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文章

请欣赏习俗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习俗的文章1: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

文/鲁先圣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自古就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化凶为吉。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互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因环保,已大多不放了。

向长辈磕头,也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这至今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依然十分流行。春节凌晨,晚辈先在自己的家里向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由家中的长兄率领自己家的男性晚辈,去村里其他人家向长辈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有很多优点,一是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的美德,再是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如果平时,家庭之间有了些小矛盾,春节凌晨人家的晚辈都来拜年了,这家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初二走娘家,是我国春节习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出嫁的闺女,到了年初二,就带上烟酒点心,去看自己的爹娘了。新婚的夫妇,初二是小丈夫最重要的考试,老丈人会叫上本族的同辈兄弟作陪,检验女婿的酒量,检验女婿的礼数。已经结婚多年生儿育女的夫妇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了解和熟悉,往往就不再拘泥于礼数了。

初五的时候不走亲戚,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一直是严格恪守的清规戒律。民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在这一天要走出宫门祭天地,下旨要百姓回避,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初五不出门的习俗。

因为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亲情的珍惜,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的文章2:感恩,幸福的起点

文/孟必真

在我们家乡,有这么一个习俗,每一年阴历十月初一的晚上,活着的人都要给故去的祖辈先人送寒衣。意思是,冬天来了,气温下降,阳世人给阴间的亲人置办新衣,抵御寒冷,彰显的自然是一份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虽然阴阳两隔,但是这份亲情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送寒衣,就是烧纸,五种颜色的纸,都是有一些讲究的。果绿,粉红,姜黄,雪白,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紫蓝则代表在蓝天下生活的子嗣后人。

在我小的时候,奶奶就在这个小型的祭祀活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十月初一整个一天她都是忙碌的,清晨早起,她开始仔仔细细把大门口,庭院,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朴素的床铺整理的干净整洁。

院子里的落叶,灰土没有了,青砖地面纤尘不染。柴垛码得整整齐齐,玉米堆得规规矩矩。红色黄色的菊花灿烂耀眼。其实,奶奶每天都很忙,喂猪喂鸡,缝补浆洗衣物,到田里伺弄庄稼,烧火做饭,家里家外她瘦小的身影穿梭来回,不亦乐乎。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似乎身体里总有用不完的力量。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忙碌的,从来没有休息的时候。即便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她还要缝补衣物,或者纳鞋底。

吃晚饭的时候,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她显得安静从容,动作有条不紊。奶奶蹲在大门外,用两捧沙土堆起一个小丘,然后用一把炉灰在小丘前面画个圆圈,圆圈里摆上几个果盘,有苹果桔子石榴花生。当然更离不了三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是团圆的象征,是必不可少的角色。点上香,祭祀就正式开始了。香烟袅袅升空,便是于异界沟通的桥梁,活着的人就可以和冥界里亲人的魂灵自由对话了。

奶奶的手相当灵巧,她事先把五色纸剪成各式各样的衣服,整整齐齐放好,还剪了厚厚几沓纸钱,用帛纸叠了大量的金元宝银元宝,火焰点燃起来,奶奶的嘴唇嗫嚅着,念念有词开始诉说亲人之间的贴心话。声音虽然很低,但是语速很慢,我听的比较清晰。

大概意思是说,天气变冷了,那边也冷了,该添一些衣服保暖了,再送上些银钱,买东西拘便些,千万不要仔细,受苦一辈子,千万不能再遭罪了。晚辈没有忘记先人,今晚大门敞开,你们都回来看看吧,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秋也收了,耩上的麦子都半乍高乐,妻贤子孝,孙辈听说,一家子身体健健康康,日子顺顺当当,政策暖心,邻里和睦,你们尽管放心好了。

那种感情已经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当这种爱被时间残酷地剥离,那种痛深入骨髓,刻骨铭心。十月初一的夜晚,整个家庭都沉浸在浓浓的追中思之中。在淡淡的灯光下,奶奶平静地诉说着悠长的昨天。风风火火的大跃进,九死一生的三年自然灾害,吃草根树皮的苦难岁月,象一部泛黄的黑白电影,在我面前缓缓播放,我钻进被窝深处,紧紧抓住被角,身体莫名其妙地微微颤抖,似乎害怕那个黑暗的世界会变成一个黑色的野兽,张开血盆大口把我吃进肚子里。奶奶好象知道了我的心理。她紧紧抱住我,用布满老茧的手在我脊背上来来回回抚摩。她干瘦的身体传递给我一种温暖的力量。渐渐地,我就情绪平稳了。她松弛的皮肤就象是春天的湖水,让我变成快乐的小舟,那一年我刚刚六岁。在奶奶的故事里,我慢慢进入梦乡,唇角带着甜蜜的微笑,腮边却挂着晶莹的泪珠。

很多年时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临近不惑之年,人世间发生了许多苍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奶奶,父亲都已经离我而去,每每天气寒冷的时候,我就倍加思念他们,许多个夜晚,他们会以梦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和我说一些贴心话。常常泪湿衾枕。这个时候,泪水是洗涤灵魂的温泉,让我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我遭遇困难,彷徨无助的时候,他们恰如其分地出现,或者给我出主意,想办法。或者给我说宽心话,让我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我再也不会傻傻的觉得,奶奶烧香、拜佛、是一种迷信活动。跟另一个世界上的人对话是一次圣洁的感恩活动。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心中是满满的希冀,还有大草原般青翠的爱。把自己现在幸福的生活跟先人汇报,是为了让他们放心,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活得安稳。其实,那是一种自我暗示,心里踏实了,人就会活得心安理的,踏踏实实。

火焰跳动起来,我磕头完毕,蹲在她的身边听她絮叨,奶奶满头银发梳理的整整齐奇,脸上的皱纹清晰而深刻,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这个形象,似乎永远是这个样子,没有年轻,也没有衰老,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离我远去,再也不回来了,伤痛的感觉慢慢从身体底部渗出来,我才发现,对她的感情如此深厚。

当我离开故乡,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为了生存和梦想拼搏奋斗的时候,这种对于亲情的强烈思念,就会衍生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变成身体内部的强大支持。它也是我内心强大的源头活水。

每当我凝望先辈的遗相,从他们坦然的表情,安定的眼神里,总是能够读出太多的人生智慧。他们扎根在我的血肉里,灵魂里,与我朝夕相伴,须臾不离。我以烧纸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作为形式,完成了一次对亲情记忆的重温。让我的灵魂与先辈的灵魂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接。

因为白面才能包饺子,有饺子才算是过年呢。那时候父亲十一岁,叔叔八岁,“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两个人正在长身体,胃口常常因为得不到满足而疯狂造反。爷爷四十岁就撒手西去,奶奶艰辛的日子可想而知,她使出浑身解数,左邻右舍借,回娘家拿,甚至冒险去生产队的田里偷。就是那样,也往往是杯水车薪。她偷偷掉眼泪,去爷爷坟上苦。之后,还是得咬紧牙关,强颜欢笑,把沉重的生活继续下去。奶奶常挂在嘴边的

一句话是,过日子比树叶还稠呢。她被风建礼教缠了的双脚很小并且严重变形,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是她却总是健步如飞,大约是她知道自己肩膀上重重的责任,心里装满深深的爱,她却忘掉了自己。土里刨食,需要大量的血汗付出啊!

