把他纯粹当做一个病人,而不是男人,而我确确实实把他当做父亲。
第一天上班,走进一间简陋的房子,一眼便看见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神态安详地静坐在那,一脸和蔼善良地望着我。东家女儿走后,只剩下我和东家老夫妻俩。老爷子要去卫生间,虽说我初次伺候老爷子,有些尴尬,但为了儿子只能把一切都埋进心里。走进卫生间,老人见我有些慌乱,老人“哎”了一声说,这人老就不中用了,什么都得靠人,别不好意思。听老人这样说,我紧张的心一下子放松了。我说,谁都有老的时候,没什么,我把你当自己老人,你跟我父亲没啥区别。看见老人,我就想起得食道癌过早去世的父亲,对于父亲,我有太多的愧疚和遗憾。如果面前的老人是父亲,我象这样伺候他也不至于留下太多遗憾。老人起来又蹲下,他说,已经四天没大便了。听老人这样说,我心里突然心疼起老人。
我说,我帮你吧。老人说,你可以吗?你第一天来,真不好意思。
我把老人扶上床准备好一切,打进一瓶开塞露,老人要我一边用卫生纸垫着给他轻柔地揉肛门一边安慰他往里挤开塞露,把两瓶开塞露都挤进去,老人终于大便了,那些干硬的大便和毒气让屋里顿时臭味通天,我屏住呼吸用心认真地给他擦干净一切部位,给老人穿衣服洗脸洗头洗脚剪指甲。这时,我又一次想起父亲,为了孩子,我无怨无悔啥都能做啥都肯做。可是对于父亲,我介于男女之间的诸多不便,从来没有这样照顾过父亲,没有为了父亲啥都肯做,看来钱才是万能的,钱让我改变了一切,而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却生出对父亲更多更浓的愧疚。如果父亲再世,我绝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可一切都不会重来。如果可以,我们只能在老人活着时尽量去做,不要等老人去了,让自己遗憾终生。
第二天,撤去身体那些寄存的垃圾,老爷子神清气爽就象换了个人。
后来,我和老人竟成了忘年交。老人很依恋我,每晚总等着我,我不去他不睡,看见我的第一眼,老人就说他要睡觉。老人虽然94岁高龄却耳不聋眼不花。我问及老人的长寿秘诀,老人说,就是不急躁不生气,吃平常的家常便饭。不生气,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生气,因为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顺心,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要经历属于自己的那段苦难。我不知道我能陪老人走多久,但好在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我还能送他一程。在这里,老人很需要我,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就这样,我靠着自己的爱心和毅力在城里安顿下来,每晚安顿老爷子睡下之后,我还能睡会儿,白天抽时间依然可以读书写作,这让我感到欣慰和满足。这份工作让我在解决了生活之后,还能有精力重新读书学习写作,只是长篇得稍放放,等静下心来再作打算。我打算每月拿出1000块钱给儿子,500块钱给女儿,再给母亲200块钱零花钱,工资虽然不高,自己节俭点还过得去。
事实又一次证明,45岁的女人,人到中年的我,再度就业,还有能力养活自己跟孩子。
人到中年文章9:活到明白
文/善方
人到中年,没有了幻想,没有了憧憬,梦想在悄然退缩,希望变得遥不可及;没完没了的琐事,纠缠不清的家务,残酷的现实让你无法潇洒,日理万机有点夸张,但鞠躬尽瘁是实事求是…… 人到中年,生活在无奈中,在无奈中挣扎,在挣扎中崛起…… 儿时的天真浪漫一闪而过,读书的季节还无忧无虑,当工作还没有踏实,花前月下还没有陶醉,却愣头愣脑进入了婚姻殿堂,糊里糊涂做了父母,你一言我一语已过而立之年…
蓦然回首,感悟深彻,朦胧的面纱已掀开,看清了人世间真实面目,本应该快乐面对,却采取极端态度,与生活相抗,奈何?与其说自己看透了生活,不如说生活看透了自己!
