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文章

请欣赏特殊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特殊的文章1:特殊礼物

文/吴剑

想在中秋节里多挣些钱,在外打工的小媛已有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乡陪母亲。不过,每到中秋到来之前,她都要寄些月饼等礼物给母亲,表示对母亲的惦记。

“妈,我已好多年没有陪你过中秋了,这次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物。”小媛打电话告诉母亲,卖着关子。

“大礼物什么的就算了。”母亲认真地说,“只要你人过得好,就是我最好的礼物。”

“妈,你放心,这礼物你很快就会收到的。”

小媛每一次寄礼物,都会提早几天,以便让母亲在中秋之前收到,那天已是中秋,母亲还没有收到礼物,心一急,给小媛打了电话:“小媛,不知怎么回事,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收到你寄来的东西 。”

“妈,耐心等等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你下午肯定会收到。”

“嗯,嗯。” 母亲只得耐心等待。

“喂,你是小媛的母亲吗,这里有份礼物,请你老人家来签收。”不久,母亲接到电话。

“诶,我就是,谢谢!”

母亲急不可耐地跑出门,一个年轻人满面春风地迎过来说:“老人家,你的礼物在车里,请你自己去取吧。

母亲走近轿车,顿时惊呆了:“你这鬼丫头,什么时候学会了捉弄人?”

“妈!”小媛笑对着母亲说,“你今天收到的礼物不轻吧?除了我,还有一个未来的女婿!”

特殊的文章2:最为特殊的“过大年”

文/杜法好

2020年的春节,亦即“中国大年”,可谓与往年大不相同。

今年的春节,本来同样喜庆。大年前几天,人们照往年一样早早忙着置办年货,购回大红灯笼和新春对联。红红火火,喜庆团圆,本来就是“中国年”的基本特征。眼看“大年”越来越来越近,外出打工的游子早抑制不住内心喜悦,以及时时涌动的思乡之情,纷纷踏上归程。

有人说,中国人所过的“大年”是全世界最大的“狂欢节”,颇赞同这一说法。单从全国人口的流动来说,它所波及的范围之广任何国家的节日无可匹敌。短短数十天时间,竟有数十亿人口大军流动,这是一个怎样惊人的数据?并且根据统计,每户居民仅仅一个“大年”的消费,可以占到全年总消费的十分之一还要多。

除夕到了,鞭炮早开始响起来,春联和“福”字早贴满各家门上,大红灯笼也开始挂上。其时,一丝丝不安也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媒体中涌动,据说华中某个大城市有些不祥的隐患,而且有可能伴随着过年大军扩散。但人们依旧处之泰然,饺子该包还是包,过年嘛,谁家不吃碗饺子?2003年的那场灾难又怎样?我们不是也度过了?

“大年”初一,事态突变,恶魔的肆虐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当人们意识到这次的风险完全不次于2003年那场灾难,从最上层到最基层,所有的应急机制瞬间触发了。不错,中国人喜欢过“中国大年”,但他们同样开始自信和敢于担当,他们立刻响应政府号召,从即日起不再串门走亲访友,只要安心守在家中,务必做好自我防护,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一切只为防止恶魔扩散!

一天,两天……不知不觉三四天过去,社会早已经实行总动员。风声看似紧张,一些人从心理上还是稍稍心慌意乱,但是,当地政府却在一直用不同的方式宣传引导,并组织无数人奔波在防控一线。防患于未然,这种“过年”方式人们却也开始习惯。不就是“新型XXX”吗?当年的“非典”怎样?“禽流感”又怎样?无非过年时有“瘟神”来凑热闹,放一挂鞭炮送它走就是。

今年的“过大年”,和往年相比真是有些不一般,但是,我们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过了。春联和“福”字该贴的都贴上了,饺子该吃还是要吃。正应了那句话,谁家过年不吃碗饺子?拜年也未耽搁,只是大家都改用手机微信。宅在家里就是为抗击疫情作贡献,似乎一夜之间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在此,我们不能不感动于中国人民拥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力量,是它带领我们一步一步经受狂风骤雨,历久弥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一定风雨同舟、共度难关。