奶奶给我讲述的最精彩故事,是她跋山涉水去南乡换面的经历。那是六十年代中期,刚刚从三年大灾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人们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田地里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每个人空虚的胃口。勤劳的奶奶开垦了自留地,靠一些高梁红薯补充家庭的粮食空缺。过年的时候,一瓢白面都显得弥足珍贵。

奶奶捡红薯的日子是完全业余的,因为她要挣工分,这是获取食物养家糊口的主要途径,一个寡居的女人,拖着两个半大孩子,在饥馑频仍的年代里,有着诉说不完的辛酸。但是,奶奶骨子里的倔强因此突兀出来,她拒绝了登门劝说她再嫁的媒人,一心一意,坚定不渝地和生活并未肩而行。

奶奶把捡来的红薯洗净,切成薄片,放在芦席上晾晒成干儿,装进布袋,攒够四五十斤,背在肩上就上路了。走之前她烙好十几张高梁面饼子,供父亲和叔叔做干粮,她自己装几个窝头咸菜。我们的家乡离南山一百多里的路,却要经过三条河,两座山。换回二十斤白面,那时候没有车辆,路也崎岖坎坷,到了家,奶奶双腿浮肿,两只脚涨大了许多,坐下去再也不愿挪动半步。她的脸上却是欣慰的笑容,因为这个节日孩子可以吃到

吃饺子是过年的大事。奶奶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自己非但没有累垮,相反身体强健异常

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她活到九十岁,含笑而去。当火光在我面前闪烁,纸灰蝴蝶般飞舞,先辈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我止不住想跟他们说话,并且有说不完的贴心话,我也突然明白了多年之前烧寒衣喋喋不休的那个奶奶。那样的怀念,是掏心掏肝的,也是贴心贴肺的,在深切的怀念里,我们明白了感恩的真正含义,从而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幸福的真谛。

有人说,快乐的人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我想,只有懂得感恩,才会不为鸡毛算皮去斤斤计较,不会为欲壑难填而痛心疾首,在平静淡泊里感受时光的美丽,生命的珍贵。澄澈的灵魂遍洒七彩阳光,每一声心跳都是醉人的天籁,吉祥的琴音。不必千山万水,好地方就在身边,不必望穿秋水,好时光就在眼前。

习俗的文章3:瞎子阿灵

文/武泰元

乡下习俗既是传承也是创新。先人殁了,总得请一两个吹鼓手吹吹打打,请一个司丧礼的先生念上几道祭文。否则,乡亲们会笑话,说儿子“太抠”,舍不得钱!不是孝子,等等。

吹鼓手的调子从古传今是“满天星”“柳叶青”“纱帽翅”“过江”等。看场合吹奏悲哀的或欢快的,不会出什么大差错,但“先生”就不同了。乡下人称司丧礼者为“先生”,是从旧时代传下来的,与文界政界教育界社会上所称的“先生”不是一个含义。

办丧事时,司礼先生最尊贵,因为他要写要念,据说是“儒家子弟”。旧时代农村识字人极少,知道内情的人不多,所以对先生像圣人般看待。中国古代儒家比释道诸家都尊贵,这种看法延续至今。所以办丧事时先生不和念经的道士同桌吃席,更不会和吹鼓手打招呼说话。旧时代把吹鼓手看做最下贱的人,和拉叫驴的当娼妓的差不多,所以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不会让儿孙学吹鼓手。

吹鼓手在先生司礼时十分谨慎,唯恐配合不好遭到先生的斥责。然而有的先生就故意找吹鼓手的茬,以表明自己的学问高深或身份不同。我们乡下的汪先生就是这种人。

汪先生如今五十多岁,长条脸、高鼻梁、大个儿。他是七十年代的高中生,因爱好司丧礼,年轻时曾拜名气很大的老先生为师,学下了这种知识。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读祭文的声调亮豁而悠长。司礼时戴着一顶黑蓝色的大礼帽,穿一件长长的黑尼大衣,鼻梁上架着一副铜腿的水晶石眼镜,更显得骨清貌爽,飘然有神仙之表。此刻,在场的人从内心赞他仪表不凡,学问高深。然而汪先生因爱挑剔吹鼓手,曾多次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声斥责吹鼓手:“你是咋吹的?”“你懂不懂规矩?”弄的吹鼓手丢了人还得忍气吞声。

有次,汪先生应邀到西边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司礼。吹鼓手是一个叫“瞎子阿灵”的年轻盲人。瞎子阿灵当乐师,全凭伺候他的执客指点,然而他的耳朵特灵,在祭三献礼时却能准确地按程序击鼓,奏大乐,奏琴乐(吹笛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汪先生还是找到了他的茬——在祭“合户礼”时因喇叭出了点毛病,一时没吹响,他用嘴唇抿了抿芦根哨子想再次吹奏,就在这几秒停顿中,汪先生大声斥责说:“你是咋吹的?你的眼睛瞎了看不见,耳朵也聋了?”

瞎子阿灵从嘴里拔出喇叭斜仰头把他那白眼珠子滚动了几下,想聆听什么似地停顿下来。众孝眷和院子里看热闹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看他。汪先生也疑惑地凝望着他的表情。瞎子阿灵扬起拿喇叭的右手,把那黄铜喇叭举过头顶。突然,他一抡胳膊猛地把喇叭摔向空中,喇叭划一道弧线落到南墙根,发出铜摔扁了的卡拉擦啦声音。接着,瞎子阿灵如丧考妣的冲天大哭起来,接着又犯了瓜病似地哭骂起来——

“呜呜呜,你当先生的懂不懂行?你懂不懂这和谐社会要尊重人?你和我平常往死了人的人家里跑,有多大能耐?你是县官衙门人?呜呜呜,我吹的不好吹死了几个人?你祭的好祭活了几个人?你除了欺负吹鼓手还有啥本事?”

“甭哭!阿灵你甭哭甭骂!”丧主爷向瞎子阿灵冲去大声制止他。

“你安静安静!”伺候吹鼓手的执客也摇着瞎子阿灵的胳膊说:“先生说了你两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人群中有窃笑的声音。也有人哈哈大笑起来:“哈哈,瞎子疯下了!”

“也怪先生这样对待一个麻眼罪人,是当先生的品行?”人群中也有同情瞎子阿灵的。

而且,有个尖细的嗓门说:“殁下的是爷爷,可我听着这先生念的祭文好像是祭奶奶的!”

这话分明是讽刺先生照抄书本里的祭文。有人接着故意装作反驳地说:“那祭文是从书上抄的,有啥差错?要错,也是人殁错了!”