活着的人,说尽活着的悲哀,畅想着死了的人在天堂的美好与向往;而当死神不经意地
向他打招呼时,却少了往日的绅士与风度,鬼哭狼嚎地说那些话是胡话……
人到中年,生活在夹缝中,生活在责任中,生活在亲情中,生活在奔波中,生活在奉献中…也许,正因为这种大无谓的精神,你才能惩前毖后,勇往直前,在所不惜,无怨无悔,因为你是父母的太阳,子女的港湾,朋友的向往,亲情的期盼,自信的你要生活的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让自己难得糊涂……
水清则无鱼,人擦则无徒。适而可止,不能太认真,因为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也是不能讲理的,因为它不是法院,不是公证处,它是一个不同基因不同分子不同年代的多种组合体,有摩擦是必然的,但摩擦过后是磨合,磨合过后是光滑,不是不融洽,不是有代沟,不是不和睦,不是没有共同语言,而是你没到中年,你没有那种亲和力,你还没有活到明白……
人到中年文章10:人到中年
文/樵子
发现自己曾经乌黑浓密的头发渐次稀疏是在自己三十多岁一个秋天的偶然瞬间,那时正是自己最辛劳的时侯,此后,就一直关注着自己头顶的青丝渐渐地稀落,昔日俊俏多变的发型已经保持不了了,岁月的痕迹悄无声息在头顶上和脸庞上刻下了印记,无可逆转。
幼年时总是希望着快点长大,青年时没有节制地挥洒着青春,不觉间青年时光已经流逝,自己的中年迫不及待地来了。
每次回乡,总会发觉老家爷爷那辈的人已经没有了,父亲这辈的人也在寥寥可数中渐渐稀疏,就像麦草一样让时光一茬茬地割去了。母亲又会平静将许多乡人的生老病死轻描淡写地告诉我,最近又有几个老人去世了,又有几个躺着起不来了……如许的人情变迁总让我们这些不常归家的人感慨。
以前一直在外,我很少惦记着他们,那时以为他们都还年轻。在自己也步入父辈行列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在不知不觉的时光流逝中踏入了生命的晚季。才近七十的父亲母亲已经满头银丝,牙齿也缺失了,后背更弯了,他们苍老得令我悴不及防!望着苍老的容颜,一丝心绪浮在我的心里:父母亲都已经是与我们相聚有日的客人了……
也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我和父母之间的角色改换了,一边在年轮的行进中逐渐总结着教育子女的得失,一边在为人父母后更深理解着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舔犊之情,所有的这些,都使我们这个年纪的背负了许多的老成和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记挂着该怎么去关爱儿女和孝敬父母。先前我有委屈的时候,是他们安慰我,我习惯于听他们的话,现在,他们变得象两个孩子,在他们感到委屈的时候,我要想方设法安慰他们,对于家里的许多事,现在他们习惯遵从我的主意。就象历史在演进一样,他们即将退出舞台,而我必须以他们曾经的角色登上人生舞台。
记得前些年有一回带着母亲和儿子过马路,我右手牵着年迈母亲的手,左手牵着幼小儿子的手,母亲没走过这样川流不息的马路,只能跟着我走,那时儿子还是孩子,习惯依赖着父母亲。我紧紧拽着祖孙两代人的手,他们都需要我照顾着。在那车流的中间,我的双手里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那一刻的情形就在我的脑海里刻成了一幅人到中年的写意图。
人到中年文章11:人到中年最幸福
文/静言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影《人到中年》上映之后,“上有老,下有小”“辛苦、劳累,不堪重负”就成了中年人的代名词。
人到中年的确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父母步履蹒跚,孩子尚未成年,事业正在路上,犹如一棵挂满待熟果子的树,必须加倍努力方能挺过累累负重而跨越到新阶段。
中年,是生命最丰满的季节,也是不容懈怠的季节,然而,它更是人生中幸福感最醇香、最厚重的季节。
这个时候,父母尚在。每当工作间歇,拨通电话,传来父母熟悉的声音,心就特别踏实,特别平静。若是遇到挫折或病痛,父母更是疗愈的一剂温药。去年生病住院,年已七旬的母亲一直陪在身边,我心里就多一分宽展,多一分踏实。出院后在家休养,我躺在沙发上,母亲坐我身边,有时,我头枕母亲双腿,母亲理我头发,抚我脸颊;有时,母亲把我双腿揽在怀里,捏揉按摩,轻轻拍打。我感觉又回到了小儿时代,偎在妈妈怀里,每一根神经都是幸福的、温暖的。
假如有一天,父母远离我们而去,这温暖,这幸福,哪里去找。