这可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誓言。

特殊的文章3:特殊的联谊

文/顾怡君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特殊教育学校的全体师生来到我们学校,进行两校联谊活动。这些特别的朋友有的不能倾听奇妙的声音;有的不能讲述生动的故事;有的甚至走路都不稳当。而今天,他们却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下午第一节课,联谊活动开始了,同学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都在猜想这些特殊的朋友会怎样表演。在众多的表演中,扇子舞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这个舞蹈的表演者是两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聋哑学生。音乐响起,站在观众席上的老师用手语为台上的两位表演者示意了一下,他们俩各拿了一把扇子,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翩翩起舞,那扇子“扑”地展开,再“扑”地收回,合着音乐的节拍是如此的精准,甚至比能听到音乐的正常人都踩得准,像耀眼的星星般吸引我们的视线。难以想象,每个动作停留时间的长短,每次又该什么时候展开扇子,这需要多么刻苦的练习和多么精确的计算啊!随着最后一个动作的结束,雷鸣般的掌声立即响起。

文艺表演结束后,特殊学校的学生将他们自制的一些小饰品带来爱心义卖,望着那些精美的饰品,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去买。看!那个晶莹闪烁的“苹果”,用线串成的珠子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两片叶子灵巧地搭在“苹果”两边,既美观又大方,象征着平平安安。还有许许多多精美的小饰品,它们都是聋哑学生用心做的,他们做这些该是多么不容易啊!无法和别人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无法听到正确的串法,有的时候串错了,还要重新串。经过了这样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练习,才换来了他们在现场串珠时的娴熟技艺。短短1分钟不到的时间,精美的杯垫、小饰品等就制作成了,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只可惜资金有限,我只买了一个15元的“橘子”,把它放在床前,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特殊学校的那些特殊的朋友们。

爱心互动义卖共帮助特殊学校的朋友们获得四千多元爱心基金。我从老师那里得知,这些钱将全部用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不能上学的孩子。这次联谊活动,让我明白: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人,只要自强不息,谁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特殊的文章4:盾刀

文/黄孝纪

这刀的形状有点特殊,刀面如盾如铲,长柄朝天。村人称之盾刀。书面叫法大约是剁铲。

村人嗜辣,无辣不成菜,两天不吃辣,嘴巴就想得很。好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辣,夏秋的时鲜青辣椒红辣椒,冬春的腌剁辣椒,辣椒粉。嗜辣的习惯一旦养成,一辈子都甭想分开。

时光进入夏末初秋,乌青的辣椒树常挂了不少红辣椒,油光红艳,尤为亮眼。采来的红辣椒,通常会放在阴凉的地上晾着,这样一连凑几天,能凑上一箩筐两箩筐。或者挑到圩场去卖了,或者就自家腌成剁辣椒。

腌剁辣椒,自然离不开瓦瓮、盾刀和木盆。在很长的岁月里,我家的洗碗盆是木盆,结实,沉重,外面上了两道铁箍,已经锈蚀严重,红漆皮子也掉落得斑斑驳驳。盾红辣椒之前,母亲先把瓦瓮和木碗盆洗干净,晾晒干。红辣椒自然也要清洗一番,用筲箕装了,滗干水分。木盆放在地下,红辣椒倒入木盆,从门后取了长柄盾刀磨砺刀锋,盾辣椒便开始了。

“咄咄咄咄咄咄……”盾刀盾辣椒和盆底的声音,匀称,急促。盾辣椒通常是母亲干的活。先是乱盾一通,将红辣椒盾烂,把四周边缘整个的大块的红辣椒扒拉到盆中间盾。后是有规则地细盾,或横或直,细细地盾过来,又细细地盾过去。如此往复,直把辣椒盾得均匀、细碎,犹如婴幼儿的指甲盖。我觉得很有趣,常常从母亲手中要了盾刀来,右手握着木柄,学着母亲的模样快速地细细地盾。盾好的一盆辣椒,红红的碎皮与黄黄的籽粒均匀拌和在一起,赏心又悦目,拌上盐,就直接装入瓦瓮腌起来。