人群中爆出了一阵更大的笑声,场子乱了套,三献礼一时之间进行不下去了。汪先生像木桩般立在祭台上尴尬得不知怎样才好。

三个执客把哭骂不休的瞎子阿灵拉进西房。三献礼在没有音乐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但这时人们总觉得这场合气氛不对劲儿,不是肃穆悲哀的氛围,汪先生也谈不上潇洒圣洁了。空气里充满怨气和愤懑。汪先生念祭文的声调都结结巴巴的,也不优美。

听说自那天之后,汪先生不再当“先生”了,去西宁某单位当门倌儿兼收发。

而瞎子阿灵仍然吹喇叭,即或没有丧礼他也要坐在一个屋顶上吹他听下的流行歌曲。因为在偏僻的山村里,除了瞎子阿灵再没人学喇叭。年轻人都学炒匠,学砖瓦匠,匠人每天能挣一百!

在以后的岁月里,瞎子阿灵在山区的每个村里去丧事上吹喇叭,再没有先生在丧礼上敢弹嫌他了。

习俗的文章4:村里的结婚算日子的习俗

文/李村长的幸福天堂

过年那几天我和媳妇儿领了结婚证,本打算过几年再举办婚礼。但是家里的意思都希望我们早点办。于是就说定在今年办事。但是办事并不容易,很多东西都要确定。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择日子。

择个黄道吉日自古是我国的传统。我们祖祖辈辈都比较迷信。如果日子选不好,总觉得会出事儿。这种东西,其实你明知道它是假的,但却愿意去相信,因为人们心里都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安定自己的内心。

然后我妈去找人算,结果那人说今年的7月1号最好,无论是匹配我和我媳妇儿的属相还是其他的,都不错。我妈这边算好了,让亲家那边算。结果他们算出来的是7月8号。说1号不是特别好。这下好了,两家算的不一样。而我这边又说除了那天,其他的都不太好。

其实我和媳妇儿都清楚,这种东西纯粹扯淡,怎么会有可信度呢?这个人这样说,那个人那样说,都说的头头是道,无非是自己看了些算卦的书罢了。可是没法子,父母信这个。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一定对就是好的。有时候让他错反而更能让大家开心。比如朋友之间一起聊天,某个人说了一个事,你知道他说错了,但是如果你此时据理力争,最好让对方承认自己错了之后,并不会让大家高兴,反而大家都很尴尬。因为大家的目的是在聊天,而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儿本身的对错。或者你孝敬父母,你可能觉得给他们买东西买贵的,买好多营养品,保健品就是孝敬他们,但他们不一定高兴。你必须清楚的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父亲就喜欢抽烟,你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但是如果你不让父亲抽,他会不高兴,这就是不孝了。所以,在算日子的这件事上,我和我媳妇儿完全依着家里,不给任何意见,务必要使父母长辈都开开心心的,这样,也就是尽了孝道。父母能够开心安心顺心,不就挺好的嘛!

由此可见,很多事情不能用对错去衡量。要学会审时度势,相机行事,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的做法。

其实农村人的愿望都很朴实,希望家里和和美美的就行,家和万事兴嘛!因此,如果能够让父母开心,就算有些事错了就错了,又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何必太去在意对错呢?

习俗的文章5:端午节习俗

文/殷良瑾

“节分端午自谁信,万古传闻为屈原。”这是出自《端午》的诗。因为一到端午节这天,人们都高高兴兴的,节日非常隆重。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端”和“初”意思相同,称“端午”也称“初五”。快到端午节了,虽然今天寒风刺骨,但是人们的心却是热的,话说:“有钱难买五月五。”所以人们就提前准备好需要的东西。一大早,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都来看一看需要什么东西。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做包子,吃粽子等。包子的花样太多了,有豆沙的、花生的、芝麻的……粽子有的放在蒸锅里蒸,有的放在水里煮,剥开一张张粽叶,那糯米、粽叶的味香飘四溢,让你大饱口福。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叫屈原。楚王听了奸臣的话,将屈原流放江中,后来他听到城池被敌人占领了,来到江边,纵身跳江,这天是五月初五。百姓听到后就划着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这天,各家的小孩还要戴上五颜六色的丝线,这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节日点缀之风。人们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据说:“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孩子们还会把雄黄酒抹在自己的额头上,避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蛇,清洁环境,但是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在古代流传着一句话:“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花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节不但要喝雄黄酒,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有的地方端午节还要举行赛龙舟、走马灯、拔河等户外活动。这真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啊!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了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别有一番韵味。

习俗的文章6:春节习俗你知多少

文/李令飞

梁实秋有一篇小品文,名叫《拜年》。他说,回忆幼时,过年是很令人心跳的事。平素轻易得不到的享乐与放纵,在这短短几天都能集中实现。

每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心跳的时候,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一切应得之事习以为常,心跳的感觉慢慢远去。儿时热衷喜乐的守岁、拜年、贴春联,如今很多人反觉累赘。

还有多少人在坚守过年传统?想必更多人依旧心不在焉地忙着刷微信朋友圈,在微博上吐槽春晚。

当春节的传统符号在一样样离我们远去时,心底是否有那么一丝怅然所失?

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鲁迅先生曾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小年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扫房之后,家里焕然一新,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守岁

除夕夜,最要紧的是年夜饭,那天,一大桌的菜都是准备良久的,关键每道菜还要讨个好彩头,有象征团团圆圆的鱼圆肉圆,有想头的鲞头煮肉,就连花生,也被叫做长生果。

吃完团圆饭,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守岁。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还记得小时候,每晚都被父母催着早睡早起,唯独到了除夕夜可以放纵一把,守岁成了疯玩熬夜冠冕堂皇的理由。小伙伴们疯狂地你追我赶,互相串门,说不完的话,吃不完的糖果,反倒是大人们,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拜年手势也有讲究。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这和中国自古“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脉相承。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窗花与“福”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习俗的文章7:生活成妈妈喜欢的样子

文/阿东

按照习俗,满月剃发,我却没有。因为妈妈有两条又黑又粗又长的辫子,她喜欢长长的头发,于是从我出生就开始给我留长发。后来我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不知羡慕了多少人,妈妈就挺骄傲地传授独门秘诀:不要给女孩剃头。我如今头发短了少了,妈妈每次见我都心疼不已,数落个不停:工作没干到哪儿去,一头好头发少了一大半。于是我就想,在她有生之年一定不能让她看到我的白发。

我柜子里的衣服十有八九是黑灰白色,极少有色彩鲜艳五彩斑斓的,因为觉得俗气。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妈妈越来越喜艳丽。回去看她,她没少说我:穿的像灰老鼠一样,黑乎乎的看着都不精神。于是我开始买她喜欢的红色彩色,回去看她,一定会穿的喜气洋洋的,还要逗一逗她:像不像十八岁?她笑得满脸皱纹。