这个时候,儿女大多亦是中学生,尚生活在身边,使个小性子,耍个小脾气,逗个小乐趣,有时也会撒个小娇,天伦之乐,其乐无穷。每到放学回来,又有讲不完的新鲜事。课内课外、男生女生、同学老师、学习体育、批评表扬、伙食饭菜……新闻旧事,每天不重样,听得人思维跳荡,常引我忆及自己的中学时光,顿时活力迸发,青春归来。同时,也因势利导,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三观教育。看着孩子健康成长,心中的幸福满满当当。总有一天雏鹰要长大,翱翔蓝天,那时节这幸福也随之飞远。
这个时候,老人和孩子常常造出独特的画幅,令人感慨不已。那日,儿子和母亲坐在沙发上,身挨身,头靠头,一副耳机塞在两人耳朵里。他们专心致志地听钢琴曲。母亲微笑的脸上挂满喜悦和惬意,儿子一脸率真,不时讲着钢琴音节的强弱、音质的纯净都与手指有关的常识。
我手端一杯清茶,凝眸那温馨画面,心中一股热浪冲撞。一老一小,一个醇厚如菊,一个稚嫩似雏。那是生命的图腾,那是人生的画卷,那是我生命的来源和延续。我的快乐和辛苦,我的奋斗和付出,我的责任和担当,我的希望和力量,一切都来之那里;我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全部都缱绻在那里。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因为我拥有。我的眼睛潮润了,是幸福的冲撞,它是那样厚重和醇香。
人到中年文章12:随缘就好
文/江雪白
人到中年,对于生日往往容易忘记,可是今年却记得如此清晰,或许因为今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
是啊,人生转场,上半场已然落幕,下半场悄然开启。
记得小时候生日这天,母亲总会煮两个鸡蛋以示庆祝。那时节过生日还没有蛋糕,家里虽然养鸡,鸡蛋仍旧稀缺,是家里换盐量醋的重要物资,平日里想要吃鸡蛋,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过生日的时候才能吃上两个。如今看来稀松平常的鸡蛋,在那时却是稀罕之物,过生日能吃上鸡蛋,算是一种幸福,这样的生日看似简单,却也温暖。可惜随着母亲的离世,吃鸡蛋过生日,已然成了一种奢望。
不知是那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早餐吃一枚鸡蛋,可以满足一天的营养。于是,早餐没吃鸡蛋,一天都觉着缺点什么。既然专家如是说,鸡蛋也没涨价,每日早餐吃上一枚,便也心满意足起来。
然而一餐酱子烤鱼下肚,浑身发痒——皮肤过敏,整个人一下子感觉都不好了。鱼、虾、蟹、蛋……但凡与高蛋白有关的食物全被我划入禁忌之列,此非医嘱,纯凭个人感觉。
我这人没什么优点,然而忌口却意志坚定。说戒烟就戒了,说少酒决不贪杯,毕竟人过中年,身体不再属于个人的私事,关系家族的幸福。少吃一口,幸福全家,兹事体大,马虎不得。
近日,妻子突然有了给女儿做早餐的兴致,或许是担心女儿天天早餐吃面包影响身体健康。妻子对食物的偏执,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妻子做的早餐很简单,鸡蛋夹馒头就咸菜,这是典型的北方早餐食谱。旅居南方多年,这种吃法早已忘却。南方的早餐虽然没有北方早餐品类繁盛,但讲究程度却是北方不可比拟的。单就一碗粉汤,就让人食欲暴涨,内容之丰富,非北方人可想见,不仅有猪肝儿、有瘦肉、有青菜,还虾、贝、螺等海鲜,海海满满一大碗下肚,保你一上午精神十足。
女儿不喜欢吃鸡蛋我是知道的,然而妻子对此视而不见,对女儿的抗议充耳不闻——有鸡蛋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没有鸡蛋的早餐,谈什么营养——妻子的语言向来振振有词,理所当然,不容置疑。
看着鸡蛋,女儿皱起眉头,趁着妈妈已经出门,女儿恳求道,“爸爸,你帮我吃鸡蛋吧!”眼中全是无奈。
“好吧!”我对女儿的请求非原则问题向来是没有抵抗力的。
当然女儿不知道我忌口,更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
然而对我,却了却了一桩心愿——谁让我记住了,今天是我的生日。
工作一天还算顺利,没有人为难,没有事难办,让我心情大好。
按时下班,回到家女儿已经放学,妻子还没下班,于是下厨做饭成了我的任务。
既然自己下厨,难得一幅好心情。三下两下,整两道小菜,溜两个馒头,再给每人下一小碗面条,简单而精致。我对自己的厨艺向来挺自信的。
饭菜上桌,很随意的给自己倒半杯朋友送来的地瓜酒,同妻子、女儿一起共进晚餐,轻酌慢饮,倒也惬意。
虽说没人祝福——妻子应该忘了,女儿还小,我又不计较这些,低调人生本该这样。
在我心里,今年的生日算是比较圆满——有鸡蛋、有酒、有长寿面、有家人陪伴,还有什么不知足的,比起往年不知好过多少。往年工作忙将起来,生日过了好几日,才恍然想起,是常用的事。