腌剁辣椒实在是一道美味,从瓦瓮里掏一两调羹,就能吃上一餐饭。若是用来炒蛋,炒干鱼,炒田螺,炒泥鳅黄鳝,炒大肠,炒一切荤菜,都是无限美好,令人胃口大开。很多时候,我的母亲会在瓦瓮里放进豆角,茄子皮,冬瓜块,藠头,与剁辣椒一起腌,好吃得很。我上中学读住校的那些年,周末回家提一两个罐头瓶子的腌菜,要吃上一星期,长年累月,差不多都是如此。

腌水萝卜,也是村人的习俗。在深冬,白白胖胖的萝卜长得娇嫩,是这个季节的家常菜,腌水萝卜也正当其时。如同盾辣椒一样,腌水萝卜也要用盾刀盾碎,盾成指节尖大的碎粒,晶莹剔透。放少许盐,即装入瓮中。腌好的水萝卜,水嫩嫩的,味道酸美。水萝卜炒荤腥时,放上腌剁辣椒,色香味俱全,奇妙无穷。

有了好菜,更能勾起男子的酒虫,不比平素多喝一盅两盅,怕是欲罢不能的。村中男子善饮,据说喝了酒,干农活更有劲头。没有酒会想得很,想得溜清口水,想得有气无力。因此,在暮秋挖了红薯之后,每一户人家都会首先洗几担红薯,用盾刀盾碎,装入比大半个成人还高的圆腹广口大瓮,加入自制酒药,密封,用以发酵。

不过,盾红薯,可没有盾辣椒萝卜有趣,原因是要盾的红薯太多了。盾红薯不用木盆,就直接在谷箩筐里盾剁,需站立,双手握着盾刀木柄,用力盾。红薯个大坚硬,又多,盾碎一大半箩筐红薯很费劲,且要防范一不留神把箩筐给盾破了。盾几担红薯,需要一家人轮番上阵才吃得消。通常,我的父亲乐于干这活,因为这关乎他未来一年酒盅的深浅。

有好些年,村人建瓦房流行“金包银”,即外墙用火砖,里面隔墙多使用土砖,这能减轻一家的经济成本。打土砖多选择盛夏,烈日炎炎,容易晒干。土砖晒得半干半湿时,要翻身,立起来。这时候,盾刀派上了用场,其功用相当于剃头匠的刮须刀,铲修土砖底面粘附的杂草、砂砾及边角。经过盾刀修整的土砖,方正整洁,清清爽爽。继续晾晒几天,再码放成墙成行,盖上稻草或薄膜,以避雨淋,直到干透待用。

特殊的文章5:特殊的礼物

文/赵晟栋

看,一个小帅哥穿着一件米色毛衣,戴着一条长长的围巾,笑得多欢呀!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那就随我来吧!

同学们吃完饭都回家了,只有我和汤灿留在了老师家。老师说要送我们礼物,这可把我乐坏了。这可是唐老师第一次送礼物哦!

我们走进房间,老师从柜子里拿出一件紫色的背心给汤灿穿上,哈哈,一个小姑娘亭亭玉立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和老师连声说好!接着老师又拿出一条蓝色的围巾给汤灿围上,哇,这围巾好特别,竟然是用扣子扣起来的!我在旁边看着,那叫一个羡慕呀!“汤灿,你好幸福哇!”我大声叫道。

轮到我了,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又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件米色的毛衣,款式和汤灿的一模一样,看起来老师是早有准备呢!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好柔软,好舒服!我照了照镜子,太帅气了,我高兴地告诉老师,明年我要穿上它去安徽的外婆家过年。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有呢!老师又从柜子里拿出一条白色的长围巾给我围上,哇,真时髦,我简直帅呆了!

“老师,快来给我们拍个照吧!”随着咔嚓声,我们的笑容就被定格了!