她不喜欢玩手机,我回去了少不了接打电话回信息,和她闲聊都是断断续续。想想也觉得过分,她坐在我跟前端详我,我却看着一个冰冷的屏幕。于是我就和自己约定,以后回去了,手机静音,天大的事不在于这几个小时,哪怕回头解释挨批,也要在和妈妈相处的时间里让她老人家安心,因为她的时间比我们有限。

妈妈一辈子最得意的就是她的厨艺,家里的猫狗都被她喂养的像小猪,更何况她的儿女?我一旦瘦了几斤,她老人家就急火攻心,各类吃的源源不断地运到城里。我也仿佛犯下了滔天大罪,被邻里诉说:看把***急的,好好吃。在有妈的日子里,减肥这件事就喊喊口号,还得继续做一个快乐的胖子,让她老人家觉得我胖我健康,哪怕我看着漂亮的衣服跺脚,只要她开心。

我生病了,她说要好好吃饭不要劳累;我吵架了,她说是因为我不讲道理胡搅蛮缠;我随口说儿子在西安上班了还要买房,她第二天就把所有的积蓄都取出来给我……

其实我经常骗她,说鞋子五十块衣服一百多,买的东西经济实惠让她觉得教育出来的女儿很会过日子。她简约豁达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曾经的叛逆都隐藏了起来,随着岁月沉淀得越来越像她。她的世界里只有包容给予,没有索取,生活的苟且已经不能影响到她,唯一的牵挂就是她的儿女,而我唯一能回报她的,就是生活成她喜欢的样子。

因为妈妈永远是对的!

习俗的文章8:放野火

文/黄炜

家乡有“放野火”的习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比较流行。放野火也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月十五祈福放野火,二是烧荒放野火。

正月十五放野火寄托了村民在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向往着有五谷丰登的好收成。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村民们点燃用稻草扎成的火把,到田野里奔跑,祈福一个丰收年。

像我们这些孩子,在放野火那天是非常兴奋的,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下午开始,母亲们就开始准备元宵,而父亲则在扎稻草把,为晚上放野火作准备。吃过元宵,天色渐黑,父辈们拿着草把,奔向田野,我们就跟着大人们来到田间,放野火正式拉开帷幕。他们点燃手中的火把,边走边挥舞,嘴里不停地喊着。有的地方喊的是:野火高,野火旺,今年生活比火旺;野火旺,野火高,我家田里产量高!而我家乡是这样喊的:野火旺,野火高,自己田里出稻,别人家田里出草。这不能算是诅咒,而是戏谑式的玩笑游戏而已。这样的叫喊有比赛的意思,谁喊的声音高,预示谁家明年田里收成好,这样的喊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大人们在田里跑了一圈又一圈,也边走边喊,比谁的声音高,助威造势。当然,边跑边喊,节奏又快,好似绕口令,有时会喊颠倒:自己田里出草,别人家田里出稻。每每这时会引来其他人的大笑,非常热闹有趣。最后,当火把快燃尽时,人们便猛地把它们抛向空中,空中划出一道火星弧线,煞是好看!

正月十五放野火除了热闹好玩,据说还有驱虫防灾作用。有人考证过,说文献中有许多有关以“放火”来“驱蝗”驱虫的记载。《齐民要术》云:时有桑果灾生虫者,元旦照之免灾。由此可见,放火驱虫害,古已有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灭虫防灾技术日新月异,放野火驱虫,则已成为曾经的乡村风俗而封存于史。

烧荒放野火则是为了拓荒清道除虫。深秋初冬之际,河边芦苇,路边茅草等慢慢枯黄,村民们开始整理河道,清理沟系,整修田岸。田里麦子油菜刚种下,田野显得格外空旷,用放野火的方法,烧毁芦苇茅草,既省时省力,又不影响庄稼生长,还可以杀死藏于其间或者埋于浅土的害虫。这种放野火,看起来更壮观,更有趣。

芦苇茅草或沿河蜿蜒曲折,或沿沟傍岸成排连片。点上火,即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火势蔓延开去,红色的火焰燃烧起来,火越烧越旺,有的高过一米,远远望去,蜿蜒曲折的就如火龙游弋,成排连片的又如火海翻滚,热浪汹涌。火是如此鲜红,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熊熊大火像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奔跑着,跳跃着,嘶叫着,勇猛无敌,所向披靡。野火如此狂热不羁,骄艳猛烈,煞是壮丽!

放野火,是一道充满野趣略显粗犷的风景线。而如今,放野火,已成雾霾的制造者而被禁止,所以,那样的风景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只能存于记忆之中,沉于历史长河里!

习俗的文章9:情人节的由来及习俗

文/孙厚举

人是有感情的,感情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而情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种介于爱情与友情之间的非常特殊的一种情感,情人不同于妻子,也不像恋人,情人会给你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是一种精神或心灵上的寄托。

为金钱而做情人,那是一种交易;为情而做情人,那是有情之人,不见面时惦记,见了面却又心跳,即使不说话,也能轻易把对方的心揪住,让你难以忘怀,甚至陷入遐想,夜不能眠,为爱痴狂,情意绵绵,甜甜蜜蜜,精神焕发,总是处于欢快愉悦的心态之中。

试问天下情人节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情人,就会有多少情人节!

情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据说公元3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在他宫殿不远处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神庙里有一位深受人们崇敬的修士圣瓦伦丁,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熊熊燃烧的圣火前,聆听他的祈祷。

那时,古罗马战事连绵不断,暴君不断征召大批公民前赴战场,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不愿离开家庭,小伙子不忍心与情人分开。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传令不许举行婚礼,已订婚的男女必须马上解除婚约,致使许多年轻人告别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因此而失去爱侣,痛苦不堪,抑郁神伤。

圣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暴行感到非常痛心。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他就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他的帮助下结成伴侣,并且有一对情侣还在法国巴黎一个公园里的情侣墙前合影留念。不久,在这座用蓝色瓷砖镶嵌而成的墙上,用全世界的不同文字写满了311个意为“我爱你”的句子。

消息终于传进了古罗马宫殿,传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冲进神庙,将圣瓦伦丁投入地牢。人们苦苦哀求暴君赦免圣瓦伦丁,但都无济于事。圣瓦伦丁终于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正是公元270年2月14日,后人为了纪念圣瓦伦丁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德,便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情人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她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

相传每年七夕的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是一位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还可在瓜果架下偷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在夜静人深之时,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在习俗上更像情人节,在唐代古诗中,就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如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佳节,是古代女子最感兴趣的节日。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平常女子特别是大家闺秀,都是“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节,才可以在夜间出来观灯,借机与情人幽会,谈情说爱。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依然流行的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更符合情人节。上巳节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交友的节日,在汉朝之前还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是那时男女交往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那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只是到南宋,理学兴起,礼教规范极为森严,上巳节在汉民族文化中已逐渐消失了。

现代西方的情人节,男女在这一天互送巧克力、贺卡和花,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欧美等西方国家,延续着古老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习俗,在每年的2月14日,人们向自己的朋友传递爱的信息。