人到中年,上有高堂,下有儿女,本来就不讲究过生日。好在今年我自己记起来了,还一直想着,过得也有模有样。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今年今日,默念一句“生日快乐!”欣然高眠。
一枚鸡蛋,也是生日祝福。一碗挂面,化作千丝万念。平常人生,一切随缘就好。
作于辛丑年庚寅月己酉日
人到中年文章13:人到中年
文/何庆良
人到中年,如四季的秋歌,蜿蜒、婉转地浅吟低唱。
不知不觉中,一脚踏进中年的门槛。蓦然回首,懵懂、纯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里;珍贵的青春也已随风而逝,不复存在。走在时光的路上,仍旧带着对理想的憧憬,步入中年。
人到中年,如四季的秋歌,蜿蜒、婉转地浅吟低唱。动了心的景色,醉了情的洒脱,都已随时间逐渐消磨。中年不似青年那样一腔雄心壮志、豪情万丈,而更多的是踏实,人生的游刃有余。
人到中年,也许事业正在走向兴旺,走向峰顶;也许人生正在走向高潮,奔向理想。一路走来,心境变得宁静与恬淡。昨日的潮起潮落和起伏奔波正逐渐走向安定。
步入中年,已为人父母,懂得了换位思考,替父母着想;学会了彼此尊重,相互关怀。“家和万事兴”,对儿女的呵护,成了心中的一种寄托。也许不曾实现的理想,也会让子女背负重担前行。子女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会成为一种期待。
人到中年,伴侣间学会了包容,相互体谅。心里,期待的是一种稳定,一种实在,以及生活里的风平浪静。每当与爱人、儿女漫步和交流,才感觉平平淡淡的日子才是生活的本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那么惹人沉醉,令人心灵平静,幸福如流水般缓缓流淌。
人到中年,也有沧桑与无奈。为生活奔波时,也会身心疲惫,四顾茫茫,无所适从。在人生的旅途中,中年已经尝试了很多酸、甜、苦、辣,经历了无数风浪,也许还承受了多少次的失败。但是,中年是人生的成熟期,它点缀着人生,点亮生活的神韵。
人到中年,让生活从崭新的起点起航,必将成为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到中年文章14:人到中年万事休
文/徐一道
岁月轮回,季节交替,不知不觉已步入不惑之年,不免让人感慨岁月的流逝和对一切无法实现理想的万般无奈,少了年少时的憧憬、浪漫和年轻的张扬、浮躁,多了几分沉稳和伤感,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不觉自己真的人到中年了。渐渐多了几分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责任和重担;人到中年,苦涩,惆怅无奈的顺其自然,把一切事情也看淡了,随之心也平静了许多。有时也困惑,有时也彷徨,但也学会了去安慰自己,改变自己,适应别人。
人到中年,慢慢的强迫自己习惯一切现实,平和地面对一切人和事,该有的都有,不属于自己的也不要刻意去强求,该没有的也不期望像做梦一样去改变;人到中年,更理解了什么是孤单,厌倦了繁杂的人情世故,总想安安静静自己多呆一会,梳理一下曾经经历的是是非非,曲曲折折,恩恩怨怨,梦中向往的情爱缠绵和激情岁月,这一切却都成了过眼烟云,仅仅只是美好回忆而已;人到中年,更清楚了所谓命运的内涵,夜里不乏失眠的困扰,心灵的小舟依旧经常徘徊在过去的往事之中。人到中年,多了一些矜持下的沉重,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看着自己慢慢变老,有时常常也追忆起自己远去的童年和玩伴,是否和我一样经历着人到中年的苦与乐,爱与愁,是否也多了些责任和操劳,愿都好好地善待四十不惑的自己。
人到中年,多了一些成熟,看着彼此的父母一天天的老去,病魔缠身的痛苦和折磨,时时也感叹这人世间自然轮回的现实和残酷,多想多留点爱和被爱,关心与被关心的时光和温情岁月。
人到中年,有时却不愿接受生活的平淡,最宝贵的东西本来就在身旁,往往在失去后才发现要懂得珍惜;人到中年,有时还孩子般的幼稚和天真,童心未眠,清醒中有糊涂,糊涂中有清醒,大错小错依然会犯,常常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却追悔莫及。