特殊的文章6:特殊会餐

文/曹军

年末了,单位安排机关人员会餐,以辞旧迎新,自是多年惯例。然而今年某部门负责工会工作的老丁却遇到了件不大不小的难题,正常张罗着安排机关人员会餐吧,明显与中央励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不符。但不会餐了,致使单位坚持了多年的这一习俗在自己任上中断,老丁却也心有不甘。

于是老丁经过一番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奇招。放假前一天,他让单位职工食堂按人数给大家准备了水饺,然后动用“权力”对其余会餐物品进行了摊派。按照班子排序,局长出两瓶西凤,二把手出5瓶红酒,三把手出香烟一条,四把手出腊牛肉5斤,自己自掏腰包贡献烧鸡两只……标准责任到人。结果获得了被摊派对象们的一致支持与拥护。

就这样,在老丁的张罗下,这次由摊派物品而支撑举办的单位机关年饭,大家吃得其乐融融,都夸老丁有办法。

特殊的文章7:当竹子肩负特殊使命

文/赵盛基

春夏之交,在井冈山,我看到山坡上的一片竹林出现了三种形态:有些笔直笔直地挺立着,有些虽然朝山下倾斜但仍然笔挺笔挺的,丝毫没有打弯,有些已经拦腰折断,露出了嶙峋的断茬。

导游说,这是春天的一场雪造成的。但她又说:“虽然大雪把竹子压倒了,压断了,但它们都没有弯曲。这就是竹子的性格:宁折不弯。”

我不禁肃然,但又突然想起刚刚在山下时,看到菜农正用竹子搭菜棚。他们将一根根竹子当中劈开,使之成为竹片,然后,将竹片弯曲成一张张弓的模样,两端固定在露出地面的立桩上,相距一米左右一根,上面蒙上塑料薄膜,即成为蔬菜大棚。

我不解地问导游:“可是,你说的好像不完全对啊!刚才在山下看到的菜农把竹子弯曲得那样厉害也不断啊?”

导游似乎玩笑又似乎认真地回答:“那是因为菜农把竹子劈成了竹片,赋予了它特殊使命啊!”

我似有所悟,无论是一根竹子,还是一个人,当肩负特殊使命之时,即使做出牺牲,也能委曲求全。

特殊的文章8: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

文/霹雳烽火

兄弟,是一个特殊行业中同事之间彼此的称呼,虽然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但是由于不同的原因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叫一声兄弟是在工作中可以彼此照应。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彼此帮助,也许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称呼更感到贴切的了。因为我和他们都在这个特殊的行业中共同分享了快乐共同分担了悲伤。

——献给以前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那些和我一起走过风雨的兄弟们。

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还曾记着我们一起走过的那些风雨。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还曾记着我们一起唱过的那首老歌。如今我们彼此天各一方,还在把彼此牵挂,如今我们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忙闲下来的时候想想过去的时光,还能记起那个十分熟悉的身影,那张十分熟悉的脸庞。

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离开熟悉的家乡。踏上缓缓开动的列车,不知道前方是欢喜还是忧愁,但是后头望着远去的家乡,眼泪会禁不住的落下。前面的路是一片茫然,来到陌生的城市感到是无奈的孤单。当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相遇,注定了一段缘分虽然现在彼此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但是都想念以前的生活。以前的生活虽然寂寞,以前的生活虽然孤独,但是因为遇到了你们才让生活变得不再忧愁。

工作时候,能在对讲机里听到彼此熟悉的话语,闲下来的时候,彼此点上一支烟相互说着家乡的事情。工作的时候也会彼此开开玩笑把单调的时光打发。“04开始报告,04一切正常”接下来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南腔北调。虽然都会说普通话,但是正是这种南腔北调让单调的工作多了一些笑声。交接班的时候,一个彼此庄重的敬礼,是一句无言的问候,因为我们是兄弟才会让我们更加懂得这句无言的问候后面的含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我们都天各一方,兄弟你现在还好吗?是又背起行囊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还是留在家乡孝敬年迈的爹娘还是留在家乡相守着妻儿。还是相守着那片让你无限眷恋的土地,唱着让你永远不会感到厌烦的经典民歌。