西方情人节的习俗

预测婚姻

每年2月14日,对单身人而言,清早起床,如果你看到的第一个人独行,当年你就会独身;如果你看到两个或更多的人同行,当年你就会找到情人。

预测婚姻状况

未婚男女栽种两株半开的花,如果两花交相开放,则预示着夫妻白头偕老;如果两花相背而开,则预示着夫妻将会分道扬镳;如果鲜花怒放,则表示家庭和睦,人丁兴旺;若出现一朵花凋谢或死亡,则意味着夫妻中有一方早逝。

情人节是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是精神和心灵的寄托,对青年来说弥足珍贵。

情人节是一个属于朋友的日子,属于家人的日子,属于情人的日子。在西方,情人节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情人节文化

美国:男性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说“情人节快乐”,已没有特别的感情关系,犹如公开场合的打招呼。

英国:情人节是非常普通的节日。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给她喜欢的男性,而男性则在一个月后的白色情人节回馈礼物,以表衷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少青年男女开始过情人节。由于对“情人”一词的不同理解(在汉语中,“情人”有时包含“情妇”、“情夫”、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的意味),遭到很多传统人士的非议,又有人担心西方传统节日涌入中国,会冲淡国人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故情人节常遭保守人士的反对和抵制。

香港:男女互赠礼物,男送女的礼物通常是鲜花、巧克力、首饰等,女送男的礼物一般是手表、领带等,且常到餐厅享用烛光晚餐。

澳门:男送女鲜花,女送男朱古力(巧克力)。男女情侣约会庆祝。

台湾:未有对象的年轻男女,常在情人节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侣亦在这天约会。

习俗的文章10:“打”春

文/宜苏子

早先,乡下有打春牛的习俗,它寄托着人们对农事的美好愿望。现在的人都忙,很少沿袭这古老的程式。不过,每个人的手,都没有在衣管里袖着。

我爹一早就扛着公式头下地了,风还是很冷,抽得他全身抖索。自家的地块里布着星星一样的点,那是等待开挖的树坑。个把月里,我爹的时间就要交给这些。爹要给石榴树安家,树坑就是石榴的家。爹扎着马步,两腿桩基那样稳当,双臂把公式头高高举过头顶,“吭”的一声,公式头深深地刺进泥土,再一撬,带出一团新土,泛着春的气息。爹的思想里,已经翻动着石榴火红的花朵儿。他就一下一下地刨下去,刨着刨着,小草就绿了,小河就笑了。

春节过后,壮年都出门谋生了。譬如我叔,已经奔波在千里之外的高速公路工地上。春天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一个四线城市,拥有自己的一套房,让孩子接受较好的义务教育,这是叔父的梦想。梦想已经树立起来,一双手就是为梦想而生的。叔父的工作是打桩基,同样是“打”,和爹的活儿一样吃力气。早上鸟没叫的时候,他就已经从工棚里爬起来了,简单的馍菜汤,胡乱扒拉几口,就要开动机器轰隆轰隆地打起来,那铁疙瘩震得虎口发麻,掀起的泥浆一会儿就把叔父变成了泥菩萨,分不清眉眼。在单调而重复的动作中,叔父眼一瞥,看到崖畔的迎春花吐出了一抹亮黄,内心的希望陡然就升腾起来,浑身充满了力量。

我在春天的窗台下,泡一杯新茶,然后开始打字。同样是“打”,相对于父亲和叔父,我的活儿不怎么费力气。十指轻扣键盘,那些黑色的文字,像一只只蝌蚪游上屏幕,横竖规整地排列着。文字也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就像春天的花儿开放在眼前。我喜欢摆弄这些黑色的精灵,当一个文本在屏上盛开的时候,窗外的梅花也吐出一点一点的嫩红。

伴着鸟鸣啁啾,流云蓝天,不免感慨,春天真的来了!希望饱满得撑破了生活的藩篱,一切都美好得无以复加。

习俗的文章11:细红红

文/晚霞

故乡有种习俗,在家中排名老幺,父母取名字称为“细XX”.比如,“大红红”的妹妹就叫“细红红”.

细红红家和我家同住胡同巷子,两家相对,她与我同年,属虎,以月份来算,她可以称我为“姐”,可她从未喊过我一声。

我记事起,从未见过细红红母亲,稍大一点,从隔壁邻居口中得知,细红红母亲在生她那年,被突如其来的疯狗咬了,就那样去了。细红红家家徒四壁,父亲因而一直单身,从未上过学堂的他,靠种点田地来糊口,养大细红红哥姐三,一年四季阴沉着脸,仿佛每个人都欠他几百万似的。细红红奶奶,没事就在附近大街小巷转悠,回家来时,从不空手,总得拎些柴禾或者铜铁纸皮可卖钱的废品,换点油盐酱醋。

细红红没上过学堂,她“怪”着呢?她天生左手“举起”,像是随时准备与人掰手腕,那只手没办法自然垂落,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好像一只脚长,一只脚短。脑袋瓜子不好使,不记事。衣不遮体,赤着脚,头发乱得像“鸡窝”,常听到她奶奶和父亲连骂带打她的声音。童年伙伴里,有人给她取名“疯子”.在巷口垃圾堆,常看到她的身影--她在那里找食物吃。她起先是用脚翻动着垃圾,慢慢地,轻轻地,微低着头,眼睛骨碌碌地,左一转右一转,有人从她旁边经过,她站着不动,左顾右盼,好像是刚到垃圾堆来。那人一走远,她脚下的动作快了,眼睛死死的盯着翻动的垃圾,专心而认真,眼神锋利尖锐,看见一个烂橘子,烂苹果什么的,她弯下腰,用右手快速拾起,藏左腋下,走了。

有次,她在胡同家门口拉屎,正好遇上中午吃饭时间,左邻右舍端着饭碗聚一起,坐门口吃饭聊天,一阵阵屎臭直叫人恶心,有人忍不住,喊来她奶奶。细红红奶奶看看她那样,叹叹气摇摇头说:“你这芍伢崽,怎么这么芍?教了你多少次,拉屎进茅厕,你怎么就是不知道做啊?”揪起她耳朵,拉她进屋。细红红痛得咧着嘴,用力拍打奶奶揪耳朵的那只手,嘴里不停歇的叫骂,骂奶奶,骂告状人,骂祖宗十八代。还有一次,在垃圾堆吃起了 死猫儿内脏,路人好心提醒:“娃哟!那个东西可吃不得,会肚子痛的。”她满嘴血淋,侧过身,背向人,继续啃吃。看的人多了,议论声大了,后来细红红奶奶和父亲来了,又揪又打又捶,将她拉回屋。细红红嘴硬得很,犟得很,不依不饶,不肯走。脸红像猪肝,眼瞪似牛眼,一顿泼妇骂街的阵势,将吱声的人骂得灰头土脸。再后来,她捡垃圾吃,没人在吱声了。