人到中年,知道人生如梦,万事如烟,许多事情本该放下却常压在心间不能割舍;知道了顺其自然,一切随缘,许多事情本该遗忘却常陷于幽怨、遗憾,心存纠结不能自拔。人生就是遗憾,何必再自责,让该过去的,该忘记都随风而逝吧。四十不惑,不缺的仍然是勇敢面对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孩子丝丝希望和寄托,同时少了许多家庭温馨的氛围,多了几分实在,白发与皱纹也在随日月增添了许多。人到中年,有时该明白的并不明白,依然常有彷徨、茫然;有时还在等待过多梦想的出现,经常骗了别人也把自己给欺骗了,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了泡影。人到中年,也多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悟,思想停步下来,沉淀下来,思考多了,总结多了,心事多了,因此使人感觉沉重不堪,难以重负;更加少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追求,更多的是挂念和对往事思绪和回忆。
年龄过半,牵挂的是儿女的学习、工作、婚姻,父母的健康,操劳的皱纹有增无减。也知道了如何去与人为善,许多恩恩怨怨也就皆付笑谈。荒唐的不再荒唐,许多荒诞事情就由了它去荒诞吧,也不去想那么多曾经的荒诞的事情,更加变得沉稳、冷静。人到中年,在奉献中索取也在索取中奉献,身后留下了漫步蹒跚、深深浅浅走过的痕迹;人到中年,懂得了什么是缘,更多了几分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人到中年,人生过半,踩着一路艰辛走来,也将踏着一路辛苦走远;人到中年,苦乐参半,空留许多心疚心痛的遗憾。人到中年,失去年轻时的风采,没有了那阳光的灿烂,留下的是沧桑的岁月痕迹。人到中年,上要孝敬父母下要供养儿女,工作的压力,家庭的的负担真的好难。
人到中年,再难也要努力加油,挺过这一关,爬过高山就有平坦草原。越过沟沟坎坎,雨过天晴见彩虹,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就会出现,幸福的日子就会比蜜更甜。
人到中年文章15:儿时的那些事
文/傅德庆
人到中年,总会想起一些人和事,特别是儿时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事。每到夜深人静时,一觉醒来,已全无睡意。看到熟睡中的女儿,就想起了儿时的一些事儿。
灶前的灰池
小时侯生活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喜欢在灶门前用砖砌一个池子,专门用来储存灶里的灰。等到春暖花开时节,将灶灰弄到田间地头,当作肥料。每到秋冬季时,我和小妹总喜欢坐在灰池旁。一来是帮助母亲烧火做饭,二来是为了在灰池旁取暖。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到现在母亲可能还没有发现。那时侯兄弟姊妹多,劳动力相对较少,家里在全垸总是缺粮户。我和妹妹的饭量又特别大,总是处于半饥饿状态。坐在那里,趁母亲不注意时,我总是让妹妹到房里,偷来两个糍粑或饼子,放在灰池里,用带有余温的灰将它们烤熟。
灰池里的热灰,将粑或饼子烤熟后拿出来,用灵巧的小手将上面的灰拍一拍,再用小嘴轻轻一吹,那扑鼻的香味,给人一种食欲。我们两人,又趁母亲不经意间,偷偷地溜出去,狼吞虎咽地吃完。等母亲回转身来时,我们又静静坐在灰池旁,像没事一样。
想着想着,不禁一笑,将妻子和女儿从梦中惊醒,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我。像做了亏心事的人一样,我走出了房间,坐在客厅里一个人静静地思索着。
分鱼
在诸多的小事中,分鱼对我来说触动性是最大的。那时侯的农村,是以工分论等级的。我家人多,劳动力又少,每到年终时,总是以缺粮户名列前茅。
记得有一年年底时,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碰到家中正在捞鱼,准备分鱼,心情不禁为之一振。那年,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听到生产队长在满垸里喊分鱼,便不假思索地拿着篮子,直奔生产队的仓库里。那时,父亲正在生产队当保管,主要是负责记账,统管全垸的物资。在长长的队伍里,终于轮到了我。突然,一个巨大的声音惊醒了我,“搞么事,全垸的缺粮户还想吃鱼,快让开,真不知羞耻。”当时,父亲正在一旁认真地记着数字,猛抬头一看,发现是我,顿时面红耳赤。他迅速丢下手中的笔,像做错事的小孩一样,将我拉出了仓库,叫我回家等着。我提着空空的篮子,含着泪水一步一步地往回走。回到家中,母亲和小妹看到我提着空空的篮子,一起抱头痛哭。垸里的鱼分完了,我的父亲依然是空手而归。
从那以后,父亲健在的时候,我每次回到家中时,总是避鱼远之。现在,女儿特别喜欢吃鱼。每次买回鱼后,我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做法做给她吃,也算是给与我阴阳两隔的父亲一个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