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城市里的灯伙璀璨是否是你的最爱,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为生活的不如意落下伤感的泪花。来到异乡生活最怕的是夜晚的孤独,身处异乡,不知道谁为擦干脸上的泪水,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记着关上门窗,不知道谁会为你盖上掉在地上的被子。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世界的很美丽,可是我们只是这个城市来去匆匆的过客。城市的生活虽然五彩缤纷,但是内心依然是对家乡的眷恋,闲下来的时候给家里打个电话为的是让那颗受伤的心有些安慰。兄弟,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不知道你生活的还好吗?也许你又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这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流着艰辛的汗水。也许你又走进这个伤感的行业,在每天的工作中面对着各种带着面具的面孔。也许你还会为老板的拖欠工作而大发脾气,也许你还会想以前那样带着最后的尊严离开这个伤感的行业,也许你已经重新找到了让你满意的工作,每天带着笑容去迎接东方升起的太阳。

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生活虽然艰难,陌生的城市虽然孤单,但是这句问候已经代表了一切。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不管是重新背起行囊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还是留在了家乡,我们都会记着这句话,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虽然天涯相隔,也许我们彼此不再相见,但是彼此内心里都会记着这句话,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这句彼此牵挂,彼此祝福的话语已经代表了一切。

如今天涯相隔,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一起走过的岁月,如今再也无法相聚,但是我们都会把兄弟放在心里。走在大街上看见那套熟悉的制服,你一定会在内心问候一句,兄弟你现在过的还好吗?

如今,已经离开那个陌生的城市,但是让我再向以前那些兄弟问候一句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再举起右手敬上一个庄重的军礼。也许以前的那些兄弟还会记着我,如果你们在工作之余想起我们一起工作过的那段时光,就让我们再对着天空大声的喊上一句:“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

特殊的文章9:特殊的年货

文/田浩

九岁那年,我刚上一年级,原因是我身子骨弱,动不动就感冒咳嗽,父母常常为这个揪着心。当年的乡村学校没有暖气,教室里冷得冻手指头,土坯砌的炉子时不时地熄火。一进一九,我就冻感冒了,几天后开始咳嗽,后来发展到白天晚上都咳嗽,白天上不好课,晚上睡不好觉。爹看我实在熬不住了,就拿出钱来找村里的医生给我买药打针。我妈特意让我睡在暖和的炕头,每天晚上临睡觉前特意用蒲团把灶门堵上,防止热量白白地跑掉。

往常的时候,我打针吃药半个月感冒咳嗽就好了,可是这回却没有好利索,还是咳嗽不断。我爹说是药三分毒,不能再打针吃药了,要不然的话身板就更扛不住了。我爹到亲戚那里讨得了一个偏方“罗汉雪梨汤”:罗汉果一个、雪梨两个放进砂锅中,加水,先用大火,开锅后,改小火,煮二三十分钟,晾凉后饮用。我爹欢天喜地回到家里,马上让我妈按照偏方给我熬汤喝。我妈一看偏方就为难了,罗汉果、雪梨在乡下集市上买不到,我爹一咬牙让我妈从箱子底拿出钱来,骑上自行车跑到三十多里外的县城供销社去买罗汉果和雪梨。

下午,我爹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回来了,脸上冒着热汗,把网兜交给我妈后,躺到炕上就睡着了,看来他是累坏了。我喝了不到半个月的罗汉雪梨汤,就到了小年腊月二十三,眼看就要过年了。我的咳嗽明显减轻了,我爹我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嘴上老说这钱没白花呀。

我爹我妈一商量,买年货的时候少买肉买鱼买糖买烟,为了我的咳嗽早点好利索,决定多买罗汉果和雪梨。我爹怕手里的钱不够,还让我妈逮了一只大公鸡、三只母鸡拿到集市上卖掉。

过年的时候,我的外甥军军想吃雪梨,我爹硬着心肠不给他吃,最后只是让军军喝了一点儿罗汉雪梨汤。我有点于心不忍,偷偷地给军军半个雪梨,我的鬼点子被我妈看到了,我妈把雪梨锁进了板柜里。过年的时候,我妈让我少吃肉,尤其不能吃肥肉,馋得我只想掉眼泪。我妈一看我的可怜相,一狠心就杀了一只大公鸡,炖好的鸡肉都给我一个人吃了,我爹我妈都没有舍得尝一小块儿。

一出正月,我的咳嗽就止住了,我爹我妈高兴得逢人就说买罗汉果雪梨的钱真没有白花!