童年时,没人和她玩耍。她总是站在远处,观看我们跳皮筋,踢毽子,远远的。我们玩得满头大汗,笑容如花儿一般灿烂。她张着嘴,微笑着,傻傻的看着我们。我们累了,停下休息,看她,她脸有点红,看向别处。我们继续玩起,她又傻傻的,痴痴的看着我们,跟着我们笑。我们若猛的一回头盯向她,她就走了,踉踉跄跄,好像一只脚长,一只脚短。她家堂屋面积大,中间一口天井,住着两家人。我们数十个,不约而同来这里捉迷藏,丢沙包,她坐她家门槛,安安静静看我们嬉闹,偶尔笑出了声。有次,有个调皮伙伴把一块饼干放在地上,吆喝我们离开,藏在门外,透过门缝看屋内的细红红。她伸长脖子,望了望门外,没人,走过去,拾起,放嘴里咀嚼,我们“嗖嗖嗖”跳到门口,捂着嘴,“嘿嘿”奸笑,奚落她:“不怕丑,捡东西吃,羞羞脸”.她涨红了脸,大叫:“谁吃了?谁吃了?都给我滚出去,这是我家,不许来玩。”一边说,一边口里来不及吞下的饼干渣子一喷一喷,裹满了觜唇。接着气愤地把手中剩下的半块饼干一扔,“我不吃不吃了。”跺两下,踩成碎末。我们乐了,冲她嚷:“你就是个好吃猫,好吃鬼,羞羞羞…”她大口大口喘气,接不上话,捡起地上的石子,狠狠砸向我们,边砸边骂,并警告我们不许去她家堂屋玩。我们反驳说,又不是你家堂屋,是XX(堂屋另一家主人名字)家的,我们是在他家玩。她火了,抄起屋角粗粗的木棍追来,我们伸出舌头,冲她做个鬼脸,一窝蜂笑着跑开了。

少年时,没人和她说话。多少次我搬来桌椅,在门口写作业,她也在她家门口席地而坐,依然灰头土脸,衣衫褴褛,发成“鸡窝篓”.有时,我走过去,把一小袋饼干放在她身边,便快速跑开,回到座位写作业。我怕她,怕她骂我。我低着头,用余光瞧见,她坐在那里,不紧不慢用好的右手拾起饼干,拿起,放嘴边,牙齿用力一扯,“啪”的一声,包装袋开了,吐出咬下的包装袋,放腿上,拿起袋中的饼干,吃。我缓缓抬头,她不看我,继续吃。

初中时,学习紧张,我是走读生,每次回家,来去匆匆,这样很少看见她的身影。偶尔在路上看见她,朝我微微一笑,轻轻的。“举着”那只左手,踉跄着行走。

毕业后外出,三年后回家,胡同巷的人说,她出嫁了,嫁给了一个比父亲小几岁的男人,是个瘸子,住在邻村。我脑袋“嗡”的一响,十七八岁,花季,她为人妻。那年春节,我看到了她的男人,沧桑的脸,个子矮矮,一只眼睛斜视,走起路来一跛一跛。俩人并排走着,细红红齐耳短发,毫无光泽,枯如稻草。穿着大大灰色棉衣,脚下一双老式黑色棉靴,脸上饱满红润。我站在家门口,仔细一看,宽大衣服下,肚子微微鼓起,看见细红红的人说,她怀孕了!

“这伢崽,怀上了,身体比以前好,胖胖的,气色好,以前可是面黄肌瘦的”.胡同巷,几个女人在我家隔壁门口,围着一堆篝火,其中一个织毛衣的女人笑着说。

“嗯!是啊,比以前养得好。”另一妇人跟着说。“听说她家男人蛮庝她的,好东西都留给她吃。”添了一把柴火,压低声音说:“这怀了好是好哦!可临盆,生下崽,谁给她带娃?她父亲打工不在屋,她自己生活又不能自理,家中只有这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身体又不硬朗,男人家又没有爹娘,两个姐姐嫁得远,家庭好像都很贫困。”

“啊…是吗?”刚织毛衣的女人停下编织,严肃的望着这妇人:“她自己都不能自理,她男人也不是个很灵光的人,这情况,只得她男人的姐姐来帮忙照看。”说完小食指勾起毛线,继续织毛衣。

“唉!说是这么说,可这带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姐姐也有她的家庭孩子要照看,哪能长时间过来蹲点。”

“唉!…”

篝火堆里,一阵沉默,只听到柴火“啪啪啪”烧得老响。火苗随着冬风被吹得东倒西歪,浓烟冉冉升起,飘向无边无际的天空,越飘越远,越飘越淡。我呆呆望了那股柴烟,好一阵。

三年后,我成家。有一天,在娘家,看到一辆“麻木”“咚咚咚”在对面停下,头戴暗灰色帽子,一身旧衣服,松松宽宽,胸丰臀翘。我目侧,一米五五的个子,足有一百三四十斤。我看到了那张脸,哦!是细红红回来了。男人怀里抱着婴儿,一拐一拐跟在她身后进了奶奶家。我想着,这该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吧!可第一个怎么没有带来呢?是放在家里没有带回娘家?

约十来天,对面家忽然好热闹,我好奇地走过去,钻进人群一看,是细红红奶奶家,围着许多人。她奶奶正唉声叹气地说:“这生来做什么?又养不活,造孽造孽啊!”嘴唇和头颅不自主的抽动。

“怎么回事?”我听一人问。

“唉!娃儿又没养活。”有人心酸答道。

“你瞧!那桌上一小袋奶粉,问她男人,他说的一个星期前买的,也就是说,这袋奶粉吃了一个星期还没有吃完。这都是两三个月大的婴儿了,一袋奶粉还没有吃完,你想每次给孩子喂的食量有多少或者冲的有多淡。”有人惋惜说。我瞧见了阴森黑暗老屋,桌子上放着小半袋奶粉,袋口夹着一枚木夹。细红红躺在床上,盖着被子,侧着身,她男人坐床边,沉着头,默不作声。

“这生下来做什么?”她奶奶伸出四个手指头,“这是第四个了,一年一个。第一个,晚上睡觉,捂住了鼻子,窒息了。第二个,衣服穿少,孩子脸乌青乌青的,冻死了。第三个,孩子哭着哭着没了声音,估计是饿死了。这个还养得久一点,长到了两三个月,以前几个都是在坐月子时夭折了。唉!这生来做什么,做什么?又养不成功,造孽啊…”老奶奶掏出手绢,擦了擦眼睛。

“以前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老奶奶红着眼睛:“第一个男孩子,第二个女孩子,第三个是男孩子,这个是女婴,都养不活,养不活哟!”摇摇头,叹着气,走了。

后来有人建议,让她去结扎,这样不懂避孕,身子遭罪。她奶奶痛心的说,她倔着呢,不肯去,说什么都不去。这养不活,生来做什么做什么? 她后来有没有结扎我不清楚,反正我再也没有见到 她大着肚子。

在后来,胡同巷有人说,细红红男人还不错,每天在家附近做着小工,带着细红红一起去,吃饭时,主人家见她那可怜相,也会多盛一碗,有时,她男人从自己饭碗中拨出一些饭给她。细红红本性不安分,乱拿主人家东西,有时遭来主人家恶语相对,她男人赶紧说好话,赔不是。

我一直没再见到她,直到有一天坐在娘家门口,瞧见巷子里一个两三岁孩子在地上打滚,捡着成人世界认为的垃圾玩,衣上灰蒙蒙,脸蛋脏兮兮,小手黑乎乎,一小伙子笑着逗她:“你是细红红生的啊?”我的脑海就浮现出细红红孩时的模样--“举着”左手,衣衫褴褛,头发乱得像“鸡窝”踉踉跄跄行走,好像一只脚长,一只脚短!

习俗的文章12: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文/网络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我国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的文章13:哭唱的习俗

文/王富强

哭是哭,唱是唱,能把哭和唱结合起来,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家乡流行的一种传统习俗。所谓哭唱,就是在哭诉的过程中,听起来像唱一样,措辞间抑扬顿挫,带有音乐的旋律和节拍,似哭非哭,似唱非唱。

在一般情况下,哭唱在两种场合出现较多:女儿出嫁和丧葬时,但这两种哭唱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女儿出嫁时哭唱是悲喜交加的,这时需要注意把握好调子,不能全部按照悲伤的情绪来哭唱。常常是母亲唱主角,内容都是对出嫁女儿的思念、关心和忧虑,把心中所思所想全部哭唱出来,似传统戏剧里的哭腔,但又不似哭腔那样的呆板和做作。女儿只是个配角,根据母亲表达的内容做些迎合。站在旁边的人也会时不时地劝上一句:“别难过了,都养这么大了,还能养一辈子吗?”“放心吧,自己会过好日子的……”母亲在众人七嘴八舌的劝说中,顺势而下,止住哭声。这时的哭唱只是传统习俗的需要,如果哪家女儿出嫁没有人哭,会遭到村民们的背后指责。再说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好哭的呢?女儿出嫁了,又不是泼出去的水,常回家看看不就行了。

丧葬时哭唱的语调是悲伤的,哭唱人根据自己情感的起伏变化,声音时高时低。一哭三唱声凄厉,一唱三叹裂心肠,听起来哀怨凄婉,如泣如诉。还有少数人情到深处时,甚至会选择一些夸张的动作做衬托,捶胸顿足、击掌拍腿、以额击地。哭得撕心裂肺,唱得沙哑闷声,相劝的几个人拉都拉不住。而且哭唱与动作之间相互交融,自然衔接,像决堤的水一泻千里,顺畅淋漓。此时,哭唱人从内心世界所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流动的空气仿佛也停滞下来,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氛围,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别小看这简单的哭唱,需要长期的生活积累,需要对场景的调控和把握,做到随机而发,触景生情。记得本村有两个生活多年的姐妹,姐姐要出嫁了,妹妹多少也要哭几声,年轻的妹妹曾经咨询过母亲,母亲告诉她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但在哭唱的过程中,妹妹没有把握好措辞,竟然哭出一句:“我-的-好-姐-姐-耶。”许多在场的老年人马上出来制止:“别瞎哭了。”她把喜事当成丧事哭,这哪行呢?

哭唱是家乡人们表达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没有固定的曲调,灵活机动;没有固定的唱词,信手拈来;没有固定的内容,有感而发。它与地域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村里乡间广泛流传,深深扎根在民间传统文化里。

现在在我的家乡,也只有像母亲这样的老年妇女才会哭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只会哭不会唱了。看来哭唱的习俗总有一天要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习俗的文章14:腊八蒜

文/雨凡

在家乡,腊八节的习俗除了熬腊八粥,便是腌腊八蒜了。酸辣醇香味道鲜美的腊八蒜是一道风味独特的传统调料,也是乡间小吃中对时令要求比较苛刻的一种。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腊八这天腌制,因这个季节正值数九寒冬,气温较低,天越冷,腌制出来的腊八蒜就越绿越脆,还不容易腐烂变质,早了或者晚了口味都不地道。腌制腊八蒜大约需要二十几天的光景,蒜瓣在密封严实的陶罐里经受醋的充分浸泡,一直到除夕夜才能启封食用。腌好的腊八蒜,绿莹莹的,青鲜鲜的,看上去心里就很舒服;就着蒸馍或者稀面条佐餐,腊八蒜口感极好,辣中带着酸,酸中透着甜,很能勾起食欲,让人胃口大开。

在童年的记忆中,母亲腌制腊八蒜通常是在腊八的晚上。等鸡进笼猪入圈,一切都收拾停当了,母亲就开始张罗着腌蒜了。腌制腊八蒜的器具是颇为讲究的,那时候没有玻璃器皿,农家腌制咸菜清一色都用小嘴大肚的酱色陶罐,密封性好,容量大。不过,陶罐里必须刷洗干净,绝对不能有一丁点油星,否则腌制过程中蒜瓣就会霉烂。醋是腌制腊八蒜必不可少的作料,当时老家走街串巷拉着醋坛子游乡的卖醋人,卖的多是老陈醋和米醋,庄稼人囊中羞涩,手里没有现钱,多是采取用粮食换醋的买卖方式。母亲对醋的选择也很是用心,每年腌制腊八蒜无一例外都是用米醋,米醋色泽清淡,腌制出来的腊八蒜鲜亮如初,通体碧绿,酸辣可口,清香发脆,保证了腊八蒜纯正独特的自然风味。封坛也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如果密封不严就会前功尽弃。那时候没有塑料布,心灵手巧的母亲就用玉米胞衣将罐口层层包住,用麻绳一圈一圈扎紧,外面再糊上一层厚厚的泥巴,然后往墙角处一搁,就万事大吉了。

母亲嘱咐我们说,腊八蒜必须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打开吃。大年三十晚上,母亲一脸虔诚地打开了腌制腊八蒜的陶罐,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屋里弥漫开来,辣中有香,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醉人的香味氤氲在空气里,让人情不自禁,直流口水。再看那捞出来装进碟里的蒜瓣,个个通体翠绿,晶莹剔透,白中带绿,绿中吐翠,如同翡翠碧玉一般;吃上一口,味道更是独特鲜美,蒜的辛辣和醋的酸香彼此交融,相互渗透,蒜中有醋的甘酸,醋中有蒜的香辣。除夕夜里,在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中,一家老小围炉而坐,端着粗瓷大碗,吃着香气诱人的饺子,就着鲜美可口的腊八蒜,谈论着家长里短,憧憬着美好未来,沉醉在祥和平实的快乐和其乐融融的温馨之中。