特殊的文章10:朋友,是一种特殊的温暖

在灯下念书会走神,想起一个又一个朋友,想起许许多多共同经历的事,想起曾经吃过的饭店,曾经一起喝酒的喜悦,想起曾经相互鼓舞的时光,甚至曾经的只字片语在耳边响起,那种温柔会立刻包围你。在这样一个深夜里,让你迷醉,让你欣慰,让你为之疯狂,让你为之更快乐。

朋友本不该有那么重要,朋友又的确那么重要。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胜利……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不能没有的是朋友。

心情糟的时候可以涂满几张信纸,把它送抵朋友的邮箱,在这样的一份共享中,淡化一份哀愁;心情好的时候同样可以拿起手机,在这样一份同欢中享受更完美的快乐。

朋友是可以一起打伞在雨中漫步;是可以一起骑着车在路上飞驰;是可以一起同听一首歌,在美妙的音符中感动,沉醉;是可以一同徘徊在博物馆、画廊;陶醉在那充满艺术的氛围里;朋友是有悲伤一起哭,有欢乐一起笑,有好书一起看,有好吃的一起吃,有好电影一起看,有好歌一起听……

朋友是常常想起,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是把观注盛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起时更多温柔。

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芬芳而淡雅;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是十二月的梅,纯洁又傲然挺立。朋友不是画,它比画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阳光灿烂,花朵鲜艳,有朋友的岁月里天空不在飘雨,心不在润湿,有朋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因为这份缘起缘灭使得生命变的美丽。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关?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特殊的文章11:小巷人家

文/郭华丽

若非特殊的事情,下午下班我都会从这独门独户,又挤挤挨挨的居家小巷走过。

舍近求远走这儿,只为这不足两百米的巷子符合我对居家过日子的期许。静简、热闹,平和、家常,既是群居又是独自。随着巷道蜿蜒的围墙一侧六七十公分高的砖混花圃里四季都有盛开的花儿,牵牛花、菊花、夹竹桃、兰草花……挨着花圃有只往高了长的香橼树、柚子树、还有两棵在春日里波光潋滟的樱桃树,再就是五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了。有猫在围墙插着玻璃碎片的顶端无声地行走;老眼昏花或是机灵温顺的说不出品种的狗,安然卧在门外的垫子上,或是追着你身前身后的嗅;有幼儿咿咿呀呀的软语,有三五个或是七八个老婆婆、老爷爷坐在树下迎着凉风,抑或晒着太阳聊家常。

这样的情景一如我小时候乡村人情的风貌。农闲之际,左邻右舍三三两两地聚在谁家的院场里,纳着鞋底、抽着旱烟、聊着家常,夏日里循着清风、寒冬里追着太阳。这些在地里劳作一生的庄稼人他们的幸福是多么简单啊!

四月的巷道,因为樱桃的成熟,多了孩子们的生机。每天下班,我总能看见站在树下、爬在树上的孩子。看见从树下路过的我,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双手捧着樱桃叫我:“阿姨,你吃,比糖还好吃。”我拈起一颗已经被攥出水的樱桃,放进嘴里。“真的比糖还好吃!”看着高兴的小女孩儿,我似乎看见了儿时的我。

盛夏的阳光,越过屋脊、越过围墙、越过树木,斜斜地照出巷道明明暗暗的阴凉。在这样的时节,巷道里家家的门窗都敞开着。这家蒸馍了、这家正在醋溜大白菜呢、这家一定是在炖腊肉呢……这家的孩子学钢琴呢、这家的孩子葫芦丝吹的不错、这个孩子应该是哪道数学题又做错了……走进夏日的小巷,我常常会恍然以为我会从此走向地老天荒。

九月的巷道,因为桂花的盛放,总会有别样的热烈。整个九月我都在桂花似奶油似蜂蜜的浸润肺腑的馨香里慢慢地走过。也会在晴好的某一天里,在一棵桂花树下站住,抬起头深深地呼吸。有道是“闻香识女人”,因为桂花清香的熏染,我是否有了一个女人别样的香气?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看见站在桂花树下的我说:“多闻些花儿的香好,能把人身上一些不好的味道赶跑的。”老人家的话让我莞尔,许是老人家闻到了我身上欲念的污浊之气?

一日下班,看见三个七十多岁的老妇人坐在桂花树下闲聊,微风吹过,似糯米粒儿的桂花纷纷飘落,飘洒在几位老人花白的头发里,单薄的肩膀上。我在不远处静静地站住,我被这几位老人在阳光下、在微风里的美惊艳,内心充满了感动。在那一刻,我看见了岁月赋予人的不仅是衰老、羸弱,它亦一同附赠于人岁月深处的别样美丽。

是一个初冬,在深绿的夹竹桃树下,一位年过六十的男子正在给一个头发雪白、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梳头,从头顶到脖颈,一下一下。藤椅里的老太太闭着双眼,似乎睡着了。“若得其情,哀矜勿喜”。太阳薄薄的余晖斜照在这两个人的身上,这是我遇见的最美的时光了。

一年四季,我都会一日日行走在这个小巷子里,生长在这条巷子的花草树木也都会在这儿等待属于它们的季节,这个小巷子里的人亦会一年年在这里度过属于他们的日子,那些机警、慧黠的猫,灵性、忠诚的狗也都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各安其份。一定会消失些什么,但总有一些什么会被长久地记住,就如这巷子里的人、物,在某一刻给予我的温暖、感动。

特殊的文章12:妈妈送我的礼物

文/李小芬

我50岁,妈妈70岁,都处在特殊的年龄。关于孝敬、健康、衰老等词汇,纷至沓来。

表现不好的人居然是我。经常身体不舒服,药瓶子不离包。记忆也像坏掉了,连每周一的单位例会,都要定闹钟提醒。糊涂更如家常便饭,4千多元的手机仅用半年就粗心丢掉。

去年春节,我身体不适,妈妈怕我长途坐车,来我家过年。“你不要多想,把情绪调节好。”一日三餐,妈妈变着花样给我做菜。乌鸡、党参、银杏果、处理好的蒲公英,都是她千里迢迢背来的。可我没什么食欲,一会肚子疼,一会指头麻,一会又胸疼,情绪烦躁就发脾气。更年期?明明女性激素一切正常啊!去医院诊断不出病,却总在不舒服的路上。工作、生活都顺利,老公、孩子也省心,心理压力按理也不应该啊?

后来,我的身体就成了母亲的牵挂。每次打电话,都叮嘱我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多做保健操。今年春节回故乡,一到家,妈妈就喊我出门散步:“坐了那么久的车,我陪你走两圈。”冬日清冷的风,吹过妈妈的脸庞,但她一路兴趣盎然,带我看故乡的新变化。晚上,妈妈端来木盆,问我坚持泡脚了吗?我忙点头:“泡了,保健肠胃的操每天早晚也做了。现在睡眠不错,身体的疼痛也比以前好很多。”那就好,我给你买了酵素粉,调节肠胃特别有效。还有早餐粉,十几种营养元素制成,我也在喝,这次你带回去一箱,专门给你买的。妈妈兴致勃勃地提来一纸箱。

晕了!一箱子!八大包。一次吃两勺,要喝多久啊?这酵素、早餐粉的味道,比燕麦粥、芝麻糊、奶茶、小米、玉米糊糊差多了。“你一定要坚持喝,千万别浪费!”小妹看穿了我的心思:“你别小看这些粉,老妈花了几千元呢。平时毛巾旧了、抹布烂了都舍不得扔,为你买药真能下血本。”想起一年前妈妈在我家,买的饼两天没吃完,被我扔进垃圾筒,妈妈捡回来,我再扔,为此我俩还生了气。