流光飞逝,斗转星移,我外出求学,成家立业,经历了人间百事,尝遍了酸甜苦辣,岁月不饶人,一晃母亲进入了老境,就连我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年近不惑。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年迈的母亲始终没有改变腌制腊八蒜的习惯。年年岁岁,大年夜里看着母亲忙着下饺子的身影,吃着老人家腌制的腊八蒜,我心里总是油然生出一股暖意。许多年过去了,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依然酸辣清脆,成为我佐餐就饭的最爱,特别是就着喷香的卤面条或者美味的饺子吃,不仅可以缓解生蒜的辛辣,刺激食欲,还可解腻祛腥,胜似人间美味。

如今想来,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之所以口味独特,百吃不厌,时时萦绕在我的人生记忆中,让我难以释怀,割舍不下,主要还是腊八蒜凝聚着醇厚的亲情。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不管离开故乡多久,腊八蒜里传递着刻骨铭心的亲情讯息,镌刻着欲说还休的人生百味,流年里的那份温情那缕鲜香不会被时光湮没,将一直陪伴在我和家人身边,挥之不散,历久弥新。

习俗的文章15:离不开土地的人

文/冉从贤

山寨习俗,孩子要降生到地上,才能像地里的庄稼那样茁壮成长。因此,你从呱呱落地,就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躺在土木结构的吊脚楼里,看四面土墙裂纹如画,听风卷泥沙敲打牛肋巴窗棂,听母亲吟唱土里土气的童谣。在土地上蹒跚学步,在土地上驰骋疯跑,在土地上摸爬滚打,把自己浑身上下弄成个泥土人儿。在路边的牛滚凼里游泳,任泥水弄脏身子,甚至让泥水呛进口鼻。将泥土和水揉软,捏塑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摆放在院子里。三伏天不怕热,爬上吊脚楼前的黄桷树,偷抓洋洋自得放声歌唱的知了;用篾片儿弯成圆弧插入竹竿的一端,绞上蜘蛛网粘蜻蜓;用木棍甚至手指在土堆里掏刨,捉几根蚯蚓养在竹筒里。三九天不怕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开始劳动,使用的工具是背篼、镰刀和柴刀。坚硬的楠竹篾丝背篼,冰冷的镰刀柴刀,与嫩背嫩手的磨合残酷无情,但你别无选择。背着背篼上坡下坎,割猪草牛草,捡柴砍柴,风里来雨里去,实在太累了,就将背篼底往石坎或土坎上一拄,歇息片刻。

长到接近锄把高了,劳动的工具不再只是背篼、镰刀和柴刀,锄、犁、耙……庄稼人必备的农具,一件件装备起来。学耕学种学收,熟悉了24个节气,熟悉了各个节气该做啥子农活,熟悉了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熟悉了各种农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娃娃时代就结束了。

渐渐地,身体强壮了,肌肉丰满了,技术熟练了,不大愿意接受调理的土地也温顺多了。但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全家的开销,都要靠你从土里刨出来。把所有心血都挥洒在土地里,把所有力气都使用在种地上。山寨以外的世界是啷个样子?不晓得;不种庄稼的人啷个生活?不晓得。只晓得耕田要犁透、耱平,种地要挖深、捣细,以及播种、育苗、栽插、锄草、施肥、收割,必须精心细心小心,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一年四季,心头老是悬吊吊的:春怕倒春寒,夏怕久旱不雨,怕洪水冰雹,秋怕久雨不晴,冬怕无雪无霜;春种不能误了农时,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夏收纯粹是虎口夺粮,稍一懒惰,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付之东流;秋收结束,颗粒归仓,心才如石头落地。最高兴的是天遂人愿,风调雨顺,抓一把似乎捏得出油的泥土,一脸皱纹舒展如花,望一眼杆粗叶绿的庄稼苗,心头甜得像三伏天喝了凉水。丰收的喜悦,从夏天一直延续到冬天,罗儿调、小曲常挂嘴上。最郁闷的是丰收无望甚至减产,也是大半年时间,满脸阴云密布,连做梦都在担心全家的生计——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希望、失望,都与土地和收成密切相关。

冬去春来,循环往复。天还是那片天,山寨还是那座山寨,土地还是那几块土地,种地的你却老了。身子不再硬朗,肌肉不再丰满,精力不再充沛,手脚不再灵便。心,却依然迷恋着土地。人老话多,说的都是与种地有关的人和事,仿佛那是一本永远念不完、越念越有味儿的经。可寨上的青壮年人都不爱听,人家爱听爱说的是啷个打工赚钱,啷个迁居城镇,就连你的亲生儿子也不例外。偶尔有青壮年人回山寨来种几天地,那不伦不类的干活姿势,你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想甩开膀子干出个样子让他们看看、学学,却又力不从心。

不知不觉地,腰酸腿痛,咳嗽气喘,眼花耳聋……

再也使不动农具了,但不使农具又能做啥呢?勤爬苦做一辈子,习惯成自然,不做了反倒不习惯。想来想去,便找出父亲留下的拐棍拄着,喘息着,将院子和晒坝反复打扫,将破旧的农具反复整修,去吊脚楼后的承包地里走走看看。即使太累了坐着歇息,也要情不自禁地拿起拐棍不停地比划,无非是犁田、耱田、挖地、捣地、薅草之类的动作。

这天上午,你又走进了吊脚楼后的承包地。这是你平生最看重的一块好地,足有两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土质肥沃,种啥长啥,旱涝保收,而且离家最近。你不能种地了,这么好的承包地也只能荒起。

此时此刻,站在承包地上,你禁不住喃喃自语:“如今天下太平,政策也好,农民种地不缴皇粮国税,国家还倒给农民补贴钱!按说,正是庄稼人大显身手,良田好地大产粮食的黄金时代呵!可惜我老了,空有一手种庄稼的绝活,空有几亩良田好地……”

说到这里,不由得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四下里空无一人,只有脚下的承包地在默默地陪伴着你,并承载你的身子和你洒下的泪水,倾听你的哭诉……

哭够了,你放下拐棍,伏到地上,将胸膛贴着土地。你感到格外踏实。你想:死后若能埋葬在这地里就好了,从土地上来,又到泥土中去,这才是庄稼人的归宿啊!

胸膛贴着土地,你沉沉地睡了。你梦见打工的儿子,还有寨上的青壮年人都回来了,荒芜的田地陆续复耕了,田中人牛忙碌、犁耙水响,地里臂摇膀甩、银锄翻飞,转眼之间,漫山遍野的庄稼随风起伏,绿油油、香喷喷……

十多天后,有邻居在吊脚楼后发现了你。你的胸膛仍然贴着承包地,但身子已经腐烂,爬满了蛆、苍蝇和蚂蚁。你的儿子,却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忙着装修新房。

你的死讯,轰动整个山寨,更震撼了你的儿子。儿子悲痛欲绝,千里奔丧,为你披麻戴孝,送你入土为安。随后,毅然卖掉了城里的新房,返回山寨,拿起你使用过的农具……

大家都在看