“我早说那些嘴甜的小姑娘把老妈忽悠了,天天哄着一群老头老太太讲解保健知识。没办法,她不听我的,非要买。还没货,提前预交定金,夸张得很。”小妹继续抱怨。

妈妈不怒、不恼,嘴里絮叨着,你大姐那身子,需要好好补补。我心里一热,财迷的老妈为了我,竟花了老本。“放心吧,我喝!每天坚持。”我点头。

特殊的文章13:特殊记念

两年零六个月余五天的离别,六年的爱、大概需要60年的时间才能平息。爱他,爱他的全部,爱他那一双magjC的眼睛,爱他不掺着任何杂质。那是一种单纯、美丽、死心蹋地的爱,同时也是单方面的爱。似乎很可笑,但还是至死不渝。因为什么?他的好,他的坏,他的性质,他的独特。都是,同时也都不是。一种莫名的守候,一种难以启齿的伤感,同时也是无任何原因的爱。

可以因为一句话而在意,可以因为一首久违的歌而愉快,可以因久待未息而哭泣,可以因分别而撕心裂肺的恫哭,可以因为想起曾经而泪雨涟涟…

我不是林黛玉,却有着比林妹妹还丰富的眼泪,你也不是贾宝玉,因为你没有在女人堆里度过,但你又是宝玉,因为你和他一样对世俗厌恶、对金钱、地位、生命的不在乎。同时你也有你的薛姑娘,那个你不爱却还是在一起了的宝钗。

故事的主角是我和你,故事的结局却不怎么的!演绎了一段红楼,下一个梦还将继续红楼,另一个活生生、毋庸置疑的红楼晓梦又登台了,是吗?故事还没有结束,可我的心已经想象不起了。

两年了,真应了当初那句话不再见了吗?呵,

特殊的文章14:母亲是一轮明月

文/张春波

5月,有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就是母亲节。在这一天,很多儿女会为他们的母亲送上一束康乃馨,以感谢母亲的无私付出。

其实,对我的母亲来说,她或许并不知道一年中有这么一天是属于母亲的节日,更不知道康乃馨所代表的深意。这个质朴的农家妇女,只知道把土地打理好,默默地用勤劳和汗水改善着家里的生活。

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给母亲打个电话,但我从未提及这个属于她的节日。或许我提起,她会感到不自然,甚至一脸惘然。所以,每次拿起话筒,我只是简单地提醒母亲加几个菜,吃好点,别亏待自己的身子。有时我很想用浪漫的方式,比如买一束康乃馨映衬母亲的笑脸。但是我没有,害怕她一大堆“浪费”的念叨。有一次,我通过电台在母亲节那天送一首歌给她,她也因为在地里赶收庄稼而错过了。所有的语言表达,在伟大的母爱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也许,我只需用一种实实在在的成绩,来回报母亲无尽的春晖。

母亲的脸永远是褐色的,犹如家乡泥土的颜色。洒满汗水的土地是母亲的血脉,承载着无限的希望。我曾劝说母亲搬到城里和我一起居住,但母亲固执地拒绝了。我心里清楚,母亲闻惯了泥土的气息,走惯了田垄阡陌,脚印早已植入丰腴的土地。母亲虽然远在农村老家,但她那熟悉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忘不了母亲用她温暖的胸口为我焐热了冻伤的双脚;忘不了母亲光着脚板下地劳作;忘不了母亲教我挑担走路时说的要领:“步子不要大,脚要落得轻,全身提气,呼吸要均匀,上身要平稳……”这些场景,都是我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每每想起,便不自觉地哽咽起来。

母亲有“节”,那是儿女在报恩,充溢着浓浓的孝心;母亲无“节”,那是慈母在操劳,饱含着深深的爱意。其实,母亲天天都在过节:当我蹒跚学步,当我学会了写字,当我得到了第一份奖品,当我考上大学……这些都是母亲盛大的节日啊!孩子每天点点滴滴的进步,永远是母亲铭记在心的节日。

5月的夜空璀璨夺目,月亮隐去了身影,群星闪耀着光芒。我突然想到,母亲就是那轮月亮,儿女的光辉源于母亲,她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她的“星子”。而对于母亲来说,这种守护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